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材料是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启动基础
新材料成为全球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启动基础
当今世界正处于新科技革命的时代,新产业革命初现端倪,一些重要科技领域显现出发生革命性突破的先兆;新科技革命将依赖现代化进程和国际竞争的强大需求拉动,也必将与新兴产业发展更加密切融合、互相促进。最近一个时期以来,全球学界、商界、政界以及权威性国际组织等,都在议论或讨论所谓的“第三次工业革命”。
A、梗 概
五大支柱支撑新经济社会
要知道什么是第三次工业革命,首先得看看已经过去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行将过去(但目前仍未终结)的第二次工业革命。18世纪,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和使用,英国纺织业率先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力大幅提高,从而开启了世界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大门。19世纪,基于电力的发明与使用,汽车的诞生,社会生产力又一次获得空前提高,以福特创立的流水线大批量生产方式为重要标志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由此开始。“第三次工业革命”概念的首创者里夫金认为,所谓“工业革命”,必须包含三大要素———新能源技术、新通讯技术以及两者的融合。
按照里夫金的理论描述,第三次工业革命能否实现,关键是要建立起以五大支柱为标志的经济社会基础,并且它们之间要协同发展,不可偏废。这五大支柱是:一是向可再生能源转型;二是将全球每一大洲乃至每个地方的建筑(物)转变为微型发电厂,以便就地收集可再生能源;三是每一栋建筑物以及基础设施中,使用氢及其他存储技术而将间歇式能源存储起来;四是通过能源互联网技术将每一大洲的电力网转化为能源共享网络;五是将交通运输工具转向插电式电动车和燃料电池电动车。
关于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提法或定义,当下国内外学界的看法不尽一致。有些人认为,在20世纪中后期,以微电子技术为中心的新科技革命浪潮,造就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社会”和“知识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已经算是第三次工业革命了。笔者认为,所谓第三次工业革命,就是以新型可再生清洁能源与先进绿色材料为基础、以先进信息技术为平台、以包括这些技术在内的各种先进技术间相互融合与渗透为特征、以数字化制造为先行、以可持续发展为主要追求目标的、完全不同于过去的一种崭新的经济社会形态与发展模式,是一个人们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与过去相比都发生巨大变化的时代。
B、背景与现状
三重危机叠加倒逼新时代来临
当前阶段,人类迄今为止的工业文明正处在十字路口。曾经支撑起现代工业化及其相应的生活方式的石油和其他化石能源正日益显露枯竭之象;那些依赖化石能源驱动的技术从总体上看,也逐渐失去了昔日蓬勃发展的强劲之势。更为严重的是,由美国次贷危机而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尚未散去,欧债危机又接踵而来。也是在这一时期,以化石能源为基石的工业活动而引起的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气候恶化越来越明显,不仅破坏了整个地球的生态系统平衡,而且也越发危及人类的生存。种种迹象表明,人类社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经济危机、社会危机和生态环境危机三重叠加的严峻挑战。
与此同时,无数科技工作者则把对人类发展前途忧虑的担忧化作实干,力图用知识铸就一把钥匙,打开通往崭新时代的大门。因此,一个时期以来,世界科技进步加快,科技创新活跃,新技术、新成果不断涌现。尤其是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的发展更是日新月异。纵观人类历史,一旦某项或多项科技取得突破性进展而引发科技革命,并且这些科技成果高度交叉、深度融合,全面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层面,那么新的产业革命和经济革命就将发生。
智能电网与可再生能源比翼齐飞
世界上的许多有识之士都已认识到,能源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已经成为制约全球经济发展的最大制约瓶颈之一,必须在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上实现重大变革。可再生能源的技术突破及普及应用,决定第三次工业革命能否真正建立或成立。现今阶段,虽然可再生能源占整个能源消费中的比例还很低,但增长速度却很快。据英国石油集团2012年6月26日发布的《BP世界能源统计年鉴》称,2011年,全球一次能源消费增长2.5%,其中,石油消费增长不足1%;可再生清洁能源发电量则大幅增长,增幅达到17.7%,其中,风电增长25.8%,太阳能发电更是增长了86.3%。2011年,全球用于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总投资规模达到2500亿美元,创历史新高。
存储与传输清洁能源的基础设施———智能电网将与可再生能源技术同步发展。所谓智能电网,就是电网的智能化,其是建立在集成的、高速双向通信网络的基础上,通过先进的传感和测量技术、先进的设备技术、控制方法及决策支持技术的应用,实现电网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的目标。其主要特征,自愈、激励、抵御攻击、提供满足21世纪用户需求的电能质量、容许各种不同发电形式的接入等。近来,世界智能电网发展很快。据美国和欧盟预测,在2012~2017年间,全球智能电网基础设施投资规模年均增速将达到17%以上。
数字化制造走出流水线式传统模式
据国外有关学者认为,现时代世界制造业正经历史无前例的重大变化。具体讲,就是制造数字化将引领第三次工业革命。而这种数字化制造具有标志性的新型生产工具,正是所谓的3D打印机(也被称作堆砌式加工机或材料添加式加工机),其如同人们都知晓的普通打印机一样,一层一层地把构成工件(或物件)材料直接印出来,或者说“堆砌”出一个产品来。这种工艺方式可取代传统的车、铣、磨等,将颠覆性地改变制造业的生产方式。众所周知,迄今为止,例如制造一个汽车零件,一般先是铸造或锻造出毛坯,留出很大的加工余量,然后经过如上所述的各种机加工工序等而最终形成所要求的产品。这种生产方式可以说是“减法”制造,即为了获得所设计的零件尺寸及精度,要把多余的材料去除掉。与之相反,3D打印机则是“加法”制造,零件根本不需要余量,可省略后续一系列的加工工序,既节约材料又缩短了工时,这无疑会给制造业带来革命性变化。据称,只要用电脑设计出模型(3D立体图),3D打印机不仅可以打出各种工件,而且也能生产出诸如巧克力之类的食品。这意味着,3D打印技术的应用领域十分广泛。就现阶段而言,虽然这种3D打印机还未达到制造出一辆完整汽车或一部iPhone手机的程度,但其已被用来生产汽车的某些部件,或者为用户定制iPhone手机的外壳。据有关资料称,在美国波音公司的飞机上,有上万个零件就是由这种3D打印机打印出来的。通用汽车公司全球研发中心的一位研究人员称,未来他们将用3D打印机制造发动机。
3D打印技术,使经济性地制造个性化、多样性的(单件)产品成为可能,从而也使制造业能够走出流水线式大批量生产方式之时代。此外,这种近乎神奇的3D打印机设备除了具有无人值守的特点外,还可使你在任何地方制造出你想要的东西。在第三次工业革命时代,工厂是这样子的:基本上是按照用户的要求定制;工厂里的机器非常干净,而且几乎都是无人值守;生产效率高,一些汽车制造商比起大约十年前,已经能以同样的人力生产两倍乃至更多数目的汽车;大多数工作将不在工厂现场进行,而是在附近的办公室里,办公室内满是设计师、工程师、IT专家、物流专家、市场专员和其他领域的专业人员。在未来,人们要想从事制造业,就得掌握更多的技能和知识,而不仅仅是体力。
新材料成世界经济新增长点
新材料是攻克科技难关的物质基础,其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其一,新材料本身就是一种高新技术,也是现代高新技术和产业的基础与先导。
