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材料 2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材料 2
承上页:
十、括号
(一)括号的基本用法
行文中注释性的文字,用括号标示。示例: ⑴当时,市委决定由一名叫李什么茹(我记不清名字了)的演员领衔主演《白蛇传》。
⑵征集摄影、美术创作稿。请寄像质优良的彩扩片或彩色反转片(照片请加硬纸衬背,以防折损)。
⑶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应当保障计算机及其相关的和配套的设备、设施(含网络)的安全,运行环境的安全,保障信息的安全,保障计算机功能的正常发挥,以维护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⑷在全球范围内,艾滋病迄今已经夺去2000多万人的生命,有3500万人感染了人体免疫缺损病毒(HIV)。
(二)提示
1.括号常用的形式是圆括号“()”。此外还有方括号“[ ]”、六角括号“〔〕”和方头括号“【 】”。
2.“一”“二”“三”和“甲”“乙”“丙”等,以及阿拉伯数字,用括号括起来,表示序次。带括号的序次后面不能再用顿号或逗号。3.行文中补缺或订误,用方括号标示。示例:
⑴这位挺有名气的歌星的递过来的本子上草草写了几个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⑵她留给丈夫的遗书只有一行字:“我园[圆]满了,师父宝[保]佑我升天堂了。”
4.国际音标,用方括号标示。示例:
Friend [frend] 名词 ①朋友,友人。②自己人;支持者,同情者;助手。5.公文编号中的发文年份,用六角括号标示。示例:
国务院国发〔2000〕23号文件《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第二十五条第九款对公文中的数字用法作了明确的规定。
6.作者的国籍或朝代,用六角括号标示。示例:
⑴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作品是〔法〕司汤达的《红与黑》。⑵“一江春水向东流”,语出〔宋〕柳永《虞美人》。
7.行文中的注释序号,用六角括号标示。若最大的序号不超过两位数,一般用圆注码①②③。示例:
〔4〕⑴世上最可笑的是那些“知识里手”,有了道听途说的一知半解,便自封为“天下第一”,适足见其不自量而已。〔4〕里手,湖南方言,内行的意思。
⑵第三个例子是我在一篇文章里用过的。②
②见《吕叔湘语文论集》,商务印书馆,1983,154页
8.尽量避免括号套用。同一形式的括号不得套用。必须套用时,可采取六角括号与圆括号配合使用。一般情况下,里面用圆括号,外面用六角括号。若里面或外面的一种已有定式,可首先照顾它的形式而作变通。示例: ⑴自然界存在的铜矿有三种形式:自然铜、氧化矿和硫化矿。其中氧化矿有赤铜矿(Cu2O)、黑铜矿(CuO)和孔雀石〔Cu(OH)2·CuCO3引号〕等。⑵〔须臾(yM)〕片刻,一会儿。
⑶把山海似深恩掉在脑后(董西厢:〔黄钟调·侍香金童·尾〕)⑷电流的基本单位是A(安〔培〕)。
9.工具书的条目,用方头括号标示。示例:
【标点】bi
10.位置禁则:括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
(三)括号使用常见差错 1.括号位置不当。如:
*如果国家主权遭到贬损或剥夺,个人的一切就将失去保障(包括人权在内)。(括注应放在“一切”后面)
*我市上半年工业总产值增幅和乡(含乡)以上工业总产值增幅分居全省领先水平。(括注应放在“以上”后面)
*20世纪末,能源危机、人口过剩、资源破坏(尤其是淡水资源)、环境恶化,以及接连不断的灾变,向人类敲起了警钟。(括注应放在“资源”与“破坏”中间)
2.不该使用括号而用了括号。如:
*珠宝行重质量、讲信誉,长年聘请荣获国际(FGA)、国内(GIC)珠宝鉴定师资格的专家监督商品质量。(两处括号都应去掉)
十一、破折号
(一)破折号的基本用法
1.行文中解释说明的语句,用破折号标示。示例:
亚洲大陆有世界上最高的山系——喜玛拉雅山,有目前地球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
2.话题突然转变,用破折号标示。示例:
我在珠海的公司干得挺顺心。老板对我不错,工资也挺高,每月三千多呢?——我能抽支烟吗?
3.表示话语的中断。示例:
⑴“班长他牺——”小马话没说完就大哭起来。⑵他很大了,——并且他以为他母亲早就死了的。4.声音延长,在象声词后面用破折号标示。示例:
“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5.事项列举分承,各项之前用破折号标示。示例:
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是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的核心问题之一。当前迫切需要确立的主要原则是:
——民主集中制法制化原则; ——党的领导法制化原则;
——充分发挥中央与地方两个积极性的原则; ——政企职责分开的原则。
6.表示引出下文。这种由破折号引出的下文常常是另起一段。示例:
⑴在一篇题为《论气节》的文章里,他对“五四”以来中国知识分子的历史道路与现实处境作了这样一番总结—— ⑵小姑娘的相貌神态酷似她的母亲,我的心一颤。眼前又浮现出十年前我在槐树村生活的情景——
7.用在副标题的前面。示例: 语言与哲学
——当代英美与德法哲学传统比较研究 8.用于引文后标明作者,示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李商隐
(二)提示
1.破折号和括号都有标明补充说明的语句的作用,但是破折号标明的补充说明性语句是正文的一部分,比较重要,需要读出来,而括号标明的补充说明性语句不是正文,一般可以不读出来。应根据表达的需要加以选择。示例:
每当肝疼发作时,他就采取自己的“压迫止痛法”——用茶壶盖、烟嘴、玻璃球、牙刷把顶住肝部,从来没有因为肝疼影响工作。2.解释说明或补充的语句如果是插在句子中间的,可以前后各用一个破折号。示例:
⑴太阳系除了九个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和冥王星——以外,还有40个卫星,为数众多的小行星、彗星和流星体等。
⑵直觉——尽管它并不总是可靠的——告诉我,这事可能出了什么问题。3.位置禁则:破折号不能排作“--”,也不得一分为二,分居两行。
(三)破折号使用常见差错
1.破折号与“即”“也就是”一类的词语同时使用(都有引出解释说明语句的作用)。如:
*专家们经分析认为,打捞俄潜艇,最可能被采用的方式便是混合打捞法——即先行封舱,将内水抽干增加潜艇自身浮力,再利用浮吊、浮筒来起浮沉艇。(破者号应改作逗号,或保留破折号去掉“即”字)
2.由破折号引出的解释说明语句与被解释说明的对象不照应。如:
*这家碳素厂坐落在风光秀丽的松花江畔——吉林市。(破折号应改作“的”字)
*这一切,使人们想起了解放前——一九三七年大旱五十天,赤地千里,四处逃荒的悲惨往事。(破折号应改作“的”字)3.该用括号的地方用了破折号。如:
*在亲人金珠玛米——解放军——的帮助下,我很快就恢复了健康。(破折号应改作括号)
十二、省略号
(一)省略号的基本用法
