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宁夏固原地区固原县2007年政府工作报告
政 府 工 作 报 告
—— 2007年11月19日在固原市原州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原州区代区长
吴万俊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五年工作回顾
五年来,在自治区、固原市党委、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下,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团结带领全区各族人民,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务实苦干,锐意进取,全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征程上迈出了新步伐。2007年,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6亿元,比2002
— 1 — 年翻了一番,年均递增15.8%,提前两年超额完成预期目标;地方财政收入3000万元,可比增长96%,年均增长19.2%;五年累计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8.8亿元,是前五年的4.4倍。
——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围绕农民增收,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采取政策扶持、规划引导、典型示范、龙头带动的办法,实施了“百村万户养牛致富工程”和马铃薯、特色种植(枸杞、葵花、蔬菜)、劳务产业培育壮大工程,建成马园蔬菜、老庄养牛等种养专业村(园区)178个,初步形成北部枸杞葵花、东部草畜林果、南部马铃薯、中部蔬菜的产业发展格局。按照新农村建设“20字”方针,结合区情实际,积极探索开展了新农村示范村建设。2007年全区畜禽饲养总量达168万个羊单位,马铃薯、特色经济作物、蔬菜分别达到71.3万亩、31.9万亩和7万亩,其中设施农业3.2万亩,农民人均劳务收入达到1000元。草畜、劳务等产业收入占农民总收入的85%,成为拉动农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主导产业。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粮食总产量在播种面积减少和干旱严重的情况下仍达到1.54亿公斤。预计2007年农业总产值、增加值分别达到11亿元、4.8亿元,比2002年增长1.3倍和83.5%。
——二三产业增势强劲。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思路,着力发展二三产业,县域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抢—— 抓机遇,克服资金不足、人才短缺等困难,建成设施完善、功能齐全的清水河省级工业园区,为工业经济发展搭建了平台。目前进园投产企业44家,园区工业产值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31%,聚集带动作用逐渐显现。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扶持壮大民营企业,稳步推进企业改制,加快老企业技改扩建,促使建材、酿酒等传统工业稳步发展,以马铃薯淀粉为主的农产品加工业迅速崛起,工业经济总量和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加快服务业发展,引导各种经济成分积极发展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扶持商贸流通企业扩大经营规模、提升服务档次,有力带动了第三产业发展。五年间共引进项目58个、资金2.65亿元,培育出年产值上千万元的骨干企业5家,创出了“金糜子”、“六盘雪”等自治区级知名品牌。2007年,区属工业预计完成总产值5.3亿元,实现增加值1.8亿元,分别比2002年增长96.3%和125%;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5.9亿元,较2002年增长89.3%,年均递增14.5%。
——基础设施建设再创佳绩。把项目作为拉动经济增长、改善基础设施的有效载体,五年来共落实基础建设项目249个、资金7.5亿元,集中力量实施了一批事关全局的重点工程。生态建设成效显著。全力推进退耕还林和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新造林90.5万亩,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2.7%;加大流域综合治理开发力度,治理小流域21
— 3 — 条315.4平方公里;全面实施封山禁牧,围栏封育草原80万亩,建设沼气池5760座,新建了银平公路、福银高速绿色通道,大峁梁生态建设示范基地,茹河一期水土保持和庙台流域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生态工程,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取得实效。完成固海扬黄扩灌工程,新增水浇地12万亩。加固沈河等病险水库7座,修建高标准梯田33.7万亩;大力实施农村安全饮水项目,7.2万人告别饮水困难;经过不懈努力,投资1.76亿元、惠及东部山区11.7万人的东部饮水工程开工建设。交通道路建设快速发展。福银高速公路原州段即将全线贯通,固原支线机场开工建设;着力改善农村交通状况,新建油路12条298公里、砂砾路47条673公里、漫水桥涵36座,初步形成“三纵七横”的道路交通网络,实现了乡乡通油路、村村基本通公路的目标。城镇建设稳步推进。协助固原市完成了一批街巷改造工程;实施以乡镇办公楼为主的基层政权建设项目,有效改善了基层办公条件;基本完成了小城镇建设规划,对张易、黑城等集镇街道、供排水管网进行硬化改造,兴建马铃薯综合批发市场,完成彭堡、寨科等农贸市场建设;创新投入机制,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多方筹集资金9000万元,实施三营、七营镇区建设,完成街区道路硬化、供排水、市场等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加强城镇管理,小城镇呈现出街道亮丽、产业兴旺、经济繁—— 荣的新气象。
——社会各项事业全面进步。以“两基”攻坚为重点,积极推进教育改革,着力改善办学条件,投入资金2.3亿元,新改扩建五中、六中、六小等中小学校201所;率先在宁夏实现了远程教育“三种模式”校校通,中高考成绩连续多年位居全市第一;“两基”工作顺利通过自治区人民政府验收。严密防控、果断处置,夺取了抗击“非典”的全面胜利;完成14个乡镇卫生院扩建和区医院医技楼、精神病院住院部建设,率先在自治区实现了村村有卫生室目标;药品配送率达到81.5%,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88.7%,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初步解决。以优化人口环境、促进协调发展为目标,建立完善“三级承包”责任制和利益导向机制,扎实推进“少生快富”工程和“一无”乡镇创建活动,计划生育率提高到87%,人口出生率下降到16.4‰;全国“少生快富”现场会在我区召开,“少生快富”扶贫模式被全国推广,获得全国“少生快富工程先进县”称号。深化科技推广体系改革,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开展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建成信息服务点138个,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39%。广泛开展 “三下乡”、“四进社区”、“篮球进村”等活动,实现了广播电视“村村通”,城乡文化日益繁荣,荣获全国“文物工作先进县”和“农村电影先进典型”称号。加强财税工作,实行积极的财
— 5 — 税政策,推进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支付和以“乡财县管”为主的财政体制改革,对历年形成的乡镇债务全部予以化解,保证了基层政权平稳运行。坚持依法统计,完成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第二次农业普查和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开展机关事业单位清理整顿,实现了编制实名制管理。国防动员、人民武装工作走在全市前列,2003年获得自治区“双拥模范县”称号。防震减灾工作全面加强,档案、史志、老龄、青年、妇女儿童、残疾人保障等工作取得新成效。
