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典型经验[5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08:52: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典型经验》,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典型经验》。

第一篇: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典型经验

编者按——

9月10日,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召开,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海尔集团公司、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五家企业就实施智能制造的进展、经验和做法在会上作了交流发言,《国家重大技术装备》简报将连载五期摘要。

2015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典型经验

(一)──九江石化建设智能工厂,培育核心优势

“十二五”初,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九江分公司(以下简称“九江石化”)确立了建设千万吨级一流炼化企业的愿景目标,倾力培育“绿色低碳、智能工厂”两大核心竞争优势,努力实现传统炼化企业的创新发展和转型升级。2012年,九江石化列入中国石化智能工厂试点建设企业名单;2014年,列入国家工信部“两化”融合管理体系贯标试点企业、江西省“两化”融合示范企业行列;2015年7月,入选国家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

一、智能工厂试点建设 九江石化智能工厂建设聚焦“计划调度、安全环保、能源管理、装置操作、IT管控”等五个领域,实现具有“自动化、数字化、可视化、模型化、集成化”等“五化”特征的智能化应用。

智能工厂神经中枢建成投用。九江石化智能工厂神经中枢——生产管控中心于2014年7月建成投用,具备经营优化、生产指挥、工艺操作、运行管理、专业支持、应急保障的“六位一体”功能,生产运行实现由单装置操作向系统化操作、管控分离向管控一体的转变。

智能工厂架构逐步形成。构建了矩阵式集中管控新模式;建立了生产经营优化、三维建模等一系列专业团队;充实信息化管理、开发及运维力量,建立关键用户激励机制。

企业级中央数据库逐步建成。突破了此前业内普遍采用的“插管式”集成方式的限制,集成了13个业务系统的标准数据,为9个业务系统提供有效数据。通过“采标、扩标、建标”方式,完成了与中国石化标准化平台的对接。

基于设计的三维数字化应用取得突破。基于工程设计的三维数字化平台集成120万吨/年连续重整等15套生产装置,以企业级中央数据库为基础,实现了工艺管理,设备管理,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HSE管理体系),操作培训,三维漫游,视频监控等六大类深化应用。全流程优化平台应用取得实效。自主开发的全流程优化平台提升了流程工业模型(PIMS)、炼厂模拟(RSIM)、炼油动态调度系统(ORION)、制造执行系统(SMES)一体化联动优化功效,实现了炼油全流程优化的闭环管理。全流程优化平台与原油评价、实验室信息管理系统(LIMS)、SMES、企业资源计划(ERP)等系统共享数据,提升了生产经营优化的敏捷性和准确性。

HSE管理及应急指挥实现实时化、可视化。HSE管理系统实现全员全过程HSE管理;施工备案系统对当天每项作业实行“五位一体”有效监管;各类报警仪、视频监控实现集中管理、实时联动。环保地图系统实时在线监测各类环境信息,异常情况及时处置、闭环管理。

二、智能工厂取得成效

实现敏捷生产、提升经济效益。九江石化利用全流程优化平台,持续开展资源配置优化、加工路线比选、单装置优化等工作,2014年滚动测算127个案例,增加经济效益2.2亿元,助推企业加工吨原油边际效益在沿江5家企业排名中逐年提升,2014年位列首位。

提高本质安全、践行绿色低碳。九江石化智能工厂实践将“安全环保、绿色低碳”理念置于优先位置。施工作业备案及监管体系对850台可燃气报警、1000余处火灾报警、585套视频监控等实现集中管理和一体化联动,支撑HSE管理由事后管理向事前预测和事中控制转变。九江石化连续5年获评中国石化安全生产先进单位,外排达标污水化学需氧量(COD)、氨氮等指标处于行业内先进水平。

管理效率大幅提升。九江石化各类信息系统助推公司扁平化、矩阵式管理及业务流程进一步优化,管理效率持续提升。在生产能力、加工装置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公司员工总数减少12%、班组数量减少13%、外操室数量减少35%。

三、智能工厂建设体会

到2015年底,九江石化将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基于业务需求以及工程设计数据,建成覆盖全厂的全三维数字化炼厂,并实现六大类深化应用,对炼油、石化企业推进智能工厂建设具有示范作用。

一是炼油、石化企业建设智能工厂,要明确建设目标、规划实施路线、制定实施策略、落实保障措施,顶层设计、全员参与、积极培育IT文明。

二是炼油、石化企业建设智能工厂,要以业务需求为导向,立足于解决生产经营、发展建设和企业管理实际问题,在统一智能工厂平台及架构的基础上,推进各信息子系统建设,避免形成新的信息“孤岛”。

三是炼油、石化企业建设智能工厂,要下大力气推进装备国产化和软件国产化,逐步摆脱对国外软硬件的依赖,努力形成自主知识产权。

2015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典型经验

(二)──潍柴以智能制造推动企业快速发展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潍柴”)是一家拥有整车整机、动力总成、豪华游艇和汽车零部件四大产业板块,跨领域、跨行业经营的国际化公司。潍柴通过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持续实现以数据为核心的人、机器、产品的互联互通,打造“智能化”企业,提高单件产品品质和工业附加值,进而带动整个产业的协同和资源再配置。

一、建设智能车间

潍柴一方面通过在关键生产设备上安装传感器、控制器,并与控制平台集成,使设备可感知更要可控制;另一方面通过工业互联网实现设备—产线—产品之间的互联互通,并结合工艺水平优化,使3000多种订货号的产品能够实现工艺过程仿真、产品和设备状态的在线检测与控制、物流智能拉动、制造资源优化配置等,从而实现小批量、个性化定制的生产能力,通过建设智能车间打造未来智能制造的硬实力。

