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积极探索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新途径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发展农村经济是重中之重。建设一支思想解放、年富力强、善抓经济、会谋发展的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是实现农村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前提条件和根本保证。近年来,内乡县各级党组织紧紧围绕发展经济这个主题,在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方面与时俱进,大胆探索,开辟了新形势下加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建设的新途径。
——抓源头,优化队伍结构。一是调整发展党员的指导计划,为基层党组织输入新鲜血液。农民党员是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主要源头。因此,可以说通过积极培养,把大批能够带头致富的先进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就能激活整个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的一池春水。实践中,强化了发展党员的三项指标:把全县发展农民党员的比例由原来的60%调整到80%,把发展高中以上党员的比例由原来的3%调整到0%,发展3岁以下党员的比例由原来的0%调整到70%。二是强化组织培养措施,加快培养过程。对那些有觉悟、有知识、重点是有带头致富项目的致富能手,由村支部澄清底子,分类排队,指定党员结对联系,重点帮带,有计划地进行组织培养,从中确定入党积极分子,使每个农村支部保持10-1名的常数;对那些具有带头致富项目并能带动一方群众致富的党员经过村支部推荐、乡镇党委考察,确定为村级后备干部,制订培养计划,落实培养措施,实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县委规定:各村支部必须按不低于现职村干部职数1:1的比例,补充配备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三是采取组织手段,实现培养目标。同等条件下,能带头致富的入党积极分子优先吸收入党;通过组织整顿,及时淘汰那些没有致富项目、没有带领群众致富本领的村干部,重点考察、选拔那些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党员进入村级班子。“双带”工程实施两年多来,全县新发展具有带头致富能力的党员132名,占发展新党员总数的81%;新进村级两委班子的“双强”党员61名,占新进村级班子干部总数的83%。
——抓培训,提高队伍素质。一是坚持不懈地开展以“五学、四议、三帮”(学理论、学党章、学政策、学法律、学技术;议党建、议村务、议发展、议致富; 帮支部、帮党员、帮贫困户)为主要内容的党员活动,实现培训的广泛性和经常性。通过参加学习,广大农村党员的在党意识、宗旨观念普遍增强,发展经济本领得到了提高,全县涌现了大批种植、养殖大户,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二是以创建县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为龙头,构建县乡村三级培训网络,强化党员干部“双带”能力培训,实现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先后投资300多万元,建立了专门培训农村科技致富带头人的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主要对村级班子骨干和村级后备干部进行正规化培训,培训基地采取课堂教学与劳动实践相结合的方法,重点突出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实现了理论知识和生产实践的有机统一。四年来,培训基地共培训人员1100人次,他们中不少都成了农村党员干部队伍中的“双强”带头人。在县培训基地启发带动下,全县16个乡镇建立了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学校,9个行政村都建起村科技示范点,对村组干部、后备干部、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和农民致富能手、种养加大户进行经常性的“双带”能力培训,形成了县乡村三级分工负责,分层次培训的格局。三是实行村干部和村后备干部外出打工培训制度,提高党员干部认识市场、参与市场、驾驭市场的能力。去年全县外出打工村干部共30名,他们既增长了见识,解放了思想,又都学到了一技之长,并带回各种经济发展信息1400多条。
—抓机制,激发队伍活力。从2000年开始,县委作出决策,在农村广泛开展了“争创功勋村支书”活动。明确规定:不论是先进村或后进村,只要在经济发展上取得重大突破、在改变村里落后面貌上做出突出成绩,村支书都可以被评为功勋村支书。凡被评为功勋村支书者,县委除隆重表彰外,每月由县财政发给特殊津贴300元;连续年被评为功勋村支书者,每月增加特殊津贴200元,并作为终身补贴固定下来,符合条件的可优先聘为国家干部。这项活动开展两年来,产生了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在农村支部中形成了比发展、比贡献、明争暗赛、争创一流的良好氛围,涌现出了一批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先进典型。目前全县已经评选出“功勋村支书”34人次。对评选出的“功勋村支书”,县委在兑现奖励措施的基础上,还组织召开全县性的功勋支书事迹报告会,在电视台、电台开辟专栏宣传他们的实际,在全县开展学习教育活动等,在全县掀起了学习功勋支书、争当功勋支书的热潮。各乡镇党委也纷纷在农村干部中开展了“争当红旗村支书”“争当优秀村干部”等不同形式的争创活动。在相当一部分村也相继开展了争当“标兵党员”、“标兵村组干部”等活动。目前全县上下干事创业的积极性空前高涨,新的先进典型不断涌现,使农村经济发展走上了良性发展的快车道。 注重“五个创新”培训“双强”村干 中共桐柏县委组织部
随着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不断加大,各地纷纷把培养选拔“双强”村党支部书记工作摆上重要日程。近几年来,桐柏县逐步探索办成了“党校性质、农校特色、军校风采、市场机制”的县农村党员干部“双强”培训基地,走出了一条有鲜明特色的“双强”村干部培训道路。主要做法是:
一是注重实效,创新培训形式。培训形式决定培训实效。为达到最佳培训效果,近几年来,桐柏县坚持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相结合,专题辅导与自学相结合,定期或不定期召开研讨会、经验交流会和讲座实习竞赛活动:坚持以长班(两年制中专学历班)为主,利用长班假期开办短班,获得一定经济效益,从而达到以短养长的目的;坚持边理论教学边技术实践,利用在基地附近开辟的千亩果、药、茶、花示范园和不同功能的3座温室大棚,实行上午理论知识学习,下午实用技术实践的培训方法;利用山下水草土地资源丰富,交通不太方便的现状,实行第一天理论知识学习,第二天畜牧及水产业养殖、高效农业开发等实用技术实践的“轮式”培训方法。四年来,共利用多媒体语言教室举办长训班10期、各类专业短训班18期,受训106人次,培训村级党员干部骨干223人,其中乡土拔尖人才103人、致富能手9人,另有61人成为“双强”村党支部书记。
二是注重针对性,创新选择教员途径。
首先,从乡镇政府、职业学校、涉农单位公开选聘名专职教师分担邓小平理论、村级领导工作、种植养殖等课程;从县委组织部选聘6名领导为兼职教师分担依靠农业科技发展农村经济、村级党组织建设等课程;从林业局选聘2名高级工程师分担农林方面法规和果树嫁接及病防课程;从畜牧局选聘3名高级畜牧、兽医师分担畜牧方面法规和畜牧养殖课程;从扶贫 开发局选聘2名副局长分担农村改革历程及发展目标方针、党在农村基本政策和农业现状及发展方向课程;从财政局选聘2名副局长分担农村财务管理课程;从文明办、民政局、信访局、计生委、党校等13个单位选聘2名干部为兼职教师分担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村委换届工作、信访工作、计生政策及时事政策等20余门课程。为学员提供技术和法律服务奠定了坚定的师资基础。
三是注重灵活性,创新培训内容。培训内容直接影响到党员的思想文化素质、科学技术水平、工作管理能力和致富带富能力。因此,在教育培训工作中,桐柏不仅注重培训学员有关党的基本知识、邓小平理论、农村政策及法律法规,而且聘请部分优秀乡镇党委书记、“人格化”村党支部书记现身说法、传道送经,培训学员基层工作领导艺术;聘请机关文秘工作人员培训学员公文写作与处理;聘请武装部领导教导学员参加军训;聘请乡镇企业局领导培训学员有关乡镇村集体企业的经营管理知识;聘请科协领导培训学员投资项目论证及市场营销,农产品加工技术等知识。培训内容的创新,为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发家致富奠定了才力基础。