——人民生活显著改善。从推进扶贫开发、完善保障救助体系入手,着力改善民生,提高群众生活质量。坚持“一体两翼”扶贫方针,五年共落实各类扶贫资金3.68亿元,认真实施了千村扶贫开发工程,第一批26个整村推进村建设顺利完成,第二批38个整村推进村建设全面启动,累计减少贫困人口15.8万人,贫困面下降41个百分点。全面落实各项惠民政策,五年间全区农民人均获得政策性收入1640元。实施农村危窑危房改造工程,4700户2万余名困难群众迁入新居。农村电网改造全面完成,实现了城乡同网同价。落实城乡低保救助和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发放各类救助资金9692万元,使城乡特困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切实保障,有效减少了因病致贫现象。离退休人员养老金和下岗职工失业保险金得到足额发放,职工养—— 老、失业、医疗保险和住房公积金制度覆盖面达到100%。千方百计扩大就业渠道,帮助1.35万人实现就业和再就业。预计2007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250元,比2002年增加901元,增长67%,年均增长10.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294元,比2002年增长93%,年均增长14%。群众居住条件大为改善,现代通讯、交通等高档消费品进入千家万户,群众饮食结构更加科学合理,人民生活逐渐向小康迈进。
——民主法制建设进一步加强。“四五”普法圆满完成,“五五”普法全面启动,法律“七进”活动深入开展。积极推行政务公开,强化审计监督和行政监督,依法行政水平显著提高。加强政府效能建设和廉政建设,规范政府采购和工程招投标程序,清理行政审批事项,开通政府信息网站,办事效率不断提高。自觉接受人大和政协的监督,五年来共办理人大议案36件、代表意见建议259条、政协提案110件。深入贯彻《信访条例》,狠抓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有效化解了各类社会矛盾。扎实开展“平安原州”创建活动,构筑打防结合的治安防控体系,社会治安明显好转。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大重点行业和单位安全专项整治,重大事故逐年下降。依法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少数民族聚集地区经济社会事业不断发展,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局面得以巩固。
— 7 — 五年的奋斗,五年的探索,积累了经验,增强了信心。实践启示我们:要推进新发展、实现新跨越,必须突出发展这一主题。五年来,我们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始终用发展的办法破解前进中的问题,抢抓机遇,加快发展,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使全区经济得到了较快发展。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在工作实践中,我们不断深化对区情的认识,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创新思维、大胆实践,催生了“221”和“135”发展思路,谋发展、求突破,走出了一条具有本区特色的发展路子。必须坚持项目带动战略。我们牢固树立“抓项目就是抓发展”意识,争取并实施了一批事关全局发展的重大项目,城乡基础设施得到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得以提升,进一步增强了发展后劲。必须坚持执政为民的宗旨。我们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为政之本。以人为本,认真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的实际问题,使广大群众在改革发展中得到了更多的实惠,有力地维护和实现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必须坚持改革,增强服务意识。我们以建设服务型政府为目标,不断加强作风建设,坚持改革,创新机制,形成了锲而不舍、求真务实、善抓落实的良好作风,在又好又快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过去的五年,我们遇到了“非典”、禽流感和持续干旱等困难和挑战,全区上下一心,攻坚克难,在应对困难和—— 挑战中顺利完成了撤县设区、区划调整、撤乡并镇、农村税费改革等重大工作。这五年,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最快、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的五年,也是城乡面貌变化最大、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五年。成绩的取得,得益于上级党委、政府和区委的正确领导,得益于区人大、政协的有效监督和大力支持,得益于历届班子打下的良好基础以及老同志的关心支持,得益于全区各族人民团结奋斗、干事创业的伟大实践,也是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及驻原解放军、武警部队,自治区、固原市驻原各单位共同参与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所有为原州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贡献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五年的成就鼓舞人心、催人奋进。但是,我们也清醒地看到,发展道路上机遇和挑战并存,不进则退,当前我区经济社会发展仍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一是农业产业规模小,产业化程度低,抗灾能力弱,农民增收长效机制还不够完善;二是工业经济发展仍显缓慢,市场竞争能力不强,还不足以成为区域经济的重要支撑;三是固定资产投资乏力,信贷投入规模不大,缺少大项目的支撑和带动,经济发展后劲不足;四是经济结构不合理,区域发展不够协调,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不同程度的存在,还远不能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五是干部思想解放不够,机关工作效
— 9 — 率和发展环境有待提高和优化;干部队伍缺乏年轻、新鲜血液,活力不足等。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政府将高度重视,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
今后五年主要任务
未来五年是我区加快发展,为跨越式发展打好基础的关键五年。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紧紧围绕“135”发展思路,牢固树立“争先进位”意识,深入实施“生态立区、科教兴区、产业富区、改善民生、和谐发展”的方略,凝心聚力、务实高效,坚持三次产业联动发展,努力提升工业经济,着力发展现代农业,倾力打造商贸大区,全力提高城市管理水平,力争在农民增收、财政增长、生态改善、和谐社会建设上实现新突破,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主要奋斗目标是:到2012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52亿元,年均增长15%;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0亿元,年均增长20%;地方财政收入达到6500万元,年均可比增长13.8%;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3300元,年均增长8%以上;——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700元,年均增长7.4%;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11.5‰以内;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
要实现上述目标,必须在以下四个方面下功夫、求突破:
一、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新农村建设
