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生产运作管理》课后习题
生产运作管理
第三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陈荣秋 等著
只包含判断题和选择题(红色体为不做要求
第一章 绪论
判断题:
1.制造业的本质是从自然界直接提取所需的物品。错
2.服务业不仅制造产品,而且往往还要消耗产品,因此服务业不创造价值。错
3.服务业的兴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对
4.有什么样的原材料就制造什么样的产品,是输入决定了输出。错
5.生产运作、营销和财务三大职能在大多数的组织中都互不相干地运作。错
6.运作管理包括系统设计、系统运作和系统改进三大部分。对
7.生产运作管理包括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和控制。对
8.运作经理不对运作系统设计负责。错
9.加工装配式生产是离散性生产。对
10.订货型生产可能消除成品库存。对 11.纯服务业不能通过库存调节。对
12.准时性是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对 13.企业的产出物是产品,不包括废物。错
选择题:
1.大多数企业中存在的三项主要职能是:B
A)制造、生产和运作
B)运作、营销和财务
C)运作、人事和营销
D)运作、制造和财务
E)以上都不是
2.下列哪项不属于大量生产运作?A
A)飞机制造
B)汽车制造
C)快餐
D)中小学教育
E)学生入学体检 3.下列哪项不是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E
A)高效
B)灵活
C)准时
D)清洁
E)以上都不是
4.相对于流程式生产,加工装配式生产的特点是:A
A)品种数较多
B)资本密集
C)有较多标准产品
D)设备柔性较低
E)只能停产检修
5.按照生产要素密集程度和与顾客接触程度划分,医院是:C
A)大量资本密集服务
B)大量劳动密集服务
C)专业资本密集服务
D)专业劳动密集服务
E)以上都不是 6.以下哪项不是服务运作的特点?C
A)生产率难以确定
B)质量标准难以建立
C)服务过程可以与消费过程分离
D)纯服务不能通过库存调节
E)与顾客接触
7.当供不应求时,会出现下述情况:D
A)供方之间竞争激化
B)价格下跌
C)出现回扣现象
D)质量和服务水平下降
E)产量减少
第二章 企业战略和运作策略
判断题:
1.当价格是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就出现了基于成本的竞争。对
2.当质量成为影响需求的主要因素时,降低成本就没有意义了。错
3.降低成本是无限的。错
4.事业部战略又称为经营战略。对
5.公司自行处理其产出是后向一体化的例子。错
6.运作策略是一种职能策略。对
7.基于时间竞争策略的焦点在缩短对顾客需求的响应时间上。对
8.高质量可能导致低成本和差异化。对
9.高效率不能导致产品差异化。错
10.好的顾客响应导致成本领先。错
11.自制还是外购,不是生产运作策略要考虑的。错
12.在产品或服务的开发方面,只有做领导者才是正确的策略。错
选择题:
1.低层决策被称为:C
A)战略决策
B)战术决策
C)操作决策
D)预测
E)设计决策
2.对公司的总的方向和基本特点起作用的战略是:A
A)长期的 B)中期的C)短期的D)临时的 E)以上都不是
3.SWOT分析包括:D
A)外部分析:识别机会和威胁
B)内部分析;发现优势和劣势
C)提出不同组合下的策略
D)以上都包括
E)以上都不是
4.企业创造的价值是:C
A)V
B)V—P
C)V—C
D)P—C
E)以上都不是
5.哪项是事业部战略?E
A)相关多元化
B)不相关多元化
C)垂直一体化
D)水平一体化
E)成本领先
6、哪项是公司战略?D A 成本领先
B 差异化 C 集中化 D 多元化 E 以上都不是
7、商场不等于战场,是因为: D A 要战胜竞争对手 B 要运用战略
C 要争夺市场份额
D 既要竞争,又要合作 E 以上都是 第三章 需求预测
判断题:
1.时间序列预测模型是以历史数据分析为基础的对将来的预测。对
2.对一组产品的预测比对个别产品的预测要准确。对
3.预测帮助管理者对生产系统的发展做出规戈上 同时也帮助管理者对生产系统的应用做出计划。对
4.预测的准确性随着预测时间范围的缩短而提高。对
5.德尔菲法就是让专家在一起讨论,以取得共识的方法。错
6..单纯法预测只能预测没有趋势的需求问题。错
7.当采用简单等移动平均法预测时,取平均值的数据越多,则对实际变化的响应就越灵敏。错
8.简单移动动平均法实际上是给每个数据分配相等的权重。对
9.加权移动平均法的优点是对近期数据给以更多的重视。对
10.指数平滑法也是一种加权移动平均法。对
11.平滑系数取0.1,比取0.3能使预测值更快地反映外部需求的变化。错
12.MAD等于MSE的平方根。错
13.稳定性好的预测方法适用于受随机因素影响小的问题。错
14.响应性好的预测方法适用于受随机因素影响小的问题。对
15.按简单移动平均法预测,移动平均的时间段越长,预测的稳定性越好。对
16.用一次指数平滑法预测,平滑系数a越大,则预测的响应性越好。对
17.平均绝对偏差(MAD)可以衡量预测值的无偏性。对
选择题:
1.预测能帮助经理:D
A)预期未来
B)对生产系统的发展进行规划
C)对生产系统的使用进行计划
D)以上都是
E)以上都不是
2.预测是以下活动的依据:E
A)能力计划
B)预算
C)销售计划
D)制造计划
E)以上都是
3.预测:C
A)时间比较长的更准确
B)对单项产品的预测比整体项目的更准
C)是不完美的D)以上都对
E)以上都不对
4.下列各项中不是预测程序的一个步骤是()B
A.决定预测目的B.排除任何假设C.确定时间范围D.选择预测方法E.对预测进行监控
5.两个一般的预测方法是:B
A)数学的和统计的B)定性的和定量的 C)判断的和定性的D)历史的和相关的 E)判断的和相关的
6.下列哪一项不是主观判断的预测方法?E
A)主管的意见
B)销售队伍的意见
C)消费者调查
D)德尔菲方法
E)时间序列分折
7.时间序列数据可能表现为:E
A)趋势
B)季节波动
C)周期波动
D)不规则波动
E)以上所有的 8.下列预测方法依赖于选择适当的人员,由他们来作出预测的是()A.时间序列分析B.简单移动平均法C.加权移动平均D.德菲尔法E.专家意见法
第四章 产品开发和技术选择(没有判断题和选择题)
第五章 生产和服务设施选址
判断题
1.选址决策只是新企业进行的一次性决策。错
2.服务性组织的选址,要考虑的主要是与市场相关的那些因素。对 3.砖瓦厂应该靠近原料产地。对 4.蔬菜罐头厂应该靠近市场。错 5.预制板厂应该接近消费市场。对 6.火力发电厂应该接近用户。错
7.啤酒厂应该建在水源质量有保障的地方。对 选择题
1.以下要求场址应该接近消费市场的条件()C A.原料易变质B.原料笨重C.产品运输不便D.原料运输不便 2.要求在城市设厂的情况是()B A.工厂规模大,占地多B.服务业C.对环境污染大D.有保密要求 3.服务设施和制造设施在选址时,关注点的主要不同在于()C A.没有区别B.制造业关注收入最大化,服务业关注成本最小化C.服务业关注收入最大化,制造业关注成本最小化D.制造业关注原材料,服务业关注劳动力 第六章 生产和服务设施布置
判断题:
1.选址决策只是新企业进行的一次性决策。错
2.服务性组织的选址,要考虑的主要是与市场相关的那些因素。对
3.固定位置布置适合标准产品的生产。错
4.汽车生产流水线是按工艺布置的例子。错
5.按工艺(过程)布置的生产系统具有柔性。对
6.外科手术病人应该采取固定位置布置。对
7.循环时间(cycle time)是由最长的工作站的加工时间决定的。对
8.空闲时间为零,说明已达到完美的线平衡。对
选择题:
1.用于高度标准化产品的加工系统是:A
A)流水线式连续的B)间断的 C)项目式的D)批量的E)单件的
2.用于生产复杂的、有特殊要求的一次性产品的加工系统是:C
A)流水线式连续的B)间断的 C)项目式的D)批量的E)单件的 3.哪种加工类型更适合多品种生产?B
A)装配线(assembly)
B)单件小批生产(job-shop)
C)批量生产(batch)
D)连续生产(continuous)
E)项目(Project)
第七章 工业设计与工业测量
判断题:
1.工作设计与工作测量的基础之一是泰勒提出的科学管理四原则。对
2.为提高企业效率,测时法应该选择非常熟练的员工作为观测对象。错
3.预定时间标准法和工作抽样法都是间接时间研究方法。错
