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
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公告第70号
(2007年3月29日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通过)
《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已由湖北省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六次会议于2007年3月29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湖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二○○七年三月二十九日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村公路的建设、养护和管理,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的规划、建设、养护和管理,适用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农村公路,是指按照国家技术标准修建的县道、乡道和村道。
第三条 农村公路的发展应当遵循政府主导、各方参与、全面规划、节约土地、保护环境、建养并重、保障畅通的原则。
第四条 县级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的责任主体,其交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在县级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范围内,并在交通主管部门的组织指导下,负责乡道的建设和养护工作;村民委员会在县级人民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指导帮助下,做好本村村道建设和日常养护的组织实施工作。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把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发展纳入本行政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和计划,逐步加大政府对农村公路的资金投入,促进农村公路持续健康发展。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改、财政、建设、国土资源、环境保护、水利、林业、审计、公安等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农村公路工作。
第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爱护公路、公路用地及公路附属设施的义务,对破坏、损坏或者非法占用农村公路、公路用地、公路附属设施以及其他影响公路安全的违法行为,有权制止、检举和控告。
第七条 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农村公路上非法设卡收费、罚款和拦截车辆。
第二章 规划和建设
第八条 农村公路规划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农业生态环境的实际编制,与国道、省道发展规划和其他方式的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相协调,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相结合。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根据国家和省制定的农村公路规划,编制本行政区域的农村公路规划。
县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编制,经同级人民政府审定后,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备案;乡道、村道规划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协助乡(镇)人民政府编制,报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备案。
经批准的农村公路规划需要修改的,由原编制机关提出修改方案,报原批准机关批准。
农村公路渡口以及客运站场设施应当与农村公路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同步建设。
第十条 农村公路建设应当充分利用现有道路进行改建和扩建。县道按照不低于三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乡道按照不低于四级公路技术标准建设。村道建设标准应当根据当地实际需要和经济条件确定,一般不低于四级公路技术标准。
农村公路建设涉及土地征收、征用补偿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二级以上农村公路及中型以上桥梁、隧道建设项目和其他符合招标条件的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明确项目法人,并依法进行招标。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不进行招标并采用“一事一议”的方式筹资筹劳的村道建设项目,经村民会议或者村民代表会议同意,可以不进行招标。
县道建设项目的招标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组织。乡道、村道建设项目的招标,在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乡(镇)人民政府组织或者委托有相应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办理。
第十二条 村道建设项目的设计可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组织有相关工程设计经验的技术人员承担,但中型以上桥梁、隧道建设项目的设计,应当由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单位承担。
第十三条 县道建设项目的施工许可由市(州)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实施。乡道建设项目的施工许可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实施。村道建设项目的施工应当报乡(镇)人民政府备案。
第十四条 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桥梁、隧道等建设项目,应当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专业队伍施工。
第十五条 二级以上农村公路及中型以上桥梁、隧道建设项目,应当通过招标选择具有相应资质的监理单位进行监理。其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可以由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组织进行监理。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农村公路建设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应当聘请技术专家和群众代表参与监督工作。
农村公路建设施工现场应当设立质量责任公告牌,公告有关责任单位、责任人、主要质量控制指标和质量举报电话。
第十七条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农村公路建设、施工和监理单位应当依据职责,明确安全、质量管理责任,落实安全、质量保证措施,加强安全与质量管理。
铺筑沥青(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农村公路及中型以上桥梁、隧道建设项目,应当设定质量缺陷责任期和质量保证金。质量缺陷责任期为验收合格后1年,建设单位预留施工合同工程款总额的百分之五作为质量保证金。质量缺陷责任期满、无质量缺陷或者质量缺陷得到有效处置后,质量保证金应当返还施工单位。
第十八条 农村公路建设项目应当进行交工、竣工验收;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交工验收由项目法人负责。县道、乡道的竣工验收,按照本条例第十三条规定的施工许可权限,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村道的竣工验收,由乡(镇)人民政府在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组织进行。
除二级以上农村公路及大型以上桥梁、隧道建设项目外,其他农村公路建设项目交工、竣工验收可以合并进行。建成的农村公路,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设置必要的交通标志。
第十九条 农村公路建设应当按照档案管理有关规定,收集、整理、保存工程资料,建立工程档案。
第三章 养护和管理
第二十条 农村公路养护应当按照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做到路基、边坡稳定,路面、构造物完好,排水畅通,保证公路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第二十一条 农村公路养护实行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常年养护与季节性养护相结合的方式,并逐步实行以专业养护为主。
四级以上农村公路大中修养护工程,逐步采取向社会公开招标的方式,择优选定养护作业单位;对等级较低、自然条件特殊、养护困难的农村公路,可以委托国道、省道养护单位养护,也可以采取建设、改造和养护一体化招标等方式进行养护。
乡道、村道的日常养护由沿线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采取群众性养护组织或者其他养护组织形式进行,也可以采取个人(农户)分段承包等方式进行。
第二十二条 农村公路养护单位、组织或者个人在进行养护作业时,应当设置必要的交通安全设施与安全警示标志。县道、乡道因养护确需中断交通的,应当报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同意,并采取必要形式提前向社会公告;村道养护确需中断交通的,应当报告村民委员会并告知村民。
第二十三条 因严重自然灾害致使农村公路中断或者严重损坏时,县级、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当及时组织修复。必要时可以动员和组织沿线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当地群众进行抢修,尽快恢复交通。
