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紫外线与材料科学使用
紫外线与材料科学使用
一、影印石版术
紫外线辐射被用于高分辨率的影印石版术,其特征在于,化学品的过程被称为光致抗蚀剂暴露于UV辐射已经通过掩模。的光导致的化学反应发生在光致抗蚀剂,并且在显影后(暴露或未曝光的光致抗蚀剂去除步骤),由掩模确定的图案保留在样品上。然后可以采取的步骤“蚀刻”走,押金或以其他方式修改仍然没有光致抗蚀剂的样品的地区。
因为是用在半导体制造,集成电路元件和印刷电路板的光刻法,在电子工业和电路板印制中广泛使用到紫外线辐射。
光刻工艺(电子集成电路制造过程中使用),特别是利用极端紫外线辐射。例如,实施大公司,如英特尔,AMD的微处理器制造工艺,高通在亚原子尺度的硅晶片上使用EUV光铅笔绘制elecronic电路。以这种方式制造的最新微处理器的器件有片上集成的电路的22纳米尺寸(最新的制程技术的英特尔2012年)。其他集成芯片制造工艺标准尺寸的32纳米,45纳米,65纳米制造电子芯片。展望未来这些芯片上的电子电路的厚度会进一步回落至14 nm和然后的厚度为7nm,5nm和4nm的范围内。减少厚度的硅晶片上的电路提供低功耗,较小的加热和更快的响应时间的优势,以及提供更快的电路的外形尺寸更小(小型化)。所有这一切都成为可能使用EUV光刻工艺。
二、电子填充树枝的固化http://
利用UV光能量固化的丙烯酸树脂,固化电子灌封电子组件,需要清晰的透明度,退出或进入光(光伏板和传感器)。它的优点是低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排放量和快速固化。
三、固化的油墨,粘合剂,清漆和涂层
某些油墨,涂料和粘合剂是光聚合引发剂和树脂按一定比例配制的。当暴露于UV光所需的频带中正确的能量和辐照度,聚合反应发生,并且使粘接剂硬化或固化。一般,该反应是非常快的,几秒钟的事。应用范围包括玻璃和塑料的粘接,光纤涂料,地板的涂料,UV涂料和纸胶版印刷完成,牙齿填充物。固化装饰手指的指甲“凝胶”。
各地的制造UV固化应用的紫外光源产业发展。这包括紫外线灯,紫外线发光二极管,和准分子闪光灯。快的过程,如柔性版印刷或胶印需要高强度的光聚焦到移动的衬底和介质通过反射和高压汞(水银)或Fe(铁,掺杂的)为基础的灯泡使用,它可以带有电动激励圆弧或微波。可以使用低功率的源(荧光灯,LED)的静态应用,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有小高压灯的光集中和发送到通过液体填充的或光纤导光体的工作区域。
四、擦除EPROM模块
一些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模块被擦除通过暴露于紫外线辐射。这些模块通常允许的UV辐射的芯片。这些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取代EEPROM和闪存芯片在大多数设备的顶部上有一个透明的玻璃(石英)窗口。
五、准备低表面能聚合物
UV辐射在制备用于胶粘剂的低表面能聚合物是有用的。暴露于UV光的聚合物会氧化,从而提高了该聚合物的表面能。一旦该聚合物的表面能,已提出的粘接剂和聚合物之间的键是更强。
六、UV太阳能电池和UV降解的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和UV降解
日本国家先进工业科学和技术研究所(AIST)已成功开发透明的太阳能电池,使用紫外线发电,但允许可见光通过。大多数传统的太阳能电池使用可见光和红外光来发电。与此相反,创新的新的太阳能电池使用的紫外线辐射。用于取代传统的窗户玻璃,安装表面积大,从而导致潜在的用途,利用发电,照明和温度控制的综合功能。的PEDOT-PSS的太阳能电池的一个紫外(UV)光选择性和敏感容易地制造光生伏打电池。
另一方面,氧化亚铜纳米晶层的光伏电池的建设中利用紫外线辐射的光电流产生的能力增加。
七、无损检测
使用指定的频谱和强度的UV光激发荧光染料,以便强调在一个广泛的范围内的材料的缺陷。这些染料可以通过毛细作用(液体渗透探伤)带入破表面缺陷,或者它们可以绑定到夹在漏磁有色金属材料(磁粉探伤)字段中的铁氧体颗粒。