围绕农民增收这一核心,突出设施农业和特色产业两个重点,着力实施好“七大工程”。一是实施设施农业建设工程。以设施农业为突破口,强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在北部河谷川道区大力发展设施蔬菜、设施园艺和设施花卉;在南部阴湿区和近郊发展拱棚蔬菜;在东部山区集中发展设施养殖和旱作节水农业。到2012年,全区设施农业发展到15万亩,其中千亩以上设施农业园区达到10个,把我区建成宁南山区种植面积最大、科技含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的设施农业基地县(区)。二是实施特色产业提升工程。优化产业布局,突出地域特色,狠抓基地建设,加快形成“一乡一特、一村一品”的产业格局。强化科技服务,壮大龙头企业,促进特色产业扩量、提质、增效。到2012年,全区畜禽饲养总量达到230万个羊单位,马铃薯、特色经济作物、蔬菜面积分别达到80万亩、50万亩和15万亩,把我区建成西北最大的优质食用葵基地,宁南山区最大的草畜、枸杞、蔬菜基地和种薯繁育基地。三是实施
— 11 — 生态环境治理工程。围绕大六盘生态经济圈建设,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营造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和生态经济兼用林,实施天然林保护,建设农田林网,新造林25万亩。以大红沟、杨达沟、峁头沟、茹河、西川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为重点,治理小流域16条200平方公里。建设沼气池7000个,配置太阳灶3万台。到2012年,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6%。四是实施农业基础设施改造工程。开工建设石景河、大红沟等水库10座,加固改造陈家沟等病险水库15座,完成扬黄灌区人畜饮水及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政策,实施“沃土工程”,全面推广“测土配方施肥”和农机社会化服务。到2012年,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14万亩,新修基本农田28.5万亩,农机化率提高到45%。五是实施农村信息化建设工程。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企业参与机制,加快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推进信息、通讯等向山区农村延伸,提高信息技术在生产、加工和流通领域的应用程度。到2012年,电话入户率提高到60%,行政村村村通宽带。六是实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程。重点抓好农村初、高中毕业生的技能培训、农民转业转岗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把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通过加强基地建设、维权服务,壮大中介组织,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步伐,达到减少农民、富裕农民的目的。到2012年,输出劳务11万人,创收5亿元。七是实—— 施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完成所有村庄建设规划,严格按规划进行村庄建设,有目的地建设中心村。积极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和生态文明村创建活动,重点抓好村庄绿化、道路硬化、房屋改造、能源沼气、人畜饮水、文化娱乐设施配套和环境卫生清扫等工作,让群众走上平坦路、喝上干净水、用上清洁气、住上砖瓦房。
二、以招商引资带动二三产业发展
立足优势,挖掘潜力,突出特色,扩大规模,强工业、兴三产。一是提高招商引资成效。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业经济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建立“政策引商、环境招商、服务安商”的工作机制,加大政策落实和投资环境整治力度,加强社会诚信和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努力营造优惠透明的政策环境,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规范严明的法制环境和诚信文明的人文环境,用良好的投资“软环境”弥补“硬环境”的不足。紧盯目标,强化责任,主动出击,以情招商,以商招商,促进区域交流协作,把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和管理经验引入我区。到2012年,力争引进几家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新项目,年均引进资金2亿元。二是大力发展园区经济。完善基础设施,强化服务管理,积极争取开工建设清水河工业园区二期工程,扩大规模,提升档次,不断增强聚集能力和承载能力,努力把清水河工业园区建设成承接产业转移、推动经济增
— 13 — 长的发展平台。整合生产要素,加快三营清真牛羊肉、七营枸杞加工和黑城建材等工业小区建设,着力打造各具特色的产业集群。到2012年,力争园区工业产值占到全区工业总产值的50%以上。三是加快企业改制和产业升级。放手发展民营经济,采取引资嫁接、资产重组、租赁承包、参股兼并等方式,鼓励、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国有、集体企业改制,解决资金短缺、机制不活等问题。加大技术指导和资金投入,推进酿酒、铸造、建材等传统产业升级和产品更新换代。加快新工艺、新技术的研发和引进,淘汰落后生产能力,促进企业节能减排,发展循环经济。依托区位和产业优势,以信息化推进工业化,坚定不移地走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的工业发展之路,大力兴办清真牛羊肉、马铃薯淀粉、枸杞、蔬菜等农副产品加工业,争取五年内培育出2-3家产值过亿元的企业、3-5个自治区名牌产品。到2012年,全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2亿元,增加值达到3.5亿元,年均分别增长15%和14%。四是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结合市区改造和小城镇建设,加快三营清真牛羊肉、货运,张易建材和七营枸杞等专业市场建设。启动建设马铃薯综合市场二期工程,使之成为集收购、贮藏、销售于一体的西北最大的马铃薯集散窗口和交易中心。加快发展物流配送、连锁超市等新型业态,大力发展信息通讯、社区服务等现代服务业,把我区建设成特色鲜明、机制灵活、—— 功能完备、网络畅通的宁南商贸中心和仓储物流中心。积极发展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文化旅游,引导群众发展“农家乐”乡村游和民族风情游,以旅游业的大发展带动运输、餐饮、住宿等传统服务业的大发展。到2012年,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8亿元,年均递增12%。
三、以项目建设推进基础设施改善
把项目建设作为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创新项目工作机制,紧扣发展重点选项目,紧盯国家资金投向争项目。建立健全项目工作考核机制和运行管理机制,一个项目一名领导负责,一套班子专抓,确保项目争取和建设进度,提高项目管理水平,真正把项目工程建成放心工程、德政工程。今后五年要突出抓好以下重点:一是加强小城镇建设。实施“以城带乡”战略,加快张易、黑城、寨科等中心集镇建设步伐,完善道路、供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专业市场、特色街区,加强城镇管理,增强综合承载功能,吸纳更多的农民进城创业。到2012年,基本形成以市区为中心,七营、三营、张易、寨科等为网络的城镇建设框架,城市化率达到40%。二是加强道路建设。以等级公路和“通达工程”为重点,延伸“三纵七横”道路网络,改造砂砾路,扩大柏油路,加强养护和监管,提高道路等级标准和通行保障能力。完成臭水沟至里沟等216公里三级油路、河川至康沟等421公里砂砾路、五营等20座漫水桥、黑城等6
— 15 — 个乡镇客运站建设。到2012年,干线公路油路铺装率达到95%,100%的行政村通等级公路,75%的行政村通油路。三是加强人饮工程建设。以保障农村饮水安全为目标,完成东部、扬黄灌区人畜饮水工程,争取启动实施西部饮水工程。到2012年,从根本上解决我区20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四是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争取资金,整合教育资源,重点改造提升中小学校,建设区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和实训基地。改扩建疾病控制中心、妇幼保健所、卫生监督所,完成区计划生育服务站和乡镇计生站、文化站及5个社区活动中心建设。到2012年,乡乡有标准的计生服务站、文化站,社区有综合性活动中心,基层服务能力明显提高。
