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国税局“十一五”期间工作回顾及“十二五”工作打算

时间:2019-05-13 08:09:0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某市国税局“十一五”期间工作回顾及“十二五”工作打算》,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某市国税局“十一五”期间工作回顾及“十二五”工作打算》。

第一篇:某市国税局“十一五”期间工作回顾及“十二五”工作打算

某某市局“十一五”期间工作回顾及

“十二五”工作打算

一、“十一五”时期我市国税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 “十一五”时期是国税事业快速发展的五年。我局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努力实践“聚财为国、执法为民”的工作宗旨,深入实施,大力组织收入,强化税收管理,加强队伍建设,各项工作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国税收入保持持续快速增长。坚持“依法征税、应收尽收、坚决不收过头税、坚决防止和制止越权减免税、坚决落实各项税收优惠政策”的组织收入原则。大力清缴陈欠,严格控制新欠,规范缓税审批。定期开展税收收入预测,健全上下互动预测机制。建立和完善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重点税源监控指标体系。强化组织收入督导,加强任务考核,确保收入任务完成。“十一五”期间全市累计组织国税收入197亿元(2010年数56300万元为计划数),年均增长22.29%。

---依法治税取得新成绩。大力整顿煤炭、有色金属和冶炼行业税收秩序,全面纠正税费统征行为。规范应用税收执法管理信息系统,完善执法责任追究制。认真落实重大案件集体审理,加大对税收执法权的监督。稳步推进分级分类稽查模式,加大稽查力度,认真组织重点税源检查、专项检查和企业自查活动。---征管改革取得新突破。加强对税收管理员的管理。建立行业税收管理办法,开展个体、街道、集贸市场税收清理,整顿税收征管秩序。探索“税源管理、税收分析、纳税评估和税务稽查”等“四位一体”互动机制,建立宏观税负分析的长效机制。强化纳税评估,实施分类管理。做好电子申报的推广工作。加强矿产行业的一般纳税人强制认定和委托代征,建立综合治税体系。积极推广税款收款机,车辆税收“一条龙”管理和抓好“一机多票”的推广。开展业务创新竞赛。税收征管“五个转变”初见成效,“五项指标”实现“零差错”。

---信息化建设取得新进展。加强综合征管软件等多个软件应用。推行办公自动化建设。积极建设税务网站。加强数据管理,重视信息资源整合与应用工作,推行“信息管税”。

---纳税服务不断优化。实施政务公开,打造“阳光办税”品牌。加强办税服务厅软硬件建设,巩固和完善“一窗式”工作制度,落实首问责任制。严格执行减免税等优惠政策。推行“财税库行”,推行电子申报缴税,推广应用网上办税平台,试行“同城通办”,认真落实“两个减负”。积极开展税收宣传,推出纳税大户排行榜,积极开展“百名税干联企业,参谋经济保增长”活动。

---干部队伍建设不断加强。狠抓领导干部管理,贯彻落实《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完善干部竞争上岗办法和民主推荐办法,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采取“上挂下派”制,激发领导班子活力。实现培训和考核“双轮驱动”,完成轮训、“六员”培训和岗位素质培训。完善民主集中制,完善“优秀领导班子”评比办法。积极推进学习型机关建设,培养高学历人才。

---争先创优有好成绩。深入开展文明争创活动,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市局先后省级文明单位和全国文明单位。部分县市区局获得省级文明。部分县市区获得国家级巾帼文明示范岗、省级依法办税示范窗口、省级青年文明号。

---党风廉政建设不断深化。强化“两权”监督制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做好信访举报工作,加大案件查处力度。广泛开展职业道德教育,开展“五评”活动,开展向纳税人述职述廉活动,开展“三最纪检日”活动,推行“网上评廉”,探讨内控机制建设,深化行风建设和机关效能建设,树立国税部门新形象。

---内部管理不断加强。落实机关政务、事务、财务管理制度,做到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严格控制会议标准和规模,不断提高办文办会的质量和效率。加强信息调研和税收科研工作。加强预算管理,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合理性。加大内部审计工作力度。完善后勤保障机制,加强物业管理。大力开展节能减排竞赛活动,认真做好水、电、油、气、纸等资源节约工作,着力建设节约型机关。从严控制四项经费支出,规范接待工作。认真落实维稳工作机制,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做好重点 工作督导,积极探索公务员绩效考核。

当前国税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组织收入困难较大。表现在: 税基不牢,收入增长过分依赖再生资源经营企业,主体税源增长乏力。二是依法治税水平需要提高。部分干部的法治观念比较淡薄,执法不规范的现象仍然存在。三是征管质量和效率还不够高。管理基础尤其是税源管理比较薄弱,还不适应科学化精细化的要求,效率不高、疲于应付、浮于表面的问题比较突出。四是信息化建设仍需加强。操作水平不高,数据处理和综合应用能力不强。五是干部队伍建设任务很重,年龄结构不尽合理,综合素质不太适应,管理机制不够完善,队伍活力有待增强。少数领导干部科学管理水平不高,有些干部事业心和责任感不强,个别干部为税不廉、以权谋私、失职渎职。

“十一五”时期我局工作取得显著成绩,为“十二五”时期国税事业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展望“十二五”时期,我们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存在不少困难,要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感,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某某国税事业又快又好发展。

二、明年税收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十二五”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科学制定“十二五”规划,对于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促进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对于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放眼2011年,我们可能面对比2008年来更为严峻的经经济形势,全球经济不容乐观。一是我市企业存在着“工业化、科技化水平低;资源性、政策性依赖强;辐射力、聚合度不足;大而同,小而全”等短板,造成的最直接后果是税源结构不优。重点税源集中在矿产、冶炼、烟草、电力等行业,以资源型产品为主,税源结构比较单一。2009年全市纳税50强企业中,高资源依存度企业35户,高能耗、高污染企业27户。作为全国有名的有色金属之乡、石墨之乡,矿产当作石头卖,处于产业链低端,税收难以在本地实现。二是税基不稳。再生资源经营企业税收占总收入的盘子过大,占税收的比重达到40%左右。而明年再生资源经营行业的税收优惠政策将取消,全市再生资源经营行业做大的近20个亿的任务基数将很难找到新的替代税源。三是党和政府为保民生、保发展、保稳定实施积极性财政政策,需要更多的财力支撑。

三、明年税收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 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服务科学发展、共建和谐税收,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大力推进依法治税、信息管税、服务兴税和人才强税,着力提升税法遵从度、执法规范度、社会满意度和干部认同度,全力建设服务、责任、法治、廉洁的国税机关,为服务某某“两城”建设、“三城“创建做出应有的贡献。

基本原则:坚持依法治税不动摇,按照合法行政、合理行政、程序正当、高效便民、诚实守信、权责统一的要求,全面加快依 法治税进程,促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坚持重点突破不动摇,以风险管理为指引,以涉税信息流为主线,强化社会协作,推进征管变革,优化纳税服务,推进专业化管理,在全省率先实现税务管理现代化。坚持改革创新不动摇,引导干部敢于、善于、崇尚创新,以发展的眼光分析形势、以先进的理念思考问题、以创新的思路谋划工作、以超前的思维探索方法,推动税收各项工作上水平。坚持科学管理不动摇,实现专业化与信息化的结合,征收、管理、稽查的结合,管理与服务的结合,人与机的结合。

