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大事记有哪些
中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大事记有哪些1、1978年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2、1979年 设立经济特区3、1982年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4、1984年 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5、1986年 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6、1987年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提出7、1988年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提出8、1992年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确立9、1993年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10、1993年 进行分税制改革11、1993年 提出金融体制改革目标12、1994年 外贸体制综合配套改革13、1992、1994年 医疗、住房市场化改革施行14、1995年 提出“两个根本性转变”目标15、1996年 外汇管理体制改革取得重大进展16、1997年 “十五大”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17、1999年 明确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8、1999年 提出西部大开发战略19、2001年 中国正式成为世贸组织成员20、2002年 “十六大”确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21、2003年 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战略提出22、2004年 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国九条”颁布23、2004年 国有商业银行进行股份制改革24、2004年 保护私有财产入宪25、2005年 农业税条例废止26、2005年 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27、2005年 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启动28、2006年 作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重大决定29、2007年 《物权法》出台30、2007年 科学发展观写入党章
第二篇:中国电力工业改革开放大事记
中国电力工业改革开放大事记
1978年12月18日至12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拉开了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大幕。从此,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30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我国发生的深刻巨大变化,充分说明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最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30年来,电力改革波澜壮阔。以政企分开为主要原则的电力管理体制改革,以集资办电为核心内容的投融资体制改革,以“鲁布革冲击”为催化剂的电建业改革,以“三为”服务为宗旨的农电体制改革,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为重点的市场化改革,以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企业内部改革以及电力行业其他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改革,浓墨重彩,描绘出了中国电力工业改 革开放的历史长卷。
在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数百万电力工作者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创造了中国电力工业空前的辉煌和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今天起,本网将连续推出《中国电力工业改革开放大事记》,共同回顾我国电力工业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
1.1979年2月15日,中央通知,决定撤销水利电力部,成立电力工业部和水利部。刘澜波任电力部部长、党组书记,王林任第一副部长、党组第二书记。1981年3月6日,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任命李鹏为电力部部长,刘澜波主动退居二线,被誉为“党内开明人士”。
2.1979年5月,电力部召开全国电力工作会议,提出了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的初步方案。5月29日,国务院以国发[1979]184号文批转这个方案,明确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要千方百计把电搞上去。同时明确,电力工业是建立在现代化技术基础上的大生产,必须实行高度的集中统一管理。
3.1979年,电力部提出《十大水电基地开发设想》,包括黄河上游、红水河(含南盘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乌江、长江上游(含清江)、澜沧江中游,以及湘西和闽浙赣水电基地的布局,总装机容量达1.7亿千瓦。80年代末,有关部门又编印了《十二大水电基地》规划性文件,增加了东北和黄河中游北干流两个水电基地,规划的总装机容量为2.1亿千瓦。
