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州农信社助力县域经济

时间:2019-05-13 08:21:0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盖州农信社助力县域经济》,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盖州农信社助力县域经济》。

第一篇:盖州农信社助力县域经济

盖州农信社助力县域经济

盖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经过多年发展,40个营业网点覆盖全市城乡,占盖州银行业网点的1/2。存款规模占全市银行存款的1/3,每年发放占全市90%以上的农业贷款,信贷支持全市30%以上农户,发放的各类贷款余额占全市金融机构的50%以上,在盖州金融业树起了农村信用社品牌,已成为服务盖州城乡经济建设的金融主力军。

截至今年8月末,盖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各项存款余额突破40亿元大关,较2005年末增加24亿元,5年增长2.4倍,年均增幅18%。各项贷款余额27亿元,较2005年末增加17亿元,增长2.6倍,年均增幅为20%;农业(农户)贷款余额13亿元,比2005年末增加9亿元,农业贷款占贷款总量的50%。

自觉地承担起支持 “三农”、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重任。盖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围绕盖州市委、市政府“品种特色化、基地规模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的现代农业发展思路,创新支持方式,继续搞好产前、产中、产后的金融服务。着重支持 “公司+农户”的产业模式,支持特色农业、优势产业,重点抓好水果、畜禽、柞蚕、蔬菜及水产品加工产业的资金支持工作,助其建立农产品加工集中区和基地,促进农产品加工企业集群发展。在盖州市沙岗镇组建了盖州市联达果蔬专业合作社的惠怀顺理事长说,自从有了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支持,他们村已从传统的粮食生产向现代农业发展,如今,村里家家户户建起种植业暖棚,成为“一村一品”示范村。目前,村里暖棚面积达到1500亩,户均4亩,人均1亩。人均年收入达万元以上,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盖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还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搞规划、上项目,坚持“农业产业化发展到哪里,信用社支农服务就跟到哪里”的原则,把支农资金向支持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倾斜,重点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壮大和设施农业建设。共向46个专业合作社投放贷款5295万元,先后支持培养了九寨水果大棚、沙岗暖棚、徐屯生姜种植等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以及东部山区绒山羊养殖园区。在春耕生产的农忙季节,为了让农民不误农时,盖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每年都要组织信贷人员背包下乡,到田间地头现场办公,就地为农户办理贷款。今年3月,徐屯信用社信贷工作人员连续5天为401户农户发放贷款660万元,一天发放贷款额最高时达100余万元。农民由衷赞叹:“信用社送贷下乡,把服务送到家门口,既省时又方便。”

与此同时,着眼于培育长期合作伙伴和优质黄金客户,盖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将贷款营销对象适时转向中小企业,“走出去、请进来”,全力塑造信贷业务新品牌。在全市开展中小企业调查、建档和评信工作,了解企业的资产负债、生产经营、市场前景、信用程度、资金需求等情况,目前,全市共建立企业经济档案500个。在此基础上,他们有的放矢地组织好贷款发放,累计向64户中小企业发放抵押贷款2.4亿元,为其发展壮大提供了强大的资金支持。九仓供热有限公司于2006年成立之初,因时间紧、财力有限不能按时采购供暖用煤,向盖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提出了贷款申请,信用社领导对此给予了高度重视和积极支持。经实地考察后,在很短的时间内提供了500万元信贷资金支持。2009年,在供热管网更新改造工程中,盖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帮助他们向省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申请了2600万元项目贷款。今年,由于供暖面积大幅度增加,九仓供热公司购进冬季供暖用煤资金不足,盖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主动帮助联系兄弟联社,以社团贷款方式向他们提供了3000万元的信贷资金,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在盖州市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大力支持下,九仓供热公司度过了最艰难的起步阶段,逐步走上了正轨,现公司资产达亿元,总供暖面积300万平方米,年实现利税数百万元。

□常 新/本报记者/徐 鑫

第二篇:四个推进“助力农信社改革

“四个推进”助力农信社改革发展

2010

农信社改革必有之路是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建立现代金融企业机制,在保持支农定位的基础上,实施多元化市场竞争,笔者认为,当前农信社要以“四个推进”为抓手,为改革发展增添动力。

一、推进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一是把握产权改革重点,优化股权结构。通过增资扩股、定向溢价增发、农户股金集中转让给专业合作社、建立股权溢价流通转让机制等方式,促进股权适度集中;进一步放宽投资入股比例、投资人地域限制和企业法人盈利年限限制,提高投资者入股积极性;坚持市场化取向,加快推进省内、省际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之间的战略合作、区域联合和兼并重组,开展业务合作与资本联合,拓宽机构资金来源。二是对组建农村商业(合作)银行,要严格准入条件,严格标准程序,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成熟一个,审批一个”,审慎稳妥开展筹建工作。

二、推进管理体制改革,转换经营机制。要理顺行业管理与经营管理的关系,行业管理是通过制定整个行业的规范和准则,引导各地农信社共同遵守。经营管理即省联社围绕增强提升服务功能,依据市场原则办理部分自营业务,提高全辖社的整体防范风险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加强对县级联社的经营风险防控,省联社可以实行稽核垂直管理制,防控经营风险。以激励有效、约

