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人德为先——浅谈在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时间:2019-05-13 09:28:3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育人德为先——浅谈在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育人德为先——浅谈在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第一篇:育人德为先——浅谈在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

育人德为先

——浅谈在教学中开展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武冈市头堂九年制学校 朱颖

摘要: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的发展与改革,一个人的道德品质修养尤为重要,教育单位在注重提高学生知识能力的同时,还应加强对学生的道德教育,而德育的重要性在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目前,德育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为社会培养全方位的人才。

关键字:教学,德育,重要性

熟话说: “育人德为先。”德育任务要求所有教师应明确育人职责,树立育人为本、以德为先的教育理念。教书育人关系到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积极的心态和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和人格给学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研究发现传统的应试教育“重文轻德”,学校教育普遍存在一味强调硬性的道德要求,忽略对学生高尚品德的培养,且德育手段也往往简单化和教条化,现实环境对推进德育快速迈进与跨越发展提出巨大挑战。

教无定法,教学有方,贵在得法。为有效实现育人目标思品老师应与时俱进,更新理念,有效渗透大纲精神,高效创建活力“政”堂,不断提升学生品行修养,才能实现“善行‘德’品”的目标。

一、更新理念,活用教材

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不但要让学生学知识,还要教会学生运用知识,让他们面对纷繁复杂的现实生活,能用自已的目光去发现,用自主的头脑去思索,用自觉的行动去改变,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事物的千变万化,思品课必须从知识型向实践型转化,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教学改革的成功。在学习《法不可违》时,我通过引入案例———“有一个学生总喜欢小偷小摸,看到超市的东西,或别的同学的东西,就会偷偷拿走,还为此沾沾自喜,这种行为应该批评吗?”抛砖引玉,引发学生大讨论,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同学们自告奋勇,各抒己见,原先沉闷的说教课堂,一下子变得活跃生动起来。通过学生的回答以及在此过程中学生对新发现的问题的探讨,教师适时地启发、总结,最终在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过程中达到教学目的。

通过活用教材引入生活案例并运用引发课堂辩论模式,有效实现“沟通—交流—思考—提高”的目标,增强思品课堂效能,提高学生法制修养。

二、运用时事,活跃氛围

时事新闻是指关于国家思品、经济、科技、文化、社会生活中新近或正在发生的事实的报道。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和层出不穷的新事物,我们必须保持清醒且准确的认识和明辨是非的慧眼。

运用时事新闻的宝贵资源可以切合学生升学考试的需要,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用好新闻资源既是思品课课程内容本身的要求,也是提高思品课教学效果的内在要求。运用时事可活跃课堂提升学生明辨是非能力,游戏激活课堂方法如下:

1、设疑激趣。利用时事新闻资料作引子,提出疑问,设置悬念,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思想思品课的兴趣。

2、论证说明。引用时事新闻资料说明比较抽象的理论观点,使较枯燥的理论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接受。

3、述评时事。对某一具有阶段性的时政事件进行追踪了解、研究是最能锻炼学生分析时政新闻能力的。教师可根据课本内容,有选择地挑选此类新闻,让学生课余完成并在课堂上述评时事或以论文的形式交流。同时注意把控方向,渗透所学的基本知识与原理,效果非常好。

4、合作探究。教师或学生在已掌握的时事信息背景下,提出生活中的某个具体问题,围绕该问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搜集、筛选时事资料,通过整理、归纳和推理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三、媒介激趣,增强效能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爱因斯坦)”,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超父母的督促和教师的说教。因而,教学中如何拨动学生的“兴趣”这根弦,尤为重要。近年来,在教学中恰当融入多媒体,收到较好的效果。“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把课教活了。”课堂要在一定程度上就体现“活”字。

1、创设互动,提高效力

当今,多媒体教学在初中课堂中已经十分普及,而互动式教学已成为日常教学中十分有效的辅助手段,有助于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思维交流的乐趣。讲授《学会学习》时,我运用了互动式教学手段,设计了三个问题放在屏幕上:将掺杂在一起的好习惯和坏习惯分开;反思自己有哪些好习惯和坏习惯;分析好习惯和坏习惯的不同影响。在互动交流环节,重点放在不同习惯对人的影响方面,让学生认识到好的习惯可以塑造健康人格,坏的习惯则会助长生活中的消极因素。经过这种互动式的课堂交流,同学们从心底了解到了习惯的重要性,纷纷表示以后要改掉坏习惯,对于学习效果起到了很好的加强作用。

2、灵活利用,多元发展

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能有效增强视觉动感,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创设良好的教学情景,能使学生思维活跃,情绪处于高兴状态,对学习产生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学习《我们的人身权利》一课时,为了提高学生们的兴趣,我给同学们放了一段视频,一个女子在超市购物时,偷了两条鱼被保安抓住,超市保安为了惩罚她,竟写了“偷盗无耻,我是小偷”的牌子挂在她的脖子上让其当街示众,这时,画面特写了女子的表情,脸上满是泪水和屈辱的神情。放到这,我问同学们:“同学们,这个超市保安的行为正确吗?”“不正确。”同学们大声回答。“为什么呀?”“因为虽然这个女子偷了东西,但是也不能这样羞辱她。

