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与雷锋文

时间:2019-05-13 08:00: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四月与雷锋文》,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四月与雷锋文》。

第一篇:四月与雷锋文

四月与雷锋

雷锋从四月走来

那螺丝钉上生命的读本 有一颗太阳

奏响着春天的篇章

许多红领巾在金色的墓碑前仰望 致敬 一个时代的红色的波涛 一位老妈妈昂声长叹 懂事的孩子 不应该早早的谢落 青松的年轮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肺腑至深的讴歌

用自己的意念成就党的伟大事业 一颗红心 双手

紧紧抓住生命的脊梁

那滚烫的汗粒 那沸腾的血液 那年轻生命执着的一个信念 有限于白昼与黑夜的更替 无限在人民心中永远的传唱

他是党的好儿子

他是亿万中国人的骄傲

他是满天繁星中最灿烂的一颗明星 他把黑夜照个通明

他把时代从文明中更新向更高的文明 他只要轻轻地一笑

我们就可以看到几十个春天的复活

他走了

带走了他年轻的生命——

一枚革命的螺丝钉

在人民无比的哀痛和悼念中铭写下一个时代

他的魂灵从没有离开过他深爱的土地 他在和煦的春风里沿着四月的脉搏走来 四月,在刚刚清扫过后的街道 许多人兴奋地拥抱在一起,高喊: 雷锋,雷锋 雷锋他又回来了

是的,雷锋他回来了

许许多多年轻的生命用忠诚的血液 在党的召唤下披上绿色的新装

那是蓬勃的朝气,与春天同名 他们高声地唱着共青团之歌 四月的后面是五月的花海

是文明宗旨背后永不停息的决心

关于雷锋的诗歌

三月的鲜花芬芳了你的名字,三月的小雨打湿了那首歌。

和一九六三年并肩走来的不只是您的名字。

站在一九六三的起跑线上我开始凝视。

在缺少爱的荒原,你是绿树一丝,春花一朵;

在缺少爱的星空,你是皓月一轮,明星一颗;

在缺少爱的旅途,你是小船一只,大桥一座;

在缺少爱的冬日,你是一缕春风,一盆炭火;

啊,雷锋!你是爱的丰碑,爱的旗帜,爱的楷模!

为了爱,多少人在呼唤你的名字,当撞伤老人的自行车扬长而去,当老大娘从泥泞的路上蹒跚走来,当车间里的小伙子倚墙打盹,当建筑工地散失了水泥、钢材…… 多少颗心在怀念,在呼喊——

“回来吧,雷锋!雷锋,你回来!” 浸润三月的思绪,沐浴三月的红雨,我迷恋在雷锋的故事里,轻轻地歌唱着——

【《歌咏雷锋同志》董必武于一九六三年二月】

有众读毛选雷锋特认真

不惟明字句而且得精神

阶级观清楚劳动念朴纯 螺丝钉不锈历史色常新

只做平凡事皆成巨丽珍

【《向雷锋同志学习》陈毅】

雷锋,一个普通的士兵,成了亿万人民学习的典型。

这件事非同小可,它是一场真正的思想革命。

也有人发出疑问:

为什么要学习普通一兵?

我的反洁直截了当:

为什么学习普通一兵就不行?

雷锋公而忘私,舍己为人。

雷锋言行一致,爱憎分明。

雷锋与个人主义彻底对立,雷锋对党和人民无比忠诚。

真了不起,二十岁左右的青年

政治上便如此成熟和坚定。

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热忱,不愧是共产主义战士的典型!

修正主义者对雷锋不以为然,因为,他们心目中另有标准。

为人民服务他们毫无兴趣,更谈不到为了人民而把自己牺牲。

他们欣赏的是资产阶级的典型,个人奋斗是这种典型的特征,无非是关心个人利益和个人荣誉,时时处处念念不忘渺小的“个人”。

愿做一个真正的共产主义者吗?

那就要让思想冲破资产阶级的牢笼。面对着两种尖锐对立的典型,我们当然摒弃个人主义而选择雷锋!雷锋的品德无比崇高,但并不是没有达到的可能。

关键在于对人民和对自己,你是否做到如雷锋一样的认真。

在群众中锻炼和改造思想,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理论。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因而经常地作毫不留情的自我批评。

要认清,形形色色的个人主义者,是应该剔除的害虫。

要警惕,他们有时也讲几句马列主义,那是为了装演自己,欺骗人民。

雷锋高度的政治觉悟,又在于他对敌人冷酷无情。

他痛恨伪装革命的两面派,用光辉的一生照出他们丑恶的原形。

真正伟大的是雷锋的精神,真正渺小的是个人主义的阴魂。

那些妄作鼓吹的修正主义者,不过是开倒车的历史罪人!

要做思想战线上的彻底革命派,就必须学习雷锋的精神,把打击方向放在铲除个人主义上面,切切实实向共产主义的目标进军。

我们应当学习雷锋,这就是正确的结论。

让我们响应毛主席的号召,人人争当雷锋那样的普通一兵!