1.话语的省略,用省略号标示。示例:
⑴那孩子含着泪唱着:“……世上只有妈妈好,没妈的孩子像根草……” ⑵各种鲜花争奇斗艳:菊花、玫瑰、马蹄莲、郁金香…… 2.话语的断断续续,用省略号标示。示例:
他吃力地张开嘴:“你……要……坚持……下……去……”
(二)提示
1.中文省略号的形式是“……”,六个小圆点,占两个汉字的位置。2.一个或几个自然段文字的省略,诗行的省略,可以用独居一行的十二个小圆点标示。
3.省略号的前后的标点
(1)省略号前如果是句号、叹号、冒号,说明前面是完整的句子,那么句号、叹号、冒号应保留。示例:
不受制约的权力将产生腐败现象。但是,谁来制约?谁来监督?谁能制约?谁能监督?……尚有一系列问题需要深入探讨。
(2)省略号前如果是顿号、逗号、分号,要省掉。示例:
一群马,在公孙龙子眼里是“非白马”,是黑马、青马、黄马、棕马……的综合。(3)省略号后的点号一般应去掉。因为连文字都省了,点号自然也不必保留。示例:
雄伟庄严的人民大会堂,是首都最著名的建筑之一……那壮丽的廊柱,淡雅的色调,以及四周层次繁多的建筑立面,组成了一幅绚丽的图画。
4.列举之后煞尾,“等”的后面可以带有前列各项的总计数字。示例: ⑴中国有长江、黄河、黑龙江、珠江等四大河流。
⑵这学期我们学了语文、代数、几何、化学、英语等五门课程。5.位置禁则:句末省略号不要出现在一行之首,并且不能独居一行。
(三)省略号使用常见差错 1.滥用省略号。如:
*为什么街头小青年满口脏字?为什么摩登女郎徒有其表,一张口就是污言秽语……?(应去掉省略号)
*商店门前的告示牌,全是“大减价”、“大甩卖”、“跳楼价”……云云,好像他们都在做赔本生意似的。(应去掉省略号)
2.省略号和“等”、“之类”并用。因为省略号的作用相当于“等”、“等等”、“之类”。两者不能并用。如:外用
*在另一领域中,人却超越了自然力,如飞机、火箭、电视、计算机……等等。(应去掉省略号)*春花什么都没带,所需的日用杂品全都是娟姐到小卖部替她买来的:热水瓶,脸盆,毛巾,香皂,牙刷,手纸,镜子,剪刀……之类。(应去掉“之类”和后面的句号)
十三、着重号
(一)着重号的基本用法
提示读者特别注意的字、词、句,用着重号标示。示例:
说“这个人说的是北方话”,意思是他说的是一种北方话,例如天津人和汉口人都是说的北方话,可是是两种北方话。
(二)着重号使用常见差错
1.该用引号的地方却用了着重号。要注意着重号和引号的不同,引号是用来标明着重论述的对象。如:
*知已知彼是战争认识的主要法则,是“知胜”和“制胜”的认识基础。(着重号应改作引号)
*连词因为通常用在句子开头,后面用所以。(着重号应改作引号)
2.滥用着重号。着重号要在十分必要时才用,并不是语气或语义一加重就用着重号。一段或一篇文字里加着重号的地方过多,就无所谓重点了。如: *大家发现,尽管他说这些话时非常真诚、自然、优雅,但听他这些话的人却大多显出迷惑不解乃至不安的神色。(应去掉着重号)*孩子自私心是否强烈,主要取决于父母的培育方式和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应去掉着重号)
十四、连接号
(一)连接号的基本用法
1.表示连接。连接相关的汉字词、外文符号和数字,构成一个意义单位,中间用连接号。
(1)连接两个中文名词,构成一个意义单位。示例:原子—分子论‖物理—化学作用‖氧化—还原反应‖焦耳—楞次定律‖万斯—欧文计划‖赤霉素—丙酮溶液‖煤—油燃料‖成型—充填—封口设备‖狐茅—禾草—苔草群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芬兰—中国协会‖一汽—大众公司。
(2)连接外文符号,构成一个意义单位(应用半字线)。示例:Pb-Ag-Cu三元系合金。
(3)有机化学名词(规定用半字线)。示例:d-葡萄糖‖-氨基丁酸‖1,3-二溴丙烷‖3-羟基丙酸。
(4)连接汉字、外文字母、阿拉伯数字,组成产品型号(可以用半字线)。示例:东方红-75型拖拉机‖MD-82客机‖大肠杆菌-K12‖ZLO-2A型冲天炉‖苏-27K型舰载战斗机
2.表示起止。连接相关的时间、方位、数字、量值,中间用连接号。(1)连接数目,表示数目(生卒日期、量值等)的起止(科技界习惯用浪纹)。示例:孙文(1866—1925)‖200—300千瓦‖20%—30%‖15—30℃‖-40 —-30℃‖1997—1998年‖1997年—1998年‖40%乐果乳剂800—1000倍液。
(2)连接地点名词,表示地点的起止(不要用浪纹)。示例:北京—上海特别快车‖北京—旧金山—纽约航班‖秦岭—淮河以北地区。
3.表示流程。连接几个相关项目表示事物递进式发展,中间用连接号,也可以用两字线或者箭头。不过箭头不属于标点。示例:
⑴人类的发展可以分为古猿—猿人—古人—新人这四个阶段。
⑵在一九四二年,我们曾经把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这种民主的方法,具体化为一个公式,叫做“团结——批评——团结”。
⑶邮局汇兑的基本过程:汇款人→收汇局→兑付局→收款人。
(二)提示
1.连接号的常用形式为一字线“—”,占一个汉字位置。此外还有半字线“—”和浪纹“~”。
2.中文半字线连接号与西文连字符(hyphen)长短不同,不可混用。
3.用于表示时间、数字、量值的起止,一字线与浪纹的功能相同,出版物可选择其中一种。科技文章常出现负号“-”,为避免与一字线勾连,一般习惯使用浪纹。
4.位置禁则:连接号最好不出现在一行之首,而放在一行之末。
(三)连接号使用常见差错
1.连接号过长,处理作两字线。如:
*1986年太阳能研究所从加拿大引进当时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铜——铝复合生产线。(“铜——铝复合生产线”应改作“铜—铝复合生产线”)2.连接号过短,处理作半字线。如:
*您可以用尺子量一下,腰围减了2-6厘米。(“2-6厘米”应改作“2—6厘米”或“2~6厘米”)
3.把连接号充做“到”字用。如:
*从6月10日—7月10日,凡在指定经销商处购买诺基亚手机者,即可获赠精美礼品。(“从6月10日—7月10日”应改作“从6月10日到7月10日”或者“6月10日—7月10日”)
十五、间隔号
(一)间隔号的基本用法
1.外国人和一些少数民族人名内部的分界,用间隔号标示。示例:诺尔曼·白求恩‖爱新觉罗·玄烨。
2.书名与篇(章、卷)名之间,用间隔号标示。示例:《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国大百科全书·语言文字》。3.诗的标题、词的标题与诗体、词牌名之间,用间隔号标示。示例:《七律·长征》‖《江城子·咏史》。4.表示节日或事件,代表月份的数字和代表日子的数字之间,用间隔号标示。示例:“一二·九运动”。5.用几个并列词语做标题,词语之间可以用间隔号标示。示例:人性·法律·社会‖信号·符号·语言‖人·兽·鬼。
(二)提示
1.外国人名如果是外文缩写字母与中文译名并用,外文缩写字母后面不用中文间隔号,应用下角点(齐线小圆点)。示例:E.策勒尔‖D.H.劳伦斯。
2.外国人名如果有两个缩写部分,要么都用中文,要么都用外文字母。示例:副总裁比·哈·帕蒂‖副总裁B.H.帕蒂。
3.用月日数字表示历史事件或节日,如果是一月、十一月和十二月,要用间隔号,并且加引号。其他月份则不加间隔号,是否加引号,视知名度而定,为人们所熟知的历史事件或节日,不必加引号。示例:五四运动‖二七大罢工‖五一劳动节‖六一国际儿童节‖八一建军节‖“一二·九”运动‖“一·二八”起义‖“五一六”通知。
