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柏杨小学传统文化进校园交流材料
岚皋县柏杨小学
传统文化及武术进校园特色教育交流材料
近几年以来,我校借“双高双普”及义务教育均衡创建为契机,在规范办学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特色教育,下面我就传统文化及武术进校园两项工作简要汇报如下:
一、抓实抓小传统文化特色教育
1.师资培训是基础
为抓好我校国学和校园武术特色教育,学校成立工作小组,制定活动方案,安排专人负责组织实施,委派教师到省市学习国学经典。通过各级培训进修,提高了教师的思想认识。拓宽了教师视野,丰富了教师的国学知识。为国学进校园夯实了坚实的基础。
2.示范引领是前提
教师是学生的榜样,教师的言行能在学生中起到示范作用。各位教师通过组织开展传统文化主题班会,在各班渗透传统文化思想,落实传统文化行动。通过组建传统文化社团,将各班有这方面兴趣的同学组建成一个团队,进行传统文化宣讲,再让他们做小小推广员,起到以少带多的作用。所有传统文化社团学生佩戴标志,在校园内外天天实践、时时监督,其他学生耳濡目染,从而形成全校师生一起实践的大好局面。比传统的 1 “发现问题纠正问题”的教育方式得力得多。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思想,促进学生高尚品德的形成。
3.学习国学经典是保证
学校成立了经典诵读兴趣小组。开展优秀传统文化经典导读活动,主要选择《论语》、《孟子》、《老子》、《诗经》、《庄子》《弟子规》和历代诗、词、文、赋,尤其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规定的72首等。
4.定规矩,明内容,抓实抓小是途径
我校从“忠、孝、诚、雅、礼”五个方面入手,学习和实践,做到有内容、有考核评价。“忠”:以忠贞爱国、精忠报国为主线,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集体、文明守纪和文明礼仪等教育,以热爱祖国、热爱学校、热爱班级、热爱劳动、遵守纪律为荣,培养学生博爱精神和品德;以危害集体、损人利己、好逸恶劳、违法乱纪为耻,培养学生热爱集体、关心他人、遵纪守法的道德行为;让学生明辨是非、知耻明理、知耻改过、自尊自爱、自尊自重。“孝”:以孝敬老人、孝敬父母、孝敬长辈为主线,培养学生真情实感、知恩图报,让学生懂得:一个人无论在家、在学校、在任何一个群体,还是在社会、在国家、乃至全世界,都需要有一种服从“规章”、“规则”、“法律”、“大局”、“真理”的意识。要求学生从遵守校规校纪开始,逐步养成遵守社会公德、遵守国家法规的自觉性;从为他人多做好事、为班级多做贡献开始,逐步养成集体 主义、共产主义的道德观念。“诚”:以诚实守信、以诚相待、求真务实为主线,教育和培养学生道德品质修养,让学生做到:讲求诚信,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反对“虚、假、骗”行为。“雅”:是以情趣高雅、谈吐儒雅、行为文雅为主线,教育和培养学生行为习惯以及情趣、志趣。让学生做到“六无”“五带”:“六无”即校园无纸屑、地上无痰迹、教室无杂物、墙上无污迹、走廊无嘈杂、桌椅无刻印。“五带”即把礼貌带给朋友、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回家里、把谦让带给他人、把诚信带给社会。“礼”:就是要文明礼貌,对人以礼节、礼貌相待,教育学生注意在各种人际关系中的礼貌言行。包括升旗礼仪、就餐礼仪、课堂礼仪、尊师礼仪、同学间交往礼仪、穿戴礼仪、借用物品礼仪、迎客礼仪等。总之,教育的目的就是让我们的学生从内在的自律开始,规范自己的行为,共创文明、友善、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
5.活动实践是关键
为将传统文化深入人心,学校组织开展了大量的校内外各种实践活动。走进敬老院打扫卫生、包饺子体验老人生活;回家干家务、写家务日记体会父母的辛劳;参加国学讲堂、完成道德冲关测试丰富知识;深入院落村组宣讲、师生星级评选增加社会经验。种种活动的开展,学生深受触感触,收获颇多,取得了很好的教育成效。
6.综合展示有效果 定期开展孝亲尊师感恩教育展示活动。组织全校师生及家长,开展亲子亲师感恩教育活动,让学生切实做到知恩感恩。
二、大力推进武术进校园工作
近年来,我校把武术进校园作为特色创新教育的重要工作,通过成立领导机构,提供保障资金,落实专人负责,纳入年度考核等方法措施,学生们获得了很好的学习锻炼的机会,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社会的广泛好评。
1.利用本地教育资源搭好台子
充分依托本地武学馆这一教育资源,深入挖掘武学馆的历史文化。大力开展武术进校园活动。
2.专业指导打好底子
聘请专业武术教练,分年级、分步骤学习中华武术套路,领会武术精神。
3.利用社会力量打开路子
在市武术协会、市运动中心及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2名学生在省市大赛中获奖,今年组队参加市运会的武术项目比赛,有望取得好的成绩。
总之,通过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武术教育,师生道德品质和精神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在以后的工作中,我校将进一步创新工作方法………….柏杨小学 2017.8.23
第二篇:传统文化进校园(范文)
传统文化进校园