八、邮票
邮票的标记的荧光体发光在紫外光下(美国用短波紫外线),以允许自动检测时间戳和面临的信。
第二篇:餐饮服务场所紫外线消毒灯配置及使用规定
餐饮服务场所紫外线消毒灯配置及使用规定
专间是指处理或短时间存放直接入口食品的专用操作间,包括凉菜间、裱花间、备餐专间、集体用餐分装专间等均需要安装紫外线灯。
其中备餐场所:指成品的整理、分装、分发、暂时置放的专用场所。
1、专间应为独立隔间,专间内应设有专用工具清洗消毒设施和空气消毒设施,专间内温度应不高于25℃,宜设有独立的空调设施。加工经营场所面积500㎡以上餐馆和食堂的专间入口处应设置有洗手、消毒、更衣设施的通过式预进间。500㎡以下餐馆和食堂等其他餐饮单位,不具备设置预进间条件的,应在专间内入口处设置洗手、消毒、更衣设施。
2、以紫外线灯作为空气消毒装置的,紫外线灯(波长200-275nm)应按功率不小于1.5W/m3设置,紫外线灯宜安装反光罩,强度大于70μW/cm2。专间内紫外线灯应分布均匀,距离地面2m以内。
专间每餐(或每次)使用前应进行空气和操作台的消毒。使用紫外线灯消毒的,应在无人工作时开启30分钟以上。
建议:
1)对食品进行切配前要打开紫外线灯对空气进行消毒30分钟,然后对切配台进行擦拭消毒;
2)工作结束后,须清理专间卫生,操作台无油渍、污渍、残渍,地面卫生清洁,对空气紫外线消毒30分钟;
一般来说,影响紫外灯的使用寿命的因素很多,比如环境温度、开,关次数、点灯时间等。其实紫外灯也大约也分为3种,分别是UVA、UVB和UVC。UVC是目前工业上所应用的紫外线杀菌灯(253.7nm),是我们最常见的一种。
不同功率也会有不同的使用寿命:一般高功率紫外线灯经8000小时,一般紫外线灯则在3000小时后功率会降至原来70%,这时就应该要更换了。建议1000小时即进行更换。
国内的标准是:30W新灯管的辐射强度≥90uw/cm2为合格;使用中辐射强度应≥70uw/cm2。少于这个标准就要更换。可以使用专用的紫外线强度指示卡进行日常监测,确保紫外线灯消毒的有效性。
3、凉菜间、裱花间应设有专用冷藏设施,需要直接接触成品的用水,还宜通过净水设施。
4、专间不得设置两个以上(含两个)的门,专间如有窗户应为封闭式(传递食品用的除外)。专间内外食品传送宜为可开闭的窗口形式,窗口大小宜以可通过传送食品的容器为准。
5、专间的面积应与就餐场所面积和供应就餐人数相适应。
有些人可能容易误以为灭蝇灯就是消毒灯,其实还是很有差别的,参考如下:
紫外线消毒灯,紫外线对人体有害,仅仅是灯对人体是无害的,紫外灯的外形跟日光灯类似。紫外线是低能量的电磁辐射,以波长240-280nm的杀菌力最强。其杀菌机理是引起菌体内核酸、原浆蛋白与酶的化学变化而死亡。多用于食品超净车间、冷荤熟肉加工间和饮用水的消毒。用于空气消毒,每10-15平方米安装30瓦灯管一支,灯距地面2.5米左右,每次照射2小时,可使空气中微生物减少50%-75%。用于物体表面消毒,灯距被消毒物直接照射不超过1米,照射30min以上。用于饮水消毒,水层厚度不超过2cm。灯管使用期限一般规定为3000-4000小时,当灯管使用到规定期限的3/4或紫外线强度低于每平方厘米70微瓦时,应更换新管。消毒时环境温度控制在20-40℃,相对湿度40%-60%为好,灰尘、水雾、灯管的清洁度,都会影响消毒的效果。
灭蚊灯应该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其紫外光范围有限,但FDA规定3米范围内不能堆放任何产品,但比电击式的合理,不会有虫体被弹出以及翅膀碎片弹出后漂浮在空气中。灭蝇灯的效果还和灯管的维护及更换有很大关系,一般波长在310-330nm的紫外光会吸引苍蝇灯飞虫,但随着时间推移,波长会变化,因此需要更换,平时对于灯管的清洁也很有必要,如积灰太多也会影响吸引力。
第三篇:紫外线诱变育种综述
紫外线诱变育种
摘要:紫外线诱变操作简单、对实验设备要求低,是目前被广泛运用的一种物理诱变剂,人们利用紫外线诱变得到了大量的优秀菌种。本文论述了紫外线诱变的原理、操作流程、其适用范围及研究进展。