4.1980年2月4日,李先念等5位副总理听取电力工作会议汇报时,就电网集中统一管理,计划用电、节约用电,力争多发电多装机以及大机组试制和引进等问题作了指示,并传达了陈云同志的指示:电网要扩大,能联网的都要联网,电网要统一管理,电力部领导一定要坚持这一条。
5.1981年12月22日,我国第一条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河南平顶山至湖北武昌输变电工程竣工。该工程全长595千米,最大输送容量120万千瓦。1979年11月开工建设。1981年7月,线路在湖北金口跨越长江。该工程的投运加强了河南、湖北的电气联系,解决了武钢1.7米轧机冲击负荷供电问题。
6.1981年12月5日,全国第一座中央与地方集资兴建的火电厂———山东龙口电厂开工兴建。1980年,签订集资办电协议,中央和地方按比例承担龙口电厂工程所需资金。烟台行署在全区发行股票筹资。一期工程两台10千瓦机组分别于1984年8月和12月投产。同期,还有中央与地方合资建设的闵行电厂一台12.5万千瓦机组,台州电厂两台12.5万千瓦机组。
7.1982年1月1日,中国电力报创刊。1983年春,《人民电业》复刊(1950年创刊、“文革”初期停刊,现刊名《中国电业》。2001年1月17日,中国电力新闻网正式开通。2008年1月1日,中国电力网络电视台新闻开播。这都是中国电力报社旗下的我国电力行业新闻媒体。
8.1982年3月7日,水利部与电力部合为水利电力部。此前,五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报告》。这次机构改革的目的是“提高效率,克服官僚主义”。钱正英任部长,李鹏为第一副部长。在此后召开的电力工作会议上,钱正英任部长提出“政企要分开”。本文由江西金阳钢艺有限公司(新钢搪瓷钢配送中心)提供。
9.1982年4月,水电部根据中央精神,在全国电力工作会议上部署了电力企业全面整顿工作。当时,列入国家重点企业名单的电力企业有103家,其中92家电力企业列入第一批整顿。这次企业整顿是全面的建设性整顿,水电部提出了8项整顿工作,重点是建立经济责任制。
10.1982年5月11日,国务院批转水电部《关于按省、市、自治区实行计划用电包干的暂行管理办法》的通知。为了在缺电情况下做好计划用电工作,国家出台了这项办法,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电网实行。
11.1983年9月,针对《中共水电部党组关于提高电力投资比重的报告》,中央领导提出,必须从电力部门一家办电的传统做法中解脱出来,充分调动和发挥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办电的积极性,这是加快电力工业发展的根本方针。同时提出要做好两篇文章:提高电力投资比重和降低工程造价。
12.1983年10月15日,以学习推广山东电力建设经验,加强施工队伍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第二次电力建设座谈会召开,强调把生产和建设放在同等重要位置,加快电力发展。1982年9月24日,水电部在山东召开第一次电力建设座谈会,总结推广“三句话、一个精神”的山东电力建设经验。
13.1984年1月27日,元宝山—锦州—辽阳—海城输变电工程建成。1985年10月正式投入运行。该工程是我国自行设计、施工、制造的第一项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它的建设拉开了东北500千伏电网骨架建设的序幕。
14.1984年5月7日,水电部以(84)水电财字第41号文,发出颁发《关于筹集电力建设资金的暂行规定》通知。为调动各方面办电积极性,补充国家电力建设资金的不足,欢迎各部门、各地方和企事业单位投资电力工程,并可按投资比例分享用电指标。
15.1984年7月31日,云南鲁布革水电站引水系统工程开工。鲁布革工程利用世界银行1.454亿美元贷款,日本大成公司中标引水隧洞工程。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利用世行贷款,并率先实行国际招标、项目管理等国际工程管理机制的工程。自此引发了“鲁布革冲击”,我国水电建设以至全国基建行业开始学习、推广鲁布革经验。
16.1984年10月15日,水电部在望亭发电厂召开多种经营会议,提出“一业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制定了《关于电力企事业单位发展集体经济、开展多种经营若干问题的规定》。1985年12月5日,水电部在湖北丹江口召开第二次多种经营会议,形成了《水电部关于电力企(事)业发展集体经济若干政策的暂行规定》,次年4月,劳动人事部转发了这个规定。
17.1984年12月3日~8日,水电部召开电力体制改革座谈会。会议明确,电力工业改革,当前主要目标是解决缺电。检验一切改革措施,首先要看是否有利于解决缺电。会议提出:一是打破一家办电思想,调动各方面办电积极性;二是打破大锅饭,扩大企业自主权。据此,制定并下发了《关于电力工业简政放权的规定》。
18.1984年12月14日,国家计委等三部门下达《关于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全部由拨款改为贷款的暂行规定》,水电部通知转发。电力工业自1980年率先实行“拨改贷”,以争取电力投资的增加。此次全部“拨改贷”,实行差别利率,电力纳入3.6%的最高利率行列。
19.1985年2月,国家计委、水电部分别转发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对《关于利用外资、加快电力建设问题的会议纪要》的批示。中央领导几乎每天都担心电要拖经济发展的后腿,指示要突出电力建设,决策组建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1985年6月,华能国际电力开发公司成立。1988年8月24日,国务院办公厅复函能源部和国家计委,同意成立中国华能集团公司,并在国家计划中单列。
20.1985年5月23日,国务院国发[1985]72号文,批转国家经委等四部门《关于集资办电和实行多种电价的暂行规定》通知,鼓励地方、部门和企业集资办电,实行“谁投资、谁用电、谁得利”的政策,并实行多种电价。次年4月,水电部印发有关集资办电部分的试行办法。21.1985年5月31日,中共水电部党组向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关于根本改革电力工业体制的建议。建议提出,电力上不去的根本原因是建设资金不足,必须重点保证;改一家办电的体制为多家办电体制,希望对电力工业实行低息、低税及电价随燃料价格浮动等优惠政策。
22.1986年5月1日,我国集资兴建的第一座大型水电站———云南澜沧江上的漫湾水电站正式开工。该水电站装机150万千瓦,投资10亿元,由水电部和云南省合资兴建,其中,云南省出资3亿元,其余由水电部安排。1995年6月,一期工程5台机组全部建成。
