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3高考热点新材料作文分析及优秀作文导写
2013高考热点新材料作文分析及优秀作文导写
【原题回放】
“正能量”本是一个物理学名词。现在,社会上对这一词的使用频率很高。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都可称为“正能量”。
你对“正能量”有何联想和感悟?请据此写一篇文章。可以编述故事,也可以抒发感情、议论说理。立意自定,题目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
【作文导写】
(一)并列式
例如:《焕发正能量》 ①是指发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②是指发挥一种积极的学习态度 ③是指发挥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
焕发正能量的内涵十分丰富—— 就是要积极而不消极;自信而不恐惧; 敢于面对而不逃避;善于建设而不破坏„„
①是高尚者的人生追求 ②是企业家的发展愿望 ③是政治家的社会理想 ①是指引人们前进的灯塔 ②是鼓动人们前进的风帆
③是团结各种力量共同奋斗的纽带
①焕发正能量需要矢志不渝的意志 ②焕发正能量需要坚忍不拔的毅力 ③焕发正能量需要天时地利的帮助
(二)递进式(1)按议论步骤递进 《焕发正能量》 ①是什么——
就是要发挥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学习态度; ②为什么——
就是为了鼓励人们走好人生路做最好的自己; ③怎么样——
焕发正能量需要矢志不渝的意志和坚忍不拔的毅力。
(三)对照式
焕发正能量的人生——
总是积极向上的; 总是自信自强的;
总是敢于面对现实的;
总是敢于承担责任的„„ 段内的逻辑层次 安排的方法
(1)单则材料段内逻辑层次的安排:
述观点+单则材料+议论分析
(述观点)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正直是腊梅挺立寒风的傲岸,是泰山压顶不弯腰的坚定。这就是焕发正能量。(叙材料)台州硬汉子方孝儒,以明王道、致太平为己任,忠心辅佐惠王;但燕王朱棣兴兵夺取政权,欲法周公而令其起草诏书。孝儒悲恸之声响彻大殿,宁死不屈甘作鬼,愤然提笔一直书,“燕贼篡位”我何留。(议论分析)冰样的坚贞纯洁,火样的激情四溢,几百年前谱写的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正能量,至今还在历史的书页里闪耀回响!
(2)多则材料段内逻辑层次的安排: 述观点+多则材料+议论分析
(述观点)重山重水芳草绿,烈风急雨坠叶香。当宏大的理想被无情的现实击得粉碎,就应该敢于焕发正能量,坦然面对现实,重新确立一个切合生活实际的新目标,迎接新的人生挑战。
(多则材料)王维失意唱“阳关”,韩愈被贬走“秦岭”,柳宗元被贬呐喊“苛政猛于虎”,刘禹锡被贬和唱山歌“竹枝词”,白居易被贬愤吟“浔阳江头”,苏轼被贬高唱“大江东去”。虽然,贬官生活宣告了远大理想的破灭,更宣告了社会的冷酷无情。
(议论分析)但是,面对残酷的现实,抛弃昔日的荣华富贵,功名利禄,他们敢于焕发正能量,为自己的人生目标寻找新的定位,在豁达坦然中,走进新的生活,踏踏实实去走好眼前的每一步,成功的光环却成了他们最真切的挚友。
分析论据的方法之一 因果分析法
逻辑思路:为什么——是因为
标志性词语:为什么„„,是因为„„ 正因为„„,所以„„之所以„„,是因为„„
关键:从因果关系上把论点与论据联系起来。
假设分析法
逻辑思路:正面事例从反面假设,反面事例从正面假设。
标志性词语:假如„„,那么„„ 如果„„,怎能„„ 试想、倘若
关键:围绕论点假设,虚实对比中强调论点。
【优秀作文】
平凡小事的加速发酵源于“正能量”
一考生
一件小事,但它却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反映的是爱的传递。所以,它才会以加速度发酵,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温暖。
犹太作家威塞尔曾说:“美的反面不是丑,是冷漠;信仰的反面不是异端,是冷漠;生命的反面不是死亡,是冷漠。”
曾经一度,因“小悦悦事件”、“彭宇案”„„等极端事件,让我们有过道德下降的担忧和焦虑。同时,每一个善良而正直的人心中都深藏着一种渴望,渴望我们这个社会少点冷漠多点温暖,渴望人与人之间少点戒备多点相助。任由世事变迁,爱与善终是社会的主流、时代的潮流。从这件小事的加速度发酵、传播,不难看到它带给人们内心的触动和产生的共鸣。
大家对这种爱心产生温暖的感觉,源于人与人之间那种最为宝贵的理解和对善的认同。正是这种理解和认同,穿透了世间的冷漠与轻视,用一种将心比心,推己及人的心理,获得一种感同身受的情怀。
爱心,被看作是人类最珍贵的情感,最高尚的情操,是人类良知的生动展示,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集中体现。古人云:人之初,性本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不乏善心和爱心,只是在等待一个被触发的机会。当一个人被感动之时,也是他的爱心和善心被触发之时。让人“一看就暖和”的温柔,这是激发了我们内心柔软与善意的温情。
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热泪盈眶,总有一种感动让我们深刻铭记。央视主持人张泉灵评论,“总希望自己是这温暖链条上的一分子,让这样善的传递不在我身上断掉”。正如有人认为,此事释放的是“正能量”,自己看到了,有责任传递下去。
在现实中,“正能量”带来的正效应确实不少。我们身边有阿里木带给我们的感动,他靠卖烤肉资助贫寒学子,而不少人专程去“捧场”,这里面有感动,也有“正能量”的传递。
社会需要爱,时代呼唤爱。对善行、对爱心的感动,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但很多人缺乏的不是感动,而是一种显示感动的勇气,一种传递感动的行动。传递感动,就是“正能量”的传递。爱心无价,不分大小,“正能量”也没有强弱之分。爱心是春风,可以温暖生活的每一寸空间;是火炬,可以照亮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爱心是担当,是奉献,也意味着收获。爱心照亮四周,同时也温暖自己,帮助别人也就是完美自己,升华自己,幸福自己。送人玫瑰手留香,那是一种心灵的沟通、相互的给予、共同的追求。
我们不盲目伟大,我们只做伟大的一个分子,我们的社会就会伟大,我们的民族就会伟大,我们的国家就会伟大。
让我们相信人性的正能量
一考生
必须承认,这个世界并不总是那么的美好,我们的人性也并不总是那么的高尚。“小悦悦事件”、“彭宇案”都曾经一度让人们感到道德的迷茫:为什么好人得不到好报,为什么周围都是冷漠的目光?于是,有人沮丧,有人彷徨,似乎人们已经找不到方向,似乎社会已经失去了力量。但张丽莉、王世伟等六位龙江英雄的事迹一次次告诉我们:世界的真相,并不是这样!社会也好,人性也罢,都有着像硬币一样的正反面,我们不要以为看到了一面就看到了答案,这个世界,有黑暗就有光亮,有失望也有希望。而这光亮与希望,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我们在报道中看到,当护士拉开窗帘,张丽莉看见照进病房的阳光,不禁由衷地感叹:“活着真好。”而在张丽莉、王世伟、荆百岁、谢尚威、高铁成、郭肖岐等人的身上,也让我们看到了同样的阳光,那是人性散发出来的美丽光芒,也会让我们感叹世界的美好与生命的坚强。正如本报在27日推出的《发现黑龙江之美·大爱读本》对于六位英雄的解读,在他们身上,都有着热爱生活、与人为善、心怀责任、目标坚定、乐观坚强、平凡可爱的特质,这些都是人性在日常生活中最美好的微茫,而在危难时刻,便会转化成闪电一样的力量。诗人说:“在没有英雄的年代,我只想做一个人。”但其实,能把人做好了,就是最大的英雄,就有无穷的能量。我们相信,无论人的本性原来怎样,但最终的方向一定是向善向上,而人性中最重要的品质,也一定是善良。正如法国作家雨果所说:“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珠,善良的人几乎优于伟大的人。心怀善良的人,总是在播种阳光和雨露,医治人们心灵的创伤。同善良的人接触,智慧得到启迪,灵魂变得高尚,襟怀更加宽广。”而在前几天,著名教授易中天先生在来哈的讲座中,也一再强调,与其空谈信仰,不如坚守道德底线,而这底线的标准之一,就是恻隐之心,而恻隐之心的实质,就是善良。这种人性的善良,用易中天先生曾经的比方,“就是全人类都能输的O型血”,能够拯救道德的沦丧,能够温暖世道的寒凉。无论是英雄挺身而出的义举,还是民众爱心涌动的景象,这一切的一切,都让我们相信,只要社会中的“正能量”充足,就一定会形成道德与爱的强大气场。而人性的美好和善良,也最终一定能给这个世界带来无尽的力量,无尽的希望,像水融入着水,像光簇拥着光。
领导干部急需提升“正能量”
一考生
一首打油诗缘何能让舆论为之振奋,居然赢得了“最牛副县长”、“官场好声音”等美誉?根本的原因还在于这首打油诗里蕴藏了一股巨大的注重民生利益的正能量。相反,面对悲惨的车祸场面,为啥陕西安监局长的“微笑”却引发了舆论的非议?不仅从微笑中解读出了官员的民生冷暖,而且还微笑中聚焦出了“名贵腕表”,由此出现了一个热词“杨戴表”,据悉陕西省纪委已着手进行调查。根本原因还在于“微笑”的背后始终缺少一种为民情怀的正能量。在时下的网络媒体中,“正能量”已逐渐成为一个曝光率极高的词语。何为“正能量”?顾名思义,就是正面能量,正向能量。这是一个物理学名词,运用社会学进行解释,那就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在当前这个意识多元化的时代,特别是在自媒体时代,面对诸多社会困惑的关键时期,我们渴求一种强大的正能量作为支撑和坚守。作为党员干部尤其需要提升这种正能量,因为我们有8000多万党员,有上千万的公务员,在推进党和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中,这些党员干部就是顶梁柱,所以让党员干部不断的提升正能量,就能破解一切困难和问题,反之,则会严重制约党和国家的各项建设事业。
提升党员干部的正能量是一个艰难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确保宗旨意识是根本。正能量不是与生俱来的,这需要一个修身养性的过程。正能量发端与人的思想意识,作为党员干部如果没有坚定的为民服务宗旨意识,就难以在内心产生强大的正能量,就不可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宗旨意识是正能量的核心,只有始终坚持对党的理论及方针政策的学习,才能维系和巩固好这个核心能量,才能常怀爱民之心,恤民之情,才能自觉抵制各种歪风邪气,才能风清气正。强化制度约束是关键。正能量的产生始终与负能量相随相伴相斗争,所以维系好正能量的制度约束机制是关键。党员干部身处在这个欲望丛生的时代,靠自身的坚定思想意识是一方面,但进行严格的制度约束又是另一方面。有些党员干部在一段的时期、一定的位置,能够坚持自己的党性原则,能够维持好心中的正能量,但随着时位的变化,如果没有制度的监督,就会让正能量消失殆尽,就会让私心杂念占上风,就会生出许多权力乱象,就会让自己滑向腐败的深渊。
让“正能量”成为中国社会的主流
一考生
在危难时刻克服身体严重不适,用生命最后力气刹住车,靠在路边让乘客安全下车,哈尔滨市32路公交车司机郑新鑫被追授为三星级公交驾驶员称号。冰城再现最美公交司机。(2012年11月05日《黑龙江日报》)这不禁让我们想起了最美司机吴斌,德州“最美女医生”刘秀丽,邢台最美女医生余文丽„„ 最美司机、最美医生、最美教师、最美农民„„如今,在我们的社会生活中,各行各业,正释放着一种最有力的“正能量”。他们仁者爱人、光明磊落的情怀,不仅感人肺腑,而且使人精神为之一振,进而悄然形成了一种“见贤思齐”的“蝴蝶效应”。
何谓“正能量”?