第二十四条 县级、乡(镇)人民政府和村民委员会应当按照绿化规划和谁种植、谁管理、谁受益的原则,组织和发动农村公路沿线的单位和个人实施公路绿化。属村民委员会集体种植的公路树木归集体所有,其收益主要用于村道养护。
公路用地上的树木不得擅自砍伐,确需更新砍伐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审批手续,并完成更新补种任务。
第二十五条 村道两侧边缘起向外延伸不少于1米的范围为公路用地;村道两侧边缘起向外延伸不少于3米的范围为建筑控制区。村道公路用地和建筑控制区由县级人民政府划定并向社会公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在公路上及公路用地范围内非法挖砂、采石、取土、堆放物品、设置障碍、挖沟引水或者从事种植农作物、打场晒粮、倾倒垃圾、排放污物等损坏、污染公路以及影响公路安全畅通的行为,不得损毁、擅自移动、涂改公路标志或者擅自设置其他标志。除公路防护、养护需要外,禁止在村道建筑控制区内新建、扩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
第二十六条 超过农村公路限定荷载标准的车辆不得擅自在农村公路上行驶。确需行驶的,必须经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并按照要求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运载不可解体的超限物品的,应当按照指定的时间、路线、时速行驶,并悬挂明显标志。
第四章 资金筹集与使用
第二十七条 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政府投资为主、农村村组为辅、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资金筹集机制。
第二十八条 省人民政府对列入省级农村公路建设计划的建设项目实行定额补助。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相应安排配套补助资金,并与省安排的定额补助资金同步到位。
第二十九条 省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并结合县(市)经济发展状况,统筹安排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管理资金。县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省人民政府的规定,按照每年每公里一定数额的标准,安排乡道、村道的日常养护管理资金,并列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三十条 村民委员会采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的方式筹集村道建设、养护资金,应当遵循村民自愿、量力而行的原则,并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
农村公路建设不得损害农民利益,不得采用强制手段向单位和个人集资。
第三十一条 鼓励社会、企业事业单位和个人捐资用于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对做出突出贡献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予以表彰。
第三十二条 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资金应当严格管理、专款专用,实行年度审计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和截留。
未完工项目的建设资金以及当年节余的养护和管理资金,可以结转下年度使用。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的行为,法律、行政法规有行政处罚规定的,从其规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造成农村公路损害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对责任单位予以通报批评,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对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一)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未按时到位的;
(二)侵占、挪用和截留农村公路建设、养护资金的;
(三)农村公路未经验收或者验收不合格即交付使用的;
(四)在农村公路建设中采用强制手段向单位、个人集资的。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农村公路建设中发生质量违法行为的,依法对相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予以处罚。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损坏、污染村道或者影响村道安全畅通的,或者损毁、擅自移动、涂改村道标志、擅自设置其他标志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限期改正。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在村道建筑控制区内新建、扩建建筑物和地面构筑物的,责令限期拆除;逾期不拆除的,可以依法强制拆除,有关费用由违法者承担。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超过限定的荷载标准擅自在村道上行驶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并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 国家工作人员在农村公路建设、养护和管理等工作中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六章 附则
第三十九条 本条例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湖北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湖北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发布时间:2007-07-04 14:54:30)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5〕49号)和交通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通知》(交公路发〔2006〕400号)精神, 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水平和通行能力,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根据《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明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农村公路作为农村基础性、公益性设施,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必要保障。“十五”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积极出台政策措施,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快速增长,“重建设、轻管养”的倾向不同程度地存在,农村公路管养责任主体尚未真正落实,养护资金缺少稳定渠道,养护管理滞后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全省农村公路的持续健康发展。各市、州、县人民政府必须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新时期加快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纳入本地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公路发展的重要内容,统筹安排,稳妥推进,确保农村公路完好畅通,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并重为原则,以县级人民政府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强化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的管理养护职能,实行“管养分离”,加快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促进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力争“十一五”期,建立以县为主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建立高效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运行机制,建立规范稳定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渠道,建
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评价考核体系,努力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正常化、规范化,做到“有路必养”,路基、边坡稳定,路面、构造物完好,排水畅通,保证农村公路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保障农村公路畅通。
二、建立以县为主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应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的原则,理顺体制,落实责任。市(州)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制定本地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政策,建立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集机制,监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县(市、区)人民政府是本地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负责贯彻执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政策法规,筹集和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监督公路管理机构的管理养护工作,检查养护质量,组织协调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乡(镇)人民政府在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乡道的管理养护工作,并指导、协调村道的日常养护工作。村民委员会在县、乡人民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的指导帮助下,具体做好村道的日常养护工作。