4.测时法和工作抽样法都需要考虑宽放时间。对 测时法和模特法都需要进行作业分解,并且分解的方法也完全一样。错
6.工作测量中,因为存在由于管理不善而产生的无效时间,所以要考虑宽放时间。错
7.宽放时间属于产品的基本工作时间。对
选择题:
1.下述哪一项包括产品在加工过程中的作业总时间?A
A)产品的基本工作时间和无效时间
B)产品的基本工作时间和宽放时间
C)产品的基本工作时间和调整准备时间
D)产品的基本工作时间和产品设计缺陷的工时消耗
2.团队工作方式的特点和要求不包括下过哪一项?D
A)工作人员高素质,多技能
B)较多的智能工作内容
C)基层自主性强
D)众多的从属关系
3.人一机工程研究的工作环境不包括哪一项?D
A)气候状况
B)照明与色彩状况
C)噪音与振动状况
D)人际关系状况
第八章 综合生产计划
判断题:
1.滚动计划的连续性和应变性好,但严肃性差。错
2.我们通常所说的“某企业年产电视机多少台”,是按假定产品。对
3.用收入利润对序法确定品种,收入少、利润小的产品不应再生产。错
4.用改变库存水平的策略处理非均匀需求,对劳务性生产也适用。错
5.产品出产计划是生产大纲的关键输入。错
选择题:
1.在生产大纲确定后,一般来说,紧接着进行哪项活动?C
A)流程设计
B)制定战略性的能力计划
C)编制产品出产计划
D)编制物料需求计划
2.下述哪项方法将产品出产计划中的具体产品的需求转化为构成产品的零部件和原材料的需求?B
A)粗略能力计划
B)物料需求计划
C)能力需求计划
D)库存计划
3.制定生产大纲需要多项输入,哪项输入来自企业外部?B
A)现有库存水平
B)原材料供应能力
C)现有员工数量
D)现有设备能力
E)员工技术水平
4.制定生产大纲需要多项输入,哪项输入来自企业内部?C
A)转包商能力
B)市场需求
C)现有设备能力和员工数量
D)竞争者行为
E)原材料供应能力
5.制定生产大纲时,实际生产中应用最多的方法是?C
A)线性决策法则
B)线性规划
C)反复试验法
D)模拟法
6.制定生产大纲时,下过哪种方法是正规的数学方法?B
A)反复试验法
B)线性规划
C)图表法
D)模拟法
7.制定生产大纲,符合准时生产思想的方式是?A
A)改变生产率,使之与需求同步
B)推迟交货
C)改变库存水平
D)既改变库存水平,又推迟交货
E)转包
第九章 独立需求库存控制
判断题:
1.企业进行库存分析的基本目的之一是明确何时需要订货。对
2.维持库存费高的库存系统趋向于低库存水平和频繁补充订货。对
3.因为平均库存水平低,固定量库存系统更适用于低价格产品。错
4.根据消耗速度的不同,固定间隔期库存系统的每期订货量不同。对
5.按EOO公式,毛坯的生产批量应该大于零件的加工批量。对
6.对干价格折扣模型,按最低价求得的经济订货批量如果可行,则一定是最佳订货批量(即相应的总费用最低)。对
7.安全库存是由年需要量决定的。错
8.提前期和需求率中有一个不为随机变量,就不是随机型的库存问题。错
9.库存控制的目标只是要降低维持库存费。错
10.ABC分类法是按照物品的单价高低进行的。错
11.按照ABC分类法,得出的A类物资总是占少数。对
12.平均库存量和每年订货次数成反比。对
13.EOQ模型就是要使订货费用最省。错
14.准备安全库存是为了满足预期的需求。错
15.提高库存系统的服务水平就降低了缺货风险。对
16.单周期库存模型的超储费用是指过量进货带来的损失。对
17.单周期库存模型的欠储费用是指过量进货带来的损失。错
18.缺货概率是单位超储费用与单位超储费用加上单位欠储费用之和的比。对 选择题:
1.下述不属于制造企业的库存的是()D
A.原材料B.产成品C.在制品D.库存记录 2.下述属于企业维持库存的原因的是()
A.保持生产运作对库存的依赖性B.给员工提供安全的感觉C.满足需求的波动D.防止员工报酬的增加E.防止供应商改变设计
3.下述哪项不属于维持库存费?B
A)物料费用
B)运输费用
C)保险费
D)被盗损失
E)仓储设施折旧
4.在制定库存量的决策时,不需考虑下述哪项费用?D
A)维持库存费
B)调整准备费
C)订货费
D)固定成本
E)缺货损失费
5.固定量库存系统的基本模型不包括下述哪项假设?C
A)一次订货费或调整准备费是常量
B)根据平均库存计算维持库存费
C)库存回报是库存的减函数
D)提前期为常量
E)需求率均匀且为常量
6.构成了固定量库存系统的总费用费用组合是?C
A)年购买费、年补充订货费和固定费用
B)年维持库存费、年补充订货费和单价
C)年维持库存费、年补充订货费和年购买费
D)年提前期内费用、年维持库存费和年购买费
E)单价、年调整准备费和年购买费
7.假定无需安全库存,某产品的平均日消耗量为30件,提前期为10天,现有库存量为500件,订货点是多少?B
A)200
B)300
C)400
D)500
E)600
8.求随机型库存问题的订货点时,除了计算提前期内需求的期望值外,还需加上下述哪一项?E
A)需求的均值乘提前期的标准差
B)Z值乘提前期
C)需求的标准差乘提前期的标准差
D)提前期乘提前期的标准差
E)提前期内需求量的标准差乘Z值
9.下面哪一项不是EOQ模型的假设条件?D
A)年需求为已知的常量
B)提前期已知且固定
C)不允许缺货
D)有数量折扣
E)补充率为无限大
10.以下不是维持库存的原因?C
A)使生产系统平稳运行
B)减少缺货风险
C)使生产活动准时进行
D)减少订货费
E)防止短缺
11.在双仓系统(two-bin inventory system)中,每个仓内的存储量为:A
A)ROP
B)EOQ
C)安全库存量
D)安全库存加上最佳订货批量
E)以上都不是
12.以下不属于维持库存费的是?C
A)保险
B)利息
C)缺货损失费
D)仓库照明
E)陈旧化损失
第十章 物料需求计划(MRP)和企业资源计划(ERP)
判断题:
1.MRP也适用单件小批量生产环境。对
2.MRP处理的是相关需求。对
3.产品出产计划是通过分解生产大纲得出的。对
4.产品的包装物不是相关需求。错
5.产品结构文件是MRP系统产生的。错
6.MRP对产品结构树进行自底向上分析,按产品结构层次向上累计需求。错
7.MRPII与MRP是完全不相关的系统。错
8.MRP系统注重批量订单而JIT注重单件生产,因此MRP与JIT无法兼容。错
9.MRP处理的是相关需求,因此不需要安全库存。错
10.实施ERP通常要求企业变革运行方式。对
11.汽车轮胎在汽车制造厂属于相关需求库存,在轮胎商店属于独立需求库存。对
12.MRP的三项主要输入是产品出产计划、库存状态文件和物料清单文件。对
13.产品出产计划说明哪些零件何时出产多少。错
14.物料清单文件包含提前期的信息。错
15.逐批订货法(lot-for-lot)比MPG法的维持库存费低。对
16.相关需求较独立需求的不均匀程度大。对
17.MPG法的实质是要在订货费和维持库存费之间取得平衡。对 18.最初,MRP只是个需求计算器。对
选择题:
1.那种行业最适合应用MRP?A
A)机床厂
B)医院
C)造纸厂
D)炼油厂
2.以下哪项不是MRP的输入?A
A)生产大纲
B)产品出产计划
C)产品结构文件
D)库存状态文件
3.哪项是产品出产计划的输入?B
A)库存状态文件
B)生产计划大纲
C)产品结构文件
D)车间生产作业计划
4.MRP的主要目的之一是()D
A.平衡生产能力B.降低劳动力需求C.培训员工D.协调各生产阶段的活动
5.MRP与DRP的主要不同点是:D
A)假设能力无限
B)固定提前期
C)按时段订货
D)自上而下处理
6.哪一项不是相关需求?C
A)原材料
B)在制品
C)成品
D)外购零件
E)产品说明书 7.MRP的输出是()E
A.总需要量B.净需要量C.计划发出订货量D.现有数
8.决定某种零件的总需要量是?D
A)净需要量
B)现有数
C)上层元件的总需要量
D)上层元件的计划发出订货量
E)所有以上因素 第十一章 制造业作业计划与控制
判断题:
1.排序是指安排工件在机器上的加工顺序。对
2.按照Johnson法则如得到多个加工顺序,则应从中取最优者。错
3.派工属于通常所说的调度范围。对
4.流水车间排序问题是指所有工件的加工顺序都相同的排序问题。错
5.列车时刻表属于作业计划。对
6.Johnson算法应用于只存在一台机器或者一个加工阶段的情形。错
7.n/m/A/B中A表示车间类型,B表示目标函数。对
8.单件车间排序的两个基本问题是任务分配和排序。对
9.排序与编制作业计划是同义词。错
10.确定加工路线是排序要解决的主要问题。错
选择题:
1.下边哪项不是排序的优先调度法则?D
A)优先选择余下加工时间最长的工件
B)优先选择加工时间最短的工件
C)优先选择临界比最小的工件
D)优先选择临界比最大的工件
