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公布“读书引领进步”主题荐书读书活动党员干部推荐书目的通知
关于公布“读书引领进步”主题荐书读书活动党员干部推荐书
目的通知
各镇党委,各园区(街道)党工委,区委各部委办局,区各委办局(总公司)、各直属单位党委(党组、总支、支部):
“读书引领进步”主题荐书读书活动自3月份开展以来,得到许多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积极响应。截止目前,各地已推荐各类优秀书籍62本,圆满地完成了活动的第二阶段——推荐书目工作。接下来,主题荐书读书活动将转入第三阶段——学习交流,即各单位从推荐的书目中,选取2本以上书籍作为本单位党员干部的必读书籍,并开展读书交流。希望各级党组织善始善终组织好此次读书活动,从时间保证、经费保障等方面主动为广大党员干部创造一个优良的学习环境,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落到实处。所有推荐书目可到书店购买或从网上购买、下载。
附件:丹徒区党员干部“读书引领进步”主题荐书读书活动推荐书目表
中共镇江市丹徒区委宣传部 2012年4月26日
丹徒区党员干部“读书引领进步”主题荐书读书活动推荐书目表
书
籍
作 者
推荐单位
《怎么转—转型的力量》
主编:全哲洙
区商务局 2
《马列主义经典著作选编(党员干部读本)》
中组部、中宣部、中央编译局
区法制办
《精神的力量》
人民日报理论部
区教育局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塞缪尔·亨廷顿
区司法局
《中国模式——解读人民共和国的60年》
潘维
新城管委会
《政府职能转变论纲》
杜创国
新城管委会
《平凡的世界》
路遥
新城管委会
《我所知道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朱佳木
新城管委会
《<中国共产党党员领导干部廉洁从政若干准则>学习问答》
耿文清
新城管委会
《六个为什么——对几个重大问题的回答》
中宣部理论局
新城管委会
《毛泽东箴言》
中共文献研究会
新城管委会
《细节决定成败》
汪中求
新城管委会
《向世界说明中国——赵启正演讲谈话录》
外文局对外传播中心
新城管委会
《沟通协调能力》
江苏省委宣传部
新城管委会
《构建和谐江苏研究》
黄文虎
新城管委会
书
籍 作 者
推荐单位
《新农村党的建设》
李俊伟、徐宗军
新城管委会
《“中国模式”到底有多独特》
黄亚生
新城管委会 18
《〈强村之路〉——新农村建设范例与评析》
孙沛然
新城管委会
《从政提醒——党员干部不能做的150件事》
林广成
新城管委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陈锡文
新城管委会
《江泽民文选》
江泽民
新城管委会
《国家公诉》
周梅森
新城管委会
《觉醒 使命 担当——文化自觉十八讲》
任仲文
区科协
《人民法院审判理念读本》
最高人民法院编写组
区人民法院
《国情备忘录》
央视《国情备忘录》项目组
区人社局
《幸福就这么简单》
郭明义
区城管局
《城管来了》
随风打酱油 区城管局
《苏共亡党十年祭》
黄苇町
高资街道
《一生的资本》
奥里森·马登
区食药监局
《做最好的共产党员》
汪维宏、魏风华
区文广体局 区农委
《做最好的公务员》
谢立民
区供销总社
书
籍 作 者
推荐单位
《当代自然辩证法》
曾国屏
区发改经信委
《麦田里的守望者》
塞林格
区发改经信委 34
《幸福的方法》
泰勒·本-沙哈尔
区发改经信委
《尼采的心灵咒语》
尼采
区公安局
《世界上最伟大的推销员》
奥格·曼狄诺
区房管局
《感动中国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
张明林
区交通运输局
《感动中国的100位道德榜样人物》
凌文
区交通运输局
《国色》
周中
区交通运输局
《做最好的执行者》
吴甘霖、邓小兰
区交通运输局
《职工如何保持身心理健康与突破职业瓶颈》
杨晖
区交通运输局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陈泰先
国土丹徒分局
《社会主义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辅导读本》
傅兆勤 高资街道
《觉醒了的中国》
格林
区检察院
《开国总理周恩来》
力平
区检察院
《中国官文化批判》
刘永佶
区检察院
书
籍
作 者
推荐单位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问题探讨》
王广信,迟树功 上党镇
《马克思的历史理论》
威廉姆·肖
上党镇
《教育研究方法导论》
高尔等著
上党镇
《做最好的执行者》
吴甘霖、邓小兰
机关党工委
《国家公务员廉政必读》
贾玉林等著
机关党工委
《不抱怨的世界》 威尔.鲍温
谷阳镇
《党员干部保持党的纯洁性教育读本》
高桥镇
《把一切献给党》
高桥镇 55
《文化盛宴—市民大讲堂》
高桥镇
《共产党人之歌》
高桥镇
《共产党好》
李文道、赵震
高桥镇
《文明论概略》
福泽渝吉
《清贫思想》
中野孝次
《红军长征全史》
刘喜发等
《沉思录》
马可.奥勒留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全史》
余伯流、陈钢
第二篇:读书荐书演讲稿
演讲稿(楚天都市报罗欣)
与生活讲和
各位领导,各位前辈,大家下午好!
