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以评促建工作
石油工程系“以评促建”工作汇报材料
按照《关于2008年迎评促建工作的形势和任务》文件要求和“以评促建”工作会议精神,石油工程系进一步明确落实了“以评促建” 的工作任务,协调了评估工作进度,规范了工作程序,为了能够脚踏实地的完成以评促建的工作任务,不断的进行了管理改革,力求为促进学院的发展做出贡献。
一、迎评促建工作
(一)、以评促建工作在石油工程系全面展开
“以评促建”工作部署会议结束后,我系召开了“以评促建”工作会议,会议由系办公室主任高吉琳主持,会上系主任张赓毅首先传达了“以评促建”工作会议的会议精神,指出:要充分认识评建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要有时间观念,切实转变工作作风,真正做到提高认识,真抓实干,把评估准备工作变成自觉的行动,把学院的部署落到实处。张赓毅主任对前段工作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行了分析,指出:前段时间全体教师对各项制度、教学文件、教学大纲教学日历进行了整理,圆满完成了前期的任务,但也出现了部分评建材料准备不足和标准不高的现象,要求全体教师下一步要严格按照“以评促建”任务的要求和标准去做,认真做好当前的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切实达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的目标。这次会议全面调动了师生参与以评促建工作的积极性,形成了以评促建工作的合力和良好氛围,为2008年石油工程系迎评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细化“以评促建”任务明细表,进一步明确职责,落实任务
按照《各教学系“以评促建”任务明细表》的77项内容,参照教学评估体系标准,结合学院教学工作实际,反复研究讨论,细化了工作任务。张主任抓统筹,侧重于管理,孙主任抓教学工作。实行了《教师对领导负责制度》,系教学秘书对教学主任负责,办公室主任和辅导员对教学管理主任负责,形成了整体和局部的统一。把任务明细表归类细化,任务分配如下:77项任务分配给5个任务组。张赓毅11项;孙学增34项;韩霜17项(现工作移交给王晓峰);高吉琳9项;彭存哲6项。
5月末任务完成情况:
按照“以评促建”任务完成进度表上规定完成任务的时间,共完成任务42项(部分材料还需要继续研究和补充)。
孙学增完成22项
王晓峰完成11项(为了避免重复上交材料,部分材料需要教务处、人事处配合)
高吉琳完成 5项(为了避免重复上交材料,部分材料需要学院办公室、学工处、教务处配合)
彭存哲完成 4项(为了避免重复上交材料,部分材料需要教务处配合)
存在困难:部分材料由于迁校址过程中已经遗失;有关于工作交接频繁,部分材料衔接不上;过去的制度建设不够完善,材料缺乏。
我系要求各任务组按照校迎评办统一要求,进一步按照评估标准,细化了材料目录,设计规范的任务表格,从而有效地避免向学院上交重复材料,减少了学院的重复劳动,提高了效率。
(三)、“以评促建,自查自评”工作初见成效。
通过自查自评工作的开展,我系近段时间以评促建工作已初见成效:进一步提高了学风建设、课堂教学管理、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水平,在抓紧做好各项日常教学环节的同时,大力推进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的实施;在整改学风方面,开展了“学习月”活动,调动了学生学习热情;英语晨读,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课堂管理座谈会,王桂华老师谈课堂纪律管理和教学的经验,部分年轻教师听了王老师的讲话,也谈了自己的体会,教师座谈会进一步提高了年轻教师课堂管理水平,使年轻教师增长了见识;举行了多次师生座谈会,具体有张主任和学生座谈会,张主任和毕业生座谈会,张主任与系学生干部座谈会,孙主任和学习部学生座谈会,通过师生座谈会上的交流,张主任和孙主任在学生那里获得了很多的学生思想动态、学习状态等方面的重要信息,举行这些师生座谈会达到了扭转了学生中不良的风气,起到了培养良好学风的作用;开展“一帮二”活动,不但加强了对差生的管理,还提高了学生干部的管理水平。教学工作方面,着重从课堂教学、毕业论文、教案、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工作日志方面,加强管理;和中曼集团签订协议定向培养转井工,侧重于教授学生实际操作知识,即有利于学生提高学习兴趣,又有利于学院就业;辅导员也利用课余时间主动走进课堂,听老教师讲课,学习课堂教学经验等等;现在我系营造出了“众人齐议”的氛围,教学管理方面的事情大家可以提意见,各位教师能够做到及时汇报,及时沟通。总之,我系无论从思想上,还是行动上,对“以评促建”工作引起了重视,取得了一定成效。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少数同志对学校开展以评促建工作重要性认识还不到位,个别同志存在对评估准备工作不细心、流于形式等问题。
(二)、对“以评促建”工作的重要性、艰巨性、紧迫性认识不够,不能正确理解日常教学工作与评建工作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的关系,认为评建工作压力大,有厌烦和抵触情绪。
(三)、学校迎评促建工作领导小组各工作小组在迎评方案的制定、校园文化建设、办学特色、宣传工作、师资队伍建设、基地建设教学督查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到目前为止,有些评建工作方案不够详细,任务不够明确。
三、下阶段的主要工作任务