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民族传统文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来看,它所蕴含的崇尚道德、重视思想、强调文化艺术修养、注重人文素质等许多哲学思想、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人文修养和审美情趣,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早在2014年3月,教育部就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要求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总书记在讲话中也曾谈到:“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学习和掌握其中的各种思想精华,对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很有益处。”可见学习传统文化对于当代大学生的重要性。
为进一步加强中华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传统和美德,更好的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终生发展奠定基础。根据总书记谈话精神,结合我校工作的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从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高度,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与加强学院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结合起来,与学校教育教学及发展结合起来,与校园文化建设结合起来,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目标,培养既有专业技能、又有文化知识的技术技能人才。
二、活动时间及内容
(一)活动时间
2017年3月至2017年4月
(二)内容形式
1.开展诵读经典活动,营造书香校园
开展一次主题为“我读书,我快乐,我成长”的“人人诵读中华经典活动”。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学生推荐读物、读本,营造浓厚的读书氛围,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多读书,读好书,好读书,提高读写能力,夯实文化底蕴,陶冶情操。
2.组织主题班会,开展传统节日教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组织开展“明礼知耻·崇德向善”主题班会。紧紧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4字”、等开展讨论。并在各班之间进行评比。利用传统节日在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开展礼仪教育,在校园营造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氛围。
3.利用道德讲堂,举办系列讲座,上好一堂传统文化课,发挥文化育人功能。利用道德讲堂,开展系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讲座。发挥道德讲堂文化育人的功能。上好一堂传统文化课,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三、保障措施
(一)营造良好氛围。切实做好宣传发动工作,引领广大师生自觉和主动参与活动中来,充分利用宣传栏、展板、微信公章号等媒介做好活动宣传报道工作,加深学习中华优秀传统知识的力度,不断提升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大力营造人人参与的氛围,广泛宣传开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主题教育的情况。
(二)做好几个相结合。以优秀传统文化课题为切入点,做好传统文化与校园特色文化的相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学生养成教育相结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与常规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突出传统文化的内涵,讲解传统文化知识,举行特色活动,让广大学生在参与中亲身体验节日习俗,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三)抓师生互动,做好示范。全体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学生干部要积极主动参与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带头研读经典,带头践行中华传统文明,认真组织学生参加各类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学习、宣传、实践活动,努力形成师生互动、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通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全体师生进一步了解祖国的悠久历史,增强民族自豪感,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沃土”,“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在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这一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在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同时,让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融入到校园文化中,利用博大精深的优秀传统文化净化大学生的心灵,升华感情,使他们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使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得以继承和发扬,都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第三篇:传统文化进校园
