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调研报告[5篇范文]

时间:2019-05-13 09:42: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调研报告》,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调研报告》。

第一篇: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调研报告

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调研报告

对于农村基层组织来讲,由于其所处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着快速的变化,如何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环境中提高基层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和水平,已成为打造一支永不走工作队的当务之急。

一、充分认清提升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新的形势对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建设提出了新挑战:

(一)农村经济发展的新格局,对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经济工作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近年来农村经济发展明显地呈现出多元化的新格局,经济结构和运行机制正在发生深刻变化,这些变化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在领导经济工作时,必须从传统的行政命令方式向示范引导和提供服务方式转变,从传统的就农业抓农业向统筹农业、工业、服务业,促进城镇化转变,不断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二)农村利益关系和矛盾日益复杂,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农村社会关系处在大调整之中,发展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也接踵而至。这些矛盾在利益得失和新旧观念冲突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解决起来难度较大,如征地问题、公益事业建设、村务管理问题等等。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不断提高政策水平和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认真研究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新情况和新特点,探索做好群众工作的新途径和新方法,既保护好群众的合理利益,又维护好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尤其是自治区党委南疆工作会议,为南疆农村发展指明了方向,农村基层组织必须在引领农村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农民群众增收致富急需多种服务,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增强服务保障功能提出了新要求。随着多个中央1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农民群众增收致富的热情不断高涨,农民从业领域越来越宽,涉及的范围越来越广。农民群众不仅对兴修水利、整修道路、翻改学校等改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的要求越来越多,而且要求了解市场信息、掌握实用技术、建设农产品市场等愿望也越来越强烈。这就要求各级党委政府都要加大对农村的支持力度,增加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解放思想,抢抓机遇,完善服务,建立支持发展、支撑大局的保障体系,不断增强服务保障功能。

(四)农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增长,对农村基层党组织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城乡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农民与外界的接触和联系更加广泛,农民的观念和意识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他们渴望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享受更加健康的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生活。与此同时,一些拜金主义思想有所抬头,封建迷信和非法宗教势力仍然以各种方式对人们产生着影响。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加强阵地建设,构筑活动载体,注重针对性、实效性、经常性,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农民民主法制意识不断增强,对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方式提出了新要求。由于社会进步,传播媒体及信息渠道畅通,农民群众的思想观念、道德观念碰撞激烈,群众对基层党组织的期望越来越大、要求越来越高。加上近年来推行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村党支部“两推一选”、村委会公推直选,及村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建立等,农民的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他们对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更深了,民主诉求的愿望也更强了。这就要求我们的基层组织调整工作方式,尊重农民生产经营自主权和政治上的民主权利。

二、当前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领导能力不够,缺乏模范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农村经济迎来了发展的新机遇与新挑战,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班子缺乏市场意识、机遇意识、竞争意识,自身致富和带领群众致富能力弱,缺乏应有的个人魅力和号召凝聚力,不能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对于如何适应市场经济,如何促进农村发展生产,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走科技兴农的路子,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办法不多,思想不够解放,习惯于按部就班,墨守成规,缺乏主动性和开拓创新精神,不能走出传统而老化的思维和工作模式,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正确的工作思路带领广大村民致富,全面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二)服务意识淡薄,脱离人民群众。 随着农村综合改革的大力推进,国家、集体和农民的分配关系发生了重大的调整。这就要求农村基层党组织转变工作职能,学会用经济、政策和法律的手段来开展农村工作,服务群众。但是,目前部分农村基层组织,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期那种简单粗暴、行政命令等家长式的工作方法,老办法不顶用,新办法不会用,硬办法不敢用,软办法不管用的问题,往往造成事倍功半。有的基层党组织干部随着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冲击,在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下,宗旨淡化,观念扭曲,逐渐丧失了政治热情和前进的动力,思想空虚,不劳动致富,幻想一夜暴富,农村基层党组织干部思想状况的不纯影响了他们的服务热情,导致脱离人民群众,造成干群关系紧张。

(三)党员结构失衡,导致后继乏人。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特别是经济发展比较落后的农村基层党组织,对新时期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重要性、紧迫性认识不足,党员年龄、性别结构严重失衡。老年党员多,青年党员少;老党员多,新党员少;男党员多,女党员少,党员文化素质较低,知识结构老化,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较弱。由于村支两委的报酬较低和大量青壮劳动力的流失,农村中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能力的青年人,大多外出务工,基层党组织无法吸收这部分优秀人才,这就使基层党组织在发展党员时感觉到后继无人,从而无法形成良性循环。

(四)集体经济薄弱,制约职能发挥。农村税费改革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但由于一些配套改革措施没有到位,出现了一些新的问题和矛盾,主要是乡镇债务负担普遍较重,村级集体经济薄弱,村级组织运转资金缺口较大,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缺乏经费来源,影响到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开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近年来,对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投入明显增多,但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的新要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这从很大程度上制约着农村基层党组织职能的充分发挥。

三、加强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对策

自治区党委提出要打造一支不走的工作队,怎样打造?如何不走?工作队成员都是各单位的业务骨干,住村开展工作毕竟是阶段性的,“不走”不是指形式上,而应落实到内涵上,重点做到“四个留下”。

(一)留下一个好班子。“支部坚强,民心向党;班子有力,事业兴旺。”加强基层建设,关键在人,关键在党员干部,关键在建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班子,帮助村里选择“听党话、跟党走、有本事、能带富、肯干事、干成事、自身正、威信高”的班子成员。工作队要在帮扶过程中有意识地提高农村“两委”干部的政治素质、管理水平、带富能力和群众威信,进而增强班子的凝聚力、影响力和号召力,使农村“两委”干部既要有造福群众之心,又要有造福群众之能。

(二)留下一个好路子。“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解决农村问题的关键在发展,帮助农民致富的关键在路子。要按照“一产抓特色、二产抓提升、三产抓拓展”的经济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一村一品”建设,帮建一批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扶持发展农村经济。对基础较好的村,要加大帮扶力度,建立专业协会,培育龙头企业,创出品牌,打开市场;对没有主导产业、特色产业的村,要组织引导群众积极发展投资小、风险低、见效快的特色种养殖经济等,让农民的腰包鼓起来,集体经济的底子强起来。

(三)留下一个好风气。良好的村风民风,不仅可以营造邻里和睦、社会和谐的稳定局面,还可以巩固活动效果,优化发展环境,促进村内经济发展。工作队在纵深推进“访惠聚”的过程中,通过显著的数字对比、生动的生活对比和一系列寓教于乐的活动,来提高群众科学文化素质和精神文明素质,让群众念党恩、念党情、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好、念改革开放好、念坚持科学发展观好,从而倡导树立诚实守信、助人为乐、敬老爱幼的新风正气,形成良好的社会秩序。

(四)留下一套好机制。制度建设事关长远,要结合实际建立管用、实用的制度,用好的制度来激励人、约束人。工作队走后,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否规范化运行,关键还是靠制度来管人管事。要继续深化党员干部帮办服务、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等现有机制,特别是要大力推行以“经费财政化、待遇工资化、工资专业化”为主要内容的“三化”管理机制,来解决农村干部不安心、当副业、当临时工的思想,进一步激发基层工作活力。

