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福建加入自贸区建设研究-社会科学处[范文模版]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2015年度课题指南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
2015年4月
一、2015年度省社科项目申报工作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中央关于“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以及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落实省委九届十一次、十二次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全省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和省社科联七次代表大会精神,坚持改革创新,强化服务落实,坚持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努力构建我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体系,积极发挥省社科项目的示范引导作用,为推动福建进一步加快科学发展跨越发展和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提供强大理论正能量和智力支持。
二、2015年省社科项目围绕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及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联系我省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研究以及朱子文化品牌建设等问题,提出一批专题选题条目(须在一级学科后用括号注明“专题”)。申报课题要紧紧围绕各专题内容设计具体选 题,基础理论研究要坚持有原创性和开拓性,应用对策研究要坚持有针对性、时效性和可操作性,通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科学的学理阐释,努力推出一批有思想深度、有理论创见、有决策价值、有重要影响的高质量的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充分展示我省社科界的理论功底、学术实力和研究水平。
三、相关学科要结合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申报重点项目,着力推出有分量有深度的研究成果。本年度课题指南只提出应用对策研究选题条目,用以指导对策研究,项目申请者须根据选题条目确定的研究范围、研究方向和研究重点,自行设计具体题目;对学科基础理论研究不提出具体的选题条目,由项目申请者自行选择设计合适的题目,以充分发挥项目申请者的研究自主性和学术创造性。项目申请者在填写《申请书》封面的“学科分类”栏目时均按一级学科填写,其中对策研究项目须同时在一级学科后用括号注明“对策研究”,如:应用经济(对策研究)。本年度项目类别为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含青年博士项目、青年博士论文项目)。
四、申报者必须如实填写申请材料,并保证没有知识产权争议。凡在省社科项目申请中弄虚作假者,一经发现并查实后,即取消项目负责人三年的申报资格,已获准立项的一律按撤项处理。
五、最终研究成果形式只能选择论文、研究报告、著作类中的一种。论文、研究报告一般要求在两年内完成;著作类除特殊情况外要在三年内完成。
六、省社科项目实行信誉管理制度,项目负责人在项目执行期间要严格遵守各项承诺,履行约定义务,按期完成研究任务。最终研究成果必须符合学术规范。项目最终成果或阶段性成果在公开出版时须在显著位置注明“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字样,未按要求注明的不予结项。著作公开出版后需报送我办三套。
七、项目申请所需材料及申报相关文件可从东南网、福建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网页(http://www.xiexiebang.com/)或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网页查询下载。《申请书》和《论证活页》务必使用2015年版本,其它年度的《申请书》和《论证活页》一律不予受理。项目申请人须提交2份纸质版《申请书》和3份纸质版《论证活页》,并将对应电子版提交至各单位科研管理部门。各单位汇总后发送至fjghb2013@163.com。
八、截止2015年4月30日前,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管理科学部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和省社科项目在研项目负责人不得申报本年度项目。结项材料已报送我办的除外。2015年度申报福建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项目的项目申请人不得同时申报本年度省社科项目。
九、为提高项目申报质量,降低评审成本,本年度项目除青年项目外实行限额申报。各单位申报指标另行下达。
十、专题研究选题参考条目
(一)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研究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研究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研究
总书记治国理政的战略思维研究 总书记改革方法论研究
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研究
总书记关于全力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战略思想研究
总书记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常态”思想研究
总书记关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研究
福建切实落实进一步加快科学发展观跨越发展的战略部署研究
福建切实加快特色现代农业建设研究 福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研究 福建切实把从严治党落实到实处研究
(二)贯彻十八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专题研究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
坚持党的领导与依法治国关系研究
依法治国与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关系研究
依法治国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关系研究 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 推进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
长期执政条件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有效途径探索研究
坚持党的领导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研究
坚持党的领导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 坚持党的领导与社会治理法治化关系研究
全面深化改革与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执政方式研究 提高党员干部法治思维和依法办事能力研究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政治基础研究 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对策研究 推进覆盖城乡居民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研究 建立健全社会组织参与社会事务机制研究 改革完善行政村、城市社区民主选举制度研究 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研究