4.由媒体创造的用阿拉伯数字表示事件的形式,予以认可,但不要把这种形式扩大到重要的历史事件和节日。示例:“3·15”维护消费者权益日‖“12·25”抢劫案‖“3·20”重大交通事故。
5.位置禁则:连接号最好不出现在一行之首,而放在一行之末。
(三)间隔号使用常见差错
1.应使用间隔号的地方用了顿号。如:
*当年他亲身参加了“一二、九”运动。(顿号应改作间隔号)2.不应该使用间隔号的地方用了间隔号。如:
*《旷世奇才·杨度》一书受到好评。(应去掉间隔号)
*《汉语大词典·缩印本》已经出版发行。(“《汉语大词典·缩印本》”应改作“《汉语大词典》(缩印本)”或者“《汉语大词典》缩印本”)*电视台近期播放《篱笆·女人和狗》和《轳辘·女人和井》两部电视剧。(间隔号应改作顿号)
十六、书名号
(一)书名号的基本用法 1.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用书名号标示。示例:《三国演义》‖《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参考消息》‖《大众电影》‖《瞭望》杂志‖《中华儿科杂志》。
2.法律、规章、规定、合同等文书的标题,用书名号标示。示例:《新闻出版统计管理办法》‖《汉语拼音方案》。
3.文化产品(电影、戏剧、绘画、歌曲、舞蹈、摄影、邮票等)的题目,用书名号标示。示例:影片《红高粱》‖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独舞《月光下》‖黑白摄影《救死扶伤》‖董希文的《开国大典》‖石雕《和平》‖湘绣《龙凤呈祥》‖特种邮票《中国皮影》‖相声《钓鱼》‖小品《英雄母亲的一天》‖游戏软件《仙剑奇侠传》。
4.报纸、杂志、电台、电视台的栏目与板块名称,用书名号标示。示例:该报《人民子弟兵》专栏‖副刊《笔会》‖中央电视台专题节目《体育沙龙》‖北京文艺台《周末三人谈》专题节目。
(二)提示
1.书名号的形式分双书名号“《 》”和单书名号“〈 〉”。书名号里面还要用书名号时,外面一层用双书名号,里面一层用单书名号。如果偶尔出现三层书名号时,最里一层书名号用双书名号。示例:
⑴《〈中国工人〉发刊词》发表于1940年2月7日。
⑵他的毕业论文《鲁迅先生〈《呐喊》自序〉试析》获得一致好评。
2.单书名号的形式是“〈 〉”,不可用数学上的小于号和大于号的组合形式“< >”代替中文单书名号。
3.书名、篇章名等如果使用缩略形式,照样要用书名号,示例:阅读《毛选》四卷‖参见《现汉》第234页‖《沙》剧的布景设计。
4.丛书名用书名号。至于“丛书”一词放在书名号里面还是外面,要看图书本身书名(主要指封面)是否有“丛书”字样。示例:《万有文库》‖《四库丛刊》‖《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中国音乐文物大系》‖《20世纪心理学通览》丛书‖《往事与回忆》传记丛书。
5.书籍、报刊的版本、版别的位置。因为不是书报名称本身,只是一个注释说明,通常的做法是用括号把它们括起来,紧放在书名号之后。也可以不用括号,直接跟在书名号后面,或放在书名之前。示例:采用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增订二版)‖编辑《北京大学学报》(社科版)‖发行《咬文嚼字》(学生版)‖订阅《读者文摘》中文版‖订阅中文版的《读者文摘》‖参见《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第345页。
6.法令、规定、方案、条例等“草案”“初稿”“试用稿”之类字样,如果包括在文书标题之中,则应放在书名号里面。这类字样在书名号里是否括注,依据原件模式。示例:公布《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试用稿)》‖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十六条‖发表《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初稿》。7.报社、杂志名,如果着眼于单位,指称报社、杂志社、编辑部,一般不用书名号。如果指的是那个文字载体本身,用书名号。如果报刊名称易与普通名词混同,无论哪种情况都要加书名号。示例:
⑴新闻出版署报纸司和新闻出版报连续组织报纸编校质量评比,就是在为纯洁祖国语言文字方面作出自己的努力。今后可在《新闻出版报》上开辟专栏,定期公布对报纸编校质量抽查评比的结果。⑵《山西青年》向一稿多投宣战。⑶《青年记者》注意民意调查。
⑷《少男少女》请宏志班学生在广州作报告。
8.教科书名称用书名号,但课程名称不用书名号。示例:
这学期开设微积分课,需要买一本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微积分》。9.位置禁则:书名号的前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末,后一半不出现在一行之首。10.直排规则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左侧。
(三)书名号使用常见差错
1.滥用书名号,随意超出应用范围,如品牌名、证件名、会议名、展览名、奖状名、奖杯名、活动名、机构名,也用书名号标示。下面的书名号均有不当之处:《长征二号》运载火箭‖《永久牌》自行车‖《桑塔那》轿车‖颁发《身份证》‖持有《经营许可证》‖附有《产品合格证》‖办理《营业执照》‖填报《职工下岗登记表》‖组建室内乐队《爱乐女》‖荣获《百花奖》‖举办《喜乐杯》足球赛‖《科技日语速成班》招生‖召开《’99油画艺术研讨会》‖《法国近代艺术展览》开幕‖已被《人民日报》、《新华社》、《经济日报》采用。2.建筑或单位用书名号标示。下面的书名号均使用不当:参观天坛《祈年殿》‖住在《北京饭店》。
3.书名号里面的名称和原名称不符,或者将选题内容与篇章标题混为一谈。下面的书名号均使用不当:
⑴摘自《半月谈内部版》第5期。(“《半月谈内部版》”应改作“《半月谈》(内部版)”)
⑵《人民邮电报》刊发了这篇文章。(“《人民邮电报》”应改作“《人民邮电》报”)
⑶有个同学说,老师教他们,以后再遇到《责任》之类的作文题,按照“谈谈孔繁森,批判王宝森,想到钱学森,联系中学生”的程式来写,保险不会豁边。(书名号应改作引号)
十七、专名号
(一)专名号的基本用法
人名、地名、朝代名等专名下面,用专名号配合。示例: 刘邦、项羽先后攻入咸阳,秦最后统治权被推翻。
(二)提示
1.专名号只用在古籍或某些文史著作里面。这类著作如果使用专名号,书名号可以用浪线(放在书名下面)。
2.文史著作和辞书,专名号除了用于人名、地名、朝代名以外,还用于国名、民族名、年号、宗教名,也有用于官署名、组织名。
3.直排规则:直行文稿专名号和浪线式书名号标在字的左侧。
第二篇: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
普通话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现代汉民族共同语,这是在1955年的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和现代汉语规范问题学术会议上确定的。这个定义实质上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提出了普通话的标准,那么这些标准如何理解呢?