撰文:陈龙

第二篇:强化规范化管理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

文章标题:强化规范化管理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

基层组织处于群众工作的前沿,是各项工作具体的领导者、实施者。随着形势的发展变化,新矛盾、新问题不断出现,基层组织建设也面临着一些新的考验。加强规范化管理,建立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已经成为适应形势发展,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需

求。下面,结合海化区(央子镇)的实际,就加强规范化管理工作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是新形势下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的必然需求

基层组织直接与广大群众打交道,整体素质的好坏,执政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各项政策在基层的落实,直接影响着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因此,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提高其执政能力是新形势下经济社会发展的迫切需要。虽然经过前段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广大基层干部的整体素质和执政能力有了较大辐度的提升,但是从面上看,基层组织还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村务、政务公开不规范。有的公开不规范不彻底,有的甚至不公开。二是部分村干部作风不实、方法简单。没有长期观念,在其位不谋其政,工作达不到底,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做群众工作缺乏耐心,耍态度。三是党的惠农政策落实不到位。各级党委、政府制定的惠农政策,在某些地方被肆意截留,该兑现给群众的不全额兑现,却以种种借口扣除应缴部分。四是制度落实不到位,办事程序不规范。办事无章可循,或者有制度但落实不到底,办事具有随意性。五是有的地方基层组织力量薄弱,机构不健全。这些问题的存在,不同程度地损害群众的感情,损害了群众的利益,损害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形象,影响了各项政策在基层的顺利落实。因此,实行规范化管理,进而规范化干部的思想意识和工作行为,是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的必需。

二、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必须强化规范化管理“三个体系”建设

2003年省委工作会议提出:要坚持“以人为本”的思想,加强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三个体系”建设,把目标绩效管理引入经济社会发展和各项工作,紧紧抓住决策、执行、考核三个主要环节,以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确保各项工作的推进和落实。这是激励机制建设的一个创新,是启动各级各部门干事创业积极性的有力杠杆。规范化管理建设也应该紧紧围绕这“三个体系”展开,因为“三个体系”建设不是权益之计,而是一项长效的施政之策。自去年以来,我们立足实际,以制度的形式加以确立,以考核奖惩的方式促进工作的落实,在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上解决了“干什么、谁来干,怎么干,干好干坏怎么办”的问题。

1、建立和完善决策目标体系:正确科学的决策是各项工作成功的重要前提。“兼听则明,偏听则喑。”任何一个单位安排部署一项工作,如果单靠领导“一人说了算”,难免会出现失误或偏差,甚至会引起群众的不理解,引发矛盾的产生。这个单位的内部秩序就不会很稳定,这个单位自然就不会有很好的发展前途。特别是村级组织位于最基层,直接与群众打交道,完善好村级的决策目标体系,就抓住了社会稳定的“牛鼻子”。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突出决策的制度化、程序化,制定实施了《民主决策制度》,区(镇)政务和村级事务,特别是涉及群众利益的政治、经济等重大事项,坚持“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方式,集体研究、共同定盘子。着重抓了村级事务决策的规范,村务决策一般适用“六步法”:村两委研究确定初步方案,向村民征求意见,召开党员、村民代表会议集体研究票决,公布票决结果,村两委组织实施,公布实施结果。对于重大的难点、焦点问题,象困难户救济户的确定、发展党员、推荐后备干部等实行“公推、公决、公示”制度,入会人员以票决的形式确定结果,并及时张榜公布;对涉及大多数群众利益的村级事务决策,如发放村民待遇等实行全体村民(或户代表)票决的办法。通过实施民主决策,杜绝了“一言堂”、个人说了算,实现了村民的知情权、决策权和监督权,有力促进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保证了各项决策的正确性和决策的顺利执行。

2、建立和完善执行责任体系。在“三个体系”中,执行责任体系处于承上启下的中心环节,“三个体系”建设能否在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中起到作用,发挥实效,关键在于执行责任体系的建立和有效运行,只有建立主体清晰、权责统一的执行责任体系,才能确保把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落到实处。具体工作中,我们对区(镇)目标任务,无论是全年性的,还是阶段性的,都实行“纵式 横式”量化分解,明确任务指标,严格标准要求,明确责任主体,确定完成时限,严格标准要求。一是“目标”量化分解。对全年重大事项和重点任务目标分两个层面分解。首先把区(镇)工作量化分解到各办、局、中心。其次各责任单位按照岗位责任制的要求,将任务目标分解到各科室、站、所(村),再进一步把工作量化细化到

每一个工作人员。二是“月度计划”量化分解。为确保各项工作任务按时保质保量的完成,将全年的工作按月进行分解,每月月底把下个月要完成的重点工作经区(镇)书记、主任、局长会议研究后,编发《区(镇)月度工作计划》。通过这两种分解方式,把工作任务、标准要求、完成时限层层落实到班子成员、各个单位和工作人员,形成了纵到底、横到边,一级抓一级,一

级对一级负责,人人有目标,人人担责任的全员、全岗、全程执行责任机制,有利的促进了各项工作又快又好地完成。

3、建立和完善考核监督体系。考核监督是“三个体系”中最重要的环节,是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贯彻落实的强力保障,是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各种制度得以落实的得力手段。如果说各项工作任务、各项制度是一张网,那么考核监督体系就是纲,工作的好坏、制度是否落实,纲一收就会知道结果。我们为切实把各项工作、制度落到实处,实行了“任务量化+多层次评议”的考核办法和“连带考核、责任追究”的考核机制。形成了一整套纵到底、横到边的监督考核体系,上到区(镇)机关,下到村(企)、农户,以及每项日常工作都制定了考核办法,并且成立了专门的督查考核科,负责区、镇、村三级工作的督查考核。在实际操作中,月度常规性工作一月一考核,一月一公布,工作的好坏不用多说,考核分数见分晓。对临时性突击工作,单列计划,单独考核,随时考核随时通报,每季度一总结。考核结果经公示,无异议后,与工资、补贴、及奖金挂钩,做到真奖真罚,重奖重罚,严格兑现。不在于考核工资的多少,公布分数后,比别人低的总觉着不自在,因此就会自己细心的找出不足,并加以改正,工作不到位的,会想尽一切办法去完成。这样,就在区(镇)村干部中形成了“工作你追我赶,人人不甘落后,事事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

三、加强规范化管理体系建设,必须把握好四个方面的工作

1、必须加强干部的教育培训。各级干部素质有高有低,接受能力有强有弱,规范化管理作为一项新鲜事物,很难被各级干部同时接受。所以必须牢牢抓住学懂理论、找出不足、推进发展三个环节,科学合理确定培训重点,强化干部政策法规、领导科学等知识的教育培训,逐步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近年来,我们积极鼓励镇村干部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函授学习。积极选派干部到经济发达地区学习,增强他们的实际执政能力。目前,全镇80以上的机关干部达到大专学历,13个村的支部书记全部达到了大专学历。与此同时,我们还开展了一次大讨论活动,并利用每周一晚上的时间进行集中学习,重点学上级时事、专业知识。

