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的意见(定稿)

时间:2019-05-13 08:00: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的意见(定稿)》,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的意见(定稿)》。

第一篇: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的意见(定稿)

姚安县人民政府

关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的意见

各乡、镇人民政府,县级有关部门:

为进一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最大限度地发挥退耕还林生态和经济效益,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问题,切实改善我县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进程,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精神和省、州人民政府要求,经县人民政府研究,现就进一步做好我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提出以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学发展观要求,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方针政策,按照《云南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管理办法》及《云南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使用和管理办法》,以生态环境治理为基础,以解决退耕农户生活困难和长远生计为重点,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为核心,以节能降耗、培育后续资源和产业为途径,进一步改善退耕农户生产生活条件,确保我县退耕还林成果得到切实巩固、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逐步建立起促进生态改善、农民增收和经济发展的长效机制,促进退耕还林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任务

(一)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切实得到巩固。继续对退耕农户进行补助,即每亩退耕地每年补助现金105元,原每亩20元生活补助费,继续直接补助给退耕农户,并与管护任务挂钩,原规划为生态林的再补助8年,经济林再补助5年,补助于第一轮到期后的次年发放。并进一步加强林木抚育管护,搞好补植补造,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杜绝砍树复耕现象发生,确保退耕还林成果切实得到巩固。

(二)确保退耕农户长远生计得到有效解决。通过加快后续产业培植、加大基本口粮田建设力度、加强农村能源建设、提高经营管理水平等措施,从根本上解决退耕农户吃饭、烧柴、增收等当前生活和长远发展问题。

三、实施原则

(一)坚持贯彻落实国家政策与地方实际相结合的原则。

(二)坚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与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相结合的原则。

(三)坚持国家支持与农户自力更生相结合的原则。

(四)坚持统筹安排、先急后缓、突出重点、分步推进、分片实施的原则。

(五)坚持政策引导与农户自愿相结合的原则。

四、计划任务及补助资金

按照《云南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我县2008—2015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总建设任务为:基本口粮田建设0.6万亩;农村能源建设沼气池1200口,太阳能1531户;后续产业发展种植业11.82万亩,棚厩建设38675平方米,饲料地建设0.42万亩,开展技能培训4197人;补植补造1.1万亩。2008—2015年我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国家总投资2898.05万元。其中,2008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计划完成投资368.99万元,建设项目为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后续产业发展及补植补造。

五、组织管理

按照国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政策和省、州相关文件要求,我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为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后续产业发展、补植补造四大项工程。由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内容复杂,且工作涉及多个部门,项目采取分部门、分级负责实施的办法,做到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位”。根据分级归口管理的原则,县发改委负责综合协调计划任务的上报、下达和项目监督;县财政局负责专项资金的下达、管理和监督;县审计局负责对工程项目资金和质量进行监督审查;县农业局负责基本口粮田建设;县畜牧兽医局负责后续产业发展中的棚厩建设、饲料地建设和管理;县林业局负责农村能源建设、后续产业中的种植业及补植补造项目建设和管理;县退耕还林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技能培训的组织和管理,以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的日常管理及综合协调工作;相关乡镇人民政府负责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的实施。各乡镇、各部门要相互配合、分工合作,按照部门职责及项目建设要求组织好项目实施,完善项目管理,确保国家政策的落实和规划目标的实现。

六、组织实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相应机构

为切实加强我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的组织领导,实施好建设项目,成立姚安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领导小组,分管副县长为领导小组组长,县人民政府办公室主任、县林业局局长为副组长,县发改委、财政局、审计局、林业局、农业局、畜牧兽医局等项目主管单位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林业局,由县林业局局长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负责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工作。县级有关部门和各项目实施乡镇要相应成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负责项目管理和具体实施工作。