“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话的语音系统为标准,并不是把北京话一切读法全部照搬,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从1956年开始,国家对北京土话的字音进行了多次审订,制定了普通话的标准读音。因此,普通话的语音标准,当前应该以1985年公布的《普通话异读词审音表》以及1996年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为规范。
就词汇标准来看,普通话“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指的是以广大北方话地区普遍通行的说法为准,同时也要从其他方言吸取所需要的词语。北方话词语中也有许多北方各地的土语,不能把所有北方话的词汇都作为普通话的词汇,要有一个选择。有的非北方话地区的方言词有特殊的意义和表达力,北方话里没有相应的同义词,这样的词语可以吸收到普通话词汇中来。普通话所选择的词汇,一般都是流行较广而且早就用于书面上的词语。近年来,国家语委正在组织人力编写《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对普通话词汇进一步作出规范。
普通话的语法标准是“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这个标准包括四个方面意思:“典范”就是排除不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作为语法规范;“白话文”就是排除文言文;“现代白话文”就是排除五四以前的早期白话文;“著作”就是指普通话的书面形式,它建立在口语基础上,但又不等于一般的口语,而是经过加工、提炼的语言。
哪些行业人员必须通过普通话水平测试?要求是什么? 国家语委、国家教委、广播电影电视部1994年10月30日联合颁布的《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办法(试行)》,将测试工作的重点放在普通话水平需要达到一级或二级的人员。测试对象是:1946年1月1日以后出生至现年满18岁(个别可放宽到16岁)之间的下列人员:
一、中小学教师;
二、中等师范学校教师和高等院校文科教师;
三、师范院校毕业生(高等师范里,首先是文科类毕业生);
四、广播、电视、电影、戏剧以及外语、旅游等高等院校和中等职业学校相关专业的教师和毕业生;
五、各级广播电台、电视台的播音员、节目主持人;
六、从事电影、电视剧、话剧表演和影视配音的专业人员;
七、其他应当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和自愿申请接受普通话水平测试的人员。
普通话水平测试是一种目标参照性考试,是对应试人掌握和运用普通话规范程度的检测,是对应试人运用普通话进行交际的能力水平的测试和评价。它的等级标准共为三级,每级又划分成两个等第,即甲等和乙等。获一级甲等的测试要求是总分在97分(含97分)以上;一级乙等是在92分(含92分)以上。二级甲等在87分(含87分)以上;二级乙等在80分(含80分)以上。三级甲等在70分(含70分)以上;三级乙等在60分(含60分)以上。
现阶段对一些岗位和专业人员的普通话等级要求是:
(一)教师和师范院校毕业生达到二级或一级水平,语文科教师应略高于其他学科教师的水平;
(二)专门从事普通话语音教学的教师和从事广播、电影、电视剧、话剧表演、配音的专业人员,以及与此相关专业的毕业生应达到一级甲等或一级乙等水平。
什么是规范汉字?
规范汉字是指经过整理简化并由国家以字表形式正式公布的正体字、简化字以及未经整理简化的传承字。
正体字以1955年文化部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发布的《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中选用的字为准。不过该表公布后又作了几次调整,一共恢复使用了28个被淘汰的异体字(参见“学习《第一批异体字整理表》应该注意哪些问题”一题)。
简化字以1986年10月由国务院批准重新发表的《简化字总表》中所收的简化字为准。
传承字是指历史上流传下来沿用至今,未加整理简化或不需要整理简化的字。
规范汉字的字形以1988年国家语委和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的《现代汉语通用字表》规定的新字形为准。
此外,作为现行规范汉字的依据的还有:1977年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国家标准计量局发布的《部分计量单位名称统一用字表》、1981年国家标准总局发布的《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1955年到1964年经国务院批准更改的地名生僻字等。
“语言文字规范化”手抄报资料
一、什么是汉民族共同语?
民族共同语是民族内部通用的语言,是一个独立民族的主要标志之一。
汉民族共同语的产生年代还不能说得很确切,最晚在上古的夏商周和春秋时期就产生了。当时的民族共同语叫“雅言”,主要流行于黄河流域,《诗经》的语言就是雅言,《左传》、《孟子》中都有一些用雅言解释方言的例子。
汉代的民族共同语叫“通语”,也叫做“凡语”、“凡通语”或“通名”,西汉扬雄编著的《方言》就是用当时的民族共同语“通话”来解释各地的方言的,这是我国第一部方言著作。隋、唐时代,人们做诗词、写文章非常注意“正音”,因此很多韵书应运而生。韵书的出现,“正音”风气的盛行,都在客观上起到了推行民族共同语的作用。元代的民族共同语叫“天下通语”,周德清的《中原音韵》记录的就是当时的民族共同语。
汉民族共同语和各个方言都来源于上古汉语,同出一源。汉民族共同语是在某一个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咱们的汉民族共同语就是在北方方言的基础上形成的。普通话已于1982年写进《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从此,普通话具有了明确的法律地位,成为全国通用的语言。
二、普通话等于北京话吗?
有人认为普通话就是北京话,比如可以说“她会说普通话”,也可以说成“她会说北京话”,这就是把普通话跟北京话当成一回事。其实严格地说,“普通话”并不等于“北京话”。相声大师侯宝林在《普通话与方言》这个相声段子中就形象地指出了普通话同北京话的区别。
普通话是汉民族共同语,而北京话只是诸多方言的一种。普通话是在北京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成为民族共同语后就上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普通话的定义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一般认为,这个定义是从语音、词汇、语法三个方面对普通话加以规范。普通话“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指的是以北京音系为标准音,即北京话的声母、韵母、声调系统,而不包括北京话的土音;同时,普通话词汇也不包括北京话中的一些土话。
方言区的人学习普通话一定要注意,不能完全按照北京人特别是老北京人的语音、词语来说话,要注意分辨哪些是北京人的土词、土语。怎样分辨呢?最好的办法就是多听普通广播、电视,多听普通话教学录音、录像带,学说标准的普通话。
三、推广普通话宣传口号
(1)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2)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3)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4)四海同音,万众一心(5)普通话:神州音,华夏情(6)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7)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8)积极普及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9)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10)推广普通话,公务员要带头(11)新闻媒体要成为推广普通话的榜样(12)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13)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14)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15)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16)沟通----从普通话开始(17)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18)说普通话,从我做起(19)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20)普通话,使你我靠得更近
