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政协调研人民调解汇报材料
翁旗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总结
近几年来,我旗司法行政系统深入贯彻实施《人民调解法》和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精神,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发挥人民调解在化解行业、专业领域矛盾纠纷中的作用。根据市局要求,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旗道路交通事故、医疗纠纷、房屋拆迁、劳动争议等矛盾纠纷呈上升趋势,这些纠纷容易激化引发群体性事件。为解决传统调解模式的弊端,我旗先行先试,创新工作,以医患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建设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试点工作。于2013年4月成立了翁牛特旗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翁牛特旗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并于2014年10月成立了翁牛特旗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2015年4月成立了翁牛特旗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2015年12月成立了劳动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环保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截止到今年8月份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共受理医患纠纷53起,涉案金额1030万元,达成人民调解协议书50件共受理交通事故纠纷91起,涉案金额3121万元,已全部调处。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受理物业纠纷16起,已全部调处,达成人民调解协议书13件。翁牛特旗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劳动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环保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虽成立不久,但职能也已日趋完善。六个专业性调委会所受理调解成功的案件,无一例双方当事人反悔现象。今年又与土地部门联合参与了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组建工作。专业性调委会的建立,在化解特定行业领域的矛盾纠纷发挥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主要做法
(一)进一步提高对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我旗司法行政机关认真学习《关于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不断提高对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认识到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推动人民调解向医疗卫生、道路交通、劳动争议、环境保护等领域延伸,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对于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维护相关行业领域正常秩序、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二)进一步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和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我旗根据医患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劳动争议多发的实际和特点,重点加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的建设,规范组织名称和标牌、标识,健全各项制度,有效开展工作。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我旗根据矛盾纠纷的行业、专业特点,选聘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法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人员及专家学者、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为人民调解员。目前,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员共22人,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员共5人、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员共9人。三是建立健全专家库。目前,我旗已建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医学专家库共22人,法学专家库共7人。
(三)进一步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2013年8月,我旗司法局下发了《关于印发〈开展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按照“五落实、六统一”工作规范化要求,从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人员组成,纠纷受理、调解、统计、归档,工作制度、工作场所标识标牌、工作经费补贴等方面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一是积极推进调解制度规范化建设。初步建立起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纠纷排查、登记、调处、培训、考评、统计、文书档案、回访、奖惩、信息报送、资金管理等规章制度,保障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规范运行。二是积极推进调解业务规范化建设。统一使用司法行政部门印制的人民调解文书,口头调解的纠纷也进行书面记录。统一案件质量审查标准,提高人民调解的成功率和群众的满意率。三是积极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三调合一”的大调解工作格局。
(四)进一步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基础保障工作
积极贯彻落实《财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调解工作经费保障的意见》精神,建立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五年以来,全旗共落实人民调解“三项经费”50万元,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专项经费均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促进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健康协调发展。
三、存在问题
(一)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宣传力度不够,知名度和公信力不高。医患纠纷、劳动争议、交通事故纠纷等行业性、专业性纠纷当事人,发生纠纷以后,一般直接到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寻求解决,通过行政调解来解决纠纷,行政调解不达成协议的,就选择向法院提出诉讼来解决纠纷,基本没有向有管辖权的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二)一些地方和部门对专业调委会工作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到位。没有充分地看到专业调委会在及时化解行业性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中所具有的独特优势和作用。特别是负有组建主体责任的少数行业主管部门,没有把这项工作看作是一项硬指标,而把它当作是一项软任务,在落实党委政府要求和上级文件精神上,行动不够积极。
(三)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的经费保障上不够到位。一些行业主管部门没有把专业调委会的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行业主管部门在经费上的支持力度也不够,挫伤了调解人员的积极性,制约了工作的开展,影响了专业调委会作用的发挥。
(四)行业性、专业性调委会作用的发挥上不够到位。少数行业主管部门特别是主要领导对专业调委会建设重视不够,支持不力,舍不得投入,有的专业调委会只有一间房;有的专业调委会只有一个人;有的甚至只有一个空架子,办公场所、人员、经费均没有到位,致使专业调委会的作用未得到应有的发挥。
与
时
代
同
行
-------翁旗人民调解工作调研分析
旗人民调解工作是“赤峰模式”中的精品工程,赤峰市的人民调解工作被自治区誉为“赤峰模式”,而我旗的人民调解工作则是“赤峰模式”中最重要的基石。2007年,我旗成立了全区第一家人民调解协调指挥中心,下设22个乡级调委会,229村级调委会,中心下设办公室设在司法局,是协调指挥中心的办事机构,办公室主任由司法局长兼任,并设专职副主任一名。各乡镇的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由乡镇苏木场行政一把手担任,副主任由分管领导担任。各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调解委员会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由司法所长兼任。具体负责调委会的日常工作。
一、基本情况
