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南省人民政府批转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等单位关于加大信贷支持
【发布单位】81702
【发布文号】湘政发[2001]33号 【发布日期】2001-12-29 【生效日期】2001-12-2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湖南省人民政府批转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等单位
关于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意见的通知
(湘政发[2001]33号)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厅委、各直属机构:
省人民政府同意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省中国银行、省建设银行、省计委、省经贸委、省财政厅、省物价局《关于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发展中小企业,对于提高我省经济总量、推进工业化进程、发展县域经济、扩大就业渠道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各级各部门要把发展中小企业作为一项加速我省工业化进程和应对入世的战略任务,予以高度重视。要以市场为导向,以扶持、服务为宗旨,为中小企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各地要从大局出发,加强组织领导,做好政策协调工作,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共同促进我省中小企业健康发展。
湖南省人民政府
二00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
关于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
(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省工商银行、省农业银行、省中国银行、省建设银行、省计委、省经贸委、省财政厅、省物价局 二00一年十二月十三日)
小企业是推动国民经济发展,促进市场繁荣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在推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缓解就业压力、实现科教兴国、吸引民间投资和优化经济结构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2000年,我省中小企业创造的工作总产值、工业增加值分别占全省工业总产值和全部工业增加值的83.71%、74.29%。为了帮助中小企业解决资金困难的突出问题,推进我省经济和社会的全面繁荣,特就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促进中小企业发展问题提出如下意见:
一、一、扩大对中小企业信贷资金的总量投入。当前,银行信贷资金仍然是中小企业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要在继续集中保证重点投入的同时,适当调整信贷结构,贷款规模要向中小企业适当倾斜。要根据中小企业在全省经济总量中的比重,提高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3家国有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比例要逐步达到40-50%;建设银行在支持重点项目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也要加大对中小企业的支持力度;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和股份制银行的信贷投入主要面向中小企业。各金融机构要强化中小企业信贷职责,积极推进中小企业信贷服务专业化,完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体系。
二、二、充分运用多种货币信贷政策工具。人民银行要充分运用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工具,增强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融资能力。对经营状况好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人民银行要及时提供再贷款支持,专门用于解决中小金融机构支持中小企业信贷资金不足的问题。对商业银行持有符合条件的商业汇票予以再贴现支持。允许具备条件的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联社为中小企业开办银行承兑票据业务,拓宽中小企业信贷融资渠道。要进一步完善主办银行制度和办法,扩大主办银行制度实施范围。各银行要选择一批效益好、有发展前途的中小企业纳入主办银行企业范畴。对目前暂时处于困难状态,但单个产品有销路、有效益的中小工业企业,各商业银行要适当提供封闭贷款,支持企业逐步走出困境。
三、三、合理确定基层金融机构的信贷审批权限。各商业银行要根据中小企业的经营特点,进一步改进、完善授权授信办法,逐步建立完善中小企业信贷评估、审批和贷款管理制度,减少贷款审批环节,合理确定县级支行的贷款审批权限,扩大县级支行对中小企业直接授信权力。各商业银行的省级分行要扩大对基层支行的授信额度范围和数量。各银行要就银行支持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问题,开展一次专项调查,总结支持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的成功经验和做法,摸清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提出支持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发展的具体措施。在此基础上,选择若干县级支行和中小企业建立稳定的联系制度,及时掌握中小企业融资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不断推进金融创新,改善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
四、四、积极支持中小企业进行抵押贷款。对政府支持、自有资金较高、高科技型的中小企业,银行要积极提供抵押贷款支持,并支持其用符合法律规定的无形资产进行抵(质)押贷款。有关部门在抵押程序上,不得人为设置障碍。企业委托具有资质的社会中介机构进行资产评估的,要尽量简化评估手续。评估费用和抵押登记费按正常收费标准减半收取。鼓励企业设定最高额抵押,银行在最高限额内对同一借款人多次发放抵押贷款,有关部门不得要求企业进行再评估和重复抵押登记、重复收费。从事资产评估的社会中介机构对中小企业资产评估的业务量,不得低于当年资产评估业务总量的20%。低于20%的评估机构对中小企业资产评估申请予以拒绝的,申请评估的企业有权向各级经贸委进行投诉。
五、五、尽快建立省、市州两级中小企业信贷担保体系。省级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由省经贸委、省计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共同出资组建,为国有控股企业,归口省经贸委。市州中小企业担保机构由市州政府按省级担保机构的原则组建。省级担保机构不直接对企业进行担保,只对市州担保机构进行再担保。建立省、市州两级担保资金,分别由同级的担保机构管理、经营,实行市场化运作。省级担保资金由省经贸委、省计委、省财政厅、省科技厅共同注入,明年力争达到1亿元。同时,还可以联系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单位进行参股,逐年增补,逐年滚动壮大。要大力发展民间中小企业担保机构,鼓励中小企业互助担保和发展商业担保机构。各级政府担保机构可以有重点地为民间担保机构提供再担保。允许中小企业用自有资产对担保机构进行反担保。中小企业信贷担保、再担保机构从事担保的业务收入,3年内免征营业税。
六、六、积极做好为金融部门推荐选贷中小企业的工作。各级经济主管部门要加强与金融部门的联系,搞好情况沟通,为金融部门信贷投向创造条件。各级经贸委要会同乡镇企业、及其他工业主管部门尽快与各银行衔接,向银行推荐可供选贷的重点中小企业。全省要推荐3000户左右的中小企业,作为金融部门重点支持对象。
七、七、继续下大力整治金融环境。各地要把整治金融环境作为当前我省整顿经济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作为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一项重要工作,努力抓好,抓好成效。要采取有力措施,坚决制止和纠正企业逃废银行债务的行为;对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和法人,要支持金融部门予以依法处置。要加强对企业和法人诚实守信的教育,树立良好的社会信誉观念。要大力推进中小企业机制创新、产品创新,不断提高中小企业自身素质,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增强金融部门对中小企业增加有效信贷投入的信心,促进我省中小企业的健康发展。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关于加大信贷投入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办发〔2005〕50号 【发布日期】2005-07-04 【生效日期】2005-07-0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关于加大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促进山西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晋政办发〔2005〕50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各金融机构:
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制定的《加大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促进山西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落实。
二○○五年七月四日
加大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促进山西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的指导意见
(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2005年6月)
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金融机构加大对山西经济发展的信贷投入力度,优化信贷结构,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支持山西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建设,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促进山西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一)各金融机构要坚持科学的发展观,紧紧围绕山西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发展目标,积极加大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和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把金融支持的着力点放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上,正确处理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支持山西经济发展的关系,在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的同时,保持信贷总量的适度稳定增长,为山西经济健康、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创造宽松的金融环境。
二、有效传导货币政策,加大对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支持力度
(二)人民银行要按季组织召开全省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及时通报经济金融运行情况,分析经济金融政策和经济、金融运行趋势,密切关注信贷资金投量和投向的变化情况,加强对新增贷款情况和存贷比例情况的监测。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拓展信贷业务,尽量满足“三有一不”(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不拖欠银行本息)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的合理需要。要通过政、银、企座谈会、贷款营销会、项目推介会等形式,与政府和企业沟通信息,加强合作,共谋发展大计。要增强贷款营销观念,简化审批手续,尽快建立信贷业务审批限时服务制度,增强对市场的反应能力。
(三)各金融机构要合规使用再贷款,规范高效地参与货币市场业务。农村信用社要规范使用支农再贷款,加大对农户的信贷投入,认真落实对农户贷款的利率优惠政策,对农户贷款利率不上浮或少上浮。同时,积极发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尽可能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积极支持“三农”发展。中小金融机构要正确把握再贷款政策导向,将再贷款的使用与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结合起来,满足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要进一步加强对各市和各金融机构再贷款使用与管理的监督考核,对规范使用再贷款的,根据需求调增再贷款限额,反之,调减再贷款限额或收回再贷款,切实维护再贷款资金安全。各金融机构要规范、高效参与货币市场业务,积极稳妥地开展银行承兑汇票业务,改善资产结构,增强信贷能力,降低企业的筹资成本,加快企业资金周转速度。
三、改革完善信贷管理体制,增强贷款营销观念
(四)各商业银行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贷款授权制度,在建立贷款责任制的同时,应合理划分贷款权限,按照固定资产贷款权集中、流动资金贷款权下放的原则,赋予基层行一定的贷款营销权,充分调动基层行贷款发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各金融机构要认真开展内部评级与外部评级相结合的信用评级试点工作,对专业评级机构评定的Α级(含)以上的担保企业和中小企业,可适当增加授信额度,建立低风险项目快速审批的“绿色通道”,除项目贷款外,对提供低风险担保的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保函等各类信贷业务的审批权可下放至基层行。对只办理低风险信贷业务的客户,可不必评定信用等级而直接进入贷款审批程序。
四、围绕全省经济发展的目标优化信贷结构,加大信贷投入力度
(六)各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我省建设新型能源和工业基地的信贷投入,优化信贷结构,积极推进经济结构的调整。一是支持煤炭行业通过改组改造和资源整合,提高行业集中度,增强深加工能力,延伸产业链条,进而推动山西由煤炭大省向煤化工大省、由污染大省向清洁生产大省的转变,使资源优势真正成为经济优势。二是认真贯彻省人民政府推进大企业、大集团战略,重点支持省属35户国有重点骨干企业做大做强。三是支持重大调产项目建设。在继续支持“1311”规划项目的基础上,支持优势产业、园区和产业基地的旗舰项目和潜力产品项目建设。四是支持太钢150万吨不锈钢、山西鲁能晋北铝业100万吨氧化铝、石太192公里铁路客运专线、张峰水库以及柳林电厂二期、永济电厂、太原二电厂等重点工程建设。
(七)各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5〕3号)精神,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的信贷支持力度,积极探索开发适合非公有制经济发展需要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形式。对符合信贷条件的非公有制企业,积极提供优质信贷服务。国有商业银行要充分发挥内设中小企业信贷部门的作用,逐步提高对非公有制企业的贷款比重。
(八)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要结合自身优势,拓宽支农信贷资金渠道,重点支持优势杂粮、草食畜、干鲜果、蔬菜四大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支持十大特色产品基地建设,扶持一批竞争力强、成长性好、潜力大的农产品加工骨干企业,扶持“百龙工程”和培育十大龙头企业,引导龙头企业走专业化、精加工、外向型的发展道路。同时,要配合国家淡季化肥储备制度的建立,对各承储企业收储淡季商业储备化肥所需资金,给予贷款支持。
(九)各经营外汇业务的金融机构要认真执行人民银行外汇信贷政策,落实国家外汇管理局关于支持外向型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加大对进出口贸易、引进外资和企业“走出去”发展等方面的外汇信贷支持力度,充分运用国际结算、贸易融资、进出口信用担保等业务手段,积极开拓新的外汇业务品种,支持我省外经贸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加快发展。(十)各国有商业银行要结合县域经济发展实际,适度提高县级金融机构贷款规模,加大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力度。农村信用社要通过改革完善管理机制,创新贷款方式,积极发挥基层信贷网点的作用,及时了解和掌握农业、农民的资金需求情况,主动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农民贷款,促进县域经济协调发展。
(十一)各金融机构要结合实际,积极推广“创业培训+小额担保贷款”相结合的模式,依托社区信用建设平台,建立小额担保贷款、创业培训与信用社区建设的联动机制,探索建立小额贷款社区信用担保机制,努力扩大小额担保贷款覆盖面。要注重加大对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充分发挥小企业在扩大就业方面的吸纳带动作用,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提供高质量配套金融服务。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联社要结合自身特点,重点做好下岗再就业小额贷款发放工作。