其二,新材料与现代科学技术深度融合,是现代科学技术的组成部分,同时,也可能是制约现代科技发展的瓶颈。
其三,新材料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作用非常重要。例如,如果说可再生清洁能源是第三次工业革命最关键、最核心支柱的话,那么新能源材料就是其开发利用的基础,没有相应的新材料,这种支柱就建立不起来,第三次工业革命也无从兴起。
所谓新材料,一方面是指运用新概念、新方法和新技术合成或制备的,具有高(或优越)性能或特殊功能的材料;另一方面,是指对传统材料的再开发,使之性能获得重大改进和提高。当今世界,新材料层出不穷。例如,碳纤维就是一种全新概念的新材料,用聚丙烯腈原丝经过专门的碳化工艺制备而成,其强度是钢的4~5倍,可耐2000℃的高温。该材料被喻为“黑色黄金”。重量轻、强度高的碳纤维复合材料不仅可作为航空航天结构材料,而且也广泛应用于汽车等交通工具、建材、医疗器械、体育用品等,尤其是在电动汽车上将大有作为。从全球看,新材料的发展趋势主要有以下突出的特点。
首先,新材料与其他新技术深度融合,形成跨学科、跨领域、跨部门态势。例如高纯硅半导体材料,是当前太阳能光伏材料和电子信息技术的核心材料;以半导体芯片技术为基础的数字化技术已融入现代技术的各个领域与部门,诸如生物芯片、半导体照明、仿生、通讯、遥控、数字化制造、节能等等。
其次,新材料上下游产业的结合更加紧密。新材料产业呈横向扩散和相互包容之势;新材料与器件制造一体化,上下游产业纵向联合,产业链向下游应用延伸;产品高性能化、功能化和多功能化,开发与应用联系更加紧密。
再者,新材料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绿色环保、高效、低能耗、可回收、可再生用的新材料以及先进的数字化制造技术是新材料开发与应用的主要方向。
C、他山之石A
欧洲:以第三次工业革命摆脱经济危机
里夫金指出,第三次工业革命并不是空洞的理论说教,而是一个比较具体而明确的行动方案。在世界上一些地方,已开始了这方面的具体实践与探索。诸如意大利“罗马的生物圈”和美国的“圣安东尼奥市的绿色商业规划”,就是例证。为加快若干重要科技领域的重大突破,世界各主要国家均加大了对科技创新的投入。据有关资料称:在科技投入总量上,全球2008年已跃上万亿美元大关;2010年,世界主要国家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美国、德国等已超过2.5%,日、韩更是超过3%。
一个时期以来,欧盟一直在努力寻找新一轮科技变革的突破口,加强科研攻关力度。其在2010年实施的10年发展规划“欧洲2020战略”中提出,要发展数字经济和绿色经济,2011年又强调发展先进制造业(尤其是电动汽车和机器人产业)。2011年底,欧盟委员会宣布了经费高达802亿欧元的“地平线2020”科研和创新计划,实施时间从2014年至2020年。目前,欧洲议会已经认可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这个概念,并制定了具体的行动方案和计划,尝试以此从根本上摆脱当下的经济危机。
在发展绿色经济方面,发展可再生新能源是重点之一。欧盟计划在2020年前,可再生能源能够提供20%的电力,同时,将煤、石油等化石能源消耗量减少20%,将生物质燃料在交通能源消耗中所占比例提高到10%;至2030年,将有30%的电力来自绿色可再生能源。在此方面,德国、丹麦等国走在最前列。与发展可再生清洁新能源相辅相成的,是欧洲各有关国家也积极发展新能源汽车。例如:德国计划至2020年,电动汽车总保有量将达到100万辆,至2030年达到500万辆;法国计划至2020年前,使新能源汽车累计产量达到200万辆;英国计划至2015年,电动汽车保有量达到24万辆。除此之外,欧盟还大力推进信息网络建设,提出要加快建设全民高速互联网,实现100%的覆盖率。在物联网的发展上,欧洲工厂和工业领域十分重视统一标准的制定工作。
D、他山之石B
亚洲:大力创新积极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在亚洲,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理论概念,引起日韩等国的极大关注,里夫金不仅成了欧盟推行第三次工业革命计划的首席顾问,而且也成了日韩政府高官及经济巨头们的座上宾,受邀与后者深入探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里夫金称,他曾与韩国和日本的商界巨擘,多次讨论过第三次工业革命(计划)在亚洲逐步推进的可行性,并获得他们的认同。与之对话者认为,日、韩两国将成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参与者”。里夫金还说,第二次工业革命是由西方引领的,但第三次工业革命也许能给亚洲“挑头”的机会,其中也包括中国。实际的情况是,自世界金融危机发生以来,日、韩都在大力进行科技创新,积极推动新兴产业发展。
为冲破危机,振兴经济,日本近年来格外重视对以新材料、新能源为代表的新兴产业的扶持。2008年,该国出台了《低碳社会行动计划》,提出大力发展高科技,重点发展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同年,日本政府修改《新经济成长战略》,提出实施“资源生产力战略”,为根本性地提高资源生产力,采取集中投资战略,使日本成为资源高涨时代和低碳社会的胜者。2009年4月,日本制定新增长策略,发展方向确定为环保型汽车、电动汽车、低碳排放、医疗与护理、文化旅游业、太阳能发电等。同年12月,该国政府又公布了至2020年的“增长战略”基本方针,着重拓展有望带来额外增长的六大领域:环保及新能源、医疗及护理、旅游、科学技术、促进就业及人才培养。此外,日本政府还把信息通讯、节能、生物工程、宇航、海洋开发等产业作为发展的重点。该国积极推动用新型科技改造汽车工业,为此提出了关于正式普及新一代汽车的总体战略建议。此总体战略包括三个方面:技术开发战略、制度整备战略和促进普及战略。技术开发战略的最大课题,是开发在性能与成本上,可与汽油汽车相匹敌的动力电池及电动机。
福岛核事故后,日本被迫调整原有能源战略,将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作为能源发展的重点。根据该国政府的规划,至2030年,可再生能源在一次能源中的比例,将从现在的10%提高到25%~30%。2012年7月,日本开始实施所谓的FIT计划,就是通过让电力公司,高价收购家庭和民间企业生产的可再生能源电力的方式,鼓励更多资本进入可再生能源领域,以加快可再生能源的应用步伐。而普及应用可再生能源的关键,是建立起智能电网。因此,日本正大力发展智能电网,计划到2030年,在全国全面普及智能电网。
韩国政府已制定《新增长动力规划及发展战略》,将绿色技术、尖端产业融合、高附加值服务等三大领域,共17项新兴产业确定为新增长动力。规划通过政府研究与开发资金,向26个商业项目共投资1550亿韩元,以支持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在这个投资计划中,韩国的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一样,均能在生物制药、机器人技术、脱盐设备、发光二极管、新型半导体、绿色汽车等领域,获得政府研究与开发资金的支持。
E、对策建议1
补充第六支柱推行科学合理的消费模式
提出第三次工业革命规划蓝图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类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里夫金设想的要建立五大支柱,在很大程度上能满足此要求,但还不能完全达到这一目的。
给第二次工业革命发展前景蒙上阴影的主要原因,除了化石能源储藏量逐渐减少乃至最终枯竭之外,就是在相当大的程度上,由人为因素造成的深度经济危机和生态环境危机。而这些危机又是与人们(尤其是类似美国等先期发达国家)过度消耗和浪费地球上的有限资源有关。在我们这个星球上,就不可再生的资源制约因素而言,人类要想更长久的生存与发展,除了“开源”之外,就是“节流”,除此之外而无它途。里夫金正是看到了化石能源的不可再生性,而对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进一步应用的强烈制约与约束,才在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规划蓝图中,提出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核心的五大支柱基础设施。实际上,节(约的)能(源)也是清洁(应该说是最清洁)的“可再生”能源,不仅成本最低,而且永无止境,是最应该提倡发展的一种“新”能源。如今,正在世界范围内酝酿新的工业革命和人们探寻新的经济发展范式之时,总结与反思第二次工业革命成果过快耗尽十分必要。