二、建设数字化企业

潍柴建立了覆盖全价值链流程的“6+N+X”(业务运营平台+管理平台+基础平台)信息化支撑平台,支撑了企业的高速发展。特别是全球协同研发平台,将分散在中国、美国、德国等5个国家、12个地区的研发中心进行了高效协同,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提供卡车、客车、工程机械等产品的一站式解决方案。由中国总部出具统一的设计标准并进行任务的派发和资源配置,美国研发中心利用其高端人才和前沿技术优势,进行后处理技术研发,降低排放指标。通过共同在一个虚拟化平台上进行设计协作、知识共享,不仅提高了研发效率和质量,而且保持了潍柴产品在行业中的技术领先地位。

三、建设智能化协同研发平台

潍柴的上游有近500家供应商,下游有4000多家维修服务站以及300多万的客户群体。前期通过搭建供应商门户平台以及售后服务平台,将传统的线下交易模式实现了线上化,提升了工作效率,降低了供应链总体成本。如供应商门户系统,不仅可以使供应商能够在线准确查看潍柴的采购需求、产品库存、产品质量等信息,帮助他们合理指导生产、送货,而且大幅降低了物流、质量等成本,每年大约为供应商节约成本5000万元以上。但面对新的互联网时代,传统的线下业务线上化,已经不能满足行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将潍柴独有的“整车—动力总成—关键零部件”的产业链平台优势推广到整个行业,以智能产品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依托,将上下游企业紧密地融合在一起,推动行业的转型升级。目前,潍柴正在将更多的供应商加入“全球协同研发平台”,为未来打造行业性的众创、众包平台提供技术基础和模式探索。同时,加快发动机的智能化,利用自主电子控制单元(ECU)的开发,实现基于大数据分析的远程故障诊断和节油驾驶模式匹配,通过车联网技术、移动互联网拉近终端用户与厂家的距离。在未来,潍柴要打造一个商用车行业的云服务平台,从用户买车—养车—修车的基本需求,逐渐扩展到融资租赁、加油等用车领域,甚至司机的住宿、休闲等生活领域,真正站在客户的角度,为客户提供一站式服务体验。

在大力推进智能制造工作的过程中,潍柴也面临一些挑战和困难。例如支撑车间智能化的核心生产装备多为欧美日韩所垄断,工业系统底层的解析与控制尚有困难,车间互联标准和技术尚不成熟,支撑企业间协同的标识解析体系还未建立,工业互联网网络安全有待加强,这些问题需要依靠整个行业的共同投入。

2015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典型经验

(三)──海尔智能制造创新实践

一、智能制造进展

海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海尔”)顺应全球新工业革命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潮流,逐步探索出一条以互联工厂为核心的智能制造发展路线。

一是互联工厂的用户价值创新(纵轴):颠覆传统的业务模式,建立新的生态系统平台。

海尔互联工厂的探索实践将业务模式由大规模制造颠覆为大规模定制,打造U+智慧生活平台,对外从生产产品硬件向提供智慧解决方案转型;对内整合用户碎片化需求,通过互联工厂实现个性化定制。海尔的制造转型最终是建立起一个互联工厂生态系统。

二是互联工厂的企业价值创新(横轴):建立持续引领的智能制造技术体系。分为四个层次:

——模块化。例如,一台冰箱原来有300多个零部件,现在在统一的模块化平台上整合为23个模块,通过通用化和标准化、个性化模块的整合创新,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自动化。与用户互联的智能自动化,由用户个性化订单自动驱动自动化、柔性化生产。——数字化。通过以可集成制造执行系统(IMES)为核心的五大系统集成,实现物联网、互联网和务联网三网融合,以及人人互联、人机互联、机物互联、机机互联。最终使整个工厂变成一个类似人大脑一样智能的系统,自动与人交互、满足用户需求,自动响应用户个性化定单。

——智能化。一是智能产品,从现在简单的功能性产品变成智能产品,冰箱、空调可以自动感知需求,空调可以自动感知温度,可以感知用户的使用习惯。另外,整个工厂通过信息互联、数据积累及大数据分析可实现针对不同的订单类型和数量,自动优化调整生产方式。

二、智能制造取得的效果

海尔目前已经初步建立起互联工厂体系,实现了6个互联工厂的引领样板。4个整机工厂:沈阳冰箱,郑州空调,佛山滚筒,青岛热水器;2个前工序工厂:青岛模具、电机工厂,初步实现了向互联工厂的转型,可实时、同步响应全球用户需求,并快速交付智慧化、个性化的方案。

一是互联工厂带来了用户价值的大幅提升。可定制。用户可以通过海尔交互平台提报产品设计方案,成为产品的设计者,如冰箱的模块化产品通过用户的选择和组合,由原来的20个型号,到现在的500多个型号;可同时在生产线上进行高效柔性生产,快速满足用户的个性化体验。可视化。用户从消费者变成产销者,用户可以参与企业的全流程,并且实现体验的可视化。

二是互联工厂总体经济效益明显。在效率上,互联工厂整体提升20%,产品开发周期缩短20%以上。在效益上,互联工厂运营成本降低20%,能源利用率提升5%,厂内库存天数下降50%以上,交货周期由21天缩短到10天。

三、实施智能制造的经验

海尔智能制造发展的经验和模式将为家电业从大规模制造向大规模定制转型,加快向数字化、网络化和智能化转型提供经验借鉴。

一是观念颠覆,主动创新、勇于试错探索。智能制造没有成熟的模式可以复制,在互联网时代和德国工业4.0有同样的机会和起点,不能简单跟随。海尔一直倡导主动创新的文化,人人都要成为创客,敢于打破传统的模式体系,勇于试错、主动创新,探索中国的智能制造模式,实现中国制造竞争力的引领。