四是注重科学性,创新培训管理。为适应培训的需要,探索了3条培训管理模式:(1)封闭式军事化管理。学员入学后即按部队要求编班组排队列,统一军装、食宿,晨升国旗、唱 《基地之歌》,早晚军训,日间学习、实践,除节假日外,全天24小时封闭式管理。(2)教育式制度化管理。成立班委会(临时党支部),明确班长(支书)、纪检委员、组织委员、宣传委员职责,在班主任老师的指导下,通过定期召开班委会、总结会、主题会、娱乐会等,开展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工作。严格请销假制度,规定一学期学员请假最高时限,用完不得再请,否则不予毕业,并规定没有特殊原因不准捎请或代请,确有特殊原因,电话请假,假后补办手续。(3)激励式跟踪化管理。一是奖学金激励。基地每月评出60名优秀学员,分一、二、三等奖,奖金分别为30元、20元、10元。二是荣誉奖。根据班委推荐——基地把关——组织部审定等程序,每学期按比例评出优秀学员、优秀班干部,由县委组织部统一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并记入档案、通报各乡镇党委,对于那些表现优秀、符合入党条件的学员及时发展入党。优秀学员回村后乡镇根据工作需要,可进村班子挂职锻炼。学员发展致富项目的规模和科技含量达到一定标准的,由乡镇在技术、信息上予以重点扶持。
五是注重适应性,创新培训观念。从完善硬件设施入手,在培训基地建成可容纳120余人的多媒体教室一个,内有广播电视电影VCD光盘播放设施一套、大屏幕投影设施一套、互联网教学设备一套、各类科技光盘1000余盘,增开了WTO知识教程、市场经济理论、农村实用公文写作与处理等,计划近期将针对性地开放办公自动化微机处理教程,同时也将实现与远程教育的对接,那时北大、清华、中央党校等特级讲师、专家的讲仪将呈现在我们面前,一批批知识化、技术化、信息化、年轻化的“双强”村干部也将从这里孕育产生。
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基层干部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直接组织者和实践者,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是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实现“五个好”目标的关键。在经过两轮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整顿后,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仍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村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村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村干部素质偏低,造成工作难度加大。一些干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观念陈旧,思想保守,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在工作中方法简单,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尤其是一些集体经济匮乏、无钱办事的村,问题更加突出,他们面对困难,束手无策,没有办法解决。
二是村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有效发挥。一些班子成员为了保住位子、争面子,工作按部就班,不求进取,为群众办实事不多,无所做为,在群众中树不起威信,形成不了领导核心。
三是部分村十部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些村干部把村里工作当“副业”,不能一心一意干工作,有的村:厂部在上面压任务、下面群众骂、家庭抱怨多的情况下工作,思想压力大,常有撂挑子的想法,还有的村干部被动应付丁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进取精神。
四是村干部难选难配问题比较突出。一些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年轻党员,忙于个人致富,不愿担任村干部挑担子。同时,受传统思想、宗族观念和既得利益思想的影响,在职班子对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消极,使有些班子经常出现“不调整不行、调整又无合适人选”的问题,干部队伍后继乏人。
五是村干部管理机制上还缺乏有效的配套措施。干部“进”、“管”、“出”诸环节存在不衔接的问题,其结果往往导致班子建设后继乏人,现任干部有后顾之忧,离任干部有失落感,对现任干部工作产生抵触情绪。
二、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努力建设高素质的村级干部队伍
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设一支素质优良、高效廉洁的村级干部队伍,主要是要着眼于“选、管、培、评、育”,积极探索出一套“选得准、留得住、于得好”的运行机制。
(一)重视选拔——开发和培植人才资源,从组织上优化农村干部队伍。
首先要明确用人标准。努力使农村干部队伍逐步形成以高中文化程度、四十岁左右为主体;注重带领群众致富的实际本领,把有无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致富能力作为选用农村干部的重要条件,从思想政治素质、管理能力、掌握实用技术情况、群众信任程度等方面建立村干部任职资格制度,真正把那些德才兼备、宗旨意识强、清正廉洁、开拓创新、群众满意的优秀人才选拔到村级班子中来,尤其是要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其次要拓宽用人视野。注意从复员退伍军人、返乡知识青年、应届大中专毕业生中“选优”,从专业大户、能工巧匠中“物色”,从先进村里“交流”,从机关干部中“下派”,通过多种方式、多种途径配强农村干部队伍。
(二)严格管理——建立科学有效的管理机制;调动农村干部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必须建立健全寓后备、现职、离任于一体的干部管理体制,实现干部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程序化。一是建立健全干部运行机制,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对村干部在培养教育、目标考核、选拔任用、评议审计、经济待遇等方面实行规范化管理,不断完善和落实工作制度和工作程序。二是建立健全监督约束机制,认真落实村务公开;财务管理、干部离任审计、民主评议干部等规章制度,规范村干部的行为,促进基层民主建设。三是建立健全激励机制。重视村干部工资、报酬的落实。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村干部,要破格重用,起到一枝动而百枝摇的效果。
(三)强化培训——建立高效实用的培训机制,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要以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为导向,加大培训的力度。一是坚持和完善干部培训制度,合理制定培训规划和计划。二是采取多种形式开展任职资格培训和专业培训、岗位培训。着力提高农村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使他们很好地担当起组织和领导农民发展经济、共同致富的重任。
(四)严格考评——认真评议,疏通出口,确保选人用人机制的正常运转。
坚持和完善以干部目标责任管理、定期考核、民主评议、选择任用等为基本内容的干部考评管理制度,量化考核尺度;定期进行考评考核,形成能上能下优胜劣汰的用人机制。考评时注意引导村干部把成绩讲足,把问题讲透,让党员、群众把心里话讲够,上级党组织要帮助支部把责任说清,保证考评工作的深入进行,维护农村稳定的局面。
(五)落实责任——积极构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常抓不懈的动力系统。
一是提高认识,强化责任意识。探索提高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素质的新方法、新途径,坚持做到思想有位置,工作有盘子,实践有路子。做到该想的早预见,该讲的早提醒,该帮的早做工作。二是正确认识思想整顿和组织调整的关系,加大组织调整力度。要对现任干部分类排队,对有一定领导经济工作能力、组织能力、群众威信高的要进一步加强培训教育,提高他们的素质,对工作不得力的,要坚决予以调整。三是要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及时督促检查制度的落实情况,规范运行,进一步理顺关系,完善措施,逐步建立一整套完整、有效的干部教育管理机制。四是加强后备干部的教育培养。着眼于村级班子长远建设,着眼于强化培养、备而能用,按照“选苗子、压担子、进班子”的步骤,做到“三个强化,三个坚持”,切实解决村级干部队伍后继乏人的问题。
关于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
