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余旭用生命的高度谱写时代的强音
余旭用生命的高度谱写时代的强音
导读: 歼10女飞行员可以说是肩负时代使命,它是用中国自主研发的最先进的战斗机,实现了航空史上的“三大跨越”的“梦之队”。余旭飞行员不幸牺牲,其本质就是捍卫国家主权和军人的尊严,她在和平时期鲜血洒在训练场地也是一面旗帜——这就是我们的军人,这就是军人的甘于牺牲奉献的旗帜。
11月12日,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女飞行员、我国首位歼10女飞行员余旭驾驶表演飞机训练时不幸牺牲。而在前不久的珠海航展上,余旭生前最后一次公开亮相,并留下了最后的珍贵声音。据最新消息,目前坠机现场残骸搜寻工作已近尾声,失事飞机引擎和机上黑匣子事发当晚已找到。
“永远的金孔雀一路走好”“愿你在另一片星河里飞翔”„„在人民空军67岁生日的第二天,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女飞行员、我国首位歼10女飞行员余旭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震惊、哀恸、惋惜,人们追念英雄,感怀于中国女飞行员群体在长空万里展现的使命担当。
年轻的余旭不惜牺牲,她用自己的灿烂如花的韶华书写了年轻一代人的责任与勇敢。她在充满荆棘而又肥沃的土壤里用青春和热血,诠释了一名军人的伟大情怀,她象一只美丽的孔雀,带着美丽的梦想,用最美的声音吹奏着时代的强音。
歼10女飞行员可以说是肩负时代使命,它是用中国自主研发的最先进的战斗机,实现了航空史上的“三大跨越”的“梦之队”。余旭飞行员不幸牺牲,其本质就是捍卫国家主权和军人的尊严,她在和平时期鲜血洒在训练场地也是一面旗帜——这就是我们的军人,这就是军人的甘于牺牲奉献的旗帜。
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大潮下,随着社会价值多元化的出现,人们的牺牲奉献精神受到了一定的挑战和影响,但这并没有影响军队无私奉献、敢于牺牲的基础。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社会,是靠着牺牲精神来维系的。中华民族之所以历经数千年而生生不息,就在于历代都有各种各样的牺牲者,他们牺牲了自己的利益乃至生命,但他们以自己的湮灭使整个中华民族因此具有了强大的精神向心力。
特别是中国军人的牺牲精神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是深深地植根于华夏民族灿烂辉煌的历史中,脱胎于舍生取义、先天下之忧而忧等民族精神的传承中。解放军牺牲精神所包含的深刻内涵,绝不仅仅是人民军队所仅有的,更是我们民族不怕牺牲、敢于奉献的精神的具体表现。正是因为这种精神的存在,我国的各项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正是因为这种精神的存在,中华民族复兴找到了动力源泉。
军人的牺牲,是为了更多人的安宁和幸福。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奉献和牺牲一直都在。对于陌生人来说,他们或许就是一个名字。对于他们的家人,他们却是儿女,是父母,是丈夫和妻子。他们用自己的牺牲,用生命诠释了中国军人的精神,总书记曾说:“青年时代,选择奉献也就选择了高尚”余旭用自己年轻的生命壮举彰显她永不磨灭的道德底蕴和人性的光辉,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她用生命传递着青春的正能量,用生命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英雄的壮举奠定着共和国精神基石。
余旭被评为烈士 遗体将于近期火化
2016-11-15 10:08:10|来源:华西都市报| 11月14日下午,封面新闻记者从前往部队陪同亲属探访余旭的崇州市相关工作人员处获悉,于本月12日牺牲的首位歼十女飞行员余旭同志已被官方确定为烈士,目前,文件正待公布。同时,其遗体将于近期火化,并送回故土。
11月14日下午4点,从坠机现场赶回部队驻地的余旭父母及亲属、余旭生前所在部队领导和崇州市政府、市人武部、市民政局同志,一同在余旭部队驻地就善后事宜进行了商讨。
“部队领导非常关心此事,在现场向家属表态,将配合家属,尽最大努力为余旭办好后事,让她放心地走。”崇州市人武部相关负责人向封面新闻记者介绍,目前,余旭被评为烈士一事已经过官方确认,只待正式公布。
此外,按照国家相关政策,余旭父母将获得相应的抚恤金。今后,按照政策,余旭父母每月还能领到一笔补助金。“余旭是个孝女,不论是部队还是地方政府,一定会处理好她的后事,绝不让她的父母老无所依。”这位负责人说。
将于近期火化,部队将办告别仪式
