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努力打造特色学校(典型发言)[本站推荐]
创新教育模式 打造特色学校
桑阿镇联合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大家好:
首先,热烈欢迎大家莅临我镇指导工作,同时真诚地希望各位为我镇教育的发展留下您宝贵的意见。
如何走出一条成功的发展之路,实现教育的跨越发展,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共同思考的问题。三年来,我们在教育局的正确指导和镇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努力,制定了“1332”教育发展策略,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果。在这三年中,我镇联合校两次被评为县“联合校综合评估先进单位”;中学两次被评为县“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小学1次被评为县“小学综合评估先进单位”,两次被评为县“小学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学前教育连续3年被评为县“幼儿园综合评估先进单位”。2010年10月,我镇被评为“聊城市学前教育先进单位”,2011年6月,我镇联校被冠县县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1332”教育发展策略,即构建一个网络,抓住三条主线,推进三个创新,实现两个突破。构建一个网络,就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学生的成长不能单靠学校的教育来完成,发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职能,搞好学校、家庭、社会的协调和合作,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为此,我们坚持办好家长学校,充分利用家长委员会的参与、协调和监督职能。家长委员会成员须拥护党的教育方针,热爱儿童教育事业,经家长学校推荐,学校审核聘用,由不同层次、不同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人员组成。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决策管理,代表广大家长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向家长宣传教育法律法规,组织家长学习教育管理知识。推行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和举办家长学校,拉近了学校和家庭的距离,增进了相互理解,增强了教育效果。
抓住三条主线:一是大力提升办学条件。桑阿镇学校布点分散,基础条件落后,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面对现实,我们不悲观,不等靠,千方百计拓宽筹资渠道,积极争取民间投资和社会捐助。三年来,我镇新建教学楼9栋,其中利用民间投资和社会捐赠资金建设的有5栋。特别是桑阿镇贵宾学校,利用社会捐赠资金2000万元,学校建设达到了省级规范化标准。二是全面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一个单位的教育工作干好干不好,关键是看这个单位的干部教师队伍有没有活力,有没有朝气。我们通过业绩考核和民主评议,推行能上能下的干部用人机制。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制定了人才培训计划,结合实际扎实开展教研活动。三年来全镇中小学获得县级优质课19人,当选县级教学能手18人;获得市级优质课14人,当选市级教学能手6人。三是积极推进学校管理改革,在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重点加大了过程管理力度,改变了过去校长只当传话筒的传统陋习,强化了单位组织在过程管理中的指导、监督职能,建立了联校与各单位协同操作、目标考核和过程指导相结合的学校管理新模式。
