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普助农计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时间:2019-05-13 09:45:0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武汉市科普助农计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武汉市科普助农计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第一篇:武汉市科普助农计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武汉市科普助推都市农业行动计划实施情况调研

报告

武汉市科普助推都市农业行动计划(以下简称“科普助农行动”)是市科协和市财政局贯彻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联合开展的一项重点工作,是我市百万市民学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成果,市科协科普部组织开展“科普助农行动”发展状况专题调研工作,旨在总结近年来实施“科普助农行动”取得的成效和经验,分析农民科学素质建设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为实施新时期 “科普助农行动”提出建议对策。

一、“科普助农行动”实施概况

(一)实施方式和原则

“科普助农行动”自2007年启动,通过“以点带面、榜样示范”,“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的方式,每年在全市评比、筛选、表彰一批有突出贡献的、有较强区域示范作用的、辐射性强的农村科普示范单位、科普示范基地、科普带头人等先进集体和个人,藉以团结和凝聚广大基层科普组织,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助推我市都市农业发展。

“科普助农行动”实施原则是:面向全市,统一标准;立足科普,注重公益;培育品牌,动态管理;奖补结合,追踪问效。坚持奖补标准和表彰对象的严格性。也就是说,科普助农行动项目不是扶贫项目,奖补对象一定是长期在农村开展科学普及的基层科普组织和个人的优秀代表,一定是对农民辐射带动效果明显的农村科普先进集体和个人。

(二)奖补资金投入使用情况

截止2014年,“十二五”期间“科普助农行动”共安排武汉市财政转移支付资金1600万元,全市累计奖补了232个科普助农先进单位和个人,其中,“科普助农行动”科普示范单位77个,奖补资金616万元;科普示范基地104个,奖补资金832万元;农村科普带头人51位,奖补资金25.5万元。科普示范单位和示范基地各奖补8万元,农村科普带头人各奖补0.5万元。(奖补对象数量及奖补资金情况详见表1)。

在“科普助农行动”的引导带动下,各区结合实际,创新体制机制,纷纷开展富有特色的科普惠农活动。新洲区“百村万户”科普系列活动全面展开,打造了“科普小电影进村入户”、“科普文艺巡演进村入户”等精品项目。蔡甸区形成了创建全区科普示范街乡镇、示范村、示范基地、农村科技示范户等为基础的“七创”促“一创”的特色工作。黄陂区、东西湖区对辖区入选市科普助农行动项目库的基地(单位)给予奖励资助。江夏区财政每年投入20万资金对科普助推项目进行专项配套。奖补资金主要用于开展科普活动和购置科普专用资料和设备,以2013年奖补对象专项资金使用情况为例,奖补对象用于科普活动费的资金占28%,科普专用资料和设备资金占60%,其他资金占 2%。

(三)社会反响 “科普助农行动”实施以来,引起了社会高度关注,受到了普遍赞誉。

1.受到了广大农民的欢迎和社会的关注。“科普助农行动”通过奖补先进单位和个人,在我市农村和广大农民当中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受到了广大农民的热烈欢迎。他们认为“科普助农行动”使自己学到了农业技能,增加了实际收入,转变了思想观念,对科技致富更有信心,充满希望。许多农民希望与科普助推示范单位、示范基地和科普带头人对接,要求学技术、学经验。“科普助农行动”还引起了社会对农村科普的关注,带动社会力量对农村科普的支持和投入。在2014年受奖补奖补的市科普助推示范基地中,由社会资本、民营企业创办的科普示范基地有23个,占该类别表彰总数的100%,共吸纳社会资金2000万元投入支持农村科普工作。

2.引起了各级科协和农村基层科普组织的认可和共鸣。“科普助农行动”定位符合科协组织的职能,与农村基层科普组织的工作目标是一致的,得到全市科协系统的认同。各区、街道(乡镇)科协将实施“科普助农行动”纳入年度重点工作,做到年初有部署,年中有督导,年底有考核,将其作为科协组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亮点工程和政府目标任务抓实抓好。3.得到了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充分肯定。《武汉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实施方案(2011-2015年)》(武政办〔2012〕2号)明确提出要“围绕‘两型社会’建设,组织实施‘科普助推都市农业行动计划’,示范推广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新设施。” 市委、市政府领导在市科协全委会和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多次对“科普助农行动”给予充分肯定。科普助农行动的成功经验和榜样作用,也为我市“科普助推行动计划”另一个子项目——科普助推幸福社区行动计划的全面实施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实施成效和经验

(一)科普助推现代都市农业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科普助农行动”的实施,是首次通过市级财政转移支付方式直接奖励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个人,是我市农村科普工作和财政科技支农工作方面的创新,在提高农民科学素质、加快农民科技致富步伐、完善农村科普公共服务体系、带动各地开展科普惠农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效果。

1、“科普助农行动”的实施,促进了农民科学素质的提高。“科普助农行动”紧紧围绕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科技工作者,开展形式多样的科普活动,增强了农民掌握和运用先进实用技术发展生产、增产增收致富的能力。据统计,2011-2014年,“科普助农行动”受奖补单位共开展科技培训和科普讲座2100余次,受益农民近90000人次。

一是注重把推广实用技术与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有机结合。在“科普助农行动”实施中,许多受奖补的集体和个人把推广实用技术与提升农民科学素质有机地结合起来,为会员和农户订阅科技报刊、科普图书、科普光盘等资料,向农民宣传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同时利用“全国科普日”、“科技周”、“科技下乡”等大型科普活动期间,开展科普宣传,发放科普资料,举办科普培训,在表彰对象的引领下,广大农民群众自觉参加科普教育活动,增强了科技意识。以蔡甸区为例,近四年受奖补的集体和个人利用奖补资金,新建了80个农村科普宣传栏,购买科普图书50000余册,购买多媒体设备40多套,依托这些设施设备,受奖补对象共举办各类农技、科普讲座400多次,受众达到18000人次。