(21)普通话--时代的需求,时尚的追求(22)普通话----让生活更精彩,让社会更温馨(23)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24)文明语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融汇东西南北情(25)心相印,语相通,共奔小康乐融融(26)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语言文字规范化稳步推进
2001年1月1日,《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正式施行,标志着我国的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使用全面走上了法制的轨道,对于促进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进步意义重大。一年来,围绕贯彻实施该法律,以城市为中心,以学校为基础,以国家机关为龙头,以新闻媒体为榜样,以公共服务行业为窗口,语言文字规范化的工作稳步推进。
城市人口集中,地区辐射力强。2001年,国家启动城市语言文字评估工作,第四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也以重庆、广州和上海等方言区为重点,举办了不少有新意和特色的活动。如南京市组织了以“迎华商大会,净化古城市容”为主题的“啄木鸟行动”,对社会用语用字进行了有效整治。
语言文字法施行以来,各级学校积极把普及普通话和规范汉字纳入学校管理常规,采取措施消除使用方言和不规范汉字的落后现象。如浙江宁波慈溪市把工作重点放在教师队伍上,建立推普示范单位结对辅导制度,严格教师职业资格的普通话要求,效果明显。
在国家机关,越来越多的工作人员在公务活动中自觉使用普通话。在重庆市一次市政府办公会上,市长要求“每一位发言者都使用普通话”,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一年来,新闻出版部门从自身做起,净化语言文字的环境。甘肃省为提高广电系统的普通话水平,对全省播音员、节目主持人进行了全员培训,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已有90%以上人员达到规定等级。2001年,国家语委组织信息产业部、民政部、建设部、民航总局、国家旅游局等十几个行业系统研究了主要公共服务行业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建立了工作联系和协调机制。目前,金融、信息等许多公共服务行业已把语言文字规范要求列入本系统有关岗位的技术标准和服务规范。
规范语言文字需要齐抓共管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施行以来,“讲普通话,写规范字”的观念已然深入人心。然而,推进语言文字的规范化工作并非易事。
2001年4月,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和国家语委组成调研组,赴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四省调研该法的贯彻情况。调查发现,有的省没有语言工作委员会,地市语言文字工作机构也不健全。在西北地区,一些地方由于环境封闭,语言观念陈旧,说普通话还被人讥笑,甚至有家长不赞成用普通话教学;有人认为当地属北方方言区,语言交流障碍不明显,不重视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南方地区,有人认为公务员不必专门培训普通话,“只要能听懂就行了”;一些学校用方言授课的现象仍较严重,有些城市繁体字等不规范用字现象有所回潮。这虽是局部地区的情况,但也反映了面上的一些问题。国家语委强调,维护语言文字的纯洁、健康,不但是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标志,也是关系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大问题。当前,社会语言应用空前活跃,语言文字作为交际工具的作用日益突出,这种情形下,加大语言文字工作的力度尤为迫切。另一方面,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多语言、多文种的国家,共有70多种语言,50多种现行文字,这决定了推广普通话和规范汉字不可能一蹴而就。国家语委有关负责人认为,贯彻实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关键在落实,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真正负起责任,健全语言文字工作机构,及时出台具体的相应法规或实施办法。同时加强对语言文字的管理和监督。由于涉及面广,这项工作不仅要依靠语言文字工作部门,其他部门也必须协同配合,齐抓共管。
第三篇: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材料
语言文字规范化知识材料
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我们经常要从事文字工作,但是,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存在不少使用不规范的序号、标点符号、和汉语拼音,以及年月日应用的不规范。那么,如何规范使用?请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文字材料中序号、标点的正确使用
(一)“第一、”、“第二、”或“首先、”、“其次、”等用顿号不规范,应该用逗号,即“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
(二)“一,”、“二,”、“三,”等用逗号不规范,而应该用顿号,即“
一、”、“
二、”、“
三、”。
(三)“
1、”、“
2、”、“
3、”和“A、”、“B、”、“C、”等用顿号不规范,而应该使用齐线墨点(实心小圆点),即“1.”、“ 2.”、“ 3.” 或“A.”、“B.”、“C.”。
(四)序号如加括号,如(1)(2)(3)等不再加标点符号。
(五)文章的层次顺序应依次是:一、二、三、(一)
(二)(三)1.2.3.(1)(2)(3)
二、年份中“零”的正确使用
(一)年份如用中文形式表示,如“二○○六年八月”,则中间的“○”不能写成阿拉伯数字的长“0”或英语全角字符“O”,而应该用圆“○”(一般在电脑“插入”栏里“特殊符号”或“几何图形符”中选择,或者直接在“插入”栏内选择“日期和时 间”即可),年份如用阿拉伯数字形式表示,则中间应该用长“0”表示,如:“2005年10月”。
(二)按“国家标准”,国家行政机关的公文的日期应该用汉语表示。
(三)各类通知、告示、奖牌、证书等上的日期的书写,要做到汉字和阿拉伯数字不混用。如:二00六(错误)、二○○六(错误)、二OO六(正确)。
三、公文的年份中“括号”的正确使用
印发公文时,年份外的括号应该用中括号“〔 〕”(也叫六角括号),而不应该用小括号“()”或方括号“[ ] ”或英文中使用的“【】”。
如:淮 语(2006)5号
(不规范)
淮 语
[2006] 5号
(不规范)
淮 语 【2006】 5号
(不规范)
淮 语 〔2006〕 5号
(规
范)
四、正确区分连接号和破折号
(一)凡文中使用连接号的应该使用“—”或“~”,而不使用 “——”。
如:2005年9月—10月中的“—”(使用规范)100~300公斤中的“~”(使用规范)
(二)凡文中使用破折号的应该使用占两个空格的连线“— —”而不用“~”或只占一个空格的短线“—”或两个短线“——”表示。(选取破折号,一般在电脑“插入”栏“标点符号”中查找)
五、汉语拼音注音字母的正确使用
(一)大小写:句子的首字母大写;诗行的首字母大写;专有名词每个词首字母大写;
标题、标语可以全部大写。
(二)分连写:词内连写,词间分写。
例:“公 共 场 所 请 勿 吸 烟” GONGGONGCHANG SUOQINGWUXIYAN 以上未按《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标注,属不规范。以下标注规范:
“公 共 场 所 请 勿 吸 烟”
GONGGONG CHANG SUO QINGWU XIYAN
六、文字排版要求
文章标题:二号或小二号 方正小标宋简体 一级标题:黑体 三号 二级标题:楷体加粗 三号 三级标题:仿宋加粗 三号 正文:仿宋 三号
第四篇:浅谈网络语言及其规范化
浅谈网络语言及其规范化
第1页/共8页
浅谈网络语言及其规范化
摘 要:网络语言的产生和传播,迅速引起人们的关注。我们在对其特点、类型有了大体认识的基础上,也看到了它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为此我们有必要探讨一下网络语言的规范问题。
关键词:网络语言;特点;类型;社会影响;规范化
Abstract: The network language production and the dissemination, rapidly arouses people's interest.We in to its characteristic, the type had in the foundation which knew roughly, also saw the influence which brought to the society had positively to it, also had negative, had the necessity for this us to discuss the network language the standard question.Key word: Network language;Characteristic;Type;Social influence;Standardization
