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新余市人民银行关于改进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投入进一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新余市人民银行关于改进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投入进一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
2003-3-1 0:0 【大 中 小】【我要纠错】
发文单位:新余市人民银行
文
号:余府办发[2002]3号 发布日期:2003-3-1 执行日期:2003-3-1 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按照WTO规则要求,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将市人民银行《关于改进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投入,进一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重新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余府办发[2000]17号文件同时废止。
二○○二年三月一日
关于改进金融服务加大信贷投入进一步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国人民银行新余市中心支行 2000年8月21日)
今年以来,我市各金融机构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工作会议精神,努力改进金融服务,积极发挥金融支持经济的作用,大力支持我市“十项”改革、促进新余经济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绩。6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670306万元,较年初增加35034万元,同比少增27163万元;各项贷款余额625618万元,比年初增加4849万元,同比多增11806万元;现金净回笼1875万元,同比多回笼13092万元。各商业银行累计签发银行承兑汇票45724万元,同比增加2128万元。人民银行发放短期再贷款18700万元,办理再贴现12638万元,基本满足了商业银行的支付和企业的资金需求。
与此同时,我市经济金融运行中也还存在一些比较突出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一是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低下,不良贷款居高不下。虽然辖内四家商业银行已剥离了部分不良资产,全市金融机构不良贷款占全部贷款余额的比例仍然较高。二是由于部分企业经济效益不容乐观、银行日趋完善严格的信贷管理体制以及尚不健全规范的社会中介服务体系,加剧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获得贷款的难度。三是在加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金融有效运行方面存在矛盾。一些金融机构偏重强调贷款风险控制,出现“慎贷”、“畏贷”现象,影响了贷款的正常投入。四是部分企业信用和法制观念淡薄,借改制之机等方式逃废银行债务现象屡禁不止,银行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对此,各金融机构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要认真贯彻落实《江西省人民政府批转中国人民银行南昌中心支行〈关于进一步加强金融服务支持江西经济发展若干意见〉的通知》精神,从实际出发,改进金融服务,用好用足政策,降低不良资产,加大信贷有效投入,进一步发挥金融支持、服务、促进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推动新余经济健康、稳定、高效发展。
一、进一步端正信贷工作指导思想,增强金融服务经济的观念
要认真贯彻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同时,积极运用信贷杠杆,增加有效投入,促成新余经济发展,是当前金融工作的主要任务。各金融机构要认真学习领会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文件指示精神,注意处理好组织存款、壮大资金实力和增加信贷投放促进经济发展的关系;处理好以贷款增量激活存量与清理资产盘活存量的关系;处理好严格信贷工作程序、防范化解信贷风险与千方百计加大对经济发展的信贷支持的关系。
二、加大信贷投入力度,确保信贷投入的均衡增长
各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货币信贷政策,根据各自的特点和实际,调整信贷结构,加大信贷投入力度。
1、加大对农业信贷的投入力度。农业信贷支持的重点要体现三个优先:即优先保证对农业生产的信贷投入,包括农户购买生产所需的种子、化肥、农药及小型农具等生产资料;优先支持起点高、规模大、辐射广、带动能力强的农产品加工、销售和科技开发龙头企业的发展;优先支持农业开发和推广运用项目的建设,促进贸、工、农一体化发展。农村信用社要搞准市场定位,立足服务“三农”,对农户贷款要适当简化手续。在发放担保、抵押贷款时,对一些小额生产费用在2000元以下的贷款,可通过信用贷款的方式发放,对较大额度的贷款,则可采取联户担保的方式。农业银行农业贷款增量不得低于全部贷款增量的10%;农村信用社贷款增量中农业贷款比例不得低于60%;农业发展银行要按政策要求保证农副产品收购所需贷款。
2、工业贷款要突出重点,支持工业经济结构调整。各商业银行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集中资金保重点,以国企改革发展为中心环节,加大对国企的信贷投入,支持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一是对我市冶金、电力、纺织、机械设备制造等支柱产业的发展要继续大力支持,帮助国有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效益和市场占有水平,壮大国有经济实力;二是对生物工程与新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与精细化工和绿色食品等高新技术产业加大信贷投入,提高国有企业技术装备水平和创新能力;三是实施精品、名品发展战略,对优质、精品、名品、拳头产品的生产加大扶持力度。
3、加大对技术改造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的信贷投入。一是各金融机构要与经贸委、有关企业密切合作,加强磋商,对经贸委提出的13户企业14项技改项目进行筛癣评估,确定重点技改项目予以支持。二是要认真做好技改项目的评审、上报、实施、管理等工作。三是对列入计划的重点技术改造项目,有关承贷银行要保证项目贷款按合理工期及时足额到位,确保技改项目顺利进行。四是要结合新余市已下达的28项基本建设项目,加大对基本建设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五是对已下达的国债基础设施和技改项目,要加快落实配套信贷资金,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重点行业和企业经过技改实现产业产品的升级换代。
4、扩大对中小企业的有效信贷支持。各金融机构对产品有市场有效益、有信誉、管理严格、能还本付息的中小企业,要适当扩大授信额度,并可试办非全额担保贷款。对信用等级连续三年在2A以上的中小企业小额贷款,经严格的审批程序,可适当发放信用贷款。鼓励中小企业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支持中小企业向“小而精”、“小而专”、“小而特”的方向发展。要配合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的运作,为中小企业贷款担保创造便利的条件,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问题。
5、要实行信贷的均衡增长。各金融机构要根据经济增长的合理需要,科学安排投入计划,实行信贷的均衡增长,改变过去那种头三个季度投放少、第四季度投放过于集中甚至年终突击放款的投放模式,从实际出发,灵活组织资金调度工作,适时发放贷款,满足企业正常生产的合理资金需要。
6、人民银行要认真履行货币信贷管理职能,加强窗口指导。市、县两级人民银行要应用再贷款、再贴现支持商业银行的资金需要,促进商业银行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要大力发展商业票据市场,在商业票据的推广上要有新突破,引导企业增加新的融资渠道。重点推动对新余钢铁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子公司内部等大中型国有企业开展商业承兑汇票的签发、承兑、贴现及再贴现试点,实现我市商业承兑汇票业务为零的突破。
