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王博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研究
王博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宏观经济总体上呈现出了“四高一低”的典型特征,主要表现为高增长、高储蓄、低消费、高投资以及近期出现的高外汇储备。进入21世纪,随着全球经济失衡的加剧,特别是在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演变为席卷全球的金融危机之后,为应对危机的挑战全球各主要经济体都被迫做出了必要的调整,作为日益融入全球经济成为世界进程中的一部分的中国当然也不能例外。然而改革年代中国宏观经济所呈现出的这些典型特征是否合宜?其成因何在?如果不合宜,其目前的不适程度又如何?我们又将如何选择未来调整的时机、路径和强度?所有这些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理论和现实问题,也是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所在。本文首先对改革年代中国宏观经济所呈现出的典型特征进行了梳理,对国外有关宏观经济总体特征的若干程式化事实进行了总结,并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储蓄率的决定、全球储蓄投资平衡以及外汇储备激增四个视角对相关文献进行了评介,初步形成了对中国宏观经济总体特征的一个基本判断。接着本文对改革年代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特征问题进行了具体的理论和实证分析,重点分析了“四高一低”的合宜性、成因、影响和调整问题。关于“四高一低”合宜性的考察,主要是基于经济体制转型分析视角对中国经济总体特征所进行的理论分析。包括对中国社会最优的投资率、消费率、经常项目余额占GDP的比率以及社会最优储蓄率的测算;基于投入产出表对中国出口依赖度的测算;基于金融稳定框架对中国社会最优储备水平的分析。关于中国经济总体特征“四高一低”成因的分析,重点关注居民、企业和政府分部门的储蓄行为以及经济增长过程中国民收入分配份额的变化对国民储蓄和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效率的影响。从开放视角对实际汇率到资本积累再到高储蓄率以及高经济增长机制进行的探讨。通过发展一个包含金融部门的一般均衡模型,阐释了以银行部门效率改进为代表的金融发展是如何通过增加资本支出,加速资本形成和投资的,并从金融深化、资本积累和中国经济增长的关系的角度考察了金融发展对中国储蓄投资转化的影响并分析了导致中国形成高投资的原因。对东亚地区的储备激增原因,则基于竞争性储备理论进行了一个较为合理的理论解释并提供了相关的跨国经验证据。关于中国目前宏观经济总体特征现状和影响的分析,则主要运用开放宏观经济内外平衡理论和政策分析框架,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在开放背景下将对我国储蓄投资失衡分析从静态拓展至动态分析,考察了改革年代中国经济内外平衡状况的运行轨迹,分析经济运行方向的变化与经济政策的联系。主要包括从省际视角对Feldstein和Horioka假说在中国省际间适用性的验证和基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运用面板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中国经济的出口导向型特征所进行的重新探讨。关于中国宏观经济的再平衡和内外调整的分析,主要包括对短期的估值效应的金融调整渠道、中期的人民币汇率调整渠道和长期的贸易渠道的探讨,并基于DFG(2005)和Ball(2009)的分析框架提出了一个实现中国经济再平衡的适用分析框架。最后基于以上分析,本文进一步研究了实现中国经济的动态良性调整,已顺利完成储蓄到投资的有效转化的路径,并提出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经济增长 消费-投资失衡 储蓄-投资转化 储备 调整和再平衡
【学位授予单位】:南开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F224;F124 【目录】:
摘要5-7 Abstract7-13 导言13-24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13-15 0.1.1 选题的背景13 0.1.2 选题的意义13-15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5-16
0.2.1 国内外对中国高储蓄问题研究的述评15 0.2.2 国内外关于储蓄投资转化研究的述评15-16
0.2.3 国内外关于全球储蓄过剩形成高额外汇储备研究的述评16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分析框架16-19 0.3.1 研究思路16-17 0.3.2 分析框架17-19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19-24 0.4.1 主要研究方法19-22 0.4.2 论文创新之处22-23 0.4.3 主要困难与研究的不足23-24
第一章 改革年代中国经济总体特征的若干典型事实24-48
第一节 中国高增长、高储蓄、高投资及高外汇储备的若干史实24-36 1.1.1 有关中国经济增长的若干史实:一个长期视角24-27 1.1.2 有关中国高储蓄(低消费)和高投资的典型事实27-36 第二节 国内外有关经济总体特征的若干程式化事实36-42
1.2.1 有关经济增长的程式化事实:卡尔多-库兹涅茨-新卡尔多事实36-39 1.2.2 国内储蓄与投资关系的程式化事实:Feldstein-Horioka之谜39 1.2.3 经常账户的典型事实和虚幻之物39-41
1.2.4 东亚国家储备激增的典型事实和中国的特殊之处41-42 第三节 中国的增长共识42-46
1.3.1 经济转型与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42-45
1.3.2 中国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和过度资本密集特征45-46 第四节 本章小结46-48
第二章 中国宏观经济总体特征的相关研究述评48-80 第一节 中国经济转型与经济增长模式方面的文献48-59 2.1.1 关于中国经济改革和成功转型方面的文献48-49 2.1.2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方面的文献49-59 第二节 有关储蓄率方面的研究综述59-73 2.2.1 储蓄率的基本决定因素60-63 2.2.2 储蓄率的国别研究和地区比较63-64 2.2.3 中国的储蓄率问题研究64-73