前 言
语言是什么?在语言学家眼里,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让哲学家论述,是客观外部事物反映于人类思维及表达的手段;在作家心中,是心灵挣扎的外衣;让科学家描述,是社会最基本的信息载体。不管以什么角度理解,人类之所以需要语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交流与沟通。
近年来,网络在我国迅猛发展,网络已成为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学习、交流、休闲、娱乐的重要平台,它增强了青少年与外界交流和沟通,有利于创造出全新的生活方式和社会互动关系。随着网络交流的普及,网络语言也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一些新兴的网络语言正逐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
网络语言是指网民们在使用网络的过程中,新创并广泛使用的语言。这些词语一方面因为使用者的广泛而成为一个值得关注的语言现象;另一方面,由于词语是语言的基本要素,是文化的基本构成,研究网络语言有助于我们了解网络文化,倡导网络文明。
一、网络语言的产生及概念
网络语言的产生离不开网络社会。互联网从上世纪80 年代初出现以来,以超乎人们想象的速度和不可阻挡的势头席卷全球,截止到2004 年底,我国的互联网用户已近九千万。网络的普及,使得我们的生活越来越离不开它,信息的发布、传播都需要网络,甚至连聊天也依赖诸如QQ、MSN 等网络工具,网络生活成为信息时代的“新兴贵族”。所以有
浅谈网络语言及其规范化
第2页/共8页
人称21 世纪为网络时代,或者网络社会。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网络语言才获得了格外充足的生存理由和生存空间。网络语言是传统语言学与高科技产品结合后产生的一种新语言,由于计算机输入方式的特殊性,它有着特殊的表达形式,并已逐渐形成了网络的行话。其特点是方便简约,利于网上交流。但也存在一定有缺点,如各种文字符号交叉使用,语言体系较为混乱,这些行话术语对于网民来说不需解释,但对于普通人来说却不知其所云。从信息时代经网络时代到e 时代,网络语言变化之快令人眼花缭乱。既然“网络语言”已经成为了“语言”,我们该如何理解之? 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广义上说,它是指在网络传播中所应用或触及到的一切语言,包括人类自然语言和物理技术语言。前者指在日常生活中为实现人际沟通与交流而使用的语言;后者指为保障网络媒体的正常运行和发展创新而使用的技术语言,又可分为机器语言和程序语言。狭义上说,它是指人们对网络让进行信息收集、发布和交换时使用的自然语言,它和人们在传统媒体上使用的自然语言一样,是最通俗明朗和方便直接的终端信息符号。
二、网络语言的特点
网络语言除了语言所具有的一般特征外,还具有许多其它特点,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2.1.缩略简约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而互联网上的交流需要通过敲击键盘进行文字录入来实现,所以很难做到思维和交流的同步。往往造成对话的延迟和脱节。为了提高语言交际的效率,加快聊天节奏,网民们很自然地会选择以较少的符号来表达意思。同时这样做还利于缩短上网时间,节省开支。如“BTW”三个字母是“By the way”的缩略形式,中文意思为“顺便说一下”。“JJ、MM、GG、DD”分别是姐姐、妹妹、哥哥、弟弟的简洁表达;再加上“7456”四个数字便代表了短语“气死我了”;用“886”和网友显然比输入“再见了”要方便快捷得多。所以,无论是字母词的产生还是数字谐音的应用都是网络追求简约特点的合理体现。
2.2.新奇独特
目前网民的年龄结构多集中在20至30岁之间,青年的天性使他们在对语言的运用中体现出求新、求异、求变的特点,希望通过望上的交流释放自我、张显个性。于是,互联网上出现了大批看上去有些怪异的词汇。如把网友见面后因为失望而关系终结称为“见光死”;把在聊天室中长时间说悄悄话称为“潜水”等等。网民通过使用这些词语,显示自己对网络环境熟悉和标新立异的个性。当然,在网络这个世界里,想要在瞬间抓住匆忙的浏览者,保持自己网页的高点击数,也迫使版主们不得不努力打造个人特色,标新立异。
浅谈网络语言及其规范化
第3页/共8页
2.3.杂糅多样
网络上的交谈多以字符的形式显现(目前出现的网络语音暂不讨论),所以不同于日常的口语交际。两相比较,网络语言没有语音、语调、语气及体态语等辅助手段来帮助交流,表达方式比较单一。而网民们上网聊天多是为了寻求一种娱乐、休闲的方式,单一的文字表达当然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所以网络语言经常把文字、数字、字母与其自制的“表情符号”任意镶嵌链接,以期尽量接近口语交际模式。新版本的聊天工具QQ为用户提供了很多彩色的剪切画,不仅有各种各样的表情,还有许多类似于饮料、鲜花、蛋糕、小饰品等图形,网民了聊天时只需轻轻点击,便可以选择任意一款图画镶嵌在自己的话语中。网络语言的这一特点,使其拥有了强大的视觉冲击效果,弥补了网络语言表达手段上的一些不足之处。
2.4.私语性和口语化
网上交流通常是在一个相对狭小和非正式的空间中进行的。且不说网上聊天,即便是网上创作,它也不像在正式刊物上发表作品,需要那么多的人把关,经过一次次地审阅才能与读者见面。因此在网上写作,作者很少有在大庭广众之下高台宣讲的那份紧张与压力,而更多的是在别人看不到的情况下自由、开怀的畅想与抒情。这样作者使用语言也就自由得多,只要对方或读者能理解,就可以去掉所有在正式场合下的那些繁文缛节,甚至一些语法规则也可以置之不顾。事实上,网络语言的特点与其私语化的语境有着直接和必然的关系。另外,网络语言虽然是一种书面语,但是它又有着趋向于口语的强烈的倾向,它有着记录和模拟口语的强烈要求。其原因在于,网络语言是官方视野之外的非正式语言,是一种现代“民间语言”,同时它又是一种网络媒介,需要快捷、直观、活泼、简约。这些要求都与人们对口语的要求十分相似,也使网络语言与口语具有了许多相似的特点。
三、网络语言的类型分析
网民普遍使用的网络语言大体上有这样几种类型: 3.1.谐音类
就是在运用语言的时候,借助于词语的音同或音近特点,进行同音或近音代替,这也可以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法。在网络语言中,采用谐音方式的有很多,有汉语谐音、英语谐音,甚至还有数字谐音、符号谐音。
例如,斑竹、大虾、酱紫等就属于汉字谐音,“斑竹”其实是“版主”,指的是聊天室、论坛上某版面的管理人员;“大虾”是“大侠”的谐音,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指已在网络上呆了很长时间,对网络非常熟悉,第二层就是说这些网络高手因长时间泡在网上而弓腰驼背,含有戏谑之意;“酱紫”比较特殊,可以看作是拟音词,其实是对“这样子”速读或吞音的模拟,也可能是网民为了时尚,刻意模仿港台某些明星的发音。
浅谈网络语言及其规范化
第4页/共8页
英语谐音,就是借用英语的音和义,用同音或近音的汉字来表达的一种方式。而且,与传统的音译外来词选择汉字的标准不同,网络上选取的同音和近音汉字,倾向于那些组合后可以产生幽默效果的。比如瘟都死——网民对Windows 带有贬义和戏谑的称呼;猫——modem(调制解调器)的谐音;烘焙鸡——homepage(主页)的谐音;屁兔——PentiumII 的谐音。
数字谐音,是利用阿拉伯数字的汉语(含汉语方言及少数外语)音读形式,按照音同或音近的原则,用汉语中的某个或者某些语音来表达这些语音所代表的语义。如,7456 ——气死我了;886 ——拜拜了;5555 ——呜呜呜呜,哭;8147 ——不要生气;3166 ——“撒优那拉”(日语)再见等。
符号谐音,最为常用的是用等于号“ = = ”表示“等等”的意思。
3.2.新词语类
这里的新词语并不单指语言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词语,其实包含三种情况:新词新义、旧词新义和童言童语。
新词新义,就是我们所说的新词语的产生,这里指那些在汉语词汇中本来没有的,网民在网络上造出来,并约定俗成地赋予这些词语以特定的意义的。如,菜鸟:不是吃菜的鸟,而是对网络新手的称呼;造砖:在论坛上专心写文章。
旧词新义,就是“旧瓶装新酒”,利用汉语原有的词形,在网络环境下赋予它新的意义,这些意义往往都很幽默诙谐,已经不再具备它原有的意义,在网络上这个词形的意义只有一个,就是网民赋予它的新的意义。如:恐龙、青蛙。原指外型奇特的史前动“恐龙”一词,在网络上专指相貌丑陋的女性网民,同样,“青蛙”就是相貌差的男性网民了。这其实是采用了这些词语的比喻义,在网络语言中,比喻义反倒成了它们的唯一意义。再比如“楼上”、“楼下”、“隔壁”等,分别指BBS 上的上面的帖子、下面的帖子、同一网站不同主题的BBS。还有,像“灌水”则指在论坛上随意发表字数很少的文章,跟“造砖”相对。
童言童语,指网民在网络上“装小孩”,特意使用重叠的方式进行交际。如,东东——东西;笨笨——笨蛋的可爱称呼;怕怕(pia4pia4)——害怕;漂漂——漂亮。这一方面是由于网民的低龄化,同时也反映了网民(特别是年轻网民)不愿长大、喜欢“装嫩”的心理,另外,也跟网民在网络上追求轻松的心态有关。