为切实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逐步推进村书记的公职化管理和村干部队伍的规范化管理,造就一支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保证全市农村各项改革和发展目标的顺利实现,根据中组部《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意见》的精神和上级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现就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要求
(一)充分认识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村干部是贯彻执行党在农村各项方针政策的骨干,是团结广大农村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带头人。建设高素质的村干部队伍,是把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贯彻落实到基层的需要,是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的需要,是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村经济、维护农村稳定、推动农村社会进步的需要。各级党组织要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充分认识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采取有力措施,切实把这项工作抓紧抓好。
(二)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指导思想是:以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着眼于推进村书记的公职化管理和村干部队伍的规范化管理,着眼于建设一支高素质村干部队伍,着眼于保证党的农村政策的贯彻执行,探索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村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保障激励和考核监督机制,增强农村基层组织的整体功能,为全市农村两个文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三)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要求是:组织村干部深入学习邓小平理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提高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自觉性;认真实践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学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好农村工作的方法;努力掌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科技文化知识、法律法规知识,增强搞好农村社会两个文明建设的本领,真正造就一支勇于开拓,办事民主,公道正派,群众拥护,具有带领农村群众致富本领,能够适应新时期农村工作需要的村干部队伍。
二、建立选拔任用机制,选好配强村干部
(四)以改革的思路和创新的精神,探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新途径,构建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有利于在更大范围内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有利于干部能上能下的充满生机与活力的村干部选拔任用机制。
(五)选拔任用村干部,必须坚持干部队伍的“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把“靠得住、有本事”的人选进村干部队伍,特别要选准配强村书记。
(六)按照“精干、高效”原则,合理确定村干部职数。每个行政村原则上设定员干部三名,规模较小的村可设两名,人口在3000人以上的村可增设一名。村书记和村主任可由一人兼任,但村书记和村主任不得兼任村会计。每个行政村原则上设条线干部两名,规模较小的村可设一名,人口在3000人以上的村可增设一名。村干部职数超过规定的,要及时搞好村干部的精简分流工作。
(七)进一步拓宽村干部选人渠道,扩大选人范围。选拔任用村干部,既要立足村内选人,也要面向社会选人,通过组织推荐、群众推荐和个人自荐等途径,活化村干部队伍的源头。要建立相关制度和激励机制,大力选拔聘用优秀大中专毕业生到村工作。
(八)进一步扩大民主化,在村干部的选拔任用中引入竞争机制。对村党支部班子成员的任用,要按照“双票制”的办法进行;对上级党组织任命的村书记和副书记,任职后的一年内也要按照“双票制”的规定进行选举(挂职锻炼的除外)。对村委会班子成员的任用,要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规定进行。对村会计和村条线干部的任用,可采取公开招考、择优聘用的办法进行。任用村干部要实行“任前公示制”。
村党支部和村委会要坚持按期换届,不断推进民主选举的经常化和制度化,形成村干部能上能下的良性用人机制。鼓励符合条件的村书记和党员村主任双向兼职。
(九)切实加强村级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要加强对农村青年的教育引导,积极发展农村青年入党,培养村干部的后备力量。要经常开展“荐贤举才”活动,建立一支年龄在三十岁左右、文化在高中以上、综合素质较好的村级后备干部队伍,保持每个行政村有两至三名后备干部的常数。要大力加强组织培养和各类培训,建立后备干部档案,明确领导帮带培养责任,搞好动态管理;要采取担任村副书记、村主任助理、到镇机关和企业挂职锻炼等方法,增强后备干部的实践锻炼,促使他们早日成才。要坚持备用结合,加大对村级后备干部的组织推荐和上岗使用的力度,每个行政村至少要有一名三十岁左右的年轻干部。要重视农村年轻妇女干部的培养和使用,每个行政村至少要有一名女干部。
三、建立教育培训机制,提升村干部的综合素质
(十)建立村干部分级负责、分层培训制度。市有关职能部门要对村定员干部实行“三年一轮训”制度,其中,培训村书记以市委组织部为主,培训村主任以市民政局为主,培训村会计以市农办为主;村定员干部参加轮训的时间不少于七天。镇党委要切实负起对村干部的教育培训责任,对村干部要每年轮训一遍,每次培训要集中解决一、二个突出问题。
要不断改善市、镇两级党校的教学条件,充分发挥党校在教育培训村干部中的阵地作用。根据党中央中发(1999)3号文件的规定,村干部培训经费要列入各级地方财政预算。
(十一)教育培训内容要适应农村改革和发展需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按需施教,学以致用。要结合村干部“能不能当、愿不愿当、当得合格不合格”的现实问题,围绕“加强理论武装定方向、激发创业动力明责任、提高综合素质长才干”的要求,切实把村干部的政治理论素养、思想工作作风、党务工作水平、依法办事能力和发展致富本领提高到新的层次。
要改进教育培训的方法,做到理论培训与实用技术培训相结合,综合培训与专题培训相结合,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要根据各个时期的农村工作需要,建立一系列村干部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增强教育培训效果。
(十二)重视搞好村干部的学历教育。要依托市委党校学历班或采取与高校联合办班、委托办班等形式,组织村干部尤其是村书记参加学历培训。三年时间内,全市四十岁以下的村定员干部都要参加大专学历以上的学习培训。鼓励、支持村干部和村级后备干部参加各类函授学习和自学考试,有条件的镇可选送他们到大专院校进修。
四、建立保障激励机制,切实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
(十三)积极探索村干部的保障激励机制。各级党组织要关心、爱护、支持村干部,为他们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对实绩突出、群众拥护的村干部,要大力宣扬、表彰,给予鼓励和奖励;对特别优秀的村书记,可选拔进入镇党政领导班子。对村干部工作和生活上的困难,要予以关心和照顾;要坚持制止各种打击报复村干部的行为。村干部的报酬要随着当地经济发展和村级集体经济实力增强逐步提高。
(十四)建立村定员干部基本报酬统筹制度。村定员干部的年报酬收入由基本报酬和考核奖金两部分构成。村定员干部基本报酬统筹以村为主,市、镇给予适当补贴(具体实施办法由市委组织部、市委农办和市财政局等有关部门研究制定)。村定员干部的考核奖金应根据村级年度到帐可分配收入、农民增收、集体资产保值增值、应税销售、税费收缴、村级规范化管理、党建精神文明等各项工作实绩,按照市有关规定,由镇考核确定;考核奖金从村有资金中发放。
村条线干部的报酬可按误工补贴的办法或按本村定员干部报酬收入的一定系数确定。