关键词:紫外线 诱变 育种 微生物
目前微生物发酵技术被广泛的应用到许多生产行业,如生产啤酒、白酒、乳制品、酶制剂、抗生素等行业,同时微生物在解决人类的粮食能源、健康、资源和环境保护等问题中正显露出越来越重要且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1]。但就目前被投入工业化使用的工业菌大多在生长周期、培养基、产率等方面不能满足工业生产的需求。理想的工业菌种必须具备: 遗传性状稳定、纯净无污染、能产生许多繁殖单位、生长迅速、能于短时间内生产所要的产物、可以长期保存等特性。诱变是最早在抗生素上应用的一种育种技术, 它通过物理、化学、生物因素作用于抗生菌, 人为的使其遗传物质发生变异, 从中选育高产菌株[2]。紫外线诱变属于一种物理诱变剂,它是在微生物发酵技术育种中最早使用的一种诱变方法。紫外线诱变可以用于大量不同的菌种育种中,如芽孢杆菌、链霉菌、镰刀菌等,通过紫外线对微生物进行诱变,得到了大量比较优秀的工业菌种。由于紫外线诱变育种简便易行、对条件和设备要求较低并能较好地提高代谢产物的产量,故在微生物育种中仍广泛应用[3]。本文对紫外线诱变的原理、操作流程、其适用范围、研究进展进行了概述。
一、紫外线诱变的原理
紫外线属于一种物理诱变剂,它能使被照射的物质的分子或原子中的内层电子提高能级。主要生化反应:1.DNA链和氢键的断裂 2.DNA分子间(内)的交联 3.嘧啶的水合作用 4.形成胸腺嘧啶二聚体 5.造成碱基对转换 6.修复后造成差错和缺失。
紫外线诱变处理的有效波长为200-300×10nm,最适为254nm(此为核酸的吸收高峰)。DNA和 RNA的嘌呤和嘧啶吸收紫外光后,DNA 分子形成嘧啶二聚体,即两个相邻的嘧啶共价连接,二聚体出现会减弱双键间氢键的作用[4],并引起双链结构扭曲变形,阻碍碱基间的正常配对,从而有可能引起突变或死亡.另外二聚体的形成,会妨碍双链的解开,因而影响DNA 的复制和转录.总之紫外辐射可以引起碱基转换、颠换、移码突变或缺失,即是所谓的诱变[5],从而引起上述的生化反应。
二、紫外线诱变的操作流程
1、测定菌种的生长曲线
首先对需要进行诱变的实验菌种进行纯化,然后将菌种接到培养基中培养。在不同的时间取适量的培养液,用分光光度计检测其中菌体浓度的OD值,通常是每两个小时检测一次[6]。根据不同时间的OD值绘制实验菌种的生长曲线,找到其对数生长期。
2、对处于对数期的菌种进行诱变
将实验菌种接到培养基中,根据其生长曲线培养到对数期的中期。然后离心分离得到菌体,用生理盐水把菌体制成菌悬液,调节菌悬液使菌体浓度在108个/ml左右。各取5mL 菌悬液移入18 个无菌培养皿中,置于距30W 紫外灯30cm 处 的磁力搅拌器上照射1min,然后打开皿盖并开启磁力搅拌器,分别照射0s(对照用)、50s、60s、70s、80s、90s、100s、110s、120s(各做2 组)[7]。诱变完成后马上盖上盖,并取出,用黑布包上。将所有需要诱变的培养皿都用黑布抱起来,然后放入4℃冰箱,静置1.5h。然后取出培养皿,在暗光条件下,分别取经紫外线诱变的菌悬液0.1mL 涂布于18 个固体鉴别培养基上,倒置于37℃恒温培养箱中避光培养36h[7]。待培养皿长出菌落后计数。每组以3 个平皿菌落数的平均值为该组的菌落数,以照射时间为横坐标、存活率为纵坐标,绘制诱变效应曲线, 找出致死率分别为50 %、60 %、70 %、80 %、90 %时的诱变时间[6]。一般认为,进行紫外诱变时,致死率为70% 左右时突变效果最好[3]。
然后再选择实验菌种的对数生长期培养物,制成菌悬液,分别取菌悬液5 mL 置于5 个培养皿中。在如下条件下进行诱变:紫外灯照射距离30 cm。照射时间分别为致死率50 %、60 %、70 %、80 %、90 %的时间[6]。然后对诱变过的5个梯度的菌液进行筛选,用合适的筛选方法筛选得到满意的菌种。
三、紫外线诱变的适用范围
紫外线适用于多种微生物的诱变,包括芽孢杆菌、酵母菌、放线菌等。近几年人们利用紫外线对大量的不同种微生物进行了诱变,并且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严可以[8]等对灰色链霉菌进行了紫外线诱变,得到了高产阿维菌素的菌株。肖湘政[9]等以胶质芽孢杆菌HM8841 作为出发菌株,通过紫外线诱变和突变菌株性能测定,选育出3 株适合生产发酵的优良菌种。与出发菌株相比,突变株具有缩短发酵周期,提高发酵水平,增强芽孢抗逆性能等特点。陈立梅