三、积极推行主办银行制度,支持企业生产和发展
各金融机构对产品质量好、技术含量高、有市场有效益、有还款能力的主户企业都可以实行主办银行制度。主办银行申报自下而上进行,银企双方自愿签订《银企合作协议》,报当地人民银行备案。一家企业原则上只能与一家开户银行建立主办银行关系,特大型企业由于一家银行无力满足其合理资金需要时,可由主办银行牵头组织银团贷款予以支持。已经签订《银企合作协议》的企业和银行应本着“平等互利、互相支持、互为监督、恪守信用”的原则,认真履行各自应承担的义务,建立良好的银企关系,促进银企双方共同发展。今年全市银企协作签约金额为22064.5万元,7月底已到位18009.5万元,占签约金额的81.62%.今后几个月,各金融机构要继续做好工作,尽快落实签约资金到位,全年签约履约率要在100%以上。
四、继续加强封闭贷款管理和不良资产剥离,加大呆坏帐核销工作力度,支持国有企业增效脱困
各商业银行要把支持国有亏损企业有销路、有效益产品的生产,作为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在对国有亏损企业及其产品的市场销路情况进行调查和分类排队基础上,实行区别对待,对其中有销路、有效益产品生产所需流动资金通过封闭贷款给予支持,对有销售合同的产品、大型工程的设备制造、项目招标已中标的企业,只要企业领导班子坚强有力、在改进经营管理方面已采取了强有力措施,均可实行封闭贷款。
对实行“封闭贷款”的企业,各行要严格按照封闭贷款的条件进行审查,要派驻得力的信贷员驻厂,实行专户管理,坚持“双签”制度,专存专用,确保封闭贷款封闭运行。贷款在封闭运行期间,有关方面对企业所欠的“税、费、薪、贷”一律不得在专户中扣缴,必须确保封闭贷款的正常运作,让封闭贷款真正发挥效益。
要切实做好辖内符合条件的国有企业债转股工作,降低企业资产负债率。要认真做好国企贷款呆坏帐核销工作,对列入计划的抓紧申报审批,对没有列入计划的,只要符合呆坏帐核销条件,也要积极上报,争取核销。对银行剥离划转的不良贷款要加强管理,通过各种渠道盘活这块资金。
五、拓展消费信贷领域,加大消费信贷投入
辖内金融机构要把开拓城乡居民消费信贷业务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将其作为新的业务增长点。要在认真总结前段开办消费信贷业务经验的基础上,采取积极措施,增加投入,提高消费信贷在各项贷款中的比例,全年消费贷款增量要高于上年水平。
在积极拓展城市消费信贷方面,各商业银行要结合实际增加消费信贷品种,适应城市消费市场的需要。除开办住房、汽车消费贷款外,还可开办彩电、冰箱、空调、电脑等大件耐用消费品贷款及教育助学贷款、旅游贷款等。可根据消费信贷的业务特点,针对不同的消费信贷品种和贷款对象,在贷款的利率、期限和还款方式等方面,向消费者提供多种选择,提供全方位优质金融服务。
在支持开拓农村消费市场上,各金融机构要积极支持农村市场体系与小城镇建设,促进农村商品流通。重点支持一批有基地依托、交易规模较大、设施完备、具有较大区域辐射能力的商品批发市场建设,支持与“菜篮子工程”建设配套的农副产品商贸企业的发展,促进农副产品流通,促进适销对路的农业生产资料和经济适用的日用工业品下乡,增加农村消费。农村信用社对收入稳定的农户,可发放建房贷款、大宗农机具和运输车辆、耐用消费品贷款,对农户子女上学可办理助学贷款等。
消费信贷工作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各金融机构要围绕涉及消费信贷的各个环节,加强联系和沟通,推动有关方面出台一些相应的配套措施,为扩大内需、启动消费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六、加强调查研究,完善管理,改进服务,提高办事效率
各金融机构要不断改进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和客户,加强调查研究,掌握分析经济、金融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努力探索金融支持经济发展的新路子,适时调整信贷结构,改进信贷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支持区域经济发展。
进一步完善授权授信管理,按照集中有度、审批及时的原则,合理划分各级行的贷款审批权限,提高基层行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辖内重点企业实行授信管理,简化已确定授信额度的企业贷款审批手续,使企业在授信额度内能及时取得信贷支持。
要进一步发挥金融债权管理办公室的作用,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的联系和协调,综合运用行政、法律、舆论和银行信贷登记咨询系统等各种手段,严厉打击企业逃废债行为,对恶意逃废银行债务的企业,金融机构要实行联合制裁。
要改进服务,提高办事效率,充分发挥银行信息灵通、联系面广的优势,根据实际开拓新的服务项目,除了完善投资咨询、财务顾问、项目融资、代理和代收代付等业务外,还要在市场信息、企业改制、人员培训、国际合作及医疗、养老补充保险等方面提供全方位的金融服务,以适应现代企业的多种需要。要做好结算工作,加快资金清算速度,改进对企业的结算服务;对贷款项目的评估、审查、发放,既要按信贷政策规定执行,又要强化服务意识,加快工作进度,提高办事效率。
七、金融机构要加强与地方党政的联系,积极争取各级政府对金融工作的支持
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金融的发展更依赖于经济。希望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进一步增强金融意识,尊重银行的经营自主权,采取有力措施帮助银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对人民银行公布的恶意逃废债务的企业,各有关部门应予以高度重视,共同采取措施进行制裁,以形成良好的社会信用环境。希望地方司法部门要帮助银行通过法律手段维护债权,切实解决依法收贷难的问题。要进一步做好清费减负工作,财政、工商、环保、交通、土地及资产评估等单位,要认真执行现行收费管理有关政策,坚决把不合理收费降下来,要降低土地、房管、工商、公证、评估等单位对抵押贷款的收费标准,减少企业抵押贷款成本,推动抵押贷款顺畅进行。
新余市人民银行
第二篇:银行金融工作汇报材料加大信贷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银行金融工作汇报材料加大信贷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篇一农商银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汇报材料
***农商银行相关情况的汇报材料
尊敬的***书记,各位领导,同志们
大家好!根据会议安排,下面我代表***农商银行就近年来我行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农商银行是一家主要为“三农”服务的金融机构。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行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坚持立足农村、服务“三农”和扶持中小微企业的经营方向,以“抓改革、推普惠、控风险”为重点,真抓实干,奋力进取,至 7 月末,各项存款余额***亿元,各项贷款余额***亿元,均比三年前增加翻了一番多。在取得自身长足发展成绩的同时,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的发展。
一、加大贷款投放总量,提高对实体经济的支撑度。近年来,***农商银行继续发挥农村金融主力军的作用,坚持服务“三农”和中小微企业,持续加大涉农信贷支持力度,贷款投放总量明显上升。***亿元贷款总量中,涉农贷款达***
余元,占比达 890%,比三年前(34 亿元)增加***亿元,增幅 605%。三年来,我行以金融普惠未己任,大力推进贷款增户扩面工作,至今年 7 月末个人贷款户数达***户,比三年前(***户)增加***户,增长 479%。农户贷款为***亿元,比三年前(***亿元)增***亿元,增长 921%。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亿元,比三年前(***亿元)增加 143 亿元,增长 3776%。
在全县银行业中,我行贷款市场占比 30.17%,比三年前增加 132 个百分点,在六大银行系统中(工、农、中、建、农信、邮储),贷款市场占比 360%,比三年前增加 108 个百分点。支农支小贷款总量、投放量和覆盖面均位居全县银行业第一。
在自身业务实现持续、稳健发展的同时,我行对地方经济和财政的贡献不断加大 2014年上缴各类税费***万元,比 2013 年增加***万元,增长 179%,荣获 2014 年全市“纳税 20强企业”称号。今年 1 月至 7 月上缴各类税费 3410 万元。三年来,我行合计上缴各类税费***万元,稳居全县银行业首位。
二、实施普惠金融工程,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近几年,我行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提出的“三个***”发展思路,整合县内、县外、海外资源,积极支持“***人经济”向“***经济”转型发展,支持地方经济、“三农”和小微企业发展,不断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和“普惠金融工程”,取得了良好成效
