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工作暂行办法》
《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工作暂行办法》(2000-01-19)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从高等院校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以下简称选调生)到基层工作,是新形势下培养造就跨世纪优秀年轻干部的有效途径,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为了进一步做好这项工作,现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选调生到基层工作,重点是培养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选拔党政领导干部。同时,为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工作人员和管理人员。
第三条 坚持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因人制宜、合理分配、有利于发挥专长的原则,严格要求、严格管理、严格监督、大胆使用的原则,积极为选调生创造条件,促使他们尽快健康成长。
第四条 本办法所指选调生,系指经省委组织部直接选调并分配到基层工作的应届大学毕业生。
第二章选调分配
第五条选调范围。高等院校国家任务计划应届大学本科以上毕业生。
第六条选调数量。每年根据需要确定,其中女性一般不低于15%,少数民族学生要占一定比例。
第七条选调条件:
1、拥护和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在政治上、思想上、行动上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一致。
2、思想品德好,遵纪守法,团结同学,有吃苦奉献精神,志愿到基层工作,组织观念强,服从统一分配。
3、学习成绩优良,有较好的文字基础和口头表达能力,有一定的组织协调能力。
4、学生干部中的中共党员(预备党员)或三好学生,并有志于从事党政工作。
5、身体健康,适应基层工作需要。
第八条招考录用:
发布招考简章、通知。按照省委确定的选调原则和要求,选调前发布招考简章,下发选调通知,就选调的有关问题向社会和各高校公布。
报名。高等院校按照选调要求,进行动员和部署,讲明选调的意义、条件,以系为单位组织报名,报校(院)党委研究同意后,填写《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选调报名登记表》,报省委组织部进行资格审查。
考试。省委组织部会同省考试中心,对符合选调条件的毕业生进行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按录用人数1:1.5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确定考察对象。通知高校填写《高等院校应届毕业生选调分配登记表》一式两份,报省委组织部。
考察。对确定为考察对象的选调生,省委组织部组织人员进行全面考察,逐一形成考察材料,研究提出拟录用的初步名单。建立考察责任制,对考察情况考察人要逐一署名,如发现考察失实,要追究考察人的责任。所在院校也要如实介绍学生的情况,如发现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对院校予以通报批评,情况严重的,取消下一年度的选调计划。
体检。对研究确定的拟录用人选,通知高校组织其到统一指定的市地级以上医院进行体检。
录用。体检合格后,作为正式录用人选,办理国家公务员录用手续。选调生一经省委组织部确定录用,高校和本人不得另找其他接收单位。
第九条 分配、派遣。选调的毕业生由省委组织部根据工作需要和地域情况分配到市地。市地委组织部根据省里确定的分配原则,分配到乡(镇)或市地属国有大中型企业工作。少量的也可安排到农村工作。分配意向确定后,报经省委组织部同意后实施。
选调生纳入省毕业生分配计划,由省毕业生分配部门根据省委组织部确定的分配去向,办理派遣手续。
第十条 档案转递。高校接到选调生的报到通知后,按照分配去向,及时将其档案转递到市地委组织部,由市地委组织部转递到有关县(市、区)委组织部。
第十一条 职务、工作安排。选调生到基层后,本着有利于成长的原则一般安排到乡(镇)担任乡(镇)长助理或村党支部副书记。到企业工作的选调生也要安排相应的职务。
第十二条 到乡(镇)工作的选调生,列入乡镇行政编制,作为国家公务员管理;到企业工作的选调生,将来调入机关时,免于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第三章职责分工
第十三条 各级党委组织部门和接收单位,要把选调生纳入培养年轻干部工作的总体规划,列入议事日程,并有专人分工负责。
第十四条 省委组织部主要负责选调生的选调、宏观管理和综合协调。具体负责制定有关政策,抓好督促落实;定期、不定期地召开选调生工作会认,及时对选调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和跟踪管理;总结经验,推广典型,研究和探索新形势下做好选调生工作的路子。
第十五条 市地委组织部主要负责选调生的具体管理工作。结合各自实际,制定具体管理制度和培养使用措施;每年召开一次选调生工作座谈会或工作经验交流会,定期进行督促检查;全面掌握选调生表现情况和工作管理情况,及时提出安排使用意见,每年年底向省委组织部写出书面报告。
第十六条 县(市、区)委组织部按照省、市地委组织部的要求,抓好选调生的日常管理工作。经常了解掌握选调生的工作、生活和表现情况,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及时研究解决存在的问题;每年结合干部年度考核,对选调生进行一次全面考察,逐人形成考察材料,存入本人工作实绩档案。
第十七条 乡(镇)和有关企业党委,主要负责落实好上级各项规章制度,具体帮助选调生解决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困难,为他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定期向上级组织部门汇报选调生成长锻炼情况,提供填写选调生工作实绩、学习培训和考察考核的档案材料。
第四章培养管理
第十八条 市地、县(市、区)委组织部和接收单位,要针对选调生的不同特点和所从事的工作,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加强对他们培养教育,使其尽快成长。
第十九条 搞好岗前培训。选调生上岗之前,市地要集中进行一次培训。主要是进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党的基本知识、法律法规方面的教育,介绍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状况、风土人情、选调生成长的经验以及到工作岗位后应注意的问题等,为他们尽快适应工作奠定基础。
