第一篇:九年级数学上册233方差典型例题素材冀教版!
方差典型例题
例1 计算下边这组数据的方差和标准差(结果精确到0.1);423,421,419,420,421,417,422,419,423,418。
分析:注重对方差、标准差的计算公式或简化公式的运用。解法1
∴ 解法2 令
,将每一个数据都减去,得到一组新数据如下:3,1,-1,0,1,-3,2,-1,3,-2。
∴
∴
说明:方差、标准差有三个计算公式,计算方差时要灵活运用,以便减轻运算量。一般情况下,使用简化公式进行计算较简便;当数据较小时,可直接利用方差的简化公式进行计算;当数据较大时,可建立一组对应的新数据后,再用方差的简化公式进行计算。例2 要从甲、乙、丙三位射击运动员中选拔一名参加比赛,在预选赛中,他们每人各打10发子弹,命中的环数如下:
甲:10 10 9 10 9 9 9 9 9 9 ; 乙:10 10 10 9 10 8 8 10 10 8; 丙:10 9 8 10 8 9 10 9 9 9。根据这次成绩,应该选拔谁去参加比赛? 根据这次成绩,应该选拔谁去参加比赛? 分析:本题着重考查对方差的意义及实际运用。
解经计算,甲、乙、丙三人命中的总环数分别为93,93,91。所以丙应先遭淘汰。
设甲、乙的命中环数分别为 和,方差分别是 和,则:。
∵
∴ 在总成绩相同的条件下,应选择水平发挥较稳定的运动员甲参加比赛。
说明:丙的总成绩显著,应先遭淘汰,然后利用方差的含义,来考查甲、乙二人成绩的稳定性。
例3 有个班的学生,身高测定数据如下表:
(1)计算各小组及总体平均数;(2)计算各小组及总体方差;(3)哪个小组身高比较整齐? 解:
类似算出第2、3、4、5小组平均数为:171.1,170.4,167.1,169.9。我们来计算总体平均:将各数均分别减去170,得
采用“相反数就近相抵”的办法,可出现很多的0:
进一步远距相抵,最后得总数为5,因此x总5500.1,因此,全班身高的总体平均为
当然,由于各小组人数相同,也可用各组平均的平均来算:
结果一样。
(2)据我们数据的情况,直接用定义计算小组方差就可以了。先看第一小组
(3)从平均值看,第一小组较高,但从方差看(因S5=17.7最小比较整齐,但它是“低水平上的”整齐。而最为参差不齐的是第二小组。
说明:
①在本例求平均数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代换x抇i=x还有一个好处,就是若a取得离平均数很“近”,则不仅须计算的数值大大减小,而且出现许多符号相反的数,可互相抵消,从而进一步简化计算;②如果我们把“全班学生的身高”看作总体,而把各小组的身高看作样本
(容量为10的),我们就看出,那么不同的样本“估计”总体的效果是不一样的,比如,用第一小组平均值和方差估计总体平均值和方差是
i-a
2与总体误差较大,我们还可以把不同小组合并起来,形成较大的样本,比如,把第二、五小组合并(一个方差最大,一个最小),则有
这是个容量为20的样本,“估计”值距真值“近”多了。我们再把二、三、五小组并起来,构成一个容量为30的样本,那么 又接近一些。
则与总体平均值和方差,5
第二篇:九年级教科版1-14课典型例题
1.请你谈谈对我国两会制度的认识。
答案:两会制度指的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治协商制度。
(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管理国家的根本途径和有效形式,是实现人民当家做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简称人民政协)是中国人民统一战线的组织,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是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2.两会是代表委员履职的重要场合,说说两会代表是如何履职的。
答案:(1)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他们代表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权力,是人民权力的受托者和人民意志的表达者,是人民利益和意志的忠实代表。在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他们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深入基层,到工厂车间,到农户田头,调查研究,了解民意;在人民代表大会召开期间,他们代表人民行使神圣权力,决定国家和地方的重大事务。(2)各级政协委员认真履行委员职责,积极参与国家和地方事务的政治协商,充分发挥广泛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广纳诤言,集中民智,参政议政,传递着可贵的政治信息,饱含着强烈的责任意识,展示了我国政治协商制度的特点和优势。3.【进入讨论区一】:打击暴力拆迁,实现和平平安拆迁
网友“天道酬勤”说:国务院总理温家宝2011年1月21日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条例自公布之日起实行,这意味着公众更熟悉的说法“新拆迁法”正式诞生。
网友“一片云”说:新拆迁条例规定取消行政强制拆迁,终于要对强拆说“不”了,有法必依、有法必依!