2.一个工件剩下5天加工时间,今天是这个月的IO号。如果这个工件14号到期,临界比是多少?D
A)0.2
B)4
C)1
D)0.8
3.任务分派情况下,5个工件分派到5台机器上有多少种不同方法?C
A)5
B)25
C)120
D)125
4.通过哪项可将生产计划任务最终落实到操作工人身上?D
A)流程设计
B)能力计划
C)生产大纲
D)排序和车间生产作业计划
5.与流水车间排序不直接相关的是:D
A)加工描述矩阵
B)加工时间矩阵
C)加工顺序矩阵
D)“漏斗”模型
第十二章
服务业作业计划
判断题:
1.服务设施能够在每小时为 10个顾客服务,顾客到达率可变,但平均到达率为每小时6人,此时,不会形成等待。错
2.顾客的等待费用容易估算。错
3.最常用的排队模型假定服务率呈指数分布。对
4.最常用的排队模型假定到达率呈泊松分布。对
5.稳定状态系指顾客以稳定的速率到达,即,无任何变化。错
6.在单通道系统中,使用率等于到达率除以服务率。对
7.服务率的倒数是服务时间。对
选择题:
1.一单通路排队系统的平均服务时间是 8分钟,平均到达时间是 10分钟,到达率为:A
A)6次/小时
B)7.5次/小时
C)8次/小时
D)10次/小时
E)5次/小时
2.下面哪一项等于顾客在系统中的平均时间?C
I.系统中的平均数除以到达率;
II.系统中的平均数乘以到达率;
III.队列中的平均时间加上平均服务时间。
A)仅I
B)仅II
C)I和III
D)II和III
E)仅III
3.无限源与有限源排队模型的基本区别是:D
A)服务台的数量
B)平均等待时间
C)到达率的分布
D)潜在呼叫人口的规模
E)加工处理速率
4.为什么在无限源排队系统中会有等待?D
A)安排欠妥当
B)服务太慢
C)使用率太低
D)到达率与服务率不稳定
E)多阶段处理
5.在排队分折中,下面哪一项通常不被当做系统绩效的度量?E
A)等待队列中的平均人数
B)系统中的平均人数
C)系统的使用率
D)服务台的费用加上顾客的等待费用
E)服务时间
6.哪一项会增加系统的使用率?B
A)服务率的增加
B)到达率的增加
C)服务台数的增加
D)服务时间的减少
E)以上各项均可
7.一个排队系统有4个小组,每个小组包含3个成员,服务台的数量为:B
A)3
B)4
C)7
D)12
E)l
8.一多通道系统中,每小时顾客的平均到达数是5,平均服务时间为 40分钟,为不让系统过载所需要的最小服务台数是:C
A)2
B)3
C)4
D)5
E)都不对
第十三章 供应链管理
判断题
l.供应链是纵向(垂直)一体化的产物。错
2.供应链管理的目标是供应与需求同步化。对
3.供应链和合作伙伴的设计属于供应键作业层研究。错
4.尽管JIT要求少量运输、频繁运送,但最优批量的思想对少量运输、频繁运送依然有用。对
5.采用第三方物流的主要原因是注重自己的核心业务。对
6.物料通过供应链的速度越快,库存成本就越高。错
7.当订单沿顾客需求向制造商、供应商方向移动,商品的订货数量呈现放大的现象,称为牛鞭效应。对
8.外包使得公司注重核心竞争能力。对
9.物流是将国外生产的产品运送到国内的运输方式选择。错
10.VMI需要批发商与零售商共享信息。对
11.多频次运输必然提高运输成本。错
12.制造商建立营销网络是横向一体化的例子。错
13.供应链管理的中心始终是为了降低成本。错
选择题:
1.供应链成员间缺乏同步性的结果是:C
A)提前购买
B)持续补充
C)牛鞭效应
D)时钟效应
2.做外包决策时,公司要避免什么?B
A)取消非核心业务
B)提供机会使得外包合作企业成为强有力竞争者
C)允许雇员加入外包合作企业
D)允许外包合作企业参与创新设计
3.供应链响应时间是对哪项标准的衡量?D
A)系统的可靠性
B)柔性
C)设备利用率
D)产品质量
4.供应链的组成包括:D
A)供应商
B)顾客
C)内部供应链
D)以上都是
5.供应链管理下的采购与传统采购不同在于:C
A)为库存采购
B)与供应商是一般买卖关系
C)与供应商结成战略伙伴关系
D)让供应商竞争以获利
第十四章 项目计划管理
判断题:
1.项目包括一系列重复进行的例行活动。错 2.甘特图揭示了活动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错 3.在网络图中,关键路线是时间最短的路线。错 4.箭线型网络图是以箭线表示活动。对
5.箭线型网络图应该有、也只能有一个起始节点和一个终止节点。对 6.虚活动的主要作用是表明前后活动之间的关系。对
7.活动i-j对最早可能开始时间等于事件i的最迟必须发生时间。对 8.活动i-j的最迟必须开始时间等于事件i的最迟必须发生时间。错 9.不在关键路线上的活动,其松动时间为零。错 10.要想缩短工期,只有在关键路线上赶工。对
11.一项活动的总时间差用完了,则其所有后续活动均无松动余地。错 12.关键路线上的活动,其总时差一定为零。对
13.活动在箭线型网络图中除了不消耗资源外,在计算网络参数时应像实活动一样对待。对 14.在PERT网络中,关键路线可能有多条。对
选择题:
1.项目管理主要是控制:D A)质量
B)进度C)成本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 2.关键路线是:C A)活动最多的路线
B)节点最多的路线C)时间最长的路线D)将事件时差为零的节点连起来的路线E)以上都是 3.事件时差是:C A)最悲观时间和最乐观时间之差
B)结束时间和开始时间之差C)事件最迟时间和最早时间之差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 4.以下属于项目的特点的是?A A)一次性
B)重复C)产出是标准的D)重复性工作多E)风险小 5.活动的最早可能完成时间是:D A)该活动箭头事件的最早可能发生时间
B)该活动箭尾事件的最早可能发生时间C)该活动箭头事件的最迟必须发生时间D)该活动箭尾事件的最早可能发生时间加上活动所需时间E)以上都不是
6.活动的最早可能开始时间是:B A)该活动箭头事件的最早可能发生时间
B)该活动箭尾事件的最早可能发生时间C)该
活动箭头事件的最迟必须发生时间D)以上都是E)以上都不是
第十五章 设备维修管理
判断题:
1.设备综合效率是指设备在整个寿命周期内设备的输出与输入之比。其中,输出包括
达到规定条件和没有达到规定条件下的生产量。错
2.全面生产维修制是在设备综合工程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对
3.设备维修体制经历了事后修理、预防维修、生产维修、维修预防和设备综合管理等
五个阶段。对
4.设备综合工程学和全面生产维修制都以提高设备综合效率为研究目的。对
5.全面生产维修制是实现精细生产的条件之一。对
6.事后修理主要适用于小型、不重要设备的维修。对
7.生产维修是预防维修和事后修理的结合:重点设备采用预防维修,对生产影响不大的一般设备采用事后修理。对
8.预防维修和维修预防是同一种设备维修体制。错
9.设备综合管理包括起源于英国的设备综合工程学和日本的全面生产维修制。对
10.维修预防在设备维修方面的重大突破是从设备的设计和制造阶段就考虑设备的维修
保养工作。对
选择题:
1.设备综合工程学的特点不包括()?E
A)以设备的整个寿命周期作为管理和研究的对象
B)将设备最经济的寿命周期费用作为研究目的 C)强调全面的、综合的管理
D)强调设备的设计、使用和费用的信息反馈
E)强调从最高领导到第一线工人全体成员的参加
2.下过不属于计划预防修理制的方法的是()?D
A)标准修理法
B)定期修理法
C)检查后修理法
D)项目修理法
3.全面生产维修制的基本思想不包括?D
A)全效率
B)全系统
C)全过程管理
D)全社会推动
E)全员参与
4.全面生产维修制的主要内容不包括?D
A)日常点检
B)计划修理、改善性维修、故障修理三种机制相结合 C)维修记录分析
D)抽样检验分析
E)开展5S活动、经常进行全面生产维修制的教育
5.设备维护的基本决策有哪些?E
A)集中维修与分散维修的选择
B)委托维修与自行维修的选择
C)备用设备问题和更换年限决策
D)预防性维修与事后修理的选择,以及维修人员的确定
E)以上全部
第十六章
质量管理
判断题:
1. TQM不只是一些管理工具的集合,而是总体上对待质量的全新态度。对
2. 从根源上保证质量(quality at the source)就是要求从提供给企业的原材料抓起。错
3. 六西格玛意味着很高的过程能力。对 4. PDCA循环形成了持续改进基础。对
5. 过程能力指数为0.7,说明有把握生产合格产品。错
6. 异常波动意味着出现了特殊的原因,例如工具严重磨损。对 7. 采用统计质量控制是为了在交付给顾客之前找出不合格品。错 8. 过程能力指数反映了加工中心未发生偏离情况的过程能力。错 9. 控制图的上下限的设定并不取决于设计要求的容差(tolerance)。对 10. 极差R控为图只适用于计数值。错