第二十条 重视思想教育。要结合选调生的思想实际,经常对他们进行讲学习、讲政治、讲正气的教育,理想信念和党的宗旨教育,廉洁自律、遵纪守法和爱岗敬业等方面的教育。通过谈心、上党课和民主生活会等形式,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国情、民情,坚定共产主义信念和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建立起与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真正热爱基层、安心基层、服务基层。
第二十一条 抓好理论学习。选调生到达工作岗位后,一般两年内要安排其到党校或干校进行一次系统的学习,重点学好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市场经济知识,使他们进一步打牢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比较系统地掌握邓小平理论的科学体系,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在市场经济中驾驭全局做好工作的本领。
第二十二条 提高业务素质。要根据选调生的特点和工作分工,有计划地组织他们参加业务培训,使其尽快掌握和提高所任职位必需的知识和能力,做到干一行、懂一行、专一行。要组织他们到先进地区考察学习,帮助他们开阔视野,增长见识,不断提高业务水平。
第二十三条 加强工作锻炼。主要采取以下几种形式,使选调生在实践中增长才干。
1、传帮带。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明确专人负责,采取结对子的办法,对选调生进行传帮带。要根据选调生的不同情况,量才施教,经常给他们提要求、教方法、指路子。
2、担任助理。对德才素质好,有发展潜力的选调生,及时安排担任或挂任上一级领导助理职务,使他们尽快学习积累高一层次的领导工作经验。
3、挂职锻炼。每年有计划地安排一定数量的选调生,到上级机关和经济发达地区挂职工作,提高他们在不同层次、不同环境下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4、岗位轮换。在同一岗位工作2至3年,进行一次岗位轮换,以积累多方面工作的经验。
5、压担子。有意识地安排选调生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方,从事复杂、突击性的工作,交办一些急、难、险、重的任务,也可安排到农村任职锻炼,让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磨练成长。
第二十四条政治、生活上关心。对表现好有发展潜力的选调生,要及时列入后备干部名单,有关的会议和文件,可让他们列席和阅读。对选调生中的预备党员和团员,要积极培养,热情帮助,及时给予转正和吸收他们入党。要关心选调生婚姻、家庭等生话中的实际困难,帮助他们解除后顾之忧,使他们全身心地投入工作。
第二十五条 严格管理和监督。要建立健全选调生学习、考核、培训、廉政建设、政治思想工作、情况报告等管理、监督制度,用制度规范和约束选调生的言行。对他们的成绩和进步,要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对存在的弱点和不足,要满腔热情地进行帮助,对出现的一些苗头性问题,要早打招呼早提醒,使他们防微杜渐,警钟常鸣,经受住考验。第五章选拔使用
第二十六条 加快选调生的选拔使用步伐。对选调生的选拔使用,要坚持干部“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论资排辈、求全责备等陈旧观念,树立早出、快出、多出人才和不拘一格选拔使用人才的观念。对表现好、有发展潜力的,要大胆选拔使用。
第二十七条 选调生到基层工作满2年以上的,表现好的,可提拔担任乡镇党政副职;经考核具备担任正职素质要求的,也可提拔担任乡镇党政正职;经过5年以上的锻炼,表现好的选调生,可提拔担任副县级领导职务,特别优秀的,也可破格提拔担任正县级领导职务或市地、厅局级领导职务。本地区、本部门职数已满的,可交流安排。因职数原因交流安排有困难的,可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解决,以后再逐步调整到规定的职数限额内。
第二十八条 公开选拔领导干部时,可制定优惠政策,让更多的选调生参与竞争;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拔使用。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党政群机关补充工作人员要从在基层工作满二年以上的选调生中优先选调。可由各用人单位提出条件,同级组织部门负责挑选,也可采取公开招考的方式,在选调生中考选录用。
第三十条 为做好选调生的推荐使用工作,省市县都要掌握一部分优秀选调生名单。县(市、区)一般掌握30名左右。市地一般掌握50名左右,省里一般掌握200名左右,并做好跟踪考察,及时提出使用的意见和建议。对优秀选调生名单,实行动态管理,做到好中选优。
第三十一条 加强选调生使用情况的检查和监督。从选调生到基层工作的第三年开始,省委组织部每年就其使用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或抽查,督促抓好使用的落实;同时各市地委组织部每年12月底都要将选调生使用情况书面报省委组织部。
第三十二条 做好选调生的选拔使用,是确保选调生工作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障,是衡量一个地区、一个部门这项工作做得好不好的重要标志。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要高度重视选调生的选拔使用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切实抓出成效。第六章附则
第三十三条 对选调生实行动态管理。经考核,对那些不适合的选调生,报经省委组织部同意,及时调整出选调生队伍。对工作锻炼满10年和已担任县处级以上领导职务的选调生,按干部管理权限纳入正常管理。
第三十四条本办法由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负责解释。第三十五条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第二篇: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
中共山东省委组织部
文件
山 东 省 人 事 厅
鲁人办发〔2008〕65号
关于2008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有关问题的通知
省直各部门(单位),省属各高等院校:
根据省属事业单位编制空缺情况和工作需要,按照《山东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人员实施办法》(鲁人发[2006]23号)和《关于省属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工作的通知》(鲁人发[2007]22号)的有关规定,现将2008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的有关问题通知如下:
一、公开招聘的组织
(一)招聘方案的制定
招聘单位根据增人计划,按照岗位需求,编制本单位的招聘方案,并认真填写《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统计表》(见附件),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按管理权限报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备案。招聘方案要根据不同等级、不同类别岗位对工作人员的需求,分类编制,主要对如何组织招聘、信息发布、招聘时间、考试办法以及 考核体检等内容统一作出计划安排。
(二)招聘的组织方式
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新进人员,要按照不同等级的岗位和专业要求,采取不同的方式组织进行。
招聘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和初级管理岗位人员,采取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招聘信息的发布、网上报名和笔试的组织由省人事厅负责;资格审查、面试、考核体检等工作,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的指导下,由招聘单位或其主管部门负责。
招聘中级专业技术岗位、中级管理岗位和工勤岗位人员,采取专业笔试和面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招聘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根据备案的招聘方案,按规定的程序自行组织实施,招聘信息必须在规定的网站、按规定的时间面向社会公开发布。其中招聘中级管理岗位人员的,须报省委组织部备案同意后,按规定程序组织实施。
对急需的高层次、短缺专业人才和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或博士学位的人员,以及因涉密、专业特殊等不宜公开或难以形成竞争的岗位,经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批准,招聘单位或其主管部门可采取直接考核或简化程序的方式组织招聘。
省直属高等院校的招聘,采取招聘方案备案后自行组织的方式进行。
(三)招聘的时间安排
招聘单位或其主管部门自行组织的公开招聘,时间安排和招聘程序应按审核备案的招聘方案,根据招聘单位工作需要分期分批组织实施,年内完成。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统一组织的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的公开招聘,3月开始,7月完成。
二、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和管理岗位的招聘
(一)招聘范围和条件
应聘人员年龄应在40周岁(1968年4月1日以后出生)以下并具有山东省常住户口(全日制普通高校择业期内未就业的本科以上毕业生不受生源地限制),并具备规定的基本条件和岗位要求。
属在职人员应聘的,其工作单位应在山东。定向、委培应届毕业生报考,须征得定向、委培单位同意。在读全日制普通大中专学校非应届毕业生,现役军人,曾受过刑事处罚和曾被开除公职的人员以及法律规定不得聘用的其他情形的人员,不能应聘。应聘人员不能报考与本人有应回避亲属关系的岗位。
二、招聘岗位
招聘单位按增人计划和岗位空缺情况确定招聘岗位,并填写《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统计表》,经省人事厅审核汇总后面向社会公布。招聘岗位所需的专业条件 要明确、具体,易于操作和界定,并对是否允许相近专业人员报考作出规定;同一主管部门下属不同招聘单位的相同、相近岗位,可予以适当归并,集中招聘;各岗位进入面试人数按不低于1:3的比例,根据招聘计划由招聘单位自行确定。报名结束后,对应聘人数达不到规定比例的招聘岗位,计划招聘1人的,原则上取消招聘计划;计划招聘2人以上的,按规定的比例相应核减计划。招聘计划一经确定并向社会公布,未经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批准,不得擅自变更。
(三)报名和资格审查
1、报名
招聘初级专业技术岗位和初级管理岗位人员采取统一时间、网上报名、网上缴费的方式进行。
报名时间:2008年 4月24日-28日。
查询时间:2008年 4月25日-30日。
具体办法是:
(1)个人报名:报名人员登陆指定的报名网站(山东人事考试信息网www.xiexiebang.com),如实填写、提交相关个人信息资料。每人限报一个岗位,应聘人员在资格初审前多次登陆填交报名信息的,后一次填报自动替换前一次填报信息。报名资格一经招聘单位初审通过,不能更改。
(2)单位初审:招聘单位要指定专人负责资格初审工 作,在报名期间查看本单位的网上报名情况,根据应聘人员提交的信息资料,对前一天的报名人员进行资格初审,并在网上公布初审结果。对符合应聘资格条件的,不得拒绝报名;对不符合应聘条件而未通过初审的人员,要说明理由;对提交材料不全的,应注明缺失内容,并退回应聘人员补充。如果招聘单位在2个工作日内(不含报名当天),未对报名人员信息进行处理,则视为初审通过。网上报名期间,招聘单位要公布咨询电话并安排专人值班,解答应聘人员的咨询。对通过资格初审的人员,招聘单位应留存应聘人员的报名信息,以供资格审查时参考。
(3)网上缴费。报名人员在网上提交报考信息后,可在第二天至查询时间截止之日前登陆网站,查询报名资格初审结果。通过资格初审的人员,要于2008年4月25日-30 日登录山东人事考试信息网(www.xiexiebang.com),进行网上缴费,逾期不办理网上缴费手续的,视作放弃。缴费成功后,下载打印《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报名登记表》和《应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诚信承诺书》(以备参加面试时使用),并于2008年5月13日-17日登录该网站下载、打印准考证。
考务费的收取标准为:每人每科40元。
2、资格审查
对应聘人员的资格审查工作,应贯穿招聘工作的全过程。进入面试的应聘人员,在面试人员名单确定之后,需按 招聘信息公布的要求,向招聘单位提交本人相关证明材料及《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报名登记表》、《应聘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诚信承诺书》、1寸近期同底版免冠照片2张。相关证明材料主要包括:非应届毕业生应聘的,提交国家承认的学历学位证书、身份证、户口簿,是在职人员的还要提交有用人权限部门或单位出具同意应聘的介绍信;应届毕业生应聘的,提交学校毕业生就业主管机构的证明材料和学校教务部门出具的学历证明,并能够正常毕业。取得面试资格的应聘人员在面试前3天仍未向招聘单位提交有关材料的,则视为弃权。经审查不具备报考条件的,经主管机关核准后,取消其面试资格。因弃权或取消资格造成的空缺,按笔试成绩依次递补。
(四)考试内容和方法
考试分为笔试和面试。
1、笔试