网友“汪汪的猫”说:什么是有法必依啊?我好像学过,可具体内容忘记了。谁能告诉我? 你的参与:有法必依,是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制定法律的目的,是将法律运用于社会生活之中并发挥作用。不但公民的活动要符合法律的要求,一切国家机关和社会组织也必须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不折不扣地依法办事。新拆迁条例颁布实施,执法机关必须依法行政。网友“三角虾”说:我觉得还要强调执法必严,拆迁过程中也确实会遇到一些因为个人利益而阻碍拆迁的人,但执法部门在执法时可不能乱执法、暴力执法。网友“不知所云”说:限制拆迁还要强调执法必严,这不是矛盾吗?
你的参与:不矛盾,有法必依是要求执法机关必须依法行政;执法必严要求执法机关和执法人员在执行法律时,必须严肃、严格,做到认真准确、不枉不纵。二者在本质上是统一的。【进入讨论区二】:加大政府信息公开力度,重大决策过程公开透明 网友“声声慢”说:据说,中国政府已采取行动加强“政府账本”监管,各地也同时加快了对“政府账本”公开透明的探索。
网友“汪汪的猫”说:让权力在阳光下运作,这是在加强对政府机关和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吧。
网友“我是自己”说:可是这种监督真的有作用吗?作为公民个人,我应该怎么行使我的监督权呢?
你的参与:正确行使监督权,要掌握行使监督权的途径,比如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给主管部门负责人打电话、发邮件反映情况或通过新闻媒体公开发表自己的意见。4.人民政协是(D)A.我国的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B.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代表组成的进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C.中国共产党以外人士组成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D.我国政治生活中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5.(2010·黄冈中考)我们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是(A)A.依法治国 B.终身学习C.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6.(2010·广东中考)2009年10月初,中国青年报通过某两家知名网站对1 983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7l.5%的人表示自己“愿意参与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监督”。这说明(B)
A.网络媒体是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唯一途径 B.我国公民积极依法参与政治生活,行使监督权 C.公民能实事求是地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
D.我国公民能自觉地履行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进行监督的义务
7.(16分)在国家的《十一五规划》中,有一连串有关“消除贫困”的关键词:缓解收入差距扩大趋势,继续减少贫困人口,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和谐社会建设„„` 专家指出:“全面小康”不仅意味着中国要把蛋糕做得更大,而且要“切”得更加公平,以更好地“惠及十几亿人口”。这就要在今后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处理好“先富”与“后富”的关系、东部与西部的关系、城市与农村的关系,努力实现全社会的共同富裕。(1)以上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2分)
答案:国家关注弱势群体,采取有力措施促进社会的共同富裕。(2)国家为什么要强调缩小收入差距,减少贫困人口?(8分)
答案:①关心、帮助弱势群体是政府的职责;②有利于保障人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生存权和发展权;③有利于社会的和谐与稳定;④有利于社会的公平正义。(3)为了使蛋糕“切”得更加公平,国家能做些什么?(6分)
答案:①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②实施扶贫开发;③促进教育公平;④保障农民工的权益;⑤实施法律援助制度,为经济困难或特殊案件的当事提供免费的法律服务;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推进新农村建设等。8.(10分)请你至少从五个方面谈谈对平等的理解。
答案:①人与人之间的平等以生命的平等为基础,体现为人格的平等和各项基本权利的平等;②平等不等于平均;③平等总是相对的,总要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④平等是人类永恒的追求;⑤人没有高低贵贱之分;⑥每个人在人格上都是平等的,都应当享有被尊重的权利;⑦在社会生活中,人人都平等地享有法律规定的生存权和发展权,都平等地拥有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权利;⑧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平等的现象;⑨我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社会成员之间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还相当突出;⑩平等和效率的统一构成了现代文明社会前进的基石。9.(10分)情景一:部分家庭贫困学生在家庭经济条件良好甚至优越的本地同学面前,感觉到了生活水平上的明显差异,往往在同学面前自惭形秽,抬不起头。
情景二:农民工子女由于语言等差异,总感觉自己比别人低劣,导致丧失自信,在各方面自我挫败感很强。
情景三:部分家庭贫困学生很少主动与同学交往或一起做游戏,在集体活动时,他们常常是“旁观者”或“局外人”。
(1)看了材料中这些同龄人的行为,你有何感想?(4分)
(2)面对材料中的同龄人,你能做些什么?(6分)
①我们平等地对待他们,尊重他们的人格尊严;②我们应当尽力在学习、生活等方面帮助他们,我邀请他们参加集体活动,使他们尽快融入到集体中去;③当他们的权益受到侵害时,自觉维护他们的合法权益。
10.请你结合材料谈一谈我国的富民政策是什么?