即正面能量,正向能量。或者说,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温馨幸福的动力和情感,都是“正能量”。
任何一个时代中生成的流行语的背后都有深意,也是我们的集体潜意识。恰如物理学名词“正能量”,早已不是简单的本意,而已上升为充满象征意义的一种信息,与我们的情感密切相通,与我们的生活紧密相联。它表达着我们扭转逆境的渴望,追求幸福的期待。
不是吗?
对于一个人来说,你知识很多,能力很大,能量很强。假如这种能量用在正道上,就是“正能量”,就会有所成就,利人利己,福祉无限;假如用在邪道上,就是“负能量”,不仅一生一事无成,还可能害人害己,祸殃无穷。
为什么有人满眼“灰暗”,有人却“阳光明媚”?为什么有人有太多的“伤不起”,有人却能乐观豁达地恬然一笑?为什么有人日子过得越来越好,幸福感却越来越低?为什么有人并不富裕,却满脸洋溢着知足的微笑?笔者认为,其中有心态问题,但更因自身免疫力弱,周遭负面信息入侵较多。要知道,负面信息产生的负能量,也会击溃一个人,甚至感染一个社会。所以,我们应把内心负能量华丽转变为正能量,并尽量缩短转化时间。事实上,每人都带着正、负两种能量,也都潜藏着巨大的正能量,只不过我们没有重视它,反而让负能量占了上风。物理学告诉我们,所有能量都遵守能量守恒定律。有正有负,不生不灭,相辅相成,并可相互转换。你不可能凭空从外界抓来一把正能量贴在身上,也不可能把负能量完全地赶出你的世界。但可做的是,找回并发掘自己的正能量,坚定我们的信心。
让自己充满正能量,首先要找一些正面的事去做。
对于一个单位、一个社会而言,“正能量”多了,“负能量”就少了,就没立足之地。比如,积极向上、善良诚信、公平公道多了,悲观无聊、猥琐阴鸷、贪婪自私就会少,等等。前者是正能量,散发一种强磁场。与这样的人交往,在这样的环境里生活,能让人感受到浩然正气,让你活得风生水起,阳光明媚。激浊扬清的“正能量”,能为整个社会提供强大的道德支撑和精神力量。而后者正好相反。
人心与社会需要“正能量”源源不断地濡养,同时,也需激发、提升和传递“正能量”。它是美化大千世界的光与热,是消除社会毒瘤的白血球,有利于弘扬正气、提振士气、扬善抑恶,蔚然成风。只有“正能量”被积聚、被点燃、被运用,我们的社会才会越来越充满力量和温暖,我们的生活才会越来越精彩和幸福。
要善于寻找“正能量”
一考生
生活中总有不如意的事情,或多或少的都会对人们的心情产生影响,有的人因此而情绪低落,严重者甚至丧失生活信心,终日萎靡不振„„人生没有一帆风顺,面对生活中的诸多不如人意,我们要做的,就是要善于寻找“正能量”,让积极的心态和行动来主导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唯有如此,一个人才能把有限的生命活出无限的精彩!
比如我们在严寒的冬季看到枝头的一片枯叶迎风瑟瑟,大部分人会有什么样的感受呢?相信悲观、凄凉的情绪会占据上风,并极易想起自己人生中不如意的事情,然后对这个世界的兴趣打了折扣!善于发现正能量的人,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片枯叶,他会这样想:这样冷的季节,还有这一片叶子在枝头顽强的挺立,这是一种怎样的精神,我应该从中学到什么!对于他,相信无论天气多么寒冷,汲取了正能量的他,一定由内而外的呈现一种积极的信号。
也就是说,我们要有一种潜意识,一种可以让自己从一些看似不起眼的事物或经历中获取正能量的意识。我认为,善于寻找正能量要具备这样的条件:
有积极的心态;看问题要看到两面,但不要让不好的一面占据主导地位,要从其身上获取积极的信号,即便再困难,再悲观,也要适当的放大积极的一面。有阳光的心态;自己要能达到一种境界,就是能给别人一种阳光的感觉,这是能体现在行动和面容上的外在体现。“阳光”是是可以传染的,你的阳光无形中感染了别人,然后你又从他人身上获得了更加阳光的催化剂。
有发现的眼睛;每天进入你的眼睛并被你漠视的事物不止千千万,但能被你的眼睛重视并从中获得积极因素,可以汲取正能量的又有多少呢?
有反思的心;反思,其实就是思考,心态有了,眼睛管事了,进入内心的要在经过心灵和大脑的加工,提炼正能量,这是关键。
譬如我们的学习,一道题目做不出来,不善于发现正能量的就会抱怨自己知识掌握的不好、抱怨自己能力不够、抱怨自己考虑不周等等,悲观的情绪占据上风,第二道题目做起来更难,课下也难以及时巩固,甚至还会出现逃避的意识。如果怀一颗积极的心,不妨这样去看:这道题目做不出来,首先说明只是没掌握好,其次感谢这道题目在大型考试前检测出了我知识的缺漏,亡羊补牢为时未晚!第二种情况下,我们一定会调动自己所有的积极因素,去分析题目、剖析知识点、核对题型等,这样,以后再考到类似的题目,就能稳操胜券了!
当然,正能量提供的,绝不仅仅是一时的急功近利,他提供的能量是源源不断的,由此带给我们的还有更多的诸如情绪、行为、生活的味道、对事情的看法等等副产品!
要善于寻找正能量,要好好的利用正能量!正能量,值得拥有!
第二篇:2011新作文:话题作文“拒绝”导写及优秀作文
试卷1
一、小作文-------树叶凋零了,变成孕育生命的养料。蜡烛熄灭了,变成了照亮别人的工具;蚕丝吐尽了,织成温暖舒适的衣服。月亮升起了,变成照亮小路的灯塔;
二、大作文
学会拒绝
每个人都应有接纳与宽容之心,但也要学会拒绝。
我拒绝麻木。虽然生活的磨砺让太多的热情化做烟云,但不能让感情磨出老茧。如果没有云让眼神放飞追逐,那么生还有什么乐趣?
我拒绝永远明媚的日子。因为那是虚幻的梦境,痛苦可以让我成长,让我坚强。生活中的阴雨与风雪使我能清醒地在春梦中看清脚下的路。
我拒绝折下那朵盛开的小花,那是在毁灭美的生命。一枝脆弱的纤细花茎,经过多少挣扎与痛苦才盛开出美丽,怎忍心为个人的私欲而去毁灭别人的幸福。我只求远远地望着,默默祈祷那自然的奇迹开遍人生的每个角落。
我拒绝用青春去赌明天。那弥足珍贵的季节,怎能经得起一掷千斤,千斤可以收回,但无论是一小时,一分钟„„失去了便无处可寻了。青春属于自己,把握它,运用它,珍惜它,才能收获金秋的硕果。
我拒绝成为那窗台上惧怕风雨的温柔花,它们只能隔着玻璃窗,感叹多变的天气。有朝一日,有风从虚掩的窗户掠过,那娇弱的花朵便瓣瓣凋零,落一地遗憾和伤心。我欣赏那些与男人并肩的女性,靠自己的双肩挑起生活的重担,出得厅堂,下得厨房,卷起袖子能杀鸡宰羊,却也有万缕柔肠能营造一片温馨。
我拒绝生活中的痛苦,虽然我无力去阻挡要降临的事。曾听过一个故事:有人去找禅师求得解脱痛苦的办法,禅师让他自己去悟。第一天,禅师问他悟到什麽,他不知,便举起戒尺打他一下。第二天,禅师又问,他仍不知,禅师举起戒尺又打他一下。第三天他仍然没有收获,当禅师举手要打时,他却挡住了。于是禅师笑到:“你终于悟出了这道理--拒绝痛苦。”
我拒绝为满足虚荣,得到金钱与地位而不惜以青春,美丽甚至感情为祭品。人生中充满诱惑,也同样遍布着歧途与陷阱,女人的美丽是自然的恩赐,是真、善、美的花身,宛如一块无暇的美玉,决不能被世俗污染,女人要靠自己的能力与才智取得应有的地位和尊重。
我拒绝倾听罗密欧与朱丽叶式的故事。虽然他们爱得壮烈,但终究是悲剧的结局。我只求现实中的爱有一点浪漫,有几缕微风,有短暂的雷雨也无妨,始终是平淡而幸福的喜剧。
我拒绝向岁月祈求,流着泪埋怨时光的无情。虽然,青春已无声地在日历中一页页翻飞不见了,生活已把经历写在我的眼角,染白长长的青丝,但我相信女人的青春在于她的心境。美丽易逝,魅力永存。
我拒绝目的明确的爱情。爱是无法用语言说明的,一段让人展转难眠,牵肠挂肚,见面时又相对无言的情感遭遇,经过多少欢笑与泪水,缠绵与零落,只为表达一个难以启齿的字——爱。我喜欢平静地望着爱人眼中的自己,微笑着面对幸福,不言不语,携手同行。我拒绝被爱炙伤,拒绝让激情疯狂燃烧后,苍白的灰烬被失望的冬季耗尽青春的余温。
拒绝肤浅,接纳深沉。拒绝憎恶,接纳宽容,关怀和容忍。拒绝虚伪,接纳真诚。拒绝假,恶,丑,接纳真,善,美„„生活中,一条充满诱惑的大路在脚下延伸着,只有学会拒绝才不会步入歧途。
试卷2
与浮躁拜拜
一个浮躁的人,犹如失去源头的江流,犹如失去根基的大树,犹如失去灵魂的躯壳,只能干涸、枯萎、消沉。因此,我们要拒绝浮躁。
拒绝浮躁,会使你黯淡的生活画卷变得明丽素雅。苏轼被贬黄州——离开了充满繁华与权势的朝堂,整日面对的是远离朝廷远离朋友的穷乡僻壤,背后还要遭受政敌的倾轧、排挤,他进入了人生的低谷,他也一度惶惶不可终日,心灵找不到归宿,内心烦躁不安。
漫步江边,徘徊月下,是滔滔的江水,是朗朗的明月让他在寂寞中反省过去,觉得自己以前最大的毛病是才华外露,汲汲于涡角虚名,缺少自知之明。诚恳的自我剖析,使他摒弃浮躁,找回真正的自己,回归于清纯和空灵。垦荒种地,写诗著文,游历山水,他的生活从此有了色彩,有了鸟语花香。
拒绝浮躁,会使你悲戚的生命之歌变得高亢激越。当人们在春晚看到邰丽华等聋哑人表演的《千手观音》时,无不震撼。那美妙的舞姿令人久久回味。但她们在排练时不也面临种种困境吗?耳聋听不到音乐的旋律,口哑不能正常交流,只能靠手靠眼。
要知道排练时间长达八个多月,如果她们心浮气躁,不能扎实训练,如果她们不愿忍受寂寞,如果外面的惊涛骇浪在她们心中不是一汪静水,还会有《千手观音》的问世吗?她们用汗水和努力、用意志和智慧证实悲戚的生命之歌能够变得高亢激越。
拒绝浮躁,会使你苦涩的人生之酒变得芳香馥郁。居里夫人选择了实验室,一间小小的简陋屋子,消磨了她的青春与美丽,日子单调乏味。但是她不在乎名利,不奢望物质生活的丰盈,而是精心钻研,日复一日。艰苦与辛酸没有使她浮躁,经过不懈努力,发现了镭和钋两种放射性元素,一生两度获诺贝尔奖殊荣,她本人也因此成为了历史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拒绝浮躁,你将拥有素雅名利的生活画卷;拒绝浮躁,你将奏响激越的生命之歌;拒绝浮躁,你将酿造芳香馥郁的人生之酒。
拒绝浮躁,你必须耐得住寂寞,必须心情宁静,抵得住种种诱惑。“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面对五彩斑斓的都市生活,我们要拒绝浮躁,只有这样,人生才会有源源不断的活水,我们才能长成参天大树,灵魂才有栖息地。聪明的人们,让我们大声对浮躁说“拜拜”吧!