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极大提升社会生产力,创造空前繁荣的物质与精神文明,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功不可没。然而,也不能不看到,伴随着财富的增加,相当一部分人的物欲也极度膨胀,高消费、过度消费在一些国家与地区甚至成为一种时尚或潮流。例如美国,就是全球过度消费和高消费的典型,其人口占世界总人口的比例不到5%,但能源消耗量却占全球能源总耗量的25%,这意味着,美国人侵占了别人应该消费的能源(份额)。另一方面,与沉迷于物欲者的愿望相反,类似于美国的高消费和过度消费,其实并不能给其带来真正的健康、幸福和享受。
因此,为了使新经济时代的社会根基更稳固,人们必须转变观念,确立如下所述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之第六大支柱:培育和建立科学、健康的消费文化,创新完全不同于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消费模式,大力倡导和坚持一种在物质比较丰富、科技甚为发达之时代的节约、节俭、朴素(实)、精益、在主客观感受上均适度、适中、合理的科学健康生活方式;在经济生产中,必须坚持资源(能源)节约、高效、循环利用,力求效益(率)最大化,消耗最低化,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化,精益生产,精益制造,精益管理。
F、对策建议2
做好两次工业革命的衔接和过渡
抓住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机遇是大战略,目标、方向确定之后,还要有正确的策略与方式,这也是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之一。进行这一深刻的经济社会变革,必定是在一个较长的时段内,分步骤逐步实施,务必搞好第三次工业革命与第二次工业革命之间的衔接和过渡,以最低的代价实现转型。比如说,推动第三次工业革命,需要大量投资用于兴建必要的基础设施(如里夫金提出的五大支柱等)。为此,当前还得维持第二次工业革命,不让它现在就立刻“死亡”,需要利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去给第三次工业革命“奠基培土”。之所以要利用它,并不是要长久的依赖它,而是为了尽早摆脱它(或淘汰它)。基于此思路,现阶段在进行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时(尤其是那些大型耐久、耐用设施),应尽量考虑到未来的转型需要,处理好眼前的功能利用和有利于将来可能的技术改造(或技术革新),尽可能使之在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之下,不致于完全被淘汰或推倒重来,至少能够利用其中的一部分价值而避免造成巨大浪费。
现今在世界汽车工业界,混合动力汽车技术之所以备受各方青睐,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是一种由传统汽柴油汽车技术向新能源汽车技术过渡的比较理想之解决方案(或称策略),起到过河之桥或渡河之船的作用,能够兼顾和融合汽车技术当前与未来长远的发展。这种可作为汽车平台技术与通用技术的混合动力技术方案,从某种角度上看,其甚至可当作一种哲学(方法)而加以借鉴参考运用,指导(帮助)人们从第二次工业革命迈向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二篇:第三次工业革命
第三次科技革命史研究概述
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继蒸汽技术革命和电力技术革命之后科技领域里的又一次重大飞跃。它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广泛应用为主要标志,涉及信息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一场信息控制技术革命。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极大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政治、文化领域的变革,而且也影响了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使人类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向更高境界发展。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讲,第三次科技革命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一次科技革命,是人类文明史上不容忽视的一个重大事件。80年代以来,国内史学工作者对第三次科技革命史的研究日益深入,相关研究成果不断问世。本文拟对这些研究成果作一概述,以使读者更全面地了解第三次科技革命。
[编辑本段]
一、第三次科技革命缘何发端于美国
关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缘何发端于美国这一问题,学者们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彭献成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之所以首先在美国兴起,绝非偶然现象,而有其客观必然性。这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战后初期美国拥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众多优秀的科技人才、蓬勃向上的民族创新精神、优越的地理环境和巨大的市场容量等方面的优势,为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美国兴起创造了前提条件和可能性;二是战后以来,美国政府高度重视科技,积极采取措施推动科技事业的发展,直接促成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先在美国兴起。[1]
刘仲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首发于美国原因在于美国具备如下条件:技术条件——在思维技术方面,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开始形成;实验技术以军民结合、理工结合为特色;生产方面以电力技术和航空技术领先。物质条件——美国有优越的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国内市场广大,有利于规模生产。制度条件——美国是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宪政国家。文化条件——美国人来自世界各地,融合了各民族的文化传统;二次大战前后涌入一批优秀欧洲的科学家,如爱因斯坦、冯·诺伊曼等;建立了各种学会组织,科研体制多元化。[2]
彭树智认为,从战争形式的历史交往角度看,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端于美国并非偶然。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在世界交往普遍发展和充分展开的条件下进行的,争夺科技人才的结果便同第三次科技革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了。美国在二战中,利用战争的交往形式,争夺到最多的科技人才,带动本国人才的培养,因而受益最丰。[3]
[编辑本段]
二、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起讫时间和特点
1.起讫时间
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起讫时间问题上,学者们大体持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始于战后初期,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达到高潮,70年代以后进入一个新阶段。[4]另一种观点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20世纪40至60年代,70年代以后的科技革命是第四次科技革命(或称“新科技革命”),两者不可混为一谈。[5]
