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铁路运输企业资金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解析
铁路运输企业资金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
摘要:资金的运转不仅关系企业的生产经营,甚至与企业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而仅就一个铁路局而言,从2005年-2009年,其每年运输经营和更新改投资的资金流年均可高达260多亿元,可见铁路运输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性。未来几年,铁路将处于发展和建设的机遇期,如何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资金风险管理体系,加强资金风险的分析与控制,是一个亟需我们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铁路企业
资金风险
成因
控制实践
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2004年9月COSO(美国发起机构委员会)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对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提出了4个目标、8个要素的基本框架,4个目标即战略、经营报告、合规,8个要素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在借鉴西方国家经验的基础上,2006年6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颁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对中央企业如何进行全面风险管理进行了规范。《指引》中对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进行了重要阐述,即包括以下主要工作: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风险管理的监督和改进。
无论是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还是《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都是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一种规范性指引,其范畴要远远大于我们所要研究的资金风险管理。本文主要是借鉴其对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的研究,结合铁路运输企业自身的特点,对铁路运输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
资金风险的识别
2.1 从资金流程图分析风险存在的关键点 铁路运输企业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以铁路局为中心点,铁路运输企业其资金流入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向:一是资金下拨的流入,即铁道部下拨营运资金和更新改造资金到路局,路局再下拨站段;另一部分为外部资金的流入,主要为运输进款的收入,另外还有少许其他业务收入资金的流入。而资金流出也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运输进款的上缴;二是对外支付流出的资金,包括支付营运中的工资费用、支付的更新改造款等。
通过对资金流程的分析,我们认为资金管理中需关注的风险关键点主要有:①货币资金的流入流出。涵盖四个方面的资金风险:应收账款风险、对外投资风险、项目融资风险、资金支付风险。②资金结算过程中资金的流入流出。③资金流入流出过程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系统的风险。
包括:①现金收款的资金是否安全;②运输进款的存缴是否规范,有无被侵占或挪用的风险;③收入的资金是否全额入账,有无形成小金库的风险;④长期无法收回的应收款是否有成为坏账的风险;⑤账户的使用是否合规,是否存在私设账户、违规使用账户的风险;⑥专项资金的支付是否合规,是否存在挪用、乱投资、违规套现的风险等。
2.2 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研讨的方式分析风险成因 为了更加全面的分析出铁路运输企业尚存的资金风险,我局开展了一次全面的问卷调查。问卷的调查的内容分四项:①您所了解的近几年铁路系统(或其他系统)发生资金风险的案例有哪些,是何种原因造成的?②从本单位、本系统到铁路局层面,您认为产生资金风险的成因是什么?控制资金风险存在哪些关键点?有关资金业务流程中哪个环节最薄弱、不易掌控?③您认为我局现行有关资金风险控制的相关制度(如账户管理、工资支付控制、大额资金联签等)是否切实发挥作用,不完善或影响执行效果的方面有哪些?④您对于改进现行的资金风险内控制度有哪些建议?目前还需建立哪些内部控制制度?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与资金相关的人员,大体上包括三个层次,即总会计师层面的管理层财务主管为主的执行层、具体财务工作人员为主的操作层。
通过对上述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将铁路运输企业资金风险的成因大体上归纳为以下六类:
2.2.1 外部因素。经济环境变化性、复杂性增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市场经营环境及人员构成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变化大,而且交易情况复杂。多种形式的交易从客观环境上造成资金风险增大。