2、必须加强规章制度建设。“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建设是规范化管理的基础,如果没有配套的制度,规范化管理就成了“镜中花,水中月”,就是一句空话,因此,抓好规范化管理,必须要抓好制度建设。为切实促进区(镇)规范化管理,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我们本着“好使管用”的原则,逐步完善旧制度、制定新制度。编制了《工作要点、制度及考核奖惩办法》规范手册,机关工作人员、村干部人手一册。同时按照“分层次管理,按条块负责”的原则,对区、镇、村三级干部应遵循的制度、应担负的任务和职责进行了细化,从区(镇)机关到基层农村,从办公用品购买到干部人事任免,从宏观约束到办事程序,事无巨细,都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到目前,已经制定了《基层组织建设意见》、《党员干部队伍管理意见》、《机关工作规范》等行为规范类、办事程序类、专项工作类176项制度,涵盖了区(镇)机关、村级目前所有的事务,真正做到了每一项工作都纳入制度规范,每一名干部都受到制度约束。

3、必须加强政务、村务公开。中医上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农村处在基层的最前沿,村务公开做得好不好,直接影响党的政策的贯彻落实。如果村务不公开,管理不民主,做事“暗箱操作”,就会容易引起群众的误解,造成干群相互之间的不信任,造成政策落实的“中梗阻”,甚至引起群众大规模上访,影响社会秩序的稳定,阻碍经济的发展。而我区正处在经济快速 发展的初期,社会承受能力还比较脆弱,任何的社会秩序波动都会影响发展的顺利进行。自去年以来,央子镇所有政务、村务全部按十四步程序进行公开。对于日常公开事项,按照“三统一”(统一时间、统一地点、统一形式)的要求进行公开,让群众随时了解情况;对于群众想知道而又不在日常公开范围内的事项,实行群众点题公开,随点随公开。同时还将公开的“关口”前移,实行事前征求意见、事中群众参与决策、事后公布执行结果,进一步加大了工作透明度,做到了“让群众清楚,还干部清白”。为确保村务公开不流于形式,每月不定期对各村公开情况进行督查,结果列入村干部年终考核。还实行了民主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因擅自决定或决策失误给村集体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的,实行责任追究。

4、必须加强法制化管理。当今社会是法制化社会,广大农村群众通过几次“普法”活动和社会各类媒体的传播,法制意识逐渐增强,如果单靠以前那种行政命令的手段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对某件事一时可能会很奏效,但会留下一些意想不到的后果,日积月累,就会形成问题“肿瘤”,一旦暴发,就很难控制事态,因此以法制化手段解决问题是当今社会处理解决问题的上上之策。就拿央子来说,去年发生的群体事件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而我们也正是以法律的手段解决了那些遗留问题,才使得社会秩序声速稳定下来。特别是现在,整个社会都处在一个大开发、大建设时期,以法制化手段处理各项社会事务尤为重要。我们把握住全区村级事务契约化管理在央子镇试点的机会,指导村级对各类事务进行了分类整理,由规范化管理办公室拟定了统一的合同文本,聘请法律顾问把关后由各村根据村情进行适应调整,并依次召开两委会和党员、村民代表会议通过后实施。到目前,全镇所有村级事务纳入了契约化管理,共签订契约15类6000余份。通过推行村务契约化,使村级各类事务的开展有法可依,村民也自觉按照各类契约的规定办事,大大减轻了村级事务管理的压力,有效规范约束不同利益群体的行为。

以上所述,只是我们在工作中进行的有益探索和几点粗浅的认识,不当之处恳请批评指正。

谢谢大家。

《强化规范化管理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强化规范化管理提高基层组织执政能力。

第三篇: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调研报告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在《决定》中指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关键在于搞好党的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是党的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效如何,直接关系着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为深入贯彻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全面了解和掌握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现状,我们成立了“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调查”课题调研组,利用近两个月时间,调查走访了xxxx区市县和1xxxx乡镇、2xxxx行政村,召开座谈会12场次,参加座谈人员16xxxx,个别访谈10xxxx人,问卷调查62xxxx,就我市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现状和对策进行了广泛调研和认真分析。

一、近年来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基本估价:我市现有17xxxx乡镇、289xxxx行政村,乡村基层干部共计3016xxxx。近年来,我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推动农村党建工作与农村经济建设同步发展,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不断提高。在62xxxx参与的问卷调查中,85.xxxx的人认为我市各级党组织对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高度重视或比较重视,47.xxxx的人认为各级党委采取的措施有力有效,83.xxxx的人认为农村基层党组织总体执政能力得到提高甚至快速提高。由此可见,我市各级党组织近年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态度是积极的,措施是有力的,效果是明显的。

(一)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农村基层干部结构进一步优化。全面推行乡镇干部公招公选,近3年全市共公开选拔副科级乡镇领导干部11xxxx,面向社会公开招考51xxxx公务员充实到乡镇机关。坚持选派市县机关干部、企事业单位年轻干部到乡镇和村挂职,2001年以来共有5xxxx市级机关干部到乡镇和村挂职锻炼。以村级班子换届为契机,全面推行“两推一选”、“公推直选”,大力实施“千村千名大学生”工程,将一批有开拓精神和经济头脑的农村致富能手、回乡创业人员、乡企骨干、退伍军人、大学生选进了村级班子。积极探索并推行联村并组、并村强干,减少村组干部人数,优化村组干部结构。目前,全市乡镇干部年龄在35岁以下的占43.4xxxx,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占57.2xxxx;村组干部年龄在45岁以下的占26.5xxxx,具有高中以上学历的占1xxxx。

(二)狠抓基层干部教育培训,农村党员干部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坚持把思想理论建设放在首位,以党校培训为龙头、“三会一课”为载体,抓住开展农村基层干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的契机,切实加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十六大报告、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四中全会精神等系列教育,重点对干部进行“四观”教育专题培训,农村基层干部的政治素质和理论水平不断提高。采取电教培训、基地示范、专家讲解、现场指导、外出考察等形式,加强农村党员尤其是基层干部实用技术的培训,2002年以来共组织培训基层党员干部2035xxxx次,农村党员干部带领群众致富的能力不断增强。大力实施“三向培养”工程,把293xxxx党员、致富能手培养成为村组干部,促进了农村干部素质整体提升。干部素质的提高,进一步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参加问卷调查的62xxxx中,认为基层组织促进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有14xxxx,占23.xxxx;认为是较快发展的有41xxxx,占66.xxxx。

(三)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农村基层民主进一步健全。市委坚持把制度建设作为保证农村基层民主健康有序发展的根本措施来抓,建立健全了乡镇党委和政府议事决策制度,规范了工作程序,落实了监督措施。并结合各村实际,围绕村民自治制定和完善了各项相关制度,建立了村级民主选举、村民会议、民主理财、民主决策、村务管理等系列制度,进一步提高了基层民主的规范化水平。全面推行乡镇政务、村务公开,进一步规范了乡镇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的内容、形式、时间和程序,坚持村级重要事项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进行民主决策,扩大村民管理村级事务的参与权。同时,我市还积极探索扩大农村基层民主的新举措,于2003年在全市选取了xxxx乡镇开展党代表常任制试点工作,拓宽乡镇基层党代表在乡镇决策参谋、决策监督、联系群众、反映民意等方面积极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