沙河二中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汇报
弘扬传统文化
构建和谐校园
一、指导思想
中华民族的历史发展连绵五千年,积累了丰厚的精神财富,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体现,正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化着世世代代的炎黄子孙,铸就了中华民族勤劳勇敢、朴实无华、明礼守信、自强不息的民族秉性。因此沙河二中各学科课程都结合学科特点融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传统经典、技艺的传承,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我校积极参与“传统文化特色学校创建”活动,让传统文化走进沙河二中,努力把沙河二中创建成为弘扬传统文化的特色学校。
二、具体工作
(一)开设传统文化课程,让每一个孩子都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我校高度重视并积极响应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为此开设书法、绘画、武术、太极拳、民族舞蹈、剪纸、笛子、葫芦丝、古筝、篆刻、象棋、围棋、茶艺等课程,以提高广大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重要性的认识,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将传统文化逐步渗透到教学中去。美术、舞蹈为我校特色课程,不但在教学中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更是为社会培养了一大批的人才,每年更是有不少同学以美术、舞蹈为特长升上大学。我校聘请国家级书法家张瑞峰老师作为书法校外辅导员,由省级著名青年书法家张乾老师开设软笔书法课,目前书法课在我校已经达到学生参与率百分之百。另外我校在初中部开设剪纸艺术兴趣班、高中部开设笛子、葫芦丝、武术、篆刻、古筝、茶艺等兴趣班,让学生在学习文化课程的同时能够接触到传统文化,使学生有条件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营造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氛围
为实现传统文化进校园,我校秉承物尽其用的原则,使校园的每个设施都 能发挥最大作用,让校园每面墙都会说话,每个角落都传递着传统经典的声音。整个校园就是传统文化教育的大课堂。要让学生视线所到的地方都带有教育性。我校收集传统礼仪故事、中华传统历史格言、名人名言制作成文化长廊,以此丰富学生的传统文化知识。
充分利用每个班的文化墙和黑板报,展示学生的书法、美术作品。每个班级形成各具特色的班级文化。
让校园广播成为宣扬传统文化的主力军,通过广播大力宣讲中华传统礼仪故事,播放经典诗文吟诵等等,让中华传统文化真正走进校园,以提高学生文明礼仪素质。
(三)校本课程
我校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多方面渗透熏陶的原则,采取结合各科教学、融入校本课程的方法,使传统文化走进校园,走进课堂,走进学生。充分发挥思想品德课、语文及班会等课程、教材对强化中华传统文化精神教育的作用。结合各学科教学,精选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神题材的专题视听资料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此外,学校还专门开发了相关的校本课程,如毛笔、钢笔、粉笔书法课,民族乐器和古乐欣赏,国画欣赏等课程,从而让学生感受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以达到传承灿烂传统文化的目的。
(四)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活动
为把我校创建成为传统文化特色学校,努力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我校成立了“朗诵社”、“文学社”“棋艺社”等社团,开展多种活动,将传统的道德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心灵中去,逐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准则。例如,我校要求学生课前进行宣誓、唱国歌,培养学生们的爱国情操,对学生进行励志教育。并且要求各班在跑操前进行古文诵读,语文课前进行《弟子规》的诵读和学习,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古人倡导的“温、良、恭、俭、让”的 好行为在我校逐步掀起。
为了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增强学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情感,每年国庆节、五四青年节我校都会组织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演讲比赛以及革命歌曲比赛。另外我校以我国传统节日为契机,在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举办相应的活动,让学生在节日的气氛中深入感受传统文化。