(二)制定方案、分解任务

按照省、州文件要求,根据归口管理的原则,县级各项目主管部门要结合我县实际,尽快制定部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实施方案,并根据省、州下达我县的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指标任务,结合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情况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规划,统筹考虑、合理布局,将各项目计划任务分解到乡镇、村、农户。项目安排要相对集中,突出重点,分步实施,整体推进。县林业局、农业局、畜牧兽医局每年都要将子项目的实施方案报政府批准后,及时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计划任务下达到乡镇,并将部门项目实施方案和计划任务下达情况报送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三)按时启动项目,认真组织实施

县级项目部门要根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总体要求,及时召开专题会议,宣传相关政策,开展业务培训,全面部署项目实施工作,明确建设质量和时间要求。各项目实施乡镇要根据县总体实施方案和县级各部门实施要求,搞好宣传,及时与施工单位或退耕农户签订施工协议或合同,严格按照项目设计及建设标准组织好项目施工,做到目标责任具体化、工作措施明细化。乡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领导小组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保证项目有人管、有人抓,任务落实到农户,落实到地块。

(四)跟踪督查,加强指导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的督促检查,由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领导小组牵头,相关部门领导为成员,组成项目实施工作督查组,对各乡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督促检查,并根据项目实施及政策落实情况,提出完善意见和整改要求。对年度任务未完成或完成质量较差的乡镇,将调减下一年度计划任务,削减相应项目资金,并进行通报批评或行政问责。县级各相关部门要根据各自职责,做好项目实施检查指导和服务,完善项目管理,保证项目建设质量。

(五)做好项目信息报送,加强项目业务痕迹管理

县退耕办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的日常综合管理机构,负责项目实施综合业务管理和归档工作,做好综合信息和实施进度的报送,同时要建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专柜,专项归档。各项目部门要把涉及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的各种文件、资料、图表等档案,按年度整理成册,专人保管、规范建档。同时,根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要求,及时把项目建设进度报表和项目建设总结报送县退耕办,确保县退耕办能准确、全面地掌握项目建设进展情况。2009年7月开始,每月25日前向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报送当月项目实施进度,每季度最末一个月25日前报送投资进度季报。

(六)按时开展项目验收和资金结算

县级项目部门负责对所管项目的验收工作。项目实施结束后,项目实施乡镇向县级项目部门提出项目验收书面申请,县级项目部门根据技术指标和验收标准,及时开展检查验收,并形成项目验收报告,验收报告要报送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项目资金由县财政局统一管理,项目验收结束后,根据验收结果,项目单位按有关国债资金财务制度要求进行结算。

(七)做好项目实施总结

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实施结束后,县级项目部门和各项目实施乡镇要认真做好项目总结,总结取得的建设成效,查找存在的不足和差距,提出下步实施计划,并于每年12月1日前将总结材料报送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由办公室负责向州级报送综合总结材料和相关信息。

七、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高度重视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事关我县9500户退耕农户的切身利益,事关生态环境建设大局,全县各级各部门要站在维护我县生态安全、增加农民收入、调优林产业结构和全面建设和谐社会的高度,充分认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采取有力措施,层层落实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目标任务,确保政策落到实处,取得实效。

(二)科学规划、合理布局

各项目部门要编制切实可行的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专项规划要综合考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和退耕农户近期生计及长远发展问题,坚持“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分步推进、远近结合、综合整治”的原则,把项目规划与新农村建设、扶贫整村推进和中低产田地改造等项目有机结合,统筹规划,妥善布局。

(三)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各乡镇、县级有关部门要结合项目的实施,深入宣传国家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方针政策,宣传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基本原则、政策内容、配套措施,以及对退耕农户直接补助的期限、方式、标准和退耕农户的责任等。引导群众正确行使参与权和监督权,增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引导社会各界关心、支持退耕还林工程,为稳步推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营造良好氛围。

(四)搞好协调、强化服务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涉及面广、建设周期长、工作涉及多个部门,县级各项目部门要在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联系,积极协调配合,形成合力。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认真履行职责,切实加强管理,搞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的沟通协调、检查督促和指导服务,促进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顺利推进。

