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析牡丹区农机安全村创建工作
浅析牡丹区农机安全村创建工作
牡丹区加强农机安全村建设,是加强源头管理、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农机监理工作重心下沉、关口前移的重要手段。农机安全村的创建,有效提高了机手的组织化、自律化程度,提高了机手的安全意识,有效改善了农机作业秩序,促进了农机产业化进程,为创建“平安农机”“平安牡丹区”奠定了基础,推动了新农村建设步伐。
一、主要做法
1、加强创建工作的组织领导。区农机局成立了以分管局长为组长、监理站及各乡镇农机站站长为成员的农机安全示范创建活动领导小组。制定了实施方案,统一组织、上下协调、统一调度,具体负责监督农机安全村创建活动,为创建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组织保障。
2、广泛宣传发动,营造良好的农机安全舆论氛围。一是召开乡镇农机站长专题会议,安排部署创建工作。二是带领各乡镇农机站长外出参观学习,学习外地安全镇、村创建经验和建设标准。三是充分利用会议、广播、电视、宣传条幅、张贴标语、赶大集、下乡培训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共发放宣传彩页20000余份,悬挂条幅150幅,张贴标语80余条。四是利用12.4,1.28普法宣传日,安全学习日,对广大驾驶员和农机户进行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及安全生产知识教育。五是利用宣传展板列举真实案例,教育引导广大机手和农机户积极投入到创建活动中来。通过宣传,使安全村创建活动意义深入人心,家喻户晓,为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突出重点,选好示范点。由乡镇农机站长推荐,填写推荐表,然后领导小组根据推荐表,采取重点调查的方式,摸清推荐村的情况,在农机管理基础牢、组织能力强、安全意识强的乡镇中,再选对农机安全生产认识到位、班子战斗力强的村确定为示范村,由村安排示范户,由区监理站统一登记造册,先行开展试点,探求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总结经验。然后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发展,以此来推动整个牡丹区创建活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4、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区、镇、安全村均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责任。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在上级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本村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指导全村农机安全工作,探讨农机安全管理的新模式,提高广大村民和农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
5、建立完善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每个村除建立“两帐一卡”,即农业机械台帐、驾驶员台帐及教育管理记录卡外,还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一套统一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包括《农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职责》、《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农机安全驾驶员协会职能》、《驾驶员学习制度》等。规章制度的建立,使各村的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更加规范、有序、科学。
三、存在问题
1、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部分乡镇农机站管理积极性不高。使农机安全村的创建大多仍停留在点上,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缺少办公场所。大部分乡镇农机站没有专门办公场院。使得一些规章制度无处悬挂,学习例会、安全教育等活动不能按时开展。
3、开展活动不及时。只忙于组织、协调本村机械在“三夏”、“三秋”重要季节开展农机服务多,平时开展活动少。
四、建议及措施
1、加强基层农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农机安全村建设,要求基层干部特别是村“两委”干部要提高认识,端正态度,讲究工作方式方法。要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他们,增强其群众观念、服务观念和经济观念,用新的经营理念组织农机作业,从而调动广大机手和有机户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农机安全村的工作正常、持续、稳定的发展。