崇州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革命烈士余旭同志的骨灰将安葬在烈士陵园。“余旭的父母也很支持,因为他们的女儿是国家首位歼十战斗机女飞行员,是一位在全国范围内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女英雄,下葬烈士陵园,一来是对她生前为保家卫国付出的肯定,二来可以向全社会弘扬吃苦耐劳、不怕牺牲的人民空军精神和崇州英雄儿女精神。”
不过,这位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具体下葬在哪个烈士陵园,家属正在考虑。
此外,11月14日是余旭牺牲后的第三天,记者了解到,经过家属的同意,余旭的遗体已确定将于近期火化。余旭生前所在的部队将为她举行告别仪式。
11月12日,空军歼-10女飞行员余旭,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
余旭1986年出生于四川崇州,2005年9月入伍,空军二级飞行员、飞行中队长。
空军新闻发言人申进科表示,飞行是勇敢者的事业,确保飞行安全是世界各国空军的共同追求和良好愿望。空军女飞行员余旭同志在飞行训练中不幸牺牲,我们失去了一名好战友。空军官兵对余旭同志的不幸牺牲深表痛惜,深表哀悼。空军要继续坚持从难从严训练,忠实履行使命责任,不负祖国和人民对空军的期望。据新华社
她是中国首批能够驾驶三代战机执行任务的女飞行员
2005年考入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成为第八批女飞行学员
2009年4月成为北空某部飞行员
2009年10月1日参加国庆60周年阅兵,担任教-8梯队三中队右二僚机
2012年7月29日驾驭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战机首次单飞
“空中宝贝”曾上央视春晚
余旭,美丽的四川姑娘。2010年,她曾上央视春晚,表演小品《我心飞翔》。
“请祖国检阅、请人民放心!”在2010年央视春晚上,以国庆60周年首都大阅兵为背景的小品《我心飞翔》,艺术地反映了人民空军崇尚荣誉、无私奉献的精神风貌,16名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以飒爽英姿、铿锵誓言,向全国观众展示了新一代空军官兵的蓝天情怀。
《我心飞翔》讲述了一个关于“备份”女飞行员的故事。在参加国庆60周年首都大阅兵前夕,为确保阅兵任务万无一失,必须要在参加阅兵的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中,确定一名素质全面,飞行技术过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替补到所需机位的“备份”飞行员。为此,飞行大队长(闫妮饰)前往动员,01号飞行员(殷桃饰)主动帮助做其他队员的思想工作,其间发生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故事„„最后,随着舞台升降机缓缓升起,16名歼击机女飞行员列阵舞台展现在亿万观众面前,此时大屏幕上再现阅兵时人民空军战机飞过天安门上空的宏伟画面,为作品画上了震撼人心的感叹号。
“我们都没想到,亮相春晚就1分钟,会引起全国那么多人对我们的关注!”当时,回到成都休假的余旭谈及这次上春晚,高兴地说:“真的,我为我们空军感到骄傲,我为四川四个女飞行员感到骄傲。”
余旭说,2009年4月2日,16位女飞行员从全国25万报名者中挑选出来,誉为“空中宝贝”,“我和陶佳莉、钟芹、何晓莉等四川女孩,都是1986年生的,我们4个人都属虎,一起参军,一起上学,一起参加阅兵,这次一起上春晚。自从入伍后,我们亲如姐妹,互相学习,表现都很好。” 华西都市报记者杜恩湖
微笑,这是余旭留给外界最深刻的印象。
作为八一飞行表演队队员,余旭最后一次在公共场合亮相是在本月初举行的珠海航展上。
余旭,1986年出生,是中国首批能够驾驶三代战机执行任务的女飞行员之一。
据《解放军报》报道,余旭是中国首位歼-10女飞行员。在2012年,作为我国首批歼击机女 飞行员曾驾驭我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战机首次单飞。
最后亮相 飞2号机位的余旭
本月初举行的珠海航展,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派出15名飞行员,其中有两名女飞行员,分别是余旭和陶佳莉,两人都是四川姑娘。
在2日的飞行表演中,余旭执飞双人后座,位于2号机位。
“这是我第二次参加航展,期待正常发挥。”当天余旭话语不多,但一直面带笑容。
第二天下午,飞行表演结束后,封面新闻记者再次在展馆里见到余旭,当时有很多参展者拉着余旭合影,虽然当时余旭要赶去参加一个活动,但依然尽可能地满足大家的需求,微笑合影。直到时间已近才离去。
珠海航展开幕式当天,隐形战机歼-20公开亮相。余旭表示,自己之前第一次见到歼-20,当时就觉得非常“酷”。“有时也在想,如果有天我驾驶歼-20会怎样?”