(五)加强监管、严格实施

各乡镇人民政府、各项目实施部门要按照基本口粮田建设、农村能源建设、后续产业发展及补植补造建设标准和政策要求,严格项目实施,严肃工程监管,及时落实目标责任,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工程建设任务;严格核实工程项目,严肃资金收支管理,实行专户专储、专款专用;严格执行报账制,并建立举报公示制度。县监察、审计部门要加强监督检查,确保项目建设资金安全运行。

二〇〇九年八月二十三日

第二篇:浑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情况

浑源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项目情况汇报

2008-2011年国家累计安排浑源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项目任务:薪炭林3350亩,干果经济林31800亩,退耕地补植补造166900亩,生态移民100人。工程建设涉及16个乡镇、2万户退耕农户,退耕农民6多万。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下,通过广大干部群众的共同努力,工程建设进展顺利。

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

我县结合本当地实际,因地制宜,采取生态经济结合,注重农民生计,三年来累计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新造薪炭林2350亩、干果经济林24500亩,退耕地补植补造150900亩,生态移民100人。整个项目区共有1.5万多户、39445人受益,其中退耕户14357户、32035人。累计完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建设专项投资2227万元(包括中央专项资金1688万元和农户筹资投劳538万元),其中:2008年完成650万元(包括中央专项资金500万元和农户筹资投劳150万元),2009年完成869万元(包括中央专项资金650万元和农户筹资投劳219万元),2010年完成708万元(包括中央专项资金539万元和农户筹资投劳169万元)。

通过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巩固,增加了植被,保持了水土,减少荒漠化,为恢复和改善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发 挥了重要作用。干果经济林等后续产业发展可给退耕农户带来可观经济效益,薪炭林建设可给农民提供能源保障。对改善当地退耕还林地区生态环境、当地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和促进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二、基本措施和做法

1、广泛宣传,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开拓创新,坚持不懈地做好退耕还林的各项工作,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加强舆论引导,调动多方参与。通过宣传发动,进一步提高群众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全社会关心林业、支持林业、投资林业、发展林业的良好氛围。据统计,全县各种企业、业主大户、经济组织已发展规模承包投资的林业建设有10余万亩,承包造林效益显著。

2、切实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实施。为抓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坚持推行工程目标、任务、资金、责任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层层落实领导责任制,工程从上到下都由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做到了每一个重大步骤,每一个关键环节,都周密策划,精心指挥,为工程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3、加强补植补造和抚育管护,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近年来,由于持续干旱,严重影响了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退耕还林补植补造常抓不懈,林业部门掌握需要补植补造的 2 地块和数量,摸清底数,周密安排,将补植补造任务落实到山头地块,认真做好雨季造林和秋季造林的各项工作。

“三分造,七分管”。当前退耕还林绝大多数还处于幼林和未成林阶段,随着工程区植被的恢复,病虫鼠兔害问题随之加剧,森林防火任务也加重,抚育管护工作愈加重要。我县认真落实抚育管护工作:一是建立健全管护制度,创新管护机制;二是分类指导,搞好幼林抚育;三是抓好森林火灾和病虫鼠兔害防治工作,全面提升工程建设质量。

4、积极发展后续产业,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我县在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中始终坚持生态经济结合,注重农民生计,按照“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建设生态化”的思路,将退耕还林与产业开发、区域经济发展结合起来,把绿山与富民融为一体,大力培育仁用杏产业,促进了以种养业为主的农业向多元化产业发展的转变,形成了新的产业格局。高度重视后续产业的培育,大力推进退耕还林经济林发展模式,大力推进林业产业化,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赢”。

5、大力加强农村能源建设,建设薪炭林,保障生活燃料,改善生态环境。采取国家补助、地方配套相结合的方式,搞好退耕还林重点地区的农村能源建设。加强薪炭林建设,满足农村生活能源的基本需求。