(一)、根据系不同阶段教学工作的重点,结合各单位工作实际,参照“以评促建”任务完成进度表的内容,迎评办还将集中布置以“毕业论文(设计)规范管理”、“教学文件及材料归档”为主要内容,除此之外,应根据工作任务自行安排学习讨论活动内容,且必须在事先将任务的完成,配合督查组检查。
(二)、具体来说,下列各项工作是现阶段必须扎实做好的重点任务。
1、6月1日—6月15日狠抓毕业论文(设计)的答辩工作,毕业论文(设计)是评估的重点。毕业论文(设计)不但要求格式规范,而且要求有较高质量,决不放松要求。2、6月10日至放暑假前,要抓好期末考试工作,要狠抓课程的命题制卷、考试、评阅、试卷归档工作 3、6月1日—30日尤其是要克服当前重点工作多,工作任务重的困难,正确处理毕业生毕业工作,继续落实以评促建工作任务,将6月以前应该完成的任务完善,解决未完成的35项任务。按照校迎评办的统一部署,按时、按质、按量地完成“以评促建”工作。4、6月1日—6月20日,认真做好2007届毕业生调查。5、7月末完成“以评促建”工作总结和汇报工作。
石油工程系把“以评促建”工作视为完善教学管理工作的重点。不断总结教学管理经验,规范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升教学质量。通过自评自查,营造出“师生齐心协力,领导齐抓共管”的评建氛围,目的是为了推动学院本科教育发展,为激发出全面促进教学建设的勃勃生机而努力。
第二篇:关于加强以评促建工作的若干意见
关于加强以评促建工作的若干意见
(征求意见稿)
开展本科教学评估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客观需要。今年11月,国家教育部将对我校本科教育水平进行全面的评估,这将是对我校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的一次重要检验。做好迎接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工作对进一步明确我校教育思想,落实教学工作中心地位,改善办学条件,规范教学管理,提高教育质量等具有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为进一步落实以评促建、重在建设的精神,发挥浙江大学KAQ培养模式的特色,综合评价本科生教学质量,以进一步改进工作,要求各学院按以下原则意见积极开展工作。
一、按各专业基本知识与能力掌握的具体要求检查教学效果
根据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的要求,各学院要针对专业建设目标、课程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组织教师全面梳理、总结各专业、课程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能力与知识,尤其是学生综合应用能力、动手能力、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情况,近期要对学生的知识和水平进行一次摸底,形成检查方案。
根据工作部署,各学院要在暑假前告知学生,并在十月底之前有计划、分类型组织学生参加综合能力测试,全面检测学生掌握知识与能力状况,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各学院需在7月15日前将工作方案及测试计划上报迎评办。
二、组织全体师生积极投入教学改革
为培养拔尖创新人才,要组织好学校和学院两级创新能力竞赛,积极营造创新氛围,推动良好学风建设。
全体老师要以迎评为契机,积极开展教学改革,更新教学内容,改善教学方法与手段,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三、完善促进教学质量提高的奖惩制度
综合能力测试应纳入实践性教学环节。对综合能力测试成绩优秀的学生,经认定,记第二课堂学分2分。综合能力测试不合格者必须重修、补考,直至合格。在迎评期间专家组抽检考试优秀的学生将在保研时优先考虑,同时,学校将考试不合格学生的成绩记录在案,并在毕业时提交学校学位委员会作为审核学位的参考依据。
对漠视学生发展需要、消极对待教学改革、教学态度与效果差的教师,学院须上报学校酌情处理。迎评期间出教学事故将从严惩处。各类考核、晋升严格实行教学一票否决制。对经评估专家听课认为教学内容错误、违反教师职责的的教师,学校将认定评估专家组意见,取消其任教资格。
各学院要进一步明确与落实迎评促建工作的职责与任务,积极推进本科教学质量工程与教学改革工作。对组织不力、工作不到位、造成不良影响者,学校将追究相关学院迎评领导小组负责人的责任。
各学院要按建设世界一流本科教育体系,培养高素质一流人才的要求认真落实各项工作,推动本科教育质量全面提升。
浙江大学迎评促建工作办公室
2007年6月26日
第三篇:迎评促建工作实施方案
青„2012‟4号
关于印发《滁州学院共青团组织迎评促建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
各院(部)团总支、学生会,各学生社团、青年志愿者总队:
2012年是学校迎评促建的关键年,根据“关于印发《滁州学院本科教
学工作合格评估总体方案》的通知”(院委„2011‟77号)和“关于印发
滁州学院迎评促建第一阶段(宣传与发动阶段)工作计划的通知”(院教
„2012‟12号)安排,结合我校共青团工作实际,制定滁州学院共青团组
织迎评促建工作具体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三月四日
主题词:共青团组织迎评促建实施方案通知
抄报:团省委、院党委成员、行政领导
抄送:校内有关部门
主动公开(共印25份)