(一)优化体制改革,有效激发经营发展活力
为深化农村信用社体制改革,增强资本实力,优化法人治理结构,稳步推进***农商银行股份制改造工作。2013 年***农信联社被确定为股份制改革试点单位,2014 年年底顺利改制为农村商业银行。
(二)加大普惠力度,有力支持地方经济发展
一是通过信贷助农,强化支农支小主方向。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经济发展战略,立足支农支小,进一步强化金融保障,增强信贷供给。近三年,累计发放涉农贷款***亿元,惠及农户***万户;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亿元,惠及 1 万户;发放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主体贷款***亿元,惠及***多家。到 7 月末,涉农贷款余额***亿元,占全县银行业信贷投放总额的 261%,小微企业贷款余额***亿元,占县市银行业信贷投放总额的 33%,是名副其实的支农支小主力军。在信贷支持的基础上,坚持开展普惠让利行动,实行信贷扶持行业和群体利率优惠,并长期减免 16 项服务费用,在全县发放 89 万张“丰收爱心卡”,大力支持低收入农民增收。
二是通过信用惠农,推进金融服务阳光化。自 2009 年起连续 7 年开展“走千家、访万户”活动,不断深化农村信用体系
建设,成为了全市农户信息数据采集的主力军,信用等级评定工作的先行者。到 7 月末,累计走访农户 18 万户,行政村信用评价率 100%,评定省级信用镇 1 个,信用村 150 个,信用农户 37 万户。在此基础上,配套推出“银村、银农、银商”三大合作模式和“普惠易贷通”信贷辅助系统,实现了信用农户放贷透明化、系统化和批量化,农户办贷时间最短可缩减至10 分钟以内,有效提高信用体系建设的惠农效率,至 7 月末信用贷款余额***亿元。
三是通过渠道便农,提升普惠服务便捷度。深入开展“丰收村村通工程”,致力于打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村级金融服务渠道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效。到 7 月末,共创建农村金融服务站 123 个;丰收借记卡发卡总量达到了***张,比年初增加***张;传统 POS 消费上半年累计***亿元;特约商户***户,比年初新增***户,其中电话POS商户 419 户,比年初新增 14 户,传统POS商户 310 户,比年初新增 60 户;个人网银和手机银行开户数 67244 户,比年初新增 19696户,电子银行替代率 60.30 %。实现了金融服务向村一级延伸,构筑起“更广、更捷、更优”的立体金融服务渠道。同时,建立支农联络员、普惠金融服务小分队、流动服务车等队伍,加大驻点服务、上门服务和移动服务力度,有效满足农户最急需、最基本的金融服务。
(三)通过创新利农,缓解“三个***”创业融资难。在县
内***的服务方面,我们以“金改”为契机,积极探索和健全“三权”抵押贷款模式,并主动与“村级担保互助社”开展合作,形成了一整套能够有效满足农户创业信贷需求的产品体系。到 7 月末,“三权”抵押贷款余额***亿元,惠及农户 1492 户,并与 5 家村级担保组织开展合作。同时,因地制宜推出一系列特色金融产品,如与县委组织部联合推出农村党员(含大学生村官)创业贷款,与县妇联联合推出农村妇女创业贷款,与团县委联合推出网商创业贷款,与县金融办联合推出石雕帮扶贷款,与县扶贫办联合推出“丰收爱心卡”扶贫小额贷款等。
在县外***的服务方面,我们以商会为切入点,加强与各地商会合作,全面推进域外金融服务新模式。4 月份在河
南***商会成立之际,我行在河南***商会总部设立了首个驻外商会服务中心,即“驻河南***商会金融服务中心”,这标志着我行为全方位服务“三个***”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海外***的服务方面,我行现已有 27 个网点可办理结售汇业务,大大方便了广大农村华侨、侨眷办理结汇、售汇、外汇等外币业务,并在方山龙现村开办全国首个村级外币代兑点,村民可以在家门口进行外币兑换业务,现已有3个村级外币代兑点,共办理代兑业务17533笔,金额达 3236 万美元。2014 年在全国首推个人外币贷款,填补了全国经营类个人外汇贷款领域的空白。至 7 月末,外币贷款余额 13062
第三篇: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县域经济发展
县域经济是指在县域范围内以城镇为中心、以农村为基础和各种经济成分有机构成的一种区域性经济。它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性部分,是宏观经济与微观经济的结合部,是城市经济与农村经济的连接点,是蕴涵着巨大潜力和充满着活力的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强化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是促进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金融机构适应社会发展和自我提升的内在需要。但于由于县域经济普遍存在底子薄,起步晚,规模小,效益差,技术含量低,特色产业不明显,结构性予盾突出,比较效益低,社会信用度差等诸多问题,金融机构在面对作为县域经济主体的农业和中小企业时,出于本能的效益目标及风险控制的考虑,再加上历史形成的僵化的思维和缺乏针对县域经济特点的信贷管理体制和服务创新,造成目前的金融服务与县域经济的发展严重不相称,已成为阻碍目前县域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
一、金融服务不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表现及原因分析
(一)金融机构对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缺乏动力和主动性各金融机构大都树立了“以效益为目标”的经营理念,由于县域经济的先天劣势,商业银行为了集约化经营,保证贷款集中投向产品有市场、有销路、有效益、资信好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及重点建设项目,对于不能产生短期效益或综合效益不够好的县域经济缺乏支持的动力。突出的表现:一是县域金融机构逐步减少,功能渐趋萎缩。国有商业银行实施集约化战略中,大量撤并基层营业网点、裁减人员,使县域经济发展中必须的金融服务,如融资、结算等在种类和质量方面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二是县域金融机构通过系统内上存将资金上划上级行,各上级商业银行实现了鼓励县级商业银行存款资金上存的政策,过高的上存资金利率降低了金融机构的贷款积极性,再加上邮政储蓄机构只存不贷,存款划转中央银行,造成县域资金外流。三是县域商业银行贷款增量趋缓,市场份额逐步下降。原有的贷款质量欠佳,贷款沉淀呆滞,不能参加企业的生产经营,致使有限的资金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四是信贷投入结构不合理,使总量投放不足的矛盾加剧。县域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入主要集中在个人住房、汽车消费和少数非生产性基础建
设项目上,投入生产经营上的贷款十分有限。
(二)金融机构目前的信贷管理体制不利于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
严格信贷管理体制和严厉信贷管理办法引发了企业融资难。一方面各国有商业银行普遍实行了严格的授权授信管理制度,实施信贷倾斜于发达地区与城市的发展战略,全面收缩县域经济贷款规模,对贷款企业实行信用评级制度,将信用评级的结果作为发放贷款的依据,并设臵了较高的贷款标准,只有信用等级较高的优质企业即一些龙头骨干企业能够获得贷款,有足够抵押担保的企业才列入考虑支持对象;而对于资产总量偏低、风险意识较强的县域中小企业来说,找到符合银行要求的担保是很困难的。另一方面各国有商业银行全面收缩和限制县级机构自主审批权限,在贷款投向上实行“抓大放小”、突出集约化经营,重点投向电信、交通等垄断行业。即使已进行贷款授信的,真正落实到企业的贷款也并不多,特别是小型企业、民营企业更为突出,企业原以为取得了贷款授信额度,就可以手续简便地从商业银行县支行获得授信额度内的贷款,但实际情况是企业的贷款授信额度仅是贷款的资格,要实际取得贷款仍然要层层审批。
(三)金融机构目前的信贷管理体制不能适应县域经济以中小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特点
一是商业银行贷款审批管理不适应中小企业贷款急、频,小的特点。目前,商业银行贷款权普遍上收至上级行,县级支行贷款权很小。一些行不良贷款率过高,贷款审批权甚至全部上收。由于基层行贷款权限小,许多贷款需要二级分行甚至一级分行审批,环节多、时间长。二是商业银行的贷款责任与利益激励不对称,基层行缺乏拓展市场的积极性。目前,各行要求新增贷款“零”风险的状况没有丝毫改变。在贷款的责任约束下,信贷人员没有100%的把握不会放贷,对风险难以确定的中小及个体民营企业不愿贷款就在情理之中。三是面向中小及个体民营企业的信贷品种较少,服务措施不到位。表现为县域商业银行的信贷投入多争相“锦上添花”,而“雪中送炭”不足,贷款较多的企业一般均具备了一定规模,发展前景较好,资产负债率等财务指标均符合要求,较易获得银行贷款。而大多数刚刚处于上升阶段,即处