选择题:
1. 质量管理使用的分折工具有下述哪一项?E A)领导
B)不断改进
C)快速响应 D)建立伙伴关系
E)排列图 2. 下述不是质量管理使用的分析工具?B
A)因果分析图
B)甘特图
C)散布图
D)控制图
E)直方图 3. 下述属于质量管理的统计控制方法?B A)领导
B)控制图
C)不断改进 D)看板
E)箭线型网络图 4. 下述不是质量管理的统计控制方法?E A)数据分层法
B)排列图
C)统计分析表 D)直方图
E)漏斗模型
5.相对与2s,用3s范围作为控制线对出现I类和II类错误的影响是:D A)同时减少两类错误发生的概率
B)同时增加两类错误发生的概率
C)增加I类错误发生的概率,同时减少II类发生的概率
D)增加I类错误发生的概率,同时减少II类错误发生的概率 E)对两类错误发生概率没什么影响
第十七章 精细生产
判断题:
1.按照JIT哲理,凡是不增加价值的活动都是浪费。对
2.活动即使增加价值,但耗用的资源超过了“绝对最少”的界限,也是浪费。对
3.JIT只是不允许出现任何延误。错
4.超额完成生产任务是应该鼓励的。错
5.超级市场生产方式、JIT、无库存生产、一个流生产,实质都是一回事。对
6.库存不仅浪费了资源,而且掩盖了管理中的各种问题。对
7.推行JIT主要是第一线生产工人的任务。错
8.推行JIT一定要从降低库存做起。错
9.牵引式系统的物流和信息流是分离的。错
10.整顿就是区分要与不要,将不需要的东西及时清理出现场。错
11.“U” 型生产单元的优点之一就是工人行走路线短。对
12.实行JIT仅靠过程质量控制是不够的。对
13.精细产品要消耗较多原材料。错
14.按照精细生产不断降低成本的要求,选择供应商首先应该考虑价格。错
15.JIT生产是预先生产产品使得顾客不必等待。错
16.JIT运作的典型是非重复性制造。错
17.尊重人(例如工人)是日本改善思想的关键。对
18.在日本,广泛应用制造自动化和机器人实施单调的常规性工作,而工人集中解决
为重要的改善问题。对
选择题:
1.哪一项不是组织准时生产的条件:C
A)减少调整准备时间
B)准时采购
C)建立推进式系统
D)从根源上保证质量
E)建立“U” 型生产单元
2.以下哪一项不是“5S” 活动的一部分:E
A)整理
B)整顿
C)清洁
D)清扫
E)操练
3.精细生产的内容不包括:D
A)产品精细
B)布置精细
C)组织精细
D)管理复杂化
E)过程精细
4.从概念上讲,JIT可做到:E
A)工件在加工过程中没有等待
B)没有无事可干的工人
C)没有等待零件加工的机器
D)仓库里没有存货
E)以上各项
5.以下哪一项不是小批量的好处?B
A)在制品库存量低
B)每种产品生产的频数低
C)维持库存费低
D)检查和返工的成本低
E)物料流动快
第十八章 其他先进生产方式
判断题:
1.瓶颈只是局部,但是限制了整个系统的产出。对
2.产销率就是单位时间内生产的产品数量。错
3.从OPT的观点看,公司的目标就是要在增加产销率的同时,降低库存和运行费。对
4.按照约束理论,瓶颈是任何能力超过需求的资源。错
5.按照约束理论,非瓶颈资源就是任何能力小于需求的资源。错
6.瓶颈前面的缓冲库存被称为时间缓冲。对
7.在装配线上,加工批量可能无限大。对
8.在装配线上,转运批量可能为1。对
选择题: 1.以下哪条不属于OPT的9条原则?D
A)转运批量可以不等于加工批量
B)瓶颈控制了库存和产销率
C)平衡物流,而不是平衡能力
D)瓶颈资源的利用程度不是由它本身决定的,而是由其他资源决定的E)瓶颈上1小时的损失就是整个系统1小时的损失
2.哪一项是约束理论关键的一步?A
A)识别瓶颈
B)减少系统的约束
C)强化系统约束
D)支持系统约束工程
E)若没有系统约束,制造一个约束
3.按照约束理论,以下哪一项是衡量企业赚钱能力的财务指标?C
A)销售收入
B)产销率
C)净利润
D)库存
E)其他收入
4.按照约束理论,以下哪一项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作业指标?B
A)销售收入
B)产销率
C)运行费
D)单位成本
E)库存
第二篇:生产运作管理课后重点内容归纳总结
1.生产运作管理的核心——对生产系统的管理。
2.生产的三项基本职能:生产理财营销
3.生产率=产出/投入
4.竞争力的表现因素:成本质量 时间 服务 柔性
5.生产运作策略三个关键因素:发挥核心能力 外部环境因素分析 内部条件分析
6.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核心专长、核心竞争优势)指企业在研发、设计、制造、营销、服务等某
一、两个环节上明显优于并且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能够满足客户价值需要的独特能力。
7.服务企业的运作模式:坐等服务上门服务获得差别,赢得竞争优势世界级服务公司
8.产品生产周期:从产品研制成功投放市场开始一直到最的被淘汰推出市场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9.新产品的种类:全新产品改进产品换代产品
10.产品开发的特点:多能化,多样化,复合化,微型化,智能化,艺术化。
11.新产品开发的动力模式:技术推动型,需求拉动型
12.新产品创意:产品构思,构思筛选,形成产品概念
13.服务开发的内容:服务观念开发,服务项目开发,服务技术开发,服务质量开发
14.服务设计方式:生产线方式,自动服务方式,个人维护方式
15.制造生产与服务运作的区别:与顾客的联系程度不同,投入的一致处不同,工作的劳动含量不同,产出的一致性不同,生产率的测量不同,质量保证不同。
16.生产过程:是社会物质财富生产过程的组成部分也是企业最基本的活动过程
17.生产过程的构成:生产技术准备过程,基本生产过程,辅助生产过程,生产服务过程,附属生产过程。
18.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生产过程的适应性,生产过程的准时性,生产过程的连续性,生产过程的平行性,生产过程的比例性,生产过程的均衡性。
19.生产过程的空间组织方式:工艺专业化,产品专业化,混合组织方式
20.零件在加工过程的空间组织方式:工艺专业化,产品专业化,混合组织方式
21.零件在加工过程中的移动方式:①顺序移动方式特征:整批加工,整批移动②平行移动方式特征:单件加工,单件移动③平行顺序移动方式特征:连续加工,单件或成批转移
22.设施选址包括两个层次的问题:选位、定址
23.设施选址问题的分类
按设施的数量多少分为:单一设施选址、复合设施选址
按设施的性质分为:生产设施选址、服务设施选址
24.影响设施选址的因素:
⑴经济因素:运输条件与费用,原料供应条件,动力、能源的供应条件,市场条件,劳动力条件,建筑成本
⑵非经济因素:政治因素,社会因素,自然因素
25.设施选址基本原则:费用最低原则,接近用户原则,聚集人才原则,分散于集中相结合原则,分散于集中相结合原则,专业化分工与协作原则
26.生产设施选址步骤:准备阶段地区选择阶段地点选择阶段编制报告阶段
27.设施布置的目标:满足生产过程的需要,生产系统柔性强,生产占用空间缩小,总运输费用最小,企业能从设施布置体懂得服务中获取最大的利益。
28.设施布置的基本形式:工艺原则布置,产品原则布置,定位布置,成组技术布置
29.生产能力的种类:⑴按用途分类:①设计生产能力②查定生产能力③现有生产能力
⑵按结构分类:①单机生产能力②环节生产能力③综合生产能力
30.影响生产能力的因素:固定资产的数量,固定资产的工作时间,固定资产的生产效率
31.查定企业生产能力步骤:确定企业的专业方向和生产纲领,做好查定前的准备工作,选择企业生产能力的计量单位,查定小组、工段和车间的生产能力,进行全厂生产能力的综合平衡,确定企业生产能力。
32.生产运作计划是一种战术性计划
33.生产运作计划的构成体系:按粗细程度分:计划层、执行层、操作层
34.生产计划的指标体系:(品种指标产量指标)——备货型(质量指标出产期指标产值指标)——订货型
35.产品出产计划=主生产计划生产计划=综合计划
36.企业的三项主要库存:原材料库存,在制品库存,产成品库存
37.库存的作用:缩短订货提前量,保证生产稳定性,分摊订货费用,防止短缺损失,防止生产过程的中断
38.单周期库存:(1)报纸、新年贺卡、圣诞树、奥运会纪念张等
(2)易腐食品(如海鲜、活鱼、新鲜水果);
(3)机器设备的备件
39.综合计划(Aggregate Planning)
主生产计划(Master Production Schedule,MPS)
