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刑事侦查论文
** 学 院
论刑事科学技术在刑事侦察中的作用及地位
论文
论文作者:许愿
年级: 学号: 专业: 完成日期:
摘要:现代刑事科学技术是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原理及方法在同刑事犯罪斗争中揭露、证实和预防犯罪的一切技术手段和方法的总称,是一门涉及多学科的综合性应用科学。刑事科学技术在刑事案件的侦破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新形势下走科技强警之路的必要力量。它在犯罪侦查中发挥着更新传统观念,争取办案实效,改进侦破方法,提高人员素质等作用。
关键词:现代刑事科学技术应用科学地位作用
目录
一,二,引言….........................................................................................................4 刑事科学技术的内容……………………………………………………………………………5
(一)现场痕迹侦查………………………………………………………………………………….5
(二)文件检验………………………………………………………………………………………….5
(三)刑事化验………………………………………………………………………………………....6
(四)刑事摄影…………………………………………………………………………………………..6 三,四,五,六,刑事科学技术在刑侦中的地位……………………………………………………………..7 刑事科学技术在刑事侦查中的作用…………………………………………………..….8 结语…………………………………………………………………………………………………..…….8 参考文献………………………………………………………………………………………………….8 一,引言
引言
当今世界科技飞速发展,信息传播更加便捷,现代科技知识的普及、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办案程序的日趋严谨,大量侦探文艺作品的广泛传播和对外交往的增多,在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全面发展的同时也给犯罪分子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正是由于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刑事犯罪活动也变得智能化、技术化、信息化、现代化。作案技术不断升级,作案手段也变化多端,犯罪分子极力对现场进行伪装和破坏,这样就造成犯罪直接证据越来越少,现场勘查中能够提取的直接证据也越来越少。面对新的斗争形势和任务,要求刑事侦察工作必须研究新方法,制定新措施,采取新办法。二,刑事科学技术的内容
刑事案件涉及的问题十分广泛,每一个问题的科学解决都离不开科学技术的参与。刑事侦查中运用的科学技术几乎包括了所有与侦查有关的各种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的成就与方法,并根据侦查的特点不断的吸收、改造和创新,有事还独立研制针对性更强的侦查器材。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物证技术的不断开拓自身的新领域,其触角正遍及各个领域。
(一)痕迹侦查技术
(1)发现、识别和提取痕迹物证的科学技术
物证之所以需要专门的发现技术是因为有些物证是无色的,人眼无法看出;有些物证的颜色年长日久已经消退,由于犯罪掩盖的破坏已经无法辨认等。犯罪现场各种各样的痕迹,需要侦查人员一一辨别的非常困难的。我们可以借助科学技术来发现、识别现场犯罪痕迹。物证提取需要遵守物证提取的规律,而且要用各种各样的科学技术。(2)痕迹发生原因的侦查的科学技术 痕迹有一定的形成机理,形成机理对于查明犯罪活动的情况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痕迹形成机理,是对留下物证的人或物以及有关现象的种类归属做的科学的判断。对痕迹形成机理的研究,需要借助科学技术。(3)记录现场痕迹的科学技术
现场痕迹物证需要科学的记录技术,在案件现场勘察的过程中发现的痕迹物证,才具有法律效率,因此要用科学的方法记录下来,这样才能为科学鉴定的结果提供依据。(4)痕迹物证的鉴定科学技术
若要使痕迹物证成为案件侦破的依据,则鉴定技术必不可少。鉴定物证主要是确定痕迹物证与犯罪案件中人与痕迹物证的关系。如指纹检验、声纹检验等。
(5)监控犯罪嫌疑人与秘密取证的科学技术
有时,由于案情的需要,侦查人员可以采取秘密监控取证的手段来为案件提供证据。故应用各种科学的仪器来监控犯罪嫌疑人。(6)各种科学技术的共同结合
在案件的侦破过程中肯定不只文中提到的这几个技术,刑侦人员要运用各种科学技术来侦破案件。
(二)文件检验
对于现场痕迹勘察中发现的痕迹物证,需要用科学的方法来检验。
(1)手印的鉴定基础
手印:是指手掌面皮肤花纹,包括手指、手掌面的乳突线花纹、屈肌皱纹、伤疤、及脱皮等。其中,手掌面乳突线花纹反映性最好。花纹分为内部、外围、根基系统。内部系统是指中心部分的花纹,它是由弓形线、箕形线、环形线、螺旋线、曲形或混合型的乳突线组成;外围系统是指从上面和侧面包围着内部系统的乳突线花纹,由很多弓形线组合起来;根基系统分布在内部系统下方,从下方面支托整个指纹,由指尖屈肌并行和弧度较小的弓形线组成。(2)按现场遗留的手印反映的状态将手印分类
①立体手印:指手的接触使客体表面发生变形,以明显凹凸、立 体的形象反映手掌面的凹凸花纹的结构和痕迹。
②平面手印:手的接触未能使客体发生形变,只是引起表面附着物的增减变化,从而形成以附着物质的变化形象反应手掌面的的花纹接触部位形态结构的印象。当手接触客体,手上的附着物脱落附着于承受客体表面形成的手印为加层手印;当手接触客体,将客体表面的附着物沾起而形成的手印为减层手印。
(3)手印的鉴定:是通过对现场手印与犯罪嫌疑人手印样本手印的观察、对比、判断分析,做出现场手印是否为犯罪嫌疑人所留的结论。主要解决犯罪嫌疑人身份认定的问题。(4)手印的显现方法
①粉末显现手印 ②502胶显现手印 ③茚三酮显现手印 ④硝酸银显现手印 ⑤血手印的显现
(5)文书鉴定:运用文件检验学的原理和技术,对文书的笔记、印章、印书、文书的制作及工具、文书形成时间等问题进行鉴定。
(6)弹道检验:运用痕迹检验的一般原理和技术方法,以及枪械、枪弹、内外弹道等科学知识,通过研究枪支发射后在弹头、蛋壳和被射物体上的各种痕迹、物屑形成、变化规律以及对之进行分析,鉴定用来确定发射枪种、枪支,判明案情性质、情节。以上为文件检验的少数例证。
(三)刑事化验 刑事化验的方法 ①形态分析
直接观察、间接观察、图像对比等 ②物理检验
物理量的测定、可见光检验、不可见光的检验、荧光检验等 ③化学检验
溶解实验、颜色反应、沉淀反应、结晶反应、燃烧反应、电解反应等 ④仪器分析
色谱法、分子光谱法、原子光谱法、声谱分析
(四)刑事摄影
依据法定程序,运用摄影技术真实、形象地记录与违法犯罪活动有关的客体,为侦查破案和刑事技术鉴定提供图像信息的专门手段(1)现场拍摄的种类
方位拍摄:以犯罪现场及其周围环境为对象,以反映犯罪发生的地点、四邻、道路交通环境为内容的摄影 概貌摄影:以犯罪活动场所的全貌为对象,以反映现场的内部状况,犯罪活动过程,侵害对象和结果,尸体和有关痕迹、物品空间关系为内容的摄影
重点部位的摄影:以能够证明犯罪事实的部位、地段为对象,一反映现场的尸体、凶器、被破坏的门窗及其他被侵害的物体,以及犯罪过程中的痕迹、遗留物等的原始状况和位置为内容的摄影
细目摄影:以在现场勘查中发现的,具有证据作用的尸体、痕迹、物品、文件为对象,以反映其原貌、位置、大小、形状、颜色、附着物及其他特征为内容的摄影。(2)现场拍摄的方法 ①单向拍摄法 ②相向拍摄法 ③多向拍摄法 ④回转分段拍摄法 ⑤直线拍摄法 ⑥比例拍摄法
(3)刑事拍摄作用
形象逼真地记录犯罪现场,提供诉讼证据,又为进一步分析研究案情提供依据;可以及时固定并以图像方式提取易于变动、损坏和难以分辨的损伤和其他物证,为研究和检验此类证据提供有利条件;可以发现某些物质的光学属性的差异;拍摄的尸体脏污或者人犯照片,手机和储存的犯罪资料可成为查证尸体身源、寻访物主、辨认逃犯、插队脏污的依据;可以为犯罪信息系统及时提供图像资料。
三,刑事科学技术在刑侦中的地位
(1)刑事科学技术能为侦查主题提供制敌手段与对策
刑事侦查是一项由刑事侦查主题控制和调整的多工种,多层次、多途径、多功能、多点多线的、为达到预期目的的综合系统工程。在整个工程中,刑事科学技术的运用能解决侦查中的众多实际问题,一些专业性相当强的问题,尤其依赖刑事科学技术方能迎刃而解,如果没有现代科技成果的广泛应用,侦查中的很多问题是难以解决的,甚至不可能解决的。科学手段作为侦查人员感官和智能的延伸,它能帮助侦查人员探究在通常状况下无法感知、难以察觉的因素、现象和行为。刑事侦查中许多大案件的侦破,都得意于充分利用刑事科学技术进而揭露和证实犯罪。
(2)刑事科学技术对于刑事侦查的发展的强大动力
纵观古今中外刑事侦查轨迹,不难发现刑事科学技术在其中起了推动作用。在漫长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由于科学技术的不发达,刑侦的发展也很缓慢,侦查活动中可以利用的科学技术不多,侦查破案所依赖的科技含量极低,而是依赖“神誓”、“神判”,刑讯逼供等原始野蛮的方式进行侦查办案,致使侦查领域滋生了大量的冤假错案。在近代,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并被应用于刑侦中。20世纪以来,世界各国普遍的把科学技术和侦查结合起来,大大推动和促进了侦查水平和刑事科学技术的提高。四,刑事科学技术在刑事侦查工作的作用
刑事科学技术的产生是必然的,犯罪和刑事侦查工作发展的需要,而且,它在侦破、审理刑事犯罪案件的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①为认定案件性质提供依据
正确认定案件性质是决定是否立案,开通侦查活动的前提。许多性质不明的事件,都是靠刑事科学技术检验和鉴定得以澄清或确定为刑事案件的。②为判断犯罪条件提供依据
分析判断犯罪人所具有的犯罪条件,是有的放矢开展侦查活动的重要环节。刑事科学技术可以为我们判断作案人的犯罪条件提供重要情况。
五,结语
参考文献