2.2.2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由于铁路改革的不断加深,我们的管理模式不断改变,也需要内部控制根据实际进行与时俱进。例如路局直管站段、站段整合后规模扩大、异地车间管理规模加大等,都要求内控制度进行不断完善。
2.2.3 主要领导缺乏资金风险意识,缺乏财务常识。在部分案件中,由于单位领导本身不重视学习,对各项财经制度不了解,或是以“不懂财务”为借口,向财务人员提出不合理要求。不重视资金,还导致在特殊重要岗位的选人、用人上考核把关不严,日常检查流于形式。
2.2.4 财务人员中少数人职业道德、法纪意识、财经纪律淡薄等。主要体现在财务人员自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薄弱,思想上存在麻痹心理,防范意识差。既无法防范单位的资金风险,更无法使自己得到保护。
2.2.5 财务人员 “老好人”思想严重,对不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情况不向上级报告,总想把矛盾在财务解决,实质上形成了共犯。如机构人员设置不符合要求、票据印鉴未分开保管、主管人员未定期抽查现金银行存款、一人办理收付业务全过程、不相容岗位未分离、各层次的审批权限、重大事项集体决、定期轮岗策。
2.2.6 资金管理及内控制度缺少监督制约机制。上级部门缺少监督检查或检查监督流于形式。内控制度未真正落实时的违规成本低。
以沈阳铁路局为实践的资金风险控制方案
3.1 创立良好的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设定了单位的内部控制基调,影响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态度。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基础。沈阳铁路局注重对全体职工的诚信意识的建立,主要通过三种方法:
3.1.1 通过树立正面典型,建立以诚信为荣、敬业为荣的内部舆论。沈阳局是在全路第一批设立总会计师岗位的铁路企业,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会计人员的荣誉感,也使财务在指导生产经营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在沈阳局设立总会计师的三年来,涌现出许多加强管理、爱岗敬业的先进事迹。我局通过在网上发布人事工作动态的形式,先后宣传了六位优秀总会计师的先进事迹。
3.1.2 开展会计人员职业道德方面教育及多种形式的活动。沈阳局充分利用会计继续教育这个平台,选择局纪委审计处、法院、检察院这些与财务纪律、财经案件相关的部门,请他们结合违纪违规案例,开展反腐倡廉教育,开展警示教育,预防职务犯罪。2007年我们在全局范围内组织开展了“会计人员严格自律、依法监督大讨论活动”和“学习局长讲话实践活动”。2008年五月份开始在全局财会人员中深入开展“对照春检找差距,双保工作挑重担”主题实践活动。2009年结合铁路系统增收节支开展“财会人员建言献策”活动。
3.1.3 通过案例分析教育、信息通报形式提升全体员工的风险意识。对违法违纪的案件,我局决不姑息手软,不仅严肃处理结果,而且对案件在全局进行通报和分析。仅在2009年,就下发三起违纪事件通报,营造出一个严厉打击犯罪的风险意识,让所有的人知道触犯法律规定的代价有多么严重。
3.2 针对资金风险,不断完善内控制度 健全的内部控制是确保企业生产经营高效有序向前发展的基础。沈阳铁路局通过制定各项关于资金的内控制度,把各单位的行为限定在一定规范的程序之中,在最大程度上控制资金风险形成。尤其是最近一年内,沈阳铁路局相继完善了工资支付内控制度、异地车间支付管理制度、收付款制度等。在2009年开展的资金风险评价检查中,要求从路局层面到基层站段,都要首先对本单位与资金有关的内部控制进行一次彻查,对不健全不完善的风险项点立即制定措施。
3.3 通过结算程序严格资金支付监管力度 沈阳铁路局设置有资金结算所,在对资金风险的防范中,局资金结算所对内部开户单位利用柜台,对外部开户单位利用资金监控子系统和银行系统的查询功能,对资金流向进行动态实时监控,发现违规资金支付,按要求立即向局财务处报告。各单位对局资金结算所质疑的支付,必须及时做出答复。对各单位的办公用品集中采购、定点加油、印刷品定点印刷的转账支付,严格按照局文件办理,日常业务严格执行大额联签制度和动态报告制度。
3.4 对易发生风险的环节和关键点进行重点监控 面对整个资金流程,沈阳铁路局对各关键点进行重点监控,包括大额资金联签制度、账户审批及备案制度、建设系统财务监管、建设项目银行存款限额管理、运输收入进款资金安全管理、职工建房资金监管。分别制定了相应的制度,做到有侧重的管理。
3.5 通过创新管理手段应对资金风险 为加强财务精细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008年1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财务精细管理工作的通知》),在各运营单位实行资金“日计划、日结算”制度。这是铁路局经营管理由粗放管理变为精细管理的重要措施之一,它是资金预算管理的延伸。通过实行资金“日计划、日结算”使我局运营单位对本单位每日资金需求和使用量有了详细记载,使单位各部门、各车间对本部门及车间资金运用有详细的计划,并严格按计划去执行,作到有效控制支出,合理运用资金。
3.6 通过监督检查通报形式应对资金风险 沈阳铁路局通过多种形式的检查对资金风险进行防范。例如:为加强异地车间收入资金管理,规范职工工资、奖金二次分配及支付行为,路局组成检查组进行了专项检查。并下发电报,对各单位存在的上述问题提出整改要求。例如:为了深入了解各单位账户的使用情况,加强对账户的监管,我局对下属单位的账户使用情况进行了检查。对于存在问题的单位出具了管理建议书。
下一步工作展望
4.1 对单位领导班子成员进行财务培训。培训应采用全封闭式,内容上主要以各项规章制度、相关内部控制为主,形式上可以采取案教学、座谈研讨、撰写学习体会等多种形式,在学习后要求对本单位进行自查。
4.2 路局成立内部控制检查部门。对各单位的内部控制建立是否适当作出评价,以到现场观察、检查、穿行测试的办法检测内控是否足够、是否适当。对各单位的内部监督部门是否切实发挥作用作出评价,对各单位的制度遵守情况进行检查,通过观察、检查、分析、穿行测试等多种形式共用。所有的一切评价都以打分的形式进行。最终形成对该单位的内部控制整体环境的综合评价报告,报告中可以包含对关键控制点人员、控制制度的建议的内容。