推进三个创新:一是创新育人环境。校园是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校园环境布置得好,就能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收到熏陶和感染。为此,我们要求全镇中小学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室内外墙壁、宣传橱窗、数字屏幕、移动展板,精心打造校园和班级文化,在内容选择上,要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启发性和教育性,让学生置身其中,受惠于心。二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主渠道。构建高效课堂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工作。三年来,我们在县教研室的指导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实验,在广泛借鉴和学习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尝试和探索,小学总结出了“读、思、议、练、归”五步教学法:“读”是初读教材,发现问题;“思”是独立思考,质疑问难;“议”是交流讨论,共同提高;“练”是尝试应用,拓展练习;“归”是前后联系,归纳升华。中学创立了“和谐五环节课堂模式”:
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2、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
4、变式练习,拓展提高;
5、课堂小结,单元回归。不论是小学的“五步教学法”还是中学的“和谐五环节课堂模式”,都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锻炼的空间,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新理念。三是创新校园活动。各单位在落实“4312”要求、搞好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基础上,根据本校实际,通过创造性地开展校园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建了很好的成长平台。桑阿镇中学组织开展了“弘扬家乡文化,我为家乡添彩”活动,激发了学生立志成才、发奋学习的热情,学习氛围空前浓厚。镇中心小学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制订了“星光教育”工程,通过“创星”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陈贯庄小学开展了“诵国学经典,做文明少年”活动,把国学经典诵读和学生的健康成长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校园内组织了小记者站、“六步拳”武术队、书法、绘画、戏曲、科普等多个兴趣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参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特长,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实现两个突破:一是搞好学校建设、塑造学校新面貌实现新突破,二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树立教育良好社会形象实现新突破。
通过三年来的积极努力,我镇教育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县举办的各项比赛活动中,我镇师生取得了优异成绩。全县庆六一文艺汇演,我镇连年获得一等奖;2011年县小学生乒乓球比赛,我镇获得男子组个人、团体两个第一名;“三项活动”丰富多彩,师生的精彩表演受到了领导的高度评价;镇中心小学四年级学生田新嫚表演的节目入选聊城市庆祝少先队建队61周年汇报演出,博得了全场热烈的掌声。
三年来的办学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教育要发展,必须要创新。只有敢于改革,不断创新,教育发展才会充满活力,才会不断创造新的业绩。教育局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意见,是针对我县实际、着眼未来发展提出的科学构想,是学校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一宏伟构想的实施,必将对我县教育快速发展产生重要作用。我们决心坚决响应教育局的号召,立即行动起来,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特色学校建设发展规划,发挥自身优势,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全力打造特色项目和特色学校,以特色学校建设为总抓手,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健康开展,为我县教育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第二篇:努力打造特色学校(典型发言)