这样是侵犯了她的人格尊严。”“没错,我们每个人都有人格尊严权,这是属于我们自己的人身权利,任何人都不能以此来羞辱侵犯我们。同学们,我们一定要记住自己拥有的权利,并勇敢地扞卫自己的权利,这样才能有生活的尊严。”我补充道。同学们也受多媒体激趣教学效能影响,对此课内容印象深刻,记忆犹新,充分树立起知法、守法和维权意识。

灵活运用多媒体纪实,有助于设置生动的课堂情境,学生们的兴趣很快被激发起来,将注意力集中到课本知识上,快速提升效能,为践行健康品行,弘扬美德奠定扎实基础。

四、强化意识,激发斗志

良好的团队精神不仅是思想思品工作的基础,为思想思品工作提供了有效途径,使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方式受到潜移默化,而且是思想思品工作的一项重要目标。思想思品教育对培养初中生团队精神的重要作用,也主要体现在思政教育的目标和内容等方面。因此,如何在进行教学、课外活动中逐渐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使学生由较低的认知水平提高为较强的行为表现,从而适应社会的发展,关系到一个学校的教育是否真正“以学生为本”,为每一个学生的充分发展而努力。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言行,通过各种形象生动的方法,不断培养他们的团队意识,进而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崇高的理想、积极的人生态度、正确的竞争协作观念等。

总之,学校德育的目的就是要起到润物无声的效果,其中教育工作者的事业心是根本,责任心是灵魂,爱心是归宿。一节节耐人寻味和独树一帜的思品课、一次次展现风采与爱心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一定是学生道德教育的有效载体,就让我们在课堂上播撒不断超越自我的“种子”,扣开学生思想道德塑造之门,相信我们明天收获的是德育的“绿荫”!

第二篇:育人德为先

育人德为先——谈班级德育教育

潢川县张集中学:杨天佑

“德乃国家之基也”,人格教育才是教育领域的根本问题,首要问题,是教育的核心。尽管我们已经迈入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二十一世纪,但是社会对高素质人才的第一要求是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健全的人格。作为教师,作为班主任,我们对孩子的成长具有不可推卸的职业责任;同样的,我们对社会的人才需求也具有不可推卸的培养责任。所以,我在三十一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把德育工作放在首位——育人德为先。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既繁重又烦琐的工作。它需要一个人投入其全部的爱心、责任心和智慧,去管理、建设好一个班集体。我校多年来的生源质量一直较差,大部分新生都是周围几所小学中学习成绩较低、父母文化程度不高的孩子。不仅如此,新生还没有踏进校门,家长的耳朵里早已灌满了张集中学的“流言蜚语”。面对家长、学生不信任的眼光,我知道只有我们自己的努力和双倍的责任心来改变他们的观念,让事实去教育周围的人们:我们的学校不仅有好老师,而且能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一、用爱心帮助学生树立高目标

每一次接新初一,我都要认真的翻阅学生的简历表。为了使家长更好的配合学校的教育,我常利用暑假召开第一次家长会。在会上,我与家长坦诚相待,介绍学校近年来的教育成果和存在的不足,谈自己班级建设的规划,谈初中教育应该注意的问题,谈怎样帮助孩子度多中学时代和青春期,谈多年来我的带班经验和取得的优秀成绩。让家长了解我们的学校,了解我这个班主任。新生入学前,我都要深入细致的做好家访工作,摸清每一个孩子的家庭情况、性格特点和兴趣爱好。新生迈入中学的第一天,出现在他们面前的是创明洁净的教室和面带笑容的班主任。“欢迎新同学的到来!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一家人了。我是你们的班主任,更是大家的朋友。从今天起,我们每一个人都站在零的起跑线上,希望大家都不要掉队。我还有一个心愿,就是通过我们大家的努力,我们要争当学校的先进班集体!”教师火一样的心和奋进的

1激情感染着学生,四十多颗心开始融合在一起。坦诚的话语融化了“冰山”,具体实在的规划点燃了家长、学生的热情和希望。这一切为今后的德育教育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开端!

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教师对学生的爱是尊重、平等的基础上的信任和帮助。每一个孩子都有自己“独特的问题”,所以我力求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他们、帮助他们,在集体大目标的影响带动下,树立切实可行的“个体目标”。这样,人人都能从不同阶段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成就感。在他们遇到困难时,我往往就站在他们的身后给与鼓励和支持。初一时,我象母亲一样带领孩子们熟悉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节奏,手把手的教,一字一句的叮咛;初二时,我站在朋友的立场给予忠告,午餐闲聊时宽松和谐的氛围最适合倾听少男少女的心声,适时的加以正面引导;初三繁重的学习任务和升学压力给梦想展翅高飞的“鸟儿们”带来了不小的心理负担,我充分的发挥学科特长,从历史发展的角度鼓励他们发扬中国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追求精神,更重要的是肯定他们已经取得的成绩。三年来的同舟共济,使我和学生之间形成了一条坚固的情感纽带,我们一起奋斗、一起欢笑、一起面对挫折!班集体的凝聚力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不断加强!不少学生在毕业之后还常来看我,一起回忆那段美好的时光。这也使我更加珍惜和美一批学生相处的时光!