二是切实加强对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在“科普助农行动”实施中,各区着力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增强农村持续发展能力。如东西湖区以科普带头人为主体,成立科普惠农报告团,宣扬创新创业、科学生产的思想理念。黄陂区、江夏区因地制宜举办科技致富带头人创业培训班,以点带面、典型引路,大力培养本地农村实用人才。

三是不断提高农民参与社会公益科普活动的自觉性。在“科普助农行动”实施中,表彰对象对开展社会公益性科普活动更加积极主动,也提高了农民自觉参与社会公益科普活动的热情。位于黄陂区的武汉汉平兴达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自2011年被评为科普助推示范基地后,先后帮助周边12个村,建立了科普活动室。2012年又投资500余万元,在姚家集街中心地区建立了一座3000平方米的综合科普培训基地,可同时培训1000余人。近年来,公司开展的科普活动,涵盖面达3个区县,22个街乡镇,110个村(社区),让3000多个农户和创业者从中受益。

2、“科普助农行动”的实施,加快了农民科技致富的步伐。近四年来“科普助农行动”受奖补对象累计辐射带动农户10万多户,培育和推广农、林、牧、渔业等各类新品种、新技术160 项(次)。“科普助农行动”借助科普示范这个支点,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一是努力促进农民现代生产能力的提高。受奖补单位不断加强培训普及、示范推广,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了农业生产力。蔡甸区农业机械协会充分发挥带动促进作用,努力提高本区农业机械化作业水平。目前,全区已形成了机械化耕作方式,农业生产机械化平均水平达到75.6%,农业机械作业人员有2万余人,总收入达3.05亿元。江夏区乌龙泉街生雷名优特产种养殖协会积极开展科技培训和农业技术咨询服务,引进名优水产养殖新技术、新品种。目前,该协会年养殖规模达到了1200余万斤鱼,年出栏生猪2000余头,年均产柑橘60万斤,年纯收入超过3000余万元。2013年协会会员家庭成员人均年纯收入3.5万元,辐射带动乌龙泉街80%的养殖大户,发展名优特产养殖面积达3万余亩。

二是积极带动特色产业发展,推动农民科技致富。许多受奖补对象借助奖补资金和“科普助农行动”的影响,发展科技含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的特种种植、养殖业,有力地推动了特色产业的发展。黄陂区木兰特种养殖技术协会在“科普助农行动”的带动下,探索出特种野猪产业发展之路。目前,该基地已发展野猪养殖户380户,年存出栏特种野猪可达7000余头,创年产值3500余万元,户平创收9万余元,其“满村盈”牌的野猪肉,除本省以外,已大量销往上海、广东等全国多个省市。蔡甸区侏儒街金鸡村围绕农民致富,有针对性地开展新品种开发、新技术推广工作,打造了“金鸡寨”牌藜蒿、西甜瓜等特色产品,辐射带动区内10多个村发展瓜菜种植模式,形成了10多公里长的产业带。

三是积极帮助农民提高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水平。许多受奖补对象通过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取得产品质量认证,促进农民致富增收。武汉市木兰小泉山肉牛养殖有限公司积极帮助广大农民提高肉牛养殖的标准化生产水平,其“小泉山”牌牛肉系列产品,继2011年获得“全国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2013年获得“湖北省无公害农产品”荣誉后,2014年又获得“QS9000”的高级产品质量认证,目前,该公司创建的“湖北名牌”已进入到了省级主管部门的最后评定中。东西湖区黑冰特色农业科普示范基地年接待参观、考察、学习的市民、农民和学生累计达3.8万余人次,已成为农民了解现代农业、学习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的重要途径。该基地有机农产品已获得南京国环有机产品认证中心的有机转换认证。

3、“科普助农行动”的实施,完善了农村科普公共服务体系。“科普助农行动”极大地调动了基层科普组织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农村科普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大幅提升了农村科普服务能力。

一是激发了农村科普活力。“科普助农行动”以农村科普组织和个人为依托,搭建了财政支农、科普惠农的新平台,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基层科普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使农村科普组织和个人倍受鼓舞。自2007年来,以“科普助农行动”为抓手,市级财政累计投入专项资金2800万元,极大地缓解了基层从事科普资金短缺的难题。

二是进一步强化了农民科普培训。表彰对象拓展培训阵地、强化培训手段,加强师资建设,按照“实际、实用、实效”的原则,广泛开展科普培训活动,开创了我市农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新局面。以2011-2014年为例,表彰对象获奖后平均每年开展科技培训活动27次,比获奖前平均每年增加了近20次,平均每年受训人数达到1.5余万人次,比获奖前平均每年多培训近万人次。

三是壮大了农村科普组织和队伍,提升了科普惠农服务手段。在“科普助农行动”的影响和带动下,各区积极把握机遇,以“培育发展、表彰激励、榜样示范、整体提升”为原则,采取培育典型建立科普助推项目库、跟踪指导服务等方式,推动科普组织和科普队伍建设,使我市农村科普组织和科普队伍建设取得新进展。据统计,目前,我市农村科普“站、栏、员”覆盖率已达到100%。各区和街道(乡镇)还建立了科普讲师团、科普工作队等科普志愿者队伍。科普手段落后一直是制约农村科普发展的“瓶颈”。近几年,随着“科普助农行动”的实施,极大地改善了表彰对象的科普手段。四年来,市财政投入的奖补资金,约有1000万元用于购置电脑、打印机、投影仪、数码照相机、数码摄像机等科普设备,以及科普图书、挂图和音像制品等资料,科普服务手段落后的局面得到了明显改善。实践证明,“科普助农行动”定位科学、成效显著,已成为引领农村科普发展的一面旗帜。各区以“科普助农行动”为龙头,统揽农村科普工作,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各具特色的科普惠农项目,形成了农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新局面。