创新教育模式 打造特色学校
鲁塘中心学校
尊敬的各位领导、同仁,大家好:
首先,热烈欢迎大家莅临我校指导工作,同时真诚地希望各位为我校教育的发展留下您宝贵的意见。
如何走出一条成功的发展之路,实现教育的跨越发展,是我们每一个教育人共同思考的问题。这些年来,我们在教育局的正确指导和区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努力,制定了创新教育发展策略,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效果。学校办学成果显著,曾获得郴州市“一级中心小学”、郴州市“规范化先进完全小学”、郴州市“校园文化建设样板学校”、北湖区“素质教育先进单位”等称号。
创新教育发展策略,即构建一个网络,抓住三条主线,推进三个创新,实现两个突破。构建一个网络,就是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学生的成长不能单靠学校的教育来完成,发挥家庭和社会的教育职能,搞好学校、家庭、社会的协调和合作,才能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为此,我们坚持办好家长学校,充分利用家长委员会的参与、协调和监督职能。家长委员会成员须拥护党的教育方针,热爱儿童教育事业,经家长学校推荐,学校审核聘用,由不同层次、不同行业,具有代表性的人员组成。家长委员会参与学校决策管理,代表广大家长向学校提出合理化建议,向家长宣传教育法律法规,组织家长学习教育管理知识。推行家长委员会工作制度和举办家长学校,拉近了学校和家庭的距离,增进了相互理解,增强了教育效果。抓住三条主线:一是大力提升办学条件。鲁塘中心学校布点分散,基础条件落后,成为制约教育发展的瓶颈。面对现实,我们不悲观,不等靠,千方百计拓宽筹资渠道,积极争取民间投资和社会捐助。一是全面加强干部教师队伍建设。一个单位的教育工作干好干不好,关键是看这个单位的干部教师队伍有没有活力,有没有朝气。我们通过业绩考核和民主评议,推行能上能下的干部用人机制。在教师队伍建设上,我们制定了人才培训计划,结合实际扎实开展教研活动。二是积极推进学校管理改革,在不断完善管理制度的基础上,重点加大了过程管理力度,改变了过去校长只当传话筒的传统陋习,强化了单位组织在过程管理中的指导、监督职能,建立了联校与各单位协同操作、目标考核和过程指导相结合的学校管理新模式。
推进三个创新:一是创新育人环境。校园是学生接触时间最长的学习和生活环境。校园环境布置得好,就能使学生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地收到熏陶和感染。为此,我们要求全镇中小学要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室内外墙壁、宣传橱窗、数字屏幕、移动展板,精心打造校园和班级文化,在内容选择上,要具有针对性、趣味性、启发性和教育性,让学生置身其中,受惠于心。二是创新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阵地,也是落实教学目标的主渠道。构建高效课堂是学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核心工作。三年来,我们在县教研室的指导下,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实验,在广泛借鉴和学习的基础上,经过反复的尝试和探索,小学总结出了“读、思、议、练、归”五步教学法:“读”是初读教材,发现问题;“思”是独立思考,质疑问难;“议”是交流讨论,共同提高;“练”是尝试应用,拓展练习;“归”是前后联系,归纳升华。中学创立了“和谐五环节课堂模式”:
1、单元导入,明确目标;
2、自学指导,合作探究;
3、小组汇报,教师点拨;
4、变式练习,拓展提高;