6、明确实施主体。以退耕还林农户为实施主体,不能 由农户分户实施的,在退耕农户意愿和保障农户利益的前提下,通过公开招投标方式确定实施主体。薪炭林和干果经济林在退耕农户有建设意愿的,由农户分户实施,不能由退耕农户实施的,由乡镇组织退耕户确定造林业主;退耕还林补植补造由林业部门通过招投标方式确定。

7、规范资金管理。资金实行专户存储、专户管理、专账核算,不得挪用、挤占、截留;造林业主实施的种植项目,在栽植任务完成后,由县林业部门验收,项目实施乡镇将验收报告等报县财政支付中心审核报账;补植补造苗木由县主管部门按合同约定拨付资金。

三、存在的问题和几点建议

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果,特别是在增加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应当给予充分肯定。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个别小班缺乏抚育管理,长势不佳,只能达到基本合格保存标准,导致林木生长缓慢,影响林木成林率。建议加强对这些保存基本合格的小班进行抚育管理,促进幼树成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2、退耕地还林成林率较低,影响了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的发挥,主要原因是育林投入不足,管理还比较粗放。没能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干旱缺水和施肥的问题,导致幼树生长缓慢,成林年限推迟。

3、后续产业得不到发展,林下经济发展不够,没 能很好地拓展和发挥退耕还林工程建设的经济效益。

这些问题应当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大力气提高退耕还林的科技含量,使退耕还林工程建设成果得到有效巩固,真正达到生态环境改善,退耕农户增收,林业发展达到促进的工程建设目的。由于贫困地区地方政府财力普遍薄弱、地方配套资金难以落实的实际,建议进一步加大对贫困地区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建设的投入力度,提高项目中央补助标准,减少或取消配套资金,充分调动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实施工程的积极性。

鉴于林业产业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议适当增加造林管护和工程管理经费。按目前标准,国家50元/亩的种苗补助费仅够一次造林费用,如果遇到干旱等自然灾害,将没有经费用于补植补造,更无法满足管护费用的需要,加之工程管理经费缺乏,造林成果难以巩固。由于地方财力有限,影响了退耕还林质量把关和政策兑现和政策兑现。为此,建议国家按每年安排造林管护经费,安排退耕地造林工程管理经费。

附表:山西省2008—2011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计划任务及投资完成情况统计表(林业)

浑源县林业局

二○一一年十一月三十日

第三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总结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工作总结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江水坪村位于我县古阳镇东南部,全村以农业为主,人均收入2500元。该培训班退耕户20户,自我县实施退耕还林成果科技培训项目以来,该村农民收入明显提高。现将一年来在该村实施科技培训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施退耕还林工程的主要成效

截至2010年,该村累计完成退耕还林工程造林100亩,其中退耕地造林50亩,荒山造林30亩。退耕还林工程共计投入10万元。通过退耕还林工程的持续实施,该村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生态环境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生态效益较为显著。连续四年年均造林任务都突破20亩,其中退耕还林工程造林占全村造林总面积的50%,森林覆盖率达80%。

二是农民脱贫致富步伐明显加快。该村退耕还林工程受益农民达80人。退耕还林补助已成为当地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他们的贫困程度。凡是有退耕还林任务的农民,不仅有了可靠的粮食供给和现金补助,而且还能腾出富余劳动力从事多种经营、副业生产和外出务工,开辟新的增收渠道,较大幅度增加了收入。

三是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不断优化。该村在实施退耕还林

过程中认真落实各项配套措施,积极培育后续产业,大力发展舍饲圈养畜牧业,有力地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初步实现了退耕还林与农业生产的互相促进、协调发展。

二、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的基本情况

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实施中,我与该村结合自身实际,因地制宜,采取了坡改梯、水利设施、土壤改良(包括石灰改土、绿肥种植)、田间便道等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措施,使项目区土地质量得到较大提高,人均基本口粮田由0.2亩增加到0.45亩;粮食及经济作物单产大大提高,从而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如该村村民在退耕地里种植4亩优质桃树,工程实施后农户收入已增加到1.5万元左右。