【题解】
作文有如下几个特点:
一、话题切合学生生活实际
生而为人,我们都有拒绝的权利,因为有拒绝才有追求,有追求才能坚持独立的自我。学会拒绝,也是中学生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但在生活中,有许多人已经习惯于接受或被迫接受:认同已有结论、顺从一贯的习惯、凡事被动地听从安排„„因而考生针对此话题能迅速调动起自己的写作激情,进入写作状态。
二、题目留给考生广阔的自由发挥空间
“拒绝”就是不盲从于生活中的某些东西。我们拒绝喧嚣是为了宁静的生活,拒绝奢华是为了保持质朴的天性,拒绝世俗是为了追求个性的张扬,拒绝强权是为了捍卫平等的权利,拒绝放纵是为了自身的更加完善,拒绝忧愁是为了保持快乐„„考生可根据话题之前的提示,撷取生活中的某一横截面,用文字把真实的“自我”情感展示出来,真正体现出当代中学生独立的个性意识和做人的尊严。
三、话题利于考生表达自己的独特感受
此话题在审题方面的难度较小,比较容易确定立意。不过,应注意的是:不是所有的拒绝都值得我们去“学会”,这里的“拒绝”显然另有深意,因此如何多角度深入挖掘,写出“独特”、写出“深刻”是构思的关键。
【佳作示例】
第一次对母亲说“不”
山东莱西市一考生
在现实生活中,每一个父母都会对自己的孩子倍加呵护,尽可能多地给予关爱,但必要时我们要学会说“不”。
记得第一次对母亲说“不”是在读小学时。那天和同学打闹,不小心打碎了教室的一块玻璃。当时也许是想维持自己在老师眼中的形象吧,总之是说了谎。孩子的这点儿心思老师怎会猜不透呢,但因为我一直不肯承认,老师无奈,只好让我叫母亲来一趟。母亲听我说了事情的真相后,便一再嘱咐我:老师最讨厌说谎的孩子了,你既然已经说了谎,就只有硬着头皮撑下去,玻璃是值不了几个钱,好的名声可是千金难买呀!
就这样,我陪同母亲到了班主任的办公室。母亲坚定地对老师说:“这孩子从小就老实,我一直都很相信他。玻璃虽不是他直接打碎的,可他也有责任,这是买玻璃的钱,他以后一定不会再犯这样的错误了!对吧?儿子!”说完,还责怪似的轻轻拍了拍我的头。我听得面红耳赤,自己确实没有说实话呀!母亲如此为我辩护,我反而更加不安。可是老师不会喜欢一个说过谎的孩子,我怎么办呢?“玻璃是谁打的并不重要,不过诚实的孩子是应该勇于承认错误的。”老师笑着说。母亲一听急了,忙说:“老师,您要相信他呀!快跟老师说你没有说谎,是不是?”母亲
用复杂的眼神看着我,那眼神中藏着很重很重的深情,像一张柔情大网困得我喘不过气来。这时,我看见了老师那双坦诚的眼睛,它一瞬间给了我巨大的勇气:“不,妈妈,对不起。老师,我说了谎,玻璃是我打碎的。”话一出口,我心里顿觉轻松多了,就像肩上卸下了千斤重担。此时母亲很惊讶,老师很欣慰,而我很坦然。
现在想起那次让母亲吃惊与尴尬的拒绝,我从没后悔过,我想:成熟的秋叶会拒绝虬枝的庇护,悠然飘零化作春泥;坚强的云朵会拒绝哭泣的雨滴,拭干泪水露出霓虹;而真正的男儿,会拒绝父母的溺爱,挺起胸膛独立走过风雨荆棘。
[点评]
本篇考场佳作选材典型,以“我”拒绝母亲让“我”继续撒谎骗取老师的信任为题材,真实自然。情节安排生动,展示了“我”微妙的心理变化,表达了“我”要拒绝父母的溺爱,做一个大写的“人”的愿望。人物刻画传神,鲜明的个性跃然纸上。篇末以精彩的排比句总结全文,画龙点睛。
“拒绝”话题作文导写及范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梅花拒绝了春天的舒适,才赢得了傲雪的美誉;珍珠拒绝了生活的安逸,才创造出夺目的光彩;种子拒绝了冻土的掩埋,才冲破了黑暗的禁锢;骏马拒绝了缰绳的束缚,才获得了自由的驰骋„„
学会拒绝,就如同你心中升起朗朗的太阳,帮你照明旅途的昏暗;学会拒绝,就如同你手中持有了指南的罗盘,帮你指明前行的方向;学会拒绝,就如同你插上了腾飞的翅膀,帮你飞向清幽的远方„„学会拒绝,你才会飞翔在自己独有的精神家园。学会拒绝,你才会拥有“息阴无恶木,饮水必清源”的高洁情怀,请以“拒绝”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角度自选,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
试题价值
面对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欲望的物化、文化的侵蚀、道德的沦丧、良知的泯灭,使得社会的道德底线近乎崩溃。开放的年代带来了多元的思维和自我空间的扩张,“90”后即将成为社会栋梁,“少年强则国强”,他们呈现什么样的姿态将直接影响我们民族复兴伟业的成败。不能拒绝,不学会拒绝,不懂得拒绝,则会令慵懒自私滋生,消极颓废暗长,拜金思想泛滥.享乐主义横流。关注个体的成长,培养有道德素养的人才,是语文教学人文性的具体体现,也是中考作文命题发展的趋势与方向。
写作点拨
话题作文的题目内涵越小,其外延就越大,题材选择的空间就越广阔;就该话题而言:
抓住对“拒绝”的情感与态度来立意:社会是一个名利场、大舞台,形形色色的诱惑,浑浑噩噩的平庸,妄自菲薄的自卑,纸醉金迷的奢华,眉宇紧锁的忧愁„„如影随形,面对这些,我们应坚决说“不”。
泰山不辞抔土而成其高,江河借助溪流而成其深。一抔黄土,一股溪流,虽是“小善”,我们也不应拒绝。
抓住能“拒绝”的方法与能力立意:能够拒绝,需要明澈的慧眼,因为拒绝是智慧的表现;能够拒绝,需要坚强的毅力,因为有坚强的毅力才能守住“心灵”的“净土”;能够拒绝,需要果敢的品性,因为有果敢的品性才能在诱惑面前坦然说“不”;能够拒绝,需要坚定的信念,因为只有坚定信念才能保持“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
抓住“拒绝”过程与结果来立意:“拒绝”无时不在,故“拒绝”是人生时刻面对的课题;“拒绝”无处不在,故“拒绝”是生活中事事要敲响的警钟。拒绝可以让你拥有一种释然的快感,拒绝可以给你一块豁然的空间,拒绝可以馈你一颗高昂的头颅。
思路扩展
1.拒绝是面对诱惑的挑战
纷繁的尘世,多元的文化,物欲与精神的诱惑,充斥着以商品经济为主流的社会的各个角落。我们在面对激烈的竞争与巨大责任的同时,更时时刻刻面对诱惑的挑战。近几年来,众多高官纷纷落马,走向犯罪的深渊,就是因为他们没有很好的抵制住诱惑的挑战,成了各种“欲望”的牺牲品:金钱、美女、豪宅、高级轿车像一枚枚糖衣裹着的炮弹。面对诱惑,我们应坚决说“不”:
2.拒绝是面对文明的保守
唐王朝四海为邻.广开门户,善纳蛮夷,有了“贞观之治”的辉煌历史;丝绸之路,千船竞发,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东西文化及物质的交流;“康乾盛世”虽加强了清王朝的对内对外统治,但最终给子孙留下了“圆明园的烈火”和“虎门的滚滚狼烟”。开放的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使得地球小得近乎一个村庄:地球人理应家家开门迎客,相互接纳为友。
3、拒绝是面对“善恶”的扬弃
拒绝不等于全面否定,要辨证地取舍。拒绝了跬步,难以行千里之路;拒绝了小流,难以成恣肆的汪洋;拒绝了“小善”,难以成德高的名士。正如黄晞所言:小善渐而大德生。
4、拒绝是面对抉择的睿智
苏格拉底在面对生与死的选择之时,睿智地拒绝了生的希望,而成为震烁西方的哲学之父;甘地在面对暴力与非暴力的选择之时,睿智地拒绝了暴力抵抗政策,而成为印度“圣雄”;释迦牟尼在面对王位与教主的选择之时,睿智地拒绝了至极的权力,而成为让佛教徒顶礼膜拜的佛祖。
5、拒绝是面对污浊的归隐
古时的名人志士,为保名节归隐山林:陶潜,入世为官是他的初衷,但在经历了官场黑暗的风雨之后,他毅然摒弃了官场,从此过上了“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自在生活。因为拒绝,陶潜获得了他理想中的家园。王维,拒绝了官场的纷繁杂乱,投入了他一直向往的山间田园。在“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间弹琴饮酒,忘却了世间烦恼,看透了红尘纷争。于月夜听泉,古刹闻钟,乘江上渔舟,访溪边浣女。因为拒绝.王维才林泉在胸,明月在怀。
6.拒绝是面对时尚的“固”我
谈到时尚,我们就不得不改造一个成语“日新月异”为“时新时异”。世界变化之快让人们的心里无法做出准备:费了好大劲学会了唱“满城尽带黄金甲”,却又要为满城尽唱“喜刷刷”而嚎干喉咙。上网写文章发牢骚,那叫“博客”;有一种生活叫“小资”,有一种人叫“菜鸟”;听得人云里雾里的歌词叫“嘻哈”„„类似的时髦词语在每天的生活中真是无孔不入啊。与其让时尚搞乱了头,不如坚守一个个性鲜明的自我,巍巍然如高山,顶风破浪,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岿然不动。
7、拒绝是面对包袱的放弃
一个身背包袱的青年人向大师哭诉自己历经千辛万苦还找不到心中的太阳的痛苦,大师问他背包里装了什么,他说是每一次跌倒的痛苦,每一次受伤的哭泣,每一次孤寂的烦恼„„大师说:“这些对人的一生都有用,它能使生命升华,但如果你对这些念念不忘,那生命将背上不堪承受的重负。”青年放下包袱,继续赶路,他发现自己的步子一下子轻松了,心情也开朗起来:拒绝包袱就是放弃所有的阴霾,迎着和风丽日前行。
8、拒绝是面对成功的谦恭
成功自然是值得庆幸的事情,但是陶醉于欢悦之中,甚而因此而骄傲自大起来,则是对成功最大的“亵渎”:成功就像一根绳子,它可以成为你攀越山崖,登临峰顶的工具,也可以成为你自缢的绳索:对待成功的态度就是谦恭接纳,继续奋力前行。居里夫人把荣誉当作玩具,也正是由于此,成就了她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殊荣。
试题迁移
1、迁移到话题“放弃”:拒绝在一定意义上
就是放弃:记得一位成功人士在讲述自己的成功经历时说过,成功第一要归功于坚持,第二也是坚持,第三还是坚持。忽然有人问,有第四吗?在场的人都笑了,“如果有第四,那就是放弃。”成长是因为选择,成功是因为放弃。
2、迁移到话题“沟通”:拒绝需要思辨。一味的拒绝将会使我们在挡住苍蝇的同时,无法呼吸到清新的空气。拒绝不是关闭门户:在知识与信息爆炸的时代,沟通是主流,沟通无极限。