(四)切实转变基层干部作风,农村基层党群干群关系进一步改善。以提升干部形象、改善干群关系为主线,先后开展了两次大规模的乡镇干部作风集中整顿,切实解决乡镇干部队伍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促进了干部思想大解放、作风大转变、工作大提升。以争当“民爱民信民敬书记”为主题,大力开展“优秀乡镇党委书记”评选活动,并从中择优提拔了xxxx担任副县级领导干部,在全市干部队伍中树立了从发展主干线上用干部、用作风好的干部的正确导向。以“民得实惠、党得民心”为核心,广泛开展“一线爱民”活动,先后组织了近万名机关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进村入户帮助群众解决疑难疾苦,扑下身子亲民爱民为民。以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为目标,大兴为民办实事之风,近三年全市共投入资金19.6亿元,为群众办实事、好事5531xxxx,较好地改善了干群关系,全市上下呈现出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

(五)强化为民服务功能,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号召力进一步增强。全市各级农村基层党组织坚持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等环节中发挥作用,积极推进“支部加协会”工作,探索出了“党委建基地,支部加协会,党员带农户”的新模式。目前全市已建“支部加协会”模式31xxxx,覆盖面达4xxxx,入会农户7.9xxxx户,带动农户14.xxxx户,加速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有力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问卷调查显示,61.xxxx的人认为基层党组织已注重采取示范引导、提供服务等方式抓农业生产。策划并开展“党员农贷快车”活动,建立完善了乡镇党委、村党支部全程参与“党员农贷快车”活动制度和“党员农贷快车”信贷需求调查登记档案,进一步发挥“党员农贷快车”帮扶党员、联系群众的作用。坚持乡村党员、干部定点联系贫困村、贫困户制度,做到哪里群众有困难,党员干部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共同帮助群众脱贫致富。2002年以来,全市共为6130xxxx(次)农村党员发放贷款2.94亿元,先后结对帮扶450xxxx贫困党员脱贫。在参加问卷调查的62xxxx中,15xxxx认为我市当前农村党群关系密切,有25xxxx认为比较密切,共占总人数的6xxxx,凸显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号召力在为民谋利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增强。

二、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原因

调查表明,近年来我市在加强农村基层干部执政能力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在社会转型、体制转轨的大背景下,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整体在执政能力方面还存在诸多“不适应”和“不符合”的地方,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暴露出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据625份问卷调查,21.xxxx的干部认为当前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执政能力较弱或很弱。

(一)执政主体素质不高甚至行为失范,严重削弱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号召力

在问及影响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主要因素时,高达57.xxxx的人认为是基层干部的自身素质。从座谈情况看,当前基层干部的素质能力和作风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

1.能力素质不高。据调查了解,全市农村基层干部年龄在55岁以上的占25.1xxxx,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1.6xxxx。由于年龄老化、文化水平较低等因素影响,绝大部分农村基层干部在驾驭市场经济、带领群众致富等方面心余力绌,难以适应当前农村工作的实际需要。调查发现多数农村干部不注重学习,即使组织学习也多是走过场、搞形式,从而导致观念更新慢、素质提高难。在62xxxx参加的问卷调查中,有36xxxx认为基层干部的自身素质直接影响了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正常发挥。

2.宗旨意识不强。由于思想基础较差和党性教育不够等原因,一些农村基层干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淡漠,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理念不强,没有从思想上解决好“情为民系、权为民用、利为民谋”的问题。调查中有的乡村干部把自己的职责概括为“管好自己的人、听好领导的话、办好上面的事”,有的认为“干部就是管老百姓的官”,而谈及为群众服务的寥寥无几。因此,当我们问及如何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时,66.xxxx的调查对象认为应当把增强基层干部的宗旨意识作为重要途径。

3.干部难选难配。据调查了解,全市农村8xxxx以上的青壮年外出务工经商,留守在农村的大多是老弱病残、文化低、能力差的人,要挑选各方面素质较好的人担任村干部比较困难。同时,由于农村干部待遇低、工作难度大、后顾之忧多以及社会地位不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有能力、有文化的人特别是青年人不愿当村干部,导致农村后备干部培养跟不上,村干部难选难配的现象在当前农村比较普遍。据统计,今年我市村“两委”换届工作中,有3xxxx左右的村难以选配合适的人选,甚至有xxxx—xxxx的村选不出支书。

4.工作方法简单。一些乡村干部不注意学习和运用新形势下做群

xxxx。座谈中,多数同志认为乡镇是“有限权利无限责任”,“七站八所”工作在乡镇,但经费的使用、管理又统筹到了县级部门,一些乡镇党委深感工作难于统筹、难于协调、难于落实,导致乡镇执行上级决策、站所执行乡镇部署都大打折扣。

三、新形势下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思考与对策

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必须适应农村社会生活的新变化和农村工作的新特点,全面贯彻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生动实践,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着力在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六种能力上下功夫。

(一)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自我净化、自我提高的能力

党员是党的组织细胞和党的活动主体。只有坚持不懈地抓好党员队伍建设,才能使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肌体不断自净、活力不断提高,始终充满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1.认真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开展“保先”教育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总抓手,坚持用先进典型鼓舞引导人、用反面事例教育警示人,切实解决农村基层党员干部队伍中存在的理想信念动摇、宗旨意识淡薄、党的观念不强、工作作风漂浮等问题,真正达到提高党员素质、加强基层组织、服务人民群众、促进各项工作的目的。

2.探索建立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的新模式。建立健全评选、表彰、管理、使用优秀基层党员干部的长效机制,以良好导向激励广大党员干部进取向上。建立健全党员队伍自我纯洁机制,扎实开展民主评议党员工作,严肃处置不合格党员。建立健全领导干部任期任届制、民主评议和届中淘汰制以及正常离职的社会保障制度,及时调整不称职和不胜任现职的干部,保持基层党员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3.加强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培训。整合利用党校、农广校、职业学校、电大、职业技术学院等培训部门的教学资源,积极开展农村电化教育和远程教育,重点抓好政治理论、政策法规、现代科技和市场经济等方面知识的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执政为民的能力和本领。

(二)科学调整和切换农村基层组织的组织设置和角色功能,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适应形势、改革创新的能力:适应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党员从业多样化的发展趋势,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不断改进自身工作内容和活动方式,积极探索发挥作用的有效途径,主动适应新形势的变化和新任务的需要。

1.深化乡镇改革。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大力精简乡镇机构和富余人员,降低乡镇运行成本和财政负担。针对税费改革后农村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行撤乡并镇、强村并组,实行村党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肩挑,允许村组干部兼职兼薪,形成更加精干的工作机构。进一步调整和理顺管理体制,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形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行政管理体制。

2.转换角色功能。适应经济组织形式和经营体制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农村基层党组织必须从传统的政权化角色定位转变为服务型的角色定位,坚持以服务群众为中心,把调整农业结构、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作为首要职责,自觉从行政事务管理向制定发展规划、完善基础设施、健全配套服务等工作转变,从只会抓传统农业向善于抓工业、现代农业、服务业、小城镇建设与管理等转变,尤其是村级党组织要把职能转变到搞好农村公益事业建设和管理上来,更好地实现执政为民的宗旨要求。

3.改进工作方式。适应农村税费改革后的新形势和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实现工作方式以行政手段为主向以服务手段为主转变,更加主动地把工作触角延伸到农村产业发展的链条中去,积极探索在农业项目和农村产业环节上建立党组织的方式和途径,推进“支部加协会”模式的有效覆盖和作用发挥,促进农村党建更好地与农村经济建设相融互动、同步发展。