最近这段时间,我的微信朋友圈被一首歌刷了屏,我想你们也是的,不信你听一听:
(播放歌曲《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只播放4句: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你赤手空拳来到人世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没错,就是这首由高晓松作曲作词、许巍演唱的《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有人说,才听了4句就感动得泪流满面;也有人说,还没听完就吐了。
在很多人看来,这首歌在贩卖情怀。可我的一位老师却认为,这可不是什么鸡汤歌曲。诗歌和远方,一定是和眼前的苟且相互对应的,苟且的生活都过不好,哪来的什么去远方呢?带着诗和远方,在苟且中生活,与生活讲和。
他的这番话让我想起了一个老人,和一本书。
在讲这本书之前,我们先看一个问题: 什么是人生中最困难的事情?
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来看看这本老少皆宜的书吧:在全美各大图书畅销排行榜上停留四年之久的《相约星期二》。
作者是美国作家、记者米奇。书中的主人公叫莫里,社会学教授,一位行将去世却拥有健康灵魂的老者。
米奇是莫里的学生。毕业多年后,他从电视节目里,获悉老师患了绝症而赶去看望。而老师则宣布,要给他上最后一门课。地点在老师的书房,每星期一次,相约星期二。每周二,学生要飞行千余公里赶到病床前听课——一个老人,一个年轻人和一堂人生课。课程涉及家庭、工作、社会、原谅、衰老以及死亡等等,课程只上了十四节,最后一堂课是葬礼。
莫里老人是学生喜爱的老师,他个子矮小,稀少的头发覆在前额,有一双炯炯有神的蓝眼睛。他热爱生活,是个好动的人,是个舞迷,每个星期二都会去广场跳舞,直到直到流下汗水。他亦想就这样永远跳下去。但没想到的是,有一天跳舞中断了!一种凶险无情的疾病袭击了他!病人思维正常,而肌肉日渐萎缩硬化,直到死亡,世上没有办法医治。老人震惊了:“现在怎么办?”在老人寻找答案的时日里,病魔日复一日地折磨着他。他告别了教室,告别了广场,告别了驾驶,用上了拐杖,直到拐杖成了学步车……
莫里不是一个轻易放弃的人,他要把自己在病逝前对人生的哲思讲给学生听。
这里,我摘录几个阅读时曾重重触动自己神经的一些章节,说给大家听。
第三个星期二,他们谈论的是遗憾。
学生好奇,在老师知道死亡已经临近时,他会有怎样的遗憾?
莫里说,“我们所关注的是一些很自私的事情:事业,家庭,赚钱,买新车——陷在永无止境的琐事里,就为了活下去。因此,我们不习惯退后一步,审视一下自己的生活问,就这些?这就是我需要的一切?是不是还缺点什么?”