【1】赵永琛.国际刑法和国际刑事司法协助[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4 【2】马进宝.国际罪犯与国际刑事司法协助[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 【3】赵永琛.涉外刑事司法解析[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01 【4】张旭.国际刑法----现状与展望[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作者签名:
第二篇:刑事侦查工作论文
刑事侦查工作论文:分析制约刑警战斗力的不利因素以及解决办法
背景:
关键词:刑警 刑侦体制 刑警战斗力 公安机关 刑警保障 中国论文 职称论文
随着我国加入WTO,社会治安形势更趋复杂,公安机关体制改革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新阶段。作为公安机关打击犯罪的前沿阵地,刑事侦查部门更是加快了改革步伐。但应当看到,在影响刑警战斗力的相关因素中,体制、保障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尚未引起足够重视。从刑侦基层调查情况来看,上述问题不容乐观。在分析问题的同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提高刑警战斗力必须重视的重要方面。
一、从刑侦体制本身来看,存在许多制约刑警战斗力发挥的问题
1、基层刑警晋职、晋级难没有完全解决,论资排辈问题仍然存在,使刑警工作缺乏吸引力 刑警是战斗在第一线的警种,他们必须面对面与罪犯打交道,通过艰苦的工作去揭露犯罪、证实犯罪,因而其工作既辛苦又紧张。我国加入WTO后,社会治安形势更加不容乐观。刑事犯罪越来越呈现出跨国化和国际性特点,犯罪数量大幅度攀升,危害程度加深;带有黑社会性质的犯罪集团和国外境外的黑社会犯罪集团相互勾结,打击难度日趋加大;劫机、投毒、绑架、暗杀等带有恐怖色彩的犯罪严重危害广大社会公众的安全。一方面,客观形势对刑事警察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破案难度大增;另一方面,刑侦工作也存在着刑警晋职难,选拔人才渠道不够畅通等问题。
实践证明,要保证刑警具有战斗力,刑警晋职、晋级难这一瓶颈问题必须切实加以解决。尽管刑警出生入死,辛辛苦苦,默默奉献,风险性大,牺牲性强,但在晋级晋职方面与其他警种相比仍然机会不多。如,某地刑警大队24名刑警,警龄皆10年以上,除正、副大队长和教导员外,仅有主任科员1名,副主任科员2名,其余都只是科员。这种状况有碍于刑警对自我价值的认定,难免挫伤其工作积极性,造成士气低落。另外,在用人机制上,尚未完全打破论资排辈陈规,让优秀刑侦人才脱颖而出的渠道不畅通,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刑警的工作潜能的发挥。
因此,在加强刑侦体制改革的同时,多给刑警一点晋升的机会,革除弊端,打破“顺次而上,依级而进”的陈规,对于提高刑警战斗力大有裨益。2002年江苏省公安厅实施“111工程”,在全省刑侦部门选拔10名刑侦专家、100名刑侦行家、1000名破案能手。此举一出,在基层刑侦部门引起强烈的积极反响。这种让优秀刑侦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极大地激发了基层刑警的工作积极性,在刑侦体制改革进程中,在基层刑警工作价值认证体系方面,迈出了极具现实意义的一步。
2、办案经费不足使基层刑侦部门正常工作运转艰难
经费问题一直是制约基层刑侦部门正常工作运转的大问题,在经济欠发达地区问题更加严重。由于经费开支不能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导致刑侦部门在开展工作时捉襟见肘,办案经费、通讯车辆维修费、油料费、日常工作开支、干警福利等在收支方面严重失衡。不少地方刑侦部门不得不在繁忙的工作中抽时间去搞罚没款,以维持正常开支,越是基层部门这方面问题越突出。
江苏苏北某地刑警队由于经费不足,不仅无法按期完成追逃计划,还出现了乘车换船去追坐飞机的逃犯的局面,极大地妨碍了追逃任务的按期完成。
截止2000年,江苏省扬州市全市公安经费缺口近3000万元,其中公安民警应报未报的出差费、医疗费达407万元,不同程度地妨碍了刑警战斗力的实现。
2001年6月,重庆酉阳县公安局刑警二中队3位民警在破案过程中,因经费制约,无法按期完成破案任务,只能以个人名义贷款3000元弥补破案经费不足。此事在重庆市公安机关和社会各界产生了强烈反响。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使刑警特别能战斗,在办案经费上建立保障制度是必须认真解决的问题。
3、基础设施简陋,装备条件差,极大制约了刑警战斗力的发挥
从基层调查情况来看,不少基层刑侦部门基础设施简陋,装备条件差,难以适应实战需要。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计算机设备陈旧,更新换代慢,跟不上形势发展。(2)车辆少,车况差,燃油及维修费用不能保证正常供应,无法维持日常工作正常运转。(3)办公用房不到位,给日常工作带来极大麻烦。按照公安部要求,区县刑警大队技术用房应达到120平方米,但事实是绝大多数地方都实现不了。责任区刑警中队大部分仍在和派出所合用办公用房甚至外线电话,没有条件独立办公。(4)技术装备落后,不能适应变化的治安形势。老少边穷地区问题更加严重。有的连最基本的勘查现场器材都不能及时配备。(5)警械配备不全,非杀伤性武器(催泪弹、高压水枪)的配备处于空白状态,防弹背心不能保证人手一件;杀伤性武器的配备不能到位,从管理到使用都存在一系列问题,在与犯罪分子进行交锋过程中,赤手空拳上阵的时候多,既带来了极大的风险性,也难以有效发挥辅助实战功能。
4、教育训练处于空白状态,技能技巧训练难以有效落实
从基层刑侦部门反馈信息来看,刑警的常规化教育训练尚未提上议事日程。参加刑侦工作十年以上的刑警,除了参加晋衔培训、相应的法律法规素质培训外,基本上都没有参加过刑侦业务培训和查缉技能技巧的培训活动。过场式的学习活动,达不到真正培训提高的目的。
刑警知识结构老化、查缉技巧低下成为普遍问题,由此带来执法水平低、伤亡率上升等问题。资料显示,2001年牺牲的民警有458人,因暴力袭警牺牲的有68人,执行查缉、追捕时牺牲的有38人。
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1)领导同志不够重视,观念跟不上形势发展,不少领导同志认为凭老经验、老办法足以应对公安工作,没有必要搞什么教育训练。(2)由于刑侦工作紧张辛苦,大部分人都在超负荷工作,无暇顾及教育训练。(3)办案经费普遍不足,在场地、设施、师资方面都存在问题,没有能力进行教育训练。
因此,更新观念,创造条件,加强刑警的教育训练成为当务之急。北京市公安局宣武分局在经费十分紧张的情况下,2001年专门拨款35万元用于支持民警体育达标训练,并将体能测试列入民警基本素质考核内容,不失为明智之举。
二、从保障机制来看,存在许多影响刑警个体战斗力的相关因素
1、生活待遇问题
(1)住房问题
各警种由于所处科室不同,生活待遇差异也大。分配在省级或市级公安机关的警察时间不长即可获得住房并交付微少的房款。而同龄分到基层的刑警则相形见绌,即使有了分房的机会,也要全局上下论资排辈,各科均衡。刑警虽然辛苦紧张,风险性大,但因为种种原因,很难通过分房渠道解决住房问题。某地刑警大队20名刑警,已成家的有15名。其中,民警贷款买房的7人,占人员总数的47%;与岳父岳母合住的4人,占人员总数的27%;由爱人单位提供房源的2人,占人员总数的13%;住单位集体宿舍的1人,占人员总数的6%;通过分局分房的仅1人,占人员总数的6%。由于房源混杂,居住分散,一旦有大要案需要召集警力时,除少数值班人员外,其余大部分因交通、车辆等各方面原因,难以做到招之即来,极大地妨碍了破案时机的把握和战斗力的发挥。应建立刑警楼,让刑警住地相对集中,使其既有安身之地,又能及时奔赴一线,同时为刑警家庭的互帮互助提供便利,真正解决刑警生活困难。要实现这一点,光靠公安一家不行,需要社会各界共同努力。
(2)工资以及福利待遇问题
从基层情况来看,发达地区刑警工资能够按时足月发放,而经济落后地区刑警工资则难以为继。江苏作为发达省份,仍存在着苏北有些地区民警工资不能足额发放问题,西北、西南地区
这种情况就更加严重。宁夏某贫困县80%民警在农村,工资时常拿不全,警衔工资拖了近十年才发。由于工资无保障,直接影响刑警身体健康,积劳成疾者越来越多。该地区约有80%的民警患有肝病、胃病、高血压、动脉硬化等疾病,刑警更首当其冲。由于地区差异,刑警的福利待遇也存在很大差别。对老少边贫地区来说,工资尚且不能按时发放,福利待遇更成了一种奢望。按照刑警职业性质,发放刑警津贴应该成为必然,但由于种种原因,不少地区津贴成了平均主义大锅饭。与此同时,同一地区派出所与治安部门明贴暗补的福利远高于刑侦部门已是人所共知的事实。
2、医疗保健问题
刑警工作的艰苦性要求他们必须具备强健的体魄,但常年的超负荷工作使大批刑警体质严重下降,患有各种疾病者越来越多。1999年福州市台江公安分局刑警大队在体检中,发现83%的民警患有肝病、胃病、心血管病等各种带有职业特点的疾病,并且在40岁左右处于高发态势。原福州市刑警郑祥金,长期劳累,积劳成疾,在加班工作时突发脑溢血死亡。
公安系统医疗保健制度改革目前正在深入进行。对于医疗费用的报销,刑警由最初的全额报销,改为不同警龄、不同年龄、不同职务、分层次、按比例报销,并划定定点医院。对于不同疾病,使用药品种类上也进行限制。种种附加的限制,决定了刑警不能随时随地根据身体状况看病,并要自己负担部分医疗费用。不少刑警小病拖成了大病。贫困地区拖欠民警医疗费问题一直十分严重。1999年,福州市辖四县937位民警中,有328人治病后公家无钱报销,累计医药费发票达到100多万元,其中有187人因病无钱治疗而使病情恶化。在这些生病人员中,刑警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使刑警这支队伍拉出去、打得响,就必须从医疗保健方面给刑警提供足够的保障。一些地方已经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纷纷采取措施进行改革。如,上海市公安局树立科学养警的观念,采取措施,努力减轻民警医疗负担,保证每年对民警进行一次健康体检,建立民警健康档案,由专人将民警的健康检查状况录入电脑,同时掌握病情;实行强制休假制度,完成休假的发放奖金,不休假者取消评选先进资格。面对将来的治安形势,科学养警,从优待警是大势所趋。
