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工作述职报告之二(2009-2010年度)
与时俱进 开拓创新 努力创建全国中职示范名校
——2009—2010年学校工作述职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弹指一挥间,一学年的工作即将结束。总结一年来学校管理工作和校长岗位的任职情况,对学校所做的工作加以梳理、盘点和反思,在梳理中发现不足,在盘点中找出差距,在反思中谋求新的增长点。这既是一种自我激励和加压,也是一种理性的思考,更是接受领导指点、老师相助的极好机会。下面,就一年来学校各项工作向各位汇报,恭请各位领导和老师批评指正。
2009—2010学年度,学校坚持科学发展观,深入贯彻执行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紧密围绕市教育局 “质量管理年”活动的开展,以创建全国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为目标,促进学校跨越发展;以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以优化质量为重点,促进教育可持续发展;以ISO9000认证为契机,强化学校内部管理,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学校办学水平全面提高,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学校职业教育各项事业实现了又好又快发展。
一、与时俱进,用先进的办学理念引领学校发展
学校始终坚持“走特色兴校之路,务科技兴农之实,育创业兴乡之人”的办学理念,确定 “一年级重基础,二年级强技能,三年级优出口”的人才培养思路,实施“育人与育才并举、文化与技能并重、长训与短训并行、就业与升学并进”的办学举措,进一步树立了正确的职业教育办学方向和科学的办学思路。认真贯彻执行教育方针和教育法规,制订科学的发展规划,做到目标到位,责任到人;不断拓展办学功能,更好地为新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树立正确的教育观,面向全体学生、面向农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门办学;积极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大力倡
被评为“XX市优秀教师”、袁翠东、程宏、李建军、郭红英等老师被评为XX市中等职业学校第一届 “优秀班主任”、程沈志老师被评为“XX区十大魅力教师”、汪爱新老师被评为“XX区首届功勋班主任”。
2、重视常规管理,促进有效教学
一年来,学校领导始终把学校的教学工作放到中心位置来抓,经常深入课堂,随堂听课。深入教学一线了解教育教学情况,提出教学建议,排解教学疑难,及时做好信息反馈。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摸索出了“学—思—练”主体化教学模式,倡导学为主体,教为主导,思为主攻,练为主线,提高了文化课和专业课的教学效率。坚持“以学论教,以评促教”,完善了“听、测、检、评、说”五步教学评价模式,从“备课、上课、说课、学生测试”等方面对教师教学进行随机抽查,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效率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
根据职业学校学生的实际,我们开展了分层教学的教学实验。科学合理地制定出教学的分层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计出不同层次的训练内容和程序,分层次开展教学。通过教学改革实践,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9年,在“一冶钢构杯”XX市中等职业学校车工技能大赛中,吴超、曾敏等同学获团体一等奖并囊括个人成绩前四名,在湖北省车工技能大赛中,吴超、曾敏同学分获一、二等奖。我校汪松、邱恭伟两名学生代表湖北省参加2009年第四届“极品飞手”计算机大赛,从全国近二十个省、直辖市(包括台湾)的300多所国家级重点院校中脱颖而出,汪松获全国二等奖、邱恭伟获三等奖。今年5月,在第九届微软核心技能国际大赛中国赛区比赛中,学校计算机专业学生荣获团体二等奖,其中张勇获个人二等奖,陈星获个人三等奖。2009年,全国政协副主席陈宗兴率全国政协“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专题调研组到我校调研农村职业教育,对我校的办学方向、办学思路、办学特色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他说“没想到在远郊的
分为六大招生片区,每一个片区由一位校级领导牵头,片区内的每一所学校由一名中层干部负责,每一个招生点都分配了具体的招生目标数,在XXX校长和XXX书记的带领下,学校全体参与招生人员开展了卓有成效的工作,从应届初中毕业生中招生1500人,成为全区2009年职业学校中考招生最多的学校。
三、科学管理,用先进的技术手段促进学校发展
2009年,是XX市中等职业教育质量管理年。配合市教育局对学校管理工作的总体部署,学校在全区教育系统中率先引进ISO9001质量管理认证体系,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精细化的管理促进学校职业教育事业更上一个新台阶。
1、强化教育科研工作,不断加强过程管理
为适应新课改的全新要求,学校充分发挥年级组、教研组、备课组的作用,深入开展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的校本研究,增强新课程教学的实效性和可操作性。不断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构建互动的、乐教乐学的、会教会学的师生关系。以课堂教学改革为主阵地,加强教学研究,推出教学研究成果。充分发挥教科处的作用,明确三大科研课题任务,即在管理科研、教学科研、德育科研方面有所突破。认真做好市级重点职业教育规划课题《新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教学质量管理研究》的研究工作。学校教科处牵头,各处室、全体教职员工分工合作,整体联动,认真开展ISO9000认证工作,加强过程管理,按期完成各项任务,并在2009年年底通过了国家认证。
一年来,学校共有50多名教师的教科研论文在竞赛中获奖,其中童西元老师的论文《深化校企合作是提高中职学校机电专业教学质量的必由之路》获国家级一等奖,叶旺珍老师的论文《肯下真功课自优》获国家级二等奖,余闻冰、曾世锋老师的论文《农村中职学校党组织在和谐校园建设中工作着力点的思考》获市级一等奖。
2、着力构建和谐校园,加强学校安全管理
1、加强校园环境建设,彰显隐形育人功能
一年来,学校进一步加强了校园环境建设,在校园绿地中点缀了诸多奇石小品,置于草坪、路侧,展现着深刻的哲学思想、传统文化的理性精神和中国文化的内在品质。“奔牛”雕塑,体现了农村职业学校办学特点,又象征着负重前行、默默耕耘、任劳任怨的治校办学精神。静怡湖中校庆雕塑以“启航”命名,寓意全校师生将沿着先贤创业之路,斩波劈浪,勇往直前。新培训楼前的“鲁班学艺”雕塑,激励全校师生刻苦钻研科学,认真学习技能,用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人生。2009年12月,学校接受XX市园林式学校验收,优美而富于人文气息的校园环境受到考评组高度赞扬,并作为典型向全市推广。
2、发挥社团主力作用,提高学生自治能力
以学生会为龙头,学校有90%以上的学生参加了各种兴趣活动社团和专业课外实践活动小组。学校建立了“职苑之声”广播站,创办了“怡农文苑”的期刊,成立了各种兴趣小组,有益的社团历练,使学生远离不良影响,树立起积极的人生追求。