【《满江红·雷锋》郭沫若】

劈断昆仑,有宝剑,锋芒淬砺。

平地起,电光石火,一声劈雳。

二十二年成永久,九州百姓仰英烈。

牧猪童,身世本平凡,真奇迹。

理安在?毛选集。

窍安在?忠党业。

大海中,一滴水珠洋溢。

公而忘私人本道,粉身碎骨心皎洁。

日记抄,字字出心头,言行一。

第二篇:四月文综试题

2014年全县初中月考(四月)文科综合试题

温馨提示:

1.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2.考试时间150分钟,结束后,考生只需交答题卡。

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各有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请把所选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入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本大题25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75分)

1、“生活好比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笑,你对它哭他就哭”这说明情绪

A、与个人的态度是紧密相连的B、表现方式是丰富多样的C、会对人产生神奇的作用D、可以充实人们的体力和精力

2、图1说明了

A、生活处处有诱惑

B、拒绝不良诱惑

C、吸烟是时尚行为

D、吸毒不利健康

3、“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这说明

①掌握文明、健康的社交礼仪是适应现代社会不可缺少的条件 ②是否文明礼貌,不只是个人的私事和小事 ③礼貌待人是人际交往的最起码的要求 ④外交礼仪周全,各国就能尊重与文明交往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4、下列对图2漫画的寓意所理解的是

①孝敬父母不仅是道德要求,也是法律义务 ②孝敬父母就要每天陪着父母 ③孝敬父母不仅要在物质上予以帮助,还要在精神上给予慰藉 ④孝敬父母要从小事做起并落实在行动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②④5、2013年,韩国歌手朴载相的一曲《江南Style》火爆全球。在中国,从草根网友、明星、主持人,再到企业家都争相跳起鸟叔“骑马舞”,疯狂刮起一股模仿潮。不只《江南Style》,韩式美妆、韩版衣服、韩剧也受到了国人的争相追捧。对此,下列看法正确的是

A、韩国文化代表了当今时代潮流,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B、发展先进文化,就要善于学习借鉴一切外来文化

C、民族文化是民族的根,我们要保护本民族文化,排斥外来文化

D、对于外来文化,要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6、“善解人意”是一个美好的词语,它体现了满怀善意、细心体贴,主动理解他人的态度。下列选项中与这个词语意思相近的是

A、勿以善小而不为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事不关己,高高挂起D、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7、新闻媒体的报道显示,2012年12月,全国5省市69人因在街头散布“世界末日”谣言被拘留。这警示我们

①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②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③在 图1 图

2法治国家里,人人都要自觉学法守法用法,依法规范自身行为 ④法律禁止做的,我们坚决不做

A、②③B、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8、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出现近70次“改革”字眼,代表委员竞相提出关于“改革”的议案。走过“而立之年”的改革,再次成为海内外的焦点。这表明改革是

A、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B、能解决社会所有问题

C、我国的立国之本D、从根本上改变社会主义制度9、2014年3月5日是毛泽东主席“向雷锋同志学习”题词发表51周年纪念日,同时也是中国青年志愿者服务日。全国各地掀起学雷锋志愿服务的热潮。学习和传递雷锋志愿精神,要求我们

①服务社会,奉献社会,拒绝一切回报 ②树立责任意识,承担社会责任 ③热心公益,力所能及的帮助需要帮助的人 ④把公益活动作为主要任务,全身心投入社会公益活动

A、①②B、②③C、②③④D、①③④

10、图3漫画警示我们

①人类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

②必须更好地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美丽中国

③坚持科学发展道路,节能减排,建设生态文明

④要大力加强对森林资源的开发

A、①②B、②③C、①②③D、①③④

11、近年来,中央多次强调,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决定的①我国社会主义性质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

③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力④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A、①②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

12、莫言年少时就有宏大的写作理想,经过几十年如一日的艰苦写作,默默前行,终于成为有史以来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莫言的成功启迪我们

①理想有导向驱动和调控作用,所以有了远大的理想就能成才 ②实现理想需要脚踏实地、全力以赴 ③只要执着追求,任何理想都能实现 ④理想的实现是一个艰苦奋斗的过程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③④

13、十九世纪四十年代,中国开始了历史性的巨变,这个巨变是指

A.中国大门被打开B.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出现了租界D.香港岛被割占

14、“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胜利”是中国共产党走出的符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这条道路的开辟始于

A.中央革命根据地的建立B.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和巩固

C.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建立D.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15、120年前日本发动了一场侵略中国的战争,使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B.中法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6、辽宁农民给毛主席的一封信中说:“我们祖祖辈辈做梦都在想着有一天自己能有三亩、五亩的地,┅┅现在这个梦想实现了。”这封信内容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土地改革的完成B.农业合作化运动

3C.“大跃进”运动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7、右图是原南京总统府的台历,透过历史的尘埃,我们还能看到上面写

有“中华民国三十八年,四月小,23,星期六”的字样。台历记载的历史

事件是:

A、1937年南京大屠杀B、1949年国民政府跨台

C、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D、1945年日本无条件投降

18、邓小平理论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又一次历史性飞

跃,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是在A.中共七大B.中共八大二次会议C.中共十五大D.中共十七大

19、“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是中华民族的荣耀与骄傲,也是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勇攀科技高峰的伟大壮举。这里的“一星”指的是

A.“东方红Ⅰ号”卫星B.“神舟”五号载人飞船

C.“长征Ⅰ号”运载火箭D.“神舟”六号载人飞船

20、这样一段广告词:“一个苹果让牛顿吸引了世界,一壶沸水让瓦特转动了世界,一个元素让爱迪生点燃了世界„„”。“爱迪生点燃了世界”是指

A.发现万有引力定律B.发明内燃机

C.研制成功耐用碳丝灯泡D.改良蒸汽机

2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资本来到世间,从头到脚,每个毛孔都滴着血和肮脏的东西。”以下史实最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工业革命B.美国南北战争C.亚历山大东征D.“三角贸易”

22、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是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下列领导人中,反对英国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的杰出女英雄是

A.玻利瓦尔B.伊丽莎白女王C.章西女王D.克伦威尔

23、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吸收人类优秀文化成果和总结欧洲工人运动经验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阐述此理论的文献是

A.《权利法案》B.《人权宣言》C.《独立宣言》D.《共产党宣言》

24、重视教育是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的重要因素之一。明确提出发展现代教育,提高国民知识水平,并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事件是

A.大化改新B.农奴制改革C.明治维新D.戊戌变法

25、著有《物种起源》一书,提出了“进化论”思想的科学家是

A.牛顿B.爱迪生C.达尔文D.爱因斯坦

卷II(75分)