束严格、权责明晰、奖惩分明的经营原则,重点抓好劳动用工、财务分配制度改革,强化信贷问责制,确保农村信用社经营机制真正转换。

三、推进金融创新,促使竞争多元化。

信用社作为地方性金融机构,相较专业银行,可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通过服务方式和金融产品创新,实施多元化竞争策略,来稳固并扩大市场。要密切联系各农村行业协会,了解其资金需求情况。推行支农贷款限时服务,推广“阳光信贷”,满足农民贷款的时令需求,建立涉农贷款的“快车道”。建立农村信息传输平台,畅通资金、技术、金融服务等对称信息。积极推进农村金融服务电子化、信息化和规范化,推行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短信银行。同时,积极探索林权、渔权、土地经营权和农户作为贷款抵(质)物的贷款品种,拓宽有效抵押品范围,提高农户贷款覆盖面。建立政府支持,企业和农信社多方参与的担保制度,完善农业贷款风险分担机制。探索建立与专业合作社合作信贷机制,建立与农业保险机构的业务合作,构建农业贷款风险转移机制。

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促进科学发展。良好的企业文化是促进企业科学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农信社要构建具有自身特色和强大凝聚力、向心力、感召力的企业文化,把全体职工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和有效的团体。要通过制度的导向、渗透和约束力量,形成员工共同遵守和奉行的价值观念、基

本信念和行为准则,使制度文化成为信用社经营发展的内在凝聚力和驱动力。搞好人本文化建设。积极创造条件,为职工提供施展才华,实现自身价值的机会和舞台,使人得到自由全面的发展,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设计并推行标准化行为模式,搞好行为文化建设,将农信社的经营理念、信贷流程、操作程序、服务礼仪细化到每个网点、每个岗位、每位员工。搞好创新文化建设,铸就持续发展的灵魂。把创新植入企业价值观,培育员工的创新精神,使之转化为一种动力和依托,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此外,农信社企业文化还要有风险文化特征,作为特殊行业,防范控制信贷风险、操作风险、职业道德风险等各种风险要始终贯穿信用社企业文化建设当中。

第三篇:镇域经济汇报

XX镇镇域经济发展工作情况汇报

(2012年6月)

市委、市政府组织各区、镇赴苏浙学习之后,我们对镇域经济发展有了新的认识,结合XX镇实际,认真研究镇域经济发展新思路、新目标和新措施,以利于强力推动镇域经济率先跨越发展。1-6月份,工业总产值达到3.8亿元,同比增长36%,占任务6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46亿元,同比增长76%,占任务148%;地方财政收入完成648.35万元,同比增长21.5%;招商引资任务完成3.65亿元,占任务的182.5%;新增个体工商户69家,个体私营企业15家,占任务的77%。

一、以新一轮的思想大解放,再掀赶超跨越、加快镇域经济发展热潮。6月11日下午,立即召开党委政府成员会议,贯彻传达考察学习情况和领导讲话精神,研究在全镇学习贯彻落实方案。当晚印发学习材料260份。6月12日,组织全镇机关干部、各村两委成员、镇直镇办负责人、各企业负责人集中学习市、区考察期间的会议精神,围绕贯彻落实好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三高一大”工作总要求,在全镇范围内深入开展“思想再解放,境界再提升,目标再拔高,落实再高效”的主题活动,进一步调整、理清工作思路,拔高工作目标,勇于担当,勇于实践,用学习的成果,强力推进镇域经济跨越发展。要求镇村干部,每天都要学习《莱芜日报》、1莱芜电视台报道的讲话和经验介绍,对照先进找差距,学习先进促发展。第一时间,迅速在全镇掀起了新一轮解放思想,提升境界,奋起赶超,科学跨越的热潮。

二、以高境界、高标准、高起点为第一追求,进一步理清思路,调高目标,实现镇域经济快速膨胀发展。对比江浙,我们更加深刻感受到“三高一大”工作总要求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我们研究确定了“东部电线电缆,西部新材料,南部新能源,北部生态旅游,中部加快城镇化”的产业及镇域发展布局,利用3年时间,全镇工业总产值达到30亿元,利税3亿元,5年之内,工业总产值达到70亿元,利税7亿元,确保地方财政收入每年保三争四目标的实现,到2015年地方财政收入力争达到5000万元。在镇政府以东,打造占地1000亩的电线电缆产业园。努力建设山东省电线电缆特色产业镇,充分发挥科虹、振泰两大龙头作用,加大线缆相关企业的引进力度,牢牢抓住电线电缆这个牛鼻子,坚定信心,将产业集群打造好,将品牌做大做强,建成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线缆制造产业基地,打造镇域经济发展“高峰”。今年在建的科虹线缆产业园,5万平方米的车间7月底建设完成,8月份安装设备,10月份四条中高压生产线建成投产,同时新开工建设6.6万伏橡套线缆项目,750千伏超高压立塔、7000平方米研发中心,着手核电电缆项目的规划设计。豪泰特缆项目2万平方米的车间7月上旬建设完成,8月份进行