滁州学院共青团组织迎评促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迎接教育部对我校进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营造浓厚的迎评促建氛围,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思想教育、组织发动、文化阵地和舆论引导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深刻体现共青团组织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开展活动,根据学校评估工作有关文件精神,校团委制定学校共青团组织“迎评促建”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一)迎评工作宣传发动到位,思想教育、组织发动与文化育人到位,要求校、院(部)团学干部、共青团员做到“了解评估、宣传评估、投身评估”。
(二)力求达到“两个提升、一种氛围”。两个提升:共青团组织活力得到提升,团学干部素质得到提升。一种氛围:形成“迎评促建”团学干部主动争先、团员学生人人参与的氛围。
(三)发挥团学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达到“以点带面”成效。通过团学干部层面的加强培训,进而带动团员学生积极投身迎评促建。
二、宣传口号
共青团组织迎评促建的宣传口号是:高举团旗跟党走,迎评促建展风采。
三、基本任务
1、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文化素质提升;
2、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组织实施;
3、学生的社会服务与实践能力培养;
4、“迎评促建,人人有责”氛围营造;
5、校园文化建设。
四、宣传发动(2011.11-2012.03)
(一)团干、团员总动员
1、校级动员——由校团委负责面向学生党员、团学干部进行宣传发动工作;
2、院(部)动员——各院(部)团总支负责对本院全体学生干部(含班团干部)作动员,贯彻学校动员大会精神,强调迎评促建知识讲法统一,如对校
训、学院发展目标、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定位等;
3、班级支部动员——由班长、团支书向班级团支部同学动员,传达校、院动员大会的精神、要求,并以各种形式组织开展迎评促建主题团日活动。
(二)“请进来,走出去”——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1、根据校评建办的总体部署和共青团组织的实际情况,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学习、取经;
2、利用蔚然菁英学校培训班平台,突出“迎评促建”知识训练以及相关素质提升。
(1)校、院学生干部迎评理论知识培训;
(2)校、院学生干部素质拓展、形象塑造。
3、注重学生礼仪、文明行为培训,通过学生礼仪队骨干推广礼仪文化,形成人人懂礼仪、讲礼仪的氛围;
(1)选送一两名礼仪骨干出外学习培训;
(2)校礼仪中心成员培训、训练;
(3)由校礼仪中心成员对各院选送礼仪人员进行训练;
(4)通过海报、课程、活动等方式在学生干部层面普及教育礼仪文化。
(三)开展各种迎评促建知识竞赛、宣传活动,使迎评促建观念和知识深入团学干部、学生脑海
1、组织团学干部学习讨论《滁州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宣传手册》等,组织校、院等层次的迎评知识竞赛,使《手册》等基本知识深入学生干部脑海;
2、制定迎评促建的活动方案、宣传方案等;
3、组织各院、各学生组织利用宣传栏开展“迎评促建知识宣传板报设计”评比活动;
4、充分发挥微博、qq等网络工具的宣传功能,对迎评促建知识、口号进行宣传;
5、编印《滁州学院共青团系统“迎评促建”简报》;
6、开通校团委“迎评促建”专题网站;
7、校、院学生干部开展迎评促建知识考核;
8、召开团学干部迎评促建座谈会。
五、团学行动(2011.11-2012.12)
(一)文明校园——文明、健康行为从我做起
1、在各团总支的动员和倡导下,以团支部为单位,开展学生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养成教育活动,培养早睡早起勤奋学习的习惯,严禁无节制玩电脑游戏、网络聊天,严格执行警示熄灯制度,使校园充满朝气和活力;
2、组织开展“四个文明”的创建和评比活动;
“四个文明”: 教室文明、宿舍文明、食堂文明、网络文明。
3、校园环保与绿化行动。在校园内开展环保活动,如绿地山林养护、宣传节水节电、维护校园绿化、回收废纸废瓶、义卖等。
(二)自强立德——抓好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
1、广泛宣传校训,使学生熟知校训精神的内涵。重视技能培养与人文精神培养,深入宣传、学习和践行“修德、求是、博学、笃行”的校训,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开展学生干部读书系列活动,引导他们读名著,读经典,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升华。布置他们制定读书计划,引导他们的读书活动,使他们慢慢养成一些人文思考的习惯;
3、营造适合大学人文精神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
以评估为契机,以营造良好校园氛围为抓手,以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营造个性化的校园读书环境,在校园各个角落注入人文标语,名言警句,或通过宣传栏等广为宣传,使学生在耳闻目濡中不知不觉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
4、通过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方式,建立长期志愿服务对象,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内化人文精神。
(三)经世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2011.11-2012.12)