[10]
等用紫外线诱变方法,以土霉素产生菌龟裂链霉菌Lf-2为出发菌株经过紫外线诱变后,筛选的菌株于出发菌株相比发酵效价提高了17.4%,发酵指数提高了23.9%。所以紫外线诱
变基本上适应与目前已我们所掌握的所有微生物。
四、紫外线诱变的研究进展及未来的展望
紫外线诱变技术作为最早被人们使用的一种诱变育种技术,发展到现在,人们基本上已经掌握了它的诱变原理,同时也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规范的实验流程。人们只要根据自己实验的需要,对紫外线的照射时间和照射距离做出适当的调整,就可以进行紫外线诱变。
但是由于紫外线诱变被大量使用,也造成了现在多数菌种对紫外线产生了诱变剂疲劳效应。某一菌株长期使用诱变剂之后,除产生诱变剂疲劳效应外, 还会引起菌种生长周期延长、孢子量减少、代谢减慢等, 这对发酵工艺的控制不利, 在实际生产中多采用几种诱变剂复合处理、交叉使用的方法进行菌株诱变。这是由于不同诱变方法对同一菌株的诱变效果不同, 如诱变剂A 能加快菌株孢子量生长速度, 诱变剂B 能提高菌株产活性物质产量, 诱变剂C能缩短菌株发酵周期。因此, 根据诱变剂对菌种的诱变机制选择几种诱变剂进行交替诱变, 效果可能会比使用单一诱变剂更好[2]。
目前人们对紫外线的复合诱变运用还不是很了解,在大多数实验中学者都是通过经验来选取其他诱变剂来和紫外线进行复合诱变,没有形成选择其他诱变剂与紫外线共同进行复合诱变的具体实验理论体系或方法。应该选择哪些诱变剂和紫外线进行复合诱变、其他诱变剂和紫外线的相对剂量应该是多少,将是以后人们研究紫外线诱变运用的重点之一。
参考文献:
[1]季宇彬,朱兴杰,徐农儒,李文兰.微生物诱变育种方法的研究进展
[2]李戈, 曾会才.诱变在产抗生素微生物育种中的应用进展.洛阳师范学院学报,2002,第2期
[3]周德庆.微生物学教程[M].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212.[4]Madigan , M.T(美)Martinko J.M(美), Parker , J.(美).微生物生物学[M].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01 :390.[5]曹友声, 刘仲敏.现代工业微生物学[M].长沙: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6]陈 香,蒋立建,韩 刚,韩 冲.紫外线诱变提高细菌产纤维素酶活力的研究.化学与生物工程2008 ,Vol.25 No.2.[7] 游玟娟.紫外线诱变选育酸性α-淀粉酶高产菌株.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l.2010,16(11).[8]严可以, 弓爱君, 孙翠霞, 邱丽娜.阿维菌素生产工艺研究进展.现代化工,第26卷增刊,2006.7.[9]肖湘政1 , 张志红2 , 秦艳梅1.胶质芽孢杆菌HM8841 紫外线诱变育种研究.微生物学杂志,2006.1,第26卷第1 期.[10]陈立梅1.2,汪旭1.2,李启云1,杨石嶂1,杨信东2.链霉菌诱变育种方法综述.吉林农业科学,2006,31(2):62-封三.内蒙古大学本科生学年论文
紫外线诱变育种
学 生: 杜 超
专
业: 生物技术
年
级: 2009级
学号:00911094 指导教师:苑林
第四篇:科学的使用零花钱
科学的使用零花钱
教学目标:
知道零花钱要合理使用和怎样合理使用。教学重点:
能自主安排每周零花钱,并初步学会记帐。教学难点:
感受理财的意义和乐趣,养成不乱花钱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教师提问引入课题。
你是怎样使用零花钱的?你是否合理安排使用零花钱?