五、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推进区域金融生态建设
(十二)人民银行系统要加强面向群众和企业的征信知识和金融知识宣传,积极开展信用社区建设,培养全民信用意识和信用风险防范意识。要充分利用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进一步挖掘系统信息资源,加强对重点行业和企业贷款情况的分析,不断提高系统应用水平。要加快我省建设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的步伐,逐步建立以个人基础信用信息数据库为核心的征信服务体系。
(十三)进一步改善银行卡受理环境,巩固和提高联网通用成果,提升跨行交易处理的质量和效率。积极推广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规范其运行,鼓励开办相关金融服务创新品种。探索建立省内跨行政区域的票据交换中心,扩大票据交换使用范围,加快资金周转速度。要加强电子联行管理,加大监督检查力度,及时消除风险隐患,确保资金安全。
(十四)人民银行要充分发挥经理国库职能,有效防范国库资金风险。一是严把预算资金支拨关,对财政和代理银行零余额账户实施严格的额度控制和及时的资金清算。二是要加强国库监管,认真落实国库业务检查和内控制度,有效防范资金风险。三是积极推动全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逐步扩大省级单位、各市及县级的试点范围。四是推进国库电子化建设步伐,加快省会中心城市财、税、库、行横向联网进程,提高财政资金周转速度。
(十五)外汇管理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外汇管理水平,促进全省贸易和投资便利化,规范外汇资金流入和结汇管理,引导资金有序流动,积极扶持山西大型国有企业、企业集团、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优先支持和鼓励境外来料加工装配项目、投资开发能源、资源项目的配套用汇,简化境外投资项目的审查手续,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扩大利用外资,合理利用外债,积极为山西“七大优势产业、十大基地建设”引进外资提供方便。
六、积极推进金融改革,促进地方金融稳定
(十六)人民银行要密切关注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的进展情况,及时反馈改革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政策建议。要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工商银行省内分支机构改制过程中可疑类贷款剥离后的处置工作。加强对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省内分支机构可疑类贷款的检查和整改工作。在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期间,对认购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和使用专项借款的信用社的相关工作进行监督检查,防范和处置可能出现的支付风险,确保改革平稳进行。
(十七)农村信用社要通过改革,切实加强和改善内部管理,形成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法人治理结构要取得实质性进展。人民银行要精心组织实施好农村信用社改革资金支持方案和考核细则,严格专项票据发行、兑付条件,抓好票据发行审核、兑付考核工作,做到成熟一个、兑付一个,切实发挥资金扶持政策的正向激励效应。
七、各级政府和金融机构要加强协调与配合,形成整体联动,更好地推进我省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十八)地方各级政府要积极向银行推荐和介绍当地好的项目和企业,支持银行加强对信贷项目的考察和论证,促进银行信贷投入能够更好地符合国家信贷政策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
(十九)地方各级政府要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改善信用环境,积极为金融部门增加信贷投入创造条件。要依法规范企业的改制行为,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帮助银行有效落实贷款债权,对恶意逃废贷款本息的企业采取严厉的处罚措施。要将企业偿还银行贷款的情况作为企业领导班子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不重合同、不守信用、恶意逃废金融债务、长期拖欠贷款不还的企业的主要领导和责任人,要加大惩处力度。工商、司法等有关部门要帮助银行追索、处置贷款债权,切实解决银行贷款清收“胜诉容易、执行难”的问题。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三篇:山西省人民政府转发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关于金融支持山西省行业
【发布单位】山西省
【发布文号】晋政发〔2004〕31号 【发布日期】2004-08-18 【生效日期】2004-08-18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山西省
山西省人民政府转发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 关于金融支持山西省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晋政发〔2004〕31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委、厅,各直属机构:
为贯彻落实省委、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行业结构调整的意见》,引导全省金融机构加强对全省行业结构调整的金融服务和信贷支持力度,促进我省经济结构调整向纵深发展,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结合全省实际制定了《关于金融支持山西省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已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二○○四年八月十八日
关于金融支持山西省行业结构调整的指导意见
(中国人民银行太原中心支行2004年7月8日)
加快山西省行业结构调整,促进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是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省经济工作的重点。为贯彻落实山西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实施行业结构调整的意见》,人行太原中心支行结合全省经济发展和行业结构调整的实际,提出如下意见。
一、进一步解放思想,提高认识,增强金融支持山西省行业结构调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一)各银行要进一步提高对全省行业调整重要性的认识,树立支持地方经济发展为已任的责任意识。推进全省行业结构调整是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引向深入的关键一步,是全面提升经济质量和促进效益明显提高的重要环节。在近几年全省经济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的基础上,2004年是实现全省结构调整“2005年明显见效、2010年优化升级达到全国中等或更好水平"的关键年。在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面前,全省各级金融机构都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增强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从我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局出发,进一步加大信贷投入,发挥好金融支持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助推作用。同时,积极向上级行反映山西省经济现状和发展前景,取得上级更多的支持和政策倾斜,增加对全省的信贷额度和投放比例,以加大信贷投入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同时,要在清算、汇兑、征信管理等方面提供优质服务,为全省经济发展创造宽松的金融环境。
二、灵活运用各种货币政策工具,引导贷款投向,加大对行业结构调整的信贷投入
(二)加强窗口指导,充分发挥协调功能。人民银行要认真贯彻落实稳健的货币政策,加强对行业性的信贷投向的监测力度,特别是要密切关注钢铁、房地产、水泥、电解铝、电石和铁矿石等行业的信贷投放,引导金融机构调整信贷投向和结构,强化信贷风险防范与管理,防止过度投资导致经济结构失衡。同时督促金融机构按照“区别对待、扶优限劣”的原则,加强对能源、电力、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支持。逐步把信贷投入的重点转移到能源、电力、高新技术产业及市场前景好的企业上来,提高经济增长的后劲。各级金融部门要准确把握货币投放的松紧度,找准金融支持经济的有效着力点,做到贯彻国家货币信贷政策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