第二篇:铁路运输企业资金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
铁路运输企业资金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
[ 10-01-27 13:41:00 ]
作者:孟妮
编辑:studa090420 摘要:资金的运转不仅关系到企业的生产经营,甚至与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密切相关。而仅就一个铁路局而言,从2005年-2009年,其每年运输经营和更新改造投资的资金流年均可高达260多亿元,可见铁路运输企业资金管理的重要性。未来几年,铁路将处于发展和建设的机遇期,如何构建一套切实可行的资金风险管理体系,加强资金风险的分析与控制,是一个亟需我们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铁路企业
资金风险
成因
控制实践
风险管理理论基础
2004年9月COSO(美国发起机构委员会)颁布了《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对企业的全面风险管理提出了4个目标、8个要素的基本框架,4个目标即战略、经营、报告、合规,8个要素即内部环境、目标设定、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对策、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监控;在借鉴西方国家经验的基础上,2006年6月国务院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颁布了《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对中央企业如何进行全面风险管理进行了规范。《指引》中对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进行了重要阐述,即包括以下主要工作:收集风险管理初始信息;进行风险评估;制定风险管理策略;提出和实施风险管理解决方案;风险管理的监督和改进。
无论是COSO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还是《中央企业全面风险管理指引》都是对企业全面风险管理的一种规范性指引,其范畴要远远大于我们所要研究的资金风险管理。本文主要是借鉴其对风险管理的基本流程的研究,结合铁路运输企业自身的特点,对铁路运输企业资金管理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和控制。
资金风险的识别
2.1 从资金流程图分析风险存在的关键点 铁路运输企业实行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以铁路局为中心点,铁路运输企业其资金流入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大的方向:一是资金下拨的流入,即铁道部下拨营运资金和更新改造资金到路局,路局再下拨站段;另一部分为外部资金的流入,主要为运输进款的收入,另外还有少许其他业务收入资金的流入。而资金流出也可以分成两个方面:一是运输进款的上缴;二是对外支付流出的资金,包括支付营运中的工资费用、支付的更新改造款等。
通过对资金流程的分析,我们认为资金管理中需关注的风险关键点主要有:①货币资金的流入流出。涵盖四个方面的资金风险:应收账款风险、对外投资风险、项目融资风险、资金支付风险。②资金结算过程中资金的流入流出。③资金流入流出过程中会计核算、资金管理系统的风险。
包括:①现金收款的资金是否安全;②运输进款的存缴是否规范,有无被侵占或挪用的风险;③收入的资金是否全额入账,有无形成小金库的风险;④长期无法收回的应收款是否有成为坏账的风险;⑤账户的使用是否合规,是否存在私设账户、违规使用账户的风险;⑥专项资金的支付是否合规,是否存在挪用、乱投资、违规套现的风险等。
2.2 通过问卷调查和座谈研讨的方式分析风险成因 为了更加全面的分析出铁路运输企业尚存的资金风险,我局开展了一次全面的问卷调查。问卷的调查的内容分四项:①您所了解的近几年铁路系统(或其他系统)发生资金风险的案例有哪些,是何种原因造成的?②从本单位、本系统到铁路局层面,您认为产生资金风险的成因是什么?控制资金风险存在哪些关键点?有关资金业务流程中哪个环节最薄弱、不易掌控?③您认为我局现行有关资金风险控制的相关制度(如账户管理、工资支付控制、大额资金联签等)是否切实发挥作用,不完善或影响执行效果的方面有哪些?④您对于改进现行的资金风险内控制度有哪些建议?目前还需建立哪些内部控制制度?调查的对象主要是与资金相关的人员,大体上包括三个层次,即总会计师层面的管理层、财务主管为主的执行层、具体财务工作人员为主的操作层。
通过对上述调查问卷的分析,我们将铁路运输企业资金风险的成因大体上归纳为以下六类:
2.2.1 外部因素。经济环境变化性、复杂性增大。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市场经营环境及人员构成与计划经济时代相比变化大,而且交易情况复杂。多种形式的交易从客观环境上造成资金风险增大。
2.2.2 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由于铁路改革的不断加深,我们的管理模式不断改变,也需要内部控制根据实际进行与时俱进。例如路局直管站段、站段整合后规模扩大、异地车间管理规模加大等,都要求内控制度进行不断完善。
2.2.3 主要领导缺乏资金风险意识,缺乏财务常识。在部分案件中,由于单位领导本身不重视学习,对各项财经制度不了解,或是以“不懂财务”为借口,向财务人员提出不合理要求。不重视资金,还导致在特殊重要岗位的选人、用人上考核把关不严,日常检查流于形式。
2.2.4 财务人员中少数人职业道德、法纪意识、财经纪律淡薄等。主要体现在财务人员自身法律意识不强,法制观念薄弱,思想上存在麻痹心理,防范意识差。既无法防范单位的资金风险,更无法使自己得到保护。
2.2.5 财务人员 “老好人”思想严重,对不严格执行内部控制制度的情况不向上级报告,总想把矛盾在财务解决,实质上形成了共犯。如机构人员设置不符合要求、票据印鉴未分开保管、主管人员未定期抽查现金和银行存款、一人办理收付业务全过程、不相容岗位未分离、各层次的审批权限、重大事项集体决、定期轮岗策。