3、开展校园文化活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
成人仪式、五月“文化艺术节”、“技能节”等活动已经成为我校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成为全程关照学生成长的一个个主题。配合活动中的开展,学校聘请了优秀毕业生、法律工作者、心理学家、企业家和社会能工巧匠来校作报告,使每一次活动都对学生的成长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4、和谐班级量化考核,警校共育形成合力
学校构建了班级和谐度量化考核评价体系,“每日一量化,每周一公示,每月一小结”,督促各班深入细致地将品德教育落到实处。为了营造和谐校园,学校还注重做好校园周边环境净化、高尚主流文化渗透等工作。学校与汪集派出所合作,开展“警校共育”模式;添置文体器材,营造高雅、文明的氛围,学校被评定为XX市五星级安全文明小区。
第二篇: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工作述职报告之一(2008-2009)
立足新起点 创造新辉煌
——2008~2009工作述职
XXX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回顾2008-2009学的工作,最振奋人心的是,在喜迎建校50周年、创办职业教育20周年之际,学校朝着创建“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的宏伟目标终于又迈出了坚实的一大步:在2008年8月由省教育厅、省财政厅启动的“XX省示范中等职业学校建设工程”中,我校从全省80所申报省级示范的中等职业学校里脱颖而出,排名第6,成为全省首批29所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之一,并由省教育厅呈报教育部创建国家级示范校。这是继2005年创建国家级重点学校以来,学校办学水平上的又一个重大突破。这一殊荣,是对我校方方面面工作的综合评估和高度肯定,是我们全体教职员工艰辛努力的成果,是我们XX职高人共同的光荣!在此,我谨代表学校和个人,对全体任劳任怨、殚精竭虑、全心为校、创新工作的老师们,表达由衷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以省级示范校为起点,今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我校各项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指导,以争创国家级示范校为目标。对照相关评估条件,我们研究制定了创国家级示范校的总体策略,即:努力推进“六个建设”和“两个合作”,下面我就围绕这“六个建设”和“两个合作”进行述职,敬请各位领导和老师评议。
一、努力推进师资建设,全面优化教师队伍
一年来,教师专业发展实现全面提速。在“优秀教师”的培养工程中,评定出程志刚、杨幼春、刘俊峰、刘甘露、胡锋、汪向阳、顾其胜、曾世锋、王米玉、万红勇、王宗鳌、陈海东、胡世伦、童言秀等32名学校各学科带头人;在“星级班主任”培 养工程中,加强了班主任师德教育和业务培训,金学忠、邱利琴、方仲斌、马汉元、王朝晖等老师被评为市级优秀班主任。在截至目前为止的8次“班级和谐度”量化评比中,郭红英、袁翠东、汪爱新等老师连续8次被评为“星级班主任”。
一年来,教师专业成长规划继续实施。全年开出34节全校性的展示课;全年派出56人次参加省、市、区组织的课改观摩、研讨等活动;每年安排2人参加研究生学习;全年派出近20名专业教师赴高等院校、企业进修、锻炼,最近又申报两名教师参加为期两个月的国家级专业教师培训。为了打开工作思路,学校2次组织中层管理人员分别到罗田理工中专、东西湖职校观摩职教办学经验,开阔眼界,撰写感受,组织研讨,并结合本校实际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实践。
一年来,教师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学校承担了市级十一五重点课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教育策略研究》并按计划开展研究;学校教师先后出版校本教材10多套,在国家、省、市级刊物上发表论文40多篇,80多人次参加国家、省、市、区级教科研活动获奖,180多人次获省市级竞赛辅导一、二、三等奖。作为校长,我个人被评为XX市优秀校长,被中国教育学会评为“全国百名优秀中学校长”。方仲斌老师获XX市英语基本功竞赛比赛二等奖;喻三明教师获XX省数学教师课件制作三等奖;在全区学科能力竞赛中,徐桂珍老师所带两个班级分别获得全区第1名、第3名。教师素质提高了,谈学校发展才有底气——学校将继续不惜代价、不遗余力地实施各项有利于优化教师队伍的政策措施,为创建国家级示范校奠定坚实基础。
二、努力推进专业建设,高度接轨市场需求
作为职业学校,我们的职教特色要通过专业建设来体现。在职业教育改革的大趋势下,我们更应未雨而绸缪,加大专业建设的力度。一年来,学校投入资金近600万元用于专业建设。学校所有实训设施设备全部高效利用——截至目前为止,不仅高二和 高三,所有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学习理论的同时也至少都参加了一轮次生产实习,通过强化实践,推行工学结合,不断提高专业教育质量。在刚结束的学校第4届技能节系列比赛活动中,学生的专业技能得到检阅,共有20名同学被评为专业技能状元,110名同学被评为专业技术能手。
本学年,学校对专业设置进行了一次重新梳理,明确了主干专业发展方向,优化设置为四大类八个专业,形成了“一主两翼”的专业模式——壮大以园艺、畜牧、水产为主体的农口类专业,发展一翼为机电技术应用、数控技术应用、电子电器应用与维修等第二产业专业,大力开发一翼为计算机网络技术、会计等第三产业专业。学校还正在积极筹备汽车驾驶专业建设,计划购入20台教练车,并建设实训基地。此外,继机电专业之后,今年我校园艺专业顺利通过了省级重点专业验收,目前已经拥有2个省级重点专业,专业建设水平处于全市中职学校前列。
三、努力推进环境建设,营造良好发展氛围
创建国家级示范校需要宽松的环境。在学校多方面的协调沟通和努力争取下,区政府多次召开由区教育局、财政局、编委办等近十家委、办、局参加的联合办公会,专题研讨我校在创建国家级示范校中各种困难的解决方案,并且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在2008年政府工作报告中,王世益区长明确指出“全力支持XX职高创建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学校专业教师严重缺编等问题将得到逐步解决。
在争取到政府大力支持的情况下,学校还积极配合各级相关部门的工作。以我校为依托,召开了XX市政协老委员职教调研座谈会,组织了全区600人次的妇女干部培训,接待了区人大在我校召开农村工作座谈会,组织了两次全区的中招工作会,接待了市教育局叶建萍委员带领的调研专家团,接待了内蒙古凉城县县委书记带队的职业教育考察团,制作了对学校多角度立体宣传的电视专题片。一年来,学校办学中取得的各项成果得到了长江 日报、XX日报、楚天都市报、XX金报、XX教育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连续报道。同时,作为区人大代表,我今年担任了公安局警风警纪监督员及教育行风监督员,经常到各公安部门、各学校、各街镇、各村组了解情况,开展调研,只要有机会我都会大力宣讲国家的职教的政策,大力宣传学校办学现状。这些活动为学校开门办学打开了局面,营造了有利于学校发展的统一和谐的外部环境。
四、努力推进文化建设,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学校大力弘扬职业教育的文化特色,优化学生的教育过程,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强调以开放、丰富、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为学生创造学习、实践、体验、发展、创新的时间和空间,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造力。
