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小学德育工作的途径与方法
浅谈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摘 要: 德育教育是基础教育工作的重点,在小学日常德育教学中融入、培育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了师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坚定性,也提高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能力,校园处处盛开着温馨、和谐、美好的幸福之花。更多 摘要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学校是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主阵地,对小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至关重要.因此,学校要通过打造校园文化、强化课程建设、丰富活动载体、树立先进典型、拓宽育人途径帮助学生从小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让小学生形成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习近平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坚定不移地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到学校德育中,融入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 24个字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如何抓住机遇立德树人,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呢? 摘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角度提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习近平同志指出:“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这一重要讲话精神,就是要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娃娃抓起,从学校抓起,做到坚定不移地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融入到学校德育中,融入到中小学教育全过程,教育引导青少年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努力把他们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 24个字涵盖了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如何抓住机遇立德树人,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呢? 小学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总结
自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校园活动以来,我校积极行动,制订了实施方案。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宽泛、不易理解的特点,学校确立了以开展活动为载体,通过活动向学生渗透核心价值观思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学雷锋活动结合,与行为习惯培养结合,与学习美德少年先进事迹和争做美德少年结合。努力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健康的心理情感、高尚的道德品质。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深刻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付之于行动。具体活动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学校成立了由校长王燕冬任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确保活动的顺利扎实开展。
我校对教师实行师德师风“承诺”制度,营造齐心正风鼓干劲、创新实干促发展的良好氛围。对学生开展“四个一”活动:即举办一次知识讲座;组织一次主题班会活动;主办一期主题黑板报;观看一部革命题材的影片;向学生渗透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与行为习惯培养结合起来。倡议学生“向不良行为告别”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使学生真正懂得了文明礼貌的重要性,在全校形成了人人懂文明、人人讲文明、人人践行文明的良好格局。
二、加大宣传,营造氛围:
1、广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集中教育活动,建立了以班主任为主体,任课教师齐抓共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格局,并把班级管理和育人效果纳入了教师个人考核。
2、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利用校园文化,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学习氛围,通过 LED 屏在校内宣传,在校园滚动显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 24 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和总书记对少先队员提出的“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16字要求,让全体师生熟知于心。
3、通过校园红领巾广播站、手抄报、黑板报、墙报、宣传栏等阵地宣传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四方面基本内容。激发广大师生的参与热情。校园宣传栏上张贴“善行义举榜”,使学生看到学习的榜样,人人践行核心价值观,争当文明好少年。
三、开展活动,践行价值:
1、为教育和引导师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为“中国梦---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而勤学奋进的远大理想,举行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启动仪式。利用周一升旗仪式开展了“核心价值观引领我成长”主题教育。
2、为切实把习总书记提出的“记住要求、心有榜样、从小做起、接受帮助”十六字要求落到实处,9月24日下午,年已70岁的陈功瑞爷爷作为郊区红领巾德育教育宣讲团的成员之一,在学校进行了《小学生社会主义价值观》的思想教育活动。他用具体真实的事例,生动地讲解了小学生为什么有价值观?及红领巾的重要性,教育学生勤学本领,践行价值观。要注意自我要求,心中有榜样,从小做起,互帮互助,树立正确的人生观、社会主义价值观,长大报效祖国。宣讲结束后,每个学生写下了心得体会,提高了我校学生的思想认识。
4月24日下午,我校邀请区团委、少工委讲师团团长陈功瑞爷爷作了“小学生学习雷锋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德育宣讲活动。学习雷锋热爱共产党,感恩党,感恩新社会的为人民服务思想,雷锋出差做好事不留名,党的光辉照万代。学生要学习雷锋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牢记习主席提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八个大字。对照自身不足,以雷锋为榜样,发扬雷锋“钉子”精神,做一个社会主义新人。陈爷爷号召小学生要肩负建设未来国家的重任,从小思想好,学习好,行为好,高高兴兴上学,安安全全回家。学生写下了深刻的体会,把感想变为行动的动力。
3、开展“核心价值观记心中”主题队活动。辅导员由浅入深、循循善诱,少先队员们积极结合生活实际积极发言,讨论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各方面内容,畅谈着自己学习核心价值观的真切感受,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实现价值的自信心,勇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楷模。
4、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念引进课堂。经常把爱国将领、敬业英雄、诚信商人、身边善人的事迹编成故事,讲解给孩子们听,教育引导广大学生了解和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理解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5、开展文明校园创建活动。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卫生习惯、节约习惯和良好的交通习惯为主题开展体验活动,督促同学们改掉不良习惯、树文明新风,争做文明小公民。
6、开展“我的中国梦”中华魂读书演讲活动,六年级郭嘉美获区级、镇级演讲比赛奖。六年级郭立菲在山西省飞翔杯作文竞赛中获三等奖。郭和平老师获指导奖。同时郭立菲被评为市美德少年。
7、组织学生观看“学道德模范、诵中华经典、做有德之人“专题片,学生通过观看道德模范的先进事迹,朗诵中华经典文化,使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发扬光大,进一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同时观看法制宣传片,观看交通安全、禁毒宣传、安全教育专题片,提高学生知法、学法、用法水平,培养自我保护意识,懂得珍爱生命的教育。
通过全体师生的努力,利用有效的活动载体,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我校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氛围。今后,我们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德育工作紧密结合,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根本,深入推进素质教育,广泛开展“中国梦”主题活动,扎实开展践行核心价值观特色教育活动,创新工作思路,创新工作形式,努力开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局面,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莲山课件 原文地址:http://web.5ykj.com/jiaowu/56901.htm
摘要:小学阶段在人的一生中是启蒙智力与能力、培养优良品德和良好生活习惯的最佳学段。小学教师的品德修养尤为重要,小学教师应从“斜事做起,牢记学校无大事事事有教育,教师无小节,处处是楷模的教诲。小学教师的师德应有以下几方面的师德意识和修养。
一、热爱学生是师德的灵魂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必须有老师的“大”爱来呵护学生的成长。高尔基说“谁爱孩子,孩子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教育根植于爱,爱心是打开小学生心,开启小学生道德和智慧,塑造小学生美好人格的金钥匙。在和蔼可亲、笑容可掬、民主宽容、公平无私、刚柔相济的教师面前,小学生会觉得自由愉悦,与教师心灵相通, 情感交融,小学生会亲其师,信其道。面对升学竞争、面对分数第一的教育现实面前,老师一碗水端平,赏识好学生,喜欢“坏”学生。多一把尺子衡量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倾注
自己的全部情感,换回学生真心的拥护和爱戴。对暂时学习困难的学生,更要持宽容的态度, 不厌弃,诲人不倦,耐心帮助,期待进步。爱学生就不会发生体罚和变相体罚学生的事情。
二、理解是热爱学生的基础理解学生就是要走进学生的心里,洞悉学生的喜怒哀乐, 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理解学生就是不用成年人的眼光看学生,教师以孩子的心态看待孩子,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需求和期望;理解学生就是不对学生的所作所为求全责备,而是对学生的一点点成绩给予充分的肯定,在学生的学习或者生活出现困难时及时送上精神和物质的援助。教师真正理解了学生, 在学生学习成长中出现困难时给予理解和帮助,就能化解学生一时的焦虑和胆,学生也必定会把教师视为自己永远的朋友。