二、抓住养成教育,形成良好的循环

孩子从小学进入中学,整体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帮助孩子完成这个心理、生理的过渡十分重要。常言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第一次班会上,我首先讲的是《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对这40条规范分析的要透彻,讲解得要细

配合形象的动作是学生明白哪些是该做的,哪些是不该做的,违法了会有什么样的后果。由此引出校规、校纪和班级的一日常规:早上的值日,扫除的标准,怎样擦黑板,怎样听好一堂课等等。然后就是坚持长期不懈的落实。

常规教育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我德育工作中的光荣传统。在初一阶段,学生自我监督能力还不高、易反复。他们对自己的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老师的要求。对于初中生来说,良好的习惯是在一系列的模仿、无数次的重复

和有意识的练习中培养起来的。因此,不仅要对学生严格要求,而且教师也要以身作则、以实际行动暗示学生。例如:教师门口不太干净,我就拿起墩布拖一拖,口头提醒值日生工作要到位;保洁区有赃物,我常常自觉去捡,言传身教之中教育了每一个学生。天长日久这种严格要求就会变成学生自我教育的需要。在初二阶段则应抓住“落实”,进一步巩固成果。到了初三,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已经养成,同时对良好的班风的形成也是一个促进。一个班级就像一个小社会,建立良好的班风和班纪,其最直接的体现便是班级的纪律和卫生。纪律严明,班级行动就会迅速而有效率;卫生良好,学生的责任心和主人翁意识会明显加强。无形中,班级形成一个向心力,是每一个学生自觉不自觉的维护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同时,这又带动了班集体向上、共同进步的奋斗目标。比如我现在带的初三毕业班,学生都比较自觉的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教室天天打扫的干干净净,成为学校的卫生模范班。三年来全班无一人迟到,上课纪律不用老师操心。尤其到了初三,学生的学习劲头足心气奇,肯下苦功夫,大家都向前跑。同学们常自豪地说:“向我们班这样好的班集体到哪里去找!”

三、教会学生如何去做人

学生是思想感情丰富的个体,强硬的命令或枯燥的说教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教育目的和效果。教师要学会倾听、探访学生的心声,成为他们的良师益友。一个微笑,一句赞美,一个眼神都可能带给学生更易感受到来自外界和内心的压力。另外,独生子女的优越生活条件,又使一部分学生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爱耍脾气。这些都需要我们教师多进行心理健康的教育和辅导。另一方面,初二时期学生的情绪波动较大、逆反心理强,加之青春期的到来最容易发生“事故”。例如座位大小的纠纷、言语不和的升级、和任课老师吵嘴等等问题,都需要我们冷静的处理。我常把这些事情放到班里“一事一议”。晓之以情,动之以礼,把问题真正讲透,孰是孰非一目了然。在对人对事的分析中,全班同学也受到了一次生动形象的现实教育。

我对学生的教育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努力创造、挖掘孩子的闪光点。防止其他同学以家庭背景作为欺负的出发点,要先把问

题在全体同学面前讲清楚(当然要回避这个学生在场情况)。同时,教师对这个学生不能歧视,而是更加爱护和帮助。比如我班的于**同学由于小脑偏瘫以至行动不便,初一分班时校长特意讲他安排在了我的班。我一开始就表现出对他的格外爱护:走在路上及时扶一把,下课常聊天,教他做一个心理健康、自强自立的人。在我的带动下,班里的同学都知道主动照顾、关心他。每次到四层上计算机课,蒙鑫等几位同学都主动去搀扶,从未间断。对于“问题学生”,我则多找优点并及时表扬,考试前主动提供帮助,不断鼓励其前进。对于脾气大的孩子,我经常与之谈心,要求其遇事冷静,多为对方着想。积极通过学校和家长的双方面合作,促进学生心智的成熟。总之,抓住主要问题重点突破,往往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同时,我除了平时多巡视观察,课下多谈心,课后多跟任课老师沟通外,还十分注意寻找造成学生行为反常的原因,而不是简单进行一大通批评了事。

比如,春夏天气变化大,学生的情绪起伏大,我就多提醒学生时刻保持平稳的心态,用较柔和的口吻指出问题,而尽量少用一些严厉的措辞。

四、寓教于乐和挫折教育

孩子生性爱动,生动活泼的活动最能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此,我们紧紧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组织一系列的班会活动。在班级的各项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爱国主义情感,锻炼他们的各种能力。为了迎接奥运,我们组织了综艺型的主题班会《申奥有我一个》。从奥林匹克的历史入手,让学生理解申办奥运的重大意义;以同学自编自导自演的小品说明申奥需要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努力与参与;最后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使每一个学生具体了解我国申办奥运的基本情况。每逢三月,我们都会结合“学雷锋月”的主题,举办公益劳动日、家庭劳动日、慰问孤寡老人、学习讨论雷锋精神的系列活动,在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的教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每次活动之后的总结,会使每一个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收获。他们明白了给与也是一种幸福和快乐,明白了父母的辛劳,明白了雷锋精神的实质不仅仅是简单的帮助他人,而且是人与人

之间一种真诚的理解、一种和谐的相处,是人的一种更高层次的思想道德修养。班级的互助风气有了,对同学之间的摩擦和小矛盾也有了一种宽容谅解的态度。

然而,日新月异的信息时代也带来了更加激烈的竞争。有竞争就会有失败,如何面对失败,战胜自我也是我从事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我称之为“挫折教育”。我常把“挫折教育”这个词挂在嘴边,时间长了学生对挫折的理解也加深了。“学习苦么?累么?挺住呀,这就是考验,这就是挫折!”“看看这次成绩,我想每一个同学都应该反思。考试前的准备工作做得如何?”“你这样冲老师大喊大叫就是不尊敬、不礼貌的表现,我就要批评!”当他们再一次犯相同的错误时,往往反思的首先是自己。我们班有一个孩子非常聪明,可以心浮气躁又爱表现。考试前,我特意叮嘱了他。可是他依然我行我素,结果期中考试跟预期的成绩差了一大截。我对他进行了严肃的批评,他耷拉了脑袋走出了办公室。但是,在家长会上,我为这个学生的父亲找来了各科老师,具体探讨了孩子的表现。家长、老师一起沟通、商议办法,帮助孩子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我感到在给孩子批评的同时,老师还要伸出一双手扶一把,教会孩子在失败中汲取教训!