2.2.6 资金管理及内控制度缺少监督制约机制。上级部门缺少监督检查或检查监督流于形式。内控制度未真正落实时的违规成本低。
以沈阳铁路局为实践的资金风险控制方案
3.1 创立良好的控制环境 控制环境设定了单位的内部控制基调,影响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态度。良好的控制环境是实施有效内部控制的基础。沈阳铁路局注重对全体职工的诚信意识的建立,主要通过三种方法:
3.1.1 通过树立正面典型,建立以诚信为荣、敬业为荣的内部舆论。沈阳局是在全路第一批设立总会计师岗位的铁路企业,这一举措不仅提升了会计人员的荣誉感,也使财务在指导生产经营方面发挥了更大的作用。在沈阳局设立总会计师的三年来,涌现出许多加强管理、爱岗敬业的先进事迹。我局通过在网上发布人事工作动态的形式,先后宣传了六位优秀总会计师的先进事迹。
第三篇:信托业务风险与风险控制研究解析
信托业务风险与风险控制研究解析
近年来,信托行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受托管理资产规模接近十万亿元,成为我国第二大金融业态。然而,高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的风险也不容忽视。近几年,陆续有多家信托公司发行的信托产品暴露风险,值得高度关注。
信托业务风险
信托业务风险属于金融风险的一种,是指信托公司在开展信托业务的过程中,由于决策失误、客观情况变化或其他原因使信托财产存在遭受损失的可能性。按照信托业务风险的性质,具体包括法律及合规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等。法律风险及合规风险是指因信托公司无法满足或违反法律规定、监管规则,导致不能履行合同,遭受法律诉讼、监管处罚而造成损失的风险;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手不能或不愿履行合同所规定的义务或信用质量发生变化,影响金融产品价值,从而造成损失的风险;市场风险是指金融资产价格或商品价格的波动导致损失的风险;流动性风险是指无法以市场正常价格成交(市场流动性风险)或者不能履行到期负债支付义务的风险(融资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主要是指由于失效的或有缺陷的内部程序、系统、人员或者外部事件而导致损失的风险。
在当前形势下,考察信托业务风险需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用风险
当前信托业务的信用风险主要表现在:其一,由于资金成本的因素,信托公司无法与商业银行竞争优质的企业和项目。其二,信托公司缺乏有效的技术手段实施信托资金运用和还款来源的监管,而此类监管对于确保信托财产的安全非常重要。其三,相对于商业银行而言,信托公司人员较少,分支机构开设受限,较难了解复杂集团企业、异地背景企业和中小工商企业等类型交易对手的真实的经营财务状况,尤其是企业涉及民间高利贷以及互保圈风险传导等问题。与上述企业开展业务时,信托公司更应注重尽职调查和风险控制措施的设定。其四,当前信托资金运用占比较多的房地产信托和政信合作信托,也面临一些行业风险。房地产行业受当前限购、限贷和限价等调控政策影响较大,中小开发商违约风险较高。虽然房地产行业引发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较低,但单个信托项目存在发生风险的可能。政信合作信托的还款来源主要依靠地方政府财政收入,对土地出让收入依赖度较高。信托公司需关注个别地方政府债务信息不透明、收入与支出不够匹配,因面临集中还款而出现偿债流动性问题。
(二)法律及合规风险
信托业务通常涉及投资方、融资方、担保方等,也往往涉及与银行、券商、代理推介机构等合作。信托资金的运用方式灵活多变,可采取融资方式、投资方式以及投融资结合的方式,信托业务的交易结构、交易条款往往比较复杂。而信托行业的法律规范相对有限,可供参考的信托行业的司法判例相对较少。因此,信托业务的法律及合规风险较一般商业银行业务更需关注。
(三)资产价格波动风险
当前,外部经济金融环境存在较多的不确定性,房地产、股票、债券、大宗商品等各种资产价格波动比较明显。一方面,资产价格的波动使得以上述资产为标的的投资类信托业务面临比较明显的市场风险;另一方面,融资类信托业务增信措施较多采用资产抵质押的方式,资产价格的波动会对信托财产的保障带来不利影响。
(四)创新业务风险
信托公司的生存之道在于通过业务创新挖掘市场机会,而信托公司灵活的经营体制也有利于开展业务创新。但业务创新也伴随着风险,对创新业务的风险点要有充分的认识,应坚持合法合规和审慎经营的原则,对创新业务的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和管理。信托业务的风险控制
信托业务的风险控制可分为两个层面,第一层面是信托业务风险控制的核心要点,即持续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第二层面是信托业务风险控制的具体举措。
(一)信托业务风险控制的核心要点
信托公司控制信托业务风险的核心要点,在于建立和完善符合公司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信托公司的风险管理体系包括风险管理的理念、架构、制度、流程、方法和工具等。
1、持续倡导全面风险管理理念
风险管理能够创造价值。信托公司的全面风险管理要全员参与,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涉及各个环节、各个流程、各项业务、各种风险。
2、不断完善风险管理架构
不断完善信托公司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具体部门等多层次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优化组织结构和人员配置,明晰各层级主体职责分工等。风险管理架构要不断调整适应信托公司业务发展状况。
3、不断完善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