一年来,学校制作了以6位典型毕业生事迹为导向的路标牌,推出了32位校园明星学生,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体活动。学校每个月组织主题性的集体活动,大力推动各类学生社团的发展,除文学社、广播站、学生会、女生部之外,学校“第二课堂”还开设26个兴趣小组。在各类活动中,学生的意志耐力、实践能力、职业意识和团队精神得到培养和提高。有付出的艰辛,就有收获的喜悦——我们的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活动屡创佳绩。本在文体方面仅统计获得的一等奖或第一名就有:XX市体操队形比赛一等奖、XX区2008新生军训汇演一等奖、XX区29届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第一名、XX区第3届双百杯文艺大赛金奖、XX区第8届艺术节一等奖;在刚结束的区优秀文艺节目比赛中,我校歌舞《翻身农奴把歌唱、洗衣歌》又获得高中组第一名。这些比赛检验了学校文化建设的成果,也为我们学校比出了知名度,比出了品牌。
五、努力推进设施建设,逐步改善办学条件
一年来,在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下,学校建设项目取得了重大进展:造价300万元、面积2200平米的图书馆竣工、配套设施基本就绪并已投入使用;第二栋面积5000平方米的实训楼已经完成主体工程,三块电子显示屏也已经安装并启用。目前,学校正在实施水路、线路改造工程,将所有水管、电线、网线全部埋入地下,使校园布局更科学美观。时至今日,学校已是XX区办学条件最好的学校之一。
需要说明的是,我校基础设施建设尽管已达到一定规模,但对照国家级示范校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我们编制并呈报了学校进一步的建设发展规划,涉及农学专业设施设备、塑胶跑道等,将视资金到位情况陆续实施。
六、努力推进制度建设,科学推行精细管理
市、区教育局为了提高学校管理水平,把2009年确定为“教育管理年”。学校管理要实现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需要一套完备的理论指导,需要借鉴成熟的管理模式。为了将教育管理年工作落到实处,收到实效,今年3月份,学校在启动教育管理年工作的同时,同步启动了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工作。学校专程请来北京的专家杨教授进行指导。质量认证工作分四个阶段,目前已经基本完成第一个阶段(2009年3月——6月)的工作。在第一阶段中,学校全体管理人员参加了ISO9000质量认证专题培训。杨教授分别约谈各处室分管负责人,了解、记录、整理学校现行的各项管理制度,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科学的改革意见。在下一阶段,将组织开展对全体教职工的培训。
七、努力实施校校合作,完善学校培养层次
经过多年的酝酿和多方面的努力,我校与XX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办的中职衔接套读大专班于5月13日举行开班典礼,使学校形成了高、中等职业教育配套衔接的完善结构,这是我校开办高等职业教育的破冰之旅,既解决了区域经济发展急需高技能人才的培养问题,也可满足XX老百姓的子女就近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可以预见的是,这在学校的发展历程中将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八、努力实施校企合作,拓宽学生就业渠道
在现有校企合作的基础上,学校不断拓宽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推动校外企业接纳教师、学生到生产一线参加挂职锻炼和顶岗实习;学校充分利用学校的生态农业园和机械、数控加工中心的资源优势,探索总结出开展专业教学的“工学结合”模式,服务XX制造业的“订单培养”模式,以及“XX一冶”、“XX重冶”等“企业冠名班”模式。优质的毕业生质量为学校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各级主流新闻媒体的连续报道为学校传播了良好的声誉。在金融危机中就业形势如此严峻的情况下,我校的毕业生却是供不应求。学校培训就业处一年要接上千次省内外的招聘电话,上门求才的招聘人员踏破了门槛。现在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不再是能不能就业,而是如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技能水平和职业素养,提高进入名优企业的优质就业率。
反思一年来的工作,学校在创建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上还存在着不少差距,主要表现在:“双师型”专业教师还严重缺乏,学校职教特色还不够突出,办学条件还有待改善,办学经费还严重不足,学生技能竞赛的获奖层次和等次还需要提升,教职工的福利待遇还普遍偏低。要切实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在今后的工作中加倍努力,更需要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
共同奋斗的2008—2009学,是学校职业教育全面提升质量、打造学校品牌的一年,是全力创建国家级示范校的起步之年。尽管面临许多困难,但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引下,有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有全体教职员工的精诚团结,我们一定能够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职业教育,我们一定能使学校跻身国家级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之列,我愿与大家一起,立足新起点,创造新辉煌,共同见证XX职高更加美好的未来。
第三篇: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工作述职报告之四(2011-2012)
团结奋进内涵发展努力建设全国中职示范名校 ——XX职高2011—2012班子工作述职 XXX 尊敬的区教育局领导,全体同仁:
上午好!我现在代表学校领导班子将一年来所做的工作向大家汇报,我汇报的题目是《团结奋进,内涵发展,努力建设全国中职示范名校》,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一年来,学校在区委区政府及市区教育局的正确领导下,上下同心、群策群力,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保持了学校稳定、科学的发展态势,逐步实现从规模发展向内涵发展的转变。过去一年,招生工作达到了预期目标。在暑期招生工作初期极为被动的情况下,老师们想尽千方百计,经历千辛万苦,走遍千家万户,说尽千言万语,不畏酷暑、知难而进,招生人数比800人的预期目标超出22人,开学之后还陆续从外市、外区、外校转校来30余人。过去一年,办学条件得到了持续改善。万兆骨干、千兆到桌面、重点区域无线覆盖的计算机中心机房已经建成,自动跟踪录播教室基本建成,学生公寓住宿条件得到改善,学校土地证全部办理完毕。过去一年,专业建设取得了较大进展。果蔬花卉专业被认定为省品牌专业,计算机专业被认定为省重点专业,会计专业被认定为市重点专业,牧医实训基地被确定为省重点建设基地,总投入280余万元的国家级农学实训基地基本部署完毕,专项投入1000万元的十二五重点项目机械加工实训大楼建设的前期准备工作完成,预期投入5000余万元的市第一产业公共实训基地项目建设进展顺利。