省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行业管理工作。其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政策法规,制定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编制全省农村公路养护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管理资金计划,监督、检查、考核农村公路养护规划(计划)执行、资金使用及养护质量,推进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进步,指导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市(州)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行业管理工作。其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具体组织实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政策法规,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发展规划和计划,监督、检查、考核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及养护质量,推进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进步,指导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县(市、区)交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地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监督所属公路管理机构的管理养护工作,组织协调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其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具体承担县道的日常管理养护工作,指导乡道、村道的日常管理养护工作;负责编制农村公路养护建议性计划并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组织和指导养护工程的招投标以及通过其它竞争方式确定养护工程承包人的工作,对养护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各级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做好涉及本部门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
三、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
农村公路养护实行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常年养护与季节性养护相结合的方式,并逐步实行以专业养护为主,积极推进养护市场化,实现“以钱养事”。各地要结合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际,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长效机制。
(一)乡道、村道的日常养护由沿线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采取群众自治性养护组织或者其他养护组织形式进行,由群众自治性养护组织或者其他养护组织决定养护单位或个人。也可以采取个人(农户)分段承包等方式进行养护。日常养护的单位或承包人应采取竞争的方式择优选定。
(二)乡道、村道的养护工程由沿线乡(镇)人民政府在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竞争的方式择优选择具有相应养护资质的专业养护单位负责施工,并与之签订养护工程合同。养护合同的履行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交通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监督。
(三)鼓励在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交通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指导下,成立农村公路养护协会(理事会),履行养护工程项目法人职责,负责养护工程的实施和日常养护的组织。
(四)逐步推行农村公路养护工程招标投标制度,择优选择养护作业单位。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准入和养护企业资质制度,规范养护市场秩序。
(五)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农村公路的实际制定应急预案,保障农村公路在发生水毁、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等重大事件时,做到反应快速、组织得力、抢修及时、救援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渠道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政府投资为主、农村村组为辅,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筹集机制,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
(一)省交通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管理资金,并列
入部门预算。在统筹安排汽车养路费支出时,力争从2008年开始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的资金水平不低于以下标准:县道每年每公里7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35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000元。
(二)各市、州、县人民政府要根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实际需要筹集和安排专项资金,并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县级财政按照每年每公里不低于1000元的标准,安排乡道、村道的日常养护管理资金,并逐步加大投入。
(三)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可以通过公路沿线受益单位、社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款,村民委员会采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限用于村道)等方式筹集。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单位利用上述资金直接从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免征营业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过程中,行政性事业收费予以减免。
(四)要建立安全畅通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拨付渠道,严格根据农村公路养护计划和预算拨付资金,保证养护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省交通主管部门统筹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管理资金,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经批准后由省财政部门将资金拨付至县级财政部门,再由县级财政部门将资金拨付至县级交通主管部门或管理养护单位。各市、州、县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安排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由同级交通主管部门申报,列入同级部门预算,按照财政预算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拨付。
(五)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要严格管理,专项核算,专款专用,公开资金使用情况,实行审计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和截留。未完工的养护工程项目资金以及当年的管理养护资金,可结转下使用。
五、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评价体系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要加强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技术指导,明确技术标准,落实养护目标,促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一)建立农村公路养护评价标准体系。省交通主管部门要针对全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管理养护政策,制定农村公路养护规程,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公路养护质量、服务水平评定标准体系,提出我省农村公路典型路面结构、构造物的检查及评定标准,以及农村
公路各种病害的修复方案。