(三)进一步提高货币政策工具对商业银行信贷投向的调控能力。在再贷款的使用上,将重点支持经营质量高,贷款营销状况好的金融机构。一是积极推动支农再贷款的充分、规范使用,支持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加大对农户的信贷投入,引导农村信用社积极开展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尽力满足农民的资金需求。人民银行要根据农村经济、农村发展和农村信用社资金供求及支农再贷款的使用情况,对支农再贷款限额进行适时适度调整,在地区间调剂使用,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更大的作用。积极探索中央资金使用和管理的新方法、新手段,提高使用效能,发挥引导作用。理顺农村资金循环机制,合理扩大农村信用社相应投入自有资金的比例,稳住并壮大支农资金实力,引导政府资金和社会闲散资金支持“三农”发展。二是加强对中小金融机构再贷款使用的指导与管理,积极发挥中小金融机构再贷款政策的导向作用,支持地方金融机构和股份制商业银行加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增加对中小企业的贷款投入。要把再贷款的使用与推动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结合起来,促进金融机构满足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中小企业的合理资金需求。三是灵活运用利率手段,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各类企业的信贷投入。自2004年1月1日起,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不再根据企业所有制性质、规模大小分别制定。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要认真执行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为(0.9,1.7)的政策,区别贷款对象、贷款投向,实行差别利率。对信贷风险大、但市场前景好的产业、产品,适当提高贷款浮动水平,适当增强利率的弹性,调动金融机构对各类企业加大信贷投入的积极性。农村信用社要认真执行贷款利率浮动区间为(0.9,2)的政策,充分发挥支农主力军的作用,重点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投入,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三、改革完善信贷管理体制,增强贷款营销观念
(四)进一步完善和改进授权制度,健全信贷奖励制度。各商业银行要深入企业,选拔和培养客户,依据贷款有效需求,按季自下而上编报资金营运计划,由上级行统一平衡,再自上而下审定资金营运计划,支持分支行开拓信贷业务。在建立贷款责任制的同时,应合理划分贷款权限,按照固定资产贷款权集中、流动资金贷款权下放的原则,赋予基层行一定的贷款营销权,充分调动基层行贷款发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五)各级银行要简化信贷审批手续,提高服务效率。对ΑΑ级(含)以上或能够提供担保的中小企业可适当增加授信额度。建立低风险项目快速审批的“绿色通道”,除项目贷款外,对提供低风险担保的流动资金贷款、银行承兑汇票、保函等各类信贷业务的审批权可适当下放至基层行。对只办理低风险信贷业务的客户,可不必评定信用等级而直接进入贷款审批程序。
四、围绕山西省行业结构调整方案,优化信贷投向,加大信贷投入力度
(六)把握重点、区别对待,推动传统行业的较快发展。
我省是一个典型的资源开采为主的省份,同时又是一个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比重很高。只有促进传统产业升级换代,才能加快全省的经济结构调整步伐,经济才能步入良性循环。为此,各商业银行要在信贷投放中把握重点,区别对待,继续加大对全省传统支柱行业的信贷投入,大力推进传统行业的新型化,提升增量,关改存量,提高新型产品的比重。对煤炭、焦炭、冶金、电力、化工五大传统产业,重点支持其推行新型化的工程项目,对其中污染少、资源消耗小、具有一定规模化的产品和企业,加大信贷支持,助其做大、做强;对污染严重、浪费资源、工艺落后、没有市场竞争力的产品和企业,要严格信贷退出的制度,促使其关停改造,向新型化转变。
(七)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信贷支持。大力发展新型材料、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是我省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环节。各商业银行要进一步加大对高新技术项目的支持力度,加快高科技成果的推广和转化,对于市场前景好、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的科技推广和技术改造项目,在确保防范风险的前提下,不论是高等院校、科研单位或民营科技企业,银行均应优先发放科技贷款与技改贷款。各商业银行要对利用高新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的煤炭、冶金、化工、机械、建材等传统产业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在贷款额度、期限、利率等方面适当优惠。
(八)把新兴接替行业做为新的利润增长点来培育,积极推动轻工、旅游、文化等行业做大做强。新兴接替行业的快速成长必将推动山西省经济结构走上良性发展轨道。各商业银行要大力支持新兴接替行业的发展,把新兴接替行业做为新的信贷投入点和利润增长点来培育。其中,要重点支持轻工行业实施品牌战略,加大对食品工业的投入,集中支持烟、酒、醋,并加快特色纺织、乳业和饮料业的发展;加大对医药行业的信贷投入,整合资源,突出中药,做强园区。对新材料产业,要支持其加大研发创新,提高产品档次,注重综合利用,扩大市场应用的原则,重点发展新型墙体材料和镁合金,积极推进纳米材料、钕铁硼高性能磁性材料和高岭土的发展。拓展对旅游服务业的金融服务领域,支持其企业化经营的发展思路,把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带动旅游相关产业的发展;积极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其发挥优势,重组联合,做大产品,提升产业。重点发展出版业、报刊业、广电影视业、印刷业,推进文化资源整合和重组联合。同时,要加大对我省信息化行业的支持力度,整合信息基础平台,打造数字山西。强化环境保护的信贷投入,突出重点城市、重点流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景区和大运路沿线的环境治理,加强对大气污染防治、水污染防治和城市垃圾治理的有效资金供给,促进水资源的保护、节约,推进退耕还林和生态保护。
(九)特别要加强对全省特色农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各商业银行要大力扶持市场前景广阔、具有明显比较优势的特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业,以农业产业化为途径,培育发展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效带动农民增收。着重加大对优质杂粮、草食畜、干鲜果、蔬菜等四大特色产业和科技、良种、加工、市场四个关键环节的信贷投入力度,提高农业综合效益。重点扶持“1311”确定的100个带动作用强,年销售收入能达到5000万元以上,且与农户签订具法律效力的协议,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共同体的龙头企业。积极推广农村信用社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和创建信用村镇的经验,加大对“工厂化、规模化农业”、“订单农业”、“公司加农户”等农产品产销形成一条龙模式的注重效益、发挥优势的集约型“大农业”的信贷投入力度,保证农村经济发展必要的资金需求,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
五、充分发挥各类商业银行的资源优势,促进山西省行业结构调整的健康发展
(十)加快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改革步伐,支持全省传统优势行业的发展。充分发挥国有商业银行机构覆盖面广、网络建设发达、汇划结算系统快捷、便利,以及具有丰富的支持大型国有企业经验的优势,积极为企业提供政策信息、商业信息、新技术推广应用等多种服务,拓宽对企业的支持范围。
(十一)充分发挥股份制商业银行负担轻、运转灵活的特点,重点支持新兴接替行业的发展。股份制商业银行在经营机制、业务创新、市场开拓及资金周转等方面具有较强的优势。各类股份制商业银行,要以特色服务、专项服务为基础,以扶持和培养优质客户为目标,健全完善客户银行制度,扩大综合授信,全程跟踪“目标型”企业的发展,重点扶持有潜力的新兴接替行业的快速发展。
六、稳步发展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扩大企业直接融资规模,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十二)稳步发展货币市场。继续支持中小金融机构参与全国银行间市场的交易,参与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债券现券交易和回购业务,优化商业银行资产结构,努力提高商业银行资金盈利水平。同时,各商业银行要积极发展票据贴现业务,保证企业合理资金的需要。在不断扩大票据市场业务的同时,进一步加强对票据业务贸易真实性的审核,加快票据流通速度,引导票据市场健康发展,促进企业建立良好的商业信用。各商业银行开展票据业务的重点应是情况熟悉、信誉良好、具有真实贸易背景的企业,对假造贸易背景、套取银行资金的行为要依法坚决予以打击。