四、以改善民生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充分利用国家投入,积极争取社会帮扶,创新投入机制,全力抓好重点贫困村扶贫开发工作,努力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人口收入。把东部山区作为扶贫开发的重点,积极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社会事业,大力发展草畜、劳务、马铃薯产业和以秋覆膜为主的旱作节水农业。推广“上黄经验”,发展经果林,加快生态建设,做好生态移民搬迁,促进区域协调可持续发展。到2012年,力争使东部山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翻一番,全区贫困面下降到5%。坚持教育优先发展,优化教育布局结构,促进义务教—— 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重视学前教育,关心特殊教育,加强学校管理和教师队伍建设。到2012年,城区及川区乡镇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高中在校生占高中阶段在校生的50%,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7年,进入自治区教育强县(区)行列。加强基层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实行科技承包,推进科技入户、入园、入企。到2012年,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提高到45%。完善公共卫生服务和重大疾病防控体系,发展农村及社区卫生,扎实开展农民健康教育活动,加强药品配送和农村合作医疗。到2012年,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100%。完善利益导向机制,拓宽计生优质服务内容,着力提升“少生快富”工程和“一无”乡镇创建水平,促进人口环境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协调。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积极培育文化产业。加强“文化大院”和文化示范户建设,发展民间文艺演出团体,搞好广场文艺演出,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村、进社区和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不断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增强全民体质。关心弱势群体,完善以养老、失业、医疗、工伤、生育保险等为主的社会保障体系,实现城乡低保对象应保尽保。落实就业和再就业优惠政策,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规模,实现“零就业”家庭就业。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
— 17 — 理,落实信访和安全生产责任制,搞好民族宗教事务管理工作,维护社会稳定。依法加强村(居)民自治组织管理,提高群众学法、用法、守法意识。探索建立人才补充、管理、运行机制,创新人才成长环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2008年的主要工作
2008年是本届政府的开局之年,我们一定要在区委的领导下,增强加快发展的决心和信心,以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更加扎实的工作作风,尽心竭力做好打基础、利长远的工作,为实现跨越式发展开好头、起好步。主要目标是: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0亿元,增长15%;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4亿元,增长9%;实现地方财政收入3400万元,可比增长12.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000元,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80元,增长10%;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出生率控制在16.4‰以内。
要完成2008年的目标任务,必须抓好以下工作:
一、全面加强农业农村工作
一是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采取以奖代补、金融扶持、部门帮扶、企业参与的形式,完善扩大马园、三营、庙湾、—— 七营四个设施农业园区,新建徐河、二营、中河、吴磨、姚堡、什里、闫关七个设施农业园区,抓好新技术、新品种推广、信贷协调、水电路配套等工作,建设日光温室5000亩、移动拱棚1.2万亩、网室枸杞2.5万亩,实施秋覆膜5万亩。二是着力壮大特色产业。大力发展草畜产业,改良畜禽品种,抓好饲草调制和动物疫病防控,扩大养殖规模,加快出栏周转。继续抓好“百村万户养牛致富工程”,发展养牛专业村20个,畜禽饲养总量达到180万个羊单位。提升脱毒种薯组培繁育能力,抓好张易、中河种薯繁育和寨科、张易、清河鲜薯贮藏外销基地建设,推广优质品种和覆膜栽培等高产技术,扩大机播机收和定单种植范围,种植马铃薯70万亩。建立无公害冷凉型蔬菜基地,发展蔬菜10万亩。结合退耕还林后续产业开发,实施枸杞南移、林果东进,特色种植规模扩大到37万亩,其中葵花20万亩、枸杞10万亩(新栽植2万亩)、经果林3.5万亩。抓紧张易马铃薯、七营枸杞、黑城葵花等产品认证工作。三是全力打造劳务产业。发展壮大劳务中介组织和经纪人队伍,搞好“春季沿海、夏季区内、秋季进疆”等万人输出大行动,在巩固原有基地的基础上,新建劳务基地18个,稳定输出务工人员8.8万人,创收3.7亿元。四是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多渠道争取扶贫资金,加大投入力度,着力抓好“整村推进”、“产业开发”、“转移培训”三大工程,— 19 — 实施好整村推进示范县综合扶贫项目,年底使第二批38个整村推进村整体达到“五通三有”和“六个一”标准,实现稳定解决温饱的目标,全年减少贫困人口2万人,贫困面控制在10%以内。五是搞好新农村示范建设。集中力量,捆绑项目,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20个村开展新农村示范建设,突出抓好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村容村貌整治、农民素质提升、基层民主建设等各项工作。
二、加快发展二三产业
以市场为导向,以园区为平台,以招商为动力,推动二、三产业在扩量提质上有新的突破。一是优化园区发展环境。加强园区管理,提高服务水平,实行承诺服务和“一站式”服务。围绕土地清理整顿“圈而不建、建而不用”的企业,督促已建项目尽快投产达效,促使协议项目早日落地建设。及早谋划,完成园区二期工程前期准备工作。依托资源及产业优势,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年内新引进项目6个,完成现有企业合作嫁接项目4个,引进资金2亿元以上,培育产值达千万元工业企业6家,园区工业总产值达到1.85亿元,实现税收150万元以上。二是提升工业运行质量。落实优惠政策,建立信用平台,开展银政、银企合作,增加信贷规模,共促诚信建设。推进炭山煤矿21万吨原煤、北海生物化工、同创光大枸杞等项目建设,加大源通环保、建祥混凝土等重点企业技改扩建力度,继续—— 加快企业改制步伐。采取领导驻点协调、银行授信支持、专家科技联姻等措施,帮助马铃薯淀粉、枸杞等农副产品加工企业走联合和规模经营之路,提高发展水平。年内区属工业完成总产值6亿元、增加值2亿元,分别增长13%和11%。三是挖掘三产增长潜力。实施全民创业工程,鼓励各种社会组织、各类人士创业致富。广泛吸纳社会资金,在城区和集镇发展服务业。继续实施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改造建设23个乡村“农家店”。引导居民发展社区服务,兴办信息咨询、餐饮娱乐、托幼养老等服务实体。积极发展中介服务、金融、保险、策划等现代服务业。围绕须弥山景区开发、农耕文化博物馆建设及民俗文化,大力发展旅游经济。年内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18.6亿元,增长16.8%。
三、狠抓基础设施建设
坚持项目带动,确保已落实项目高质量、高速度推进。生态建设:实施荒山造林3万亩、退耕还林补植补栽33.8万亩,搞好高速公路黑城至七营段22公里绿化;全面完成茹河二期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农发二期开城项目区续建任务,加快刘店、西川流域综合治理,治理流域11条40平方公里,建设中川等23座骨干坝、小湾等18 座淤地坝;新建“一池三改”沼气池2400座。农田水利:加快东部饮水工程建设进度,年内完成主体工程;开工建设扬黄灌区