二、非选择题(有7小题,共75分)

26、知识梳理,学会学习(8分)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近十年是中国人圆梦的十年,请列举一例,并且说明中国人能够“圆梦”的根本原因。(4分)

(2)有人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伟大梦想,就必须以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心。”,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用九年级课本有关知识加以分析。(4分)

27、珍爱生命撒真情(11分)

“最美中国人”群体,在他人危难的时候伸出了自己的双手。杭州的“最美妈妈”吴菊

萍,毅然伸手接住了从十楼掉下的小妞妞,左手粉碎性骨折:黑龙江的“最美女教师”张丽

莉,为了保护学生安全而被失控的汽车压断双腿,高位截肢;还有“最美司机”吴斌„„他们的行动驱走冷漠和麻木,印证了人与人之间的爱心与真情。

(1)“最美中国人”的群体用行动诠释了生命的宝贵,请你谈谈我们应怎样珍爱生命?(至少两个方面)(4分)

(2)“最美妈妈”吴菊萍、“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在人生遭遇挫折时,都能直面挫折,请谈谈你应对挫折的有效方法。(4分)

(3)青少年要向“最美中国人”群体学习,化感动为行动,你应该怎么做?(3分)

28、承诺兑现得信任(9分)

链接一: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对个人来说,文化是你的举手投足,一个人实在、讲信用、可靠、有爱心,都体现你的文化人格。

链接二:图4“良心油条”。画外音:市

民排队购买。

(1)图4人们纷纷伸出大拇指,表现对

“油条哥”怎样人格品质的认同?其基本要求

和基础各是什么?(5分)

(2)“瘦肉精”、“地沟油”、“染色馒头”、“毒胶囊”、“速生鸡”、“马肉**”在谴责与查处声中纷纷落马,“油条哥”却异军突起,这种严重的反差说明了什么?(4分)

三、实践探究题

29、科技创新突重围(11分)

链接一:2012年7月6日至7日,我国首次以“科技创新”为主题的大会在北京举行。链接二:美国仅十人管理的机器人剃须刀工厂,由于技术先进,工艺精湛,产品供不应求。今年竟“秒杀”我国技术相对落后的90%订单的剃须刀。“中国制造”面临新一轮国际产业竞争,出路何在?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机器人工厂竟能“秒杀”我国90%订单,这充分说明了什么?(2分)

(2)面对挑战,“中国制造”出路在于。(2分)理由:(4分)

(3)青少年学生应如何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一名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建设者和接班人?(3分)

30、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材料一叹交换手段难逃贸易长流冰封;看工业企业尽成枯枝残叶;农场主的产品找不到市场;千万个家庭的多年积蓄毁于一旦。——罗斯福

材料二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好多年,也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搞了新经济政策,但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邓小平

材料三在过去的200多年里,人类经历了三次科技革命,先后发明了蒸汽机、火车、轮船、汽车、飞机、电报电话、生物工程、电脑、原子弹等。每次科技革命,对人类的发展都产生了重大而深远的影响,给人类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请写出罗斯福新政的核心措施和作用。(3分)

(2)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上,苏联和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分别用了多少时间?(2分)

(3)请将材料三中所列的科技成就分别填入下面相应横线上。

第一次科技革命:(1分)第二次科技革命:(1分)图

第三次科技革命:(l分)

(4)前两次科技革命分别把人类带入了两个崭新的时代。请按顺序写出这两个时代的名称。(2分)

(5)201l年11月1日,神舟八号发射成功。l1月3日神舟八号和天宫一号对接成功,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你知道这一技术运用的是哪一次科技革命的成果?(1分)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1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2分)

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世界人民的共同心愿。20世纪至今世界政治格局出现了很大的改变。一战结束后,战胜的帝国主义国家通过两次会议的召开确定了战后国际“新秩序”;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了“遏制”共产主义的冷战政策并由此形成了新的世界格局。

请回答:

(1)这个“新秩序”是指什么格局?(2分)

(2)二战后形成了什么世界格局?(2分)此格局结束的标志是什么?(2分)

(3)写出上文所提冷战政策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表现。(6分)

32、读图回答问题(12分)

下面是一位同学搜集到的反映新旧中国外交活动的几幅照片。

《辛丑条约》签订签署《凡尔赛和约》乔冠华开怀大笑中英香港政权交接仪式

图一图二图三图四

请回答:

(1)图一中的历史事件发生在哪一年?对中国社会最严重的危害是什么?(4分)

(2)根据图二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代表为什么没有在《 凡尔赛和约》上签字?(2分)

(3)根据图三和所学知识回答“乔”为什么笑了?(2分)

(4)图四反映的历史事件之所以能实现,在于中国政府提出了什么基本方针?(2分)

(5)观察四幅图片你有什么感想?(2分)

第三篇:雷锋叔叔三月来了四月走

雷锋叔叔三月来了四月走

这句话是句俗语,在如今的社会更是体现得淋漓尽致,还有多少雷锋一样的人?还有多少雷锋精神???