看到这里的时候,我想起了唐朝的布袋和尚写过一首禅诗《插秧歌》:“手把青苗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后退原来是向前。”
“低头便见水中天”,农民插秧的时候,一低头便看见倒映在秧田水中的蓝天,原来不一定要抬头看天,有时低头也能看见蓝天,而且看得更清晰,看得更亲近。
“后退原来是向前”,农民插秧的时候,是一步步后退着插成一行一行的,退一步其实就是进一步,看似人在后退,其实是向前进。
当下,我们很多人都在拼命地奔跑,得了一种现代病,那就是“走了很远,却不知当初为什么出发。”
讨论家庭是在第五个星期二。老人示意学生看他书架上的照片,是他与妻子儿子和弟弟的合影。
老人说:“知道有一个家在守护你。只有家庭能给予你这种感觉。金钱办不到,名利办不到。”
“如果没有家庭,便失去了可以支撑的基石,我得病后对这一点更有体会,如果得不到家庭的支持、爱抚、照顾和关心,你拥有的东西便少得可怜。”
“当然会有人来探望,朋友、同事。但他们和不会离去的亲人不一样,这跟有一个始终关心你,和你形影不离的人不是一回事。”
第七个星期二,讨论的是衰老。老人除了呼吸和咽食,一切都得求助于人,这比快速死亡要残酷得多。
然而老人怎么对待的呢?他说,我的时间已经到头了,自然界对我的吸引力就像我第一次看见他是那样强烈。对于别人的照顾,他开始也觉得不方便,特别是作为一位绅士,最不愿意接受的暴露,比方说别人替他翻身、擦屁股,但很快又释然了。
他感受到了依赖别人的乐趣。“我就像回到了婴儿期,有人给洗澡,有人抱你,有人替你擦洗,我们都有过当孩子的经历,他留在了你的大脑深处,对我而言,这只是再重新回忆起儿时的那份乐趣罢了。”
这种心态足以化解一切的悲剧,可贵的是,作为教师,他把自己的这种理解又上升为课程,他对学生说:“拒绝衰老和病痛,一个人就不会幸福。因为衰老和病痛总会来,你为此担心害怕,却又拒绝不了他,还会有幸福吗?”
他坦然地告诉学生,“我不会羡慕你的人生阶段。这些年龄段我都经历过,我知道是什么样的。当我是个孩子时,我乐于做孩子;当我是个聪明的老头时,我乐于做个聪明的老头。”
最令我感动是,临近死亡的前几天,他还调皮地说:“千万别把我烧过了头。”
能有这样一种心胸接受死亡,莫里老人的解释就是:学会了死,就学会了活。
在我们的价值理念中,什么都是越多越好。房子越大越好,钱越多越好,车子越贵越好。这种全球性的文化灌输,每时每刻都在异化着我们关于幸福的定义。
第八个星期二,他们谈到了金钱。
老人认为人生中的升迁、赚钱等行为,总想按世俗的标准,其实这是生活的误导。
他告诫学生:“米奇,如果你想对社会上层炫耀自己,那就打消这个念头,他们照样看不起你。如果你想对社会底层炫耀自己,也请打消这个念头,他们只会嫉妒你,身份和地位往往使你无所适从。唯有一颗坦诚的心,方能使你悠悠的面对整个社会。”
从越多越好的误导的惯性里走出来,唯一的办法是,建立你自己的文化,在大的问题上——如何思考,如何评判,你要自己说了算。
临终前几天,他思考了一个人最低的需要和最高的需要。他说,如果他还有一个完全健康的一天,他会做些什么? 他想来想去,觉得最满意的安排就是这样的:
早晨起来,进行晨练,吃一顿可口的早餐,然后去游泳,中午,请一两个朋友们共进午餐,然后去公园散步,看看自然的色彩,看看美丽的小鸟。晚上,一起去饭店享用最喜欢吃的鸭子,剩下的时间就用来跳舞,然后回家美美的睡上一觉。
这就是老人梦幻中的一天,学生很惊讶,梦幻的24小时居然仅仅简单!