3、人身保险问题
根据公安部门统计,建国以来,有9000多名民警因公牺牲,10多万民警因公负伤。刑警作为打击犯罪的尖兵,历来是风险性最大、伤亡率最高的一个群体。江苏省南京市有一位刑警,从事刑侦工作十几年来,抓获过1万多名犯罪嫌疑人,搜出数千件凶器。
刑警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其随时有为事业献身的可能。因此,对于一直在承担生命风险的广大刑警来说,必须从机制上给他们一定的保障,应该建立刑警人身保险机制,切实有效保障刑警的生命健康权。江苏省公安厅正在筹备建立“江苏省公安民警抚恤互助协会“,进一步扩大抚恤范围,提高抚恤标准,使抚恤补助的对象由目前因公牺牲民警家庭扩大到因公伤残的在职民警。随着基金规模的扩大,逐步扩大到民警正常死亡的抚恤和特困家庭补助,刑警正在成为最早受惠的群体之一。各地公安机关还陆续建立了民警因公负伤紧急救治网络,形成了畅通的绿色通道,为因公负伤的民警及家属提供紧急救治,受到了广大民警的拥护和好评。
4、家庭后顾之忧
刑警常年无暇顾家,家庭负担普遍较重,刑警既不能分担家庭责任,又无暇顾及子女教育,家庭与事业的矛盾难以妥善处理,天长日久,难免滋生矛盾。工作和家庭的矛盾,不仅影响了刑警的工作质量,也严重影响到刑警家庭关系的稳固性,有些家庭因不能及时沟通交流导致夫妻关系恶化引起家庭解体。
因公捐躯的警察群体中,其家庭更因经济困难、结构残缺而使赡养父母、子女教育问题无法解决而陷入困境。据杭州市公安局进行的问卷调查,95%的刑警感到愧对妻子儿女。福州市公安局在问卷调查中得知,82.6%的民警感到精神压力较大,50.8%的民警表达了对父母、妻子
儿女的愧疚之情。有位老刑警说,当了一辈子刑警,干了两辈子的活,苦了三代人。
随着商品大潮的冲击,刑警事业与家庭的矛盾冲突将更加激烈。如果不能及时加以疏导,势必削弱刑警工作的内功和后劲,严重影响刑警战斗力的发挥。应当注意的是,仅靠刑警个人力量解决家庭困难显然有一定难度,必须借助一定社会力量才能从根本上予以解决。江苏省公安机关为了解决刑警的家庭困难,要求各地公安机关建立民警家政服务中心,切实帮助民警家庭排难解忧。江苏某县级市本着先重点、后一般、分层次的原则,专门召开劳动、邮电、乡镇企业等7个单位的联席会议,现场办公决定解决刑警家庭困难,使广大刑警深受鼓舞。
新形势下要增强刑警工作的内功和后劲,光强调敬业精神是远远不够的。只有使刑警家庭走出困境,振奋精神,才有助于提高刑警战斗力。
5、休息休假制度难以有效落实
从基层刑侦部门反馈信息来看,刑警休息休假制度很难得以落实,双休日、节假日形同虚设。据对某刑警大队调查发现,该大队民警在双休日年人均加班达1536小时,在法定节假日年人均加班达300多小时。也就是说,刑警在国家规定的法定休息日期间,连1/3的休息时间都无法保障。至于公休假在该基层刑侦部门已成为一个陌生的概念,该队刑警从未有过公休假。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1)基层部门领导对民警自身权益重视不够,观念落后,仍采用计划经济时代管理方式,动用行政手段擅自取消刑警休息休假制度。(2)基层刑侦部门破案任务繁重,警力严重不足,只能动员刑警加班加点,打疲劳战。(3)因专项行动和突击性工作冲击临时取消休息、休假,但事后又无暇补休。(4)基层警察执法素质差,工作效率低,在规定时间内应该完成的工作没有按期完成,只能向节假日要效率。
在当今呼吁从优待警的大背景下,要求刑警无偿加班加点之风不可长。目前江苏、上海、大连等市公安局都出台了鼓励民警休息休假制度,规定凡民警未完成休假的单位,将被视为班子目标管理不达标予以整改。可以说,这给那些不重视刑警休息休假权利、不懂得科学养警用警的部门敲了警钟。
6、心理危机问题
随着治安形势的不断变化,违法犯罪分子作案手段越来越狡猾。一些作案现场可以做到无指纹、无足迹、无嗅源,给侦查破案带来极大困难,一些疑难案件久侦不破,成了无头案件。社会公众过高的期望值和疑难案件难以侦破造成的巨大落差,使刑警面临着沉重的心理压力;繁重的工作任务造成刑警身体素质普遍不容乐观,40岁不到大多疾病缠身,45岁以后刑警身体素质呈逐年下降态势;家庭后顾之忧的难以解决使刑警的家庭矛盾愈演愈烈。久而久之,这些问题在广大刑警心理上积淀起一系列不良情绪,严重影响了刑警的身心健康。
面对着不断深入的刑侦体制改革,刑警任职资格考试、竞聘上岗、末位淘汰等激励机制,在给广大刑警带来工作动力的同时,精神压力也越来越大。
刑警处于身心交瘁,内外交困的情况下,心理问题成为影响刑警战斗力的重要因素。由于缺乏畅通的减压渠道,给刑警工作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如,在刑侦实践中存在的刑讯逼供、激情杀人问题;由于家庭与事业的矛盾冲突难以调和,导致家庭关系恶化甚至破裂的情况时有发生。
因此,在社会救助尚未达到一定程度的情况下,建立刑侦心理咨询机构势在必行理咨询机构可以有效疏导刑警在工作、前途、情感方面所存在的心理压力,调节刑警的工作情绪,使他们在心平气和的状态下开展工作,不至于将心理上积淀的不良情绪带入工作中造成不应有的后果。同时也能帮助他们妥善处理家庭工作中的各种的矛盾,有利于增强刑警工作的内功和后劲。
事实上,国外警界早就采用了将心理医生引入警察机构的做法。上海、天津等城市已经开始实行刑警心理健康工程。2000年,深圳成立了首家警察心理服务中心,为常年工作在第一线的民警进行心理减压。2002年4月,北京刑侦总队实施“首都刑警心理健康工程”,为常年奋战在刑侦一线的刑警提供心理服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入世后,我国违法犯罪斗争形势更加严峻。刑警在打击犯罪斗争中超负荷工作的情况将进 无忧论文网 一步加剧。在我国刑警警力严重不足、装备待遇相对滞后、后顾之忧日益突出、犯罪形势不断恶化的情况下,公安机关决策部门应当将用兵与养兵有机结合起来,树立科学养警的观念,注重刑警的切身利益,从优待警,切实解决刑侦体制和保障机制方面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刑警战斗力的提高。这对于推动刑侦体制改革,顺应新形势下的刑侦实战需求,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摘 要:刑警战斗力的实现由诸多因素促成,目前公安机关从刑侦体制本身到刑警保障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着刑事侦查工作论文发表许多制约刑警战斗力的不利因素。探讨上述问题的现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对于提高刑警战斗力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刑警;刑侦体制;刑警战斗力
第三篇:刑事侦查知识点
《刑事侦查》治安专业知识点
1、刑事侦查工作的概念,刑事侦查工作是公安机关依据法律和国家赋予的权力,运用各种侦查措施、手段和刑事科学技术,发现、控制、揭露、证实刑事犯罪的一项专门工作。
2、刑事侦查的构成,刑事侦查人员、刑事犯罪案件、刑事侦查对策、刑事犯罪信息、侦查技术装备。
3、刑事侦查的任务,侦查破案,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防控犯罪,制止减少刑事犯罪发生。
4、刑事侦查的方针,依靠群众—刑侦工作的基础;抓住战机—侦查破案的关键;积极侦查—侦查的基本要求;及时破案—侦查的最终目的。
5、刑事侦查的原则,党委领导;群专结合;依法办案;快速反应;侦查协作;保守秘密。
6、刑事侦查措施的概念,刑事侦查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侦查部门在同刑事犯罪斗争中,依据法律、法规所采用的具体方法,是侦查活动达到侦查目的必须借助的专门工具。
7、侦查措施的分类,分为常规措施、紧急措施、重大措施、秘密措施、强制措施、防范措施。
8、常规措施,包括现场勘查、摸底排队、调查询问、侦查实验、公开搜查、公开辨认、侦查讯问、专案侦查。
9、紧急措施,包括通缉通报、追击堵截、控制销赃、解救人质、警犬追踪搜索。
10、重大措施,并案侦查、专项斗争、破案战役、办案协作。
11、秘密措施,内线侦查、秘密辨认、秘密逮捕、外线侦查、技侦手段。
12、强制措施,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逮捕。
13、防范措施,阵地控制、电子监控、刑嫌调控、联防堵卡、技术预防。
14、调查询问的作用,查明案情,获取线索,搜集证据,核实口供。
15、调查询问的地位,是一项最基本的侦查措施,是运用量最大的侦查措施;是群众路线的具体体现;是侦查员必备的基本功。
16、调查询问的定义,调查询问是指侦查人员运用公开和秘密的方式,对事主、被害人、知情人进行询问,了解案件有关情况、发现犯罪线索、获取证人证言,以证实犯罪的一项基本侦查措施。
17、现场访问与案件侦查过程中的调查询问的差别,(1)现场访问是初步了解情况,发现线索的过程。第一,现场访问是在现场勘查阶段进行的一项调查询问工作;第二,现场访问的地域范围较为固定,一般在现场周围地域进行;第三,现场访问时间性较强,要求侦查人员必须尽快获得对采取紧急侦查措施有利的线索;第四,现场访问的形式只采取公开调查的形式进行。(2)调查询问是有重点、有针对性的深入调查。
18、“七何”要素,何时、何地、何人、何事、何因、何物、何果。
19、调查询问的方式,包括公开调查询问和秘密调查询问。20、公开调查询问,包括走访、开座谈会和约谈。
21、秘密调查询问,包括化装查访和委托代询。
22、调查询问的步骤,(1)询问前的准备包括了解询问对象、确定询问顺序、确定询问地点、确定应该邀请参加询问的人员。(2)询问的实施包括表明身份,说明来意;稳定情绪,转化思想;告知法律,明确义务;广泛提问,自由陈述;重
点提问,具体回答。(3)制作笔录并录音。(4)甄别询问材料。
23、调查询问笔录的格式,由首部、正文和尾部三部分组成。
24、制作询问笔录的要求,必须有两名以上侦查员在场(包括记录员)必须避免在同一时间段内,同一名侦查人员在同一案件的不同询问笔录上同时出现;记录被询问人的姓名要与本人身份证上使用的姓名及在询问笔录上签字使用的姓名相同。在访问对象核对无误后在每页下方签名(盖章)并捺印,并在笔录末页注明“以上笔录我看过(或者向我宣读过),和我说的相符。”在其下方签名(或加盖名章)并捺印。访问对象拒绝签名的侦查员应当在笔录上注明。