设备安装,9月份投产。在镇政府以西规划建设1000亩的新材料产业园。加快中小企业发展和储备,实行捆绑发展,聚小成大,建立新型材料产业集群,打造镇域经济“群山”。目前,一期入园项目5个,2家已经投产,3家已开工建设,正在洽谈的还有7家,力争利用5年的时间,引进中小企业30家,产值到达20亿元,利税2亿元。在南部三平洲村,建设新能源产业区。6月14日与中电(香港)集团公司主动对接,就施工便道、变电升压站、成立指挥部等事宜进行现场办公,加快项目推进。该项目总投资10亿元,分2期实施,一期投资5亿元,建设33台风力发电机组,架设风力电网,计划于2012年7月开工,年底建设完成;二期投资5亿元,建设33台风力发电机组和风力变电站,计划于9月开工,2013年建设完成。项目投产后,年发电量达到50万兆,产值30亿元,利税3亿元。将成为全市新能源产业的典型示范工程。在镇政府以北,建设生态旅游产业区。依托青石关、齐鲁古道、平洲顶等历史遗迹,管家庄村与淄博天恒集团、大英章村与莱芜创富集团合作,就望鲁山等景区实施开发建设。重点围绕齐鲁文化、齐鲁长勺之战、中国八极拳基地、特色生态农业做好山区特色文化旅游的文章,建设莱芜北部旅游名镇。在政府驻地建设特色鲜明的现代化城镇。坚持双轮驱动,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定位于莱芜北部特色产业化重镇,集中精力完成城镇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

规划,按照30000人的居住规模来谋划XX的发展,当前重点围绕大项目搞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

三、以深化落实为根本,将学习成果落到实处,强力推进镇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以市场化的思路深化落实。企业大发展,资金、人才、管理是关键,当前我们不仅关注企业投入、进度,更关心企业科学持续发展。为此,针对资金问题,我们鼓励企业通过市、区金融办规范运作上市及风投工作;针对人才问题,强化与名牌高校、研究院所加强联系,统筹做好人才梯队建设;在镇政府以西规划建设占地100亩的人才集聚区,规划建设楼房20栋,专家公寓20栋,将公共服务资源向该区域集中,形成招贤纳才的良好环境。加快天然气、电力双线保障、标准化中心学校、卫生院及派出所升级改造等工程的实施,为企业发展创优氛围。通过土地增减挂钩为项目建设增加土地容量,今年西平洲挂钩试点已通过验收32亩,横顶村还未立项,已完成复耕土地39亩,同时东车幅、张家台、下崔等村前期工作已准备充分,立项批复后即可加快实施。

以一线工作深化落实。围绕新目标和项目,结合实际,重新调整工作布局,要求党政负责人每天一个现场调度会,在一线发现问题,抓推进。镇“转提优保促”领导小组办公室,不定期对包项目责任人服务企业情况进行督查,并做好督查记录;实行包项目责任人“日总结、周汇报”,以督查促落实,确保包项目责任人扑下身子,搞服务、促进度。

以作风转变深化落实。“治庸”,在一线提升能力,要求镇村干部摒弃自甘落后、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思想,提振精气神,在项目一线学习帮办,增长才干。目前,镇政府下发文件,进一步明确发展个体工商户和个体私营企业是各村重要工作内容,将发展个体工商户及私营企业任务进行量化分配,明确任务目标,对完成情况一周一通报,同时作为年终实绩考核和评先树优的重要依据,让一部分具有经营能力的个人走上规范发展的路子,为壮大农村经济夯实基础。“治懒”,在一线服务项目,要求镇村干部摒弃畏难发愁、懒散落后的行为,务实勤政,在一线抓具体事,大事小事都要抓,沉下身子,踏踏实实搞服务。针对村集体发展困难、无集体收入的实际,为解决统筹发展问题,开展XX镇“五亩地示范田“工程,要求村两委,集体种植金银花、XX蜜有机桃、桔梗等经济作物,保证村集体正常办公经费不低于30000元。“治慢”,在一线提高效率,要求镇村干部摒弃效率低下、疲于应付、贻误工作的现象,立说立行,推进项目高效运转。“治蛮”,在一线改进作风,要求镇村干部摒弃服务态度差、沟通能力差、吃拿卡要的行为,严格按照“转提优保促”的要求,尽全力服务镇域经济更好更快发展。

第四篇:镇域经济发展规划

镇域经济发展规划

2008—2010年,是中江乡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时期,也是我乡镇域经济发展的良好机遇期。在新一轮的经济发展中,镇域经济在中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更加重要。为了鼓励、支持和引导镇域经济更好更快地跨越式发展,按照党的十七大精神,依据《平邑县第十二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结合全乡镇域经济发展实际,特编制本规划。

一、现实基础和发展环境

近几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乡镇域经济快速健康发展,各项主要经济指标有了很大提高。镇域经济在调整经济结构、增加财政收入、活跃乡场、扩大就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促进全乡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力量,对全乡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经过近几年来的快速发展,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具体表现为“五个基本形成”:第一,发展基础基本形成。总的来看,主要体现在总量和速度两个指标上:2007年全乡镇域经济总量达到15亿元,增长速度连续几年保持在22%以上,为今后的跨越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第二,领导体制基本形成。发展领导小组,配备了工作人员,形成了统一领导、横向协作、上下贯通、齐抓共管的新格局;第三,政策体系基本形成。近年来,国家、省、市、县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支持引导镇域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为镇域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提供了保障;第四,镇域企业队伍基本形成。涌现出了一批骨干企业,全乡镇域企业在数量与规模上也不断增加;第五,发展氛围基本形成。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各部门密切配合,新闻媒体大力宣传,政府表彰奖励力度不断加大,全社会积极支持、广泛参与镇域经济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厚。