1、鼓励和要求各院(部)团学组织举办相关专业技能竞赛、学术科技、创
业设计活动;
2、不断倡导和鼓励学生根据专业特点和自身需要,积极参加外语、计算机和与本专业有关的国家等级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
3、发动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三下乡”活动等,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自身得到锻炼和提高;
4、进一步加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工作。
六、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活动的领导,成立校团委迎评促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成员名单如下:
组长:骆宝明
副组长:音坤
成员:张军霞、曾三侠、黄河、夏斌文、刘洋(数学学院)、程辉、张永春、张元昶、刘洋(生物学院)、赵来、屠磊、钟蔚、胡娜、高静、庚丽娜、邰玉明、何龙(校学生会主席)、王建武(校社团联合会主席)、陆景标(校青年志愿者总队队长)。
七、实施要求
共青团组织实施迎评促建方案,更重要的是结合各学院的实际,真正把自身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做好,努力做到“三落实,三到位”:思想观念落实——认识到位;工作部署落实——措施到位;督促检查落实——效果到位。
全校各级共青团组织要积极行动起来,形成合力,按照学院迎评部署统一步调,借迎评契机力求做到“两个提升、一种氛围”: 两个提升:共青团组织活力得到提升,青年团员素质得到提升;一种氛围:形成“迎评促建”团学干部主动争先、团员青年人人参与的氛围。
共青团滁州学院委员会
二○一二年三月
第四篇:迎评促建工作实施方案(模版)
青„2012‟4号
关于印发《滁州学院共青团组织迎评促建工作实施方案》的
通 知
各院(部)团总支、学生会,各学生社团、青年志愿者总队:
2012年是学校迎评促建的关键年,根据“关于印发《滁州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总体方案》的通知”(院委„2011‟77号)和“关于印发滁州学院迎评促建第一阶段(宣传与发动阶段)工作计划的通知”(院教„2012‟12号)安排,结合我校共青团工作实际,制定滁州学院共青团组织迎评促建工作具体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望遵照执行。
二〇一二年三月四日
主题词:共青团组织 迎评促建 实施方案 通知 抄报:团省委、院党委成员、行政领导 抄送:校内有关部门
主动公开(共印25份)
滁州学院共青团组织迎评促建工作实施方案
为了迎接教育部对我校进行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营造浓厚的迎评促建氛围,充分发挥共青团组织在思想教育、组织发动、文化阵地和舆论引导等方面的独特优势,深刻体现共青团组织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开展活动,根据学校评估工作有关文件精神,校团委制定学校共青团组织“迎评促建”工作实施方案。
一、总体思路
(一)迎评工作宣传发动到位,思想教育、组织发动与文化育人到位,要求校、院(部)团学干部、共青团员做到“了解评估、宣传评估、投身评估”。
(二)力求达到“两个提升、一种氛围”。两个提升:共青团组织活力得到提升,团学干部素质得到提升。一种氛围:形成“迎评促建”团学干部主动争先、团员学生人人参与的氛围。
(三)发挥团学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达到“以点带面”成效。通过团学干部层面的加强培训,进而带动团员学生积极投身迎评促建。
二、宣传口号
共青团组织迎评促建的宣传口号是:高举团旗跟党走,迎评促建展风采。
三、基本任务
1、学生思想道德素养与文化素质提升;
2、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组织实施;
3、学生的社会服务与实践能力培养;
4、“迎评促建,人人有责”氛围营造;
5、校园文化建设。
四、宣传发动(2011.11-2012.03)
(一)团干、团员总动员
1、校级动员——由校团委负责面向学生党员、团学干部进行宣传发动工作;
2、院(部)动员——各院(部)团总支负责对本院全体学生干部(含班团干部)作动员,贯彻学校动员大会精神,强调迎评促建知识讲法统一,如对校
训、学院发展目标、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定位等;
3、班级支部动员——由班长、团支书向班级团支部同学动员,传达校、院动员大会的精神、要求,并以各种形式组织开展迎评促建主题团日活动。
(二)“请进来,走出去”——对有关人员进行培训
1、根据校评建办的总体部署和共青团组织的实际情况,组织有关人员外出学习、取经;
2、利用蔚然菁英学校培训班平台,突出“迎评促建”知识训练以及相关素质提升。
(1)校、院学生干部迎评理论知识培训;(2)校、院学生干部素质拓展、形象塑造。
3、注重学生礼仪、文明行为培训,通过学生礼仪队骨干推广礼仪文化,形成人人懂礼仪、讲礼仪的氛围;
(1)选送一两名礼仪骨干出外学习培训;(2)校礼仪中心成员培训、训练;
(3)由校礼仪中心成员对各院选送礼仪人员进行训练;
(4)通过海报、课程、活动等方式在学生干部层面普及教育礼仪文化。
(三)开展各种迎评促建知识竞赛、宣传活动,使迎评促建观念和知识深入团学干部、学生脑海
1、组织团学干部学习讨论《滁州学院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宣传手册》等,组织校、院等层次的迎评知识竞赛,使《手册》等基本知识深入学生干部脑海;