三、尊重学生是成为优秀教师的前提小学生是公民,他们有一定合法权益和人格尊严。尊重学生首先要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价值,也就是承认学生作为“人”的一种文化存在, 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蹲下来跟学生说话”,要少一点教育者的威严,多一点慈母般的温和;少一点公众场合的批评指责,多一点两人世界的情感交流。要满腔热情地给予鼓励和肯定,使学生对自己充满信心;要千方百计为学生创造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品尝成功的喜悦。尊重学生还要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不断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要彻底改变教师主宰课堂的现象,使传统的严格意义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不断让位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真正的“学习共同体”。要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给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自己安排学习时间的机会。只有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习的主体地位的交往,才是真正的平等交往。
四、言谈举止的榜样示范是师德的具体表现黑格尔说“教师是孩子心中最完美的形象”。模仿是小学生良好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途径,教师的“偶像”示范作用影响学生的一生。学校里的小学生、小事、小节,必须用教师的大德来哺育和感染,才能培养出参天大树。
因此,无论是数学教师的简单的加减乘除,语文教师的听说读写,美术教师的画画写写, 体育教师的蹦蹦跳跳,音乐教师的唱唱笑笑等等,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应当成为楷模。一是仪表示范,教师随时随地都要给学生留下端庄的仪表、朴素干净、整洁大方的形象。二是语言示范,脸上表情写满了一个人的情绪。我们工作对象是有生命、会思想的孩子,教师应时时要以饱满的情绪、高涨的热情去感染每一个学生。三是性格示范,教师良好的性格是积极的教育因素,性格是身教的重要方面。教师对现实生活持积极乐观的态度有助于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热爱生活、尊重他人的品格。教师有稳定的情绪,有助于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教师坚韧的意志,有助于学生形成坚毅的品格和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四是行为示范, 教师的行为应充分表现其教育性,在讲课时应体现语言美,操作时表现出协调美,板书时表现出文字美,教态中展现气质美,运动、劳动和其他活动中的动态美,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五是人格示范,学生是教师的镜子,教师的人格时时处处影响着学生。教师要做到诚实守信,求真求直。要按照我校的教师行为准则的要求。凡是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凡是学生能做到的,教师必须做到。凡是答应学生的事情一定保证做到、做好,决不失言。小学教师的事业就如同泰戈尔说的“:花的事业是尊贵的,果实的事业是甜美的,让我们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的事业是平凡而谦逊的。”小学教师就应像那最早露出泥土的一片嫩叶,在点点滴滴中体现教师的高尚师德,促进学生的发展成长。
第三篇:小学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
社会的发展,教育的进步与革新过程。学生中暴露的种种问题,实际上多数是与心理问题相关的,所以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教育是很重要的,如果抓好了心理问题,注意把心理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将收到很好的成效,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1心理教育和德育教育在实践教学上的整合
小学思想品德课是比较传统的德育课程,在这类课程的教学实践中,可以考虑将心理健康的内容融入到相关章节中去。小学教师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实际以及小学生的个性成长特征,将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有机地整合起来,从而获得良好的教育成效。具体而言,首先,要实现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在课程上的整合。比如,如何与他人进行交往、如何正确地看待自己、如何找寻真挚的友谊等,使得德育工作更加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和心理实际,引导和帮助小学生在正确调节心理状态的情况下掌握更多的德育知识。其次,学校要定期或者不定期地为学生举办诸如考试前的心理指导、道德事迹褒奖等相关健康讲座,并且借助板报、橱窗和墙报等形式大力宣传相关心理健康知识和德育理念,在潜移默化中加深小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工作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不仅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而且促进他们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最后,教师可以根据本班学生的真实状态,运用相关的心理健康调查表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心理调查,并且建立相应的档案,在更大的程度上了解和掌握每一个小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并将所获得的这些信息和数据融入到德育教学中去,开展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科学教育工作。2关爱学生,以学生为主体
“爱是教育的根本”,善于接近小学生,体贴和关心他们,多和他们谈心、游戏,了解学生内心的想法。因为爱是双向的,如果学生感觉不到班主任对他的爱,他又怎么会爱老师呢?所以班主任首先要爱学生。在每一个班级集体中,都有一些在学习上、思想上后进的学生,他们常常很自卑,也有的十分调皮,让班主任头疼。但作为小学班主任,也不能只把注意力放在那些成绩好的学生身上,更要关心和重视学困生的教育引导工作。小学心理教育融入德育教育的教学,这是一项艰苦而耐心的工作,学生朝气蓬勃地向前发展时,老师应更加努力地投入到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去。3学校与家庭双效应
要想获得更加理想的教学成效,学校与家长就要密切地沟通和配合,在家校合作的情况下为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以及品德能力的提升提供更多的活力源泉。这就要求教师加强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掌握学生的家庭情况、父母之间是否和谐以及父母对孩子的态度等,并根据掌握的情况制定一系列的教育措施。比如,教师可以通过开设主题性的亲子活动、以“我眼中的幸福家庭”为主题的演讲活动等方式,调动家长与学生积极参与其中的主动性和热情,在活动中让学生和家长都能够感受到关怀和温暖的重要性,以此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其对孝顺品德的深刻理解。与此同时,小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在很大程度上都受到了家长的影响,因此,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的重点还应当放在家长身上,这首先需要教师要通过工作之余的自我充电,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以更加宽阔的视野,通过家长会、家长茶话会等手段掌握家长的教育理念、生活态度等,对不恰当的想法和规划,教师要给予合理的引导和建议,从而为小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更加和谐的环境和氛围。再有,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的作用,校园的黑板报、展示牌里的内容除了陈列有关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内容之外,还要将家校合作的最新情况,包括图片、文字、图画等展示出来,让学生在随处可见的文化熏陶中逐步成长,也进一步提高了家长积极配合的热情。总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内容是丰富的,我们不能用其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坚持到底。教学方法也不是孤立隔开的,很多时候一节课会选择多种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方法配合,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弥补缺点。心理健康教育的必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同时,这也是一项很讲究科学与方法的工作。我们要坚持科学的态度和遵循心理发展规律以及在正确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结合心理学基本原理和运用科学的方法,深入全面地了解学生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为较好地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提供现实的可能性。新课改的日益推行和深化,为小学教育工作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和更大的挑战,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工作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系统的工程,需要我们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合理的方法和策略。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要不断地总结实践经验和借鉴精华,在更深的层次上做好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的整合工作,促进小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高,为素质教育获得更辉煌的成就提供活力。作者:高霞 单位:陕西省商南县过风楼镇中心小学
第四篇: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现状与改进策略
1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现状分析
目前国家越来越重视小学阶段对于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由于小学生年龄和性格的特殊性,还有性格形成的特殊阶段,德育教育的重要程度可想而知,但在具体教学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尤其是在农村小学的德育教学中问题更为突出,具体表现为以下几点:
1.1由于消息闭塞,农村德育教育不符合时代要求:很多农村深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地域闭塞,与外界沟通很困难,教学信息不够畅通,教学资料的传递也不够及时,导致农村小学各科目教学都受到限制,德育教育更是如此,教师获得信息的渠道较少,与城镇学校的交流有限,加之部分城镇和教育部门不够重视,导致偏远地区的德语教学成为难以解决的问题。
1.2教师承担教学任务重,德育教育内容涉猎不全面:很多农村小学教学多是这种模式,教师既是班主任,又是多种科目的任课教师,甚至个别落后学校一个年级的教师几乎承担了所有科目,数学语文等主要科目已经占据了教师很大一部分精力,德育教育的时间和课程设置自然就减少了,加之个别教师不重视,教学压力较大,教学任务繁重,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1.3传统的德育教学陈旧,教学手段单一:部分农村小学思想品德教育十分简单,教师依照教材按部就班的讲解,枯燥而乏味,课堂教学与小学生的互动很少,教学内容都是理性知识,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对于思想品德教育课缺乏热情。其次,由于个别农村学校的条件艰苦,学校设备设施不齐全,学校没有经济能力购买多媒体教学设备,使教学停留在原始教学层面,没有明显进展。2加强农村小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意义