(二)建立农村公路养护检查、考核制度。各市、州、县人民政府要定期组织交通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协会(群众自治性组织)共同参与的检查、考核小组,加强养护检查,做到乡(镇)政府或协会(群众自治性组织)每月检查,县(市)每季考核,市(州)半年督办,严格按照养护合同进行管理,保证路基稳定,路面整洁无坑槽,边沟排水畅通。
(三)建立全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数据库。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要按照统一标准、内容完备、结构合理、数据准确、上下衔接的原则,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数据库,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信息系统,适时、准确反映农村公路技术等级、路面结构、配套设施、养护投入、路况质量、路产路权等信息,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服务。
六、加强领导,确保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平稳推进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各地、各有关部门务必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各市、州、县人民政府要把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政府领导同志牵头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领导机构,组建工作专班,做到领导落实、机构落实、人员落实。要按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结合本地实际,抓紧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重点解决养事与养人的问题,切实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具体、操作性强。交通、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沟通,密切配合,积极协调处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确保改革平稳推进。
各市(州)要根据本地实际,选择1-2个县(市)开展改革试点工作,为全面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积累经验,提供典型。要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引导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顺利推进。
第三篇:湖北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湖北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发布时间:2007-07-04 14:54:30)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方案的通知》(国办发〔2005〕49号)和交通部《关于进一步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通知》(交公路发〔2006〕400号)精神, 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全面提升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水平和通行能力,服务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根据《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制定如下实施方案:
一、明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
农村公路作为农村基础性、公益性设施,是公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必要保障。“十五”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战略部署,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建设,积极出台政策措施,组织广大农民群众,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步伐,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但随着农村公路里程的快速增长,“重建设、轻管养”的倾向不同程度地存在,农村公路管养责任主体尚未真正落实,养护资金缺少稳定渠道,养护管理滞后问题日益突出,直接影响全省农村公路的持续健康发展。各市、州、县人民政府必须站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深刻认识新时期加快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把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纳入本地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农村公路发展的重要内容,统筹安排,稳妥推进,确保农村公路完好畅通,更好地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并重为原则,以县级人民政府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强化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的管理养护职能,实行“管养分离”,加快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化进程,促进农村公路可持续发展。力争“十一五”期,建立以县为主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建立高效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运行机制,建立规范稳定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渠道,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评价考核体系,努力实现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正常化、规范化,做到“有路必养”,路基、边坡稳定,路面、构造物完好,排水畅通,保证农村公路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保障农村公路畅通。
二、建立以县为主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应按照“统一领导,分级负责,以县为主,乡村配合”的原则,理顺体制,落实责任。市(州)人民政府主要负责制定本地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政策,建立农村公路养护资金筹集机制,监督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县(市、区)人民政府是本地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责任主体,负责贯彻执行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政策法规,筹集和落实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监督公路管理机构的管理养护工作,检查养护质量,组织协调乡(镇)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做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乡(镇)人民政府在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的职责范围内负责乡道的管理养护工作,并指导、协调村道的日常养护工作。村民委员会在县、乡人民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公路管理机构的指导帮助下,具体做好村道的日常养护工作。
省交通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行业管理工作。其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具体负责贯彻落实国家、省有关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政策法规,制定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规范,编制全省农村公路养护发展规划,统筹安排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管理资金计划,监督、检查、考核农村公路养护规划(计划)执行、资金使用及养护质量,推进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进步,指导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市(州)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行业管理工作。其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具体组织实施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政策法规,实施农村公路养护发展规划和计划,监督、检查、考核农村公路养护资金使用及养护质量,推进农村公路养护技术进步,指导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县(市、区)交通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地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工作。监督所属公路管理机构的管理养护工作,组织协调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其所属的公路管理机构具体承担县道的日常管理养护工作,指导乡道、村道的日常管理养护工作;负责编制农村公路养护建议性计划并按照批准的计划组织实施,组织和指导养护工程的招投标以及通过其它竞争方式确定养护工程承包人的工作,对养护质量进行检查验收。