(二)“科普助农行动”的宝贵经验

“科普助农行动”是我市推进科普工作项目管理的首创之举,在工作实践中,我们深切体会到:

1、党政重视、密切合作,是“科普助农行动”成功实施的重要前提。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将农民科学素质建设纳入“三农”工作的大局,在听取市科协工作和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汇报时都要求要大力推进农村科普工作,这些为我们实施好“科普助农行动”指明了方向,增添了信心。各区党委政府也高度重视,将实施“科普助农行动”摆在重要位置,纳入规划,听取汇报,研究制定配套政策和措施,有力促进了“科普助农行动”的实施。同时,市、区科协和财政部门在“科普助农行动”实施中密切配合,发挥各自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共同做好“科普助农行动”的组织、协调及跟踪服务等工作,保证了“科普助农行动”有序规范的实施,成为大联合大协作的一个成功范例。

2、立足科普、面向农民,是“科普助农行动”成功实施的鲜明特色。“科普助农行动”通过科普手段为农民服务,注重科普成效,使广大农民在提高科学生产技能的同时,提高了科学生活水平,提升了科学素质。“科普助农行动”直接奖补到基层单位,激发了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科普带头人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激发了广大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广大农民成为科普的参与者与受益者,科普成效直接惠及“三农”。

3、选准抓手、提升能力,是“科普惠农计划”成功实施的关键举措。“科普助农行动”将科普示范单位(行政村)、科普示范基地、农村科普带头人作为三个抓手,充分发挥三类表彰对象在植根农村、服务农业、贴近农民的优势,收到了实效。“科普助农行动”将奖补资金用于表彰对象购置科普设施,开展科普活动,大大增强了他们的科普服务手段,提升了他们的科普服务能力,为农村科普工作注入了生机和活力,促进了农村科普服务体系的健全和壮大。

4、以点带面、榜样示范,是“科普助农行动”成功实施的有效方式。“以点带面、榜样示范”是新时期提高农民学科学、用科学兴趣和积极性的有效方式,“科普助农行动”通过在农民身边树立起一批鲜活的典型,使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学得会、用得上,为广大农民树立了榜样,增强了农民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和意识,从而把学习科技知识变成广大农民的自觉行动,起到了“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辐射带动作用,使更多农民广泛受益。

5、创新机制、严格管理,是“科普助农行动”成功实施的有力保障。“科普助农行动”采取“以奖代补、奖补结合”的资金投入方式,是市财政采用专项转移支付方式支持农村科普工作的成功探索。各级科协、财政部门在“科普助农行动”的实施过程中,精心组织,规范操作,坚持专款专用,并实行报账制管理。在项目评审工作中,采用“二级公示,三级联动”的模式,保证了评审工作公平、公正、公开,接受基层广大农民群众的监督,得到了各方面的赞许。

三、存在不足和下步工作建议 ﹙一﹚“科普助农行动”存在的不足

1.“科普助农行动”实施范围与我市都市农业发展的新形势存在差距。自2007年,“科普助农行动”表彰奖励了77个科普示范单位(行政村)和科普示范基地,平均每个新城区仅有12.8 个具有带动示范作用的辐射点,项目实施的覆盖面有待提高。

2.“科普助农行动”创新手段与迎接科普现代化信息化的新挑战存在差距。在运用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宣传科普助推成果,规范实施程序,提高工作效率等方面,还缺乏行之有效的平台。同时,受奖补的对象亟待转变观念,积极探索科普信息化建设的新路子,努力推进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在网上流行起来。3.“科普助农行动”成果提炼与农村科普工作展现出来的创新活力存在差距。广大农村基层科普组织和科普带头人在实施“科普助农行动”中,表现出了巨大的创造力和创新潜力,提供了许多来源于实践、生动活泼的典型范例。这是我市科普事业的宝贵财富,亟需加以归纳提炼,形成系统性的理论成果。4.“科普助农行动”惠农方式与加快转化农业科技创新成果的新要求存在差距。“科普助农行动”通过奖补资金投入的方式,表彰奖励农村科普工作的优秀代表,在调动农村基层科普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在整合优质科普资源,提供技术项目服务,增强受奖补对象创新能力上仍有短板。

5.“科普助农行动”协作程度与构建科普动员新机制存在差距。受奖补单位区域间的工作交流、技术合作、优势互补的共赢平台还未建立。有效整合科普助推都市农业项目和科普助推幸福社区项目资源,建立城乡科普互惠共赢新机制还有待探索。6.“科普助农行动”的追踪问效和监测评估工作还有待加强。在科普项目实施上,重申报、轻管理,重资金、轻建设的现象仍然存在。

﹙二﹚对策建议

1、加大投入,扩大“科普助农行动”受益面。“科普助农行动”作为服务于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现代都市农业的有效措施,作为落实《科学素质纲要》,推进农民科学素质行动的重要举措,需要坚持发展,保障投入,要在规模上再上一个台阶。要规划好“十三五”科普助农行动,明确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建立“科普助农行动”专项资金增长机制,逐年增加奖补数量,扩大资金投入规模。

在市级财政资金有力推动“科普助农行动”实施的基础上,各区科协和财政部门要抓住市、区公民科学素质共建的契机,积极争取区委、区政府的支持,加大各地财政资金的投入,配套实施本地的科普助推项目,扩大科普助推表彰对象示范带动覆盖面,形成规模效应。

2、改进完善,强化“科普助农行动”管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加快科普信息化现代化进程。充分运用互联网和新媒体技术,建立健全 “科普助农行动”网上平台,努力实现项目申报、审核、评估无纸化运作,为基层农村科普组织和农民获取“科普助农行动”项目资源提供快速、便捷、及时的服务。注重提升“科普助农行动”基层工作人员的业务素质。建立定期培训制度,畅通各级科协与农村基层科普组织交流沟通的渠道,使基层科普组织准确把握“科普助农行动”推荐申报、考察评审和资金使用的要求和流程,确保“科普助农行动”顺利实施。

