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龙文区扫盲工作制度
龙文区扫盲工作制度
1.在组织制度上建立一个组织即扫盲工作领导机构组织, 并张贴上墙.有专门负责人, 分工明确。
2.制定扫盲和脱盲后的继续教育的工作目标责任书,学校和教师层层签定工作目标责任书。
3.学校定期开展扫盲工作教师的培训工作(有培训计划和培训内容及培训记录)。
4.学校要对扫盲教师的业务手续每月检查一次。
5.扫盲和扫盲后的继续教育的教学任务计入教师工作量或另外支付合理的报酬。
6.各校要认真完成扫盲工作,扫盲教师要认真研究国家教委关于《扫除文盲教育教学大纲》的通知(教成[1992]13号 1992年10月29日)和省编《扫盲课本》,备好课、上好课,每周至少要进行2次课,全年要进行150次课,对脱盲人员要普遍进行一定时间的文化技术方面的继续教育,巩固扫盲成果。
7、各校要做好扫盲过程性材料的收集整理,要求扫盲教师要备好课、上好课,做好教学进度计划、考勤制度记录和学员考试成绩单;要求文盲学员有作业簿、单元测试卷。
龙文区教育局 二〇〇九年六月十六日 龙文区2009—2010 年度扫盲工作计划
深入持久地开展扫盲工作,大力提高全民族人口素质,是消除贫困、促进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途径,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迫切需要,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我区要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进一步提高了对扫盲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扫盲工作作为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日常工作的的总体规划,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巩固扫盲成果,提高扫盲效益,扫除剩余文盲。
为进一步加强扫盲和成人教育工作的领导,把扫盲工作摆在重要的议事日程,切实抓好辖区内的扫盲和巩固提高工作、落实扫盲对象,组织扫盲教学,完成扫盲任务。特制定我区2009——2010年度扫盲工作计划。
一、在扫盲工作中要核清底数,健全档案
根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的有关数据,以行政村为单位,一定要在2009年5月前核清文盲底数,建立15—50周岁青壮年文盲人口花名册和15—50周岁丧失学习能力花名册。对新生文盲、复盲、迁移性文盲等加强了监测,完善了扫盲工作档案。要建立扫盲工作动态管理机制,为制订扫盲工作规划奠定了基础。
二、开展“一帮一”扫盲活动和实用技术培训。
我们以前的扫除青壮年文盲及扫盲巩固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针对剩余的青壮年文盲中女性较多、年龄偏大,且居住比较分散的特点,加强“三教”统筹,开展“一帮一”扫盲活动,以小学教师为指导老师,以学生直接任教的教学模式,送教上门,包教保学责任到人,利用早、中、晚或农闲时间,进行一对一的辅导文盲对象学习,同时负责跟踪管理,确保扫盲巩固工作落到实处。积极扫除青壮年文盲,特别是对15-24周岁有学习能力的青年文盲,要保证有一个脱盲一个。要使脱盲人员普遍接受扫盲后继续教育,把扫盲后巩固提高工作与公民道德建设、普法教育、科普教育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结合起来。
三、广泛开展杜绝新生文盲和扫盲后的巩固提高工作
采取特殊政策和措施,控制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辍学,杜绝新生文盲。并且对15周岁以下的文盲,由学校负责进行了补偿教育,使其接受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或达到了个人脱盲标准;对15一24周岁有学习能力的青壮年文盲,我们通过教育使其多种渠道脱盲。
四、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悉心授课,确保文盲的学习效果和学习质量
1.包保教师与文盲学员见面并合理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确定授课日期,授课时间及授课内容。
2.包保教师要根据教材,编写教案,充分备课,按时上课,不走过场。
3.包保教师根据阶段性学习内容编写考试试卷对文盲进行考核,并认真批阅,指出不足。
龙文区教育局 二〇〇九年六月十六日
2009—2010年度脱盲考试计划
以“邓小平理论”重要思想和胡锦涛书记的“科学发展观”重要理论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实现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实施“科教兴区”计划,为加快我区城乡经济建设步伐,扫除青壮年文盲,努力提高广大居民的整体素质,促进广大居民脱贫致富、推动社会全面进步作出新的贡献。现制定2009—2010年度脱盲考试工作计划如下:
一、工作目标
1.对照有关要求,完成好成教、扫盲各项任务。2.完成成教培训任务。3.完成扫除青壮年文盲任务。4.学员的整体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5.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职责规范化、科学化。6.专人负责收集、整理档案资料。7.顺利通过各级验收。
二、具体脱盲工作的安排