2、农机安全村的创建应坚持互动原则。农机安全村的创建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只靠村委不行,只靠农机作业人员也不行,它是一种社会行为,是政府行为。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创建活动的重视和支持,把创建活动纳入到政府工作考核目标,列入议事日程。同时要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把他们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提高其法制观念和安全生产意识,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到创建农机安全村活动中来,从而推动农机安全村创建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进而形成“政府负责、农机部门主抓、各部门配合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创建格局。
3、加强管理和引导,注重实效。近几年来,农机保有量急剧增长,虽成立了一些农机协会、农机合作社和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组织,但仍存在着重复购置、单户单干现象,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农业机械作业效益不高、效率低下。要加积极引导农机协会、农机合作社充分发挥其组织作用,帮助农民加强农机法律法规和使用技术学习,在致富增收和排忧解难上下功夫,使创建活动真正帮助广大农民办实实在在的好事。同时加强安全村之间的联系,使他们互通信息,逐步形成大而全的农机安全生产局面,更好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同时提高安全村的知名度,增加协会的吸引力,推动示范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去年“三夏”,大黄集镇的毕寨为民农机合作社便通过签定订单作业合同实现了双赢,极大地带动了周边村镇和机手参与创建活动的热情。农业机械化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农业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在新农村建设中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保障和支持。农机安全生产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把安全村创建活动与“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结合起来,进一步深化、细化农机安全村工作,使其逐步走上组织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从而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第二篇:牡丹区关于创建农机安全村 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调查
牡丹区关于创建农机安全村 促进新农村建设的调查
加强农机安全村建设,是加强源头管理、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重要举措,是农机监理工作重心下沉、关口前移的重要手段,是构筑基层农机安全防护体系,加强农机安全管理的客观要求。农机安全村的创建,有效地提高了机手的组织化、自律化程度,改善了农机作业秩序,促进了农机产业化进程。牡丹区自2004年3月开始着手农机安全村的创建工作。为了解其创建情况及进程,为下一步全面创建农机安全村工作积累成熟的经验及做法,特进行了调查。
一、创建基本情况
全区共有21个乡镇办事处,截至目前,已创建农机安全示范乡镇7个,有黄罡镇、大黄集镇和万福办事处等。农机安全示范村19个,分别是万福办事处的赵庄、潘刘庄、刘寨、曹庄;牡丹办事处的李洪周、大郭集;沙土镇的朱坊;都司镇的骆屯;黄罡镇的付庄;马岭岗镇的马岭岗等。农机安全村中共有农机安全示范户132户。
二、主要经验及做法
1、成立创建领导小组,加强创建工作的领导。区农机局成立了以分管局长为组长、监理站及各乡镇农机站站长为成员的农机安全示范创建活动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制定了活动实施意见,统一组织、协调和指挥,具体负责农机安全村创建活动的组织实施,为这项工作的开展提供组织保障。
2、加强农机安全宣传,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首先召开乡镇农机站长会议,部署创建工作,学习安全镇、村、户标准。其次,通过电视、广播、挂条幅、贴标语、赶大集等形式进行了广泛宣传。共发放明白纸10000余份,悬挂条幅145幅,粉刷标语65条。第三,利用安全学习日,对广大驾驶员和农机户进行农机安全法律法规及安全生产知识教育。通过学习文件、政策、法规、列举正反两方面的真实案例,教育引导广大机手和农机户积极投入到创建活动中来。通过宣传,使安全村创建活动的标准、目的、意义深入人心,使广大机手人人明白,家喻户晓,为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