5、课堂小结,单元回归。不论是小学的“五步教学法”还是中学的“和谐五环节课堂模式”,都突出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有了更多的自主锻炼的空间,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自主发展的课堂教学新理念。三是创新校园活动。各单位在落实全面要求、搞好国学经典诵读活动的基础上,根据本校实际,通过创造性地开展校园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搭建了很好的成长平台。鲁塘中心学校组织开展了“弘扬家乡文化,我为家乡添彩”活动,激发了学生立志成才、发奋学习的热情,学习氛围空前浓厚。鲁塘中心学校以少先队活动为载体,制订了“星光教育”工程,通过“创星”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了“诵国学经典,做文明少年”活动,把国学经典诵读和学生的健康成长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校园内组织了小记者站、“六步优”健美操队、书法、绘画、体育、科普等多个兴趣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主选择参加,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培养了学生的特长,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实现两个突破:一是搞好学校建设、塑造学校新面貌实现新突破,二是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树立教育良好社会形象实现新突破。
通过三年来的积极努力,我校教育走上了健康发展的快车道,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学校面貌焕然一新,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在区举办的各项比赛活动中,我校师生取得了优异成绩。全区庆六一文艺汇演,我校皆取得优异成绩;“三项活动”丰富多彩,师生的精彩表演受到了领导的高度评价。这些来的办学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教育要发展,必须要创新。只有敢于改革,不断创新,教育发展才会充满活力,才会不断创造新的业绩。教育局新一届领导班子提出特色学校建设实施意见,是针对我校实际、着眼未来发展提出的科学构想,是学校健康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这一宏伟构想的实施,必将对我校教育快速发展产生重要作用。我们决心坚决响应教育局的号召,立即行动起来,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特色学校建设发展规划,发挥自身优势,找准“突破口”和着力点,全力打造特色项目和特色学校,以特色学校建设为总抓手,推动学校各项工作健康开展,为我校教育发展和经济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第三篇:努力典型材料
身残志不残
亲情洒人间
新源县阿热勒托别镇优秀共产党员努力·巴斯塔阿洪先进事迹材料
激湍的巩乃斯河,纵贯阿热勒托别镇大地,清澈的河水,无私地滋润着沿岸的山川、草木,哺育了一代代勤劳、智慧的阿热勒托别人民。努力·巴斯塔阿洪,一个喝巩乃斯河水长大,身患二级肢残的残疾人,他没有惊心动魄的壮举,却用自己朴实无华的行动,把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化作实际行动,把全部的光和热倾注在敬老院的事业上,用自己的爱心和行动实践着三个代表,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爱的乐章,照亮了阿热勒托别镇孤寡老人的心。
家园-用执着来构建
今年43岁的努力,维吾尔族,中等个头,一双浓眉大眼炯炯有神,饱受风吹日晒的他皮肤显得黝黑,从小因先天性小儿麻痹,右腿残疾,走路时,总是一瘸一拐,步履蹒跚,有些吃力。初中毕业之后,16岁的努力,在原阿热勒托别镇职工食堂当起了一名食堂管理员,经过的8年的磨练和悉心学习,厨艺日趋娴熟,成为了当地远近闻名的厨师。一次,努力去敬老院,他看到10个无依无靠的老人,孤苦伶仃地住在几间房屋里,房前如戈壁滩一样荒芜,他的心情沉重,想到他们和自已一样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从此他下定决心要为他们做点什么。1990年,他主动请缨,要求担任敬老院管理员,努力凭着对敬老事业的热忱和执着深深地感动了镇领导,经过慎重考虑后,将此重任交给了他。敬老院初建时,除了几间房屋外,院落内是一片戈壁荒滩。房屋内除了铁床外,没有任何的物品,设施简陋,条件非常艰苦。面对这些,努力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初任管理员的他,有些灰心丧气,但他凭着对敬老事业的忠诚,没有忘记领导和群众对他的期望,立即消除了退缩的念头,下定决心,要尽他最大的努力去改变这里的生活环境,为孤寡老人和儿童创造一个幸福家园。仅凭他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他多次与镇上各中心学校联系,组织学生到敬老院清除垃圾,平整场地,并联系小四轮将院内清理出的石头运出,全部用土填平。春季造林之际,他又多方打探,将别人用不完的树苗,拉到敬老院,和这里的老人们一起种树、种草,修建花池。为了改善居住环境,2002年,努力又积极争取上级民政部门的支持,为敬老院配备了4台彩电,开通了有线电视,安装了暖气。多方筹措资金购臵了20多张沙发床,就是这样从点点滴滴做起,努力同志视敬老院如自己的家一样,付出艰辛的劳动,精心装扮,逐步使敬