各级发展改革、财政部门要密切配合,积极做好涉及本部门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
三、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
农村公路养护实行专业养护与群众养护、常年养护与季节性养护相结合的方式,并逐步实行以专业养护为主,积极推进养护市场化,实现“以钱养事”。各地要结合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实际,建立健全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长效机制。
(一)乡道、村道的日常养护由沿线乡(镇)人民政府、村民委员会采取群众自治性养护组织或者其他养护组织形式进行,由群众自治性养护组织或者其他养护组织决定养护单位或个人。也可以采取个人(农户)分段承包等方式进行养护。日常养护的单位或承包人应采取竞争的方式择优选定。
(二)乡道、村道的养护工程由沿线乡(镇)人民政府在县级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通过竞争的方式择优选择具有相应养护资质的专业养护单位负责施工,并与之签订养护工程合同。养护合同的履行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交通主管部门、乡(镇)人民政府监督。
(三)鼓励在县(市、区)人民政府及其交通主管部门和乡(镇)人民政府指导下,成立农村公路养护协会(理事会),履行养护工程项目法人职责,负责养护工程的实施和日常养护的组织。
(四)逐步推行农村公路养护工程招标投标制度,择优选择养护作业单位。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市场准入和养护企业资质制度,规范养护市场秩序。
(五)县(市、区)人民政府要结合本地农村公路的实际制定应急预案,保障农村公路在发生水毁、交通事故和交通拥堵等重大事件时,做到反应快速、组织得力、抢修及时、救援有效,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四、建立稳定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渠道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政府投资为主、农村村组为辅,鼓励社会各界共同参与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筹集机制,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提供稳定的资金保障。
(一)省交通主管部门统筹安排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管理资金,并列入部门预算。在统筹安排汽车养路费支出时,力争从2008年开始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的资金水平不低于以下标准:县道每年每公里7000元,乡道每年每公里3500元,村道每年每公里1000元。
(二)各市、州、县人民政府要根据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实际需要筹集和安排专项资金,并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县级财政按照每年每公里不低于1000元的标准,安排乡道、村道的日常养护管理资金,并逐步加大投入。
(三)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可以通过公路沿线受益单位、社会企(事)业单位和个人捐款,村民委员会采取“一事一议”筹资筹劳(限用于村道)等方式筹集。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单位利用上述资金直接从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免征营业税。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过程中,行政性事业收费予以减免。
(四)要建立安全畅通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拨付渠道,严格根据农村公路养护计划和预算拨付资金,保证养护资金及时足额到位。省交通主管部门统筹安排的农村公路养护工程管理资金,纳入部门预算管理,经批准后由省财政部门将资金拨付至县级财政部门,再由县级财政部门将资金拨付至县级交通主管部门或管理养护单位。各市、州、县人民政府财政预算安排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由同级交通主管部门申报,列入同级部门预算,按照财政预算资金管理的有关规定拨付。
(五)农村公路管理养护资金要严格管理,专项核算,专款专用,公开资金使用情况,实行审计制度,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挪用和截留。未完工的养护工程项目资金以及当年的管理养护资金,可结转下使用。
五、建立健全农村公路养护评价体系
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要加强对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技术指导,明确技术标准,落实养护目标,促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
(一)建立农村公路养护评价标准体系。省交通主管部门要针对全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特点和规律,研究管理养护政策,制定农村公路养护规程,建立科学合理的农村公路养护质量、服务水平评定标准体系,提出我省农村公路典型路面结构、构造物的检查及评定标准,以及农村公路各种病害的修复方案。
(二)建立农村公路养护检查、考核制度。各市、州、县人民政府要定期组织交通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协会(群众自治性组织)共同参与的检查、考核小组,加强养护检查,做到乡(镇)政府或协会(群众自治性组织)每月检查,县(市)每季考核,市(州)半年督办,严格按照养护合同进行管理,保证路基稳定,路面整洁无坑槽,边沟排水畅通。
(三)建立全省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数据库。各级交通主管部门及其公路管理机构要按照统一标准、内容完备、结构合理、数据准确、上下衔接的原则,建立健全省、市、县三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数据库,完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信息系统,适时、准确反映农村公路技术等级、路面结构、配套设施、养护投入、路况质量、路产路权等信息,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提供技术支持和决策服务。
六、加强领导,确保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平稳推进
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工作涉及面广、任务艰巨。各地、各有关部门务必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各市、州、县人民政府要把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成立由政府领导同志牵头的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领导机构,组建工作专班,做到领导落实、机构落实、人员落实。要按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工作目标,结合本地实际,抓紧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重点解决养事与养人的问题,切实做到目标明确、责任落实、措施具体、操作性强。交通、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要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加强沟通,密切配合,积极协调处理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中的具体困难和问题,确保改革平稳推进。
各市(州)要根据本地实际,选择1-2个县(市)开展改革试点工作,为全面推进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积累经验,提供典型。要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和做法,引导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体制改革顺利推进。
第四篇: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意见
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全省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工
作的意见
各市、州、县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强交通安全工作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大交通安全基层、基础工作力度,落实各项安全措施、加强安全隐患排查、专项治理和安全监管,切实改善农村公路(包括县道、乡道和村道)交通安全环境,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现就加强全省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农村公路是我省覆盖范围最广、服务人口最多、提供服务最普遍、公益性最强的交通基础设施,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支撑条件。近年来,我省农村公路建设突飞猛进,农村交通运输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但由于受资金瓶颈、自然环境等诸多因素制约,目前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工作普遍存在安保设施不配套、主体责任不落实、安全教育不深入、安全意识不普及、安全监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加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工作,对减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发生,提高农村公路安全通行能力,改善农村公路服务功能,降低交通事故损害程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始终把安全发展放在首要位置,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安全至上”的发展理念,切实履行安全生产责任,加大安全工作力度,最大限度预防和减少农村公路交通事故,切实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二、明确加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工作的总体要求