2.1有利于小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小学阶段是孩子们接受教育的初始阶段,也是小学生人生启蒙的阶段,小学生年龄小,性格活泼好动,人格和品德意识尚未形成,这一阶段的思想品德教育非常重要,关乎到小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培养,关系到小学生正确学习和生活习惯的形成,尤其农村小学生父辈接受教育较少,要想改变命运就必须接受全面的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就是小学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不可缺少,小学生在正确的德育教育引导下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为其将来的发展奠定一定的优良基础。
2.2有利于培养学生与教师的感情,有效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思想品德教育主要内容在于提高小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认识事物发展的规律,遵守自然法则,遵守社会公德,知晓一些法律常识等等。德育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小学生养成好习惯,形成好性格。加强德育教育有利于教师与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建立,教师关心学生,尤其是一些农村留守儿童,他们的心理健康近些年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教师要与他们多接触,多沟通,对这些孩子做好心理疏导和德育教育,代替父母对他们的行为进行合理约束,为他们健康发展负责。德育教育还有一个重要作用是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是符合我国提出的素质教育的具体要求,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3加强农村小学德育教育的策略探析
3.1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保障德育教育硬件:一些农村地处偏远地区,经济比较落后,小学教学环境比较恶劣,学校的基础设施不够完善,这些都是阻碍德育发展水平的因素。相关部门和城镇领导要积极重视这一问题,从政策上和资金上予以支持,完善农村小学的基础教学设施,保证教学所需的资料的购买和设置,保证德育教育的硬件得到满足,这是德育教学的基础。
3.2加强德育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教学创新:师资力量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方面,教师专业素质不够,德语教学工作不到位,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就不可能进展顺利,因此,构建专业的教师队伍是亟待解决的问题。根据现在农村教师缺乏、工资较低的情况,有关部门要予以调整,使一些教师能够有留下来的可能,这是保证师资力量的关键所在。其次,要加强现有教师的专业水平和德育教育经验,定期为农村教师培训德育知识,保证教学水平的提升。
3.3关注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和心理健康疏导:目前农村有很多留守儿童,由于经济落后,一些家长不得不外出打工谋生,孩子交由长辈抚养,由于祖辈管束不严,部分儿童养成了不良的生活习惯,甚至个别学生性格孤僻与偏激,与同学关系恶劣,上课不认真,逃课现象时有发生,针对这样的学生,教师要多关心他们,与他们多交流,倾听他们的心声,允许他们释放心里的压力,发现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心理疏导,保证这些孩子和正常孩子一样,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实现全面进步。
3.4家长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共同推进德育教育:俗话说,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在小学生的教育过程中,家长的启蒙作用是十分重要的,家长要配合教师的教育策略,时刻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发展情况,发现按问题及时与教师沟通,配合教师和学校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这样农村小学的德育教育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学校和教师要积极组织一些活动,鼓励家长和孩子一起参加,有效增加父母与孩子的亲和力,调节部分家长与孩子的关系,促进小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氛围中接受思想品德教育,从而使小学生形成健康、积极乐观的性格和人生态度。4结语
小学生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点之一,在条件有限、信息闭塞的农村小学教育中,其作用更为明显,良好的德育教育可以促进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为其养成健康乐观的性格打下基础,对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而言更是意义深远。构建农村德育教育的创新模式,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家长与社会实践的协调作用,德育教育工作会取得更好的效果。
作者:张文忠 顾洪宇 单位:吉林省德惠市同太乡西二道村小学
第五篇:小学德育教育途径探讨
小学德育教育对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认知水平的提升有较大的促进作用。由于小学生年龄的限制性,其对是非对错的辨别能力及独立思考能力尚处于发展阶段,缺乏对社会善恶的分辨能力。因此,在小学教育中渗入德育教育势在必行。
一、强化小学德育教育工作的重要意义
(一)中华民族文化的传承
强化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对于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小学教育不仅是培养、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更重要的是促使小学生“三观”的形成(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培养小学生的道德品质。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继承与发扬是我们中华儿女的责任。而目前很多人缺乏对传统文化的重视,认为传统文化已不再适用于当今社会。因此,教师应帮助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将德育教育渗入到小学教育的同时,将历史道德典故融入到小学教育中,促使我国传统文化得到传承与发扬。
(二)培养德才兼备的小学生
随着新课改的深化,小学生的教育不能局限于学习成绩及能力的培养,而应促使其全面发展。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道德意识培养的基础阶段。因此,小学教师在促使小学生学习能力提升的同时更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德育教育。人的能力不仅体现在他的成绩、技能,最为主要的是体现在个人的人格魅力。道德品质是一个人人格魅力的代表,品德高尚的人才会得到社会的认可与信任,才会获得较大的发展机会。
二、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一)实现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家庭教育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它对小学生行为习惯以及道德品质的养成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由于小学生几乎所有的时间都是在家庭与学校中度过,因此,家庭就是小学生生活的主阵地,而学校就是小学生学习的主阵地,但这并非指的是家庭与学校两者之间没有联系。在家庭教育中,家长是小学生学习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行举止对小学生产生的影响更为深刻,这就要求家长要对学校的相关德育教育要有所认知,对小学生在校的真实情况要有所掌握,只有学校与家庭相互协作,才能共同选择出科学、合理的德育教育方式,促使小学生德育素养的提升。
(二)在课堂教学中渗入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贯穿于整个小学教学过程中,是每个学科不可或缺的部分。因此,小学教师应将德育教育与知识的传授紧密结合,从而促使教育效果的最大化。各个学科的内容对于小学生的道德行为均具有指导性,这对小学生知识的学习具有较大的促进作用。比如,小学语文可以促使小学生对我国文化有所认知,不断升华小学生的心灵;小学数学则注重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历史注重培养小学生的爱国情感;小学体育注重对小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等等。
(三)发挥教师的典范作用
教师作为小学生的教育者与引导者,在教学过程中需不断促使自身素养的提升以及自身行为的规范,以身作则,为小学生树立学习典范。同时,小学教师言出必行、言行一致可以促使教育工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是小学生在学校教育的直接引导者,教师的行为对于小学生的行为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小学教师的言行实质上就是一种无声的教育,它会在潜移默化中熏陶、感染学生。小学教师应融入学生的生活之中,尊重学生的想法,获得学生的信任,从而促使德育教育效果最大化。
(四)重视校园文化建设
强化小学校园的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学校各种宣传阵地弘扬与宣传我国民族精神以及道德模式,促使小学校园道德氛围的形成。小学德育教育活动要丰富多样,通过各种课堂、课外活动,结合各小学德育教育自身特色,开展各种德育教育学习比赛活动,不断强化小学生德育教育。同时,也可以结合各种蕴含德育教育资源的纪念日或民俗节日等,展开持久性的教育活动,让小学生在德育的校园文化中茁壮成长。
三、结语
小学教师应重点培养小学生的实践能力与道德思维,根据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将小学德育教育趣味化、生活化,不断提升小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使得小学生的情感得以熏陶,心灵得以美化,促使小学生发展为高素质人才。同时,小学德育教育工作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它是一项复杂且长期的工作,需要小学教师的不断努力。
作者:杨婷 单位:甘肃省镇原县屯字镇屯字小学
第六篇:农村留守儿童小学德育教育研究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向城市,造成农村留守儿童的数量不断增加。吉林市龙潭区江密峰镇地处吉林市郊区,农民外出务工极为方便,这种现象就更为严重。这些留守儿童由祖辈或亲友监护,父母对子女的行为品德、学业成绩、心理健康等方面监管不到,给留守儿童的成长带来诸多问题:性格上孤独自卑、缺乏自信、性格内向;学习上不积极,课堂听课不能集中注意力,自律性较差;养成习惯不规范,缺乏礼仪素养等等。这样一个特殊群体,无疑给学校的德育教育带来诸多困惑和挑战,这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并且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中国儿童发展纲要》中指出:儿童期是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关键时期。为儿童成长提供必要的条件,给予儿童必需的保护、照顾和良好的教育,将为儿童一生的发展奠定重要基础。我国古代教育家曾很早就提出“因材施教”的教育方针,而留守儿童作为我们教师工作中的特殊对象,他们既有一般学生心理特征中的共性,又有特殊性,所以既要研究教育方法,又要改进教育策略。因此以学校教育为纽带联动家庭与社会,构建完善的留守儿童教育体系,是实现农村小学德育教育常态化发展不可逾越的重要环节。
一、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为留守儿童开辟绿色通道
1.健全关爱留守儿童工作机制。针对留守儿童思想、人格、行为和学习等方面的情况进行具体研究。细致调查留守儿童背景资料,详细登记,然后分门别类,建立个人档案,为与留守儿童有效交流和沟通扫清障碍。
2.对症下药,进行深入心灵的教育。如何解决个体存在的问题呢?关键之处在于让留守儿童真切感受到来自团队和集体的关爱。成立留守儿童之家,定期举办读书交流会、开展游戏娱乐活动、手工小制作等;每月为留守儿童举办集体生日会,生日会上吃蛋糕,唱生日歌,互送生日礼物和祝福;设立留守儿童心愿箱,每周开箱一次,尽最大努力满足孩子们的心愿。
3.优化组合,相互促进共成长。不同的留守儿童,性格特点迥异,各有其优缺点。俗话说得好:“尺有所长,寸有所短。”如何让这些各有所长又各有所短的孩子相互取长补短呢?根据居住地,将这些不同特点的孩子进行优化组合,每逢节假日,让他们轮流做东,集中在一起,做作业,阅读课外书,完成手抄报,做游戏,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这种小组活动,拉近了孩子间的距离,增加了生活的乐趣,又培养了孩子的交往能力。