物料清单(Bill OF Materials,BOM)
库存记录文件(Inventory Records File,IRF)
物料需求计划(Material Requirement Planning,MRP)
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 Resource Planning,MRPⅡ)
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ERP)
40.MRP系统的输入主要三部分:产品出产计划(主生产计划),产品结构文件,库存状态文件
41.排序问题的分类:(1)按机器的种类和数量不同:单台机器的排序问题,多台机器的排序问题(2)按工件到达车间的情况不同:静态排序问题,动态排序问题(3)按目标函数的性质不同:单目标排序问题,多目标排序问题(4)按参数的性质不同:确定型排序问题,随机型排序问题
42.项目进度计划的表现形式:带口期的工作任务分配表,甘特图
43.项目进度计划的编制方法:关键日起法,甘特图法,网络计划技术
44几种实用的库存控制法:定量控制法 定期控制法 最大最小法
第三篇:生产运作管理
(1)答:问题1:服务部门工作人员中午不应该休息;(3分)问题2:没有解决顾客不排队的问题;(3分)问题3:没有柜台办理业务的信息提示。(3分)(2)答:有以下针对性的完善措施: ①工作人员上班时间分为两班倒,12点交班,使得中午没有休息时间,周末也有人值班;(2分)②入口处放置取号机,实行叫号服务制;(2分)③对不同业务的柜台区分开,并在排号单上给予顾客提示哪个柜台;(2分)④处在服务流程里的项目尽量安排在同一层,避免顾客长距离移动,并张贴服务流程示意图;(2分)⑤安排大厅服务经理。(3)
问题一营业时间安排不合理。李经理的移动电话营业时间是上午九点到下午七点而大多数人的上班时间也是在这个时间段所以他们一般不能利用这段时间去移动电话营业厅办理业务而等到下班之后人们想利用吃饭、休息的时间去办业务时移动营业厅也已下班休息了而且双休日移动营业厅也关门。这就给人们带来了一个问题什么时候才能来办理业务啊 问题二排队设施不完备 在移动营业台前办理业务时人们是一字排开的根本没有什么排队设施。人们都想自己早点办所以当有一个人不排队时其他人就很有可能也插队继而会出现场面混乱的现象。本想早点办完结果却是要等很长的时间。问题三无业务办理程序说明一般的移动电话用户不是专业人员所以在他们办理业务时不知道办理该业务的正确程序。所以他们会先去一个窗口问而营业人员只是告诉他们办业务的第一步或是前几步没有把全部的步骤告诉他们等到他们办完了他所知道的那几步之后又回去问营业人员然后营业人员再告诉他们剩下的几步······这样来来回回在很大程度上浪费来人们宝贵的时间也大大降低了移动营业厅的效率。措施一合理安排营业时间我将实行全天制服务人员进行倒班制。除了上午九点到下午七点的正常时间上班之外还应该在中午休息时间倒班营业这样上班族就有时间来办理业务了即方便了大家得到大家的好评还会增加营业收入。对于双休日应该实行半天制营业这样就给那些忙的没时间周内来办理业务的人提供了方便他们不用赶着周内的休息时间来了直接到周末轻轻松松来办理。而且营业人员也可休息半日。措施二完备营业设施完备的营业设施能体现该管理部门的良好的管理体制也可以大大提高营业部门的工作效率。所以应该在各个营业窗口前设置排队设施并贴上“请自觉排队”的标语。这样一来人民就会自觉去遵守排队秩序按照先来后到一次办理业务就避免的场面混乱的现象。也节约了所有人的时间提高了营业部门的工作效率。措施三制定明确的业务办理程序说明为了更进一步的提高工作效率节省用户的时间指定明确的业务办理程序说明是很有必要的。我会在移动营业厅内贴上办理各项业务的具体程序和步骤。用户在办理业务前直截了当的看一下不用等很长的时间排队问窗口的营业人员了。但是仅有这样是不够的用户在没有完全理解这些说明时或是理解出现偏差时还是会很盲目的跑来跑去。所以我会增加两个服务人员专门为用户解难。用户可以直接看张贴的说明也可以直接来问专门的服务人员这样一来用户就不会来来回回跑无用的路了最多只要两次就可轻松办理完自己的业务。
第四篇:生产运作管理
电子商务环境下第三方物流企业业务模式的研究
摘要
近年来,中国的电子商务快速发展,交易额连创新高,电子商务在各领域的应用不断拓展和深化、相关服务业蓬勃发展、支撑体系不断健全完善、创新的动力和能力不断增强。电子商务正在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进入规模性发展阶段,对经济社会生活的影响不断增大,正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引擎。
一.电子商务环境下的第三方物流
1.1第三方物流内涵
第三方物流的定义是“第三方物流是指生产经营企业为集中精力搞好主业,把原来属于自己处理的物流活动,以合同方式委托给专业物流服务企业,同时通过信息系统与物流企业保持密切联系,以达到对物流全程管理控制的一种物流运作与管理方式。”是相对“第一方”发货人和“第二方”收货人而言的。是由第三方物流企业来承担企业物流活动的一种物流形态。3PL既不属于第一方,也不属于第二方,而是通过与第一方或第二方的合作来提供其专业化的物流服务,它不拥有商品,不参与商品的买卖,而是为客户提供以合同为约束、以结盟为基础的、系列化、个性化、信息化的物流代理服务。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多的产品在世界范围内流通、生产、销售和消费,物流活动日益庞大和复杂,而第一、二方物流的组织和经营方式已不能完全满足社会需要;同时,为参与世界性竞争,企业必须确立核心竞争力,加强供应链管理,降低物流成本,把不属于核心业务的物流活动外包出去。于是,第三方物流应运而生。
第三方物流有个五个基础特征:
服务个性化:首先,不同的物流消费者存在不同的物流服务要求,第三方物流需要根据不同物流消费者在企业形象、业务流程、产品特征、顾客需求特征、竞争需要等方面的不同要求,提供针对性强的个性化物流服务和增值服务。其次,从事第三方物流的物流经营者也因为市场竞争、物流资源、物流能力的影响需要形成核心业务,不断强化所提供物流服务的个性化和特色化,以增强物流市场竞争能力。
功能专业化:第三方物流所提供的是专业的物流服务。从物流设计、物流操作过程、物流技术工具、物流设施到物流管理必须体现专门化和专业水平,这既是物流消费者的需要,也是第三方物流自身发展的基本要求。
管理系统化:第三方物流应具有系统的物流功能,是第三方物流产生和发展的基本要求,第三方物流需要建立现代管理系统才能满足运行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关系合同化:第三方物流是通过契约形式来规范物流经营者与物流消费者之间关系的。物流经营者根据契约规定的要求,提供多功能直至全方位一体化物流服务,并以契约来管理所有提供的物流服务活动及其过程。其次,第三方物流发展物流联盟也是通过契约的形式来明确各物流联盟参加者之间权责利相互关系的。
信息网络化:信息技术是第三方物流发展的基础。物流服务过程中,信息技术发展实现了信息实时共享,促进了物流管理的科学化、极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和物流效益。
2电子商务环境介绍
电子商务的定义是,电子商务是指在互联网(Internet)、企业内部网(Intranet)和增值网(VAN,Value Added Network)上以电子交易方式进行交易活动和相关服务的活动,是传统商业活动各环节的电子化、网络化。电子商务是利用微电脑技术和网络通讯技术进行的商务活动。各国政府、学者、企业界人士根据自己所处的地位和对电子商务参与的角度和程度的不同,给出了许多不同的定义。但是,电子商务不等同于商务电子化。电子商务即使在各国或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定义,但其关键依然是依靠着电子设备和网络技术进行的商业模式,随着电子商务的高速发展,它已不仅仅包括其购物的主要内涵,还应包括了物流配送等附带服务。电子商务包括电子货币交换、供应链管理、电子交易市场、网络营销、在线事务处理、电子数据交换(EDI)、存货管理和自动数据收集系统。在此过程中,利用到的信息技术包括:互联网、外联网、电子邮件、数据库、电子目录和移动电话。
首先将电子商务划分为广义和狭义的电子商务。广义的电子商务定义为,使用各种电子工具从事商务活动;狭义电子商务定义为,主要利用Internet从事商务或活动。无论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电子商务的概念,电子商务都涵盖了两个方面:一是离不开互联网这个平台,没有了网络,就称不上为电子商务;二是通过互联网完成的是一种商务活动。