坚持“政府领导、部门协作、社会联动、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工作思路,建立健全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工作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迅速组织开展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及危桥改造大会战、交通安全教育大宣传、车辆牌证大查验、“平安畅通县乡村”大创建等专项活动,力争2012年优先解决农村公路县乡道临崖、临水等危险路段特别是客运旅游线路交通安全重大隐患,努力提高农村公路安全保障能力,扭转农村公路安全事故高发频发势头,真正使农村公路成为造福农民的平安路、幸福路、致富路。
三、切实加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工作措施
(一)组织开展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及危桥改造大会战。各县(市、区)人民政府要依据《湖北省农村公路条例》和《湖北省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实施方案》的有关规定,切实履行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建、管、养主体责任,立即启动全省农村公路高危路段安保设施建设大会战,力争2012年优先完成山区、丘陵地带临崖、临水等高危路段的安保设施建设,在“十二五”期逐步完成县、乡、村道危险路段安保工程建设和危桥加固改造任务。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和危桥改
造要依据交通运输部《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实施技术指南》等技术标准,严格控制建设质量。省对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建设及危桥改造实行以奖代补政策(具体办法另行制定)。省交通、财政和质监部门负责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和危险路段安全防护工程的计划管理、补助资金拨付和质量监督、抽验等工作;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负责落实配套资金和农村公路建、管、养机构,并负责组织实施农村公路安保设施建设及危桥改造工作。2012年,重点推进神农架林区、恩施州、十堰市先行先试,力争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建设、公路标志、标线、标牌设置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实施、同步验收。积极探索推行农村公路市场化养护、分段承包养护、委托承包养护、专业养护等多样化养护模式,规范选择农村公路管养队伍,促进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落实。省级补助资金拨付前,各地要广开筹资渠道,推广神农架林区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农村公路安全保障工程建设的经验,按照统一质量标准、鼓励社会投资的原则,鼓励企业和个人垫资建设、带资进场,尽快完成山区、丘陵地带农村公路县乡道临崖临水等高危路段的安全保障设施建设和危桥险涵改造任务。
(二)组织开展农村交通安全教育大宣传。各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要扎实推进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进农村、进社区、进单位、进学校、进家庭,并以学生、村民、机动车驾驶人为重点,加大宣传力度,增强宣传实效,力求应宣尽宣、应教尽教、应训尽训。各地、各有关部门及交通运输经营者、有车单位、学校及新闻媒体要依法履行交通安全宣传职责,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切实增强广大群众的交通法制观念和安全意识。
(三)组织开展农村车辆牌照驾照大查验。各地要组织公安(交警)、交通、农业(农机)部门严把驾驶员的教育、培训、考核和审验等关口,全面摸排和掌握农村驾驶人、机动车、非机动车的基本情况,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公安部门要严厉查处无牌无证摩托车、非法拼(改)装和报废车辆上路,力求牌证相符、检验到位,最大限度消除事故隐患。农业(农机)部门要切实做好农机的注册登记、安全技术检验、牌证核发、驾驶人持证、拖拉机粘贴反光贴等管理工作,鼓励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实施定期免费检验制度。交通运管机构要加强农村客运班线审批管理,严把运输市场准入关,严格履行农村客运“三关一监督”(经营者市场准入关、车辆技术状况关、营运驾驶员从业资格关、汽车客运站安全监督)工作职责。公安、交通、农业(农机)部门要加强资质管理,坚决做到“四个严格”、“四个决不允许”,即:严格机动车的生产准入和行驶准入,严格驾驶人的培训和考试,严格驾驶员从业资格关,严格交通运输经营者的市场准入关;决不允许不符合国家安全技术标准的车辆、报废车辆、无牌无证车辆、非法拼改装车辆上路行驶,决不允许给未经考试或者考试不合格的人员发放驾驶证,决不允许不符合条件的驾驶人从事客、货运输,决不允许不具备条件的客、货运输企业进入运输市场。
(四)组织开展农村公路交通秩序专项大整治。公安(交警)、农业(农机)、交通、工商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严格依法办事,大力开展农村公路交通秩序专项整治、路面监管,严厉查处无牌无证机动车辆、拖拉机和低速载货汽车载人、非法营运、非法改装、拼装车辆等严重危害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要实行集中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及时整治和取缔马路市场、占道设摊以及公路堆放杂物、打晒粮谷等占道行为和破坏公路设施的违法行为。公安机关要整合警力,充分发
挥派出所管理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作用,在进一步完善“队所联勤”、“警民联勤”等制度的基础上,深入开展“平安农机”创建活动,积极推行驻县农机监理站民警的“队站联勤”,主动配合公安(交警)部门上路检查,对无牌无证、假牌假证、超速超载、人货混装、酒后驾驶、机况不达标和未依法检验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违法违规行为进行查处。要充分发挥农业(农机)部门的行业管理优势,共同搞好农机的路面监管工作。各地应积极推广恩施州的经验做法,乡镇政府明确专职交通管理员,各村设置交通安全协管员,依托乡镇政府、交警中队、农机监理、派出所等,建立农村交通管理服务站,开展交通安全宣传和管理等工作。
(五)组织开展“平安畅通县乡村”大创建。各级地方人民政府要按照国家道路交通安全总体目标,研究、制订本地区的规划和实施方案,从立法、体制、机制、投入等方面逐步解决制约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突出问题,研究提出科学评估、考核道路交通安全工作成效的综合评价体系,推进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工作的科学发展。要大力发展农村客运交通,组建面向广大农村地区的客运公司,努力解决农民出行难问题。要进一步强化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的基础工作,推动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工作机制建设、安全设施建设、农机安全监理基础设施装备建设和通行秩序管理等工作。
四、进一步加大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工作力度
(一)落实农村公路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各县(市、区)、乡镇人民政府是农村公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责任主体,政府主要负责人是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工作责任人,应把加强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工作列入各级政府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县、乡、村、组四级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责任体系,签订目标责任书,明确工作职责。要建立由同级政府有关部门参加的预防农村公路交通事故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分析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形势,及时研究解决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工作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把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工作落到实处,逐步建立高效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对发生重(特)大农村公路交通事故的,要按照“四不放过”原则,查明原因,分清责任,依法严肃追究有关责任人责任。要督促相关运输企业及承运人、驾驶员切实落实农村交通运输安全生产的主体责任,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到农村交通运输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增强安全意识,承担安全责任,维护车辆安全性能,切实提高交通运输安全水平。