同时,我校还举办形式多样的比赛,如经典诵读诗歌朗诵比赛、汉字听写大赛、中华好诗词比赛、成人仪式等,调动学生学习传统文化的积极性。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我国传统诗词文赋的精神内涵和审美韵味。
三、今后发展方向
传统文化进校园是对中国几千年来所积累的文化精髓的传承,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的今天,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尤为重要,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学生的思想素质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所以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应该始终响应国家十一五文化发展纲要的号召,下一阶段,我校将把更多的传统文化例如戏剧等带入校园,同时也更加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计划将仅存在沙河的传统民俗文化“藤牌阵”带入二中、发扬光大,使传统文化艺术在二中发芽、生根。
在今后的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施工作中,我校将始终坚持以引导激励为主、多方面渗透熏陶的原则,组建实施传统文化教育的师资队伍,主要由班主任、语文教师、政治课教师、音乐美术课教师组成。通过校本培训、外聘教师等途径培训教师,使我校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施工作专业化和规范化。
几分汗水、几分收获、几多付出、几多收获。我校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构建融合校园工作已经迈出了可喜的一步,学校还将不断努力,继续对学生进行民族传统文化教育,提升校园文化实力。为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贡献我们二中人的一份力量。
第四篇:传统文化进校园
征文——传统文化进校园
我校紧紧围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一主题,挖掘传统文化的当代价值,寻找传统文化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契合点,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知礼、懂礼、习礼在校园蔚然成风。目前已开设了戏剧表演、武术、经典诵读等传统艺术课程,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艺术融入学校美育过程中,吸引众多学生参与其中。
陶行知说,生活即教育。传统文化与生活紧密相连,孩子们只有在生活中了解它、喜欢它、使用它,才能成为传承传统文化的参与者和推动者。把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学校生活,是学校传承历史、开展素质教育、塑造学生人格的重要途径。
“戏曲文化进校园”就是要通过这种最具民族文化特色的艺术载体给予学生们唱念欣赏、身段体验、表演互动、色彩内涵、服饰文化、历史知识、道德教育的传递和普及。
首先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素养。具体体现在戏曲脸谱和服装上。脸谱的颜色、图案象征人物的善恶、好坏、性格;服装上的花纹、色彩缤纷,同样使学生加深对戏曲的理解和认识。再者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力。几个龙套走几圈圆场就是千军万马行过了万里疆场,这种虚无主义的传神表演能够让学生培养一种创造性思维。最后戏曲可以宣扬传统美德,教化群众。如《穆桂英挂帅》、《四郎探母》展示了杨家三代人精忠报国的英雄事迹和优良家风。这种精神无论是在战争年代还是和平时期都教育着千千万万的中国人。
经典诵读课程中让学生在诵读语言凝练、富有韵律、朗朗上口的国学经典使学生徜徉于国学经典之中,感受着祖国传统文化的巨大魅力。在诵读吟咏中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播种国学文化的种子,培养健全人格,用传统文化做生命的底色,为学生的人格发育奠基。
武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不仅能强身健体,还可磨练人的意志。孩子们穿着统一的武术服,随着音乐的节拍,喊着响亮、清脆的口号,一招一式彰显武术的神韵气度,上托、叉掌、架按、震脚,个个像武术行家,武出了武术操的阳刚气势与自信。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存高远,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健全人格的宝贵资源。学生时代正是一个人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形成的启蒙时期,通过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培养学生们的古典文化底蕴和健全人格的宝贵资源。围绕传统文化教育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德育主题实践活动,让学生们对领悟的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加深对优秀传统精髓的感悟,在行动中重植民族根本,让优秀传统文化精髓内化于学生之心、外显于学生之行。
第五篇:柏杨小学德育
柏杨小学德育采访
学校基本概况