4.利用德育教育基地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派出所、敬老院、烈士陵园、农作物种植合作社、养殖基地等都要充分利用。与派出所的法制辅导员联合对学生进行遵纪守法教育;敬老院大多都是孤寡老人,正是孩子们献爱心给予他人亲情补偿的好时机;烈士陵园安葬的英雄们激励着孩子们,令他们更加珍惜美好的生活;黑木耳种植基地和牛羊鸡鸭鹅等畜牧养殖基地更能激发起孩子们热爱家乡,热爱科学,建设家乡的热情。
二、以家庭教育为连心桥提高监护人的家庭教育素质
1.心理学研究表明,孩子对父母的情感需求,是其他任何感情所不能取代的,长期与父母的分离造成孩子们情感饥渴。学校通过牵线搭桥,动员家长多关注孩子的情感问题,并为亲子沟通提供条件,让鸿雁传情,组织学生与远方的家长说说心里话和提倡写思念日记等活动,让他们把自己对亲人的思念之情,发泄出去。这样既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又解决他们对父母的思念之情,有效解决家庭教育和孩子们感情的饥渴问题。2.开办家长学校。祖辈是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主力军,可他们的生活方式、教育方式,却难以适应现代孩子的教育。学校根据实际需要定期或不定期的举办家长学校,聘请专业的家庭教育讲师对他们进行培训,引导家长们逐步接受新的观念和方法,能够了解和走近孩子的内心世界,更好地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与教育,从而更好地履行监护人的责任。
3.建立家校联系卡。学校的教育必须和家庭教育联系起来,才能真正达到教育孩子的目的。怎样有效使用家校联系卡:针对问题,注重及时性—有事就联系;指导为主,注重可操作性—不是说教,更不是告状;及时反馈,注重连续性—紧抓不放、常抓不懈;严格家访制,对于特殊学生要不定期的进行家访、电话访,准确掌握留守儿童的各项信息。
三、以社会教育为助推器巩固扩大留守儿童教育成果
儿童的教育历来是家庭、学校与社会共同的责任,留守儿童这个弱势群体就更加需要关注。
1.充分发挥老党员、老干部、老教师等人员的教育作用,与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关心督促留守儿童的成长。同时在教育方法上面积极与留守儿童的监护人进行沟通,以寻求更加有效的方法。
2.积极争取村屯社区的支持。在国家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投入的情况下,协同村委会为留守儿童建立乡村图书室、活动室、不定期的组织孩子们活动,消除留守的寂寞,增进同伴间的感情,又可以开阔视野增加阅历。
3.联动群团组织,帮助留守儿童建立亲情关系。联系“爱心妈妈”、国有企业和各种协会,为留守儿童寻找“代理妈妈”“代理爸爸”。不仅仅在物质生活上面为孩子们提供帮助,更重要的在精神和感情上面关爱,对留守儿童在情感方面的缺失进行弥补,尽可量减弱或消除心理阴影。农村留守儿童是特定时代下的产物,而且将在一定时期内长期存在并不断壮大,积极探索教育方法,让留守儿童和其他儿童一样沐浴在爱的阳光里,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执着追求。这种以学校教育为主阵地,联动家庭与社会,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全方位对留守儿童进行关爱、关护、关心的教育体系,能在一定层面有效解决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同时又促进学校教育功能结构的变化,推动学校德育工作在新形势下的常态发展。作者:支伟丽 单位:吉林省吉林市龙潭区江密峰镇中心小学校
第七篇:小学德育途径与方法
德育工作,至关重要,本应该做人第一,知识第二。然而近年来的教育重智育轻德育,加之自改革开放以来过于重视物质文明而轻视精神文明建设等因素,严重影响德育工作,导致学生在品德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失。目前要扭转这种局势,已经迫在眉睫。本人根据多年的研究,认为要真正搞好德育工作,需要从以下六方面做起。1上好思想品德课
培养学生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在很多学校,都存在重视智育而轻德育的现象,所谓的“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等思潮泛滥,再加上各种评比很少涉及思想品德内容,因此,思想品德课就形同虚设。要么干脆成为语数外的机动课,要么成为老弱病残的休整课或者自习。就这样将德育工作的主阵地丢失,实在值得惋惜!其实,思想品德课之所以成为一门课程,是有其重要意义和具体内容的。在一定程度上,要重于智育。因为一个人,就是在没有智慧,但是只要思想好,他仍然是个有用的人,可以为社会和人民服务;但是如果思想不健康,甚至于反动,那么他智慧越高,不是越糟糕吗?所以,我们要重视德育工作,首先按大纲要求、教材编排,上好思想品德课,以“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的态度,通过潜移默化,教育学生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给学生健康向上的思想性格。2将德育工作贯穿于教学始终
如果将德育工作仅仅寄希望于德育课程,起作用是苍白的,我们应该将其贯穿于教学的始终。比如语文教学,就最容易体现德育内容。比如《狼牙山五壮士》、《鸡毛信》、《小英雄雨来》、《青山处处埋忠骨》等课文,在教给学生字词和写作知识的同时,也使学生的心灵受到了一次洗礼,如果我们上到位、引导到位,他们必然会被熏陶而产生为国为民的热望。就是数学、外语,也并非不能渗透德育内容,例如讲到圆周率,如果你能点出是我国古代数学家的发明及其意义,难道不能给学生自豪感并激起其强烈的求知欲?如果这样,我们就将德育工作贯穿进了平时的教学,就其他课程而言,好像是浪费了一点时间,其实不然,恰恰会帮其它课程的忙,因为这些正是能给学生动力的所在。3开展关于德育工作的活动
德育工作,和其它课程的学习一样,需要寓教于乐。如果仅仅靠苦口婆心的说教或者念课文,是教不好的。如果我们结合各种活动,比如英烈纪念活动、朗诵会、演唱会、征文比赛和寻找身边的美丽形象等活动,必然会效果倍增。因为这些活动,会无形地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而然的受到感化。比如一次我带学生去烈士陵园扫墓,当给学生讲到革命先烈的事迹时,许多学生神情严肃,双眼垂泪。当我讲到我们家乡曾经出现的一些英烈时,尤其是游击大队队长台万山烈士,被敌人抓住,百折不挠,敌人对其严刑拷打,并用烙铁烫他,要交代出同伙,但直到把他的牙一个个拔下来,身上的骨头已经被打断了几块,他不仅没有说出一个同志,而且骂不绝口。最后敌人气急败坏的将其碎尸弃于荒野……此时,有几个孩子哭着说,老师,能不能给我们多讲一些他们的故事,当我们听到是,眼前好像有一种亮光在闪耀。从这些朴素的语言里,我们会领悟到这些对学生的影响之深。4开好每周的班会,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 班会课,实际上应该是班主任针对本班情况而安排的德育工作课,它不仅仅是为了处理一些事务和安排近期工作,而应该讲德育放在首位。对于管理班级,如果将学生的思想工作做好了,你就会事半功倍,反之会事倍功半,甚至于徒劳无功。在班会课上,除了常规工作外,我们可以引进名人故事、或者关于德育的诗文,借助他们的灵光来照亮孩子们的双眼。这些,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会激励孩子一生。5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做人第一,知识第二
对于小学生,虽然他们年龄小,但是不能忽视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据研究表明,小学阶段至关重要,孩子有怎样的前途,小学阶段已经形成了一种定势。所以在小学阶段,我们一定要注意培养其正确的人生观念,做人第一,知识第二。首先要思想好,然后在考虑学好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做人与求知并不矛盾,反而会互相促进。因为思想端正,往往会因胸怀祖国和人民而树立雄心壮志,任重而道远,促进其文化知识学习。
6评价学生要加进德育内容
评价体系是教育的指挥棒,从一定程度上来看,形成今天重智轻德的原因,与我们分数高于一切的评价制度相关。要真正搞好的德育工作,我们不得不对此进行改变,对学生的考核评价,加进德育内容,并让它占一定的比例。
作者:任芳霞 单位:甘肃省陇南市武都区贡院中心小学
第八篇:小学德育工作探索
2006年《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要求加强对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由此可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加强小学生的德育教育,显得非常重要。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做好学校德育工作,还需要从事德育工作的教师和管理人员不懈努力,下面笔者谈谈德育工作的几点做法。
一、明确德育工作目标
一直以来,学校德育的内容都是围绕党的教育教学方针,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24字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中小学生行为规范》为准绳,牢固树立“德育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针对学校实际情况,创新性地开展德育工作,不断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水平。坚持以人为本,增强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小学生。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与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
二、确定德育工作思路
目前,我校共有47个教学班,平均每班人数达50人。要想使学校德育工作达到有条不紊的程度,就要全面考虑以下问题。1.工作分配要简单化
针对我校班级多、容量大的情况,作为德育工作的管理者,我们在布置任务时,首先要群策群力,集思广益,针对任务的繁简分工负责,充分发挥年级组长、班主任及班干部的中坚力量,分层落实,将大家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这样就可以缩短任务下达的时间,提高任务完成质量。2.学生管理要人性化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学校教育教学理念也在发生潜移默化的变化。首先,教师要从思想上认识到,学生来到学校是为了自身发展,是为了学习生存和发展的技能和知识,而不是教师体现自身价值的工具。因此,我们在进行德育的过程中要注意学生的年龄特点,充分考虑学生年龄所能承受的心理压力和思考问题的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让学生接受,按照自己的思维在教师引导下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和认识观,能够对事情独立思考和分析。此外,我们要考虑学生对社会的认知程度,让学生意识到德育教育对认识社会的重要性。例如,针对低龄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可通过讲一些成语故事或播放动画片进行;对于高年级学生,教师要结合社会事件、中华传统美德、国民经济发展等进行教育。其次,要注重学生个性发展。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都有他自己的特点。我们不能千篇一律,要因材施教,用爱的眼睛发现孩子身上的闪光点。要相信每个孩子都是优秀的,只是可能展现的方式或者方面不同,我们不能以单一的方面作为评价学生的标准。孩子是祖国的花蕾,花的品种繁多,各有特色,我们不能让一朵玫瑰花蕾绽放出一朵牡丹花。我们能做的就是,如是学生是玫瑰,就让其开出玫瑰的花香,如是牡丹,就让其吐露牡丹的芬芳。再次,要选择正确的管理方法。管理方法多种多样,在学校德育管理中,关键要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方法,并要多法并存,既要有严格要求,更要有宽以待人,既要有批评教育,更要有赞美常识。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每个学生都会犯错。虽然很多家长常常“授权”教师:“孩子在学校不听话,您就打。”但当教师真的体罚学生时,家长往往又谴责教师,甚至拉着孩子找到学校或对簿公堂,目前这样的现象屡见不鲜。因此,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应该以理服人,即便学生错误严重,需要惩罚,也要讲究艺术性。有一个经典故事,是讲英国著名解剖学家麦克劳德小时候偷校长家狗的事。就因为校长没有按照我们的惯例,呵斥批评他或者让家长领回家教育,而是让他画一张狗的骨骼结构图和一张狗的血液循环图,用智慧“惩罚”造就了一个“诺贝尔奖”的获奖者。人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根本,我们要把学校德育教育与学生的幸福、自由、尊严、终极价值联系起来,使教育真正成为人的教育,而不是机器的教育。