25、摸底排队的概念,摸底排队是侦查人员对已发生的刑事案件在案情分析的基础上,依靠基层组织和广大群众,在确定的范围内对可疑人、事、物逐个进行核查,发现侦查线索、犯罪嫌疑人和排除与案件无关人员嫌疑的一项侦查措施。
26、摸底排队的条件,有因果关系、因素条件、知情条件、作案时间、作案空间、作案工具、体貌特征、特殊技能、痕迹物品、赃物条件、反常表现等。
27、缩小摸排范围的具体方法,有交叉指向法、空间构形法、信息查找法、环绕现场法、脱离群体法、视频追踪法。
28、确定犯罪嫌疑人的条件,犯罪时空、犯罪因素和证据条件。
29、通缉的概念,通缉,是指公安机关为了缉捕在逃的犯罪嫌疑人,以通缉令的形式,通告各有关地区的公安机关及其它有关部门、广大群众予以协助的一项紧急侦查措施。
30、通缉的条件,犯罪行为到达某种严重程度,依法应当逮捕的犯罪嫌疑人;犯罪嫌疑人的身份已经基本查清;犯罪嫌疑人在逃,包括已有证据证明其实施了犯罪的犯罪嫌疑人和已经判刑或在押的罪犯。
31、通缉的对象,应当逮捕,但尚未逮捕的犯罪嫌疑人;已被判决,在看守所或在押解或服刑期间逃跑的罪犯;拘捕之后逃跑的犯罪嫌疑人。
32、通缉令发布的权限,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有权在自己管辖的地区范围内发布通缉令;向管辖地区以外发布通缉令的,应将通缉令原稿和详细案件材料、清晰的照片或附件样品报送上级公安机关发布;如果要向国外、境外发布通缉令,逐级上报到公安部,由公安部通过国际刑警组织发布。
33、通报的概念,通报,是侦查机关将发生案件和侦查过程中发现的有关情况,通告有关地区的公安机关,以便开展侦查协作的一项紧急侦查措施。
34、通报的范围,协查重大犯罪嫌疑人;协查犯罪嫌疑人身份;查明无名尸体的身源;查控赃物通报;案情通报;犯罪情报信息通报(预警)。
35、控制销赃的概念,控制销赃是指侦查部门在侦破有赃物的案件过程中,对有关线路、行业和场所进行严密监视,以便控制、查获赃物,从而发现犯罪人和破案线索的一项侦查措施。
36、犯罪嫌疑人处置赃物的主要手段,销售变卖、挥霍使用、隐藏寄存、无偿赠送、销毁破坏等。
37、犯罪嫌疑人的销赃规律,包括甲地作案,乙地销赃;化整为零,分散出售;改头换面,伪装转手;各负其责,盗销合一;卖废为名,销赃为实;选择地点,定点销赃;物色买主,移地交货;典当为名,进行销赃;以物顶钱,赌场转手;廉价转手,窝主销赃。
38、刑事辨认的概念,刑事辨认是指在侦查过程中,由侦查人员组织有关人员对与犯罪有关的人身、物品、尸体、场所等进行识别和认证的一项侦查措施。
39、辨认的依据,是被辨认客体在辨认人头脑中形成的反映形象。
40、刑事辨认的条件,辨认客体具有一定的可感特征;辨认人确以感知该客体的特征;辨认人具有正常的记忆能力;辨认环境适于辨认人再认。
41、辨认规则,先问后认、混杂辨认、分别辨认、事先隔离和禁止诱导。
42、辨认结果作为证据使用的条件,符合法定表现形态、按照辨认规则进行、与其他证据相印证。
43、侦查实验的概念,侦查实验是在现场勘查或侦查过程中,侦查人员为了证实某种情况在某种条件下能否发生或怎样发生,而按原来条件进行重复实验的一项侦查措施。
44、侦查实验的原则,(1)严格依照法定程序进行实验的原则,具体是侦查实验必须在侦查人员主持下进行;侦查实验必须在用其他方法都不能达到检验、核实证据,查明案情的目的时才能进行;侦查实验必须经过法定的审批手续;侦查实验进行时必须要有见证人在场;侦查实验中严禁一切足以造成危险、侮辱人格和有伤风化的行为;参与侦查实验的人员在规定的时间内应对侦查实验的过程和结果保守秘密。(2)实验条件力求与原始条件相同或接近的原则。(3)同一实验反复多次进行的原则。
45、公开搜查的概念,公开搜查是指公安机关的刑事侦查部门,依据有关法律的规定,为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人,由侦查员对被告人、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犯罪嫌疑人或犯罪证据的人身、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地方进行公开搜索、检查的侦查措施。
46、公开搜查的范围,犯罪嫌疑人、可能隐藏罪犯的地点、可能隐藏犯罪证据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地方。
47、公开搜查的时机,现场勘查中获知犯罪嫌疑人或赃物、作案工具等下落时,扭送的现行犯罪嫌疑人或负案在逃犯罪嫌疑人到达时,追缉堵截中抓获犯罪嫌疑人时,侦查过程中发现证据或犯罪嫌疑人时,犯罪嫌疑人供述藏匿赃款赃物、作案工具等罪证所在地点时,拘留、逮捕犯罪嫌疑人时。
48、搜查对象,住宅搜查、人身搜查、露天场所搜查、车辆搜查。
49、住宅搜查具体方法,看、翻、量、掂、敲、探、挖、验。50、《扣押物品、文件清单》,一式三份,持有人、公安机关保管人员、诉讼卷。
51、不便提取物品的《扣押物品、文件清单》,一式两份,诉讼卷、原物持有人。
52、并案侦查的概念,并案侦查是将同一个或同一伙犯罪行为人所作的若干起刑事案件合并起来,实行统一组织、指挥和行动的一项侦查措施。
53、并案侦查的条件,不同案件现场中的痕迹物证相同或有直接联系(特殊条件);不同案件中犯罪行为人的个人特征相同;不同案件中犯罪行为人的作案手段和行为动作习惯相同;不同案件中作案人选择的作案时间、地点及侵害对象相似。
54、并案侦查是重要的侦查措施之一,它在侦破系列性案件、打击流窜犯罪和集团犯罪中起着重要作用。
55、立案的概念,立案,是指侦查部门对于受理的案件,经过初查,认为有犯罪事实存在,应当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属于自己管辖时,依照法定程序,决定立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的一项侦查活动。
55、立案的条件,必须同时具备有犯罪事实发生、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属于自己管辖三个条件。
56、事件性质一般有如下三种情况:一是故意犯罪案件。二是过失犯罪案件。三是非犯罪事件。
57、对符合立案条件的,办案部门应当制作《呈请立案报告书》,连同《接受刑
事案件登记表》等受案材料,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58、对不予立案的,办案部门应当制作《呈请不予立案报告书》,连同《接受刑事案件登记表》等受案材料,报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
59、将《不予立案通知书》在七日内送达控告人。对报案、举报、扭送人,及时告知不予立案的决定。
60、对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的案件,应当在接受案件之日起三日内,将《不予立案通知书》送达移送案件的行政执法机关,退回相应案卷材料。61、现场分析,又称临场讨论,是指侦查人员在对各种现场材料进行汇集基础上,通过分析研究,对相关的问题作出推断,为深入开展侦查奠定基础的一项活动。62、现场分析的任务,分析判断事件性质和案件的有关情况、检查现场访问和现场勘验的情况、决定现场勘验后对现场的处理方案。
63、现场分析的程序,依次为陈报材料、鉴别材料、展开讨论、作出决议,既首先侦查人员和技术人员进行汇报、其次鉴别材料真伪、然后分析判断案情、最后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
64、现场分析重点研究的问题,(1)侵害目标和损失;(2)作案地点、场所;(3)开始作案的时间和作案所需要的时间;(4)作案人出入现场的位置、侵入方式和行走路线;(5)作案人数;(6)作案方式、手段和特点;(7)作案工具;(8)作案人在现场的活动过程;(9)作案人的个人特征和作案条件;(10)有无伪装或者其他反常现象;(11)作案动机和目的;(12)案件性质;(13)是否系列犯罪;(14)侦查方向和范围;(15)是否需要进一步勘验、检查现场;(16)处理现场的意见;(17)其他需要分析解决的问题。
65、犯罪空间包括预备犯罪、实施犯罪和犯罪后续活动的地点。
66、侦查途径:就是侦查工作从哪里入手,用什么方法去发现犯罪嫌疑人,进而又用什么方法去获取证据,揭露和证实犯罪所经由的工作步骤。
可供选择的侦查途径:(1)从紧急措施入手选择侦查途径;(2)从因果关系入手选择侦查途径;(3)从人身形象入手选择侦查途径;(4)从痕迹物证入手选择侦查途径;(5)从赃物特征入手选择侦查途径;(6)从作案手法入手选择侦查途径;(7)从活动规律入手选择侦查途径;(8)从控制外伤入手选择侦查途径;(9)从并案侦查入手选择侦查途径;(10)从相关的手机信息的分析入手选择侦查途径;(11)从高危人群地域分布规律入手选择侦查途径。
67、侦查计划,是在刑事案件侦查工作一般规律指导下,针对案件实际情况,在分析、判断案情的基础上,对整个侦查破案工作所做的全盘规划和具体部署。
侦查计划的基本内容:1.立案的依据。2.对案情的分析、判断结果和侦查方向和范围的确定。3.侦查的具体任务、基本措施和侦查力量的组织与分工。4.对于在侦查进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的预测及其对策。5.需要有关部门配合的各个环节及衔接方法。6.必须遵守的法律规定和有关注意事项。7.对于预谋犯罪案件,还应提出制止控制现行破坏和防止造成损失的措施。68、时空条件是作案人在实施犯罪行为过程中必须具备的基本要素。在侦查实践中,只有当某人具备了作案时空条件时,再进一步考查其是否可以被列为犯罪嫌疑对象才有实际意义。69、围绕重点嫌疑对象进行深入侦查的过程,就是收集能够证实其犯罪事实或排除犯罪嫌疑的各种证据的过程。70、通过对重点嫌疑对象的住所或者与其有关的其他场所采取侦查措施,发现他所藏匿、保存的可疑物品,并且迅即将该物品或其形象资料交事主、被害人进行
辨认,以识别、判明该物品是否确系作案人所使用的作案工具或者确系是被他攫取的公私财物。
71、破案的概念,破案是指侦查部门对已经立案侦查的案件,通过采取相应的侦查措施手段,在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存在并且确系犯罪嫌疑人所为的基础上,依法揭露案件,抓获犯罪嫌疑人或者主要犯罪嫌疑人的一项侦查活动。