二是业务模式颠覆,由制造产品转化成创业孵化平台。智能制造模式通过建立资源无障碍进入平台,吸引全球一流资源,持续创新、迭代,实现从卖单一产品到提供智慧解决方案转型;同时,海尔将过去流水线式的员工转变为知识型员工或创客,在海尔平台上目前已孵化出2000多个创客小微团队。三是全价值链打通,带动产业升级。智能制造不是一个节点,不是一个企业自己就能做成的,需要全系统全价值链的打通与颠覆。海尔将以前大规模制造时代串联的攸关方整合形成并联,与终端消费者之间互联,去中间化、去中介化,从而打通整个价值链,初步形成高效运转的消费生态圈,带动整个产业链价值升级。

2015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典型经验

(四)──长虹以大规模个人化定制驱动产业智能转型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长虹”)通过运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打造从消费者需求动态感知、产品研发、制造、交易到服务的一体化运营平台,构建低成本、高效率、敏捷的智能制造模式,打破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围墙,满足个人需求的即视化、订单的便捷化、产品的个性化、服务的管家化,从而进一步助推长虹向服务型制造跨越式转型。

一、大规模个人化定制的基础

作为工信部两化融合试点单位,长虹在研发、制造、交易等诸多环节实现了信息技术与工业技术的深度融合,累计投入超过10亿元,形成了以企业资源计划(ERP)、产品数据管理(PDM)为核心的,完整的制造业信息系统框架,涵盖了产品的研发设计、生产管理、产品销售、原材料采购、物流管理、财务管理、信用管理、决策支持等公司经营管理的全过程,并与第三方供应商开展了信息系统的协同和集成,取得了较为明显的经营成效。

在制造模式方面,长虹以物联网信息系统为核心,研究并构建了一种新型的多阶段混联离散型生产模式。该模式以传感器、企业服务总线(ESB)、制造执行系统(MES)等技术为支撑,实现对生产系统、产品、设备工作状态的动态实时监测,在充分满足大批量生产的同时,也可满足多品种小批量混线生产。

目前,该模式已成功运用至长虹集团旗下的电视、冰箱、空调、注塑无人工厂等多个领域。其中,电视产品实现了场地利用率提升30%以上、库存周转效率提升25%以上、单品成本下降10%、人均产值提升20%以上,成效显著。以绵阳生产基地为例,工厂占地面积由4万平方米节约到2.3万平方米(提升42.5%),在多品种混线生产的情况下,人效提升40%以上,累计实现经济效益达20.8亿元。

二、建立以“人为中心”的大规模个人化定制

智能制造不仅仅是单纯地以机器人、自动化设备等技术手段武装工厂,来满足内部制造效率的提升,更是需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将消费者的需求作为智能制造的最高标准,反向考量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等各个环节,从而实现大规模个人化需求定制的全新产品生命周期。其中,在产品设计方面,以面向模块化设计为核心,建立产品族,构建“平台+模块”的产品结构,满足消费者个性化定制需求;在产品营销方面,以O2O、C2B等商业模式为方向,建立信息归集与精算中心,实时进行信息推送,满足消费者方便快捷的定制化需求输入;在供应链方面,以敏捷供应链为方向,建立销售预测模型、VMI+JIT供料、高级计划排程等体系,实现对消费者的快速响应和交付;在产品制造方面,以先进制造为方向,通过信息化生产系统、柔性生产模式、智能装备、虚拟仿真等工具,以用户可接受的交货周期和成本,实现大规模个人化定制;在售后服务方面,以一对一窗口服务为方向,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提供给消费者全天候的管家式服务。

长虹将继续以《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为宏伟蓝图,构建和完善智能制造体系,打造更加完善的智能制造平台,逐步向智慧社区下智慧家庭的产品和服务提供商转型,力争在2017年实现模块化定制,2020年全面实现个人化定制。

2015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典型经验

(五)──和利时用智能控制系统助力制造业转型升级

实施智能制造,需要技术、管理、工艺三个方面的专家分工配合。智能制造解决方案,是方便三类专家的使用,也是有效降低技术风险和实施成本的重要考虑。

一、智能控制系统解决方案 为有效降低制造业企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的技术风险,控制投资规模,同时也有利于通过自主可控的技术来保障我国的产业安全。

一是开发支撑智能制造的公共技术和产品平台。在装置级和车间级,以智能控制器为核心,来实现装置级和车间级的单元控制、协调控制和智能控制,并承担车间级的信息安全防护。在工厂级和企业级,基于智能控制云平台,来构建数字化、智能化工厂。

二是开放智能控制云平台技术。作为公共技术平台,提供给各细分行业应用方案商,共建智能制造技术生态圈,通过事实上的大面积应用,来推进智能制造技术标准的建设和完善。从云计算的层次看,生态系统包含信息基础设施提供商(IaaS)、智能控制平台提供商(PaaS)和细分行业应用提供商(SaaS)三类。

智能控制系统平台,是基于北京和利时系统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利时”)长期积累的自动化核心技术,面向“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智能化”四大技术趋势逐步平台化演进的结果。它包含以下核心产品:智能控制器、智能工厂建模工具、智能工厂数据服务、工业数据总线、智能工厂人机界面。

二、智能控制系统的验证性应用 目前,和利时智能控制系统平台正在集团下属的电子制造工厂进行装置级、车间级和工厂级解决方案试验验证,从而进一步完成从装置级、车间级、工厂级到企业级四个完整层级的自动化、信息化集成,并为智能化应用打下坚实基础。该验证项目预计在2015年完成一期验证,2016年完成二期验证。