三、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的基本措施和做法一是有效整合各类支农项目资金,大力推进基本农田建设。该村统筹安排好各项基本农田建设资金,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中可用于农田基本建设的资金,以及安排在退耕还林重点区域内的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财政扶贫资金、以工代赈资金和其他支农资金,只要有条件与退耕还林结合的,都尽力做到了统筹使用。通过加强中低产田(土)改造和水利设施配套建设,增强耕地综合生产能力,提高了粮食单产,促进了基本农田保护,努力做到“树上山,粮下川”,基本实现了退耕农户基本口粮自给。

二是积极发展后续产业,确保工程长期发挥效益。该村

整合了农村饮水安全、农村沼气、畜牧业、等项目资金,使退耕还林工程与生态移民、劳动力培训转移、农业综合开发、扶贫攻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机地结合起来。高度重视后续产业培育,大力推进退耕还林与发展生态畜牧业相结合,全面实现封山禁牧、舍饲圈养,逐步改变传统放牧方式。进一步优化畜种结构,大力推行科学饲养管理,搞好繁育技术应用和疫病防治工作,推进畜牧业向优质高效方向发展。同时积极探索林草发展模式、林药发展模式、林果林菜发展模式,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全面繁荣农村经济,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多赢”。

三是大力加强农村新型能源建设,减轻使用传统生活燃料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以农村沼气建设为重点,加强节柴灶、薪炭林建设,适当发展小水电,多渠道满足农村生活能源的基本需求。

四是突出抓好退耕还林工程区域劳动力专业培训,提高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竞争能力和自主创业能力。该村进一步整合培训资源,以阳光培训工程、劳动力转移培训工程等为依托,以退耕还林工程区富余劳动力继续就业作为培训为重点,扩大培训范围,丰富培训内容,积极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集约化经营的温棚蔬菜、花卉、畜禽养殖等产业转移。

第四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对策探讨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对策探讨—以梁平县为例

赵月明 温中斌(1.重庆市梁平县林业局,重庆 梁平405200;

2.重庆市梁平竹子研究所,重庆 梁平405200)

摘 要 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的重大决策,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是事关工程成败之关键。本文从重庆市梁平县退耕还林工程现状出发,分析当前退耕还林工程建设存在的诸如发展不平衡、产业意识不强,抚育管护不到位、生长缓慢,科技支撑力量薄弱,缺乏示范带动等三大主要问题,提出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所需的抢抓政策机遇、用足用活林业政策,立足特色资源、倾力打造竹产业,注重工程质效、着力推行五项机制等三项对策措施。关键词 林业工程 退耕还林 巩固成果 对策

实施退耕还林,是生态建设的重大举措,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誉为“德政工程”。自重庆市梁平县2002年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以来,工程进展顺利,国土绿化进程加快,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退耕农民的收入得到一定增加。如何巩固退耕还林成果,是退耕还林的关键所在,是梁平县乃至全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需要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问题。退耕还林工程的基本情况

截至2008年底,梁平县累计完成国家计划内退耕还林面积3.00万hm,其中坡耕地退222耕还林1.17万hm,荒山造林1.60万hm,封山育林0.23万hm。退耕还林涉及全县30个乡镇和两个国有林场,93806万农户,332571人,41.9%的农民受益。

2007年,梁平县为了实现“退得下、还得上、稳得住、能致富”的总体目标,将退耕还林整改工作与竹产业发展、蚕桑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一并实施,在退耕地中重新营造寿竹、杂交竹、楠竹、慈竹、桑树等树种,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一是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推进了产业化经营。从2009年退耕还林、竹产业及蚕桑产业县级检查验收情况看,全县1.1722万hm退耕地中,竹资源基地面积0.87万hm,占退耕地的74.4%,其中合格面积0.83万22hm,占竹资源基地面积的95.4%;蚕桑基地面积0.14万hm,占退耕地的12.0%;其它树种2面积0.16万hm,占退耕地的13.6%。基本形成了以竹产业为主,蚕桑产业、干果产业、梁山柚产业为辅的退耕还林后续产业格局。二是明显提高了退耕还林工程质量,改善了生态环