老院呈现出勃勃生机。如今的敬老院,占地15亩,先后投入资金50多万元,住房共18间,同时建有活动室、厨房、锅炉房、澡堂等配套设施,以往烧火炉取暖的日子一去不复返。院内花草丛生,绿树成荫,环境优美,已成为20多名老人安度晚年、孤儿们幸福生活的乐园。闲暇之余,这里的老人和孩子总是聚在一起打扑克、玩跳棋、象棋,生活多姿多彩。完善的基础设施,管理人员的热情服务,丰富多彩的业余生活,使敬老院远近闻名,被当地群众誉为“孤寡老人的疗养院”。1999年被原伊犁地区党委评为“十佳”敬老院。1995年至今连续11年被新源县委、县政府评为“敬老工作先进单位”。2005被伊犁州党委、新源县委评为“民族团结先进单位”。努力本人从1992年至今连续13年被新源县委、县政府“敬老工作先进个人”。2004年8月25日,自治区民政厅副厅长周俊林带队组织伊犁州八县两市民政局局长一行到该镇敬老院进行观摩、学习和交流。2005年8月,国家民政部社会福利和社会事务司司长张明亮到该镇敬老院进行了调研,对该镇敬老院各项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
亲人——用真情来抚慰
“视孤寡老人和儿童如亲人”,是努力嘴边经常挂着的话。努力16年如一日践行着这句话。与其说他是院长,不如说他是这里的“大家长”,而院里的20多老人每个都是他宠爱的“孩子”…… 在敬老院,努力是一个大管家,各项工作要操心,老人和孩子的衣、食、住、行,样样都得管,事事都要考虑周全,就象关心自己的父母一样关心着他们。凡是到敬老院来的老人年龄都较大,身体多病又无儿女照顾,为了方便服侍那些经常生病的老人,他在敬老院给自己安排了一个房间,只要有人生病,他就吃住在敬老院,一步不离地对其照顾。提起这事,老人的心里都暖暖的。1995年,该镇沙哈提阔里村一个90岁高龄的孤寡老人张富,因患高血压病导致半身不隧,一直无人照顾,努力听说后,立即把他接到敬老院,对他尽心照顾,并为他医治,按时给老人喂药。一次,老人的大小便满床都是,但努力没有嫌脏,自己动手为老人把床铺亲历干净,让老人安安心心生活。他还让自己的妻子在家里给老人炖好骨头汤,并亲自给老人喂,老人感动的流下了热泪,紧紧抓住努力的手说:“谢谢你”,简单的话语里透露着老人对努力的一片感激之情。五年后,这位老人去世,临终之际,他把老人身上的衣服一件件脱下来,又一件件把装老衣服给老人穿上。按照汉族风俗,出殡的时候又是给老人烧纸、又是扔“纸钱”,处理了老人的后事,给全体老人给了很大的安慰,这在当地已传为佳话。1996年,该镇哈拉海依苏村村班干部向他反映,本村有位65岁的妇女,一只眼睛失明,带着两个二十岁
左右、神经不太正常的女儿和儿子,生活过的非常艰难,努力听说后,马上到她家里了解情况,当他看到一家三口人住在象马棚一样的房子里时,母子三人个个瘦骨嶙峋,他的心被深深地刺痛了,当即把她们母子三人接回了敬老院,为她们解决了住房,这位妇女患有间歇性神经病,每隔半个月、一个月要发作一次,发作的时候谁也不敢靠近,为了治好她的病,努力经常去医院咨询,根据病情的变化,不断调整治疗办法,在微薄的工资里拿出部分钱帮老人买些补药,就这样努力坚持了六年,但最终因年岁已高,于2002年不幸去世,临终之前,她拉着努力的手,含着泪说:“孩子,苦了你了,没有你,我活不了这些年哪……”
他曾经在不少老人身边,陪他们走完最后一程。他在敬老院16年,送起了14位老人,其中有6位是瘫痪病人,在他看来,老人都是爹和娘。“看到他们这么依恋着我,我真的很满足很幸福。”努力动情地说。
温暖——用爱心来融汇
在敬老院生活着汉、哈、维、回、俄罗斯等5个民族的老人和儿童,无论是春节或肉孜节、古尔邦节等,努力院长按照不同民俗,过好每个民族的节日,各族老人相互照顾,关心,组建了一个幸福和睦、生活快乐的民族团结大家庭。努力院长是个喜欢探索和琢磨的人,他知道仅凭院里几名工作人员的关心和照料是不够的,需要把这种爱心洒遍阿热勒托别镇的每个角落。
他经常动员镇卫生院的医务人员为老人们提供免费体检服务项目,动员理发店里的店员义务为老人们理发,不仅动员全社会来关心、解决老人生活中的实际困难;而且想方设法丰富老人们的精神生活,经常与各学校联系,组织学生为老人做慰问演出,给老人们平淡的生活带来快乐。如今老人讲究过大寿,这些无儿无女的老人也很羡慕别人过生日,他就把老人们的生日写在纸上贴在办公室的墙上。每当有老人过生日,他都精心准备,买来生日蛋糕,做上十多个可口的菜肴和大家一起为老人祝寿,让老人享受天伦之乐。