雷锋精神体现在一个个具体行为当中,我们对雷锋精神的理解也是从他的具体行为认识的,这样人们理解的雷锋精神比较狭隘具体,把扶老携幼、扶微救困、帮助别人做一些事情理解为学雷锋,这当然片面的,只是一小部分而已。在很多人看来雷锋精神是在别人困难的时候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我们不可能要求大众普遍象雷锋同志那样付出去帮助别人,如果这样的话,当下就不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时代在变,我们国家进入商品交换时代,曾经的无私帮助变成有偿服务,这就不可避免使传统的雷锋精神受到挑战。雷锋精神是永恒的,但是,体现雷锋精神的行为并不是永恒的。雷锋精神是我们社会所需要的精神,今天人们所说的爱心实际是雷锋精神的另外一种说法。雷锋精神是一种爱心表达,但雷锋精神所表达的爱心是更加具体和真实,而我们现在所说的爱心却很抽象广泛,每一个人可以随意创造体现爱心的方式,不象雷锋精神那样体现在雷锋同志的具体行为当中。

我们必须接受时代的变化带来对传统雷锋精神的形式否定,承认无私帮助变成有偿服务也是一种进步。当然我们也不要把所有的事情都变成有偿服务,爱心本身体现着社会存在无偿服务的雷锋精神,所以,我们的社会还会有无私的帮助,不是什么事都要有偿服务。

我心目中的理想社会并不是每一个都具有象雷锋同志那样无私奉献精神,而是每一个人能做到为别人提供举手之劳的帮助,我们微不足道的帮助可以帮助别人解决大问题,这不是能用价值衡量的。希望像这样的现象慢慢被我们淡化去,雷锋精神永恒!!

轨运114班

周俭

第四篇:与雷锋相关

开栏的话

雷锋,不朽的丰碑、永远的榜样。近半个世纪以来,雷锋同志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坚定信念,奉献、敬业、创新、创业的崇高精神,影响并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干部群众奋勇前行。如今,雷锋精神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正在华夏大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

向雷锋同志学习,树立道德标杆;与雷锋精神同行,汲取榜样力量。从今天起,本报推出“与雷锋精神同行”专栏,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深入报道学雷锋重要活动,广泛宣传学雷锋先进典型,集中反映学雷锋总体情况,与“走转改”活动紧密结合,生动展示新时期雷锋精神的蓬勃生机,凝聚起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强大力量。

雷锋,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士兵,以其短暂的一生谱写了无比壮丽的人生诗篇,树起了一座不朽的道德丰碑;

雷锋精神,一座内涵丰富、意蕴深刻的精神宝库,以其与民族传统美德、社会进步潮流、党的先进本色相契合的魅力,哺育和激励了一代又一代人成长,内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国人民共有的精神财富;

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大力弘扬雷锋精神,是社会的呼唤、时代的强音。让我们共同高唱雷锋之歌,与时代同行,与文明同在。

有一个名字,永远写在春天里;有一种精神,持续传颂在神州大地。雷锋,以他名字命名的精神,成为一个不灭的火把,一直烛照人间。

几十年来,雷锋精神须臾不曾离开国人的生活。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中央领导的亲切关怀和大力倡导下,学雷锋活动如火如荼,获得了持久的生命力。雷锋精神,早已融入中华民族的精神血液与道德肌体,滋养着一代代人的心灵,成为中华民族昂扬前行的不竭源泉。

如同人类精神史上所有的经典一样,雷锋精神一次次被时代重新解读,一次次被赋予新的生命因子,放射出耀眼的光芒,照亮前行的路

那是一个需要“雷锋”并且产生了雷锋的时代,雷锋身上所呈现的社会主义新型人格,鲜明映照出时代的精神标尺,因而成为社会的典范。

毛泽东同志一生只给三个人题过词——白求恩、刘胡兰和雷锋,而新中国成立以后,只有雷锋这普通一兵获此殊荣。

“向雷锋同志学习”——每年的3月5日,围绕毛泽东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题词,通过年复一年的学雷锋实践活动,一个国家的公民奉献意识得以强化、社会道德观念得以升华。

“威力无穷的精神原子弹”,时隔这么多年,一位老劳模对当年工厂党委传达毛主席题词时的用语仍记忆犹新。

那是一个偶像的黄金时代,一场学雷锋、争先进、做新人的群众性活动蓬勃展开,个中盛况或许只能从那代人的回忆中重温:“厂内墙上标语写的、黑板报上刊登的、宣传栏里张贴的、广播里广播的、电影上播放的,全是关于学习雷锋的内容;每天下班后,厂里组织全体员工一起学习,要求人们发言,或者写出学习体会,并将雷锋精神用到自己的实际工作中去,组织评比出学习雷锋先进个人和先进小组。那时,人人都把服务他人、助人为乐当作一种精神享受。”

这是一个令人惊叹的事实。雷锋精神,这一融民族传统美德、社会进步潮流、党的先进本色为一体的“精神样本”,跨越“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改革而经久不衰,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征程中,澎湃着不绝的激情。

在大规模的学雷锋实践活动中,一大批雷锋式的英雄模范人物在各条战线上涌现。一时间,党风、政风、社会风气为之一振。

雷锋牺牲的当年,一个叫刘英俊的青年入伍了,这个和雷锋同样年轻的战士,把“向雷锋同志学习”的题词,刻在了自己劳动用的锄头上,也刻进了自己的心里。

他在连队是“业余修理员”,在医院住院是“劳动休养员”,在出差途中是“义务勤务员”,在部队驻地是附近小学的“校外辅导员”;而当惊马危及群众生命时,他毅然选择了人生的最后一个角色——“群众生命的守护员”„„

更多的是普通人,在绵绵延延的学雷锋实践活动中,他们以各种各样的形式参与其中,并养成了一生的习惯或义举,比如公交车上让座,捡到东西无偿归还;比如见义勇为觉得理所应当,无偿献血感到无上光荣,帮助别人打心底里高兴„„

离开雷锋的日子里,“雷锋”却从不曾离开,他已成为社会主义新人的标杆和典范,一代代新人沐浴着雷锋精神的阳光,健康成长。

40多年来,在雷锋精神的感召下,涌现了无法计数的模范人物。

1982年7月,一个大学生的死,引起了全社会的巨大关注。解放军第四医科大学学生张华,为抢救一名掏粪落入粪池的老农,光荣牺牲,年仅24岁。同年11月25日,中央军委颁令,授予张华“富于理想勇于献身的优秀大学生”称号,英雄的价值得以承认。90年代中期,人们通过媒体认识了一名普通的水电维修工——徐虎。他10多年如一日,背着工具箱,骑着一辆自称为“老坦克”的旧自行车,奔波于6000多户居民中间。修电路、通水路、掏马桶,他每天都重复着相同而琐碎的工作;为了居民们报修的便利,他还把报修箱挂到小区门口。