保证“科普助农行动”的公平性、权威性和合理性。建立完善市、区两级“科普助农行动”评审专家库,实行对入库专家的动态管理和考核机制。根据“三农”工作的新形势和农民科学素质建设的新要求,适时调整“科普助农行动”评审标准和表彰类别。实行不定期考察、群众评议、材料审核相结合的评审方法,将平时工作的实绩作为评审的重要依据,增加专家考察和群众评议的权重。在评审过程中,要进一步完善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机制,广泛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

加强跟踪问效,严格资金管理。市财政安排科普助推专项资金,通过以奖代补和奖补结合方式对评选出的先进集体和个人开展科普活动进行补助和奖励,为农村科普组织和科普带头人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创造了良好条件。市、区科协和财政部门要对专项资金的使用及其结果实行监督考核和追踪问效,执行科普项目资金报账制度,确保奖补资金专款专用。

3、整合资源,发挥“科普助农行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作用。集成历年来“科普助农行动”的项目和人才资源,建立农村科普人才库、科技创新成果库和科普示范资源库,着力开展科技人员进村入户、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农村科普示范等活动,更好地将创新元素和科普资源引入农村。完善科普助推的形式和手段,扩大工作成效。在坚持专项资金奖补的基础上,发挥科协组织智力优势,积极动员各级学(协)会、科研所、大专院校科协的科技资源,通过项目对接和技术合作的形式,为受奖补对象创新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科技支撑。

探索基层科普行动计划的共建共享。建立城乡科普示范单位协作交流机制,加强农村科普助推示范单位、示范基地同城镇科普示范社区、科普示范企业的联系与合作,做到优势互补、项目共建,凝聚成合力更好地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服务。

第二篇:农合社助农增收情况调研报告

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供销社实现助农增收,立足农村发展的重要举措

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市委8号文件精神,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充分了解新形势下供销合作社如何构筑农村现代流通方式,实现助农增收致富,切实感受改革开放30周年来给农村带来的可喜变化,市供销社紧扣“深化改革发展,推进‘二次创业’,实施‘乡村流通工程’”的学习实践活动主题,充分发挥实践特色,于4月9日和xx区供销社开展互动活动。在市供销社主任杨寿同志的带领下,先后调研了xx区供销社xx乡春荣小米辣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倚象镇永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听取了农民专业合作社主任及乡镇干部农村经济发展情况介绍,和县(区)、乡镇供销社领导一同探讨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路子。

一、调研概况

(一)参观xx区xx乡小米辣种植专业合作社概况

4月9日上午,杨寿主任带领市社相关人员与xx区供销社有关领导来到了xx乡旮旯村春荣小米辣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基地。听取了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鲁荣春、执行监事李孙学关于专业合作社发展情况的介绍。xx乡过去曾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人力组织了5000亩小米辣大规模种植,但由于多种原因,导致了失败。xx区供销社在组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时进行了充分的调研,2008年xx乡供销社发动旮旯村农民自愿组成的生产小米辣的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合作社从最初的30多户报名农民中挑选了13户农户作为入社会员组建了专业合作社,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进行了注册登记,由入社会员选举了合作社理事会、监事会管理人员,制定了合作社入社和退社等管理办法,完善了理事会、监事会管理制度,基层供销社作为入社会员,保证籽种供应和销售渠道,引进市场定单,支持专业合作社发展,当年合作社开发了160多亩的小米辣种植,每亩产值达到了4000多元,入社农户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合作社也为未入社的农户收购产品,解决他们的销路问题。今年,周围农户纷纷要求加入专业合作社。合作社也根据发展的需要增加了50多户农民社员。专业合作社在巩固老品种的基础上,今年新引进了100多亩的新品种,使小米辣的种植规模达到了1000多亩。xx乡供销社主任对春荣小米辣种植专业合作社发展工作计划也作了详细的汇报。杨寿主任也就小米辣专业合作社发展精品深加工,创品牌战略与基层社主任进行了交流。

(二)参观xx区倚象镇永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概况

参观完xx乡旮旯村春荣小米辣种植专业合作社,杨主任等一行又来到倚象镇永庆综合服务社,大家兴致勃勃地参观了综合服务社茶叶加工厂,了解了开展多种经营基本情况,就该村永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生产经营发展的状况听取了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陈光明的介绍。倚象镇永庆村是xx区有名的蔬菜种植村,这里出产的各种蔬菜以生态、环保在xx城老百姓中有较好的口碑。2008年xx区供销社在充分考虑市场环境和商品特色发展的优势后,发动13户自愿组成农民专业合作社,选举了理事会和监事会人员,并依法申请注册成立了永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同时,xx区农牧局也到该村成立由村委班子组成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投入扶持资金20万元,合作社先配备了一辆越野车,最近开始平整土地。而供销社发动成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只有扶持资金1万元,且根据进展情况拨付,从08年开始了蔬菜种植,但规模不大,基层社为专业合作社提供交通运输工具,帮助社员及时运送和销售农产品。由于入社农户对发展规模生产的认识不足,且认为价格没有比直接进入当地市场的价格高,只愿意将产品销到当地市场,合作社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然而基层供销社的职工在当地威望和信誉,对农民参与供销社组织专业合作社起到了稳定的作用。

二、发展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做法

调研组同志们此次调研学习和了解了xx区供销社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主要做法。

(一)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原则,以优势产业和特色产业为依托,以服务“三农”增加农民收入为宗旨,采取入社农户、基层供销社为一体的创新模式发展专业合作社。依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依法进行了社团组织的法人登记。为加强合作社内部管理,合作社按照社员自愿联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利益共享和风险共担的运作机制,设立了理事会、监事会,制定了规范的章程,建立了完善内部管理制度,确定了利益分配原则,同时也明确了社员的权利和义务,健全了农户入社退社手续,规范了经营决策的民主议会及程序。基层供销社只是作为一个社,承担技术、生产、销售的指导和服务。这种“专业合作社+新技术(新品种)+示范基地+农户”发展起来的专业合作社的新模式,有效地承担起政府难以承担的组织和带领农民进入市场的任务,是专业合作社探索为农服务的一种全新途径,既解决了农民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与大市场的矛盾,又干了政府不便管也管不了的事。