综上所述,班主任的德育工作要善于发现新问题、新现象,并结合时代特点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同时,班主任也要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讲实践经验和知识理论结合起来,要有科研意识。同时在教育学生的时候要以德为本,注重他们的品格教育。“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既然我们都热爱教师职业,那么就让我们拿出实干的精神和博大的爱心去对每一个学生负责!

第三篇:以德为首育人为先

以德为首,育人为先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三十六条明文指出:学校应把德育放在首位,寓德育与教学活动之中,形成学校、家庭、社会相互配合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的确,一个人,只有先学会做人,才能学会学习,学会做事,学会生存;如果一味停留于只求学好文化知识为己任,忽视思想品德的培养和熏陶,这是很危险的。这样的“人才”真的有用吗,他们只会学习,不懂交流、合作,他们将与社会、与他人,甚至与自己的家人格格不入。试问,生存问题如何解决,为社会为国家贡献的宏图大志更是纸上谈兵。为此,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担任启蒙教育的工作者,更是任重道远。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十几年来在自己的教学工作努力尝试把德教放在首位,与德教与教育各个环节: 一

课堂教学 以德为先

十几年的教书生涯,我深深感到学生们对尊敬长辈,学会感谢等方面一届不如一届,真是世风日下呀,为此我,难堪过,伤心过,也惶恐过,然而仅凭一己之力又能改变些什么呢?只好把握着这三尺讲台,尽自己的微力做点自己该做也想做的事吧!

将德教贯穿于所教学科之中。先后涉及到语文、思品、写字、数学等各个学科。现以一堂数学课的教学为例加以说明。前几天,我任教的一年级小班应学校要求向家长进行开放教育。家长们兴致勃勃地来到教室,有爸爸,有妈妈,有爷爷奶奶,甚至一家来好几位家长,发下去5张请柬,教室后面却坐了满满的一排,足足有二十来位,可见他们对孩子的关注之切。他们那饱含关注和爱意的眼神让我感动,不知我的那帮小家伙们是否与我同感?我知道,礼尚往来,上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于是,一开课让孩子说一句最想对家长说的话,也许是受情境的感染,孩子们说得头头是道,充满真情的稚嫩的话语让家长们也倍感欣慰,爱于被爱,回报爱与享受回报一切在无言之中,可谓是润物细无声吧!我意识到,孩子们的情感被充分的调动起来了,从他们自信的眼神中我读懂了他们的心情:爱家长不能仅仅靠一句空话,是要付出行动的。这时间花得值!紧接着我又将招待客人设计成课堂教学的情景,把要讲解的例题贯穿于情景之中,让教学活动源于生活,让生活为教学提供宝贵的资源。如例2教学:我们要准备好吃的来招待家人(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出示9张橘子卡片),人太多不够分怎么办?孩子各有各的想法,但在我稍做引导之后,他们都知道先分给老人才是好孩子。尊老的思想在此例中得到很好的贯通。只是一堂普通的数学课,孩子们掌握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在生活中的道理,同时学会回报爱,学会尊重老人等做人的道理,如此教学何愁世风不改? 二 调解纷争,德教为先

孩子之间的打打闹闹家常便饭,他们正处于打闹的年龄,而在这些打闹中故意让人难堪,使人不痛快的毕竟占少数,多数打闹皆因他们玩中闹,闹中打而引起的纠纷,还有天生好动的,无意之间惹着了别人自己却全然不知。这时候他们会把说的清说不清的大大小小的纷争一股脑交给他们信任的老师,在他们心中老师是万能的,是救世主,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我们是万能的吗?不是的。每件事都断出个是非,每个孩子都能满意而归,谈何容易。分不出是非,用心找到谈话的切入点,和孩子们进行心灵的沟通,教他们学会认识自己的短处和对方长处,这对我们老师来说是可以办到的。比如说甲同学哭着告状说乙同学偷了他的铅笔,让我去给他们断案,没有证据,我能断出是非吗。不断会让甲失望,胡乱断会伤害到乙同学,左右为难,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就是教会他们找自己的问题,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问甲:你亲眼看见乙拿了你的铅笔吗?(没有根据不可信口开河);为什么你的东西那么容易丢?(学会独立生活,保管好自己的物品)„„再问乙:为什么别人会怀疑你?(学会诚实做人,用诚实维护自己的尊严);你拿了别人的笔吗?如果自己一时糊涂做错了,现在你想清楚该怎么办了吗?(懂得犯错不可怕,怕就怕在有错不知,或知错不该)„„两个孩子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后,心悦诚服的接受老师的建议,心中的气也烟消云散,同时又明白一些为人之道,真是皆大欢喜呀。如此事例举不胜举,只要我们做老师的用真心去理解、尊重和关爱每一个学生,你所做的一切都会留下些痕迹。三