稍稍留意就会发现,我们生活中无处不有雷锋的影子——雷锋体育场、雷锋学校、雷锋储蓄所、雷锋纪念馆,以雷锋命名的建筑物或单位遍布全国各地;“学雷锋小组”、“学雷锋研究会”、“学雷锋基金会”、“雷锋车队”、“雷锋公司”,民间的学雷锋社团组织活力无限;更有那层出不穷的雷锋图书、雷锋雕塑、雷锋歌曲、雷锋游戏,让雷锋精神融入社会的血液和细胞。

有关雷锋的种种,已经成为一个文化现象,它不仅有着明确的精神内核和持续不竭的发展动力,而且在历经几代人的创造与传承后,已深深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时刻焕发着蓬勃向上的力量。

雷锋精神深深扎根于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彰显了共产党人的先进本色,蕴涵着人类共同的价值追求,是一面永不褪色、永放光芒的旗帜

雷锋精神是一座内涵丰富、意蕴深刻的精神宝库,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它无可替代的核心与实质,也是它永葆生命力的内在动力。

一个仅仅活了22岁的年轻人,何以成为全国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创造出如此穿越时空的精神财富,这是一个充满吸引力的问题。而问题的答案就在那本薄薄的《雷锋日记》里。

静静体味《雷锋日记》,人们都会隐隐听到雷锋与先贤们的应和——

“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里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当他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的时候才能最有力量。”看到这样的句子,就不难体会到古人所谓“人能弘道,非道弘人”的大境界;而感受“把别人的困难当成自己的困难,把同志的幸福当成自己的幸福”这样的情怀,耳边就会响起“仁者爱人”的千古咏唱„„

“京城活雷锋”孙茂芳把雷锋当做“一生的榜样”,以雷锋的名义,孙茂芳扛起尊老爱幼、扶危济困的大旗,一扛40年。他“孝敬老人,当老人的小棉袄;帮助残疾人,当残疾人手中的拐杖;帮助不幸的人,当他们眼中的小油灯;帮助青少年朋友,当他们人生路上的小航标„„”

把学雷锋活动,与解决老百姓实际困难结合起来,是让雷锋精神常驻的有益探索,也是领导干部保持与群众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这句被引用最多的“雷锋语录”,把为人民服务的理念,诠释得淋漓尽致。

有人做过统计,在《雷锋日记》等各种相关文字留存中,“人民”一词出现过100多次。正是在这些被反复引用的话语中,雷锋不断提醒自己要“热爱人民”、“尊敬人民”,要“永远做群众的小学生,做人民的勤务员”,要随时准备为人民的利益牺牲一切„„

“每一条公共汽车的线路都有终点站,但为人民服务没有终点站。”朴素的话语闪烁着美丽的光芒,正如她的名字——李素丽。一名普通的售票员,用真诚的笑脸、细致的关怀让乘客如沐春风,被誉为“盲人的眼睛、病人的护士、乘客的贴心人、老百姓的亲闺女”。

一辈子坚守共产党员的精神家园不动摇,杨善洲的一言一行,堪称弘扬雷锋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创业精神的楷模。照片上的他满头白发、朴素慈祥,工作35年,这位原保山地委书记,始终保持艰苦朴素的本色,廉洁奉公、一心为民。退休后,他主动放弃安享晚年的机会,扎根施甸县大亮山兴办林场植树造林。“清廉,自上任时起;奉献,直到最后一天。”他的善行义举深深感动了亿万中国人,成为全党全社会争相学习的榜样。

“对军人而言,雷锋精神是一支值得永远传承的精神火炬。” “独臂英雄”丁晓兵说,每到生死攸关的紧要时刻,中国军人总能挺身而出,把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在精神高地上,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与雷锋精神血脉相连。

党员干部带头学雷锋,把学雷锋与践行党的宗旨结合起来,把做好事与解决人民群众的实际困难、满足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结合起来,不仅有助于雷锋精神大众化,而且有益于引领社会风尚,已经成为领导干部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的有效途径。

匡正道德失范,矫正诚信缺失,提升道德水平,是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课题,也是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的着力点一面是一些领域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一面是民间涌动的强大道德力量。雷锋精神在经受巨大考验的同时,也面临着应时而起、发扬光大的契机。

面对生命垂危的小女孩,18个路人的冷漠,极大刺痛了国人的道德神经;毒奶粉、地沟油、瘦肉精,接二连三的食品安全危机,在问责监督体系的同时,也在拷问着国人的道德底线„„

“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精神滑坡”,当这样的字眼频频进入人们的视线时,许多人开始从心底发出强烈的呼唤:我们的社会,需要深入开展学雷锋实践活动,需要大力弘扬雷锋精神!