过去一年,学生管理保持了安全稳定。在稳定压倒一切的大形势下,面对学生日益复杂的心理特点和行为习惯,学校以人为本抓管理,事事有人管,人人参与管,全年无一例重大刑事案件,无一例重大责任事故,无一例重大恶性事件,延续了学校创办职业教育20多年来的稳定局面。过去一年,学校财力实现了持续好转。虽然学校争取到了一些专项经费,但区级财政支持力度有限,学校自筹配套经费严重不足,日常运转一度非常艰难。学校加强财务管理,将每一分钱用在刀口上,开源节流,保障了教职工福利待遇。过去一年,高考成绩赢得了各方肯定。2011届高考学生13%过本科线,91%过专科线!其中詹建华等38名同学参加通过“高校单招”考试录取;陈星等29名同学通过“技能大赛”获奖被提前录取;余玉洁等56名同学参加“高职统考”过二类本科线。高考成绩赢得了社会赞誉,受到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肯定。过去一年,技能大赛实现了历史突破。农学技能大赛有4名同学分别夺得全国一、二、三等奖,实现湖北省在该项赛事一等奖零的突破;计算机技能大赛夺得省一等奖13人次,国家二等奖4人次,国家一等奖4人次,学生陈星在美国夺得世界冠军,实现中国在该项赛事金牌零的突破。过去一年,毕业学生扩大了学校影响。学生陈星成为感动武职十大青年,入选感动湖北20名大学生;学生张勇暑期凭专业技能20天赚到6千元传为美谈,进入大学后入选校园十佳青年,并以大一新生身份夺得IC3大赛国家二等奖;学生汪杰一进入大学就开始创业,在电脑城的电子产品经营已走上正轨。
2011—2012年是丰收的一年,是XX职高走内涵发展之路、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年。一年来,学校获得“湖北省职业教育示范学校”、“XX市师德建设先进集体”、“XX市中职教育示范学校”、“XX市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学校”、“区文明单位”等荣誉。回顾一年的工作,主要概括为“六加强六着力”。
一、加强专业建设,适应需求,着力建设数字资源
适应产业发展形势和行业企业需求,学校以优化专业结构为目标,“围绕市场办专业,产学结合促就业”,通过广泛的市场需求调研和专业建设论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确定了“确保农学发展优势,制造服务两翼齐飞”的思路,即:稳定果蔬、牧医等第一产业专业,做大数控、机械、电子电工等第二产业专业,做强计算机、会计等第三产业专业。学校针对阳逻经济开发区制造业的相关企业的用工需求和相应岗位的技能要求,在机械专业中开展车、钻、铣、冲等工种教学。针对新农村建设的新要求和“三农”发展的新变化,引导农学专业向“高”、“新”方向发展。通过这些措施,专业结构得到优化,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工科专业毕业生活跃在各个大型制造加工企业的不同岗位,部分学生迅速成长为企业骨干,走上班组长、厂长等专业型管理岗位。农科专业有力支撑了产业的发展,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已初步建成。学校专业建设也得到发展,目前拥有省级重点以上专业3个,市级重点专业2个,在全省居于领先地位。适应信息社会发展和教学改革需求,学校大力开展数字化资源建设。一是向全体教职工广泛征集,全年收集到质量较高的教案、案例、课件、论文等115件;二是参与教育部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联盟,牧医和机电专业成为会员单位,果蔬花卉专业成为副组长单位,刘俊峰、吴小平、童西元、程志刚、顾其胜、杨幼春等一批老师进入教育部专业数字化资源专家库,参与3个专业中共10门课程的数字化资源开发。
二、加强队伍建设,搭建平台,着力提升师资水平
学校认识到,是名优教师造就了名优学生,是名优学生成就了学校品牌,追根溯源,师资水平决定了学校发展所能达到的高度。搭建交流平台,“四个坚持”加强团队建设。一是坚持全年开展“比教学访万家”活动。“课内比教学”全员参与,调动了教师们苦练教学基本功的积极性,跟自己比进步,跟别人比差距,课堂效率得到提高。所有一线教师至少上一节展示课,全年共开展课堂展示活动节次,推出公开观摹课129节次。通过学生评教的反馈信息,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教师越来越多。老师的岗位技能得到提高,周红飞、陈海东、严文祥等老师在区教师五项技能大赛中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魏学珍、施艳桃、巴燕、李文华、黄晓晖、冯珍姣、高志明、温红兵、左玲、胡锋、王米玉等一批老师参加市、区“比教学”活动获得佳绩。“课外访万家”长抓不懈,班主任利用课余时间,采取各种方法与家长联系,杜绝告状访,将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有机结合,实现学生家庭100%受访,学校获得“家访先进学校”,邱莲菊、邱利琴等2名班主任荣获区级“我心目中的好老师”称号、童双艳、魏亿军、高恋等3名班主任的家访手记获得“优秀”。
二是坚持每月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反思工作得失,总结交流经验,加强常规教育、诚信教育、安全教育。贯彻落实量化管理,使班级量化、班主任量化和文明班级评选活动有机结合,根据“班级和谐度量化评分管理细则”,评定星级班主任9轮次,其中金学中、汪爱新、童双艳等老师成为9星级班主任,邱莲菊、吴红梅、严文祥、喻三明等老师成为8星级班主任,一批年轻班主任日渐成熟,工作方法具有创新性和推广性。涌现出了李建军、邱利琴、罗俊、童志武等市区优秀班主任,曾世锋、方中兵、陶全喜、吴中传、童吉刚、邱利琴、王朝辉、陈同华等老师受到市区教育局表彰,袁翠东老师被评为区首届十大师德模范教师。
三是坚持每周教研组研讨。一年来,学校着重加强教研组建设,各教研组每周安排一个晚上进行集中研讨,集体备课说课、听课评课、看课议课等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
四是坚持开展学生评教评学。学校加强了学生评教评学的制度建设,完善了评价标准,优化了评价过程,通过每年2次学生评教评学,全面了解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力求防范于未然。评教评学的结果在教师大会上公布,提高促进了老师们的岗位意识和责任意识。搭建学习的平台,“五个渠道”提升师资水平。今年以来,为给专业师资开拓更多的提升渠道,学校采取了五项措施。一是送出去学:选送了11批次教师共18人次参加教育部等各级各部门组织的培训;二是走出去看:到河南南阳农业学校、XX职院、黄冈职院、罗田理工中专、黄冈高级技校、XX仪表学校、XX二轻学校等学校考察交流专业建设事宜,集思广益;三是请进来教:聘请了XX职业技术学院教授吴昌友、华东师范大学教授李伟胜、湖北中等职业教育权威张光德等专家到校开展专题培训。四是下企业练:学校不惜重金送工科专业老师高恋、汪洋、库盛贵、汪树春等到企业实践,参加行业和企业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五是网络学习:学校及时宣传《教师行动网》的学习要求,每月开展自查与督促,全体干部教师全员参加网络学习,学校被评为区级先进单位,王米玉老师被评为区级先进个人。
三、加强教学研究,全员参与,着力提高科研水平