于创业和启动阶段的企业,信贷资金需求特别旺盛,但其发展前景的不确定性和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状况,普遍缺乏有效的抵押物,存在抵押担保难的问题,却难以获得贷款。
二、金融机构改进金融服务,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对策及建议
(一)建立为县域经济服务的市场定位和职责。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加大对县域经济的信贷投入。正确处理防范金融风险与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关系,努力实现在支持经济发展中化解金融风险。县域经济总体效益低,但也不排除一些信誉好、效益高、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存在。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做到抓大不放小。要调整信贷政策,增强对中小企业的金融渗透和支持能力。要清醒认识到,为县域经济提供优质、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务,既是金融业的职责所在,也是金融机构赖以生存的前提。同时,应主动寻找优质客户,推销贷款及其他业务品种。要像政府培植“税源”一样来培植“信贷效益”增长点。
(二)建立权责对称的商业银行管理体制及经营机制。信贷不仅仅是强调责任追究制,更要建立以责权利为中心的责任与发展激励机制。简化和完善个人消费信贷的发放程序,大力拓展消费信贷领域;目前贷款权力集中后,产生“顾大不顾小”的问题,欠发达地区县域企业几百万元的贷款需求,放在一级分行统筹考虑,显然没有竞争力,因此,建议对法人客户短期贷款权力要适当授予基层行;适当放宽县域中小企业的贷款条件,增加授信额度;制定科学的考核标准。建立风险约束和激励相称的信贷机制,取消不适应金融行业特点的贷款“零风险”考核方法。要考虑信贷风险产生的可能性,纠正重罚轻奖的信贷考核办法。对不可预测和不可抗拒因素造成的信贷风险不追究信贷人员的责任,以鼓励信贷人员营销贷款。要将贷款增量与经营效益列入各级考核目标。
(三)创新适应县域经济融资要求的贷款方式。金融机构要经常性地深入研究县城经济的特色,研究县域经济对金融服务的要求,探索建立一套专门针对县域经济的特色化的一揽子金融服务,切实解决金融不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问题。要充分考虑到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性,采取差别化的信贷措施,避免贷款标准“一刀切”;要充分
认识到县域经济以中小及个体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特点,根据其“急、频、小”的贷款要求,积极开发新产品,并根据中小及民营企业产权制度、业务性质和资产特点,采取灵活的担保措施,创新贷款方式。如:定期评选信用等级较高的黄金企业,允许对此类企业发放信用贷款;探索以原材料或产成品经评估折价后作为抵押,发放新型的抵押贷款;以企业的法人代表(或主要股东)的私有财产如轿车、别墅等抵押发放贷款;试行以商标权、技术产权等无形资产作为质押物,发放质押贷款;以提单、仓单、银行承兑汇票作为质押物,发放质押回购贷款;对企业的应收款进行评估,以保付代理的方式或买断方式发放贷款;对信用等级低或潜在风险较大并且有必要给予信贷扶企业的企业,可以有选择尝试发放封闭贷款;对个体工商户推行联保贷款。同时,金融机构要重视对贷款企业及负责人的信用分析,重视第一还款来源,重视企业负责人的个人品行及经营素质,不要过份依赖抵押担保。
(四)完善适应县域经济特点的信贷营销和管理机制。一要强化贷款营销活动,特别是要重视基层行贴近客户、贴近市场的特点,充实发挥其在挖掘市场、发现客户、推荐客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二要提高认识,克服“多贷多风险,少贷少风险,不贷没风险”的模糊认识,既要强调严格防范风险,更要争取优质客户,以增强竞争实力。三要专门制定《贷款营销操作规程》,科学合理地制定信贷人员发放,回收贷款综合考核办法,在加强贷款质量的同时,加强对贷款增量的考核,有步骤有计划地推进信贷营销工作。四要探索建立信贷激励与约束相结合的管理制度,在强化责任约束的同时,设计合理业绩考评办法,如对贷款质量高、效益好的信贷人员给予奖励等,提高贷款营销积极性。五要完善信用评级制度,强化贷款现场调查,以能够按时还本付息为发放贷款的主要标准。进一步完善授权授倌管理,适当增加县支行的贷款审批权,并降低上存利率,减少基层行的资金上存。
(五)建立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结构,突出金融支持重点。一是要配合积极的财政政策,突出对增强县域经济发展后劲的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项目的支持力度,按照《信贷政策指引》,以国家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为导向,选择信贷支持的重点和切入点,大力支
持龙头骨干企业和名牌产品,促进其关联企业和产品的生产与发展,充分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二是要加强对县域经济中资源型或特色型支柱产业的金融支持,深入挖掘各县域经济的资源优势和特色经济,集中资金支持一批特色经济和支柱产业。继续大力支持具有地方特色的主导产业及其龙头企业。选择一批产权明晰、符合当地产业结构调整要求,并有利于发展特色经济的中小及民营企业作为信贷支持的重点,扶持其发展为龙头企业。三是要大力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使农业资源优势与农产品深加工能够有效结合起来,推动市场农业、定单农业和高附加值农业发展。要大力支持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支持商贸流通企业和各种专业批发市场发展,改善非生产流通领域企业的融资状况。对产权清晰、管理规范、市场前景好、守信用的改制企业,要引导金融机构解放思想,强化发展意识,积极给予信贷支持。四是要区别对待经济园区建设,重点支持特色园区、科技园区、专业化园区,以及依托龙头企业建设的园区和机制灵活、管理规范、政策到位、发展前景良好的园区建设;对县级以下经济园区,贷款要慎重,防止支持低水平重复建设的园区。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基础,支持县域经济发展是金融机构义不容辞的责任及自身发展的需要,只有改进金融服务,建立适应县域经济发展的信贷资金管理体制,才能推动金融机构与县域经济的发展走上双赢之路。
第四篇:市政府关于做好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意见
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转发市人民银行、市银监分局 《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支持襄樊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各开发区管委会,市政府有关部门:
市人民银行、市银监分局《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支持襄樊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二〇一〇年一月十四日
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
支持襄樊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的意见
为进一步巩固经济企稳回升的大好势头,充分发挥金融在重点产业调整振兴中的促进作用,现根据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和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有关文件精神,结合《襄樊市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跨越式发展规划》(襄樊政发„2009‟27号)的实施,就进一步做好银行业金融服务,支持襄樊加快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提出如下意见。
一、继续落实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进一步做大信贷规模
(一)2010年全市银行业支持经济发展的主要目标为:贷款净投放在2009年新增150亿元的基础上再增加100亿元,争取达到150亿元;贷款余额在2009年基础上实现“保六争七”,即突破650亿元,争取达到700亿元;贷款增幅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增量贷存比超70%。