要及时推进各项风险管理制度的制订、修改和完善,逐步健全全面、清晰、有效的风险偏好、风险容忍度和风险管理标准,确保信托公司风险管理制度与法律法规及监管要求一致,与信托公司业务发展状况相适应,保障信托公司持续健康发展。
要不断完善风险识别、评估、监控、管理和报告等全面风险管理流程,形成“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控”的风险管理三道防线。通过流程管理合理配置风险管理资源,提高风险管理的效率和效果,将风险管理落到实处。
4、不断丰富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
要有效运用资产组合、风险分级、压力测试、风险预警、风险定价、风险资本、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等各种风险管理方法和工具,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互结合,不断提高风险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二)信托业务风险控制的具体举措
1、法律及合规风险的控制
通过与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的密切合作,对信托公司所有拟开展业务进行法律风险及合规风险审查,并严格按照规定程序实施法律文件的审核、签约等,同时与监管部门保持密切沟通,确保信托公司业务开展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政策的规定。
2、信用风险的管控
首先,从源头管控风险,加强对重点涉足行业的研究与分析,实施风险限额、名单制管理等差异化分类管理措施,推进准入关口把控,筛选合适的项目。
其次,规范尽职调查的目的、内容、方法,通过尽职调查获取充足可靠的信息,识别、评估各项风险,分析判断项目的合理性、可行性,形成全面、详实、客观的尽职调查报告。
第三,加强对实质性风险的审查和对实际还款来源的把握,积极采取合理有效的增信措施和风险预案。
第四,建立合理有效的信托业务决策机制,全面审议信托业务风险、收益、运营管理等各个方面。
第五,加强信托业务存续期间的风险管理,对信托项目划分风险等级,实施不同的风险监控频率、监控内容和监控方法。若发现风险预警信号,及时采取有效应对措施。
3、市场风险的控制
对影响市场变化的各项因素进行持续分析和研究,按严格的流程进行投资决策,设定投资策略、投资规模、投资范围、集中度、止损点等风险控制指标并密切监控。逐步建立与信托公司业务发展相匹配的市场风险管理系统、模型和工具,根据市场风险情况动态调整资产配置方案,有效管理市场风险。
4、流动性风险的控制
逐步建立与信托公司业务发展相匹配的流动性风险管理监测体系,努力保持较为充足的长期资本、流动性储备和应急资金融资安排。
5、操作风险的控制
加强内控制度建设,不断细化相互制衡的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强化全流程管控,重点防范项目营销、尽职调查、核保核签、信托资金运用、清算分配等重要节点的操作风险。
总之,任何金融行业的业务发展必然伴随着风险,信托行业同样如此。在经历了连续多年的高速增长之后,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做到业务发展和风险控制的有效平衡。信托公司应从外延发展模式向内涵发展模式转型升级,大力发展主动管理型信托业务,努力建设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切实成长为具有核心竞争优势的资产管理机构,实现信托行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第四篇:论企业资金管理与资金支付风险控制与防范
转自论文部落论文范文发表论文发表
论企业资金管理与资金支付风险控制与防范
作者:符群力
【摘 要】 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企业在资金管理与支付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企业资金管理与支付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措施。要建立完善的资金支付授权体系;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加强资金收支计划的预算管理,提高资金调控能力;严格资金支付管理,创新资金支付手段;保持科学合理的现金持有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健全与资金支付相关的法律审核制度。
【关键词】 企业;资金管理;资金支付;风险防范;措施
资金是企业流动性最强、控制风险最高的资产,其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快速转换为其他任何类型的资产,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因此不断加强企业资金的内部控制,防范资金支付风险,确保企业资金支付安全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我国企业在资金管理与支付方面存在的问题
1、缺乏完善的资金支付授权体系
在当前国内许多企业中,特别是中小企业都是实行“一支笔”模式,没有明确的权限与相互制约,财务人员对资金的管理缺乏主动性,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责,增加了领导随意支配的机会,且部分企业股东会、董事会和经营层等机构都可以授权支付资金,缺乏明确的职责范围与资金支付授权批准层次。
2、缺乏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
由于公司股东结构、董事会构成、经理职责不同,财务功能不同,所以其财务管理制度不同。因此,一些企业财务管理制度,没有与公司的治理结构及其他制度相辅相成,过于粗糙,缺乏可操作性;其次,公司各个机构,特别是财务部门责任范围不明确,出现发生问题无人承担责任的情况或责任不清;第三,对公司具体业务缺乏详细分析,没有进行细致的梳理,付款流程过于粗糙,程序不明确,存在越级审批与违规审批现象。