学校以教科处为龙头,以开展课题研究为重点,以校本研修为核心,引领教研工作向深度和广度推进,引导教师由“经验型”向“研究型”转变。为了调动广大教师参与教科研的积极性,学校加大了对科研成果、技能竞赛和等级考试的奖励力度,并与年级组、教研组、班主任、教师个人的利益紧密挂钩,让教师感受到学校领导的重视,积极投入到教科研工作中来。一年来,学校共组织和参与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6项,70多名教师参与了课题研究。学校独立承担的市级重点课题《新城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教学质量管理研究》结题,范先佐等5位省市知名专家一致同意评定为A级课题。学校承担的市教科院主持的国家级课题的子课题《XX市农林类中职生就业(创业)教育研究》、教育部重点课题的子课题《中等职业学校园艺专业课有效教学模式研究》、国家级重点课题的子课题《湖北省中职学校实训实习评估标准指标研究》、市级重点课题部分研究工作——《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机电专业课程开发与培训包重构研究》均圆满完成我校承担的研究任务。申报的湖北省职教中心“十二五”重点课题《中等职业学校技能型人才培养与成长规律研究》顺利立项及开题,并获得专项资金支持。在全市教育科研总结大会上,学校课题成果被评为XX市优秀成果,学校被评为市科研先进单位,科研工作走在了XX市教育战线的前列。在课题研究的带动下,一大批教师积极主动开展教学研究,有50多篇教师的文章获奖或发表。浓厚的教研之风,扎实的教研成果,为课堂教学注入了改革的动力。
四、加强学生管理,磨砺意志,着力提升学生素质
学校树立“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意识,宣传“走进校门,肩负发展使命;走出校门,事关学校荣辱”思想,坚持不懈地实施学生德育教育和常规管理,做到“两落实”、“三勤”、“四抓”、“五到位”,即落实班主任职责、落实值日职责;口勤、腿勤、手勤;抓值日人员、抓班主任、抓寝室管理员、抓校园巡视员;思想到位、责任到位、管理到位、检查到位、教育到位。各位管理人员能够积极主动地、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均能做到发现问题后及时到达现场,处理问题快速坚决不拖拉,积极推进了良好校风和学风的建设。开展“双推双创”。推优评先,推优入党,以青年学习竞赛、文体活动为载体,实施学生自治管理,争创文明班级、优秀团支部、文明寝室、先进社团,定期开展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的评选。一年来培养1名学生入党,1人被评为XX市文华科技品学奖,1名同学获湖北省优秀学生干部,26名同学获XX市优秀三好学生、21名同学获XX区优秀学生干部和三好学生的称号。开展“志愿服务”。学校深入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今年新增青年志愿者823名,紧紧围绕“知校、爱校、荣校”的号召开展活动,先后共560人次到西湖村、汪集福利院、红安烈士陵园志愿服务,连续第二年为区田径运动会志愿服务,得到市区一致肯定,被评为“XX市优秀青年志愿服务集体”。开展“第二课堂”。校文学社、广播台、学联社活动蓬勃开展,“实践活动课”共设41个兴趣小组,涵盖体育、音乐、美术、计算机、财会、电子电工、钳工技工、普通机床、数控机床等,丰富了学生业余生活,提高了职业素养和团队精神。兴趣小组成员参加国家、省、市各级竞赛活动38人次获一、二、三等奖、4次获得集体荣誉奖。其中,组织参加“全国第八届文明风采”竞赛活动,夏建兵老师获得全国二等辅导奖,马汉元老师获得全国三等辅导奖,余爱兵、吴红梅、霍芳慧等6位老师获得湖北省一、二、三等辅导奖。学校舞蹈队编排的情景剧《红岩》获得XX市“沐党旗光辉,树理想信念”读书活动表演一等奖,张杰同学获得演讲比赛一等奖,蔡培同学代表XX区获得“XX市形象大使”大赛之“诚信大使”。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每年5月,学校组织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在今年的艺术节系列活动中,方中兵、金学中、汪爱新、童双艳、童子建等老师所在班的寝室被评为“我的宿舍我的家文明寝室”,金志锋、李小飞等同学获得“我的青春我作主校园十佳歌手”称号,方中兵带的一(6)班和童志武带的二(3)班获得青年杯篮球赛年级冠军。
五、加强实训工作,校企合作,着力培养专业技能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中等职业学校要努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是一个综合概念,“高素质”强调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综合能力,“技能型”强调适应行业岗位需求的专业技能。学校深入领会国家政策,结合学校实际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努力将每一名学生培养成为能升学、能就业,同时具有现代职业素养的技能型人才。为此,学校“不拘一格降人才”,因材施教,宽进严出,致力于“办适合学生发展的教育,育适应社会需求的人才”,加强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职业导向,实施“一年级厚基础,二年级强技能,三年级优出口”的培养模式,落实“文化+技能、就业+升学、长训+短训、毕业证+技能证”的教学策略,努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全面实现专业与产业、企业、岗位对接,专业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等目标,学校从五个方面着力夯实实践教学。一是加强“校企合作”。着力解决学校教学与企业需要脱节的问题,使实践教育贴近企业生产实际,切准企业急需的岗位要求,学校积极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与企业共同培养适岗技能人才,努力实现校企零距离对接,学生走出校门即能踏上工位,为XX外环高速、XX重冶,XX一冶等单位培养了大批优秀技能人才。一批优秀员工脱颖而出,很快就成为企业技能骨干,或是进入管理岗位,“XX一冶冠名班”第3期毕业生蔡建,工作仅3年就在XX一冶担任大班长,带领30多人的团队。二是开展“产教结合”。学校将XX久瑞自紧科技有限公司、XX振德敷料有限公司等企业引入学校,为工科专业的学生提供岗位菜单,还聘请了两名“楚天技能名师”,聘请了11名行业专家、高校教师为兼职教师,实现了培养方式中的“三个一体”,即课堂由学训分开转变为学训一体,车间与教室融为一体,企业技术骨干与兼职教师一体。三是推行“双证融通”。学生在毕业之前,除拿到毕业证外,还能拿到至少一个专业技能证。今年参加普通话等级考试的学生860人,获二级乙等以上 633人;参加计算机等级考试的学生共562人,合格人数为486人;参加各种技能等级考试的学生共626人,合格626人。四是实现“中高职衔接”。学校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形成了职业培训与学历教育并举、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结合、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共享、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相融的办学格局。先后与XX职业技术学院、XX纺织大学、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等高校相关专业联轨,建立了递进式的人才培养体系,专业教学质量得到了提升。五是加入“国防科技工业职教集团”。由省教育厅牵头组织,武船工业公司和XX船舶职业技术学院召集组建的,有中国船舶重工集团等企业、湖北省职工焊接技术协会等团体、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XX交通职院等高职学校等130多个单位和个人参与的“湖北省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教育集团”于2011年12月成立,今年5月召开理事大会。我校与罗田理工中专成为湖北省中职学校的代表加入职教集团,我个人被推选为理事。这是学校在集团化办学方面迈出的实质性一步。