1.包保老师与文盲学员见面并合理制定教学工作计划,确定授课日期,授课时间及授课内容。2.包保老师要根据教材,编写教案充分备课,按时上课准备,不走过场。
3.包保教师根据阶段性学习内容编写考试试卷,对文盲学员进行考核,并认真批阅,指出不足。
4.包保教师要根据学习内容进行考核,并根据省编的脱盲考试卷对脱盲学员进行脱盲测试,合格者给予肯定批准脱盲,并发给脱盲证书。
总之,通过扫盲工作的进行,使居民的文化科技素质全面提高,先进文化技术得到更好的渗透,改变农民靠天种地的思想观念,科技成果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了推广,增加了农业生产的科技含量,提高全区居民的生活质量。
龙文区教育局 二〇〇九年十月十六日
龙文区扫盲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为明确扫盲工作职责,规范扫盲工作管理,使扫盲工作协调有力,服务到位,富有成效,特制订扫盲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一、是实行挂钩联系,蹲点督促制度。区教育局分管领导和负责扫盲工作干部要全面负责跟踪、督促各镇、各中心校的扫盲教学工作,各中心校、市二实小、龙文实小领导每人要挂钩联系负责一个教学点,并定期深入扫盲第一线,督促指导工作。
二、是实行值班、考勤制度。扫盲工作人员每天按时上下班,如有特殊情况,需向主管领导请假,否则按旷工处理。
三、是出差、下村登记制度。扫盲工作人员的工作动向由校长负责记载,出差、下村实行行前有请示,返回须汇报的制度。
四、是任务限时追究制度。按照每位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和议事日程表,限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五、是阶段情况汇报制度。对于上级来电、上报情况、工作动态、问题反映、处理结果实行严格痕迹管理,经整理后定期向领导小组办公会议汇报。
龙文区教育局 二〇〇九年六月十六日
第二篇:扫盲工作制度
红沙梁乡扫盲工作制度
1.在组织制度上建立一个组织即扫盲工作领导机构组织, 并张贴上墙.有专门负责人, 分工明确。2.制定扫盲和脱盲后的继续教育的工作目标。3.学校定期开展扫盲工作教师的培训工作。4.学校要对扫盲教师的业务手续每月检查一次。5.扫盲和扫盲后的继续教育的教学任务计入教师工作量。
6.各村、各校要认真完成扫盲工作,扫盲教师要认真研究国家教委关于《扫除文盲教育教学大纲》的通知(教成[1992]13号 1992年10月29日)和省编《扫盲课本》,备好课、上好课,对脱盲人员要普遍进行一定时间的文化技术方面的继续教育,巩固扫盲成果。
7、各村、各校要做好扫盲过程性材料的收集整理,要求扫盲教师要备好课、上好课,做好教学进度计划、考勤制度记录和学员考试成绩单;要求文盲学员有作业簿以及试卷。
红沙梁乡人民政府
红沙梁乡扫盲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为明确扫盲工作职责,规范扫盲工作管理,使扫盲工作协调有力,服务到位,富有成效,特制订扫盲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一、是实行挂钩联系,蹲点督促制度。乡分管领导和负责扫盲工作干部要全面负责跟踪、督促各村、各学校的扫盲教学工作,各村、各学校领导每人要挂钩联系负责一个教学点,并定期深入扫盲第一线,督促指导工作。
二、是实行值班、考勤制度。扫盲工作人员按时上下班,如有特殊情况,需向主管领导请假,否则按旷工处理。
三、是出差、下村登记制度。扫盲工作人员的工作动向由校长负责记载,出差、下村实行行前有请示,返回须汇报的制度。
四、是任务限时追究制度。按照每位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和议事日程表,限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五、是阶段情况汇报制度。对于上级来电、上报情况、工作动态、问题反映、处理结果实行严格痕迹管理,经整理后定期向领导小组办公会议汇报。
红沙梁乡人民政府
第三篇:学校扫盲工作制度
扫盲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为了明确扫盲工作职责,规范扫盲工作管理,使扫盲工作协调有力,服务到位,富有成效,特制订扫盲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一、实行挂钩联系,蹲点督促制度。镇分管领导和负责扫盲工作干部要全面负责跟踪、督促各村、村小学的扫盲教学工作。
二、实行值班、考勤制度。扫盲工作人员每天按时上下班,如有特殊情况,需向主管领导请假,否则按旷工处理。
三、出差、下村登记制度。扫盲工作人员的工作动向由校长负责记载,出差、下村实行行前有请示,返回须汇报的制度。
四、是任务限时追究制度。按照每位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和议事日程表,限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五、是阶段情况汇报制度。对于上级来电、上报情况、工作动态、问题反映、处理结果实行严格痕迹管理,经整理后定期向领导小组办公会议汇报。
扫盲工作方案
我县2008年的扫盲工作,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省、市有关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工作文件精神为指导,继续坚持“一堵、二扫、三提高”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充分调动文盲人员的学习积极性,“脱盲”与“脱贫”相结合,学文化与学科技相促进,不断提高扫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巩固和扩大扫盲工作成果,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努力开创扫盲工作新局面。