家校沟通

德教为先

不止一次家长会或与家长的电话沟通中我说过同样的一段话:孩子的成长营造好的环境,那么环境是什么?环境就是老师的德行,就是父母的德行,就是孩子身边所有人的德行,什么“诚实”、“守纪”、“宽容”、“谦让”等词汇都只是笼统的说教,他们不能带给孩子们真真切切的体验,更不能带给孩子们实实在在的环境,因为他们是空洞的,是不可触摸的。模仿是孩子们的天性,没有模仿的对象,没有学习的榜样,他们的学习活动就会是盲目的,无效的。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又说“跟什么人学什么样。”这些话说的一点不假。我自己就有切身的体会今年新接一年级,为了节省发作业的时间,前面同学的作业递过去,后面同学的作业则是扔过去,没过几天,教室里作业飞舞的现象随时可见。谁“创造”环境?是我,他们的老师,我深深的自责了,想改变这种环境,却远不如“创造”环境来得容易。因此我在与家长以各种方式沟通的过程中,总是用“现身说法”和家长交流,希望家长为孩子们树立好榜样,把培养孩子的思想品德放在第一位,“树立先学做人,再学做事”的理念。如果家长有空就趴在电脑跟前,想让孩子不迷电脑难;家长如果自己不能做到尊重别人,想让孩子懂得尊重你们也难;自己不读书学习,想让孩子爱学习难;„„。身教重于言教,在孩子幼年时期就对他们施行良好的教育,他们就会深深的记住这些内容,一辈子都不会忘记。育人为本,德教为先。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不仅仅是班主任或德育校长的事,它应该渗透于我们每一位老师的每一节最平常的课堂教学之中去,只有真正做到德育教育和知识传授有机结合,才能让我们的每一节课充满活力,充满激情,才能让学生不断闪烁智慧的光芒,才能让一个个鲜活的生命得到最大的尊重,收获最大的快乐。

教师是知识的化身,是智慧的灵泉,是道德的典范,是人格的楷模,是学子们人生可靠的引路人。换而言之,教师是学生美好心灵的塑造者。因此,真的做了教师的我,时刻以“德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八个字提醒自己。无私奉献、以德立教、以身示教,用高尚的人格为每颗纯洁心灵的塑造而竭尽全力。

一、用无限的师爱,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

高尔基说过:“谁不爱孩子,孩子就不爱他,只有爱孩子的人,才能教育孩子。”师爱是教师必须具备的美德,也是教师的天职。无限的师爱,可以开启每个学生的心灵。因此,在教育工作中,我把信任和期待的目光洒向每个学生,把关爱倾注于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之中,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呼声,和学生产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让一切学生的心灵都感受到师爱的温暖。

我曾教过一个这样的学生,他家的生活状况极糟,父母离异、生活拮据,导致他失去家庭温暖,在在其他同学面前常感愧不如人,再加上自理能力也很差,就越发产生破罐子破摔的情绪。面对这种情况我调整教育方法,与瞧不起他的同学谈话,告诉他们:他是我们中的一员,只有我们才能真正帮助他。做通其他同学的思想工作之后,我又多次与他谈心,在生活上、学习上关心、照顾、鼓励他。渐渐地,他变成了一个自尊心强的孩子,偶尔也会做出不可理喻的事来,无非是为了维护他那自卑和幼小的心灵。明白了这一点,我对他说:“老师不会因为一名学生的家庭背景而对他另眼相看,老师只在乎他是否真正学会做人,学到知识。让老师来帮助你,使你成为一个别人喜欢的孩子,好吗?相信你能行!”在以后的日子里,尽管他有时还会犯些小错误,出点小问题,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毕竟在改变自己,毕竟在不断的进步。

通过这件事,我深刻体会到,学生再笨再懒再难管,都不应该成为被老师蔑视、嘲讽的对象。如果教师在一个被认为难管的学生面前束手无策,只能用难听的话打击他,本身就是一种不称职,更何况学生们其实不像有的老师认定的那样笨,关键要看教师有没有从心底里尊重和爱护学生的意识,有没有求真、求善、求美、求知的人格原则。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学生才会把老师当成可以信赖的人,师生之间才能架起一座信任、友好的桥梁,学生才肯接受教育。师爱--真正是教育者取得成功的法宝。

二、用规范的言行,净化每个学生的心灵。

“无德无以为师。”真正优秀的教师,一定是以身作则、率先垂范的人。他对祖国的爱,对学生的爱,对事业和未来的爱,都表现在他对自己的高标准要求的落实上。率先垂范就是对学生真正的负责,就是潜够默化、影响深远的教育。作为小学教师的我们,肩负着培养教育下一代,为祖国的未来夯实基础的重任。这就要求我们本身要有一定的人格魅力,而这种人格魅力表现为教师必须要有敬业精神,必须具备健康的价值观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勿庸置疑,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除了父母长辈等家庭成员之外,就要数教师了。教师必须处处、时时、事事、言言、行行,严格要求自己。因为小学生的模仿能力特别强,如果教师言行上不严谨,势必会不知不觉地对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毕竟他们年龄还太小,对于是非、善恶、美丑还没有成熟的概念和判断的经验。教师在学生的心目中是高大的、可信赖的,他们认为教师所说的、所做的都是正确的,可见教师言行的好与坏都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并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教师的一个眼神,一个手势,一句看似无关紧要的话语,都会给他们以前进的动力。当然教师的不经意中做过的一件错事(哪怕很小),或者说过的一句错话(哪怕很短),都会对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反之的教育,则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的教师在课前不认真备课,上课时应付了事,甚至课上传授了一些错误的知识,或作一些模棱两可的解释,而后又不肯拉下脸皮向学生认错,将错就错,最后损害的是教师的形象,是教师的威信。相反,若能知错就改,学生不但不会嘲笑你,而会更尊敬你,大大增强了你的威信。