(一)人民调解组织建设和人民调解员组成结构 翁旗人口47.3万人,面积1.2万平方公里,辖16个乡镇,6个农牧场,229村,现有 22 个乡级调委会,229个村级调委会。二十二个镇(乡)级人民调解委员会有116名调解员。占全旗人民调解员总数的 13.7%,这一级调委会的调解员是均由镇(乡)的综治办、司法所、法庭、派出所和涉及农业、农村、农民生产、生活等相关单位的公职人员组成。镇(乡)级的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的平均人数为5人。229个村(居、社区)级的人民调解委员会有调解员729名,占人民调解员总数的 86.3 %,这一级的调解委员会的调解人数平均为4人。全旗人民调解员的文化结构为:本科文化4人,占村级调解员总数的0.5%,大专文化25人,占村级调解员总数的3.4%,中专、中师文化共27人,占村级调解员总数的 3.8%。高中文化 298人,占村级调解员总数的40.8 %。初中以下文化375人,占村级调解员总数的51.4%,全旗人民调解员的待遇情况:十八个镇(乡)级的调解员全部属兼职公职人员。229个村(居、社区)级调解员以案卷补贴计酬。
(二)全旗近三年各类纠纷发生调处情况
1、纠纷发生情况:全旗2013年、2014年、2015年一共发各类矛盾纠纷9682 件,(其中13年发生3375件,14年发生3385件,15 共发生2922件)。
2、纠纷调处情况:镇(乡)级人民调委会三年共调处纠纷182件,村(居、社区)三年来共调处纠纷 9500件,镇(乡)、村(居、社区)纠纷调解成功率为98%。
3、各类纠纷的案发比例为:婚姻家庭类2167件占纠纷总数的22%;邻里纠纷1950件占纠纷总数的 20 %;房屋宅基地258占纠纷总数的2.7 %;合同纠纷575件占纠纷总数的5.9%;生产经营804 件占纠纷总数的8.3 %;损害赔偿960 占纠纷总数的9.9 %;劳动争议531占纠纷总数的5.5%;林地1217 占纠纷总数的 12.6%;道路交通300 占纠纷总数的3.1 %;其他920占纠纷总数的9.5%。
4、引导诉讼情况:三年来镇(乡)、村(居、社区)两级调委会调处后因当事人反悔诉讼到人民法院的总件数为36件,占纠纷总数的0.3%。
5、调处信访隐患及群体性事件情况。三年来镇(乡)、村(居、社区)两级调委会调处信访隐患及群体性事件情况 155起,占纠纷总数的1.6%。
二、翁旗人民调解工作成功的经验和作法
(一)抓“三化建设”,全力打造反应灵敏的网络体系,推进人民调解由“事后调解”向“事前防范”转变
乡(镇)、村调解组织处在防范和处置社会矛盾纠纷的前沿,发挥着龙头作用,只有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才能确保其职能作用的有效发挥。我们按照高标准、高素质、高效能的要求,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基层基础建设,重点抓了机构标准化、队伍专业化和制度规范化建设。
一是按照标准化的要求搭建调解平台。乡镇司法所是人民调解工作承上启下的关键平台。为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指导,我们从理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体制入手,率先对司法所实行了定编定员管理。乡镇司法所各项经费由旗财政纳入统一预算;部分优秀司法所长享受副科级干部待遇。以达标调委会建设为重点,按照场所、人员、经费、设备、制度“五落实”的要求,为乡、村调委会统一建立了专门的办公场所。工作程序、工作制度等统一制成版面上墙公示,并统一规范调委会的名称,统一制作牌匾和刻制印章。乡(镇)调解室配备有关调解人席、记录员席、监督席、纠纷当事人席、听众席等专门席位,工作人员工还配备了必要的通讯工具。
二是按照专业化的要求配强调解队伍。我们以村委会调解员为主体,大力推行调解员资格认定制度,并由旗司法局进行统一考核后持证上岗并在司法局存档。针对过去存在的调解员业务素质不高,调解程序不规范、法律约束力不强的问题,狠抓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形式的队伍专业化建设,由司法部门负责牵头,经常举办以调解方法与技巧、常用法律和法规教程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培训,以提高调解人员依法、以德调解的技巧。村调解委会下设村民调解小组,配备有纠纷信息员、法制宣传员、人民调解员,在全旗共配有调解员729人,初步形成了以调委会、调解小组和调解员为主体的比较完善的基层调解网络。
三是按照规范化的要求完善调解制度。在实践中,我们十分注重总结和完善调解各项工作规章制度。现已建立和完善了调解原则、调解工作程序、调解岗位责任制、调解记录登记制度、纠纷排查反馈制度、处理纠纷回访制度、纠纷首问责任制度、调处承诺制度、对口督办制度、联合接访制度、文书档案管理制度等10项调解规范制度。设立了“四簿”(会议学习记录簿、普法宣传登记簿、回访登记簿、安置帮教登记簿)、“三册”(调委会花名册、调解员花名册、专职调解员花名册),形成了一套自行调控的运行机制。去年,还印制了1000多套制式调解文书,下发乡(镇)、村两级调委会,实现了调解文书统一使用、制作、归档的工作要求。
(二)创新“三项机制”,着力探索运转有序的管理模式,推进人民调解由“小调解”向“大调解”转变
在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各种利益冲突、矛盾纠纷不仅数量众多、涉及面广,而且每一起纠纷中诸多复杂因素交织缠绕在一起,单凭一两个部门的力量难以及时调处化解到位。为此,我们不断健全和完善由各方参与、通力合作的调解管理新模式,推动调解工作向多层次、宽领域渗透,提高了防控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
一是快速联动机制。为及时预防和化解各种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建立了党政挂帅、部门联动、各方参与的联动协调制度,严格依照权限和程序进行调处。重大纠纷发生后,当即由分管旗领导出面接访或召集有关单位负责人研究处理意见,公、检、法、司、信访、综治办、共青团、妇联、工会及调解涉及的有关部门都必须联合参与。由领导挂帅、各方参与的联动协调制度,既加强调解力量,又快速解决了过去由单个部门难以处理到位的大量问题,并且促进了调解法律效力的发挥,提高了调解的效率和效果。二是统筹协调机制。旗司法局每季度召开一次、乡(镇)村调委每月召开一次调解工作协调会议,着重做好“三个一”工作,即一季度(月)一排查、一季(月)一交办、一季(月)一督办,认真研究处理急、大、难矛盾纠纷的措施,并对当月、当季人民调解工作进行点评,表扬做得好的,黄牌警告工作不到位的。每次协调都记载排查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落实调处责任,注明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三是重点排调机制,强化重点排调。为保障四大节日和其它敏感时期的社会稳定,确立了解决、稳控遗留、疑难和重点矛盾纠纷的制度。加强信息通报反馈。认真执行每月一报,一季度一汇报,每年两次集中排查时作专题情况报告,重大矛盾纠纷随时报告,敏感时期防护值班制度和坚持“零报告”制度,落实“五个一”(一起矛盾纠纷,一名责任领导,一个调处班子,一套调处方案,一个解决期限)调处机制,强化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机制,确保有控制事态发展的相应对策和方法以及落实责任人。
(三)坚持“三个结合”,致力提高排查调处的工作实效推进人民调解由“小服务”向“大服务”转变
我们把化解调处社会矛盾纠纷工作作为政法综治工作的重要基石,围绕重点人、重点事、重点地段大力开展民间纠纷排查调解。
一是坚持经常性调解与集中排查调处相结合。经常性调解由旗司法局指导乡镇司法所,法律服务所根据民调工作责任制具体实施,实行专业调解员随时排查调处民间纠纷;集中性的排查调处活动由各乡镇民调委统一组织调解小组实施,实行村(居)调委会“一周一排一回访”,乡(镇)“一月一排一梳理”,旗调解中心“一季一排一督查”。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及时进行梳理归类和定性分析,集中时间和力量进行“挂号”调处,跟踪督办,一些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矛盾纠纷,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和帮助,杜绝“民转刑”案件和上访事件的发生。
二是坚持调处纠纷与消除隐患相结合。在抓好民事纠纷调处的同时,针对个别村组存在账目不清、合同管理混乱、民事经济纠纷较多的问题,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专项治理。为集体收回欠款,兑现集体拖欠群众的款项。审查、修订、公证各类承包合同,并在公开栏中向群众公布给群众一个明白、一个公道、一个满意的结果。积极理顺农村经济关系、人际关系,党群、干群关系,化解各种矛盾。
三是坚持调解工作与普法教育相结合。组织广大调解人员广泛宣传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坚持“调处一件、教育一片”的工作方法,提高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我旗还将部分调解员成功调解纠纷的典型事例以简报形式下发,以供调解员学习、借鉴,将一些常用法律法规收集汇编成册,《农民法律读本》印发给广大群众自学法律。
三、存在的问题
(一)翁旗独立运行的工作模式虽已建立,但实际运行效果没有达到最佳。翁旗于二○○七年六月在全自治区率先成立了人民调解指挥中心,办公室设在司法局,但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效果没有达到最好。原因是:一是思想观念上,人民调解指挥中心办公室和“大调解”格局下的矛盾纠纷调处中心办公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社会各界对大调解工作的认识还停留在原有的工作定式上,很多群众有了纷争总是找信访部门,领导也习惯将纷争交信访处理。二是处理方式上,信访部门为求一事的暂时解决,往往突破政策和法律底线,通过行政手段迫使有关单位、部门或当事人进行妥协,让上访人取得一些本不应得到的利益;而调解组织在处理纠纷时,要根据当事人意愿并依法进行调解,对当事人不合理的要求大都不予支持。因此,群众为了得到更大的利益更愿意到信访局上访。三是职能配置上,与信访部门“四权能”的雷同、纠纷和事件受理范围上的交叉,且调处中心只能解决有权利义务内容的争议,受理范围相对更窄,这也对独立运转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二)四调对接机制虽已建立,但工作效果与大调解目标尚有差距。一是四调对接机制是大调解部分对接体现形式,不是对接工作的全部。片面强调这四种对接机制,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的全面开展。如安全生产、村民自治、劳动争议类纠纷往往易激化为群体性事件的却没有要求建立相应对接机制。二是对接机制规范化、制度化程度不够。对接机制内容大多为基层各自制定,各地、各部门之间对大调解工作的认识上的分歧,造成对接机制在地区上的工作内容的不确定性和工作开展的不平衡性。三是四调对接中,个别对接机制没有较大的实际运行效果。