主要目标:“十二五”期间税收工作主要有五项目标:一是税收收入目标。力争国税税收收入年递增10%以上,到十二五末国税税收收入力争实现80亿元大关的新突破。二是队伍建设目标。创建“三强五好领导班子”,继续保持全国文明单位等荣誉。重点在增强干部队伍活力、能力和执行力等方面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三是廉政建设目标。争创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行风评议市直单位第一名。四是依法治税目标。税收执法责任制和追究制全面细化落实到位,税收收入做到及时足额入库,努力使税收征管质量和效率有大幅度提升。五是纳税服务目标。全面推进纳税报务建设,到十二五末一般纳税人网上申报、网上认证、税银库联网、远程抄报税均要达到100%,小规模纳税人网上申报、税银库联网均要达到90%,真正实现纳税人足不出户即可完成纳税申报和缴税。六是科学管理目标。牢固树立税收管理的基础地位,推进体制创新和管理创新,征管质量和效率不断 提高,征税成本和纳税成本不断下降,基本做到执法规范、征收率高、成本降低、社会满意。加强机关内部管理,逐步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税务行政管理体制。

四、明年税收工作的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 重点任务:

一是推行信息管税。建立健全涉税信息采集加工和审核维护机制。明确涉税信息的采集重点、采集时限、采集范围和采集标准,严格信息审核,确保信息质量。推进税收征管保障机制建设,积极参与地方政府公共信息共享平台建设,建立健全第三方信息定期交换长效机制。建立健全涉税信息分析应用和定期通报机制。以征管信息系统为支撑,加快完善预警分析、纳税评估等应用信息系统平台建设。完善分析指标体系,建立重点行业、重点税种分析模型,通过纵向、横向比较,为税收管理决策提供参考。强化信息分析结果运用,科学设定预警指标,推行风险等级管理,按照纳税人风险级别高低,针对性实施管理,提高信息资源应用的有效性。建立信息分析通报制度,定期开展综合分析,定期发布分析结果。

二是加强风险管理。按照科学、简便的要求,逐步建立责任分明、运转顺畅、监督有力的过程跟踪机制,对实施全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防范执行偏差,减少执行风险。通过细化工作任务,明确每项任务的具体内容、操作标准、完成时间和应实现的目标,做到对每项工作状态的实时跟踪和每项工作任务的全程 监控,实现对各部门、各岗位、各环节绩效自动考评。三是规范税收执法。要将执法检查、执法监察和效能监察有机结合起来,实行重大税务行政事项集体议事制,加强行政程序建设,健全执法证据制度,规范行政裁量权,落实执法责任制,尽可能防范和化解执法风险,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强化矿产行业专项整治,所有矿产企业必须纳入一般纳税人管理。对一些征管薄弱的专业市场、集贸市场进行清理,确保市场税收管理规范有序。加强对主要街道和重点市场的漏征漏管清理,努力实现普遍征收。大力打击伪造、虚开、代开发票行为。优化稽查资源配置,完善分级分类稽查管理办法,规范城区稽查机构的工作职责、业务流程和运作机制。

四是优化纳税服务。完善服务功能。按照“窗口受理、内部流转、限时办结、窗口出件”的要求全面实行“一站式”服务,完善全程服务、预约服务、提醒服务等办税服务制度,积极推进自助办税服务,全面推行“同城通办”。拓展多元办税,建立以网上办税为主体,上门办税等方式为补充的多元化办税体系;完善网上办税功能,拓展网上办税业务范围,积极引导纳税人选择网上办税。积极推进电子申报。简化办税流程,推广财税库银横向联网系统。及时公布和更新涉及纳税人权益的环节和事项,自觉接受纳税人和社会监督。完善工作质量考评机制.畅通与纳税人的沟通渠道。加强纳税信用评定管理,建立较为完善的纳税人自愿遵从评价机制。五是加强队伍建设。加强思想和作风建设,提高干部队伍的党性修养。积极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基层领导班子和队伍建设。深入开展“基层先进领导班子”创建活动,建立健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体系。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完善干部选拨机制。建立健全激励机制,着力激发队伍活力。加强效能建设。坚持和改进月度重点工作抽查、月度考核通报、季度工作点评,半年工作综合督查和年终考核的绩效考核制度,进一步改进机关和基层内部绩效考核,做到量化细化,严格责任追究,推进工作落实。

主要措施:实施“三大”战略。

一是实施精兵兴税战略。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营造“干事有舞台、创业有机会、发展有空间”的用人氛围,全面落实“品德、知识、能力和业绩并重”的人才标准,建设一支政治过硬、业务熟练、作风优良、执法公正、服务规范的干部队伍,推动国税事业蓬勃发展。

二是实施精细管理战略。始终抓住管理这一税收工作的永恒主题,更新理念,完善机制,优化手段,用精细管理之“桨”划科学管理之“舟”。把握“精”的本质,抓主要矛盾,抓重点工作;把握“细”的本质,抓工作落实,以“细节决定成败”。坚持抓机关带基层、抓重点带全盘的思路。市局的侧重点是决策和思路上的精细化,县市区局的侧重点是分析和落实上的精细化,基层单位的侧重点是贯彻执行和情况反馈上的精细化。

三是实施精品推动战略。继续以“金点子”为抓手,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认真贯彻落实民主决策、科学决策要求,大力提升系统执行力,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努力打造“金点子”精品项目。以以精品树形象,以精品活全局,让干部职工在精品创建中成才,让国税事业在精品创建中发展。

五、对税收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一是解决税收计划增加过快的问题。现实是税收计划与税源之间的矛盾相当突出。

二是解决国税执法很难完全独立的问题。虽然国税部门为条管单位,但由于经费、政务评价及行风评议等诸多方便需要地方政府支持,加之组织关系在地方等,在实际执法过程中受地方政府干预过多。如政府为招商做出的不当承诺;有时国税执法人员执法行为被政府认为是为难企业,影响招商环境。

三是解决税务经费严重不足,收入与支出矛盾突出的问题。表现在:经费收入渠道越来越窄,而支出越来越大。

四是解决人员结构老化、工作积极性有待提高的问题,人员素质与工作要求不匹配。(1)由于各方面原因,人员结构老化明显,不利于创新突破。(2)政治待遇相对滞后。在实职有限的现实情况下,非领导职务配备过少。

第二篇:前期工作回顾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镇人社站前期工作回顾及下一步工作打算

前期工作回顾:

(一)就业服务工作

一是完善企业用工指导服务。深入开展以“送政策、送培训、送人才、送服务”为主要内容的进企活动,企业节后用工需求到位迅速,据对52户企业调查,节后用工到位率达95.7%,比去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二是扎实开展就业援助工作。一季度共为136名失业人员办理了失业证;按月审核发放失业金227人;共办理“4050”人员就业失业登记证60人,及时做好“4050”人员灵活就业申报工作,目前已为227名符合条件的人员办理了社会保险补贴手续。三是多渠道开发公益性岗位。三月份通过村级平台建立的就业困难人员信息库,申报并落实困难家庭公益性岗位2个。

(二)社会保险工作

一是推进社会保险扩面。截至四月末,我镇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16051人,同比增加156人;企业职工基本养老等五险参保人数10179人,同比增加168人;工伤等两险参保人数14109人,同比增加338人,但两险比去年末减少900人,两险比去年末减幅明显,主要原因一是外省员工数量明显减少,二是部分企业对刚录用的员工还未参保的原因。二是圆满完成2015年上半年城乡居民医保筹资及汇缴工作。截止目前,参保人数为29260人,参保率达99.75%,完成了镇与村的票据核销与应筹资金的汇缴。三是严格把关做好被征地农民的即征即保工作。截止目前,已审核办理被征地农民基本保障手续138人,做到人地对应。1-5月,到市统征所清退历年社保垫付款195万余元。四是利用平台完成各类便民服务工作。一季度平台上共办理医保事后报销2048人次,报销金额为270万余元;生育待遇受理64起,报销金额为66万余元;共办理城乡居保参保人员275人,失土转企业养老236人,老农保领取手续22人;办理社会保险单位

登记、变更及注销手续34家,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参保办理833人,自谋职业缴费406人;及时发放各类退休存折538本,办理丧葬费领取申报手续144人;受理简易工伤认定程序8件,受理工伤报销案件22件,核发工伤医疗费用共计3万余元,核发工伤待遇共计17万余元。我们社保窗口工作量特别大,基本上占到了整个公共服务中心窗口办件量的70-80%。