第三节 全球储蓄投资的不平衡与中国外汇储备激增方面的文献73-80 2.3.1 国外关于全球储蓄投资的不平衡性与动态调整路径的研究73-75 2.3.2 国内关于全球储蓄投资失衡和动态调整的研究75-77 2.3.3 东亚及中国的外汇储备激增动因方面的研究77-80 第三章 改革年代中国经济总体特征的理论解释80-121 第一节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投资是否真的过度了80-88
3.1.1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投资水平的描述:特征事实和经验总结80-82 3.1.2 中国社会最优投资水平的确定:一个理论模型82-86 3.1.3 对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投资水平的评估86-88 第二节 中国社会最优国民储蓄率的决定:理论模型88-99 3.2.1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最优储蓄模型90-95
3.2.2 中国社会最优国民储蓄水平的决定:测度与敏感性分析95-99 第三节 中国的经济增长真的过度依赖于出口吗?99-109 3.3.1 既有研究述评100-101
3.3.2 基于投入产出表的中国出口依赖度的测算101-109
第四节 三元悖论、金融稳定与中国社会最优储备水平的决定109-121 3.4.1 关于外汇储备需求动机的争论110-111
3.4.2 金融稳定、三元悖论与国际储备:一个新的理论分析框架111-114 3.4.3 中国外汇储备需求的经验分析114-121
第四章 市场化改革、开放与中国经济总体特征的成因121-173 第一节 市场化改革、宏观分配格局的变化与中国的高储蓄之谜121-138 4.1.1 导言121-123
4.1.2 中国高储蓄、低消费的相关研究述评123-125
4.1.3 基于分省面板数据的中国储蓄模式决定的经验分析125-138 第二节 基于汇率体制转型视角的中国资本积累与高储蓄分析138-144 4.2.1 实际汇率、储蓄和增长:一个初步分析框架139-140 4.2.2 基本模型分析140-141 4.2.3 针对中国情形的分析141-143
4.2.4 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国家的高储蓄的另类解释143-144 第三节 金融深化、资本形成与中国的经济增长144-159 4.3.1 相关文献述评144-146 4.3.2 理论模型分析146-150 4.3.3 实证分析150-158 4.3.4 总结和结论158-159
第四节 竞争性储备理论与东亚的高储备之谜:另类视角159-173
4.4.1 东亚国际储备持有的理论解释:竞争性储备理论和赶上琼斯家效应161-166 4.4.2 东亚储备激增的经验分析166-173
第五章 中国宏观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性特征分析173-215 第一节 中国宏观经济内外失衡的理论探讨173-185 5.1.1 储蓄投资平衡与宏观经济政策的传统理论探讨174-176 5.1.2 中国经济的内外失衡和政策困境:一个理论解释176-182
5.1.3 中国储蓄投资平衡状况的总体判断及其理论探讨和政策含义182-185 第二节 储蓄投资转化与中国的Feldstein-Horioka之谜185-197 5.2.1 储蓄投资投资关系与Feldstein-Horioka之谜的相关文献186-188 5.2.2 资本市场的一体化程度与Feldstein—Horioka之谜188-189 5.2.3 中国省际间投资和储蓄相关度的FH检验及其解释189-197 第三节 中国增长的出口引领模式:需求拉动还是供给推动?197-215 5.3.1 中国的经济增长真的是出口导向性的吗?198-203 5.3.2 中国分省出口和国内需求的格兰杰因果检验203-210 5.3.3 中国分省出口和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率的格兰杰检验210-213 5.3.4 本节小结213-215
第六章 中国宏观经济的再平衡与统筹调整研究215-257
第一节 全球失衡与中国宏观经济的再平衡:三种分析范式215-218 6.1.1 全球失衡和储蓄-投资分析法216-217 6.1.2 全球失衡和弹性分析法217-218 6.1.3 全球失衡与全球资产组合分析法218
第二节 中国经济再平衡实现路径(Ⅰ):估值效应与外部均衡调整218-230 6.2.1 估值效应的传导渠道及影响因素219-221 6.2.2 估值效应的理论模型221-222
6.2.3 中国净资产头寸、估值效应和外部均衡调整222-230
第三节 中国经济再平衡的实现路径(Ⅱ):冲击来源与汇率调整230-248 6.3.1 相关文献述评230-231 6.3.2 基本模型及其理论分析231-240 6.3.3 实证研究240-247
6.3.4 主要结论与政策含义247-248
第四节 中国宏观经济的失衡与与调整:一个初步分析框架248-257 6.4.1 基于FDG(2005)分析框架的利率、汇率和国际调整248-251 6.4.2 基于Ball(2009)分析框架的调整分析251-255
6.4.3 部门产出稳定化与财政政策及货币政策的协调与搭配255-257 第七章 主要结论和相关政策建议257-264 第一节 主要结论257-260 第二节 相关政策建议260-264 参考文献264-283 致谢283-285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285-286
第二篇: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改革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改革研究
摘要:农业是我国的国民经济基础,而农业中的关键因素之一是土地问题,如何解决我国农业中的土地问题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文章从我国农村土地制度出现的问题入手,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农村土地制度;问题;对策