笔试考一科,非医药卫生类应聘人员考试科目为公共基础知识,医药卫生类应聘人员考试科目为综合基础知识,试题由省人事厅统一命制。公共基础知识的考试内容主要为国家的法律法规、政治经济理论、时政方针、公共管理、科技知识、省情省况等基础性知识和综合写作;综合基础知识的考试内容主要为公共基础知识和医药卫生专业基础知识两部分,分别占整个试题分数的40%和60%,其中专业基础 知识部分按医疗、药检、中医、护理四类分别命题。笔试采用百分制计算应聘人员的成绩。笔试设定最低合格分数线,由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根据应聘人数和考试情况确定。
笔试采取统一考试、统一标准、统一阅卷的方式进行。
笔试时间为5月18日 上午 8∶30-11∶00
2、面试
面试在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的指导下,由招聘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按规定程序具体组织实施。达到笔试合格分数线的应聘人员,根据招聘计划和招聘岗位由高分到低分按招聘信息公布的比例依次确定面试人选。笔试合格人数出现空缺的岗位,取消招聘计划;达不到规定招聘比例的,按实有合格人数确定。面试人选确定后,由招聘单位张榜公布并通知本人。笔试成绩不带入面试,进入考核体检范围人选根据面试成绩确定。
(五)考核体检
按照面试成绩,根据招聘岗位,由高分到低分以不低于招聘人数1.2倍的比例,确定进入考核体检范围人选,并依次等额组织进行考核、体检。同一招聘计划出现面试成绩并列应聘人员的,则按笔试成绩由高分到低分确定人选。对考核、体检不合格人员造成的空缺,可从其他进入同一岗位考核范围的人员中依次等额递补。根据实际需要,考核体检工 作既可先进行考核也可先组织体检。体检应在省级医院进行,体检可参照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执行,国家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招聘单位应成立考核工作小组,具体负责考核工作,每组应有2名以上工作人员组成。考核小组要实事求是,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被考核对象,并写出书面考核意见。考核、体检工作由招聘单位或其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六)签订聘用合同
经考试、考核、体检合格的拟聘用人员,经7至15日公示无异议的,由聘用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提出聘用意见,报省人事厅备案。符合聘用条件的,由省人事厅发放《事业单位招聘人员通知书》,双方按规定签订聘用合同,确立人事关系。受聘人员按规定实行试用期制度,期满合格的正式聘用,不合格的解除聘用合同。试用期一般不超过3个月;情况特殊的,可以延长,但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受聘人员为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含择业期限内)的,试用期可以延长至12个月。
三、监督检查
招聘单位要最大限度地实行政务公开,及时面向社会公布招聘工作的进展情况,招聘工作要做到信息公开、过程公开、结果公开,接受社会和群众的监督。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主管机关将积极配合纪检、监察部门,加强对公开招聘工 作的监督检查,对在公开招聘过程中弄虚作假、营私舞弊的,严肃查处,坚决纠正;对违反公开招聘纪律的应聘人员,取消考试或聘用资格;对违反公开招聘纪律的工作人员,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
四、组织领导
省属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公开招聘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社会各界比较关注,各部门、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要认真执行国家和省关于事业单位公开招聘的政策规定,坚持标准条件,严格工作程序,确保公开招聘工作顺利进行。
附件:省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岗位统计表
二〇〇八年三月二十八日
主题词:流动 事业单位 招聘 通知
山东省人事厅办公室 2008年3月28日印发
第三篇: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选调生工作暂行办法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
四 川 省 人 事 厅 文件
川组通[2004]61号
————————★————————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 四川省人事厅
关于印发《四川省选调生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市(州),县(市,区)党委组织部,人事局,省级各部门干部(人事)处,有关高等院校党委组织部:现将《四川省选调生工作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 四川省人事厅
2004 年12 月29 日
四川省选调生工作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选调生工作,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办法.第二条 选调生是指省委组织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并主要分配到基层工作,具有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大学本科以上(含本科)学历的应届优秀毕业生.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重点是培养基层党政领导后备人选,同时为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培养高素质的工作人员.第三条 做好选调生工作,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三)按需选拔,合理安置原则;
(四)注重培养,动态管理原则;
(五)全面发展,大胆使用原则.第二章 选调条件
第四条 选调生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是非观念明确,作风正派,艰苦朴素,有奉献精神;
(三)学习成绩优良,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四)有志于从事党政工作,有发展潜力,事业心和责任感强;
(五)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取得学士学位以上(含学士)的应届毕业生;