23.1986年5月13日,李鹏副总理召集会议,听取并讨论国家计委和水电部关于电力工业体制改革意见的汇报。会议决定成立由国家计委副主任黄毅诚为组长的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小组。6月25日,电力工业体制改革小组提出“加快电力工业发展的改革方案(草案)”。
24.1986年11月15日,财政部、水电部发出关于对电力工业企业减免产品税归还贷款的通知。规定对电力工业企业利用银行贷款新建电厂、新增机组,在还贷期间,用新增利润、新增折旧归还贷款不足的,允许对其新增电量减免产品税。
25.1987年3月11日,国务院下发批转国家计委关于发行1987年电力建设债券报告的通知。通知指出,发行电力债券是缓解严重缺电局面的一项重要措施。1987年发行电力建设债券30亿元,含有用电权。
26.1987年5月19日,水电部就“七五”后三年水电部直属电力企业实行承包责任制方案,向国务院提出请示。水电部是国家“七五”计划确定的七个包干部门之一。该请示称,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是改进经营机制,增强企业活力,加快电力建设,缓解缺电紧张局面的一项根本性措施。1988年1月1日,中央直属电力企业开始实行承包经营。
27.1987年6月30日,我国引进美国技术制造的首台亚临界30万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在山东石横电厂投产。1988年10月,我国引进美国技术制造的首台亚临界60万千瓦机组,在安徽平圩电厂投产。1992年6月,我国引进设备及部分制造技术的首台超临界60万千瓦机组,在上海石洞口二厂投产。2004年11月,国产首台60万千瓦超临界机组1号机组,在河南沁 北电厂投产。
28.1987年9月14日,在国家计委、国家经委、水电部共同召开的加快电力发展与改革座谈会上,李鹏副总理代表国务院提出“政企分开,省为实体,联合电网,统一调度,集资办电”和“因地因网制宜”的电力改革方针。
29.1987年9月15日,国务院颁发《电力设施保护条例》。1998年1月7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修改〈电力设施保护条例〉的决定》。1999年3月18日,国家经贸委、公安部联合发布修改后的《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从发布之日起实施。原能源部1992年12月2日制定的实施细则废止。
第三篇:改革开放以来的下岗失业大事记
注:老师我前面发过一篇了叫对新疆多次发生的民族矛盾和分裂活动的原因分析,前面哪个理解错题目意思了,叫这个才算正式的。
改革开放以来的下岗失业大事记
姓
学
学
班
联 系
名:号:院:级:方 式: 麦合木提江.依马木(交换生)2011220036 经济学院
经济学09-1班
*** 改革开放以来的下岗失业大事记
1980年8月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劳动就业工作会议,提出了解决当前就业问题的根本途径,这就是:“在国家统筹规划和指导下,实行劳动部门介绍就业、自愿组织起来就业和自谋职业相结合”。
1994年向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发行的特种定向债券,期限5年,从4月1日起陆续到期还本付息,年利率15.86%。
1994年至1999年:市场经济初期的就业政策。这一阶段,全国城镇登记失业人口和登记失业率达到改革以来的第三次高峰,全国城镇下岗人员迅速增加,年平均增长率高达40%以上,城镇实际失业人口和失业率创建国以来的最高纪录,隐性失业率极高,城镇失业“后劲”很足。我国政府采取了积极的就业政策来缓解就业压力,治理失业问题。一是实施“再就业工程”,二是构筑“三条保障线”,三是加强职业技能培训,实行劳动预备制度。
1995年1月6日 新华社报道,国家体改委提出,今年深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的工作重点是继续完善失业保险制度,逐步扩大失业保险覆盖范围,失业保险要由仅限于国有企业逐步扩大到城镇各类企业及其职工。
1996年起,国有、集体企业开始实施“减员增效”,在企业中产生了大批需要安置的富余人员。由于受劳动合同期限、有关就业政策、解除劳动合同要付出成本等诸多因素的限制和掣肘,企业并不能轻易与富余人员解除劳动关系,因此出现了“下岗”现象。
1997年1月6日-9日 由国务院召开的国有企业职工再就业工作会议在北京举行。会议提出,解决国有企业的困难,要坚持走减员增效、下岗分流、规范破产、鼓励兼并的路子,并宣布了对110个试点城市的国有工业企业破产、兼并的政策。
1997年5月14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召开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会议提出:各级党委和政府一定要把国有企业的减员增效、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作为一件头等大事抓紧抓好。同年6月9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
1998年,国有大中型企业部分职工陆续地强制性下岗,冲击着整个中国。随着国企改革推向纵深,下岗职工人数增加。从1998年开始的七年间,国企裁员累加近3000万人,裁掉了十分之六的国企人员,这在世界上是少有的。
1998年下半年 国家提出了下岗职工100%进入再就业服务中心,100%确保基本生活的要求。随后,国家有关部门接连发出一系列文件,对下岗职工进中心、保生活、再就业等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政策和措施。
1988年12月12日至13日 国务院在京召开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全面总结1998年5月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以来的成绩和经验,分析新的形势,研究和部署1999年的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13日的闭幕会上同与会同志进行座谈并作了重要讲话。他强调,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直接关系到广大职工的切身利益,关系到保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稳定发展的大局,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要高度重视,坚定信心,扎实工作,继续狠抓落实,确保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在12日的开幕会上作了《发扬成绩,再接再厉,为改革发展稳定大局做出新的贡献》的工作报告。