(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要根据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实际情况,积极开展农村道路交通秩序整治,严厉查处超速、疲劳驾驶、酒后驾驶、客车超员、货运机动车非法载人、违规运输危险物品等容易导致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的交通违法行为。
(三)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相关部门要依据职责,负责有关的农村公路交通运输管理工作。交通(公路)部门要在巩固国、省干线公路安全保障工程成果的基础上,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对县乡道路急弯、陡坡等行车危险路段的治理,完善农村公路交通安全设施。公安、农业(农机)部门要严格驾驶人的培训和考试工作,并会同交通(运管)部门继续推进营运驾驶员的整顿工作。安监、公安(交警)、交通等部门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运输企业的整顿力度,重点督促落实
交通运输企业的安全主体责任,规范交通客、货运市场。发改、经信部门要继续深入推进机动车生产、改装企业整顿工作,严格车辆产品准入、生产一致性认证制度,提高车辆产品质量,增强安全性能。质监部门要加强对机动车生产、改装企业的监督检查,进一步修订、完善有关标准、技术规范,坚决杜绝有标准不执行、不符合国家标准的车辆出厂等问题,严格落实机动车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保险监管机构要依法会同有关部门积极推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费率浮动制度和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制度的制定、实施。
(四)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和考核工作。省政府将把各地、各有关部门对农村公路安全工作的重视程度、落实力度、工作成效纳入全省治庸问责工作考核范畴,实行严格的目标责任制和奖惩制度,确保农村公路安全工作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二○一二年二月十五日
第五篇:农村公路专题
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保障工程,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民生工程,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民心工程。日前召开的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绘就了今年农村公路乡村畅通工程蓝图。
筑就乡村坦途奔小康梦
“给我一个支点,我能把地球撬起来!”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的这句名言,让许多睿智之士感念:它不仅揭示了一种物理现象,更重要的是提出了一个如何选择最佳支点的问题——支点好,可以“四两拨千斤”。
要想富、先修路;公路通、百业兴;公路通、经济增;公路通、形象升。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步伐日益加快,新一轮的交通大发展、大投入呈现蓬勃发展之势,机遇面前,作为一个农业大市,驻马店应该把支点选在哪里?
“要集中力量全面推进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乡村畅通工程,千方百计抢抓机遇,积极争取项目资金,确保工程质量,确保建设规模,不断提升农村公路建设管理水平。”1月5日,在对全市交通运输和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专题调研时,市委书记余学友作出明确指示。
“抓住机遇,主动作为,进一步加大农村公路乡村畅通工程三年行动计划实施力度,推动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3月2日召开的全市2015年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又给出了具体答案。市委副书记、市长武国定掷地有声的话语,让全市上下信心倍增。
书,决心以实际行动打好农村公路建设翻身仗,回应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热切期盼。
农村公路乡村畅通工程首战告捷
“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曾几何时,一曲《在希望的田野上》唱遍大江南北,朗朗上口的歌词伴随优美的曲调,把农村丰收和谐景象深深地刻在了人们的脑海之中,虽历久而不衰。
现如今,在我市广大农村却流行着这样一首农村公路歌:“一条条公路宽又广,公路直通到俺村庄。甩掉胶鞋换皮鞋,农村和城里一个样儿。你开一个农家乐,他办一个加工厂。汽车摩托如穿梭,一起加油奔小康。”歌声承载着党的富民、惠民政策,在条条畅通的农村公路上回荡,抒发了广大农民对小康生活的无限憧憬和向往。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诚如斯言,没有农村的小康也就没有全面的小康。作为农业大市,目前全市仍有65%的人口生活在农村,改善农村出行环境是推进新农村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加快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大推动作用。
为进一步改善农村地区的交通出行条件,加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2014年2月14日,乘着省政府新一轮交通大发展的东风,我市迅速开启实施农村公路乡村畅通三年行动计划------市政府召开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武国定亲自就 “乡村畅通”工程进行安排部署,要求全市抓住机遇,奋战三年,着力打好
农村公路建设翻身仗;并出台了《驻马店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农村公路乡村畅通工程活动的意见》。
旋即,各县区政府群起响应,迅速启动农村公路“乡村畅通”工程,9个县区政府均以政府文件出台了活动实施方案,成立了由县(区)长任组长的农村公路“乡村畅通”工程活动领导小组,并召开了动员会,对活动进行了安排部署,县区有关部门、各乡镇积极落实,乡村畅通工程活动得到扎实有效开展。
副市长杜中强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工作,经常深入农村公路工作一线检查指导工作,及时解决农村公路“乡村畅通”工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召开座谈会,研究布置农村公路“乡村畅通”工程工作。同时,根据工程进度适时召开现场会、约谈县区政府主管领导,督促县区加快建设进度,极大地推进了农村公路“乡村畅通”工程建设进度。
农村公路建设是惠及群众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对此,市交通运输局局长樊卫华反复讲:“我们要带着对人民群众深厚感情修路,把完成任务与为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统一起来,切实解决群众实际困难,把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时刻挂在心上,让党委政府满意、让人民群众满意。”
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办群众之所需。一时间,肩负着人民的重托和期待,各县区政府乘势而上,齐心协力,克难攻坚,全力以赴推进农村公路“乡村畅通”这一顺民意、得民心的工程。
短短一年过去了,一份漂亮的答卷展现在人们面前----农村公路乡村畅通工程首战告捷,超额完成投资计划:2014年,全市农村公路共安排建设计
1009.69公里、桥梁5461延米,共争取国家、省补助资金3.86亿元,成就了我市农村公路建设历史上的最好成绩;各县区对农村公路建设高度重视,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去年全市落实配套资金2.54亿元,农村公路建设完工780公里、桥梁2600延米,累计完成投资7.2亿元,超投资计划44个百分点,而且建设标准得到提高,县乡道达到6米以上,通村道路4.5米。
在前不久省政府召开的全省交通运输工作座谈会上,我市做了典型发言,受到省政府和省交通厅的充分肯定。
与此同时,全市还建立健全了农村公路养护机制,一改以往农村公路重建轻管的局面。2014年市县区共落实养护资金1.33亿元,各县区均按地方公共财政预算收入的1.5%落实,并按季度及时全部拨付到位;创建农村公路省级文明示范路276.6公里,并通过省验收;167个有农村公路管养任务的乡镇全部建立了乡级农村公路管养站;村道养护覆盖率达到65%,新增村道经常性养护管理里程4251公里,改变了过去村道无人管养的局面。
目前,全市基本形成县道和重要乡道由农村公路管理所管养,村道和部分乡道由乡镇政府负责的分级管养体制,初步实现了有路必管、有路必养目标。
亮点频出:标准高 质量好 肯投入 重养护
天中大地春来早。今年3月2日,当人们还沉浸在节日喜庆气氛之时,遂平县花庄乡至玉山镇农村公路上,已是一派热火朝天的繁忙景象,各种大型施工机械齐上阵,快速铺装水泥路面。本月底,这条“断头路”建成投入使用后,将贯通遂平西部5个乡镇,方便10万群众出行。
2014年全市实施农村公路乡村畅通工程可谓亮点频出。2015年1月6日至12日,市政府督查室、市发改委、市财政局、市交通运输局等有关部门人员组成2个考核组,对全市2014年农村公路乡村畅通工程活动开展情况进行了考评。
综合考评结果表明,遂平、平舆、上蔡三县考评得分位居前三名,受到市政府表彰,并在全市2015年交通运输工作会上分别作了典型发言。会议要求各县区认真吸纳借鉴,切实实施好今年农村公路乡村畅通工程。
综合考评通报显示,去年,各县区积极加快项目项目前期工作,争取项目早日开工,争取工作主动。平舆县及早进行设计,在预安排计划下达后立即进入招投标程序,遂平县、泌阳县及早组织交通公路部门施工企业进场开展路基处理等前期工作,开标后交由中标企业进行主体工程施工,县乡道项目推进较快;确山县在村道建设上积极推进了专业化队伍施工,建设质量得到有效保障。
公路三分建、七分养。如何让每条路都成为乡村的一道风景,发挥最大的经济社会效益?去年,各县区均以政府文件明确了乡镇政府对农村公路的主体责任和管养范围,全市基本形成了县道和重要乡道由农村公路管理所管养,村道和部分乡道由乡镇政府负责的分级管养体制。平舆县、泌阳县、遂平县日常管养工作及时到位,养护标准较高,养护管理工作保持了在全市的先进位次;驿城区、确山县、汝南县、正阳县努力克服底子薄、路况基础差的困难,养护管理工作进步较快;上蔡县、汝南县积极开展违章占道集中整治,成效显著;西平县加大养护大中修工程投入,稳定了农村公路路况。