(十五)完善村干部养老保险制度。要根据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村干部任职年限等情况,采取个人和集体分担的办法,帮助村定员干部实行养老保险,确保他们老有所养;具备条件的村也要为村条线干部实行养老保险。要规范村干部养老保险的政策,有条件的要逐步统一实施“企保”。在本镇范围内同类型的村干部应统一投保标准,防止保额高低悬殊,并不得进行“多头投保”。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可为村定员干部办理医疗保险。
(十六)加强对离任村干部的管理。离任村干部由镇党委和村党支部共同负责管理。各地要结合实际制订村干部离任方面的政策规定。对正常离任的村干部,可由镇党委发给荣誉证书,予以勉励。要加强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定期组织离任村干部学习文件,听取他们对村级工作的意见、建议。要从实际出发,引导和扶持离任村干部多途径开辟新的创业渠道。对生活困难的离任村干部,应给予适当补助。
五、建立考核监督机制,推进村干部队伍的规范化管理
(十七)健全村干部考核制度。要根据村干部岗位职责规范的要求,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进行考核,在方法上实行平时考核和年终考核相结合。平时考核由镇党委通过检查工作、个别谈话、参加村级班子民主生活会等途径了解村干部的有关情况。年终考核主要采用目标考核和述职评议的方式进行。根据责任目标完成情况和民主评议、民主测评的结果,结合平时考核掌握的情况,由镇党委对村干部作出综合评价。(十八)建立和完善村干部述职评议制度。村“两委”班子及班子主要领导每年要进行一次述职,由镇党委组织本村党员和村民代表、村属企业以及老干部的代表听取述职情况并进行民主评议。民主测评的结果要在本村适当的范围内和镇党委班子中公开。对群众公认的优秀村干部,要给予表彰和奖励;对群众意见较大的村干部要进行谈话诫勉;对评议合格率偏低的村干部要进行调整或免职;对评议满意度偏低的村“两委”班子要及时进行整顿。
(十九)建立和完善村书记离任审计制度。各镇要对村书记每届任期内的实绩和各项规章制度的执行情况作出客观公正的审核评价。审计结果要向党员、群众公开,并作为村书记奖惩、去留的重要依据。
(二十)建立村干部任职回避制度,避免村“两委”班子家族化。村干部任职回避的亲属关系为夫妻关系、直系血亲关系和近姻亲关系。有以上亲属关系的,不得在同一个村同时担任村定员干部职务。
六、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
(二十一)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镇党委是关键。各镇党委要把村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点,列入党建工作责任制的重要内容,切实加强领导,结合实际落实相关措施,真正把这项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三个代表”要求和巩固农村政权的重大举措来抓,尤其在解决村干部报酬待遇、实行养老保险和开展教育培训上要舍得花本钱,舍得投入精力,坚持不懈地抓出实效。
(二十二)各级组织、纪检、宣传、农办、民政、财政、共青团、妇联等部门,要按照各自职能,分工负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切实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市委组织部要做好统筹协调工作,深入调查研究,制订工作规划,定期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问题,加强对村干部队伍建设的宏观指导。
(二十三)各级党组织和有关职能部门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探索新路子,努力提高我市村干部队伍建设的整体水平。
一
全县共有1xxxx乡镇,9xxxx行政村,此次列入调查的xxxx乡镇,4xxxx行政村,共有乡村干部62xxxx。经调查,62xxxx乡村干部中,年龄30岁以下的10xxxx,占1xxxx;31岁至40岁之间的有27xxxx,占4xxxx;41至50岁之间的有19xxxx,占3xxxx;51岁以上的5xxxx,占8.xxxx。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有36xxxx,占5xxxx;中专学历的有12xxxx,占1xxxx;高中学历的有11xxxx,占1xxxx;初中以下学历的有3xxxx,占xxxx。
二
通过调查发现,基层干部队伍经过几年整顿,结构得到了很大改善,文秘写作网整体素质明显提高工作能力得到增强,广大乡村干部成为团结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骨干力量,为农村改革、发展和稳定作出了很大贡献,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但按新形势、新任务要求,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村级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知识,成为影响当前农村发展和小康目标实现的一个重大问题。目前我县乡镇干部队伍结构好于村干部队伍,在一些乡镇村干部队伍结构改善程度不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水平偏低。全县村党支部书记中大专以上(绝大多数是函授)文化程度的仅为1xxxx,所占比例仅为1xxxx,而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则占8xxxx;二是专业结构失衡,具有涉农专业特长的科技型、管理型干部比重较小,而经验型、资历型的干部比重较大,这样的干部队伍结构很难适应农村发展和实现小康目标的需要。
2、思想观念的更新程度滞后于新形势下农村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表现在相当数量的基层干部思想观念还偏于保守,视野比较狭窄。与南方发达地区、先进地区比,缺少“敢闯、敢冒、敢试”的勇气,缺少开拓和开放意识,不敢涉足新领域,接受新事物,运用新科技,发展新产业而是老守田园,安于现状,上边逼一逼,下边动一动,缺少带领群众敢富奔小康,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本领和驾驭市场、把握展机遇的眼光和能力。金城乡幸福村与正义村经济发展的对比就很说明问题。幸福村与正义村村挨村、地挨地,自然条件相同,距县城只有5公里,具有地理交通的优势。幸福村党支部书记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他立足村情,确定围城发展战略,大上棚室蔬菜,扩大奶牛生产规模,使全村很快富起来,人均收入2003年达到320xxxx元,而正义村党支部书记思想观念陈旧,守摊不创业,对村情、对市场缺乏研究,市场经济意识不强,习惯于传统的农业耕作,使村的地理、交通、资源优势等不到发挥,结果在他的任期内山河依旧,面貌依旧。
3、政策水平偏低,法制意识淡薄,不能较好地解决一些突出矛盾和棘手问题。有些干部不注意学习领会党和国家的现行方针政策,对政策理解不深不透,执行政策坚决,不自觉,群众看着不服,有的干部贯彻落实各项政策,不能把党的方针政策与本地实际相结合,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还有的乡村干部囿于小团体和自身利益,执行政策走样。用农民的话说是“经是好经,被歪嘴和尚念歪”。一些村干部政策水平低,不顾国家政策规定,乱摊派,加重了农民负担。一些干部不仅政策水平低,而且法制意识淡薄,往往以权压法,以言代法,不能依法理政,依法治村,有时还激化矛盾,造成群众上访、告状,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威信。
4、工作作风飘浮,方法简单粗暴,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有的乡村主要领导民主意识差,搞一言堂,家长制,缺少正常的民主气氛;有的干部工作中短期行为严重,只求眼前,不顾长远,搞形式主义,干面子活,做表面文章,应付上级,弄虚作假;有的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工作一靠骂二靠罚,人为制造一些不安定因素,造成群众的抵触情绪,致使干群关系紧张,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5、个别干部在任期内滥用权力,为政不廉,降低了基层党组织和乡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有的村干部以权谋私,偏亲向友,仗权种地;有的村干部耍威风,搞特权,贪图享受,腐化堕落,不顾乡情民意,外出雇小车、配手机,出入歌舞餐厅;有的村干部乱摊派,加重农民负担;还有的村干部为官几任村貌依旧,村干部住房一个比一个漂亮。