刚刚过去的这个春节,因为两位平民英雄的义举而让这个社会暖意融融。李国喜,这位58岁的河南农民路遇3人落入冰河,他甚至来不及脱掉身上的棉衣,便跳了下去,先后救出3人后,终因体力不支,永远地离开了我们;当人们还在为“最美妈妈”杭州吴菊萍的义举感动时,在北国冰城哈尔滨,一个叫谢尚威的年轻人再次用几乎一样的姿势,托起了一个幼小的生命。一南一北,两次托举,托起的是闪耀的人性之美,彰显的是人心向善的力量。

市场经济追求利润最大化,有信仰物化、欲望横行的风险,除了法治与秩序规制外,道德的调节也不可或缺。而如何让蕴含在民间的道德力量喷涌,并使之成为全社会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便是大力弘扬雷锋精神的时代主题。

大科学家钱学森的书房里,静静摆放着《像雷锋那样做人》和《雷锋辞典》;他一生荣誉无数一向淡然,却唯独因与雷锋并称为“优秀共产党人”而“心情激动极了”。他说:“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工作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奖赏。”

20多年跋涉在大凉山深处、书写世界邮政传奇的王顺友,在路上累了,就会唱起自编的山歌“党的领导指引我,要学雷锋一个样,为人民服务要到底,我和人民心连心”。好事做多了,乡亲们都说王顺友是雷锋。他说:“我比不上雷锋,但我要学雷锋。”

好人与榜样,给社会带来力量。感动背后,传递的是公众一直尊崇和追求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几十年来,雷锋精神早已深深融入国人的道德底色,凝结成人间的大爱,与时空永在。

告别狂热和盲从,超越程式化的活动形式,人们开始重新考量学雷锋实践活动的真谛所在。

“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里来四月走”、“一时呼呼隆隆,长期冷冷清清”„„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学雷锋活动在很多人眼中变成了走过场。程式化的活动形式让学雷锋活动本身弱化了教育功能,那个“完美的人”让人们觉得与自己异常陌生。

当针对雷锋的怀疑、解构、恶搞接踵而来时,雷锋精神的价值被重新发现,学雷锋实践活动的新思维也在人们的思考中产生。

“雷锋是个时尚青年!”2010年3月,跟学雷锋活动一起到来的,是一本名为《雷锋1940——1962》的传记。在这本带些“颠覆”色彩的书里,雷锋是那个时代的时髦青年——他穿皮夹克,戴瑞士手表,爱留长发,骑着摩托车在天安门照相,甚至朦胧中喜欢过异性朋友„„

一时舆论哗然。然而意想不到的是,雷锋作为英雄人物的形象并没有因此而坍塌。媒体几乎一边倒的叫好声——人们欢迎这个有血有肉、生动而平凡的雷锋。

文化观念多元,个人价值凸显,生活在这个时代的人们,已经厌倦了特定语境下“高大全”式的说教。学雷锋实践活动也开始讲究时尚化,年轻人找到了学习雷锋的新角度。志愿服务在中国的广泛开展,既是学雷锋实践活动不断深化的具体体现,又是雷锋精神与时代进步潮流相对接的产物。

尤为重要的是,传统单一的学雷锋活动形式,被扶贫、赈灾、助学、助老、植树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所取代,与时代同行的雷锋精神在服务社会、造福群众、净化心灵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彰显与弘扬。

雷锋还是一个青年励志的典型。今天通读《雷锋日记》,我们不难找到这些热词:爱、忠诚、坚强、乐观、奉献、敬业„„他锐意进取、自强不息,艰苦奋斗、勤俭节约,这些品质中蕴含的敬业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精神,无疑是今天每一个渴望成功的年轻人最可珍贵的精神财富。

当下,人人都在寻找自己的雷锋,人人都在学雷锋的过程中努力成为“身边的感动”。

雷锋是不朽的丰碑,雷锋是永远的榜样。“学习雷锋好榜样”,让我们共同高唱雷锋之歌,与时代同行,与文明相随!

第五篇:《乡村四月》教学实录与评析

《乡村四月》教学实录与评析

接渡镇前屋小学:陈华勇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4年级下册。教材简析:《乡村四月》是宋代诗人翁卷所作。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前两句着重写景,绿原、白川、子规、烟雨,寥寥几笔就把水乡初夏时特有的景色勾勒了出来。后两句写人,画面上主要突出在水田插秧的农民形象,从而衬托出“乡村四月”劳动的紧张、繁忙,给人一种“一年之际在于春”的启示。整首诗前呼后应,交织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这首古诗。

2.借助注释、插图,自主学习,正确理解诗意。

3.在诵读品味、情景想象中感受优美的田园风光,体验繁忙紧张的乡村生活,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4.激发学生对祖国诗词的热爱,养成主动积累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读懂诗意,想象画面,体会情感。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实录流程:

一、创设情境,顺势导入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快要到了,你想外出旅游吗?

生:想!

师: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课件展示乡村四月风光影片。)师:(欣赏完影片后)你们觉得这里怎么样?

生:我觉得这里很美。

生:我觉得这里很迷人。

师:乡村的景色确实美,不过乡村的四月更美,今天我们就随同诗人翁卷一起走进田园,走进《乡村四月》,感悟农家生活吧!(板书课题:乡村四月。)师: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生齐读课题。)

师:四月指农历四月,即春末夏初的季节。

评析:“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创设良好的情境,激发了学生探知欲望。外出旅游这一导入使学生跳出了枯燥的学习氛围,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为学好本课内容奠定基础。

二、方法指导,匠心独运

师:在朗读之前,老师想请同学们联系以前诵读古诗的经验,说说古诗怎样读比较好。

生:我认为应该把字音读准确。

生:我觉得应该读出节奏来。

生:还应该读出感情来。

师:老师觉得如果再做到声音响亮会更好。下面咱们就带着这几种好方法来自由朗读这首诗。(生自由读诗。)

评析:教师引导学生用已有经验来总结如何读好古诗,与其说教师是在教给学生一种学习方法,不如说是在教给孩子们认识世界的方法,毕竟我们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今天的教是为了明天的不教”。

师:谁想读给大家听?