2境,增加了农民收入。目前,全县退耕地造林合格1.11万hm,占94.9%,较整改前提高了264.9%。1.17万hm退耕地成林后,可提高梁平县森林覆盖率6.2%。同时,通过退耕还林整改,退耕还林市级、国家验收有望顺利通过,确保国家直补资金到位。目前,国家已投入直补资金2.0亿元,退耕农民人均获得补助600余元。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发展不平衡,产业意识不强

少部分乡镇充分认识到了通过建设产业基地来有效促进农民致富增收从而达到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目的的现实意义,将竹产业等产业列为了重要农业产业来谋划、来培育,狠抓各项工作落实,收到了明显成效。但部分乡镇产业意识仍然很差,重视程度不够,只为了完成县里下达的任务,不同程度的出现了为了完成退耕还林整改而应付了事的不良局面,从而影响产业基地建设工作的顺利开展,导致补植补造任务完成的效果不理想,管护工作不落实,经营管理效果差。

作者简介:赵月明(1965-),男,梁平县林业局局长,电话:***。温中斌(1972-),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竹类方向研究,电话,***。2.2 抚育管护不到位,生长缓慢

“三分造,七分管”,只有加强管护,才能保证造林成功,保证新造竹子、桑树尽快成林见效。但从2009年检查验收结果来看,这项工作做得很差,大部分地方措施不力、管护不到位。在一些地方由于管护不落实,抚育技术不规范,经营粗放,造成人畜损毁严重,杂草遍布,少部分地方每亩仅有20株左右的母竹,部分地方的桑树保存率不足50%,每亩仅有300株左右,苗木生长不良,秆叶枯黄,不发笋或个别母竹仅发一根又细又矮的新竹,母

2竹发笋率超过20%的面积不足一半,超过50%的面积不足333.33hm。这既有管护任务重、国际金融危机对蚕茧价格影响等原因,更有重视不够、抚育管护资金短缺的原因。

2.3 科技支撑力量薄弱,缺乏示范带动

目前,梁平县在退耕还林经营管理上探索出了“公司+基地+农户”、“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业主制”、“大户”等模式,创新了管理机制,奠定了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经营管理的基础。但在竹子培育上却缺乏亮点,抚育措施停留在最基本的窝抚上,经营管理简单粗放,没有大面积开展施肥、竹林结构调整等集约经营管理措施;没有建立高效培育示范基地,各地经营管理水平比较一致,无法进行横向比较,缺乏集约经营的积极性,缺乏带动作用,不利于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应用,不利于经营管理水平整体提高,不利于竹子的产业化开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对策与建议

3.1抢抓政策机遇,用足用活林业政策

《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对退耕还林政策做了最新完善,主要内容是在原先的补助政策到期后,继续对退耕农户给予适当补助,以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一是对原先的退耕还林政策补助再延长一个周期,生态林8年、经济林5年。二是在延长期内,从粮食补助资金中拿出一半对退耕农户进行直接补助,每年每亩补助现金105元。三是每亩退耕地20元生活补助费,直补到户,与管护任务挂钩。四是从粮食补助资金中拿出一半作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梁平县巩固成果专项资金总量为14220万元。梁平县要抓住机遇,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与解决退耕农户长远生计相结合上狠下功夫,有效使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远近结合,统筹兼顾,实施相关项目,切实增加农民收入。

3.2 立足特色资源,倾力打造竹产业

大力发展惠及广大退耕农户的后续产业,持续稳定地增加退耕农户的收入是退耕还林成果得以巩固的重要举措。梁平县应坚持立足本地竹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竹产业基地,培育龙头企业,带动退耕农户增收。