3、资金收支计划管理不严格,与实际情况存在较大差距,资金调控风险大首先,在当前许多企业中,其资金收支计划的编制较为粗放或者编制不科学,与企业实际业务经营严重脱节,执行困难;其次,资金收支计划的编制缺乏弹性,在编制方法的选择上,多数企业仍旧选择传统的固定预算,定期预算等方法编制,这种静态编制方法适用于业务量波动不大的企业。当企业销售量、价格和成本等因素变化较大时,企业资金收入与资金支付不匹配,加大了资金调控与支付风险。加之,多数企业缺乏对资金计划与支付预算执行过程的控制监督及考核不严,可能导致其流于形式。
4、存在资金支付的依据不充分及大额现金支付现象
一些企业在发生资金支付业务时,仅仅依据资金支付申请,而支付申请后缺乏必要的原始凭证,或支付申请后附有原始凭证,但原始凭证不能够准确、清楚、详细、完整地反映经济事项的来龙去脉,使得资金支付的依据不充分;其次,在快速发展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于结算手段落后,结算方式不灵活,造成一些企业违反《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银行结算支付办法》等相关规定,采用大额现金支付货款与工程款。如支票只能在同城使用,而且使用支票采购时,供货方一般会在资金收妥后才会发货,这必将影响到企业的生产与经营,占用了企业的资金,因此,有些企业宁愿使用现金支付。
5、很多企业现金持有量不够科学、合理,持有量大
多数企业由于现金管理制度不健全,内部监督不到位或帐务处理不及时,金融机构结算方式不灵活,服务不到位,使得企业现金持有量大,甚至出现“白条抵库”的现象,这些都加大了企业资金管理风险。
6、缺乏与资金支付相关的法律风险防范意识
一些企业及财务人员由于法律风险防范意识淡薄,对有关资金支付业务,疏于证据的收集与保存,以及法律风险防范岗位缺失,使得一些资金支付依据没有通过法律方面审查,直接进行支付,加大了企业的资金支付风险。
二、加强企业资金管理与支付风险防范与控制的措施
1、建立完善的资金支付授权体系
企业应当依据公司的治理结构与经营管理流程,明确各机构与不同级别管理人员的职责范围和权限,特别是根据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和金额大小确定不同的授权批准层次。同时,明确各个机构、特别是财务部门的责任范围,责任范围要清晰、具体、有可操作性,避免有权无责,出现问题无人承担责任的情况。
2、建立健全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和流程
企业应当依据公司股东结构、董事会构成等具体的治理机构,结合其他管理制度,认真梳理业务程序,对每一项业务或事项设计明确的、单一线条流程,按照程序办理,避免越级审批、违规审批等情况的发生。同时,不仅要考虑正常情况下应当采取的流程,而且应当考虑某些特殊情况出现时应当采取的措施。特别是当情况发生重大变化时,处理原已审批事项明显导致企业发生损失,有关人员有权也应当重新报批。
3、加强资金收支计划的预算管理,提高资金调控能力
首先,企业应在对其经营业务进行充分分析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结合企业实际状况,科学编制企业资金收支计划。同时,定期或不定期对资金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充分发挥资金计划的引导作用,防范资金风险。其次,企业应树立“考核与奖惩是资金计划与支付预算执行生命线”的理念,加强资金计划执行与支付过程的监督与考核,强化资金计划的刚性,提升计划的执行力,使计划落到实处,以防范资金支付风险。
4、严格资金支付管理,创新资金支付手段
首先,企业在发生资金支付业务时,应按照相关财经法规及会计制度要求,完善资金支付的依据,要求资金支付依据应合法、合理、合规,能够清楚完整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且符合内部管理的要求。其次,企业应严格按照《现金管理暂行条例》及《银行结算支付办法》等相关规定,创新资金支付手段,灵活采用支付方式,在加强资金管理及风险防范的前提下,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5、保持科学合理的现金持有量,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企业应在对其财务状况进行充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企业经营活动实际状况,建立和完善企业资金管理和监督制度,强化对现金的监督和管理,防范现金管理风险。同时,分析建立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模型,使企业保持合理的现金持有量,提升企业资金的使用效率和效果。
6、建立健全与资金支付相关的法律审核制度
由于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必须依法进行,这就不可避免使企业的所有重要决策和经营管理都离不开法律。因此,企业应当设置专门的法律事务部门或聘请专职律师事务所作为顾问,对企业的重大决策和经营管理活动进行法律审核,从而避免和减少风险。
总之,资金作为企业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流动性强,易于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资产,控制风险高。因此,应加强对其的管理和控制,防范资金支付风险,以保障企业资产的安全和完整,提高资金使用的效率和效果。
【参考文献】
[1] 企业内部控制编审委员会编著.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及配套指引.立信会计出版社,2011.4.[2] 刘明.企业财务通则学习与运用.中国市场出版社,2007.4.[3] 成凤艳,孙伟.财务管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7.[4] 王红云,赵永宁.会计法规.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3.