(二)正确理解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意图,把握好“适度”内涵。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围绕市委、市政府确定的2010年襄樊经济发展目标,及早谋划2010年信贷工作,统筹做好各季度,特别是一、二季度的信贷资金安排,合理规划全年信贷增长。具体落实上抓住目前国家继续实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机遇,充分利用政策的惯性作用,做到“一个加大”、“三个注重”、“四个从速”,即:加大对经济薄弱环节、就业、战略性新型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的信贷支持;注重银政合作,注重银企对接,注重优化信贷流程;从速跟进地方经济发展战略部署,从速出台2009年银政、银企合作协议落实措施,从速安排已建重点项目续贷资金,从
1速办理符合信贷政策且担保、抵押手续齐全企业的贷款。
(三)继续开展“转变经营理念和经营方式、落实科学发展观”活动。在做大信贷总量的同时,按照商业可持续性原则,努力克服银行“贷大、贷长、贷集中”的现象,逐步调整贷款总量分布结构,扩大对县域经济和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要求县域有分支机构的银行每年将一定比例的信贷增量用于支持县域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吸收的存款要全部用于当地,农行和农村信用社在县域新吸收的存款原则上要用于当地,其他商业银行在县域新吸收的存款主要用于当地,县域新增邮储资金回流比例达到50%以上。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增量不低于上年水平,增幅不低于全部贷款平均增幅。
二、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和地方经济发展目标的融合,着力调整和优化信贷结构
(四)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抓住国家推动结构调整、转变发展方式的政策机遇,积极跟进全市超常规发展工业,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突破性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建设规划,以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双千双百工程”(千亿级高新区、百亿级园区,千亿级产业、百亿级企业)和全市130个亿元以上重点项目为载体,积极向上争取政策和资金,支持襄樊构筑与省域副中心城市相匹配的支撑平台。
(五)根据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关于进一步做好金融服务支持重点产业调整振兴和抑制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的指导意见》(银发„2009‟386号),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积极配合国家产业政策和金融调控要求,研究跟进地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明确信贷支持目标,短期内重点解决金融危机所导致的流动性不足问题和有效需求不足问题,帮助企业走出眼前困境;中长期信贷支持应侧重于重点产业的战略布局与发展,集中力量满足产业重组整合、升级改造和结构调整的融资需求,提升产业内生能力。
(六)在支持地方产业调整振兴的过程中,注重发挥金融的资金导向作用。对符合重点产业调整振兴规划要求、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符合银行信贷原则的企业和项目,要力保信贷资金供给,特别是优先保证手续齐全、符合项目开工和建设条件的重大投资项目所需配套信贷资金的及时到位;对符合中央新增投资投向、正在报批或需要继续完善新开工条件的重大投资项目,要加强与政府有关部门和项目单位的密切沟通协商,扎实做好信贷审查和信贷资金拨付的前期准备工作;对符合条件的大型政府投资项目和产业链中辐射拉动作用强的骨干重点产业企业,鼓励银行按照“信息共享、风险分散、合作共赢”的原则采取银团贷款模
式支持,发挥银行合力作用,形成优势互补;对主导性重点产业的核心企业和关联中小企业,要在科学把握贷款期限、规模和利率的同时,着力改进金融服务方式,不断提高对新兴产业集群金融支持的深度和广度。同时,坚决落实好有保有控的信贷政策。对不符合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要求,技术标准、项目资本金缺位的项目,尤其是国家明令限期淘汰的产能落后、高耗能、高排放项目,银行不得提供任何形式的信贷支持;对属于产能过剩的产业项目,要从严审查和审批贷款,并采取妥善有效措施保护银行信贷资金安全。
(七)针对城镇化进程逐步加快将为消费市场拓展提供强劲动力和广阔空间的现实,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涉及扩大消费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产业、技术产品和基础设施改善的金融支持;注重完善住房、汽车消费信贷制度和业务流程,实现资信调查、信贷办理、资产抵押、贷款担保、违约处置等全过程的法制化、规范化;通过加大产品创新力度,支持发展文化旅游消费以及农村消费等,带动消费金融市场的繁荣与发展。
三、深化金融改革,增强金融服务功能
(八)壮大襄樊银行业金融组织体系。在发挥国有大银行主渠道作用的同时,继续开展引进股份制银行工作,年内争取招商、华夏、民生、光大等银行在襄樊设立分行;积极推动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建立,年内力争引进主发起人设立1家村镇银行;加快推进农村信用社改革,年内确保辖区2家县级农村信用联社改建成农村商业银行或农村合作银行。
(九)加大县域金融服务力度。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区别对待、差别授信的方法适当下放信贷审批权限,加快内部管理体制和业务流程改革,实现机构、业务、服务“三下乡”。要求:政策性银行在做好主营业务的同时,积极向商业性金融业务渗透;国有商业银行普遍设立中小企业金融服务专营机构,从风险定价、成本利润核算、信贷审批激励约束、违约信息通报、风险管理等方面进行创新,发挥专业化经营优势;农业银行尽快组建并完善“三农”事业部,增强县域银行机构服务功能;农村信用社继续发挥支农主力军作用,进一步发展面向农户的小额信贷业务;邮政储蓄银行在加强网点建设的同时,积极探索将富余资金以市场化手段转入可运用于县域银行机构的路子,加大邮储资金回流县域的力度,拓展资产业务;市商业银行在继续完善公司治理、壮大资本实力的基础上,加快向县域延伸机构和业务的步伐,发挥本土金融的积极作用。对支农、支小贷款发放比例高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人民银行襄樊市中心支行将给予积极的再贷款支持。
(十)积极开展金融服务创新。围绕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问题,鼓励设立专项担保基金,促进成长型的中小电子信息企业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探索发展创投企业、金融机构、中介机构组成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对授信、担保、保险等业务开展集成创新,满足重点产业中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需求;规范发展供应链融资、应收账款、股权、仓单、存单以及知识产权等权利质押贷款,满足重点产业和新兴行业中自主创新型中小企业“短、频、急、小”的资金需求;有条件的银行要推行电子商务合作服务模式,以网上银行为基础,利用互联网快捷便利优势,开展电子商务领域合作,开发电子商务联保业务,将小企业信贷产品与网上银行、电话银行等进行资源整合,突破小企业金融服务上的地域性限制。在县域和农村金融服务中,大力发展农户贷款,拓展对农业产业化企业的信贷支持,巩固、推行宜城“行业协会+联保基金+银行”信贷模式;探索大型农用生产设备、土地经营承包权、可转让林权等为标的的抵押贷款;探索订单与保单相结合的金融工具,开发“信贷+保险”金融新产品等方式,通过加强与保险公司的合作与互动,促进县域信贷资金投放。
四、推动企业调整融资结构,多方面拓宽重点产业调整振兴的融资渠道
(十一)积极支持企业通过股市融资。政府相关部门要积极推进企业上市,继续做好上市后备企业的培育和储备,积极争取高新区纳入“新三板”(非上市企业股权融资)试点范围,加大扶持上市企业政策的落实力度,促成一批符合产业政策、具有产业优势的企业走向市场直接融资道路。