(三)人才引进工作

一是做好2014企业人才引进奖励申报的初审工作,共为75名企业引进的人才做好奖励初审。二是针对2015全市招才引智工作目标任务,在全镇范围内开展“双千”培育百日行动企业大走访活动,做好对相关服务对象的走访和人才工作政策的宣传,发动人才企业申报各类人才计划,目前已完成省千申报一人。三是配合市里组织好四月赴武汉人才招聘会,共有5家企业参加了此次招聘会,达成初步意向的大中专生811人。四是召开全镇规上企业人才工作会议,向企业宣传新的人才政策,发动企业开展技能人才自主评价工作及参加企业培训师培训工作。目前企业培训师培训班已在5月15日在晶科开班,共有十家企业50人参加培训考证。

(四)劳动监察与保障工作

1-5月,劳动关系保持总体和谐。春节前后我们积极组织开展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执法检查活动,防止春节前后出现群体性欠薪事件的发生,对排摸出的隐患单位及时下发限期整改建议书,督促其整改,春节前后未出现群体性的欠薪事件。

今年以来共接处劳动争议56件,其中劳资纠纷33件,工伤调解23件,涉及标的248.7万余元,共涉及劳动者79人,目前已经全部结案。今年案件数量虽比去年同期稍有下降,但根据前期下企业掌握的情况来看,有不少中小企业经营效益不佳,员工经常放假,势必造成员工离职率上升,从而导致接下去几个月劳资纠纷案件多发。

三月份以来镇劳动监察中队大力推进劳动合同制度扩面提质,特别针对辖区内的中小企业及租赁企业,进行了一次地毯式检查,在合同签订、社保交纳、规范用工等方面逐一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确保市随机抽查到的租赁企业各项指标合格。

下一步工作重点:

(一)全民参保和就业状态调查登记工作自**月**日全面铺开,村(社区)调查人员已基本完成入户调查和登记工作,目前已进入数据的比对和平台录入,近期要做好对村(社区)协管员的指导督察工作,确保在*月底完成此项工作。

(二)开展企业人才集合年金宣传工作,发动**家以上企业参加企业年金。

(三)做好***村级劳务合作社有关申报工作

(四)做好**年*月至**年*月的城乡居民医疗保险收缴工作。

(五)督促有关企业按时申报千人计划和领军人才计划。

(六)进一步推动劳动监察工作。主动监察检查企业***家以上,督促小微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达**%。

(七)下村指导***劳动保障书面审查工作的开展,并做好规上企业的劳动信用等级评价工作。

第三篇:“十一五”农业工作回顾及“十二五”发展思路和重点

“十一五”农业工作回顾及“十二五”发展思路和重点

----总结“十一五”、谋划“十二五”之临沂篇

发布时间:2010-09-01 访问次数:8

一、“十一五”农业发展取得突出成就

“十一五”以来,在党的强农惠农政策支持推动下,我市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粮食连年增产,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农村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农村党群干群关系显著改善,保持了持续向好的发展态势。

(一)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大幅提高。认真落实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资综合补贴政策。认真实施农业科技入户工程、百万农户致富工程和高产创建活动,大力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技术,粮油果菜棉烟茶产量实现新突破。

(二)农业结构实现战略性调整。全市形成了粮、油、菜、果、茶、烟、桑、药、卉九大种植业基地。“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各具特色。高效特色农产品基地达到700多万亩。

(三)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取得显著成效。全面推行“一册两书三证”管理制度,制定推广地方技术标准23项。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得到加强。目前,累计命名市级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达148处。全市农业“三品”总数达453个,认证面积达250万亩。

(四)产业化经营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经济模式。以农产品为原料的加工企业成为发展县域经济的主导力量,农业龙头企业年加工销售收入,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收入的39%。

(五)农民合作组织迅速发展。目前,全市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达到11299家。经营服务范围涉及种植、养殖、加工、流通等各个行业,参加合作社的成员83万个,带动农民97万户。

(六)农村可再生能源工作取得长足发展。最近5年,国家、省、市、县各级先后投入资金1亿多元发展农村沼气。到目前,全市沼气用户累计37.7万户,建设大中型沼气工程累计163处。年产沼气1.8亿立方米,相当于节省20万吨标准煤。

(七)科技兴农成效显著。组织实施了十大农业技术推广,自主培育了临麦2号、临麦4号、郯麦98等20个粮油新品种,累计引进推广农业新品种306个,获各类农业科技成果200余项。

(八)农村政策全面落实。开展了农村土地承包突出问题专项治理,67.8%的村完成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换发补发任务。落实减负政策,实行减负一票否决量化考核,对末位乡镇实行“重点管理”和“工作警告”。普遍推行了村级账据、资金、合同、公章“四监管”。涉农信访案件大幅下降。以县区、乡镇、村居三级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服务体系基本形成。

二、“十二五”发展思路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一主线,以创建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市为目标,突出抓好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品牌建设“两个关键”,实行粮食安全、特色农业、农村生态“三管齐下”,实施沂蒙高效特色优质农产品基地、新型农民培训基地、农业信息服务平台、农村可再生能源建设示范园区“四项打造”,实现生产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经营产业化、流通市场化、营销品牌化“农业五化”,确保主要农产品稳定增长,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农业农村经济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

三、“十二五”发展重点

(一)突出抓好新增粮食产能建设,保持粮食生产先进市地位。以实施粮食新增千亿斤能力项目为契机,扩大开展粮食高产创建活动,实施粮食增产计划。重点抓好郯城、苍山、沂南、临沭、河东(后备)5个国家粮食产能县建设,带动全市粮食总产每年提高2%以上。力争到2020年,建成百亿斤产能大市。

(二)突出抓好优质农产品基地品牌建设,促进农民增收。一是以基地为中心打造“三高”农业带。围绕建设城郊型高效农业带、环蒙山特色农业带、滨河高效农业带、苍山沂南优质蔬菜产业带,大力发展高端高质高效农业。以实施蔬菜果业产业振兴计划为抓手,高起点建设标准蔬菜园、标准果园,不断优化基地布局,扩大基地规模,提升基地管理水平。二是以品牌抢占市场制高点,努力打造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市。以发展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为主线,大力推行农业生产标准化。以农产品质量监管为重点,实施市场准入制度、从源头上加大对农业投入品的监管力度;实行产地准出制度和出口农产品可追溯制度,加强基地和市场监测体系建设,确保基地生产出来的产品全部达到无公害以上标准。

(三)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围绕肉制品、蔬菜、干鲜果、茶叶、条柳编、乳制品、食品、板材等八大加工产业,加大扶持力度。支持现有的优势龙头企业,整合资源要素,进行跨区域、跨行业、跨所有制联合与合作,打造一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联合舰队”和“航空母舰”。

(四)规范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培育发展一批资本实力雄厚、辐射带动能力强、功能配套齐全的合作组织。指导合作组织制定合作章程,健全议事决策、财务管理、资产运营、利益分配等管理制度。深入开展“示范社建设行动”,(五)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继续大力发展户用沼气、风力发电、太阳能等农村可再生能源。积极推行以沼气为纽带的生态农业循环模式,建设一批观光园区、采摘园区和生态农业家园。大力开展农作物秸秆综合开发利用,促进农业可持续循环发展。

(六)加快培育新型农民,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支撑。加强农民培训基地建设,认真组织好全市百个农民教育培训基地认定和挂牌工作,发挥好培训基地在全市农民教育培训中的示范带动作用。