1998年2月14日 朱镕基在天津市考察再就业工作时指出,解决下岗待业职工的生活和再就业问题,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基础条件。能不能在三年内力争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实现摆脱困境的目标,关键在于下岗人员能否得到妥善安置,这项工作直接关系到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各级党政领导干部都要给予高度重视,加大工作力度,切实建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
1998年3月24日至26日 受江泽民委托,以党中央、国务院的名义,朱镕基在长春主持召开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四省区党政主要负责人座谈会。他指出,企业下岗职工安置和实施再就业工程,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要采取有力措施,干方百计做好这项工作。在谈到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时,他指出,现行粮食流通体制存在很多矛盾和问题,既不利于保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又不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粮食流通体制已到了非改革不可的时候了。改革的方向只能是把粮食企业完全交给地方统筹管理。
1998年3月30日 新华社报道,共青团中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出《关于开展“下岗青工创业行动”的通知》,提出了把服务下岗青工再就业的过程作为帮助下岗青工再创业的过程的总体思路,着力于把下岗青工培养成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创业者。
1998年4月14日至16日 江泽民指出,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分流安置和再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国有企业改革的成败,而且关系社会政治稳定。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从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着眼,采取有效措施,把这件事情办好。
1998年5月14日-16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会议。江泽民参加会议并指出,下岗职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事关职工群众切身利益,事关坚持党的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事关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全党同志和各级干部必须从这样的高度来认识这个问题,增强紧迫感和自觉性,满腔热忱和极端负责地切实做好这项工作。
1998年6月9日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切实做好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工作的通知。
1998年6月19日 朱镕基总理在国务院第二次全体会议上,就实施机构改革“三定”,做好人员定岗和分流工作提出要求,要求人员定岗和分流工作年底以前完成,全部人员分流安排工作准备3年时间完成。
1991月1日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财政部《整顿财政周转金方案》的通知。《通知》指出,财政周转金是指由财政部门管理,按照有偿原则周转使用的财政资金。
1998年12月1日 起中央及地方各级财政周转金一律只收不贷。同时各级财政部门对已到期的周转金借款要积极清收。回收的财政周转金一律由财政部门统一安排使用,重点用于弥补历年财政赤字、解决财政挂账、增补预算周转金、安排国有企业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和再就业以及扶贫、教育等方面。
1999年1月22日 国务院发布施行《失业保险条例》和《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2000年至今的就业政策:我国目前在城镇职工中尤其是国有企业下岗职工中采取了积极的就业措施,继续推行职业培训、职业服务(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及劳动力市场软硬件建设等),提供就业岗位。但在新世纪政府积极的就业政策重点转向创业扶持、创业培训、资金扶持、开展创业援助、开发公益性就业机会、改善创业环境。
2000年开始,随着失业保险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基本上不再安排职工下岗而直接以解除劳动关系的方式实行经济性裁员。再就业服务中心逐步取消,下岗与失业逐步并轨。到2005年底,下岗和失业的体制并轨工作结束,“下岗”从此成为一个历史性概念。
2002年10月 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下发了《关于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工作的通知〉的通知》,要求各级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积极促进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对从事个体经营的下岗失业人员,3年内免收个体工商户登记费、个体工商户管理费、集贸市场管理费、经济合同鉴证费和经济合同文本工本费;对下岗失业人员凭再就业优惠证申办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企业的,优先受理,优先发照。