我们每天过的不正这样平凡的一天吗?不要在生命垂危的时刻,才发现自己已经错过了美好的每一天。
第十二个星期二,天空中阴霾密布。莫里盖着毯子,米奇坐在躺椅的另一头,帮他按摩已经呈拳曲状的脚踝。这一课,他们谈的是“原谅”。
老人回忆,有名年轻时代的朋友,在前些年一直在请求他的原谅,可是自己拒绝了。几年前,他死于癌症。“记恨和固执都是毫无意义的,这种情绪让我抱憾终身……”老人哽咽着说,“我感到非常难过,我没有去看他,我一直没有原谅他,我现在非常非常的懊悔……”
哭了几分钟后,他告诉学生,“我们不仅需要原谅别人,也需要原谅自己。原谅自己应该做而没有做的事。你不应该陷在遗憾的情绪中无法自拔。”
道别是在第十四个星期二,老人穿着一件黄色的睡衣,躺在床上,他的身体萎缩得厉害,让人觉得像少了哪个部位,小得如同一个孩子,脸上硬挤出一丝笑容。学生紧紧地拥抱着他,脸贴着脸,肌肤贴着肌肤,久久没有分开……他眯起眼睛哭了!低声说:“行了。”
死亡是黑色的,老人的心态却是金黄色的,他说:“如果早知道面对死亡可以这样平静,我们就能应付人生最困难的事情了。”
学生问老师:“什么是人生最困难的事情?”
“与生活讲和!”老人给出了一个平静而有震撼力的结论。
是啊,与生活讲和!简单的几个字道出了人生最高的智慧。
美国神学家尼泊尔曾有一段著名的祷词:“上帝啊,请赐我以平静,接受我所不能改变的事情,赐我以勇气,改变我所能改变的事情,并赐我以区分这两者的智慧。”
生活的艺术在于,你要懂得怎样做一个弹性体,不屈不挠却又能伸能缩,有所为并有所不为,努力接纳人性的复杂性、生活的不确定性,找寻支撑世俗生活的韧劲和与生活讲和的可能性。就像孔子所说的,“从心所欲不逾矩”。
莫里为自己拟的碑文是:一个终身的教师。
瘦小的他当之无愧。他用微弱的力量,设计了人生的最后一个课程,他把自己当标本,边讲解,边洗涤,边解剖。
欢迎你们,来上莫里的最后一课,让我们一起《相约星期二》。
谢谢各位!
附推荐书目:
1、《公正》
作者迈克尔•桑德尔著名政治学家,作家。现任教于哈佛大学。桑德尔教授30多年来一直在哈佛大学讲授一门名为“公正”的课程,这是哈佛历史上累计听课学生人数最多的课程之一,是哈佛有史以来单学段参与人数最多的课程。英国的《卫报》称迈克尔•桑德尔教授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老师之一”。
推荐理由:我们的社会、我们的思潮、我们的正义观,正陷入尴尬的两难选择当中。看看哈佛教授是怎么说的。
2、《午夜之子》
作者鲁西迪虽然是因为《撒旦诗篇》被下了追杀令而成为世界焦点,但他文学上的成就,是这本被誉为“英语世界罕见的完美小说”的《午夜之子》。
推荐理由:书题材独特,场面恢宏,想象力丰富,情节曲折多变,是二十世纪为数不多的与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齐名的魔幻现实主义巨作。
第三篇:《往事》读书荐书
往 事
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下午好!
我是***公司的***。我今天跟大家推荐的书目是史铁生的文集《往事》。特别说明一点,是由野莽、欧阳常贵主编,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版本,这个版本的发行量可能不是很大,市面上已经不好买到全新的了,但我还是坚持推荐这个版本,只因为它的选文原则。以这本书为例,它选录了史铁生的处女作(《兄弟》)、成名作(《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代表作(《我与地坛》)和2000年以来的新作品,这就将史铁生的文学成长之路展现在了我们面前,让我们能对这位优秀作家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我向大家推荐的也就不仅仅是一本书,而是史铁生这个人。