2009年中央财政支农资金达7161.4亿元

○ 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迈上了万亿斤新台阶

○ 农民人均纯收入超5000元年均实增8.3%

○ 590亿元解决2.15亿农民饮水安全问题

家住河北省怀来县新保安镇西园子村的乔荣孝家近年来可谓喜事盈门。老乔逢人便说,“如今是种地不交税了,孩子上学不交费了,看病能报销了,咱们农民的日子越过越好了”。乔家的变化是“十一五”期间我国农村发展变化的一个缩影。

“十一五”以来,党中央、国务院坚持把“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统筹城乡发展,不断完善强农惠农政策框架体系,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在各级各部门和亿万农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农业克服严重自然灾害影响和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呈现了持续稳定发展的好势头,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加速转变,为我国成功应对各种困难和风险、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大局发挥了重要作用。

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强化

农业农村发展后劲十足

“十一五”时期,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总体上面临良好的发展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决策和部署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我国总体上已到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创造了更为有利的条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为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开辟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但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不少的制约因素,突出表现在资源环境约束日益加剧,农业基础还比较薄弱,市场竞争压力加大,农民增收难度增加等方面。为加强农业这个国民经济中的薄弱环节,中央连续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基础不断夯实。

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2006年起,在全国范围取消了农业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和牲畜屠宰税,延续2600多年的“皇粮国税”就此终结。2007年,农村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孩子上学不用交纳学杂费了。2008年,全国农村基本建立起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2009年,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正式启动,农民看病贵、养老难的负担也大大减轻。

对农业农村投入大幅增加。“十一五”期间,接连五个中央一号文件对于财政支农投入的提法,从“三个高于”、“三个继续高于”、“三个明显高于”到“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显示出国家积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信心和决心。2009年,中央财政支农资金达7161.4亿元,比上年增长20.2%,“三农” 投入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加大对农民补贴力度。“十一五”期间,除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外,农民还能享受农资综合直补。与此同时,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逐步提高。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市场预期稳定了,种粮收益增加了。2009年,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四项达1230.8亿元,增长19.4%。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中央明确指出,扩内需、保增长,最大潜力在农村。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中央继续高度重视农业,稳定粮食生产不放松。新增4万亿投资中,加大了向农业农村的倾斜力度,安排农村沼气、优粮工程、标准粮田等农业投资200.5亿元。支农政策不断强化,支农机制不断完善,农业基础得到不断加强。在最困难的时候,农业农村经济顶住重重困难,成为国民经济运行的最大亮点。

新农村 喜盈门——“十一五”三农成就综述 2010年10月11日14:36 人民网-《人民日报》

现代农业建设步伐坚实

粮食生产能力稳步增强

眼下正值秋收时节,金色的稻田里,收割机隆隆作业,农民们挥汗如雨,一派丰收在望的景象。

“十一五”以来,我国粮食连年增产,2009年达到10616亿斤,比2005年增长9.7%。特别是2007年以来连续3年稳定在1万亿斤以上,标志着我国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迈上了万亿斤新台阶。肉、蛋、奶、水产品、蔬菜产量大幅增长,市场供应充足,满足了城乡居民对农产品的多样化需求。

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它得益于农业体制机制的创新,得益于农业科技进步的贡献,也得益于广大农民誓夺高产的信心和勇气。

面对罕见自然灾害,众志成城,力保粮食生产。“十一五”时期,地震、洪水、干旱、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我国农业生产面对严重挑战。直面灾害,中央加大了抗灾投入,各地各部门加强灾情监测,落实抗灾措施,指导农民科学生产。据统计,仅2009年春旱期间,北方冬麦区合计日最高投入抗旱人数1238万人、开动机电井118万眼,各地累计投入抗旱资金29亿元,完成抗旱浇灌面积1.37亿亩,为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面对增产难度越来越大,高产创建示范全面铺开,科技攻关再上新台阶。收获沉甸甸的“六连增”后,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基数越高,增产越难。粮食生产要取得突破性发展,必须选择突破性的技术路线。“十一五”期间,创建万亩高产示范片的技术战略确立,优粮工程、动植物保护、种养业良种等一批重大农业建设工程实施,有效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一些先进实用的科学技术集成配套推广,为夺取粮食增产提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撑。2009年,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农机总动力、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分别达到8.99亿亩、8.75亿千瓦、49.1%,比2005年提高8.9%、27.7%和13.2个百分点。科技对农业生产的贡献越来越大,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由2005年的48%提高到51%。

面对传统生产方式的局限,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不断创新。如今在一些地方的农村,即便是大忙时节,田地里也看不到多少农民,农民都说整地、育秧插秧、病虫防治、收割,都有专业服务合作社帮忙,现在种田轻省多了!“十一五”以来,各级农业部门通过政策引导和示范带动,大力发展农民合作社和各类专业服务组织,各类植保队、农机合作社、农技服务公司空前活跃。2009年,耕地流转面积达到1.5亿亩,占家庭承包耕地面积的12.4%;全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达到22.4万个,带动1亿以上农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达到24.64万个,实际入社农户2100多万。

新农村建设如火如荼

亿万农民享更多温暖

2006年,既是“十一五”的第一个年头,也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开局之年。围绕着“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目标,我国的广袤乡村发生着真实的改变。

陕西省安塞县真武洞镇农民司云,这几年的日子是越过越舒坦。他在家里搞养殖,孩子外出打工,一年家里的收入接近5万元。村里的变化也大,路通了,水净了,房子翻新了,环境整洁了,农民见面打招呼的方式都变了。

司云的感受代表着很多农民的心声。“十一五”期间,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加速,从东到西,从南到北,我国农村的变化日新月异。

农民收入持续增长。“十一五”时期,我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先后跨越4000元、5000元大关,2009年达到5153元,年均实际增长8.3%;2010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3078元,实际增长9.5%。“十一五”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收入增长最快的时期之一。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取得重大进展。自2006年以来,国家累计安排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中央投资590亿元,解决全国2.15亿农村居民及农村学校师生的饮水安全问题,超额完成“十一五”规划任务。“十一五”前四年,新改建农村公路156万公里,比“十五”末新增28万公里,农村公路通达水平和通畅程度大幅提高。大电网对农村人口的覆盖率超过了95%,基本实现了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同网同价。国家大力扶持农村发展清洁能源,“十一五”末全国户用沼气将达到4000万户。农村危房改造项目已经启动,截至2009年11月30日,全国扩大农村危房改造试点任务开工率91.1%、竣工率64.9%。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取得全面进步。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中等职业学校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和涉农专业学生免费教育开始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现全面覆盖,参合人数达8.33亿人。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全面实施。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建立。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试点成功推进。农村文化事业快速发展,一系列文化下乡工程顺利实施。

“十一五”期间,统筹城乡发展、新农村建设迈出坚实步伐,但“三农”发展仍需夯实基础。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城乡发展失衡仍然突出,最需要统筹。

第四篇:十二五工作简要回顾及十三五工作主要思路

“十二五”工作简要回顾及“十三五”工作主要思路

市水利局

(2015年10月16日)

一、“十二五”主要工作简要回顾

“十二五”期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的治水思路,大力发展民生水利、安全水利、生态水利,确保防洪安全、供水安全、生态安全,充分发挥了水资源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全市水利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五年中,我局先后荣获全省“芙蓉杯”水利建设先进单位、河道管理先进单位、防办能力建设先进单位、应急管理示范单位、水土保持规范管理示范单位及水利建设工作考核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全市水利建设先进单位、全市综合绩效评估先进集体(一等单位)、优秀领导班子、生态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及水生态文明先进单位。2011年,桂阳水利局荣获“全国水利建设与管理工作先进单位”,2014年,嘉禾水务局荣获“全国水利系统先进集体”。现将十二五期间工作情况简要总结如下:

(一)防汛抗旱坚强有力。全市先后战胜洪涝灾害37年次、干旱灾害3年次,没有溃决一库一坝,没有发生群死群伤,因灾死亡失踪人口、倒塌房屋、直接经济损失分别是“十一五”期间的0.37%、1.75%和17.67%,实现了防汛抗旱减灾“五个确保一条底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水库、塘坝、尾砂库安全,确保矿山、景区安全,确保城市防洪安全,确保重要 交通干线安全;坚决防止发生群死群伤)总目标。完成785座“四无”水电站的清理整顿工作,启动桂东县桥头水等11条重点山洪沟治理,完成安仁渡口大型水闸除险加固;投资10.1亿元完成城市防洪堤防107.42km、壅水水闸12座;投资2.1亿元完成四水治理项目22处,新建堤防42.3km;投资12.58亿元完成资兴市东江水库8 个移民避险集中安置点的移民避险搬迁安置工程,新建移民新村75个,搬迁安置6423户2.2万人;投资1.32亿元完成软硬件平台、预警系统、监测系统、群防群测系统建设和山洪灾害调查评价项目,基本实现山洪灾害自动监测预警全覆盖;成立了市中心城区防洪排涝指挥部及其办公室;组建了6支市级防汛专业队伍和11 支县级服务队伍。

(二)水利建设成效显著。五年来,全市累计投入水利建设资金213.7亿元,投入劳动工日3.45亿个、移动土石方4.75亿方,水利建设步伐不断加快。一是骨干水源工程建设。开工新建莽山大型和江源、沤菜、桃源3座中型以及溪头、来洋洞、三百蹬等8座小型水库,江源、沤菜2座中型水库已建成。相比2010年,新增兴利库容1.91亿m3,增加蓄水量2.87亿m3,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46.3万亩,新增防洪库容1.3亿m3,保护下游人口76万人,恢复和新增效益12.6亿元。同时,启动开展雷溪、观山洞、东波、桐柏山等11座中小型水库新建和茶安、黄口堰2座中型水库扩建前期工作。二是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完成文明、盘江2座中型和751座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完成工程投资13.6 亿元,恢复保护耕地23万亩,保护人口143万人,恢复和新增防洪库容1.6亿m3,恢复和新增防洪效益7.8亿元,恢复和新增灌溉面积36万亩,恢复和新增兴利库容1.6亿m3,恢复和新增灌溉效益14.6亿元。三是农村饮水安全。十二五期间,我市规划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39.02万人。五年来,每年将农村安全饮水项目列为民生100工程强力推进,全市共投入资金 8.66亿元,其中国家补助5.06亿元,省级补助1.20亿元,市、县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2.4亿元,共兴建工程662处,截至今年年底,可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157.52万人,占计划任务113.3%。四是灌区配套和节水灌溉。开工建设了青山垅、黄岑、莲塘、龙虎洞和长河水库等 5处大中型灌区配套节水改造工程,完成投资1.3亿元;开工建设了江源-四清联合灌区联通工程,完成投资1亿元;新增(恢复)灌溉面积3.6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0.78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2600万公斤,新增节水能力5163万方。五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全市11个县市区先后累计投入资金13.62亿元,实施了7批次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其中小农水专项资金6.5亿元),实现了小农水重点县建设全覆盖,桂阳、汝城、嘉禾分别于2014、2015年先后开始了第二轮重点县建设,改善和新增灌溉面积100万亩,可新增粮食产量6000万公斤。六是农村水电建设。实施76个农村水电增效扩容改造工程,完成中央投资水电新农村电气化项目22个,完成小水电代燃料工程5个,共计完成投资9.5285亿元,其中中央投 资3.0018亿元,是“十一五”中央投资的6倍多;新增农村水电装机3.8万千瓦,总装机达到110万千瓦,五年累计发电量160多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了550万吨标准煤,减排二氧化碳1500万吨。完成苏仙区、资兴市、桂阳县、汝城县、桂东县等5个县市区水电新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创建程江口、鲤鱼江、龙虎洞水库电站3座全国首批“绿色小水电” 典型培育试点水电站。七是水土保持。争取中央投入5142万元,治理和综合防治水土流失面积96.1平方公里;争取中央投资5980万元,与发改、林业、畜牧等部门联合实施了2011—2015桂阳县、宜章县石漠化综合治理,综合治理石漠化岩溶地区面积300.3平方公里。八是中小河流治理。完成中小河流治理项目41处,治理河道总长334.37km,其中,新建堤防114.77km、加固堤防38.5km、护岸护坡149.64km、疏浚河道139km,完成总投资7.0亿元。

(三)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全面推进。2012年,我市开始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2013年7月,我市获水利部批准为全国首批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之一,明确试点期为2014-2016年。几年来,全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水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定》,大力实施以十大示范项目为重点的水资源保护、雨洪水资源化利用、水环境整治、地热水开发、水效率提升和水景观打造工程,累计完成试点项目建设投资约158亿元,约占试点期计划总投资的86%。全市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由0.45提高到0.494,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由124 4 立方米下降到92立方米,农村自来水普及率由50%提高到70%;用水总量控制在22.5亿立方米,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主要水质指标达标率90%,城市供水安全保证率达到100%。“青山为屏、河流为脉、山环水绕、城水相依、林水相亲、水绿相映”的城乡山水格局基本形成,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初见成效。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郴州样本”受到部省关注肯定,在山东省章丘市举办的2015年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培训班上作典型经验交流,中国水利报、中国水利杂志以“林邑之城水文章”进行专题报道。

(四)水利管理提质增效。一是水资源管理更加严格。制定出台《郴州市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方案》、《郴州市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办法》,编制完成《郴州市水资源管理三条红线指标体系》,并将用水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等三项指标分解到各县市区,将水资源管理工作纳入政府综合绩效评估的重要内容,有序推进水功能区划、取水许可及水资源论证、规费征收及饮用水源保护等水资源管理工作;编制完成《郴州市两型社会示范带“十二五”水资源节约保护规划》、《郴州市水功能区划》、《郴州市水功能区纳污能力管理制度》及《郴州市水资源保护实施方案》,启动编制《郴州市水资源保护规划》;协助完成22家国控水资源实时监控单位自动计量装置安装;明确东江水库等12个省级重要水源地;重点监测主要河流水质检测断面16个,水功能区水质监测点53个;完成行政审批项目 5 781件,征收水土保持补偿费609万元。二是水利改革不断深化。制定出台《郴州市加快水利改革实施方案》;推进水务一体化改革,临武县、苏仙区、嘉禾县成立水务局,苏仙区等7个县市区成立水资源管理局,和宜章县等9个县市区成立水土保持局,嘉禾县成为湖南省城乡供水一体化示范县,苏仙区成为全省第一个县级水资源管理局;推进水利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公共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水利建设基金财政预算逐年增长到2015年8350万元,建立水利建设融资机制,成立了市本级和汝城、安仁、桂东、嘉禾、苏仙等6个水利融资公司,出台《郴州市本级财政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建立完善了从土地出让收入中提取2.5%用于农田水利建设的机制;推进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体制改革,出台《关于推进县级水利建设项目管理中心建设的指导意见》,成立了11个县区水利建设管理中心,出台《关于加快小型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明晰水利工程产权,并明确管护责任主体,深化大中型水利工程“两定两费”水管体制改革,39个大中型水管单位8个定性为公益性,31个定性为准公益性,核定编制832人,落实两费(人员经费、工程维修养护经费)2106.65万元,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郴州市小型水库管护员管理暂行办法》及《郴州市小型水库大坝安全巡视检查办法》,建立小型水库管护员制度,落实管护经费,开展水利工程确权划界,水利部门管理的40座大中型水库完成14座,推进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完成了 43座大中型水库注册和244座大中型水库动态监测;推进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改革,全市共设立196个财政全额拨款的乡镇水利站,落实编制339名,成立农民用水户协会166个,覆盖灌溉面积104.4万亩,受益村组1553个,受益农户24.4万户,受益人口95.2万人。三是河道管理日趋规范。市、县两级成立河道采砂专项整治领导小组,制定专项整治及规范化管理工作方案,开展 “三禁一清”、“打非治违”和河道砂石开采权有偿出让专项行动,全市共计整合采砂场156家,取缔非法采砂场212家,查处、关停非法河道采砂点95处,非法码头39处,拆除非法采砂船82艘,清理采砂尾堆72.94万方,成功出让52处河道砂石开采权,出让价款7868.5万元,标段控采量626.4万吨;印发河道水库保洁工作实施方案,建立河道水库保洁联席会议制度,将河道水库保洁工作纳入各地政府“民生100工程”绩效考核范围,设置22个监控点在线监控主要河流、城镇河道主要拦河坝、重要饮用水保护河段;将河道治理与景观建设有机结合,进行水系绿化和提质改造,大力打造西河、郴江、永乐江、武水河、水东江等沿河风光带,全市江、河、湖、库等水岸林木绿化率达92.5%。