基于开放的平台,可以随时加载行业应用专家的知识和软件。得益于公共技术平台的支撑,在验证项目实施过程中,团队成员的构成主要以行业应用专家和管理专家为主,信息技术专家为辅。该验证工厂的工厂级运营指标优化,交期由7天缩短到1天,物料周转天数由30天缩短到10天,在确保合格率为99.99%的前提下,直通率由95%提高到99.5%,人工减少了40%。

三、智能控制系统的推广前景

一是依托智能控制系统平台,推进智能控制关键技术自主化和产业化。用自主可控的智能控制技术助力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保障我国的产业安全。

二是借助智能控制系统平台,建立智能制造技术生态圈,推动我国智能制造技术标准的建设,整合行业智力资源,形成合力。有效避免智能制造方案提供商重复开发和投资的问题,促进分工合作,提高全行业的社会效率,确保方案实施质量,降低项目实施风险。三是基于智能控制系统平台,利用工业云平台技术,降低制造业企业转型升级的投资规模,有助于解决中小企业资金困难的问题,加快我国广大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转型升级步伐。

第二篇: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申报书

附件1 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要素条件

根据《关于开展2017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荐的通知》要求,为做好试点示范项目遴选工作,特制订本要素条件。

一、智能制造模式要素条件

(一)离散型智能制造

1、车间/工厂的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均已建立数字化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实现规划、生产、运营全流程数字化管理。

2、应用数字化三维设计与工艺技术进行产品、工艺设计与仿真,并通过物理检测与试验进行验证与优化。建立产品数据管理系统(PDM),实现产品数据的集成管理。

3、实现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等关键技术装备在生产管控中的互联互通与高度集成。

4、建立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充分采集生产进度、现场操作、质量检验、设备状态、物料传送等生产现场数据,并实现可视化管理。

5、建立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实现计划、调度、质量、设备、生产、能效的全过程闭环管理。建立企业资源 计划系统(ERP),实现供应链、物流、成本等企业经营管理的优化。

6、建立车间/工厂内部互联互通网络架构,实现设计、工艺、制造、检验、物流等制造过程各环节之间,以及与制造执行系统(MES)和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高效协同与集成,建立全生命周期产品信息统一平台。

7、建有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有功能安全保护系统,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有效避免系统失效。

通过持续改进,实现企业设计、工艺、制造、管理、物流等环节的集成优化,推进企业数字化设计、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优化、精益生产、可视化管理、质量控制与追溯、智能物流等方面的快速提升。

(二)流程型智能制造

1、车间/工厂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均已建立数字化模型,并进行模拟仿真,实现生产流程数据可视化和生产工艺优化。

2、实现对物流、能流、物性、资产的全流程监控与高度集成,建立数据采集和监控系统,生产工艺数据自动数采率达到90%以上。

3、采用先进控制系统,车间/工厂自控投用率达到90%以上,关键生产环节实现基于模型的先进控制和在线优化。

4、建立制造执行系统(MES),生产计划、调度均建立模型,实现生产模型化分析决策、过程量化管理、成本和质量动态跟踪以及从原材料到产成品的一体化协同优化。建立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实现企业经营、管理和决策的智能优化。

5、对于存在较高安全风险和污染排放的项目,实现有毒有害物质排放和危险源的自动检测与监控、安全生产的全方位监控,建立在线应急指挥联动系统。

6、建立车间/工厂内部互联互通网络架构,实现工艺、生产、检验、物流等各环节之间,以及数据采集系统和监控系统、制造执行系统(MES)与企业资源计划系统(ERP)的高效协同与集成,建立全生命周期数据统一平台。

7、建有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建有功能安全保护系统,采用全生命周期方法有效避免系统失效。

通过持续改进,实现生产过程动态优化,制造和管理信息的全程可视化,企业在资源配置、工艺优化、过程控制、产业链管理、节能减排及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显著提升。

(三)智能装备和产品

1、能够实现对自身状态、环境的自感知,具有故障诊断功能。

2、具有网络通信功能,提供标准和开放的数据接口,能够实现与制造商、用户之间的数据传送。

3、具有自适应能力,能够根据感知的信息调整自身的运行模式,使装备(产品)处于最优状态。

4、能够提供运行数据或用户使用习惯数据,支撑制造商、用户进行数据分析与挖掘,实现创新性应用。

通过持续改进,实现高端芯片、新型传感器、工业控制计算机、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工业软件、互联网技术、信息安全技术等在装备(产品)中的集成应用,装备(产品)做到安全可控,自感知、自诊断、自适应、自决策功能的不断优化,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或国际先进水平。

(四)网络协同制造

1、建有工业互联网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云平台,具有完善的体系架构和相应的运行规则。

2、通过企业间研发系统的协同,实现创新资源、设计能力的集成和对接。

3、通过企业间管理系统、服务支撑系统的协同,实现生产能力与服务能力的集成和对接,以及制造过程各环节和供应链的并行组织和协同优化。

4、利用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等技术,建有围绕全生产链协同共享的产品溯源体系,实现企业间涵盖产品生产制造与运维服务等环节的信息溯源服务。

5、针对制造需求和社会化制造资源,开展制造服务和资源的动态分析和柔性配置。

6、建有工业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和技术防护体系,具备网络防护、应急响应等信息安全保障能力。

通过持续改进,工业互联网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云平台不断优化,企业间、部门间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和服务能力高度集成,生产制造与服务运维信息高度共享,资源和服务的动态分析与柔性配置水平显著增强。