年,全市所有县区均将本级养护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按季度足额拨付到位,明确县乡道和桥梁建设项目配套资金由县区财政全额筹措;所有县区在村道建设上每公里补助6—8万元,打破了以往县区财政在村道建设上基本不投入的格局。在村道资金筹集上,除财政列支、采取一事一议筹资渠道外,积极发动收益企业、成功人士及群众自愿捐资进行资金筹集。上蔡县发动群众自愿捐资,筹措村道项目配套资金1200余万元。在村道养护资金投入上,正阳、汝南、平舆三县明确各乡镇用于村道养护的经费投入每年不低于5万元;驿城区要求乡级财政按照公共预算收入的1.5%列支农村公路养护资金。遂平县、上蔡县、正阳县县财政1.5%养护资金在10月份前就足额拨付到位外,确保了养护生产的有效开展。
2015年1月5日,在对全市交通运输和农村公路建设工作专题调研时,余学友指出,通过实施乡村畅通工程,农村公路建设标准、通畅能力、管理水平得到稳步提升,切实转变了农村基础设施“有人建、没人管”的不良状况。这种好的经验和做法应当认真总结推广。
今年3月2日,在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召开期间,武国定率领各县区长、分管副县区长和全市交通运输系统相关单位负责同志,先后来到遂平县阳丰镇、玉山镇、下宋水库桥、花庄乡等地,实地观摩农村公路建设、管养情况。武国定对遂平县实施农村公路乡村畅通工程好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
通过观摩,大家认为遂平县做好农村公路建设和管养工作的经验,具有很强的借鉴意义,突出表现在:一是标准高。遂平县新修的村村通公路路宽标准都从3米提高到了4.5米以上,县乡路路宽标准都在6米以上,承重能力从30吨提
50吨。二是质量好。公路的平整度、路肩培护等细节都注重的比较到位,工程质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三是肯投入。去年遂平县落实农村公路建设配套资金5700万,投入养护经费826万,相当于县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以上,为农村公路的建设和养护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四是重养护。农村公路养护责任主体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逐乡镇设立了养护管理站,实行了定路段、定责任、定人员、定费用、定奖惩的“五定”工作机制,使遂平县的村道养护率达到了90%以上,创建省级文明示范路55公里,创建里程居全省第一。
“过去的一年,全县农村公路投资规模、建设里程、工程质量实现了新跨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升。”发言中,遂平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说,2014年,该县把农村公路建设作为“一把手工程”和“民心工程”来抓,投资1.25亿元,建成农村公路150.1公里。
“三年计划投入3.2亿元,建设农村公路项目365公里,桥梁项目2300延米,经常性养护率达100%,工程合格率100%、优良率达90%。”这位负责同志表示,项目建成后,遂平县可实现所有乡镇至所辖行政村有一条路面良好、等级提升的村道,全面消除危桥,所有乡镇行政村实现畅通。
平舆县在农村公路分级管养方面的做法同样可圈可点。去年,该县县政府在与各乡镇(街道)、县直有关单位签订了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养护目标责任书的同时,加强乡级养护站规范化建设,按照每3公里1人的标准配备农村公路养护人员346人,落实养护人员工资性补助259万元;并集中时间开展农村公路综合整治,县政府出资46万元对行动好的乡镇给予以奖代补,对前三名给予通报表彰。
在过去的一年里,上蔡县高度重视农村公路工作,持续加大投入,投资9300
万元,修建“乡村畅通”工程189.9公里;投入管养资金1400万元,创建农村公路省级文明示范路段4条33.4公里,好路率提升10%,26个乡级养护站全部通过市政府验收,市政府安排的“乡村畅通工程”活动实现良好开局。
条条农村公路恰如长龙蜿蜒伸向远方,改善着人们的通行环境,改变着人们出行方式,引发了全市交通格局深刻变革,也为我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装上了“加速器”。
彻底打好农村道路建设翻身仗
思路决定出路。作为欠发达地区,当前,我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离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望还有很大差距,特别是在经济新常态下,交通运输对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河南省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规划纲要》确定了五大体系建设,其中重要的一项就是要加快建设现代化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的任务更加繁重。
农村公路建设是发展农村经济的基础工程,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保障工程,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民生工程,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民心工程。市政府明确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充分认识我市农村公路建设的艰巨任务,增强危机感;充分认识人民群众对改善农村出行条件的迫切需求,增强使命感;充分认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对拉动投资的重大意义,增强责任感;充分认识农村公路乡村畅通工程三年行动计划是改善农村公路出行条件的最佳时机,增强紧迫感,强抓机遇,一年一大步,三年大见成效,彻底打好农村道路建设翻身仗,真正让农村公路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积极作用。
工程?全市交通运输工作会议明确指出,一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抓好交通建设,资金投入是关键。各县区一定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强化责任意识,充分调动各方面参与交通建设的积极性,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
加大财政投入。今年市政府将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计划拿出3300万元对农村公路项目建设进行以奖代补;各县区政府作为农村公路工作的责任主体,要延续去年农村公路建设的好做法,除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在建设项目和资金安排上向我市倾斜外,认真落实配套资金,把资金纳入预算,村道建设县财政必须配套,县乡道路所需资金由县财政兜底,干线公路建设任务较重的县区,要想方设法克服困难,集中财力把好事办好。
整合项目资金。要进一步整合土地整理、高标准良田建设、土地开发和整村扶贫推进等项目资金,向农村公路建设倾斜,集中财力办大事,发挥好资金的整体推动作用。
创新融资办法。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力开展招商引资,探索实施PPP模式,鼓励、吸引大型央企、民营资本来我市进行投资建设。同时,要创造条件,进一步加强银企合作与银政沟通,吸引各类银行加大对公路建设信贷支持力度。
积极发动群众捐资筹资。要发挥好“一事一议”作用,调动群众参与农村公路建设的积极性,同时,鼓励外出成功人士采取捐资、捐建等形式参与农村公路建设,为家乡建设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二要进一步争取建设计划。一方面抓好已争取项目建设计划的实施工作,力争使项目早日完工,早日投入使用。另一方面认真领会把握国家投融资政策方
向,抢抓国家支持中部崛起、河南“三大战略”实施以及加大对老少边贫地区扶持力度的机遇,积极做好与上级主管部门的请示汇报,争取更多的项目落地我市,争取更多的资金投入,以更好地造福于民。
三要进一步提高建设质量。质量是工程项目建设的生命,各级各有关部门一定要树立责任意识和大局意识,牢固树立质量意识,出台具体的建设规范,明确建设标准,实行工程建设质量一票否决和责任追究终身制;严格项目管理,严把项目审核关、资金使用关、项目监督关、项目验收关。
同时,严查质量案件,确保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筑牢工程质量防线。严肃责任追究,对农村公路工程质量要实行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对质量低劣或工期严重滞后的项目要公开曝光并进行责任追究,对出现工程质量问题的,从严问责,从严处理,绝不姑息。
四要进一步完善管护措施。落实管养责任、健全管养机构,是做好农村公路管养工作的根本保证。今年,我市将出台加强农村公路管理养护的规范性文件,进一步健全管养机制,认真落实日常养护资金,确保农村公路养护工作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具体要做到“五有”:
有机构。县区要有专门机构负责管护工作,凡是有农村公路养护任务的乡镇管理养护站建设一定要落实到位。
有人员。要成立专业的养护队伍,落实专门的养护人员,并定期对乡级农村公路管理养护人员进行技术培训,不断提升养护技能水平。
有经费。认真落实日常养护资金,确保用于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的资金不得低于县区财政公共预算收入1.5%的比例。
要制定具体量化的养护工作标准,定期对养护效果进行考核,使养护工作有抓手、有标杆。
有奖惩。要按照标准进行考核,并严格兑现奖惩,通过奖优罚劣,调动各方面抓好农村公路养护工作的积极性。同时,要做好农村公路路肩培护和路网绿化,不断提升农村公路的管护层次和水平。
站在新的起点上,推进驻马店交通运输事业新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加快发展的要求,更是人民群众的期盼。观摩中,各县区一致表示,新的一年里,将抢抓机遇、抓住关键、突出重点,以实施农村畅通工程三年行动计划为契机,努力推动全市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再上新台阶,为建设富强、文明、平安、美丽驻马店奠定坚实基础。
交通发展春潮涌,路通业旺奔小康,这将很快演变触手可及的现实:未来,一条条缠绕在乡村之间、穿越在田野阡陌的农村公路,必将进一步推动全市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更多身着橙色工作制服的“护路使者”,将成为天中大地一道靓亮的风景线,精心“呵护”着承载全市农民希望和梦想的“小康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