答案: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带动和帮助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11.“贫富差距与经济发展阶段、社会富裕程度和生产力水平没有直接关系,根本在于分配制度是否合理。”我国的分配制度是什么? 答案: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2.(2010·宜宾中考)2010年2月至11月,中国面向全球开展首届中国农业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其主题为“创新改变世界,创业成就梦想”。这说明(D)A.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是创造财富的唯一源泉 B.我国在农业科技领域的各方面仍然处于较低水平C.成就任何梦想都必须依靠农业科学技术 D.我国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对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13.(2010·无锡中考)右图漫画《分蛋糕》启示我们,在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必须(C)A.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B.鼓励全民努力创业,实现自我价值
C.落实分配政策,防止收入差距悬殊 D.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14.百姓的住房梦难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什么? 答案: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15.政府下大力度建设保障房体现了教材中的哪些观点?
答案:(1)维护社会所有成员特别是社会中处境不利的人的基本尊严和基本生存条件,这是一个合理社会的道德责任和道德义务;(2)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采取一系列措施,为弱势群体提供有力的制度性支持;(3)保障弱势群体的基本生活,维护他们的基本权益,是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内容;(4)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5)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需要落实在党和国家制定和实施的各项方针政策中等。
16.温家宝总理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一些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没有根本解决,主要是: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分布不均;物价上涨压力加大,部分城市房价涨幅过高;违法征地拆迁等引发的社会矛盾增多;食品安全问题比较突出;一些领域腐败现象严重。解决这些问题的根本途径是(C)A.坚持改革开放 B.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C.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D.坚持“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 17.请你为解决百姓关注的民生问题提几点合理化建议?
答案:①始终坚持党的领导;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把“蛋糕”做大,这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关键;③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以制度来维护社会公平,保障民生;④坚持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等。(从三个角度回答即可)
18.(2010·杭州中考)上海世博会吉祥物由汉字“大”演变而来,寓含上海世博会拥有海纳百川的博大精神,而取名“海宝”是招来“四海之宝”之意。“海纳百川”和“招来‘四海之宝’”,强调的是(C)
A.我国的治国方略 B.我国的兴国之要 C.我国的强国之路 D.我国的立国之本
【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改革开放”这一国策的认识。“海纳百川”体现了一种开放的胸怀;“招来‘四海之宝’”体现了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我国的兴国之要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的立国之本是四项基本原则,依法治国是我国基本的治国方略;故选C。19.(2010·济南中考)6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实行了改革开放,中华大地发生了沧桑巨变。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极大增强,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社会文明程度大幅提升,国际地位空前提高。新中国60多年的发展进步充分证明(D)
①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 ②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③我国已解决社会主要矛盾,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④我国人民已实现共同富裕,现代化建设目标已实现 A.③④ B.②④ C.①③ D.①②
20(2010·梧州中考)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2010年上半年,我国西南地区云南、贵州、广西等省遭受百年罕见的旱灾,干旱范围之广,时间之长,程度之深,损失之大,均为历史少有。西南地区旱灾旱出了中国的“弱” „„农田水利设施不完善,生态环境遭受破坏;西南地区旱灾又旱出了中国的“强”„„全国上下同心协力,让抗旱救灾在有序有效中顺利开展。(1)材料中所指的“弱”反映了我国社会的哪一主要矛盾?
(2)旱灾又旱出了中国的“强”具体体现了教材的哪些观点?(至少三方面)
(3)要改变材料中所指的“弱”,必须坚持哪一基本国策?你打算怎样做?(至少两方面)【解析】本题以社会热点为背景材料考查学生对我国基本国情、国策的理解和运用。第(1)问考查学生对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的掌握情况;第(2)问考查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第(3)问考查学生的践行能力。
答案:(1)反映了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2)①党的正确领导;②民族精神;③社会主义社会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3)①坚持节约资源与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②坚持节约用水,一水多用;提高环保意识、节约意识,随手关闭水龙头等。
第三篇:冀教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
四年级数学上册应用题集锦 一单元
1、一个坏水龙头每分钟要白白流掉200毫升水,一刻钟要浪费掉多少升水?