(三)基层基础建设成效虽明显,但依然存在不平衡性。一是调处中心建设上的不平衡。我旗基层调处中心基础设施建设虽然都按上级要求建设到位,但整体水平不一,个别调处中心出现了办公条件得不到改善,专职调解人员不能实际到位,专职人员工资待遇低的情况,直接影响了基层调处工作的开展。在新成立的行业、企事业单位中建立调解组织较少,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专业性的调解组织发展缓慢,适应不同领域矛盾纠纷的多元化调解组织工作网络还没有形成。二是调解员素质上的不平衡。旗、镇、村调解员文化素质、业务素质上差距明显,处理纠纷最多、数量最大的基层村民调解员中普遍存在着文化层次低、法律知识缺乏、年龄结构老化、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差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基层纠纷的调解水平和工作效率。另外旗、镇级专职调解员队伍建设才刚刚起步,有专业知识、有较强调解能力、热爱调解工作的专职调解还相对缺乏。
四、面临的问题思考与对策及其建议
人民调解是社会矛盾防范性和基础性的工作,不具有惩罚性、强制执行性。长期以来,全旗镇(乡)、村(居、社区)的调解员和信息员由于随时处在各类矛盾纠纷的第一线,特别是在调处化解突发性矛盾纠纷时,他们具有不可回避性和预见性。同时,在自我人身安全方面随时都有可能受到伤害等潜在危险。他们在任务重、待遇低、办公设施简陋和办公经费不落实的状况下,仍然坚守岗位、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无私奉献,及时大量的、成功的化解了各类矛盾纠纷。他们在担负着调处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的同时,还肩负着社区矫正、法律法规、政策宣传、辖区内五类人员(闲散青少年、刑释解教人员、吸毒人员、邪教人员、流动人员)的帮教、管理、监控、信息传递和维护基层社会稳定重任。同时他们不能向纠纷当事人收取任何费用,工作难度很大。
建议:
(一)联调联处方面
一是成立联片调解组织。为解决区域内几个周边乡镇的各类纠纷,在全旗三个区域内建立了联片调解组织。二是深入开展“标准化调委会”建设。按照组织、制度、工作、报酬“四落实” 人员专职化、工作规范化、待遇工薪化、组织网络化“四化”标准,并对已经达到标准化要求的调委会采取动态管理,对工作不到位的,采取了摘牌或降低等级等措施,不断巩固和扩大标准化建设成果。
(二)队伍建设方面
要想提高调处民间纠纷的办案质量,增强纠纷调解的社会效果,提高调解队伍的素质是关键。为此,我们应紧紧抓住农村区域调整和城市社区建设的有利时机,积极做好调委会工作人员的调整和充实工作,使调解队伍的力量日趋壮大。同时,我们按照“三懂一会”(懂政治、懂法律、懂政策,会做群众工作)的目标要求,对全旗调解人员进行分层次、多形式的培训。对全体调解人员,由镇乡为主进行每年一度的普遍轮训。对合格人员进行注册,并实行持证上岗,佩证调解,使调解队伍综合素质不断优化。同时探索专职人民调解员队伍建设的方式,基本形成专兼结合的人民调解体系。
(三)试点工作
一是在派出所建立了人民调解与治安行政调解联合接待室,实现了人民调解与治安行政调解的联动。二是建立律师参与人民调解工作机制,显著提高人民调解专业化水平。三是完善“四调对接”工作。四是在农村建立了法律服务室,搭建司法行政工作服务农村建设新平台。五是在农村开展了综合法律服务工作试点。六是启动人民调解与劳动仲裁调解的衔接试点。七是设立翁牛特旗人民调解基金。八是组织部门从体制上进一步完善。九是完善领导包案制度。
(四)应对突发性事件
为进一步加强对突发性事件处置的工作力度,发挥各职能部门的作用,积极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把矛盾化解在基层、消灭在基层,在按照旗委、政府的要求,并借鉴公安、信访等部门对事件现场处置工作预案的基础上,草拟突发性事件(纠纷)处置工作预案,并将此项工作的试点放在重点乡镇。
(五)激励机制
不断强化激励机制,积极推行人民调解员工作等级制度。近年来,我旗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建设已有了一定的基础,“大调解”工作格局基本形成。基层人民调解组织通过及时有效地调解民间纠纷,化解了大量的矛盾,发挥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中的“第一道防线”作用。为了更好地激发人民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建立长效激励机制,开展了人民调解员等工作级制度试点非常重要。
五、做好新时期人民调解工作
人民调解在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方面发挥了“第一道防线”的作用。但是,人民调解工作要发展就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破除发展中存在的阻碍,积极探索促进人民调解工作新发展的新思路。“在思想解放中发展,在发展中解放思想”。
(一)切实解决人民调解组织作用发挥与矛盾纠纷解决工作任务繁重不相适应的问题。人民调解组织要从三个方面强化功能:一是要练好“耳功”,强化信息功能。做到“耳聪目明”,切实增强纠纷信息的捕捉功能,从而为矛盾纠纷“治早”、“治小”和从源头上预防纠纷的发生提供前提和保障。二是要练好“嘴功”,强化调处功能。“嘴功”关键在“三讲”:一讲政策,二讲法律,三讲道理。三是要练好“腿功”,强化预防功能。人民调解员要把腿伸长一些,经常“走街串巷”、“进村入户”,深入田间地头,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去做“一对一”、“一对十”、“一对百”的矛盾纠纷化解工作。
(二)切实解决人民调解手段方法单一与社会矛盾纠纷多样性不相适应的问题。一是要勇于尝试。调解组织都要大胆尝试、大胆创新,从而不断完善纠纷解决机制,求得工作的新突破。二是要勤于总结。要不断总结人民调解工作方法,实现调解手段与方法多样化,进一步提高调解成功率。三是要善于研究。要根据城镇与农村不同地域特点以及矛盾纠纷的不同种类,在准确掌握矛盾纠纷状况的基础上,把握纠纷产生的规律,研究分析每一个时期矛盾纠纷的特点,提出预防纠纷产生的对策和措施,牢牢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三)切实解决人民调解工作任务繁重与体制不顺、素质不高、经费困难等现状不相适应的问题。重点是要搞好两个方面的保障:一方面是组织保障。调整人民调解指挥中心运行体制不顺的现状,一方面是经费保障。解决人民调解员的工作报酬和人民调解工作经费的相关问题。
翁牛特旗人民调解协调指挥中心办公室
汇 报 材 料
(2016年9月6日)
2007年,我旗成立了自治区第一家人民调解协调指挥中心,该中心隶属于旗人民政府,中心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司法局,办公室有工作人员3名。下设19个乡级调委会,2个街道调委会,253个村级调委会,6个行业性、专业性纠纷调委会,全旗共聘任1055名调解员。中心的建立,标志着我旗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三种手段互相衔接配合的大调解工作新格局初步建立。
一、抓“三化建设”,全力打造反应灵敏的网络体系,推进人民调解由“事后调解”向“事前防范”转变
我们按照高标准、高素质、高效能的要求,不断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基层基础建设,重点抓了机构标准化、队伍专业化和制度规范化建设。
一是按照标准化的要求搭建调解平台。为加强对人民调解工作实施有效的管理和指导,我们从理顺基层司法行政工作体制入手,以达标调委会建设为重点,按照场所、人员、经费、设备、制度“五落实”的要求,为乡调委会统一建立了专门的办公场所。工作程序、工作制度等统一制成版面上墙公示,并统一规范调委会的名称,统一制作牌匾和刻制印章。乡(镇)调解室配备有关调解人席、记录员席、监督席、纠纷当事人席、听众席等专门席位,工作人员工还配备了必要的通讯工具。
二是按照专业化的要求配强调解队伍。我们以村委会调解员为主体,大力推行调解员资格认定制度,并由旗司法局进行统一考核后持证上岗并在司法局存档。针对过去存在的调解员业务素质不高,调解程序不规范、法律约束力不强的问题,狠抓以岗位练兵为主要形式的队伍专业化建设,由司法部门负责牵头,经常举办以调解方法与技巧、常用法律和法规教程为主要内容的业务培训,以提高调解人员依法、以德调解的技巧。为保证调解员知识化、专业化,我们每年都对调解员进行集中培训,人民调解培训工作继续实行一票否决制。中心自成立以来,共举办培训班66期,培训调解员5800余人次,人民调解员培训覆盖面达90%,三是按照规范化的要求完善调解制度。在实践中,我们十分注重总结和完善调解各项工作规章制度。现已建立和完善了调解原则、调解工作程序、调解岗位责任制、调解记录登记制度、纠纷排查反馈制度、处理纠纷回访制度、纠纷首问责任制度、调处承诺制度、对口督办制度、联合接访制度、文书档案管理制度等10项调解规范制度。设立了“四簿”(会议学习记录簿、普法宣传登记簿、回访登记簿、安置帮教登记簿)、“三册”(调委会花名册、调解员花名册、专职调解员花名册),形成了一套自行调控的运行机制。去年,还印制了1000多套制式调解文书,下发乡(镇)、村两级调委会,实现了调解文书统一使用、制作、归档的工作要求。
二、创新“三项机制”,着力探索运转有序的管理模式,推进人民调解由“小调解”向“大调解”转变
在实践中我们充分认识到,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各种利益冲突、矛盾纠纷不仅数量众多、涉及面广,而且每一起纠纷中诸多复杂因素交织缠绕在一起,单凭一两个部门的力量难以及时调处化解到位。为此,我们不断健全和完善由各方参与、通力合作的调解管理新模式,推动调解工作向多层次、宽领域渗透,提高了防控和化解社会矛盾纠纷的能力。
一是快速联动机制。为及时预防和化解各种重大疑难矛盾纠纷,建立了党政挂帅、部门联动、各方参与的联动协调制度,严格依照权限和程序进行调处。人民调解协调指挥中心实行了矛盾纠纷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依法办理和限期处理的“五理”机制,依托“四调对接”工作机制建立了与信访部门的信息联网、与乡镇及旗政府主要职能部门的案件联动、与人民法院诉讼制度相衔接的条块联合、与公安部门案件移送的部门联手等矛盾纠纷调处工作新机制重大纠纷发生后,当即由分管旗领导出面接访或召集有关单位负责人研究处理意见,公、检、法、司、信访、综治办、共青团、妇联、工会及调解涉及的有关部门都必须联合参与。由领导挂帅、各方参与的联动协调制度,既加强调解力量,又快速解决了过去由单个部门难以处理到位的大量问题,并且促进了调解法律效力的发挥,提高了调解的效率和效果。