论语有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我当班主任时,有一次班会课上,我看见教室地上有很多纸屑,于是弯下身子将纸屑一片一片的捡起来,学生们看见我在捡,也都加入了我的行列,教室很快就变干净了,自那以后我就很少看见教室地上有纸屑。短短几分钟我一句话没说,但却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我想这就是率先垂范的教育力量。

规范师德不是一朝之功,而是时时之事、处处之事。如果教师在学校教育学生要尊老爱幼,而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却并没有为学生树立起榜样,试问:教师尚且做不到,又有什么理由去教育学生呢?教师只有规范自己的言行,做到为人师表,才会使学生如沐春风般地受到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教师自然也会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

三、用奉献的人格,塑造每个学生的心灵。

没有无私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就不可能成为一名好教师,也决不可能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创造业绩,作出贡献。教师是园丁,学生是花朵,只有靠园丁辛勤无私的浇灌,花朵才能茁壮成长,芬芳世界。还有人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了自己,照亮了别人,默默地牺牲了自己,却给人类带来了光明,因此教师应该是无私的。

在市场经济浪潮的冲击下,越来越多的不正之风也在校园里蔓延,请客送礼蔚然成风;一年一度的评优活动,也不能得到很公平的对待,唯有利益最重,功利在教师心中的份量越来越重,为了“一纸空文”,更多的是拍马吹捧、拉关系;更有的教师心理不平衡,见异思迁,弃教跳槽的事时有发生;也有的教师,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思潮的影响,喊起“课堂为温饱,家教奔小康”的口号。在社会上造成了极其不良影响,玷污了人民教师这个光荣的称号。因此,面对窗外的灯红酒绿,教师更

应该以陶行知先生“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精神激励自己,坚定选择为教育事业奉献青春的人生之路,只讲奉献,不求索取,敬业乐业,无愧于“教师人类灵魂工程师”这个美誉。决不能让一些不良风气玷污教师这片净土,影响学生纯洁心灵的塑造!

身为教师,我们不能把教书育人降低到只传授知识的层面上。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从现在做起,从自身做起,通过学习不断地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从教素质。以无私奉献的精神去感染学生,以渊博的知识去培育学生,以科学的方法去引导学生,以真诚的爱心去温暖学生,以高尚的师德去影响学生,用健全的人格塑造一切学生的美好心灵,影响一代又一代的学生,真正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

第四篇: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浅谈德育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

[论文摘要] 德育教育是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和核心,是塑造学生心灵的奠基工程。其效果是衡量教育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因此,这就要求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寻求科学、有效的德育渗透途径和方法,从而提高德育教育的实效性。而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必须掌握德育过程的特点是和规律,结合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和发展,充分了解把握德育的过程特点,有效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还应该把握儿童心理特点,把握好阶段性,在语文教育中充分体现德育教育。

[关键词] 德育 渗透 引导 体会

为人师表,率先垂范。就像未被污染过的山泉清澈见底,源源流淌过我们的心扉,洗净我们被尘世情感沾染的泥垢。我们小学教师培养的对象就象一块未经琢磨的玉石,只能由教师进行加工,使其成形,才能现出瑰丽的玉石,教育在此就是琢磨的过程,教育为本,德育为先,德育的教育必须渗透在传授知识之中,这样就不是空洞的说教,而是有色有味、有趣有情、极赋实效。

一、思想教育应放在语文教学的重要位置。

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就是要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就是要培养讲文明、守纪律的一代新人。而现行教材的编写正是体现了这一点。刚入学就学习古诗《锄禾》又继续学习了《英雄黄继光》、《刘胡兰》、《我不能忘掉祖国》、白杨》、《长征》、《昨天,这儿是一座村庄》等等各篇无不是思想教育极强的活的教材。它无不在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着学生的情操,激励着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劳动。所以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思想教育放在首位,贯穿在教学的全过程中。依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的特点,向学生进行理想教育、爱国教育、传统教育、使之从小就懂得做人的道理。从我做起,从小做起,这样必能为他们的人生奠定下坚实的根基。