三、规范德育管理制度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小学生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当我们要求他们在校学会学习、在家学会做事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求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做好人,对社会、对家庭有用的人。但由于年龄、知识、经验等因素,学生的行为会不知不觉出现偏差,因此,学校管理制度显得尤为重要。首先,要进一步完善德育工作的管理制度,提升德育工作的管理水平。一要组建学校德育领导小组,由校长任组长,由分管德育的副校长担任副组长,组员为德育主任、团支书、少先队大队辅导员及若干名优秀班主任。定期召开会议,分析学生的思想和品德情况,制订德育的实施计划,协调学校各部门的德育工作。二要依靠各方面力量,充分挖掘教育资源,形成家、校、社会合作教育网络。三要加强对班主任工作的指导和培训,组织他们学习德育理论,总结交流经验。四要贯彻实施教育纲要的岗位责任制,对教师提出明确要求,并作为考核教师工作成绩的重要标准。五要建立健全科学管理制度,形成有目标、有计划、有总结、有检查和评估的管理体系。其次,要结合学校实际,制定学校的《德育规程》和《学生一日常规》,实施德育管理,抓好学生思想道德品质。一是制定学生一日常规,要做到规范化、制度化,安排并督促教师做好课堂、课余的引导工作;二是指导少先队开展生动形象的教育活动,活跃校园生活;三是按课程计划、教学大纲和上级、学校有关规定,管理好“三会一课”(校会、晨会、班队会、思品课);四是指导学生课余生活、校外生活(包括寒暑假生活);五是实施德育导师制,做好后进生的教育转化工作;六是指导班主任制订班级教育计划,写好教育工作笔记;七是指导、督促各科老师做好课堂教学德育渗透工作;八是定期召开小型的学生、家长、教师座谈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收集反馈各班教育信息,定期总结汇报。再次,要认真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和不足。学校德育工作纷繁复杂,为使每年的工作都能上新台阶,资料的下发、收集和整理也需要精细化管理。面对我校班级多、班容量大的情况,德育工作需要年级组长、班主任和班干部的紧密配合。如将印发的材料下发给年级组长,这样可以缩短资料的下发时间,调动年级组长的积极性,同时班主任乐于接受年级组长管理。在布置任务时,要明确各类工作要求,要考虑到任何可能让班主任或学生产生迷惑的因素,这样收集的资料才会完整、及时。到了期末,再将这些资料整理、分类、归档,并做好总结,取长补短,以便更好地开展下一阶段的德育工作。以上是笔者从事德育管理工作以来的一些做法。今后,我们将继续把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提升教师的师德修养作为学校德育的重点工作来抓,努力营造一个良好的育人环境,让学生在良好的环境中更健康、更全面地发展。作者:黄芳 单位:昆山开发区晨曦小学
第九篇:网络形势下小学德育新方法探讨
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因此,对于他们的德育教育至关重要。特别是现代社会,小学生从小就接触网络,但是小学生对于新鲜事物的好奇心比较强,很容易陷入网络世界,进而影响未来的发展。但是传统的德育已经无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对于网络形势下,小学德育新方法的研究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网络形势下小学德育存在的问题 1.影响小学生对课本知识的学习
和德育教材课本知识不同,网络上的信息非常繁杂,而且非常生动有趣,能够极大地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网络能够自动弹出一些游戏的窗口,而小学生的好奇心又比较强,因此很容易点击进入游戏,使学生因为玩游戏而不愿学习课本知识,有时甚至牺牲吃饭和睡觉的时间,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和对知识的学习。而老师和学生的交流也受到了极大的挑战,学生不喜欢通过课堂和老师进行交流,因此,也达不到课堂的教学效果。
2.小学生对网络的依赖程度增强
通过网络世界,小学生对外界的认识更加全面,使他们不再满足现实的生活。正处于成长关键时期的他们,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和对外界影响的抵抗力,因此,非常容易陷入网络世界。网络中的世界比起现实的生活更加有趣,更能够使小学生获得成就感和满足感,长此以往,就会使他们越来越依赖网络,不愿和现实生活中的人交流。老师和家长也无法深入学生的内心,无法开展德育工作,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二、网络形势下小学德育的新方法
既然在网络环境的冲击下,传统的德育方法达不到教学的效果,那就反过来利用网络对学生进行教育,不仅能创新教学方法,还能极大地增强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1.通过网络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
很多小学生和老师面对面交流的时候,不敢和老师说话,也不愿意说心里话,使老师不能充分地了解小学生的想法,也无法对他们的思想进行引导和教育。因此,老师可以专门设立一个互动的窗口,让学生能通过这个窗口表达自己的看法,实现师生之间的平等交流和相互学习。在这个过程中老师需要不断地营造良好的交流互动氛围,让学生认识到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是可以像朋友一样进行交流的,让学生能够坦率、真诚地和老师说心里话和知心话。老师通过这样的方式来增加对学生的了解,从而进行适当的德育,努力地尽到自身的教师职责,不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学生拥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2.创建德育主题网站
通过建立德育的网站专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访问,可以极大地促进德育工作的开展。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生习惯从网络上获取知识,学校和老师就要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抓住小学生的特点,创建一个德育的主题网站,将德育知识通过简单易懂、生动形象的语言传达给学生,让他们在放松的状态下学习德育知识,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让学生在浏览网站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受到德育知识的熏陶,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水平,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3.带动学生家长参与德育
成长的环境对小学生是非常重要的,而在小学阶段对学生影响最大的就是家庭和学校,因此家庭的教育也不容忽视。老师可以建立一个亲情链接通道,带动学生家长参与到德育中来。由于很多家长不能站在小学生的角度想问题,使小学生也不愿和家长交流,严重阻碍了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老师利用网络平台将学生和学生家长都放到一个平等的平台上,进行深刻的交流,将平时不愿面对面说出的心里话通过这个平台进行表达,让家长能更好地了解学生,从而进行更好的家庭教育,加强和老师的配合,促使学生健康地成长。
4.组织学生自主学习德育知识
传统的德育方法,使学生处于被动学习和接受的状态,达不到教学的效果。而利用小学生的特点,喜欢在网络世界遨游就让他们在网络的世界里自主学习德育知识。老师可以创建班级的网页,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将某一节相关的德育知识放到自己班的德育网页上,让学生把德育知识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知识的接受度。老师在这个过程中做好引导和监督作用,让学生能把学习的德育知识灵活地运用,并能利用网络资源添加相关的德育故事,丰富自己对德育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品德。综上所述,网络形势下,小学德育需要老师不断地创新教学方式。只有不断地优化教学的方式,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促进学生健康地发展。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能强制性制止学生远离网络,必须结合学生的特点,充分地利用网络,这样才能创造出更好的教学环境,达到德育的教学目的。
第二篇:浅谈小学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
浅谈小学德育工作的方法与策略
民乐县渠湾中心小学
白斌
思想道德素质在人一生中起着重要作用,青少年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他们的思想道德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精神面貌。因此,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既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出发点,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的最终目标。但社会对学校的德育工作,以及德育工作者所做的努力在社会上很少得到认同。这一系列不满意现象不得不引起人们的关注。德育工作到底该做些什么?又不该做些什么?怎样做才是大家满意的学校德育工作。带着这些问题,不妨从下列方面进行思考。
一是小学德育教育应该在中华民族的德育教育系列中找到合理的定位。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传统美德的民族,传统美德蕴含在中华民族的灿烂文化中。我认为目前主要是向学生输送一些传统的美德理念。如在原有《三字经》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发展,编出新的《三字经》,或者是顺口溜、儿歌等。通过德育工作中的教、唱、背等喜闻乐见的形式,构建起小学生做人的起码的道德底线。话不在多,而在于有拓展性,让德育工作者可以结合各校的实际加以延伸。
二是注重小学生的行为习惯教育。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应与养成教育为主,这是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的。养成教育在小学阶段应该在学校构成完整的系列,学生所处的各个阶段应各有侧重,在实施的过程中,应该整体推进,也就是说,小学生的行为习惯的教育一开始就应该是全面接触的。只是落实到位时要因学生的年龄、个性差异而定。
三是德育教育要重在落实。现在的德育教育不是缺少政策法规,也不缺少内容素材,缺少的是德育工作的落实。德育工作者要去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不放过一个德育上的“差生”,不放过一个学生行为习惯上的过错。
目前,小学的德育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学校德育教育工作与各学科没有结合好,这就造成德育教育在学校中的不完整性。如有的教师把对社会的不满情绪带进课堂,他就可以在几分钟内将学生构建的道德底线击破,而学校的德育工作完全有可能被扭曲。
二是学校的德育工作过分注重形式,现在的德育工作者往往通过一些集体活动来表现,因为这样好总结,成果显而易见。殊不知,一个活动留给学生的只是一些表面的现象,要让学生真正在心里留下烙印,还需要教师持久的训化与检查。
三是学校德育只是社会德育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社会的大德育体系,没有大环境的德育教育氛围,学校的德育工作要想取得成功也是不可能的。这也是当前辛勤工作在德育战线的工作者最为苦恼的事情。因为在教室讲的,在学校集会上说的,搬到社会上去一看,好多又不是这样的,学生也就不信教师那一套了。
针对以上问题,提出2点改进措施。
教师——从我做起。首先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才能以德治教,以德育人。教师要用自己的人格魅力来熏染学生的行为,为人师表,以身作则,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工作中,教师不仅要用师德规范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也要把《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纳入自己的条例,因为在教
师的眼睛监督学生行为的同时,还有几十双眼睛注视着自己。教师做事严谨的态度、一丝不苟的精神、说到做到的品质对学生其实更是一本可以研读的书。
教师还要和学生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自己犯错误也能勇敢地承认。记得由于新学期换教室,班级只有我一套钥匙。开学第一天,我急匆匆来到教室的时候,已经有将近一半的学生在门口等着。我感到有些歉疚,在晨会时间向全班学生道歉。学生在对老师的行为谅解的同时,应该收获更多。
德育——时时处处。(1)课堂中的德育。其实,所有的学科都应与思想品德课进行学科整合,每一个学习内容都要有德育教育的体现。比如说,在学习《董存瑞》一课时,要向学生渗透热爱祖国、珍惜生活的思想;体育课上,教师可以教育学生学习奥运健儿刻苦训练的拼搏精神;学习自然课时,要教育学生提升环保意识;竞赛中要让学生体味集体的力量和集体荣誉感……