— 21 — 人畜饮水及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加固改造陈家沟等3座病险水库,建成黑城六窑等4处人畜饮水工程,实施好上店子、康沟、二营水库灌区节水改造项目和土地整理项目;积极组织群众开展农田水利建设大会战,新修基本农田5.7万亩。道路交通:修建三营至寨科等三级油路5条98公里、张堡至学梁等四级砂砾路11条110公里,建成五营等3座漫水桥、黑城等3个四级客运站。市场贸易: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完成马铃薯综合批发市场铁路延伸线、信息检测中心、1万平方米气调库建设,力争一期工程年内投入使用;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开工建设三营清真牛羊肉市场。公共设施:完成区医院门诊楼、火车头希望小学、三营和黑城中学宿舍楼、逸挥中学综合楼、西北农耕文化博物馆、区计划生育服务站等建设,实施好须弥山石窟环境综合整治等一批项目,建成炭山等9个乡镇文化活动中心、河川寨洼等6个村级活动室、张易等6个乡镇计生服务站,争取改造社区3个。
四、繁荣社会各项事业
继续落实“三免一补”政策,完善和强化各项责任措施,加大控辍保学力度,巩固提高“两基”成果,确保“两基”工作顺利通过国家评估验收;完成高中教育向城市集中,一个乡镇办好一所初级中学;切实抓好职业教育,力争上不了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和上不了大学的高中毕业生—— 都能接受职业教育,培训初高中毕业生及农民1万人(次)。继续完善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加强农村卫生执法体系建设,提高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积极开展“医院管理年”活动,提高服务水平;落实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帮扶计划;全面开展农民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行动,建立农民基本健康档案,农民健康教育培训覆盖面达到95%以上;扎实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0%以上。全面落实计划生育奖励扶助政策,大力实施“少生快富”工程,积极推进“计划生育村民自治”,继续推进“一无”乡镇创建活动,年内完成“少生快富”1230户,计划生育率达到87%以上,所有乡镇达到“一无”标准。整合科技、教育、文化等涉农信息资源,建成14个乡镇信息服务站和229个行政村信息服务点,实施好国家科技示范县(区)及三营省级设施农业科技示范基地项目;深入实施科技入户工程、“百万农民培训工程”和“阳光工程”,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广泛开展“迎奥运”全民健身系列活动,积极争取文化设施项目,促进节庆、广场、社区、农村文化建设,抓好农村电影放映“2131”工程,繁荣文化体育事业。实行积极的财税政策,加强税收征管和国有资产管理。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工作。继续深化人事制度改革,重视青年工作,维护妇女儿童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关心支持残疾人事业发展。抓好国防教育、双拥优抚、防震减灾等各项工
— 23 — 作。
五、加强民主法制和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深入开展“五五”普法,不断提高全民法制意识。巩固“平安原州”创建成果,加强城市报警与监控系统建设,提高防控能力,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提高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水平。依法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维护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的良好局面。大力实施放心食品工程,加大重点领域安全生产监管力度,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畅通信访渠道,妥善解决群众合理诉求。认真落实就业和再就业优惠政策,年内新增城镇就业1680人,其中“4050”等特困人员就业210人。继续积极稳妥地开展合村并组工作,提高村级干部待遇。扩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确保各类保障资金及时发放。进一步完善城乡救助体系,做好城市低保工作,全面启动农村低保制度,提高城乡医疗救助标准。“爱老敬老”,关心五保老人的生活。争取改造农村危窑危房1500户。搞好“整治城乡环境、迎接五十大庆”专项行动,切实提高城乡人居环境质量。广泛开展和谐村庄、和谐社区、和谐家庭创建活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明是非、讲文明、重诚信的良好风尚。
—— 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围绕建设学习型、法制型、服务型、责任型、廉洁型政府的目标,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打造“高诚信、零障碍、低成本、高效率”的政务环境。
一、振奋精神状态,提高创造力。从领导做起,率先垂范,以身作则,以良好的精神状态和高昂的气势,最大限度地激发出全区人民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鼓励创新,鼓励进取,努力营造崇尚创新、创造、创业的社会氛围。自觉置身发展大局中找准自己所处的方位,找准存在的差距,瞄准赶超的目标,坚持用发展的思路、改革的办法、市场经济的手段,不断解决经济社会中深层次的矛盾和问题,一步一个脚印地把加快发展的工作推向新阶段。
二、坚持依法行政,提高公信力。以建立法制政府为目标,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切实提高政府管理社会事务的能力。加强公务员队伍建设,严格市场准入和执业资格制度,减少和规范行政审批事项,提高行政执法水平。坚持从严治政,大力纠正部门和行业不正之风,加强对工程建设、资源开发、医药购销、教育收费、行政许可、政府采购等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部位的监督管理,从源头上预防和治
— 25 — 理腐败。增强法制观念,讲规矩、讲程序、讲诚信,严格按照《政府规则》办事,进一步规范政务行为。主动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办理人大议案和政协提案,落实重大事项公示、听政、咨询制度,把政府工作置于人民群众的监督之下。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自觉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严厉查处各类违法违纪案件,以实际行动取信于民。
三、创新工作机制,提高推动力。建立完善重点工作推进机制,细化工作目标,层层分解任务,明确完成时限,做到指向明确、措施具体、推进有序。加强政府效能建设,全面推行岗位责任制、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和责任追究制,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和落实效果。建立“有所为”的激励机制、“不敢为”的惩戒机制、“不能为”的防范机制;实行“有部署就要跟踪问效”的效能督查机制、规范实用的监督考核机制,用良好的机制和完善的规章制度来管人管事、奖优罚劣。加强班子团结,坚持发扬民主,形成决策之前深入调研、决策之中充分酝酿、决策之后立即贯彻的良好决策执行机制,努力开创攻坚克难、提速增效、加快发展的新局面。
四、转变工作作风,提高执行力。加强政策学习和理论研究,增强执行政策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做到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精减文件,压缩会议,切实转变文风会风。大—— 兴调研之风,准确把握群众的思想脉搏,诚心诚意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谋利益。要求各级干部切实增强责任意识,把抓落实作为最大的政治,发扬踏石有印、抓铁留痕的精神,大力弘扬雷厉风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说了就算、定了就干、干就干好,切实把嘴上说的、纸上写的、会上定的,变为具体的行动和实际的效果。部门、乡镇要按照“抓重点、解难点、出亮点”的要求,把各自的工作放在发展大局中去定位、去谋划、去推进,与高的比绩效,与快的比速度,与强的比精神,与好的比后劲,形成你追我赶、竞相发展的强大气势,使我区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年年有进步,三年上台阶,五年大发展。