(三)围绕发展配班长、建班子、抓队伍,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克难攻坚、加快发展的能力

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提高抓发展的能力,是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最重要内容,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各个方面都要体现和落脚到这项能力上来。

1.围绕发展配班长。按照“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的思路,坚持从发展主干线上考察和识别干部,注重从社会发展快、群众反响好的地方发现人才,加大优秀年轻干部培养教育力度,真正把那些善抓发展、勇于开拓、作风正派的干部选拔到基层领导岗位特别是主要领导岗位上来。

2.围绕发展抓队伍。着眼于建设一支善于带领群众推动发展的党员干部队伍,抓紧建立科学的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引导基层干部树立和落实科学的发展观和正确的政绩观。健全完善乡村干部激励和保障机制,探索实行乡村干部报酬与地方发展规模、发展速度、发展效益直接挂钩,探索建立选拔优秀支部书记、村主任进入乡镇班子的制度,深入开展“民爱民敬民信干部”活动,坚持从主干线选拔干部,切实解决好乡村干部动力不足、压力不够、活力不强的问题。切实做好农村党员发展工作,注意把那些有经济头脑和致富能力的人吸收为党的分子、培养为村组干部,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带动力和创造力。

3.围绕发展建班子。坚持以“三级联创”为总揽,切实加强“五个好”乡村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乡镇党委在促进农村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和村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大乡镇干部尤其是党委领导职位候选人的公推公选力度,积极推行村“两委”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大力选派一批年富力强、懂市场经济的优秀青年干部到基层任职,优化乡村党组织领导班子抓发展的素质结构,强化抓发展的整体功能。

(四)健全完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科学决策、有效执行的能力

1.构建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科学决策机制。健全和完善议事规则,对会议召开、议事范围、议题确定、决议形成、决策执行与监督及议事纪律等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提高决策效率和决策质量。健全和完善协商制度,建立乡镇决策咨询机制,健全和完善表决制度,提高决策的民主性和科学性,防止决策失误。扩大乡镇党代会常任制试点,涉及乡镇发展全局、党的建设的重大事项要召开党员代表会议讨论决定,平时乡镇决策事项要注重征求党员代表意见。遵循“量力而行、群众受益、民主决定、上限控制”的原则,制定“一事一议”管理办法。凡涉及村民自治范围的事项,乡镇党委政府在决策前,要通过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广泛征求意见。

2.优化县乡权利分配。根据乡村两级党组织的职能职责,理顺条块关系,完善乡镇一级政权组织的功能,合理配置乡镇党政的权责,做到责、权、利相统一。对直接为“三农”服务的站所如农业、林业、卫生院等机构实行属地管理,县级相关部门负责业务指导,以改变长期困扰乡镇的条块分割和人、财、物分离状况,真正使乡镇党委具有统领本辖区内社会经济发展的职能和权力,提高有效整合乡村社会的能力。

3.建立村党政协调运行的工作机制。制定乡镇党政、村“两委”工作职责,建立乡镇党政、村“两委”联系会议制度,明确界定和划分各自的职责任务,摒弃“我说你听、我定你办”的领导方式。建立健全目标管理责任制、督促检查制度、定期通报分析工作制度、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构建高效灵敏的抓落实机制,形成乡镇党政、村“两委”领导统揽不包揽、支持不干涉、配合不拆台的良好协作局面。

(五)加快推进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依法行政、民主执政的能力

1.加强农村普法教育。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体的作用,开展经常性的农村普法教育和政策宣传,大力宣传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规,特别要重视宣传与农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农村群众依法办事、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定期组织乡村干部集中学习法律和政策,把法律政策学习作为基层干部培训的一项主要内容,深入开展政策宣讲,提高乡村干部的法律水平,增强依法执政的意识。

2.坚持依法治乡治村。加强对基层组织依法行政的监督,完善有关依法行政的监督措施,聘请依法行政监督员,发挥基层群众的监督力量,畅通群众监督的渠道,严肃查处不依法行政的典型事件。加强对村民自治和乡镇政务公开的自律和监督。以强化财务管理为重点,推行村账乡管制度,强化村民理财小组和村务监督小组的职责,定期检查和抽查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筹备召开和村务公开情况,完善村民自治工作记录和会议记录,实行乡镇党委派员参加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大会制度。由组织、民政等相关部门定期对农村基层乡镇政务、村民自治情况进行检查,及时纠正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查处推进基层民主方面的违纪违法行为和软拖应付行为,确保基层民主政治依法稳步推进。

3.纵深推进村民自治。完善村民会议和村民代表大会定期召开制度,凡属公益性建设等与村民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村务决策,交由党员代表议事会议商议,在全村范围内公示,充分听取村民的意见,依法提交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大会作出决定。建立村务公开约束制度,增强村务公开实效。

(六)建立健全“干部经常受教育、群众长期得实惠”的长效机制,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群众、凝聚民心的能力

1.建立密切联系群众机制。建立和完善乡村干部调查研究、公开办事等制度,切实落实《民情日记》、“驻村双向选择”、“首问责任制”等措施。坚持和完善领导和部门联系基层贫困单位制度,实现从“救济式”扶贫向“开发式”扶贫、“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提高帮扶实效。大兴为民办实事之风。建立上级督查考核、受益群众评议相结合的考评机制,确保实事办好、好事办实。

2.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要把农村基层干部作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注重教育引

导的同时,更要加强制度建设和机制完善,促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自觉转变作风,真正做到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区市县要着力建立和完善农村基层组织“班长抓班子、班子带队伍、队伍促发展”的工作机制,明确乡、村干部行为规范和工作规范。坚持加强基层干部作风建设,建立作风建设巡视制度,落实为民服务的具体措施,将基层党组织、基层干部的作风状况纳入目标管理和考核内容。

3.落实做好群众工作的措施。要教育农村基层干部重视了解当前群众诉求,把握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规律,强化做好群众工作的系统思维,灵活运用法律、经济、行政和说服教育等手段,从满足群众需要、帮助群众解难、调处群众纠纷等方面入手,努力做好群众工作。建立基层干部在急难险重和复杂事件面前靠前指挥、落实信访工作责任,群众疑难问题和信访案件包案和包村等制度。建立和完善群众信息网络,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党代表、人大代表和各类经济社会组织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畅通群众意见、建议和群众呼声、群众疾苦的反馈渠道,经常深入基层倾听群众意见,及时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尽量把问题和矛盾解决在萌芽状态。

4.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加大对农村和农业的投入力度,集中力量抓好农村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大力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依托、农业产业化经营为主线,以“支部+协会”、“龙头企业+基地+农户”为主要形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效益农业;进一步调整布局,大力发展以促进流通、服务农村等为主的第三产业;以招商引资为突破口,积极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利用集体公房、设备等租赁经营,积极探索壮大集体经济的多种实现形式,形成资源整合收益型、旅游资源开发型、效益农业发展型、物业经营增值型、资本经营拓展型等多条发展路子,不断增强集体经济实力。