六、加强宣传工作,展示亮点,着力提升学校形象 学校高度重视对职业教育的宣传工作。春节期间在电视台播放专题片10天;在长报、楚天、晚报、XX报等报纸媒体发布新闻通讯近20篇;配合中央电视台、上海卫视、浙江卫视、湖北经视、XX电视台等电视媒体专访10余次;通过学校网站发布新闻通讯160余条;开办示范校建设专题网站,发布文章70余篇,发布示范创建工作简讯31期;接待了红安理工中专、山西吕梁县、黄陂职校、XX农校等学校来校交流。学校被评为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过去一年,全体教职工团结奋进、改革创新,为学校十二五建设赢得了巨大的发展机遇。学校示范校建设已接近中期,在这新的发展平台上,学校将拥有更优的办学条件——再建一栋机械加工实训大楼,再扩100亩建设XX市第一产业公共实训基地;学校将朝着更高的奋斗目标迈进——逐步朝高职方向发展,把学校建设成为高中职一体的国内一流的品牌职业学校。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我们相信,有上级领导的关怀和支持,有全体教职员工倾力投入,我们一定能够办好让人民群众满意的职业教育。谢谢大家!
第四篇: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述职报告
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的述职报告
我叫XXX,是计算机教研组的教师。2012年担任2011级动漫班班主任,同时担任动画分镜与脚本、办公设备维护、FLASH动画制作、计算机基础等课程的教学任务。现就师德、工作态度、业务能力、工作实绩、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述职如下:
一、思想政治、师德方面
我积极参加政治学习、升旗仪式等活动,除因公请假外,从未缺席。同时作为一名党员,我积极学习党的十八大文件与精神,参加党支部会议的学习讨论,并做好学习笔记,总结学习心得。
在师德方面,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遵守教师职业道德,爱岗敬业。我尊重每一位学生,为人师表,热爱学生。在担任班主任的工作以来,做到细心观察学生,耐心教导学生。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先以身作则,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
二、教学业务、工作态度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成败的关键。2012年两个学期,我分别担任动画分镜与脚本、办公设备维护、FLASH动画制作、计算机基础等课程的教学任务,每周17节课时,同时还兼一个机房的管理工作以及技能竞赛动画制作项目的学生培训工作。
在平时的教学中,只要条件许可,我都积极探索教育教学规律,充分运用学校现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创新教学模式,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些许效果,具体表现在:
1、研究教材,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的制作项目,认真备课,作业评价。
2、注重课堂教学效果。针对职业学生的特点,我强调体验式学习,愉快学习。遵循以下原则:学生自主学习,小组互助;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项目为纲,展示为平台,全员评价。
3、积极参加校内校外教研。除了本学期因为周四下午有三节课,无法参加教研外。三、工作实绩
在2012年我参加了多项工作,并取得了一些成绩。如: 2012年5月份参加芜湖市属学校招聘的命题工作;
2012年7月在安徽工程科技大学,参加市电教馆组织的网络管理与数字化校园建设的培训,获得优秀学员;
2012年10月指导学生参加全国信息技术能力竞赛,有一名学生参加全国决赛并获得一等奖;
2012年12月组织指导学生参加芜湖市“天鼎杯”校园文化比赛,有四名学生提交了作品;
2012年11月组织班级学生参加校运动会、拔河、跳绳、班级教室文化建设、书画作品评比、乒乓球等等,都获得了不错的成绩。
四、存在的问题
1、周四下午虽然有课,未能请假去参加教研活动;
2、未积极写报道宣传;
3、有些工作的开展未能取得预期效果。
第五篇:论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精神
论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精神
(北京市应用高级技工学校
陈保峰)
摘 要: 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精神是符合优秀管理者所共同追求的精神境界,但它又赋予了新的内涵,并有其独特的内容。它体现在校长的专业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经营与冒险精神、人本精神、学习精神。关键词:中职校 校长 精神
一、研究的背景与现状
中等职业学校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经艰难与挫折,始终以其独特的办学特色和优势活跃在职业教育战线上,紧紧围绕经济发展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努力去实践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办学宗旨,不断开创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新局面,展现了旺盛的生命力。但由于近些年来的国家宏观政策和经济结构的调整,以及“生源减少”、“普高热”、“高校扩招”、“就业市场学历高移”等原因,导致了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受到了极大地挑战。面对这一现状,笔者认为:造成中等职业学校的困境,即有经济体制改革与结构调整等所造成的外部原因,也有中等职业教育系统的内部原因,以及社会转型期人们的观念改变等原因。为此,有必要对中等职业学校的发展起关键作用的校长精神展开理性
地讨论与研究,使他们坚定信心,摆脱困境,战胜困难。
本人主要通过对中国期刊网、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等文献进行了搜集,通过对上述途径所获得的文献整理后发现:目前针对于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及校长精神的研究基本属于空白状态,国家级、省部级研究课题和有关方面的专著也没有,即使是一些期刊或报纸也未曾刊登过相关文章。对于校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研究中小学校长应该具备的素质、校长负责制、校长评价以及校长培训等。所述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精神研究的匮乏,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对中等职业教育研究的滞后性,对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的研究还未真正起步。无论是对实践的反思,还是理论上的探索都很不够,没有为其提供足够的理论支撑。
二.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方法