2.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对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特点,学者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胡才珍认为,与第二次科技革命相比,第三次科技革命呈现出许多鲜明特点:一是科学技术本身的发展速度越来越快,科技产品的结构越来越复杂、精密;二是科技成果商品化的周期越来越短,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越来越快;三是这次科技革命的内容极为丰富,而且联系密切,形成了一个群体形式;四是科学技术的社会化趋势大为增强;五是第三次科技革命所形成的新的技术能力,对人类社会产生了空前巨大而深刻的影响。[6]
张象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具有技术群体化、科技社会化和发展进程高速化这三大突出特点。[7]
卞春元认为,与以往的技术革命相比,第三次技术革命具有如下特征:即技术科学化、技术群体化、技术智能化、高技术化和技术产业化。[8]
刘大椿、马书春认为,现代科技革命具有两大突出特点:一是科学进步与技术开发紧密地结合;二是科学与技术的结合在生产中得以产业化,从而对生产力进行改造,使生产力发生根本变革。[9]
于德惠、赵一明认为,“军带民”,即军事技术率先突破,而后带动民用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的重要特征。[10]
初3历史课本:这次科技革命不仅涌现了大量的科学成果,而且大大加快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速度,缩短了知识变为财富的过程.其次,一种技术的发展引起好几种技术的革命.第三,新技术成为社会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中,科技进步所占比例不断上升.三、二战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关系
学者们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二战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关系问题。
于德惠、赵一明认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许多学科基础和技术雏形虽然孕育于战前的和平时期,但如果没有战争和军事需求的推动,它决不会急匆匆地降临人间,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催生了这次科技革命。[11]陈本红也持此观点,认为二战极大地推动和促进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兴起。[12]
钟伦荣从科技与二战的双向逻辑关系出发,指出科技是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观动因之一,是决定战争演变的制衡力量;而二战使许多科学技术应用于军事形态,成为战争的工具,同时又催生了一系列最具深远意义并揭开第三次科技革命的科学技术,成为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助产婆。[13]
彭树智用“历史交往”这一历史哲学概念来说明二战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关系。他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最突出的意义之一在于它促进了始于40年代末,一直持续到20世纪下半期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这个革命之所以发展势头持续不懈、发展速度有增无减,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交往无疑起着关键的作用。[14]
四、澄清几个概念
对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工业革命和产业革命这几个既相区别、又有联系的概念,学者们论述较多,且存在较大的分歧。
张象认为,科学技术革命包括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三个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过程。它们在近代以来,特别是20世纪以来,逐渐联系在一起,依次而出现,又在交错中进行。科学革命是技术革命的理论基础,人类在对自然界及其发展规律的认识过程中产生的飞跃被称为科学革命;技术革命是在人类改造自然过程中关于制造和操作的系统知识的社会性和根本性的变革;产业革命是由技术革命引起的,是指国民经济的实际产业结构发生了根本变革,致使经济、社会等方面出现了崭新的面貌。[15]
孙衔、刘迅等人认为,科学革命一般是指人类对客观世界认识上的重大飞跃,它常以科学理论突破的形式表现出来;技术革命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手段的重大变革,它往往以科学革命作为基础,又常常作为工业革命或产业革命的先导;工业革命仅指人类在工业化社会中生产领域里所产生的飞跃;产业革命是指由于科学技术的飞跃而在整个经济领域和社会领域中引起的重大变革。工业革命与产业革命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所反映的是工业社会中生产领域内的进步,而后者反映的则是任何社会中主导产业形式的变化。[16]
科学革命、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不可混为一谈。科学革命通常是指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飞跃和科学研究的社会组织形式的重大变革;技术革命是指生产工具和工艺过程的重大变革,而产业革命不仅具有科学技术的性质和内容,而且具有经济和社会的性质和内容。所以,科学和技术的革命只是在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和社会条件时才会促进产业革命发生,并非任何技术革命都能导致产业革命。[17]
五、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
学者们从多方面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影响进行了探讨,由于论述角度不同,因而结论各异,现将其归纳如下:
1.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它引起生产力各要素的变革,使劳动生产率有了显著提高;二是使整个经济结构发
生了重大变化,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加强了产业结构非物质化和生产过程智能化的趋势,而且引起了各国经济布局和世界经济结构的变化;此外,第三次科技革命以其丰富的内容使管理发展为一门真正的科学,并实现了现代化。[18]
2.对社会生活和人的现代化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带来了物的现代化,引起劳动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且也造就了一代新人与之相适应,使人的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逐步走向现代化。[19]
3.对人类社会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中电子计算机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以及各种“人—机控制系统”的形成,使生产的自动化、办公的自动化和家庭生活的自动化(即所谓的“三A”革命)有了实现的可能。预示着人类社会将从机械化、电气化的时代进入到另一个更高级的自动化时代;空间技术和海洋技术的发展标志着人类社会已从被束缚于地球表面的“地球居民”时代进入一个远为辽阔的陆海空立体新时期;基因重组技术、结构化学和分子工程学的进展使人类获得了主动创造新生物和新生命的创造力,标志着人类正在由“必然王国”一步步走向“自由王国”。[20]