上述问题的产生,既有基层干部本身的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从主观上分析,一是多年计划经济沉淀的积弊以及长期的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影响,制约了干部思想解放程度,使之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二是有些基层干部轻视对党的理论政策的学习,整天忙于事务,自我约束能力差,理想、宗旨动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滋生,一些干部把手中的权力作为捞取实惠的资本、享乐的依托,由公仆蜕变成老爷。从客观分析,一是有的乡党委对乡村两级干部队伍建设不够重视,在干部队伍建设上缺乏长远的治本措施,往往重使用、轻培养,重调整、轻教育。有的乡一年两次调整乡镇主要领导,使得一些乡镇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缺少长远的打算。二是后备干部队伍后继乏人,总觉得人才难找,干部难选,问题的关键是有的乡镇抓这项工作的领导思想还不够解放,工作措施还不到位,选拔干部筛来选去,总是局限在几个人身上,致使工作没有实现重大的突破和进展。三是有的职能部门服务意识比较弱,布置工作时不切实际地压数字指标,不能给乡村干部的成长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人为地制造出一些矛盾。
鉴于上述问题和现状,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必须着力做好以下工作:
第一,根据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我县实际,科学制定全县乡村干部队伍建设五年规划,从宏观上制定目标,采取强有力的治本措施。通过制定规划,使我们在基层干部队伍建设方面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管理,制定规划要从实际出发,本着统筹规划,合理调整,分步实施的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规划,在五年内使乡镇干部普遍达到大专上文化水平,村级干部达到大专以上文化水平,班子成员年龄形成合理的梯次结构,使乡村两级干部和后备干部队伍在专业结构、年龄结构等方面都得到改善。大幅度地提高乡村干部贯彻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能力和带领农民发展经济、搞好三个文明建设的本领,从而建设起一支高素质的乡村干部队伍。
第二,花大气力对乡村干部队伍进行全面的整顿建设,从根本上改变结构,提高素质。抓住基层干部素质升级的良好契机,要对部分乡镇和薄弱后进村领导班子进行一次整顿建设。制定整建工作方案,严格组织实施。按照考核、调整、整改建制、检查验收等工作程序和先乡后村的顺序进行。整顿考核中做到“三个结合”,即民主测评与民主推荐相结合,个别谈话与民主评议相结合,考核与经济审计相结合。在考核的基础上,下气力对后进乡镇和后进村领导班子进行整顿,本着重实践、重政绩、重公论的原则,对那些政治素质不高、带领群众致富能力不强、为政不廉、群众不拥护的干部坚决进行组织调整。少数贪污腐化、践踏政策法律的乡村干部要坚决惩处。调整中,重点是选准用好党政一把手。克服计划经济体制下选拔干部看谁听话、谁老实、谁稳当的弊端,把那政治素质好,领导能力强,有市场经济头脑、工作作风好,勇于开拓进取的年轻干部选拔到乡村主要领导岗位上。调整中要注意优化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结构,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宽选人渠道,打破地域、行业、身份界限,可以采取组织推荐、群众举荐、个人自荐的形式发现人才,采取内选、下派、交流等多种办法选拔人才,尤其要注意从科技大户、致富能手、退伍军人,回乡青年的优秀党员中发现和选拔村干部。要从机关干部、优秀大学生中选派干部,注重选拔女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加强乡村两级领导力量。通过调整整顿的乡村干部要保持相对稳定,以保持工作的连续性。
第三,要进一步解放思想,使乡村干部思想观念上有新的转变。要以更新观念为突破口,全面提高乡村干部驾驭市场经济、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要认真组织乡村系统学习市场经济理论,组织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国内省内的先进典型,学习本地发展市场经济、致富奔小康的典型,对照典型找距,使广大干部牢固树立市场导向观念,围绕市场引导群众大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多种经营;牢固树立科技兴农的观念,运用科技发展“两高一优”农业,走产业化集约经营的道路;牢固树立开放、竞争的观念,积极参与国内乃至国际经济大循环。通过干部思想上的解放,观念上的更新,带来我县农村基层干部素质提高上的飞跃,进而带来农村生产力的大解放,农村经济的大发展。
第四,加大培训力度,搞好乡村两级干部队伍和后备干部队伍培训。培训是提高基层干部素质的根本措施,基层干部调整面的加大,更需要抓紧培训。要制定全县乡村干部培训规划,各乡镇也要制定规划,分层次、分期分批地进行。对培训内容全县要编写统一的培训教材,以学习市场经济理论为重点,深入开展“学习教育”活动,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十六大精神和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学习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普遍进行一次理想、宗旨、政策和民主法制教育。特别要加大党的农村政策教育的力度,使乡村干部的政策水平有明显提高,达到学习宣传政策要透彻,理解政策要全面,执行政策要自觉,贯彻落实政策不走样。同时,组织开展学习教育活动,促进乡村干部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的转变,使乡村干部努力把完成上级任务和维护群众利益统一起来,积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教育培训阵地以县乡两级党校和职教中心为依托,以农广校、农民技术函授为网络,实现培训工作制度化和规范化。县委党校培训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培训村支部书、村委会主任和其他乡镇干部,乡镇党校培训其他村干部和党员。县职教中心长年培训村级干部和后备干部。35岁以下的乡村干部以函授的形式学习先进的农业科技和管理技术。培训方式方法除系统授课外,要充分利用电化教育手段,多制作一些高质量的录像片,进行收看。还要组织外出学习考察,到先进发达地区,特别是我县的一些先进乡镇去实地参观考察,开阔视野,增长本领。
第五,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让农村基层干部都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要加强对干部的宗旨教育、政策法制教育和党的优良传统作风教育,提高干部政策水平、法律意识,加强乡村制度和法制建设,全面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努力做到“按章办事”,“依法治村”。要使基层干部不断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工作方法,尤其是教育乡镇党政一把手和村支部书记要贯彻党的民主集中制原则,讲究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注重调查研究,听取群众意见,遇事同群众商量,反对强迫命令;注重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思想引导;注重脚踏实地,扎扎实实地为人民群众服务;注重发扬民主,充分发挥一班人的作用;注重正确行使手中的权力,反对以权谋私。
第六,进一步加强村级干部队伍的管理监督,加强日常管理。一是要加强领导,把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纳入到各乡镇党委抓党建工作责任制中,至少要每半年研究部署一次。各乡镇党委和各有关领导部门要为乡村干部开展工作创造良好的环境,坚决制止各种打击报复干部的行为。要支持和鼓励机关干部、军队转业干部和大中专毕业生到乡、村工作。二是实行动态管理。对那些完不成年度工作目标,工作打不开局面,干不了事、不干正事或给村集体经济和其它事业造成一定损失的,要按照有关规定,该罚的罚,该处分的处分,该从现职岗位上调整下来的坚决调整下来,绝不能姑息迁就。三是搞好干部监督。村干部每年至少要向党员和村民报告一次民主评议,由乡村干部述职,让广大党员和群众认真评议乡村干部的思想、行为和工作中的优缺点。实行审计监督制度。每年由乡镇经管站对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审计一次,对离任的村党支部书记要及时进行离任审计。坚持实行县委组织部门对村党支部书记上管一级制度。防止个别乡镇党委选拔任用村党支部书记的随意性和标准不高的问题。四是健全和完善激励机制。在不增加农民负担的情况下,适当提高干部的待遇。实行基本工资挂钩的结构工资。对实现当年责任目标,实绩突出,贡献较大,尤其是在减轻农民负担,提高本村人均收入,增加村集体积累和完成急难新任务方面工作出色的,以及被上级表彰的干部要予以重奖;根据实际情况,搞好养老保险,让干部解除后顾之忧。