2、一个桶能装20升水,8桶水能装满一个水缸,问水缸的容量是多少?
3、一桶花生油的净含量5升,粮油门市一次购进这样的花生油2箱,每箱10桶,这些油共有多少升?
4、小红买了3袋250毫升的酱油,小丽买了1瓶1000毫升的酱油,他们谁买的酱油多?多多少?
5、若一个水桶用1500毫升的量筒装满水往里倒,20次可以倒满,这个水桶能装水多少升?
6、奥运会比赛期间小拉拉队员们为中国运动员加油助威,小拉拉队员喊得口渴了,队长小明要求为拉拉队小队员买矿泉水,超市有大桶矿泉水,每桶5升5元,小瓶600毫升1元。全队共30人,小明共设计了两种买法:(1)全买大桶至少要买几桶,共要用多少元?
(2)全买小瓶共要几瓶要多少元?
二单元
1、商店购进6箱果汁共花了432元。鲜果汁每箱24瓶,每瓶鲜果汁多少元?
2.买11张桌子共用385元,买12把椅子共用276元。每张桌子比每把椅子贵多少元?自己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回答。
3、有两筐苹果,从第二筐中拿出10个放入第一筐后,第二筐还比第一筐多5个苹果。原来第二筐比第一筐多多少个苹果?
4、玩具厂原计划加工860个玩具,必须在10天内完成,要想按时完成任务,每天至少要加工玩具多少个?
5、一列火车每秒钟行15米,火车长85米,通过215米的隧道(从火车头进隧道,到火车尾出隧道),需要多少时间?
6、大客车限乘45人,租金450元每辆,中巴限乘18人,租金234元每辆,学校组织150人去青岛旅游,怎样租车最便宜?
7、毛毛给豆豆一个5升和一个3升的容器,让豆豆量出7升的水,并倒进一口锅中。请你帮他想想办法。
四单元
1、一列火车,提速前平均每小时行驶71千米,从秦皇岛到邯郸用12小时,提速后平均每小时行驶95千米,提速后从秦皇岛开往邯郸大约需要几小时?
2、某村去年水稻产量547612千克,小麦产量比水稻产量多4578千克,这个村去年水稻和小麦的总产量是多少千克?
3、在下面算式中适当的地方上加号,使等式成立。4 4 4 4 4 4 4 4=500 期中试题
1、校园里有15棵冬枣树,从5棵树上摘下了280千克冬枣。全部摘完能收多少千克冬枣?如果每个纸箱装12千克冬枣,那么装完这些冬枣要多少个纸箱?
2、一堆沙子重138吨,如果用载重15吨的货车来运的话,需要这样的货车多少辆才能运完?最后一辆车运多少吨?
3、两堆西瓜共40个,如果从第二堆里拿6个放到第一堆里,那么两堆西瓜的个数就同样多。问两堆西瓜原来各有多少个?
4、超市运来20箱果汁,每箱24瓶,每瓶250毫升,这些果汁一共多少升?
5、学校有480名学生报名参加夏令营,将这些学生平均分成12队,每队又分成5个小组,平均每个小组有多少名学生?
五单元 六单元略 综合测试
1、为四川地震灾区献爱心捐款,北京医药集团捐款438万元,床垫厂捐款26万元。北京医药集团的捐款是床垫厂捐款的几倍还要多多少万元?
2、将两个数分别四舍五入到万位都近似等于6万,已知这两个数一个大于6万,一个小于6万,且两数相差6,这两个数分别是多少?(写出一组即可)
3、两数相除,商是4,余数是10,如果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为原来的50倍,商是多少?余数是多少?
七单元
万位上的数为最小的合数,且万位上的数是千位上数的2倍,百位上的数既不是质数,也不是合数,十位上的数是一位数中最大的合数,个位上的数是奇数,且能被5整除。
八单元
1、小英在期中考试中,语文、数学平均成绩93分,语文、科学平均成绩86分,数学、科学平均成绩91分,小英三科平均成绩多少分?
2、我班有男生18人,平均每人种树5棵,女生20人,共植树62棵,这个班平均每人种树多少棵?
综合复习
1、两数相除的商为3,余数为10,被除数、除数、商和余数的和是143,求被除数和除数。
2、三年级有108人,共有3个班,平均每班有4个小组,平均每组有多少人?