3.3.表情符号类
出于对视觉感官的刺激而用键盘上的符号、字母和数字制作出来的表情,由于这些符号克服了键盘聊天难以看到对方表情的缺点,而且非常形象传神,在网络上大量使用。如,Zzzz ⋯⋯表示睡觉,这是采用漫画中描绘人的呼噜声的方法;:)——抛媚眼,别有含义;:)相反;等等。
浅谈网络语言及其规范化
第5页/共8页
上面提到的这些符号都需要向右掉转90 度来看,为了省掉转头之苦,网民们还发明了更为直观的表情符号。如, @-@表示晕了或者醉了;(3 ^-^ 3)代表兴奋等。
这些表情符号从某种程度上说比文字更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用符号形体进行组合后产生了一种类似图画的表意形式,让对方接收到以后感觉像是面对面的交谈,非常亲切和直观。在网络世界中,使用这些直观的表情符号也确实能给人送去一份温馨。
3.4.缩写类
主要是缩写字母的运用。为了节约时间,网民采用了一种十分经济的方式,用缩写字母来代替词语,甚至是短句子。这类方式也是网络语言的常用方式。有的是汉语拼音首字母代替汉字,如,GG——哥哥,JJ ——姐姐, DD ——弟弟,MM——妹妹(美眉: 女孩子);PLMM——漂亮妹妹(女孩);TMD ——“他妈的”, 骂人的话;BT——变态等。有的是英文首字母缩写,如BTW 是By the way(顺便问一下)的缩写;bf 是boy friend(男朋友)的缩写。还有谐音缩略的用法,如CU 是See you(再见)的意思;B4 是before(以前)的缩写;F2F 是face to face(面对面)的写;3KU 是thank you(谢谢你)的意思。
现在,我们对于有些语言类型没有具体的界定和分类,有的词语可能同时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特征。
四、网络语言的社会影响
互联网中另类语言和另类表达,冲击和颠覆着既有的语言规范,并正在进入现实社会和日常应用之中,不可避免地引起混乱。据媒体报道,某中学生用网络语言写作文,结果上网不多的老师看不懂,一律将网络语言视为错别字。网络语言是只停留在网上,还是走入现实文化生活的应用中去? 现已经引起一些语言学家和社会学家的高度关注。
与传统语言文字相比较,网络语言变得越来越不规范,表明中国语言文字正处在加速变迁之中。到底这是不是一种正常现象,人们正拭目以待。很多人认为,网络语言的随意性和另类书写现象,可以允许它有一个自身消化和扬弃的过程,一定时期之后,能够存在和流行于网络人际交流活动中的词语和表达方式,只能是那些富有创意并得到普遍认同和接受的部分,它们将与人们的观念逐渐融为一体,成为人们体验生存状态不可或缺的媒介。实际上,目前传统媒体上和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已经屡屡出现诸如“灌水”、“美眉”之类的网络语言,它们正在融入人们既有的语言符号系统之中,并成为其有机组成部分。网络语言也冲击传统语言教育。有人担心,现在孩子上网的越来越多,而他们又正处于掌握语言基础的时候,如果对网络语言不加以控制,很可能会对传统正规语言的学习产生负面影响。但也有持相反意见的,他们认为,传统的语文数学比较正规,讲究语法、词汇的应用,相比之下,网络语言随意的成分大得多,容易开发孩子的创造力和学习语言的兴趣。因此,单纯拒绝网络语言极不明智,毕竟它在某种程度上是很多孩子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而持折衷意见的人也不少,他们主张应客观地看待网络语言对孩子的影响,不能一棍子打死。语言反映了一定的社会现象,如果一个新的语言产生已经得到了社会的浅谈网络语言及其规范化
第6页/共8页
公认,而且对社会能产生积极影响,我们就不能人为地去阻止它。比如说一些大众俚语、俗话,就有很强的生命力,事实证明,这些语言对社会只有好处而没有弊端。倘若是些类似江湖黑话等不健康的语言,则应当坚决制止。
网络语言幽默诙谐、风趣生动,对于年轻人表现出了极大的认同和渴求。同时,这些另类词语也在都市人生活中大行其道,成为生活用语的一部分。例如在日常生活中常听到朋友间调侃道,“你真是286!”这实际是说你脑子转得慢。这些带着情感的字符,体现出方便、快捷的传播特点,可谓网络时代独特的社会文化。一些词语在老一代看来也许不习惯,可对于时尚的新一代而言,却是有血有肉的。网络语言的产生与其说是为了迎合新一代的需要,倒不如说是语言发展的必然。
五、网络语言的规范化
网络语言种类繁多,很难一一列出,其中的意味,酸甜苦辣就得网民们自己去慢慢品尝了。正所谓“网上人不亦乐乎,网下人两眼茫茫”。但不管怎么样,网上新名词已渐渐步入我们的生活,成了生活用语的一部分。
网络语言成了网上交流表达的在真实写照。因此,单纯拒绝网络语言是不明智的,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对其进行一定的规范。
那么,到底怎样才是规范的网络语言呢? 首先,要有多样化的特点,这是规范网络语言的基础。语言是用来交际的,规范不能限制交际。“网语”的出现是因为它满足了网民减少语言障碍、上网方便的需要。所以无论是字母、数字、图片或其他什么,形式多样的表达方式,因其方便,快捷而得到了大家的认可,并逐渐成为约定俗成的“网语”。而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它对现实生活的影响显而易见的,这些另类语言也在都市人生活中大行其道,成为生活用语的一部分。
而语言的多样化也是生活的需要。记得关于国家男足主教练———荷兰人的名字到底应该翻成阿里·汉,还是阿里·哈恩,在中央电视台体育频道上,一些记者为此争得不亦乐乎,都为自己的说法找理由,都说自己的翻译是一种规范的译法。直到今天,我们看到不同的媒体在报道有关中国队的消息时,仍是各自为政,不过,这并没有影响观众,特别是球迷对国家队的热情关注,也没有看到有谁在为名字的事而争论了。
其次,要有生命力,这是规范网络语言的关键。
语言要发展,不能一成不变《中国网络语言词典》的主编,教育部“新词新语规范基本原则”的第一负责人丁根元教授说:“语言系统如果只有基本词,永远稳稳当当,语言就没有生命力可言。语言在发展,语言也需要规范,但规范是要推动发展,限制了发展的不是规范。”其实,规范语言,关键是看它是否具有生命力。语言是变化的,当初,一些所谓“舶来品”,如“沙发”、“坦克”等词汇,从出现之初,有人反对,大声疾呼纯洁“国语”,到逐渐被大众接受,以至于现在没有多少人把它们认为是外来词语,更没有谁对它们是否规范提出疑义。近几年,我们对一种通讯工具———移动电话,开始叫“大哥大”,到现在统一称其为“手机”,而且,后者也成为一种规范的语言表达,可见汉语一直处于不
浅谈网络语言及其规范化
第7页/共8页
断的丰富发展中,发展推动了规范。
近些年,网络上冒出的词汇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生命力。网络语言的迅速传播说明有存在的道理,流行的趋势已得到了社会的公认,并且对社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据有关部门保守统计,改革开放以来,平均每年产生800 多个新词语。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1996 年修订时,增收新词条5000 多个。有人统计出近20 年来最流行的50 个词语,诸如托福、跳槽、年薪,它们先前是闻所未闻的。随着IT 产业的蓬勃兴旺,网语成了标新一族。如果这些充满活力的网络语言能够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约定俗成后我们就可以接受。社会对一个新词语有必然的认知过程,词语自己也有一个成长、衰落的生长周期,如果那些充满强生命力的新新语言经得起时间的考验,肯定会被更多人接纳,反之就会被淘汰或黯然消失。
再次,要有人情味,这是规范网络语言不可或缺的因素。
互联网是高科技,越是高科技的东西就得越有人情味。现在流行的“网语”,与不少都表现出诙谐幽默,形象逗趣,甚至调侃,充满人文色彩,被众多青少年认同并广为传播。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他们感觉这样简捷的表达方式更具有人情味,带来了许多“一本正经”所没有的乐趣,让人有一种轻松感。网络语言是一种可以体现现代人生存和思维状态的新语言,它的出现在语言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我国在50 年代曾经进行过一次文字改革,当时文字改革的主要任务就是:简化汉字,使它更容易为广大民掌握和使用,普及和提高文化,促进汉语的进一步统一,使我们的语言能够更好地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服务。若干年后的今天,当我们在探索如何规范网络语言时,不要忘记语言的基本功能是为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感情的交流,语言失去了人情味,这样的交流真正是索然无味,如同嚼蜡。
结 语
纵观历史,人类的每种新文化的兴起,都会带来一些新的词汇。这些新的词汇,丰富了我们的语言交流,也有利于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为了让更多的规范的网络语言服务于我们的生活,我们应该以积极关容的态度对待网络语言,使网络语言真正走进我们的生活。
参考文献:
浅谈网络语言及其规范化
第8页/共8页