加强村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性和意义
农村基层干部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维护农村社会稳定的直接组织者和实践者,建设高素质的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是加强农村基层党建、实现“五个好”目标的关键。在经过两轮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整顿后,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素质有了明显提高。但面对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仍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不断探索加强村级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村干部队伍的现状
一是部分村干部素质偏低,造成工作难度加大。一些干部特别是村支部书记年龄偏大,文化偏低,观念陈旧,思想保守,缺乏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在工作中方法简单,墨守成规,安于现状,尤其是一些集体经济匮乏、无钱办事的村,问题更加突出,他们面对困难,束手无策,没有办法解决。
二是村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能有效发挥。一些班子成员为了保住位子、争面子,工作按部就班,不求进取,为群众办实事不多,无所做为,在群众中树不起威信,形成不了领导核心。
三是部分村十部缺乏责任感和使命感。一些村干部把村里工作当“副业”,不能一心一意干工作,有的村:厂部在上面压任务、下面群众骂、家庭抱怨多的情况下工作,思想压力大,常有撂挑子的想法,还有的村干部被动应付丁作,“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没有进取精神。
四是村干部难选难配问题比较突出。一些有文化、懂经营、会管理的年轻党员,忙于个人致富,不愿担任村干部挑担子。同时,受传统思想、宗族观念和既得利益思想的影响,在职班子对后备干部的选拔、培养消极,使有些班子经常出现“不调整不行、调整又无合适人选”的问题,干部队伍后继乏人。
五是村干部管理机制上还缺乏有效的配套措施。干部“进”、“管”、“出”诸环节存在不衔接的问题,其结果往往导致班子建设后继乏人,现任干部有后顾之忧,离任干部有失落感,对现任干部工作产生抵触情绪。
1、村级干部年龄偏大、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知识,成为影响当前农村发展和小康目标实现的一个重大问题。目前我县乡镇干部队伍结构好于村干部队伍,在一些乡镇村干部队伍结构改善程度不大。突出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文化水平偏低。全县村党支部书记中大专以上(绝大多数是函授)文化程度的仅为1xxxx,所占比例仅为1xxxx,而高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则占8xxxx;二是专业结构失衡,具有涉农专业特长的科技型、管理型干部比重较小,而经验型、资历型的干部比重较大,这样的干部队伍结构很难适应农村发展和实现小康目标的需要。
2、思想观念的更新程度滞后于新形势下农村党建工作和经济发展的需要。表现在相当数量的基层干部思想观念还偏于保守,视野比较狭窄。与南方发达地区、先进地区比,缺少“敢闯、敢冒、敢试”的勇气,缺少开拓和开放意识,不敢涉足新领域,接受新事物,运用新科技,发展新产业而是老守田园,安于现状,上边逼一逼,下边动一动,缺少带领群众敢富奔小康,发展壮大集体经济的本领和驾驭市场、把握展机遇的眼光和能力。金城乡幸福村与正义村经济发展的对比就很说明问题。幸福村与正义村村挨村、地挨地,自然条件相同,距县城只有5公里,具有地理交通的优势。幸福村党支部书记具有较强的市场经济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他立足村情,确定围城发展战略,大上棚室蔬菜,扩大奶牛生产规模,使全村很快富起来,人均收入2003年达到320xxxx元,而正义村党支部书记思想观念陈旧,守摊不创业,对村情、对市场缺乏研究,市场经济意识不强,习惯于传统的农业耕作,使村的地理、交通、资源优势等不到发挥,结果在他的任期内山河依旧,面貌依旧。
3、政策水平偏低,法制意识淡薄,不能较好地解决一些突出矛盾和棘手问题。有些干部不注意学习领会党和国家的现行方针政策,对政策理解不深不透,执行政策坚决,不自觉,群众看着不服,有的干部贯彻落实各项政策,不能把党的方针政策与本地实际相结合,不能创造性地开展工作。还有的乡村干部囿于小团体和自身利益,执行政策走样。用农民的话说是“经是好经,被歪嘴和尚念歪”。一些村干部政策水平低,不顾国家政策规定,乱摊派,加重了农民负担。一些干部不仅政策水平低,而且法制意识淡薄,往往以权压法,以言代法,不能依法理政,依法治村,有时还激化矛盾,造成群众上访、告状,影响了党和政府的威信。
4、工作作风飘浮,方法简单粗暴,严重影响了党群干群关系。有的乡村主要领导民主意识差,搞一言堂,家长制,缺少正常的民主气氛;有的干部工作中短期行为严重,只求眼前,不顾长远,搞形式主义,干面子活,做表面文章,应付上级,弄虚作假;有的干部工作方法简单粗暴,工作一靠骂二靠罚,人为制造一些不安定因素,造成群众的抵触情绪,致使干群关系紧张,害了党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工作难以正常开展。
5、个别干部在任期内滥用权力,为政不廉,降低了基层党组织和乡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有的村干部以权谋私,偏亲向友,仗权种地;有的村干部耍威风,搞特权,贪图享受,腐化堕落,不顾乡情民意,外出雇小车、配手机,出入歌舞餐厅;有的村干部乱摊派,加重农民负担;还有的村干部为官几任村貌依旧,村干部住房一个比一个漂亮。
二、造成村干部队伍不强的原因
上述问题的产生,既有基层干部本身的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从主观上分析,一是多年计划经济沉淀的积弊以及长期的封建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影响,制约了干部思想解放程度,使之难以适应新形势下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二是有些基层干部轻视对党的理论政策的学习,整天忙于事务,自我约束能力差,理想、宗旨动摇,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滋生,一些干部把手中的权力作为捞取实惠的资本、享乐的依托,由公仆蜕变成老爷。从客观分析,一是有的乡党委对乡村两级干部队伍建设不够重视,在干部队伍建设上缺乏长远的治本措施,往往重使用、轻培养,重调整、轻教育。有的乡一年两次调整乡镇主要领导,使得一些乡镇领导干部在工作中缺少长远的打算。二是后备干部队伍后继乏人,总觉得人才难找,干部难选,问题的关键是有的乡镇抓这项工作的领导思想还不够解放,工作措施还不到位,选拔干部筛来选去,总是局限在几个人身上,致使工作没有实现重大的突破和进展。三是有的职能部门服务意识比较弱,布置工作时不切实际地压数字指标,不能给乡村干部的成长进步创造良好的环境,人为地制造出一些矛盾。
三、途径和方法
(一)优化干部队伍结构
1、选对干部:选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能共事的人,2、引进干部:引进包括本地引进,将在外打工的年轻的,有能力的,高学历的人引回来 引进大学生村官
3、培训干部
加强干部思想教育,树立新型农民典范。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培养农业技术能手。加强干部能力培养,提高干部的影响力。
(二)提高干部队伍素质
1、加快远程教育,搞好干部培训
2、建立农村文化站,引导干部学习加强党的理论学习
加强农业政策和法律学习
加强农业技术和现代网络信息技术学习
3、营造积极农村文化,解放干部思想
(三)完善干部管理机制
1、健全科学的村干部工作考核机制
2、建立村干部待遇保障机制
3、落实村干部责任制
4、加强村干部权力监督机制
第二篇:全县村干部队伍建设问卷调查
全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查问卷
您好!为进一步掌握和了解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情况,有针对性地改进和加强工作,特开展此项问卷调查。请各位认真填写,衷心感谢您对本次调查的支持与合作!
余干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组
1、您认为您所在的农村党组织发挥作用如何
A、很好B、比较好C、一般D、不能发挥作用
2、您对我县当前农村基层干部队伍总体评价
A、好B、较好C、一般D、较差
3、你认为目前村干部发挥作用怎样?
A、好B、较好C、一般D、不能发挥作用
4、你认为目前村干部职数设置怎样?