一、明确工作目标,加大扫盲的工作力度,促进扫盲工作有效实施。
1、全县文盲人数,1958—1985年出生文盲人数1837人,1986---1990年新增文盲人数636人,1958—1990年总计出生文盲人数为2473人。按吉林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当前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吉教基字[2008]10号)文件要求,各乡镇争取在2009年使本乡镇其中60%左右的学员达到脱盲水平,40%左右的学员能够在2010年达到脱盲水平。
2、杜绝新生文盲。各校要严格执行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入学的有关规定,建立适龄儿童入学登记制度,小学入学年龄为6周岁,无特殊情况严格禁止提前或擅自推迟入学。要特别关注和解决残疾儿童入学问题,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接受教育。
3、各校要认真完成扫盲工作,包保教师要认真研究《初等文化技术课本》和《初等文化技术读本》,备好课、上好课,每周至少要进行2次课,2008年要进行150次课,对脱盲人员要普遍进行一定时间的文化技术方面的继续教育,巩固扫盲成果。
4、建立健全组织制度,抓好扫盲工作挡案管理。在组织制度上各校要建立一个组织即扫盲工作领导组织、并张贴上墙,五个(职责)制度:
1、乡镇扫盲专职干部职责;
2、学校扫盲专职教师职责;
3、扫盲包保教师职责;
4、学校扫盲工作制度http:///xuesheng/;
5、专职干部专职教师对扫盲教学定期和随机检查指导制度(乡有月检查记录、校有周检查记录)。以上组织制度省市对扫盲工作的评估要查,教育局年末责任书验收时要进行赋分。各校要按照扫盲对象、包教教师、统编教材、保学措施、脱盲期限五到位要求签好包教保学合同(已签的不再重签,未签的在3月末签完),对今年的脱盲人员(未脱盲人员)的作业、测试卷,教师的教案等及时装订归档,以迎接省市对扫盲工作的评估。
4、各校要依据教育局《2008年的扫盲工作计划》及本乡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扫盲工作计划,根据签定的包教保学合同列出扫盲人员名单,先宣传动员,然后,向文盲人员下达参加《扫盲学习通知单》,明确学习时间、地点、教学人员、测试时间、奖惩办法等。
5、加强对扫盲工作的管理。各校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强督促和检查,切实保证扫盲工作落到实处。各校要发动本校学生积极参加当地的扫盲助学活动,把参加扫盲助学活动作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之一。加强对扫盲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二、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对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工作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6、各校要克服扫盲可以松口气的思想,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在政府统一部署下,继续实行“双线”承包责任制,把扫盲任务作为考核单位负责人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层层落实扫盲工作责任。各学校要责无旁贷地负责组织制定扫盲规划和实施办法,协调
与有关部门的联系,进行经常性督促检查,对扫盲工作进行评估验收。
7、进一步健全扫盲网络,建立相应机构,确立工作职责,实行专人负责,把扫盲工作作为一项正常的、经常性的工作抓紧抓好。乡镇中小学校要切实承担起扫盲工作的责任,做好文盲人口核对、登记造册工作,制定实施扫盲对象的脱盲计划。要鼓励中小学教师和在校学生积极投身扫盲工作,把教师参加扫盲工作的成绩作为评优选优的依据,把在校学生参加扫盲活动作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纳入学校计划。每个行政村要配备一名扫盲辅导员,负责文盲人口档案的管理,扫盲计划的落实等工作。
8、对新增加的有学习能力的青年文盲,要制定脱盲验收计划,在年末通过考试验收保证全面脱盲。脱盲后要使脱盲人员普遍接受继续教育,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校的作用,制订具体措施,在青壮年脱盲学员中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训练、适用技术培训及各类专项教育活动,整体推进扫盲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用好《初等文化技术课本》和《初等文化技术读本》
9、各学校的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工作的认识,继续坚持扫盲在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地位不变,工作机构不撤,干部教师队伍不散,人员经费不减,工作不停的“五不”方针,增强抓好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振奋精神,克服松懈情绪,采取有利措施,解决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提。