一、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改革历程和成效 1.1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改革历程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成功召开,标志着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对农村土地进行的变革。安徽凤阳县小岗村的18位农民,在违返当时的国家政策,冒着做监狱的危险,提出了“包产到户”的承包制度,正式拉开了农村土地政策变革的序幕。1979 年 9 月 28 日的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1980 年 9 月 27 日,中共中央通过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几个问题》这两文件从不同的角度充分肯定了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责任制的优点,之后全国各地迅速出现了各种形式的家庭生产承包责任制。1982年,下发的《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1 号文件”,1983 年 1 月 2 日下发的《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1 号文件”明确肯定家庭联产承包制,且长期不变,并于1984 年 1 月 1 日下发的《关于 1984 年农村工作的通知》“1 号文件”,延长土地承包期15年不变,和对于在荒山、荒沙、荒滩种草种树,执行谁种谁有,长期不变,可以继承,可以折价转让的等各项政策。1985 年 1月 1 日,出台的《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1 号文件”和1986 年 1 月 1 日,中共中央出台了“1 号文件”《关于 1986 年农村工作的部署》,文件的核心内容是充分肯定农村改革的方针政策,对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进行了必要补充。1986 年 6 月 25 日,第六届全国人大第十六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其中第十四条和十五条对土地的承包经营进行明确的规定,这也是家庭承包责任制第一次获得法律上的肯定。1993 年 3 月的《宪法》修正案,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列入《宪法》的范畴,从此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一项国家基本经济制度而固定下来。1998 年 8 月 29 日,通过修订的《土地管理法》第一次将“土地承包经营期限为三十年”将党的土地政策上升为法律,进一步稳定了农村土地承包关系。进入二十一世纪后,特别是从2004 年至2010年的中共中央的一号文件中分别从完善农村土地基本经营制度、健全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完善农业支持保护等制度的不同角度和方面,抓住了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紧迫问题,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努力开创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努力在一定程度上缩小了城乡差距,促进人民生活奔小康。
1.2改革开放以来的土地改革的成效
改革开放30年来,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从集体经济中的吃“大锅饭”到“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大包干”的“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 解决了亿万农民的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显著的提高,还有农民主体地位得到承认、积极性得到调动,也提高了农民的文化水平,进一步促进农村经济全面繁荣,也加强了农村基层党的执政建设,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二、当前土地制度存在的问题 2.1土地产权不明确
在我国在国家政策上,虽然在土地承包经营使用农村土地方面上,实现了“两权分离”,也明确规定农村的耕地归“集体所有”,但是对“集体”的概念却界定不清楚。我国立法角度上对“集体”的概念也不统一,比如在《民法通则》和新修订的《土地管理法》上,两者对土地的产权权属均有不同的规定,前者规定农村土地产权归村行政组织所有,后者则规定归社区性合作经济组织所有,在我国立法和法律规定上依然存在土地产权主体不明确的问题, 从而最终造成对土地管理的权责不清、管理混乱等现象,近而影响了我国农民对土地的经营和投入的积极性。在社会实践过程中,在集体土地产权上解释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存在很大的随意性,最终导致现实中经常出现损害农民权益的事情,充分表现了以前的土地产权制度已经不适应现在客观环境经济发展的变化和要求。
2.2土地流转制度不建全
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由于农村土地产权不明确,社区经济合作组织、居民自治组织、党支部等都有可能成为土地的所有权主体,最终会因为谁是权力主体而产生纷争,最终导致了土地流转和农业的市场发展带来了很大阻碍和很大的负面影响。比如最近几年经常出现一些因企业要流转土地,进行投资形成规模化发展,在进行土地流转里,就出现了村民个人和社区经济合作组织、居民自治组织、党支部在土地产权上及土地收益上出了纷争,同时也造成了谁多基层干部,钻了法律和土地产权不明晰的空间,进行贪污受贿,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另外一个方面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实现了“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大包干”的“社会主义生产责任制”,出现了土地被分散到每家每户,一直是分散经营。同时随着改革开放,农村的一些青年壮劳力进城务工,不愿意在回农村,务农种地,在农村务农方面出现了劳动力不足,同时出了一些小的流转,比如让亲戚朋友种,收到取一些合理的费用,只是在形式出流转,但是在面积上没有形成规模化发展,换、转、包等形式的流转多为农户私下进行,没有规范的手续,最终也是限制了流程的发展。从国家政策方面,根据我国的社保体系不完善,不能全面的覆盖的实际情况,在一些地区出现了一部分农民,不愿意把自己的小部分土地进行流转,因为在他们的思想意识里认为土地是获得最好的生活物质保障,近而限制了土地流转的规模化。还有在土地流转过程中,肯定会出很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社区经济合作组织、居民自治组织、党支部基层组,就充当中介的组织,但是我国现在土地流转上面没有规范化和法律依据,就出现了在在利益的驱使下操纵土地流转,强行、强迫租用农户的土地,与农民争夺利益,也充分的体现了我国的在土地流转的方面中介组织发展缓慢,没有形成规范化。