梁平县是重庆市竹林面积最多、竹种最丰富、竹材产量最大的区县。全县现有竹林面积222.40万hm,其中,成片竹林2.20万hm,各类竹材总重量100万t以上。现有竹林中,200722年以来新造1.06万hm,低产低效竹林近1.20万hm。全县年产竹材20余万t,竹业年总产值3.3亿元。梁平县应把竹产业作为退耕农户增收的首要后续产业来抓,利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资金,大力实施新造竹子经营工程、低效竹林改造工程。要一如既往地推行新造竹子的补植补造及“三个一”(除草、松土、施肥)抚育管护工作,再实施三年,将1.062万hm新造竹子培育成高效笋材两用林。同时,从2009年开始大面积实施低效竹林改造,2每块竹林连续实施3年,用3~5年左右时间完成全县1.20万hm低效竹林改造任务,提高竹林产量100%以上,达到每亩竹林纯收入500元以上,最大限度增加竹农收入。同时,努力延伸竹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小径竹重组竹板材、竹炭、造纸等竹加工业,竹笋、林下菌类等竹食品,竹帘、竹编等竹工艺品,培育龙头企业,形成特色产品,大幅度提高竹业产值。

在倾力打造竹产业的同时,梁平县应因地制宜地发展蚕桑、花椒、板栗、梁山柚、油茶作者简介:赵月明(1965-),男,梁平县林业局局长,电话:***。温中斌(1972-),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竹类方向研究,电话,***。等区域特色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形成产加销一条龙,贸工林一体化的产业格局,全面提高退耕还林经济效益。

3.3 注重工程质效,着力推行五项机制

3.3.1 建立“政府把关、部门实施”的工作机制

对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程任务按项目进行分解,实行一个项目一名领导牵头、一个部门负责、一套方案实施。逐项建立规范化台账,明确任务要求和建设期限,坚持“目标、任务、资金、责任”四到位,计划到月,责任到人。

3.3.2 建立“政府统筹、资金整合、群众自筹”的投入机制

按照“政府统筹、目标管理、集中使用”的要求,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资金和有关农业项目资金集中捆绑,统一调度,重点投入。完善竹产业资金补助政策,将新造竹子抚育管护及低效竹林改造纳入补助范围。建议将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等项目资金重点倾斜于竹资源及蚕桑培育,实行每亩竹子(含蚕桑)抚育管护补助100元/a、每亩低效竹林改造补助100元/a的产业补助政策,实施三年。同时,坚持“谁拥有、谁受益、谁出资”的原则,积极发动项目区群众及业主自筹部分工程资金。

3.3.3 建立“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典型示范”的建设机制

根据梁平县退耕农户的实际,应把“后续产业发展”、“退耕地补植补造”、“生态移民建设”等项目作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的重点,集中连片开发,建设典型示范片和科技示范园,实行规模化、标准化、集约化种植和重点扶持政策,形成规模效应和带动效应,达到“退耕一片、造林一片、成林一片、致富一片”的目标。3.3.4 建立“业主负责、施工监理、检查验收”的管理机制

工程建设过程中,重点推行业主负责制,实行“业主负责、社会监督、施工监理、建方自检、严格验收”的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建设的设计、招标、施工进行全方位监管。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受益区乡镇村组干部、群众代表参与监督活动,自觉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采用检查和竣工验收相结合的项目检查验收办法,严格检查纪律和标准,实行“谁检查、谁验收、谁负责”的责任追究制。

3.3.5 建立“集中管护、优化服务”的长效机制

确立“工程建设与管护同步走”的管理方针,实行各级领导和督查人员包片负责的后期管护责任制,全面推广“专业合作社(公司)+基地+农户”经营管理模式,走集中经营管护的路子,创新管护机制和经营模式,确保抚育管护措施真正落实到位。通过建立示范基地、送科技下乡、实行科技特派员制度、举办技术讲座等形式提供技术指导与服务,尽快提高退耕还林经营管理的科技含量,大幅度提高农民在退耕还林后续产业特别是竹产业开发中的收入,达到持续增收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陈火春.巩固我国退耕还林成果面临的问题与对策[J].林业建设,2009年,1期:8~11.[2]何磊,王延锋.西部退耕还林的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J].北方经济,2009年,4期:6~7.[3]郭渊,晏健钧,孙照海.建立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两大工程长效管理机制初探[J].陕西林业科技,2008年,4期:l38~140.[4]马旭彦,陈方,李雪东.我国退耕还林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建议[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8年,第31卷第4期:1~3.[5]国务院.关于完善退耕还林政策的通知(国发[2007]25号).2007年8月.