中等职业教育虽然经过多年实践与探索,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影响学校生存发展的校长精神的研究,则迫切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予以解决,需要教育科研的支特。因此,研究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精神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和提高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对自身的认识
目前社会和教育界内部仍存在有对中等职业教育持有怀疑和鄙视的态度,加之中等职业学校生存等方面客观存在的困难,使一部分校长感到前景渺茫,他们为中等职业教育以及个人的前途担忧。作者试图通过本文的研究来提高校长对自身的认识,试
图改变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所持的怀疑态度,坚定校长们对中等职业教育发展的信心,提升校长们的自我认可度,使他们能够为经济建设和社会稳定作出应有的贡献。
(二)丰富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研究内容
正如本文第一部分研究的背景与现状所指出:该问题的研究属于空白,它反映出人们对中等职业教育的研究重视不够。本论文意在填补在该问题研究上的空白。本文以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精神研究为核心,从不同的视角进行了研究,对该问题的研究具有一定贡献。
(三)立足应用性研究,解决中等职业学校生存发展的实际问题
本文研究的选择了影响中等职业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问题——校长精神为研究对象,明确其精神追求,从而建立起学校领军人物的精神家园。力争使校长们带领学校在激烈的市场竟争中,依托强大的精神支柱,战胜困难、成就事业,使学校立于不败之地。
本论文主要运用了文献法、比较法等研究方法,并运用企业管理学、职业教育学等多学科的知识,通过多层次、多侧面的研究,提出了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精神。
三、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精神
校长精神是指校长的意识、思维活动和一般心理状态(现代汉语词典),是校长自身的内在素质的表现。校长作为管理者群体中的一部分,他们所具有的精神境界则必然符合管理者所具有的共同精神,并赋予了新的内涵,同时校长精神也有其独特的内容,它们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专业精神
“教育是有意识的、以积极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和首要目标的、促使个体社会化和社会个性化的社会实践活动”(陈保峰 《关于“教育”概念的探讨》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校长的专业精神“就是他在对教育意义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不要把校长仅仅当成一种职业在做, 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华东师范大学陈玉琨教授)。校长是一种职业,但有其不同于其他职业的特点, 它是经过专门训练,不可替代的职业。选择了校长这个职业,也就选择了相应的生活工作方式,也就必须有所担当,对这种生活工作方式须有高度的认同。校长的专业精神体现在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实现个体的社会化——把学生培养成满足社会需要的人;实现社会的个性化——把社会文化等传承到不同的学生身上;体现在关注教师的发展,实现教师与学校的共同发展;体现在对敬业精神、奉献精神的不懈追求;体现在对教育事业的忠诚与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体现在专业知识精通与渊博;体现在是对学校经营与管理的专家。如此种种,构成了校长专业成长的动力因素,成为了校长成长道路上的精神追求。
(二)创新精神
创新精神是指人们在创新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也即一些与创新活动密切相关的优良的个性品质(王琦 论创新精神平原大学学报)。创新精神是人作为主体特有的精神, 它体现在实践活动之中。校长要勇于精神、乐于精神、善于精神、勤于精神,突破传统的思维定势,力争在创新活动中要做到:
第一是理论创新。理论是先导,理论来源于实践,又高于实践,指导实践。校长应有批判精神,创新是对现存事物的否定与超越,坚信任何已经达到与实现的成就都存在着不完全性, 都留有可改进、更新、变革的空间,对观念、事物的依据发出疑问, 深入分析与探索。校长要改变传统的目标观、人才观、质量观等教育思想观念, 必须运用新的思想观念、新的思维方式来研究教育现实问题,寻找解决教育现实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将理论创新应用于教育实践活动中来。
第二是机制、体制创新。机制、体制创新是保证,没有机制、体制创新作保证,理论创新的成果就无法运用。诸如不同性质的企业与学校合作的创新,要做到既不能让国有资产损失流失,也不能让企业没有效益;中等职业学校与不同类型、级别、性质学校的合作办学也曾受到束缚;学校教职工集资入股,以弥补经费不足的现象,并调动教职工工作积极性的集资模式的创新等,这都需要校长跨越体制上的鸿沟,敢于冒险创新。
第三是科学技术创新。科学的本质在于认识世界的规律, 技
术则是工具和手段。校长的创新不是没有科学根据的,违背客观规律的盲干。它是严格地遵循教育、管理等规律的科学活动,是通过实践的效果来检验的;创新是要有务实的精神,是以满足师生、学校、社会的发展需求为目标的,是需要衡量学校的社会效益与办学效益及所有资源后做出的科学决策。诸如教学方法手段的创新、管理方法的创新、学生品德培养的创新、专业设计的创新、教师专业发展的创新、招生就业方法的创新等都需要有科学技术的创新。
(三)团队精神
团队精神是指团队的成员为了团队的利益和目标而相互协作、尽心尽力的意愿和作风(李佳 《论团队精神》 湖南民族职业学院学报)。团队精神是高绩效学校的灵魂,是一种基于共同利益目标的健康人际关系,是学校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组织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校长自我完善、成就事业的需要。校长的团队精神是指校长根据学校的目标和任务,凝聚广大师生的人心使他们团结合作,从而尽心尽力地投入到学校工作中来。这里需要指出的是:第一,校长要凝聚人心,发动师生尽心尽力投入到学校工作中来,首先他自身的诸如全局观、群众观、协作意识、服务意识等团队精神就十分重要。否则,身教重于言教,他将无法带领学校完成既定的目标。但毕竟校长本人的团队精神的塑造与培养相对是比较容易的,困难的是校长如何塑与造培养师生的团队精神。第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培养目标是“成人成才”的初
中级技能型人才。教职员工要很好地履行教书育人的工作任务,才有可能完成培养目标。校长的团队精神的工作重点是使学生们自觉自愿地投入到思想品德与职业能力的养成;使教职员工尽心尽力地投入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来,真正做到全员育人。而不是脱离了培养目标与工作任务的彼此一团和气,缺乏核心竞争力的团队精神。然而,中职校学生的素质相对而言是不理想的,全员育人的理念到行动的落实也是有差距的,以团队精神为依托的培养目标的实现还有赖于学校文化的建设。通过学校文化塑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打造共同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使师生志同道合、齐心协力的参与到学校工作中来,以保障师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四)经营与冒险精神