3、调查摸底,选准示范村。先由各乡镇农机站站长推荐,填写推荐表,然后领导小组配合乡镇农机站,采取重点调查的方式,摸清各推荐村的底子,最后在农机管理基础好、组织能力强、安全意识好的乡中,选择对农机安全生产认识充分、班子战斗力强的村确定为示范村,由村安排示范户,由区监理站统一登记管理,先行开展试点,探求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总结经验。然后树立典型,以点带面,全面发展,以此来推动整个创建活动不断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4、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每个安全村均成立了安全生产领导小组,明确了组长和成员。以村委会为依托,各村都建立了驾驶员协会。领导小组的职责是在上级农机管理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本村农机安全宣传教育,指导全村农机安全工作,探讨农机安全管理的新模式,提高广大村民和农机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预防和减少农机事故的发生。
5、制定农机安全管理规章制度。每个村除建立“两帐一卡”,即农业机械台帐、驾驶员台帐及教育管理记录卡外,还根据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制定一套统一的规章制度。这些制度包括《农机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职责》、《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农机安全驾驶员协会职能》、《驾驶员学习制度》等。规章制度的建立,使各村的农机安全生产管理更加规范、有序、科学。
三、存在问题
1、农机安全生产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各乡镇农机站虽配备了专职或兼职农机管理员,但部分管理员没有编制,工资偏低,管理积极性不高。使农机安全村的创建大多仍停留在点上,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2、缺少办公场所。各乡镇农机站有专门办公场院的偏少。有的即使有,也是与其他部门和而用之。使得一些规章制度无处悬挂,学习例会、安全教育等活动不能按时开展。
3、村驾驶员协会开展活动不及时。只忙于组织、协调本村机械在“三夏”、“三秋”重要季节开展农机服务多,平时开展活动少。
四、建议及措施
1、加强基层农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农机安全村建设,要求基层干部特别是村党政干部要提高认识,端正态度,讲究工作方式方法。要通过宣传、教育引导他们,增强其群众观念、服务观念和经济观念,用新的经营理念组织农机作业,从而调动广大机手和有机户参与创建活动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农机安全村的工作正常、持续、稳定的发展。
2、农机安全村的创建应坚持互动原则。农机安全村的创建是一项长期而又艰巨的工作,只靠村委不行,只靠农机作业人员也不行,它是一种社会行为,是政府行为。要争取各级党委、政府对创建活动的重视和支持,把创建活动纳入到政府工作考核目标,列入议事日程。同时要宣传群众,发动群众,把他们动员起来,组织起来,提高其法制观念和安全生产意识,引导群众自觉参与到创建农机安全村活动中来,从而推动农机安全村创建活动不断向纵深发展,进而形成“政府负责、农机部门主抓、各部门配合支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创建格局。
3、加强管理和引导,注重实效。近几年来,农机保有量急剧增长,虽成立了一些农机协会、农机合作社和农机跨区作业服务组织,但仍存在着重复购置、单户单干现象,造成人力、财力、物力的资源配置不合理,造成农业机械作业效益不高、效率低下。要加积极引导农机协会和驾驶员协会充分发挥其组织作用,帮助农民加强农机法律法规和使用技术学习,在致富增收和排忧解难上下功夫,使创建活动真正帮助广大农民办实实在在的好事。同时加强安全村之间的联系,使他们互通信息,逐步形成大而全的农机安全生产局面,更好的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新农村建设,同时提高安全村的知名度,增加协会的吸引力,推动示范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今年“三夏”,大黄集镇的聂庄农机合作社便通过签定订单作业合同实现了双赢,极大地带动了周边村镇和机手参与创建活动的热情。
4、审视度势,做好结合文章。当前,“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正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开展。农业机械化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和农业现代化的显著标志,在新农村建设中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民致富奔小康提供了强有力的动力保障和支持。农机安全生产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把安全村创建活动与“创建平安农机,促进新农村建设”活动结合起来,要进一步深化、细化农机安全村工作,使其逐步走上组织化、制度化和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从而加快新农村建设进程。
第三篇:创建农机安全村工作总结