(十二)有效推进企业发债工作。在重点推进市城投公司发行债券的同时,积极关注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创新,探索依托工业园区、产业基地、企业孵化园区等产业集聚区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相关银行要有针对性地设计综合性金融服务方案,提供包括债券承销、融资顾问等全方位服务,为重点产业和新兴产业中小企业拓宽融资新渠道。
(十三)建立和完善多元化、社会化的风险投资机制。加快发展私募股权基金、风险投资,吸引国外有实力的风投公司投资我市有潜力的项目和企业,鼓励民间资本参与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引导保险公司以债权等方式投资交通、通信、能源等基础设施和农村基础设施项目。
(十四)利用融资手段推进产业整合。各银行业金融机构要通过发放并购贷款积极支持企业并购重组,创新发展针对产业转移的信贷产品
和审贷模式,探索多种抵押担保方式,为企业新发展提供便利,促进并购重组在优化资源配置、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基础作用的发挥。
五、加强金融生态环境建设,为持续扩大信贷投放创造条件
(十五)开展信用创建目标考核,突出信用创建重点。按照“政府主导、央行推动、部门配合、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建设模式,全面推进信用企业、信用乡镇、信用社区、信用区域四大信用工程和以征信建设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设“信用襄樊”。2010年信用创建目标:保持襄樊连续五年荣获的“A级金融信用市州”称号,保持各县(市、区)“最佳金融信用县”称号。创建重点上,主要围绕扩大中小企业信贷覆盖面开展信用企业培植工作,通过建立适合中小企业特点的评级和授信制度,消除银行与借款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使信用优良企业的贷款需求得到较好地满足。力争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参加信用评级家数达1000户以上,A级信用企业数量在全省位居前列,新增中小企业信贷客户100家以上;围绕推动全民创业开展样板信用社区创建工作,将信用社区创建与创业就业小额担保贷款结合起来,扩大贷款金额;围绕支持“三农”开展信用乡镇创建工作,确保农户信用等级评级面、信用户贷款证发证率、持证农户在授信额度内贷款满足率达到100%,提高信用乡镇创建实效。
(十六)完善信用担保体系,优化贷款发放环境。改革现有担保公司体制,积极引进民营资本,引入市场机制,增加政府注资规模,做大做强担保公司。鼓励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扩大可用于担保的财产范围,凡不违反现行法律规定、财产权益归属清晰、风险能够有效控制、可用于担保的各类动产和不动产,都可以用于融资担保。市政府部门继续开展清理中介机构工作,规范评估程序,对贷款抵押担保、评估、登记等涉贷收费项目按照就低不就高原则重新核定收费标准和收费内容,取消不合理收费和重复收费,降低融资成本。
(十七)建立银政企合作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市政府金融办在整合金融资源方面的作用。探索建设“襄樊市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网”,以市政府行政服务中心为主体,政府职能部门、银行业金融机构、中小企业、社会中介等共同参与,搭建政、银、企多方的全天候、常态化、无缝隙的网络融资对接平台,实现政银企信息共享,提升中小企业融资效率。充分发挥经济主管部门在培育企业金融意识、收集企业信息方面的助贷作用。人民银行襄樊市中心支行继续加强与市发改委、经委及房管、劳动等经济主管部门的信息沟通与合作,在金融支持重点项目、金融支持企业成长工程、金融支持房地产开发、金融支持全民创业等方面形成良
性互动,为银行与企业搭建多种对接平台。鼓励银行自主开展专业化、小型化、有实效的信贷产品推介和发布活动,推动银企对接向多层次、宽领域、广覆盖方向发展,按计划、有步骤地履行好2009年市政府与省直相关银行签订的三年授信798亿元的合作协议。
六、建立健全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的协调机制,维护金融稳定(十八)人民银行襄樊市中心支行、襄樊银监分局辖内机构分别通过发挥“窗口指导”、监管引导作用,推动商业银行调整信贷结构。人民银行要密切跟踪宏观经济走势,加强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与监测,按照国家产业政策和金融宏观调控的要求,紧密结合辖区实际,积极开展信贷政策宏观指导,坚持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制度,引导金融机构把握好信贷投放的方向、力度和节奏,合理配置信贷资源。银监部门要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宏观调控要求,加强监管引导和风险提示,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完善信贷管理制度,加强信贷风险和投向管理,在有效防范信贷风险的基础上,发挥信贷引导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作用。
(十九)加强信贷风险预警监测。人民银行襄樊市中心支行、襄樊银监分局辖内机构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信息互通机制和联合预警机制,在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上加强沟通、协调和联动。要及时分析研究重点产业、重大项目金融服务状况的变化,关注对大企业、大项目投放的贷款质量,关注信贷资产潜在风险,配合政府部门做好政府融资平台的整合、风险监测和防范工作,保持襄樊良好的融资形象。(二十)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和管理。人民银行襄樊市中心支行、襄樊银监分局要发挥各自职能作用,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切实加强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督和管理。
(二十一)加强经济金融形势、金融改革措施的宣传,引导公众形成正确、合理的预期。完善金融机构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体制建设,依法妥善处置金融风险,确保襄樊经济金融稳健运行。
主题词:金融 服务 意见 通知抄送:市委各部门,襄樊军分区,各人民团体。
市人大办,市政协办,市法院,市检察院。
襄樊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10年1月14日印发
第五篇:2010年佳木斯市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0年佳木斯市金融支持地方 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指导意见
2010年,全市各金融机构应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支持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深化金融改革,加快金融创新,切实维护辖区金融稳定,加强和改进外汇管理,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努力推进全市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一、贯彻执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及灵活性
全市各金融机构要正确认识和准确把握我市经济金融运行形势,适应经济金融发展所面临的时代背景和环境变化,与时俱进,树立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紧迫意识,增强传导货币政策的整体合力,超前谋划,积极运作,进一步保持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增强其针对性和灵活性,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最大限度的金融支持。
(一)保持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着力提高货币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通过与市政府、金融机构及上下级行建立信息互通平台,利用金融机构行长联席会、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及向政府汇报会等方式,及时传导国家 1 货币信贷政策,保持货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加强政银企之间的沟通与对话,引导区域信贷投向,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率,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推动金融改革,加快金融创新,切实维护金融稳定,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更好地履行中央银行职责,切实加强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作用。