(五)大规模个性化定制

1、产品采用模块化设计,通过差异化的定制参数,组合形成个性化产品。

2、建有工业互联网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通过定制参数选择、三维数字建模、虚拟现实或增强现实等方式,实现与用户深度交互,快速生成产品定制方案。

3、建有个性化产品数据库,应用大数据技术对用户的个性化需求特征进行挖掘和分析。

4、工业互联网个性化定制平台与企业研发设计、计划排产、柔性制造、营销管理、供应链管理、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等数字化制造系统实现协同与集成。

通过持续改进,实现模块化设计方法、个性化定制平台、个性化产品数据库的不断优化,形成完善的基于数据驱动的企业研发、设计、生产、营销、供应链管理和服务体系,快 速、低成本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显著提升。

(六)远程运维服务

1、智能装备/产品配置开放的数据接口,具备数据采集、通信和远程控制等功能,利用支持IPv4、IPv6等技术的工业互联网,采集并上传设备状态、作业操作、环境情况等数据,并根据远程指令灵活调整设备运行参数。

2、建立智能装备/产品远程运维服务平台,能够对装备/产品上传数据进行有效筛选、梳理、存储与管理,并通过数据挖掘、分析,提供在线检测、故障预警、故障诊断与修复、预测性维护、运行优化、远程升级等服务。

3、实现智能装备/产品远程运维服务平台与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产品研发管理系统的协同与集成。

4、建立相应的专家库和专家咨询系统,能够为智能装备/产品的远程诊断提供决策支持,并向用户提出运行维护解决方案。

5、建立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具备信息安全防护能力。通过持续改进,建立高效、安全的智能服务系统,提供的服务能够与产品形成实时、有效互动,大幅度提升嵌入式系统、移动互联网、大数据分析、智能决策支持系统的集成应用水平。

二、新技术创新应用要素条件

(一)工业互联网

1、建立工业互联网车间/工厂内网,采用工业以太网、工业PON、工业无线、IPv6等技术,实现生产装备、传感器、控制系统与管理系统等的互联,实现数据的采集、流转和处理;利用IPv6、工业物联网等技术,实现与车间/工厂内、外网的互联互通,支持内、外网业务协同。

2、采用各类标识技术自动识别零部件、在制品、工序、产品等对象,在仓储、生产过程中实现自动信息采集与处理,通过与国家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系统对接,实现对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

3、实现车间/工厂管理软件之间的横向互联,实现数据流动、转换和互认。

4、在车间/工厂内部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或利用公众网络上的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数据的集成、分析和挖掘,支撑智能化生产、个性化定制、网络化协同、服务化延伸等应用。

5、通过部署和应用工业防火墙、安全监测审计、入侵检测等安全技术措施,实现对工业互联网安全风险的防范、监测和响应,保障工业系统的安全运行。

通过持续改进,促进车间/工厂内部网络互联、数据交互和安全保障能力建设,推动车间/工厂外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和公共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建 设,加快新业务和新模式创新。

(二)人工智能

1、关键制造装备采用人工智能技术,通过嵌入计算机视听觉、生物特征识别、复杂环境识别、智能语音处理、自然语言理解、智能决策控制以及新型人机交互等技术,实现制造装备的自感知、自学习、自适应、自控制。

2、构建工业大数据平台,通过数据采集系统和互联互通的网络架构,采集产品设计、工艺、制造、物流、管理、销售、服务、运维等各环节数据,并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有效筛选、梳理、存储和管理。

3、应用机器学习、专家系统、深度学习等人工智能新技术对数据进行分析和挖掘,实现对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物流销售、运维服务等环节的智能决策支持。

4、目标产品集成应用智能感知、模式识别、智能分析、智能控制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传感、交互、控制、协作、决策等方面性能和智能化水平的显著提高。

第三篇:长沙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管理办法

长沙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智能制造是两化融合的主攻方向,是制造业转型升级的突破口和着力点。为贯彻落实国务院“中国制造2025”及省委省政府“制造强省”战略部署,顺应制造业智能化的发展趋势,加快我市制造业转型升级,根据《中国制造2025》(国发〔2015〕28号)、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国发〔2015〕40号)、《湖南省贯彻〈中国制造2025〉建设制造强省五年行动计划(2016-2020)》(湘政发〔2015〕43号)和《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沙智能制造三年(2015-2018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长政办函〔2015〕101号)等文件精神,特制订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是指经市政府或市政府授权部门按程序筛选并发布的制造业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第三条 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的申请遵循企业自愿申请,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择优确定,对于获得省级试点示范的项目,自动纳入市级试点示范项目。

第二章 认定条件

第四条 申报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基本条件:

(一)项目符合《长沙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长沙智能制造三年(2015-2018年)行动计划>的通知》(长政办函〔2015〕101号)相关规定。

(二)项目单位具备独立法人资格和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财务状况良好,近三年内无严重违规违法记录。

(三)申报单位已制定信息化工作制度,积极推行首席信息官(CIO)制度,建立智能化组织实施机构,编制了智能化发展规划。

(四)申报单位智能化水平在同行业中处于先进水平,企业两化融合发展处于单项应用阶段向综合集成阶段或综合集成阶段向协同创新阶段过渡,在设备自动化、产品研发设计、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智能服务等一个或几个方面具有示范带动作用,具体包括:

1.设计数字化:研发设计数字化工具普及率在80%以上,使用产品生命周期管理系统(PLM)进行研发过程、数据的管控及全产品生命周期数据管控;

2.设备智能化:数控装备占生产装备总数的60%以上,全自动化生产线一般不少于2条(流程制造业不少于1条);