乐山市柏杨小学原为通江镇柏杨村小,占地仅6.8亩、师生200多人。从2001年起至今,市、区两级政府先后共投资1000多万元,分期完成了柏杨小学的扩建,学校现占地25亩,校舍面积6200平方米,运动场面积14000多平方米,教学班36个、学生2256人,教职工104人。经过近十年的努力,学校师生先后荣获全国未成年人优秀美术作品征集活动先进集体和特等奖、科学在我身边“节粮活动”全国一等奖、“小小实验家”比赛全国团体二等奖。学校鼓号队、合唱团多次应邀参加市委宣传部庆“五一”文艺晚会、交通部交通文化建设检查文艺晚会等。近五年来,学校共创建省级首批“防震减灾科普示范校”;市级“绿色学校”、“依法治校示范学校”、“科技教育示范特色学校”;“乐山市政府普教科研成果一等奖”,区级“文明单位”、“教学质量管理特色学校”、“年终综合考核评估优秀级”等各类荣誉奖牌60多个。
一、校训:德能兼修,身心双健
二、德育理念:身心双健(心理健康,身体健康)
三、课程设置中的德育教育
1、低段:1、2、3年级开设品德与生活,一周两节
高段:4、5、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一周两节
2、音乐每周两节,美术每周两节,体育课每周三节,课程设置充分体现了德育德育理念身心双健。
3、每个年级每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都是班会课进行德育教育。
4、1—3年级上课时间8:30—15:10
4—6年级上课时间8:30—16:00
5、位于上午第二节课与第三节课之间有个大课间时间,这个时间段是全校一起做操的时间,柏杨小学的课间操不只是一个广播体操“七彩阳光”,还有一个兔子舞等三项内容一起组成的课间操。
四、为德育开展的校园活动:
1、升旗仪式。每周一早上都有升旗仪式。
2、节日(三八节、劳动节、母亲节、重阳节等)、纪念日主题教育,每期至少一次。抓住各类节日契机,每期各班根据不同的节日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如三八节我为妈妈做事,教师节为老师制作贺卡,重阳节有的学生与家长一同协作制作心意卡赠送给家里的老人,“五一”节进行爱劳动教育;“六一”节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文艺汇演;“读书节” 活动;三月五日举行入队仪式对学生进行少先队队史教育、文明礼貌及爱队爱国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了“手拉手”献爱心捐款活动,同时继续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教育,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增进爱国情感,提高道德素养。通过活动,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共同营造和谐的社会。如:王忠老师在市中区、井研的“孝亲尊师”感恩教育专题公益讲座,让所有听讲座的师生、家长懂得感恩父母、老师、长辈。每一次讲座都使老师、家长、学生感动的满面泪水;于2010年12月18日成都商报电子版第四版、2010年12月17日三江都市报A3版作了宣传报道。
3、班会。班会是最主要的德育教育。柏杨小学每个年级每周五下午最后一节课都是班会课。
4、感恩教育。家长会后组织捐款为峨边清贫学生捐款。
5、礼仪常规。从认知和行为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让学生在活动中增强文明意识。在全校开展“争创文明校园、文明班级、文明餐桌,争做文明学生和合格小公民”的教育活动,教育学生从学习和生活的细节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6、艺术教育。该校坚持每年举办一届校园艺术节、体育节、科技节,丰富校园生活,培养学生能力,张扬学生个性,陶冶学生情操,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
五、为德育开展的校外活动
1、社区看望老人活动:挖掘社会资源,与社区共建协议,建立校外德育基地,学校少先队大队部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到柏杨社区老人家去慰问。如:学校少先队大队部开展的 “心意卡传情”活动。在大队辅导员老师的带领下,大队部委员们带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心意卡片,热情的给柏杨社区的老年人赠送了心意卡和祝福,并送去了水果等慰问品,为老人扫地、收拾房间,学生们和老人们聊天谈心。在活动过程中,老人们对柏杨小区开展这类活动非常满意和高兴,同时也对队员们说出了他们的期望。
2、真心巡访,感受伟大
巡访红色基地:五通桥丁佑君纪念馆、乐山市公安文化中心、乐山市消防特勤中队、乐山市警犬基地等。队员们通过参观、考察等实践活动,体验党领导下取得的伟大成就,明白“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道理。
六、老师在学校德育开展中的作用——师表引领,耳濡目染
1、重视教师人文精神的塑造,引导教师牢固树立“三个意识”,即服务意识、质量意识、法规意识;发扬“四种精神”,即进取精神、创新精神、协作精神、奉献精神,鼓励教师争做教书育人的楷模,为学校的发展多作贡献。制定并严格执行《师德考核细则》,规范教师从教行为。以“展师德风采、创优秀群体、树教育新风”为主题,开展师德教育系列活动。全校教师牢固树立“以服务树信誉”的办学理念,在教学中面向全体,真心关爱每个学生;在生活中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学生耳濡目染,人文素养便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提升。
2、学校重视对教师的培训,通过教育理论学习,举办专题讲座,不断提高德育工作者自身素质。
3、加强以班主任为主体的德育队伍建设,每学期组织班主任培训班,学习有关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内容,互相交流班级管理的经验,通过学习培训,更新了教育理念和班级管理理念。