第四篇:学校扫盲工作制度
学校扫盲工作制度
扫盲工作职责,规范扫盲工作管理,使扫盲工作协调有力,服务到位,富有成效,特制订扫盲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一、是实行挂钩联系,蹲点督促制度。乡分管领导和负责扫盲工作干部要全面负责跟踪、督促各村、乡小学的扫盲教学工作。
二、是实行值班、考勤制度。扫盲工作人员每天按时上下班,如有特殊情况,需向主管领导请假,否则按旷工处理。
三、是出差、下村登记制度。扫盲工作人员的工作动向由校长负责记载,出差、下村实行行前有请示,返回须汇报的制度。
四、是任务限时追究制度。按照每位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职责和议事日程表,限时按质、按量完成任务。
五、是阶段情况汇报制度。对于上级来电、上报情况、工作动态、问题反映、处理结果实行严格痕迹管理,经整理后定期向领导小组办公会议汇报。
我县2008年的扫盲工作,全面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以省、市有关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工作文件精神为指导,继续坚持“一堵、二扫、三提高”的原则,采取灵活多样的学习形式,突出重点、分类指导、整体推进。充分调动文盲人员的学习积极性,“脱盲”与“脱贫”相结合,学文化与学科技相促进,不断提高扫盲工作的质量和效益,巩固和扩大扫盲工作成果,为我县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努力开创扫盲工作新局面。
一、明确工作目标,加大扫盲的工作力度,促进扫盲工作有效实施。
1、全县文盲人数,1958—1985年出生文盲人数1837人,1986---1990年新增文盲人数636人,1958—1990年总计出生文盲人数为2473人。按吉林省教育厅下发的《关于当前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工作》的通知(吉教基字[2008]10号)文件要求,各乡镇争取在2009年使本乡镇其中60%左右的学员达到脱盲水平,40%左右的学员能够在2010年达到脱盲水平。
2、杜绝新生文盲。各校要严格执行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入学的有关规定,建立适龄儿童入学登记制度,小学入学年龄为6周岁,无特殊情况严格禁止提前或擅自推迟入学。要特别关注和解决残疾儿童入学问题,确保每一个适龄儿童接受教育。
3、各校要认真完成扫盲工作,包保教师要认真研究《初等文化技术课本》和《初等文化技术读本》,备好课、上好课,每周至少要进行2次课,2008年要进行150次课,对脱盲人员要普遍进行一定时间的文化技术方面的继续教育,巩固扫盲成果。
4、建立健全组织制度,抓好扫盲工作挡案管理。在组织制度上各校要建立一个组织即扫盲工作领导组织、并张贴上墙,五个(职责)制度:
1、乡镇扫盲专职干部职责;
2、学校扫盲专职教师职责;
3、扫盲包保教师职责;
4、学校扫盲工作制度;
5、专职干部专职教师对扫盲教学定期和随机检查指导制度(乡有月检查记录、校有周检查记录)。以上组织制度省市对扫盲工作的评估要查,教育局年末责任书验收时要进行赋分。各校要按照扫盲对象、包教教师、统编教材、保学措施、脱盲期限五到位要求签好包教保学合同(已签的不再重签,未签的在3月末签完),对今年的脱盲人员(未脱盲人员)的作业、测试卷,教师的教案等及时装订归档,以迎接省市对扫盲工作的评估。
4、各校要依据教育局《2008年的扫盲工作计划》及本乡校实际情况,制定本扫盲工作计划,根据签定的包教保学合同列出扫盲人员名单,先宣传动员,然后,向文盲人员下达参加《扫盲学习通知单》,明确学习时间、地点、教学人员、测试时间、奖惩办法等。
5、加强对扫盲工作的管理。各校要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加强督促和检查,切实保证扫盲工作落到实处。各校要发动本校学生积极参加当地的扫盲助学活动,把参加扫盲助学活动作为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内容之一。加强对扫盲工作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
二、加强领导,进一步提高对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工作的认识,采取有效措施,确保工作取得实效。
6、各校要克服扫盲可以松口气的思想,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在政府统一部署下,继续实行“双线”承包责任制,把扫盲任务作为考核单位负责人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层层落实扫盲工作责任。各学校要责无旁贷地负责组织制定扫盲规划和实施办法,协调与有关部门的联系,进行经常性督促检查,对扫盲工作进行评估验收。
7、进一步健全扫盲网络,建立相应机构,确立工作职责,实行专人负责,把扫盲工作作为一项正常的、经常性的工作抓紧抓好。乡镇中小学校要切实承担起扫盲工作的责任,做好文盲人口核对、登记造册工作,制定实施扫盲对象的脱盲计划。要鼓励中小学教师和在校学生积极投身扫盲工作,把教师参加扫盲工作的成绩作为评优选优的依据,把在校学生参加扫盲活动作为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之一,纳入学校计划。每个行政村要配备一名扫盲辅导员,负责文盲人口档案的管理,扫盲计划的落实等工作。