5.建立“不作为”责任追究制度。调动各方力量,加强作风督查,制定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平时“不作为”、任期“无作为”的表现形式和认定标准,严肃查处不作为的典型案件。坚持群众评议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制度,定期组织党代表、人大代表、村民代表评议乡镇党委政府及领导干部,组织村民代表或全体村民评议村“两委”干部,制定群众公认的刚性约束标准。实行末位淘汰制度,凡连续2年考核居于末位的,党政主要领导要就地免职;凡在群众评议中得不称职票超过一定比例的,分别给予组织提醒、谈话诫免和组织处理,促使基层党组织和基层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在压力中生活力,出创造力,强战斗力,增凝聚力。

第四篇:农村基层组织调研报告

中共***乡委员会

关于农村基层组织调研的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三分类三升级”主题活动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工作,今年3月以来,党委成员深入所辖的15个村、1个居委会的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调研。调研中,组织召开了5次有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走访农户72户,基本上掌握了我乡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有关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乡基层党组织基本情况

***乡现有基层党组织19个,其中农村基层党组织15个,社区党组织1个,中小学党组织各1个,机关党组织1个。有党员476名,其中女党员45名,流动党员122人。

二、***乡基层党组织运行现状

近年来,乡党委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县委的总体要求和部署,结合我乡基层党组织的实际情况,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大力推进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高,取得了一定成效。

1、坚持抓基层党组织与抓发展相结合,全面推动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全乡基层党组织紧紧围绕加快发展这一中心任务和大局,把党建工作目标和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紧密结合起来,明确加强党组织建设的总体思路和目标,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推动各项事业发展提供了不竭的动力,有力地促进了我乡经济和社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保障和推动了中心任务的完成,把党组织工作做到了实处。

2、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辟基层党组织建设新领域。乡党委适应经济和社会结构的重大调整和变化,不断更新党的基层工作理念。一是更新组

1织建设理念,注重研究各类党组织作用发挥的途径,做到各有侧重、分类指导。二是更新党员价值理念,通过给在职党员和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强化党员意识,拓展党员参与社会工作的领域,使党员的价值在更多更广的领域得到体现。

3、扎实开展教育培训活动,提高党员队伍整体素质。近年来我乡把提高基层党员素质作为一项硬性任务,从教育培训入手,对基层党组织书记培训64人次;新党员培训24人次;大学生村官培训16人次;党员创业就业培训1452人次;发放培训资料2000余份,大大的提高了党员队伍的整体素质。

4、建立和完善了各项制度,保证了基层党组织建设有章可循。乡党委坚持以健全和完善基层党组织制度为根本,注重加强制度建设,先后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中建立健全了党建工作目标管理制度、党员教育管理制度、党组织生活制度、村务和政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基层党建工作制度,进一步完善了党的民主集中制,促进了党的生活正常化,规范化了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行为,使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有较大提高。

5、实行乡领导挂钩责任制,加强对基层党建工作的领导和指导。驻村乡领导通过帮助所驻的村建班子、强队伍、订制度、抓落实,解决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促进了各项工作的开展。全乡7名正、副科级干部每人驻二至三个村,同联村干部、村四职干部、党员一道研究工作,制定措施,解决问题。年终实行奖励制度,对工作积极、进步较快的基层党组织进行表彰鼓励。去年,我乡共表彰先进党组织4个,优秀党员4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5名。

三、存在问题及产生的原因

近几年来,乡党委按照中央及省、市、县委关于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要求,结合实际,不断加大工作力度,使全乡基层党组织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从调查情况看,我乡农村党建工作开展的还很不平衡,在党组织自身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

1、“两个作用”发挥不够,个别党员混同于普通群众。总的来讲,大

部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得是比较好的,但也有少数基层党组织缺乏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缺乏干事创业的信心和勇气,缺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精神和能力,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少数党员受拜金主义和享乐主义的影响,宗旨意识和理想信念弱化,党员意识有所退化,只顾个人小家庭,对国家和集体的事不管不问。有些年龄大的党员由于年迈体衰,丧失劳动和工作能力,无力在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中发挥重要作用。有些年轻党员虽然在理论水平、文化素质、技术能力和生机活力等方面占有优势,但这部分党员流动性强,也难以有效发挥作用。

2、有的党支部组织生活不健全,组织制度得不到很好地落实。调查发现个别党支部存在活动次数少、间隔周期长的实际情况;还有部分党支部班子不团结,尤其是个别村两委班子严重不协调,各唱各的调,甚至互相拆台,使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不能得到有效的贯彻和落实,损害了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在群众中的形象。这些现象严重影响和制约了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顺利开展,形成了不利的局面。

3、有的基层组织班子事业心不强、责任目标不明的现象依然存在。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基础,肩负着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职责,直接关系到我乡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影响党群干群关系。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个别党支部成员尤其是支部书记事业心不强,素质能力较差,加上责任目标不明,没有树立起干好党的事业、做好群众工作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政治上不思进取,工作上被动应付,没有干一番事业的精神,导致班子弱化、工作散漫,上边政策不清、下边情况不明,“带头致富、带领致富”更无从谈起,党员群众对其很不满意。

4、有的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法简单,缺乏实效性。有的党支部不能把上级布臵的工作任务作为推动工作的动力及有利条件,反而当成工作负担。把开展组织活动仅限于传达上级文件和中央精神,读书读报,不能把开展活动与本村的发展有机结合起来深入讨论,解决实际问题,学习缺乏针对性、目的性,学习深度不够;有的党支部组织活动变成了业务工作会,失去

了应有的政治性、思想性和严肃性,对党员的思想动态过问较少,思想教育的方法很少采用。

上述问题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方面的原因,也有党组织和党员队伍自身方面的主观原因。通过调查我们感到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基层党组织整体工作水平与快速发展的形势不尽适应。当前经济建设全面提速,改革不断深化,开放程度日益加深,面对这种快速发展的形势,在党的基层组织工作上出现了一些“不适应”。一是党员思想观念和精神状态不适应。有些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的思想观念、精神状态,还不完全适应这种快速的、跨越式的发展形势。有的固步自封,固守过去的老传统老办法;还有的等、靠、要思想严重,缺乏主动进取和创新的精神。二是领导方式和工作方法不适应。有的基层党组织思想观念陈旧,仍然沿用计划经济时代行政命令的方式来推进党的工作,使党的工作出现机关化、行政化的现象。三是工作能力和自身素质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要求基层党组织的负责人具备多方面的能力和素质,成为复合型的人才,而事实上我们一些基层党组织书记是年龄偏大、文化程度偏低、工作能力不强。

2、部分党组织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意识有待于进一步增强。有的基层党组织在实际工作中,“抓中心忘党建”,中心任务和党的建设“两张皮”,有的是职能错位,履行党务职责较差。部分党员干部对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工作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存在重经济、轻党建的思想,工作存在畏难情绪,积极性不高,没有把抓经济工作与抓党建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落实工作只重形式,不注重效果,分工不明确,职责不清,出现了“都管、都不管”的现象。

3、部分村党支部工作思路不清,发展农村经济办法不多。村集体经济发展滞后,党支部为群众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能力不足。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部分村没有长期发展规划,在发展农村经济中,不能从传统种植结构中解脱出来,带领农民致富的路子不宽,办法不多,不能满足群众致富的要求,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党支部的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

