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西沟果岭休闲农业示范点申报材料
太原市休闲农业示范点申报材料
——阳曲县邓家坪农业示范园
一、园区概况
阳曲县邓家坪农业示范园(西沟果岭),初建于2006年,是集农业示范、观光采摘、科普宣传、休闲体验、餐饮娱乐、旅游度假为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示范园地处阳曲县泥屯镇万功山脚下西沟村西北端,南距太佳高速公路泥屯出口4公里,距黄东公路2公里,拥有得天独厚旅游资源优势。园区占地面积500余亩,现建有垂钓园水面1500平方米,窑洞别墅100余平方米、生态餐厅1座,年接待32000人次。培育林下散养生态鸡1000只,建设无公害蔬菜种植基地3亩、种植优质时令水果30多个品种6000余株,主要有苹果、梨、桃子、杏儿、樱桃、枣子、山楂、核桃、西梅等,均已试花挂果,所有产品品质优良,尤其是生长的苹果,个大色鲜味美,受到消费者的广泛好评。在2016年8月19日山西省展览馆召开的阳曲县旅游推介暨项目招商会上,西沟果岭被授予为“旅游放心农庄”。
二、园区发展规划
在成立初期,阳曲县邓家坪农业示范园与山西省农科院现代农业研究中心合作,提出依托现有的独特自然环境、优越的食品资源及现代人对绿色有机食品的需求和农业绿色生态环境向往的愿景。从基础农业观光层次提升至纵深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发展链,建设丰产栽培、生态养殖、生态观光“三位一体”发展布局,实现123产业的有机结合。
(一)丰产栽培
通过对原有果树进行培育、施肥、修枝整形,运用科技种植手段,提高优质苹果的产量,增加可观的经济收入,推动农业副产品销售市场。同时,在基地新建无公害蔬菜基地3亩,以结合乡村旅游开展农耕文化体验项目,种植生活所需的“无公害蔬菜”,整个生产过程,可供游客参观和亲自耕作,还可以直接销售无公害绿色粮食和蔬菜,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
(二)生态养殖
生态种、养相结合,互促共进,示范园建有生态养殖中心,饲养林下散养鸡1000只,年销无公害鸡蛋100000枚,主要以五谷杂粮、野生虫草为食料,无饲料喂养,此放养的土鸡肉质香、口感鲜美细腻有韧性、营养价值高。
(三)生态观光旅游
为了跟进生态观光深层次提升,示范园先后投入300万元用于发展旅游的基础建设、环境美化及科教文化等配套设施;近两年来,每年接待游客约32000人次,旅游客源以观光采摘、休闲度假、踏青自驾和养生保健旅游为主。目前分为果园、家禽养殖、生态餐厅、休闲娱乐、垂钓等五个功能区。
果园
主要有苹果园、樱桃园、梨园、桃园等。
西沟果岭以苹果为主打,从5月下旬到11月上旬,每月都有应季水果可供采摘(樱桃、杏、梨、桃、西梅、甜瓜、西瓜、核桃、山楂等)
1.樱桃园
樱桃(5月25日——6月20日)
西沟果岭种植的樱桃,外表色泽鲜艳、晶莹美丽、红如玛瑙,个大,果实富含糖、蛋白质、维生素及钙、铁、磷、钾等多种元素。
2.梨园
(1)红巴梨、夏巴梨(7月25日——8月15日)西沟果岭种植的巴梨,果大,果肉乳白色,采后经一周左右后熟最宜食用。果肉肉质柔软,易溶于口,多汁,味浓香甜,老少皆宜。
(2)玉露香梨、硕丰梨、猕猴梨 9月下旬——10月中旬
西沟果岭的秋梨,果肉白色,肉质细嫩、松脆,口味香甜、无渣,耐藏,在土窑洞内可贮至第二年4 月份。
3.桃园
水蜜桃、蟠桃(7月上旬——9月上旬)
西沟果岭桃园的水蜜桃,平均单果重260克,最大果重510克,果肉丰富,入口滑润不留渣子。刚熟的桃子硬而甜,熟透的桃子软而多汁,对于老年人和牙齿不好的人来说,是难得的夏令珍品。
4.苹果园
8月下旬至11月上旬,苹果陆续成熟,主要有嘎啦、夏丽、凉香、红星、浓红富士、宫腾、长富、晋富等八个品种。
西沟果岭,紧靠大山,紫外线强烈,昼夜温差大,有机质积累较快,大大利于苹果的生长,所产苹果色泽鲜艳,肉质细脆、甜酸适度,汁液丰富,风味浓郁。
尤其生长的浓红富、宫腾、长富、晋富等富士苹果,果实大,果形扁圆至近圆形。果面光滑,无锈,果粉多,蜡质层厚,果皮薄而韧。底色黄绿,着色片红或鲜艳条纹红。果肉黄白色,致密细脆,多汁,酸甜适度,食之芳香爽口,品质极上,果实极耐贮藏。
生态餐厅
园区修建餐饮部300平方米,可容纳200人同时就餐,餐厅提供以园区自种的有机时令蔬菜及自养家禽为主各种特色餐饮,不仅绿色健康,而且经济实惠,同时提供场所及设备让游客体验家乐生活。设有小型会议室,配置乒乓球台、休闲、娱乐等相关设施,为游客提供服务。
休闲娱乐
为供游客观光小憩,园区建有别墅窑洞5眼,150多平方米,冬暖夏凉,鸟语声声、绿洲依依、让人心旷神怡。同时可提供烧烤、露营场地。
园区已建成生态停车场1个,占地面积3000m,为旅游车辆(观光车,自驾车,电瓶车,山地自行车)停放。
垂钓
目前建有垂钓园水面1500平方米鱼塘,有鲤鱼、草鱼、鲢鱼等多种鱼类可供垂钓。让游客在烟雨飘摇之际享受野外垂钓之乐。
基础建设及相关配套设施
1.道路工程:硬化进园及园内道路3公里。2.示范园内排水工程、排灌系统科学合理。3.建有生态厕所3座。4.供电系统科学规范。
5.园区内配有WIFI设施,供观光游客免费使用。