我们要聊史铁生,也应该先说说他的生平经历。史铁生于1951年1月出生在北京,1967年初中毕业,1969年去到陕西延安地区插队。三年之后,也就是他二十岁那年,他的双腿开始出现问题,从此坐上了轮椅,开始了与疾病终生抗争的日子。这一年是他人生的一个重大转折点,此后他开始频繁地思考生于死的问题,并走上了写作的道路,成为了一个“职业生病,业余写作”的人。直到2010年去世,他才从病痛中彻底解脱出来。史铁生近六十年的人生,其中大半的年月都在和病魔作斗争,于他是苦难和折磨,却也锻造出了一位文学大家。
我将按文体来介绍这本书收录的文章。
我个人认为史铁生在散文上的造诣要高于小说,而散文中写作技法最为成熟、感情最为深沉、思想最为深刻,打磨得精细也最有分量的一篇,当是《我与地坛》,这篇文章是史铁生才情与哲思的集中体现,作为一篇散文,《我与地坛》的篇幅太长了,通常的散文名篇不过数千字,而要驾驭一篇一万二千多字的散文,还要不失散文的自然和灵气,是很难的。《我与地坛》分为七个小节,每个小节各自独立,写得率性洒脱,恣意汪洋,其中包含了他在地坛中得到的生命启迪和人生的感悟,对母亲的后悔和无尽的思念以及与地坛不可分割的情感。再说这篇文章的语言,老舍在评论自己的《骆驼祥子》时说,这是一本可以朗读的书,说的是句式的长短错叠,措辞的音韵考究让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富于音乐美感。《我与地坛》也是这样一篇可以读出声的文章。史铁生不是一个学者型的作家,他的文章里面没有很晦涩拗口的部分,但他也不是一个完全口语化的创作,而且阅读的时候也没有时间上的隔离感,他的语言是低调的、质朴的、内敛的、1 / 3 情理交融的,同时又非常典雅、醇厚。以书面语为主,偶尔会使用到一点口语化的句子,这种语言入口之后既有味道和嚼头,但又不至于嚼不烂,正如汪曾祺所说的“俗不伤雅,既不掉书袋,也有文化气息”。我们说这篇文章是散文的经典,是因为它美而且深刻。这就不得不说作者的立意了,我认为史铁生的创作中有一个统一的、贯穿始终的主题,就是对生与死的思考。这决定了他的文章不是舞文弄墨的游戏,而是对人类生命的终极关怀。身体的残疾将他束缚在了轮椅之上,而他的思想因此更加自由。就像他自己说的,残疾是他的罪孽,亦是他的福祉。文章中议论的部分总是凝练而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写与母亲的感情,史铁生也是用深情却丝毫不带煽动性的文字写就的,每个人都能从中看到自己亲人的影子,让人无不动容。总的来说,《我与地坛》是一篇文学性和思想性兼具的作品,值得被反复阅读,常读常新。
史铁生的小说也曾多次获奖。在他的小说中常常出现以他自己为原型的人物——身体被病痛束缚的人。我们知道史铁生很长时间地处在一种缺失状态之中——身体方面的缺失、二十五岁时母亲去世造成亲情上的缺失,这种状态让他生发出许多人不可能生发的情感体验,这样他才能见人之所未见,发人之所未发,对生命的思考提升到一个特殊的高度,用不同的视角来阐释这个世界。他笔下的人物,总是面对着荒凉无奈的生命,但是他并没有一味地教导人们要正视命运的不公,传播所谓的正能量,他更多的写的是对生命的思考,回到生命的起点,去思考人生与世界的疑难与困惑,因为这种思考,生命不再显得荒凉。
《我的遥远的清平湾》算是他的早期作品,也是他的成名作,以插队时期的生活为创作背景,口吻尤其的轻快,像阳光在清澈的小溪里跳跃,把插队生活写得意趣盎然,而其中的心酸艰苦都隐在了文字背后。
《往事》写得朴素而冷峻,情节构架精巧,从童年的除夕 ,知青时的夜晚 ,再到多少年后婚姻的终点 ,这期间 ,人世沧桑、命运的大起大落都被史铁生从容的叙述所淡化乃至省略。小说结尾以一个疑问把这个故事引向了形而上的思考,“要是一个人做梦 ,到死都没醒 ,你说 ,这梦还能算梦吗”。史铁生总在不经意之中让我们触摸到人生的本原问题。
除了散文和小说,史铁生还有哲思抒情散文随笔——《病隙碎笔》,这是一系列思辨性很强的小短文组合而成的长篇。这算是史铁生的人生笔记,通过对生命的追问,寻求生命的意义。相比散文和小说,思想性更强。
我们在聊史铁生的时候,往往会给他贴上一个“身残志坚”的标签,我觉得这样的 2 / 3 标签着实低估了他,他的确向我们传达了坚韧的精神,但那只是他的思想中小小的一部分。史铁生绝对不只是一个励志的人物,他思想的深邃远远高于普罗大众。他的散文写得大气洒脱,有运筹帷幄的大将风度,他的小说充满了荒诞主义色彩和黑色幽默,他的剧本构想更是呈现出超现实主义的风格。有人评价史铁生说,“他是一个不断想用文字说服自己,渴望寻求解脱,最后却释然了我们的人”。深以为然。