为了得到镇党委、政府支持,他经常找领导汇报工作,谈自己的想法,在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后,全镇上下掀起了一股“为孤寡老人和儿童献爱心”的活动热潮,每年,全镇各行各业都要开展捐款捐物活动,累计金额达到了10余万元,这对改善老人和孩子们的生活起到了很大帮助作用,也让他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2005年初,努力又找到了镇上的领导,提出了“镇党政领导结亲戚”的想法,立即受到了领导的支持。14名科级领导干部与院里的24名老人结成了亲戚,逢年过节,镇党政领导还亲自登门,慰问他们。每个月初,努力还联系各中心学校的师生到敬老院,为老人和孩子们开展文艺表演、打扫卫生、整理内务、理发等活动,使院里的老人和孩子真正感受到了亲人的温暖。院里年过半百的老人巴仙认识了这里40岁的寡妇乌鲁木汗,两人一见钟情,情投意合。知道此事后,努力非常热心,首开先河,为两位孤寡老人操办了婚事,这在全州已传为佳话。如今,两位老人相敬如宾,生活十分甜蜜。
16年来,努力在敬老院住的日子此在家里住的日子多,他把本属于自己的幸福让给了老人们,把本该属于自己的快乐送给老人们,为了老人的幸福,他人瘦了,头白了。如今的敬老院里,彩电、洗衣机、供暖设备一应俱全,仓房里吃的、穿的、用的,一摞摞、一袋袋、一桶桶、一坛坛,让老人们得到了安度晚年的幸福。2006年6月27日,在努力的建议下,在敬老院成立了社区爱心服务基地,动员全社会的人员来关注这些孤寡老人。
奉献——用无私来诠释
认识努力的人都知道他有一手绝活,那就是他们本民族的烤羊肉串,自幼学过厨艺的他,对烤羊肉串是再熟稔不过了,他烤的羊肉串在该镇是小有名气的,很多人家举办喜庆活动,都会找他来帮忙,他自己对此也非常的爱好,是有求必应,烧烤羊肉是该镇的特色小吃,很多旅游的人都慕名而来,卖的很火,朋友们都劝他:“努力卖羊肉串吧!不出三年保准发。”努力只是笑笑,说:“人不能光为钱活着。”
努力经常这样激励自己,要让这些老人安度晚年,自己就是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他自己也曾感慨地说:如果当初自己放弃敬老院院长的职务,而去做生意的话,生活或许比现在要好的多。但他丝毫没有任何的埋怨,16年如一日,把敬老事业作为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兢兢业业,任劳任怨,默默无闻的工作着,虽然至今没有解决编制问题,仅靠530多元的临时工工资度日,但他没有向组织上提出任何的要求。起初,从事敬老工作,妻子、亲戚和朋友都曾骂他是傻子,但他笑着说:我也是一名残疾人,也有家庭和孩子,但这些孤寡老人和儿童更需要我们照顾,需要我们大家去关心和爱护他们。正是凭着一种毅力和对敬老事业的执着,他坚持下来,走到了今天。
由于一心扑在事业上,16年里,他只陪妻子和女儿逛过几次街,女儿起先也很不理解她。女儿8岁那年高烧住院,他几天后才有空去看,女儿生气地说:“你是事业疯子,我恨死你了!”。女儿鞋子烂了,曾多次向父亲要求买一双新鞋,努力总是嘴上答应着,可是看到院里的老人和孩子鞋子烂了,衣服破旧了,他自掏腰包为他们添臵了新鞋和衣服,从点点滴滴
把无私的爱献给了老人和孩子,却把女儿买鞋的事忘的一干二净。爱撒娇的女儿总是埋怨父亲,但是女儿14岁懂事后,开始理解事业的艰难、父亲的“疯狂”。那年父亲节,女儿特意送上一张卡片,上面写着:“父亲,您辛苦了。”看到这几行字,努力激动得哭了。
默默的十六年,努力老了,但是敬老院却鲜花成片、果树成荫、榆柳成行、老人欢笑。站在宽敞的水泥平台上,看到的是清澈见底的池塘,听到的是鸡鸣鸟叫的田园风光,不知情的人进去,还以为是旅游胜地呢?难怪老人们把这样一句话常挂在嘴边:“努院长不是亲人、胜似亲人,有这样的好儿子,我们知足了”。
是啊,一盆炭火给人们带来了温暖,带来了活力,带来了生机。老人们从努力身上感受到了某种生命的原动力,它激荡着人们的心灵,鞭策着人们的行动。这种力量来自心海的深处,不见狂澜巨涛,却能令人驾驶着生命的航船一路前进,朝着那光辉的彼岸去实现自己的目标。
第四篇:精诚团结努力建设特色学校
精诚团结 努力打造特色学校
2010年11月5、6日,学校为了使我们在工作中更加团结、更加坚强,更加具有凝聚力,能够更好的适应无限变化的环境,特地为我们进行了拓展训练!
训练中趣味横生的游戏及设计队旗、队歌、口号等活动都使我们感触颇深,受益匪浅!通过训练,使我充分认识到认真的工作态度及团队协作精神的重要!小游戏,大智慧!有人说,团队和个人的关系就像水和鱼的关系。我们每个人都是鱼,而我们的团队就是水。鱼是离不开水的。无论我们从事怎样的工作,其实都是处在一个团队中,团队中每个人各司其职,才能使我们每个人的付出得到最大的收益!与其在谩骂和勾心斗角中钝化自己的才干,不如在实际工作中绽放自己的才华!