此前,在上届2014年的珠海航展中,包括余旭、陶佳莉在内,八一飞行表演队共派出4名女飞行员到珠海航展。这是中国女飞行员首次驾驶歼击机进行公开特技飞行表演。
“时而云中漫步,时而天女散花,20多分钟的飞行表演,酣畅淋漓、精彩纷呈,现场观众掌声不断、意犹未尽。”对于这次亮相,当时新华社记者记录了这一瞬间,“当战机落地,飞行员摘掉头盔、取下墨镜,观众惊奇地发现当中有两位女性——飞行员陶佳莉和余旭挽着头发,微笑着对观众打招呼。”
“在空中把自己当女汉子,回到地面做一个女孩儿。”余旭当时在结束飞行表演后笑着说。
“金孔雀”驾驶歼-10首次单飞
据公开资料,余旭是中国首批能够驾驶三代战机执行任务的女飞行员之一。
出生于1986年的余旭是崇州人,空军上尉,二级飞行员,为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中队长。余旭还会跳孔雀舞,漂亮、聪颖的她也被大家称为“金孔雀”。
2005年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航空大学,成为第八批女飞行学员,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
2009年4月成为北空某部飞行员。2009年10月1日,参加国庆60周年阅兵,担任教-8梯队三中队右二僚机。
2012年7月29日,驾驭中国自主研发的三代战机首次单飞。余旭不仅是中国首批歼击机女飞行员,也是中国第一位歼-10战斗机女飞行员。
云中,有一朵永恒的玫瑰 ——致敬我的战友余旭
生长在泥土中的玫瑰,总是被人真挚地赞美,每一朵,每一瓣,每一叶,每一蕊„„
都那么饱满精致,吐芳滴翠。
怒放在云天中的玫瑰,却让我们双眼盛满泪水,每一次涌出,每一次滑落,每一次热溅,每一滴恸悲„„
都默念你英雄的名字,全师官兵的好妹妹。
风往南吹,川蜀高原格桑花唤姊妹归,风往北吹,幽燕大地军民同唱为了谁。
曾经,你浅浅的笑轻盈的美;
今后,你深深的爱自由的飞!
余旭父母赶至坠机现场送女儿最后一程,烧掉女儿最爱玩偶,希望女儿不孤单。如果不是这次意外,余旭的父母,可能这辈子都不会踏上河北唐山玉田县陈家铺乡这片土地。这是一次悲怆的探访,路遥而凄凉。没有刻意准备的仪式,甚至没来得及为女儿买一束花,只有一只沉沉的皮箱和满腔痛楚,余父余母赶来送女儿最后一程。几支蜡、几炷香,烧尽一生悲凉„„
这是11月14日,中国首位歼-10战斗机女飞行员余旭牺牲后第3天上午的事。清晨8点,天津武清。
许久不见的暖阳在晨雾中缓缓升起,北风摇着梧桐叶,一辆大巴缓缓驶进亲属暂住的宾馆。一同到来的,还有余旭的父亲和母亲。
这是他们两天来第一次外出。相比刚得到噩耗时的悲痛,两天时间过去,两位老人的气色稍有些缓和。但红肿的眼睛和满脸的疲惫还是可以看出,他们并没有休息好。
这两天,部队原本给余爸爸和余妈妈安排了住宿,但两人坚持要睡女儿的床,要在孩子住过的地方多留一会儿。
30年来的欢声笑语,30年来的亲情往事以及满屋女儿留下的物品,让两人悲痛欲绝,彻夜难眠。
“你好,我代表崇州市67万人民来陪同你们送别英雄。”从四川成都率队赶来的崇州市政府领导向余旭妈妈伸出手,这位悲伤的老人刚轻轻回了句“你好,谢谢”,眼角便泛起泪花。
大巴车的行李架上并没有放更多的东西,因为走得匆忙,两位老人甚至没有多带几件衣服。前往唐山玉田县的坠机现场,他们只拖了一只箱子。
箱里面,装着女儿的衣物和几个玩偶。“余旭,爸妈来看你了”
从天津武清到河北唐山玉田,上百公里的路程,因为堵车,足足走了两个半小时。这些天,怕过度悲伤的两位老人身体吃不消,部队专门安排了人员全天陪护。前往坠机现场,部队也带上了陪护人员。
但是,失去爱女的悲痛,让两人难以言说,一路上,他们几乎都没有说话,只是偶尔抬头,黯然地看看车窗外萧瑟的冬景。
车厢内,一片悲戚。
上午11时30分左右,搭载余旭父母和家属、部队领导、崇州市政府相关人员的车辆,终于抵达了河北唐山玉田县陈家铺乡。
这是一片宽阔的土地,周围零散地矗立着民房。田地间散落着秋收后剩下的玉米秆,秃了顶的杨树在北风吹拂下轻声呜咽,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在地里寻觅着为数不多的食物。