镇域经济总量快速增长,2007年全乡实现GDP4.2亿元,是2002年的2.8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5亿元,是2002年的2.6倍;实现财政地方收入320万元,是2002年的1.2倍;农民纯收入4620万元,是2002年的1.8倍;招商引资实现合同利用外资1.36亿元,实际利用外资9152万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5.1倍和4.5倍。基础设施不断改善,按照“五区一园一市场”的小城镇发展格局,完成了道路硬化和美化,架设了一条10千伏的工业电力专线。不断提升小城镇档次,使其真正成为镇域经济建设的平台和载体。

二、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2008—2010年镇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用科学发展观统领镇域经济发展全局,以实现跨越式发展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务实创新,大力实施科教兴邦、开放带动和可持续发展战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构建先进工业化基地和现代农业示范区,为加快全乡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步伐,全面建设惠及全乡人民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推进产业富民,构建和谐社会主义新农村,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二)发展目标

1.定性目标

2008—2010年,进一步改善镇域经济发展的政策环境、政务环境、舆论环

境、融资环境,大力拓展镇域经济的产业空间,全面提升镇域企业的发展质量。在产业集群化、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方面,促进镇域经济快速发展;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使镇域经济成为中江经济增量的重要支撑,在吸纳就业、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等方面做出更大贡献。

2.定量目标

镇域经济实现增加值年均增长20%左右。到2010年,全乡民营经济力争完成增加值5.2亿元,占全乡经济比重达到68%。

重点扶持一批民营企业做大做强。到2010年,销售收入超500万元的企业达到15户以上,超亿元的企业达到5户以上。

增强产业集群的产业竞争优势和特色集聚效应,全面提升产业集群的整体竞争力。到2010年,全乡产业集群实现工业增加值3.1亿元,实现销售收入8.9亿元,年均增长30%左右,培育2个以上销售收入超亿元的产业集群。

镇域经济财政贡献能力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到2010年,全乡民营经济实缴税金占全乡税收比重达到80%。

镇域经济吸纳就业能力显著增强。到2010年,镇域经济从业人员达到2万人。

三、主要任务

(一)树立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资源开发与节约并重,把节约放在首位的方针,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核心,以节能、节水、节地和资源综合利用为重点,加快循环经济发展。引导企业做好资源的高效利用、综合利用和再生利用,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鼓励企业循环式清洁生产、建设绿色工厂。综合利用各种建筑废弃物及秸杆、畜禽粪便等农业废弃物,积极发展生物质能源,大力推广大中型沼气工程,促进沼气产业化发展,推动不同行业通过产业链的延伸和耦合,实现废弃物的循环利用。使全乡民营企业资源利用率大幅度提高,废弃物排放显著减少,初步建立起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经济效益好的工业化格局。

(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继续实施战略性调整,推动镇域经济产业结构转型。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注重技术进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整体技术水平。优化产业布局,培育大型企业集团,努力把中江建设成为先进工业化基地。一是大力发展优势产业。充分发挥拜尔、金太阳、高明科技、等龙头企业的作用,积极推进瑞丰、阳光木业的规模化建设。二是巩固传统产业。木材加工业业到2010年销售收入达到2.2亿元,年均递增21%。

(三)加快创新步伐,提高竞争能力。一是制度创新。以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推动企业经营模式和运行机制的改革,进一步理顺政企关系,建立管理、监督、营运体系和机制,引导民营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监督和约束机制。二是管理创新。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逐步健全生产、质量、财务、人力资源等管理制度,使更多的民营企业转变为企业文化先进、战略目标明确、管理方法得当、运行状态良好的先进企业。三是技术创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先进、适用、成熟技术的引进、开发和产业化,全面提升技术创新能力。加快建立镇域企业技术创新服务和促进机构,引导和鼓励镇域企业积极参与技术创新。利用政府资金,引导、带动风险资本和各类社会资

金支持镇域企业的技术创新。

(四)引导产业集聚,加快产业集群发展。引导和支持镇域企业、中小企业产业集聚,促进产业集群、特色经济发展。加强对产业集群发展的引导和规划,形成有特色、有规模、体系完整科学的产业集群,提高企业的聚集度,加快特色经济和县域经济发展。引导同类产品生产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进行资源整合,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生产方式,加强上下游产业的纵向合作和产品研发、品种配套、市场营销等方面的横向联合,形成专业化分工明显、企业间协作紧密、产业链完整、服务体系健全的产业集群。引导生产要素向优势区域、优势产业、优势企业集中,推进产业融合,培育块状经济。到2010年,力争形成石膏开采、石膏加工、木材加工、花岗石开采和加工、纸业、新型饲料、规模养殖等一批专业化经营、社会化协作、各具特色的产业发展带、产业集聚区、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

(五)加强合作交流,开拓国内外市场。积极组织企业参与国际贸易,开拓国际市场。通过引进管理技术、人员培训、信息交流和产品展览等方式,与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国际贸易,促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和进出口贸易的发展。加大对外招商引资力度,多渠道、多形式吸收外商投资,切实改善投资环境,把引进外资和引进技术、引进智力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提高招商引资水平,扩大利用外资规模,大力发展三资企业。加快中小企业出口产品由初加工产品为主,向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深加工产品转变。加快镇域企业从单纯的产品出口逐步开始探索资本、技术、管理的输出,从主要利用国内资源向利用国外资源转变。积极实施东引西进战略,加强我乡镇域企业与东部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加大引进资金、项目、技术、人才力度,鼓励镇域企业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收购、兼并、重组不发达地区的中小企业,拓宽新的发展空间和市场领域。