(五)特色亮点工作不断创新。一是实现“五个率先”。在全省率先成立市、县两级水利规划委员会;率先推出小型水库管护员管理办法和安全巡视检查办法;率先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作和进一步加强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实施意见;率 先开展河道水库保洁工作并将其列入“民生100工程”;率先在嘉禾成功开展城乡供水一体化试点。二是创新“五项工作”。创新开展“水利建设年”、“水利建设三年行动”、“双十万” 活动(十万党员干部下农村,十万渠道塘坝大整修)和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创新推动莽山水库建设纳入国家层面联系的第一批PPP试点水利项目,成为全国12个社会资本参与的重大水利工程之一;创新实施远程视频监控系统动态监管全市在建重点水利工程项目;创新督促水利建设进度,组织开展劳动竞赛,强力推进陶家河流域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首次采取“逐县逐项目”的方法对全市水利工程建设进度进行“面对面、点对点”督办;创新推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民办公助、先建后补”和公开遴选项目村机制。三是深化“五大行动”。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作风大提质、监督评议重要岗位和“四型机关”创建活动,在组织开展争项筹资、结对帮扶、重点调研、正能传递和对症施治“五大行动”的基础上,深入开展悦读、网见、调研、联帮、创星、践诺、增彩、阳光、洁水“九大行动”。

二、“十三五”水利发展主要思路

(一)主要发展思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积极践行 “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新时期治水新思路,认真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和水利部门决策部署,突出“一个中心”,落实“三大水利”,构筑“水利五网”,为全市经济社会事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坚强的水利支撑。

突出“一个中心”:把水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加突出位置,以水生态文明建设统揽水利改革发展全局,将生态文明理念切实融入水资源开发、利用、治理、配置、节约、保护的各方面和水利规划设计、建设、管理各环节。

落实“三大水利”:夯实农村水利,在农业节水灌溉工程、灌区建设工程、供水工程中突出节水优先,提高用水效率;拓展城市水利,在城市防洪工程、排涝工程及水源工程中突出资源均衡,用“三条红线”加强水资源配置;注重生态水利,在实施水利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推进山水田林湖系统治理,推进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构筑“水利五网”:构筑生态网,加快河系河道治理、水土保持、小水电代燃料、湖区沟渠疏浚及水生态文明城市创建,解决水污染和水环境破坏问题;构筑防洪网,加快莽山水库枢纽、病险水库(闸)、中小河流治理、四水治理等项目建设,解决防洪安全和水生态安全问题。构筑灌溉网,加快大中型灌区和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大力推广高效节水技术,解决农业灌溉渠系老化、用水效率低下的问题。构筑供水网,加快城市第二水源、农村安全饮水提质等工程建设,解决供水保证率不足和饮水水质不达标问题。构筑信息网,加快水利数据库、防汛抗旱指挥系统等信息化建设,解决管理水平较低和手段不足的问题。

(二)主要任务指标:到2020年,创建成为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郴州中心城区达到50年一遇抗洪标准,各县(市)城区达到20年一遇抗洪标准;全市用水总量控制在23.8亿立方米;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544;工业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0;再 生水回用率达到15%;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到64立方米;郴州城区和各县(市)城城镇居民自来水覆盖率达到98%以上;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85%;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75%;城镇生活污水收集率93%;工业废污水排放达标率100%;城镇生活垃圾集中处理率95%;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率60%;水电站生态基流保证率达到95%;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95%;饮用水水源地水水质达标率100%。

三、2015年主要工作总结

(一)项目建设取得重要进展。预计到年底(下同),全市可完成水利建设投资51.8亿元、投入劳动工日4801万个、移动土石方8213万方,分别占计划任务的103.6%、109%、100.3%。一是“民生100工程”深入推进。全市建设294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40.7万人,实现了“解决人口最多、建设进度最快、群众受益最大”三个历史之最。建立市本级和9个县市区水质检测中心。开展河道水库保洁志愿者行动,制定《郴州市水利局2015年“民生100工程”河道水库保洁工作实施方案》,安装运行22个保洁监控点的在线监控,落实河道水库保洁工作经费1383.7万元。全面开展湘江、赣江、北江三大水系源头相关河流两岸和青山垅等30座大中型水库为主的水系绿化抚育管护和生态景观提质改造工作。二是骨干水源工程建设不断提速。全国172项重大水利工程中今年开工建设的27项重大水利项目之一的莽山水库顺利推进。桂阳县桃源水库成功截流,全面完成318座小型病险水库除险加固项目主体工程,开工建设三百磴水库、溪头水库、来洋洞水库,雷溪、观山洞、东波水库等骨干水源工程项目前期工作如期推进。三是水土流失综合 治理步伐加快。完成了桂阳县坡耕地综合治理、汝城县农发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临武县三十六湾猴子江小流域、嘉禾县千家洞库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治理面积15.6平方公里。完成临武县长合河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和桂东县桂东河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项目中央投资1900万元,综合防治和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3.8平方公里。四是农村水电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投资68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1837万元,地方投资5003万元),实施水电新农村电气化项目4个,小水电带燃料项目1个。五是湘江保护工作得到加强。按照《郴州市湘江保护协调委员会2015年工作方案》,围绕“控制源头、畅通河道、保障水源、修复生态和建章立制” 5个重点,全面完成19大类107个湘江保护重点项目建设。

(二)争资立项成效显著。争取中、省项目投资计划8.1亿,占目标任务的101.3%。推动莽山水库建设纳入国家层面联系的第一批PPP试点水利项目,成为全国12个社会资本参与的重大水利工程之一。争取中央第一批湖南第一个水系连通工程项目落地我市,共有4个水系连通工程项目进入国家水利部项目库。在实现小农水重点县11个县市区全覆盖的基础上,今年又成功争取汝城、嘉禾和临武三县入围全国第七批小农水重点县范畴。农电项目新增投资比去年同比增加72%。全省5个革命老区水土流失治理项目中,我市临武、桂东两个位列其中。组织东江水库和青山垅水库同时申报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并顺利通过水利部专家组现场初审。组织编制《湖南省郴州市海绵城市试点实施方案》、中央预算内固定资产水利投资三年滚动规划、江河湖库水系连通工程规划、中小河流水能资源开发规划及三十六湾地区陶家河治 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和 “十三五”水利规划,为进一步争取中省投资打下坚实基础。

(三)防汛抗旱工作实现重大突破。全市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防汛抗旱“五个确保一条底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水库、塘坝、尾砂库安全,确保矿山、景区安全,确保城市防洪安全,确保重要交通干线安全;坚决防止发生群死群伤)总目标,科学调度,快速反应,切实做到“六个加强”,防范了九轮较强降雨过程,取得了“不溃一库一坝、不发生人员伤亡,最大程度减轻水旱灾害损失”的可喜成绩,夺取了防汛抗旱工作全面胜利。成功承办全省“三防”(山洪防御、水库防守、城市防涝)工作座谈会,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守盛到会并作重要讲话,市委书记易鹏飞在会上就我市认真落实防汛责任制全力推进山洪地质灾害防治作经验介绍。贯彻落实全省“三防”工作座谈会精神,成立市中心城区防洪排涝指挥部及其办公室,下发《郴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加强水库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