3、迁移到话题“失去与回报”:我们拒绝了喧嚣得到的是宁静的生活,拒绝了奢华得到的是质朴的天性,拒绝了世俗得到的是个性的张扬,拒绝了强权得到的是平等的权利„„在失去中我们得到了回报。
4、迁移到话题“慎对自己”:善于拒绝,可以保持一个纯真的自我,进而不会成为诱惑的俘虏、名利的囚徒。经常自省.于细微处自律,择其善者而从之,定能成就一个完美的人生。
5、迁移到话题“自由与舍弃”:在印度,人们常用一种特制的小盒子捕捉猴子。在安置好的盒子里放上美
味的坚果,盒子上开一个小口,刚好能插进猴子的前爪,只要猴子抓住坚果不放,其爪子就抽不出来。这样,它要么放下果子,继续自己的自由,要么抓紧果子,等着被收拾。自由来源于拒绝、舍弃。
还可以将话题迁移到“接纳”“找回自我”“诱惑”等上面来。
第三篇:2012新作文(华丽的转身)导写
2012新作文:命题作文“华丽的转身”导写及例文
一、原题回放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散文作家梁衡经长久的知识储备和思想升华,才有了从山水散文向人物散文的“华丽转身”;走南闯北的温州企业家们悄悄完成了从关注经济财富到扛起社会责任的“华丽转身”。
华丽的转身,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策略;是一种变化,更是一种境界。这也许是思想的成熟,也许是智慧的选择,也许是价值的体现„„
请以“华丽的转身”为标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选准角度,明确立意。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二、审题
“转身”,本义是“转过身”,它的引申义基本可理解为“转折”,材料中“散文作家梁衡经长久的知识储备和思想升华,才有了从山水散文向人物散文的华丽转身;走南闯北的温州企业家们悄悄完成了从关注经济财富到扛起社会责任的华丽转身”的“转身”都是此义。材料“华丽的转身,是一种行为,更是一种策略;是一种变化,更是一种境界。”中的“转身”都可理解为引申义。“华丽”则指的是这种变化是朝着积极的、好的、公众认可或期望的方向发展。因此,根据材料可理解为华丽的转身是一种重新的、正确的、美丽的选择。
因此,写玉树赈灾中,有人转身救人,在生与死的刹那,就在那一瞬间的华丽转身,这样写,是符合题意的。有人写陶渊明从官场到田园,这是华丽的转身,可以。有同学写鲁迅当年弃医从文,就是一种美丽的转身,这也符合题意。有人写邓小平领导改革开放,这是国家命运的转折,是政治经济的华丽转身,这符合题意。
三、例文:
华丽的转身
在两万英尺的高空上,那些让你恐惧的电闪雷鸣,那些让你感觉濒临死亡的风雨云层,你们惧怕吗?但是,永远要记住,在某个高度上,就没有风雨云层。如果你生命中的云层遮蔽了阳光,那是因为你的心灵飞得还不够高。大多数人面对困难选择去抗拒,试图消灭云层,而正确的做法是来一个华丽的转身,去寻找使你上升到更高的天空中的途径,因为那里的天空永远是碧蓝的。
知道象征着尊贵身份的派克笔吗?曾经的派克笔是专为学生而“诞生”的,可是风靡了一段时间后,派克笔就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因为美国的一对兄弟发明了圆珠笔而且很快地占据了整个市场。所有派克笔的订单几乎一律被退回,就在派克公司即将被打垮的时候,公司的经理宣布大大减小生产量并将价格提升到原来的几十倍,很快又推出了珍藏版及限量版的钢笔。不到几年派克笔成为了英国皇室专用钢笔,一跃成了钢笔中的王者,创造了珍贵的品牌。实施这一举措的派克公司的经理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既然在地上跑不过,那就飞到天上去。是啊,就算面临绝境,也不要放弃,一个华丽的转身,飞到更高的天上去。转身就是一种智慧!
还记得汶川大地震中的救灾小英雄吗?在教学楼即将倒塌之时敏捷地逃出却又义无反顾地转身冲回教室救出了三名同学的少年,你们还记得吗?在这短短的几十秒,在这生与死的考验面前,他毅然转身,“高大”的身躯凸显“同学情”的关怀,从容而又焦急的脚步彰显共青团员的勇敢。在灰尘弥漫的汶川,在哭声遍野的汶川,在一片废墟中的汶川,这一少年的转身是最华丽的、绚烂的彩虹!转身就是一种勇气!
回想起了鲁迅吗?弃医从文转身回国投入到反帝反封建斗争中来的革命文人,他华丽的转身饱含愤怒的呐喊,救国救民的抱负!回想起了钱学森吗?放弃国外优越生活条件而转身回国为祖国的科研事业而做出巨大贡献的爱国学者,他的转身饱含了对祖国深深的思念、殷切的希望,一股为国出力的热情。转身就是一种深情!
一次转身无需太多语言,转身前的那些旧日时光也无需重温,转身后的世界将是一片人间天堂!
点评:(此文得分48分)
有较强的点题意识,材料选择切题,对人生有启示,但结尾未扣住所用的三个事例作结,拓展深化主题不够。
华丽的转身
烟花绽放瞬间的璀璨;鲜花点缀春光的灿烂,华丽的转身宣告自身的流光溢彩,历史上名人的转身,不仅是华丽,更是一种永恒。
在那寒沙衰风间,一位佝偻的老人手持使节和一群枯瘦的羊昂首前行,他们是一体的,就像老人和他的祖国,是一个共同体。当单于用富贵收买他时,他毅然转身离去,让那些富贵在身后渐行渐远,他却带着这群枯瘦的羊且歌且行。那种决绝就是他对祖国的义无反顾,那个转身就是他用忠诚铸造的堡垒。那是一种深情的转身,他用自己华丽的转身,向后人传达着这样一种讯息——对祖国爱得深沉。
如果说在黄沙衰草里的转身是豪哉,那么在官场中的转身就是壮哉。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样闲适的生活,除了陶潜,谁还能有如此享受?别看他躬耕农亩,一介农夫,先前,他也是那黑暗官场中的一分子呢。官场腐败、混浊的气息让他窒息,他毅然脱去县令的官服,换上农人的布衣。要知道,这一转身他终生只能与粗茶淡饭为伴,与泥滩野地为伍。他用一个华丽的转身,隔绝了官场,也隔绝了繁华。抛却富贵的转身是一种勇气,远离官场的转身是一种睿智。
有转身走得不带走一丝云彩的人,当然也有转身留得出淤泥而不染的人。
苏轼就是那纯洁的莲花,身陷宋朝官场这泥泞之中,他懂得用西湖水洗净铅华,他懂得用荔枝的甜美滋润心灵。他豁达天真,不会贿赂,不会巴结,不会防御小人的唇枪舌剑。被贬出京都,他用一种智慧的转身,为百姓谋利,杭州的苏堤就是他华丽转身的永久见证;被贬海南,在天涯海角他潇洒赋诗:“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他用华丽的豪放转身堵住悠悠众口,在蛮荒之地播撒文明礼仪,造福海南百姓。
苏武、陶潜、苏轼„„历史上留下华丽转身倩影的名人何止这三人?人生无论向左转、向右转,还是向什么方向转,都得带上自己的头脑,带上自己的诚心,保持自己的节操,坚守自己的信念,守住不染的心灵,这样的转身才称得上华丽。
点评:(此文得分50分)
文句优美,扣题选材,结尾扣住三个事例作结,构思比较严密。但缺乏新颖材料,未能凸现“华丽的转身”的现实意义。
华丽的转身
汪国真说过,既然目标是地平线,那么留给世界的只能是一个背影;舒婷说,自己没有更好的诗歌献给读者时,宁愿停止歌唱;张爱玲说,因为太爱,所以离开。
生命中的华丽转身,如同一个女子,用饱含深情的眼神蓦然回首,华丽的裙摆随风飘动,仿佛在诉说着不舍,却又毅然离去。
看惯了这世间的悲欢离合,便更加感动于这转身的豁达,人生的刺,便在这里。留恋着不肯快走的东西,偏偏是你留不住的东西,如果非要等到江郎才尽,让众人叹息,那岂不显得尴尬困窘?这华丽的转身,使生命的一次小结,当我们已不适合于现状,何不转身离开,走入人生中的另一扇门?一个转身为自己更为他人。
生活中那些明星总是层出不穷,让人眼花缭乱,无数人闯进那个圈子,无数人却黯然神伤,有的人没有精湛的演技、深厚的唱工,却总想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中,甚至甘心于制造事端哗众取宠,时间久了,人们便气了,毫无新意,最终被汹涌的人流挤出,黯然离去,人们也丝毫没有关注,这是怎样的悲伤与凄凉,只因为,不懂得转身。如果自己不适合,为什么不转身呢?留给人们最美的背影,用最华丽的转身来告别它,而不是为人所指责,让人厌倦,这样,更多、更好的新人也可以拥有一次机会,这便是你的风度。
清醒的去给自己定位,当自己不再拥有从前敏捷的思维,超人的能力,何不一个转身,给自己的事业的征途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一如陶渊明,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一个华丽的转身,结束自己的仕途征程,让他的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一身正气,让他的廉洁自律深留于百姓的心中,一个转身之后,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到达了他自己的精神家园。
给自己一个华丽的转身,优雅的为自己关上一扇门,再开启一扇窗,无所谓失去,因为已经得到;无所谓不舍,因为仍有前方;无所谓失落,因为我们留下了辉煌。
一个华丽的转身,为自己,更为他人。因为太爱,所以离开,舒婷如此:因为太爱文学,太爱自己的读者,所以转身离去。她的背影并不落寞,那淡定与从容,那倔强与那曾经的辉煌正于此刻,又让无数人心生敬意。
给自己一个华丽的转身,为自己开启另一扇窗。
第四篇:2012新作文:以“一路有你”为题作文导写及优秀作文
2012新作文
以“一路有你”为题作文导写及优秀作文
【作文题目】
有人说,人生就是行走在天地间。告别了懵懂青涩的少年时代,高中生正张开双臂拥抱五色斑斓的青春。一路走来,是谁在用心呵护照顾你,用理解的目光默默地注视你?又是什么时候在感动和激励着你,抑或常常困扰迷惑着你„„
是亲人的关爱,师友的支持,还是知识的指引,美丽的憧憬,或者是„„
在成功的路上,一路有你。一路有你,我的心中有春天;一路有你,我的天空有阳光;一路有你„„请以“一路有你”为题写一篇文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800字。【写作指导】
要读材料,读命题,读要求。
审题时要把握住关键词“你”、“一路”。
命题包含的潜在信息是什么?