3.生产管理:建立起生产过程数据采集和分析系统、车间制造执行系统(MES)、车间级的工业通讯网络、资源计划管理系统(ERP),关键数控设备及大型加工中心全部联网,建立起适应数字传递的零部件数字化工艺设计、数字化加工、生产现场管理和质量检测的综合自动化应用环境,实现了对车间现场网络化监控和可视化管理。4.质量管理:基于物联网技术实时在线检测和控制能耗设施,实现现场的数据采集、过程监控、设备运维与产品质量跟踪追溯、优化控制和集约化生产。

5.“+互联网”协同制造:企业利用互联网采集并对接用户个性化需求,发展个性化定制;探索众包设计研发和网络化制造等新模式;将服务作为制造业产品的外延和价值的核心,由关注产品生产转向涉及整个生命周期的制造服务化,包括定时定位、远程监控、在线诊断、预警和售后服务智能化等。

6.管理智能化:工厂总体设计、工艺流程及布局数字化建模;以信息技术为主导,实现工厂生产操作、生产管理、管理决策三个层面全部业务流程的闭环管理,构建起一个全新的智能制造体系,推动智能制造生产模式的集成应用,继而实现整个企业全部业务流程上下一体化业务运作的决策、执行智能化。

(五)申报单位应为项目的实际投资主体,项目建设有可行的实施方案或可研报告,具备实施项目的基本条件;

(六)原则上单个项目的总投资额不低于500万元。

第三章 认定程序

第五条 组织申报。由各区县(市)经信局,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园区管委会经发(产业)局组织企业申报长沙市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企业,并联合同级财政部门对企业上报的材料进行初审,出具推荐意见,加盖公章后集中上报市经信委和市财政局,申报材料一式两份。申报项目必须录入“长沙工业信息智能调度管理系统”(http://182.92.159.31/gxw/),注册登陆系统并进入“数据填报”栏,完善企业信息、项目信息(项目类别选智能制造类)、产品信息等,并按月更新项目进度。

第六条 评审认定。市经信委受理并会同市财政局进行初审,组织专家对初审合格的单位进行评审,提出预选名单,并向社会公示,公示期5个工作日。市经信委和市财政局根据专家意见和公示收集的反馈意见提出建议名单,报市政府审批认定,由市政府或市政府授权部门发文公布。

第七条 有下列情况之一的,撤销其试点示范资格:

(一)验收结果为不合格的;

(二)企业自行要求撤销的;

(三)企业被依法终止的;

(四)弄虚作假、违反相关规定或有其它违法行为的。第八条 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发生更名、重组等重大调整的,要通过项目所在区县(市)经信局,湘江新区、长沙高新区、长沙经开区园区管委会经发(产业)局及时上报市经信委申请更名。

第四章 项目验收

第九条 项目竣工后两个月内对项目开展验收评估,验收程序如下:

(一)验收申请。项目单位向市经信委提出项目验收申请,包括项目验收申请报告及验收申请佐证材料;

(二)组织验收。市经信委会同市财政局组织专家对项目完成情况进行验收,提出验收意见,并报市政府审批。验收内容包括:

1.项目投资和建设任务完成情况;2.资金使用和管理情况;3.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4.项目的示范作用是否达到申报目标。

第五章 奖励措施

第十条 对被评为市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并验收合格的,授予“长沙市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牌匾,并给予单个项目一次性10万元的奖励资金,优先支持申报国家、省、市项目。

对被评为市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并选取长沙市内咨询机构进行智能化改造方案深度咨询的,待项目验收合格后,给予试点示范项目单位咨询费50%的奖励,最高不超过50万元。

第六章 附 则

第十一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十二条 本办法由长沙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四篇: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加快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实施推进“中国制造2025“、”6+1”专项行动总体要求,在总结2015年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基础上,继续做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专项行动”(以下简称专项行动),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背景

当前,以智能制造为代表的新一轮产业变革迅猛发展,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日益成为制造业的主要趋势。为加速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国务院发布实施《中国制造2025》,将智能制造作为主攻方向,加速培育我国新的经济增长动力,抢占新一轮产业竞争制高点。

目前,我国制造业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并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发展不平衡,发展智能制造面临关键技术装备受制于人、智能制造标准/软件/网络/信息安全基础薄弱、智能制造新模式推广尚未起步、智能化集成应用缓慢等突出问题。因此,作为一项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任务,推动我国制造业智能转型,环境更复杂、形势更严峻、任务更艰巨。《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一2020年)》明确“十三五”期间同步实施数字化制造普及、智能化制造示范。按照专项行动确定的连续实施三年,2016年要边试点示范、边总结经验、边推广应用的总体安排,继续组织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是落实《中国制造2025》以及智能制造工程的重要措施,对于实现制造强国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二、总体思路

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推进《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一2020年)》计划实施,在总结2015年专项行动经验的基础上,2016年将继续坚持“立足国情、统筹规划、分类施策、分步实施”的方针,进一步扩大行业和区域覆盖面,全面启动传统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开展离散型智能制造、流程型智能制造、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5种智能制造新模式的试点示范,继续注重发挥企业积极性、注重智能化持续增长、注重关键技术装备安全可控、注重基础与环境培育,逐步探索与实践有效的经验和模式,不断丰富成熟后在制造业各领域全面推广。

三、主要目标

2016年,在符合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的企业中,在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地区、行业,特别是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中,遴选60个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通过试点示范,进一步提升高档数控机床与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智能传感与控制装备、智能检测与装配装备、智能物流与仓储装备五大关键技术装备自主化能力,以及智能制造标准、核心软件和工业互联网创新应用能力,形成关键领域一批智能制造标准,不断形成并推广智能制造新模式。智能车间/工厂试点示范项目通过2一3年持续提升,实现运营成本降低20%,产品研制周期缩短20%,生产效率提高20%,产品不良品率降低10%,能源利用率提高10%。