真的非常推荐大家去了解这位作家,我个人觉得在有生之年读到史老的文字,能够拓展生命的宽度。
谢谢大家!/ 3
***公司 201*年*月
第四篇:读书活动书目
毕业年级和医学专业国防生
2011——2012学年读书活动书目表
(每周一篇)
1、《赠与今年的大学毕业生(胡适1932年6月27日在北大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2、《政治人的人文素养(龙应台在台大法学院的演讲)》
3、《小马过河的故事》
4、《游褒禅山记(王安石)》
5、《教育家的自家田地》、《敬业与乐业》(梁启超)
6、《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
7、《矛盾论》
8、《实践论》
9、《纠正党内的错误思想》
10、《中国各阶级的分析》、《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11、《反对本本主义》
12、《改造我们的学习》
13、《整顿党的作风》
14、《反对党八股》
15、《纪念白求恩》
16、《组织起来》
17、《为人民服务》
18、《关于领导方法的若干问题》
19、《永远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20、《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21、《论持久战》
22、《战争和战略问题》
23、《必须强调团结和进步》
24、《愚公移山》
25、《关于健全党委制》
26、《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
27、《党委会的工作方法》
28、《唯心党史观的破产》
29、《大量吸收知识分子》
30、《总结经验,教育干部》
第五篇:读书活动推荐书目
附件1:
2014年“南苑书香”读书活动推荐书目 哲学类
《查拉斯图拉如是说》(德)尼采
《西方美学史》 朱光潜
《苏菲的世界》(挪)乔斯坦·贾德
《生命的思索——史怀哲自传》(德)史怀哲著/赵燕飞译 《文化科学与自然科学》(德)李凯尔特
社会科学类
《娱乐至死》(美)尼尔·波兹曼
《乡土中国》(美)费孝通
历史、地理、军事类
《史记》[汉]司马迁
《第三帝国的兴亡》(美)威廉·夏伊勒
《万历十五年》黄仁宇
《战争论》(德)克劳塞维茨
《历史研究》(英)汤因比
《中国人史纲》柏杨
《帝国的惆怅》易中天
《重说中国近代史》张鸣
《五百年来谁著史:1500年以来的中国与世界》韩毓海 《北洋大时代》陈钦
《大汗之国:西方眼中的中国》(美)史景迁 文学类
《大清相国》王跃文
《长恨歌》王安忆
《巴黎圣母院》(法)雨果
《大秦帝国》孙皓晖
《古文观止》[清]吴楚材、吴调侯选编;安秋平点校
《飘》(美)玛格丽特·米切尔
《第二十二条军规》(美)约瑟夫•海勒
《丰臣家族》(日)司马辽太郎
《窗边的小豆豆》(日)黑柳彻子
《穆斯林的葬礼》霍达
《爱的教育》(意)埃德蒙多·德·亚米契斯
《胡雪岩全传(三部曲)》高阳
经济、管理类
《国富论》(英)亚当·斯密
《贫穷的本质》(印)阿比吉特·班纳吉、(法国)埃斯特·迪弗洛 《巧克力经济学》(法)安德烈·傅颂著
《货币的教训》 周其仁
《富爸爸穷爸爸》(美)罗伯特·清崎、(美)莱希
《美元大崩溃》(美)希夫,(美)唐斯
《巴菲特致股东的信》(美)沃伦·巴菲特
《金融的逻辑》陈志武
《大数据时代》(英)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细节决定成败》汪中求
通识教育类
《我是旷野的小花——南丁格尔的生命历程》张文亮
《谁的青春不迷茫》刘同
《世界因你不同》李开复
《大学人文读本(三卷)》夏中义主编
《傅雷家书》傅雷
《山居笔记》余秋雨
《读大学究竟读什么?》 覃彪喜
《我不要你死于—事无成——给女儿的17封告别信》(阿富汗)法齐娅·库菲
《创造思维方法训练》刘道玉 《大学之理念》金耀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