狭义上讲,电子商务(Electronic Commerce,简称EC)是指:通过使用互联网等电子工具(这些工具包括电报、电话、广播、电视、传真、计算机、计算机网络、移动通信等)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的商务贸易活动。是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所进行的各种商务活动,包括商品和服务的提供者、广告商、消费者、中介商等有关各方行为的总和。人们一般理解的电子商务是指狭义上的电子商务。
广义上讲,电子商务一词源自于Electronic Business,就是通过电子手段进行的商业事务活动。通过使用互联网等电子工具,使公司内部、供应商、客户和合作伙伴之间,利用电子业务共享信息,实现企业间业务流程的电子化,配合企业内部的电子化生产管理系统,提高企业的生产、库存、流通和资金等各个环节的效率。
电子商务,涵盖的范围很广,一般可分为企业对企业(Business-to-Business,即B2B),企业对消费者(Business-to-Consumer,即B2C),个人对消费者(Consumer-to-Consumer,即C2C),ABC分别是代理商/Agents、商家/Business、消费者/Consumer,企业对政府(Business-to-Government),线上对线下(Online To Offline),商业机构对家庭消费(Business To Family),供给方对需求方(Provide to Demand),门店在线(O2P商业模式)等8种模式,其中主要的有企业对企业(Business-to-Business),企业对消费者(Business-to-Consumer)2种模式。消费者对企业(Consumer-to-Business,即C2B)也开始兴起,并被马云等认为是电子商务的未来。随着国内Internet使用人数的增加,利用Internet进行网络购物并以银行卡付款的消费方式已日渐流行,市场份额也在迅速增长,电子商务网站也层出不穷。电子商务最常见之安全机制有SSL(安全套接层协议)及SET(安全电子交易协议)两种。
电子商务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概念。IBM公司于1996年提出了Electronic Commerce(E-Commerce)的概念,到了1997年,该公司又提出了Electronic Business(E-Business)的概念。但中国在引进这些概念的时候都翻译成电子商务,很多人对这两者的概念产生了混淆。事实上这两个概念及内容是有区别的,E-Commerce应翻译成电子商业,有人将E-Commerce称为狭义的电子商务,将E-Business称为广义的电子商务。E-Commerce是指实现整个贸易过程中各阶段贸易活动的电子化,E-Business是利用网络实现所有商务活动业务流程的电子化。
第三方物流发展现状
第三方物流作为企业作业管理的协作者、物流服务的整合者以及物流外包的契约人,日趋成为现代物流主流服务模式。一个国家第三方物流发展水平代表着本国物流的发展进程。在全国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下,大力发展以第三方物流为特征的现代物流服务既是推动我国经济质量升级的一条重要渠道,也是我国传统运输物流企业转型的必然要求。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伴随现代物流理念传入我国以来,已经有了长足发展,并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特征。主要的特征有:
(一)总体规模偏小、发展潜力巨大: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处于起步阶段,企业物流和公众物流服务仍然是社会物流的主要形式,严格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有效需求不足的局面短时期难以明显改观。同时,第三方物流在中国已经有了大约十年的探讨过程和发展过程,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影响下,中国正在成为第三方物流发展最迅速的国家之一。
根据有关分析,预计2011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将达到53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27%。与此同时,社会物流外包比例不断上升,2006年我国销售物流外包以5%-10%的速度增长,运输与仓储外包以10%-15%的速度增长,运输业务委托第三方的占企业运输业务的67%,这些都为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二)需求的不平衡性较强:不同企业间的物流理念以及物流需求层次差异性很大,先进的与传统的物流模式并存。一方面中国日趋成为全球制造业的中心,进入中国的先进制造业和分销业产生高端的物流需求,第三方物流需求主要集中在外资领域。这些企业物流理念先进、物流外包水平高、供应链管理要求严格且自主性较强,对第三方物流服务需求迫切、要求高。从另一方面来看,我国物流社会化、专业化程度依然较低。国内企业与外资企业物流形式、形态存在明显的差异。以制造业为例,根据有关机构调查,我国内资企业平均使用仓储面积大约是14.1万平方米,平均自有仓储面积8.2万平方米,租用的仓储面积是5.9万平方米,分别是外资企业的4.9倍、3.4倍和12.3倍,也就是说我们的外包明显不足。内资企业的货运车辆平均拥有量为66台,装载设备38台,分别是同期外资企业的3.7倍和1.5倍,明显反映出国内外企业在物流社会化、专业化运作方面的理念和实际运作差距。这种先进与落后物流形态并存的现象造成我国物流需求的多元化和社会物流结构的不均衡性。
(三)行业集中度较低:根据咨询机构的分析,2006年中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大约有18000多个服务商和终端,排名前十位的服务商占市场总额仅13%(这可能是很粗略的估计),没有一家物流企业的市场份额超过2%,说明我国物流行业尚未实现充分的整合。在竞争模式上主要体现在成本与价格竞争,而对第三方物流所带来的供应链增值效应关注不够,低水平的过
度竞争成为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的瓶颈问题,大家在行业中可能都感觉到这种竞争压力。根据分析,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目前利润率为3%-8%左右,行业利润空间尚未完全挖掘出来,和国际上相比差距还是很大。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物流观念落后,自办物流现象突出,第三方物流比重偏低:很多生产或商业企业既怕失去对采购和销售的控制权,又怕额外利润被别 的企业赚去,都自建物流系统,不愿向外寻求物流服务。中国仓储协会2001年对2000家企业的调查,第三方物流业务在生产和商业企业所占比重仅为21%和 13%。欧洲目前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比例约为76%,美国约为 58%,且需求量仍在增长。
(二)条块分割严重,企业规模偏小:长期以来,由于受到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物流企业形成多元化的物流格局,除了新兴的外资和民营企业外,大多数第三方物流企业条块分割严重,企业缺乏整合,集约化经营优势不明显,规模效益不明显。
(三)物流渠道不畅:企业经营网络不合理,有点无网,第三方物流企业之间、企业与客户之间缺乏合作,货源不足,传统仓储业、运输业能力过剩,造成浪费。同时企业信息技术落后,互联网、条码、EDI 等信息技术未能广泛应用,物流企业和客户不能充分共享信息资源,没有结成相互依赖的伙伴关系。
(四)功能单一,服务水平不高:我国大多数物流企业只能提供单项或分段的物流服务,物流功能主要停留在储存、运输和城市配送上,相关的包装、加工、配货等增值服务不多,没有真正形成网络服务的优势。