(二)发挥合作优势,有效实行了精品发展战略,积极探索专业合作社发展机制。通过项目开发,完善三个方面的服务功能,提高整体技术服务能力和水平。一是体系规范化服务。对种植农户通过培训,辐射带动周围农民种植,形成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规范化生产模式。二是带动服务。选择种植相对集中、生产条件较好的地方建设示范区,通过改善灌溉条件,引进新品种、新技术等,实现集新品种、新的间套模式试验示范、技术培训于一体的示范基地。三是产前、产中、产后全程技术服务。产前制定一整套关于优良品种选用、化肥、农药品种选用、施用方法、施用量等栽培管理规程,统一进行物资供应并签订种植收购合同;产中通过各种信息服务及培训手段实行跟踪技术服务,推广标准化管理技术措施;产后按合同统一收购,保证产品回收。

三、调研体会

调研过程中,我们真切地感受了供销社在“二次创业”,积极参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为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做出的积极贡献,感受到了农民对供销社的巨大信任,也更坚定了供销社立足农村,扎根新农村建设,发展“乡村流通工程”信心和勇气,取得了如下的体会和收获:

(一)坚持解放思想,不断改革创新是供销社实现科学发展的关键。

通过对xx区供销社xx乡春荣小米辣种植专业合作社和倚象镇永青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实地参观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供销社要实现科学发展,必须抢抓机遇,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开拓创新。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自身发展的根基,融入到新农村建设伟大实践中去,围绕农业、农村、农民,加快建立和完善现代服务网络体系,通过科学的战略规划和计划,来解决我们的科学发展问题,真正成为农村现代流通的主导力量、农民经济合作的带动力量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的骨干力量。同时,我们还要充分地认识到,目前正在开展的学习实践活动,是用科学发展观武装供销社广大党员干部、促进新一轮思想解放和工作创新的迫切要求,是推动供销社在新的起点上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的重大举措,是提高各级党组织和党员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水平的现实需要。我们要切实增强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上明确坚定,行动上积极主动,方法上不断创新,工作上扎实到位,不断提升运用科学发展观分析问题、破解难题的能力,不断提高推进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本领;切实把学习调研、分析检查、整改落实的过程作为改进作风的过程,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能,树立良好的精神状态,激发科学发展、干事创业的激情,真正促进供销社科学发展。

(二)坚持为农服务,增强服务功能是供销社实现科学发展的立足点。

坚持为农服务,增强服务功能是供销社实现科学发展的立足点。供销社的根基在农村,基础是农业,主体是农民。没有了“三农”,供销社也就失去了存在的价值。《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支持供销合作社提供多种形式的生产经营服务。开拓农村市场,推进农村流通现代化。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完善农业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发展农产品现代流通方式,保障农业生产资料供应”《中共xx市委xx市人民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推进供销合作社“二次创业”的实施意见》则指出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战略任务,把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作为基本方向,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紧紧围绕建立健全农村现代流通体系,改革创新供销社组织体制、管理体制,实现‘二次创业’”,按照《决定》和《实施意见》的要求,供销社要加快发展,开展多元化、多层次、多方式经营服务,必须以农为本,靠农拓市场。在农村大力开展乡村流通工程建设,并在巩固传统优势项目(即农资、农产品、日用消费品、烟花爆竹)上,扩大综合服务社建设;不断强化合作、拓展专业合作社经营空间,开辟新业务;继续扶持壮大社有龙头企业,培育知名品牌,逐步将农村市场这块“蛋糕”做大、做好、做强。

(三)坚持开放办社,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有效带动农民发展经济增加收入。

农民收入增长缓慢,是当前制约农村经济和国民经济发展的一个大问题。作为坚持为农服务为宗旨的供销社在带领农民增收致富方面,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供销社要紧紧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这一目标,坚持走“供销社+新技术(新品种)+专业合作社+示范基地+农户”的新模式,探索农村组织经营的新路子,在促进农副产品转化增值,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方面大做文章。要把示范基地建设,选苗饲养(种植)、生产、管理、信息、技术、加工、销售等诸多环节连接起来,提高组织化程度,培育优势特色产业,推进规模产业化,规避市场风险,千方百计提高经济效益,增加入社农户收入,让他们的口袋早一点鼓起来。

三、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研,我们在倍感欣喜的同时也感到了专业合作社在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一是发展专业合作社,农民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不高,在方式和方法上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和提高;

二是人才队伍不足,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新农村建设人才匮乏,尤其是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人才缺乏。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以农民为基础建立起来的,由于历史的原因,农民的知识和技术水平偏低,即使按设立条件组建专业合作社,但也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对于专业合作社的设立、运行以及发展都是不利的。为此我们深知责任重大。供销社发展并非一蹴而就,我们每一位供销人都任重而道远.