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一定要把握儿童心理特征。

小学语文教师面对的教育对象是儿童,他们知识面窄、贪玩、好动,这是他们的弱点,但他们心灵纯洁好奇,好表现,喜问、喜听,争强好胜,则是其优点。根据这些特点,在教学时就要善于引导。讲课要考虑到主动、形象、有趣,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使其在增长知识中,培养良好的个性、懂道理、做新人。如:我在教《群鸟学艺》这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和教育,我让儿童有意注意使其进入角色,组织学生扮演学艺的群鸟,创造性地加上了学艺的小燕子给没学到艺的那几只鸟说几句安慰的话的这样一个表演内容,教育开 导这些鸟要看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之外,就一定能学到真本领。这样,就潜移默化地使学生明白了要做好一件事,必须不怕吃苦、不怕挫折,才会成功的道理。在语文教学中掌握儿童心理特征,激发兴趣十分重要,学生虽然年幼,可心灵十分纯洁,他们都希望表扬,表扬会使他们加自尊自荣。为此,我常用激励性的语言进行批语,在班里表扬。然而对于犯有一点错误的学生,一般他们也总不想失面子,针对这一特点,教学中我处理这类问题十分慎重。一次考试后,我让同学们把语文卷子重新做一遍,结果一位同学让其他同学给自己复写了一遍。当时,我看了卷子真生气,真想在班里狠狠地批评他一顿,可我想到了他的心理特点,就保留了他的面子,过后和他交谈,晓之以理,使他流出了悔改的眼泪。我在同学面前,不但不批评他,还表扬了他,后来进步了。这样,更坚定了他克服困难决心和信心,后来,他不但学习成绩提高了,而且还主动担任全校的厕所卫生员,被评为文明学生。

三、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要把握好阶段性,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对学生的德育要求就是规范学生的行为,而规范小学生的行为就是要认真落实小学生守则,就小学生来说,德育教育也有阶段性。它包括两层含义:一层是教育工作的整体阶段,即根据学生中带普遍的、倾向性的问题,有侧重点地突出一个重点,解决某一个问题;另一层是教育内容的分段进行,即:低、中、高年级的教育内容就不一样,所以语文教师要根据语文教材的内容突出德育教育的各段重点,在教低年级爱莫能助教育时,我十分注意从懂得入手,让其知道自己是中国人,知道国旗、国歌、国徽、首都等等,懂得少先队的基本知识。在教中年级时,我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国家和民族知识的传授,使其懂得今天的幸福学习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换来的,从而使他们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在教高年级语文时,我十分注重结合教材对学生进行国家,性质教育和党的方针政策的教育和社会主义建设辉煌成就的教育。这样就使德育教育与语文教学环环紧扣,从不脱节,连贯地得到了落实。

小学生的行为准则必须使每个学生明白,而学生守则的落实必须靠广大学生自己,这样就是说要教育学生自我管理,在这方面就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语文教材《邱少云》、《张海迪》等教材的教学,我都让学生写心得、写体会、联系实际对自己拟定奋斗目标和要求,学习要求,纪律要求、卫生要求、艰苦朴素要求等。结合单元教材写作文重点。记人就记本班学生、写事就写本班事情。这样班级里模范同学生先进事迹就得到了彰扬,使学生学有方向,赶有目标,班级的样样工作都走在了前面。学生个人的集体荣誉感、自尊、自强感也增强了。个别学生的讲吃、讲穿、随便花零钱,逃学、进游戏厅等 不良行为得到了彻底改变。

四、德育教育要体现在语文的教学活动中。

小学阶段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公德,良好行为习惯教育的最佳时期,在教学中的满堂说和脱离实际、枯燥无味的空间说教,不但激起其兴趣,而且会使小学生厌倦,只有把知识与趣味结合起来,才能让孩子从中受到教育,受到启发,达到较好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八十年代的新雷锋》一课时,我在引导了学生学习雷锋的事迹后,就组织学生寻找班级小雷锋的足迹,同学们积极发言,课堂气氛热烈,列举了许多雷锋做好事的例子。大家纷纷表示要向朱伯儒、雷锋叔叔学习,争当活雷锋,课后同学们自觉地组织了学雷锋小组,主动为集体做好事,助人为乐,例如:我班同学赵杰得了病住进医院,她在家是和奶奶相依为命,生活十分困难,得知这个消息后,立即就有两个学雷锋小组到家里帮助干家务和到医院帮助她学习,同学们把平时积攒的零花钱凑起来共48元,送给了赵杰。社会上有一种说法:“雷锋三月来,四月走”。而我所教的班中,雷锋小组的同学不论刮风下雨都定时去敬老院、车站等处整理环境卫生、送茶水。

因此,小学语文老师应该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注意它的策略性,一定不要喧宾夺主,要提高渗透的自觉性,把握渗透的可行性,注重渗透的反复性。积极进行德育渗透,对学生进行熏陶、感染,让学生受到潜移默化,使他们逐步养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第五篇: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

【内容摘要】曾经一个伟人说过:德育教育的目标不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同时也需要培养学生形成高尚的情操和优秀的道德品质。而数学的教学在整个初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将德育渗透进初中数学的学习中是重中之重,教师要积极探索相关教学策略,在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同?r提高学生道德思想层次。

【关键词】德育教育 初中 数学 学习能力

在如今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年代,人们的思想方式和生活习惯、行为方式等都发生了一系列的改变,很多人的传统道德观念也受到了冲击。现在很多初中数学课堂中加入了德育教育,主要是为了更好地体现数学的学习意义、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为了更好地将德育教育融入初中数学课堂中,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和思想,深入挖掘数学教材中的德育因子,利用好数学史对学生学习的引导作用,从而强化数学学习和社会生活实际的联系,提高课堂的效率。