4.对资本主义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由一般垄断向国家垄断过渡。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不断提高,这就使得原有的私人垄断不能适应生产力高速发展的需求,因而迫切要求国家垄断的充分发展和国家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5.对世界经济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提高了世界生产力水平,加速了战后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世界货币金融关系的变化和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推动了跨国公司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井引起了世界经济结构和经济战略的变化。[22]
6.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第三次科技革命对国际关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一方面加剧了资本主义各国发展的不平衡,使资本主义各国的国际地位发生了新变化;另一方面使社会主义国家在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抗衡的斗争中具有强大的动力。同时,第三次科技革命扩大了世界范围的贫富差距,促进了世界范围内社会生产关系的变化。[23]
7.对全球问题的影响:科技革命的发展一方面扩大了人类改造自然的活动领域,提高了人类向自然作斗争的能力,从而把人类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推进到一个前人所无法想象的新高度;另一方面也带来一系列棘手的社会问题,如:生态环境的恶化、自然资源和能源的过度消耗以及核灾难的威胁,这些问题难以控制的恶性发展使人类的处境受到越来越严重的困扰,成为举世关注的全球问题。[24]
此外,有的学者认为,功勋卓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不仅把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推向了一个新阶段,而且使西方一批发达国家在20世纪50至60年代先后实现了高度工业化,走完了工业社会的最后历程。[25]
注释:
[1]彭献成:《试论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于美国的原因》,载《湖南师大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第6期。
[2]刘仲:《发展技术论》,学苑出版社1993年版,第214-215页。
[3][14]彭树智:《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第三次技术革命》,载《西北大学学报》,第25卷(第88期)。
[4][7][15][18][19]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下卷),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第280页、291—293页、280—294页、298—301页、302—303页。
[5][10][11]陈能宽主编《理性的辉光:科学技术与世界新格局》,湖南出版社1992年版,第39页、17—20页、13—16页。
[6][20][22][23]胡才珍:《精粹世界史:20世纪科技革命与世界历史进程》,中国青年出版社1999年版,第154页、158-159页、160—164页、164—168页。
[8][24]吴光宗、戴桂康主编《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当代社会》,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88—94页、238页。
[9]刘大椿、马书春:《现代科技革命与社会变革》,载《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3期。
[12]陈本红:《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科技革命》,载《湘潭师范学院学报》,1995年第4期。
[13]钟伦荣:《科学技术与第二次世界大战》,载《长沙电力学院学报》,1995年第3期。
[16][25]孙衔、刘迅等著:《简明新技术革命知识辞典》,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年版,第131-133页、139页。
[17]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学术资料室编《世界新的技术革命介绍》,经济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第122页。
[21]林今柱等著:《科技革命与当代中国的命运》,中国纺织出版社1999年版,第101页。
第三篇: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
以新能源之光照亮中国未来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
张璐
近日有幸拜读了美国著名经济学家杰里米·里夫金的著作《第三次工业革命》,慢慢回味作者在书中为我们展现的新世界,未来的宏伟蓝图逐渐在脑海中显现——风能、核能、太阳能、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完全取代了日渐枯竭的化石能源,成为维系全球正常运转的核心动力,家家户户都安装上产能装置,每座建筑都是一座小型发电机,除了满足自身用电需求,多余的电能进行储存并通过四通八达的能源共享网络回收至国家电网,四处已不见冒着污浊烟气的汽车和工厂,也不必担心过量的碳排放导致温室效应和极端天气,天蓝水清草绿,一派祥和的氛围„„想象着这些与现在完全不同的场景,惊叹于作者高瞻远瞩、大胆创新的思维。
当今社会,石油和依赖于石油的现代工业,依然是全球化天平上最重的砝码。高企的油价、遍及大海和陆地的对石油资源的角力追逐,依旧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上演,石油无处不在地控制着我们的生活。而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化石能源只能充足供应50年,而对化石燃料的消耗正在让地球变暖,海平面升高,地球正在凋零。而这,就是前两次工业革命给我们带来的现代社会。
而前两次工业革命还告诉我们,只有高瞻远瞩、抢占先机,才能引领世界变革,实现大国崛起。英国在18世纪发生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率先完成手工劳动向机器生产的转变,成为当时最富强的国家,美国和德国在19世纪中后期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率先推动重工业变革,开创了电气时代,远远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工业革命极大的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冲击着旧制度、旧思想,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观念,进而推动整个世界格局的变化。
当前的中国,挑战与机遇并存。2012年,我国原油对外依存度超过50%,国际关系日益复杂多元,不稳定因素增加,能源安全堪忧;2013年初,我国遭遇雾霾袭击,多城市PM2.5含量“爆表”。中国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和挑战。然而,第三次工业革命为中国发展提供契机,我们必须高瞻远瞩,推动科技创新,破解能源瓶颈,实现可持续发展,让中国在新的工业革命浪潮中领先于世界。
中国要如何在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抢占先机?