(1)“一路有你”,“我”中应有“你”,这里的“一路”就应是“我”的一路。因此,文章应主要写“我”的人生路中的几个阶段直到现在的这个时期的整个人生之路。在写作中为了更好地突出“真实”与“真情”,“一路”的事件应合乎“自身”的身份。
(2)题中有“一路”二字,突出是“我”的“人生历程”,因此,选择的事件,要有“阶段性”与“代表性”,不能集中在某一点上。而从“一路”二字的限制来看,这个“你”必须贯穿“我”的这“一路”的全过程,并且要注意这个“你”在这一路上或几个关键点上影响“我”,影响“我”的选择,影响“我”在事情上的成败。
(3)题中“你”是一个泛指,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可以是某种精神上的某种支撑,“你”可以是实指,如亲人、师友等,也可以是虚指,如知识、憧憬等,不管是实指还是虚指都不应该局限于所给材料,完全可以而且应该加以拓宽。
但必须注意是“你”,而不是“你们”,因此,其所代表的必须是单一的,而不是复数。“你”的内涵的指向性最好要单一,不要过于分散,如一会儿指母亲,一会儿指父亲,一会儿指老师,由“你”变成了“你们”。
“一路有你”中的“你”,也暗示我们:最好以 阡陌之上,欣赏着眼前一块快翡翠,充满了久违的生命气息,带回一股纯净的空气,清新宜人;你带着我执著地行走于世界各个角落,了解各地民族风情;最后让我乘着那一缕朴实的风归来。我感觉到你的亲切和温暖,感受到你和我曾经留下的脉搏,那“怦怦”的跳动声,有规律地在空中回旋,荡漾„„
在午后无人时,饮一杯香茶,我捧着你走向世界的深处。你让我看到历史的沧桑,人世的兴衰;你让我感觉到世界的博大,宇宙的浩瀚,岁月的悠长。细细品味着手中的香茶,眯着眼随你的思绪畅游„„
一路有你——我的挚爱朋友书——的陪伴,我不断前行,渐渐长大。
简评:主题集中鲜明,语言较生动优美,对书的热爱,使你的文章充满灵动和诗意!语言还须锤炼,书写效果欠佳。得60分
一路有你
一曲悠远宁静的《姑苏行》,天籁之响,音音珠玑,我仿佛翻开了那清油灯下泛黄的线装书,来到山谷的江南。那里有一片美丽的河洲,河底漂浮着柔软的水草。嗅着那散发了两千年的蒹葭的晚香,细品那愈加吟诵愈显天真的民风:“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吹笛,恰似吟诗,每每轻按六孔,便如沐浴久旱的甘霖轻松抖去满身的疲惫与倦怠。
十年竹笛 生涯,十年辗转流连,多少次在冷漠中重拾温情,只感谢一路有你。记得幼年那个孱弱的我——那与竹笛不相上下的个头,那气短息弱的断断续续,那细瘦得堵不住笛孔的手指,可就是一个这样的我,却执意地选择了竹笛,不为文人雅士的丝竹之美,只因靠在墙角听老师吹奏时,我曾陶醉过。于是,在人生的路上,我便有你相伴。
记得 如今时至高考,我依然始终不肯离开你。时常一杯香茗,一本书,一曲《葬花吟》,便是一场异常充实的晚自习。每每吹奏,便仿佛来到花冢之前,与潇湘妃子同吟“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任思绪飞游之后,便重新投入紧张的学习,仿佛肩负着你无限的希冀。
吹奏着你,总感觉到一种歌之即在与不歌亦艳的光荣,引导并抚慰着我。一路有你,我充满力量,一路有你,我一往无前。
【简评】相遇,总是那样的偶然,墙角老师吹响的笛音,让“我”幼小的心灵,多了一位相随的伴侣。于是,竹笛抖去满身的疲惫与倦怠,伴“我”走过一个个春夏秋冬,伴我走近高考。本文,作者以拟人的手法、流畅的语言,写出了笛音给予“我”的精神抚慰,写出了“我”对竹笛的一往情深。
一路有你
蒙古包,轱辘车,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大草原注定是马头琴的摇篮;信天游,红高粱,大风起兮云飞扬的高山天生是唢呐的故乡;杨柳岸,乌蓬船,小桥流水绕人家的江南终究逃不出二胡的磁场。
可是,究竟让我用怎样的乐器来鸣奏一曲童真的歌谣,告诉我,一路有你,便有了梦想?
安徒生,你的童话是我童年时的梦想。一路童年,一曲歌谣。还记得那个用火柴点燃希望的小女孩吗?是她点燃了我心中最深藏的那份爱的火苗。从此,漫漫快乐的童年路,我的脑海中会浮现那些用爱点燃的章节,就像小女孩划开的那堆火柴。
还记得那位自欺欺人的皇帝吗?是他的新装让我看到了虚伪与真实。从此,我明白要用一双真善的双眼看透虚伪看透真实。当海的女儿化为海水中一阵泡沫,你用她的眼泪告诉我真善美的真谛。一路的童年呵,是你的陪伴开启了我心中最初的爱。因为那一篇篇童话中沉淀着你的梦,揉碎了你对世界最朴素的情怀„„ 一路有你,让我用怎样的歌谣谱唱,有你陪伴,便有了梦想?
地坛风萧萧,吹过多少日夜。看尽雕栏玉彻由兴起到坍塌,看尽繁花绿树由蓊郁到凋零,也在你宁静的文字中看到你的身影,徘徊与思索,你用文字写出了你的感悟、你的意志。
史铁生,一路有你,让我幡然醒悟,在你的地坛中,那萧萧的风将你的思想传播。终身固定于轮椅上的你让我明白了苦难的本质,让我看清了苦难的真实。从此,当我徘徊迷茫之时,你的谆谆教诲总能拨开我心中的迷雾。一时的失败、暂时的痛苦终将被你文字中透出的意志和勇气所吹散,因为宁静的你正是用它参透了人生。
一路困难,有你的精神鼓舞,让我用勇气去面对挫折。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那是古人的行吟;“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那是东坡的低唱。我也要用我的唱歌传达一路有你的幸福。
母亲,您亲手织的毛衣,依然会在天寒之时置于我的床头;那杯热腾腾的牛奶依然时时出现在我的书桌旁。一路十多年,始终是您的爱帮我驱走生活的寒意,如今,我该如何告诉您,感谢这一路您的陪伴?