(六)大学本科毕业生25 周岁以下,硕士研究生28周岁以下,博士研究生32周岁以下;
(七)身体健康.第三章 选调程序
第五条 选拔选调生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报送需求计划.各市(州)委组织部及省级部门根据编制空缺,于每年8月底前提出选调生需求计划, 书面报省委组织部.(二)确定选调数量及结构.省委组织部根据全省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选调生需求计划,确定每年的选调生数量及结构.选调生人数列入当年干部编制计划.女学生一般不低于20%,少数民族学生应占一定比例.(三)发布简章.向有关高校公布选调生选拔简章.(四)宣传动员.有关高校动员符合条件的人选参加选调.(五)报名推荐.学生自愿报名,院(系)审核,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审定同意,按省委组织部分配的拟参加笔试人数的一定比例向省委组织部推荐参加选调的初步人选.参加选调的人选应填写《四川省选调生登记表》.推荐参加选调的人选由有关高校公示.(六)确定考察面试人选.省委组织部对学校推荐参加选调的人选进行资格审查,确定考察面试人选.(七)考察面试.省委组织部组织考察面试组对确定为考察面试的人选进行考察面试.根据考察面试情况量化评分.公布考察面试成绩.(八)笔试.根据考察面试成绩,分学校按拟参加笔试人员数依次确定参加笔试人员.公布笔试成绩.(九)确定拟录用人选.根据考察面试成绩,笔试成绩加权综合,依次确定拟录用人选.公布综合成绩.公示拟录用人选.(十)体检.对确定的拟录用人选,省委组织部委托高校组织到统一指定的市级以上综合性医院,按照规定进行体检.拟录用职位有特殊要求的,按要求进行.(十一)签订就业协议.省委组织部与体检合格的拟录用人选签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考上当年研究生的,可尊重本人选择.第四章 分配派遣
第六条 选调生一般应分配到有利于其健康成长的乡镇,街道和基层企事业单位工作.原则上不派遣到籍贯和出生地所在的县(市,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可直接派遣到县(市,区),市(州)及省级党政机关.分配方案由省委组织部下达到市(州)委组织部及省级部门干部(人事)处.市(州)委组织部及省级部门干部(人事)处将再次分配结果报省委组织部备案.第七条 选调生报到后,在实行公务员制度单位的, 由市(州)及以上组织(人事)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录用审批手续.第八条 高校接到选调生的分配去向通知后,按照分配去向,及时将档案转递到有关的市(州)委组织部或有关单位干部(人事)处.其中分配到地方基层单位的,由市(州)委组织部转递到县以上档案管理部门.第五章 培养锻炼
第九条 以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为重点,全面提高选调生的政治业务素质.第十条 选调生培训计划列入干部培训规划.对新确定的选调生,上岗之前,进行岗前培训;工作一年后,在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进行一次集中培训.省委组织部有计划的举办县处级选调生培训班;各市(州)委组织部也要适时举办选调生培训班.第十一条 适时选派部分优秀选调生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到国(境)外学习深造,到上级机关或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直接分配到省,市,县级党政机关的选调生,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应当下派到基层工作1至2年.要注意对选调生进行多岗培养锻炼.科级以下选调生在同一岗位工作2 至3 年,一般应进行轮岗交流或跨单位交流;科级选调生还可根据需要进行跨县(市,区)交流.要分配给选调生一些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把他们放到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磨练.第十二条 各级组织部门和选调生所在单位要重视做好选调生思想政治工作,关心选调生的政治进步.第六章 选拔使用
第十三条 对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群众公认,有发展潜力的选调生,要大胆选拔使用.表现特别优秀的,可按规定破格提拔.选调生职务任免按干部管理权限办理,并报上级组织部门.第十四条 选调生在县(市,区)以下基层单位工作两年后,一般应调整交流到能更好发挥其作用的部门或岗位.适合做乡镇,街道或机关领导工作的,及时提拔到领导岗位;适合从事党政机关工作的,应及时调整到县以上党政机关.县级以上党政机关补充人员,应优先从选调生中挑选.第十五条 对经过一定时间锻炼,德才素质好,表现优秀,有发展潜力的选调生,应列入相应后备干部名单进行培养.第七章 跟踪管理
第十六条 选调生按同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管理.第十七条 选调生考核,奖惩,工资保险福利,辞职辞退等按照公务员的有关规定办理.第十八条 根据干部管理权限,结合考核,每年对选调生进行一次考察.考察结果作为使用的重要依据.第十九条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逐步建立选调生信息资料库,跟踪选调生的培养,管理和使用情况.市(州)委组织部,省级有关部门干部(人事)处每年年底向省委组织部上报选调生情况统计表.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形的不再纳入选调生管理:
(一)本人不愿意从事党政工作的;
(二)干部考核不称职的;
(三)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方面出现问题的;
(四)组织观念淡薄,不服从分配的;
(五)参加工作10 年内没有走上正科级领导岗位或15年内没有走上县(处)级领导岗位的;
(六)因其它原因不宜作选调生的.调整出选调生的名单,由市(州)委组织部或省级部门干部(人事)处报省委组织部审定.第二十一条 选调生的调动须经组织部门同意,按分工和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办理调动(转任)手续.在本市(州)内调整工作单位的,须经市(州)委组织部同意;市(州)之间调动,由市(州)委组织部协商,报省委组织部备案;市(州)调省级机关的,须经省委组织部同意.第二十二条 市(州)委组织部要把对选调生的培养, 使用情况作为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适时进行督促检查.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过去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本办法由省委组织部负责解释.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市州,县区仅限党政网上发出)