地中间,赫然呈现着一个长二三十米、深几米的大坑。这就是余旭所驾驶的战斗机坠毁后撞出的坑。
下车后,军方人员指着坑,向余旭父母简单介绍了坠机的经过。两位老人在亲属的搀扶下,颤巍巍地来到坑边,一言未发便失声痛哭。
一位穿黑衣服的亲属忍着眼泪,对着天空高喊:“余旭,爸妈来看你了„„”长空悲戚,北风呜咽。
烧去女儿最爱的玩偶
余旭生前是个爱美的女孩子,家中也收藏了不少玩偶。
父母拉在手里的那只箱子,装满了她的衣物和玩偶,有熊熊、狗狗和小猴。为了不让女儿孤单,父母把它们都带了过来。
按照故乡的风俗,亲属在坑内点燃了蜡烛和香。余旭父母将衣服和玩偶拿出来,一件件,先是紧紧抱在怀里,许久后才万般不舍地轻轻放进火堆。仿佛,放进火堆的,是那个他们最爱的女儿„„
烧完纸,点了鞭炮,在场陪同的部队人员、亲属、崇州市政府相关工作人员,朝着坠机的方向默哀,三鞠躬,向勇敢的蓝天卫士余旭致以最深切的悼念。
„„
短暂的半个小时探访时间过去,一行人踏上归途。
这一场生死离别来得太突然,余旭父母完全无法承受。回程的路上,他们没再说一句话。
第二篇:用奋斗奏响时代强音
用奋斗奏响时代强音
随着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我国始终保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人民生活越来越美好。与此同时,社会也迎来了加速转型期,文化多元化、信息多样化,各种矛盾风险叠加,劳动、人口红利不断减少,也让很多人,尤其是青年人,产生了迷惘之感。正因如此,在滚滚社会潮流中,我们更加要保持清醒和定力,不断拼搏和奋斗,用奋斗奏响时代最强音。
奋斗是提升价值的不二法门。作为社会的一份子,每个人都有自身独特的价值,个人有个人的价值,企业也有企业的价值,虽然价值不同,但我们需要做的是一致的,那就是努力提升自己的价值,而提升价值的不二法门就是诚实的劳动,辛勤地奋斗。只有用奋斗浇铸,梦想之花才能盛开。提升价值,并不是说要做轰轰烈烈的大事,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好分内事,在劳动中就能实现自己的价值。农民在田地间种植粮食、教师在学校内教书育人,医生在医院里救死扶伤,工人在生产线上奋力创新,每个人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不断努力以提升价值。在我们身边不断涌现的劳动模范、大国工匠,他们用自身的努力不仅提升价值,也造福了社会,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试想,如果不奋斗,价值无法体现,人生也会失去意义,国家也无法稳步前行。
奋斗是通往幸福的必由之路。有人说过,劳动是幸福的源泉。脱离了劳动,幸福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中国共产党人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朝着这个目标奋勇前进。而我们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参与者。每个人都有自身的幸福、自身的中国梦要实现,对幸福的定义和追求也可能千差万别,但毋庸讳言,要想实现幸福必须去奋斗,因为幸福不会自己来敲门,它需要我们用劳动的脚印一步步向前走,一步步实现自己的幸福。
奋斗是增强力量的重要途径。中国女排时隔十二年再次证明了自身和团结的力量,残奥会上的运动健儿虽然肢体残疾,但他们没有因此而消沉,通过不断地训练和奋斗,他们获得了更强更积极的力量。力量在劳动中积累,在奋斗中勃发。通过劳动和奋斗,我们不仅增强了身体的力量,也获得了心灵的力量。只有中国人民有力量,中华民族才有力量,我们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更进一步。
奋斗,提升价值、获得幸福、增强力量。用奋斗奏响时代强音,我们不能停止脚步,必须久久为功,善做善成。
第三篇:用生命谱写忠诚(余昌德)定稿
用生命谱写忠诚
——追记修水县城乡建设局局长余昌德