第二天的真人CS更是考验我们团队能否合理的利用资源,相互配合,互相沟通的能力。在训练的过程中,许多队员都为团队完成训练科目发挥了作用,但是如果没有统一的指挥,团队就会出现混乱,目的也难以成功完成。这就要求我们团队要有完善的组织体系,要领导有力,分工明确,执行到位,要彼此信任,理解和包容。这样我们的任务就能够完成得又快又好,以便达到胜利的彼岸。拓展训练结束了,教职工经历了心理与生理的考验,真正实现了认识自我,挑战自我,超越自我的目标,更熔炼了一只坚强,团结的优秀团队。相信只要发挥我们的聪明才智,运用我们的智慧,踏踏实实干好每一件事情,做好每一件工作,定能将我们的学校建设成为一所以自信为本的校园。
团队建设拓展训练,促进了我们之间的了解,密切了我们之间的关系,我和大家一样更加热爱我们这个集体。
第五篇:深化教育改革,打造特色学校
深化教育改革,打造特色学校
——宋道口镇中心小学特色校建设汇报材料
近年来,我校以“创一流、有特色”为奋斗目标,坚持“以人为本,依法治校,德育为首,特色兴校,质量立校,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一办学思想,建立了民主、科学的管理机制,向管理要质量,以质量求发展,积极实施新课程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走出了一条有自己特色的育人道路。
一、践行课改,努力营造高效课堂。
课堂是我们最基本的教育阵地。借着我县大力推行高效课堂的东风,我校对新课程改革高度重视,并进行积极实践探索。
(一)提高认识,思想到位。首先,对于李炳亭先生高效课堂的理论,我们组织教师利用网络、光盘等进行深入的学习,提高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之后,我校领导班子成员在认真研读高效课堂思想内容的基础上,制定出初步的课改实施方案、评价体系,将各种制度细化,使其具有可操作性。
(二)大胆改革,积极实践。我们确定五一班、五二班、六一班、六二班为实验班,按照同组异质、同质结对的原则对班内学生划分小组,每个小组的组员进行了编号。在每个教室内增设了小黑板,使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展示阵地。组织班主任参观了标杆班的展示课示范。每个年级各班都进行了相关的班级文化布置,个性化的班训、班徽,小组宣言、组徽、组规等,大大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充分对学生进行了精神感染。在教学中,教师改变原来“满堂灌”的教学模式,编制好适合学生学习的导学案,将课堂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学生利用课前或课上提前预习,将独学解决不了的问题,利用对学、群学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根据学情确定展示内容,并根据学生的展示情况进行适当点拨引导。我们想方设法让我们的课堂更适合孩子的学习和发展,让我们的学生活起来、动起来,让课堂充满灵性和创造。
(三)不断反思,及时总结。教改不可能一帆风顺,教改更给教师带来了新的成长空间,我们鼓励所有教师在实践中思考,在思考中收获。教育教学反思是积累经验的一个好方法。所以,我们要求学校教师每日写下自己的课改反思,或记下他们浅尝甘露的欣喜,或记录遭受挫折的痛苦,甚至是不知所措的焦虑,让每个教师在实践反思中逐渐成长。
二、自主管理,稳步落实养成教育。
近年来,我校深入开展学生自主管理的锻造工程,改变以往强制式的灌输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我管理,增强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教育的能力,这也是新课程改革中“相信学生、解放学生、利用学生、发展学生”的良好阐释。这种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的开展,对培养学生学习、生活、管理等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建全制度,完善评价机制。
学校高度重视学生会、少先队等组织,每学期对学生干部开展工作水平和工作能力专题集中培训,并设置了学生监督岗,协助学校展开各项常规检查和评价。学校成立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推进自主管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的意识和能力。学校完善对班级的目标管理,建立周小结、月校会制度,即每周一评比、每月一总结,对学习达标班、卫生达标班、纪律达标班、两操达标班及进时进行表彰奖励。
(二)人人参与,民主管理班级。