米东区长山子镇碱梁村创建农机安全村工作总结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村民营造一个良好的生产、工作、生活环境,我村根据上级有关“农机安全村”创建的总体要求,结合本村实际,决定从今年年初开始全面实施 “农机安全村” 创建工作。一年来,我们在市镇两级有关领导和农机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驻村指导员的帮助指导下,通过村两委会和农机操作手的共同努力,广大村民的积极参与,创建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具体总结汇报如下: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顺利推进“农机安全村”创建工作。“农机安全村”创建能否顺利进行,关键是加强领导。为此村两委会专门召开会议,学习了有关文件,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并成立了由村委会主任为组长、村两委会人员为组员的村农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村委会值调主任为农机安全管理监督员同时进一步落实责任,分别制订了领导小组职责和监督管理员职责,领导小组负责领导组织开展村内各项农机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农机安全管理监督员负责“农机安全村”创建的具体实施和日常监管。
二、明确目标,制订计划,确保“农机安全村”创建工作取得实效。首先是明确目标。通过近一年的创建,使全村各类农机驾驶员及操作手台帐、档案齐全,各类农机安全管理制度、组
织健全、农机安全教育活动频繁;通村公路、主要机耕路农机安全警示标识明显,各类农机驾驶员及操作手安全生产意识、责任意识大大提高;村内农机、操作人员持证率及审验率达到95%以上,年内不发生重大以上农机事故,轻微和一般事故控制在2007实际发生事故次数以内;村内农机人员接受安全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分别达到95%,安全意识较大提高,农机安全活动氛围良好。其次是制订计划。在调查摸底、全面掌握我村各类农机家底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专门制订碱梁村“农机安全村” 创建工作实施计划,具体分为四个阶段:即①学习、宣传阶段,②建章立制阶段,③组织实施阶段,④完善提高阶段。
三、加强宣传营造农机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为抓好我村“农机安全村” 的创建工作,我村是利用广播、会议、黑板报、横幅标语等途径广泛宣传农机安全法规及知识,向全体村民印发《农机安全监督管理条例》、《道路交通安全法》做到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二是不断完善农机交通安全设施,今年新修村内道路4.3公里。三是建立农机安全活动场所。定期组织农机驾驶员及操作手参加农机安全培训教育活动和经验交流,学习有关农机安全法规和安全知识,做到每月活动一次,每次活动有记录。通过宣传教育和组织培训在全村基本形成了一个人人懂农机安全、个个讲农机安全生产的良好氛围。
四、建章立制,落实措施,促进 “农机安全村” 创建规范化。为确保创建工作规范有序,我们着重在建章立制上下功夫,一是 建立制度。相继制订农机安全生产工作制度、农
机管理宣传教育制度、农机事故应急处理制度等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农机安全管理制度,以制度来规范农机安全生产行为;二是与农机操作人员签订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合同书,确保了农机安全生产责任落到实处;三是实行动态管理。建立台帐,档案,确定专人对各农机驾驶员及操作手加强经常性的监督管理,落实长效管理机制。
通过近一年的“农机安全村”创建工作,使我村村民特别是各农机驾驶员及操作手的农机安全生产意识明显提高,农机事故率和违章率明显下降。通过创建,使农机驾驶员及操作手的管理逐步走上了规范化道路,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农业机械化的健康发展。
第四篇:牡丹区农机维修市场情况调查
牡丹区农机维修市场情况调查
5月份,牡丹区农机局组织各乡镇办事处农机管理站站长对本辖区内农业机械保有量、服务年限、机具状态、维修情况进行了一次集中调查。据统计,全区农机总动力150万千瓦,拥有拖拉机(含运输)11496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3498台;小麦联合收割机2320台,玉米联合收割机702台;拖拉机配套机具22000台(套)。
一、牡丹区农机维修网点基本情况
全区共有农机维修网点120个,其中,四星级农机维修网点3个,三星级农机维修网点4个,主要从事常用农业机械的局部性换件修理,一般性故障维修以及整机维护工作;大多数农机维修网点经营场所比较简陋,占地面积在100平方米左右,有的建简易的维修车间,有的露天维修;主要维修设备及工具有电焊机、氧一乙炔焊机、台钻、气泵台钳、磨气门机,拥有车床、油泵试验台的网点廖廖无几,设备陈旧老化,现在有农机修理技术工人420人,只有120人持证作业,维修技术落后。通过调查,农机维修市场发展呈现三大特点:
1、个体维修经营网点多。全区在统计调查的120个维修经营网点中,116个都是个体经营,其中4个属于农机合作社集体经营,个体经营成为农机维修市场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
2、大部分是低等级,小规模的农机维修网点多。三星级以下的小规模修理点和从事简单电气焊,轮胎修补充气等低等级技术含量的专项修理点居多,这些维修点设施简陋,一般只有2-3个修理人员。
3、维修与配件兼营点多。在调查的维修网点中,有95%的维修点属于修理与配件兼营的维修网点。近几年换件维修已成为一些小规模维修点主要修理工艺,很多维修网点都购置一些常用件、易损件,准备维修换件使用。还有是配件销售的经济效益好于单纯维修的经济效益。很多维修网点都是通过销售配件来维持维修点的生存和发展。