4、学校重视辅导员的培养,从目标管理实践中强化辅导员队伍建设,把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辅导员队伍列入学校工作计划中。为打造一支勤于思考、乐于奉献、团结协作、勇于开拓的辅导员团队,学校注重少先队辅导员选拔、聘任、培训、管理,并积极推选优秀辅导员参加省、市、区组织的各类培训班;在校内以“快乐辅导”为主题,以“纲要的落实”为抓手,以“多交流、多研讨、多实践、多观摩”为突破口,提升每月一次辅导员例会的质量和意义;另外,学校还聘请了社区、消防队、派出所等4名为校外辅导员。
5、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首先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加强辅导员的培训和业务指导,做到全员、全程、全覆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坚持以人为本,健全单亲、无亲学生档案,做好教育记录,活动中开展“手拉手,一帮一”、“同在一片蓝天下”等献爱心教育活动,使他们健康成长。
七、校园文化中所渗透的德育教育
1、根据《纲要》中关于育人的几个关键词 “健康、快乐、成长”,提出了 “让学校成为师生健康成长的乐园”的办学宗旨以及德能兼修—身心双健的校训;学校结合自身的办学特色,着力打造以“生命活力教育为主题”的柏杨文化,逐步提炼出以“活力柏杨,梦想天空”为理念口号的校园文化支点,初步确立了柏杨小学可持续发展校园文化建设的框架。
2、注重校园文化氛围的营造,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校报、黑板报、宣传栏、广播台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楼道文化(每个楼层文化标语都不一样,底楼一二三年级、)班级名片(每个班的教室外面都展示有自己结合自己班级特色的班级名片,上面有每个班级成员的照片。如,一年级外面展示的《小脚丫》)、活力楼、梦想楼的分层内涵,展现出丰富多彩、富有教育意义的材料;组织专题图片展览、专题节目制作与播放、专题环境布置、专题歌曲播唱等活动,倡导积极向上、文明高雅、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
3、注重凸显校园环境的美育功能,努力形成艺术化校园的特色,充分发挥校园环境的熏陶作用。走进校园,开阔的塑胶运动场,毕直的柏杨树,整齐的小叶榕,绿茵茵的草坪,优美和谐。校园环境体现了贴近学生生活,陶冶学生美好情操,提高学生人性修养的审美追求。
4、环保教育,通过宣传橱窗、校园广播积极宣传环保的重要意义,教育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组织开展以“爱护家乡环境,共建美好家园”为主题,开展美化家乡环境,爱护大自然和生态资源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爱鸟周、世界环保日、无烟日等各项活动,使学生树立了良好的环保意识。
八、学科教学——渗透德育
1、学科教学——挖掘德育资源。
在思品、科学等学科教学中,根据学生特点,发挥学科优势,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得真知,在实践中品味成功,在思索中激活思维,注重激发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端正学习态度,指导学习方法,为他们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使学生在提高科学素养的同时获得人文素养、道德素养的提升。
2、课程设置——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为了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发挥课程的德育功能,我校加强了德育课程建设,使原先单一的德育课堂向多元化发展。一是把传统班会课改为活动课,引进辩论会、演讲竞赛、研讨会、知识竞赛、“实话实说”、座谈会等形式,一课一主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心理需求,通过充满知识性、教育性、趣味性的活动,叩击学生心灵,激励其奋发向上。二是课外引领学生博览中外名著,品评文学佳作,感悟多彩人生,提高人文修养。三是开发活动课程,在丰富的文体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意识和坚韧的意志。课外活动时间,我校的器乐、篮球等兴趣小组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四是开设校外课堂。带领学生走出校园,到消防队、敬老院等单位参观体验,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中接受道德教育。
九、家校联系的德育教育
赵主任讲到,家庭与学校的德育合作开展的主要形式是学校老师和家长之间的电话联系。并且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中,家庭比学校德育教育更重要,更有用,但是,现在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对独生子女的娇生惯养为家庭中开展德育教育带来了挑战。而且,有些家长很无礼,一旦孩子在学校出了什么问题就会全怪在学校老师尤其是班主任身上,不会去找自己家庭中的德育教育问题。
十、德育教育的现状
1、柏杨小学在08—13年连续五年被评为“德育先进”
2、由于学生的个体有差异,基础也不同,所以在他们身上体现的德育水平都是有差异的,只要学生每天都有进步就行。
3、对于在德育上有困难的学生,全班学生和老师都会帮助这个学生。实在没有达到的也没有办法,只有大家一直帮助。
十一、德育教育的未来趋势
与教学相结合,每一门学科里面都渗透德育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