开展“班规大家定,人人守班规”活动。学校先在学生管理上提出总体要求,各班再根据自己特点,讨论制定班规。班规由学生自己参与制定,内容符合学生特点、具体可行,具有鲜明的学生特色,同学们每周对照班规检查自己的言行,人人遵守、互相监督。有些班级还制定出了师生共同遵守的班规,极大地发挥了教育民主。这些班规的制定,有利于科学民主的班级管理,将班规变成了同学们的自觉行动,形成了良好的班风、校风,增强了班级凝聚力和荣誉感,从而体现了教育的人性化。在班级管理中,我们把需要教师管理的班级日常事务逐步分解,使这些本来需要教师管理的事项完全还权于学生,使班集体中事事有人做,人人有事做,时时有事做,事事有时做,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由“看管型”向“自觉型”、“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三)量化评比,开展公平竞争
1、制定小组量化评比赋分表,包括学习、卫生、纪律三个方面。每周下发到各班,各班依据本班班规,由组长负责对学生的平时表现进行量化赋分,周五下午汇总,班内通报,每月评一次优胜小组和优胜个人。
2、在班内生活栏里创设小组量化评比园地,将各小组的量化得分情况进行公示,各小组之间展开积极竞争,大大激发了学生间“比、学、赶、帮”的良好风尚和集体荣誉感。
3、在学校橱窗设立班级量化评比专栏,公示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每周对各班进行的评分结果,每月在校会上评出优胜班级进行表彰。
通过实行学生自主管理,开展学生自我教育,我们的教师从过去繁重琐碎的无效劳动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时间对课堂和课外的教与学进行研究,更好的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学生成为学习生活中真正的主人,提高了学习、生活、管理等各方面的能力,也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打下基础。通过强化卫生习惯、礼貌习惯、纪律意识,我校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良好的行为习惯正成为广大学生的自觉行动。
三、红色教育,革命精神激励成长。
为进一步发扬革命先辈的优良传统,让学生懂得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教育青少年从小养成爱国爱家,不怕困难,勇于吃苦等良好的道德品质,我校将红色革命传统教育定为学校特色教育内容之一。以“读红色书籍,唱红色歌曲,争做新时代好少年”为校园文化建设主题,通过一系列活动倡导和谐校园,营造书香校园新生活。
(一)创设各种条件,感受红色经典。
我校积极利用和创设各种载体,努力提高学校建设的文化氛围,以少先队为载体,利用校园、橱窗、教室、网络等各种空间,提高红色文化的覆盖率。在每个班级设立红色图书角,由学生自主管理。学校还完善了图书室建设,添置学生喜欢的红色图书近千册,引导学生在红色书籍的海洋里遨游,为全面提高素质教育创造了优良的条件。
(二)开展多彩活动,升华红色精神。
1、利用主题班会、队会开展革命传统教育活动。
2、组织学生观看电影,了解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英雄故事,激励学生积极应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3、定期开展红色读书日、读书节活动,并让学生写出心得体会,以及“我家的红色经典阅读故事”等等,择优选登在教室或橱窗里展览。
4、在建党90周年之际,组织学生开展相关的书画创作活动,并评选优秀作品,在学校进行表彰。
5、充分利用好广播站、音乐课,在校园中开展红歌传唱活动,并在校举行以此为主题的合唱节比赛,在学生中弘扬一种浩然正气。
6、利用少队活动开展“红色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等活动。通过以上这些活动的开展,红色精神真正走进了学生的心灵,孩子们对党和国家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在德育教育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这些精神将不断激励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一腔热血温故土,四季甘霖润嘉禾”,全心致力于家乡的教育事业,是我们无怨无悔的选择!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我校在学校特色、校风建设、课堂教学改革等方面扎实工作,锐意进取,取得了点滴成绩,在未来的工作中,我校将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突出学校特色教育,借鉴吸纳先进经验,满怀豪情踏上新征程,再创我校教育事业的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