(2)生活中的德育。真正有效的德育应该为学生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而且这种道德行为是发自内心的自觉行为。为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品质,教师必须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耐心细致、潜移默化地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也不可忽视家庭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家长会的机会反馈信息。学校组织的各种集体活动也是德育的一个重要环节。
现在,党和国家非常重视学校的德育教育,颁布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学校的德育工作,为学校的德育教育提供了丰富的,鲜活的教育内
容。德育工作者要不断去探索落实德育教育的途径与方法,创设全新的德育教育环境。
(联系电话
邮编:734509)
第三篇: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浅谈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内容提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但小学生写作文时普遍存在“无话可写”、“言之无物”的现象。究其原因,乃是学生缺乏丰富的作文素材和写作技巧。本文针对小学生怕写作文的现状,分别从备课要有创意;阅读教学与作文写作相结合;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学生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引导写好作文等五个方面进行小学作文教学的方法与途径的探讨。
关键词: 小学作文 教学 方法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经常发现学生们一谈到写作文,他们都很害怕。如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消除学生对写作的恐惧心理,使他们愿意写作、乐于写作呢?这正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最棘手的一大难题。
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作文意识,培养学生用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和观察事物、分析事物的能力。然而,小学生作文水平提不高、害怕作文的一个最主要原因之一是学生感到没有素材可写,或者有了素材但由于平时好词好句积累的量较少而感到无话可写。出现这种现象关键在于他们不善于捕捉素材,对于眼皮底下的好材料往往听而不闻,视而不见,对于自己谴词造句的能力培养更是不重视。
那么,在小学阶段,如何进行有效的作文教学呢?就这个问题,笔者结合多年从教的经历,针对小学生的个性差异及心理发展的特点,从五个方面探讨小学生作文教学的方法与途径。
一、备课要有创意
备课要有创意也就是说作文备课要和以往有所不同,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作文是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有意义的内容用文字的形式表 1 达出来。”但是,在过去的作文教学中,命题、指导、批改、讲评等方面几乎全是教师单方面的劳动:上作文课,在老师精心简短的讲解之后,立即让学生动笔,这时学生既没有心理准备,也没有内容准备,大部分学生把自己平日看到的有意义的内容抛在一边,去根据老师的要求凑合成文。这是作文教学费时效低的一个重要原因所在。因此,教师首先应该在明确习作内容及训练要求的前提下,要找出本次习作的有创意、有创新的部分,并把有创意、创新的思维作为激发点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使之成为教学内容的重点,详细地设计好每一步教学步骤。
二、阅读教学与作文写作相结合
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在阅读教学上花费的时间很多,但学生的作文能力并未有明显提高,主要原因是没有处理好阅读与作文的关系。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过:“阅读是什么一回事?是吸收,好像我们每天吃饭吸收营养一样,阅读就是吸收精神上的营养料„„,写作是什么一回事呢?是表达。把脑子里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知道,或者用嘴说,或者用笔写,阅读和写作,吸收和表达,一个是讲,从外到内;一个是出,从内到外,这两件事,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是经常需要的。”他还指出:“实际上写作基于阅读,老师教得好,学生读得好,才写得好。因此,不难看出,在语文教学中,只有处理好阅读与写作的关系,才能使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写作能力。”①
小学三年级是学生接触、学习作文的起步阶段,学生只写过日记而没有其他写作基础,对作文有一种畏惧心理。教师正确处理好阅读与作文的关系,制定有效的训练方法,可以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和提高其写作能力,使学生把写作看成是一种快乐的事情。
“叶圣陶先生还说过:‘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着这例子要学生能够举 2 一反三,练习阅读和写作技巧。’”②因此,我认为在小学三年级的阅读训练中要渗透作文训练指导。根据语文教材特点,精心给学生提供借鉴的对象和创造的依据,及时让学生进行模仿和创造性运用练习。在阅读教学中渗透作文指导,方法有三:
1、指导运用新学的词语、句式练习说话、写话,可以进行模仿说写和创造性说话。例如,在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四课的课后练习题三中,要求用所学新词“询问”造字,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让学生读一读文中的原句,最后仿照原句造句或者进行创造性说一句话。有的学生就这样造句:今天,医生到病房询问小明的病情如何。爸妈每月询问一次我的学习情况等等。
2、指导学生用学过的段落结构和篇章结构仿照练习说、写新的内容。例如,在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课《庐山的云雾》练习题五中,要求仿照课文第二、三自然段的写法,写一处景物。写作前,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家乡的一座名山,石头、树木、建筑物等,各是什么形状?晴天时它是什么样子,雨天时又是什么样子,阴天呢?先让学生仿照课文内容进行小组交流,再个别口述,教师巡视指导,最后让学生把口述的内容按顺序、有条理的写出来。
3、指导模仿特别的描写和表达方式,练习说、写新的内容。例如,同样是三年级语文下册,在第三课《庐山的云雾》的第二自然段中,有几句比喻句,分别把云雾比作庐山山顶的绒帽、山腰的玉带,说它是山谷的大海、山峰的天幕。教师指导学生模仿说、写时,可采用“„像„又像„,„是„又是„,”有的学生就这样说:弯弯的月牙儿像小船,又像眼睛上的眉毛,十五的月儿圆又圆,是一盏明亮的照明灯,又是人们心中的夜明珠。
因此,在三年级学生初学写作时,引导好学生读中学写,容易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促使他们热爱写作,有利于今后取得较好的作文成绩。
此外,应采取多样有效的方法引导学生在讲读结合中积累知识。例如鼓励学生多看书、多读报,遇到好的词句便分类摘抄下来;在每天第一节语文课前自选内容进行“一分钟演讲”,可以讲一个人、一件事,也可以说一段名言警句,以及自己的认识和看法等等。如此日积月累,学生不但写作水平提高了,而且口头表达能力也有了明显的进步。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不能抛弃作文知识的积累和作文能力的训练,要把作文与阅读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阅读是输入,从语言文字入手,在学习语言的同时,学习表达的方法。作文是输出,要运用所学的方法用语言表达,抓住语言这个共同点丰富学生的作文知识,培养作文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推动学习活动的内部动力。作文是语文学习中最复杂的脑力劳动,如果小学生没有写作愿望,那么习作的教学目的就很难达到。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说:“儿童是个有主动性的人,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强迫工作是违反心理学原则的,一切有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根据这一特点,在作文教学时一定要让学生体验成功,树立自信,调动写作积极性。方法很多:
1、教师应该让每一个孩子树立起写作的自信心。这是诱发孩子写作兴趣的关键因素。记得有一次,我在批阅三年级学生写的日记时,发现一个男生的日记中有几句话是这样写的:昨天放学回家时,我把小妹妹背过了河,妈妈知道了,高兴地拍拍我的肩膀说:“好样的!像个男子汉!”我阅后心里很高兴,于是,在 4 写作课上,我表扬了这个男生,说它日记写得好,感情真实。从此,这个男生的写作兴趣之火被点燃了,他每天都主动而又快乐地写日记,往往视角新颖,佳句迭出。
2、教师重点启发学生“善于发现”的灵感,鼓励他们将一日之内身边的人、事、物、景,不拘形式,不限长短,自拟题目的写下来,通过写日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师要及时收阅,面批日记,做到多表扬、少批评,多鼓励、少否定,通过日常的一言一行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例如,在一次作文课上我要求学生写一种植物,要抓住它的特点来描写。当时正值阳春三月,柳絮飞扬,万物丛生,于是我带领学生去观察校园的植物。他们用眼看,用手摸,用嘴尝,忙得不亦乐乎。通过观察和发现,他们把自己的感受到的一切都写进了文章。有的学生写道:“微风吹拂,柳条就像小姑娘的辫子似的甩来甩去。”有的则写道:“柳絮到处飞扬,就像弹棉工人弹出的棉花。”对于写的较好的文章里的佳句妙语,我还进行了适度表扬,重点启发学生要善于发现和观察身边的人和事,激发写作灵感。
3、开展丰富多样的交流活动。经常在班级开展形式多样的作文交流活动。教师可以充满激情地朗读学生的优秀作文;可以请学生上台来自己放声朗读;可以要求各组分别围成一圈儿,每个人都选读一至两篇自己的得意之作,其他组员听评其作文的长处和短处,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充分肯定的评价中,在老师声情并茂的朗读中,学生逐步树立起作文的自信心,人人都觉得自己行。
四、培养学生的观察习惯和观察能力
小学生从家庭到学校,所见所闻是有限的。法国雕塑家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因此观察是认识客观世界,积累写作素材的重要途径。为了让学生写好作文,作为语文教师要在平时就注意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良 5 好习惯。
1、要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童年的生活充满活力、五彩缤纷。然而却有不少学生缺乏对这种生活的感受和观察能力。因此,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感受力是提高其写作整体能力的最为基础的一环。要培养学生勤于观察的良好习惯,首先要从培养他们的观察兴趣开始。对初学写作的小学生来说,可要求他们多观察人物、景物,通过认真观察,加之教师通俗易懂的解释,使学生在头脑中积累丰富的写作材料,又丰富了生活,学会了写作。如:小学五年级下册习作一的《二八月,看巧云》就是很好的培养学生观察的习作,通过观察天空的云之变化,发挥想象力,培养细心观察的良习。
2、培养和提高学生观察能力。丰富多彩的活动直观性很强,适合学生接受知识的特点。要想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使学生作文言之有物,教师必须把作文教学和相关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例如,我在要求学生写《记一次拔河比赛》时,事先向学生说明写作文的目的性,要求学生认真观察拔河比赛时各种活动变化,如同学们的表情变化,赛场气氛活跃程度等,然后组织学生进行一场拔河比赛,请体育老师做裁判,让其他班的学生做观众,一切程序真实、生动。学生对这场比赛回味无穷,观察得也特别认真仔细,把所见、所闻、所感写进作文,这样,比赛时的热闹场面跃然纸上,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3、指导学生写观察日记。观察日记是对生活的真实记录,取材广泛,表达形式灵活多样,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培养观察习惯、积累作文素材、练好笔头均有裨益。因此,把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作为作文教学的突破口,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有效途径。小学生是从二年级开始写日记的,其中真正能够主动表达自己内心感受的却为数不多。那如何指导学生写好观察日记呢?