三、环保、节能减排、安全规划
生态园区主要有营造林、生态养殖、基础设施建设、生产生活及旅游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弃物的因素特性,分别做水土保持、有害生物防治、施肥、废水、废弃物、及生活、作业安全措施。
1.水土保持
(1)林地清理时禁止炼山,提倡带状清山,防止水土流失;
(2)整地:整地尽量避开雨季作业,以减少和防止水土流失;
2(3)建筑工程尽可能减少土方量,同时采取必要的水土保持措施和避免雨季施工。
2.有害生物防治
做到以防为主、以早为主、以生态科技为主、种植业尽可能不使用农药、化肥、生态养殖实行无饲粮化,养殖放养、走地鸡,选购时严格执行植物、动特检疫制度,优合种养结合,互促共进,提倡施用农家肥等有机肥和埋青作业,尽量少用无机肥,以减少对水体、土壤的不利影响。
3.节能减排规划(1)节电措施
遵循绿色照明的宗旨,选用高效照明节能器具,合理规定各用房照度、照明高度,节约照明用电量,且充分利用自然光和安装节能灯。办公室、餐饮部、旅游服务区等需要购置时选购节能型空调和冰箱,并合理使用电脑、打印机等办公设备,不用电脑时以待机代替屏幕保护;调低电脑屏幕亮度;不使用打印机时将其断电。
(2)节水、废水措施
在日常生产活动中,采取节约用水来达到减排废水的目标,能循环利用的水一定要循环利用;种植区内各分散点的生活污水应通过化粪池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放。
4.安全
(1)加强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生产知识的宣传,提高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2)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保证从业人员具备必要的安全生产知识,熟悉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掌握本岗位的安全操作技能。未经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合格的从业人员,不得上岗作业。
(3)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必须了解、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措施,并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
阳曲县邓家坪农业示范园(西沟果岭)按照发展现代农业、生态休闲、旅游度假功能区的整体规划定位,依托城郊型发展的区位优势和西沟村独特的土壤、气候、地理条件以及传统优质水果栽培的技术优势,并以现代农业科技为支撑,力求打造特色品牌,带动周围村民300余户种植果树、瓜菜,年增收6000元/户。推动当地生态农业和果业的发展,增加了群众收入。
第二篇: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认定暂行办法
湖北省农业厅 湖北省旅游局关于印发《湖北省休闲农
业示范点认定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市、州、直管市、神农架林区农业局(农委)、旅游局(委):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建设的决定》,促进全省休闲农业持续健康发展,省农业厅、省旅游局制定了《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认定暂行办法》,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特此通知。
二〇一〇年九月十三日
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认定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推动全省休闲农业的发展,规范和提高休闲农业点的经营管理水平,满足消费者需求,增加农民收入,促进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休闲农业是指利用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和设施、农产品加工和农耕文化等农业资源条件,以农业产业为依托,为消费者提供观光、休闲、体验等多项服务,以促进农民就业增收和新农村建设的一种新型农业产业形态。
休闲农业示范点是指经营管理规范、基础设施健全、服务功能完善、示范带动能力强的单个或集中连片的多个休闲农业经营实体,包括休闲农庄、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示范园等。
第三条 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每年认定一次,有效期二年。
