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4
运用马哲观点分析4.20雅安地震新闻报道
10新闻1班
李红梅
1226S006 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人类伟大的思想理论体系,对我们社会现象和问题具有极强的解释作用,且对我们的社会活动,尤其是对新闻报道实践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从马克思哲学观点去看4.20雅安地震的新闻报道,对我们学习运用马哲观点处理新闻报道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是物质的、客观存在的,我们不能唯心的去否定它的存在,必须去正视它,这就要求我们要求我们新闻报道过程中要保持信息的真实性,对事件进行客观的报道,而不是主观性的编造。4.20地震发生后,各媒体迅速奔赴灾区现场,通过自己所见所闻给大家报道地震灾情最真实的情况,反映最需要的支援,这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但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不尊重客观事实的存在的报道,例如地震发生后,在出现救灾车辆掉河后第二天,便出现救灾车辆再次出事的假新闻,引起社会公众的不满。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发展是有其客观规律的,自然地发展也是有其规律可循,只有尊重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才能更好地发挥我们的主观能动性,更好地处理事情,使事情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在4.20地震发生后,新闻报道指出了当地的自然环境,交通状况,并且指出地震后将发生余震和其它地质灾害,以及引发下雨和疫情等,这使得人们在这些事情即将发生之前就进行了一系列措施,外部的群众也根据这样的规律给予了灾区相关需要的支持。
马克思哲学中认识论指出认识要与实践相统一,在对客观事实有所认识之后,就要做出我们的实际行动去实践,在实际工作中要运用这个原理,就必须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在4.20地震发生后,人们认识到救灾的复杂性,为此做出了积极的应对,进行了各种方案。而在媒体在了解到通往灾区的交通拥堵时,就积极的进行报道,呼吁民众车辆绕道而行,给救灾留出宝贵的生命通道。
马克思哲学认为事物之间是存在普遍矛盾关系的,而这种矛盾有时候会分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合理的安排行动处理好主次矛盾的关系,对我们处理事情具有重要意义,这就要求我们在新闻报道时要敏锐的发现矛盾,并正视矛盾的存在,正确的分清什么是主要矛盾,什么是次要矛盾。4.20地震后,要处理的事情非常多,但是无容置疑的是对生命的抢救,因此新闻媒体的报道也主要围绕着寻找生命、抢救生命而进行,引导人们的关注点落在这上面,对救援工作起到很大的作用。
4.20地震新闻报道中马哲观点的体现和运用还很多,从中我们也可以看出马克思哲学观点对我们新闻报道的重要指导和深刻影响。因此,在我们日常报道和日常生活中,多科学的运用马哲思想,将会更好的提高我们处理问题的能力。
第二篇: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一、分析马克思主义哲学
唯物论
辩证法 辩证唯物主义
马思主义哲学的观点包括认识论
历史唯物主义:人生观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它对世界的看法,对人与世界关系的看法,不仅是唯物的而且是辨证的;它对社会历史的观察也是既唯物又辨证的。
2、马克思主义哲学又是科学的方法论,它的内容不仅解释了世界,解释了人与世界的关系,更重要的还在于它科学的指出了人们应该怎样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三、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有关事项。
根据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财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事实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有关文件精神,鼓励大学生服务西部和省内欠发达地区,让青春在志愿服务中闪光。2010年由中央财政支持的全国项目按照公开招募、自愿报名、组织选拔集中派遣的方式,选派15000名(其中延期志愿者6300名,新招募8700名)的普通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到基层乡镇一级从事为期1——3年的志愿者服务工作,继续实施支教、支医、支农、基层青年工作、新疆双语教学(原新疆汉语教学)、灾后重建专项活动,完善2010年延长为2年期,3年志愿者和2010年薪招募志愿者的管理服务工作。
四、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西部计划”(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西部计划”)
1、首先分析我国大学生就业形势及原因。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总体来说仍然严峻,分析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我国人口众多,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的需求与社会劳动总量过大,素质不相适应的矛盾长期存在,就业结构性矛盾时分突出。
2、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仍在继续
3、大学生就业机制转向,有一个困难的转变过程。
4、学校大规模扩招引发就业潮。
2、在大学生参与“西部计划”这一项目中主要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人生观内容。
首先分析人生观内容包括:社会意识和价值观、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人生价值、理想与现实、实践这五个方面.下面将把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与这五个哲学观点结合分析。