力,严重影响村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威信。

4、党员整体素质偏低,制约了党员作用的发挥。党员队伍结构不合理。经过调研分析,目前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出现老龄化现象严重,学历层次偏低。由于年龄结结构老化,导致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缺乏应有的生机和活力;由于文化知识素质低,有些党员干部在发挥作用上显得有心无力,存在着三个不适应:一是独立驾驭市场经济和带领农民致富的本领,与群众盼望致富迫切心情不适应;二是有的党支部班子成员政策水平不高,有私心杂念,与群众要求公开、公正、公道的迫切愿望不适应;三是依法行政能力弱,与群众日益增强的民主意识、法制意识和参与意识不适应。

5、个别村干部更换频繁,财务交接不清。调查发现大多落后村,一是干部难选、更换频繁,二是财务制度混乱、交接不清。导致遗留问题年复一年,群众积怨深,新上任干部工作难开展,并且每任干部互不服气,缺乏事业心和责任感,短期行为严重,根本无干事业的长远打算。财务交接和财务公开都没搞好,财务监管失控,“代管工作”执行不好,财务制度形同虚设,有的村民理财小组人员只是报个名,从没理过财,开过会,财务公开避实就虚,只是做个样子,长此以往导致财务收支失去监管,难免负债越来越重,问题越来越多,造成村级工作开展十分被动。

四、对策和措施

1、健全组织,为全面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打好基础。要真正做到基层党组织健全完善、坚强有力,确保保持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全面覆盖、不留空白”,覆盖到基层所有党组织和全体党员。一是花大力气抓好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清理整顿工作,属于支部班子或负责人缺乏战斗力和组织领导能力的,要及时调整;属于班子成员缺额不齐的,要充实加强;属于一时没有合适负责人人选导致软弱涣散的,上级党组织要及时下派优秀干部任职。二是抓好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工作结合流动党员的实际,采取有效措施,切实规范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使流动党员的教育管理走上规范化的轨道。

2、以“三分类三升级”活动为载体,全面抓好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

设。党员先进性的发挥取决于主客观两方面因素,没有一个好的载体,即使党员有发挥先进性的愿望,也很难充分发挥出来。通过活动,确保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整体水平。我乡将结合争先创优活动,进一步加强党员理想信念、宗旨意识、作风建设、学习能力等方面的素质,增强广大党员的发展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带头富、带领富”的本领,把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展现在各行各业、各个岗位上,探索出一条开创农村基层党组织工作的新途径。

3、认真抓好后进村财务整治工作,有效保障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顺利开展。在抓班子建设、制度建设的同时,注重抓村级财务整治工作。财务不清是农村矛盾的焦点,要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加强农村财务管理,堵住漏洞,消除群众疑虑,化解干群矛盾,要通过民主手段健全民主议事、民主理财制度,切实发挥他们的监管作用,不要流于形式。村务、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一定要让群众信得过。对因干部更换财务交接不清的乡将成立专门班子,办理交接,理清头绪,建立往来帐,通过建章立制,切实把村级财务管理好,特别是对村级与群众发生的债务,要制订具体措施加以消化。要严格控制支出,严格管理,有效遏制财务制度混乱的现象,为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有效保障。

作为党的基层组织,我们应充分认清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充分性,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最终通过全党上下共同努力,使我们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做到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真正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2012年3月23日

第五篇:农村基层组织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调研报告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强两基、重民生、转方式、促发展”主题活动要求,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基层工作,我于今年2月以来,深入所辖的31个村的基层组织建设进行了调研。调研中,组织召开了5次有村党支部班子成员、党员和群众代表参加的座谈会,走访农户195户,基本上掌握了我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有关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农村党的基层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和各项组织的领导核心,是农村经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农村党的建设,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状况如何,对于全党的建设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农村党的基层组织的工作加强了,对党员的管理教育搞好了,党的战斗堡垒作用就可以得到充分发挥,全党的战斗力就会得到极大的加强。如果没有广大农村基层党组织发挥核心领导作用,没有广大农村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就没有目前我国农村经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这种生机勃勃的局面。广大的农村基层组织是我们实现对农村工作领导的重要组织基础。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谈到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时,总结党的历史经验,立足当前实际,强调要“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指出“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在新的历史时期下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新时期下农村党的基层组织作用

1、政治核心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贯彻落实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方面所应起到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发挥政治优势,保证党的基本路线和各项方针政策得以正确贯彻和落实,防止和纠正一切“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现象发生;二是保证党的政治领导权在本单位的实现,反对一切削弱党的领导权的错误言行;三是保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方针在本单位的执行,克服和端正一切只顾经济效益不顾社会效益的倾向。

2、桥梁纽带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密切党同人民群众联系上所应起到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保证党的宗旨和群众路线在本单位的重大决策、利益

分配、生产经营等活动中得以体现,要经常了解和反映群众对党员、党的工作和领导机关的批评和意见;二是维护群众利益,关心他们的疾苦,保证他们的正确愿望和要求得以实现,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

3、保证监督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教育、管理党员,提高党员素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等方面的作用。具体表现为,一是对党员尤其是领导干部进行党的方针政策、依法办事,以及思想作风、道德品质等方面起到教育和管理作用;二是起到督促党员自觉进行党性锻炼的作用,发挥每一个党员的优点和长处,保证本单位各项工作的顺利完成。

4、战斗堡垒作用。即党的基层组织在团结和带领党员和广大群众进行改革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具体表现为:第一,党的基层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是执政党领导核心作用在社会基层单位中的具体体现,是党的领导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对重大决策、干部任免、舆论导向等重大政治问题,起到领导和引导的作用;第二,对于人们起到不断培养和树立解放思想、勇于改革精神的作用,使之支持改革、拥护改革;第三,起到了调动和发挥广大群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的作用,坚持党的富民政策,带领群众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二、党的基层组织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

1、市场经济条件下党的基层组织面临的新挑战

市场经济运行规则的确立,使过去以行政关系为纽带确定企业党组织隶属关系的做法受到挑战。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无论全民所有制还是集体所有制企业,都以严格的行政隶属关系被纳入到各自的“条”或“块”,隶属于行政主管部门或行业主管部门,企业之间也是以行政关系为纽带确定上下级关系。但是,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各类经济组织突破了原来的条块限制,按照市场规则重新整合,呈现出越来越复杂的状况。

2、党的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存在问题

当前,一些党组织不重视党的建设工作,治党不严,放松对党员干部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听凭各种非马克思主义的,甚至是反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毒害、侵蚀党员干部。有的党组织、党的领导干部埋头经济工作,忽视党的建设,“一手硬、一手软”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有的观念陈旧,方法老化,党员教育照本宣科,效果差。

一些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并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他们或者缺乏驾

驭市场经济的能力,不善于抓住机遇带领群众走上加快发展的增收致富之路;或者缺乏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不善于处理各种社会矛盾、协调不同利益关系,以维护农村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3、党的基层组织所面临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

十七届六中全会把研究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问题作为主题并做出决定,意义重大而深远。这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七大精神的重大举措,体现了时代要求、人民要求,表明我们党对执政规律的认识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基层党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与新形势、新任务不相适应,特别是一些基层领导干部和领导班子中存在思想理论水平不高、依法执政能力不强、解决复杂矛盾本领不大、思想作风不端正、工作作风不扎实等问题。