第二章 申报条件
第四条 经营管理条件。
(一)取得合法经营资格,正常经营二年以上;
(二)诚实守信,依法经营,依法纳税;
(三)管理制度健全,接待服务规范;
(四)年接待游客1万人次以上,营业收入达到200万元以上。第五条 基础设施条件。
(一)园区规划科学,各功能区布局合理;
(二)道路、通讯通畅,各种标识牌醒目明了,有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停车场;
(三)有安全、消防和救护设施;
(四)有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公共厕所布局合理,生产生活废污物排放达到国家标准。
第六条 服务保障条件。
(一)以农业为依托,有3个以上休闲项目,特色鲜明。休闲项目包括农业观光、自助采摘、垂钓和种植、喂养等农事体验(面积不少于100亩)、磨制、酿造等农产品加工体验、农耕文化展示、农业科普展、节庆活动、农家餐饮、农产品等特色产品交易等;
(二)从业人员在15人以上,其中吸纳农民就业在60%以上,参加过业务培训,重点岗位经过专门培训;
(三)有一定的接待能力,能同时接待50人以上,有专(兼)职讲解人员;
(四)餐厅、客房干净整洁,卫生设施达标。第七条近二年内,因下列任何一项问题受到有关部门查处的单位,不得申报:
(一)拖欠职工工资,或损害职工合法权益的;
(二)发生安全生产事故或者出售的农产品(食品)发生质量安全事件的;
(三)发生环境污染事件的;
(四)有经营欺诈行为或者偷税漏税行为的。
第三章 申报和认定程序
第八条 申报。自愿申报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的单位,向所在县(市、区)农业和旅游主管部门提出申请,填写《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申报表》,并报送相关材料,包括:申报单位综合情况、相关图片资料和证照复印件等。
第九条 初审。县级农业主管部门会同旅游主管部门对申报材料的完整性进行初审,并组织进行现场检查;初审合格的,向市(州)农业、旅游主管部门推荐。
第十条 复核。市(州)农业主管部门会同旅游主管部门对申报材料进行复核,对材料的真实性进行核查;复核合格的,向省农业厅、省旅游局择优推荐。
第十一条 评审。省农业厅会同省旅游局组织有关专家,对各地上报的休闲农业示范点进行综合评审,并按规定的认定数量择优确定。
第十二条 公示。经专家评审确定的休闲农业示范点,在“湖北农业信息网”、“湖北旅游网”上进行公示,公示期为七天。
第十三条 授牌。经公示通过的,由省农业厅、省旅游局审查批准、行文认定,并颁发“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牌匾和证书。
第四章 监督管理
第十四条 建立动态管理制度。
(一)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有效期满,需重新申报。
(二)有效期内,农业、旅游主管部门将进行不定期检查;对检查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并限期整改;限期整改不达标的,取消其认定资格。
(三)有效期内,出现第七条所列任一事项的,取消认定资格。第十五条 建立监测报表制度。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每半年向省农业厅、省旅游局报送一次《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监测报表》。
第十六条 对认定的湖北省休闲农业示范点,省农业厅和省旅游局将优先给予支持,并纳入湖北休闲农业指南,进行宣传推介。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在水一方;鼎模农场”休闲农业示范点
惠安县“在水一方·鼎模农场”休闲农业示范点是惠安农业“十二五”规划重点项目和惠安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对台农业合作重点项目,由福建大寨山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资创建于2009年,面积2300亩,总投资6000万元,位于黄塘镇下墓村和紫山镇官溪村,是一家集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休闲游乐、餐饮住宿、科普教育和环境保护等功能于一体的大中型综合性休闲农业企业,由“在水一方”、鼎模农场和生态商业园构成。其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离泉州市中心、惠安县城、沈海高速公路互通口和福厦高速铁路动车站仅15公里、8公里、4公里和2公里。经过4年来的不懈努力,示范点已于2010底初步建成并对外营业,较快地取得较好的经济效益,对当地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休闲农业发展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