二、看记录表,讨论问题,开展活动。
1、乐乐一周的零花钱是怎样使用的?乐乐的零花钱用得合理吗?
2、哪些方面不合理?你认为怎样使用零花钱才合理?
3、请你给乐乐提出改进的建议,并将建议写在建议卡上。(同桌交流后指名交流。
三、汇报自己使用零花钱情况。
1、在四人小组里汇报自己上周零花钱的使用情况。
2、指名班上交流,大家评议周零花钱使用是否合理。
四、制定使用零花钱计划。
1、学生各自制定计划。(写在《我的安排》表中)
2、指名交流,提出改进建议。
3、教师补充建议。
五、理财教育。
1、教师进行理财教育。
2、教师讲述《比尔.盖茨心疼12美元停车费》的故事,学生谈看法和感受。
六、课外延伸活动。
1、向父母学记帐,及时填好表格。(表格规定项目填写好一周内个人零花钱使用和存储情况。)
2、出一期专栏,展示学生的优秀记账本。七. 板书设计
科学的使用零花钱
1.零花钱的使用。
2.案例再现
3.相关链接
第五篇:科学实验室使用总结
科学实验室工作总结
沂源三中小学部
工作中逐步提高了小学实验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以及实验室材料实现科学化、分类、分档、档案管理,实验水平和实验效果,更好地更全面地实施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发展。按国家教委颁布的教学大纲开齐开足实验教学课程,实验开出率达到90%以上,引导学生基本能亲手完成各个实验,形成一定实验技能,培养科学的实践,实验,观察能力。
具体工作措施
1、实验室工作由教务主任直接管理,实验室设专门管理员,即实验员,具体管理实验室工作。
2、实验室管理员任务目标:
(1)实验员必须拟定科学实验室使用计划,各年级科学教学工作须按计划进行实验教学,(2)在进行实验教学前必须准备好实验通知单、实验所需仪器、材料,教师对每组实验有充分准备,精心设计实验步骤和实验过程、方法,写出相应实验方案,以保证实验的科学性,安全性及效果。
(3)在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时,应要求学生准备好相关的实验材料,以确保学生在实验中有物可做,并指导学生观察,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完成实验教学;
(4)指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后,应指导学生完成科学实验报告单(实验记录),并认真审阅,引导学生在实验、观察中养成科学的自然观和相应的实验能力;
(5)开学及时收取各年级《科学教学工作计划》、每次实验结束后及时收取《实验报告单》等。期末按时收取《教学工作总结》及《分组实验记录》等相关材料。
(6)在实验教学、教研方面,以全体科学任课教师为组,进行相应的科学教学与实验教学研究,以不断提高科学学科教师的教学与实验能力。
3、材料归档
(1)每学期(学年)按时将各类材料分类装订后归档,并按时填写相应试验开出数、开出率,完成实验室材料的归档管理,做到科学、规范,便于查阅;
(2)在材料归档的过程中注意材料的质量与数量应答相应要求;
4、实验室器材管理
实验室管理人员除应管理好材料收发、入档工作外,还应管理好实验室的器材及日常工作。
(1)材料(实验器材)的每日发放和收回工作,并作好相应发放,收回记录及损坏,修理等相应记录;
(2)作好相关实验器材的申报,采购,申购等工作;
(3)每周组织学生打扫实验室,并处理好实验室,保管室的用电,设备,器具的保管、管理、安全工作,以防意外事故发生。
5、其他相关工作
(1)作好与实验室及实验室管理相关的一系列工作;(2)不足之处,以后完善。
2011年6月
科学实验室使用总结
沂 源 三 中小学部
负责人: 许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