3、学校租了两辆客车分4次把240名学生送去参观博物馆,平均每辆客车每次运送多少名学生?
4、王冰参加考试,前四门功课的平均分是94分,英语成绩宣布后,他的平均分下降了2分。他的英语考了多少分?
5、红石村在山坡上植树,每一小队16人植树960棵,第二小队18人植树990棵。哪个小队平均每人植的棵树多?
6、商店售出5箱暖水瓶。每箱有6个,共收款840元。(1)每个暖水瓶的售价是多少元?(2)招待所买了4箱这样的暖水瓶,一共用了多少钱?
第四篇:冀教版九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冀教版九年级数学教材分析
王敏勤教授说过:“无论课程改革怎样改,钻研教材把握教材是我们教师永远的基本功。”只有把握好教材,教师在教学中才能游刃有余。下面我将从6个方面,把对冀教版九年级数学教材的理解,与大家作以交流。
一、课程标准对本学段的基本要求
新课标将初中数学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与运用四个领域进行阐述,拓宽了学习的知识面,使学生尽早体会到数学的全貌,破除数学的神秘感,从而树立起学好数学的信心。
数与代数:
教学中,应注重让学生在实际背景中理解基本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注重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建立数学模型。
空间与图形:
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使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想象等探索过程。
统计与概率:
教学中,应注重所学内容与自然、社会和科学技术领域的联系。使学生体会统计与概率,对制定决策的重要作用。
实践与运用: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清楚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二、教材的编写意图和体例实排
(一)体例安排
A、每章均配有为教师导入新课、学生预习所用的引人入胜的章前图和引言,例如:学习“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从一个斜抛物体(例如高尔夫球)的飞行高度问题入手,以给出二次函数的函数值反过来求自变量的值的形式,用函数观点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几种不同情况,最后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归纳出一般性结论,并介绍了利用图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这一节是反映函数与方程这两个重要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的内容。同学们个个兴趣盎然,很快在前言中找到了答案。激动的他们迫切地要学习每章安排具有一定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的“数学活动”,学生可以有选择地进行活动,不同的学生达到不同层次的发展;章后安排了小结,包括本章的知识结构图和本章内容的回顾与思考,利于学生复习本单元的重难点,也益于他们找到掌握不到位的知识。
B、正文设置“思考”“探究”“归纳”等栏目,为学生提供思维发展和交流的空间;
例如:学习“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安排了三个探究性问题,以商品价格、磁盘存储量和拱桥桥洞的有关问题为背景,运用二次函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教材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即列出函数关系式,进而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象研究问题的解法。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认识再提高一步,从而提高运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当安排“观察与猜想”“实验与探究”“阅读与思考”“信息技术应用”等选学内容来加深对相关内容的认识、了解数学发展史、扩大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C、章后安排了供课上使用的练习题,供课内或课外作业选用的习题;供全章复习时选用的复习题。分类分层体现知识的应用性。
(二)编写意图:
A、正确处理数学,社会,学生三者的关系,适应科技发展的形势,关注社会进步的需求,更新对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认识,注重培养理性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B、遵循认知规律,为学生创造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空间,为教师营造教学创新的氛围,为师生互动式教学提供丰富的资源。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改进教材的呈现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说教材内容和逻辑线索
九年级教材包含四大领域,共11章内容,上册7章,下册4章,内容如下: 1、27章圆
(一)、35章圆
(二)圆是一种常见的图形。在“圆”这两章,学生将进一步认识圆,探索它的性质,并用这些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这两章的学习,学生的解决图形问题的能力将会进一步提高。“ 圆”一节首先介绍圆及其有关概念。然后让学生探究与垂直于弦的直径有关的结论,并运用这些结论解决问题。接下来,让学生探究弧、弦、圆心角的关系,并运用上述关系解决问题。最后让学生探究圆周角与圆心角的关系,并运用上述关系解决问题。