本示范点遵循“以农为本,三产互促”的休闲农业发展原则,努力打造区域休闲农业品牌,计划总投资6000万元,分三期6年建设:一期“在水一方”为休闲游乐食宿项目,面积200亩,投资2000万元,已建成营业;二期 “鼎模有机农场”(原规划区与“在水一方”与生态商业园国家成一体,后因生态环境无法达到有机农产品生产要求而迁到毗邻的紫山镇)面积2000亩,已完成投资近1000万元,主要生产“鼎模牌”生态山茶油、红茶、蜂蜜、鸡、鸭、龙眼等十十几种生态农产品;三期休闲、美食、商贸相结合的生态商业园面积200亩,计划投入3000万元,已基本建成。
一、农业产业突出,示范带动作用强。本示范点位于惠安“后花园”、惠安台湾农民创业园的休闲观光农业体验长廊,符合惠安国土利用规划、城乡建设规划和台湾农民创业园建设规划,得到农业局等政府相关部门的批准和支持。项目根据区域山青水秀的生态资源优势,紧紧把握都市青少年儿童消费群体兴趣特点,围绕当地农业生产、农民劳动生活、农村乡土文化,在水资源充足的黄塘溪畔,建设“在水一方”项目,精心营造荷花塘、瑞莲池、木栈广场、农耕文化展示、休憩亭及数十亩的绿化花木等休闲景观,开发花园式的溪畔餐厅、咖啡屋,提供高雅舒适餐饮服务,开发水上漂、聚龙堡、赛龙舟等水上拓展训练项目,并利用水域清淤的泥沙建设儿童喜爱的游嬉沙场。利用旧有的废弃农场,建设鼎模有机农场,打造“鼎模”农业品牌。农场常年雇佣十几名(季节农民工100多名)当地“4050”失业农民制作绿色有机肥料,开发生产十几种禽、畜、粮、蔬、果类生态高端农产品,利用传统工艺加工生产蜂蜜、山茶油,产品价格高、供不应求。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现代模式,直接和间接示范带动周边农民300户发展生态农业生产。2011年,本示范点常年雇佣的20名当地固定农民工(占职工总数的67%)人年均收入24000元,带动的300户农户人年均收入16000元,比当地其他农民人年均收入(10000元)分别高出14000元和6000元,对当地农业转型提升、农民就业增收和新农村建设起到较强的示范带动作用。
二、经营管理规范。本公司依法成立,依法办理工商营业执照,依法经营,诚实守信,依法经营,依法纳税,热心公益事业,社会形象良好。管理制度完善,岗位责任明确,接待服务规范周到。肥料均采用自制的绿色有机肥,产品均为原生态农产品,自觉严把质量关,近三年内没有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和食品质量安全事故,无拖欠职工工资和损害职工合法权益现象。
三、服务功能完善。本示范点建有休闲宣传网站1个,发展规划科学、布局合理,主要含有水上娱乐区、运作休闲区、儿童游嬉区、农耕展示区、果蔬区、餐饮区、住宿区。休闲项目包括水上漂、赛龙舟、攻占聚龙堡等水上拓展训练项目,果蔬采摘、烧烤、游憩、棋牌等陆上项目,建有篮球场、羽毛球场、网球场、台球室、乒乓球室等运动设施,休闲、娱乐等设备完好,内容丰富、特色鲜明,知识性、趣味性、体验性强,农耕文化展示和农业科技普及、教育等设施完善。设有可容纳近百人的中型会议室1个;同时容纳500人就餐的餐厅(含包间)1个,餐厅和厨房卫生整洁,菜单印刷精美,地方特色菜点在20个以上;住宿部共近100个床位,各客房均配有固定电话、卫生间和电视、空调、热水器等服务设施和服务指南等宣传品,毛巾、热水器等用日常生活用品齐全,服务台设有固定电话、电脑和打印机,经营管理人员工均配备移动电话设有通讯、网络等设施完善。
四、基础设施健全。公共汽车直通“在水一方”园区,水泥路直通鼎模农场场部。“在水一方”园区内建有水泥硬化停车场1个近300平方米,道路通畅,设有园外路标4块,园内路标、指示牌16块、各类说明牌5块、路灯18盏;可分类回收垃圾箱8个,生态公共厕所2个,生产和生活垃圾、污水实行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符合环保标准,近三年内没有发生污染环境事件。各服务区均配有通讯设施,灭火器、救生衣、安全通道、医疗站等消防、安防、救护等设备均按相关部门规定配备齐全完好、有效,无安全隐患。
五、从业人员素质较高。我公司高度重视提高员工素质,注重加强人才培养。有健全的管理机制,完善的培训制度,坚持开展经常性的业务培训和考核,新招聘服务员岗前培训率达100%,医生、厨师、财务、驾驶员、救生员等关键和重点岗位人员均持证上岗。
六、发展成长性好。本示范点坚持“以农为本,三产互促”的产业发展原则,以农产品生产为基础,加工为提升,销售和休闲游乐食宿为关键,突出产业产品“自然生态”特色,所产山茶油、蜂蜜、鸡、鸭、龙眼等十多种农产品均为生态农产品,主销聚龙小镇,产品供不应求,在区域内已小有名气,目前已进入无公害农产品报批检测阶段,预计2015年底可达到绿色农产品标准;本示范点自2010年底开始对外营业,休闲业务飞速增长,2012年接待游客2万多人次,年营业收入近900万元,预计2013年全年可接待游客近6万人次,各项营业收入近1200万元,实现利润100万元。2014年,生态商业园建成营业后,预计年可接待游客30万人次、实现年营业额5000万元以上。
第四篇:休闲农业