这是令人动容的一幕。
一位生命垂危的病人,鼻子插着氧气管,手上插着针头,用手机正在安排工作。“邱总,关于工程验收的一些细节,我已经安排干部跟你对接,有什么困难,我们会尽力帮助„„”声音很低,也有些含糊,拿手机的手不停地颤抖。在场的人无不动容。
这是余昌德人生最后一次工作。8小时后,肝癌引发肾、肺功能衰竭。心电仪上波动的生命曲线,从屏幕上永远地消失了。年仅49岁的他,临终也不忘工作。
最后的冲刺
2011年11月份,余昌德出现右上腹闷胀,恶心、呕吐等症状,家人劝他到医院检查治疗。但那时他正负责宁红国际商贸城、工业园亮化工程和汪坑小区土石方工程等重点建设项目,他说,正是施工的最佳时期,等忙完项目再去就医。司机余盈富清楚地记得,2012年1月6日,余昌德忙完了重点项目建设,为了少耽误一天工作,就连夜赶去上海检查。
上海检查的结果不容乐观,肝癌中晚期,部分肝脏已坏死。医生立即进行了手术治疗。癌症对于余昌德来说,已经不陌生了,母亲、妻子和弟弟都因癌症去世。他曾经跟同事说,三个亲人都在同一家医院治疗过,如今自己也进了这家医院,睹物思人,内心很多酸楚。一般人经受不了这样的打击,但余昌德并没有被击倒,手术半月后就回到了工作岗位,对于自己的病情避而不谈,照样忙碌在工地一线。县委书记黄斌、县长孙朝辉多次看望他,劝他多休息。但余昌德想到还有那么多的工作等着自己去做,总是说:“没事,身体还吃得住。”
2013年3月底,余昌德出现咳嗽、发热症状。余昌德心里清楚,留给他的时间已经不多了,但工程项目工地的质量安全管理、南圳40户拆迁、宁红国际商贸城的划行归市、马家洲的商铺租金纠纷„„这些都等着他去处理。
这是一场扣人心弦的角逐,这位铁骨汉子以自己重病的身躯,与死神赛跑,绽放出生命的璀璨。
3月30日,余昌德开始高烧,出汗,晚上睡觉要换三次衣服和两次床单,浑身感觉蚂蚁在咬,难以吞咽食物,每天早上半杯豆浆或米糊,包里除了药物,还多了一盒牛奶。而每天7点,他准时出现在工地上,然后再回到办公室部署工作„„
4月15日早上,余昌德穿衣、穿袜都变得困难,妻子何茵帮他穿好衣服、挤好牙膏,坚持带他去医院检查。但他却推托:“谁没有个不舒服的时候,我扛的住,最近园林绿化任务重,不能影响工程进度。”说完又上班去了,并答应妻子一定会上医院。“谁知他只是去诊所挂了水,他觉得那样更省时间”,何茵回忆起来忍不住泪水。此后的几天,余昌德上下楼都要人搀扶着。
4月22日下午,余昌德语言表达已经很困难,妻子坚持不让他上班。但他还是不放心手头的工作,把负责园林工作的同志,约到了家里商量近期工作。
4月22日晚,余昌德已经只能用嘴呼吸,全身剧烈抖动,这一次他已经无力气阻止妻子拨打120电话,送到医院时,医生随即便下发了病危通知。
4月23日上午,余昌德想到还有几件事放心不下,又拿起了电话打给分管项目的副局长和施工方。中午医院第二次向家属下发病危通知,他握紧妻子的手安慰说,“我能挺住的,别怕。”然而下午6时,他终究没能战胜死神,一个年仅49岁的铁骨汉子完成了生命最后的冲刺。
外号拼命三郎
1964年,余昌德出生在全丰镇上源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85年九江农校毕业后,先后在白岭、月塘、路口、马坳、县政法委、县公安局、县交警大队和县交通运输局等多个单位工作过。工作28年来,生进工作者、先进党务工作者、红旗突击手„„获得到无数次荣誉。熟悉他的人,总忘不了他那风风火火,锲而不舍的工作热情。
胡荣球与余昌德同事了10多年,噩耗传来她痛惜不已。从1990年起,余昌德与胡荣球转战白岭镇、月塘乡。1996年至1999年,胡荣球担任路口乡党委书记时,余昌德担任副书记、乡长。为了改变路口乡“一穷二白”的面貌,他足迹遍布9个行政村和116个村民小组,与村民话家常谋发展,确立了种植业、养殖业、建筑安装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四年间,实现了乡财政收入、农民收入两个翻番,新修了从仙桥到路桥8公里水泥路;改造了路口中学、小学危房。“他对工作有股狂热的劲,认准的事,即使晚上不睡也要做好。”胡荣球说。