第三篇:关于支农扶农助农工作的调研报告

关于开展支农扶农助农工作的民意期待与

实践启示的调研报告

水口镇纪委

近年来,国家、重庆市和铜梁县相继出台了一批含金量高的支农、扶农、助农政策。这些覆盖农业、农村、农民的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如何?产生效应怎么样?近日,水口镇组建调研组对全镇4个村、25个村民小组、196个农户进行了实地调查访谈,调查对象中群众占81.5%、党员占13.2%、村社干部占5.3%。通过召开村民、村社干部、镇人大代表等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这次调研,所了解的项目多、覆盖面宽、收集的信息量大,较集中地反映了民情民意。

一、主要做法及效应

1、以机构为支撑,汇集工作合力。为保证党的支农扶农助农政策在基层执行不走样、显实效,我镇切实加强贯彻落实支农扶农助农政策的领导,成立专项工作组,认真研究各项支农扶农助农政策宗旨和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充分整合镇村人、财、物资源,扎实开展工作。公布举报电话,建立了由镇政府统筹协调,镇扶贫、民政、农业服务中心、教育、卫生等部门牵头组织,村社具体抓落实的协作互动局面,确保各项支农扶农助农政策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2、以宣传为铺垫,动员全民参与。各项惠农政策出台

后,我镇就及时组织镇属各部门、村社,通过会议、电视、报刊、网络、宣传资料、宣传窗口等多种形式宣传,把政策精神送到基层、传达到受益农户,受益对象基本明确扶持标准和操作程序。从访谈情况看:一年内参加村社会议3次以上的占调查数的75.6%;农村低保政策知晓率达86.5%;退耕还林、农机购机补贴、计划生育奖扶、家电(汽摩)下乡补贴政策的知晓率平均达75%以上;种粮综合直补和良种补贴政策标准的入户率近95%;获取惠农政策的途径会议占75.2%,电视占16.4%,朋友推介占5.8%。

3、以项目为载体,夯实发展基础。以新农村、灾民新村、康居农房、农村困难群众安居工程等项目建设为推动,认真落实好水、电、路和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等扶持政策。全镇共实施了24个涉农惠农项目,涉及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和生态保护等。利用场镇建设专项资金修建了占地2300平方米的水口镇休闲广场,栽植了金桂、银杏等观赏林木,完成村级道路硬化22.5公里,新村生产生活便道10公里,危房改造85户,农村困难群众安居工程建设37户,改厕150间,技术培训2000人次,建卫生公厕1个,完成‚镇周工程‛植树400亩,通道绿化8公里,推广节柴改灶106户。同时,以贯彻落实各项支农扶农助农政策为契机,重点加大粉葛、使君子、休闲观光旅游业等特色产业的培育,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向深入。

4、以民生为重点,政策效应积极发挥。在扶持政策的激励下,水口镇粉葛、使君子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生态养鱼、观光旅游业快速发展。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尤其是今年县里的‚林下经济‛优惠政策,就让汪祠村5社的张经万、大滩村4社的梅云柱、天寨村2社的周克云尝到了甜头。

二、存在的问题

1、上级投入与现实需要有差距。由于我镇是传统农业乡镇,贫困面大,全镇64个村组中,仍有85%以上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输血式‛扶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普遍薄弱,农村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产业发展单一,而现在的资金投入远远不够。

2、项目统筹实施和资金整合使用不够科学。由于各支农扶农助农项目大多实施不同步,扶持资金到位也不同时,致使一些项目实施相互衔接不起来,甚至出现重复建设。

3、资金监管有差距。在调研中发现,受人力和经费限制,对部分支农扶农助农政策资金监管力度不够,出现有的政策资金监管失位。在种粮直补上,有的村社没有召开村民大会,公布各种粮农户应得种粮直补金额,暗箱操作,引起部分村民信访、上访。有的用他人的名字冒领种粮直补款。在落实农村低保政策中,有的村社没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亲朋、好友和关系接近的人享受农村低保政策。

4、资金兑现有差距。由于基层干部工作不够细致,基础信息录入有失误,导致政策直补卡与享受政策对象的身份证不符,部分种粮直补款兑现滞后。调研结果显示,有9.7%的农户反映惠农资金兑现不够及时。

三、群众的期待

1、期待‚三万计划‛人员能够切实发挥作用,帮助村社乃至农户制定详细具体的发展规划,做好政策宣传、思想引导、生产指导,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2、期待政府加大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拨给一定的管理经费。访谈中,绝大多数村主要干部和村民都期待各级政府能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的投入,例如,天寨村干部普遍认为‚村财困难,对于‘村村通公路’工程,村里资金难以配套,尤其是地质灾害频发,无钱修复,政府资金也未能及时到位‛。还有部分村主要干部则期待政府加大对农村道路、村渠、路灯的维修费以及保持村内环境卫生的保洁费。例如,树荫村旧村改造很有成效,村容村貌较为整洁,但是,日常的道路、村渠、公共体育设施的维修难以维继,因此,村支书罗元书期望镇政府能加大资金投入维护这些公共设施。

3、期待农村金融机构如农村商业银行能增加对农民的贷款额度,简化贷款手续,以解生产和生活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例如,汪祠村村支书冯华智认为:‚发展生产关键缺

资金,最需要帮助农民解决贷款,农村商业银行贷款利息较高,村民贷款难,村委会经常要帮助村民找银行协调贷款。‛

4、定期组织科技下乡活动和举办实用农业技术培训班,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和有关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以及自然灾害、农业病虫害预防等信息,帮助农民增强抵御农业自然灾害和市场竞争风险的能力。在调查走访中,我们感受尤其深刻。大滩村村支书梅云志认为,‚帮助农民培训种养殖技术和提供销售信息很重要‛。

5、期待有关部门能出台更多的惠农政策,帮助农民用现代物质装备现代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现代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同时,改善和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的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四、意见建议

1、进一步强化政策宣传。对国家支农扶农助农政策进行广泛宣传,深入到村、组、户,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宣传,使广大农民朋友都了解政策,进一步体现党的好政策。

2、加大监管力度。对村组加强监督,采取不定期检查,深入群众了解情况,使落实政策不走样,达到公开、公平、公正。对不按时、不按要求执行及存在问题的要及时发现和纠正并予严肃查处。

3、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各项惠农政策主要靠村支

两委干部去落实。要加强村社干部的素质、能力建设,提高经济待遇,提升服务水平,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要加强过程管理,着力提高惠农政策基础信息录入的准确率,避免和减少工作失误。