(十三)鼓励企业积极利用资本市场,扩大企业直接融资规模。各商业银行要积极支持已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的资金需求,加快推进支柱传统行业和新兴接替行业中优势企业的上市步伐。保证企业进行资产重组、股份制改造、参股并购和产品更新换代的合理资金需要,全面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充分发挥上市公司配股、增发新股、发行企业可转换债券等连续融资功能,为企业创造更多的融资来源,全力支持国有企业深化改革。
七、推进对外贸易和投资便利化,提供完善服务,支持山西省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十四)进一步简化外汇管理程序,方便外贸企业经营。继续简化进出口核销手续,实行出口收汇报告制度,允许企业批量核销或总量核销;理顺经常项目外汇账户的管理,提高企业经常项目外汇帐户保留现汇的比例;进一步放宽居民用汇指导性限额和携带外币现钞出境的限制。统一中外资银行外债和外汇贷款管理,取消企业向境内外资银行贷款外债指标的管理;支持和引导企业进行债务调整,降低筹资成本,减轻经济负担;授权外汇指定银行办理外商投资企业资本金结汇业务。
(十五)拓宽资本流出渠道,积极扶持我省大型国有企业、企业集团、民营企业“走出去”发展。要充分利用好国际资源和市场,优先支持和鼓励境外带料加工装配项目、投资开发能源、资源项目的配套用汇,简化境外投资项目的资金来源审查手续,取消外汇风险审查,取消境外投资交纳汇回利润保证金的要求,提高办事效率,为企业走向国际市场提供优质便利的服务。
八、健全信用体系,完善担保机构,联合打击企业逃废悬空银行债务的行为
(十六)高度重视社会信用环境的改善和建设。各商业银行要积极配合政府按照建设“信用山西”的要求,以树立信用观念、建立信用秩序、完善信用风险保障等三方面为切入点,构建信用管理体系。一是加强商业银行之间的联合与协调,严厉制裁恶意逃废和悬空银行债务的行为,对拒不落实者继续进行联合制裁。同时,要妥善处理国有企业改制中银行债务问题,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依法规范企业改制行为,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帮助金融机构有效落实债权。二是积极发挥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的作用,利用电子网络技术构建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和企业信用评价制度,健全企业信用档案,增强企业及其经营者的诚信观念。
(十七)建立和完善企业信用基金或担保公司。加快发展和规范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体系,进一步发展市场化的担保组织,多渠道扩充担保基金规模,扩大担保面,简化程序,降低费率,增加风险补偿资金来源,完善风险化解机制。
九、加强与地方政府的协调与配合,形成整体联动,更好地推进国民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
(十八)各商业银行应主动加强与地方政府的沟通与合作。围绕省委、省人民政府提出的行业结构调整重点,以及经济金融运行中的热点、难点和焦点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及时发现和分析金融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并及时向政府汇报。地方政府应积极向银行推荐和介绍当地好的项目和企业,支持银行加强对信贷项目的考察和论证,促进银行信贷投入能够更好地符全国家信贷政策和地方经济发展的要求。
(十九)各级政府要加强行政管理,规范信用环境,积极为金融部门增加信贷投入创造条件。要严格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依法规范企业的改制行为,在企业改制过程中帮助银行有效落实贷款债权,对恶意逃废贷款本息的企业采取相应的处罚措施,不得在原企业的基础上组建新企业,不能列入潜力产品项目企业。各级政府要将企业偿还银行贷款的情况作为企业领导班子业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对不重合同、不守信用、恶意逃废金融债务、长期拖欠贷款不还的企业的主要领导和责任人,责令其限期改正,在未还清贷款之前,不调动、不提拔、不重用。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四篇: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等部门关于做好集...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等部门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意见的通知
皖政办〔2009〕117号
各市、县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
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省财政厅、安徽银监局、安徽保监局、省林业厅《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二○○九年九月十六日 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
金融服务工作的意见
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 省财政厅 安徽银监局 安徽保监局 省林业厅
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意见》(中发〔2008〕10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中发〔2009〕1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当前金融促进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08〕126号)精神,落实中央林业工作会议要求,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财政部银监会保监会林业局关于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指导意见》(银发〔2009〕170号)精神,现就积极做好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做好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重要意义
林业是一项重要的公益事业和基础产业,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安徽省林业比重较大,属于全国南方集体林区重点省份之一。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并积极推动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林农的经营主体地位进一步确立,发展林业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提高。但由于林业生产周期较长,投入不足,易遭受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迫切需要得到信贷、保险、财政等政策措施的大力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为金融机构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积极开办林业贷款,改进林业金融服务创造了有利条件。各金融机构和有关部门要将做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的金融服务工作作为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实施强农惠农战略的重要任务之一,按照当前国家实施扩内需、保增长、调结构、惠民生的战略部署,加快金融创新,加大信贷支持力度,为深化我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促进林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创新林业信贷产品,加大有效信贷投入,完善金融服务 1.金融机构要紧密结合林业融资需求特点,进一步加大信贷产品创新力度。积极开办林权抵押贷款、林农小额信用贷款和林农联保贷款等业务。充分利用财政贴息政策,切实扩大林业贴息贷款、扶贫贴息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覆盖面。稳步推行农户信用评价和林权抵押相结合的免评估、可循环小额信用贷款,扩大林农贷款覆盖面。鼓励开展林业规模化经营,走“家庭合作”式、“股份合作”式、“公司+基地+农户”式等互助合作集约化经营道路;鼓励把对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法人授信和对合作组织成员授信结合起来,探索“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担保机构”信贷管理模式与林农小额信用贷款的结合,促进提高林业生产发展的组织化程度以及借款人的信用等级、融资能力。