(五)物流人才匮乏,高素质人才少:我国物流业还处在起步阶段,企业缺乏通晓现代物流运作和物流管理的复合型专业人才。员工素质不高,服务意识、经营意识与市场要求相距甚远,缺乏市场开拓的主动性、积极性。
(六)物流设施设备落后、老化,机械化程度不高,不符合客户特 定要求。
4.电子商务和第三方物流的关系
电子商务的出现给物流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机遇。电子商务改变了传统的交易模式。它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使得交易各方不用在同一时间或同一地点实施交易,而是通过网络,将遍及全球的用户连接起来,全天候的为客户提供服务。第三方物流是随着物流理论与实践的不断深入发展而出现的,是物流专业化、一体化的必然产物。电子商务的出现大大促进了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第三方物流提供者在特定的时间段内按照特定的价格向使用者提供的个性化的系列物流服务,这种物流服务是建立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基础上的,企业之间是联盟关系。电子商务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实现了全球范围内、全天候的服务。电子商务这种跨区域、跨时域的特点,要求物流活动也具有跨区域、跨时域的功能。对大多数企业来说,企业的资源是有限的,往往不能够自己完成这样的物流活动。第三方物流公司可以提供门到门的服务,并且拥有相关领域的专业资源和经验,可以较低的成本,保质保量的完成物流任务。因此,第三方物流是在电子商务的背景下蓬勃地发展起来。
电子商务第三方物流是第三方物流的电子化,即在电子商务的条件下发展第三方物流,是信息流、资金流和物流服务三者的统一。电子商务与三方之间的联系:第三方物流是实现电子商务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第三方物流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信息流和资金流的基础与载体,是电子商务优势正常发挥的关键。在整个电子商务的交换过程中,都需要物流活动的支持,缺少了物流配送过程,电子商务对消费者的作用无异于零”。只有通过物流,才能将商品真正转移到消费者手中,商流活动才告终结。而且,物流的成本和效率直接影响产品的成本和质量。随粉着电子商务的不断扩大,对物流的需求越来越高,使物流成为电子商务的瓶颈。电子商务将改变第三方物流的竞争状态,使物流更加高效化、合理化、系统化在电子商务条件下,市场竞争的优势将不在于企业拥有的物资资源的多少,而在于它能调动、协调整个供应链。
5如何在电子商务环境下改如何发展
1.构建企业核心能力。企业核心能力指企业开发独特产品、发展独特技术和发明独特营销手段的能力。第三方物流企业要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予能力,才能在与国际、国内竞争同行的争夺战中保持优势。构建核心能力主要应从如下几个方面入手:知识技能的积累,技术体系的完善,组织管理体系的建设,信息体系的培育,企业文化的建设等。
2.进行资产重组,建立区域联盟。实现资产重组可以使企业成为真正的市场主体,增强其活力;建立区域联盟可以将各自独特的企业资源整合为一体,实现互补和共享,同时还能使优势企业形成规模化经营,降低其运作成本。
3.先进信息技术和物流技术的充分应用。进入网络经济时代,信息化是第三方物流企业成长的必然要求。信息是物流系统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诸如条形码(BC)、全面质量管理(TQM)、电子数据交换(EDI)、管理信息系统(MIS)、射频技术(RF)、地理信息系统(GIS)和全球定位系统(GPS)等在大型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已得到充分应用。至于弹性制造系统(FMS)、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制造资源系统(MRP)、公司资源计划(ERP)以及供应链管理等物流理论和技术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也同等重要。先进技术的应用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的有力手段。
4.与物流劳务的供需双方形成紧密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在西方,工业或商业企业与物流企业长期结盟形成较稳固的战略伙伴关系已相当普遍。在日本,这种物流配送方式几乎占到社会总物流量的80%。我国企业应尽快建立这种战略联盟参与竞争,最好是强强联盟,这样才比较容易确立竞争优势。
5.跟踪市场节奏,及时调整企业经营战略。在当今市场变化越来越快的形势下,对物流的需求出现了一些新特征。电子商务巨大的发展前景,给物流企业指明了发展方向。可以预见,能否抓住服务于电子商务的经济增长点,将是物流企业在未来的竞争中能否取得优势的关键。
6.培养综合型人才,提高服务水准。目前,我国这类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极其缺乏,国内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应经过有计划的吸收、改善、淘汰,建设具有综合素质的员
工队伍。
第五篇:生产运作管理
生产运作管理复习
考试题型:判断(2/20)选择(2/20)名词解释(2/10)简答(10/50)
1、生产定义:生产是一切社会组织将对它的输入转化增值为输出的过程。
2、社会组织的基本职能有三项:生产运作、理财和营销。
①生产运作提供产品和服务。社会组织的大部分人力、物力和财力都投入到生产运作之中。②理财就是为社会组织筹措资金并合理地运用资金。
③营销就是要发现与发掘顾客的需求,让顾客了解公司的产品和服务,并将这些产品和服务送到顾客手中。
▪
3、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和内容:
①生产运作管理的目标:高效、灵活、准时、清洁地生产合格产品和/或提供满意服务。
②生产运作管理是对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与维护过程的管理,是对生产运作活动进行计划、组织与控制。
③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包括:ⅰ产品或服务的选择和设计ⅱ生产运作设施的定点选择
ⅲ生产运作设施布置ⅳ服务交付系统设计和工作设计
4、生产运作分成两种:①连续性生产与离散性生产②备货型生产与订货型生产。
5、生产运作类型的划分:①大量生产运作②单件生产运作③成批生产运作
6、供需链瓶颈:瓶颈是制约整个系统产出的部位或环节。供需链的瓶颈在供方,形成卖方市场。供需链的瓶颈在需方,形成买方市场。
7、企业战略:是企业为求得生存和发展,在较长时期内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发展方向和关系全局问题的重大谋划。
8、战略管理过程:确定企业使命和目标→战略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
9、(V-P)顾客剩余;(V-C)企业创造的价值;(P-C)企业利润。
10、经营战略:①成本领先战略②差异化战略③集中一点战略
▪
11、生产运作的总体策略:①自制还是外购②产品结构集成化还是模块化
③预测驱动还是订单驱动④高效供应链还是敏捷供应链⑤配送网络的选择
12、下述情况的企业应该接近原料或材料产地:
①原料笨重而价格低廉的企业,如砖瓦厂、水泥厂、玻璃厂、钢铁冶炼厂和木材厂等。
②原料易变质的企业,如水果、蔬菜罐头厂。
③原料笨重,产品由原料中的一小部分提炼而成,如金属选矿和制糖。
④原料运输不便,如屠宰厂。
▪
13、选址的一般步骤:
①选择某一个国家:需考虑政治、经济、文化、宗教、市场、人才、基础设施、汇率与货币等风险。②选择适当地区:要考虑地区的吸引力、劳动力、基础设施环保要求、政策及各种经济因素。③在同一地区选择若干适当的地点:地区选定之后,要确定哪片土地建厂。
④比较不同地点,作出决定。