(二)加强货币政策分析和研究,提高货币政策传导效果。不断完善“金融监测重点联系行制度”,增强对经济金融形势的监测和研判,及时掌握金融机构信贷投放力度、重点和节奏,加强窗口指导,引导信贷资金合理均衡投放。建立健全金融监测体系,发挥好利率、存款准备金、金融市场、房地产金融等监测体系的作用,不断提高综合分析判断能力。继续完善信贷政策导向评估系统,根据国家宏观调控的需要及中央银行信贷政策的演变予以调整和扩展信贷政策导向效果评估项目及评分标准,将不断增强对特殊领域、突发性事件、热点与难点问题信贷政策延伸度的快速评价反应,使评估报告制度发挥更大的效力。继续加大调查研究的力度,及时对经济金融形势变化做出及时准确的前瞻性分析和反馈,切实提高适度宽松货币政策实施效果。
(三)充分合理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提高调控水平。加快推进再贷款、再贴现业务,进一步解决中小金融机构流动性不足问题。建立并完善电子票据系统,促进商业信 用票据化。有效发挥支农再贷款政策的引导作用,扩大“三农”信贷投放,2010年全市县、市两级人民银行要管好用好支农再贷款,引导金融机构增加对农田水利建设,大型农机具贷款支持力度,扩大涉农贷款的比重,更好地支持“三农”发展。
二、切实发挥窗口指导作用,加强政策引导和监督,着力优化金融机构信贷结构
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控”的原则,继续针对区域经济发展中各个环节对金融政策的不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扎实有效的窗口指导工作,进一步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渠道,加强对地方性金融机构贷款进度和投向的引导和监测,促进信贷资金真正用于实体经济,鼓励和支持金融机构调整信贷投向,引导信贷资金有重点地向符合产业政策的企业倾斜,向经济社会薄弱环节、战略性新兴产业、产业转移等方面倾斜,向扩内需、保民生领域倾斜,推进我市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要保证重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贷款,优先保证已开工和在建项目的资金需要,全力支持我市“十项重点工程”建设。并且,采取货币信贷政策分类指导的方式,突出“八个信贷投放”重点,积极发挥信贷政策作用,促进货币信贷的合理增长。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加大对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改善经济结构和提高区域经济增长质量、效益的信贷支持与服务。积极引导各金融机构要紧紧围绕促进地方经济发展,配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区域政策,重点把握好适度宽松 的货币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合理安排信贷资源,把握好货币信贷增长速度。
(一)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与服务。各金融机构要以“惠农、利农、便农、富农”为宗旨,努力加大农村信贷支持力度,为“三农”经济拓宽融资渠道,改进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引导农业发展银行、农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加大对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经济合作组织、农村专业户和农户的支持。在积极向上级行争取支农再贷款支持的同时,充分协调辖内各国有商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邮政储蓄机构,在政策允许的范围内,采取协议存款、跨行业同业拆借等方式筹集支农资金,加大基础农业的贷款投放力度。农村信用社要将80%以上的新增贷款用于农民、农业和农村,非农业地区的信用社要将40%以上的新增贷款用于农民、农业和农村。创新贷款担保手段和方法,大力发展农村小额贷款及适合“三农”经济发展需要的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和农机具抵押贷款的试点工作全面开展,推进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高信贷服务质量,积极支持新农村建设。
(二)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基础优势产业、核心产业、新型产业和节能环保产业的信贷支持与服务。引导全市各金融机构加大对石化、冶金基础优势产业发展,加快推进装备制造等核心产业转型升级,对推进生物、航空航天、核电风电设备制造、硅基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的信贷支 持。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自主创新和节能环保的信贷支持与服务。树立“绿色信贷”的新理念,引导辖区内各银行类金融机构合理控制信贷投放规模和进度,严格限制对高耗能、高污染及生产能力过剩行业中落后产能和工艺的信贷投入,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大范围产能过剩,严格控制钢铁、水泥、煤化工等产能过剩行业和产业的信贷投入,严格控制对高耗能和高排放行业的贷款,着力提高信贷质量和效益。
(三)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重点工程项目的信贷支持与服务。发挥好经济杠杆和间接融资功能,加强信贷结构调整与促进老工业基地传统产业升级相结合,准确把握调整改造工作重点,针对工业主体投资实力不足的问题,政府应争取一定的国家政策资金扶持,帮助企业做大做强,提升投资主体融资能力。构造以信贷融资为主、财政融资和证券融资共同发展的融资格局,建立工业投资企业资信评价系统,提高其资信水平和融资的能力。积极引进先进融资方式,拓宽项目融资渠道,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工业建设。大力发展票据融资业务,鼓励企业直接融资,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和上市融资,积极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促进资金来源多元化。
(四)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民营)企业发展的信贷支持与服务。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支持中小企业 发展的有关政策,引导金融机构开辟中小企业融资渠道,指导各金融机构开展中小企业联保贷款试点。督促各金融机构稳步提高对中小企业贷款比重,确保中小企业信贷支持政策落实到位。在合理控制信贷风险的基础上,优化信贷结构,进一步简化贷款程序,积极开发设计适合中小企业发展模式的金融产品。
(五)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扩大就业的信贷支持与服务。继续推动下岗失业人员小额担保贷款业务的开展,提高贷款审核效率,扩大贷款规模,满足更多的下岗失业人员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资金需求,加强对吸纳下岗职工的劳动密集型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加强对国家助学贷款新政策的业务宣传解释和监督检查,引导经办银行向符合贷款条件的学生及时发放贷款,切实为经济困难学生及时提供资金支持。
(六)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消费信贷业务的信贷支持与服务。各金融机构应结合消费信贷业务特点,合理确定与信贷条件、利率水平相适应的预期违约率、损失率,加强与房屋、土地、保险、担保等部门的协调合作,加大对住房消费信贷、汽车消费信贷、大额耐用消费品信贷的投放力度。特别要加大对居民住房消费的信贷投入力度。进一步优化住房消费环境,支持居民住房消费,促进房地产市场合理、健康发展。同时,加快发展农村消费信贷市场,研究开发满足农民不同特点、不同层次需求的消费信贷产品,为农民扩大 消费提供便利,活跃农村消费市场。