各位代表,今后五年,是我区经济社会发展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五年。美好远景召唤着我们,宏伟目标激励着我们。让我们携起手来,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区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区人大、政协的监督支持下,紧紧依靠广大人民群众,进一步振奋精神,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扎实工作,为把我区打造成“人类生存精神的高地、宁南干事创业的热土”,为实现跨越式发展而努力奋斗!
第二篇:关于宁夏银南以及固原地区各市客运车辆情况调查汇报[定稿]
关于宁夏银南以及固原地区各市客运车辆
情况调查汇报
根据公司文件要求,此次银南地区以及固原地区的调研工作由梁伟宁、孙小光共同完成,我们分别对银南地区的中卫市、中宁县、青铜峡市、吴忠市以及固原市做了客运车辆情况调查,现将各个地区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中卫市:中卫市主要的客运运输公司为:宁夏中卫县交通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的运输业务辐射宁夏区内外,集班线客运、农村客运、出租客运、汽车修理、客运服务为一体的民营企业集团。公司现有农村客运线路18条,农村旅游线路1条,农村客运车辆45辆,日发班次119个。公司地址:中卫市中卫汽车站;企业性质为民营企业,公司的车辆是司机购买并进行营运,只给公司交管理费;油品由各个车辆的司机自行采购,该集团公司的修理厂分六个组,每个都是承包给个人,六个组就是六个修理厂,修理厂之间没有联系,司机根据个人与修理厂的关系自行修理 ;目前公司的负责人为马荣富,电话:***;该公司共有车辆140余辆,车型有万达轻型客车、川马客车、尼奥普兰、宇通、安凯等客车,车型比较杂乱;车辆除每季度进行二级维护以为,其余由司机自行选择修理厂维修和更换润滑油,目前使用的主要润滑油品牌是昆仑天鸿或天力的CD级、CF-4级中桶或小包装,也有很多用美孚润滑油的,换油周期越40天左右(行驶7000-9000公里)。
二、中宁县:中宁县共有五家主要的客运运输公司,其中金鑫公共交通有限公司为城市客运公交,中宁县公共交通公司有一部分为城市客运公交,另外三家(中宁县天龙汽车运输有限公司、中宁县金牛汽车运输有限公司、宁夏逸顺达汽车运输有限公司)为发往中宁周边地区的农村客运以及长途客运公司。
1、金鑫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该公司为中宁县的城市公交运输;公司地址:中宁县城西街;电话:0953-5026588;企业性质属于民营企业,公司的车辆是公司统一购买,然后由司机承包线路进行营运;油品由各个车辆的司机自行采购,没有统一的要求;目前公司的负责人为杨登禄,电话:***;该公司共有车辆17辆,全部为中巴形式的城市公交;车型多为牡丹轻型客车;车辆除每季度进行二级维护以为,其余由司机自行选择修理厂维修和更换润滑油,目前使用的主要润滑油品牌是昆仑天鸿CD级中桶或小包装,换油周期越40天左右(行驶7000-9000公里)。
2、中宁县公共交通公司:该公司市内公共交通客运服务、运输服务;公司地址:中宁县新堡街;电话:0953-5790093企业性质属于民营企业,公司的车辆是司机购买并进行营运,只给公司交管理费;油品由各个车辆的司机自行采购,没有统一的要求;目前公司的负责人为田兴忠,电话:***;该公司共有车辆40余辆,车型有牡丹轻型客车、新凯轻型客车、宇通、亚星等客车,车型比较杂乱;车辆由司机自行选择修理厂维修和更换润滑油,目前使用的主要润滑油品牌是昆仑天鸿CD级、CF-4级中桶或小包装,换油周期越40天
左右(行驶7000-9000公里)。
3、中宁县天龙汽车运输有限公司:该公司是中宁县主要的客运公司,主要是进行中宁县周边地区客运运输;公司地址:中宁县城北街;企业性质属于民营企业,公司的车辆是司机购买并进行营运,只给公司交管理费;油品由各个车辆的司机自行采购,没有统一的要求;目前公司的负责人为冯慧,电话:***;该公司共有车辆约140辆,车型有牡丹轻型客车、新凯轻型客车、宇通、安凯、金龙、亚星等客车,车型比较杂乱,主要进行长途营运以及农村客运;车辆由司机自行选择修理厂维修和更换润滑油,换什么油品多数为换油中心或是修理厂推荐,司机很少有要求品牌的;目前使用的主要润滑油品牌是昆仑天鸿CF-4级、CD级中桶或小包装,有部分车换的是美孚、统一润滑油,换油周期越40天左右(行驶7000-9000公里)。
4、中宁县金牛汽车运输有限公司:该公司进行中宁县周边地区客运运输;公司地址:中宁县汽车站;企业性质属于民营企业,公司的车辆是司机购买并进行营运,只给公司交管理费;油品由各个车辆的司机自行采购,没有统一的要求;目前公司的负责人为牛斌武,电话:***;该公司共有车辆约20辆,车型有牡丹轻型客车、新凯轻型客车等客车,主要进行农村客运;车辆由司机自行选择修理厂维修和更换润滑油;目前使用的主要润滑油品牌是昆仑天鸿CD级中桶或小包装,有部分车换的是统一润滑油,换油周期越40天左右(行驶7000-9000公里)。
5、宁夏逸顺达汽车运输有限公司:该公司进行中宁县周边地区
客运运输;公司地址:中宁县中宁中学;电话:0953-5790126;企业性质属于民营企业,公司的车辆是司机购买并进行营运,只给公司交管理费;油品由各个车辆的司机自行采购,没有统一的要求;目前公司的负责人为俞正祥,电话:***;该公司共有车辆30余辆,车型有牡丹轻型客车、新凯轻型客车、宇通、亚星等客车,车型比较杂乱;车辆由司机自行选择修理厂维修和更换润滑油,目前使用的主要润滑油品牌是昆仑天鸿CD级、CF-4级中桶或小包装,换油周期越40天左右(行驶7000-9000公里)。
三、吴忠市:吴忠市的交通运输公司比较繁杂,主要的有吴忠市客车运输有限公司、天安公司、市三联公司、公共汽车公司、浩运公交公司,其中浩运公交公司的1路、2路、3路为双燃料城市公交。
1、浩运公交公司:该公司进行吴忠市主要的城市运输,公司地址:吴忠市东塔工业园区;企业性质属于民营企业,公司的车辆是司机购买按照公司要求进行购买并进行营运,只给公司交管理费;油品由各个车辆的司机自行采购,没有统一的要求;目前公司的负责人为杨胜利,电话:***;该公司共有车辆30余辆,车型为长安双燃料客车;车辆由司机自行选择修理厂维修和更换润滑油,目前使用的主要润滑油品牌是昆仑天润SF级小包装,换油周期越40天左右(行驶7000-9000公里)。
2、吴忠市客车运输有限公司
客运司机对昆仑润滑油大多有感性的认知,但认知都不深,只知道有昆仑,有的也知道昆仑天鸿,昆仑的其他系列油品知道的就很少了。
司机听从修理厂的推荐,而美孚的利润为40-50,天鸿为20-30
第三篇:关于固原地区扶贫工作的几点思考
关于固原地区扶贫工作的几点思考
拜四俊
固原地区的贫困是自然因素与社会因素长期复合作用的结果,其中自然因素起主导作用。固原地区大多数乡村和农户主要靠以农耕为主的自然经济维持其生存和发展。因此,改善生产条件、生态环境进而改善生存条件、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是固原地区发展经济、摆脱贫困的主要方向,一、开展国土整治,改善生态环境
固原地区走出贫困的障碍之一,就是生态环境恶化。本区历史上属重要畜牧区,诗人曾用“兼葭浅水碧鸿尽,苜蓿秋风万马肥”的诗句来形容当时的生态景观。明末清初,耕垦日盛,植被破坏。即便如此,时至1947年整个南部山区也才35万人,固原地区还被称作“粮仓、油盆”,这说明人与自然的矛盾尚未激化。近几十年来由于人口膨胀和人口素质差,科学技术落后,导致掠夺式生产,滥伐、滥牧、滥挖(草皮树根)、滥垦,天然植被受到严重摧残,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加剧,造成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水源枯竭,干旱逐年加剧,“三料俱缺”(肥料、燃料,饲料)。以固原县马渠乡营畔村为例,1980年全村有耕地1002亩,1997年达到了1829亩,增长了83%。
进行国土整治,目前最重要的是:
(一)要结合国家制定的《水土保持法》坚决制止盲目毁林开荒,逐步提高森林覆盖率,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践证明,大搞坡地治理,建设基本农田,变跑水、跑肥、跑土的“三跑田”为保水、保肥、保土的“三保田”,是蓄水、抗旱、保持水土和实现稳产、高产的主要措施,是处理好人粮矛盾、有效利用水土资源的突破口;是实现陡地退耕、促进畜牧业发展的基础。要以基本农田建设为突破口,调动群众积极性,加大机修力度,保证梯田质量,将大量坡地改为高质量的水平梯田,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水土结合,这样才能提高窖水利用率,切实改变农业生产条件。