72、破案的标准,包括犯罪事实已有证据证明、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犯罪嫌疑人或者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经归案,三者必须同时具备。73、侦查终结的条件,包括有犯罪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犯罪性质和罪名认定准确,法律手续完备。
74、补充侦查的案件主要有两种情形: 一是提请批准逮捕的案件,检察机关认为案件证据不足或犯罪事实不清,而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
二是公安机关侦查终结后,移送检察机关起诉,而检察机关认为犯罪事实不清,证据欠确实充分或者遗漏罪行或同案犯罪嫌疑人,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的。75、杀人案件的概念:杀人案件,是指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犯罪案件。故意杀人是一种严重侵犯公民生命权利的犯罪行为。
76、杀人案件的构成要件:
1、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生命权;
2、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行为;
3、犯罪主体是已满14周岁、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他人死亡的危害后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就是侦查工作中的犯意,即犯罪动机和目的。77、杀人案件的分类:根据杀人的动机目的可分为报复杀人案件、图财杀人案件、强奸杀人案件、情感杀人案件、遗弃杀人案件、迷信杀人案件、殴斗杀人案件和其他杀人案件。
78、报复杀人案件:也称仇杀,指犯罪嫌疑人以报私仇、泄私愤为动机而实施的杀人行为。侦查实践中,由于引发作案人内心不满的对象不同,报复杀人案件具体表现为私仇报复杀人和报复社会杀人。
79、图财杀人案件:也称财杀,是指犯罪嫌疑人为非法占有公、私财物而实施的杀人行为。侦查实践中,图财杀人案件主要表现为抢劫杀人、盗窃杀人和谋财害命。
80、情感杀人案件:也称情杀,是指犯罪嫌疑人因感情纠葛引发矛盾而实施的杀人行为。侦查实践中常见的有奸情杀人、婚恋矛盾杀人、性变态杀人等。
81、根据杀人的手段来分:
1、机械性损伤致死;
2、机械性窒息致死;
3、电击致死;
4、毒害致死;
5、放火烧死;
6、其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那些狡诈鬼满之徒,既欲致人死地,又想逃避罪责,使用特殊手段杀人。
82、根据尸体状态和身源状况来分:
1、知名杀人案件;
2、无名尸体案件;
3、无尸杀人案件,侦查实践中称为立线侦查案件。
83、杀人案件的特点: 1因果明显,关系密切; 2预谋策划,周密准备; 3现场明显,物证较多; 4手段残忍,方式多样; 5有意伪装,逃避打击。
84、杀人案件现场勘查应解决的问题:
1、鉴别人命事件的性质。自杀与他杀最主要的区别是自杀者都有一定的自杀动机,而且在生前有所表现,经过调查可以查到自杀原因。
2、确定现场是否为杀人现场。尸体所在地可能是杀人现场,也可能是作案人抛尸、移尸的现场。
3、判断现场有无伪装行为。
85、盗窃案件的概念;盗窃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
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犯罪案件。盗窃案件分为一般案件、重大案件和特别重大案件。86、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如下: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1000元至3000元以上的,为“数额较大”;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0000元至10,0000元以上的,为“数额巨大”;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30,0000元至50,0000元以上的,为“数额特别巨大”。
87、犯罪客体;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公私财物。这里的“公私财物”一般是指动产而言,但不动产上的附着物,如土地上的农作物,山上的树木,建筑物上的门窗等,也可以成为盗窃案件的侵犯对象。另外,能源,如电力、煤气也可以成为盗窃案件的对象。
88、犯罪的客观方面;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行为。89、入户盗窃。“入户盗窃”的“户”是指家庭及其成员与外界相对隔离的生活场所,包括封闭的家庭院落、为家庭生活租用的房屋、牧民的帐篷以及渔民作为家庭生活场所的渔船等。集生活、经营于一体的处所,在经营时间内一般不是为“户”。
90、犯罪主体;犯罪主体是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91、犯罪的主观方面;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这里的“故意”内容是指行为人依据一般的认识能力和社会常识,推知该物 为他人所有或占有即可,至于财物的所有人或占有人是谁,并不要求行为人有明确、具体的认识。
这里的“非法占有”不仅包括自己占有,也包括为第三人或集体占有,还包括毁弃等情况。行为人对非法窃取并占为己有的财物,随后又将其毁弃、赠与他人或者又被他人非法占有的,不影响盗窃案件的成立。
92、盗窃案件的分类。根据盗窃选择的作案地点可以分为入室盗窃案件和室外盗窃案件。
根据盗窃选择的作案方式可以分为偷盗案件、扒窃案件、拎包案件和利用计算机及其互联网技术盗窃案件等。
根据盗窃的目标可以分为住宅盗窃案件、盗窃金柜案件、盗窃枪弹案件、盗窃车辆案件、盗窃文物案件、盗窃牲畜案件等。
根据犯罪人与被盗单位的关系可以分为内盗、外盗、内外勾结和监守自盗等案件。
根据犯罪人的情况可以分为惯犯盗窃、偶犯盗窃、本地犯盗窃和流窜犯盗窃等案件。
93、盗窃案件的特点:
1、发案量大,多不易被及时发现;
2、发案之前,多有预谋踩点过程;
3、作案现场,多遗留有痕迹物品;
4、财物缺失,有赃款赃物可查控;
5、手段多样,惯犯有习惯性特征;
6、盗窃案件,犯罪成员极为复杂。94、盗窃事件的初查,就是通过现场勘查分析判断盗窃事件的性质,同时收集有关的证据,经过审查,决定是否立案侦查。95、盗窃事件初查要解决的问题:
1、查明犯罪嫌疑人进入和逃离现场的出口;
2、查明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段、方法;
3、确定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时间;
4、确定犯罪嫌疑人的作案目标;
5、查明被盗财物情况;
6、判断犯罪嫌疑人作案过程;
7、发现、提取犯罪嫌疑人遗留现场的痕迹和物品;
8、初步判断犯罪嫌疑人的基本
特征;
9、分析判断盗窃事件的性质。
96、内盗特征:①盗窃目标准确;②盗窃时机恰当;③盗窃手法简单;④盗窃现场不乱;⑤现场大多伪装。
97、外盗特征:①盗窃前多踩点;②进出线路明显;③盗窃目标不准;④盗窃时机不当;⑤手法有习惯性;⑥现场也有伪装。
98、内外勾结——内部人提供目标、钥匙或各种信息,由外部人实施。特征是具有双重性。例如,侵入线路、撬破痕迹、目标、时机表明内盗物证,在中心现场又有外部人的痕迹等。
99、监守自盗——属于内盗一种。更值守护人员自己盗窃,谎报被他人所盗的案件。有典型的内盗特征,但常有伪装、故意转移视线向外盗转移,注意发现。100、通过各种侦查途径寻找盗窃案件的犯罪嫌疑人:
1、快速反应,追缉堵截;
2、判断去向,控制销赃;
3、调查物证,以物找人;
4、深入群众,摸底排队;
5、秘密巡查,守候伏击;
6、信息导侦,网上侦查;
7、审讯突破,深挖余罪。
第四篇:2014——刑事侦查学-复习资料
刑事侦查学的对象
刑事侦查学是一门研究侦查犯罪的措施、手段和方法的专门科学。它的研究对象是由刑事技术手段、侦查措施 和侦查方法三个方面的基本内容构成的。
刑事技术手段 , 是指为了发现、提取、固定、检验物证和防范控制犯罪而采取的各种科学技术方法的总称。主要包括刑事、痕迹检验、枪弹检验、文书检验、笔迹鉴定、指纹鉴定、物证化验、外貌识别和人像鉴定,以及指纹档案管理和犯罪防范技术,等等。
侦查措施,是指侦查机关对犯罪案件实施侦查所采取的各种策略方法。主要包括:现场勘查、侦查实验、询问、搜查、扣押物证、通缉、通报、讯问等项措,以及实施各项侦查措施应当采取的策略方法。
侦查方法,是指各项侦查措施和技术手段在侦查破案中的综合运用。三括侦查破案的一般方法和侦破各类案件的具体方法。
侦查是指侦查机关为了收集证据,揭露和证实犯罪,查获犯罪分子,依法进 行专门调查和实施强制性措施的活动。
犯罪活动的规律和特点
一、犯罪活动的基本规律 犯罪与政治、经济文化
犯罪与时间(时代、季节、特定时间)犯罪与地点 犯罪与年龄 犯罪与性别 犯罪与侦查打击
二、犯罪活动的基本特点 犯罪活动的隐蔽性 1.犯罪时空的隐蔽性 2.犯罪手段的狡猾性
3.犯罪人犯罪前后身份的合法性 犯罪活动的客观反映性 1犯罪行为是犯罪意识的反映 2犯罪痕迹是犯罪行为的反映
3证人证言、被害人陈述是犯罪行为的形象反映和思维再现 犯罪活动的复杂性
a犯罪成员的复杂性(年龄、职业、犯罪经历);b犯罪动机和目的的多样性; c犯罪方式的多样性;d犯罪结果的多样性;
刑事案件的要素
一、犯罪时间
指犯罪分子预谋犯罪到事实犯罪的一个较长的时间段,包括犯罪预备时间,实施犯罪时间,销赃毁证和逃避打击的时间等。
在侦查时间中指实施犯罪的时间
意义:1.有利于排查犯罪嫌疑对象;2.有利于刻画犯罪分子;3.有利于采取紧急措施。
犯罪时间差——指犯罪人犯罪行为的实施与他人(主要指被害人、案件发现人、侦查人员)的活动时间上存在的一种相互交叉重叠的现象,这种相互交叉重叠就是时间顺序的先后,犯罪分子实施犯罪多 2 是利用周围无人,事主离去等有利时机,犯罪后又往往采取破坏,转移,伪装,掩盖等方法尽量使犯罪行为隐蔽而不被发现和揭露。