二是统筹协调机制。旗司法局每季度召开一次、乡(镇)村调委每月召开一次调解工作协调会议,着重做好“三个一”工作,即一季度(月)一排查、一季(月)一交办、一季(月)一督办,认真研究处理急、大、难矛盾纠纷的措施,并对当月、当季人民调解工作进行点评,表扬做得好的,黄牌警告工作不到位的。每次协调都记载排查的问题和解决办法,落实调处责任,注明责任单位和责任人。
三是重点排调机制,强化重点排调。为保障四大节日和其它敏感时期的社会稳定,确立了解决、稳控遗留、疑难和重点矛盾纠纷的制度。加强信息通报反馈。认真执行每月一报,一季度一汇报,每年两次集中排查时作专题情况报告,重大矛盾纠纷随时报告,敏感时期防护值班制度和坚持“零报告”制度,落实“五个一”(一起矛盾纠纷,一名责任领导,一个调处班子,一套调处方案,一个解决期限)调处机制,强化群体性突发事件处置机制,确保有控制事态发展的相应对策和方法以及落实责任人。同时还在全市率先实现了人民调解案卷地方财政补贴,按照“以案定补”的原则对人民调解卷宗经评查合格后进行分类补贴。其中一般性民间纠纷调解案卷补贴40-80元、重点矛盾纠纷调解案卷补贴80-100 元、重大矛盾纠纷调解案卷补贴100-200元。同时,从2011年开始苏木乡镇场、街道党委政府在旗发放案卷补贴的基础上给调解员配套发放相同额度的“双重补贴”,进一步激发了广大调解员的工作积极性。
三、坚持“三个结合”,致力提高排查调处的工作实效推进人民调解由“小服务”向“大服务”转变
我们把化解调处社会矛盾纠纷工作作为政法综治工作的重要基石,围绕重点人、重点事、重点地段大力开展民间纠纷排查调解。
一是坚持经常性调解与集中排查调处相结合。经常性调解由旗司法局指导乡镇司法所,法律服务所根据民调工作责任制具体实施,实行专业调解员随时排查调处民间纠纷;集中性的排查调处活动由各乡镇民调委统一组织调解小组实施,实行村(居)调委会“一周一排一回访”,乡(镇)“一月一排一梳理”,旗调解中心“一季一排一督查”。对排查出的各类矛盾纠纷及时进行梳理归类和定性分析,集中时间和力量进行“挂号”调处,跟踪督办,一些涉及面广,情况复杂的矛盾纠纷,及时向上级有关部门报告,争取上级部门支持和帮助,杜绝“民转刑”案件和上访事件的发生。
二是坚持调处纠纷与消除隐患相结合。在抓好民事纠纷调处的同时,针对个别村组存在账目不清、合同管理混乱、民事经济纠纷较多的问题,组织专门力量进行专项治理。为集体收回欠款,兑现集体拖欠群众的款项。审查、修订、公证各类承包合同,并在公开栏中向群众公布给群众一个明白、一个公道、一个满意的结果。积极理顺农村经济关系、人际关系,党群、干群关系,化解各种矛盾。
三是坚持调解工作与普法教育相结合。组织广大调解人员广泛宣传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坚持“调处一件、教育一片”的工作方法,提高人民群众自我教育、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我旗还将部分调解员成功调解纠纷的典型事例以简报形式下发,以供调解员学习、借鉴,将一些常用法律法规收集汇编成册,《农民法律读本》印发给广大群众自学法律。
四、坚持专项推进,紧紧围绕旗委中心工作开展人民调解。
每年旗人民调解指挥中心都确定一个人民调解专项推进主题,以旗委、政府两办文件形式下发。2008年主题是“树双百、创四无”活动;2009年主题是“人民调解进万家”活动;2010年主题是“人民调解进万家‘四比四看’活动”;2011年主题是“宣传贯彻人民调解法,推进人民调解进万家”专项活动;2012年的主题是“促和谐保稳定,迎接党的十八大,深入推进人民调解进万家专项活动”;2013年主题是“人民调解进万家‘大排查、大调解’活动”;2014年的主题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推进人民调解进万家”专项活动;今年的主题是:“深入开展人民调解进万家,创建法治翁牛特”。
五、以专业性调委会建设为契机,继续拓宽人民调解的覆盖面。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旗道路交通事故、医疗纠纷、房屋拆迁、劳动争议等矛盾纠纷呈上升趋势,这些纠纷容易激化引发群体性事件。为解决传统调解模式的弊端,我旗先行先试,创新工作,以医患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为突破口,积极探索建设行业性、专业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试点工作。于2013年4月成立了翁牛特旗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翁牛特旗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并于2014年10月成立了翁牛特旗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2015年4月成立了翁牛特旗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2015年12月成立了劳动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和环保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截止到今年8月份医患纠纷调解委员会共受理医患纠纷53起,涉案金额1030万元,达成人民调解协议书50件共受理交通事故纠纷91起,涉案金额3121万元,已全部调处。物业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共受理物业纠纷16起,已全部调处,达成人民调解协议书13件。翁牛特旗婚姻家庭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以及劳动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环保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虽成立不久,但职能也已日趋完善。六个专业性调委会所受理调解成功的案件,无一例双方当事人反悔现象。今年又与土地部门联合参与了土地承包仲裁委员会的组建工作。专业性调委会的建立,在化解特定行业领域的矛盾纠纷发挥了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进一步提高对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我旗司法行政机关认真学习《关于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委员会建设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的意见》等文件精神,不断提高对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认识到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推动人民调解向医疗卫生、道路交通、劳动争议、环境保护等领域延伸,充分发挥人民调解在社会矛盾纠纷调解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对于创新社会治理体系、提高社会治理能力,维护相关行业领域正常秩序、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大意义。
(二)进一步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和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组织建设。我旗根据医患纠纷、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劳动争议多发的实际和特点,重点加强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委员会等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组织的建设,规范组织名称和标牌、标识,健全各项制度,有效开展工作。二是加强队伍建设。我旗根据矛盾纠纷的行业、专业特点,选聘具有相关专业背景和法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的人员及专家学者、法律服务工作者等为人民调解员。目前,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员共22人,道路交通事故纠纷人民调解员共5人、劳动争议人民调解员共9人。三是建立健全专家库。目前,我旗已建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医学专家库共22人,法学专家库共7人。
(三)进一步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2013年8月,我旗司法局下发了《关于印发〈开展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活动实施方案〉的通知》按照“五落实、六统一”工作规范化要求,从人民调解委员会设立、人员组成,纠纷受理、调解、统计、归档,工作制度、工作场所标识标牌、工作经费补贴等方面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一是积极推进调解制度规范化建设。初步建立起以岗位责任制为核心的纠纷排查、登记、调处、培训、考评、统计、文书档案、回访、奖惩、信息报送、资金管理等规章制度,保障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规范运行。二是积极推进调解业务规范化建设。统一使用司法行政部门印制的人民调解文书,口头调解的纠纷也进行书面记录。统一案件质量审查标准,提高人民调解的成功率和群众的满意率。三是积极建立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相互衔接“三调合一”的大调解工作格局。
(四)进一步加强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基础保障工作
积极贯彻落实《财政部、司法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民调解调解工作经费保障的意见》精神,建立人民调解工作经费保障机制。五年以来,全旗共落实人民调解“三项经费”50万元,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专项经费均列入年度财政预算,促进行业性、专业性人民调解工作健康协调发展。
中心成立以来,全旗共排查出纠纷22825件,调处成功22560件,有力的维护了全旗的社会稳定。
第二篇:政协调研汇报
宣化区侯家庙乡中小学教育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委员
大家好!