三、完善农村土地制度的基本途径 3.1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农村土地产权主体不明确,对我国农村土地制度改革非常不利。所以在我国立法上和法律规定上给农村土地产权要有一个规范化的定义,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土地产权的完整性可以调动农民积极性以形成动力的机制和作用,具有激励动机、鼓励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经济效益和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保障。从大量的社会实践证明,国家在土地宏观调控方面,只有把产权主体明确,才能实现资源优化的配置,才能提高我国农村土地的高效率的利用,促进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同时也能有效的防止因土地产权不明确,造成的基层干部的不法操作,进行贪污受贿,使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不必要的损害,所以在完善现行的土地产权制度的基础上,必需要明确土地产权主体,从根本上解决因土地产权主体不明确等因素而引起的土地权属争议等问题,减少不必要的纷争。
3.2,建立健全农村土地流转机制。
我国要加强社保体系的全部覆盖,让一些农民改变土地是唯一的生活保障的想法,让他们积极的响应土地流转的制度,让他们生活有更好的保障,同时要加强土地流转中介机构的建设,从机构组织上、运行机制上都要有一个良好的运转,还有国家加快建立有关土地流转法律法规的建设进程,规范土地流转的操作程序,要出台一些关于土地流转的法律和规章制度,以便于更的保障和监督土地流转的运转,让基层干部必须坚持依法流转,做到有法可依;强化基层领导干部和农民的法律意识,让社区经济合作组织、居民自治组织、党支部等基层工作人员做到按照国家法律规章制度行事。根据我国土地流转市场的现状,建立合理更加有效的土地流转制度,合理配置土地资源,切实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还有每个地区可以根据本地区的不同地理坏境和人文环境,要根据自身地区的实际情况,以宏观调控为原则,以经济市场为导向,农村土地和农业经济发展为目标,综合本地区的各方面因素,处理和协调好国家、集体、农民三者之间的利益关系,更好处理土地承包和土地流转之间的关系。
四、小结
根据我国的实际国情,农民问题是我国最大的问题之一,如果想解决农民问题,就要解决农村土地问题,只有解决好我国的农村土地问题,才能实现我国农业经济快速和可持续发展,才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门户网.[2]毕秀梅.共和国辉煌历程[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5.791-792.[3]王景新.中国农村土地制度的世纪变革[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1.59-60.[4]管新春.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土地制度的变迁及其发展趋势.[J] 人民论坛.(26)
[5]顾钰民.农业现代化与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J].经济纵横.2014(03)
第三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变化
联合改革开放34年来,谈谈我国和自己家乡的变化
回望祖国大地,改革开放已经走过了34个年头了。34年来,从城市的景色面貌到普通人的着装饮食,相信我们每个人,都真真切切地目睹和感受到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巨变。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由此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这无疑成为中国历史的标志点,是改革开放,是解放思想,实现了中国当代发展历史性的转折,中国命运由此改变,社会转型也由此开始: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人民的生活实现了由贫穷到温饱,再到整体小康的跨越式转变;中国社会实现了由封闭、贫穷、落后和缺乏生机到开放、富强、文明和充满活力的历史巨变。中国人民的物质生活基本达到小康、主人翁意识显著增强、受教育水平和文明程度明显提高,中国社会先进生产力不断发展、经济政治文化建设成效显著、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大幅提升。
以我的家乡沧州市河间市为例,34年前,我们县城城区面积只有7平方公里左右,主要道路仅5公里。看看34年后我们的县城吧!光是建城区面积就扩大到三四倍之多,新增绿化区域,大楼林立,街道宽广,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童年时,很少有品种多样的蔬菜和肉食,玩具是父母手工做的,穿着的衣服更是颜色单一,样式简单。少年时,各种新奇的图书逐渐出现于我们的视野,但是可望而不可及。以前的连环画已经被现在的录像DVD和装帧精美的漫画小说所取代,五分钱一根的冰棍消失了,各种味道的雪糕占据了少年青涩的眼球,14寸的黑白电视已经换成了29寸的高清液晶大彩电,里面播放的已经不仅仅是新闻联播和动物世界了。走入青年时代的我们,尽管对街边数不清的零食不再感兴趣,却发现路上的汽车比自行车还要多,超市的蔬菜比肉类更受欢迎,大背投和等离子早已不再稀奇,电脑和网络悄然地构架起了我们生活的点、线、面。
医疗保障方面,国家给我们特别照顾,凡是门诊住院看病,病人只负担少量的支出,大头还是国家给予支付,而且近几年来,国家又出台了一些相关政策,给老百姓办起了医疗保险,只需交纳一点费用,即可享受国家的高额补贴,而且看病住院70%、80%都是由国家支付,完完全全是为了我们老百姓着想。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的教育面貌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首先是教育观念的改变。创新教育、素质教育已深入人心,把师生们从传统的应试教育中解脱出来,我们教师再也不要为升学率、各科分数而去绞尽脑汁地出难题、找偏题,去日益继夜地“看守”学生。而学生,也无需整天溺在题海中而“痛不欲生”了。学生的书包越来越轻,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学生各方面素质在稳步提高。
尤其是近几年来,由于九年义务制教育政策的彻底落实、国家在基础教育方面的重点投入,家乡昔日那设施简陋,千疮百孔的校舍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
幢幢窗明几净、宽敞舒适的新教学楼、电脑室、实验室,教学设施一应俱全。更让人高兴的是国家推行义务教育,不但免去了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书,并对部分困难家庭的学生予以生活补助。使全国千千万万的贫困家庭直接受益,所有适龄儿童都能高高兴兴地上学。大学生入学政策的宽松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这在以前是根本无法想象的!