2.金融机构应根据林业的经济特征、林权证期限、资金用途及风险状况等,合理确定林业贷款的期限,林业贷款期限最长可为10年,具体期限由金融机构与借款人根据实际情况协商确定。3.金融机构应根据市场原则合理确定各类林业贷款利率。对于符合贷款条件的林权抵押贷款,其利率一般应低于信用贷款利率;对小额信用贷款、农户联保贷款等小额林农贷款业务,借款人实际承担的利率负担原则上不超过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限贷款基准利率的1.3倍。各级财政要加大贴息力度,充分发挥地方财政资金的杠杆作用,逐步扩大林业贷款贴息资金规模。
4.辖内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发挥在林农贷款中的重要作用。农业银行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继续加大林业信贷投入,同时依托“惠农卡”,积极开展符合林业产业发展的多元化金融服务。邮政储蓄银行应利用网点众多、结算网络完善等优势,积极提供银行卡、资金结算、小额存单质押贷款等金融服务。其他各国有银行要采取直贷、贷款转让、信贷资金批发等多种形式,积极参与林业贷款业务。其他各商业银行设在我省林业发达县域内的分支机构要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林业贷款业务。
5.支持有条件的林业重点县加快推进组建村镇银行、农村资金互助社和贷款公司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鼓励各类金融机构和专业贷款组织通过委托贷款、转贷款、银团贷款、协议转让资金等方式加强林业贷款业务合作,促进林区形成多种金融机构参与的贷款市场体系。
6.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林业重点县的县级分支机构要合理扩大林业信贷管理权限,优化审贷程序,简化审批手续,推广金融超市“一站式”服务;林业重点地区可积极探索林业、金融、林木资产评估机构等部门合署办公形式,提高林业贷款办理效率。农行、信用社、邮政储蓄银行要利用网点优势,发挥林业贷款中的重要作用,积极提供银行卡、资金结算、小额存单等等多元化金融服务,培养林农现代化金融意识。
三、引导多元化资金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发展 1.鼓励符合条件的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通过债券市场发行各类债券类融资工具,募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鼓励林区从事林业种植、林产品加工且经营业绩好、资信优良的中小企业按市场化原则,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对林业小企业成功发行的各类债券类融资工具,省及当地财政按照发行费用的10%分别给予发行部门或单位一次性补助。
2.鼓励林区外的各类经济组织以多种形式投资基础性林业项目。凡是符合贷款条件的企业与个人,按法律和政策规定程序受让集体林权,从事规模化林业种植与加工的,资金不足时,均可申请银行信贷支持。支持组建林业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和支持各类投资基金投资林业种植等产业。
3.鼓励各类担保机构开办林业融资担保业务,大力推行以专业合作组织为主体,由林业企业和林农自愿入会或出资组建的互助性担保体系。银行业金融机构结合担保机构的资信实力、第三方外部评级结果和业务合作信用记录,科学确定担保机构的担保放大倍数,对以林权抵押为主要反担保措施的担保公司,担保倍数可放大到10倍。鼓励各类担保机构通过再担保、联合担保以及担保与保险相结合等多种方式,积极提供林业生产发展的融资担保服务。省政府对林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林业行业协会等组建的信用担保公司,按其实收货币资本的1%给予一次性奖励,用于担保业务风险补偿。
四、探索建立森林保险体系
1.充分发挥森林保险在促进林业生产和防范林业贷款风险等方面的重要作用。积极申报中央财政森林保险保费补贴试点,研究地方财政扶持森林保险的政策,条件成熟的地区可设立森林保险补偿基金,逐步建立覆盖全省的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
2.在国家森林保险政策的指导下,结合我省实际,研究制定我省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的实施意见,按照“政府引导、政策支持、市场运作、协同推进”的原则,选择部分林业重点县开展政策性森林保险试点工作。
3.研究确定政策性森林保险的标的、险种、费率以及政府补贴标准、补贴环节与机制。引导专业农业保险公司和实力较强的保险公司参与政策性森林保险业务,发挥专业优势,通过先试点再推广的方式,引导林业企业、林业专业合作组织、林农积极参与政策性森林保险,逐步建立覆盖全省的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
4.鼓励其他商业性保险公司根据不同地区不同林种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推出符合市场需要的森林保险基本险和可供选择的其他险种,不断完善商业性森林保险险种和服务创新,作为政策性森林保险制度的有益补充。
5.建立科学的风险控制机制,探索银行信贷和森林保险结合方式,金融机构优先对参加森林保险的林业主体提供信贷支持。探索建立森林保险风险分散机制,对森林保险实行一定比例的超赔再保制度,提高森林保险抗风险能力。
五、加强信息共享机制和内控机制建设
1.建立我省林业部门与金融部门的信息共享机制,加快林权证登记、抵押、采伐等信息的电子化管理进程,将上述信息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方便银行查询及贷款管理。充分发挥信息整合和共享功能,推进人民银行征信体系建设,逐步扩大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在林区的信息采集和使用范围,引导金融机构建立健全林农、林业专业合作组织和林业企业的电子信用档案,设计客观、有效的信用信息指标体系,建立和完善科学、合理的信用评级和信用评分制度。
2.金融机构要加强对林业产业发展的前瞻性研究和林业投资风险的基础性研究,建立符合林业贷款特点的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制度,认真落实贷后检查和跟踪服务,建立和完善风险监测信息系统,不断充实和完善林业企业、林业合作组织和林农的数据信息,切实提高风险防范的能力和林业金融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水平。
六、明确职责,密切配合,营造有利于金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与林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1.发挥人民银行再贷款再贴现作用。辖内人民银行对林业贷款发放比例高的农村信用社等县域存款类法人金融机构,可通过再贷款、再贴现和适当延长再贷款期限等方式,提供流动性支持,增强信用社资金支持林业发展的能力。2.鼓励和支持各级地方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增加林业贷款贴息和森林保险补贴资金,建立林业贷款风险补偿基金或注资设立或参股担保公司,由担保公司遵循市场运作原则,参与林业贷款的抵押、发放和还贷工作。省政府对金融机构新增的林业小企业、林业农户贷款按0.5‰给予奖励;对金融机构向林业小企业和林农发放小额信用贷款、联保贷款、微小贷款等无担保、无抵押类贷款,按其当年新增贷款月均余额的5‰给予补偿。
3.各级林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森林资源勘界、确权和登记发证工作,保证林权证的真实性与合法性。要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和林木、林地经营权依法流转管理。各林权证登记管理部门要简化林权证办理手续,降低相关收费。要采取有效措施维护银行合法债权,对在抵押贷款期间所抵押的林木,未经抵押权人同意不予发放采伐许可证、不予办理林木所有权转让变更手续;贷款逾期时,积极协助金融机构做好抵押林权的处置工作。加快建立林权要素交易平台,加强森林资源资产评估管理,大力推进林业专业评估机构、担保机构和森林资源收储机构建设,为金融机构支持林业发展提供有效的制度和机制保障。
4.林业贷款的考核适用《中国银监会关于当前调整部分信贷监管政策促进经济稳健发展的通知》(银监发〔2009〕3号)对涉农贷款的相关规定。林业贷款的呆账核销、损失准备金提取等适用财政部有关涉农不良贷款处置的相关规定。
5.成立由省政府领导为组长,省政府金融工作办公室、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省财政厅、安徽银监局、安徽保监局、省林业厅等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安徽省集体林权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联合工作小组(具体名单附后),加强对全省集体林权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工作的协调。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具体负责日常工作。各地根据实际需要建立必要的协作和信息交流机制。
辖内人民银行分支机构要紧密结合当地实际,会同同级财政部门、银监会派出机构、保监会派出机构及林业主管部门,制定和完善具体实施意见或管理办法。附件