感谢大家在百忙之中对侯家庙乡中、小学教育教学情况进行调研指导,我受其他几所学校的委托对侯家庙乡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情况作一下简单的介绍,对学校工作中面临的一些问题与各位委员们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得到在座领导和委员们的帮助和指导。
侯家庙乡位于宣化区东郊,全乡共有小学四所,分别是:二台子小学、侯家庙小学、羊坊路口小学、泥河子希望小学,中学一所,即侯家庙中学。在各级政府和区教育局的关心支持下,侯家庙乡的五所学校在校舍建设、教学设施、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等都达到了国家要求的标准,有的方面甚至超过了国标要求。在完善硬件建设的同时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也取得了非常大的成就,刚才委员们调研了二台子小学的学校建设和国学教育、羊坊路口小学的学校建设和校本课程研究的情况,在这里我就不多说了。另外泥河子希望小学作为全区唯一的一所希望小学,借助“希望工程”的东风开展了许多活动,扩大了学校影响,提高了办学声誉;侯家庙小学作为全市感恩教育的示范学校,更是把本校的办学影响力影响到了全市。对于几所小学的情况本人不是太了解,详细情况各位委员可以和几位小校校长进行沟通交流。
侯家庙中学曾经有过自己的辉煌,但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生源流失,特别是优秀学生的流失,致使我校教学成绩下滑。近几年在各级
政府、区教育局、兄弟学校的关心帮助下,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我们正在走出困境,向优秀学校的行列迈进。学校遵循 “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成功的快乐”的办学理念,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在快乐中成长。刚才向各位委员展示的艺术教育成果就是在这个理念指导下,学校开展德育活动的一个缩影,为学生提供发挥特长的平台,让学生体验成功,享受成功带来的快乐。在教学中,我们充分发挥小班教学是优势,开展“师生结对”活动,每一名学生都有固定的教师进行全方位的辅导;布置“复习案日日练”特色作业,减轻学生课外作业量,指导学生的课外学习,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实行“导学案”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通过我们自身的努力和各级领导、兄弟学校、社会同仁的帮助,侯家庙中学的办学活力正在增强、办学声誉正在提高。特别是2014届新招的初一学生,在数量和质量上都有了质的突破,经过快一个学期的跟踪对比,这一届的尖子生、优秀生与区三中、四中、六中、八中比较,差距不大,有的方面超过了区内的一些学校。
由于地域的原因,我们这几所学校在办学过程中,也面临着许多困难,主要归纳为以下四方面,在这里提出来与各位委员共同探讨解决的办法。
一、农村学生的家庭教育问题。
学校学生中留守儿童数量逐年增多,家庭教育残缺不全,学生管理难度加大。广大农村由于大量的劳动力输出,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外出打工,临时监护人多数是祖辈,他们中间有许多是文盲或半文
盲,对留守儿童在思想上遇到的困惑得不到应有的帮助、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得不到及时的解决,孤独感、自卑感、失落感长期困扰着他们。根据“全国留守儿童心理孤独指数”调查数据显示,每4个留守儿童就有1个存在心理孤独问题。这些孩子们在同一年龄阶段,走进同一学校的同一班级接受同一教师的授课,几年以后,学习成绩和行为表现却出现了很大差异,这种现象的出现不仅仅是学校教育的问题,还与学生的家庭教育和家庭环境有关系。
我们学校在这方面的作法通常是加强学校德育工作,对留守学生班主任多关心、同学们多帮助、与学生家长多沟通,这样做对帮助留守学生有一定的作用,但要更好的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社会上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二、师生的上下学的交通问题。
1、农村教师上班路途远,上班时间早,不方便。
2、接送二台子小学和侯家庙中学学生的校车车况差,刘家窑村路段损毁严重,存在安全隐患。建议更换好一点的校车,整修刘家窑村路段。进一步解决农村地区公交乘车问题,建议将公交线路从村口延伸到村里,既方便村民出行,也方便师生乘坐公交。
三、农村的教师队伍稳定、素质提高的问题。
1、代课教师遗留问题。泥河子希望小学勾秀琴、朱凤霞两位代课教师已经代课26年,一直工作敬业勤恳,但随着年纪越来越大,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解决,心里有了想法,影响了正常的教学工作。
2、由于农村中小学所处的地理、交通、经济及社会生活环境相对
较差,地方财力用于补充基础教育的经济实力有限,农村教师的工作环境、生活条件、福利待遇相对较差,缺乏吸引和挽留优秀教师安心农村教育工作的实力和条件,导致教师数量不够、专任教师不足、整体实力不强、教学水平偏低、教学效率不高的被动局面难以缓解,给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同时,由于生源少、经费补充困难、激励机制不灵活、教师的工作压力太大,参与业务进修及教研教改工作的积极性不高,造成部分农村教师观念保守、思想落后、知识老化,难以满足现时农村基础教育的客观要求,严重影响着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提高,制约着整个农村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部分年轻教师刚刚被培养成熟,眼看着能够为农村教育事业挑重担、做贡献了,可是大多数都通过各种渠道调往那些条件优越、待遇丰厚的城区学校,造成农村优秀教师的流失。
3、进一步关注农村教师的职业倦怠问题,建议从教师待遇、教师身心等方面设立研究会和专项资金(不需要很多)。进一步提高农村教师的整体水平。建议把城乡干部、教师交流制度化、规范化,以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
四、学校的办学经费的问题。
由于学校生源少,义教经费少,学校办学困难。建议建立学校办学最低经费保障制度,保证学校正常运行。
第三篇:政协调研汇报材料
政协调研汇报材料(工程部分)
城投公司在右岸新城开发中直接承担建设项目4项,分别是水都大道(含延伸段和安乐河段)、武当大道、明珠大道、北京路;其中水都大道、武当大道南段主体工程已完工。上述项目概算总投资2.6亿元,实际已完工程投资2.25亿元。在项目管理方面,我公司主要注重做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加强项目建设管理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一)工程进展顺利
1、水都大道道路工程,全长7221米,概算总投资1.8亿元。①东段全长1803米,道路红线宽60米。工程概算总投资5191.7万元。目前已完成设计图纸内全部内容,包括主体工程、附属工程、人行道工程、绿化工程、照明工程。工程已于08年11月11日通过竣工验收;②中段(延伸段)全长1500米,道路红线宽40米。工程总投资4811.2 万元。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顺利通过竣工验收。③西段全长3918米,道路红线宽40米。工程概算总投资8025.4 万元。目前已完成主体工程建设并顺利通过竣工验收。
2、北京路道路工程,全长1630米,道路红线宽36米,工程总投资2073.3 万元。目前已完成K0+110-1+350段路基、基层和排水工程施工。
5、武当大道道路工程,全长2624米,道路红线宽70米。工程总投资3224.2 万元。目前已完成北京路以南段2000米路基、路面、排水施工;正在进行北京路以北段道路基层施工。
6、明珠大道道路工程,全长1818米,道路红线宽42米。工程总投资2657.3 万元。目前已基本完成北京路以南1050米路基、基层和排水施工,北京路以北段路基也已基本完成,正在进行道路基层施工。
(二)工程质量控制良好
1、已经竣工的水都大道建设工程,顺利通过竣工验收,标志着工程质量达到预定目标。
2、正在施工中的其它工程,质量控制良好,质量检验评定合格。
(三)投资控制得到加强
1、编制工程招标标底时,均聘请了专业造价咨询公司。对拦标价格的设定进行了有益尝试,在标底价格的基础上下降一定比例后作为拦标价,从源头上遏制了投标价虚高的问题。
2、加强工程变更管理,从严控制合同外工程价款发生。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提出的工程变更,均要求报告公司进行审批,追加价款按审批意见执行。未经审批的工程量不得进行计量和计价。
3、规范计量、计价行为,加强检查监督。近期正在开展计量与计价专项检查工作,公司成立了领导小组,领导亲自带队,逐个工程认真核查清理。
(四)安全管理成效显著。开工以来各施工工地无重大责任安全事故发生。2
第四篇:政协调研汇报材料
政协张家川县委员会对全县教学管理
情况调研的汇报材料
张家川县第一中学
尊敬的各位领导:
大家好!欢迎大家到我校调研指导工作。