一些地方基层党建工作薄弱,党的基层组织软弱涣散。改革开放以后,基层党组织如何定位,怎样适应新的变化发挥作用和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都是新的挑战。一些农村基层党组织长期处于软弱涣散状态,对群众的凝聚力下降。农村合作组织、新经济组织等领域党建工作明显滞后。这个问题不解决好,就会严重削弱党在基层的执政基础。

三、党的基层组织如何应对新的挑战

1、抓好“四个环节”,确保农村党的基层组织自身建设工作落到实处。

抓教育,切实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以及带领群众致富奔小康的能力。要重视加强农村党员干部的政治、思想、理论建设,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现代科技知识武装党员干部的头脑。在发展市场经济的今天,农村各级党组织在着力提高农村党员干部为人民服务思想觉悟的同时,要教育他们不断增强为人民服务的能力,使农村党员干部努力做到科技兴农先学一步,在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上先走一步,在发展二、三产业上先干一步。鼓励他们带头致富的同时,还要做农村政策的宣传员,向农民群众及时、准确地提供各种政策信息、科技信息等,帮助农民解决“市场要什么,种什么赚钱”的问题,做发展经济的服务员,向农民群众提供生产经营所需要的资金和农用生产资料等。通过组织发动党员干部为农民群众搭台子、出点子,努力走出一条先富帮后富、齐帮困难户的路子,全心全意带领群众共同致富奔小康。

抓班子,切实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一把手”队伍建设。在农村,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落实,要通过基层党支部一班人向全体党员和群众进行灌输,带领大家付诸行动。其中支部书记的作用最大,书记是农村党支部的核心,是发挥支部战斗力的关键,是带领群众实现共同致富的带头人。从上半年村级班子换届选举就可以看出,什么地方村班子凝聚力、战斗力强,什么地方群众信任度就高,选举工作就顺利;反之,换届选举工作就难以顺利进行。因此,要把人选准、把班子配强,把那些真正“靠得住、有本事”的人选进村级领导班子,特别是要选准配强村党支部书记。同时,还要着眼于村级班子的长远建设,做好在青年农民中培养后备干部和做好在优秀青年农民中发展党员的工作,通过增强班子领导抓经济工作的意识和能力,加大扶贫攻坚力度,增强农村经济活力,推进农村小康建设。

抓作风,切实保证农村基层党的思想建设健康发展。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党的群众路线,也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一项重要措施。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通过开展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忧,凝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慰问贫困户和特困党员、帮助失学儿童,为失学儿童捐资助学、沟通上访户、做示范,传经验,帮致富,当模范等为主题的党的温暖送万家活动,促使农村党员从思想上思民、感情上爱民、行动上为民,自觉做到以人民的利益为最高利益,以人民的意愿为第一信号,以人民的需要为首要任务。

抓载体,调动广大党员的积极性,为其发挥作用提供广阔空间。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要多开展一些结合和服务于农村经济的主体活动,这样既可以加强、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党建工作不断注入新的活力,又可以对农村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深化产生有力的促进作用,使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强化对党的根本宗旨的理解,明确对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认识,增强搞好农村各项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形成“敬业、爱岗、奉献”的良好风尚,在实施党的伟大工程中建功立业。

2、加强和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执政能力

基层党建工作的核心,是要建设能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领导班子和党的组织,要抓住当前的发展机遇,明确目标,形成合力,把党的富民政策用好、用足、用够,千方百计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加快致富步伐。在农村党的基层建设中,乡镇是龙头,村级是基础。各级基层组织的书记应作为基层组织建设的第一责任人,切实负起责任来,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加强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在基层的执政能力,要着眼解决基层党建工作的突出问题,工作要抓实抓具体,首先是配好领导班子,核心是培养一批农村致

富带头人;二是要着力提高农村基层党员和干部的素质,在群众中树立起党组织的良好形象;三是适应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新变化,积极探索和加强党员管理和发展的新途径;四是党建工作要由虚变实,找准切入点,选好推动工作的载体;五是基层党建工作的目标定位要明确,就是落实方针政策,服务广大群众;六是基层党建工作的落脚点必须是为民、利民、富民,目的就是要广大群众共同富裕、安居乐业;七是基层党建工作必须以推进民主管理为突破口,坚持公开、公正、透明,发展经济、民主办事;八是以理顺“两委”关系为重点,建立团结共事、和谐稳定的工作氛围和社会环境。

加强基层党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最根本的是要密切党和群众的血肉联系。镇、村两级党组织要进一步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要深入研究当前基层组织建设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深入研究广大农民群众最迫切的各种利益和需求。要认真总结和探索各级党组织更好地为群众服务的问题,真正把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要求落到实处。要全面落实党的各项政策,凡是政策规定的基层干部的切身利益,都要积极想办法给予解决,要用改革的办法、发展的办法,积极从体制、机制上探索提高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的新路子,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体制改革,化解长期以来由于体制上、机制上存在的种种矛盾,为增强党的执政能力创造新的条件。

作为党的各级基层组织,应充分认清新时期和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性和充分性,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基层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基层党组织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最终通过全党上下共同努力,使我们党始终成为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执政党,成为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执政党,成为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高效、清正廉洁的执政党,归根到底成为始终做到“三个代表”、永远保持先进性、经得住各种风浪考验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带领人民群众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社会稳定、人民幸福。

下载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调研报告[5篇范文]word格式文档
下载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调研报告[5篇范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切实加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

    切实加强基层组织执政能力建设作者:孙养统文章来源:本站原创点击数:346更新时间:2005-6-1周家坝街道幅员面积12.28平方公里,辖10个社区1个村,管理1所初级中学、2所小学,常住人口6万......

    制约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的因素分析

    制约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的因素分析 农村基层组织执政能力是各级组织执政能力建设的基础和落脚点,也是各级组织执政能力大小、强弱的直接体现。当前,不少地方农村基层组织执......

    提高政府执政能力

    2008年究竟发生了多少群体性事件,官方尚未公布最新数据。不过三年前的一组数据已经说明问题的严重性。根据2005年的《社会蓝皮书》披露,从1993年到2003年间,中国群体性事件数量......

    依法提高执政能力

    努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同志们好!很高兴能与大家一起共同学习和探讨有关努力提高依法行政能力这一课题。 今天,我讲三个方面的问题。 一、什么是法律? 二、什么是依法行政?依法行......

    政府部门如何提高执政能力

    在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过程中,提高政府行政能力是一个重要方面。 行政能力建设,首要的是提高推进发展的能力,筑牢党的执政根基。只有不断发展,才能解决前进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提高执政能力加强党的建设(本站推荐)

    提高执政能力 加强党的建设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同志多次强调并深刻指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新时期党的建设的重点。这是由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并长期执政的地位、党所担负......

    学以致用,提高执政能力

    学以致用,提高执政能力日前,人民日报刊发文章《把学习作为提高执政能力根本途径》。文章说,对领导干部来说,学习不仅事关个人修养,更关系执政能力、事业发展。“党的领导干部要自......

    关于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的调研汇报

    关于提高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的调研报告 农村基层组织作为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其战斗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农村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关系到党在农村执政地位的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