2、制定迎评促建的活动方案、宣传方案等;
3、组织各院、各学生组织利用宣传栏开展“迎评促建知识宣传板报设计”评比活动;
4、充分发挥微博、qq等网络工具的宣传功能,对迎评促建知识、口号进行宣传;
5、编印《滁州学院共青团系统“迎评促建”简报》;
6、开通校团委“迎评促建”专题网站;
7、校、院学生干部开展迎评促建知识考核;
8、召开团学干部迎评促建座谈会。
五、团学行动(2011.11-2012.12)
(一)文明校园——文明、健康行为从我做起
1、在各团总支的动员和倡导下,以团支部为单位,开展学生文明、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的养成教育活动,培养早睡早起勤奋学习的习惯,严禁无节制玩电脑游戏、网络聊天,严格执行警示熄灯制度,使校园充满朝气和活力;
2、组织开展“四个文明”的创建和评比活动;
“四个文明”: 教室文明、宿舍文明、食堂文明、网络文明。
3、校园环保与绿化行动。在校园内开展环保活动,如绿地山林养护、宣传节水节电、维护校园绿化、回收废纸废瓶、义卖等。
(二)自强立德——抓好大学生人文精神培育
1、广泛宣传校训,使学生熟知校训精神的内涵。重视技能培养与人文精神培养,深入宣传、学习和践行“修德、求是、博学、笃行”的校训,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2、开展学生干部读书系列活动,引导他们读名著,读经典,让他们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升华。布置他们制定读书计划,引导他们的读书活动,使他们慢慢养成一些人文思考的习惯;
3、营造适合大学人文精神发展的校园文化氛围;
以评估为契机,以营造良好校园氛围为抓手,以环境艺术及景观设计营造个性化的校园读书环境,在校园各个角落注入人文标语,名言警句,或通过宣传栏等广为宣传,使学生在耳闻目濡中不知不觉接受校园文化的熏陶;
4、通过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方式,建立长期志愿服务对象,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内化人文精神。
(三)经世致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2011.11-2012.12)
1、鼓励和要求各院(部)团学组织举办相关专业技能竞赛、学术科技、创
业设计活动;
2、不断倡导和鼓励学生根据专业特点和自身需要,积极参加外语、计算机和与本专业有关的国家等级考试,并取得合格证书;
3、发动和组织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青年志愿者服务工作,“三下乡”活动等,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使自身得到锻炼和提高;
4、进一步加强青年就业创业见习基地建设工作。
六、组织机构
为加强对活动的领导,成立校团委迎评促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整个活动的组织、协调和指导工作,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骆宝明 副组长:音 坤
成 员:张军霞、曾三侠、黄河、夏斌文、刘洋(数学学院)、程辉、张永春、张元昶、刘洋(生物学院)、赵来、屠磊、钟蔚、胡娜、高静、庚丽娜、邰玉明、何龙(校学生会主席)、王建武(校社团联合会主席)、陆景标(校青年志愿者总队队长)。
七、实施要求
共青团组织实施迎评促建方案,更重要的是结合各学院的实际,真正把自身职责范围内的事情做好,努力做到“三落实,三到位”:思想观念落实——认识到位;工作部署落实——措施到位;督促检查落实——效果到位。
全校各级共青团组织要积极行动起来,形成合力,按照学院迎评部署统一步调,借迎评契机力求做到“两个提升、一种氛围”: 两个提升:共青团组织活力得到提升,青年团员素质得到提升;一种氛围:形成“迎评促建”团学干部主动争先、团员青年人人参与的氛围。
共青团滁州学院委员会 二○一二年三月
第五篇:以评促建求发展,全力以赴创四星
扬帆远航正当时
——扬州旅游商贸学校创建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汇报
尊敬的各位专家:
我代表扬州旅游商贸学校就我校创建江苏省高水平示范职业学校的有关情况向各位专家作汇报。
一、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前身可追溯到清代扬州最高学府“梅花书院”,1980年在扬州大市首创职业教育,1993年通过国标省级重点职业高中评估验收,2008年经扬州市政府统筹安排,搬迁到现址。同年,校名由江苏省扬州职业高级中学更改为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并被评为江苏省三星级职业学校。目前,学校占地225.7亩,建筑面积52992平方米。全校教职工221人,其中专任教师124人;在籍学历教育学生共3530人,实际在校上课的学生有2430人。开设了学前教育、烹饪、旅游服务与管理、酒店服务与管理、计算机应用等六大主干专业,拥有省示范专业四个。
30多年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与时俱进”的校训,弘扬“敬业、勤业、精业、创业”的优良校风,坚持“进扬州旅游商贸学校都是才,出扬州旅游商贸学校必有用”的育人信念,为社会培养了两万多名较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近十年来,我校先后向中南海、全国人民大会堂、全国人大会议中心、国务院办公厅、国家发改委机关管理局、东方航空、江苏信息产业基地、上 1 海携程旅行网、宁启铁路等重要机构和优秀企业输送优秀学生近3000名,近300名学生赴日本、韩国、意大利技能实习、留学或半工半读,更大量的优秀毕业生被扬州各大幼儿园、景点、旅行社、三星级以上酒店及驻扬“三新”企业抢聘。学校是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党建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职业教育德育特色学校,扬州市综合考评先进单位、扬州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