生: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师:你读得不仅流畅,而且声音很响亮。(再指名读。)

师:你读得很努力!刚才两位同学读得都很流畅,看来大家确实用心去读了。听了大家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了,仔细听,老师读到哪里会稍作停顿。

师: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生回答师在哪里有停顿。)

师:对,老师就是按2、2、3的节奏停顿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按这样的节奏再来练习朗读。(生练习朗读。)

师:谁能读给大家听?(指名读。)

师:既然大家都想读,那么想读的同学就站起来,我们一起来读。(众生起立齐读。)

评析:巧妙设计诵读方式,使孩子诵读古诗兴趣盎然,感受到诗词的韵律美。

三、品析诗句,循循善诱

师:大家刚才读得非常有味道,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按照学习提示(课件出示学习提示)和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来认真研读古诗。

结合注释和生活实际思考:

1.诗人在乡村里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2.用上你平时积累的好词,把诗句的意思说具体。

(生小组合作学习古诗,师巡视。)

师:刚才同学们学得真投入,谁能来汇报你们的学习结果?

生:诗人在乡村看到了山原。

生:诗人看到了乡村的人们都在忙碌着。

生:诗人听到了杜鹃的叫声。

(师板书:山原、闲人少、子规声。)

师:谁能结合平时积累的好词说说诗句的意思?

生:碧绿染遍山野,水田一片亮光;杜鹃声声啼叫,雨如烟雾朦胧。农历四月的乡村,闲散人很少;才忙完养蚕采桑,又要忙插秧。

生:一条小河流淌在碧绿的山间,细雨微风中杜鹃在欢快地歌唱。乡村四月里人们是多么忙碌,才侍弄完蚕桑又开始了插秧。

评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只有让学生置身于自读自悟的学习情景中,让学生读得充分,感悟自然深刻。

(一)品读美景

师: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让我们来齐读前两句诗。

生: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师:你能把这两句诗的意思说具体吗?

生:山坡原野草木茂盛,一片葱茏,而稻田里的水色与天光相辉映,满目亮白,杜鹃声声啼叫,天空中烟雨蒙蒙。

师:听得出,你很会读诗呀!如果让你选择两种颜料来描绘脑海中的图画,你会选哪两种?

生:绿色和白色。

师:为什么要选择这两种颜色呢?

生:因为山川和原野都是绿的,水色是白的。(师用绿色粉笔板画山川、原野,用白色粉笔板画水田。)

师:瞧,四月的乡村,山陵是绿的,原野是绿的,还有绿的——

生:还有绿的草。

生:还有绿的树。

生:还有绿的枝叶。

师:展现在诗人面前的是一个绿色主宰的世界。一个“绿”字,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我感觉到生机勃勃。

生:我有一种生机盎然的感觉。

师:一个“绿”字让我们感受到了乡村所富有的生命力,就带着这种感受来读读第1句。(指名读,要求其他同学轻轻闭上眼睛听,边听边想象画面。)师:你们的眼前出现画面了吗?

生:出现了。

师:这是一种鲜明的绿,谁能读出柔美的绿?

生:绿遍山原白满川。

师:让绿色布满整个山原吧!我们一起来读。(生齐读。)

师:听着你们的朗读,老师也仿佛听到了杜鹃鸟的声声啼叫。第几句写出杜鹃的啼叫?

生:第2句。

师:我们来齐读第2句。(生齐读:子规声里雨如烟。)

师:细雨不停,子规不歇,望着笼罩在雨中的山川绿原,我们忍不住感慨,四月的乡村——好美啊!

师:用朗读把你的感受告诉大家吧!

生: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

师:你读出了乡村景色的美,语速再慢些更好。谁还想读给大家听?(生读。)师:听了你的朗读让我们感受到了乡村四月的如诗如画。

评析:古诗是祖国文化的瑰宝。仅靠语文课堂上的那点时间,完成小学生必背古诗词是远远不够的。结合课外知识的积累,搭建师生互相交流的平台,更有利于学生拓宽知识面,增大知识量。这一环节的设计教师不仅注重了指导朗读,还重视了知识迁移,从多首诗句中让学生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从而感受乡村的美丽景色。

(二)品读人勤

师:绿绿的山陵、原野,映入我们的眼帘,蒙蒙的细雨,沁入我们的心脾。多美的景色啊!(板书:景美。)这哪里是乡村,这简直就是人间仙境啊!生活在那里的人一定无比的幸福,此时他们又在干些什么呢?我们来齐读第3、4句古诗。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师:谁能把诗句的意思说具体?

生:四月到了,农民都开始干农活,没有人闲着,刚结束了蚕桑的事又要插秧了。

生:乡村里的四月,闲着的人很少,都在忙碌着农活,刚刚干完了养蚕的活又要去插秧。师: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农家劳动是繁忙、紧张的?

生:“闲人少。”

师:闲人少可以怎么理解?

生:就是忙人多的意思。

师:他们都在忙些什么呢?

生:他们忙插秧、喂鸡、喂鸭、翻地„„

师:说明这里的人怎么样?

生:说明这里的人很能干。

生:说明这里的人很勤劳。(板书:人勤。)

师:从哪一句式也能看出这里的人很勤劳?

生:从“才了„„又”看出这里的人很勤劳。

师:现在我们也来当一回诗人,模仿着诗人用“才了„„又”这一句式,把诗人没写进去的忙写进去。谁想来试试?

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翻土又种瓜。

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喂牛又放鸭。

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耕田又种菜。

师:大家说得真不错,说了这么多才了什么又什么,但诗人一句都没用,却用了“才了蚕桑又插田”这是为什么?

生:我觉得这是主要农活。

师:对,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为了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不信你试试。(生自由读。)

师:谁想把这两句读给大家听?