“与圆有关的位置关系”一节首先介绍点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三角形的外心的概念,并通过证明“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不能作圆”引出了反证法。然后介绍直线和圆的三种位置关系、切线的概念以及与切线有关的结论。最后介绍圆和圆的位置关系。
“正多边形和圆”一节揭示了正多边形和圆的关系,介绍了等分圆周得到正多边形的方法。
“ 弧长和扇形面积”一节首先介绍弧长公式。然后介绍扇形及其面积公式。最后介绍圆锥的侧面积公式。
2、28章一元二次方程
学生已经掌握了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在解决某些实际问题时还会遇到一种新方程 ──
一元二次方程。本章首先通过雕像设计、制作方盒、排球比赛等问题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概念,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然后让学生通过数值代入的方法找出某些简单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加以体会,并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概念。
“ 降次──解一元二次方程”一节介绍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
(1)在介绍配方法时,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这样的方程可以化为更为简单的方程,由平方根的概念,可以得到这个方程的解。
(2)在介绍公式法时,首先借助配方法讨论方程的解法,得到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然后安排运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有两个相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也涉及没有实数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由此引出一元二次方程的解的三种情况。
(3)在介绍因式分解法时,首先通过实际问题引出易于用因式分解法的一元二次方程,引出因式分解法。然后安排运用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例题。最后对配方法、公式法、因式分解法三种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进行小结。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一节安排了四个探究栏目,分别探究传播、成本下降率、面积、匀变速运动等问题,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
3、29章相似形
“图形的相似”从学生熟悉的一些实际问题说起,引出相似图形的概念,以及相似多边形的概念、性质等,使学生对相似先有一个一般性的认识。
“相似三角形”的内容是讨论最基本的多边形──三角形的相似关系,这是认识相似关系的基础,也是本章的重点内容。教材首先安排了证明了“过三角形一边中点且平行于另一边的直线,截出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然后将其推广到更一般的结论“平行于三角形一边的直线和其他两边相交,所构成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相似”。在此基础上,教材安排了三个探究问题,引导学生得出相似三角形的三种主要判定方法。教材对于其中第一个问题进行了推导证明,另两个问题的推导证明安排学生自己完成。
“位似”讨论一种图形变换──位似变换。位似是一种特殊的相似,它的特殊性表现在“两个相似图形的对应点的连线都交于一点(位似中心)”。教材安排了利用坐标描述位似变换的内容,这是数形结合方法的体现。本套教材中先后共出现了四种图形变换:平移、轴对称、旋转和位似,本节最后安排了一幅包含这四种变换的图案,学生通过思考图案中的问题,可以对四种变换进行综合回顾。
4、30章反比例函数
本章的主要内容有反比例函数的概念、解析式、性质和图象.本章是在已经学习了图形与坐标和一次函数的基础上,再次进入函数范畴,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函数的内涵,并感受世界存在的各种函数及应用函数来解决实际问题.反比例函数是最基本的函数之一,是后续学习各类函数的基础.
反比例函数是继一次函数之后又一重要的基本函数,它为今后学习图象和曲线的关系(如二次函数)提供了研究方法.反比例函数本身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也有着许多直接应用,这对学生建模思想、数形结合思想等重要思想方法的形成,也会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反比例函数是本章教学的重点.
反比例函数图象的两个分支,给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带来复杂性,学生不易理解,是本章教学的难点之一;综合运用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图象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会遇到较复杂的问题情境,需要建模,利用图象以及综合运用方程、不等式及其他数学模型,所以综合运用反比例函数知识解较复杂的实际问题是本章教学又一主要难点.