主题词:选调生工作 办法 通知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办公室 2004 年12 月29日印
(共印500份)
第四篇: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 共青团山东省委 山东省文化厅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山东省学生联合会
鲁青联[2009]13号
关于举办山东省第十一届 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的通知
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各高等院校团委、学生会、研究生会:
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庆祝建国60周年,庆祝“五四”运动90周年,丰富高校校园文化生活,促进广大青年学生健康成长,省委宣传部、省委高校工委、团省委、省文化厅、省科协、省学联决定举办山东省第十 1 一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
一、指导思想
山东省第十一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健康向上、丰富多采的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为载体,全面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充分展示近两年来我省大学生科技文化活动的丰硕成果,促进社会主义和谐校园建设,引导当代大学生努力成长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活动主题 参与、创新、成才。
三、活动内容及承办单位
1、“挑战杯”第十一届山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
承办单位:山东大学
2、“庆祝建国60周年”红色歌剧校园巡演 承办单位:山东师范大学
3、为祖国献礼——山东省大学生公益招贴比赛 承办单位:山东经济学院
4、山东省大学生摄影比赛 承办单位:山东轻工业学院
5、山东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 承办单位:山东建筑大学
6、山东省大学生舞蹈大赛 承办单位:济南大学
7、“齐风鲁韵”山东省大学生美术设计大赛 承办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8、“魅力全运”山东省大学生啦啦操比赛 承办单位:山东财政学院
9、山东省大学生证券模拟大赛 承办单位:山东交通学院
10、“金钥匙——打开就业之门”山东省大学生创业营销竞技大赛
承办单位:青岛大学
11、“记录我的志愿全运历程”山东省大学生网络博客大赛 承办单位:青岛科技大学
12、山东省大学生家居用品设计大赛 承办单位:青岛理工大学
13、“科学规划人生,成就美好未来”山东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大赛
承办单位:山东农业大学
14、“我与祖国共奋进”山东省大学生主题演讲比赛 承办单位:山东科技大学
15、山东省大学生校园歌手大赛 承办单位:烟台大学
16、我身边的变化——庆祝建国60 周年山东省大学生征文比赛
承办单位:鲁东大学
17、山东省大学生动漫大赛 承办单位:青岛农业大学
18、“水墨情〃中国心”山东省大学生书法、绘画、篆刻比赛及艺术展览
承办单位:曲阜师范大学
19、山东省大学生校园DV大赛 承办单位:聊城大学
20、山东省大学生专利产品设计竞赛 承办单位: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1、“携手文明,共建和谐,我与祖国共奋进”山东省大学生艺术剪纸作品大赛
承办单位:潍坊医学院
22、山东省大学生校园漫画大赛 承办单位:山东理工大学
23、山东省大学生英语口语大赛 承办单位:临沂师范学院
24、山东省大学生太阳能产品设计创意大赛 承办单位:德州学院
25、山东省大学生“金话筒”主持人大赛 承办单位: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26、“缤纷社团 和谐校园”山东省学生社团标识展 承办单位:潍坊学院
27、山东省大学生健美操大赛
承办单位:滨州学院
28、山东省大学生短信文化节 承办单位:菏泽学院
29、山东省大学生“环保”手工艺创作大赛 承办单位:枣庄学院
30、山东省大学生中华美文诵读大赛 承办单位: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
31、山东省大学生经贸职业技能大赛 承办单位: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32、山东省大学生社团活动策划大赛 承办单位: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
33、山东省“共青杯”大学生乒乓球大赛 承办单位: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34、山东省大学生礼仪风采大赛 承办单位:青岛酒店管理学院
35、山东省大学生护理技能大赛 承办单位:聊城职业技术学院
四、活动时间
活动集中竞赛时间是2009年4月—11月(各项活动具体方案及日程安排另行通知)。
五、组织方式
活动由团省委等单位主办,各高校承办。承办单位负责活动的组织、经费、评选、表彰等具体工作;主办单位负责确定 5 活动的主题,审定活动的方案,进行活动总体协调和总结表彰工作。
六、组织领导
省里成立山东省第十一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组织委员会(组委会办公室设在团省委学校部),负责活动的统一协调和组织领导工作。
七、总结评比
为表彰先进,省里设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优秀组织单位奖和优秀活动单位奖,由组委会负责评定。活动结束后,请各高校团委及时将承办项目和参加活动的情况报团省委学校部。各高校承办和参加活动的情况列入2009年全省高校团的工作考核。
八、注意事项
1、参赛范围为全省各普通、职业、民办高校及各市属职业学院在校大学生。各高校应根据本校实际,积极组织参加。
2、各高校报名均以电话或信函的形式及时告知承办单位。
3、参赛人员的食宿由承办单位统一安排,费用自理。
4、各承办单位要积极借助社会资源,提高比赛的层次和社会影响力。
5、各承办单位均应做好录像、录音、照片、文字材料的收集、留存和上报工作。
附:山东省第十一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组委会名单
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 中共山东省委高校工委
共青团山东省委 山东省文化厅