生: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师:你读出了乡村四月人们的忙碌。

评析:授人以鱼,仅供一饭之需;授人以渔,则受益终身。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理解诗句意思的基础上又教给了学生作诗的方法,培养了学生作诗的兴趣,让学生学会学习,方为“明”师之道。

四、拓展延伸,积淀文化

师:孩子们,张开你们想象的翅膀吧!此时此刻你们就是诗人,行走在田间小径,面对如诗如画的田园风光,又怎能不诗兴大发;又怎能不陶醉其中呢!就带着这种感受带着陶醉之情来齐读《乡村四月》。(生带着陶醉之情来读诗。)

师:请张开你想象的翅膀!你现在就是诗人,此时也走在乡村的小路上,看着勤劳忙碌的人们,你又怎能熟视无睹?带着敬佩之情再读《乡村四月》。(生带着敬佩之情来读诗。)

师:同学们你是诗人,你要赞美这里美若仙境的田园风光,赞美这里勤劳忙碌的人们,于是你把你的赞美之情融进了这一首诗《乡村四月》。(生带着赞美之情来读诗。)

师:古诗不光可以读,还可以唱。听过吗?

生:没听过。

师:今天老师就给大家带来了一曲《乡村四月》。

(课件播放《乡村四月》歌曲,与学生共同唱古诗。)

师:大家唱得真不错!如果你们感兴趣,可以用你熟悉的曲调去唱你喜欢的古诗。这节课就上到这,下课!

评析:此处设计可见教师良苦用心,教师动情描绘,创设出良好的情境,激发出学生参与诵读的热情。尤其是层次渐进,梯度训练,使学生的激情得到释放,如同惊涛拍岸,一浪高过一浪,大有古人吟唱“阳关三叠”的效果。别出心裁的唱古诗设计更是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本节课的教学再次达到高潮。

评析:

《乡村四月》是一首田园诗。这首诗以白描手法写江南农村初夏时节的景象。教师在教学中重视让学生在细读品味、情景想象中感受优美的田园风光,体验繁忙紧张的乡村生活,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热爱。

一、以读为主,使学生读出韵味

语文教学注重以读为主,古诗教学中的读更为重要,只有进入诗歌意境的最高层次的读诗境界,才能领悟到我国古代文化的精髓。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格外注重对学生读诗的训练。从大的环节上看是分为“初读——按节奏读——品读——带着感情读”等有层次的、递进的读。在读的指导上做到了“自由读,力争读正确、流畅;按节奏读,读出诗的韵律;想象画面读,读出诗的情感;创设情境读,读出诗的意境”。在读的过程中,做到了学生读得形式多样、读得层次分明、读得情感酣畅。整节课,通过以读代讲,读中感悟,读出了感觉,读出了魅力。还通过品味语言、想象情境来引导学生读出了味道,读出了情感。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每读一次都是一次不同的情感体验。

二、感悟诗情,促学生想象画面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入情入境地读,通过氛围的创设、情感的铺垫,引生入画。让学生从读中感悟乡村的美景,从而进一步理解诗意,感受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然后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想象美若仙境的田园风光,想象勤劳忙碌的人们,把仿佛看到的、听到的情境、感受,用自己的诵读传达出来,从而化语言文字的符号为鲜活的画面,鲜活的意境。让学生通过想象感悟诗意,学生学得自然其乐融融。

三、重视学法,让学生习得方法

教师在课堂上重视学法指导,在指导学生朗读时,不仅让学生实践感悟,还帮助学生提炼方法,授之以“渔”,举一反三。

本节课教师随时注意对学生学法的指导。在初读之前,让学生联系以前诵读古诗的经验,说说怎样读古诗比较好。这样联系已有的学习方法,让学生进一步明确读诗该注意的问题,在初读时就可以达到一定的目标;学生在品读古诗之前,让学生在小组内按照以前学习古诗的方法来认真研读古诗,并提示了学生学习的方法,这样学生学习起来就不会盲从,学得自然扎实,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生在品读古诗的时候,引导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并总结出了这种学习古诗的方法,授之以“渔”,并将学法应用到了实践中去。同时,还注意抓住语言点来训练,通过作诗让学生感受田家繁忙、紧张的生活,使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进一步得到升华。

下载四月与雷锋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四月与雷锋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夏文娟 青春雷锋(5篇模版)

    青春雷锋观后感 186班 夏文娟 在老师的带领下,怀着期待而又激动的心情,我们班全体成员在多媒体教室观看了电影《青春雷锋》。这让我对雷锋有了一个更加全面的了解,也让我对“学......

    毕文渝 青春雷锋 观后感

    看《青春雷锋》有感 五年级二班 毕文渝 今天,我看了《青春雷锋》电影,和雷锋比,我觉得自己很幸福。 雷锋,1940年出生于湖南。原名雷正兴,后来,参加工作时改了名,意思是不论干什么......

    雷锋与我们

    雷锋与我们 建工115班 16号 朱东雷 “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广为传唱的《学习雷锋好榜样》,以及《雷锋日记》、雷锋故事、雷锋精神,深刻影响了几代人,成为激励一......

    与雷锋同行

    与雷锋同行 真实的故事往往能让人潸然泪下,因为那是用真实的情感、伟大的灵魂与顽强的毅力换来的人们的敬仰与膜拜。生活在以雷锋精神建校育人的辽宁石油化工大学,使我有更多......

    我与雷锋

    “时间的步伐有三种:未来姗姗来迟,现在像箭一般飞逝,过去永远静止不动。”正如席勒所描写的那样,浩瀚苍穹,白驹过隙,人的一生,亦不过是蝼蚁蚍蜉,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的希望化短暂为永......

    与雷锋同行

    与雷锋同行,树时代新风 所谓雷锋精神,是以雷锋的名字命名的、以雷锋的精神为主体的、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着的革命精神,核心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了人民的事业无私奉献。......

    湖北省武汉市2017届高三四月调研测试文综.doc

    武汉市2017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 文科综合试卷 武汉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命制 2017. 4.14 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

    武汉市2017届高中毕业四月调研测试文综地理试题

    武汉市2017届高中毕业生四月调研测试 文科综合试卷(地理试卷) 第Ⅰ卷 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台题目要求的。 摩拜单车,一种基于移动App和智能硬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