四、重点行动

(一)离散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在机械、航空、航天、汽车、船舶、轻工、服装、医疗器械、电子信息等离散制造领域,开展智能车间/工厂的集成创新与应用示范,推进数字化设计、装备智能化升级、工艺流程优化、精益生产、可视化管理、质量控制与追溯、智能物流等试点应用,推动企业全业务流程智能化整合。

(二)流程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

在石油开采、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稀土材料、建材、纺织、民爆、食品、医药、造纸等流程制造领域,开展智能工厂的集成创新与应用示范,提升企业在资源配置、工艺优化、过程控制、产业链管理、质量控制与溯源、能源需求侧管理、节能减排及安全生产等方面的智能化水平。

(三)网络协同制造试点示范

在机械、航空、航天、船舶、汽车、轨道交通设备、家用电器、集成电路、信息通信产品等领域,选择有条件的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网络等技术,建设网络化制造资源协同平台,集成企业间研发系统、信息系统、运营管理系统,推动创新资源、生产能力、市场需求的跨企业集聚与对接,实现设计、供应、制造和服务等环节的并行组织和协同优化。

(四)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试点示范

在石化化工、钢铁、有色金属、建材、汽车、纺织、服装、家用电器、家居、数字视听产品等领域,利用工业云计算、工业大数据、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等技术,建设用户个性化需求信息平台和个性化定制服务平台,实现研发设计、计划排产、柔性制造、物流配送和售后服务的数据采集与分析,提高企业快速、低成本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的能力。

(五)远程运维服务试点示范

在石化化工、钢铁、建材、机械、航空、家用电器、家居、医疗设备、信息通信产品、数字视听产品等领域,集成应用工业大数据分析、智能化软件、工业互联网联网、工业互联网IPv6地址等技术,建设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开展智能装备(产品)远程操控、健康状况监测、虚拟设备维护方案制定与执行、最优使用方案推送、创新应用开放等服务试点。

五、重点工作及进度安排

(一)制定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要素条件

2016年2一3月,组织开展试点示范项目要素条件调研,编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要素条件》;4月底前,下发《关于开展2016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荐的通知》。

(二)遴选2016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5月底前,在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推荐的项目中组织行业专家遴选;6月底前,确定60个以上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其中:选择20个以上离散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选择20个以上流程型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选择20个以上网络协同制造、大规模个性化定制、远程运维服务试点示范项目。

(三)完成智能制造发展对策研究

2016年6月底前,组织相关单位完成“智能制造发展对策研究”重大软科学课题,进一步完善促进智能制造发展的相关政策。

(四)启动并组织实施重点领域智能化改造工作

2016年2一12月,利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专项建设基金,在石油化工、化工园区、钢铁、有色金属、稀土材料、建材、船舶、航空、汽车、电力装备、机床、纺织、食品、医药、轻工、消费类电子、新型显示高世代线、太阳能电池及光伏组件、民爆等行业,持续开展重点企业关键环节、生产线、车间、工厂的智能化改造,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形成智能化标准与模式并进行复制推广。

(五)开展工业互联网产业推进工作

2016年2一12月,组织企业在工业以太网、工厂无线应用、标识解析、IPv6应用、工业云计算、工业大数据等领域开展创新应用示范,支持相关单位开展工业互联网试验验证平台、工业互联网关键资源管理平台和工业互联网商用流转数据管理平台建设。

(六)开展智能制造网络安全保障能力建设

2016年6月底前,完成工业互联网安全监测平台、工控网络安全防御平台、工业控制系统仿真测试与验证平台等项目立项论证;12月底前开展关键技术预先研究。

(七)开展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建设

2016年5月,召开中德智能制造/工业4.0标准化高端论坛;11月底前完成智能制造标准试验验证项目的立项工作,下达智能制造标准编制立项,形成10项以上重点标准草案。

(八)开展智能制造经验交流与推广工作

2016年9月底前,组织召开2016年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经验交流电视电话会议;10一12月,组织开展原材料、装备、消费品、电子、民爆行业典型案例经验交流与模式推广;12月底前,编制完成《智能制造探索与实践一一2016年试点示范项目汇编》。

(九)组织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集中展示

2016年11月,继续在第18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设专区,集中展示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取得的成果。

(十)开展专项行动评估与总结

2016年11月,完成专项行动检查与效果评估,完成专项行动工作总结。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继续加强专项行动领导小组的领导,有效推进专项行动的组织实施和协调。加强与地方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的联动,协同推进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加强与国家其他重点工程、科技计划的衔接。加大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培育力度,推动组建智能制造产业联盟,鼓励龙头企业建设“双创”平台,推进开放创新。

(二)加强财税金融支持

充分利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专项建设基金等现有渠道,加大中央财政资金对专项行动的支持力度。研究鼓励智能制造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鼓励建立按照市场化方式运作的各类智能制造发展基金,加强政府、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对接,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产品和服务。

(三)大力推进国际合作

在智能制造标准制定、试点示范宣传推广等方面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支持国内外企业及行业组织间开展智能制造技术交流与合作。鼓励跨国公司、国外机构等在华设立相关研究机构、人才培训中心等,建设智能制造示范工厂。

(四)加强人才培养

组织发布智能制造重点领域的人才需求预测,充分利用现有技能人才培养平台,有针对性地实施技能人才培育,开展智能制造职业技能竞赛表彰活动。鼓励试点示范企业加强顶层设计人才、跨界人才培养,建设智能制造人才培训基地。