(1)社会意识和价值观与“西部计划”的分析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正确的价值观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性,符合人类的根本利益,它对人生选择,人生道路具有指导作用。大学生转变就业观念,献身西部,到国家最需要的地方去。“西部计划”是对社会志愿服务项目运作模式的新探索。它通过组织组织化和社会化动员相结合的方式,搭建起一个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投身西部,贡献力量的有效平台,即能一定程度上满足西部基础经济社会发展的人才渴求,还能满足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更在全社会引导了志愿精神和文明新风。通过参与“西部计划”广大青年学生的理想主义精神得到弘扬,一批有一批热爱祖国、服务人民、投身基层的优秀青年人才得到培养。他们不仅了解社情民意,熟悉基层情况,还有相当数量扎根基层.应当说,经过连续7年深入扎实地组织实施,“西部计划”政策措施不断完善,工作机制不断健全,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已经形成了强烈的品牌认同感和影响力.(2)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和社会与“西部计划”的分析
集体主义主要内容是:坚持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相结合,促进社会和个人的和谐发展.倡导把国家,集体利益放在首位;充分尊重和维护个人的正当利益,发挥个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当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发生矛盾时,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利益.“西部计划”如同一个国家和社会各界共同建设的,面向高校毕业的社会大学.通过毕业后1至3年西部基层的不断磨砺,高校毕业生丰富了阅历,开阔了
视野,经受了锻炼,增长了才干.他们勇于吃苦,不怕困难,意志坚定,乐观向上.同时也塌实,工作勤奋,这些好品德得到了越来越多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的欢迎和认同.可以说“西部计划”充分体现了青年志愿服务实践育人,双向收益的特点,促进了青年人力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帮助高校毕业生提升了软实力,积累了无形资产.因此大学生到西部去就业既实现了个人利益也实现了集体利益.*(3)人生价值与“西部计划”的分析
哲学观点:人生价值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二是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而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贡献.因为个人对社会的贡献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要求,是人生价值的基本标志,是先进人物的主要特色.实现人生价值需要社会提供一定的客观条件,更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创造必要的主观条件.包括要全面提高个人素质,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埋头苦干,发挥聪明才智.要有百折不挠,不怕失败的顽强奋斗精神.大学生参与西部计划既是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同时也收获了许多!当前我国西部地区医疗、教育、灾后重建等方面急需要大学生们的支持。而大学生投身西部,对提高当地的科学技术,传播文化,加快西部发展,缩小我国东西部的贫富差距具有重要意义。另一方面,“西部计划”凸显了人才效应,用人单位认知度高。2009年11月——12月,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对全国29省(区、市)1044家企事业单位人力资源主管进行了一次专项调研,结果显示:58%用人单位愿意参加“西部计划”专项招聘会;53.6%用人单位希望团组织或西部计划项目办直接推荐优秀志愿者。他们普遍认为担当过西部计划的大学生有不挑肥拣瘦、奉献精神、人品好讲诚信、协作好、忠诚度高、待人接物成熟、专业技能水平高等优点。同时,专家认为“西部计划”已成为大学生获取实习经验的重要渠道。
(4)理想与现实和“西部计划”的分析
我们所追崇的理想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和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理想。崇高的理想是社会进步的助推器;是我们民族团结、共同奋斗的精神力量;是人生的精神支柱。理想源于现实,高于现实,理想转化为现实,需要一种迎难而上、坚韧不拔、克勤克俭、顽强拼搏、不畏艰险、不怕牺牲、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精神风貌和道德品质。
现实中我国大学生的就业形势仍然严峻,而我们每个大学生的梦想就是要通过自身的努力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因此“西部计划”就为我们提供了让我们锻炼成材,积累社会工作经验的机会.大学生参与“西部计划”这一既符合客观规律又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行为,必将通过我们的艰苦奋斗将理想转化为现实!实践与“西部计划”的分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实践就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它要求我们相信群众,依靠群众,为人民的利益服务.青年学生坚定地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强调青年学生与群众的实践相结合是由青年学生的特点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及改革开放的实践需要决定的.大学生参与“西部计划”既要参加社会实践,又要认真学习书本知识,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同时,在“情,理,行”三方面来一个彻底的转变.“情”就是要对人民群众要有思想感情,“理”就是为人处事要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最高标准,“行”就是要积极参加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理论联系实际,做工农的学生.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为工农群众服务.综上所述,“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这一中央给予我们广大大学生的优惠政策既为我国西部落后地区的发展提供支撑,同时也是帮助大学生获得实习经验的重要渠道.我们宜宾学院的办学宗旨“为学生成才奠定基础,为地方发展提供支撑”与此政策有异曲同工之效.最后,祝愿我国西部地区在继续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越走越好!我们的大学生也能实现社会价值与人生价值的统一!