(六)运用先进的信息管理手段,提高管理水平。企业要全面掌握国内外企业发展的趋势和动向,密切关注民营企业发展中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全方位、多触角收集和发布各种信息,为企业发展提供快速、准确、及时的信息和政策导向;推进各企业实现电子政务,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先进信息手段,构建全社会网络化信息服务平台,逐步健全向全社会开放的民营企业信息服务系统,及时、准确地向企业提供急需的人才、技术、市场、融资信息以及法律政策咨询;积极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针对不同类型的镇域企业举办信息化培训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提升企业的技术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水平,在企业内部实现商务信息的快速、安全传输与共享。积极探索和尝试现代物流、电子商务等新的贸易方式在镇域企业中的广泛推广和应用,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逐步实现自动化、智能化和系统化。

(七)加强服务体系建设,促进企业发展。要充分运用政府、社会中介组织、科研机构及大专院校、金融机构、商业性公司等社会服务资源,围绕镇域企业的需求,构建市、县、乡相互支持、互为补充的服务体系。建立以创业辅导、管理咨询、投资融资、贷款担保、技术支持、市场营销、产权交易、信息服务、人才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四、今后发展镇域经济的措施

1、进一步解放思想,冲破一切影响镇域经济发展的思想障碍。思想的解放程度直接影响到镇域经济发展的快慢与成效。领导干部要敢于解决、善于解决镇域经济发展中思想观念不适应的深层次问题。坚持与时俱进,着眼于“创”,要

创新思维方式,创新发展思路,创新发展机制,创新发展工作方法。坚持自力更生,着眼于“干”,要坚决摈弃过去依赖实际扶持的思想,充分发挥主动性,立足自身谋发展,依据资源求突破。坚持舍得付出,着眼于“闯”,按部就班因循守旧,是什么事都做不成的,要打破常规,大胆闯、大胆试。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立足于“转”,从过去主要依靠资源转到主要依靠市场,从过去以行政手段配置资源转到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总之,要以思想的大解放,观念的大更新,促进镇域经济的大发展。

2、以工业化为核心,园区为载体,发展壮大镇域经济总量。一是把做好工业园区的布局和发展规划,实现从工业项目向园区聚集作为发展工业主要方式,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出发,按照“产业聚集发展”的原则,强力打造工业园区、根据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在落实好已签约或在建的工业项目的基础上,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积极引导工业有序向园区聚集,构筑产业链,推动企业集群发展,使工业园区成为工业经济的重要载体和增长亮点。二是鼓励和支持企业以改革和创新为切入点。加快产品结构调整优化,切实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发展动力和发展后劲,逐步走上规模扩张、产业升级、品牌带动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三是要在工业发展认识上要有新提高、新境界,发展有新思路、新举措,借鉴先进乡镇工业发展的好经验、好做法,全力培育壮大规模企业和支柱产业,以形成后发优势,走出工业立镇之路。

3、开展全方位、多领域的招商引资,增强镇域经济发展后劲和动力。镇域经济要实现跨越式发展,招商引资是关键,项目建成是要领。要创新招商引资机制,要根据县委、县政府的部署要求,结合我乡实际,不断探索招商引资新路子,努力做到项目引得进、留得住、发展快。要树立乡外以外都是外的思想,把乡外资金都当作外资引进。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以经济能发展、农民能增收、乡财政收入能增加的原则,充分发挥优势,进一步扩大招商引资,全力加快推进镇域经济发展。

4、努力营造镇域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发展镇域经济。镇域经济是镇域经济发展的活力所在,也是希望所在。因此,发展镇域经济关键要鼓励发展镇域经济,努力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一要进一步清理和废止一切歧视和限制镇域经济发展的规定,尽可能降低镇域经济投资创业成本。二要进一步规范镇域企业的税费管理,减轻企业负担。三要引导私营业主相信诚信敬业、守法经营观念,通过吸收先进技术和管理人才,改变作坊式、家族式管理,不断提高经营管理水平。四要增强镇域农行、信用社信贷功能,改善金融服务,加强对镇域经济信贷支持。

5、加快小城镇规划建设。建设新农村,首先要把小城镇建设好。一是要突出重点、科学布局,高点定位,高标准规划建设好小城镇,当前要把建设的重点放在道路、给排水、污水和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上。二是要利用市场机制推进小城镇建设的进程,引导集体、个体、私营企业以各种形式参与小城镇建设。三是政府要着力在教育、卫生、文化、商业服务、居住小区等配套建设上,要有新的突破。

6、加大技能培训力度,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发展镇域经济的过程就是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也是农村剩余劳动转移非农产业的过程。农村劳动力要适应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需要,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素质。要按照“农民知识化、知识技能化、技能实用化”的要求,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体系。充分发挥农村现代远程教育网络和农业信息网络的优势。通过开展“科普村村通”、“科技入户”、“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阳光工程”,举办电视讲

座等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科技、市场、政策等信息的传播和农业实用技术的推广普及力度,全面提高农民的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致富能力,努力使全乡适龄农村劳动力基本掌握1--2门农业实用技术或务工职业技能。

第五篇:哪些政策助力县域经济?

哪些政策助力县域经济?