5、31章锐角三角函数
“锐角三角函数”中,教材从沿山坡铺设水管的问题谈起,通过讨论直角三角形中直角边与斜边的比,使学生感受到锐角的大小确定后相应边的比也随之确定,而且不同的角度对应不同的比值,这种对应正是函数关系。教材设置了“探究”栏目,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利用相似三角形得出结论,由此引出正弦函数的概念。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类比对正弦函数的讨论,得出余弦函数和正切函数的定义。接着教材讨论了“已知角的大小求它的三角函数值”和“已知角的三角函数值求角”这两种问题,这样就从两个相反方向再次强调了锐角与其三角函数值之间的一一对应关系。现在计算器已经成为学习和运用三角函数的有力工具,教材在本节最后介绍了如何使用计算器求三角函数值以及如何由三角函数值求对应的角。
“解直角三角形”中,教材借助实际问题背景,要求学生探讨在直角三角形中,根据两个已知条件(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求解直角三角形,并归纳出解直角三角形常用的知识和方法。接着教材又结合四个实际问题介绍了解直角三角形在实际中的应用,这些问题的已知条件分别属于几种不同类型,解决方法具有典型性,体现了正弦、余弦和正切这几个锐角三角函数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本节最后通过对比测量大坝的高度与测量山的高度,直观形象地介绍了“化整为零,积零为整”,“化曲为直,以直代曲”的数学基本思想。
6、32章命题与证明
(二)是前面知识的深化与提高。
7、33章概率的计算和估计
概率初步将一枚硬币抛掷一次,可能出现正面也可能出现反面,出现正面的可能性大还是出现反面的可能性大呢?学了“概率”一章,学生就能更好地认识这个问题了。掌握了概率的初步知识,学生还会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 概率”一节首先通过实例介绍随机事件的概念,然后通过掷币问题引出概率的概念。
“用列举法求概率”一节首先通过具体试验引出用列举法求概率的方法。然后安排运用这种方法求概率的例题。在例题中,涉及列表及画树形图。
“利用频率估计概率”一节通过幼树成活率和柑橘损坏率等问题介绍了用频率估计概率的方法。
“课题学习键盘上字母的排列规律”一节让学生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体会概率的广泛应用。
8、34章二次函数
第1节“二次函数”首先从简单的实际问题出发,从中引发和归纳出二次函数的概念;然后由函数开始,逐步深入地、由特殊到一般地、数形结合地讨论图象和基本性质,最后安排了运用二次函数基本性质探究最大(小)值的问题。这些内容都是二次函数的基础知识,它们为后面两节的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第2节“用函数观点看一元二次方程”从一个斜抛物体(例如高尔夫球)的飞行高度问题入手,以给出二次函数的函数值反过来求自变量的值的形式,用函数观点讨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几种不同情况,最后结合二次函数的图象(抛物线)归纳出一般性结论,并介绍了利用图象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这一节是反映函数与方程这两个重要数学概念之间的联系的内容。
第3节“实际问题与二次函数”安排了三个探究性问题,以商品价格、磁盘存储量和拱桥桥洞的有关问题为背景,运用二次函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教材从实际问题出发,引导学生分析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即列出函数关系式,进而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和图象研究问题的解法。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解决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的认识再提高一步,从而提高运用数学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9、36章抽样调查与估计10、37章投影与视图
“投影”中,首先从物体在日光或灯光下的影子说起,引出投影、平行投影、中心投影、正投影等概念;然后以铁丝和正方形纸板的影子为例,讨论当直线和平面多边形与投影面成三种不同的位置关系时的正投影,归纳出其中蕴涵的正投影的一般规律;最后以正方体为例,讨论立体图形与投影面成不同位置关系时的正投影。整个讨论过程是按照一维、二维和三维的顺序发展的。
“三视图”讨论的重点是三视图,其中包括三视图的成像原理、三视图的位置和度量规定、一些基本几何体的三视图等,最后通过6道例题讨论简单立体图形(包括相应的表面展开图)与它的三视图的相互转化。这一节是全章的重点内容,它不仅包括了有关三视图的基本概念和规律,而且包括了反映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的联系与转化的内容,与培养空间想象能力有直接的关系。
“课题学习制作立体模型”中,安排了观察、想象、制作相结合的实践活动,这是动脑与动手并重的学习内容。进行这个课题学习既可以采用独立完成的形式,也可以采用合作式学习的方式。应该把这个课题学习看作对前面学习的内容是否切实理解掌握以及能否灵活运用的一次联系实际的检验。
四、数学思想方法:
对于数学的学习,如果把数学知识看成是金子,那么点金之术就是数学思想方法。数学思想方法是从数学知识中提炼出来的数学学科的精髓,是数学的生命和灵魂,是将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桥梁,同学们只有领会了数学思想方法才能有效的应用知识、形成能力。九年级所学的内容中蕴含着许多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五、站在整个初中学段的角度该怎样处理这套教
如果从初始年级教到毕业班,在处理教材时我将注意以下四点:
1、简约——化难为易,易于理解
就是教师对教材进行挖掘、梳理、浓缩,使课堂教学内容化难为易,学生易于理解掌握;
2、扩充——多向思维,开拓思路
就是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要,对教材内容进行适当的补充、增加。
3、探究——以疑促思,体验感悟
通过教师对教材的加工和处理,使课堂上学生的活动更具有探究性。
4、拓展——扩展课外,延伸社会
既立足于课堂,又不局限于课堂,努力做到课堂向课前延伸,向课后拓展,向大自然、社会和家庭开放,努力促进多种教学资源的利用。
总而言之:好的教学效果=好的教学内容+好的呈现形式+好的教学方法
六、设想学生收获
走近学生你会发现他们收获很多:
1、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须的重要数学知识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2、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想方式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其它学科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
3、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4、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得到充分发展。
七、理想课堂
1、激发学生思考的火花;
2、学生享受合作探究的乐趣;
3、师生互动、和谐发展。
4、三维目标的有效落实。
第五篇: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二年级数学上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1、重视学生已有经验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提供学生熟悉的具体情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
2、增加联系实际的内容,为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3、注意选取富有儿童情趣的学习素材和活动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获得愉悦的数学学习体验。
4、重视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的气氛中学习。
5、把握教学要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当改进评价学生。