A、多B、较多C、合适D、较少
5、你认为村干部设置多少人为宜?
A、3人B、3—5人C、5-7人D、7-9人
6、你认为对超职配备的村干部如何处置?
A、维持现状B、精减到规定人数
7、你认为如何对超职配备的村干部进行精减?
A、召开村民大会进行投票测评B、通过考试
C、凭工作表现D、乡镇党委研究决定
8、你对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一肩挑”持何观点?1
A、赞成B、无所谓C、反对
9、你对村党支部书记跨村兼职持何观点?
A、赞成B、无所谓C、反对
10、你认为村干部目前待遇怎样?
A、高B、较高C、一般D、低
11、你认为提高村干部积极性有效的方法?
A、提高待遇B、加强教育培训C、加大从村干部考录的力度D、其他方法,请列举——
12、你认为目前村干部在群众中的威信怎样?
A、高B、较高C、一般D、低
13、贵乡镇村干部在村里生活水平如何?
A、有经济实体、种养殖项目,属比较富裕阶层
B、富裕的多,贫困的少C、和一般群众差不多
D、只靠一点工资补贴,还不如一般群众
14、您认为农村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最突出的问题是?
A、理想信念动摇,不思进取 B、党性观念淡薄,不守纪律
C、党员意识弱化,不讲形象D、致富能力欠缺,不能带头
15、您认为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民主建设情况如何
A、好B、较好C、一般D、较差
16、您认为当前党员的基本民主权利
A、得到充分尊重 B、尊重不够C、流于形式D、不清楚
17、你认为村一级财务管理制度执行得怎样?
A、好B、较好C、一般D、较差
18、你认为村一级党务、政务、村务是否进行了定期公开?
A、公开得很好B、公开得一般,走形式C、从未公开过
19、目前,村里有无面向农民的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
现象?
A、有B、很少C、无
20、目前农村“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执行怎样?
A、很好B、一般C、较差
21、村级党组织纪律检查委员、廉政监督员的配备情况怎样?
A、已配备到位B、没有配备
22、乡镇公共资源交易站作用发挥怎样?
A、很好B、一般C、形式主义
23、乡镇便民服务中心作用发挥怎样?
A、很好B、一般C、形式主义
24、农村党风廉政建设五项监督制度(党务、政务、村务公开制度,农村集体资产、资金、资源管理制度,乡镇干部定期接访和入户听诉制度,村干部勤廉双述、质询、民主评议制度,民理事、监事会的“一事一议”民主决策制度)落实情况怎样?
A、很好B、一般C、较差
25、村干部是否存在吃拿卡要、索取管理、服务对象钱物的情况?
A、很普遍B、有时会有C、从来没有
26、村干部是否存在违反规定购买农村宅基地或非法占用集体土地建造房屋的情况
A、很普遍B、有时会有C、从来没有
27、村干部是否存在瞒报村级收入,脱离“村帐乡代理”监管情况
A、很普遍B、有时会有C、从来没有
28、村一级有无擅自举债,导致新增债务情况?
A、很普遍B、有的地方会有C、没有
29、村干部在计划生育工作中是否存在利用职权弄虚作假、纵容他人违反计划生育政策情况
A、很普遍B、有时会有C、从来没有
30、村民委员换届选举是否存在威胁、贿选、伪造选票等不规范选举行为?
A、很严重B、一般C、没有
31、目前农村公共事务是否存在宗族、家族以及黑恶势力干预情况?
A、存在B、一般C、没有
32、你认为部分行政村软弱涣散的原因?(可多选)
A、村干部不团结B、村干部办事不公、不透明
C、村干部素质不高 D、村干部待遇较低E、制度执行不力F、宗族房股势力的影响H、其他请列举—
33、你认为群众目前在农村最关注的事情有那些?
A、新农合和新农保等惠农政策的落实B、村干部办事是否公开、公平C、村集体资产处置D、农村低保发放
E、其他,请列举——
34、您对加强我县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哪些意见建议?(可另附纸张)
第三篇:强化村干部队伍建设
强化村干部队伍建设
1、研究村班子现状,优化班子结构,增强发展经济的能力。
2、对村班子开展学习、培训、考察,强化班子整体素质,增强统筹谋划的能力。
3、召开村班子例会和完善后备干部培养,活化班子工作干劲,增强服务群众的能力。
4、开展谈心谈话,推行双向互动,亮化班子工作情况,增强民主管理的能力。
5、推进“三三五五”工程 强化农村民主监督。
6、完善管理制度,规范村干部队伍管理。要加强制度建设,健全和落实好以民主生活会、“三会一课”、财务管理等制度规定,完善村级组织运行规则,用制度、规则、约束和规范村干部的行为,保证村级组织正常、有序运转。
7、建立激励保障机制,充分调动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一是提高村干部待遇;二是 拓展村干部发展空间;三是健全村干部养老保险、离任补助和困难救助机制;四是建立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制度;五是努力优化村干部的工作环境。
8、建立绩效考核机制,提高村干部履职效能。一是健全完善村干部目标管理考核制度。二是创新考核方法。
第四篇:浅谈质量体系内审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浅谈质量体系内审员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个组织要想维持其质量管理体系的正常有效运行,就必须要做好内部审核工作,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的效果,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内审员的素质和水平。因此,企业应重视内审员队伍建设,提高内审员的整体素质和审核水平。高层领导重视和支持是内审员队伍建设的关键
在内审员队伍建设上,质量管理部门应首先考虑如何与组织的高层领导进行沟通,可请组织的高层领导参加内审首次和末次会议,在首次会议上高层领导可以了解到内部审核的目的和组织开展内部审核的重要意义;而在未次会议上,审核组应及时、准确地向高层领导汇报内部审核结果,使高层领导认识到质量管理体系内部审核是促进组织质量管理体系不断改进和完善的最有效的手段。通过让高层领导参加内审会议,引起高层领导的高度重视,真正做到由上到下重视和支持内审员队伍建设。
每年应至少组织1次中层以上领导,进行质量意识教育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等相关质量知识的培训,提高各级领导的质量意识,掌握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基本要求。做好内审员的教育、培训、选拔、考
2.1 教育ISO 10011:2000标准规定“审核人选至少已完成中等教育”,并且“能够用官方语言在口头和书面上清楚、流利地表达思想和意见”。这是标准对审核员受教育程度的最低要求。例如一些组织要求内审员应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
2.2 培训内审员的能力对内审的有效性十分重要,他们不仅应该了解本组织的生产、工艺或过程的运作特点,还应该熟知审核准则,掌握审核技巧,而要掌握这些能力势必要通过培训和审核实践。内部审核员由组织培训或社会服务机构培训认定即可。组织应注意对内审员进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换版培训和内审核员资格证到期的换证培训
2.3 选拔应选拔培训合格,取得内审员资格证书,至少有1年以上工作经验,且善于学习,责任心强的人员充实到内审员队伍。
2.4 考核根据内审员在质量体系内审中的表现,质量主管部门应每年对内审员的工作表现进行1次评价.对评选的优秀内审员进行表彰鼓励,在组织范围内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以外审员传、帮、带内审员
组织可有计划的选派热爱审核工作、具有一定学历 对ISO 9000族标准理解比较透彻,有一定独立审核能力的优秀内审人员,参加国家注册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的培训,积极鼓励注册CCAA QMS审核员.如条件允许。也可在经费支出和实习时间上给予一定的支持。内审员通过学习审核及认证知识;标准、质量管理工具和法律法规知识及对审核员管理的通用要求、组织状况、管理运作等外审员所必需的知识,能够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把学到的新知识及时的应用到组织的内审中,提升自己的审核水平。同时,在内审中还可以帮助其它内审员一起提高对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理解和认识,带动其他审核员共同提高。另一方面,组织培养的外审员还能将其它组织中好的质量管理经验或做法带回来,供组织学习和借鉴,促进组织各项管理工作的全面提高。一个组织如果重视对外审员的培养,对建设高素质的内审员队伍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员队伍可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利用组织的人力资源,实行内审员互换审核