作者详细地址:重庆市梁平县梁山镇人民东路8-1

作者简介:赵月明(1965-),男,梁平县林业局局长,电话:***。温中斌(1972-),男,工程师,主要从事竹类方向研究,电话,***。

第五篇: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平整土地协议

井儿沟乡2008 年巩退项目土地平整工程

承包合同

发包方: 井儿沟乡(甲方)承包方:(乙方)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本着平等互利,遵照公平、公 正、诚信的原则,经甲乙双方协商签订本合同。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井儿沟乡 2008 年巩退项目土地平整工程

2、工程地点:井儿沟乡团豆沟村

3、工程造价:平整土地600亩、单价100元/亩 ;合同金额:60000元

4、开完工日期:2011年5月10日开工至 2011年6月20日竣工。

二、权利和义务

(一)甲方的权利和义务

1、向乙方提供施工技术文件,做为与村协调工作。

2、监督乙方进行测量放线。

3、甲方有权利对工程建设工程中的工程质量,随时监督和检查。

(二)乙方的权利和义务

1、严格按照甲方的设计及要求进行施工,自觉接受甲方的监督,确保工程质量,争创优良工程。因工程质量不符合要求所造成的损失,均由乙方负责。

2、做到文明施工、安全施工,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管理,严禁违章作业,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一切不安全事故均由乙方负责,甲方不承担任何责任。

三、工程质量验收

1、工程竣工后由甲方组织验收。

2、严格按照设计及施工要求进行验收,要求达到田面平整、符合要求。

四、结算方式:

工程竣工后,由甲方组织人员进行验收,验收合格后,甲方一次性支付乙方90%工程款,12个月后,如果未发现质量问题,将剩余10%的工程款全部付给乙方。

五、附则:

1、本合同一式三份。

2、本合同经甲乙双方签字盖章后,方可生效。

甲方:(签章)乙方:(签章)

2011年5月8日

下载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的意见(定稿)word格式文档
下载姚安县人民政府关于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工作的意见(定稿).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调整报告

    隆发改发[2011]11号关于调整隆德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的报告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根据西部办《关于适当调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我局会......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综合汇报材料

    花溪区2008年-2010年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建设项目工作情况汇报 市检查组各位领导: 首先,热烈欢迎各位领导莅临花溪区检查指导工作。 根据安排,下面我将花溪区巩固退耕还林......

    郧西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

    郧西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规划 (2008—2015年) 第一章总论 一、规划背景 实施退耕还林是党中央、国务院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的重大决策,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拥护和支持。我县自2001......

    2009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工作总结

    2009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工作总结2009年是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建设启动实施的第一年,一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政确领导下,在县退耕还林领导小组的织织协调下,相关部门......

    XX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

    XX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专项规划 XX省 人 民 政 府 二〇〇八年九月 项目名称:XX巩固退耕还林成果专项规划 项目组织:XX省人民政府 项目编制单位: XX省天然林资源保护和退耕还林......

    着力现代农业建设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着力现代农业建设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平江是全省首批重点林业县,总面积618万亩,其中林业用地面积428万亩;总人口104万人,辖27个乡镇,4个国有林场。一年来,我县严格按照《巩固退耕还......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实施情况汇报

    彬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实施情况汇报 彬县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1年11月24日) 各位领导、同志们: 首先,我代表彬县县政府对张科长一行莅临我县......

    2009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复查情况(5篇材料)

    2009年度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项目复查情况根据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林业厅、省农业厅和省农办共同制订的《湖南省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建设项目检查验收工作方案(试行)》的要求,4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