二、牡丹区农机维修业存在的问题
1、农机维修网点分布不均匀,结构不合理。现有的维修网点处于分散、简单化阶段,都是以个体经营为主,属于家庭式小规模经营,只能承担大中型农用机械的另修和一般保养以及小型机械、半机械化农机具修理的小型维修点,由于没有相关政策的扶持、引导,缺少资金和技术支持,发展空间受到限制,难以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维修合作服务组织和区域性维修中心,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在经济效益、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上都远落后于农机销售市场和农机作业市场的发展。
2、农机维修服务质量不高,从业人员维修技术水平普遍偏低。有些维修点设施简陋,缺少必要的维修检测设备和维修设备,维修工艺简单,有相当一部分修理人员不能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维修;多数网点把换件修理作为主要修理工艺,造成修理成本偏高;有相当一部分从业人员没有经过专业培训、技术水平和文化素质普遍偏低,有修理等级证书的修理工少,修理技术主要是通过师傅带徒弟的方式传承而来。对大型新型复合式机具维修技术更差,使得农业机械的维修质量难以保证,制约了整个农机维修服务行业整体素质的提高。
3、农机维修配件质量影响农机维修质量。个别经销商贪图个人利益,经营的零配件质量不过关,致使假冒伪劣农机产品与配件进入市场,它不但影响了农机维修质量,而且大大降低了维修后农机具的使用寿命,保证不了农业生产的需要,有的还危及到农机户的人身安全,严重损害了农机消费者的切身利益。
三、对农机维修市场发展运营的几点建议
1、政策扶持,促进维修网点上档升级。应尽快出台关于农机维修网点补贴的优惠政策,把纳入农机部门管理,证照齐全,达标的维修网点作为补贴对象,主要补贴检测设备、维修设备、标准工具的添置,促进维修网点上档升级。
2、科学规划,建立三级农机维修服务网络。扶持组建区级农机维修中心,联合区内规模较大,技术力量互补的几家维修点,按照合作社模式组建区级农机维修中心,主要承担大型机械,新型农机具的维修,在维修行业起到示范带动作用。每个乡镇办建立1-2个骨干农机维修示范点,主要承担农业机械的大修、中修及技术要求较高的专项修理。根据行政村农业机械的保有量,着力抓好村级维修点的合理布局,简单的维修及保养由村级维修点承担,逐步形成区级维修中心为龙头,农机合作社维修点,乡镇级维修点为骨干,村级维修点为基础的三级农机维修服务网络。
3、严格程序,提高维修业准入标准。农机维修点必须取得农机部门颁发的技术合格证,工商部门才可颁发《营业执照》,把技术合格证作为修理点开业的前提条件。严把执业资格证的发放条件,对人员、场地、设备等符合条件的,颁发技术合格证、执业资格证。对条件不达标的,搞好相应的培训工作,督促业主尽快达标。对无证修理点应做好宣传教育,限期整改,符合条件后颁发技术合格证,不符合条件的坚决取缔。
4、强化监管,规范管理。在每年的检审期间,强化对农机维修经营者从业资格,维修人员执业资格,维修质量、维修设备和检测仪器技术状态以及安全生产情况的监督检查,条件合格的换发技术合格证,条件不合格的缓发或不发《技术合格证》。农机、工商、技术监督部门要经常开展农机维修市场的整治,查纠并举,强化农机维修配件质量的监管,关键是要从生产假冒伪劣产品源头进行堵截,截断假冒伪劣产品的通道,维护农机维修市场秩序。
5、定期开展培训、考核。针对目前维修从业人员文化程度,技术等级低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定期的法律法规和技术理论知识的学习培训制度,宣传农机维修方面的法律、法规,向农机维修人员提供信息服务、介绍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推进行业技术进步和准修装备的技术创新,提高修理工的技术素质。对从业人员的考核,按农业部等部委制定的技术等级标准进行,着重考核从业人员使用专用工具及设备的水平和判断故障的能力,以及操作程序,工艺规范化程度和熟练程度等,对理论和操作合格者,颁发相应级别职业资格证书。
第五篇:牡丹区做好农机春耕春管促增产增收
牡丹区做好农机春耕春管促增产增收
本报讯(通讯员 玉华 得安)牡丹区为充分发挥农机在春季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军作用,切实做好“三农”工作,积极抓住当前有利时机,早规划、早动员、早安排、早组织,扎实做好了农机化春耕春管工作。
该区抽调20余名农机专业技术人员,分成4个机具检修服务队,搞好机具检修。他们根据所划分的区域深入到村队、农机合作社、农机户,指导、帮助农机户检修保养拖拉机、旋耕机等春耕春播机械,确保作业机械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以农机部门为主体,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提升农机技能,采取集中和分散培训、重点培训与技能培训相结合等多种培训方式,对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修理工、驾驶员等人群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广大农机手的操作技术水平。同时,加大农机安全生产监管力度,该区农机局成立2个执法中队,深入基层,加强对农机具检验、安全法规等方面的宣传教育,增强农民的安全生产意识,为提高全区农机春耕春管水平打下了坚实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