政管学院09级公务员硕勋励志班
刘大康
第三篇: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作业抄袭行为
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分析作业抄袭行为
“抄袭”是一个贬义词,但是为什么还是有人平时抄作业,考试舞弊呢?特别是数学、物理这样题量多、难度大的自然学科以及政治、历史这类需要博闻强记的社会学科。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存在和发展既有内因也有外因。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学生抄袭作业的内因是自身因素,例如不想做,完成作业安排的时间少,平时不用功,虚荣心作祟,跟抄心理等;外因是外部因素,例如社会和家长的高期待、严要求,老师布置的题量多、难度大,督促不力,思想教育力度不够等等。
平时抄作业到考试作弊,从量变到质变的角度看,是自然而且会必然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会从量变到质变。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量变达到一定程度时,必然引起质变,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而质变是旧质向新质转化的决定环节,是新旧交替的交结点,如同事物发展链条中的钮结一样,既是前阶段量变的结果,又是新阶段量变的开始。因此,当多次抄袭作业已经成为了一种个人习惯,一种不好的班风、校风时候,就必然会导致个人丧失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缺乏自立、自信,形成依赖思想,产生懒惰、消极态度且道德沦丧,还可能因个体行为而影响班级、校园以及社会环境缺乏诚信,甚至影响我们的子孙后代,危及民族的生存与发展。
大部分同学本来没有抄作业,但他们受抄作业同学的影响偶尔也抄作业。用马克思主义哲学观点来看就是,部分制约整体,局部影响全局。抄作业的人可能受不抄作业的人的影响而自觉规范自己不抄作业,反之,不抄作业的人可能受抄作业的人影响而抄作业。整体和部分的地位也可以相互转化。在一定条件下,关键部分的性能会对整体的性能状态起决定作用。比如责任心强、教学方法优秀的好老师可促使整个班级积极向上;部分态度认真的同学会督促和影响周围的同学与朋友诚实守信。所以,在强调局部要服从整体的前提下,必须十分重视局部的作用。因为,整体由部分构成,整体功能的形成离不开部分原有的功能。只有把局部搞好了,才能达到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的理想结果。
要解决好学生抄袭作业的问题必须把握因果联系,我们要正确区分主次矛盾以及解决好主次矛盾。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起着决定作用。我们在观察和处理问题时,就要善于抓住重点即它的主要矛盾,要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学生平时抄作业、考试作弊,其主要矛盾就是内因,学生要对自己自行管理、约束,学会独立思考,不懂就问,合理安排时间等;同时决不能忽视次要矛盾,也要注意解决好次要矛盾。次要矛盾就是外因,一些决不可忽视的外部因素,如同学之间应相互监督、帮助,老师则应
改良上课教学方案,实施素质教育,因材施教,布置适量、适度的作业,学校应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行教育,替学生选择优师,严格对老师的考评等等。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一切要从实际出发。就是说,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把客观存在的实际事物与事情作为根本出发点。针对学生抄袭作业这种现象和行为,我们只要认清内因与外因,认识量变到质变的结果,解决好主要矛盾与次要矛盾,就一定能杜绝这种不良现象与行为。
第四篇: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1、命题是正确的。(结合课本148-149)
因为我国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经济运行机制。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和基本要求。因而应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绝不能把它们割裂开来,甚至对立起来。只有实现市场机制和宏观调控的有机结合,才能把各方面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推动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发展。
2、命题是正确的。(结合课本44-46)
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一贯理论品质。所谓与时俱进,是指要紧跟时代,及时准确地把握时代的特征和不断发展的实际,研究新情况、总结新经验,不断地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创
新和发展。整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过程,就是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面向实践不断创新的过程。
这里至少有三层内涵:第一,马克思主义本身就是与时俱进的成果;纵观人类进步的历史,任何先进思想都是在深刻认识历史规律、吸 收借鉴世界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第二,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要求;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理论,本质上要求随着时代和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扩展、深化,不断创新、完善,不断向前发展。第三,与时俱进是对待马克思主义最科学的态度。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给我们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方法。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开放的理论体系,它不断汲取和融 入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开辟自己的发展之路。
3、答:命题是错误的。
1.改革开放以来,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迅速发展,变单一的公有制为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调整和完善了所有制结构,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成果之一。
2.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公有制经济在现阶段所有制结构中仍然占有主体地位,这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有优势;国有经济控制着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国民经济的控制力上。只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加强,国有经济比重减少一些,也不会影响我国社会的社会主义性质。
二、1、(结合课本135-137)
简单来说,之所以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保持高速增长,可是这种增长方式不好,所以要转变。那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究竟要咋样转变呢?主要是促进“三个转变”——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领先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增加、管理创新转变。
便当前来瞅,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比较严峻,当今世界又迎来低碳时代,没这种“转变”,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将是不可持续的,也难以适应当代时代的低碳要求。
2、答:
1、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相对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而言的。