东北地区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分析
摘要:观光农业是一种以农业生产为依托并结合现代旅游的一种高效农业。本文以东北地区的现代休闲方式和观光农业发展为中心,介绍了东北地区的生态旅游特色和资源优势,分析了东北地区休闲农业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环境下的发展状况和前进方向,探究了农业休闲旅游对社会生活和生态环境带来的影响,提出了东北地区观光农业存在的问题和相应的发展策略。
关键词:东北地区 观光农业 旅游特色 发展策略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任务,农村、农民也是实现社会主义可持续发展的重点关注对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旨在提高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以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发展为我国农村的环境建设和农业发展注入了生机。这种新型的农业旅游方式将地区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农村的风土民情结合起来,开创了一种高效、环保、多样化的农业发展之路。
东北地区农业人口众多,自然资源丰富,具有发展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旖旎的冰雪之色、怡人的边境风光、壮阔的草原森林,这些充满豪情的自然资源特色吸引着无数游客。下面我们对东北地区的观光农业进行分析。
一、东北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状况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东北的景观自古以豪迈著称,其自然环境自然拥有壮阔激昂的特色。近年来,东北地区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正处于快速发展的阶段,乡村旅游、冰雪旅游、边境旅游、草原和森林旅游等皆打造出了自己的特色品牌,知名度不断提高。生态旅游的发展对东北地区老工业基地优化经济结构、促进就业、扩大开放等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东北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特色
第一,东北地区的景色以冰雪风光为品牌向外推广。每年1月5日开幕的“哈尔滨冰雪节”吸引数百万来自国内外的游客前来观赏游玩,仅每年国外游客消费总量就超过20亿美元,而每届冰雪节的总收入更是多达70亿美元。滑雪、赏冰灯、做雪雕的乐趣让每一位前来观赏的游客流连忘返。而东北其他大型城市都有以冰雪为主题的著名公园或景区,像长白山天池、阿尔山冰雪度假村、莲花山竞技滑雪场等,吸引的游客不计其数。
第二,东北地区以草原森林资源为依托打造生态避暑度假旅游城市。呼伦贝尔草原总面积约10万平方千米,天然草场占80%,3000多条河流纵横交错,500多个湖泊星罗棋布,结合当地特色的民族节庆活动,组成了呼伦贝尔多样性生态旅游区。大小兴安岭则是喜欢森林养生和动植物科考的游客们的天堂。当下,森林和草原旅游十分切合人们追求的绿色生活、健康生活的理念,为需要释放学习
工作压力的现代人提供了良好的休闲方式。
第三,东北地区的观光农业以大中城市为目标,面向对象主要为大中城市的市民。近年来,农民艺术家赵本山先生将东北二人转艺术推向全国乃至世界,《马大帅》《乡村爱情》等系列电视剧不断热播,东北的乡村风情和带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色彩的文化赢得全国许多观众的喜爱,致使东北“农家乐”系列的旅游形式受到火热的追捧。许多城市人口在节假日来到东北农村感受来自剧中的氛围,坐热炕头吃农家菜,看大秧歌听二人转,吃土鸡,摘野果„„正是这种曾被认为“土得掉渣儿”的形式得到众多城市游客的喜爱。丹东凤城大梨树村正是这种形式的典型代表,“八山半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和庄园”,这里以农业观赏为特色,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民族风情,在这里可以享受田园诗歌般的美妙生活。
第四,东北地区的生态旅游富有浓郁的少数民族风味,也为这片白山黑土地增添了无限的色彩。东北地区边境省份共有全国53个少数民族,满、朝鲜、蒙古、回、达斡尔、锡伯、赫哲、鄂伦春、鄂温克和柯尔克孜等10多个少数民族世代居住于此。充满特色的民族文化成为观光旅游的重点。以呼伦贝尔为代表的蒙古族特色、以沈阳故宫为代表的满族特色、以长白山为代表的朝鲜族特色、以驯鹿和雪原为代表的鄂温克族特色等等。广袤的东北大地养育了这些少数民族儿女,而这些少数民族也以自己的文化点缀着这片土地。
(二)东北地区休闲观光农业的发展目标与方向