8、对新增加的有学习能力的青年文盲,要制定脱盲验收计划,在年末通过考试验收保证全面脱盲。脱盲后要使脱盲人员普遍接受继续教育,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校的作用,制订具体措施,在青壮年脱盲学员中开展各种形式的阅读训练、适用技术培训及各类专项教育活动,整体推进扫盲工作向更高水平发展。用好《初等文化技术课本》和《初等文化技术读本》
9、各学校的领导要进一步提高对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工作的认识,继续坚持扫盲在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地位不变,工作机构不撤,干部教师队伍不散,人员经费不减,工作不停的“五不”方针,增强抓好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工作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振奋精神,克服松懈情绪,采取有利措施,解决扫盲和扫盲后继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提。
2008年扫盲工作月份安排
2月
各校制定扫盲工作计划。
3月
1、各校扫盲教师备课,组织学习。
2、各校上报1986-1990年出生文盲登记表及出生文盲统计表。
3、各小学结合教育局2008年扫盲工作计划制定相关组织制度。
4月
各校扫盲教师备课,组织学习。
5月
各校扫盲教师备课,组织学习。
6月
各校扫盲教师备课,组织学习。
7月
各校组织学生参加扫盲助学活动。
8月
1、各校扫盲教师备课,组织学习。
2、迎接省、市对扫盲工作的督导评估。
9月
各校扫盲教师备课,组织学习。
10月
各校扫盲教师备课,组织学习。
11月
各校组织学生参加扫盲助学活动。
12月
1、各校组织测试,确定脱盲人员,材料归档,上报脱盲人员名单。
2、教育局对扫盲工作检查评估。
3、各校上报扫盲工作总结。
第五篇:龙文区工商局
龙文区工商局
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为了切实履行流通领域食品质量监督管理职责,强化食品安全和市场监管工作,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快速反应机制,有效应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确保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得到及时有效处置,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稳定,根据上级文件的有关规定,结合我区实际,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对人体健康和人身安全造成严重危害或者具有潜在严重危害的重大食物中毒事故;食用感染疫病的动植物及其产品引发或可能引发重大食源性疾患,食用被污染的食品引发或可能引发严重的传染病爆发与流行,以及食品含有毒、有害物质或在生产、流通、消费等过程中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被人恶意投毒,引发或可能引发严重食源性疾患的其他事件。
凡在本辖区内流通环节发生的食品安全突发性事件,依据本预案处理。
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的组织领导
1、区局成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由区局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副组长,办公室、行政执法股、检查大队、法制股、各工商所负责人为小组成员。负责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
1组织指挥协调工作。处置领导小组下设应急指挥部、现场处置组、机动备勤组,负责组织指挥处置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有关事宜。
2、应急指挥部设在办公室,由局长任总指挥,办公室主任任副总指挥,行政执法股、检查大队、消委会工作人员为小组成员。负责执行市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的指令,组织、协调全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收集、汇总、上报、发布全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信息;统一调度全局执法人员和执法车辆;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3、现场处置组设在行政执法股,由分管副局长任组长,行政执法股长、工商所长任副组长,行政执法股、检查大队、消委会、各工商所工作人员为小组成员。负责现场调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发生的原因、经过、现状,协助有关部门现场处置,采取有效措施,迅速控制事态蔓延;收集相关证据,采取必要的强制措施,封存并妥善保管涉嫌不合格食品,提取样品送检,做好案件查处或案件移交工作;组织各工商所对食品安全突发事件中涉嫌不合格食品进行排查,依据经营者进销货台帐迅速查明应查禁食品的来源和去向,督促经营者落实不合格食品退市及召回制度,及时发布消费警示;完成领导小组交办的其它工作。
4、机动备勤组设在检查大队,由分管副局长任组长,检查大队长任副组长,检查大队、消委会、各工商所12315投诉站工作人员为小组成员。按照处置领导小组的要求,集结所有备勤人员在指定地点待命,随时提供增援、联络、保障、协同等任务。