近年来,县一中在上级组织的大力支持和指导下,通过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在校园建设和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等各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同时也面临着新的问题。由衷的希望各位领导给予我校更多的关注与支持,并对我们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批评和指正。现根据调研提纲的要求汇报如下:
一、学校现状
(一)、学校基本情况
学校现有教职工153人,其中回族教师92人,汉族教师61人,中共党员39人,专职教师中研究生11人,中学高级教师39人,中级教师62人,初级教师4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骨干教师6人,市级骨干教师15人,本科学历130人,教师学历达标率93.1%。全校设有36个教学班,在校学生2058人,其中回族1154人,汉族904人。
学校占地面积180亩,总建筑面积33000平方米。有教学楼、综合实验楼、图书馆、学生宿舍、餐厅和体育场,整
体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功能齐全。
(二)、主要教学成绩
近年来,学校坚持“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服务”的办学理念,以“自强不息、追求卓越”为校训,把“创一流环境,建一流师资,育一流人才,办一流名校”作为目标,努力营造“校以育人为本,师以敬业为乐,生以成才为志”的风尚,紧紧围绕教育教学质量提高这个中心,通过精细化的管理和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各项工作均有所提升。2017年高考应届生重点上线154人(比去年97人增长57人),二本正式上线167人,民族本科上线52人,艺术生上线4人,总上线人数377人,上线率61.40%,实现了从2008年至今高考成绩“十连增”,尤其重点上线生人数实现了实质性突破,学校连续四年高考成绩位于全市43所高中第8名。
二、学校管理及规划
(一)、抓党风廉政建设
学校领导班子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放在首位,定期召开支部会议和全体党员大会,安排各项党务活动,要求校领导积极落实“一岗双责”制度,党员教师在教学一线要积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按照组织要求和教体局党委安排,积极召开了组织生活会和民主生活会,定期组织各类政治理论学习活动,用党的先进思想武装全体教职工,强化宗旨意识、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
(二)、规范化办学,各项制度不断完善
近年来,为了进一步加强各项工作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学校健全了教学常规、学习常规、班级常规、总务常规、政教常规、教研常规、安全制度等,制定了详细的教师考核方案,使学校各项工作都有规可依,有章可循。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在学年初制定了学校发展规划,要求各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班主任按照学校规划要求,认真制定各类工作计划。然后学校按照分年级组、教研组管理的办法,包级领导深入各自负责年级组的教学一线,亲力亲为并且积极监督,与广大教师共同努力把各项计划落实到讲台上,落实到每一节课,落实到每一位学生身上。完善了考勤制度和请假制度,上下班实行指纹签到制,要求教师到校离校均需签到,实行“先请假后离校”的原则,对教师的出勤情况两周一统计公布,对无故缺课、经常迟到、早退的教师采取了相应的处理。学校更进一步规范完善了请假制度,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和程序处理教职工事假、病假等。
(三)、深入开展教研教改工作
继续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和高效课堂建设是本学教学工作的重点。按照新课程理念的要求,组织教师全员参与“同课异构”和“赛课”活动,充分发挥多媒体教学在课堂中的作用,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方法和策略,开展以更新理念、强化技能为重
点的公开课、观摩课评比等活动,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和远程教学的网络资源,加强直观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提高全体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水平。同时我校积极探索打造高效课堂,把“高效课堂建设”作为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的核心问题来抓。建立了校长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各处室、教研组、年级组和备课组全面参与的工作机制,切实加强和发挥校长在推进“高效课堂建设”中的引领和管理作用,推进了“高效课堂建设”的深入开展。
(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树立良好行业形象 学校深入开展师风师德教育活动,召开了多次全体教师大会和年级组会议,传达和学习各级教育工作会议精神,把每年的三月份和九月份设立为“师德师风建设月”,进一步组织教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相关文件和法律法规,树立依法治教意识,进行爱岗敬业教育,开展以“自律、奉献、师爱”为主题的师德教育活动,培养思想作风优良的教师队伍。提倡节俭办学,文明做人,自觉遵纪守法,无私奉献,恪尽职守,努力造就一支政治立场坚定、教学业务精通、工作作风优良、执教为民、群众满意的教职工队伍。
(五)、高考备考工作
今年学校备考方针是采用人“盯人”战术,培优补差,一个都不放弃,一直都不放弃,努力圆好每位考生的高考升学梦;尊重学生,信任学生,全面调动学生;教得有效,练
得精准,学得愉快,考的满意。
学校采用三轮备考法:第一轮:2017年7月15日——2018年2月15日,强调“以点带面抓基础”,把“教材读厚”。立足教材、依据课标、对照考纲、把握高考方向,熟读和理解教材内容、狠抓基础、全面复习、不留知识死角。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渗透能力。
第二轮:2018年2月15日——2018年4月25日,专题梳理,提炼主干;纵横联系,归纳整理;优强训练,提高能力;考试诊断,查漏补缺;完善方法,拓展思维。每天下午4:00时——6:00时组织一次考试,共考40——50次,以考代练。
第三轮:2018年4月25日——2018年5月底,综合训练,全面提升。
(六)、校园安全工作常抓不懈
首先是强化安全教育,抓好学生交通、饮食、交往、行为及心理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自护自救能力。尤其针对我校租住生较多的特点,以班级为单位,利用班会强化安全教育,防范和化解学生生活区域的安全事故的发生。其次是强化安全责任制度,签订安全责任书,学校实行谁的课谁负责,谁的人谁负责,谁值日谁负责,谁的岗谁负责制度,加大安全奖惩力度,严肃安全责任追究。再次是突出重点保安全,学校围绕季节安全规律和一中学生特点,把交通
事故、出走、溺水、公共卫生安全和校园内外伤害作为工作重点常抓不懈。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努力,近年来学校无安全事故发生。
三、存在的困难和建议
(一)、教师队伍建设需要加强
我校现有教职工153人,师生比1:13.5,符合国家标准,但是由于青年教师补充渠道不畅,加之现有教师队伍老化,重病教师较多,致使教学一线教师严重不足。建议县上多渠道补充教师,主要有县内选聘,免费师范生招聘,西北师大校园招聘会招聘等方式,以补充一线教师的不足。
(二)、校园发展建设资金短缺
由于2009年建校以后,学校一直没有维修维护,导致大多数教学设备老化退化严重,校园基础设施陈旧破损较为严重,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1、按照“国务院教育机制体制改革”的要求,高中改革的重点是教学方式的改革,针对我校实际情况,需要尽快实现高中教育的信息化,以信息化助推现代化。
2、学校现有楼房的楼顶全部漏水,内外墙面掉皮、发霉严重,维修资金短缺。
3、学校图书馆空臵,图书的短缺致使图书馆没有发挥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中应有的作用。
4、根据建设示范性高中的标准要求,需要建立校史馆、音乐教室、美术教室、地理教室和录播室等。
5、学校后护坡滑坡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针对上述问题,建议县上加大对高中现代化教育的投资力度,加大对我校基础设施维修维护经费的投资力度,以促进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更进一步提高,将我校建设成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示范性高中。
张家川县第一中学
二零一七年十月十八日
第五篇:政协调研汇报材料11年6月
上半年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情况汇报
宿豫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2011年6月16日
尊敬的叶主席、各位领导、各位委员:
下午好!