2011年6月26日

第四篇:支农扶农助农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支农扶农助农工作调研汇报材料

近年来,国家、重庆市和县相继出台了一批含金量高的支农、扶农、助农政策。这些覆盖农业、农村、农民的惠农政策落实情况如何?产生效应怎么样?近日,水口镇组建调研组对全镇4个村、25个村民小组、196个农户进行了实地调查访谈,调查对象中群众占81.5%、党员占13.2%、村社干部占5.3%。通过召开村民、村社干部、镇人大代表等座谈会,听取意见和建议。这次调研,所了解的项目多、覆盖面宽、收集的信息量大,较集中地反映了民情民意。

一、主要做法及效应

1、以机构为支撑,汇集工作合力。为保证党的支农扶农助农政策在基层执行不走样、显实效,我镇切实加强贯彻落实支农扶农助农政策的领导,成立专项工作组,认真研究各项支农扶农助农政策宗旨和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充分整合镇村人、财、物资源,扎实开展工作。公布举报电话,建立了由镇政府统筹协调,镇扶贫、民政、农业服务中心、教育、卫生等部门牵头组织,村社具体抓落实的协作互动局面,确保各项支农扶农助农政策得到有效贯彻落实。

2、以宣传为铺垫,动员全民参与。各项惠农政策出台后,我镇就及时组织镇属各部门、村社,通过会议、电视、报刊、网络、宣传资料、宣传窗口等多种形式宣传,把政策精神送到基层、传达到受益农户,受益对象基本明确扶持标准和操作程序。从访谈情况看:一年内参加村社会议3次以上的占调查数的75.6%;农村低保政策知晓率达86.5%;退耕还林、农机购机补贴、计划生育奖扶、家电(汽摩)下乡补贴政策的知晓率平均达75%以上;种粮综合直补和良种补贴政策标准的入户率近95%;获取惠农政策的途径会议占75.2%,电视占16.4%,朋友推介占5.8%。

3、以项目为载体,夯实发展基础。以新农村、灾民新村、康居农房、农村困难群众安居工程等项目建设为推动,认真落实好水、电、路和农田水利基础建设等扶持政策。全镇共实施了24个涉农惠农项目,涉及基础设施、经济发展、社会事业和生态保护等。利用场镇建设专项资金修建了占地2300平方米的水口镇休闲广场,栽植了金桂、银杏等观赏林木,完成村级道路硬化22.5公里,新村生产生活便道10公里,危房改造85户,农村困难群众安居工程建设37户,改厕150间,技术培训人次,建卫生公厕1个,完成“镇周工程”植树400亩,通道绿化8公里,推广节柴改灶106户。同时,以贯彻落实各项支农扶农助农政策为契机,重点加大粉葛、使君子、休闲观光旅游业等特色产业的培育,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向深入。

4、以民生为重点,政策效应积极发挥。在扶持政策的激励下,水口镇粉葛、使君子产业化经营大力推进,生态养鱼、观光旅游业快速发展。农业基础地位得到巩固,农民收入持续增加。尤其是今年县里的“林下经济”优惠政策,就让汪祠村5社的张经万、大滩村4社的梅云柱、天寨村2社的周克云尝到了甜头。

二、存在的问题

1、上级投入与现实需要有差距。由于我镇是传统农业乡镇,贫困面大,全镇64个村组中,仍有85%以上需要政府和有关部门进行“输血式”扶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普遍薄弱,农村教育、卫生等各项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产业发展单一,而现在的资金投入远远不够。

2、项目统筹实施和资金整合使用不够科学。由于各支农扶农助农项目大多实施不同步,扶持资金到位也不同时,致使一些项目实施相互衔接不起来,甚至出现重复建设。

3、资金监管有差距。在调研中发现,受人力和经费限制,对部分支农扶农助农政策资金监管力度不够,出现有的政策资金监管失位。在种粮直补上,有的村社没有召开村民大会,公布各种粮农户应得种粮直补金额,暗箱操作,引起部分村民信访、上访。有的用他人的名字冒领种粮直补款。在落实农村低保政策中,有的村社没有坚持公开、公平、公正,亲朋、好友和关系接近的人享受农村低保政策。

4、资金兑现有差距。由于基层干部工作不够细致,基础信息录入有失误,导致政策直补卡与享受政策对象的身份证不符,部分种粮直补款兑现滞后。调研结果显示,有9.7%的农户反映惠农资金兑现不够及时。

三、群众的期待

1、期待“三万计划”人员能够切实发挥作用,帮助村社乃至农户制定详细具体的发展规划,做好政策宣传、思想引导、生产指导,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具体问题。

2、期待政府加大对农村的转移支付力度,增加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和拨给一定的管理经费。访谈中,绝大多数村主要干部和村民都期待各级政府能加大对农村道路建设的投入,例如,天寨村干部普遍认为“村财困难,对于‘村村通公路’工程,村里资金难以配套,尤其是地质灾害频发,无钱修复,政府资金也未能及时到位”。还有部分村主要干部则期待政府加大对农村道路、村渠、路灯的维修费以及保持村内环境卫生的保洁费。例如,树荫村旧村改造很有成效,村容村貌较为整洁,但是,日常的道路、村渠、公共体育设施的维修难以维继,因此,村支书罗元书期望镇政府能加大资金投入维护这些公共设施。

3、期待农村金融机构如农村商业银行能增加对农民的贷款额度,简化贷款手续,以解生产和生活资金不足的燃眉之急。例如,汪祠村村支书冯华智认为:“发展生产关键缺资金,最需要帮助农民解决贷款,农村商业银行贷款利息较高,村民贷款难,村委会经常要帮助村民找银行协调贷款。”