畅通群众利益协调和权益保障法律渠道研究 依法有效预防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研究 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研究
加强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的理论和实践问题研究
法治反腐的实现路径研究
健全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有效机制的研究 强化纪委监督执纪问责职能的研究
增强纪检监察机关派驻机构监督有效性的研究 腐败治理的传统机制与实现路径研究 廉政领导力研究
选人用人领域腐败问题研究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研究
强化县级以上党政部门一把手监督的思路研究 从创新制度的角度研究如何防治土地出让领域腐败问题
防范“塌方式”腐败的制度思考 村级组织腐败问题研究 建立重大决策终身责任追究制度及责任倒查机制研究 发挥人民监督作用畅通建言献策和批评监督渠道研究 深化司法公开研究 完善司法责任制研究
(三)加快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研究
福建自贸区定位与功能规划研究 福建自贸区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上海自贸区经验在福建的复制推广研究 福建自贸区负面清单管理模式研究 福建自贸区和福建经济可持续发展研究 福建自贸区三片区协同发展研究 福建自贸区总部经济的路径选择研究 福建自贸区政府职能转变的制度红利研究 福建自贸区投资便利化研究 福建自贸区贸易自由化研究 福建自贸区服务贸易开放模式研究 福建自贸区涉外劳动关系法律研究 福建自贸区金融开放与金融创新研究 福建自贸区离岸金融市场发展研究 福建自贸区金融国际化与创新战略研究 福建自贸区两岸金融合作和业务创新研究 福建自贸区金融风险防范研究 福建自贸区税收优惠制度创新研究 福建自贸区人才引进与保障机制研究 福建自贸区与国际物流业发展研究 福建自贸区与深化闽台经贸合作研究 福建自贸区扩大服务业开放策略研究 福建自贸区国际旅游岛建设研究 福建自贸区闽台旅游深度合作研究 福建自贸区跨境电子商务发展研究
福建自贸区跨境电子商务助推福建民营企业外贸转型升级研究
福建自贸区与台湾服务业对接研究
福建自贸区闽台高科技产业合作创新的研究 福建自贸区产业结构升级与台湾先进产业对接研究 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自贸区建设的经验和借鉴研究 福建自贸区与东盟自贸区对接研究 福建自贸区立法与制度创新研究
福建自贸区负面清单与国际投资协定负面清单法律关系问题研究
福建自贸区航运物流等服务贸易法律保护问题研究 福建自贸区闽台通关及法律监管问题研究 福建自贸区互联网金融监管规则研究 福建自贸区两岸资本市场对接法律问题研究 福建自贸区的金融创新和金融监管研究 福建自贸区闽台共同市场构建的障碍和路径选择研究
(四)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研究
福建在加快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战略研究 福建在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中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研究
福建在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中的切入口研究
福建在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中的区域功能布局研究
福建在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中的口岸经济发展研究
福建在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中的创新合作模式研究
福建在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中的合作体制机制创新问题研究
福建在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中的基础设施互联互通问题研究
福建在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中的贸易投资便利化研究
福建在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中的能源合作问题研究
福建在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中的物流枢纽 建设研究
福建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与沿线国家交流合作的路径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下福建与东盟油气产业合作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下福建对东盟投资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下福建与东盟的海洋经济合作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下福建与东盟海洋渔业合作对策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下东盟等沿线国家投资环境研究 发展福建省面向东南亚的跨境电商平台,海丝电商总部和集散中心研究
推进福建省金融创新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研究 促进福建省与东南亚国家服务贸易交流合作的研究 加强福建省与东南亚民间往来的对策研究
“一带一路”战略下福建如何做好沿线国家的5通对策研究(即做好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和民心相通)
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与我国海洋法律能力之強化研究
“一带一路”贸易中的原产地标记保护问题研究 中资企业赴丝绸之路经济带国家投资的准入障碍与法律对策
促进福建海洋经济发展的法治保障研究 “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竞争法律环境比较与竞争政策协调研究
(五)福建经济社会发展专题研究
福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的路径与对策研究 福州新区开发建设模式研究
打造福建加快发展的市场环境和开放环境的对策研究 推进政府职能转变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研究 推进福建产业优化升级研究
强化福建产业支撑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培育新增长点研究
推进福建产业链建设培育壮大产业集群做大做强龙头企业研究
提升福建创新能力完善创新驱动产业发展支撑平台研究
加快福建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研究
促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深度融合,推动福建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实现途径和政策研究
借鉴台湾科技园区管理模式,推进福建高新产业区发展研究
促进福建产业整合升级的金融支持政策研究 促进福建研发创新繁荣发展的对策研究 加快福建省港口功能整合战略研究 加快福建发展精致型、集约型、外向型、高附加值农业和区域特色农业研究
推进现代农业园区和设施农业发展研究 推动农业产业化研究