首先,我代表全局干部职工,对叶主席一行对我局视察指导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并向各位领导长期以来对我局及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的关心、支持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由我向各位领导汇报一下上半年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上半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我局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十届六次(扩大)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两个高于”、“两个提前”的总体目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打造城市精品工程为理念,坚定不移地推进城市发展“四大战略”,坚定不移地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坚定不移地推进精品小城镇建设,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凝心聚力抓落实,务实苦干勇争先,全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是重点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上半年,我们加大对重点项目的帮扶力度,依照“项目工作法”,将项目细化分解,使项目落实到各分管领导,工作落实到具体科室和具体的帮办人。全年我局共承担12项市、区重点工程,目前,除新宿沭路两侧绿化因涉及征地拆迁没有启动建设、香缇河畔人家因规划调整停工外,其余项目均能按序时进度快速推进。其中,盛世家园安 置小区高层正在做人防工程施工,多层正在进行四、五层施工;万豪新城一期正在进行配套施工,二期高层正在进行二、三层施工;阳光100完成基础及地下车库施工,正在进行人防工程施工;锦华名园正在进行桩基施工;浦东国际花园完成基坑开挖;垃圾中转站完成出入口专用道路铺设,正在采购压缩设备;金三角金融财富广场B、C栋楼完成基础和人防施工,正在进行主体三层施工;中心城区排水已完成城区雨水管道清淤和江山大道污水顶管工作,项王东路雨水顶管已进入扫尾阶段;雪峰山路两侧绿化由我局负责的图纸设计工作已完成;汉江路正在进行招投标和清障工作,宿豫大道正在进行施工图设计。
二是市政基础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完善。迅速启动中心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根据去年“9.7”暴雨暴露出来的城区积水问题,从2月初开始,我局迅速启动城区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完成了长江南路东侧雨水管道改造工程;提前完成城区黄浦江路、学海路等道路雨水管道清淤116公里,更换雨水井盖178个,雨水箅347个;完成了江山大道顶管工程,启动项王东路顶管工程(江山大道西侧-泵站),该工程进展顺利,预计于6月中旬完工,确保雨季到来后,城市排水安全畅通,坚决维护市民生产、生活的安全、稳定。加强供气管理,确保燃气安全零事故。今年以来,定期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打击非法充装气行为,规范燃气市场秩序。上半年共排查隐患13处,责令相关责任单位及时整改并验收备案,确保了今年燃气安全零事故。加大环卫基础设施投入。争取专项资金120万元购置道路清扫车2辆,2 实现宿豫城区机扫率零突破。项王运河桥南侧新建一座新型压缩式垃圾中转站,计划于今年10月建成并投入使用,将有效提高垃圾处理能力,改善城区环境卫生。加大路灯设施维护力度。按照“标准化、规范化、工艺化”要求,保证城区道路照明的正常运行。逐步加强城区近6000盏路灯、52台路灯专用变压器的维修工作。上半年共维修更换各类灯泡325只、镇流器79只、触发器51只、灯具19套。
三是房地产业发展健康平稳。今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房地产市场调控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11‟1号)文件,本次发布的“国八条”是历来最严厉最直接的调控政策,将逐步对宿迁房地产市场造成影响,为此我们已开始监测本区房地产市场走势,及时掌握销售情况,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继续做好房地产市场监测分析。与区统计局联合,做好房地产市场信息基础数据的整合、监测和分析,每月形成报表上报,及时掌握市场动态变化情况,杜绝房地产市场出现大起大落的现象。从严把关房产产权登记手续。半年来,从受理到审核再到审批,严把每一环节,认真谨慎做好每一项工作,以产权管理为基础,在简化办事程序上下功夫,在提高办事效率上下功夫。年初到现在共办理房屋初始登记 56起,房屋转移登记1053起,抵押权登记849起,变更、注销等其它产权登记552起,共颁发房屋所有权证2560本,房屋他项权证1520本,准确率达100%;共完成测绘图纸12栋,面积135000余平方米;核发商品房预售许可 9件,预售总面积 17.7 万平方米;办理商品房合同备案 1693 套、面积 13.9万余平方米;受理资金监管备案11家。加强宣传平台建设。与《宿迁日报》合作继续打造“河东版块”,通过这种对宿豫区房地产市场集中宣传,形成良好的舆论氛围,吸引广大市民到宿豫区置业安家,同时对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有序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四是建筑业整体水平明显提高。上半年,我区喜获“建筑之乡”荣誉称号。江苏省“建筑之乡”评选是以2006年—2010年的统计数据和获奖情况为准。分别从企业规模、产值利税、社会贡献、工程质量、人才队伍建设、政策扶持等6方面进行考核。要求一级总承包企业5家以上,五年累计建筑业产值300亿元以上,市优质工程10项以上,市文明工地不少于40项,二级以上注册建造师不少于300人,至少出台一个建筑业扶持意见等具体考核内容。在今年4月26日召开的全省建筑业工作会议上。我区与常熟、江阴等9个县(市、区)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正式命名为江苏省“建筑之乡”。
今年以来,全区建筑业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建筑业产值平稳增长。截至5月底,全区共完成开发面积56.7万平方米,竣工3.6万平方米,完成房地产投资9.4亿元,完成销售面积14.28万平方米,实现建筑业增加值1.9亿元。建筑企业资质结构日趋合理。我区共有建筑业企业46家,具备房屋建筑、市政公用、装饰装修、钢结构、建筑智能化、金属门窗、起重设备安装等10余个专业门类,形成了企业资质配套齐全、专业布局较为合 理的科学组织体系。其中施工总承包企业19家,专业承包企业13家,劳务分包企业14家。QC成果成绩显著。今年全区建筑企业申报的QC课题共有9项获得市级奖项,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3项。宿迁中厦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的《确保地下储酒室防水施工质量》和江苏京杭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的《减少XPS板粘贴空鼓》等2项QC成果获得省级奖项。
五是质量安全监督管理不断强化。加大对各工程检查力度,以服务促监督。针对不规范施工实施行政处罚,引起各方责任主体高度重视。每季度开展一次质量检查,在交流会上公布存在的问题,并指出问题的解决办法。上半年,完成报监工程151项,建筑面积52.77万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积36.616万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15.154万平方米,报监工程监督覆盖率达100%。完成监督记录400余份,发出整改通知80余份,局部暂停施工通知2份,签发监督报告6份。加大对散装水泥和新型建筑墙材使用的宣传和检查力度,有效促进建筑节能环保事业发展。今年上半年全区累计完成散装水泥量22万吨,商品混凝土生产供应18.44万立方米,全区平均水泥散装率(工程用散率)81%,比去年同期增长4个百分点,实现城区“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的推广应用。加强对城区部分墙材企业质量监督,大力宣传《江苏省新型墙体材料产品认定管理办法》,促进墙材企业提升产品质量。抓好安全生产,争创文明工地。我局执法人员严格按照要求,深入建筑企业和施工一线进行检查,查手续、查资料、查现场,要求各施工企业严格按照文明施工的标准进行作业,从而有力的保证了施工质量和安全。上半年共下发了停工通知 书21份,整改通知书280余份,消除安全隐患近2100条。