二、班级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经过一年的数学学习后,基本知识技能又了很大的提高,对数学学习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动手操作,语言表达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高,合作互助了意识也有了明显的增强,但是学生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距。由于这是我刚刚接手的班级,对于学生在各方面不是很了解,但是我觉得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还是很高涨的。因此,在这一学期的教学中更多应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方法的培养上,并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三、教材分析
本学期教材内容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100以内的加、减法的笔算,表内乘法
(一),表内乘法
(二),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认识角,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和简单的对称现象,简单的数据整理方法和统计,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四、本学期教学的主要目的要求
(一)、知识和技能方面
1、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计算。初步掌握100以内笔算加、减法的估算方法,体会估算方法的多样性。
2、知道乘法的含义和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熟记全部乘法口诀,熟练地口算两个一位数相乘。
3、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米、1厘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的长度(限整厘米);初步形成估计物体长度的意识。
4、初步认识线段,会量整厘米线段的长度;初步认识角和直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会用三角板判断一个角是不是直角;初步学会画线段、角和直角。
5、能辨认从不同的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6、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二)、数学思考方面
1、能运用生活经验,对有关数学信息作出解释,并初步学会用具体的数据描绘现实世界中的简单现象。
2、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2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最简单的事物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初步形成有顺序地、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
(三)、解决问题方面
1、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3、有与同学合作解决问题的经验。
4、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四)、情感与态度方面
1、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能积极参与生动、直观的教学活动。
2、在他人的鼓励和帮助下,能克服在数学活动中遇到的某些困难,获得成功的体验,有学好数学的信心。
3、经历观察、操作、归纳等学习数学的过程,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
4、在他人的指导下,能够发现数学活动中的错误,并及时改正。
5、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6、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7、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五、教学措施
1、要从整体上把握教学目标。不光凭经验,过去怎样提,现在也怎样提;也不能搬课本,凡是课本上的有的内容,都作统一的教学要求,而应该根据教学指导纲要,结合教学进行适当的调整。要防止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
2、要尊重学生,注重学法渗透。在学习中,教师不要包办代替和以讲代学,要把课堂中更多的时间留给学生探索、交流和练习。
3、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思维过程。
4、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解答应用题的能力,还诮鼓励学生动用所学的知识解答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简单实际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
5、要注意适当渗透一些数学思想和方法,有利于学生对某些数学内容的理解。
6、要注意教学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课本中的一些例题和习题的编排,突出了思考过程,教师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鼓励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
7、要精心设计教案,注重多媒体的应用,使学生学得愉快,学得轻松,觉得扎实。
8、要渗透德育,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
六、教学的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100以内的加、减法笔算,表内乘法。
教学难点:100以内的加、减笔算,以及数学实践、数学思维的训练。
七、全册课时安排:(约60课时)
(一)、测量(4课时左右)
量一量...........................................................................................1课时
(二)、100以内的加、减法
(二)(13课时左右)
1、两位数加两位数………………………………………………3课时左右
2、两位数减两位数………………………………………………5课时左右
3、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4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2课时左右
套圈游戏............................................................................................1课时
(三)、方向与位置(4课时左右)
(四)、表内乘法
(一)(13课时左右)
1、乘法的初步认识……………………………………3课时左右 2、2——6的乘法口诀
5的乘法口诀………………………………………………2课时左右 2、3、4的乘法口诀……………………………………4课时左右 6的乘法口诀………………………………………………3课时左右
复习和整理…………………………………1课时左右
(五)、角的认识(2课时左右)
(六)、表内除法
(一)(13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左右 花店里的数学.................................................................1课时左右
(七)、统计(3课时左右)
摸球游戏..........................................................................1课时
(八)、时分秒(5课时左右)
做钟表...............................................................................1课时
生活中的表........................................................................1课时
(九)、整理与复习(4课时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