东北地区正处于老工业振兴与新兴支柱产业发展的重要阶段,生态农业旅游可以成为促进产业调整、带动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因此,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扬长避短,突出优势资源,打造出品牌与知名度,将东北地区建设成为世界闻名的冰雪休闲度假旅游区,国内一流的生态、冰雪、避暑、边境、民族文化旅游胜地,形成鲜明的特色。同时,注意以优质资源为核心,以中心城市为枢纽,不断扩大规模与覆盖面。辽、吉、黑三省及蒙东五盟市结为一个有机的整体,突破行政边界与空间的格局,实现东北地区大范围生态旅游网络结构的建设。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东北地区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季节性过强,旅游旺季较短。农业观光与其他景观观赏最大的不同在于季节性明显。无论是赏花还是摘果,持续的时间都较短,时节一旦过去,旅游立刻进入淡季。而东北地区生态旅游主打的冰雪品牌更是被局限在了冬天,淡季期间游客数量稀少,旅游收入也相应的减少,而巨额的场地维护等费用给产业造成巨大负担。
二是观光农业数量众多,而项目过于单一。观光农业的火热发展导致很多投资者盲目建设生态园区,致使经济效益过于分散,收入下降。调查结果显示,全
国90%的观光农业园区处于亏损状态,东北地区的状况亦十分严重。而且受到气候、土壤等条件限制,东北很多观光园区的植物种类较少、生态形式单调,且雷同状况严重。
三是经营管理不规范,服务质量较差。东北地区很多农业旅游产业处于小型民营资本进行运营,加上执法渠道不畅等原因,经营管理十分混乱,游客意见很大。而作为主要运营方式,很多“农家乐”不具备经营条件就开张,存在卫生条件差,服务质量差和“宰客”等现象,严重影响了东北地区整体的旅游形象。
四是不注重生态效益,环境破坏严重。生态农业旅游应遵循“自然—经济—社会”的原则,景区的开发应严格遵循这一原则。部分地区片面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不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和破坏,过分依赖非自然的技术手段,大兴土木,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而且,很多所谓的“废品”(如秸秆、粪便等)等资源没有被很好的利用。
五是没有确定的市场定位。东北地区的观光农业对客源市场的分析还不够到位,结果就是不能对旅游产品做出正确的商业价值判断,缺乏特色产品,致使旅游形象难以确定。同时,对于市场的变化没有产品的升级换代,旅客的重游效率很低、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三、东北地区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
一是科学规划,统一布局。生态农业旅游区的内容选择和市场需求在布局时皆应该统一考虑。首先应做到因地制宜,不同的地区要突出当地特色而非盲目跟随风潮,避免盲目建设。其次要兼顾层次,尽量避免季节性明显问题,不同季节设计不同活动,可以尝试利用各个文化节日来设立不同的主题,增强景区的利用效率,提高收益。
二是理顺管理体制,提高服务质量。对于景区管理,宜采用“经济、行政、法律”三位一体的综合管理体制,以法律为核心,通过经济调控和行政监管的方式进行管理。同时,也要对农民价值观进行正确的引导,营造让游客舒心的乡村环境,并对服务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保证提供有素的服务。
三是加强环境保护,充分利用资源。新景区的开发应避免对自然环境和人文景观的破坏,主要采用添加、点缀的手段,而非损毁重建。例如,与其削平山头间旅馆不如山林之中隐映木屋。同时,相关部门应定期检查景区内水库河流的水质,对污染水源的单位进行处罚。另外,应在各个景区推广可再生资源或新能源的利用,比如使用沼气或太阳能等。
四是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东北地区观光农业仍处于低水平阶段,应该借鉴其他地区的开发经验,并结合本地资源形成自我特色。充分利用国内外实力雄厚的农业园区的高新技术与管理经验,使东北地区的生态农业旅游得到较好较
快发展。
以上就是我对家乡东北地区的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的一些理解和想法,希望和各位老师、同学进行交流、分享,也祝愿家乡的观光农业与生态旅游业可以得到更好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述.黑龙江省发展观光农业的若干思考.2006,5:105--107
[2]李长健.欧阳柳萌.旅游观光农业中的环境法律制度研究.社科纵横2011,2:50—53
[3]赵妍.浅谈我国观光农业现状及未来发展方向.农业科技通讯2011,12:42--43