安徽省集体林权改革与林业发展金融服务
联合工作小组名单
组 长:赵树丛
省委常委、副省长 成 员:张卫民
省政府金融办副主任
陶 诚
人民银行合肥中心支行副行长 左 俊
省财政厅副厅长 施其武
安徽银监局副局长 张雪峰
安徽保监局副局长 汪炳瑜
省林业厅副厅长
联合工作小组办公室设在人行合肥中心支行,负责日常工作。陶诚同志兼任办公室主任。
第五篇: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关于金融信贷支持县
【发布单位】福建省
【发布文号】闽政文[2003]245号 【发布日期】2003-08-19 【生效日期】2003-08-19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 关于金融信贷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的通知
(闽政文[2003]245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各金融机构:
现将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关于《金融信贷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印发给你们,并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同时,请各级人民政府将文件转发当地各金融机构。
一、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省委、省政府的重大决策,是我省经济社会健康稳定发展,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需要。各级政府在贯彻落实省委七届五次会议精神中,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金融的作用,把金融信贷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作为构建三条战略通道,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实现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健康发展的重要抓手,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县域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推进县域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
二、金融机构与地方经济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有机整体。县域经济的发展更加需要金融机构的大力支持,也给金融机构提供了新的发展空间。各级政府和在闽金融机构都要以促进经济发展为共同点、以营造诚信环境为结合点、以提高服务质量为切入点,在建立经济与金融的互动机制中,形成经济与金融共同发展的双赢局面。
三、各级政府要加强与各级人民银行的沟通协调,搭建政府、银行、企业沟通交流平台,通过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合作洽谈和金融产品推介等灵活方式,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推进政、银、企合作。要支持各级人民银行组织各金融机构与地方政府建立经济金融联席会议制度,通报政府工作动态和有关经济金融信息,及时做好经济金融运行分析,形成融洽的政、银、企关系。要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并支持金融机构依法维护金融债权,共同打击各种逃废金融债务行为,为金融支持地方经济进一步营造良好的环境。
福建省人民政府
二○○三年八月十九日
金融信贷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
一、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当前,我省县域经济总体上还较为薄弱,区域发展不平衡性突出。金融机构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方面也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县域金融机构存款稳步增长,但贷款增幅有所减缓;县级银行存贷比例还比较低,信贷支持力度仍显不足;中小企业、农户“贷款难”和金融机构“难贷款”问题仍然存在等。对此,各金融机构要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县域经济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切实转变思想观念,积极主动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这既是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需要,也是金融机构自身拓展市场、培育业务新增长点的需要。各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人民银行上海分行《关于印发福建省信贷投向指引的通知》(上海银发〔2003〕140号)和《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中国人民银行福州中心支行、福建省经贸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对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中小企业信贷支持的实施意见的通知》(闽政办〔2002〕174号)等文件精神,正确处理信贷投向集中与适度分散优化结构的关系、信贷资金增量集中上存与适度留存当地扩大县级机构信贷规模的关系、信贷管理权限集中上收与适度下放的关系,信贷投向要向县域中小企业倾斜,信贷资金增量要多留当地扩大县级机构信贷规模,信贷审批权限适当下放到县级机构。要主动加强政、银、企协作,努力组织资金,积极推行贷款营销,运用多种融资方式,增加对县域经济的有效信贷投入。
二、健全金融服务体系,发挥金融整体功能
各金融机构要根据县域经济的特点及其发展趋势调整自身的市场定位,认真创新和推广适合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产品和服务手段,充分发挥金融机构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功能。人民银行要立足当地县域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的需要,通过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支持金融机构做好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同时,加强在有条件的地方探索设立县域地方性商业银行的政策研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要合理设立分支机构,从支持县域经济发展出发,建立健全适应县域经济特点和需要的信贷管理体制与激励机制;在制定当年经营计划时要确定合理的新增存贷款比例,使县级分支机构的存贷比在“十五”期间原则上不低于60%;要适当配备和充实基层一线信贷人员,强化服务和贷款营销意识,注意培育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股份制商业银行要针对县域经济特点,加强信贷创新和延伸服务手段。政策性银行要发挥各自的优势,加大对县域经济中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外贸出口和粮食收储等信贷投入。农村信用社要充分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作用,不断壮大自身实力,把农业、农户和农村经济作为主要的服务对象。要经过努力,使全省金融部门逐步形成以农村信用社重点支持“三农”,以国有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其他银行重点支持当地支柱产业、龙头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县域银行信贷服务体系。
三、切实改进信贷管理体系,完善信贷激励约束机制
各商业银行在执行总行统一信贷管理制度的同时,要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实际需要,创新信贷管理机制。
(一)要适度下放和扩大信贷审批权限,尤其是流动资金贷款审批权限。商业银行的管辖行要根据县域经济实力和县级行的经营情况,淡化县级银行的行政级别,实行差别授权和权限弹性管理,减少不适应县域经济需要的贷款审批环节,授予县级行一定的经营自主权。要力争各总行同意选择我省一些经济较强的县(市)享受地市分行的信贷管理权限。
(二)要完善信贷授信授权管理制度。要依据内控管理要求,通过改进授信业务流程及转授权或特别授权等,重点扩大对县级行的内部信贷授权和解决客户统一授信的匹配问题。县级行要大力推行客户经理制,加大对客户经理人员的培训力度,培养一支融“存、贷、汇、理”综合能力于一身的客户经理队伍。对业务力量比较薄弱的县级行,要在加强业务培训的同时,实行上下级客户经理联动,帮助县级行主动寻找和培育优质客户。
(三)要积极研究完善贷款营销激励机制,解决信贷责任与激励机制不对称问题,以客观、公正的态度对待信贷风险及其责任人员,调动基层信贷人员拓展信贷业务的积极性。