第五篇:加油站资金风险管理与控制
加油站资金风险管理与控制
摘要:资金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加油站作为成品油销售企业的终端,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加油站资金作为成品油销售企业资金回笼的源头,资金风险的防范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加油站;资金风险;管理
一、加油站资金风险类别
一是内部管理风险。公司内部资金管理相关制度不健全,制度不落实,安全设施不到位,内控失效,导致内部人员能够利用管理上的漏洞为个人谋取私利,是产生风险的原因。加油站员工的职业道德和法制观念淡薄、政治思想素质不高导致行为出轨,也是产生资金风险的一个原因。如,加油站员工不把销售货款及时投币或送存银行,挪用、坐支销售货款甚至携款潜逃等都会增大加油站的资金风险。
二是赊销产生的风险。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赊销方式往往成了企业促销的一种重要手段,为了保住市场份额,加油站采取定期结算和滚动结算办法,甚至个别加油站直接采取更长时间结算付款的赊销方式,其结果必然是加大应收账款的坏账风险,由此导致资金风险的客观存在。
三是资金滞留加油站期间被攻击的风险。营业资金在尚未交存银行在加油站停留期间,各种抢劫、盗窃以及诈骗等刑事犯罪行为严重威胁加油站的资金安全。现金在加油站滞留的时间越长数量越大,潜在的资金风险也越大。
为此,如何保障加油站资金安全,防止营业现金被不法分子偷窃、抢劫成为加油站外部安全防范的重点,如何落实资金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加强内部资金管理控制,让内部犯罪分子没有任何可乘之机,成为加油站内部资金风险管理与控制的重中之重。
二、加油站资金内部控制管理
加油站岗位职责分工明确,资金操作管理流程合理、关键控制环节落实,岗位牵制稽核到位,考核与责任追究严密,是做好加油站内部资金管理与控制的必要条件和手段。
1.加油站资金管理部门与责任
加油站资金管理属综合业务管理,需要由公司各级加油站管理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协作管理,单靠任何一个部门都无法完全管理到位。
加油站管理部门主要负责加油站岗位人员管理、岗位操作规范管理、加油站岗位职业道德培训与风险防范管理、加油站资金安全硬件设施配备与管理、加油站资金安全稽查管理等工作。
财务部门负责加油站资金管理与制度的制定、日常资金管理业务指导及核算员岗位工作业务培训与指导、加油站财务核算工作、加油站资金安全稽查等专业管理工作。
2.加油站资金管理岗位与责任
加油站资金安全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加油站经理
负责加油站资金管理制度的监督执行,负责加油站日常现金管理工作的组织与开展,负责加油站现场各环节资金交接过程监督及保险柜现金保管工作,负责站内资金风险防范设施的完善及站内员工职业道德与资金风险意识的教育学习等工作。
加油站?Y金管理的专业管理人员――加油站核算员
身为加油站员工,核算员接受加油站经理的直接管理,同时在业务上接受财务部门的专业指导和监管。负责处理加油站的日常现金收支、票据的管理事宜,负责加油站营业资金的统计、保管及缴存银行工作,负责加油站各类资金往来台账的登记、往来对账签认、经营信息和销售报表的统计编制等工作。
加油站现场资金管理人员――加油站加油员(或收款员)、前庭主管、核算员、加油站经理
加油员(或收款员)负责加油站现场收款与保管;
前庭主管负责监督加油站现场收款及投币;
核算员负责加油站现场营业现金清点、解缴与核对工作;
加油站经理负责现场资金清点、解缴等工作的组织与审核监督工作。
3.加油站各环节资金管理与责任
营业现金管理。营业现金管理是加油站现金管理中最基础、最复杂的环节,加油站所有岗位都参与并承担了相应的责任。
在现金投入保险柜前,一方面加油员(或专职收银员)要自觉投币,另一方面前庭主管要监督,一旦出现未及时投币带来的资金损失,加油员(或专职收银员)负主要责任,前庭主管负连带责任。
核算员直接负责现金的交存工作,加油站经理负责监督确认款项及时足额交存银行并对自行送存途中的安全性负责。
在日常现金保管中,加油站经理和核算员要落实现金管理措施。加油站经理负责保管保险柜钥匙,核算员负责保管密码,二人共同对已存入保险柜中的现金的安全性负责。
上门收款管理。上门收款管理在于规范整个上门收款过程,界定营业现金从加油站到上门收款人员手中到达加油站对应收入账户之前相关人员的责任。