1.犯罪行为的实施与事主或者其他人在现场上的活动时间存在着时间差。2.犯罪行为的发生和案件的发现之间存在时间差 3.发现案件与侦查活动的开展存在时间差 犯罪分子常用的掩盖犯罪的手法 1.长途奔袭 2.幕后操纵 3.冒名顶替
4.利用物品,推迟犯罪时间 5.出示假证。
二、犯罪空间
犯罪空间,亦称犯罪地点,指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场所。犯罪空间具有三维性。犯罪空间是审查犯罪嫌疑人的主要证据之一。犯罪空间是判断案情的重要依据
犯罪空间是推断犯罪分子基本情况的依据
三、犯罪主体
根据刑事侦查的不同情形,在有事到人的侦查中,犯罪主体是侦查工作所要查找的对象,在由人到事的案件侦查中,犯罪主体则主要是侦查工作所主要审查的对象。基本形态:犯罪集团、犯罪团伙、单个犯罪人
四、犯罪对象
指犯罪分子对之施加某种影响的具体的人或物。刑事侦查中,犯罪对象最主要的两种形态是被害人和赃物。
被害人通过的情况以及被害人的社会关系,经济收入,活动情况都是侦查的重要线索。
赃物可以反映出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动机、目的、反映犯罪人的需求和兴趣,又可以通过其数量,结果运赃方式和犯罪时间等,推断出事实犯罪 犯罪分子人数。
五、犯罪行为 1.犯罪原因
2.犯罪的手段方式(预备行为,工具,对犯罪对象的侵害,犯罪后续行为)3.犯罪结果——认识刑事案件的起点和基础
刑事技术鉴定
刑事技术鉴定,是指司法机关指派或聘请鉴定人就案件中涉及的某些专门题进行的科学检验、鉴别活动。
刑事技术鉴定常常按其所能解决的问题 , 分为以下几大类 : 第一类:同一鉴定。以解决被鉴定同一客体是否同一为目的的鉴定。同一认定的理论依据是:物质的本质特征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特定性
第二类:种属鉴定。以解决与案件有关的物质、物品种类属性为目的一类鉴定。
第三类 : 因果鉴定。以解决造成某种事实结果和引起某种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的一类鉴定。痕迹勘验
形象痕迹是一个客体在另一个客体上形成的反映形象。鉴于两个客体在形成形象痕迹时的作用不同,故把前者称为造型体,后者称为承受体。
形象痕迹的分类
(一)按承受体是否变形划分,按承受体是否变形,可以分为平面痕迹和立体痕迹。(二)按两客体接触面是否平行滑动划分,分为静态痕迹和动态痕迹
(三)、按痕迹的色调与承受客体有无反差,分为易见痕迹和不易见痕迹)
(四)、按承受体变化的范围,分为内部痕迹和外围痕迹
刑事技术鉴定的步骤:
指派或聘请鉴定人;被指派或者聘请的鉴定人必须有鉴定资格刑事技术鉴定程序;鉴定的受理;鉴定的实施
手印
手印是指手接触承受体表面时留下的手纹印痕。
指印是指,手指末节接触承受体表面时留下的指纹印痕
人手触物留痕的物质基础是:手掌表面的汗液和皮脂(介质)通过接触,转移到被触摸的物体上。手指和掌面皮肤是由表皮和真皮两部分组成的。在真皮临近表皮的界面上 生长着无数排列整齐的乳头。乳头内分布着毛细血管、神经末梢和一个个汗腺导管。由于真皮乳头层的形成,皮肤表面就呈现与之相应的凸凹结构。由许多乳头突起排成的线条称乳头突起纹线,简称乳突线。许多乳突线的组合,就构成 了乳突线花纹。
纹线系统——相同单一纹线的集合
依据不同纹线系统的位置的不同,分为内部花纹系统、外围先花纹系统和根基现花纹系统。指纹三角——由于三种纹线系统流向不同,必然在一定位置汇合并构成的“三角形状”。
手指和掌面乳突线有弓形、箕形、环形、螺形、曲形和棒形六种形状。中心纹系统居于花纹的中心部位,又称内部花纹,有的由弓形线组成,有的由箕形线、螺形线或曲形线组成。外围线系统从上部和左右两侧包绕着内部花纹,箕形线组成。根基线系统分布在内部花纹的基底部位,由弧度较小的波浪线或者直行线组成。
乳突花纹的分类:指纹统一分类标准:三类九种
指纹分类的依据: 三角的数量、纹线系统的完备程度、花纹中心的纹线形态及流向等方面 方法与步骤:
首先区分纹型与纹形
纹型——按指纹三角的数量和指纹中心花纹的基本形态而划分的纹形——以构成指纹花纹中心的单一纹线形态而命名的
基本类型有三种,即弓型纹、箕型纹和斗型纹。弓型纹没有内部花系统,全部由弓形线和下部横直线或小波浪形纹线构成。弓型纹按纹线隆起程度分为弧形纹和帐形纹两种。箕型纹是内部花纹有一根以上箕形线。箕型纹是常见的一类指纹。箕型纹有三种纹线系统。纹线系统在一侧汇合构成一个三角。据箕口的方向有正箕和反箕之别。斗型纹有三个纹线系统,两个指纹三角,中心纹线系统花纹较复杂。
手指、掌面乳突线花纹具有四个方面特性:(一)各种乳突花纹类型和乳突线的细节特征,构成了指、掌纹的特定性 , 不仅人各不同 , 而且指指相异;(二)指、掌纹形成于胎儿阶段 , 一经形成乳突线的个别特征,纹线具有性;(三)由于手指第一指节上的乳突线 小眼 小桥有规律地组成不同的花纹所以指纹具有可分类识别;(四)由于乳突线上有汗孔分泌汗液附在皮肤表面,触摸物体极易留下手印,故其还有易反映性。
现场手印的发现和提取
全面寻找和发现犯罪人遗留在现场上的手印首先要根据案件和现场具体情况向被害人或事主了解现场上各项物体发案前的存在状态以及发案出入现场和接触物体,然后分析犯罪人在作案过程中可能触摸或物体,从而确定犯罪人可能留有手印的重点部位和重点物体。
发现手印的重点是: 犯罪人出入现场的路径;犯罪目的物所在的处;遗留在现场上的作案工具和有关遗留物;现场上被变动的物品及常用的生活用寝迹(如脚印、破坏工具痕迹等)相关联的部位;尸体、赃物及其包装物 以及犯罪分子藏身或隐蔽的地点等
现场手印分析判断 现场手印中找出犯罪人的手印,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判断(一)有手印的物体与犯罪的关系。(二)研究手印遗留的情况与犯罪的关系。
脚印勘验
脚印是指人站立和行走过程中遗留的赤脚印、袜印和鞋印。
人行走每个运动周期包括运脚和迈步两个动作。运脚又包括起脚、落脚和碾脚(支撑)三个阶段。脚印的种类:
按照造型客体分类,可分为赤脚印、鞋印和袜脚印。
按照承受客体表面起的变化,可分为主体脚印和平面脚印。按遗留脚印的数量,有单个脚印和成趟脚印
步法--指人行走运动的规律和行走的习惯,步法蕴涵于足迹之中。
步法特征--单个脚印或在成趟脚印中,能反映脚触地时形成的动作习惯痕迹和双脚搭配关系痕迹的特点。
身体结构决定行走姿势,行走姿势决定步法特征;反过来步法特征也就反映了人的身体结构及步行动作习惯。
步法特征包括步幅特征和步态特征。指反映人行走时左右脚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痕迹特征。具体表现在步幅的长度、宽度和角度三个方面
步态--即人行走的姿态
步态特征--人行走时,在脚印中,所反映出的步行姿势和各种动作习惯特点。
青年人,身体机能较强,反映出的步法特征积极,脚印反映的趾蹬痕、磕痕和抬痕较明显,步长一般为脚长3倍以上,步角较小,步宽较窄。
随年龄增长,以上积极的步法特征逐渐被消极步态特征代替而反映出挑痕、耠痕擦痕明显,蹬痕和抬痕不明显,步长一般为3倍以下,步角为中外展以上,步宽较宽。
影响步法的变化因素
1、心态
2、伪装:改变步法、换穿鞋、倒穿鞋、退步走(动作不协调、力量不大、速度慢、不能持久)
3、负重
4、地面条件
5、鞋底质料
脚印的发现、确定和提取 发现:重点部位
(1)出入口(2)中心处所(3)现场上被罪犯踩踏攀沿的物体、伺机作案而藏身的地方(4)来去路线(5)抛弃尸体、隐藏脏物的地方、罪犯遗留其他痕迹和物的周围
工具痕迹
工具痕迹是指运用工具破坏(或侵害)某种物体时所留下的反映该工具外面结构的反映形象。
一、工具痕迹的形成
工具痕迹的形成是作用力、工具和被破坏客体三个基本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1、作用力是一种外力方式。在工具痕迹的形成过程中,即为人体肌肉收缩、伸张所产生的力,通过工具转移于被破坏客体。
2、被破坏客体(承受体)是工具痕迹的载体。
3、工具(造型体)实施泛指人们为达到某种目的而使用的物质和手段。在刑事案件中,实施犯罪的工具范围广,种类繁多。根据工具使用时的作用方式,一般可以分为打击工具、撬压工具、擦划工具、剪切工具和切割工具等。
二、工具痕迹的分类 按造型客体和接触方式,可分为动态工具痕迹和静态工具痕迹。大体属于动态工具痕迹的有擦划、剪切、切割、割削等痕迹;大体属于静态工具痕迹的有打击、撬压痕迹。
按工具痕迹的形态,可分为凹陷痕迹、线形痕迹、断裂痕迹和空洞痕迹。
按照工具作用方式,可分为打击痕迹、撬压痕迹、擦划痕迹、剪切痕迹、切割痕迹及割削痕迹等六类痕迹。
文书检验
文书检验是指在诉讼活动过程中,对于案件有关的文书进行勘验、分析、识别、鉴定,以及对于文书情报资料的搜集、储存、查对等各项活动的总称。有的称文件检验或文书鉴定,习惯上简称文检。
一、文书检验的对象: 文书笔迹检验;
伪造变造证件、证书、单据检验;
伪造变造货币、证券、票证、商标检验; 伪造变造印章印文检验; 不易见文字检验; 损坏文书检验;
文书书写工具及制作工具检验; 书写形成时间检验; 书写物质材料检验; 文书人像照片鉴定; 文书语言识别及声纹鉴定
二、文书检验的任务
勘验涉及文书的案件现场,科学、客观、全面、及时提取和固定案内文书物证与书证。分析文书书写人的特点。认定文书书写人。
确定文书真伪,判明文书伪造变造方法。查明文书损坏的原因,恢复文书的原貌。显现不易见文字,判读文书内容。鉴定文书物质材料的种类、成分。
确定文书制作工具的种类,比较制作工具的异同。判明文书形成时间。
总结、研究伪造变造文书的手法极其规律特点,制定预防伪造变造文书的措施。
通过检验认定文书书写人和制作人,查明文书的形成时间和制作方法,确定文书物质材料和制作工具的种类等。
笔迹
一、笔迹与笔迹检验
(一)笔迹是手写文字符号的表现形式,是书写动作的反映。
笔迹的外在形式:(只)表现手写文字及其相关数字、符号。
笔迹的内在本质:表现书写动作
(二)笔迹的特点
1.运笔动作符合书写规范。
2.必须有书写工具。
3.必须依靠书写运动器官的运动。
4.书写动作为整体性动作。
5.书写动作为经过一定程度学习而形成的技能性动作。
6.笔迹是一种动作习惯痕迹。
笔迹检验是指诉讼过程中对与案件有关的文书进行发现、提取、保全、分析、鉴定以及对文书物证资料进行储存、查对等各项技术活动的总称。
二、笔迹与书写习惯的关系
(一)书写习惯的组成及其表现
书写动作习惯—笔迹特征(狭义);
书面语言习惯--书面语言特征;
文字布局习惯—文字布局习惯。
(二)二者的关系
笔迹反映书写动作。
笔迹特征反映书写习惯。
三、书写习惯的产生过程