2007年形成的《就业促进法》,以法律形式将国家促进就业的政策固定化、规范化了。
第四篇:自从参加工作以来
自从参加工作以来,我首先在师德上严格要求自己,要做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认真学习和领会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与时俱进,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尊重学生,争取让每个学生都能享受到最好的教育,都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基于以上认识,我在工作上兢兢业业,不敢有丝毫马虎,备好每一节课,上好每一堂课,批好每一份作业,教育好每一个学生,努力去做一个深受学生尊重和信赖的老师。
一、做一个科研型教师
教师的从教之日,正是重新学习之时。新时代要求教师具备的不只是操作技巧,还要有直面新情况、分析新问题、解决新矛盾的本领。在学校领导的指引下,我积极投身于学校教科研。
二、做一个富有爱心的教师
爱学生,就必须善于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就必须把学生当作朋友,去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爱学生,要以尊重和依赖为前提,要做做到严中有爱、严中有章、严中有信、严中有度,工作总结《教师专业技术工作总结》我经常从小处着手,从学生关心的事寻求最佳教育时机,给学生春风沐浴般的教育。
三、做一个与时俱进的教师
目前,新一轮的基础教育改革已经在我市全面推开,在认真学习新课程理念的基础上,结合自己所教的学科,积极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课上,我把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相结合,为学生创设一个富有生活气息的学习情境,同时注重学生的探究发现,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学习能力。我在实践的同时,也不忘时刻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四、做一个关注学生成长的教师
作为一名普通的教育工作者,能够严格要球自己,始终以一丝不苟的教学态度,切抓好教学中的各个环节,特别是在备课、上课、辅导三个环节上下了不少功夫,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教学过程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状态,改进教学方法,自始至终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宗旨。根据学生的个性差异,以材施教,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发展,知识水平明显提高。所教学科在期中期末测试中,成绩名列前茅。
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能和同事友好相处,小事讲风格,大事讲原则。“三人行必有我师”,积极向每一位老师学习,努力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还利用自身的技术优势,帮助同事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制作过程中吸收他们好的教学理念,力求做到技术与思想的完美结合。在学校教研活动中,就如何上好课经常和他们进行坦诚的交流。我始终相信,在课堂教学中,没有什么论资排辈,唯有不断创新,才能让我们的课堂充满活力。
第五篇:改革开放大事记推荐
推荐改革开放大事:
1982年,平度市开始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平度地区认真贯彻中央关于搞活农村经济、改革农村管理体制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推行了多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从1982年下半年到1983年上半年,平度市在定额包工的基础上,开始推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到1983年底,全市大多数村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在这场伟大的历史变革中,彻底解决了分配“大锅饭”的问题,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此后,平度市围绕国家农业产业政策,相继推出了建设“新型农业”、“品牌农业”等一系列重大举措,对种植业、林业、牧业、副业、渔业结构进行了全面调整,推动了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
2002年,平度市田庄铸造工业园正式成立
为带动平度经济走外向型和长远性的发展路线,2002年平度市委、市政府支持成立了青岛(田庄)铸造工业园,主要促使从事铸件生产、机械制造的企业入住,形成较大规模的产业集群。园区总规划面积16.34平方公里,地处潍坊、威海、烟台、青岛、济南的交通咽喉,是山东半岛制造业基地的中心地带。工业园现有各类企业98家,其中其中机械铸造企业62家。年产铸造机械6000台/套,铸件8万吨,用工达到7000人以上,工业园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1200万元。铸件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美国、英国、丹麦等20多个国家,是中国一汽、二汽、北汽福田、洛阳拖拉机、五征等50多家大型企业定点供货商;铸造机械中的砂处理设备的生产全国闻名,部分产品的技术水平已达到国内领先水平。中国最大的混砂机就诞生在青岛第四铸造机械有限公司;青岛五洋铸机有限公司的热法再生技术填补国内空白,处于国际领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