三、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级别和应急预案启动
(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的级别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按其影响大小和危害程度划分为一般性、重大、特大三个级别:
1、一般性突发事件:主要涉及全区发生的区域性、临时性食品安全问题,需对发生食品安全问题的部分区域的食品流通领域进行监控。
2、重大突发事件:主要涉及全区重大突发食品安全问题,需对全区已经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以及流通领域进行重点监控。
3、特大突发事件:主要涉及全区特别重大突发食品安全事件或重大食源性传染病疫情,需要对全区已经造成或可能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以及食品流通领域进行全面监控。
(二)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启动
1、在本辖区发生一般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需对部分区域进行监控的,启动区局应急预案。
2、在本区辖区发生重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需对全区已经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以及流通领域进行重点监控的,自动启动区局应急预案。
3、在本区辖区发生特大食品安全突发事件,需对全区已经造成食品安全问题的源头以及流通领域进行全面监控的,立即启动区局应急预案。
4、按区委、区政府和漳州市工商局的要求启动应急预案。
四、应急预案实施
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发生后,全局各部门要按照统一指挥、快速反应、协同配合的原则,立即启动本预案,迅速按各自职责开展工作。
1、在特大、重大突发事件状态下,实行“一把手”负责制,由区局负责组织指挥,全局各部门人员及执法车辆实行24小时备勤,以应对突发事件。在一般性突发事件状态下,实行分管领导和部门领导负责制,在接到应急通知后,必须在30分钟内到达指定位置,开展应急处置工作,并及时将有关信息报应急指挥部。
2、各工商所辖区内一旦发现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应当立即向当地党委、政府和区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报告,同时组织人员实施应急预案,并报告处置工作进展情况。发生重大、特大突发事件时,由区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在1小时内向区委、区政府和市工商局报告,同时向有关部门通报。
五、应急状态的解除
特大、重大突发事件状态的解除由区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决定。一般性突发事件状态的解除由突发事件发生地辖区工商所提出报区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批准。
紧急状态解除后各项工作恢复正常。
六、处置工作要求
1、各部门要高度重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把人民群
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增强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全力做好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工作。对在处置突发事件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因责任不落实、监管不到位、处置不得力、报送不及时、不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后果的,将追究有关负责人和监管人员的责任,情节严重的,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要加强组织协调,明确职责分工,强化责任意识,加强与有关部门的协调配合,做到“预警机制敏锐、信息反馈快捷、部门协作紧密、处置措施得力、事态监控有效、政府群众满意”,确保应急工作迅速顺利进行。
3、严格落实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报告制度,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控制、早解决,坚决杜绝迟报、瞒报、谎报食品安全突发事件。
4、在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机制启动期间,各工商所应准确收集、及时报送处置动态信息。对外宣传报道由应急指挥部收集汇总,经区局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处置领导小组审核后,报区委、区政府和市工商局。
5、要充分发挥12315申诉举报网络的作用,及时接受群众的咨询投诉,及时向有关部门通报、收集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动态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