(四)要探索建立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评定标准体系。对中小企业的信用等级评定可以考虑对业主的资信状况、产品的市场定位、贷款归行情况、纳税情况和现金流量等因素,科学合理地反映中小企业的资信状况和偿债能力,为贷款发放提供便于操作的信用评级依据。对符合信用贷款条件的县域企业应给予办理短期信用贷款业务。
(五)要大力推行中小企业小额贷款“三包一挂钩”的信贷管理方式,即信贷人员要包贷款发放、包贷款管理、包贷款本息回收,贷款利息浮动、本息收回与信贷人员收益挂钩,贷款出现质量问题则按有关规定承担责任的新信贷管理方式。这种做法既有利于改善金融服务、下放信贷审批权限,又有利于培育新市场、发展新客户、增加新贷款。
四、突出信贷支持重点,促进经济结构调整
各金融机构要积极配合当地政府调整经济结构的措施,以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信贷支持的重点和切入点,促进县域经济结构调整优化。
(一)以项目带动开发,支持招商引资。支持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有市场、有效益、有信用的各类企业资金需求;加大外汇贷款营销力度,支持企业引进设备和进口原材料;积极支持开发区、工业园区内企业技术进步和产品创新,鼓励园区企业走集团化、规模化经营道路。
(二)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突出对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的国债投资项目和重点建设项目的支持力度。对国债投资项目和已列入省、设区市政府的重点建设项目要进行全方位跟踪和落实,科学安排资金,保证国债项目配套贷款和重点建设项目合理资金需求的及时到位。
(三)密切关注和跟踪当地招商引资重点项目,配套信贷资金,努力培育信贷投放新增长点和当地财政收入新增长点。
(四)积极拓展个人消费信贷领域,拉动消费需求增长。在办好城区原有个人消费信贷业务的基础上,努力拓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扩大农村消费需求,重点拓展农民住房贷款、大件耐用消费品贷款和教育助学贷款,支持开拓农村市场。
五、加大“三农”信贷投入,服务农村经济发展
金融机构要通过支农信贷的投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一)充分发挥村两委对农户比较了解的优势,通过创建“信用村镇”,发放小额农户信用贷款和推广农户联保贷款等形式,努力缓解农民贷款难问题。全省农村信用社对农业贷款比例要达到80%以上,对农户贷款比例要达到40%以上。
(二)有关银行要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对那些有还贷能力、贷款担保落实的电网改造、公路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水利设施建设等项目予以优先安排与落实贷款。继续加大对农产品批发市场,储藏、运销、物流、配送、连锁经营等流通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支持中介组织增强服务功能。
(三)优化信贷投向,促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积极探索支持“公司+农户”的农业经营新模式,以商业银行重点支持农产品加工龙头公司和种养植基地,以农村信用社扩大小额贷款重点支持农户,支持培育和延长农产品加工产业链,促进形成贸工农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经营新格局。要择优扶持一批有优势、前景好的农业龙头企业,充分利用信贷政策引导和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
六、拓宽山海协作融资渠道,支持山区沿海联动发展
各金融机构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与欠发达山区的信贷投入关系,适当加大对山区县的支持力度,促进山海协作,优势互补,联动发展。
(一)对沿海地区的企业到山区投资办厂或与山区企业合资办厂的,只要符合贷款条件,商业银行都要积极支持。
(二)支持山区企业到沿海地区投资办厂,开展商贸活动。对山区在沿海地区开办的工商企业,沿海地区商业银行在信贷政策上要一视同仁。
(三)支持跨地区、跨行业的横向经济联合,不仅要支持沿海和山区企业之间的强强联合,而且要支持沿海优势企业对山区弱势企业的以强扶弱,通过联合、收购、兼并、承包、租赁等方式,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扶持优势企业的扩张,帮助山区企业加快发展。
(四)加大对山区的信贷倾斜力度。省级各商业银行在信贷资金投向上要适当向山区倾斜,对经济效益较好的山区大中型建设项目,在本行山区分支机构资金不足时,要采取直接贷款的方式予以支持。
(五)突出扶持重点。支持企业用高新技术进行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和原材料就地加工转化,加快山区资源优势转变为商品优势、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的进程。
七、创新信贷品种与服务方式,努力适应县域经济需要
商业银行县级机构要积极进行金融创新,根据县域企业的特点和县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各自在网点、资金、人员及管理等方面的优势,不断研发推出适合县域经济主体的信贷业务新品种,特别是要针对中小企业的不同情况,量体裁衣,设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手段。
(一)认真总结推广仓储保全业务、应收帐款质押或收购业务、出口退税账户托管贷款、保理业务、信用贷款与抵质押贷款组合等多种适合中小企业的新业务品种。
(二)在报人民银行备案后,可试办中小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委托贷款等新业务。
(三)探索以经营者个人或第三人财产抵押的担保贷款、仓单质押贷款等业务品种。
(四)大力开展商业汇票承兑与贴现业务,积极引导效益好、信誉高、还款有保证的县域企业在购销活动中使用商业汇票结算,拓宽企业融资渠道,加速资金周转。
(五)加强金融同业协作,通过业务联合、业务代理等方式,提高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服务水平和信贷支持能力。
(六)在金融政策许可范围内,鼓励银行与信托、证券、保险合作,为企业和个人提供理财服务,节约资金成本,增加企业经营效益。
(七)不断构筑社会诚信机制,探索以个人信用和工资担保相结合的个人贷款方式,鼓励民间投资,扩大个人消费,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八、实行贷款利率差异化,支持创办中小企业金融服务机构
各金融机构可根据县域中小企业的经营状况、信用等级、项目风险、综合效益等因素,在国家利率政策许可幅度内,按照风险与收益对称的原则,合理确定利率水平,实行利率差异化服务。同时,对经合规的信用担保机构提供担保的贷款,金融机构应适当简化审批手续,在风险可控的基础上,其利率可不上浮或少上浮。对经国家外汇管理部门和对外贸易经济合作部门公布的出口收汇荣誉企业发放贷款时,贷款利率可在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利率基础上适当下浮,最大下浮幅度为10%。鼓励各级政府或商业银行设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中心,为中小企业提供人才培训、信息咨询、市场拓展、技术交流和配合贷款担保机构运作等全方位的“一揽子”综合服务。
九、充分发挥人民银行职能作用,为金融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县级人民银行要围绕改革、发展和创新三个主题,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深化金融改革,提高金融服务水平。要充分运用再贷款、再贴现和利率等多种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信贷供应量。要加强信贷“窗口指导”,引导贷款投向,通过与政府部门协作组织银企资金供需洽谈会等形式,搭建政、银、企沟通平台,按照市场经济要求的灵活方式,组织多层次、多形式的辖内银企融资合作和金融产品推介等方式,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问题,推进政、银、企合作。要积极鼓励和支持商业银行创新信贷品种,拓展企业融资渠道。要加强与当地政府的沟通,建立经济金融机构信贷联席会议制度,通报政府工作动态和有关经济金融信息,及时做好经济金融运行分析,提高货币信贷政策传导的有效性、针对性。
十、防范金融信贷风险,实现经济金融双赢
金融部门在大力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同时,要正确处理信贷支持与防范风险、金融产品创新与加强信贷管理、适度下放权限与完善内控制度的关系,在支持县域经济发展中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努力实现经济金融双赢。
(一)进一步完善并落实好贷款“三查”制度。要认真审核企业资金需求状况,科学合理安排信贷授信,防止过度授信,尤其是对集团企业贷款要综合授信和考核。要加强对信贷资金使用的监控及流向的跟踪检查,防止信贷资金挪用,形成风险隐患。
(二)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及信贷政策确定贷款投向。对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及信贷政策要求的,要限制或禁止贷款,防止形成新的信贷风险。严禁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