(二)种草种树,发展畜牧业,实行农、林、牧综合发展。要逐步做到坡度大于25度的坡耕地退耕还牧、还林,对一些耕地紧张的地方,亦要想办法改陡,坟地为梯田,推广农业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当地群众对人工种植优良牧草认识不足,只习惯于在荒山、天然草场等可食性草类比例甚低的地域放牧,应逐步有计划地退耕还牧,示范推广人工培育优良牧草。据测算于草原亩产可利用鲜草156.59斤,载畜能力1L 8亩/羊单位;而人工种植苜蓿、红豆草等豆科牧草,亩产鲜草可达2500—3000斤,这样可提高载畜量,使畜牧业向半专业化、专业化发展.改善生态环境须采取多种形式综合洽理,应分清轻重缓急,对当前亟需治理的地区,采取国家发放粮食、物资及改造资源,当地群众出劳力搞植树造林、兴修水利、改坡为梯、改造中低产田及草山草坡的办法,虞贫困人口和巳恶化的生态环境逐步改变面貌,二、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据统计,1996年末固原地区人口密度达110人/平方公里,超过全区平均水平,是联合国沙漠化会议研究确定的干旱、半干旱地区临界值7—20人的几倍,人口已严重超载。另一方面,贫困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教育事业落后,不少人没能受到良好的教育,素质相对低下,“养鸡鸡死,养羊羊病;手艺不会,出门吃亏”。寻找脱贫之路,一个主要措施就是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实现人口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为此关键要做好以下两项工作:
(一)转变工作重点,切实加强计划生育工作。近几年通过推行各级领导计划生育目标管理责任制,严格考核与奖惩,以及广泛宣传教育,广大群众的生育观念已有很大转变。计划生育已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群众的自觉行动。现在计划生育工作的难中之难就是重女户的工作,这也是当前计划生育工作的重点。重女户不管三胎、四胎,只有生出儿子才肯罢休。究其原因,除了传统观念的影响之外,农业生产主要依靠的是男劳力,没有男劳力,单个家庭的农业生产就无法进行,老人的瞻养也就成了难题,这也是一个现实原因。因此如何做好这方面的工作,是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对待的。(二)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把智力开发放在突出位置。提高贫困地区人口的文化素质,改变封闭自足的传统观念,目前应采取如下一些措施:①多方筹集资金,集中用于改善办学条件,力争使固原地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②稳定固原地区教师队伍,提高师资质量。由于环境条件艰苦,加上有些领导不够重视,目前师资队伍不稳定,外地教师不愿来,本地优秀教师又思“嫁”,极大地影响了教育质量。⑧改革办学制度,在加强基础教育的同时,积极开展职业技术培训,使大量小学毕业升不上初中者,初中毕业升不上高中者,能从职业技术培训中学到一技之长。即使他们能够发挥所学的知识,又能改变一些人认为读书无用的观念。④完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贫困地区的农村职业技术教育不能是城镇职业教育的翻版,必须适合贫困地区的需要。对其办学模式、施教模式应重新进行对策设计。从指导思想上,它必须与当地的扶贫攻坚行动紧密结合起来;在选择设立专业时,应优先考虑为发展种养业、发展为大农业服务的专业。这样的职业技术教育不仅给学员以依靠科学技术致富的能力,而且会把一种科学的,实用的、市场经济化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带入穷乡僻壤,融入当地的文化、价值体系中。
三、大力开展科技扶贫
在扶贫开发中,科技的作用越来越显得至关重要。1995年山区农业丰收,科技的作用不可低估。仅以地膜覆盖技术为例,25万亩地膜玉米的产量就达1.2亿公斤,在3.6%的粮食种植面积上夺得16%的产量。提倡科技扶贫,包含着各种层次的科学技术,特别是符合区情的实用技术应当放在优先地位。这里既有从当地总结提高的“土”科学技术,也有从外地引进并证明适合当地推广应用的“洋”技术。固原地区由于技术力量薄弱,资金贫乏,不少在其它地方早已普及的实用技术还没有推广。只要把现有技术推开,就可大幅度增加产量,提高收益。但农村最突出的问题是懂科学、用科学的农民太少。所以在科技扶贫中要重点做到:
(一)科技扶贫要有组织地进行。在统一领导和组织下,建立县、区、乡三级农村技术市场和科技咨询服务机构,形成比较完善的农村基层科学技术服务体系,组织科技人员深入贫困地区,建立科技示范区、示范点、示范户,采取以点带面、逐步推广的方式。
(二)实施科技配套扶贫。由于科技成果推广应须经过一系列的环节:如品种选择、化肥来源及使用、资金来源及生产管理等,一环失误有可能导致全盘皆输。而农民要求确实能“多打粮食,多挣钱”的技术,不具备承受哪怕是很小一点风险的能力。因此在贫困地区推广新技术,需要进行生产要素及技术指导的配套服务。如对地膜玉米种植实行“种子配套,地膜配套,化肥配套,资金配套,技术配套”的“五配套”办法即是成功的一例。
四、实施开放性经济战略
固原地区区位条件差,资源不能体现其价值,经济发展困难。这就在客观上要求加强区际联系,变自我发展的封闭状态为多种形式、多种层次的横向联合。目前的主要制约因素在于资金、技术、人才和信息的短缺,而国家不可能对其所需的生产要素进行全面配套输入,不可能实行罗森斯坦主张的“大推进”。过去的经验表明,单项的少量资金投入只能滞留在梢费领域,而难于进入生产领域启动商品经济的发展。因此,除国家的特殊扶持外,加强横向间的区际联合,就成为固原地区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首先,区域外资金、技术、人才的输入与当地廉价劳动力及优势资源的结合,使全地区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增加自我积累。其次,通过横向联合,开拓本区市场。以市场牵引经济发展。第三,横向经济联合有助于对贫困地区人们起“示范作用”,使其能解放思想,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经验,培养商品意识。具体作法可采用组织劳务输出、制订优惠政策、改善投资环境,增强吸引外来资金、技术和人才的力度。
作者单位:共青团宁夏回族自治区委员会
第四篇:关于固原遇雪散文
固原遇雪
杨广虎
去过固原好几次,多是夏天,太阳直照,北风卷起,很是凉爽,颇有几分高原的味道,避暑于此,也算是一块风水宝地。
今年,初五启程,从古城西安前往固原过年。这几年固原随着新区的建设,高楼林立,道路宽敞,小城摊大饼一样扩散,颇有几分大城市的味道。过去,在固原,不用坐车,我喜欢逛街,一个人就能走完,权当散步,现在看来不行了。
固原位于宁夏南部,六盘山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城市不大,地理位置却很险要,它地处陕、甘、宁三省省府城市西安、兰州、银川所构成的三角地带,回汉交汇之地,伊斯兰和中原文化的交融之处。“左控五原,右带兰会,黄流绕北,崆峒阻南,据八郡之肩背,绾三镇之要膂”。公元前114年,汉武帝为加强西北边地军事防御,置安定郡,治高平城,固原史称高平第一城,历代修建,到了明代,固原成为明西北边境地带设置的九个军事重镇之一,也是陕西三边总督驻节之地,可见其政治、军事、文化等重要性。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冷兵器时代的结束,显得有些寂寞了。
寂寞的是固原这座城池,但是生活在这座小城的人们却从不寂寞。今年的雪,下的纷纷扬扬,断断续续,大片的雪花飞舞着,固原不愧叫一个“高原之城”,冷风直刷刷的吹来,刀子一样割裂着人的脸,不出几天,我的脸就蜕皮了,迎着高高的日头,通红通红,成了无坚不摧的红苹果。
雪,下着。逛街的人,来来往往。人民会堂附近的几个大商场,人们为患。现在的固原,平和中时尚来袭,冷风中穿的很薄的固原女子,保持着修直的身材,瘦脸长腿,很是让人羡慕。商场前的广场上,买烤红薯的、羊肉火腿肠的、烧烤羊肉串,应有尽有,热气腾腾。大雪中,吃着又软又沙又香的烧洋芋,啃着羊羔头有滋有味,固原不缺风味小吃,大口喝酒,大声唱歌,我想,这可能与这里特殊的地域文化有关吧?!每次去固原,杨建虎、单永珍、红旗等朋友热情招呼,外贸的燕面糅糅、地软包子、酸辣可口的羊肉炒揪面片、风味独具的荞麦饸饹,还有水盆羊肉、固原烧鸡等,我是老陕,喜欢吃面食,不喜食肉,但对固原的羊肉情有独钟,没有一点膻气的味道。如果您是吃货一枚,一定要在固原好好品尝一下!
白天一片苍茫,晚上的固原,更多了万家灯火的璀璨和温暖。
初七一大早,我们开车冒着雪花去黑城,听说现在没有黑城这个地方了,已经划给了海原县。下雪,没有影响高速,但开车速度很慢,几乎是蜗牛式前进,不敢加油,稳着油门,颤颤巍巍地像三营方向前进,沿途发生许多车祸,让人惊心。平时半个多小时的路程走了二个多小时。固原地处大西北,地广人稀,干旱少雨,形成丘陵起伏,沟壑纵横,梁峁交错,山多川少,塬、梁、峁、壕交错的地理特征,和陕北的地形特征相像。坐在车里,外边的风景很好。外边一片白茫茫,天地辽远雄浑,贫瘠;近年绿化种植的树木,充满着生命的礼赞和诗意。
万籁俱寂。除了辽远,还是无边的辽远。
朋友唱起了“花儿”:
上去个高山
嗬哟呀
望哎平哟川呀
哎哟 望平哟川
--呀平川里
哎--有一朵个牡丹
看起那容易着哟呀
哎-- 摘取哟难呀
哎哟--摘取哟难呀摘不到,哎--手里是呀枉然
婉转、激昂,质朴,高亢。
我笑了笑说,这哪里有牡丹呀,连个人影都没有!