二、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创建思路和总目标
我校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四星级职业学校创建为契机,紧密结合全省和地方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和特色产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在继续加强基础能力建设的同时,狠抓内涵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学校特色发展。
通过实施“名校名师”、“品牌特色专业”、“校园文化熏陶”、“校企无缝对接”、“专业技能大赛”、“两课评比”与“五课教研”等工程建设,实现规模、结构、质量、效益的协调发展,提升学校办学质量、办学层次和综合竞争力,使学校在办学理念、特色创新、基地建设、教学改革、师资队伍建设、校园文化建设、信息化建设、对外培训等方面在当地和周边职业学校起着示范和辐射作用,在推进本地区优质职业教育发展、形成集约化优势方面起着骨干作用,在服务地方经济方面起着带头作用。努力把学校 2 建设成为立足扬州,面向江苏,辐射全国的高水平示范中等职业学校。
三、高水平示范性职业学校创建措施与成效
为创建四星级职业学校,我校以迎评为抓手,以创建为重点,全面对照星级职业学校评估标准,认真贯彻“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认真做好“建设、管理、改革、发展”四篇文章,扎扎实实做好各项创建和迎评工作。
(一)加强组织领导,夯实基础建设
为确保创建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学校专门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各处室及各系部负责人为主要成员的学校创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创建任务分解,布置和督查,把握创建工作进度和质量。学校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了创建工作方案及行之有效的工作机制。扬州市教育局对我校创建工作高度重视,成立了以穆光曙副局长为组长的创建领导小组,牢牢把握创建进程,及时协调解决创建工作中的难题,将我校创建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对星级评估八项指标的达标给予具体业务指导。扬州市政府高度重视我校基础建设。早在2005年,时任扬州市市长的王燕文同志就作出“扬州职高放大校园,做强旅游品牌”的指示; 2007年11月22日《扬州市人民政府专题会议纪要》第88期第三条、第七条就扬州科技学院(筹)梅岭校区置换给我校做了具体部署。2008年9月,在市政府统筹安排下,我校整体搬迁,政府出资原扬州科技学院(筹)置换费7000万元。同年,我校校园改扩建项目通过了扬州市发改委立项,批准文号为:扬发改许发„2008‟524号。项目总投资7326万元,其中中央预算内投资250万元,学校自筹550万元,其余都是扬州市政府投入。2008年10月,我校向扬州星期九生态餐饮休闲有限公司提供146亩的土地使用权,该土地使用权我校出资1000万元,扬州星期九生态餐饮休闲有限公司负责投资800万美元,作为我校饭店服务与管理、烹饪、旅游服务与管理等专业的实训基地,供学生实训、见习和实习。截止2009年,我校新校园改扩建工程以及工程中实训设备累计先后投入9000多万元。2009年以来,我校不断添置实验实训设备,同时改造了男生宿舍、图书馆,美化了校园环境,完善了校园监控系统和校园无线网络系统。
(二)抓住创建机遇,推进内涵发展
我们以创建为契机,瞄准特色发展,着力推进内涵建设。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倡导工作 “创先争优”,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均要求永争第一,并在创建过程中锻炼教师、培养干部,促进教职工素养的提升;引导管理创新,以新理念、新思维、新制度、新方法、新手段展开工作,全面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强化创业教育,多渠道、全方位锤炼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通过课题引导、活动开展、校园文化提升等手段,丰富了“西点军校”式育人模式内涵;以课程改革、教学科研、技能竞赛和考级、创新大赛等为着力点或突破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 学生技能水平,增强学生综合能力,有效提高了学生公民素质、职业素养和综合素养,提升学校综合竞争力。
(三)推进校企合作,拓宽办学渠道