2010年2月,余昌德调任县城乡建设局局长,正赶上全县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时期,老城改造、南城升级、新区拓展,他的工作更忙了。早上7点到工地,晚上10回家,成为了他工作常态。有时为了赶项目进度,甚至通宵达旦。
去年12月15日,天气格外地寒冷。西摆拆迁改造项目还有一户住九江的拆迁户没有签协议,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余昌德虽然身体不适,但还是利用晚上时间去九江与搬迁户协商。到达九江时,已是凌晨1点,当在零下几度的凌晨敲响该拆迁户的门时,看到头发结了一层霜,冻的发青的余昌德,对方被感动了。
作为单位的一把手,余昌德常常和同事们说:“与其面对面的„指手划脚‟,不如肩并肩的干起来”,一次在一个道路绿化工程工地,余昌德亲自给工人示范起种树的技巧,“挖坑一定要垂直往下,要保持上下大小一致,不要挖出个倒梯形,否则栽种后踩实时容易造成根系损伤。”
建设局园林所副所长陈凯清楚记得,2010年宁红大道二三线环境整治与配套设施建设工程验收时,刚任局长不久的余昌德下到排水沟进行丈量,他的投入与认真像是完全忽略了沟中的污水垃圾,以及恶臭味,上来时,已是一身的脏。“他那种忘我的工作情形,如今仍清晰的印在我脑海里。”陈凯激动地说。
2012年底,为了加快宁红国际商贸城、欧克机械等重点项目的建设进度,余昌德自己开着一辆破旧的桑塔纳,带上被子,驻守在工地,督促施工,协调服务,两三点才回去,累了就在车上打个盹,通宵也是常事。“看到带病的余局长都在工地上,我们不加班都不好意思。”当时的施工人员说。
为民的情怀
在马坳镇塘三里村,村支书朱明亮回忆起时任马坳镇党委书记的余昌德修路跑资金一事:当时,农民有种药材、棉花的传统,但交通不便割断了与外界的经济联系。看到乡亲门对修路的渴望,余书记说就是再难也要把路修通,他5次到省城跑项目,20多次到县有关部门争资金,解决了50吨水泥和两万元资金,修路项目才得以启动。为了确保施工进度,三伏天里他守在工地上,直到工程如期完工。而此时,他身患癌症的妻子正在长沙治疗。
对工作是那样的执着,而对于家人却很少时间陪伴。女儿余咏说:我刚满10岁那一天,爸爸答应中午买蛋糕给我过生日,但左等右等却不见他回来,直到晚上9点才看见爸爸提着蛋糕进门,满脸歉意地说:‘女儿,爸爸有事耽搁了,请你原谅。’这时我能说什么呢,只有眼泪吧嗒吧嗒地流。” 可能对痛苦有深深的体会,余昌德见不得别人苦。2005年4月,余昌德调任县政法委副书记、综治办主任。现任检察院副检察长黄礼霖当时在政法委工作,与余昌德接触较多。黄礼霖记得:一次,一位妇女抱着孩子来上访,要求兑现孩子遭遇车祸的赔偿。看到双腿残疾的孩子和那双无助的眼神,余昌德眼里闪着泪花,当场答复一定立即帮她解决。妇女出门时,余昌德掏出200元钱给她,让她吃点东西,坐车回家。
“把工作当生命,对群众有感情。”县城乡建设局党委书记冷志新这样评价余昌德。2003年,多水村金马小学校舍改造,村干部黄阳生负责监督施工,他患有白内障,经常流眼泪造成视物困难,却仍然日夜守工地上。余昌德得知情况后,自己掏出钱硬塞在黄阳生手里。“眼睛耽误不得,快去县里看看,工地我来看”。回忆起当时情景,黄阳生不禁哽咽,“余书记话不多,却总是把干部、把事业装在心里,对自己却想得少。”
第四篇:用生命谱写英
爱,不只是路过人间
---学习长江大学学生结梯救人事迹读后感
2009年10月24日下午二时,两名小男孩在荆州宝塔河江段江滩上玩耍时不慎滑入江中,长江大学的十多名学生途径此地听到呼救后,毫不犹豫的冲上前去救人。然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不会游水,于是十几名大学生一个个拉着手形成“人梯”到江中央救人,最终两名少年获救,而3名大学生因为江水喘急,体力不支不幸被江水吞没。他们分别是:陈及时、何东旭、方招。这是一条沉重而欣慰的消息。沉重的是,三个风华正茂的生命就这样走了,走得悄无声息又惊天动地,走得大义凛然却又令人痛惜;两名落水少年获得了新生,他们却献出了生命,沉没于救人义举的瞬间;欣慰的是,我们看到了“90后”大学生用实际行动、用生命诠释了当代大学生的时代价值,他们用生命谱写了一曲英雄的赞歌,用感天动地的英雄壮举展现了当代青年的精神风貌。他们的英勇行为,也让我们为这些被称为“迷失的、自我为中心的、无社会责任感的、垮掉的”“90后”的重新认识。