(四)水利工作管理得到新的加强。全面落实小型水库和重点骨干山塘有专人管护。组织开展全市大中型水库、小一型水库注册工作和全市河湖及水利工程划界确权情况调查工作。组织监督水利工程招标项目60宗,交易金额4.7亿元。投产农村水电站1160处,装机107.28万千瓦,完成发电15亿千瓦时,实现安全生产责任事故零发生目标。制定《2015年郴州市实行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考核方案》,召开全市水资源管理工作座谈会,开展 84个水功能一级区和22个饮用水源区界碑、标志牌的制作和安装,选定53个重要监测点开展水功能区水质检测工作,开展1000人以上集中供水水源地的调查登记和各城镇、饮用水源区范围内入河排污口的调查登记。编制行政执法权权力清单,修定《郴州市水利局自由裁量权标准》。调处水事纠纷2起,补办水土保持方案审批手续10个,受理、审批、办结行政审批事项105件,督查检查水土保持审批项目100多个。

(五)亮点特色工作备受关注。一是水生态文明建设被总结为南方山丘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郴州样本”。市委书记易鹏飞在中国水利报、中国水利杂志发表题为“建设水生态文明城市重在抓住三个根本”的署名文章,市委副书记、市长瞿海就我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和湘江保护工作接受中省媒体专访。中国水利报、中国水利杂志于9月中下旬派出记者对我市水生态文明建设工作进行集中采访,推出题为“林邑之城水文章”的郴州水生态文明建设专题报道。8月我市还应邀在全国水生态文明建设培训班上作试点城市典型案例经验介绍,10月上旬省水利厅在我市召开全省水生态文明建设座谈会,全面推介我市水生态文明建设经验。水利部规计司、水资源司、综合事业局等司局领导多次来我市调研指导,将我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工作经验总结为南方山丘区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郴州样本”。二是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工作被省水利厅称为“郴州经验”。北湖区率先在全省采用“民办公助、群众参与、先建后补”新机制,宜章县采取“自愿申报、公开竞争、专家评审、择优入选”的公开遴选方式产生重点项目村。副市长雷晓达在全省水利建设动员会上代表郴州作了题为《创新机制,建管并重,推动水利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典 型发言,得到了与会领导和代表的高度评价,将我市小型农田水利建设管理工作的做法称为“郴州经验”。三是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被省湘保办和省水利厅誉为“郴州特色”。按照“示范引领、重点带动、责任倒逼”的方式,全面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实现了“解决人口最多、建设进度最快、群众受益最大”三个历史之最。以嘉禾县城乡供水一体化为示范,引领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走规模化、集中化、标准化的良性发展道路;以三十六湾地区陶家河流域农村饮水安全为重点,市财政安排500万元专项资金开展劳动竞赛,带动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以三级联动体系(市级领导包县、县级领导包乡、乡级领导包工程)、两督两查(挂牌督查、巡回督导、重点检查、抓抽样核查)和四不两直方式(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为保障,强化责任倒逼机制的落实,推动全市农村饮水安全工作。

四、2016年主要工作打算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我们将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科学治水、建设强水、改革活水、发展兴水”的总要求,以开展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工作为总抓手,统筹推进水安全保障、水资源管理和水环境保护等各项工作,更好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突出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突出抓好试点验收工作。2016年,水利部将组织验收第一批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要对照实施方案,围绕 “完成投资183亿元,实现25项建设目标体系指标”等试点目标任务,加快试点项目建设进度,精心组织准备,做好经验总结,加强汇报衔接,确保按期验收。

(二)突出抓好防汛抗旱工作。明确一个总目标:“五个确保一条底线”(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确保水库、塘坝、尾砂库安全,确保矿山、景区安全,确保城市防洪安全,确保重要交通干线安全;坚决防止发生群死群伤);贯彻一条总思路:“防治结合,泄蓄兼筹,建管并重,综合施策”总思路;确定一个总要求:“两保三最”(即保生命、保财产为目标;最有效办法是躲避,最核心标准是不死人,最关键举措是落实责任);全面加强工程措施与非工程措施,做到兴利与除害结合,防汛与抗旱并举,深入推进防汛抗旱工作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转变、由单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转变,确保生命和用水安全,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三)突出抓好重点项目建设。一是续建一批。抓好已开工的莽山、桃源、溪头、来洋洞、三百蹬5座水库工程,“引郴入燕”水系连通和盘江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工程建设;完成四水治理、山洪沟治理等县级城市防洪项目建设任务;推进农村饮水安全、灌区续建配套、小农水重点县、中小河流治理、西河综合治理续建等工程建设。二是新建一批。力争新开工建设茶安、黄口堰、东波、西湖、南湖、桐柏山6座中小型水库和宜章九层楼等4座小二型水库,新开工建设宜章乐水、老坪山水闸;三是储备一批。完成苏仙雷溪、观山洞、汝城团结中型水库前期,启动桂东石磨岭(普乐)大型水库、桂阳石陂中型水库以及汝城九龙江 等10座小型水库前期,抓紧完成规划内13座大中型水闸前期工作,加大水系连通等项目向上争资立项力度。四是保护一批。重点抓好湘江保护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项目,抓好东江湖、青山垅、便江3个国家级和四清、大石、龙虎洞3个省级水利景区建设保护,抓好东江等12个省级重要水源地水质保护。

第五篇:十一五总结及十二五工作打算

彬县招商局

关于“十一五”工作总结和“十二五”工作打算的

县政府:

“十一五” 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县各级的大力支持下,我们坚持和科学发展观为统揽,紧紧围绕建设“陕西十强县”的战略目标,按照“煤炭强基、化工做大、三产配套、环境优化”的发展思路,不断创新招商方式,拓宽招商领域,提高招商质量,使招商引资工作呈现出质量和数量同步提高的良好态势。现就就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十一五”期间,全县统计招商引资合同项目131个,合同引进资金278.58亿元,到位资金153.69亿元,是2005年到位资金10.1亿元的15倍。其中2010年到位资金46亿元,比2009增长5%。是2005年的4.5倍。招商引资连续四年荣获全市招商引资一等奖和大项目奖。相继有陕西山西煤业集团、河北中达集团、山东新矿集团、深圳东部集团、浙江虎豪集团、亚洲新能源投资有限公司、浙江家福乐购物中心、陕西天柱水泥制造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落户彬县,投资兴业。不仅拉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而且有力地推动了第三产业的发展。以煤炭运输为主的运输业已形成规模,运输车辆达到2000余辆,运输业收入已突破亿元。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10000余人,招商企业共引进专 1

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800余人,为全县经济管理注入了活力。

二、主要做法

(一)强化招商意识,积极营造招商氛围。一是积极参加省市组织得各类经贸活动和招商活动。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推介县情,推介项目,使客商充分认识彬县的人文环境、地理环境、资源优势、投资环境等。累计散发项目册、招商指南5000余套,项目推介光盘360余张,推介招商项目6类196个。先后香港、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河北、山东、山西、浙江、广东、深圳、福建、新疆、内蒙古等地客商和省内部分客商多次来电来函咨询,了解情况,我们及时通过网络将项目建设情况和我县的区域情况及时予以答复,并欢迎来我县实地考察。二是在深圳、北京、西安、咸阳等地举办了项目推介会。三是通过不断建设招商网站、对外发布招商信息210多篇,累计发布招商项目196个,编发《招商引资简报》60余期。在电视台开辟招商引资专题栏目、广泛宣传招商引资工作的意义、作用及先进典型,建议县委、县政府每年召开招商引资动员大会,奖励招商引资先进集体56个,先进个人200余名,使招商引资工作家喻户晓。四是组织招商小分队招商42次,分别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发达区域开展项目对接、拜会知名企业、经贸洽谈等活动,推介县情、资源优势、优惠政策、投资环境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同央企、省属企业、知名企业的合作联系。累计接待客商2000余人次,收集各类招商资料2600多份,名片3000多张;