一、利用数学教材中的数学史料,开展学生爱国教育

我国拥有着五千多年的历史,是著名的文明古国,在数学上的造诣也非常深。我国上有名的数学家非常多,都为世界数学的进步做了不少的贡献,比如南北朝时期的祖冲之通过苦心孤诣地探索,得出了全世界最为精确的圆周率。元代的数学家朱世杰作的文章,影响了日本、朝鲜等国的数学发展。我国古代的数学成就非常高,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引入一些典型的数学历史,给学生普及数学的历史知识和各种数学知识的来源等,让学生感受到我国古代文化的强大,树立一定的民族自豪感,引导学生不停地受到爱国主义的熏陶和影响。

比如教师在教学《多姿多彩的图形》一课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提前对教材的内容进行熟悉,了解本章内容学习的是有关几何图形的知识,教师就可以引入我国古代有关几何的历史史实,比如向学生介绍三国时期的刘徽,他虽然地位低下,但是学而不厌,作出了有关几何图形面积计算的著作《九章算术》,为我国留下了珍贵的数学财富。教师通过这样的教学,根据课堂内容引入相关的历史史实,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得来的艰辛和不易,需要持之以恒进行探索和学习,另外也体会到民族自豪感,进行了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二、深入挖掘数学学科德育因子,转变教师教学思想

在新课程标准改革的背景下,教师要积极转变教学的思想,改革初中数学的教学,顺应时代的发展。思想是行为的先导,教师应该在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德育教育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性,准确定位德育教育在初中数学中的地位,做好整个过程的渗透教学,并且将其纳入整个教学的大纲中。另外,学校这个方面还要注重师资力量的建设,定时定期为教师开展培训或者讲座等学习的平台,及时更新教师的教学观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互相分享在初中数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经验,充实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让教学更科学、更高效地开展。

在初中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还应该在正确的思想引导下,积极挖掘相关的德育因子,找到教学的素材,整理归纳相关的知识框架,争取做到在教学学生的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和情操品质。数学这门知识,集齐了无数数学家的努力和探索,教师可以根据数学教学的这个特点,在教学的过程中及时补充知识产生的历史背景和相关人物,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轻松课堂的氛围,还可以增加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加深了对祖国的热爱,让学生有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

三、利用数学的美培养审美情趣,强化教材社会联系

初中生对于审美方面和认知上很多因素上有一定的限制,对于数学中蕴含的文化和美很难有深刻的认识,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审美能力各方面来挖掘教材中的数学美,从而不知不觉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比如在教学《平面直角坐标系》一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学习体会简单的美,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一课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日出的视频,充分吸引学生的注意,也让学生通过视频的观看感受线条的美……通过这样各种各样美的体验,学生逐渐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数学的世界也是五彩缤纷的,也可以通过这个过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在渗透相关德育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重和社会实际进行一定的联系。比如教师可以将近几年在社会上发生的大事以数据的方式展示给学生,引导学生通过各种数据来了解社会,感受社会的变化,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有关数字的世界观和道德观。比如在教学应用题时,教师可以引入例题:今年小兰的爸爸收入为5000元,今年的收入相对于去年要高出百分之十,那么小兰爸爸去年的收入为多少?这是一道关于计算的应用题,可以通过引入函数的计算方式来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引入全国的数据,可以知道我国的国民收入不断上涨,可以知道人民的生活水平是不断提高的,借此进行爱国教育。

总的来说,初中数学教师在开展教学时,应该注意结合初中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学习情况,将德育教育科学合理地渗透进入数学的学习,引导学生在学习数学的专业知识理论和运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丰富学生优秀独立人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外国语学校仙林分校)

下载育人德为先——浅谈在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word格式文档
下载育人德为先——浅谈在教学中开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性.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以德为先,全面育人(德育汇报材料)

    以德为先,全面育人 ——河北小学德育汇报材料 河北小学是一所拥有五十余年历史的名校,是共产党在保定市建立的第一所学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多年来,我校领导始终坚持“五育并......

    浅谈德育教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浅谈德育在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 摘要:德育是班级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在班级管理中,应努力让德育在学生的心灵感动中进行,学生才容易产生积极的、健康的、热烈的心理体验,最终促进......

    浅谈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重要性与渗透

    浅谈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重要性与渗透 安阳市健康路小学宋法中 素质教育是当今中国乃至世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主流。《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生要由„应试教育......

    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重要性分析

    小学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重要性分析 摘要:学校教育可以增强学生对客观现实的认知能力,促进自身的健康发展,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本文主......

    如何在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

    如何在教学实践中渗透德育教育 内容提要: 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基地,教师应结合专业特点,把德育教育渗透于课堂中,努力探索有效的途径和方法,制定各学科德育渗透计划,开......

    以德为先,全面育人----小学德育汇报材料[最终定稿]

    以德为先,全面育人----小学德育汇报材料 河北小学是一所拥有五十余年历史的名校,是共产党在保定市建立的第一所学校,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多年来,我校领导始终坚持“五育并举,......

    高校育人首选以教师的德为先

    高校育人首选以教师的德为先 大家经常报怨:现在的大学生真不如过去的大学生素质高,所谓的“素质高”是指综合素质,是指德育素质。学问就是那些学问,虽然学问有不断的更新和提高,......

    以德为先,在平凡中追求不平凡[五篇范文]

    以德为先,让为官之魂永不朽 各位领导、各位评委: 大家好! 不知何时,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句出自《七品芝麻官》主角唐成的台词,已在民间广为传扬。不知何时,做官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