在经济发展方面,持续发展经济,关键在推动经济转型,把改革的红利、内需的潜力、创新的活力叠加起来,形成新动力,并且使质量和效益、就业和收入、环境保护和资源节约有新提升,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这是新一届政府第一次提出经济发展的思想与战略。深刻理解和把握中国经济升级版的思想,是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发掘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科学发展,全面提升中国国力的关键。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走自主创新道路。技术革命始终是工业革命的核心动力。众所周知,中国经济大而不强的问题主要在于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因此,积极主动迎接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挑战,中国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加快转型发展,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发挥创新在转型升级中的关键作用。要加强技术创新的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科学部署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重大技术攻关,集中力量攻克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支持面向行业的基础共性技术推广应用,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尤其加强机制体制设计,重视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增强企业对创新资源的全球化配置能力,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构建有利于产业创新发展的制度体系。
研发新能源技术,变革能源利用方式。第三次工业革命将推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的大规模应用和智能化供给,绿色、低碳、智能成为新生产方式的重要特征。中国仍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资源大量快速消耗的态势短期内难以改变。中国2012年消费能源36.2亿吨标准煤,日本消耗了7亿吨标准煤,德国消耗了6亿吨标准煤,但是工业产值的附加值比中国并不低多少,这说明中国的经济结构和能源消耗方式有问题。中国目前的工业增加值率只有26.5%,73.5%是转移到物化劳动的消耗。中国消耗了世界20%能源而只生产了世界10%左右的GDP,还消耗了50%左右的钢材、55%的水泥,消耗了大量土地、水资源,而产出率这么低,这说明中国改革创新、节能领域潜力巨大。因此,迫切要求中国推动能源资源利用方式的深刻变革,大幅度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必须以破解能源资源约束和缓解生态环境压力为出发点,积极利用风能、太阳能、核能等清洁可再生能源,推广重点节能技术、设备和产品,推行清洁生产和污染治理,加大资源综合利用力度,加强低碳技术研发和应用,逐步削减重点行业污染物排放量。同时,要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健全激励和约束机制,加强各类政策的协调配合,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和企业把科学发展理念真正落实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上来,加快形成低消耗、可循环、低排放、可持续的产业结构和消费模式,促进工业文明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加快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深度融合,提升产业智能化水平。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核心内涵是信息技术创新,主要特征是产业智能化。信息化与工业化、城镇化联系密切。城镇化是信息化的主要载体,信息化是城镇化的提升机。城镇化对信息化有推动作用,而信息化对城镇化也有带动作用。一方面,城镇化能够为信息化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为信息产业提供需求,使信息化在城镇里发挥作用;另一方面,信息化能够提升和整合城镇功能,改善城镇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提高城镇居民素质,使城镇功能和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带动城镇化向更高层次迈进。信息化在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加速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对促进“四化”协调共同发展,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意义重大。因此,要发挥好信息化在推动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镇化加速发展中的支撑作用。一要继续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目前,经济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迅猛发展,发达国家在实现工业化的基础上大力推进信息化,加快从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型。中国要紧紧抓住信息化的机遇,充分利用信息化加速推进工业化,利用信息技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开创科技含量高、管理机制新、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充分利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好和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二要找准以信息化提高农业现代化发展水平的着力点,在农业种植、养殖、农产品流通等关键环节推广应用信息技术。三要利用信息化提升和整合城镇功能,在城镇市政建设、综合治理、交通运输、人口管理等方面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进智慧城市建设,在城市建设管理中推广应用云计算、物联网等技术,引导城镇产业集聚发展,促进城镇可持续发展。
提升产品附加值,推进制造业服务化进程。第三次工业革命也将加速制造业服务化的进程。制造业服务化是一种新的制造模式和生产组织方式,其通过不断强化面向客户的个性化研发设计、咨询规划、金融支持、供应链管理、在线监测维护等业务,构建柔性化生产方式,从而强化自身的竞争优势。生产性服务业是中国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关键,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一方面有利于促进中国从工业大国向工业强国转变,另一方面有利于推动第三次产业的发展,因此,我们必须把生产性服务业作为真正的战略性产业来大力发展。从国际上来看,发达国家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离不开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从企业层面看,产前的市场和定位调研服务,研发中的设计服务、创意服务、模具服务,生产中的工程技术服务、设备租赁服务,营销中的物流服务、网络品牌服务、出口服务,等等,都具有增强产品差别化和区分竞争对手的作用,从而强化企业的定价能力和控制市场能力。同时,运输、电信、商业、金融保险等生产性服务业具有很强的外部经济性,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的基础设施。生产性服务是制造业的重要“中间投入”,以英国为例,20世纪90年代中期制造业对生产性服务业的依赖程度为16.71%,比20世纪70年代早期的1.67%提高了10倍。