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研究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研究 促进农民增收和城乡发展一体化研究
强化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升农村公共服务水平研究 加快美丽乡村建设研究
引导农村住房合理消费需求的对策研究 推进福建城乡一体化的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研究 福建农村宅基地使用权抵押法律困境及革新措施研究 福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问题与对策研究 传统村落文化与现代新农村建设研究
基于“百姓富”与“生态美”有机统一的福建农业生产经营体系创新研究
促进福建林下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福建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 福建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的路径研究 推广长汀经验,加快生态省建设研究 福建循环经济项目的科技传播创新策略研究 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动福建新农村建设研究 进一步推进福建扶贫开发研究 建立健全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研究
创新筹资机制发挥财政资金导向作用研究
福建民营企业慈善捐赠现状、动机及其对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
加快闽东闽西老区山区扶贫开发,实现地方特色的发展之路研究
福建农村老年人健康与医疗服务利用研究 福建城市贫困人群状况与救助研究
福建特殊群体健康权益保障的权利义务研究 福建知识产权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福建社会体育指导员工作运行机制研究 海峡两岸海上运动体育交流的平台构建研究 福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及运行机制研究 福建农村社区矫正的可行性研究
完善医养结合模式 助推福建养老事业发展研究 老龄化背景下的福建老年群体健康管理与健康照护研究
福建社区康复地方立法研究 福建医师多点执业法律规制研究
嘉庚精神的当代价值与福建侨乡文化的战略构建研究 福建传统民居的保护与当代适应性建构研究 福建非公企业党务人才培养理论与实证研究 福建互联网金融创新发展及监管机制研究 福建电子商务创新发展及对策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福建节能减排政策优化研究 台湾农地管理制度与两岸农地利用比较研究 深化闽台种苗业交流合作的对策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福建民营经济发展对策研究
经济新常态下福建国有企业创新驱动发展对策研究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资产评估互作关系研究 “营改增”对福建财政和经济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福建职工素质提升的教育和培训体制改革研究 福建职工失业保障体制改革研究
推动我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研究福建濒危剧种保护、抢救对策研究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福建少数民族乡村经济发展研究
增进两岸同胞心灵契合问题研究 培育福建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研究 福建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法治研究 我国生态保护法律体系建构研究 生态法律责任研究 环境诉讼特别程序研究 新《环保法》视野下的环境标准制度研究 新常态下农村集体经济实现形式创新之法治保障研究
闽台合作和海西信息通信业发展状况研究 福建自贸区与台湾“自经区”对接合作法律问题研究
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实施中的法律问题研究 福建信息通讯业转型发展研究 福建农村信息化建设与发展研究 福建人力资源素质提升行动计划研究 福建创业创新人才成长与资助机制研究 闽台学校美育教育改革与发展比较研究 闽台学校体育教育改革与发展比较研究 福建校园足球发展公共政策研究 强化民情研判研究
(六)朱子文化品牌建设研究
朱子事迹考辨 朱子哲学话语研究 朱子宗教理论与信仰研究 民国时期的朱子学研究 港台朱子学研究
韩国朱子学研究——以人心道心问题为中心 日本朱子学研究——以江户时代为中心 罗钦顺对朱子学的墨守与改造——以对阳明心学的辩难为中心
朱子与闽学研究丛书研究 朱子文化的当代意义研究 朱子文化品牌建设研究
福建朱子学研究65年(1949-2014)朱子家世研究
朱子求学与从师的道路研究 朱子师从刘子翚研究 朱子在福建的踪迹研究 五王夫里朱子遗迹调查与研究 朱子文物保护研究 朱子福建题刻集释研究
福建各图书馆典籍朱子著述书目研究 武夷山紫阳书院研究 建阳考亭书院研究
古田青山书院与朱子祠研究 朱子与金门的教化研究 朱子家训的当代解读研究 朱子文化进课堂调查研究 朱子与闽学源流研究 朱子专书研究(如四书章句诗集传 楚辞集注 朱子语类等等)
朱子门人考述研究
朱子文化旅游的设计与实施研究 朱子福建游记与山水诗研究 朱子九曲棹歌的和作与仿作 朱子学的文献研究 朱熹教育思想研究 朱熹的人才观研究
朱子学与当代社会道德建设研究 朱子学与当代地域文化研究 朱子学与清代台湾社会发展研究 朱子学与东南亚近代文化研究 朱子学与东南亚华人社会研究 朱子学与商业伦理研究
充共青
团
福
建
省
委
三
个
选当前福建青少年成长新特点研究
2.建设新福建背景下的青少年工作创新研究 3.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的共青团体制机制创新研究 18 补
题
1.
第二篇:中国自贸实验区建设问题研究
中国自贸实验区建设问题研究
学
院:
经济学院
专
业:
贸易经济
班
级:
B1707
学
生
姓
名:
韦慧萍
学
号:
0165417011
手
机
号
码:
***
中国自贸实验区建设问题研究
摘要:加快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进程,是我国提升综合国力、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举措。自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设立以来,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问题逐步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和重点问题。综合学界研究成果发现,现有研究主要集中于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内涵、特征、意义、建设实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等方面。虽取得了一系列显性的研究成果,但当前研究仍主要是基于自由贸易实验区自身展开的研究,与“一带一路”倡议发展需求结合不太紧密,对于新设自由贸易试验区如何建设等方面问题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关键词:自由贸易实验区;建设;综述
一、自贸区的内涵、特征及意义
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是党中央在新时代推进改革开放的一项战略举措,在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需不断提高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发展水平,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把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成为新时代改革开放的新高地。