2、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解放生产力,扫除发展生产力的障碍这个意义而言的。
3、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是从改革的深刻性和广泛性而言的。
所以说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
3、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和目标,是适应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一个历史过程,即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的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过程。在一定意义上,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一部提出和探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在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
党在幼年时期,由于理论准备和实践经验都不足,对于中国的历史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和规律不甚了解,还不善于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同中国革命的实践相结合,中国革命走了一些弯路,出现了严重的曲折。遵义会议以后,党的理论和实践逐步走上了正确的轨道。
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进行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发展了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初步探索了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逐步形成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线、方针、政策,阐明了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基本问题,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开辟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江总书记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创立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从而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科学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深化了我们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继续推进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进程。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产生了两大理论成果。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第二次飞跃的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2、答: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多用于社会分配领域。一般说,在社会主义社会,每个公民应公平享受社会产品,公平分配劳动收益。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每个人对社会生产的贡献率不同,也就是产生社会产品的效率不同,因此,在分配原则上应当首先按效率衡量,实行效率优先,也就是贡献大的分配多,贡献小的分配少,同时国家采取适当的政策调节,兼顾分配公平。
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原则。效率优先,实质就是发展生产力优先,我国现阶段的收入政策时,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公平。
在我国当前各地区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的背景下,强调财政公平具有突出的现实意义
目前我国城乡之间发展水平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各地区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差距也未见明显缩小;而我国的财政政策,依然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指导方针。
首先,国民收入初次分配中,未明确国家、企业、居民三者的合理分配比例,劳动者报酬偏低,居民收入增长缓慢;
其次,二次分配中未明确各级财政用于社会保障等支出比例,公共服务支出低,导致居民不得不增加医疗、养老和教育储蓄,成为居民消费乏力的直接原因;
再其次,分配调节和监管不力,贫富差距扩大,分配不公严重,近年来高收入群体收入增长过快,并迅速拉大与其他群体之间的收入差距,成为当前收入差距扩大的主要原因;
最后,三次分配规模较小,调节功能有限。由于社会慈善意识还处于初级阶段,慈善法规、慈善机构和运行机制不健全,监督管理有待加强,慈善组织公信度有待提高,慈善捐赠规模小,除重大灾害捐赠外,日常慈善捐赠短腿,导致三次分配调节功能有限。
第五篇:马克思主义哲学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的内涵
1、哲学的科学内涵。
(1)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
(2)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4)哲学属于上层建筑的意识形态,在阶级社会具有阶级性。
2哲学与各门具体科学的关系。
(1)二者是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普遍和特殊、抽象和具体、指导和被指导的关系。(2)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没有离开具体科学纯粹抽象的哲学。
(3)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为各门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各门具体科学必须以哲学为指导。
3世界观和方法论的一致性。
(1)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和世界之间的关系的根本观点、根本看法。方法论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
(2)没有和世界观相脱离、相分裂的孤立的方法论;也没有不具备方法论意义的纯粹的世界观。
(3)世界观决定方法论。一般来说,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和方法论是一致的。
二、哲学的基本问题
(1)思维和存在(或精神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即物质和意识哪个是世界本原的问题,它是划分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唯一标准。②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即思维能否认识或能否彻底认识世界的问题。这个问题是在认识论上划分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标准。
(2)哲学基本问题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第一方面是根本的方面,它的解决制约着第二方面如何解决。第二方面的解决也影响着第一方面。
(2)哲学的党性是指在世界观上坚持唯物主义还是坚持唯心主义,这里一定要把哲学的党性与哲学的阶级性区分开来。哲学的党性与哲学的阶级性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哲学的阶级性是指在阶级社会中,哲学从属于一定的阶级,为一定的阶级服务。哲学的党性是其阶级性在理论上的反映。马克思主义主义哲学的党性原则要求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反对各种唯心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