[1] 毛力群.网络语言:一种全新的语言模式[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3).[2] 陈光明.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未来展望.漳州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02)
[3] 陈建华.网络语言的发展及其规范[J].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1).[4] 沈晓静.论网络语言的特征及其规范[J].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5] 江南,庄园.网络语言规范与建设构想[J].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2).[6] 张兰英,.网络语汇规范化初探.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02)[7] 夏吉英,.论网语的规范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4).[8] 李剑冲.网络语言的发展与规范[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S2).[9] 彭巧燕,贺方春.论网络语词的构成及其规范[J].衡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4).[10] 邓军,段慧如.论网络语言与规范问题[J].求索,2004,(8).[11]沈秀丽;网络语言浅谈广西教育学院学报广西师范学院;2005年(9)
[12] 李梅.谈网络语言的语词类型、特点及规范.中华女子学院山东分院学报,2004,(03)[13] 蔡辉,冯杰.网络语言的类型特点探析[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3,(3).[14] 梁书杰;对网络语言规范的探讨[J]广西工学院外国语言文学报;2005年6月 [15] 方治强.网络语言的产生及其特点分析[J].河西学院学报;2005年5月 [16] 张兰英,.网络语汇规范化初探.现代语文(语言研究版),2006,(02)
[17] Fang CaifenNetwork language characteristic dialysis [ J ].Ningbo college level specialty school journal,2002,(1).[18] Korea is winsomeThe network language said slightly [ J ].Hangzhou electronics industry institute journal,2002,(2).[19] Zheng YuanhanAbout “network language” [ J ].Central China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university journal(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version),2002,(3).[20] Lin GangNetwork terminology type and its characteristic [ J ].The rhetoric studies,2002,(1).[21] Liu Qin Ming“The network language” the typical characteristic discusses [ J ].Climbs,2004,(3).[22] Hui Tian zheng” Discusses the network language slightly”[J] Climbs,2004,(3).]
第五篇:语言文字规范化 2
(1)请讲普通话,请用规范汉字。
(2)全校师生行动起来,把普通话作为第一交际语言、第一工作语言、第一服务语言。
(3)国家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
(4)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华民族凝聚力。
(5)爱国旗,唱国歌,说普通话。
(6)四海同音,万众一心。
(7)普通话:神州音,华夏情。
(8)普及普通话,四海是一家。
(9)面向现代化,推广普通话。
(10)积极普及普通话,齐心协力奔小康。
(11)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12)普通话——现代人必备的素养和交流工具。
(13)普通话与素质同在,与形象同伴,与文明同行。
(14)普通话是我们的校园语言。
(15)我是中国娃,爱说普通话。
(16)普通话:情感的纽带,沟通的桥梁。
(17)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文明语,送一片真情。
(18)沟通——从普通话开始。
(19)说好普通话,方便你我他。
(20)说普通话,从我做起。
(21)说好普通话,朋友遍天下。
(22)普通话,使你我靠得更近。
(23)普通话——时代的需求,时尚的追求。
(24)普通话——让生活更精彩,让社会更温馨。
(25)普通话同青春携手,文明语和时尚并肩。
(26)文明语深入男女老少心,普通话融会东西南北情。
(27)心相印,语相通,共奔小康乐融融。
(28)实现顺畅交流,构建和谐社会。
(29)说普通话,写规范字,讲文明语,做文明人。
(30)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
(31)大力推广普通话,促进语言文字规范化。
(32)构建和谐语言生活,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33)构建和谐语言生活,营造共有精神家园。
(34)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
(35)普及普通话,教师要带头。
(36)普通话是您出行的第一名片。
(37)语言文字规范化与素质同在,与形象同伴,与文明同行。
(38)说好普通话,热爱我中华;普及普通话,世界看中华。
(39)方言土语难通话,心心相融普通话。
(40)普通话和规范汉字是我国的通用语言文字。
(41)人人都讲普通话,处处盛开文明花。
(42)普通话是教师的职业语言。
(43)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构建和谐校园环境。
(44)推进语言文字规范化,共塑校园文明新形象。
(45)说普通话,迎四方宾客;用规范字,显华夏文明。
(46)普通话是公共服务人员的第一职业语言。
(47)普通话——现代人必备的素养和交流工具。
(48)说好普通话,方便、文明又高雅。
(49)当书写规范字的模范,做推广普通话的先锋。
(50)华夏普及普通话,民族团结兴中华。
(51)语言文字规范化,靠你靠我靠大家。
(52)普及普通话,推行规范字,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53)推广普及普通话,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良好的语言环境。
(54)推广普通话工作方针是“大力推行、积极普及、逐步提高”。各位老师、家长和小朋友们:
传承了巍巍中华上下五千年灿烂文明的普通话,不但是中国各民族、各方言区之间进行交流的通用语言,还是联合国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我国《宪法》、《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中都明确了普通话和推广普通话工作的重要地位。推广普通话,对于消除语言隔阂、增进人际沟通、促进社会发展、维护国家统一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校园内普及使用普通话,可以起到改善交流效果、规范师生言行、提高师生文明意识、美化校园育人环境的作用。为了响应国家推广普通话的号召,营造和谐、文明、活泼的校园氛围,旬阳县第二幼儿园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小组向全体师幼和家长发出以下倡议:
一、积极学习普通话、使用普通话。在学习、生活过程中,家长与
孩子之间、家长与家长之间、家长与教师之间彼此的交流都使用普通话,形成良好的语言环境。从身边的琐碎小事做起,共同为城市形象的塑造,城市文明程度的提高尽一份力量。
二、使用规范汉字,不写错字、别字,发现错别字及时改正;在各种场合使用文明语,不说粗话和脏话;对不规范的语言、文字行为要予以指正。
三、把说普通话和维护祖国语言的纯洁与健康、弘扬民族精神结合起来,使学普通话、说普通话成为一种维护民族荣誉、崇尚祖国汉语言文化的行为。
说普通话,方便你我他;写规范字,从你我做起。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积极营造“说普通话、写规范字、用文明语、做文明人”的良好氛围,为推进精神文明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旬阳县第二幼儿园语言文字工作小组2013年4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