[4]沈伶俐.辽宁兴城市观光农业管理浅析.吉林农业下半月.2010,3:90--91
[5]钟春艳.周连第.观光农业园的绿色营销策略.商业研究.2009,8:71--74
[6]高敏.长白山区域生态旅游规划的思考.城市建设下旬.2011,4:24--24
第五篇:休闲农业
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情况汇报
字体大小:大 中 小 编辑整理:北京农家院网 发表评论:说两句 展示农家:
广告服务
一、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
黟县是一个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县,境内生态环境良好,田园风光优美,灿烂的人文景观与秀丽的自然风光交相辉映,拥有丰富的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
黟县是我国发展休闲农业和开发乡村旅游最早的地区之一。
早在1986年,黟县依托西递古村落丰富的文化资源和周边优美的田园风光,开发设立了西递旅游服务点,标志着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起步。经过2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以来,黟县提出了“围绕旅游抓休闲农业发展,抓好休闲农业促进乡村旅游发展的总体思路”,加大了农、旅结合的力度,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国家农业部、国家旅游局和安徽省农业委、旅游局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目前黟县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十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即:
以世界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为代表的古村落观光游已成为乡村旅游的龙头;
以第一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五里、深冲为代表的旅游专业村不断发展;
以木坑竹海、打鼓岭等为代表的乡村生态休闲游正在发展壮大;
以龙池湾农耕文化园、竹海人家、秀里农庄等为代表的农家乐旅游效益日益明显;
以“猪栏洒吧”“南山堂”等为代表的度假体验旅游新业态正引领古村落乡村旅游转型升级;
以山地车、公路自行车、徒步、露营等为代表的乡村体育休闲旅游发展势头强劲;
以摄影、写生、影视拍摄等为代表的文化、艺术创作专项旅游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以柯村胡门皖南花猪、黑鸡养殖为代表的特色养殖业富民效益日益壮大;
以国家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金星工艺厂、民间工艺厂为龙头的旅游商品产业初具规模;
以4万亩桑园、2万亩有机茶园为基地、以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华盛集团、惠达食品公司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的带动致富作用日益显现。
目前,黟县境内共有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景点22处(其中4A级景区4个、3A级景区2个、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2个);旅游专业村6个、省级农家乐旅游示范点4个、星级农家乐示范户17家,涉及全县8个乡镇;国家级旅游商品定点生产企业2家,省级1家;以木、竹等农副产品为原料的旅游商品个体私营作坊150多个,已形成四大类、1200多个品种的旅游商品系列,同时,发展了5个旅游商品购物市场和700多个购物摊点、门面;叶村、黄姑村、宏潭村、五里村分别被评为省级一村一品专业示范村;万亩蚕桑生产标准化生态基地荣获“全国农产品加工业示范基地”称号。2010年,全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接待量突破400万人次,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总收入达24亿元,其中农民从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直接受益3.8亿元。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直接对地方财政贡献率达30%,对地方税收贡献达34%,重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景区农民人均纯收入已超7000元,其中67%来自休闲农业和旅游业。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直接和间接从业人员已超过3万人,占全县农村劳动力就业人口的40%以上。我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产业规模、财政贡献、带动效应、品牌影响、富民效应、业态发展、入境人次等方面发展成效显著,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已经成为我县县域经济发展最具活力的动力产业,成为扩大开放的先导产业、结构调整的优势产业、生态文明的绿色产业和改善民生的富民产业。