三毛说:“撒哈拉的尽头,是我绮丽的梦。”我不知她通往撒哈拉的一路有谁陪伴。可是,我回望这漫漫一路,我会在空间的坐标上找到那些陪我一路的人,因为那里,沉淀过我的记忆、我的迷梦„„
【简评】本文,作者选择了人生的三段历程来逐一演绎:一路有安徒生的童谣,便有了梦想的童年;一路有史铁生 的精神,便有了直面挫折的勇气;一路有母亲的大爱,人生便不再孤单寂寞。篇末以三毛句作结,有思想深度、有内涵韵味。全文单线延伸,缓缓道来,颇见功力。有偏题之嫌,将题目改成了“一路有你们”了。
一路有你
从不曾胆怯,从不曾放弃,从不曾哭泣,只因一路有你相随。
妈妈说:我是一个淘气鬼,生下来就是来讨债的。因为我的调皮,让妈妈平添了几丝白发;因为我的任性,让妈妈平添了几分愁容;因为我的妄为,让妈妈的心碎了又合,合了又碎,如此反复,我成了一个不折不扣的讨债人。
18岁生日那天,妈妈说,成人了,要自立。话语间,“你知道吗?爱你并不容易,还需要很多勇气,是天意吧,好多话说不出去,就是怕你负担不起。”——我从来没有对你亲口说过,“我爱你”,但真的很爱,爱到我愿意我欠你的是无限款额:爱到,我宁愿无论多远,多累,多忙,我都会陪你过每一个属于你的节日;爱到心窝子里去。一路上有你苦一点也愿意,有你在,我不会胆怯; 一路上有你痛一点也愿意,有你在,我不会哭泣; 一路上有你累一点也愿意,有你在,我不会哭泣。
简评:没有生动感人的细节描写,显得空洞,无感染力。这也是我们大部分学生的毛病。
一路有你
一路有你,伴我走过孤独,走过无知,走过稚嫩。多少次执子之手,便忘却尘寰,直到:滴残紫塞风前泪,惊破红楼梦里心。隔花人远天涯近
初读红楼,如管中窥月,只知道宝黛的悲欢离合,红楼儿女们香消玉陨,眼空蓄泪,方知人间不只是美好,那样一座姹紫嫣红的大观园,终究也不是人间天堂,却至少隔断了许多园外的肮脏。当园外的势力一点点侵入园内,便是无可挽回的悲剧的开场。园内园外,竟是咫尺天涯。十二女伶的离乡怨,林黛玉的消香馆,薛宝钗的恨无缘,直至贾宝玉悬崖撒手遗红怨,唯与作者共掬一把热泪洒于闺阁之中。
本文转载自情悲歌转眼间
三春事业负东风,明月梅花一梦。一部红楼,有作者多少自伤。情痴抱恨长,是一个家族的兴亡血泪,无材补苍天,是眼看大厦之倾的无可奈何。唐太宗一句“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谁知千年后一部红楼亦道尽兴替。隐隐约约中,亦读出多少堂堂须眉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而“才自精明志自高”的如画美眷都被裹胁其中。飞鸟个投林,一番梦幻之后的“假语村言”寄托着多少真挚的哀思!隐卷长叹。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衰落的贾府是不可逆转的现实,也曾是作者头顶的一方天,然而大观园无数灵动的红颜,却大多纯是作者的理想。多少回读红楼后,方知钗黛之争、晴袭之争,都是现实与理想的不可调和。黛玉之风流婉转、晴雯之心比天高,正是作者最深的理想。宝钗之经济学问、袭人之温柔和顺,却是现实之闺阁尘缘。于是方知,钗黛之存,是现实之多弊却根深蒂固,欲罢不能;黛晴之逝,是理想之难行却矢 志不渝。“质本洁来还洁去”,“一杯净土掩风流”,这才是最深的悲剧,才是作者最大的苦闷。
红楼万象,一路走来是师,又是友,风光霁月,山高水长。是你,一点一滴,教会我关于悲剧、关于美、关于理想、关于梦。成长的路上,一路有你,如今依旧,愿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简评】《红楼梦》的博大精深,深深地吸引住我们的小作者,使他难以忘怀。于是,他以浓郁的情感、独到的思考,成就了这篇非同凡响的美丽篇章。文章以“红楼”阅读的感受贯穿全篇,对其历史的意义和人物的际遇进行了深入的剖析,精练而老到的语言、整齐而优雅的句子令人赏心悦目。【教师下水作文】 一路有你
一路有你,再苦也愿意;一路有你,生活变得更有意义„„ 一路有你,生活中有追求,有甜蜜。
去年 南博!当我迷茫、困顿的时候,你的鼓励和支持是那么的重要!如嘹亮的冲锋号,鼓舞我奋然而前行!
一路有你,我在追求中收获甜蜜!
一路有你,我的视野变得更开阔,我的心地变得更纯净,我的思想变得更深刻,我的感情变得更细腻„„ 一路有你,我做回快乐的自己!
一路有你,再苦也愿意,成功的彩虹,就在你我的心里!
第五篇:作文题目 2011年高考材料作文导写
2010年高考材料作文导写十九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美国监狱里有个叫库丁的重刑犯。他游手好闲,嗜酒如命且毒瘾极大,因杀人被判终身监禁。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跟父亲一样从小不务正业,后来也因杀人而入狱;小儿子却诚实好学,后来在一家大企业谋到了满意的职位,如今已做了那家公司的总经理。在相同的成长环境里,为何两个儿子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一位记者去采访,没料到兄弟二人的答案竟然都是:“有这样的老子,我还能有什么办法?”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思路点拨】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新材料作文的最大特点是“四自”和“三不”。“四自”(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定文体、自定标题)体现了写作高度的开放性,而“三不”(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则体现了写作严格的限制性。新材料作文,审题是关键,而阅读材料又是审题的前提。在阅读过程中,要通过概括材料大意,找出关键语句,确定立意角度,进而提炼出中心论点。
在这则材料中,重刑犯的两个儿子生长环境相同,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他们的异口同声的回答,特别耐人寻味,这便是材料的主旨所在。据此,可确定如下立意:①身处逆境,不要自暴自弃,而应挣脱环境的束缚。②成功来自内因,靠自己努力才能改变命运。③环境影响人的成长。
二、心理素养类材料作文导写
阅读下列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雨后,一只蜘蛛艰难地向墙上已经支离破碎的网爬去,由于墙壁潮湿,它爬到一定的高度,就会掉下来„„第一个人看到了,他叹了一口气,自言自语:“我的一生不正如这只蜘蛛吗?忙忙碌碌而无所得。”于是,他日渐消沉。
第二个人看到了,他说:“这只蜘蛛真愚蠢,为什么不从旁边干燥的地方绕一下爬上去?我以后可不能像它那样愚蠢。”于是,他变得聪明起来。
第三个人看到了,他立刻被蜘蛛屡败屡战的精神感动了。于是,他变得坚强起来。
有成功心理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
要求:要自由、有创意地表达出真情实感;文体不限;不要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审读材料提示语,不难归纳材料隐含的以下观点:面对挫折和困难,不同心理素质的人有不同的态度;我们应采取积极的人生态度;要敢于面对困难;要用智慧战胜困难等等。材料的中心句是“有成功心理者处处都能发觉成功的力量”。
依据材料中的不同观点,我们可以从不同角度去命题写作,可以看作是给材料自定话题作文。我们可以可以围绕“勇气”这一话题来写,如果当时那个年轻人畏惧困难,而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可想而知,他绝难成功。
人生就是如此,一个人要想成功,首先要有勇气,因此,成功需要勇气,人生需要勇气,甚至做人也需要勇气。还可以分割以下话题来命题写作。如“成长需要智慧”“遭遇挫折”“遭遇困难”“面对磨难”“享受挫折”“成长历练”等为话题。但都要突出心理素质的重要。
三、哲理类材料作文导写
哲学家在草地上给弟子们上最后一课,问:“如何除掉这些杂草?”弟子甲说:“用铲子铲。”乙说:“用火烧。”丙说:“撒上石灰。”丁说:“连根拔起。”哲学家说:“都试一下,如果没有除掉,一年后再来此相会。”一年后,弟子们都来了,哲学家没来,但他的弟子看到满地茂盛的庄稼而无一根杂草,终于悟出了一个真理:欲无杂草,必须种上庄稼:
把握材料的主旨,自行确定立意、角度、文体、标题,写一篇作文。【写作导引】
这是一个很有哲理的作文材料,它给了写作的主题:欲无必有,欲有必无。提示“无”与“有”是两个抽象的概念,草地上要“无草”,则要“有庄稼”,这是含义深刻的比喻,草喻生活中的假、恶、丑,庄稼喻真、善、美。
此类题目审题时要注意化抽象为具体:如要使一个人没有贪心,就必须用良心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不虚荣,就必须以真诚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没有怨恨,就必须以宽容占据他的心灵;要使一个人不再麻木,就必须以清醒占据他的头脑;要使一个人不再冷漠,就必须以爱心充斥他的心灵,等等。关键是要把握生活的大网,以小见大。
四、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1797年7月15日,一个孩子不慎身亡,其父母择地为他修建了一座小小的坟墓。后土地转让,孩子父亲把“墓地作为土地的一部分永不可毁灭”这一条件写如契约。一百年来这片土地几易主人,但孩子的墓地却凭借契约完好无损地保存了下来。1897年,这片土地被选中用来修建格兰特总统的陵园,孩子的墓地也没有被政府迁移。1997年7月,正逢格兰特总统陵园建成一百周年,政府在修整总统陵园时,也重新打理了孩子的墓地,一个总统的陵园和一个孩子的墓地毗邻而居,成了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根据上述材料,可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立意,标题自拟,文体自选(诗歌除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不得抄袭。【写作导引】
1、命题意图:故事寓言类作文题,尽管原材料本身可能时代久远,但命题者在当今社会拿来命题,说明故事所传达的观点在现实生活中具有很强的时代性,从而被人们所关注。
2、材料特点:叙述类
3、审题方法:由果及因
4、审题过程:找对象――辨情感――寻结果――生孩子
小孩墓地――靓丽――靓丽的风景线―― 因一:围绕“守信”进行立意 因二:制度的意义与价值
因三:关注民生、尊重生命、关注弱势群体、和谐社会 哪一个最好?
五、阅读下面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社会学家做过这样一个调查,给幼儿园的孩子每人发两个蛋糕,看他们如何处理。归纳起来有三类:一是全都吃了,二是吃一块,送一块给没有蛋糕的人,三是拿去换自己想要的玩具或需要的东西。二十年后,第一类人依然处于贫困;第二类生活富贵,人缘极广;第三类几乎都成为企业家。
根据以上材料,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立意,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写作导引】命题用意:本材料是社会调查类,通过调查我们要从中受到某些启迪或是得到某种感悟,从而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1)从整体角度出发:
态度(思想、习惯、价值观)决定人生
突出人生态度的重要性。付出才有收获
(2)从一个角度出发:
第一类人贫困的原因是:贪婪、自私
第二类人富贵的原因是:分享、关注他人、富有爱心。第三类人成功的原因是:追求实用和最高利益。
六、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鲁迅先生曾以象自喻,鲜为人知。在他和许广平的通信中,经常署名“小白象”,或是“你的小白象”。
鲁迅先生为什么要以象自喻呢?从《柔石日记》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记述:“鲁迅先生说,人应该学一只象。第一,皮要厚,流点血,刺激一下了,也不要紧。第二,我们强韧地慢慢地走去。我很感谢他的话,因为我的神经末梢是太灵动得像一条金鱼了。”柔石的这段话为我们解开谜底提供了一些线索。鲁迅先生欣赏的正是象的那种宽厚和强韧的精神。
正确理解材料,不要脱离材料内容,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记叙文或议论文。不少于800字。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要点】
1、把握关键词“宽厚”与“强韧”。宽厚:宽容厚道。强韧:坚强,坚韧。
七、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胡适先生是现代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格外谨慎小心,他曾对唐德刚先生说“人家以为我写文章,总是下笔千言,一挥而就,其实我写文章是极慢极慢的。”李宗仁先生曾评论他说:“适之先生,爱惜羽毛。” 要求:题目自拟,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得抄袭。【审题要点】
关键词:谨慎小心 慢 爱惜羽毛 大立意一:谨慎小心
可写做人、做事必须谨慎小心、“慎言慎行”;可写认真,严格要求自己;细节决定成败等。
大立意二:可写为学、求艺必须厚积薄发,文火慢工、精雕细琢的艺术等;也可写行事、治学“欲速则不达”,脚踏实地,严谨求真等;也可写“慢”的生活态度;“慢慢走,等等自己的灵魂”“慢磨成香”。
大立意三:爱惜羽毛“爱惜羽毛”,语出汉代刘向《说苑·杂言》:“夫君子爱口,孔雀爱羽,虎豹爱爪,此皆所以治身法也。”
故“爱惜羽毛”可以引申为:
1、爱惜名誉(公众形象、口碑)。可写领导的口碑、明星代言广告、明星丑闻„„
2、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师德、医德、球德)。可写对教师、医生的期望;对体坛黑幕的批判;对无良专家误导大众的讨伐„„
3、恪守人格、气节(民族大义、大学精神、良知、理想、原则)。可写爱国人士的气节和情怀;知识分子的使命和担当;公民的良知和责任„„
八、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一个小和尚耐不住禅院的寂寞,老觉得修行太慢,感觉不出自己的长进,甚至他怀疑自己究竟能不能修成正果。
有一天,他再也没法忍受了,就向老禅师发牢骚,说自己没有慧根、缺少佛性,对自己失去信心了。
老禅师微微一笑说:“山腰的工地上,石匠们正在为本寺加工佛像,你反正也静不下心来,就跟他们去劳动吧,做个帮手,学点手艺„„”
小和尚一听,居然特别高兴,心想,终于可以出去透透风、乐呵乐呵了。可是,三天以后,小和尚来找禅师,他满脸歉疚:“师傅,我还是回来修行吧,连四角八棱的粗糙岩石都能在工匠的雕琢下变成仪态万方的石佛,何况我是一个人呢?”