体制机制创新始终是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核心。应充分认识新形势下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的开放性、时代性、体系性和全局性问题,牢牢把握制度创新这个核心,在更高起点、更高层次、更高目标上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为此,要积极推动思想再解放、改革再深入、开放再扩大、工作再落实,找准解决体制机制问题的关键点、先行先试的突破点,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加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系统集成,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成果,更好服务全国改革开放大局。
自1978年开始,为了向海外学习借鉴管理技术和经验,我国相继开设了五个经济特区和十四个沿海开放城市。此后,为促进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和我国贸易进出口总额的提升,2013年我国率先在上海设立了自贸区,拉开了国内自贸区设立的大幕。一大批自贸区的相继设立,促进了制度的优化与改革,开创了我国自我开放的新格局,打开了面向世界的全新窗户。
自贸区的概念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层次来理解,广义上的自贸区可以理解为多个国家或地区相互签署协定,取消关税,改善市场准入条件,实现生产要素任意流动的区域;狭义上的自贸区则主要指多个国家之间为了促使商品在各个成员国间的自由流动签订协议并在商品贸易中互相彻底取消关税及数量限制的区域经济贸易团体。
海南成功建设了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海南自由贸易港授权立法模式是基于海南自由贸易港“整体推进、路径明晰、全岛建设、特区优势”的特点。赵晋平提及,自贸区提升了贸易投资的便利化和自由化的水平,特殊自贸区的功能逐渐扩展而且自贸区的管理体制日趋开放。四川的自贸区完成了体制机制双层创新、区内区外协同发展、政府与市场同时发力、理论结合实践、自然延伸了历史逻辑。综合看来,上海自贸区是以国际贸易等现代化发展为重点,天津自贸区重点在于高端制造业、融资租赁业和现代新型服务行业,广东自贸区的设立使海上丝绸之路变得更有意义,带领我国顺利完成了改革开放。
自由贸易区将对我国产生深远且独一无二的影响。中国近年来开设的自贸区为中国和海外国家的经济贸易开辟了良好的绿色通道,有效提高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程度,促进了中国融入国际社会,增加了综合国力,加速了经济因素的流动,促进了资源配置的合理平衡。自贸区的发展促使集团内国家的经济联系和优势资源相互补充,促进了共同发展。自贸区的设立取消了关税保护,降低了产品价格和资本回报率,最终导致本国的福利减少。我国的自贸试验区是新模式、新突破,是对国际园区模式的更新换代,符合我国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的根本要求。综合而言,我国之所以要在经济发展较好的地区先设立自贸区,对外,主要是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的大势,为中国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做好铺垫与充分的准备,并对世界产生示范效应;对内,则主要是为了加快制度优化,以开放促进改革,主动实施对外开放,探索更适合中国发展的新模式、新路径,促进经济转型与升级,维持国家经济稳定高质量的发展,同时,也希望借自贸区的设立,提升中国参与全球经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有效促使经济全球化顺利进行。
二、我国自贸区的建设实践
上海自贸区设立六年来,经济发展在中国遥遥领先,在金融创新等多个领域取得了很大进步。为应对全球大贸易环境的不断变化,上海迅速调整目标定位,注重发展金融创新和科技创新,注重各片区的协调发展,竞争力得到了有效提高,并带动了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广东自贸区的核心是制度创新,以促进内地与港澳台经济的融合发展。广东地处中国南方,依托港澳,服务于内地,面向世界,重点推进粤港澳贸易自由化发展,积极探索合作的新体制。广东与港澳的合作上,是相向互动,在合作安排的大框架下探索进一步开放合作,摸索新型贸易规则,以更开放更便利地参与世界合作。天津自贸区分布在天津市内3个区域,总面积119.9平方千米,其重点在制造业和商业物流,以发挥实体经济作用,并在融资租赁等领域一展宏图。福建自贸区是闽台合作的重要支柱和桥梁,我国为福建自贸区的发展探索合适的发展方向,有利于福建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强两岸的经济往来贸易合作。福建自贸区正努力发挥自身服务业、物流、工业发展等方面优势,加速经济对外开放。
三、自贸区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福建自贸区自设立以来,有效促进了两岸经贸关系,但仍面临着人才不足、金融服务业发展不充分、港口物流发展水平不高等诸多问题,建议借鉴天津、上海自贸区的经验,从深入贯彻中央、国务院精神、切实落实相应政策与规划、有效对接优势产业与支柱企业、提升内部管理和服务水平等层面提出了有利于福建自贸区发展的建议。2012年后,我国GDP增速逐渐下滑,遭受贸易调查、不公平贸易制度,带来巨大成本,加之新型技术性贸易壁垒,对我国贸易发展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多边自贸协议谈判受到逆全球化的影响,自贸区的网络建设受到贸易保护主义的干涉,发展正陷入困境。政府对上海自贸区的政策支持还不够,各种战略的推出也需要再三考虑,否则,具体执行部门和地方政府很可能无所适从。中国与新西兰的合作关系充满机会和潜力,但是不乏某些不确定因素。我国需要保持与新西兰现有的贸易成果,进一步开拓国外市场和新的合作领域。沈阳自贸区政府职能转变较缓慢,缺乏适当的体制机制来建设自贸区,经济运行仍然较缓慢,政府主导与市场需求协同性欠佳。所以建议沈阳自贸区积极引进外资、提升园区功能和经济运行质量、完善体制机制等。中国与东盟的贸易规则还需优化、发展模式亟待改进,我国需尽快升级现有的中国东盟规则、加强国际间的合作、促进金融等重点领域的合作、增强中国东盟间的政治互信。中央和国务院对国内自贸区建设的问题已经比较关注,并在自贸区建设现状、问题,发展方向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和成效。但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国企业参与国际贸易活动的机会越来越广泛,对合作共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国内外自由贸易区的建设只有基于“一带一路”发展需求,不断进行制度创新,并不断提升自贸区管理水平,才能有效提升我国自贸区人才培养的质量,才能实现对外开放大势的新突破。进入新时代,世界经济深刻调整,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更加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迫切需要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当前,我国已经形成东中西协调、陆海统筹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发展格局。今后,将根据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需要,赋予自由贸易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探索建设自由贸易港,扩大开放领域,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加快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