六是保障性住房体系建设进一步完善。我们坚持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公共租赁用房、拆迁安置房“四房并举”,采取“租、售、补”三位一体的住房保障体系。加大解决两个“夹心层”住房问题的工作力度,不断推动四类保障性住房全面发展,有效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困难问题。
建立健全廉租住房保障制度。廉租住房是住房保障的主渠道,廉租住房建设是一项政治任务。对省市下达的任务在不折不扣落实的前提下,坚持实物配租和货币补贴相结合,同时根据全区实际,合理确定廉租住房保障标准,与经济适用房准入标准并轨,进一步扩大保障覆盖面,对住房困难群众做到应保尽保。目前,已完成上半年廉租住房租金补贴户公示、审核和查证工作。
加大建设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通过财政拨款、地方融资等渠道,广泛筹集建设资金,保障工程建设进度。目前,盛世家园安置小区的320套经济适用房、20套廉租房、100套公共租赁房和500套限价商品住房22栋基础工程已结束,正在进行四、五层施工;经济开发区现已建设21.7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房,其中5.7万平方米进入三层施工,另有15.5万平方米工程正在进行土建、桩基及一层施工。300套(间)公共租赁住房目前已完成勘察设计,正在进行土建、桩基队伍确定工作;不低于5万平方米的蓝领服务中心目前已完成勘察设计,目前正在进行土建和桩基队伍确定工作;顺河镇负责建设安泰家园的3.5 6 万平方米拆迁安置房四层施工已结束,正在进行五层施工。完成安泰佳园拆迁安置房20%对外销售名单确认工作。
七是村镇建设的组织协调力度得到加强。从2月初开始,我们组织力量深入乡镇,就如何指导小城镇建设和加大“三靠近”投入等问题,设计调研题目,制定调研方案。同时积极做好2011年环境综合整治和污水处理等省级财政奖补项目的选点工作。组织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申报和创建工作。目前,我区顺河镇林苗圃申报的江苏人居环境范例奖“村庄整治”主题已获得市级主管部门肯定,并确定为我市申报项目,我们将积极协助包装该项目,争取成功创建。
八是春季绿化工作有力推进。为全面提升我区城市绿化水平,加快“生态宿豫、宜居宿豫”建设步伐,坚持“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建管并重、讲求实效”的原则,以“四城同创”和园博会”在我市召开为契机,大力实施春季城区绿化工程。首先抓好新建、改造绿化工程工作。在城区实施了新建道路绿化、城市出入口绿化提升改造、公园绿地绿化、单位庭院绿化提升改造、新建居住区绿化、城区绿化提升改造和补植等6类绿化工程。完成运河产业带主干道、黄浦江路、千鸟园、区政府庭院、都市晨光东侧绿地、江山大道等绿化工程的建设工作,并率先实施“拆墙透绿”工程。截止目前,共栽植乔灌木27万株,新增绿地面积19.2公顷。其次抓好城区绿化管养工作。按省园博会的标准和要求,全面加强园林绿化的精细化管养维护工作。上半年共计投入经费360多万元,车辆1200台次,对绿地内乔、7 灌、草适时进行修剪、浇灌、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按照同地段、同品种、同规格的补植要求,对城区所有道路、广场等公共绿地进行缺株补植,共补植各类乔木3890株,灌木12000余株,草坪16000平方;并在六塘河做了果树栽种实验段。
下半年,我们将以政协这次视察为契机,紧紧围绕缪书记在我区调研期间提出的“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城乡统筹上走在前列”的城镇发展具体要求,突出抓好以下八方面工作:
一是突出重点工程建设。我们将紧紧围绕区委、区政府提出加快城市发展“四大战略”的工作要求,加强对重点工程的组织领导,提高综合协调能力,加快六盘山路规划建设步伐。全力打造金三角商业金融中心,努力形成集商业金融、商务办公、餐饮娱乐、高档居住为一体的商业集中区。同时,牵头做好全区房地产小区面上督促协调工作。
二是突出市政管养及配套建设。进一步加大对城区市政管养及配套设施建设力度。全面养护维修城区市政道路、排水及附属设施,对城区内雨、污管网进行全面排查和疏通,并对局部地段进行整改。确保雨季来临前,完成项王东路顶管工程;加快项王桥垃圾中转站建设,确保9月底通过竣工验收,10月底投入使用;添置并维修部分道路果壳箱,争取新建公厕1座;针对全区道路照明更新慢、损坏多等情况,将加大资金、人员、设备投入,制定全面可行维修方案,做到电路、线路统一控制,确保城区道路亮化科学合理。
三是突出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大解决两个“夹心层”住房问 8 题的工作力度,不断推动四类保障性住房全面发展,有效解决城镇中低收入、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困难问题。今年,全区新建公共租赁房200套,经济适用房320套,廉租房20套,拆迁安置房20万平方米。我们将重点做好盛世家园工程建设,确保年内9万平方米一期工程主体封顶,二期工程开工建设;安泰佳园5万平方米住房投入使用。
四是突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继续深化精品工程创建和创优治劣工作,将群众反映的质量通病作为治理重点,坚持质量全程管理,着力提高合格工程和优质工程的质量水平;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全面分析安全管理工作的薄弱点,落实企业的主体责任和项目经理的直接责任,发挥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和专职安全员的作用。严格依据《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要求,做好安全监理,提高监理单位的安全生产意识。持续开展专项整治工作,针对重点部位和重点环节强化监督管理,加大对违法违规项目的处罚力度。加强施工现场标准化管理,做好施工现场噪音、扬尘等影响外围城市环境的监督检查,进一步引导项目创“文明工地,优质工程”,积极组织“双创”现场观摩会。计划8月召开工程建设现场会,挑选3—5家工程管理好、实体质量硬的项目作为示范观摩点。通过以点带面,扩大全区“双创”活动成果。针对目前建筑市场随意分包、非法转包等扰乱市场秩序的问题,严格按照法定程序从严查处施工企业偷工减料,违反强制性规范的行为。建立市场准入和清出制度,对 扰乱市场秩序的企业和个人坚决清除出宿豫市场,有效维护建筑市场良好的运行秩序。
五是突出小区建设提质扩量。近年来,我区居民小区建设已形成一定规模,但精品不多、整体品质有待提高。我们将加强对新开工的江山一品、千秋时代新城、豫景龙庭、金色家园、金箔文枢院等住宅小区的监督指导力度,进一步提升规划档次,提高配套水平,完善物业管理,促使这些项目做到建设过程“精细”、建设实体“精品”,配套建设“精美”,并以此带动全区创建更多的精品住宅小区。
六是突出人居环境城市创建工作。根据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创建要求,以园博会在我市举办为契机,提高园林绿化管养标准,提升城市绿化档次和水平。重点抓好公共绿地及城市主干道和沿线地块改造增绿,年内完成牡丹江河、泰山河绿化景观带改造任务。
七是突出精品小城镇建设。积极申报2011年省级村庄建设整治专项资金补助和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资金补助项目,力争做好创建省级康居示范村工作;督促指导全区小城镇建设工作,加大“三靠近”投入,推进城镇化进程,增强卫星镇的辐射带动能力;狠抓“十强小城镇”建设整治工作,努力让全区精品小城镇创建工作再上新台阶。
八是突出社区管理创新。大力宣传市政府关于《宿迁市市区物业管理办法》,树立物业服务是商品消费的观念,引导广大市民和社会各界主动支持、参与物业管理活动,积极维护小区 秩序,及时化解物业服务中出现的纠纷。推行物业管理市场准入制度,严把物业前期源头关,引入市场竞争;建立和推行阳光公示制度,在全区21个物业管理企业中建立行业信用档案体系,逐步完善考核考评、培训教育、投诉处理等工作机制;建立物业服务企业退出制度,加大对违规企业的查处力度,对不良行为记录达三次以上的,列入不诚信企业名单,向社会公布,取消其承揽新项目资格。强化居民小区属地化管理。加快建立“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物业管理新体制,把业主委员会成立、社会治安稳定、精品城市创建等各项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并进行考核。
各位领导,在下一步工作中,我们将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要求和部署,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全区人民的监督,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工作节奏,奋力拼搏、扎实工作,确保完成全年目标任务。
我的汇报完了,谢谢!
二〇一一年六月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