老禅师舒心的笑了。
要求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写作分析】
这是一则寓言作文材料,故事内涵丰富。在作文时要找准切入点,才可以准确构思立意。
这则寓言中有三个主要形象:老禅师、小和尚、“佛像”。因此作文构思立意可以从这三个主演的具象去切入。
从老禅师的角度,可以概括出“教育一定要讲求方式方法”“正确引导的效果要比一味的说教要好”“给与亲身体验的教育,远远胜过那些空洞的说教”“教育是一门充满智慧的科学”等。
从小和尚的角度切入,可以概括出“凡事情半途而废,常常是没有恒心所致”“信心是成功的关键所在”“要走向成功,不仅需要信心,还需要持之以恒 的毅力”“欲速则不达”“领悟真理,往往需要源于实践的体验”“只有认清自己,才能树立雄心,激励斗志,从而走向成功”“先要有心灵的顿悟,而后才能有正确的抉择乃至成就事业”“舍弃中选择,选择中舍弃,人生就是不断舍弃和不断选择的过程”等。
从佛像的角度切入,可以概括出“在走向成功的途中,一定要懂得舍弃”“舍弃是一种痛苦,更是一种智慧”“不经历雕琢,石头不能成佛;不经过磨练,人不能成就大业”等。
九、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材料一:清晨的公共汽车里,往往是一个让人心情压抑的地方,这里没有对话,没有微笑,只有一张张毫无表情的脸。
材料二:澳洲的一位媒体记者在中国的一些地方考察了一圈,他说:“清晨,空气是那么清新,扫过水的街道湿漉漉的,没有灰尘扬起。太阳已经升上来了,金色的光辉从高楼大厦间斜射过来,这是多么美好的事情。人们经过了一夜的酣睡,该精神抖擞才对,可是,如此美妙的清晨,人们的表情却如地球末日即将来临般严肃,没有一点点惬意的笑容。”
材料三:当今社会人们笑容缺失的现象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一位叫流沙的作者以“醉人的笑容你有没有”为题,对这一现象做了一些探讨。
全面理解以上三则材料提供的信息,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多则材料类的材料作文题,并且材料中没有主旨句,审题难度比有主旨句或提示语的单则材料更大一些。完成此类作文题目审题的基本方法是找到多则材料的聚焦点,然后据此将多则材料作文转换成话题作文,进入我们所熟悉的步调。
题干要求我们“全面理解以上三则材料提供的信息”,“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材料的含意是什么呢? 材料一叙述的是日常生活中一种司空见惯的现象——清晨的公共汽车里人们没有笑容,它是我们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着笑容缺失现象的一个缩影;材料二是转述澳洲一位记者对中国笑容缺失现象的大惑不解;材料三是说笑容缺失现象已经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和探讨。由此可见,三则材料的聚焦点是我国“当今社会人们笑容缺失的现象”,简单的说,就是“笑容缺失”,并且,这里的“笑容”专指微笑。转换成话题,可以是“笑容缺失”或“微笑”。
十、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在非洲的戈壁滩上,有一种叫依米的小花。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它的独特并不止于此,在那里,根系庞大的植物才能很好地生长,而它的根,却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通常,它要花费5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在第六年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这种极难长成的依米小花,花期并不长,仅仅两天,它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殒。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受或联想?请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指导】
在艰苦的环境中,即使你不具备大多数人能生存的条件,但是,如果你能够一心一意地扎根深处,能够耐得住寂寞坚持不懈的追求,能够一点一滴地积蓄力量,你一样能够实现自己的价值,尽管短暂,却很绚丽。
此为最佳立意,如能从这个角度切入,可给予发展等级加分。
根据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这种叫依米的小花有三大特点,这正是立意的基本角度,由此联系人生我们可以得出相应立意:
(一)“它的根,却只有一条,蜿蜒盘曲着插入地底深处”
1.扎根深处可成正果(可成/方成,如写“方成”过于绝对,不切合题意)2.专一也是一种成功的品质 3.与其广博不如精深
(二)“它要花费5年的时间来完成根茎的穿插工作,然后,一点一点地积蓄养分,在第6年春,才在地面吐绿绽翠,开出一朵小小的四色鲜花。” 4.耐得住寂寞,才能享受生命的辉煌 5.积累力量,突破自我
6.坚韧(毅力、坚持不懈地努力)、执着
(三)花期并不长,仅仅两天工夫,便随母株一起香消玉殒。花呈四瓣,每瓣自成一色:红、白、黄、蓝。
7.生命的价值不在于长短而在于活出特色(活得精彩)从整体上看,也可得出以下结论: 8.人生的意义重在奋斗的过程
9.人生的意义重在永不放弃地追求。(前面这四个方面的立意皆可视为符合题意)
十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文章。
一棵在深山里长了好多年的大树,被修剪了枝叶后移植到城市新建的公园里。人们围着它,议论着。一个说:“没有这次修剪,它不会被人赏识的。要被人赏识,就要改变自己的生存环境!”一个说:“修枝剪叶,伤根破皮,到这里还要重新扎根生叶,还要适应环境,一定是要付出代价的啊!”一个说“是金子在哪里都会发光,何必要离开自己的故乡呢?„„
读了这段文字,你有何感悟?请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文体特征鲜明。②不的抄袭和套作。【审题指导】
材料作文的审题技巧:什么人(或物)?做了什么事?为什么?
大家在审题的时候,注意抓住材料的主要事件,研究是什么人(或什么物)?做了什么事?为什么这样做?把这个“为什么”找到了,抓住了,这个“为什么”就是你写作的中心。以上面这片新材料作文为例,我们通过阅读材料,运用以上的审题技巧可以找到如下角度:
(一)从第一个人的说法可以得到这样一些观点 1.改变环境可以带来成功 2.改变环境可以改变生存状态
3.要灵活变通——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4.给自己一个舞台 5.要会表现自己。6.酒香也怕巷子深。7.学会推销自己。
(二)从第二个人的说法可以得到如下观点: 8.改变环境需要付出代价
9.没有付出就没有收获 10.生活中,总有些必要的丧失 11.谈代价、谈付出等等
(三)从第三个人的说法可以得到如下观点: 12.适应环境,表现自己 13.坚守我心。
14.修养自身,练好内功。15.给自己一个舞台。16.酒香不怕巷子深。
(四)综合立意:
17.不同的人对同一个问题有不同的看法。18.横看成岭侧成峰。
十二、阅读下列材料,按要求完成作文。(70分)
人生在世,每时每刻都需要“辨”,例如辨色、辨音、辨味、辨高低、辨长短、辨清浊、辨好坏、辨真假、辨虚实、还要辨方向„„因为大千世界,芸芸众生,色彩纷呈,常常是好坏参半,鱼目混珠,真假难分,只有用心地“辨”,才能分辨真假好坏,才能认清东西南北。
请认真揣摩上述材料中包含的道理,按下列要求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除诗歌外),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审题指导】
从材料来看,由四个部分组成:
第一句话是写辨的重要性、必要性,突出辨的重要。
第二句话是写辨的对象、辨的内容,有哪些方面需要辨。色、音、味、高低、长短是具体形象可感的,是凭感觉器官可以辨别出来的,而清浊、好坏、真假、虚实、方向就是抽象不可感知的,是需要用心去感悟的,是需要一定的方法和途径的,是要具备一定条件的。
省略号后的第三句话是写需要辨的原因何在,即为什么需要辨。
第四句话是“只有用心地‘辨’,才能分辨真假好坏,才能认清东西南北,是说明辨的方法:要用“心”辨,而不是用别的手段。
组成题目材料的四句话实际上从四个方面为我们传递出这样的隐含信息:辨是重要的,生活中人生中离不开辨;辨是有对象的,生活中哪些方面需要我们辨;辨是有原因的;辨是需要方法的。其实这些就是我们学生可以用来思考的切入点,议论的发散点,思维的增长点,行文的立意点。
对于题目设计的“辨”题,可以先准确理解“辨”的含义:辨别、分辨。由此入手可以得出“辨”是什么,来分析“辨”的内涵,理解辨的深层意蕴,这是切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点。最常规的做法是从一般话题具备的五个方面进行思考深化:一般来说,每一个话题,都可以从原因、办法、对象、背景、历史五个角度去写文章。
十三、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名言表达形象,寓意深刻,它会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结合这句名言,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文体自选(除诗歌外),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审题指导】
这是一道名言警句类材料作文。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名言“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其中“地面”与“云端”,“步行”与“跳舞”,“贴在”与“不在”,三组词语对比鲜明,一是一非,态度很鲜明。
名句的诗意有利于考生情感的引发,包含的哲理催生考生理性的思考,比喻式的表达可产生不同的理解,所以此题的立意呈现多样化的趋势也就在情理之中了。抓住词语“贴”、“地面”、“步行”,可以谈脚踏实地做人做事做学问,或者坚持不懈,日积月累方可成就梦想。
抓住词语“云端”,发掘其特点,可以类比与之有相似点的事物,例如“云端”辽远高卓,可类比崇高的追求和理想;“云端”绚丽多彩,可类比美好的情思和精神;“云端”千变万化,可类比态度变化无常;“云端”虚无飘渺,可类比根基不稳等等。
题目要求“自定立意”,则意味着可以赞成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的观点,也可以辨证分析,反驳将此观点推向片面和极致。观点的确立取决于对哲学家名言比喻义的理解。例如将“云端跳舞”理解为舒展自如,可以赞颂、倡导这种人生状态;将“云端跳舞”理解为纵横驰骋,则可以阐述纵横捭阖的生命姿势、或无拘无束的精神境界。反过来看,将“云端跳舞”理解为夸夸其谈,则可以抨击空泛、玄妙、无用的言论;将“云端跳舞”理解为得意忘形,则可以批评傲视万物,目中