参考文献:
[1]
孙志忠,张晓燕.自由贸易区研究理论综述[J].兰州文理学院学报,2015(31).[2]吴翔天.国内外自由贸易园区理论框架研究综述[J].现代商贸工业,2015(5).[3]
吴善瑞.北美自贸区发展动态[J].合作经济与科技,2019(9).
第三篇:关于福建自贸区的调研报告
一、自贸区基本情况
2014年12月31日,国务院正式批复设立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成为中国大陆境内继上海自贸试验区之后的第二批自贸试验区。总面积118.04平方公里,包括平潭、厦门、福州3个片区,其中厦门片区43.78平方公里、福州片区31.26平方公里。厦门片区重点发展两岸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示范区、东南国际航运中心、两岸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和两岸贸易中心。福州片区重点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两岸服务贸易与金融创新合作示范区。厦门、福州自贸区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营造更加国际化、市场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坚持扩大开放和深化改革相结合,立足于深化两岸经济合作,力求充分发挥福建优势,率先推动闽台之间投资贸易自由化和资金人员往来便利化进程。作为国务院确定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服务于“一带一路”,积极拓展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合作,进一步优化福建对外开放格局。
二、主要经验做法
两市自贸区深入贯彻中央自贸试验区战略部署,紧紧国绕“为国家开放试制度、为政府治理立标杆、为区域发展筑高地”的战略使命,全面深化改革创新,主要做法有:
(一)完善法规制度,提供自贸区建设法制保障
2016年4月1日,福建省第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两市积极参与、衔接省地方性法规、省政府规章的立法工作,并制定配套制度,厦门市人大常委会通过《厦门经济特区促进中国(福建)自由贸易试验区厦门片区建设规定》,福州市人大常委会对《福州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条例》、《福州保税区条例》和《福州市保障台湾同胞投资权益若干规定》等地方性法规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调整。通过立法引领,确保了改革试点有法可依、制度创新于法有据、项目落地有章可循。厦门市集成推出343项创新举措,在国务院四批89项复制推广的自贸试验区改革试点经验中,由厦门片区首创并在全国得到推广的22项;
商务部评定的12项“最佳实践案例”中,厦门片区2项。福州市已推出体制机制创新举措163项,属全国首创46项,复制推到全国、全省分别有17项、82项。
(二)坚持问题和需求导向,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对照营商环境各项指标,制定具体改进措施,狠抓落实、补齐短板,促进从市场准入到企业破产等全企业生命周期营商环境提升,营造与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相适应的良好法治环境。一是纵深推进“放管服”改革,推行“减证便民”、“互联网+政务”、“最多跑一趟”和“一趟不用跑”等举措,配合运用信息化手段,实现办事指南无纸化、审批服务标准化、审查工作规范化;
二是推进自贸试验区市场准入和工程建设领域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为突破口,通过取消审批、审批改备案、实行告知承诺制、简化优化审批流程等方式,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三是探索电力获取便利化改革,推出用电工程建设“六个零”和实施供电服务“六个一”,提升了获取电力便利化水平;
四是创建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和管理机制,在专利、商标、版权等方面形成了较为完善的集监管、执法、服务为一体的知识产权系统保护体系,建立自贸试验区知识产权行政管理和保护协调机制,制定知识产权扶持与奖励政策;
五是建立了以信用监管为核心的事中事后监管体系,形成高效合作协调和联动执法工作机制,发挥行业中介等社会组织在事中事后监管中的作用,初步建立信息数据平台和政府信息的共享平台,推出商事主体信息公示共享、第三方信用评级、信用承诺、信用联合惩戒等全国首创的改革试点,形成了“一处违法、处处受限”的社会信用管理格局。
(三)加强扶持力度,发展现代产业体系
鼓励自贸试验区发展高端产业、特色产业,促进先进制造业、服务业和高端产业集聚发展。厦门市以重点平台建设为抓手,突出“保税+”“金融+”“互联网+”“双自联动”等特色优势,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航空维修、进口酒、融资租赁、跨境电商等产业,形成了行业、政府、智库“三位一体”招商服务机制。其中,航空维修产业继续“领跑”,成为全球重要的一站式航空维修基地;
成为全国第三大飞机融资租赁聚集区。福州市在整车进口配套、物联网产业、跨境电商、现代物流等产业持续发力,其中,物联网产业获批为全国第四个国家级物联网产业示范基地,成立全国首家物联网开放实验室和物联网产业促进中心,2018年物联网产业核心产值达285亿元,比增20.7%;跨境电商带动明显,建成福州跨境电商公共服务平台和5个跨境电商监管中心,2018年实现跨境电商保税进口334万票、比增421%。
(四)重视人才工作,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
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理念,创新人才工作机制。厦门市出台柔性引才、鼓励创新创业、扶持人才中介服务等多项政策措施,为人才提供税收、经费、住房等方面充分保障;
率先全省启动航空维修产业职称改革试点,破解人才职称评定难题;
落实人员出入境便利化措施,对部分外国人实行72小时过境免签、落地签证等政策,扩大apec商务旅行卡受理范围;
开设人才申报“一站式”服务窗口;
以聘任制公务员和政府特聘专才形式,面向全社会公开招聘了一批具备金融、跨境贸易、航运、文化等专业背景的骨干人才。福州市出台了《关于鼓励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八条措施》等多项人才引进政策,从人才公寓、租房补贴、创业就业扶持补贴、共有产权房人才申报、提供台湾人才同等待遇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措施;
挂牌成立在榕台湾居民任职资格评审(试点)办公室,实施榕台技能工种一考双证,开辟台湾地区人才职称评聘绿色通道;
在自贸区内推进学术型、技术型、管理型、技能型、创新型等人才评价体系改革试点,建立完善以用为本的人才评价机制;
逐步建立自贸区人才标准化服务模式,推行“专人、专线、专窗”和“一条龙”服务,协调解决人才落地时遇到的各种问题;
通过灵活的聘用方式和薪酬支付方式,创新自贸试验区管理人才引进方式,开展聘任制公务员试点工作;
成功举办“海峡青年节”系列活动,成为两岸青年交流合作的重要平台。
三、对我市自贸区工作的建议
借鉴厦门、福州自贸区经验做法,按照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要求,结合我市工作实际,为进一步促进南沙自贸区发展,应着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自贸区发展机制。落实《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条例》,制定相关配套制度文件,充分发挥“双区”叠加联动优势,梳理并落实各项支持政策。坚持问题导向,始终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突破制约瓶颈,积极争取更多政策支持。