首先,启发学生明确观察的意义,使学生懂得观察的重要性和写观察日记的好处,懂得写好作文,必须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勤观察、多练笔,从而唤起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忠于观察现实生活和写观察日记的兴趣。
其次,指出观察领域,教给观察方法。我告诉学生观察的领域极其广阔,大到天体宇宙,小到花鸟鱼虫,无一不是观察的对象。一般来说,低年级小学生应以观察图画、静物和学生感兴趣的单个事件为主,重在培养兴趣,培养观察习惯和观察顺序上;中年级小学生则从观察身边的人、事、物为主;高年级小学生则要不断开拓观察领域,深入调查研究,观察转向深入掌握事物本质、特征、开展丰富的想象、联想、开拓出新意。
观察方法要结合课文教学和观察范围的深度进展,逐步教给学生一些基本的观察程序和方法。例如,先中间后四周,由远及近或由近及远,先局部后整体的观察法。
再次,指导学生将观察与表达结合起来,将观察所得记录下来,整理、思考,按一定的顺序有条不紊的表达出来,小学生只有多写、多练,才能练笔头,提高写作能力。
最后,定期检查,并通过讲评促进观察能力。讲评学生日记方法很多,例如可采用:①用范文对比讲评,说明应该怎样写和不应该怎样写,指导学生能独立写日记;②同一内容优劣讲评,向学生指出努力方向;③同学互评,小组读、听、评,读后选佳作交老师批阅,在进行全班讲评;④选用优秀学生观察日记作为范例朗读讲评,以他山之石攻玉,激励学生更上一层楼。还以《二八月,看巧云》为例,进行讲评。在讲评时,教师要注意学生作品中观察方法的使用是否恰当,观察顺序有无问题。评出优秀作品,让学生知晓自己存在的不足,并努力改之,7 力争作文水平迈向更高层次。
五、引导写好作文
“伟大科学家达尔文有句名言:‘最有价值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我国著名教育家梁启超也曾说过:‘教人当以方法为主’”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写好作文,要注意以下三方面的问题:
1、训练学生写真话。初学作文,重要的是有话可说、可写,小学生每参加一项活动,进行一次表演,学到一样本领,得到一次表扬,心里总是非常高兴的。一个梨、一只小鸡、一件电动玩具、一条小鱼„„孩子们都会觉得那么有趣,充满了吸引力,感觉到大自然的美丽、神奇。因此,作文前应组织学生亲身实践和操作,让学生亲眼去看、去摸、去闻、去体会,放手让他们去做,同时,引导他们观察的方法,如何去抓事物的特点。从而使学生明白,作文就是写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如:习作《老师,我想对你说》,在训练时,教师要鼓励学生说真话,表真情,言之有物,动之有情,写出自己心里的想法、感受。
2、鼓励学生积极观察、思考、发现富有深意的东西。比如我在以《寻找》为题的写作教学中,先提示学生:人人都有一双会发现的眼睛。只要你是个有心的人,即使在草丛、树林、池塘甚至泥土里,也会有许多发现。把你的发现写下来,看谁写的有意思。然后带领学生到野外去观察、寻找,再集中起来,让同学们说一下观察到了什么,寻找到了什么,同学们争先恐后,七嘴八舌述说自己观察到的和寻找到的,但都是发言片断,没有顺序。于是我抓住机会引导。首先让说的最多的学生说,要求他按观察的顺序,说出寻找到的物体,有详有略地说,教师帮助精练句子。例如,李函同学说:春天,我在小河边玩耍,河边长满了嫩绿的草。我拨开小草,惊喜地发现一群蚂蚁正在造新家,洞口有一堆新土。那土 8 一粒一粒的,像细细的沙。又如,张舒娴同学这样说:我在山坡上发现小草发芽了,山坡变绿了!等等,最后让学生把自己说的话按顺序写下来。
3、教给学生自改作文的方法。这样就会使作文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应先使学生明白修改的内容,如中心是否明确、详略是否得当、重点是否突出、前后是否照应等。每次训练都要和单元重点结合,始终注意字、词、句、标点正确应用的基本功训练。在学生自改作文的实践中,要求他们做到“狠心删”、“细心增”、“大胆换”,通过读给自己听,小组修改或师生同改等形式取长补短。这样,经过多次实践,学生自改作文的能力就会逐步提高。
此外,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懂得如何作文教学,还要有亲自写作的习惯,这样,指导学生就会得心应手。因为教师自己有这方面的实践,会更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从字词、标点的应用到主题的确定与表现都是如此。而且,在批改学生作文时,也会自然的多批少改,详批略改,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而批语也往往会写得更具体中肯,因为教师懂得写作中的甘苦与艰辛,善于呵护学生创作的激情。有成功的教师才会有成功的学生,语文教师的文学修养直接关系到作文教学的成败。所以,教师应加强自身的文学修养。
总而言之,作文教学之路毕竟是艰难的。我们在作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立足于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思想认识的实际,从备课入手、指导从点滴抓起、重视作文的评改,多给学生自己发展的空间,相信学生一定会从“厌”写变“乐”写,由被动变主动,由低效变高效,也一定能克服学生对写作文害怕的情绪。
第四篇:铁路职工培训方法与途径
铁路职工培训方法与途径
在《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进一步开创和谐铁路建设新局面》的报告中指出:我国铁路已经跨上了新的平台,和谐铁路建设的重点任务正处在关键阶段,有许多难题和矛盾需要认真解决,在铁路建设、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运输安全、提高服务质量人才支撑上面临严俊考验。对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运输安全、提高服务质量那方面的考验,说到底都是对人的考验,对人才队伍的考验。无论是搞好大规模铁路建设,加快技术设备现代化,还是加强经营管理,提高铁路发展质量,都迫切需要培养一大批铁路高级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级能人才,迫切需要建立一支敬业爱岗、业务过硬的职工队伍。做好铁路企业职工培训工作是建立敬业爱岗、业务过硬的职工队伍的重要手段。笔者结合本单位职工培训工作实际,谈谈做好铁路企业职工培训工作的工方法和途径。
一、健全管理机制是做好培训的基础。
一个企业若没有一套健全的管理机制,那么,即使这个企业某个时期比较发达,那辉煌也是很短暂的,必将会走向衰退。职工培训工作也是如此,若没有一套健全的管理机制,职工培训工作就不能有序进行。我段为搞好职工培训工作建立了《职工培训保证体系》、《“三级教育”机构工作制度》、《职工教育奖惩考核实施办法》、《“三卡死”培训办法》、《职工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实施管理办法》等。职工培训机制的建立完善,对职教管理机构、教师队伍建设、基地建设、持证上岗制度、职工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机制、“三级”教育网络的考核、人才培训等方面的工作做出了规定。为职工培训工作的有序开展打下了基础。在培训机制的落实中,我们及时根据人员调整及机构变动情况对段、车间、班组“三级”职教机构及其成员进行修改,按规定成立了职教科,在每个车间指定一名主要领导抓职教工作,并设一名兼职教师,在班组明确班组长亲自抓教育,设一名兼职教师协助其工作。每季度段职教委员会召开一次工作会议,研究解决职教工作的重大事项及存在的问题,每半年组织车间职教人员召开一次职教工作会议,总结布置职教工作,每年组织对车间职教工作、兼职教师进行评比奖优罚劣。在职工培训的实施中,根据教育计划结合段生产实际及时组织职工进行各类适应、安全、技能培训;段每月组织一次“新职、转岗、提升”人员培训班,新职人员进行培训考试,考试合格后方能上岗;每季度按《职工培训、考核、使用、待遇一体化考核办法》对职工进行考核、考试进行分等,职工的等级与其岗效工资挂钩;每年第一季度组织线路、桥梁、探伤、巡道、道口、轨道车司机等行车主要工种的在岗职工进行一次持证上培训考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高培训工作质量的保证。
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提高职工培训质量的保障。教师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过硬的技术业务素质,是任何一个站段培训部门长期不懈的奋斗目标,在铁路加快技术设备现代化
建设的今天,只有坚持不懈地对教师进行形式多样的培训,才能使他们在政治觉悟、理论水平和技术业务等各方面都能得到全面提高。我段在加强教师培训方面主要是采用送培、自培、自学三种方法,送培是选派专职教师、骨干兼职教师参加铁路局以上组织的培训班,目的是让骨干教师走出去开阔视野,学习教学方法、新知识,提高其教学技能。自培是我段每季度组织各科室、车间兼职教师举办学习班,主要对段职教管理考核办法、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及其现场生产中关键设备(如曲线养护、道岔养护、无缝线路等)养护维修进行学习,目的是让各车间的兼职教师在现场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职教管理方面进行相互交流学习,提高日常职教工作的管理水平。自学是要求教师在日常的工作中坚持自学,段每季度下发学习计划,让兼职教师进行自学,并记录学习笔记,每季度段职教科进行一次检查考评。
三、根据职工队伍人员情况,分层次开展培训。
1、突出实作技能做好全员培训。铁道部要求“行车一线在岗工人要两年一遍全员10天脱产培训”,为做好此项全员培训工作,我们科学规划、合理组织,确保培训人员、培训时间、培训内容和培训质量四个落实。段自办培训班: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我们按“一、二、三”模式选定培训内容,即一个重点(以季节性工作为重点);二个并重(理论与实作并重、业务教育与思想教育并重);三个突出(突出案例教学;突出非正常情况下应急故障处理能力;突出新设备、新规章、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例如在7~8月的培训中,以防洪、防胀、胀轨的处理与防治等应急故障处理能力为重点。在10~11月的培训中,把防寒过冬知识、防“三折”及其“三折”处理能力作为主要培训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因人施教,注重实效。为了使全员培训工作取得更好的效果,我们对各个培训班学员的业务素质、思想状况、学习积极性等进行认真的调查和分析,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不同的培训内容、培训重点和培训方式。例如,对工班长培训班,我们把重点放在班组管理、天窗修知识、曲线和道岔养护知识等方面;“三工”学习班,我们注重一日作业标准化,交接班制度,小补修作业,故障防护等课题的讲解。对学习班年龄偏大,理论学习难度较大的学员,我们把重点放在实作项目的教学上。努力使学员愿意学,能学会,学以致用。在教学组织上严格考核,确保培训质量。在培训过程中,努力做好办班的各项教学管理工作,认真考勤并把学员的出勤情况及时反馈给车间,同时做好办班的总结工作,认真填写管理台帐和教学日志。送外培训:在选派人员时,严格按路局文电要求,保质保量选派人员按时参加。