无人的不良现象;将“云端跳舞”理解为憧憬虚幻,则可以剖析那种不切实际地幻想得到万人瞩目结果的想法。比较好的立意: 1.脚踏实地方能走向成功 2.云端跳舞,失败也是美丽的
3.视云端跳舞为异端,是平庸者慵懒的借口 4.没有云端跳舞的志向,哪有脱离地面的果敢 5.脚在大地,心在云端 6.步行不如跳舞
7.在云端舞出绚丽的人生等。
十四、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一篇文章。
水从高原流下,自西向东,流入渤海。渤海的一条鱼逆流而上。
它一会儿越过浅滩,一会儿冲过急流,穿过湖泊中层层的渔网,躲过了无数水鸟的追逐。它不停地游,最后越过山涧,挤过石罅,游上了高原冰川。
然而,它还没来得及发出一声欢呼,瞬间就被冻成了“冰鱼”,但它仍然保持着飞翔的姿势。
“这的确是一条勇敢的鱼,它逆流而上,冲破重重困难,终于达到了自己的目的地,虽死无憾。”一位年轻人感叹说:
“它没有正确的方向,它极端逆向的追求,最后得到的只能是死亡。”一位老者叹息说。
注意:①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②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③不要脱离材料的寓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少于800字。【审题指导】
渤海之鱼勇敢就勇敢在于它走出了固有的生存环境,选择了与祖辈不同的生命方式,它的行为是一种超越,是对本族群长期形成的生命状态的超越。
渤海之鱼虽然被冻成了“冰鱼”,但它保持着飞翔的姿势,将自己的美好形象定格于历史的相框中。生命短暂,而精神永恒。
渤海之鱼成了冰鱼,这结局是悲剧,但它的生命过程分外的精彩,一路过浅滩,趟急流,穿渔网,躲水鸟,过山涧,挤石罅,上高原,览冰川,美在过程。人生亦如此,短暂中追求过程的精彩辉煌。
渤海之鱼虽然精神可嘉,但方向错误,任性随情,为一时的激情所促,走上了一条不归路。这启发我们,立志要适合自身的条件,不要盲目奋斗。
挑战自我是可以的,但不要走极端,适可而止才是智慧的人生策略。假如渤海之鱼到达一定的高度后审视前途,稍作停息,休整锻炼,待体能恢复、能力提高后再作更高远的追求,就不仅能够延长生命,而且可能游得更远。从肯定角度立意:
1.可贵的探索精神 2.韧的赞歌 3.重在过程 4.挑战自我,挑战极限
5.要顺应时代的潮流。从否定角度立意:
6.没有目标的探索是可悲的 7.不能盲目地追求 8.伟大的精神要与伟大的目标相结合 9.极端逆向的追求不可取 10.逆时代潮流而行者戒。
十五、阅读下列文字材料,按要求作文。
2007年10月7日22点10分,广州市近100万个移动用户的手机同时响起,人们意外地收到了一条由区政府发来的停电通知:“因紧急抢险需要„„我区部分区域停电,不便之处,敬请谅解。”随即,花都电视台滚动播出停电通知。大约半小时后,半个花都城的路灯大片大片地熄灭,交通信号灯失灵,霓虹瞬间消失„„花都陷入了黑暗。事前,可能没人能想象,熄灭这万家灯火竟是为了救一个在高50米的高压铁塔顶端欲轻生的外来打工姝;常人也更无法想象实现这次大停电有多么艰难!为了救这个女子,必须切断花都区3条“大动脉”中的两条,花都区一半以上的电力供应将停止。为实现停电,供电部门的区调、地调和省调通力合作,甚至周边的区域电网也必须为此调整运行方式,韶关、英德和佛山的调度中心亦紧急加入合作。不难想象,对广州这样一个经济发达、人口密集的城市而言,大面积停电意味着什么。尤其是在花都区的国际航空港白云机场,也有可能受到波及。然而,在事件处理的过程中,各级单位从上到下一致同意停电救人,没有争论,民众也理解支持。“外地人来打工,也是花都的一分子,哪怕是过客,也是一样的”,“毕竟人命关天,哪有见死不救的道理?更何况我们是一级政府”。花都区纪委书记钟国雄事后表示。
对于被营救的这个女子,这座城市也许不会再有机会了解更多的信息,甚至都无法确切地搞清楚,她是否精神正常。但明确无误的事实是——她是一条生命。根据以上材料,自选一个角度构思作文。
要求:自主确定题目,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字数不少于800;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指导】
审明题型。本题是材料作文题,立意要立足于材料的意义。因此之故,题中亦有“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的限制。
审明题旨。对于材料作文而言,材料的意义即是题旨。因此,务必要把材料的意义吃准、吃透。综观整个材料,其主要意义在于:“她”是一个打工妹、外来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毕竟人命关天,哪有见死不救的道理?更何况我们是一级政府”。
在审读材料的时候,要抓住题中的关键句:“但明确无误的事实是——她是一条生命。”
审清要求。“自主确定题目,确定立意,确定文体(诗歌除外);不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字数不少于800;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准确立意:1.尊重生命 2.生命高于一切 3.生命是最宝贵的 4.一切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 5.以人为本
十六、阅读下面划横线的句子,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位科学家结合自己所学专业和人生总结出这样的话:“做功不同,人生将会给出不同高度的抛物线。”
要求:咀嚼这句话,选择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要脱离所给话语的含义作文,不得抄袭。【审题指导】
从所给名言我们可以概括为“做功不同,决定人生抛物线高度的迥异。”核心词语为“做功”和“高度”,在立意时,只要搞清了二者的关系,就很容易得出恰当的立意。
1.“做功”可以理解为“付出”“耕耘”等,“高度”可以理解为“收获”“精神境界”等。顺着这种思路,就可以理解为“付出越多,收获越大”。可以拟制出《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耕耘生命》《播种•丰收》等题目。
2.相同的功,如果选择做功的角度不同,高度也会不一样。这就会派生出我们在做一件事时首先要选择一个正确的方法。倘若方法不对,付出越多,收获越小,付出和收获将不成正比,甚或产生南辕北辙的后果。可以拟制出《耕耘一定就有收获吗?》《人生不止一个变量》《方向是个问题》等题目。
3.做多少的功,怎样做功,完全由自己决定,把“做功”理解为“选择正确人生价值”等,我们每个人必须学会为自己的人生做主,收获灿烂的人生。可以拟制出《为自己的人生掌舵》《给人生找一个合理的高度》《创造人生的美感》等题目。
十七、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有这样一个传说,说的是有那么一种鸟,它一生只唱一次,那歌声比世上一切生灵的歌声都更加优美动听。从离开巢窝的那一刻起,它就在寻找着荆棘树,直到如愿以偿,才歇息下来。然后,把自己的身体扎进最长最尖的荆棘上,便在那荒蛮的枝条之间放开了歌喉。在奄奄一息的时刻,他超脱了自身的痛苦,而那歌声竟然使云雀和夜莺都黯然失色。这是一曲无比美好的歌,曲终而命竭。然而,整个世界都在静静的谛听着,上帝也在苍穹中微笑。因为最美好的东西只能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它的歌唱是以生命为代价的歌唱,是世间最奇美的绝唱。要求:全面理解材料构思作文。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审题立意】
作文材料的主旨是赞美荆棘鸟以顽强的精神唱出最美的生命之歌。从鸟的传说方面可这样立意:
1.超脱出自身的痛苦,生命之花才美丽 2.有顽强的意志,才敢挑战生活中的荆棘 3.生命需要勇敢和顽强。
从材料中的议论部分可这样立意: 4.最美好的东西需要用最深痛的巨创来换取 5.以生命作为代价,开出美丽的生命之花
十八、阅读下列材料然后按要求作文
果戈里在自己的作品发表之前,有先请别人提意见的习惯。有一次,他写好一个剧本,把当时最有名的诗人茹科夫基请来。一吃完午饭,他就开始朗读自己的新作。年迈的茹科夫期基有睡午觉的习惯,听着听着,不觉打起盹来了。过一会儿,诗人睁开眼睛时,果戈里对他说:“你看,我希望听到你的意见,而你的瞌睡就是最好的批评。”说着,就把剧本投入了火中。
要求:根据这则材料,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不少于800字。【审题立意】 可供选择的角度:
1.严格要求出精品 2.虚心是完善的重要条件(上两个是本质意义); 3.要敢于”推倒重来”(这是从A、B项生发出来,从另一角度赞扬果戈里)4.对自己创造的成果应取审慎态度
5.何必付之一炬(这两个是逆向思维,在未弄清作品的要害之前,仓促焚毁不一定就是严肃的态度。)
十九、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陈小姐带着在BB车中熟睡的1岁大的孩子乘公交车,司机让陈小姐将BB车折叠放好,否则就要购买1元的行李货品票。陈小姐表示,如果把车折叠起来会把孩子弄醒,而车上没有空座位,把孩子抱在手中乘车又很危险。她认为司机的要求不合理,坚决不交这1元钱,而司机拒不开车。为了这1元钱,陈小姐与司机“对峙”数小时,期间陈小姐多次报警,警察两度出警,车上数十人被迫转车。最后,在警察苦口婆心的劝导后,陈小姐搭乘警车回家。
此事引起了社会各方面的反响,议论不一。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的含义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作文选取一则发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新闻材料来引发学生的思考,引导学生写思想、写社会、写人生。
为了是否应该交纳这1元的行李费,乘客与公交车司机对峙数小时,期间乘客多次报警,警察两度出警、车上几十位乘客被迫转车。面对这一则新闻材料,我们应该怎样确立写作的观点呢?
一般说来材料作文的审题角度不是唯一的,如果出现多个人物,每一个人物都可作为一个角度来审视,在审视时抓住他的行为与思想之间的关系。
第一,从乘客的角度。她认为公交公司的规定不合理,她有实际困难得不到及时的帮助而使她作出“对峙”,报警等一系列让人匪夷所思的举动,她这样做对不对呢?我们应该怎么看,从肯定她的角度可以这样立意:坚持原则,维护个人的利益。从批评她的角度则可以这样立意:不能因为一己私利而罔顾他人的利益。第二,从司机的角度,他执行公司的规定本身没有错,但没有从实际出发灵活处理而造成这场原本可以避免的混乱,因而可以这样立意: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发生冲突时,应以社会效益为先。应该有社会责任感,人与人之间应该发扬友爱互助的精神。
第三,从双方的关系来立意。如果交战双方都能本着互谅互让的态度来解决事端,这样的事或许就不会发生了。因此可以这样立意:人与人之间要有谦让的精神,要学会忍让,学会让步,学会礼让,学会体谅他人,为他人着想等等。能选取上面的其中一个方面的立意来写都可以认为是切合题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