(二)联系实际,突出重点,包装精品项目。

围绕我县资源优势,组织计划、农业、水利、林业、交通等职能部门,按照“搜集、整理、论证、立项、包装、宣传、推介”的程序,认真筛选项目,科学论证项目,精心包装了页岩油综合开发利用、红岩河水库建设、陶土、城区集中供热、污水处理厂、公刘教嫁苑、花果山水帘洞景区开发、粉煤灰综合利用、年产20万吨醋酸生产、高科技环保型密度秸杆板材、柿子晶粉及系列产品深加工、残煤气化等8类196个项目,建立了充实的推介项目库。工作上坚持采取“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综合运用“以商招商、协会招商、定点招商、园区招商、活动招商、友情招商”等方式,加强推介,努力扩大招商成果。

(三)拓宽招商领域,探索招商方式。

一是认真做好参加省市组织的西洽会、厦洽会等各类经贸活动。签约合同项目26个,项目总投资183.539亿元。占“十一五”合同引进资金的65.88%。引进了2×20万千瓦煤矸石电厂综合利用电厂项目、水帘洞煤矿技改项目、中达苑建设项目、页岩油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煤矿机械厂项目,开元大厦、金辉国际大厦等一大批大项目,为我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主了积极的贡献。

二是积极实施“走出去、引进来”招商战略。组织招商小分队赴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经济开发区、赴央企、省属企业、知名企业开展项目对接、拜会、经贸洽谈等活动。邀请了来自香 3

港、黑龙江、吉林、辽宁、北京、河北、山东、山西、浙江、广东、深圳、福建、新疆、内蒙古等地客商和省内部分客商2000多人次对煤炭企业重组整合及煤转化提值、页岩油,陶土、煤层气、残煤气化、旅游资源开发、农副产品深加工等项目进行实地考察。

(四)狠抓招商服务, 着力优化投资环境。

一是修订了《彬县招商引资奖励办法》、《招商引资项目办理工作规定》和《招商引资考核细则》,用制度全方位保证招商引资项目的顺利实施。二是项目落实上继续坚持“三个一”工作机制,即落实一名包抓县级领导,明确一个牵头部门,成立一套工作服务机构。三是建立健全服务制度。全面推行首问负责制、全程代办制和限时办结制,对来彬咨询、洽谈、投资的客商,一律实行“一厅式”办公、“保姆式”服务。在客商自愿的前提下,我们实行无偿代理服务,为其办理企业登记注册及其他行政许可手续,对在彬落户企业实行“挂牌保护”和“二十个宁静工作日”制度,保证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维护了企业的合法权益。四是不断完善服务体系。对来彬投资客商推行绿色通行证制度,对招商企业的管理人员实行绿卡服务。组织专人,接待客商来访,受理客商投诉,并联系相关职能部门,协调解决客商在投资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大力倡导讲求诚信,恪守承诺,亲商安商的良好风气。对客商承诺的优惠政策不折不扣,坚决执行,4

以诚信可靠的社会风气赢得客商青睐。

三、存在问题

一是项目策划包装的基础性工作薄弱。目前,我县向外推介的7类32个项目没有经过充分论证,更没有招大引强的项目吸引客商,向外推介说不清、道不明。

二是园区招商活力未得到充分发挥,园区招商主体不明确,基础设施,产业规划不到位,招商没有针对性,园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亟待完善。

三是我县土地资源紧缺,项目用地价格偏高,项目投资竞争力不强。

四是投资软环境仍有不足,服务意识不强,个别单位甚至故意设障刁难,直接影响招商效果。

四、“十二五”期间招商引资工作打算

(一)工作思路:以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统揽,紧扣“工业强县、强农惠农、城镇带动、招商引资”四大战略,树立招大商、引大项目、促大发展的理念,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加强领导,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把招商引资作为推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

(二)工作措施

一是围绕壮大支柱产业,突出开展产业链招商。以已建成或正在建设的重点项目、企业为依托,在国内外有针对性的选定招 5

商城市,深入开展产业链招商,实现以煤炭为支柱产业的上下游配套产品招商的新突破。

二是瞄准大企业、着力招大引强。利用我县的优势资源和产业,对有投资意向的已入住我县的企业、集团要主动叩门,重点推介,实行一对一,点对点式招商。紧盯世界500强,国内500强,研究投资动态,建立广泛联系,掌握投资信息,实现成功对接。注重引进项目的结构,争取形成一个有梯度、有深度、有高度的多层次招商格局,力争有更多大项目、好项目落户我县。

三是主动承接产业转移,积极做好经贸招商活动。以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湾等东部产业转移省市为重点,积极参加省市组织的各类招商活动,从中捕捉商机,洽谈项目。适时组织点对点招商活动。对投资意向明确、条件成熟、正在跟踪的重点项目,及时跟进,积极洽谈,加温促成。加强和各地商会的广泛联系,以获得更多的投资信息和招商机会。

四是完善体制机制,推动考核工作科学进行。根据全县经济发展和招商工作的实际,修订新的招商引资考核奖励办法,与市上考核相衔接。继续坚持月通报、季考核、半年检查、年终考核的运行机制,将招商引资任务完成情况纳入目标责任,确保全年招商引资任务完成。

五是优化投资环境,切实提高项目履约率。明确工作职能,及时协调解决项目落实中存在的问题。着力抓好签约项目的落实。

下载某市国税局“十一五”期间工作回顾及“十二五”工作打算word格式文档
下载某市国税局“十一五”期间工作回顾及“十二五”工作打算.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税局“十一五”工作总结暨“十二五”工作规划

    xxx国家税务局 “十一五”工作总结暨“十二五”工作规划 一、“十一五”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一)“十一五”形成的新的科学发展工作思路 “十一五”期间,xxx国家税务局在x国税局......

    商务局“十一五”规划回顾及“十二五”规划构想(小编整理)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商务主管部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创新管理机制与体制,整合职能与职责,全县商贸工作紧紧围绕“以旅游业发展为龙头,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市环保局十一五工作及十二五思路

    ××市“十一五”环保工作 及“十二五”主要工作目标和意见“十一五”期间,我局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上级环保部门的指导下,对照××市下达的“十一五”环保目标责任书......

    聊城市“十一五”农村公路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打算

    聊城市“十一五”农村公路工作总结 及“十二五”工作打算 “十一五”期间,聊城市各级党委、政府和交通部门紧紧抓住国家和省加快农村公路改造的历史机遇,深入学习实践实科学发......

    VV乡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打算

    XX乡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打算 一、十一五工作总结 十一五期间,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XX乡党委、乡政府团结和带领全乡各族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

    落雁乡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打算范文

    落雁乡十一五工作总结及十二五工作打算 《落雁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经乡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后,已实施五年。五年来,落雁乡人民政府在县委......

    2016工作回顾及2017年工作计划

    2016年度工作总结及2017年工作规划 一、工作内容 1、负责所有推广平台的账户搭建、推广以及账户后台数据统计分析工作(百度、好搜、搜狗、神马、今日头条、优土视频、美团点......

    镇工作回顾及工作思路

    镇工作回顾及工作思路 2006年是我镇实施经济强镇建设的第三年,是机遇年、发展年和闯关年,也是固本强基年,开拓创新、做大创强的关键年。今年以来,我镇党委、政府紧紧围绕“争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