中华民族自古重义。孟子曰:“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取义者也。”这句不朽名言,千百年来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人需要“义利观”,但义应在“利”之上。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把生的希望留给他人,把困难、痛苦甚至死亡留给了自己。这种大义与大爱,不正是中华民族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传统美德与高贵品格吗?然而有些人认为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是不容易,用三个大学生的生命去换来两名落水少年不划算,还有些人认为既然 1
这十几名大学生都不会游泳,冒然去江中救人是一时冲动更是不明智的选择。见义勇为、匡扶正义本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 是社会良好道德风尚和国家文明水准的集中表现。这种行为出自个人良知和良心的驱使,只有少数人能够做到,所以更显出它的高尚。但在社会转型的前提下,传统的社会习惯正发生着前所未有的巨变,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极大变化,社会道德水准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滑坡,抱着“自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看客心理。这些其实是社会失范的表现。正义不是自然而然地降临到我们的生活中的,它需要每一个社会成员竭力维护。生命的真正可贵在于无私奉献,在于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就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去创造一切皆有可能的奇迹。任何事先考虑救不救得起来、值不值的念头,都不是一个崇尚生命的人在此时的选项。面对危险,为了救人,从来就没有值不值的问题,只有一个生死时速的问题。当三名大学生处于两名少年落水的紧张关头,此时他们心中只有一个声音就是救人,想尽一切办法尽全力去挽救生命,所以才有我们为之动容的人梯救人的场景,此时他们考虑的不再是自我,他们满心装的是别人,是大爱。他们的义举挽救的不仅仅是落水少年的生命,更是拯救了民间关于舍身为人的猜疑。三个年轻生命的逝去,和两个落水孩子的生还,并不是简单的生命风险交换,而是在修复和重构健康社会应有的道德基石。他们的生命绽放着异彩,这样的生命才真正的可贵!作为大学新生,本有如花的大学生活却撒手人寰,其大爱无私的生命至上的价值观足以“惊天地,泣鬼神”,足以感动中国。
向英雄的大学生致敬!你们为我们树立了一面光辉的旗帜,你们是新时代成长起来的最可爱的人!我们为这一代大学生有这样的英雄而骄傲!舍己救人、尊重生命必将成为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自觉行动。3名见义勇为的大学生在最危急的时刻,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人性本善”的真谛,谱写了当代大学生的壮美诗篇,用可歌可泣的壮举展现了新时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正如长江大学党委书记在悼词中所说,三位英雄是“父母的好孩子,长大的好学生,时代的好青年”。他们是父母的骄傲,是社会的良心,是民族的精英,是时代的楷模!三个年轻的生命离我们而去了,他们的人生虽然短暂,但却如此绚烂。他们的精神将永垂不朽。我们应该继承和发扬这种舍己救人的美德,汲取精神营养,弘扬英雄正气,让爱不只是路过,而是永存人间!