识字;练习;提高;巩固;
书写习惯的形成过程就是书写技能的形成过程。
四、笔迹特征分类方法
(一)含义:笔迹中表现手写文字书写人书写习惯的方面。
(二)笔迹特征的具体类型
1.按照时空位置分类
(1)空间特征
平面特征:
单个特征:点—大小、形态;线—长短、粗细、曲直状态(角度与弧度)、方向、线段内各组分之间的比例。
组合(相互间关系)特征:位置、距离、比例关系。立体特征:已有痕迹的深浅(力度);痕迹间反映的整体运笔动作。
(2)时间特征
主要指时间上的先后书写顺序。表现为: 单个笔画线段内书写先后顺序;
笔画间的先后书写顺序;结构间的先后书写顺序;混合顺序。
2.按特征形成方式和作用分
(1)反映书写动作习惯的特征
书写动作一般状况特征(笔迹一般特征);
书写动作局部特征(笔迹细节特征);
(2)反映书面语言思维习惯的特征
词汇特征;语音特征;语法特征。
(3)反映文字位置关系的特征
字间、行及行间、段首、程式语。
四、汉字笔迹特征具体分类方法
(一)笔迹一般特征
1.含义:综合表现书写技能与书写动作习惯一般状况的特征方面。
可以反映书写动作的一般特点。
由于这类特征的几个具体方面的特定程度与稳定程度差别明显,其作用也不一样。
2.具体类型
⑴笔迹熟练程度特征(2)字体与书体特征 ⑶字形特征 ⑷字的大小特征
⑸字的倾斜程度特征
⑹笔迹抑压力特征
(二)笔迹细节特征 1.含义: 是指书写动作局部特点。(具有精细、复杂、隐蔽等特点)是书写习惯特殊性表现的主要方面。是笔迹鉴定认定主要依据的特征方面。
体现:以笔画和结构为单元,其空间位置特点、相互关系特点、时间先后顺序特点、和单个文字整体结构特点。
2.具体类型
⑴单个笔画运笔特征 ⑵笔画间的相互关系特征 ⑶单字结构特征⑷单字基本形态特征 ⑸笔顺特征⑹笔痕特征
五、伪装笔迹的一般特征(识别)
1)字形、笔形怪异。2)运笔方式反常.3)书写速度明显的快或慢于正常的快慢写。4)运笔出现抖动弯曲,笔力平缓,中途停顿,照应失调等不正常的书写征象。5)运笔过程中出现非正常的添、改、描、涂、停现象。
六、笔迹鉴定的一般步骤
1、收集适当的样本
2、分别检验,分别评断检材、和样本是否具备鉴定条件
3、比较检验,对检材和样本的笔迹特征进行比较
4、综合评断,评断检材和样本差异点和符合点的价值
5、做出鉴定意见
印章印文检验
概述
印文——是印章的印面在粘附印泥、印油等介质后或直接在文书等物品上盖压所形成的印迹。检验任务:
鉴别可疑印章印文的真伪;确定不同文书上相同内容的印文是否同一印章盖印所形成;显现和固定、辩读模糊不清的印文内容;确定制成文书的各种字迹和印文改写的先后顺序和印文与印文等想成的先后顺序;判明伪造变造印章印文的方法;认定手工雕刻印章印文的雕刻人;认定制作印章的有关工具
检验印章印文依据的特征
一般特征:制成方式特征。图文内容特征。形态特征。形状大小特征。图文内容的排列形式特征。文字形体特征边框类型及形态特。图文、线条的规范程度特征
细节特征:图文线条细节特征图文、线条布局特征磨损、修补特征、暗记特征、制作工艺特征
印文鉴定的步骤和方法
一、检材印文的条件和要求
• • • 印文的全部或者局部清晰
印文应为原件。
二、收取印章印文样本的要求与方法 印文样本有两种,平时样本和实验样本。
收取实验样本的条件要求及方法:尽可能分析检材印文形成条件进行盖印;按力的轻重不同,分别形成3-5个印文;印文实验样本应清晰
三、检材印文与样本印文等大照片的制作
四、印文的分别检验
按先检材印文,后样本印文的顺序,应用观察、测量等方法分别确定和记录各自的一般特征和细节特征。
在检查已经成为印文时,应尽可能先判明是否有伪造变造的事实和手法
五、比较印文异同的一般方法 表示特征、测量特征、特征几何图形、重叠比较、拼接比较
五、综合评断
• • 影响印文变化的因素:对符合点性质的评断;对差异点性质的判断
印章同一认定的条件
肯定同一的条件:a)检材与样本印文存在足够数量的符合特征,且符合特征总和的价值充分反映了同一枚印章印文的特点;b)检材与样本印文没有本质的差异特征;c)检材与样本印文发生变化的印文特征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否定同一的条件:a)检材与样本印文存在足够数量的差异特征,且差异特征总和的价值充分反映了不同印章印文的特点;b)检材与样本印文没有本质的符合特征;c)检材与样本印文相同或相似印文特征能得到合理的解释。
现场勘查
犯罪现场,是指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地点和遗留有同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 的其他一切场所。任何犯罪活动都离不开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并且必然会使客观环境发生某种变化。此种由犯罪行为引起变化的客观环境,统称为犯罪现场。
犯罪现场是指由犯罪行为所引起的、变化了的客观环境的总称。
犯罪现场的分类
(一)主体现场和关联现场
主体现场和关联现场 , 又称中心现场和外围现场,是按照现场在犯罪事件发 展过程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来划分的。主体现场是犯罪分子实施犯罪行为的主要场所。关联现场,是指主体现场以外,同犯罪行为有联系的其他场所。(二)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
原始现场和变动现场是按照现场的保护状况来划分的。
原始现场,是指现场形成之后到现场勘查之前,没有遭到改变和破坏,仍然保持犯罪分子作案时的原始状态的现场。
变动现场,是指现场形成后,由于人为或自然等原因,而使原始状态发生部号或全部改变的现场。(三)伪装现场与伪造现场
伪装现场与伪造现场,是按照现场的真伪性质来划分的。
伪造现场,是指当事人出于某种目的而谎报发生犯罪行为的现场。、现场勘查 , 是指侦查本员依法对犯罪现场所进行的勘验、检查和调查研究活动。
现场保护
(一)获悉案件发生后,必须迅速赶赴现场,及时采取措施,保护好现场,同可向上级公安机关报告。
(二)划定保护范围,布置警戒,维持秩序。在勘查人员到达之前,不许任何飞进入现场。
(三)遇到气候变化等情况,可能使痕迹物证遭到破坏时,应采取措施妥善良护。
(四)发现犯罪分子尚未逃离现场时,应立即扭送公安机关;发现重大犯罪 嫌疑人时,要布置专人监视;对罪犯或嫌疑人要提高警惕,防止其逃跑、行凶、自杀或毁灭罪证。
(五)如遇到现场上有人命危急的情况,应立即指定专人进入现场进行急救 或送往医院抢救。
(六)对爆炸、纵火现场应当立即组织力量,采取措施扑灭火险,排除险情惰 ,抢救财物。
现场勘验是勘查人员运用科学技术方法对犯罪有关的场所、物品、痕迹、人 身、尸体等所进行的观察、检验、记录和分析研究活动。
现场勘查的任务
(一)查明事件性质
(二)查明犯罪活动的情况
1、犯罪时间,实施侵害行为的时间
2、犯罪地点。犯罪人实施侵害行为的场所及其周围环境中的位置。
3、犯罪人的情况:人数、条件(姓名、性别、年龄、体貌特征、生理特征、语言特征、文化程度、职业习惯、工具)
4、犯罪行为的后果。
5、实施侵害行为的过程
6、现场的反常情况
(三)发现、收集犯罪证据
(四)记录现场有关情况 现场勘验的步骤
(一)视察现场 , 划定勘验范围(二)确定勘验顺序
(三)进入现场观察现场
(四)初步勘验
初步勘验,也叫静的勘验,是指在不变动现场物体原来位置和状态的情况下,所进行的一种勘验。(五)详细勘验
详细勘验,也叫动态勘验,是指在翻转移动物体的情况下,对现场上的有关 部位和物体全面细致地进行勘验。
现场访问
现场访问的程序和规则
现场访问是一项侦查措施,必须严格遵守我国〈刑事诉讼法〉规定的程序和规则。(一)现场访问只能由侦查人员进行。
(二)侦查人员进行现场访问时,必须首先出示侦查机关的证明文件。
(三)现场访问应当个别进行,不准许将几个访问对象集中在一起进行询问 , 以防止相互影响,使陈述失去客观真实性。
(四)访问开始时 , 侦查人员应当向访问对象讲明他有如实作证的义务和责任。(五)访问结束时 , 应当制作访问笔录。现场访问的内容
访问事主、被害人及其家属
1.关于案件发生、发现的详细经过;2.关于财物的损失情况, 如失物的种类、数量、价值、体积、重量、式样、新旧程度 , 以及平时保管使用情况等;3.有关犯罪分子和犯罪嫌疑人的情况如犯罪分子的人数、年龄、身高、体 态、外貌、口音、衣着等具体特征 , 以及所使用的武器、凶器等。
4.有关事主、被害人的情况。如事主、被害人平时的生活、工作和接触的人员情况 , 以及事主、被害人及其家属怀疑谁有可能作案。
访问现场附近知情群众
1.在发案当时或前后,曾经看到或听到一些什么情况,比如是否看到什么可疑人 , 是否听到某种异常声响或喊叫的声音,等等;2.广泛收集群众对案件的舆论和反映;3.有关事主、被害人及其家属的政治态度、思想品质、工作表现、生活作风、经济收支以及平时结交人员等方面的情况;4.有关当地的敌情、社情及其他可疑情况。
现场勘查记录由现场勘查记录、现场绘图、现场照相三部分组成。
1、现场勘查笔录
用文字叙述的方式法把现场情况和现场勘查的过程记载下来。前言部分
接到报案的时间、报案人的姓名、职业和住址;案件发生、发现的时间、地点及经过情况;事主、被害人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住址造成的财物的损失或伤亡等。
现场保护人员和现场保护的情况。
现场勘查人员的姓名、职务到达现场的时间,见证人的姓名、职业和住址。勘查的起止时间、勘验的顺序、当时的气候、光照等等条件 叙述事实部分
现场的具体位置。勘查所见情况;门窗情况、孔洞情况、其它通道情况。现场中心部位的情况。现场所见的反常情况。结尾部分
提取痕迹、物品的名称、数量。拍摄现场照片和绘制现场图的种类和数量。现场勘查人员的签名。现场勘查见证人的签名。2.现场绘图
种类:现场方位图、现场全貌图、现场局部图、现场展开图 3.现场照相
内容:现场方位照相、现场概况照相、现场中心照相、现场细目照相。
侦查措施
询问:侦查人员用口头方式向证人、被害人调查了解案件情况的诉讼活动。讯问:侦查机关为了查明案情,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审问的一种侦查活动。育
搜查:是指为了收集犯罪证据,查获犯罪嫌疑人,侦查人员依法对于犯罪嫌疑人以及可能隐藏罪犯或者罪证的人的身体、物品、住处和其他有关地方进行搜寻、检查的一种侦查行为。
通缉:是指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通令缉拿应当逮捕而在逃的犯罪嫌疑人归案的一种侦查行为。拘留:是指公安机关或人民检察院在刑事案件侦查中,对现行犯或重大嫌疑分子,暂时采取的强制措施