实现县域经济新突破,要以工业突破为着力点,把工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着重推进省级开发区扩区提质,实现产城结合,拉开园区框架,完善基础设施,增强承载能力,做强主导产业,培育产业集群;着力培育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品牌知名度高的重点骨干企业,扶持初创企业、小微型企业,支持有核心技术、有市场前景的中小企业做大做强;鼓励乡镇建设工业集中区和农民工创业园,发展乡镇工业。要大力推进城镇化,持续开展城镇大建设,围绕建设常住人口30万以上中等城市的目标,进一步拉开县城发展框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推进县城建设突破;努力打造若干人口规模5万以上、财政收入超亿元的中心镇,提高小城镇综合承载能力、辐射力;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高标准建设一批新型农村社区。要加快发展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水平、积极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

有问必答

市委市政府关于促进县域经济实现新突破的总体要求是什么?

答:总体要求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皖北领先、省内进位”的要求,以新型工业化为主导,以新型城镇化为支撑,以农业现代化为基础,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加快速度、做大总量、提升质量,推动县域经济在较短时期内实现大的发展,努力构建城乡一体化发展新格局。

县域经济实现新突破的发展目标是什么?

答:发展目标是:“十二五”期间,三县地区生产总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主要经济指标增幅持续超过全省、全市平均水平,在全省的位次有明显前移。到2015年,力争县域经济总量占全市的比重超过55%,工业化率达到50%以上,二产比重达到55%以上,怀远县居全省二类县前列,力争进入全省十强县行列;五河县、固镇县居全省三类县前列。“126”计划有哪些内容?

答:“126”计划:“1”是三县工业产值规模达1千亿以上,“2”是年产值10亿以上的企业达20户,“6”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600户。

对怀远、五河、固镇三县工业经济发展有何要求?

答:突出工业强县战略,快速提升工业化水平。到2015年,怀远、五河、固镇三县力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分别达到700亿元、500亿元、450亿元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分别达到260户、180户、160户,其中年产值10亿元以上的企业分别达到8户、7户、5户。

对三县工业园区建设有何要求?

答:完善县域园区和工业集中区发展规划,强化工业发展载体建设。积极推进省级经济开发区扩区提质,省级经济开发区每年扩展建成区面积不低于3平方公里,到2015年,县域开发区规划面积达到150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达到80平方公里,怀远、五河、固镇三县县域开发区分别实现工业总产值600亿元、450亿元、400亿元。鼓励乡镇建设工业集中区和农民创业园,发展乡镇工业。

对三县城镇化进程有何要求?

答:按照“城乡统筹、县当市建、镇村同建”原则,强化县城、乡镇、村庄规划编制和管理,加快形成布局科学、特色鲜明的城镇体系。围绕建设常住人口30万以上中等城市的目标,进一步拉开县城发展框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加快推进县城建设突破。到2015年,三县城镇化率达到45%,县城建成区面积分别达到25平方公里、20平方公里、20平方公里。对10个扩权强镇试点镇,采取多种方式,加快开发建设力度,努力打造若干人口规模5万以上、财政收入超亿元的中心镇。

对现代农业发展有何要求?

答: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力促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全面提升农产品加工业水平、积极推动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大力发展农村专业合作组织。到2015年力争土地流转200万亩,土地流转率达35%以上,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比重达60%以上,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年均增长35%以上,规模以上企业数量年均增长20%以上,创建1个国家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4个省级农业产业化示范区;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1200个,农户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比重达到50%以上;建设10万亩小麦良种、100万亩优质糯稻、50万亩优质花生、5万亩设施蔬菜基地;建设年出栏万头生猪标准化养殖基地10个,存栏4万头奶牛标准化养殖基地1个,年出栏百万只肉禽标准化养殖基地10个。

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流通企业有何要求?

答:大力开展农业招商,着力引进一批大企业、大品牌,力争到2015年建设年销售收入超10亿元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个。支持龙头企业开设直销店和连锁店,帮助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与大型连锁超市、批发市场进行对接,拓展市场空间,到2015年建成5个交易额超15亿元的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

对基层农技人员培养有何要求?

答:提高基层农技人员素质,“十二五”期间力争引进农业高精尖人才100名,每年对全市1000名基层农技人员普遍轮训一次,培育农村实用人才1万人。

事例采访

拉长产业链 壮大开发区

记者见到五河经济开发区沫河口工业区管委会孙凤鸿副主任时,他正在打电话为园区内一家企业联系办理税务登记证。孙副主任向前来求助的企业负责人介绍了办理税务登记证的相关程序,并指示管委会有关部门立即出具有关材料协助办理。

“管委会的主要职责就是做好服务。”孙凤鸿快人快语:“目前各县区经济开发区的招商政策都差不多,要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入驻,就看谁服务工作细、办事效率高、政策兑现快!”