二、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优势与潜力分析
(一)比较优势。目前,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从全省乃至全国来看,无论从产业规模、财政贡献、带动效应、品牌影响、富民效应、业态发展、入境人次(2007年已超过10万)等方面来看,发展应当是成功的,特别是近几年来,通过传统农业与旅游产业的转型升级,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更加彰显其自身的特色。一是资源一流、品牌一流,与国内其它类似县相比毫不逊色。二是连续四届举办的两大国际性节
庆活动和休闲农业展示活动,提高了黟县的知名度,培育了自行车、户外运动、摄影采风、写生修学、农业休闲等专项旅游产品市场。三是积极开展中法乡村旅游国际合作,并在法国先进的乡村旅游发展理念的指导下,引进国内外品牌企业参与黟县乡村旅游发展,在促进古村落乡村旅游业态的转型升级方面,已取得初步进展。四是以旅游商品骨干企业为龙头,以农民家庭作坊为支撑,带动全民参与的旅游商品产业已形成一定的规模和基础,在解决就业、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旅游综合效益方面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
(二)潜力分析。黟县地处皖南山区腹地,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十分丰厚的地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极其丰富,主要表现在:一是中国传统文化乡村资源保存良好,除西递、宏村外,黟县目前还保存有大量的有原住居民居住的古民居、古村落资源,仅黟县盆地就有古村落23个,古民居2000多幢,且周边田园风光优美,是国内罕见的最具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乡村的典型代表,也是最具有国际旅游市场价值和文化休闲旅游开发潜力的乡村旅游资源;二是黟县西北地区四乡400多平方公里的范围内生态环境绝佳,自然风光优美,山村风貌一流,人口仅2万多,发展休闲农业、生态观光、休闲度假旅游前景十分广阔,目前基本处在未开发状态;三是丰富的绿色农产品、土特产品和传统的手工艺为发展旅游商品产业提供了良好的资源基础,有利于延伸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产业链,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协调发展。
三、黟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方向
随着黄山市大旅游交通设施的改善,黟县的农业与旅游资源开发潜力十分巨大,黟县已经将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写入“十二五”规划,作为“十二五”发展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抓手。十二五期间,我县进一步加快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把黟县打造成一个以国际市场需求为标准的世界级的国际化乡村旅游目的地。
一是以中法徽州乡村旅游合作黟县示范区项目为重点,依托黟县盆地内非遗产地古村落和农业生态乡村资源,打造高端的国际化农业生态型乡村休闲度假游新业态。
二是以黟县西北山区国家级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为抓手,依托山区原生态乡村资源,打造国家级农业生态休闲旅游示范区新板块。
三是以实施西递、宏村旅游综合提升工程为契机,依托世界文化遗产地的品牌影响,打造世界级的徽文化遗产地旅游区新典型。
四是以中国黄山国际山地车节为平台,依托一流的乡村山地车赛道,大力发展体育休闲、户外运动专项旅游项目,打造前景广阔的体育和户外休闲旅游新亮点。
心动了吧?美妙京郊游从这里开始:请进入京郊旅游线路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