我校产教结合、校企合作有明晰的思路,并列入学校发展规划,保障措施到位,校企合作成效明显。我校与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北京工商银行会议中心、北京会议中心、国家发改委会议接待处、北京政府宽沟招待所、上海携程旅游网、上海延安饭店、中国武警总部招待所、江苏信息产业基地、扬州川奇光电、扬州各大一类幼儿园等40余家签订了联合办学协议,实施共同育人、共建基地、技术研发、师资培养、专业建设、质量监控等多方面合作,实现了学校文化和企业文化的双向通融,探索实践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形成了企业人员全程参与专业开发、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与课改,企业投资与学校共建基地,订单式培养等有效的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
为了拓宽办学渠道,学校走“内联外延”之路,省内先后在连云港灌南、扬州宝应等地设立联合办学点,省外先后在江西、甘肃、新疆、青海等省开辟了生源基地。学校还和太仓裕盛鞋业有限公司合作“在工在学”办学模式。国外和台湾醒吾技术学院、意大利阿•莫诺职业学院缔结姊妹学校,和新加坡航空机构、日本国际饭店协会、意大利阿•莫若职业学院、韩国永进专门大学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为了满足学生取得更好学历的需求,我校还与扬州大学旅游烹饪学院、江苏技术师范学院等七所高等院校 联办五年制大专。多元化办学使我校学生就业层次高,升学路子宽。近三年来,在扬州大市生源大幅下降的情况下,我校招生数每年均创新高,毕业生供不应求。
(四)优化师资队伍,提升师德师能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升办学质量和效益的基础和关键。为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我校从多维度加强师培训,优化师资队伍,提升师德师能。一是组织教师参加省级以上培训。学校多方面落实师资培养、培训经费,仅2010年我校用于教师的培养培训经费已达学校教师工资总额的9.4%。近三年,出国培训29名教师,省级以上培训达94人次,骨干专业的专任教师每三年轮训一次。二是建立教师顶岗实习制度。学校还结合教师专业岗位需求,每年寒暑假都安排专业教师下企业顶岗实践,促进了“双师型”教师的快速成长。三是引进行业大师、名师。以烹饪专业为例,引进全国烹饪大师三名、名师五名担任我校专业教学与指导工作,促进“双师型”教师成长及与行业技术的有机结合。四是培养青年教师。通过“亮相课”、“汇报课”、“五课教研”、“两课评比”、“三字一话”比赛等活动,通过“青年发展学校”、“师徒结对”等培养方式,努力打造了一支“政治上有信念、科研上有潜力、教学上有特色、发展上有后劲”的青年教师队伍。通过几年的努力,学校专业教师任职结构日趋合理,“双师型”比例达70.6%,拥有国家教学名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扬州市特级教师2人,扬州市学科带头人2名,扬州市中青年骨干 教师4名,扬州市名师工作室3个,中高级职称教师比例达54.8%。
(五)深化教学改革,推动科研引领
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不断探索、实践、深化教学改革,以先进的教学思想为引导,促进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的改革。我校把课程改革作为教学改革的先导和突破口,确立了以市场为主导,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以岗位需求为标准,以任务为引领,以创新为动力的课程改革理念,形成了以职业生涯规划实施为主线、以未来从业人员基本素养为路径的课改框架体系,已完成四个项目课程的构建与实施。同时开发出一批相应的校本课程:《劳务输出强化英语》、《饭店宾馆应急案例处理》、《旅游文化》、《口语交际》、《应用文写作》、《节令文化》等。项目教学还引发了考试内容和上课形式的改革,评价方式增加了自我评价、同学评价、实践单位评价,深受学生欢迎。以“汪氏小宴”为项目主题的12个项目教学设计方案获市一等奖,“说项目设计”比赛获两个市级一等奖。在产学研方面,研发了“汪氏小宴”春夏秋冬的点心,我校老师编写的项目课程教材《中餐厅摆台技能实训》和《餐饮服务技能实训》已作为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项目教学配套)而出版。我校通过了江苏省课改实验学校的验收。
以科研为引导,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专业建设。我校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教科研奖惩机制,以“解决问题”为教科研的出发点 和着力点,整体推动学校教科研工作顺利进行。近三年,32.6%以上教师的教科研100多篇论文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或交流获奖。目前,我校省“十一•五”科学规划课题《基于认知任务分析的中职教育课程项目化设计研究》已进入研究中期,已结题的省级课题《网络环境下中职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与评价研究》2010年获得江苏省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研究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现有市级以上课题研究17个,其中省级以上6个,科学规划课题1个,市各类立项课题11个。
(六)强化技能大赛,促进技能培养
我校一贯重视学生的技能培养,形成了“学技能,练技能、比技能”的浓厚技能比赛氛围。一年一度的高一年级“成才杯”和高二年级“能手杯”技能“双杯赛”已经成为校园文化的一部分。近几年,我校积极响应扬州市教育局号召,积极开展“技能大比武月”活动,师生同台训练,同台比武,进一步丰富了我校传统的技能“双杯赛”的内容和形式。技能大比武活动,实现了技能大赛常规化,涌现出了一批批技术能手和市级以上技能大赛选手,有力促进了师生技能水平的迅猛提高。近三年,师生在江苏省职业学校教师技能大赛中25人次获一、二、三等奖,历年来,学生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金牌四枚,银奖五枚。自2008年以来,我校连续四年被扬州市教育局授予“扬州市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先进学校”。