2、根据季节性特点做好春运、防洪、防胀、防断等各类适应性培训工作。我们结合安全生产实际及季节特点,本着干啥学啥的原则,适时适地对职工进行因人施教。具体做法:首先是脱产办班。对线路、巡道、道口、桥梁、巡守等重要工种,工班长、安全员、防护员重点岗位进行脱产培训。其次是现场办班。为缓解“工学矛盾”,我们本着教育为生产服务的原则,改变教学模式,派专兼职教师深入车间、班组,利用职工的业余时间,进行现场教学。其三是函授培训,对培训内容单
一、季节性强、培训面大的适应性培训,如:防洪防胀、防寒过冬、新规章等,采用函授的形式对职工进行培训,即把学习内容下发到车间班组,让
班组组织职工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然后考试。
3、根据施工作业,开展实作技能练功比武活动。为提高职工的实作技能和应急故障处理能力,段每年结合段生产实际及季节特点,制定了线路、桥梁、探伤、轨道车司机等7个行车主要工种的23个练兵项目,并纳入教育工作计划进行考核,要求段、车间、班组定期开展演练活动,班组每月至少组织一次演练,车间每季至少组织一次演练,段每年开展主要工种的练功比武活动,从而使岗位练兵活动规范化、制度化。做到了行车一线主要工种参练率100%、参练人员100%。
四、根据安全生产需要抓实关键人员的培训
首先,加强工班长培训。工务段的主要任务对铁路线路进行养护维修,其作业性质属群体作业,工班长的素质直接影响着铁路线路质量的好坏,在工班长培训中,我们主要以班组管理知识、关键设备(曲线、道岔和无缝线路、道岔等)的养护知识为重点,选聘有班组管理经验,现场实作技术好的工班长、技师担任兼职教师,采用脱产培训、函授、现场培训等方法,对工班长进行班组管理知识、业务技能培训。
其次,强化“三工”培训。“三工”(巡道、道口、巡守工)是铁路的哨兵,单独进行巡道、看守、巡守作业,其自身安全和应急故障处理能力在安全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针对这一特点,我们在“三工”人员的培训中以人身安全为重点,突出应急故障处理能力培训,在理论教学上注重把规章制度讲解与典型案例分析相结合,使学员认识到按章作业的重要性,牢固树立“违章就是杀人、违章就是自杀”的意识;在实作教学上,采用“讲解-答疑-演练”的三步教学法,即:根据当天的教学内容,由教师讲解常见故障的检查方法、判定标准、处理办法——学员提问题并由教师当场答疑——现场假设故障让学员进行实作演练。力争使学员做到懂标准、会检查、能处理。
第三、严格“三新”人员培训。“三新”人员即新职、转岗、提升人员,在“三新”人员上岗前,我们严格按《“三新”人员培训工作程序》规范管理,即:每月15日 前各车间将提升、转岗、定职人员上报段人劳科,人劳科汇总后以《培训通知书》形式通知教育科,教育科接通知后按规定对其进行培训,培训考核后将成绩转人劳科,人劳科以考试成绩给予下令。在培训中,严格执行段、车间、班组“三级”安全教育制度,严把培训、考试、考核关,确保“三新”人员的安全、业务素质达到本岗位必知必会、应知应会的标准。
五、严格落实考核激励机制,激发教学“双边”的积极性
考核办法和奖惩措施,是发挥职教人员工作主动性和激发职工学习积极性的外在驱动力。要提高培训质量,应采取对教师、职工进行定期、不定期的考核,使教师授课质量与待遇挂钩,职工培训成绩与考核挂钩,激发教师与职工的自强意识,从而真正推动职工素质不断提高。我段坚持每季度对专兼职教师工作成果和职工培训效果进行考核评比,并与教师的兼课津贴、职工的岗效工资挂钩;每季度结合段经营业绩考核对车间的职工培训任务、岗位练兵比武、教育工作职教台账管理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车间党政正职和职教主管的月度考
核成绩挂钩;每年对兼职教师进行一次考核评比,对优秀者给予于奖励。
综上所述,搞好铁路企业职工培训的方法和途径是:以机制作保证,依靠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以安全生产为中心,采用多种形式教学缓解“工学矛盾”,以“实用”、“实效”为培训目的,调动职工的学习兴趣,以严格的考核和激励为手段,调动教学“双边”的积极性。
第五篇:浅议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浅议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方法与途径
莱阳市团旺中心小学孙达蕾
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党中央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从推进新世纪新阶段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做出的重大决策。如何抓住机遇,让德育工作在健康持久的发展轨道上,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呢?下面谈几点看法。
一、重在实践,体验过程
思想道德教育在学生成长的道路上,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古今中外的教育家都十分重视德育,把德育置于一个特殊的崇高地位。在德育教育的方式上,我们的做法是“重在实践、体验过程”,做到“三个结合”。既“以人为本”与“依法治校”相结合;“课堂教育”与“课外活动”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广泛开展有利于学生身心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增进感情,获得友谊。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大家和谐共处、互相帮助、互相尊重,互相谅解,从而形成了良好的校风。我们认为:要使学生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最基本的是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强烈的情感,但这仅用专业知识育人是不够的。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必须使学生获得对“美与丑”、“善与恶”,更加鲜明的辨别力。德育是整个教育的灵魂;是学校教育工作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必须紧扣时代脉搏,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真正发挥“德育养德”的育人功效。
二、巧抓机遇,不失时机
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是在自然的生活中形成的,这是人的德性形成的一个基本规律。因此,抽象的道德戒律,光说教是不能深入人心的。特别是现在人们的思想已驶入了现代化的快车道。学生耳闻目染,其思想认识也已变的逐渐复杂起来。如不能及时的、有针对性的开展教育工作,势必造成社会危害。我们的做法是:摒弃“说教式”、“灌溉式”、“挤压式”的教育方式。巧抓机遇,充分利用“节日庆典、晨会、校班(队)会、国旗下讲话、宣传栏、黑板报、校外德育教育基地”等,不失时机的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教育。让学生在实践中,把道德认知自觉的转化为道德行为。例如:在“母亲节”到来之际,我们在学生中开展了“感恩教育”。有的学生为父母制作了一张生日贺卡,有的学生为父母洗一件衣服,有的学生为父母做一顿可口的饭菜。表达出了他们父母养育之恩的感激之情。同学们在实践活动中,提高了思想认识,净化自己的心灵。
三、课堂教学,德育为先
课堂是我们教师对学生教育的主战场。对课本的学习内容进行引申,让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大家的讨论,把内容归纳出来,学生通过自己的讨论可以很容易掌握应有的德育道理。从中学生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优良习惯。如在体育课上可以培养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能够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拼搏的信心与勇气,从小养成自觉学习、刻苦努力、不怕失败、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各学科都可挖掘爱国主义教育因素。教师可以在设置道德情境的前提下,让学生通过纵向比较:看自己是否比以前进步,或者横向比较:看别的做得好的同学是怎么做的,自己是不是和别人做得一样好,在比较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道德意识。
四、校外基地,切身感受
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制度是学生了解社会、学习社会的重要途径,是学生德育活动的有效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综合实践课的重要内容我们学校正在逐步建立一批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基地。从教育的需要出发,结合本地具体资源,建立了法制教育社会实践基地、劳动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爱国主义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基地等。为学校组织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提供场所。如带领学生参观民兵营,让他们在跟军人交流中理解德育道理。去看望孤老院开展帮助老人活动,通过帮助老人与老人交流让他们早点体会做为一名少先队员最起码要做些什么。还可以组织学生广泛开展“社区假日小队”、“扶助残疾儿童”、“参观污水处理厂”使学生在各种活动中受到良好的教育,切身感受到自己必须做什么。
五、家校结合,相得益彰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虽是两种特点完全不同的教育,但教育是个延续性的过程,这两种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同等重要,无法割裂。家庭与学校作为社会这个大系统中的组成要素,在教育这个过程中是不能将二者割裂开来的。
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各自的优势是显而易见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有着各自的优势,有时是一致的,有时是互补的。所以我们开展了家长学校活动,以活动为纽带,形成家校德育合力。学校建立教师家访制、家校定期对话制、教师家长共评制、优秀家长及学习型家庭评选制等一系列制度,广泛开展家长开放周、家长接待日等活动,组织家长看校容校貌、随堂听课、评教风学风、议学校管理、谈家教体会,做到了活动内容丰富多彩。通过召开家长会、家长代表座谈会,建立家庭教育联系卡等家校“双边”活动,拉近了家校距离,密切了家校关系,形成了德育合力。以家长学校为依托,提高家长综合素质。总之,学生的道德品质是从无到有,从外部调节到内心自觉,从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有效地对学生开展德育
工作在学生的道德品质的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也是学校德育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