在教育方面,第三次工业革命以新能源技术为支撑,高校教育应以时代发展为背景,加强对学生推行素质教育,高校教育首先要抓教育。新的工业革命需要大批创新型人才。而当前以应试为主的教育方式不能适应这样的需求。当务之急是,如何才能改造出、创建出一批能够适应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具有全新机制的教育机构。
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教学改革,为第三次工业革命片培养高精尖人才,思想观念的转变是当务之急。在育人观方面,其一,要加快育人观的转变:从“育分数”到“育人”。培养出具有鲜明个性、德性高尚、善于合作、创新力强、社会情绪能力好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其二,要加快学校观的转变:从“学校”到“社会”,让教育回归教育本真,回到大社会和大自然,培养人的亲自然情结,唤醒人的同理心;其三,要加快教师观的转变:从“传授者”到“学习者”,让学生带着个性愉快成长,享受学习、享受学校、享受教育;其四,要加快学习观的转变:从“书本学”到“网络学”,树立网络学习、远程学习、终身学习的观念,充分运用云计算、云教育、大数据、大资源等互联网的交互平台,采用书本学与网络学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实现在线学习、网络课堂学习、远程学习。在真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中实现分散合作学习,促进人的信息整合与运用能力、创新能力的养成。树立正确的教学观,确保教学与时俱进。首先,要加快知识更新的速度。我们需要建立综合化的、整体的、整合的教材内容体系,加快知识更新速度,真正使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其次,要加快数字化的整合与开发。要加快对数字化资源的整合与开发,树立数字化资源的整体观,注重内容的综合和资源间的整合,防止资源分化过细、彼此孤立隔离、内容重复和脱节,最终,形成系统的、优质的数字化资源,实现资源共享。再其次,要加快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另外,要积极整合教材内容,改变教学内容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缺乏整合的现状,加强教学内容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
在前两次工业革命中,中国没有赶上趟,结果是落后挨打了上百年。俗话说,事不过三。在这一场刚刚兴起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我们不应该,也承受不起再次被甩的后果。在这关系着子孙后代的幸福,关系着民族生死存亡的关键问题上,我们只能迎接挑战,没有更多的选择,更没有退路。中国必须从理论上、政策上、实践上全面认识和把握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精髓,取得核心关键技术的突破,引领改革发展的浪潮,为引领世界经济腾飞注入新的活力。
第四篇:《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
工作闲余时间拜读了《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本书,然而读完之后,却并没有什么太深刻的感觉,作者似乎泛泛而谈,描绘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世界和我们的时代相去甚远,想要从中寻找到一些痕迹,却发现徒劳无功。
有天晚上在进行网购的时候,突然发现,似乎淘宝网就是作者描述的第三次工业革命中最符合各种条件的存在,有一个大型的虚拟平台,数以百万计的商家在这个虚拟平台上兜售商品,以亿万计的消费者上网的时候,通过这个平台挑选自己需要的商品,然后通过先进的网络通讯和商家进行交流,最后达成协议。商家派货,通过四通八达的公路系统,将货品送往全国各地。
《第三次工业革命》书中描述的新型的经济形势和商业形式就是类似的模式,扁平式的销售节点遍布全国各地,以淘宝网的网络系统为依托,形成一个庞大的整体,虽然看起来是一个整体,但是每一个商家都是淘宝网的商家,或者说是主人。庞大的通讯系统为实现这个整体和个体之间有效互动做出不可磨灭的帮助。
这时候我才猛然发觉,原来第三次工业革命实际上已经在我们的身边发生了,只是我们却从来没有深入的探讨,所以难以轻易察觉。这时候,我又想到一种新兴的职业——网络自由写手,同样是以先进的通讯网络为先决条件,数以万计的网络写手在各个网站上发表自己的小说,将自己光怪陆离的想象写成文字,放在网上发售,然后赚取可观的金钱。因此,也出现了不少的网络小说公司和网站,在业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网络小说已经成为年轻一代生活中的一部分。
这两个实例让我意识到,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的确确已经发生,虽然之前并没有什么人明确的提出来这个概念,即便是提出来,却没有能够很好的总结,它发生的标志和发源地。作者的这本书很明确的指出来,人类,已经进入第三次工业革命。
然而如何让本书提出的先进理念为我所用?之前尚未考虑,可是读完一本书,却没有属于自己的思考,这和没有读书没什么区别,甚至我们需要的不仅仅是思考,而是创新。
借鉴之前成功的经验,我思考的范围主要集中在这几个方面,首先一个,是公司相对于整个工业的思考。
相对于整个工业来说,每一个公司就是一个小小的“发电站”,也许一个单独的公司的力量很小,然而数以万计的公司发挥出来的宏观力量绝对不容小觑。这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先决条件之一,另外一个先决条件就是——先进的通讯网络。
对,我们需要一个先进的通讯网络,可以让整个工业都容纳其中,或者说是部分容纳其中,我们可以从这样一个平台内知道我们想要的信息,比如产品的需求——什么时候什么地方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我们可以迅速接收到信息,然后投入生产之中;比如原料的供给,什么地方的原料更加便宜,质量更好,再加上运输费用,可以让我们选择最佳的原料供应商;比如设备的更新,某个公司生产出来的机床能够满足日益精密的生产要求,我们可以通过平台得到最快的讯息,让公司始终保持鲜活的生命力。若是数以万计的公司都能够这样做,那么带给整个工业的利益,就显得尤为庞大了。
这个设想中的网络平台需要庞大的资源,需要数以万计甚至百万计的公司——各式各样的公司参与其中,需求的多样化,供给的多样化会使得整个工业网络迸发出强大的生命力,然而建设这样一个庞大的系统,需要的资源也肯定不计其数,如若没有国家政府的支持,却难以实现。
相对于庞大的全国性工业网络来说,这的确有些难以实现。然而一些相对于整个工业而言是小型的产业园的出现,却也能够初步完成这个网络平台的一些要求。以城市为依托,形成产业园区,加强上游供应商和下游产品销售与自身的联系,产业园区聚集大量性质相似或者相近的公司,依靠产业园区的信息化,甚至不用担心生产的原料和销路问题,专心进行产品研发和生产,并且以更好的产品和过硬的质量为工业园区做广告,让产业园区进一步扩大影响力,形成良性循环。公司和产业园区形成互依共存的关系,这便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诉求。并非说,必须像书中所说,未来的工业形式必须如同能源一样,庞大的网络将数以万计的微小企业联系在一起才是第三次工业革命的精髓。“罗马城并非是一日建成”,如果不切实际的将现行工业分割成书中描述的样子,只会对现有工业造成不可预计的破坏。第三次工业革命是循序渐进的,一年两年之内可能看不出巨大的改观,完全实现第三次工业革命可能需要半个世纪甚至更长的时间。
除去公司层面的思考之外,或许这样的思考有些不切实际,毕竟即便是产业园区的建立,也不仅仅能够靠某个人或者某些人的思考就能够建成的,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调研,进行数据的推演,还需要政府的支持才能够实现。那么,下面的思考,也许更加实际一些。
相对于公司这个整体而言,每一个员工就是一个小小的“发电站”,我们的生产力就是我们产出的“能源”,公司付给我们薪水的实质,就是向我们购买“能源”。若是这样,那么公司就应该尊重每一位员工,因为他们才是真正支撑起公司的人物。
然而公司和员工的关系却未必限于这种刻板的关系,也许体力劳动者无法实现,但是对于脑力劳动者,完全可以在工作地点之外对公司的事情进行处理。我曾经想象着一种工作方式,员工在家里面进行工作,将工作的成功通过网络提交给公司,公司按照成果的大小支付给员工一定的报酬。这种形式的工作方式并非不存在,事实上,它们已经在某些新兴的企业中开始实行。