改革开放以来,关于吃、穿、住、行有太多的变化。从没的吃到你想如何吃就如何吃;从没的穿到下衣当上衣穿,上衣当下衣穿;从出门步行、自行车到现在的高铁、飞机;从土房到现在一家人享受着上百平米的居室等等。这就是改革开放给我们带来的变化,改革开放是中国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是我们告别旧时代的一缕春风。
我国的综合国力和科技发展方面也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就: 1、1990年北京亚运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自己的土地上举办的第一次综合性的国际体育大赛,也是亚运会诞生以来的40年间第一次由中国承办的亚洲运动会。来自亚奥理事会成员的37个国家和地区的体育代表团的6578人参加了这届亚运会。代表团数和运动员数都超过了前十届。2、1997年7月1日,是一个值得人们永远纪念的日子。历经百年沧桑的香港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香港同胞从此真正成为这块土地的主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首先被用来解决香港问题,香港的发展也从此进入一个崭新的时期。因为改革开放,让香港与大陆有了更多的契合点,香港回归后港人消除了“马不能跑”、“舞不能跳”、“股不能炒”的疑虑,香港在祖国的山河大地上依然璀璨生辉!
3.1999年12月20日零时,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文化中心举行政权交接仪式,国家主席江泽民宣告:中国政府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澳门回归祖国。4、2008年,对于中国而言,是骄傲的一年。从年初的雨雪冰冻灾害到汶川大地震,从奥运圣火传递受阻到北京奥运会成功举办,中国以另一种形象和气势出现在世人眼前。
5、从2003年10月15日,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想终成现实,到今天2011年11月8日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的成功对接,中国实现了从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到开展深空探索的巨大跨越。
三十四年的改革开放,有了如今黄河猛,长江壮,泰山雄,昆仑莽,万河山河浩浩荡荡以天安门前走过,走过一队队徐洪刚,走过一队队雷锋,走过一队队李向群,走出中国人民最风流最风光最风情的步伐,走出中华民族最壮观,最壮美的方阵。仰望蓝天,神州飞船太空穿梭,俯瞰大地,三峡工程旷世神奇。改革开放,成就斐然。1997年1999年,香港澳门相机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嫦娥奔月使我们祖先几千年伟大的梦想,奥运会成功举办,圆梦百年,这一系列成功,证明了今天我们的强大实力,改革开放特大成就。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变得更加自信和成熟的中国人民,必定能突破当前社会发展中的复杂矛盾,使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取得更大成果。
改革开放,让我们以采薇采茶的手,编织彩灯云锦,让我们以喊江喊海的喉咙,在金黄季节的金黄般的早晨,唱响国歌和五星红旗,唱响千百年来朝朝暮暮澎湃的激情。
中华民族像一个巨人,屹立在世界东方。为了实现我们的光荣使命,我们必须努力学习,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人类的灿烂文化武装自己。学号将设祖国的本领。在明天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奉献聪明才智。我坚信,在我们不懈的努力下,祖国的明天,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经济更繁荣,人们更幸福,国力更强盛,祖国的明天更美好,继往开来的中华民族会更加辉煌!
第四篇: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变化
转眼之间,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早已有了32个年头了。在这32年当中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们大家都知道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新的伟大革命。不错,要是没有当初的邓小平一声令下喊出来改革开放的口号,谁又能知道今天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的呢?