中等职业学校的校长应是“学校经营家”,所谓经营:“是指对基层组织发展和工作的筹划与管理,与单纯的管理不同之处是经营的主体具有更大的主动权,可以为经营对象的发展做出重大决定”(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陈孝彬主编 《教育管理学》)。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职校有了更大的办学自主权。首先,学校培养的人才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学校的专业设置、课程设置、就业指导等都要服从这一需要,满足经济建设的需要。其次,学校间的竞争也引入了市场机制,例如培养人才的质量、招生工作、就业工作等等均存在激烈的竞争。再次,对学生提供的教育服务具有了市场因素,学校是否能够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给学生提供
超值的服务,获得学生和家长的满意,成为学校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最后,学校的资源配置也融进了竞争因素,学校能否在政府或市场中获得更多的资源,考验了校长的能力;此外,与企业校企合作的深度、广度也反映了校长获得资源的能力。市场竞争与挑战,从客观上要求校长具有市场意识、经营精神;要求校长适应职教改革发展的需要,既懂职业教育规律又懂市场规律;既有先进理念又会经营管理;既要成为社会活动家和筹款人,还要是学校的发展战略的谋划人。校长要努力寻找教育规律与市场规律的平衡点,做到学校打开门按市场规律办事,关起门来按教育规律办事,以期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校长还要具有承担风险的精神,学校需要经营,经营需要决策,决策就需要冒风险,100%的成功决策是罕见的。学校在对新专业的开发、就业市场的开拓、新教学模式方法的探索、实操教学、课外活动及体育锻炼、学生校车使用延伸的法律责任等方面都存在着不确定性,都需要冒风险。而长期以来,学校作为公益性组织,使得校长的业绩衡量往往是按上级指示完成工作任务的程度如何来衡量,很少考虑市场因素。校长实际上更多地在充当着学校管理者而不是经营者的角色,校长为求稳妥,宁可低效率浪费资源,也不愿意冒可能的风险,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办学的自主权和决策权,也就谈不上市场意识和冒险精神了。对此,校长面对新的办学机遇与挑战,不能因噎废食,要敢于承担责任,要敢于冒一定的风险。
(五)人本精神
人本精神是指 “以人为本”的精神。笔者认为:以人为本是指以人为基础,以人为动力,确认人的地位,重视人的发展,把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放在一切教育活动的中心。以人为本既是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方法论。正确理解以人为本应注意到:第一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以人为基础,重视人的主体地位。要理解人、尊重人,在办学宗旨上实现由重视物向人的转变。师生是学校的主体,是生存发展的关键因素。在管理中要理解他们的疾苦,尊重他们的人格,关心爱护他们,使他们的主动地参与到学校的工作中来,为教职工创造一种自我发展、自我约束、自我完善、自我进步的激励机制。第二以人为本强调的是重视人的发展,要一切以人的发展为中心,一切以人的发展为根本。在办学方法上要实现由只注重学生智力向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提高的转变;在教育的组织形式上要从过去整齐划一的要求向注重学生个性和多样化发展转变。学校要为师生的共同发展搭建平台,建立教师专业成长的通道,学生成才的培养机制,夯实学生的文化基础,加强职业技能的培训,注重特长生的培养。通过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师生的综合素质,避免只重视个别师生的发展而忽视全体师生的发展,避免单纯地、片面地抓学生的某种职业能力,而置学生的全面发展于不顾。第三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与社会的和谐,教育活动应培养社会需求的全面发展的人,必须关注人的社会适应性,并且认同个人与社会的互动。学校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
向世界,向面未来”。引导学生学会做人,把知识、能力内化为学生的职业素质,将职业理想转化为学习动力,促进其全面发展。教师要做到“授之以渔”而不要“授之以鱼”,以使学生适应社会的需求。
(六)学习精神
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指出:“必须按照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要求,抓紧学习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全体党员、干部都要把学习作为一种精神追求,真正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以创业。”校长作为一个学习型组织的特殊代表则必须具有学习精神:首先,它是校长岗位对其能力的要求。一是校长要有诸如共产主义道德品质、正确的办学理念、忠诚教育事业等良好的政治思想品质的素质;二是校长要有诸如教育政策法规、学校管理、教育科学知识等科学文化知识方面的素质;三是校长要有诸如学校经营、组织能力等管理方面的素质。上述素质的拥有无不靠后天的学习与实践而获得。中等职业学校校长的来源主体是一线骨干教师通过培养选拔来任用的,他们绝大多数具有良好的学科或专业知识,但同时又缺乏校长应有的其它方面的能力和素质,只有通过不断地学习锻炼他们才可能由教学专家向管理专家转变,促进学习成果的转化和自身能力的提高。其次,这也是社会和学校发展的迫切要求。现在中等职业学校面临诸如生源减少、生源素质差、高校扩招等
矛盾及困难是前所未有的。加之知识更新速度加快等,这都需要勤于学习、善于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向教师们学习。力争掌握和运用新的思维方法和新的管理经验等,以期盼用敏锐的眼光解决在成长道路上所出现的矛盾和困难,避免“知识透支”和“本领恐慌”的现象出现。
随着时代的进步,对中职学校校长的要求愈来愈高,校长的角色职能出现了多元化趋势。但这些角色职能“形”散而“神”聚,要求校长将不同角色职能很好地综合一起,以校长精神为核心,努力践行专业精神、团队精神、创新精神、经营与冒险精神、人本精神、学习精神,对学校进行有效的经营与管理,促进师生与学校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春生 徐长发.职业教育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2] 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 范国睿.学校管理的理论与实务[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作者简介:陈保峰
教育硕士
高级讲师
北京市应用高级技工学校 校长兼党委书记
北京市技工院校高评委主任 北京市政府督导室督学 联系电话:*** 办公67672926 chen@bjyy.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