4、定期组织科技下乡活动和举办实用农业技术培训班,及时提供就业信息和有关农业生产、农产品销售以及自然灾害、农业病虫害预防等信息,帮助农民增强抵御农业自然灾害和市场竞争风险的能力。在调查走访中,我们感受尤其深刻。大滩村村支书梅云志认为,“帮助农民培训种养殖技术和提供销售信息很重要”。

5、期待有关部门能出台更多的惠农政策,帮助农民用现代物质装备现代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现代农业,用现代产业体系提升农业,用现代发展理念引领农业。同时,改善和提高农业水利化、机械化和信息化的水平,提高土地产出率和农业劳动生产率。

四、意见建议

1、进一步强化政策宣传。对国家支农扶农助农政策进行广泛宣传,深入到村、组、户,充分利用各种媒介进行宣传,使广大农民朋友都了解政策,进一步体现党的好政策。

2、加大监管力度。对村组加强监督,采取不定期检查,深入群众了解情况,使落实政策不走样,达到公开、公平、公正。对不按时、不按要求执行及存在问题的要及时发现和纠正并予严肃查处。

3、加强基层干部队伍建设。各项惠农政策主要靠村支两委干部去落实。要加强村社干部的素质、能力建设,提高经济待遇,提升服务水平,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要加强过程管理,着力提高惠农政策基础信息录入的准确率,避免和减少工作失误。

第五篇:关于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调研

揭阳建行关于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调研报告

中国建设银行在揭阳有*个服务网点,由于中国建设银行网点的分布主要集中于商业发达,人口较多的中心地区,分布在农村地区的网点就只有*支行、&支行、*支行、*支行、*支行、*行、*支行和*支行共8个网点。建行在农村地区的发卡数量有?张,近年来有逐步增长的趋势,可见,建行在揭阳农村地区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助农取款服务固然能提高金融服务“三农”水平,能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金融服务,但在推广的过程中也可能会遇到以下这些问题和困难。第一,费用的收取问题。助农取款POS机刷卡取现的手续费向商户收取还是向持卡人收取,余额查询业务、同城取现是否收取费用。第二,助农取款服务点的选取。对农村地区商户要求提供工商营业执照相对比较困难,大多农村偏远地区商户存在无证经营情况。第三,助农取款服务店离营业网点较远,对机具使用情况难以把控,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移机”等进行违法犯罪行为,日常安全监管困难。

助农取款业务存在着一定的风险性,因此,在推广助农取款业务的时候,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严格商户准入。在选定签约商户时,严格准入条件,全面考察其道德品行、文化素质、法律及金融知识等,保证电话机主、绑定银行卡帐户户名、有效身份证件姓名与合同签订人均为同一人。加强与签约的助农取款服务点的沟通,及时发现纠正各类问题。对因条件变化或严重违约违规不再符合签约条件的签约商户,及时果断予以退出。第二,规范服务点操作。在确保服务点基础设施过关的基础之上,规范合同管理,保证合同内容完整、要素齐全、规范留存;同时,加强对签约商户服务知识技能培训指导,督导其加强安全防范意识,严格按相关规定和合同约定规范服务,切实做好交易凭条客户签字和现金台账登记及凭条的保管等工作。第三,加强对农民金融知识的宣传、普及和教育,引导持卡人树立风险意识,妥善保管好本人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和密码,切实防范欺诈、套现、假币、窃取信息等不法行为,严防操作风险和声誉风险。第四,对收费项目和标准进行公示,实行阳光操作,防范乱收费和收费纠纷。

针对建行在当地的实际情况,对助农取款服务的推广,我行逐步制定以下实施计划。首先,坚持循序渐进、“以点带面”的推进步骤,先在惠来支行、揭东支行、揭西支行和普宁支行这4个作为首批推进支行,实施重点推进,集中网点人力,组建若干个服务工作小组,实行包片负责,下乡进村,开展选点布点工作;其次,各支行应加强与地方党政及相关部门的沟通与合作,努力寻求外部支持。通过当地村委会或村组织机构推荐的代理人作为服务点,争取当地政府和部门的“绿灯”政策。最后,充分发挥以点带面的作用,将成功推广助农取款业务的个别网点经验推广到整个揭阳地区的网点,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银行卡助农取款服务”全覆盖,为农民提供方便、快捷、优质的金融服务。

下载武汉市科普助农计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word格式文档
下载武汉市科普助农计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国培计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国培计划”实施情况调研报告 “国培计划”是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教育规划纲要而启动的一个教育发展重大项目,是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大举措。......

    节点计划实施调研报告(精选五篇)

    荣华集团自建项目节点计划实施 调 研 报 告 集团领导: 2011年北经城、碧水蓝庭二期、荣航科技大厦、水岸新城等项目,目前的开发建设进度与集团下发的二0一一年度各地产项目分......

    妇联实施春蕾计划调研报告

    “春蕾计划”是在全国妇联领导下,由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发起并组织实施的一项社会公益活动,旨在通过社会各界捐助因贫困而失、辍学的女童完成学业,保障女童享有最基本的受教育权......

    我县新农合实施状况调研报告

    新农合制度是构建农村医疗卫生保健体系的重要举措,是切实缓解广大农民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的重要途经。为全面深入了解我县新农合制度近三年来的实施情况,近日......

    武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研报告

    武汉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调研报告 引言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是对青年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以及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阵地,是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的鲜......

    科技助农社会实践报告[精选5篇]

    科技助农社会实践报告一段充实的社会实践又告一段落了,想必你的视野也得到了开拓,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做一个实践报告。那要怎么写好实践报告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科技助农社......

    科普惠农兴村实施计划[推荐]

    新安社区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实施方案 为贯彻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充分调动全社会开展农村科普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领激发广大农民学科......

    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实施科普惠农兴村计划 增强科普服务能力 ——宜州市科协回访“科普惠农”表彰对象总结 “桑蚕协会是金桥,通向富民路一条,千家万户增收入,村民同唱幸福谣。东桑西移到宜州,桑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