首先,改革开放使得中国国民经济持续增长中国改革开放30年,保证了和平稳定,建立起全面的物质生产体系,经济建设取得显著成就。
沿海地区,从南到北,形成了广阔的前沿开放地带,高新技术产业的 发展。建立了以珠海为中心的经济特区,使工业规模显著扩大,产业结构渐趋合理,所有制结构日益完善,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形成了行业分类广泛、技术含量较高、外向度突出的工业格局。按照近几年统计显示,1997年国内生产总值已达246.97亿元,比1978年增长8.1倍,平均每年递增11.7%增长.改革开放不仅仅使国内的生产总值达到了大幅度的提升,也使得农村经济全面发展。
自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农村推行了以家庭为主的联产承包责任制。他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使农村经济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发展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农工建运商服综合经营的新局面。农民们的大力发展畜牧业,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步伐。畜牧业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容忽视的就是中国的工业的建设,充分发挥了工业生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为全市经济发展起到了主导作用。
中国通过调整工业结构解决轻重工业的比例失调问题,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上了正确的道路,从而逐步实现工业、农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现代化,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而且还可以促进三大产业的协调发展,进一步的带动了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
其次,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自从2001年中国申请加入WTO组织来说,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发生了不可忽视的变化。紧接着就是2001年中国的申奥成功2001年7月13日北京时间22:00,万众瞩目的2008年奥运会举办城市终于在莫斯科国际奥委会第112次全会中揭晓。萨马兰奇雄浑的宣告声中只有一个名字:BEIJING!中国北京凭借其过人的优势,完美的陈述报告,在五个2008年奥运会申办城市中脱颖而出,夺得2008年奥运会举办权,也是世界给中国最大的肯定。之后神州五号,六号乃至七号的升天,是中国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三个将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都证明了中国无论是在经济上面还是在科技上面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这一切的一切都证明中国不再是停留在1840年鸦片战争时期那个任人宰割的中国了。
再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改善,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城乡居民和城镇职工生活水平明显提高。
吃的方面,人们由量的满足向质的方面提高,人们饮食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并趋于优化。我国商品早已告别短缺,进入物质资料相对丰富的年代,七、八十年代“吃粮凭供应,副食要票证”的状况一去不复返了,人们的生活消费总量增加,在质量上面也是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穿的方面,人们穿着向“成衣化”、“多样化”和“个性化”方向发展,改革开放30多年来,社会生活中人们印象最深刻、最直观、最生动的变化莫过于衣着服饰的变化。十几年前,人们服装主要以“灰白”、“军绿”为格调,样式陈旧。可如今,人们穿着成衣化大大提高,衣着讲究美观、舒适,款式繁多且变化快。以往注重服饰厚实耐穿的观念,遂嬗变为追求衣著新颖雅观,部分高收入阶层的妇女日就华丽。黄金项链、脚手镯,以至袒肩露胸的上衣和超短裙,已在部分青年女子身上出现。
住的方面,住房成套率明显提高,居室环境大为改善。随着城市住房制度的改革,城市住房建设速度的加快,一批“安居房”、“解困房”和居民小区相继建成,居民住房条件明显改善。甚至在中国的部分地区出现了小洋楼或者是别墅形式的楼房。
居民日常耐用消费品由“实用型”向“享受型”方向发展。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这个在六、七十年代曾代表富有标志的“老三件”,曾经是多少人的向往和梦寐以求,并且成为人们追求的奢侈品,时过境迁,居民家庭的耐用品演绎了两次更新换代。
最后,国民预期寿命明显提高
预期寿命是衡量一个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综合指标,预期寿命提高不但意味着经济发展水平提高,也意味着社会保障能力的提升。根据中国人口普查数据,1982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是67.77岁,2000年中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上升到71.40岁,增加了3.63岁。
国民的寿命的提高和改革开放也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正是因为改革开放。人民的生活有了保障,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也进入一个与世界同步的时代。人民的生活更加的丰富多彩。
改革开放他就像是一个旗帜,带领着中国人民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然而他也为中国注入了新鲜的血液。使这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中国在一个全新的时代可以更好的生存。在世界上面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想这就是改革开放的最大的作用吧。
第五篇: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扶贫纪事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扶贫纪事