(七)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和林业发展工作的支持与服务。各金融机构要积极开办林权抵押贷款、林农小额信用贷款和林农联保贷款等业务,充分利用财政贴息政策,切实增加林业贴息贷款、扶贫贴息贷款、小额担保贷款等政策覆盖面。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发挥在林农贷款中的重要作用。农业银行要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加大林业信贷投入,同时依托“惠农卡”积极开展符合林业产业发展的多元化金融服务。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应利用结算网络完善、网点众多等优势,积极提供银行卡、资金结算、小额存单质押贷款等金融服务项目。其他各国有银行要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参与林业贷款业务。各银行业金融机构应优化审贷程序,简化审批手续,结合实际积极开展林业金融咨询和相关政策的宣传活动。
(八)积极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工作的支持与服务。各金融机构要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对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已经明确的各项金融支持政策,要进一步完善信贷管理制度,推进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科学确定对符合条件的大学生“村官”发放贷款的额度、期限、利率和偿还方式,并推广普及多种融资工具,及时满足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项目多元化融资需求。要注重依托当地政府设立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园区和创业孵化基地,积极支持大学生“村官”创办农副产品小型加工业、发展特色种 植业和养殖业、创办农业专业合作社和科技型小企业等自主创业或带动就业的项目,充分发挥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的引领和辐射拉动作用。对财政出资设立专门创业基金为大学生“村官”提供直接资金支持或贷款担保贴息的,要高效率做好信贷服务和配套金融支持。要配合人民银行各分支机构,切实做好大学生“村官”金融支持相关数据信息填报工作。发挥好扶贫贴息贷款、小额担保贷款、助学贷款和微型金融的积极作用,支持更多的大学生“村官”创业富民和繁荣农村经济发展。
三、改进和创新农村信贷产品和金融服务,提升金融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
充分发挥基层人民银行的各项职能作用,增强金融服务经济的作用,不断改进和创新金融服务,制定符合区域经济运行特点,具有实用性的工作措施,防范辖区金融机构的信贷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注重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注重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全力实现金融支持地方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目标。
(一)大力推广农村信贷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工作,确保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效果显现。要积极探索开辟适合农村实际的融资渠道,总结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创新试点工作的成功经验,并逐步在全市范围内推广。积极探索土地经 8 营权抵押贷款和农机具抵押贷款等业务的开展,努力解决农户贷款抵押担保难问题。充分调动和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方面的内在积极性和创造性,重点做好土地使用权抵押贷款试点工作,争取实现根本性突破,全力助推农村金融机构尝试开办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业务和农机具抵押贷款业务。根据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实际特点,积极探索、创新适合当地实际、创造性一强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方式,生存实际效果。积极运用现代商业网络信息技术和现代化管理手段,改进和提升面向 “三农”及“中小企业”的金融服务,审慎稳健开展金融创新,合理分散金融风险。
(二)防范金融机构信贷风险和系统性金融风险,确保金融资产安全运行。继续引导各金融机构在支持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防范自身可能出现的风险,在信贷增长比较快的时候,更要注意防范可能出现的风险。要积极引导和督促金融机构加强信贷风险管理;合理评估和有效防范地方融资平台信用风险,加强贷款用途管理,防止变相使用银行贷款作为项目资本金;要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变化,严格执行有关房地产信贷政策,促进房地产金融健康发展。尤其是地方金融机构要高度重视资产负债期限结构错配问题,科学配置信贷资源,有效防范信贷风险,切实加强流动性管理。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在防范和控制金融风险中的作用,重点监测可能 9 影响系统性金融稳定的区域金融风险,进一步强化地方法人金融机构风险监测预警体系。
(三)有效推进生态环境建设,构建良好的金融生态环境。要大力改善信用环境,推进诚信建设,加大对逃废银行债务现象的遏制和打击力度,切实保护金融企业的合法权益;解决抵押贷款中介收费标准过高和金融机构抵贷资产过户交费过高的问题,为企业和金融机构减负;推进企业会计核算和财务分析的标准化,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时效性和真实度。金融机构在加大贷款营销力度的同时,完善操作制度建设,加强贷前审查,重视贷后管理,从制度上保证风险损失最小化。加大信用宣传力度,增强全社会的信用意识,促进金融生态环境持续改善,营造诚实守信的社会氛围,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社会风尚。金融机构通过对守信单位增加授信额度,简化贷款审批手续等,发挥示范带动效应,实现经济与金融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健康发展。
(四)有效推进市场直接融资,重点解决经济发展资金紧张与银行资金流动性过剩的矛盾。积极推进辖区农村信用联社加入全国银行间市场,加强同业拆借资金管理,努力推荐企业发行短期融资券,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积极引导金融资源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区域协调发展。加快金融机构次级债券业务发展,推动中小金融机构在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金融债券。
四、提高外汇服务水平,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
为充分发挥外汇在支持地方外向型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促进贸易和投资的便利化,进一步推进进出口收付汇核销制度改革,简化贸易信贷登记管理,允许企业出口收汇存放境外,便利企业灵活运用外汇资金。重点支持企业到境外开展资源类项目投资,进一步简化手续,稳妥开辟对外投资新渠道,积极探索建立跨境资本流动调控的长效机制。严厉打击地下钱庄、网络炒汇等违法违规行为,整顿和规范外汇市场秩序,为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提供和谐的金融环境。
五、努力提升金融服务及管理水平,扎实推进金融服务现代化程度,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
扎实推进金融服务现代化,全面提升金融服务与管理水平,加强金融法制建设,推进依法行政,为全市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服务。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监管部门的沟通协调,积极与财政、税务部门进行沟通,做好财税库横向联网的推广工作,加强业务创新,做好政府补助资金及社保资金的直接发放试点工作,提升服务于民生的能力。优化农村地区结算服务环境,积极开展支付工具和相关金融业务创新,认真做好支付结算及账户管理工作。加强征信管理与服务,推动农村信用体系建设,改善社会支付信用环境。加强现金分析预测及人民币流通监测预警网络建设工作,保证现金合 理供应。深入开展反洗钱现场检查,将反洗钱现场检查范围扩大到保险和证券业,确保辖区良好的货币流通秩序。
二0一0年二月二十六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