加油站经理、核算员、银行收款人员共同就交存的款项确认签字。因对银行上门收款人员身份确认有误,导致出现现金被骗等问题,由加油站经理和核算员共同承担责任。
加油站负责执行上门收款服务协议,加油站无权自行通知银行取消或停止上门收款,若因特殊情况需要停止上门收款,必须书面向上级管理单位提出申请,由上级单位核实后向收款银行出具书面通知证明。若否则因该环节执行控制不到位,出现问题,由涉及的经办人员各自承担相应的管理责任。
应收款管理。应收款虽然为加油站未来应收取的款项,但也构成了加油站资金的一部分,在应收款管理中,一方面加油站要按照供油协议为客户加油,另一方面要负责应收款的及时收回。
日常对账与核算管理。日常对账与核算管理是加油站现金管理中至关重要的环节,主要在于核对、监控加油站所有现金的到账情况加油站现金收存安全设施管理。加油站必须配备现金安全管理设施,并建立日常维护管理制度,加强日常检查并登记巡检记录。现金安全设施具体包括:投币式保险柜,普通保险柜,验钞机,防盗门,防盗窗,报警器等。对规模较大营业收入较多的加油站,要配备摄像头等监控系统。
通过对加油站管理及岗位职责的明确,加强对加油站资金管理关键环节的责任监管,建立以“防”为主的制度防线、以“查”为主的控制防线和以“责”为主的追究防线,加强对内部行为主体“人”的控制,减少和控制内部资金事故的发生,降低内部资金管理风险。
三、加油站外部资金风险防范
加油站现金流量大且是开放式经营,为此,为了防患于未然,不断提高安全意识,加大对加油站资金安全的硬件投入和环境改善,配备合理的防抢防盗设备,推广非现金支付结算,减少现金滞留,是提高加油站风险抵御能力,快速应急处理,降低损失的必要前提和基础。
1.为了防止抢劫、盗窃等恶性事件,加油站应采用收款室收款方式,收款室应加装钢制防盗门窗和报警系统,起到阻吓歹徒的作用。加油站应对保险柜放置地点进行科学规划。加油站一般可配备两个保险柜,一个放置在明处,存放少量现金,起到麻痹抢匪的作用,即使遇到歹徒抢劫,可以将损失减小到最低程度;另一个保险柜应选择镶入墙壁内或固定地下投币式保险柜,放置在比较隐蔽不容易被人发现的位置,用于存放和保管日常营业现金。加大对加油站资金安全的硬件投入,改善加油站硬件环境是防范加油站外部资金风险的基础。
2.密切银企合作关系,提高上?T收款率,通过和银行签订上门收款协议,明确相关收款流程及收款要求等措施,降低和转移资金交存银行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对不能上门收款的加油站,增加资金缴存银行的频率,缩短资金在加油站的滞留时间,是减少针对加油站资金的攻击行为,实现加油站资金安全的重要措施。
3.尽量减少现金销售,从源头上减轻加油站资金安全压力,主要措施是推广刷卡消费,积极推进使用POS结算业务,逐步实现无现金化管理。
4.全面提高加油站管理人员素质。全面提高加油站管理人员,特别是站长和核算员的综合素质是确保加油站资金安全的重要前提。要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对加油站站长、核算员及加油员进行包括职业道德、防抢劫预案演练、法制教育等培训工作,增强全员防范能力。
5.建立加油站资金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为了有效地控制资金风险,以地理位置、距银行距离、上门收款频率、过夜现金量、硬件设施、人员配备、现金制度执行情况等作为指标,对各加油站资金安全进行评级,根据对加油站的风险评估结果,将加油站风险等级分为可忽略风险、可容忍风险、中度风险、重大风险和不可接受风险等几个级次,有针对性地改进薄弱环节,有选择性地加大对风险较大加油站的监控力度,并建立有效的安全信息传递、预警机制,防范加油站的资金安全。
加油站作为销售终端,是成品油零售经营的重要阵地,如果管理不到位,形成了资金管理上的漏洞,就会增大加油站的资金风险,阻碍加油站的健康持续发展。无论是内忧还是外患,无论遭遇外抢还是内盗,只要加油站资金安全得不到保障,就说明企业一定是在资金管理上、相关保障制度以及安全保卫技术手段上还有待提高。只有紧紧抓好加油站的资金管理,才能使成品油销售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为此,建立并推广科学的加油站资金风险管理制度和提高内部监督执行力,是保证加油站安全经营、控制风险的关键。
参考文献:
[1]卢雪.加油站资金安全风险评价体系设计及应用[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1(06):12-17.[2]钱珏.加油站资金风险内部控制体系设计[J].中国集体经济,2016(30):3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