14、预测是对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的预计与推测。
15、预测的基本假设:过去的发展状态要持续到将来。
16、预测的作用:①帮助管理者设计生产运作系统②帮助管理者对系统的使用进行计划
17、按预测时间长短预测分为:
①长期预测:对5年或5年以上的需求前景的预测
②中期预测:中期预测是指对一个季度以上两年以下的需求前景的预测。
③短期预测:短期预测是对一个季度以下的需求前景的预测。
18、单纯法:将前期实际得到的结果作为下一期的预测值。
▪
19、预测的一般步骤:①确定预测的目的②确定预测的时间范围③选择预测的方法
④收集和分析数据⑤准备预测⑥对预测进行监控
20、MTS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MTO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
▪
21、企业计划的层次:①战略层计划又称长期计划②战术层计划又称中期计划③作业层计划又称短期计划 ▪
22、制定计划的一般步骤:
①确定目标②评估当前条件③预测未来环境与条件④确定计划方案⑤实施计划评价结果 ▪
23、三种主要的生产计划:
①综合生产计划(生产大纲):根据企业所拥有的生产能力和需求预测对企业的产出品种、产出速度和产出时间、劳动力和设备配置以及库存等问题所做的决策性描述。(主要是生产计划指标的确定)②主生产计划(产品出产计划):确定每一具体的产品在每一具体时间段内的生产数量。包括进行商品出产进度安排等。
③物料需求计划:主生产计划确定后,要依靠物料需求计划保证主生产计划所规定的最终产品所需的全部物料及其它资源的及时供应。
▪
24、处理非均匀需求的策略:
①改变库存水平:通过库存调节生产,而维持生产率和工人不变。
②改变生产速率:使生产率与需求率相匹配。
③改变工人数量:在需求量大时多雇工人,在需求量小时裁减工人。
25、库存:为了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闲置的资源。
26、库存的作用:①缩短提前期②稳定生产③分摊订货费用④防止短缺⑤防止中断
▪
27、按库存的作用分类:
①周转库存:又称经常储备,是为了保证生产所必须经常储备的库存。
②安全库存:又称缓冲库存,是生产者为了应付需求的不确定性和供应的不确定性,防止缺货造成的损失而设置的一定数量的存货。
③在途库存:又称中转库存,指尚未到达目的地,正处于运输状态或等待运输状态而储备在运输工具中的库存。在途库存的大小取决于需求和生产—配送周期。
④调节库存:持有投资库存不是为了满足目前的需求,而是出于其他原因,如由于价格上涨、物料短缺或是为了应付季节性需求的等囤积的库存。
28、独立需求:是指对某种物品的需求只受企业外部的市场影响而不受其他种类物品的影响,表现出对这种产品需求的独立性。
29、相关需求:又称非独立需求,是指对某种物品的需求直接依赖于其他种类的物品,如自行车车轮和自
行车的关系。
30、库存目的:研究在尽可能低的库存水平下满足需求。
31、MRP:物料需求计划
32、MRP的输入主要有3个部分:
①产品出产计划(主生产计划MPS)②产品结构文件(物料清单文件BOM)③库存状态文件
33、MRP的输出其中最主要的是各种生产和库存控制用的计划和报告。
34、供应链管理: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
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到消费者手中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 售商,直到最终客户连成一个整体的功能网络连接。
35、供应链管理的基本思想就是:“横向一体化”
36、供应链系统的设计,就是要建立以一个重要的企业为核心、联盟上游企业和下游企业的协调系统。▪
37、供应链设计的步骤:
①分析市场竞争环境(产品需求)②分析企业现状(现有供应链分析)
③提出供应链设计(分析必要性)④建立供应链设计目标 ⑤分析供应链的组成⑥分析和评价可能性 ⑦设计和产生新的供应链 ⑧检验新供应链 ⑨完成供应链设计
38、物流管理的含义:物流是供应链的一个组成部分,是为了满足顾客需求而进行的对货物、服务及信息
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流动过程,以及为有效、低成本的进行而从事的计划、实施和控制行为。
▪
39、供应链管理与物流管理的联系与区别(供应链中的物流管理):
①供应链管理的实施离不开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工作流的集成。
②供应链中物流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整个供应链的竞争力。
③物流置身于供应链管理环境下应具有三重作用,即三种形式:物流的物质表现形式、价值表现形式、信息表现形式。
④站在供应链管理的环境下看物流管理,也要改变原有的物流管理追求的目标。
40、联合库存管理是解决供应链系统中由于各节点企业的相互独立库存运作模式导致的需求放大现象,提高供应链的同步化程度的一种有效方法。
41、提前期:以产品的出产时间为计算起点,来确定零件加工和部件装配何时开始的时间标准。
42、生产能力:是指企业的设施在一定时期内,在先进合理的技术组织条件下,所能提供的一定种类产品
或服务的最大数量。
43、加工路线:是零件加工的工艺过程决定的,它是零件加工在技术上的约束。
44、加工顺序:则表示每台机器加工n个零件的先后顺序,是排序和编制作业计划要解决的问题。▪
45、顾客参与的影响:
①顾客参与影响服务运作实现标准化,从而影响服务效率。
②为使顾客感到舒适、方便和愉快,也会造成服务能力的浪费。
③对服务质量的感觉是主观的。
④顾客参与的程度越深,对效率的影响越大。
▪
46、减少顾客参与影响的方法:
①通过服务标准化减少服务品种②通过自动化减少同顾客的接触
③将部分操作与顾客分离④设置一定量库存
47、项目:在规定时间内,由专门组织起来的人员共同完成的、有明确目标的一次性特定工作。
48、项目管理通常涉及三个主要目标: 质量、费用和进度。
49、项目管理包括立项、建设和运行三个阶段的管理。
50、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
①正确地选择项目 ②选择合适的项目负责人 ③选择项目承担单位 ④对项目进行规划 ⑤组织管理
51、箭线型网络图又称为双代号网络图,以圆圈表示事件,用箭线表示活动。虚箭线表示虚活动,它不消耗资源也不消耗时间。
52、关键路线:从起始节点到终止节点顺序地将所有事件时差为零的节点连接起来的路线。
53、设备维修管理:指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设备寿命周期内的所有设备物质运动形态和价值运动形态进行的综合管理工作。
54、设备维修体制的发展过程:事后修理、预防维修、生产维修、维修预防、设备综合管理五个阶段。
55、零件从投入使用到磨损报废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磨损期、正常磨损期、急剧磨损期。▪
56、设备维护业务外包管理的内容:
①设备维护业务外包战略分析②设备维护业务外包决策分析③设备维护承包商的评估与选择④外包业务执行过程的管理⑤设备维护外包终止
57、质量的概念: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58、全面质量管理的概念:全社会推动下的、企业全体人员参与的、用全面质量去保证生产全过程的质量的活动。
59、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PDCA循环(P是计划阶段D是执行阶段C是检查阶段A是处理阶段)
60、精细生产(Lean Production, LP)是强调精打细算、使资源消耗最少的一种生产哲理和生产方式,它包
含一系列通过消除浪费和简化过程来降低成本的原理和实践。
61、库存和质量的绝对标准:零库存和零缺陷。
62、对于推式系统,进行生产控制的目的就是要保证按生产作业计划的要求按时完成任务。
63、看板又称传票卡,是传递信号的工具,他可以是一种卡片,也可以是一种信号,一种告示牌。看板及其使用规则,构成了看板控制系统。
64、实行精细生产的条件和保证:
①减少调整准备时间②从源头上保证质量③准时采购④建立U形制造单元⑤管理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