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的67年,令中国人民引以自豪的是:以全球9%的耕地,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解决了13亿人的温饱问题。可以说,这是打了一场成功的扶贫开发攻坚战。1949年的中国,是当时世界上最贫穷的国家之一。根据联合国“亚洲及太平洋经济社会委员会”的统计,那一年,中国人均国民收入27美元,不足整个亚洲平均44美元的三分之二,不足印度57美元的一半。面对百废待兴的艰难局面,新中国开始了坚持不懈地发展生产、消除贫困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扶贫”工作正式被提出,并大规模实施开展起来。承认贫困,定义贫困 1984年,邓小平明确指出:“现在农村还有几千万人温饱问题没有完全解决”,这为解放思想,在全国范围内发起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扶贫开发提供了依据。邓小平多次强调:“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1992年他在南方考察谈话时,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社会主义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自己更是身体力行。1989年10月,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发起了旨在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儿童重返校园的“希望工程”,得到了邓小平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他亲自为“希望工程”题名,揭开了“希望工程百万爱心行动”的序幕,并从1992年开始,陆陆续续以一个老共产党员的名义资助了25名失学孩子。1984年,中央划定了18个需要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带,国务院还颁布了《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此前,中央虽有性质类似扶贫开发的以工代赈计划和“三西”农业专项建设项目,但政策文件中却罕见“贫困”二字。这是因为以前,我们虽然存在扶危济困的行为,却羞于承认社会主义国家有贫困现象,政府也没有专门的扶贫机构和制度。但是,到了1986年,我国依据农村人均年收入和县级单位的财政状况,第一次划出了国定贫困县标准:1985年人均纯收入低于150元的县和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00元的少数民族自治县,对民主革命时期作出过重大贡献的老区县放宽到300元。这个阶段,甄别贫困户没有统一的收入标准,只凭直观印象:“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房不蔽风雨”,简称“三不户”。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人员在一篇文章中曾称:“这是一个只讲‘意图’精神,要求下面根据意图灵活掌握,以适应各地不同消费水准的典型‘中国式’政策。” 1986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成立,中国式扶贫—“有组织、有计划、大规模的农村扶贫开发活动”—拉开序幕。5月14日,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田纪云主持了第一次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当时全国农村人均年纯收入在200元以下的人口约有1.02亿人,占农村总人口的12.2%,部分农民的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此前多年“平均分散使用力量,一般化的领导方式”,是贫困地区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两个月后的第二次领导小组全体会议宣布了国务院的决定:在原来用于扶持贫困地区资金数量不变的基础上,新增加十亿元专项贴息贷款。1993年,国务院贫困地区经济开发领导小组更名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其设在农牧渔业部(现农业部)的办公室亦更名为“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简称“国务院扶贫办”)。同年,农村个人和家庭依靠其收入不能维持其基本的生存需要的绝对贫困人口减少到8000万人。形势严峻,投入剧增 20世纪90年代初,中国扶贫工作依然面临着相当严峻的形势。虽然中央要减贫,地方政府也并非不愿配合,但自身财政状况堪忧,很多贫困县都没法按时发出工资。把很少的钱投入到很久才能见效的扶贫中,还是用来解决短期财政困难,成为贫困地区地方政府面临的两难选择。
1994年,著名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出台,开篇第一句出自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时的论断:“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文件题目中“八七”的含义则是:在20世纪的最后7年,集中力量基本解决全国农村8000万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因此,根据“四进七出”标准(凡是1992年年人均纯收入低于400元的县全部纳入国家贫困县扶持范围,凡是高于700元的原国定贫困县一律退出),列入“八七扶贫攻坚计划”的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共有592个,占全国县级单位的27%,云南、陕西、贵州、四川、甘肃等省的贫困县均在40个以上。1996年,第一次高规格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是中国扶贫政策的一个关键节点,以后的很多扶贫政策都是从这次会议之后出台的,比如鼓励企业、社会组织参与扶贫等。持续10年的实际扶贫资金下降的局面至此也得以扭转。“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实施的7年间,中央政府累计投入扶贫资金1240亿元,相当于财政支出的5%—7%。但是随着国家投入资金越来越多,地方在扶贫工作上把眼睛向上看,向国家讨要的力度也越来越大。“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强调的“开发式扶贫”,到了基层就成为了争取国家资金项目。因为很多优惠政策只投向国家级贫困县,所以地方政府都积极申请加入“国家队”(即国家级贫困县—编者注)。从1993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贫困人口从8000万下降到3200万,年均下降速度比改革开放以来的平均减贫速度高3.6个百分点。在此期间,国定贫困县的粮食和农业生产以及农户纯收入,其增长虽然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扶贫投资对贫困人口的数量却没有表现出较强的影响,这说明家庭收入增长中较大的份额可能被“国家队”的非贫困居民分享了。在这期间中央政府也已经注意到地区发展的失衡,造成了东部与中西部发展的差距。1995年,陕西、甘肃两省遭受了严重的旱灾。在陕西商洛地区,有些村子由于贫穷和近亲结婚,人口素质受到严重影响。甘肃定西市是有名的干旱和贫困区,那里的农民群众靠积雨水窖维持全家一年的生计。为了节约用水,有些上了年纪的人很少洗脸,成了半拉“黑人”。看到这些,中央领导人心情很沉重,于是提出了“到下个世纪初要开始朝着逐步缩小东西部地区差距的方向前进,到下个世纪五十年代,西部地区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扶贫蓝图。