真因为没有,才要心里有!心里的牡丹比真的还要美!朋友说。
看来这里的男人也喜欢做梦,做着和牡丹一样雍容华贵的美人梦。
这样的好梦,被高速公路上的秦长城打破了。连绵不断的秦长城,被高速划了一刀,虽说缩短了路程,却让长城在此拦腰折断,一分为二了,在雪中,这样的场景更十分明显,耀人眼目。
亲戚家在三营,在固原,诸如头营、三营、七营的地名不少,跟固原这座军事重镇有很大关系,基本上过去是守边屯粮牧马之地,后来慢慢发展为集市交易,成为村落小镇了。村外边尽是规模不大的砖厂,村里就像散落的棋子,村中古老粗大的榆木树诉说着岁月的沧桑,相比现在整齐的移民村,没有规划,有些凌乱,房子朝向不太统一。各家都是一家一院,院中有羊圈,临近瓷砖大门的一边盖有“小高楼”,类似瞭望的哨所,精巧秀气,可能遗传祖上过去的传统,用于防卫,保护家园,现在多是装饰或者堆积杂物。传说古时未出阁的姑娘要住在“小高楼”,是她们的“闺房”了。
院外雪花舞动,屋内温暖如春。房子不高,烧着煤炉,坐在炕上,不管风雨,不问出处,就享个清福,图个过年热闹。大雪堵路,新年也讲究“瑞雪兆丰年”。固原人好客,在新年,客人来了要吃羊肉臊子面。羊肉臊子面讲究“面好、汤香”,面好,固原当地人讲的是:“擀的就像纸,截的就像线,下到锅里莲花转,捞到碗里攫不断,客人吃了三大碗,过了七个州,跨了八个县,赞的就是咱的面”。臊子汤主要用肉、辣椒油、时鲜蔬菜、豆腐及各种调料做成。一般选用好里脊肉,肉要切得细碎均匀,热锅炒炼(炝),随后依次加入辣面、葱、姜、调料以及米醋等。炝汤讲究油温火候,注重调料。炝好的臊子红汤,色浓而味淡,油重而不腻,加上黄花、木耳、蒜苗、豆腐、鸡蛋等,红、黄、绿、白相间,酸、辣、香、甜皆备,看上去色泽鲜艳,闻一闻香气袭人。再加上巧妇之手,更有滋味。面不白,但劲道,这是由于固原高寒所致,小麦生长期长,没有污染,自己种植、收割、加工。我吃了两碗,和陕西岐山臊子面不同,固原人喜欢吃羊肉,口味淡些,没有“重口味”的陕西酸辣味道。
吃完饭,身子暖和了许多。雪越下越大,高速封闭,我们提心吊胆地开着车沿着小路赶路。路过杨郎,有一个很大的水库,我没有想到,在如此干旱的地方,还有这么大的水库。朋友叹息着说,过去这里的水很干净,人都可以吃,现在污染得连个鱼没了。
车内一阵沉默。人类城市化进程的高速发展,势必要付出破坏生态平衡的代价。
我对“杨郎”这个乡镇名字很感兴趣,因为我姓“杨”。朋友说这是杨继业一家守卫边疆的地方,后人为了纪念而得名。我去过陕北神木“杨家城”,北宋与辽、西夏并立、大战多年,付出了很大的代价。过去交通不怎么好,从固原到神木,杨继业保家卫国,要穿越一条多么长的防卫线!再加上风雪交加,需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
《诗经?六月》云:“薄伐玁狁,至于大原,文武吉甫,万邦为宪。”固原很早就是兵家相争之地,秦人和西戎在此大战。考古工作者在杨郎发现了春秋战国青铜文化墓地,清理发掘的文物中有金、银、铜、铁、骨、陶、石等多种质料,可分为兵器与工具、生活用具、服饰品和车马器四类。同时发现,这个墓葬的葬俗处处透出羊牛成群、纵马扬刀的牧猎争战气息。我在固原博物馆也看到了许多珍贵的文物。
回到固原城里,天没有黑。朋友开车专门穿过了“靖朔门”,据说过去固原的城墙比西安的城墙还雄伟呢!明代中叶,固原古城池周长9.3里,城池址厚3.8丈,顶厚2.2丈,外修垫壕宽厚深各2丈。当时,有四道大门,南门“镇秦”、北门“靖朔”、东门“安边”、西门“威远”。而今,这赫赫有名的古城池仅存了“靖朔门”,而“和平门”则是后来人为的为了复古怀旧而连接起来的砖包,赝品!
我记起了,前几年,我发现固原医院附近有一小段城墙,被
周边的民居包围,我想法设法走进照了几张照片留念。不想今年,已经几乎夷为平地,盖起了高楼,成为房地产的殉葬品了。
关于一座城市的记忆越来越模糊了。
雪,不停地下着,似乎要掩盖一切。夜晚的灯光下,我看到了雪的惨白。
本来我还准备去看一下历史著名关隘——萧关,“东函谷、南武关、西散关、北萧关”,萧关为秦汉时期四大名关之一,是拱卫关中的门户,是控扼中原通往塞北乃至西域通道的雄关。固原市泾源县大湾乡瓦亭村是“萧关”旧址,也称“驿藏关”,是汉唐以来雄踞西北地区的重要关隘之一,有险隘“铁瓦亭”之称。可惜,因为雪,无法成行,难以完成夙愿了。
固原的雪,下个不停。朋友讲,固原干旱难得下雪,今年给神了,不停。固原的雪,打在人脸上是柔柔的,很干,落在地上,也很难泥泞,刨开雪,下面尘是尘,土是土。
因为要上班,冒着大雪要赶回西安,老天有眼,高速开放。从固原到西安,雪越来越小,开到崆峒山下,我想起了某年某月我曾登山此山最高处,见一位断掌师父为人解签算卦,不知现在何处?
灵签求得第一枝,龙虎风云际会时,一旦凌霄扬自乐,任君来往赴瑶池。
雪无法阻止前进的道路,但愿他也一生平安。
2014年2月25日夜于长安
来自杨广虎个人博客:
第五篇:宁夏固原六盘山镇第一小学学第一学期
六盘山镇第一小学2015-2016学第一学期 三年级数学中期测试卷 班级 学号 姓名 得分 一、口算。(9分)36+42= 46-15= 44+27= 65+26= 74-36= 80-24= 50+390= 283+316≈ 159+97≈ 二、填一填。(17分)1.6厘米=()毫米 3千米=()米()米=80分米 2.9000千克=()吨 5千克=()克 4吨=()千克 3.80毫米=()厘米 1分米-5厘米=()厘米 4.49是7的()倍;
()的7倍是63。
5.在钟面上秒针从数字“4”走到数字“10”经过()秒。
6.验算756-427=329时,可以用()加(),看是否等于();
或者用()减(),看是否等于()三、在()里填上适当的单位。(10分)1.欣欣的身高128(),体重28()。课桌高80()。
2.一瓶水500克,4瓶水重()克,合()千克。
3.数学课本厚度大约是7(),汽车每小时行驶80()。
4.小明体重35(),一辆汽车载重5(),一条鲸鱼重32()。
四、在括号里填上“>”、“<”或“=”。(9分)50毫米()60厘米 8000克()8吨 6000米()5千米 1吨()800千克 700千克()7吨 1分米()1厘米 76()56+35 8003()800+3 4×9()40 五、判一判。(对的打“√”,错的打“×”)(5分)1.在加法中,和一定比两个加数大。
()2.一袋大米重45吨。
()3.王新的体重约28克。
()4.从上午8时半到下午3时半,中间经过了5个小时。
()5.8千克的木块比8000克的砖块轻。
()六、选一选。(10分)1.一只大象重6吨80千克,合()。
A.6080千克 B.6800千克 C.60080千克 2.长江的长度大约是6200()。
A.千米 B.米 C.分米 3.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从大到小排列正确的是()。
A.千米、米、毫米、厘米 B.米、千米、厘米、毫米 C.千米、米、厘米、毫米 4.小明从4:50开始写课外作业,写到5:40才写完,小明做课外作业共花了()分钟。
A.40 B.50 C.60 5.一个数的5倍是40,这个数的9倍是()A.72 B.45 C.81 七、列竖式计算,要求验算的要验算。(验算的每题3分,共14分)259+148= 410-207= 404-186= 755+165= ☆857+476= ☆304-195= 验算:
验算:
八、文字题(每题2分,共6分)1.一个数是340,另一个数比它多371,另一个数是多少? 2.比705少186的数是多少? 3.48是6的多少倍? 九、解决问题。(每题4分,共20分)1.三年级有203人,比四年级少79人,三、四年级一共有多少人? 2.水果店有水果750千克,今天上午卖出284千克,下午卖出325千克。今天一共卖出水果多少千克?还剩多少千克? 3.商店运来21吨苹果,是运来的梨的3倍。运来的梨是多少? 4.小红5岁时,爸爸的年龄正好是小红的7倍;
爸爸今年44岁,小红今年多少岁? 5.苹果786千克,梨892千克,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一次能运完吗?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