山东省科学技术协会 山东省学生联合会
二○○九年四月十三日
附件:
山东省第十一届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
组
委
会
名
单
主 任:王 磊 团省委书记 副主任:刘宝莅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
田建国 省委高校工委副书记
李宗伟 省文化厅副厅长
林兆谦 省科协副主席
张 辉 团省委副书记
方宏建 山东大学党委副书记 向来生 山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 牟思伦 山东经济学院党委副书记
舒永庆 山东轻工业学院党委副书记
张书明 山东建筑大学党委副书记
李 军 济南大学党委副书记
朱德强 山东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董维杰 山东财政学院党委副书记
张祖斌 山东交通学院党委副书记 张铁柱 青岛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罗公利 青岛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杨向荣 青岛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
周 林 山东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王志刚 山东科技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于文书 烟台大学党委副书记 乔万敏 鲁东大学党委副书记
刁新华 青岛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刘新生 曲阜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 王昌松 聊城大学党委副书记
王 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党委副书记
张潍华 潍坊医学院副院长
谭秀森 山东理工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
李培江 临沂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 王金利 德州学院院长助理
刘玉殿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党委副书记 鞠献利 潍坊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刘文烈 滨州学院党委副书记 霍保银 菏泽学院党委副书记 胡小林 枣庄学院党委副书记
赵熙山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党委副书记 王宗江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郭立堂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副院长 于元涛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党委副书记 徐胜来 青岛酒店管理学院副院长 李英民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成 员:张广明 省委宣传部宣教处副处长
刘欣堂 省委高校工委宣教处处长
李 军 省文化厅社会文化处处长
刘利印 省科协学会部副部长
盖文兴 团省委常委、学校部部长
王君松 山东大学团委书记
贾海宁 山东师范大学团委书记
邓迎迎 山东经济学院团委书记
郭建国 山东轻工业学院团委书记
龙希利 山东建筑大学团委书记
贾海宁 济南大学团委书记
刘 昂 山东艺术学院团委书记
吴红文 山东财政学院团委书记
李贞涛 山东交通学院团委书记
吴绪永 青岛大学团委书记
刘传华 青岛科技大学团委书记 陈 伟 青岛理工大学团委书记
张 然 山东农业大学团委书记
诸葛福民 山东科技大学团委书记
于秀国 烟台大学团委书记
李家普 鲁东大学团委书记
慕乾伟 青岛农业大学团委书记
王方立 曲阜师范大学团委书记 李合亮 聊城大学团委书记
马国顺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团委书记
王承高 潍坊医学院团委书记
刘明永 山东理工大学团委书记
张思锋 临沂师范学院团委书记 张学军 德州学院团委副书记 杨 玉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团委书记
周 莹 潍坊学院团委副书记 张华东 滨州学院团委书记 宁继红 菏泽学院团委书记 史大丰 枣庄学院团委书记
王桂媛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团委书记 郝丽华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副书记 韩百宝 山东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团委书记 张春霞 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团委副书记 曲 萌 青岛酒店管理学院团委书记 刘雪巍 聊城职业技术学院团委书记
办公室主任:盖文兴 团省委常委、学校部部长
主题词:学校 科技文化艺术节 通知
共青团山东省委办公室 2009年4月13日印发
(共印100份)
第五篇:选调生工作暂行办法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
四 川 省 人 事 厅 文件
川组通[2004]61号
————————★————————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 四川省人事厅
关于印发《四川省选调生工作暂行办法》的通知
各市(州),县(市,区)党委组织部,人事局,省级各部门干部(人事)处,有关高等院校党委组织部:
现将《四川省选调生工作暂行办法》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 四川省人事厅
2004 年12 月29 日
四川省选调生工作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和规范选调生工作,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做好选调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培养锻炼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结合四川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选调生是指省委组织部有计划地从高等院校选调并主要分配到基层工作,具有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大学本科以上(含本科)学历的应届优秀毕业生。选调品学兼优的应届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重点是培养基层党政领导后备人选,同时为县级以上党政机关培养高素质的工作人员。