据介绍,五河经济开发区是经省政府批准设立、国家发改委审核认定的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61平方公里,下辖城南工业区和沫河口工业区。沫河口工业区是安徽省循环经济试点园区,也是国家商务部、科技部批准设立的科技创新出口基地。作为精特钢深加工、装备制造和机械电子、新材料、精细化工产业承接基地,主攻精细化工和精特钢深加工产业,工业区规划面积45平方公里,设有高新技术产业区、自主创新实验区、综合配套服务区三大功能区,目前有赛远薄钢、海华化工、凯迪电力、德翔木业、雪郎生物、蓝岛重工等100余家企业入驻。

“沫河口工业区建成区面积超过10平方公里,目前正在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园区承载能力。”据介绍,该园区已建成五纵五横道路40公里,园区及沿路绿化计划投资1500万元以上;日供3万吨的自来水厂、日处理2万吨的污水厂年底建成;供、雨、污三水管网建设正在加速推进。“园区内已有三家企业进入上市企业辅导期,大多数企业发展势头良好,都有增资扩产计划。”孙凤鸿说,“像赛远薄钢,初期只生产彩涂钢板,后来增加镀锌板、轧钢板生产线,产业链逐渐向上游延伸。园区以项目招商与产业招商相结合,为入驻企业拉长上下游产业链,这样才能产生规模效益。”

孙凤鸿介绍,在土地、政策、资金等方面,园区制订了“保证重大项目、扶持优质中小项目、清理‘劣质’项目”的工作方针,力促前期入驻企业合同兑现,清理闲置土地。督促“劣质”企业加快整改,落实淘汰机制,实行“腾笼换鸟”。为积极推进扩区提质,该园区提出了更高的发展目标:“日前完成了园区扩区规划,总体面积将达到45.5平方公里,土地利用面积达到36.5平方公里。有关园区升级的报告已报送省发改委,申请成为独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

政策保障

加强领导 重点考核

据市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有关同志介绍,为保障促进县域经济新突破各项任务的落实,市委市政府对加强县域经济工作的领导,提出了具体要求:

强化对县域发展的组织协调

调整市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发改委,具体负责加强对县域经济新突破工作的指导、协调和检查督促。建立市级党政领导联系三县及重点镇工作制度。三县党政主要负责人要切实履行县域经济发展第一责任人的责任,集中精力抓发展。市发改、住建、财政等部门对重点镇实行结对帮扶。市直各部门要把支持和服务发展县域经济提到重要议事日程,加强指导、搞好协调,在规划布局、项目安排、民生建设等方面向县域倾斜,主动为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出谋献策、热情服务、排忧解难。

加强县乡领导班子建设

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用人标准,注重选好配强县乡党政正职,进一步优化领导班子结构,提高领导班子中熟悉经济工作的成员比例,充分发挥领导班子在推动县域经济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加强培训锻炼,着力提高县乡党政班子及成员在项目谋划、招商引资、工业发展、基本建设等方面的统筹能力、协调能力和推进能力。县乡领导班子成员届期内要相对稳定,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在乡镇党政正职岗位上连续任职8年以上,经考察德才兼备、实绩突出的,可享受副县级待遇。扎实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改革创新,重点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强化基层干部培训,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推动和服务发展的能力。

加强县域经济新突破考核

建立县域经济新突破考核评价体系,重点考核园区发展、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引进、现代农业等指标。三县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实行每月统计排序、季度现场观摩调研、考核总评,进一步营造“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同时,根据省政府对县域经济发展考评结果,对考评位次前移明显的,给予表彰和奖励。

政策解读

九大保障和扶持措施

一、提升县域经济开放水平

充分发挥区位和自然资源、劳动力资源优势,强化优化招商引资工作,重点加大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服务业项目招商力度,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全面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和规模,力争2015年县级招商规模全面迈上200亿元台阶。积极融入长三角区域合作发展,深化与铜陵市对接合作,促进互利双赢、共同发展。积极引进总投资1亿元以上项目入驻园区,给予5亿元以上重大投资项目“一事一议”优惠政策。以产业集群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带为依托,加强县域特色出口基地建设。

二、支持县域工业升级发展

坚定不移地把工业经济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引进国内行业龙头企业和大型企业,扶持本土企业快速成长壮大,发展关联配套产业,形成市场优势,做强产业、做大集群,以工业的大发展带动县域经济大跨越。加速开发区升级扩容。加强规划引导,实现产城融合发展,完善基础设施,配套生活服务设施,确保新增企业随时入驻。

三、充分激发全民创业活力

大力培育创业文化,弘扬创业精神,激发创业潜能,着力营造百姓创家业、能人创企业、干部创事业的社会风尚。全面落实鼓励和扩大民间投资的政策措施,按照“非禁即入”原则,鼓励各类民间资本依法进入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行业和领域。搭建融资担保、信用评价、法律援助、人才培训和技术服务等平台,营造有利于民间投资的良好环境。

四、加快县域基础设施建设

抓住国家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机遇,全面加强项目谋划和推进工作,积极争取国家和省资金支持。加大地方财政投入力度,加快城乡道路交通、水利、供水、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协调推进城乡文化、教育、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建设。推动重大项目市县统筹布局、重大基础设施向县域延伸,实现城乡共建、城乡联网、城乡共享。到2015年,县城至乡镇政府所在地县乡公路提升至二级以上技术等级,所有乡镇实现三级以上公路连接。

五、加强财政资金支持

“十二五”期间,市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于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制订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细则,重点支持各县产业发展、自主创新、中小企业发展、企业上市融资、外向型经济发展、园区建设、城镇规划建设、新农村建设、土地流转、土地整治、农业产业化、民生工程、重点项目推进、引进高层次人才等。

六、强化用地保障

科学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尽快完成全市县乡两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指导各县(区)乡做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与空间布局和产业发展的相互衔接,建立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实施定期评估和适时修改机制,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适应县域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农村土地整治整村推进工作,重点镇通过土地整治周转出的用地指标要安排一定比例留在本地使用。加快推进农村集体土地确权登记发证工作。在安排计划指标时,优先保证县域重点加工型项目和产业集群、工业园区所需用地,优先考虑扩权强镇试点镇、中心镇建设用地需要,单位和个人依法取得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可依照法律法规及相关规定设定抵押。投资10亿元以上重大工业项目、县域重点基础设施、公用设施建设项目,需征收土地的,给予优先保证。2014年12月31日前,对小型微型企业暂免征收土地登记费。