整村推进,十年评估 随着贫困地区经济状况的改变,“国家队”的名单在新世纪头十年进行了一次调整,总数仍保持在592个。与1994年相比,名单发生了很大变化,并且“竞争”异常激烈。在地方争夺贫困县的同时,中央扶贫政策把目标降低到村级,实施“整村推进”。2001年在全国确定了14.8万个贫困村。2007年,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扶贫工作瞄准村级就瞄准了穷人,令他们真正受益。国务院相关通知称,仍有部分贫困人口尚未解决温饱问题,需要政府给予必要的救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同样在2007年,王小鲁、李实、汪三贵等学者撰写的《中国发展报告2007:在发展中消除贫困》引起了国务院扶贫办的重视。因为当时在政策层面,更多是就贫困谈贫困,没有从更广义的角度看待贫困问题。这份报告提出了一些新的扶贫理念,比如,不仅要看到绝对贫困,还要看到相对贫困(与社会平均水平相比,收入水平少到一定程度时维持的社会生活状况);除了收入贫困,也要看到教育、卫生、生活水平等多维贫困。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务院扶贫办对《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的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还特地邀请了十多位扶贫领域的专家,对这10年的政策实施进行了实事求是的系统评价。这是中国扶贫史上,第一次由官方委托第三方对阶段性扶贫工作进行总体评价。评估报告在肯定扶贫成果的同时提出了不少问题,例如扶贫标准过低、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制约扶贫效果、贫困户在扶贫资金分配中没有受到优待等。当时虽然没有提出“精准扶贫”的概念,但是思路已经明确提了出来:一定要把区域发展和个人帮扶结合起来,使得扶贫效果有效集中在贫困人口身上。这期间比较典型的还有北京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利用自身的丰厚教育资源进行西部支教,提高了当地民众的知识水平,使很多人摆脱了落后的根子。他们在开展支教活动的同时,积极开展各项扶贫志愿服务活动。截至2010年,北大研究生支教团共为服务地争取到资助金30余万元、图书8000余册、衣服6000余件,开展各类讲座100余场,在服务地引起较大反响,受到当地政府、师生和家长的广泛好评。支教团的成员们在各自的服务地深入社会、实地考察,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同时,全力以赴地做好扶贫工作。胡锦涛曾亲自给北京大学第十二届研究生支教团写信,信中肯定了他们的做法,并“希望北京大学坚持把支教扶贫的接力棒一届一届传下去,让更多的青年学生在实践中得到锻炼提高,努力成长为堪当国家建设重任的栋梁之材”。精准扶贫,攻坚拔寨 2011年,《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提出,到2020年要稳定实现扶贫对象不愁吃、不愁穿,保障其义务教育、基本医疗和住房。同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宣布,将农民人均纯收入2300元作为新的国家扶贫标准,这一标准比2009年提高了92%,对应的扶贫对象规模到2011年年底约为1.28亿人。十八大以后,“精准扶贫”成为一切扶贫工作的中心。精准扶贫战略有一个历史的演进过程,在贫困问题比较普遍时,扶贫瞄准个人要耗费大量人财物,因此只能采取开发式区域性扶贫。经过30年,大部分贫困问题得以解决,只剩下几千万最难脱贫的人口,因此,实施精准扶贫的条件成熟了。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到地处武陵山区中心地带的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调研扶贫攻坚。习近平在与村干部、村民座谈时说,各级党委都很重视扶贫,还要更重视。扶贫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要精准扶贫,切忌喊口号,也不要定好高骛远地目标。三件事要做实:一是发展生产要实事求是,二是要有基本公共保障,三是下一代要接受教育。各级党委和政府都要想方设法,把现实问题一件件解决,探索可复制的经验。遵照指示,湖南省明确指出在扶贫攻坚中要注意“输血”与“造血”之间的关系,十八洞村的精准扶贫就鲜活地证明了这一点。但一些地方往往对扶贫工作中的“输血”与“造血”在认识上存在着误区,致使不少脱贫农民再次返贫。2015年10月16日,“2015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在北京举行,习近平出席论坛并发表题为《携手消除贫困 促进共同发展》的主旨演讲,提出“为了打赢这场攻坚战,我们将把扶贫开发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大幅增加扶贫投入,出台更多惠及贫困地区、贫困人口的政策措施,提高市场机制的益贫性,推进经济社会包容性发展,实施一系列更有针对性的重大发展举措。现在,中国在扶贫攻坚工作中采取的重要举措,就是实施精准扶贫方略,找到‘贫根’,对症下药,靶向治疗。” 脱贫攻坚亦然成为了“十三五”期间的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压力层层向下传递。2015年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期间,中西部22个省份党政主要负责人向中央签署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2015年12月15日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扶贫办政策法规司司长苏国霞表示,这次政策的含金量比较高:“从财政投入说,文件(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要求各级的财政投入要和中央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相匹配。我们现在初步了解到的,2016年中央和省级的财政扶贫投入都会有大幅度的增加……国家真的拿出了真金白银来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对于最难脱贫的人口数量,目前存在两个数据:7000多万和8900多万。据学者汪三贵介绍,7000万是国家统计局将7000多个样本村的抽样调查结果反推至全国农村人口,估计出的处于贫困状况的人数;8900万则是2013至2014年全国建档立卡识别出的贫困人口。但是不管是哪个数据,都说明扶贫开发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中国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不仅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也是国际期盼了解的热点内容。中国正在消灭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的道路上突飞猛进,势必将为全世界扶贫事业做出一个成功的“中国样板”。责任编辑 赵晓帆邮箱 zxf2014@wsjh.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