二是加强区域协同合作,提升资源配置能力。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契机,深化与港澳创新合作,加快建设粤港澳全面合作示范区,建立与世界主要经济体紧密的直接经济联系,构建国际化互联互通网络和创新型产业体系,强化全球资源配置能力,在对接“一带一路”、促进国际先进产能合作、试验与推出中国主导的国际经贸合作规则、加强国际交往等方面发挥一线门户的核心枢纽作用。
三是深化改革创新,不断改进营商环境。对标国际一流营商环境,补短板、强弱项,加快“放管服”改革、切实推进建设工程领域审批改革、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提高事中事后监管水平。重视人才工作,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力度,创造适宜人才创新创业的有利环境。实施南沙片区90项任务清单,推进商事登记确认制、进出口商品全球溯源中心等标志性改革。
四是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重大项目和重大平台建设,突出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绿色经济、海洋经济发展导向,集聚发展人工智能、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做大做强汽车、修造船、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
积极发展航运物流、创新金融、旅游健康等现代服务业,建设国际航运中心、贸易中心、金融中心和高水平国际化城市。
五是改善民生福祉,促进成果共享。强化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完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广州南沙新区城市副中心,不断完善城市生活服务功能,促进人民群众同步共享开发建设成果,引进优质教育、医疗资源,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打造宜居宜业的粤港澳优质生活圈示范区。
第四篇:自贸区背景材料
2.1 浦东新区近年来城市发展的趋势
2.1.1 浦东新区城市发展现状
近几年来,在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努力下,上海浦东新区在推进城市发展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升:
一、国家支持上海加快“四个中心”建设,浦东“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进入加速推进期;
二、浦东城市化和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加快,资源整合、功能拓展等联动发展效应将持续显现;
三、迪士尼乐园建成开园、商用飞机项目逐步投产,将对浦东进一步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城市国际影响力提供有力支撑;
四、世博精神、世博理念、世博经验的延续和世博园区后续开发,将引领和带动浦东的品牌形象、服务功能和国际化程度加快提升。
浦东新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任务依然艰巨,金融、航运等高端服务功能与国际先进城市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制造业领域还存在高端不高效的问题。二是社会建设相对滞后于经济建设,城市和生活功能相对滞后于产业和生产功能,城乡等多重“二元结构”矛盾交织,社会资源及配套设施总量不足、配臵不均,城市和社会管理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制约发展的瓶颈更加突出:生态环境和土地资源承载能力的刚性约束日益明显,商务成本相对较高,转型发展更加迫切;人才结构与现代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的需求不相适应,高端领军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缺口较大;政府职能转变仍需深化,符合国际惯例的经济运行机制尚不健全,创新创业活力不足,服务经济、创新经济、开放经济等方面的税制、管制、体制和法制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2.1.2 浦东新区城市发展方向
根据中央和市委、市政府对浦东的新部署和新要求,着眼于全市发展整体布局,以及新一届党代会提出的战略目标,到2020年浦东要基本建成科学发展先行区、“四个中心”核心区、综合改革试验区和开放和谐生态区,全面建成外向型、多功能、现代化新城区。为此,浦东要努力在以下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和新的突破:
一、经济发展的结构、质量和效益明显优化。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增长,加快构建以现代服务业为主体、以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成为体现结构、质量、效益,最具有综合实力的经济重地。
二、“四个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取得决定性突破。金融、航运、贸易中心的跨境资源配臵功能、综合服务功能显著增强,载体建设、机构集聚、环境营造加快推进,市场体系更加完善,先行先试取得新的突破,陆家嘴金融城基本建成,迪士尼乐园、商用飞机等重大功能性项目和世博地区后续开发、临港地区规划建设取得重大进展。
三、创新驱动为主的增长模式基本确立。研发创新资源加快集聚,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显著增强,创新型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化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区域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基本建成创新型城区,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主导区。
四、以民生改善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取得更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社会事业主要指标力争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住房保障更加完善,一批发展中积淀的问题得到妥善解决,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诉求表达、矛盾调处和权益保障机制进一步健全,居民幸福感和满意度不断增强。
五、改革开放取得更大突破。综合配套改革的示范作用充分显现,轻型化扁平化的新型区域管理体制初步形成,符合国际惯例的经济运行环境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基本形成,全球开放枢纽节点的地位更加突出,率先建立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有利于市场经济、开放经济、服务经济和创新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
六、城市现代化水平和人居环境质量显著提高。功能完善、产城融合的空间发展布局进一步优化,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居民交通出行更为便捷,生活便利化程度不断提高,国际化居住和商务环境进一步完善,多元文化交流更加丰富多彩,城区文明程度、市民综合素质和国际化素养不断提高,城市信息化和管理水平率先迈入国际先进城区行列,基本建成国际化的生态宜居家园。