(七)创新育人模式,打造育人品牌 自2008年始,我校领导班子借鉴美国西点军校管理与育人理念,启动打造全国知名的“西点军校”式品牌职校,学校领导班子以“4A”为考评机制,以“5s”为素养目标,以“6W”为管理抓手,强力落实法规、军规、弟子规等“三规教育”,推行健康长跑、素养长跑等“两个长跑”为主要内容的素质教育,通过改革“一人一责”清扫方式,推行抹布打扫卫生、跑操、就餐前集队唱歌、宿舍军营化管理、实施“青年军校一日行为条例”、“激情早读”等措施,磨练师生意志,培养师生的责任意识、劳动意识、执行力和注重细节的精神。多年来我校一直利用专业优势和育人优势,积极服务于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扬州市委市政府组织的烟花三月国际经贸旅游节、国际运河博览会、亚举赛、世乒赛、世界华人篮球邀请赛、亚洲艺术体操锦标赛、国际马拉松赛等重大活动或重要会议的礼仪、讲解等服务工作都由我校承担。2010年,我校被评为江苏省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德育特色学校。“西点军校”式育人模式在全国也产生了影响,来自新疆、甘肃、广西、湖北、广东等全国各地的职业学校慕名到我校参观访问,对我校“西点军校”式育人模式均作出很高评价。近期,《中国教育报》对我校“西点军校”式育人模式进行了专题报道。
(八)加强基地建设,做强技能实训
我校遵循“全面规划,分步实施;校企对接,突出重点;硬件先进,功能齐全;文化熏陶,软件做优”的原则,按照“高起 点、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益”的建设要求,加大投入,加快校内生产性实习基地建设。目前,校内实训设备总额达1242.9万元,校内拥有实训基地10个,其中旅游服务与管理、中餐烹饪为省级实训基地,联合办学企业投资新建了一个信息话务实训基地;校外有学前教育、酒店服务、导游服务、计算机应用、市场营销、财会等专业40多个实训基地。实训基地已形成了集教学、生产、技术研发服务、职业技能鉴定于一体的学生素质综合训练中心,运行机制上实现了“七合一”,成为我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社会培训的有效载体。实训基地推行“5S”管理,注重企业文化与专业文化的对接。基地广泛向社会开放,资源共享,增强了学校自身活力,使学校获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九)重视“三创”教育,拓宽成才渠道
我校始终把“三创”教育作为我校工作重点之一。我校通过学科渗透、课程改革、教育科研、技能比赛、活动开展等途径,把“三创“教育落实到日常管理和课堂教学过程中。学校重视学生创业教育,依托各类载体,对学生进行创业指导:一是加大创业教育师资培训。目前,我校两名老师参加省级创业培训,一名老师参加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举办的创业培训(SYB)课程师资培训班,并获相应证书;二是开设创业知识讲座,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创业;三是积极市场调研,为学生选择合适的创业项目;四是以创业成功校友案例激励学生创业热情,定期邀请他们来校开设“校友讲坛”,为学生树立榜样;五是以“快乐的周三”选 修课活动及一年一度的“校园文化艺术节”为平台,营造校园创业文化氛围。学校通过公开评比“创业计划书”的形式,优选八个学生创业小组,根据“提供场地,指导营销,团队制胜,风险自担”的原则,帮助他们设立八个校内创业基地。
学校成立了“创新工作领导小组”,设有“创新工作室”。每年在全校师生中举行“头脑风暴”式的“金点子”大赛。根据精选出“金点子”,组建师生创新团队,制作创新作品,参加省市创新大赛。近三年,我校在省创新大赛中获一、二、三等奖共四人次,2010年我校获江苏省职业教育创新大赛“最佳组织学校”荣誉称号。
(九)拓宽培训渠道,真情回报社会
我校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利用现有资源,积极开展各类培训。为服务扬州打造旅游强市,我校与扬州市旅游局联合开展导游年审日常培训,年培训扬州大市导游400多人20期达8000多人次,有力促进了扬州导游从业人员的素质提升。我校还面向扬州各大三星级以上宾馆酒店从业人员,开办饭店英语等级测试培训班,年培训达1200余人。我校还积极与扬州市民政局联系,年培训退伍士兵50多人,为退伍士兵再就业打下了良好的专业技能基础;学校还与扬州市教育局联合举办市直学校食堂司务长、技术骨干培训,受到教育局领导的高度评价。与此同时,学校联系人事局组织举办机关、事业单位工人技术等级岗位升级考核培训。主要涉及园林绿化、园林服务、烹饪、保安、保管、营销、药剂、护理、图书资料、内外勤等多种工种的考核培训。学校面向社会年培训总人数达10000多人次以上,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各位专家,我们将以创建四星级职业学校为契机,瞄准特色发展,着力推进内涵建设。结合学校实际,倡导“创先争优”,卓有成效地开展教育教学、行政管理等各项工作,力争做优专业、做精品牌,服务师生成长、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努力将我校打造成中国第一家“西点军校”式品牌职业学校,同时我们也渴望得到在场领导、专家、学者的指点和帮助!谢谢大家!
江苏省扬州旅游商贸学校 2011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