第五篇:广东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行动计划实施方案

附件1 广东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和《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结合工业和信息化部《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要求,切实做好我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相关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和目标

坚持统筹规划、分类实施、重点突破、示范引领的原则,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以应用为核心,结合我省产业发展情况,聚集制造业关键核心环节,分类、分步推进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同时为推荐申报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奠定基础。

2016-2018年,以提高装备智能化率、成果转化率、劳动生产率、产品优等率、节能减排率、生产安全率为主攻方向,每年在全省范围内遴选30个左右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并以此为基础做好推荐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条件准备。结合试点示范项目认真总结经验、加强推广应用,通过试点示范,推进生产装备数字化,提升我省关键智能部件、装备和系统自主化水平,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提高设计、生产、物流、销售、服务等生命周期的智能化水平。

二、重点任务

(一)制定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评价指标体系 结合我省制造业发展情况,参照工信部智能制造试点示 1 范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开展试点示范要素条件调研,研究制定符合我省产业发展情况的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指标体系。

(二)组织实施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1.流程型制造行业试点示范项目

以石化、化工、冶金、建材、纺织、食品、医药等流程型制造领域,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融合创新,全面提升企业的资源配置优化、实时在线优化、生产管理精细化和智能决策科学化水平。

2.离散型制造行业试点示范项目

在机械、汽车、船舶、家电、电子信息等离散型制造领域,组织开展数字化车间试点示范项目建设,推进装备自动化、柔性化、智能化升级,实现工艺流程改造、生产与管理数据互联共享。

3.智能制造装备试点示范项目

在智能制造装备领域,加快推进高端芯片、新型传感器、智能仪器仪表与控制系统、工业软件、机器人以及高精密数控机床及系统、工作母机等智能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实现装备和系统的自感知、自适应、自诊断能力的大幅提升,实现智能装备的自主可控。

4.智能产品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在智能移动终端、可穿戴设备产品、智能家居产品、智能交通电子信息产品、智能医疗设备、智能轻工消费品等领域开展智能产品生产制造和服务试点示范,强化产品网络化 2 特征、功能可扩展性和人机交互能力,提升产品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软件系统的自主化率。

5.智能服务和管理试点示范项目

开展在线监测、远程诊断、云服务、大数据及系统解决方案等制造业服务化试点示范,加快推动产品运行与应用状态报告的自动生成与推送服务,提升企业大数据分析能力、信息化管理集成能力和信息安全保障水平,建立企业智能服务生态系统。在物流管理、能源管理等智能管理新领域开展试点,提升物流企业物联网应用和仓储管理、企业智能调度和能耗优化水平。

6.智能制造新业态和新模式试点示范项目

在个性化定制、网络协同开发/云制造、电子商务等新业态开展试点示范,完善企业网络平台功能,加强企业大数据能力、资源配置能力、信息基础保障能力。

(三)建设重点行业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

在组织实施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基础上,在机械、汽车和摩托车制造、纺织服装、食品医药、化工、电子信息、五金家电、建材、民爆等重点行业建设一批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提升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全流程关键环节的智能管控水平。

(四)开展试点示范推广应用

对试点示范取得明显成效的项目,进行典型先进经验总结,分行业、分地区进行试点示范应用交流和推广。

三、政策措施

(一)对推荐申报工业和信息化部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及相关专项项目,原则上在成功入选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中优选产生。

(二)作为纳入省财政资金支持智能制造发展相关专题项目库的重点参考依据,省、市各级财政资金对项目建设给予资金、要素保障等支持。

(三)在广东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博览会、中国(广州)工业机器人系列峰会活动等省内各大智能制造展览展示活动中,对试点示范项目进行推广宣传。

四、工作进度

(一)2016年2月前完成省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评价指标体系制作工作。

(二)每年3月前启动当年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的工作,组织试点示范项目推荐。

(三)每年4月前组织专家对各地推荐项目进行评审,经公示无异议后确定当年试点示范项目。

(四)每年下半年启动省财政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库入库工作,次年结合财政预算下达项目计划。

五、附则

本实施方案自2016年1月起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根据试点示范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并结合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任务作出适当调整。

下载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典型经验[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典型经验[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编号:2016-03 智能制造试点示范2016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摘要:目前,我国制造业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信息化并存,不同地区、不同行业、......

    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要素条件

    附件1 2018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要素条件 根据《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智能制造工程实施指南(2016-2020年)》的要求,重点围绕五种智能制造模式,鼓励新技术集成应用,......

    工信部公布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申报细则

    工信部公布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申报细则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开展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推荐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中获悉,此次推荐的......

    智能制造技术

    现代制造技术 1142813203 吴文乐 摘要:现代制造技术是在传统制造技术的基础上, 不断吸收和发展机械、电子、能源 、材料、信息及现代管理技术的成果, 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

    智能制造汇报

    智能工厂——以三一重工18号工厂为例 摘要:在理论上解释了智能工厂的概念,再以三一重工18号工厂作为研究对象,对其运作方式、运作特点进行了较为详细地分析与讨论,从而得出工厂......

    云南省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申报书(2022年)

    云南省智能制造示范项目申报书项目名称:申报单位(盖章):推荐单位:申报日期: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编制一、企业和项目基本信息单位:万元(一)企业基本信息企业名称企业性质□国有□民营......

    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主要做法(附典型经验做法)

    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示范工作主要做法xx区作为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工作示范县区之一,为适应时代发展新要求,把乡村治理放到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全局中去抓,积极探索“多措......

    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典型经验材料

    安全生产示范乡镇典型经验材料去年,我镇紧紧围绕创省级“安全生产工作示范乡镇”的目标,不断创新安全生产工作机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未发生一起安全生产事故,获得了全市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