2.2 自贸区建设为浦东发展带来的新机遇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区[ China(Shanghai)Pilot Free Trade Zone ]是中国政府设立在上海的区域性自由贸易园区,属中国自由贸易区范围,涵盖了上海外高桥保税区、上海外高桥保税物流园区、洋山保税港区和上海浦东机场综合保税区等4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具有三大特色:货物进出自由、投资自由、金融自由。该区域采取的特殊监管政策和优惠税收将对一国内的转口贸易、离岸贸易起到极大的促进作用,是推进改革和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试验田“,并根据先行先试推进情况以及产业发展和辐射带动需要,逐步拓展实施范围和试点政策范围,形成与上海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建设的联动机制。
2.2.1 自贸区建设为浦东发展国际金融中心带来了勃勃生机。
在浦东自贸区的建设方案中,明确提出建立国内领先、国际接轨的金融市场体系和金融生态环境,加快探索资本项目可兑换和金融服务业全面开放,推动金融服务业的全面开放。陆家嘴金融中心作为老一代浦东核心金融区域的杰出代表,主要致力于现有在岸金融中心的推进,而自贸区金融将以离岸业务、互联网金融、融资租赁、国际投资服务、全球贸易金融等新兴金融产业形态为主,集中精力发展人民币国际化中心区,尤其是创新性的新金融业态将受益于“负面清单”机制,形成强大的创新发展推动力。
随着“一行三会”金融支持上海自贸区有关政策细则和措施的相继落地,上海以自贸区为桥头堡,在跨境人民币投融资、跨境双向人民币资金池、投融资汇兑便利化等方面迅速突破,大量企业因此得益。
上海海自贸区的金融创新和改革开放,成为了人民币国际化的有力推手。2013年,上海市跨境人民币结算总量达到9149亿元,同比增长86%,在全国排位提升至第二位。目前,跨境人民币清算网络建设稳步推进,上海已成立了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工作筹备组,开展相关论证工作,并积极推动境外银行及机构在境内开立账户,进一步扩大全球结算网络的数量及覆盖面。
2.2.2 自贸区建设为浦东发展贸易中心进行了有益补充。
推动贸易转型升级是自贸区建设目标之一。自贸区实行的“六大领域服务业”的开放政策,暂停或取消投资者资质要求、股比限制、经营范围等准入限制措施(银行业机构、信息通信服务除外),营造有利于各类投资者平等准入的市场环境。这种对于进入投资贸易领域的企业采取降低门槛的模式,能够刺激产业转型,实现服务行业的多元化发展。
自贸区实行的探索建立负面清单管理模式,构建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逐步形成与国际接轨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与国际接轨的外商投资管理制度无形中成为浦东地区加大发展外商贸易的一个方向标。
鼓励跨国公司建立亚太区总部,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加快提升我国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深化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拓展专用账户的服务贸易跨境收付和融资功能的建设目标,能够促进跨国公司在的蓬勃发展和各种新型业态的产业、产业链的全面提升,为浦东原有的发展模式提供更多有益形态的补充和借鉴。
2.2.3 自贸区建设为浦东发展航运中心开辟了新生之路。
自贸区在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级做了明确的发展方向:积极发挥外高桥港、洋山深水港、浦东空港国际枢纽港的联动作用,探索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航运发展制度和运作模式;积极发展航运金融、国际船舶运输、国际船舶管理、国际航运经纪等产业。充分发挥上海的区域优势,利用中资“方便旗”船税收优惠政策,促进符合条件的船舶在上海落户登记。
浦东新区从港口、传统运输、装卸和服务方面占有非常高的比重,在上海整个港口的货物吞吐量和集装吞吐量中占到80%以上的份额,但是从高端的现代航运服务点出发,浦东还需要进一步整合有关资源来发挥它的航运金融、综合服务和有关的综合优势来推动现代航运服务业的发展,才能带动上海整个国际航运中心整体的建设。自贸区对于航运服务方面的改革政策,针对吞吐量最大的几个港口实现创新发展模式,鼓励船舶的停靠和登记,在整合现有资源将上海航运优势发挥到最大化的举措中,不仅配合浦东新区加快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做出新的贡献,也会加快周边城市融入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
2.3 自贸区建设与智慧浦东发展的契合点
上海自贸区是一个特殊的区域,一方面它具有自由贸易区域接轨国际、贸易自由、投资便利的特点,另一方面由于长期受中国本土经济、地方政策的熏陶,是一个小上海的缩影。上海自贸区以其更开放、更接轨世界、更能吸收多方元素和富有上海本土人文经济特色的双重形象,能够直接和间接地影响着上海浦东其他区域的发展,并为其规划和转型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自贸区的总体建设方案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改革方向,这和浦东的整体发展具有许多契合点。
一、推进贸易产业的结构调整。
积极培育贸易新型业态和功能,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加快提升我国在全球贸易价值链中的地位。通过自贸区和浦东其他区域的贸易互通作用,形成良性的产业链循环,提升产业链更新交替的速度,实现贸易产业结构的全方位调整。
二、加大“四个中心”的建设力度。
扩大投资领域的开放,提升国际航运服务能级,深化金融领域的创新,实现经济高速发展是自贸区的建设的重要之重。在国家各级的支持和鼓励下,智慧浦东围绕“四个中心”(国际经济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的奋斗目标,在经济战略布局上已经进行了一系列规划和调整。
三、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企业的脚步。
提倡和发展软件信息、管理咨询、数据服务等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开展境内外高技术、高附加值的维修业务,加快培育跨境电子商务服务等功能,不仅丰富了产业链层次,也为浦东建设智慧城市、智慧产业提供了技术和人员的基础保证。
第五篇:自贸区判断题
FTU账号为同业机构自由贸易账户,其适用对象为银行类金融机构,证券公司及保险机构。(F)
区内外商投资企业的外汇资本金可以实行意愿结汇。外商投资企业应在外汇资本金账户开户银行开立一一对应的人民币专用存款账户,用于存放资本金结汇所得人民币资金,按照真实交易原则通过该账户办理各类支付手续。(T)
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根据非现场检测情况以及风险等级大小向金融机构发出相应的风险提示,风险等级可分为Ⅰ级(重度风险)、Ⅱ级(中毒风险)、Ⅲ级(轻度风险)。(F)自由贸易账户中的资金余额暂不纳入现行外债管理。(T)部分自由贸易账户可以办理现金业务。(F)机构自由贸易账户与境内(含区内)机构非自由贸易账户之间产生的资金划转(含同名账户)应以人民币进行,并视同跨境业务管理。(T)
同一非金融机构自由贸易账户与其开立的境内其他银行结算账户之间,可以通过人民币资金划转的方式办理无条件偿还贷款。(F)
金融机构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吸收的自由贸易账户外币资金余额,可暂时存放境内金融机构。(F)
金融机构办理的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应纳入其境外法人机构的资本充足率统一管理,统一计提风险准备。(F)
机构自由贸易账户可使用电子商业汇票,银行业金融机构应对自由贸易账户签发和转让的电子商业汇票进行相应的审核。(T)外币流动性管理需求以及币种敞口,应按相关规定在市场上平盘,同时需纳入其境内法人机构的结售汇头寸进行综合管理。(F)