组织的组织结构、规模、产品等不同,内审员互换审核的模式也不尽相同。可以是总公司制定内部审核计划,各分公司审核员组成审核组,相互之间进行审核(包括对异地分公司的审核);也可以是组织内部各单位之间的相互审核,或者是聘请其它分公司的内审员对本公司进行审核。这种相互审核模式的特点是:形式新、为来自不同部门和岗位的人员,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切磋交流的平台。使参加审核的内审员能够了解不同产品的生产工艺和产品特性.既开阔了眼界.又增加了实践经验,对提高审核能力大有益处。但值得注意的是不同部门和不同岗位的人员加入到内审员队伍,人员的能力、经验等各不相同。审核前质量主管部门应组织好人员,安排好审核计划,新老审核员要搭配使用,对新加入的内审员,尤其要注意安排有经验的人员对其编制的检查表的内容进行审核,以避免遗漏审核要点。审核过程中,有经验的审核员跟随审核可进行适当的指导,以保证审核顺利完成。所有内审员要自觉服从质量主管部门的统一安排。认真履行内审员的职责和义务.正确行使内审员的权利,认真负责地做好内审工作。聘请技术专家指导组织内审
技术专家对质量管理体系标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要比内审员高.他们既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又有丰富的审核经验。而组织内的内审员大多数都是兼职,专职很少,且组织内部每年安排的内部审核次数少、时间也比较紧. 内审员对GB/T 19001—2008/IS0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条款的理解,较技术专家有一定的差距。比如说在实际审核中内审员经常会碰到“拿不准”的问题,处理起来也很矛盾。如果内审过程中恰好聘请了一位技术专家,经技术专家解疑答惑后.有些“拿不准”的问题就会迎刃而解,从而帮助内审员正确认识和理解GB/T 19001—2008/ISO 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条款的内容,提升审核员的审核技能和技巧.更有利于提升内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第五篇:浅谈纪检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浅谈纪检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法制建设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维护国家稳定的重要力量,作为反腐倡廉的主体,纪检干部自身素质建设对纪检工作的开展有直接的影响。因此,纪检干部如何做到与时俱进、与法同行,不断转变思想、提升自我素质成为目前工作的首要任务。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期,纪检干部更应把握大局、坚定信仰,对自己高标准、严要求,真正跟上时代步伐、做到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灵活应对新问题,从而真正履行好自身职责,完成神圣使命,更好地为党和人民的利益作出应有的贡献。
一、纪检干部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激励机制
纪检干部作为一名社会人,也是各种亲友关系链中的一个环节,也是有血有肉的人。然而根据纪检工作的原则与责任,在工作中得罪人是不可避免的。这是亲友难以理解的,因此往往会因为工作而造成亲友的误解与敌视,从而造成亲情与友情的丧失。然而纪检干部并没有因此而得到相应的回报。另一方面,由于纪检干部的工作与经济不存在直接的联系,对社会经济发展的直接贡献不大,从而造成自身的升迁机会很小。特别是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各种相应的补助被取消了,纪检干部的工只是靠着自己的责任心来维持,在纪检部门中的像侯亮平一样的人物极为缺少,由于纪检部门高风险低回报,因此很难留住像优秀的人才。
(二)管理体制不够完善
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纪检部门尽管与时俱进,自身建设得到不断改善与增强,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在纪检干部队伍建设中仍存在一些不能与时俱进的制度,并且与从严治党的要求难以完全匹配,这就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出纪检队伍的作用,就要与时俱进的建设纪检队伍,做到遵循社会客观规律,实事求是,对现行的纪检干部管理体制进行适当的调整与修改。
二、纪检干部队伍建设的有效途径
(一)对学习的重要性要有充分认识
首先,加强学习是纪检干部出色完成的迫切需要。要想出色完成纪检工作,作为纪检干部就要把学习看成工作与生活的第一要求与首要责任,用科学的思想、知识、经验不断充实自己的头脑。第二,加强学习是纪检干部干做好本职工作的迫切需要。面对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新的部署、决策与要求,如果不加强学习,那么思想认识就难以到位,就会产生“自以为是”等一些思想认识问题,就不能向各级党组织提出的工作目标看齐,就没有足够的能力去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因此,作为纪检干部必须认真而用心地去学习,更要脚踏实地,下大功夫去学习实践、学习群众、学习基层,从而不断提高自我,把自己培养成实干型、学习型的纪检干部。第三是加强学习是纪检干部自身素养提升的迫切需要。治国先治党,治党要从严。作为一名纪检干部,如果不主动提高自身素养,就难以适应新形势,难以担当新任务。因此,在工作中纪检干部要不断增强学习的紧迫感,把学习当做精神追求,当做良好习惯,从而在学习中不断提高自己素养,进而真正适应从严治党新要求。
(二)树立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崇高理念
根据“政治坚强、公正清廉、纪律严明、业务精通、作风优良”的要求,努力解决好纪检干部在思想、修养、素能力、作风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让纪检干部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树立可亲、可信、可敬的完美形象。要结合各个单位的实际情况,切实解决纪检干部队伍在、能力建设、制度建设、政治建设、作风建设等方面所存在的各种突出问题,从而不断提高纪检干部的综合素质与履职能力,进而推动纪检干部能够在新形势下明确目标、增强能力、履行使命,更好地推进廉政建设与反腐工作。
(三)构建选拔与培养机制,建设纪律“铁军”
建设纪检干部队伍,良好的选拔与培养机制非常关键,各级党政机关要为国家建设一支严守党纪、政纪的“铁军”,就要创新干部聘任制度,层层选拔出素养高、觉悟强的人才充实纪检干部队伍,就要强化考核,把工作中成绩突出、群众基础好的优秀干部选拔出来,从而打造优秀的纪检干部队伍;另外,通过挂职锻炼、经验交流、培训教育等各种方式,加大纪检干部互动交流,从而使他们开阔眼界、学习经验、反省不足、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四)纪检干部的发展机制要不断完善
首先要完善纪检干部的激励机制,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为此要建立健全动态考核奖惩机制,充分调动纪检人员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并要建立后备人才库,优先使用德才兼备的工作人员,及时教育帮助心浮气躁、不踏实工作的纪检人员。情节严重的依据党纪国法予以处理。其次要完善纪检干部的监督机制。纪检人员的职责是监督执纪问责,其自身也有接受监督的义务。应结合各个单位的实际情况,从严格规范纪检人员的职责和约束纪检人员的权力入手,建立起程序严密、结构合理、制约有效的纪检干部监督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