七、改善金融服务

加快完善县域金融组织体系,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在三县增设分支机构或自助服务终端,加快推进县域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起、吸收社会资本参与组建村镇银行,支持优质小额贷款公司发展成为村镇银行,鼓励符合条件的村镇银行在乡镇设立分支机构,力争实现村镇银行在县域全覆盖。加大金融对县域经济支持力度,县域金融机构新增存款主要用于当地,确保涉农贷款增量和占比高于上年,对中小企业贷款增量高于上年;深入推进金融机构开展金融产品、服务、技术和机制等创新,积极推广农村土地承包权和经营权、林权、商标权和专利权等抵质押贷款,争取开展农村房屋抵押融资试点,积极推进跨境人民币结算业务,推广适合特色产业、特色农业的信贷产品;开展大宗农作物和重要畜禽产品保险试点,推动贷款保证保险、消费信贷保险和科技保险等加快发展。建立鼓励县域金融机构投入机制,完善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考核奖励政策,对为县域经济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金融机构予以奖励;逐步建立县域小型微型企业贷款补助制度和风险补偿制度,积极探索适合市场需要和当地特点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模式,推动融资性担保公司增资扩股和商业化运作,鼓励企业间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性融资担保。推动县域直接融资稳步开展,对成功发行集合债券、短期融资券和集合票据的中小企业分市县两级予以补贴,推进县域优势企业、支柱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上市直接融资。

八、完善人才支撑

建立市县乡干部双向挂职任职制度,分批从市直部门选派副县级后备干部、优秀年轻干部到三县县政府、乡镇、县直综合部门挂职,从三县选派一批优秀乡镇党委书记、县直部门正职到市直部门挂任副职;从蚌埠高新技术开发区、蚌埠经济开发区及驻蚌高校选派具有城乡规划建设、社会管理、企业管理、工业经济运行、园区发展、金融等专业知识的优秀年轻老师、中层干部到三县挂职。支持三县引进急需高层次人才,加大柔性引进人才力度,放宽地域、户籍、身份、人事关系等限制。加大市、县党政机关从基层选调和招录公务员力度,完善公务员、中小学教师、医生、农技人员等公职人员到基层服务或挂职锻炼的办法,继续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后进薄弱村任职,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医生和优秀文化工作者到基层服务,鼓励和引导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和中小企业就业。强化人才培训,加强县域发展人才队伍、产业创新团队、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

九、继续深化各项改革

完善和落实扩权强镇改革试点政策,赋予试点镇更多的县级经济社会管理权限。创新县级部门派出(驻)重点镇机构管理机制。积极推进户籍制度改革,鼓励有合法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来源的农民到城镇落户。积极开展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试点,探索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和宅基地管理机制。严格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切实维护农民合法权益。

下载盖州农信社助力县域经济word格式文档
下载盖州农信社助力县域经济.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镇域经济调研汇报

    关于镇域经济、“两田制”清理、 减轻农民负担、劳动力转移方面 的基本情况与下步打算 一、镇域经济情况(农业部分) 我县紧紧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这一中心,坚持“两调两转”......

    发展镇域经济经验交流

    发挥城区优势发展镇域经济兴国镇是**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有城区人口24万人,辖6村12个社区,经济总量在全县位于前列。近几年,我镇围绕县委"一主四推"战略,着力抓好招商引资......

    沟域经济现场会信息

    4月26日,北京沟域经济建设现场会在延庆县珍珠泉乡召开。副市长夏占义、农委主任王孝东以及市发改委等11个部委、怀柔区等7个山区县主管领导和北京市七条沟域涉及乡镇的党委书......

    不忘三农初心助力域繁荣

    材料十 不忘“三农”初心 助力县域繁荣 湖南浏阳农村商业银行 在省银监局的有力指导和省市联社的正确领导下,浏阳农商银行紧紧围绕地方党政的发展思路,坚定支农支小,着力外活经......

    农信社支持实体经济之路(精选合集)

    农信社支持实体经济之路 王婧怡 2012-3-15 10:10:17 来源:《金融时报》 2012年03月15日 主持人:记者王婧怡 特邀嘉宾: 湖北省天门市农信联社理事长何林 浙江省东阳市农信联......

    绿色能源助力经济转型

    绿色能源助力经济转型 杜文清 2011年第11期 ——生态建设 随着全球性的能源短缺、环境污染和气候变暖等问题的日益凸显,积极推进能源革命,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已成为世界各国......

    乡人民政府乡域经济调研汇报材料

    乡人民政府乡域经济调研汇报材料 乡人民政府乡域经济调研汇报材料 一、现代农业型乡镇 三大产业蓬勃发展。蔬菜产业:全乡蔬菜种植面积已达0亩,其中核心区大棚蔬菜面积4000亩,......

    天津 津南区域经济概况[5篇材料]

    津南区概况 津南区是天津市四个环城区之一。位于天津市东南部,海河下游南岸。总面积420.72平方公里,耕地22万亩,人口42万,辖咸水沽、双港、八里台、辛庄、双桥河、北闸口、葛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