第五篇:用生命谱写华章
用生命谱写华章
------田彬峰事迹有感
他是一名平凡的中国共产党员;他是奋战在储运部检修岗位上的一名普通的钳工;他也是我护理过的千千万万病人中的一个。他,年仅38岁,却已走到了生命的尽头;他,勤勤恳恳,无私奉献,用毕生心血书写12万字的工具书;他,是酒钢破格聘用的首批13名首席技师之一。他,就是田彬峰。我作为田彬峰的护员,见证了他与病魔生死抗争,却心系自己的岗位,忍痛工作,忘我著书的全过程。也就是在这短短的几个月的护理期间里,我了解了他看似平凡却足以让我们仰望的人生。
今年4月,田彬峰开始感觉身体不适,医院检查带给他的是生命安排的一个大玩笑:胰腺恶性肿瘤晚期。这声声震耳的几个字如晴天霹雳一样,让田彬峰的生活跌入了万丈深渊。作为长年奋战在癌症肿瘤护理战线上的工作人员,我深知,疼痛来时的无力抵抗和撕心裂肺。原以为他也会像一般人一样,接受治疗,等待死神的宣判。而他却在6、7月份检修繁忙的时候,忍受着剧痛又出现在检修现场,他那空置了许久的办公桌前又响起悦耳的敲击键盘的声音。
住院期间,我们护理人员总是会见他时不时地抱着笔记本电脑专心致志的坐在病床上的样子,大家都以为他是为了转移注意力,减轻疼痛在玩游戏。然而,当我们了解到他是在圆他的写作梦时,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被深深的触动了。在书籍的写作过程中,疼痛成了田彬峰最大的困扰。疼的厉害的时候,他坐也不是,躺着也不行。我们科室
只能想尽办法最大程度的的缓解他的疼痛,减少在疼痛时呕吐的频率。他也只能在半坐半卧的45度病床上,在妻子按摩减轻疼痛的时候核对底稿中的数据。就是在这般艰难的情况下,在酒钢集团相关部门和储运部等各方帮助下,田彬峰的毕生心血,累计400页,近12万字,酒钢第一本由自己技师编写的教材《储运部原燃料系统机械设备维修及故障查询手册》在病床上完成并得以出版。他说:“生命尽头的最后一个愿望,就是希望自己完成著书梦想,希望自己写的教材对员工日后的工作有帮助,希望在提高操作人员和新招大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同时,也能提升其操作过程中的理论思维能力。”每每说到此处,田彬峰的嘴角才会露出一丝难得的微笑。今天,他终于圆了自己的梦。
在工作中,他有很多名字,公司授予的“金牌工人”、因设备检修技术精湛而得的“大拿”、在遇到各种检修任务,他能直接准确迅速的说出检修的重点和各种备件的尺寸,职工又送给他“设备大夫”的名号。在走向“大拿”道路上,田彬峰有两个成功的秘诀,那就是他对工作的热情和对技术的执着。日常工作过程中,不管是谁管辖的设备,只要发生棘手的故障,他都会帮助处理,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对制约生产的设备瓶颈问题,勤观察,细分析,进行各种小改小革,保证了设备正常运转。科室所有人无不对他的这种信念和坚持打动。从那时起,大家在自己的岗位上越发的吃苦耐劳了,没有抱怨了,没有人偷懒了,没有人急着下班了。田彬峰的那份对工作的执着像春风一样,融化了大家心中沉睡了许久的工作的热情,成为了大家勤恳工
作,爱岗敬业的动力和榜样。
就是这么一个人,一个经常奋战在检修现场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的工人,一个因技术欠缺虚心向徒弟请教的工人,一个因手绘技术高超却不会CAD制图的,每晚拿着儿子小学课本从拼音学起,在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完全掌握了电脑的各种操作功能,而且他用CAD软件绘制出的施工图案,又成了储运部最准确、最工整的样板图的工人,向我们身体力行的诠释了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一名基层工作人员,应该具备的艰苦创业、坚韧不拔、勇于献身、开拓进取的“铁山精神”。同样是基层工作者,医护人员又何尝不需要这种精神呢?
田彬峰说:“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这是他对生命的追求,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的坚韧顽强打动人心,为自己短暂的生命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为其他工作人员乃至后生树立了标杆。
有田彬峰这样的共产党员,是我们的骄傲,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医务人员更应以田彬峰为楷模,恪尽职守,救死扶伤,扎实工作,为医疗事业的发展散发自己的光和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