第三条 做好选调生工作,要坚持以下原则:
(一)任人唯贤,德才兼备原则;
(二)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
(三)按需选拔,合理安臵原则;
(四)注重培养,动态管理原则;
(五)全面发展,大胆使用原则。
第二章 选调条件
第四条 选调生应当具备下列基本条件:
(一)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具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二)有理想,有道德,守纪律,是非观念明确,作风正派,艰苦朴素,有奉献精神;
(三)学习成绩优良,具有一定的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
(四)有志于从事党政工作,有发展潜力,事业心和责任感强;
(五)学生干部,三好学生,中共党员(含预备党员),取得学士学位以上(含学士)的应届毕业生;
(六)大学本科毕业生25 周岁以下,硕士研究生28周岁以下,博士研究生32周岁以下;
(七)身体健康。
第三章 选调程序
第五条 选拔选调生应当经过下列程序:
(一)报送需求计划。省委组织部根据全省干部队伍建设的总体规划和选调生需求计划,确定每年的选调生数量及结构。
选调生人数列入当年干部编制计划。女学生一般不低于20%,少数民族学生应占一定比例。
(三)发布简章。向有关高校公布选调生选拔简章。
(四)宣传动员。有关高校动员符合条件的人选参加选调。
(五)报名推荐。学生自愿报名,院(系)审核,学校有关职能部门审定同意,按省委组织部分配的拟参加笔试人数的一定比例向省委组织部推荐参加选调的初步人选。参加选调的人选应填写《四川省选调生登记表》。推荐参加选调的人选由有关高校公示。
(六)确定考察面试人选。省委组织部对学校推荐参加选调的人选进行资格审查,确定考察面试人选。
(七)考察面试。省委组织部组织考察面试组对确定为考察面试的人选进行考察面试。根据考察面试情况量化评分。
公布考察面试成绩。
(八)笔试。根据考察面试成绩,分学校按拟参加笔试人员数依次确定参加笔试人员。
公布笔试成绩。
(九)确定拟录用人选。根据考察面试成绩,笔试成绩加权综合,依次确
定拟录用人选。
公布综合成绩。
公示拟录用人选。
(十)体检。对确定的拟录用人选,省委组织部委托高校组织到统一指定的市级以上综合性医院,按照规定进行体检。拟录用职位有特殊要求的,按要求进行。
(十一)签订就业协议。省委组织部与体检合格的拟录用人选签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协议。
考上当年研究生的,可尊重本人选择。
第四章 分配派遣
第六条 选调生一般应分配到有利于其健康成长的乡镇,街道和基层企事业单位工作。原则上不派遣到籍贯和出生地所在的县(市,区)。博士和硕士研究生可直接派遣到县(市,区),市(州)及省级党政机关。
分配方案由省委组织部下达到市(州)委组织部及省级部门干部(人事)处。
市(州)委组织部及省级部门干部(人事)处将再次分配结果报省委组织部备案。
第七条 选调生报到后,在实行公务员制度单位的, 由市(州)及以上组织(人事)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办理录用审批手续。
第八条 高校接到选调生的分配去向通知后,按照分配去向,及时将档案转递到有关的市(州)委组织部或有关单位干部(人事)处。其中分配到地方基层单位的,由市(州)委组织部转递到县以上档案管理部门。
第五章 培养锻炼
第九条 以理论培训和实践锻炼为重点,全面提高选调生的政治业务素质。
第十条 选调生培训计划列入干部培训规划。对新确定的选调生,上岗之前,进行岗前培训;工作一年后,在省委党校,省行政学院进行一次集中培训。
省委组织部有计划的举办县处级选调生培训班;各市(州)委组织部也要适时举办选调生培训班。
第十一条 适时选派部分优秀选调生到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学习考察,到国(境)外学习深造,到上级机关或经济发达地区挂职锻炼。
直接分配到省,市,县级党政机关的选调生,没有基层工作经历的,应
当下派到基层工作1至2年。
要注意对选调生进行多岗培养锻炼。科级以下选调生在同一岗位工作2 至3 年,一般应进行轮岗交流或跨单位交流;科级选调生还可根据需要进行跨县(市,区)交流。
要分配给选调生一些急,难,险,重的工作任务,把他们放到艰苦的环境中经受磨练。
第十二条 各级组织部门和选调生所在单位要重视做好选调生思想政治工作,关心选调生的政治进步。
第六章 选拔使用
第十三条 对德才兼备,政绩突出,群众公认,有发展潜力的选调生,要大胆选拔使用。表现特别优秀的,可按规定破格提拔。
选调生职务任免按干部管理权限办理,并报上级组织部门。
第十四条 选调生在县(市,区)以下基层单位工作两年后,一般应调整交流到能更好发挥其作用的部门或岗位。适合做乡镇,街道或机关领导工作的,及时提拔到领导岗位;适合从事党政机关工作的,应及时调整到县以上党政机关。县级以上党政机关补充人员,应优先从选调生中挑选。
第十五条 对经过一定时间锻炼,德才素质好,表现优秀,有发展潜力的选调生,应列入相应后备干部名单进行培养。
第七章 跟踪管理
第十六条 选调生按同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管理。
第十七条 选调生考核,奖惩,工资保险福利,辞职辞退等按照公务员的有关规定办理。
第十八条 根据干部管理权限,结合考核,每年对选调生进行一次考察。考察结果作为使用的重要依据。
第十九条 各级组织(人事)部门要逐步建立选调生信息资料库,跟踪选调生的培养,管理和使用情况。
市(州)委组织部,省级有关部门干部(人事)处每年年底向省委组织部上报选调生情况统计表。
第二十条 有下列情形的不再纳入选调生管理:
(一)本人不愿意从事党政工作的;
(二)干部考核不称职的;
(三)政治思想,道德品质,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等方面出现问题的;
(四)组织观念淡薄,不服从分配的;
(五)参加工作10 年内没有走上正科级领导岗位或15年内没有走上县(处)级领导岗位的;
(六)因其它原因不宜作选调生的。
调整出选调生的名单,由市(州)委组织部或省级部门干部(人事)处报省委组织部审定。
第二十一条 选调生的调动须经组织部门同意,按分工和管理权限由组织,人事部门办理调动(转任)手续。
在本市(州)内调整工作单位的,须经市(州)委组织部同意;市(州)之间调动,由市(州)委组织部协商,报省委组织部备案;市(州)调省级机关的,须经省委组织部同意。
第二十二条 市(州)委组织部要把对选调生的培养, 使用情况作为组织工作的重要内容,适时进行督促检查。
第八章 附 则
第二十三条 过去的有关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本办法由省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施。
中共四川省委组织部办公室 2004 年12 月29日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