相对于微研公司,我想,依旧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和某些并不属于公司的员工进行交流互动,比如一些简单的设计,如果公司的设计人员根本拿不出时间来完成,就可以在网络上发布任务,由一些网络上的一些设计人员进行设计,然后根据设计的结果由公司的人员进行考核是否符合条件,付给设计人员一定的报酬。这样既可以在公司的繁忙季节分流一定的劳动强度,而且还不用在原有的基础上扩大公司的规模,还能够保证任务的顺利进行,顺便为公司打了广告。并且,如果这些设计人员的工作完成的很出色,未必不能够保持长期的联系,进而挖来更好的设计人员。当然,这一个想法的前提条件是拥有一个开放性的设计平台,能够将公司的任务发布出去,另外,则是任务的保密措施一定要做的很好。这样,公司的实体的规模可能并未扩大,但是软实力和业务的范围却已经扩大很多。
第五篇:《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
《第三次工业革命》读后感这一周有不少的时间我是在读《第三次工业革命》,和我以前理解的或者说是感官上的认识有很大的区别,甚至有着颠覆认知的感觉。我以前会认为制造业的规模化和集成化会是未来工业发展的趋向,整个工业不可避免的会走向大规模化甚至掌控在少数几个势力的手中。但是阅读《第三次工业革命》这本书之后,对我的认知上面进行了几乎与全面的摧毁和重建,作者预测,未来工业的发展方向,并非是向规模化和集成化发展,反而是向着零散化和扁平化发展,然后靠先进的信息交流方式联系在一起,形成一种网络。
开始的阅读会让人觉得读者是一个空想家,一个不切实际的理想主义者。但是阅读到一定程度,却会发现作者的思想具有很强的逻辑性,而且作者观察力非凡,将一些表面上看不出联系的事件往往能够通过各种各样的线索联系起来,一听之下觉得匪夷所思,但是细细品味却深有道理。
在作者预测的未来或者说是现在正在进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的描述,世界对于能源的依赖与日俱增,而以碳为基础的能源表现出来巨大的环境破坏和人类对于环境的保护意识越来越强,再加上这种非可再生资源的日渐匮乏,最终会导致一种结果——整个世界的能源结构构发生巨大的变化,以碳为基础的能源退出能源体系的主要地位,比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甚至是最近才刚刚兴起的油页岩,而以太阳能和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会迅速发展,并且在能源体系中占据主要地位,以氢—水转化为做基本转换模式的大规模电力储存装置会
被大力发展,代替现有的储电方式。
这种能源结构的改变,也会让现有的社会发生巨大的改观,毕竟社会的形成,实际上是以能源为基础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兴起的标志是蒸汽机的改良,煤炭资源的利用率达到一个很高的层次;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标志则是内燃机发明使用,使得石油作为主要能源登上舞台,后继的天然气、油页岩的使用,实质上是“石油工业”的继续。然而石油时代的弊病正在慢慢的显现出来,以碳为基础的能源表现出来巨大的弊端,储量的有限,开采需要的资源巨大,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几乎不可逆转,整个社会对于石油的依赖性越来越大,现在很多的经济形势甚至就是以石油为基础的。比如,汽车,飞机的产生,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因为石油的使用。
人们一直在寻找一种新的能源,具有大规模使用的可能,并且开发力度较小,一种安全卫生健康的能源。核能的出现让很多人眼前一亮,但是很多次的教训让人们看到,核能存在的巨大缺陷,切尔诺贝利核泄漏,日本海啸造成的核辐射,都极大地震惊世界,而且核废料的解决方案甚至到现在也没有一种可行的方式,只是深埋于深海,却让人担心,这种填埋会不会在几十年后产生不良的影响。也许核能并不是人们寻找的能源。
太阳能、风能出现让人眼前一亮,但是却也让很多的专家头疼至今。和其他能源形势相比,太阳能风能具有很大的优势,可再生,在可预见的时间内是无穷无尽的,是洁净能源,在使用的过程中几乎不会产生污染,具有普遍性,几乎是随处可见,不存在掌握在某个财阀
或者集团手中的可能性。
但是这些能源的形式却和传统的碳基能源有很大的区别,最重要的区别,也是至今为止不能够在世界能源使用上占有主要地位的原意之一——这种能源太分散了,并非是碳基能源那种集中型资源。我们同难过对比可以发现,类似石油、天然气甚至是煤炭这种资源,它们的存在往往是集聚的,在开采开发的过程中,需要大规模的资金支持,需要某个首屈一指的财阀甚至是国家层面出面安排,比如中国,因为这些资源太重要,关乎整个国家的安全和经济的有效发展,如果仅仅靠市场经济进行掌控,势必发生一些无法预知的危险。
如此,这种能源形式,无论是开采和使用,都是一种大规模的方式,就好像是一座金字塔,顶端的存在对石油具有拥有权,然后对资源进行开发使用,金字塔越往下,对于资源的使用的能力和能够得到的资源就越少。但是整个金字塔的重量,实际上却是由基层来支撑的,也就是说,金字塔底层的存在,支撑起整个金字塔的重量,但是却享受最少的资源享用。
这种很奇怪的效应,却往往被众多的人接受和忽视。在中国,电力集中在国家机器的手中,举一个例子,三峡大坝水利工程。在建设的初期阶段,不可否认的是,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进行建设。随着三峡大坝的建成使用,每年仅仅需要投入少量的维护费用,然后就可以坐收巨额的民众电费和工业用电。
可以看得出,这种资源,无论是煤炭资源石油天然气,甚至是水资源,实际上都具有集聚效应,也就是说,这种资源往往在某一个区
域内大量富集,这样就能够实现这种资源被掌控被垄断的结果。
如果这时候翻看一下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程,也许会发现一点,其实这两次以传统形式资源为基础的工业革命,其表现形式和资源的表现形式几乎一模一样,都在不停地往大规模化和集聚化的方向发展,如果不是国家出面,很多公司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某个行业中,会一直占有垄断地位。
然而风能和太阳能这种资源却并不一样,它们具有分散性,普遍性和无穷无尽的性质。这样就让原本的经济结构无法适应,无法被每个特定的机构或者公司所垄断,除非这个机构或者公司的影响范围能够影响到所有的地域和人民。地域如此宽广的大规模能源收集,让绝大多数的国家和企业望之却步,而且如果大力发展这些新型能源的话,一定会对传统的能源造成很大影响,进而对传统的经济形式造成很大冲击。也许,这才是阻止大多数国家和企业不愿意迈出这一步的真正原因。
对于一些大公司来说,这种改变可能是致命的,但是对于某些小微企业甚至是家庭来说,这却又是一件很值得期待的事情。这种在整个经济圈中几乎没有影响力或者影响力极小的企业,甚至仅仅是以消费者的身份参与到经济活动中的家庭,并没有那些大企业的担心。一套太阳能收集并且转化为电力的设备并不是很贵,而且随着技术的飞速发展,这种设备的价格还会进一步降低。而收集而来的太阳能电力不仅能满足自身的使用,而且还往往会有结余,可以出售给国家或者电力公司。根据专家预计,如果一个家庭安装这种设备,按照平均日
照来计算,在三到五年之内就可以回收成本,之后的运行就是纯粹的盈利了。
对于家庭或者一些小微企业来说,这的确是一件很值得兴奋的事情。我们知道,能源是支撑经济活动的基础,如果这种技术和设备在整个世界范围内的家庭和小微企业中得以实施,那么就会凭空产生一股无法估计的新型能源,甚至有和现在传统能源叫板的资格——当然,前提是,大多数的民众都能够认可这种能源方式,并且愿意在政府或者某些形式的帮助下,学习这种技术和安装这种设备。这并非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需要国家长期的支持和扶持。
事实上,没有哪一场工业革命是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形成无法估计的利益的,第一场工业革命的初期阶段经历了至少四十年的时间,而现在已经开始了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很有可能也是在这个漫长的时间内走入鼎盛时期。
第三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在书中作者提到,已经有不少的国家和城市已经成为这场工业革命的先行者,可能他们的最开始目标并非是推动三次工业革命,而是为了保护环境、为了摆脱当下经济低迷的形势、为了不久的未来的利益,但是无论如何,他们的确成为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先驱者,为以后的三次工业革命风靡全球的浪潮展开一面大旗。
可是随之而来的一些问题也会出现,一次二次工业革命确立了现在的经济体系,但是未知的或许现在正在开始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却有很多和现在背道而驰的地方。因为能源存在形式具有分散性和普遍性,那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