监管当局对FTU的流动性风险监管指标应严格遵守不得突破。根据监管部门细则要求,FTU人民币清算账户月内日终累计净额应小于等于0。(F)
区内企业自由贸易账户与其开立的境内其他银行结算账户之间,可偿还自身名下且存续期6个月以内的上海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发放的RMB贷款,偿还贷款资金必须直接划入开立在贷款银行的同名账户。(F)
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可直接进入境内银行间市场开展拆借或回购交易,无需再经中国人民银行核准。(F)
区内企业自由贸易账户与其开立的境内其他银行结算账户之间,可办理新建投资,并购投资,增资等事业投资业务项下的RMB自己划转。(T)
上海自贸试验区内金融机构和企业从境外借用人民币资金应用于国家宏观调控方向相符的领域,接入后可用于投资理财等资产管理类产品。(F)自由贸易账户可办理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的跨境资金结算。(F)
我行的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是指开发银行上海市分行为开展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业务,在上海分行内部建立的自由贸易专用账务核算体系。(T)
我行自贸分账核算业务在为自贸账户办理本外币资金的出账、清算、兑换、入账等业务时,自贸账户的前缀标识在前置业务系统的业务流转过程中全程体现。(T)我行应对分账核算业务的发展规划、可能发生的风险以及重大事项等向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专项报告。(T)
在政策的业务经营与市场条件下,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的资金来源与运用配置应全面覆盖自身的流动性风险,资金以自求平衡为主。(T)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出现流动性不足时,应通过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间的区内市场货境外市场自行解决。在依靠自身难以解决的情况下,由总行提供必要的流动性支持。(T)上海自贸区分账核算业务是指上海市金融机构依据《意见》设立分账核算单元,并通过自由贸易账户为区内主体提供《意见》第三部分的投融资创新等相关业务,以及按准入后国民待遇原则为境外机构提供的相关金融服务。(F)
同一非金融机构自由贸易账户与其境内其他银行账户之间可办理经常项下业务的人民币资金划转。(T)
自由贸易账户是金融机构根据客户需要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开立的规则统一的本外币账户。(T)
机构自贸账户资金划转可使用电子商业汇票,银行不需要对自贸账户签发和转让的电子商业汇票进行相应审核。(F)
自贸分账核算单元可以在境内开立清算账户。(T)在为FTE账户办理境内付款业务时,应在汇款附言中分别注明“境外机构FT账户划出”。(F)自贸账户与境外账户、境内区外的非居民机构账户,以及自贸账户之间的资金划转,应要按照展业三原则进行审核,凭首付款指令就可办理。(T)
金融机构应当通过人行的支付清算系统或同城综合支付系统办理自贸账户跨行人民币资金首付,并确保账号前缀标示全程体现。(T)自贸账户中的资金余额需纳入现行外债管理。(F)
自贸账户发生的国际收支应该按照国际收支统计申报要求进行申报。(T)
分账核算单元在上级机构开立的人民币专用账户,其资金存放细则要符合《实施细则》的相关规定,人行上海总部对分账核算业务与境内其他业务之间的渗透设置参数(宏观审慎调节参数)进行管理,并可进行调整。(T)
金融机构办理自贸分钟内核算业务产生的外币流动性敞口管理需求,可通过其境内法人机构金融境内银行间外汇市场平盘管理。(F)
分账核算单元出现流动性不足时,应通过分账核算单元间的区内市场或境外市场自行解决。分账核算业务可不纳入境内法人机构的资本充足率统一管理们不需要统一进行风险准备。(F)银行可以自行决定开班自贸分账核算业务。(F)分账核算业务的各类风险对冲管理需求,可通过国际金融市场衍生工具进行管理,由此产生的对外负债无需纳入金融宏观审慎管理框架管理。
开发银行将以上海分行为单位一点接入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的FTZMIS系统。(T)客户可以自行决定在自贸账户下开办境内外证券投资等投融资汇兑业务。(F)自贸资金检测数据报送可以由上海分行各处室单独报送。(F)自由贸易账户标示FT一定要用在账号的开头。(T)机构自由贸易账户可使用支票办理业务。(F)
自由贸易账户只给客户一个主账户,客户收款及付款时统一使用该账户。(T)自由贸易账户必须给客户一个主账号和一个子账号。(F)
自贸账户与境内(含区内)其他银行结算账户之间的资金流动按宏观审慎原则管理。(F)机构自贸账户与境外账户、境内区外的非居民机构账户,以及自由贸易账户之间的资金划转需要按照跨境业务管理逐笔审核业务材料。(F)
开发银行关于自贸分账核算提息项下账户资金划转业务操作需贯彻执行展业三原则的相关规定。(T)
自贸分账核算业务项下跨境人民币结算,仅指上海分行为客户通过在我行开立的自由贸易账户办理经常项下的跨境人民币资金结算。(F)区内企业办理境外人民币借款,经办行应严格按照《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关于支持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扩大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通知》。(T)
区内机构自由贸易账户适用对象为其其他金融机构的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和境外金融机构。(F)境外机构自由贸易账户使用对象为境外机构,只能开立在区内金融机构。(T)FTU自由贸易账户适用对象为区内机构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注册的个体工商户。(F)机构自由贸易账户是一个本外币一体化的账户。(T)机构自由贸易账户可以办理现金业务。(F)
经批准上海自贸试验区分账核算单元可在一定额度内进入境内银行间开展拆借或回购交易。(T)
区内主体是指在上海自贸实验区内依法成立的企业(包括法人和非法人)(F)自贸账户与境外账户、境内区外的非居民机构账户,以及自由贸易账户之间的资金流动根据有限渗透加严格管理的原则按跨境业务管理。(F)
境外机构是指在境外(含港澳台地区)注册成立的法人和其他组织。自由贸易账户与境内区外NRA账户之间的资金划转视同跨境业务,应采取有限渗透的原则。(F)
上海自贸试验区注册企业目前仍采取企业年检制度,需要检验。(F)上海自贸试验区目前设计了大量税收改革,具有多项税收优惠,与国外同类型自贸区比较具备明显税收优势。(F)
美国友邦保险公司如果要在上海自贸试验区内的金融机构申请开立FT账户,其对应的账户是FTU账户。(F)
机构自贸账户与境内(含区内)机构非自贸账户之间产生的资金划转(含同名账户)只能以RMB进行。(T)
自贸区企业名单来自自贸区管委会定期公布的自贸区企业名录,通过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RCPMIS系统)可进行查询。(T)
经尽职调查确认满足成为上海分行自贸区客户要求的客户,即可在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开立客户。(F)
自贸区分账核算单元开展人民币二代支付往来业务时,核心系统将进行黑名单自动筛选,客户经理需在提交业务申请前确认CRM系统中相关客户信息(客户名称、客户法人名称、客户主要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名称、首付款账户名称)是否已更新至与审批表一致。(T)在保证交易真实性和数据采集完整的条件下,允许区内外商直接投资项下的外汇资金意愿结汇。
试验区内金融租赁公司及中资融资租赁公司境内融资租赁只能收取本币租金。(F)营运经办人员办理货物贸易项下自贸区跨境结算业务时,应首先登陆检测系统查询企业名录和分类状态,按规定进行合理审查,只能为《贸易外汇收支企业名录》中货物贸易分类等级为A的企业办理,对于不在名录的企业或分类为B、C的企业,不得直接办理FTU贸易跨境结算业务。(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