逮捕是一定时间内剥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身自由并解送到一定场所予以羁押的一种强制措施。侦查破案——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已经决定立案的案件进行侦查调查的活动。
立案——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控告、检举好犯罪嫌疑人自首的材料或自己发现的犯罪线索进行审查,依据事实和法律,决定是否作为一个案件交付侦查或审批的
破案——是指在查清主要案件事实,取得确凿证据之后所采取的一系列侦查措施的总称。
破案的条件:犯罪实事已有证据证明;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犯罪嫌疑人或主要犯罪嫌疑人已经归案。
侦查实验——是为确定对查明案情有意义的某一事实或现象是否存在,或者在某种条件下能否发生或怎样发生,而参照案件原有条件将该事实或现象加以重新演示的一种侦查活动。
第五篇:刑事侦查学概述(精选)
刑事侦查学复习应全面浏览课件及教材
刑事侦查学的概念
我国《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1款规定:“侦查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依照法律进行的专门调查工作和(采取的)有关的强制性措施。”这是侦查的法定概念,根据该条规定,理解侦查的概念应当把握这样几个方面:
1、侦查的主体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等行使侦查权的国家有关机关
2、侦查的对象是刑事案件,即根据《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案件
3、侦查的内容包括公安机关所采取的各种调查措施和强制性措施。
并案侦查,指侦查机关 以某地区、或相邻地区发生的两起以上刑事案件认定为同一个或同一犯罪集团所为,而将案件结合侦查的形式
原始现场,是指刑事案件发生以后到实施勘查以前没有受到人为的或重大自然力的改变和破坏的现场
犯罪现场的构成要素:
犯罪现场是指犯罪分子实施犯罪的地点和其他留有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的场所,以及与犯罪有关的各种现象、状况。
犯罪现场的构成要素
1、犯罪行为要素
犯罪行为是犯罪分子为了实现其犯罪意图而采取的行动。
2、时间、空间要素
时间和空间是一切客观事物存在的形式,当然也是犯罪现场存在的形式。
3、物质形态变化要素
被侵犯对象及其物质环境的变化可归纳为被侵犯对象的变化、现场客体物的增减、现场上原有客体物的位置、形状及其组合状态的改变和有关客观现象的发生等。
整体巡视,又称巡视现场,是指侦查人员为了了解现场的内外状态及周围环境,而围绕现场进行观察研究的一项勘验活动
现场分析的内容及具体分析方法
1、分析事件和案件的性质
所谓分析事件性质,就是要判明现场上已经发生的事件是否属于犯罪事件,是否需要刑侦部门立案侦查。由于现场情况比较复杂,分析事件性质一般可以从以下方面进行:
(1)研究访问对象的陈述是否合乎情理。
(2)研究事件现场的本身是否存在矛盾。
(3)研究现场周围群众对事件的反映。
(4)根据实验的结果、鉴定结论等进行分析。
在现场分析中,一旦确定现场上发生的属于应当立案侦查的刑事案件,下一步就应对此其案件的性质进行初步分析判断。分析确定案件性质,通常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是从犯罪分子的行为结果分析,并依据《刑法》分则中有关罪名规定确定案件性质。二是从犯罪分子的动机目的上进行分析,即依据犯罪分子的行为特征确定案件的具体类别。分析中既要考虑分析实际性质时的基本依据,又要着重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1)根据受害单位或受害人的情况进行分析。
(2)根据现场的具体环境分析。
(3)根据事主、受害人及其亲属和有关人员提供的情况进行分析。
(4)根据现场上所反映出的各种迹象进行分析。
分析事件和案件性质时,如果因材料不足或其他原因一时不能作出明确判断的,应当进一步进行复验和调查。对事件性质应尽可能及早查明,而就案件性质而言,如果一时实在无法弄清时,则应通过以后的侦查工作逐步弄清。
2、分析案件形成情况
分析案件形成情况包括分析作案时间、作案地点、作案工具、作案手法及过程等。
(1)分析作案时间
(2)分析作案地点
(3)分析作案工具
(4)分析作案手法
(5)分析作案过程
3、分析作案人情况
分析作案人情况,就是分析犯罪分子的人数、自然条件、社会特征条件及其他必备条件。
(1)分析犯罪人数
(2)犯罪分子的自然条件
(3)犯罪分子的社会特征条件
(4)犯罪分子作案的必备条件
4、分析犯罪心理痕迹
分析犯罪心理痕迹,是指分析犯罪分子在犯罪过程中的心理活动情况。这些心理活动情况包括犯罪动机、犯罪目的、实施某一行为时的心理状态以及其他的特殊心理等。
追缉堵截,是指对逃跑的犯罪嫌疑人,根据其逃跑的方向和路线,组织力量进行跟踪追捕和设卡堵截的侦查措施。包括追缉和堵截两个方面的行动。
追缉堵截的条件:
追缉是指在判明犯罪嫌疑人已经逃跑后,及时组织力量,沿着其可能逃跑的方向和路线循迹追捕的紧急行动。
堵截是指根据犯罪嫌疑人的逃跑方向,及时部署力量,在其可能途经的地点设卡、拦截查缉的紧急行动。在侦查实践中,追缉堵截往往同时结合使用,“外逃者,内追外堵;内窜者,外追内堵”。形成相互配合、前后夹击之势,所以合称为追缉堵截。
追缉堵截的条件
„1‟特征条件:是指犯罪嫌疑人在作案和逃跑过程中所暴露出来的体貌特征和携带物品特征等。这是采取追缉堵截的基本条件。„2‟时间条件:是指犯罪嫌疑人作案后逃跑到侦查机关决定采取措施的时间间隔长短、有无采取紧急措施的时机条件。„3‟方位条件:是指现场所处的地理环境、位置,犯罪嫌疑人逃跑的方向和路线等条件。„4‟交通、人流量条件:是指当时当地的道路交通状况、车流量及人员流动量的情况等要件。„5‟交通工具条件:是指犯罪嫌疑人在作案过程和逃离过程中使用的各种交通工具,从而暴露出来的作案特征等条件。„6‟痕迹条件:是指犯罪嫌疑人在逃窜过程中遗留下的能够反映其逃跑方向路线的各种痕迹、物品等条件。
通缉令,是指公安机关依法通缉罪该逮捕而在逃的或者被拘留、逮捕后脱逃的犯罪嫌疑人以及从监狱中逃跑的罪犯而制作的法律文书。
破案是指侦查部门对所立的刑事案件,经过侦查,在有证据证明犯罪事实存在并且确系特定的犯罪嫌疑人所为的基础上,抓获犯罪嫌疑人或者主要犯罪嫌疑人的一项侦查活动
并案侦查,指侦查机关 以某地区、或相邻地区发生的两起以上刑事案件认定为同一个或同一犯罪集团所为,而将案件结合侦查的形式
刑事侦查的同一认定,是指在侦查破案过程中,侦查人员运用技术手段、逻辑方法等,对同时存在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事物进行比较、检验,以确定它们的本质属性是否一致或本身是否同一的过程
投毒案件,是指故意投放毒物,致人、畜伤亡,或者公私财遭受重大损失的犯罪行为。根据投毒的动机目的和侵害的对象不同,投毒犯罪在刑法中分属于伤人罪,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侵犯财产罪和危害公共安全罪等
杀人案件, 指由公安机关或其他司法机关立案侦查、处理的故意非法剥夺他人生命的犯罪事件
杀人案件的特点:
1)、多有比较周密的预谋准备活动。
2)、一般有明显因果联系可查。
3)、现场多留有尸体和痕迹物证可验
杀人案件的侦破方法
3.盗窃案件侦破方法
盗窃案件是指以秘密窃取的方法,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犯罪事件。根据盗窃案件的基本特点,侦破的基本方法是:
1、详细询问有关人员,认真进行现场勘验
2、针对具体情况迅速采取紧急措施
3、全面分析案情,制定侦查计划
4、综合运用侦查措施,深入开展侦查
5、审查证据,破获盗窃案
强奸案件,是违背妇女意志强行侵犯妇女性自由的案件。
特点:
1、作案时间和地点有较强的选择性。
2、犯罪嫌疑人作案手段有一定的习惯性和连续性。
3、犯罪嫌疑人与被害人有一定时间的周旋接触过程。
4、有一定的痕迹物证可供查证利用。
5、被害人多隐忍不报或报案不及时
4.现场勘查的任务是什么
现场勘查的任务,是查明犯罪现场的情况,发现和收集证据,研究分析案情,判断案件性质,确定侦查方向和范围,为破案提供线索和证据。”(1)、查明事件性质。
事件性质包括刑事案件、意外事故、自杀、病死、责任事故。
(2)查明与犯罪有关情况。
包括:作案的时间、地点、作案人数、手段、过程、动机、犯罪嫌疑人的个人特点和作案条件。(3)收集犯罪证据。
发现提取与犯罪有关的痕迹、物品,收集证人证言等。
(4)记录现场情况。
现场勘查记录包括:现场勘查笔录、现场照相、现场图等
(5)为分析案情,确定侦查范围和方向提供依据。
刑事侦查学作业题1:(答案请用手写版本)
案发时间:2003年11月18日下午4时15分;
案发地点:白云中学教师宿舍6栋403房;
现场所见:白云中学初三(1班)物理老师廖晓菊及其11岁的女儿王虹丹分别被杀死在主人房和客厅,廖晓菊老师穿睡衣被人用菜刀连砍十几刀致机械性窒息死亡,尸体被床单裹住,衣着完好,侧卧于床边地下,周围沾满血迹;王虹丹被人勒死在客靠厅门的一侧,裤子被扒至大腿以下。在客厅和主人房地面上发现运动钉鞋印数枚,客厅靠窗户离地面30厘米、距门框50厘米处有带血的线手套印两枚,茶几上有散落的人民币70元8角,女式提包一个,内有人民币500元。主人房廖晓菊尸体旁有沾满血迹的采刀一把,客厅和主人房分别有明显的搏斗痕迹。尸检可见廖晓菊被砍刀痕数量多深度浅,两死者均未发现有被奸淫迹象。现场其他贵重物品均未见丢失,门窗完好。
初步调查得知:廖老师因病早早卧床休息,其丈夫王林出差在外,事前曾打电话给好友周光、刘雯夫妇前往关照,周、刘两人当日3点半陪同王虹丹外出买药,4点左右与王分手,并嘱咐王有需要帮助时可打电话来。4点15分周接到王的求救电话,电话很快中断。周、刘夫妇随即赶到廖家,发现廖、王两人被害。围观群众范伟杰反映,曾见到一个身高约1、7米的可疑年轻人匆匆离开现场。周、刘夫妇随即报案,接报案的是白云派出所的民警陈欣。4点40分派出所先期赶到现场进行现场保护。
现场勘查情况:5点30分太白分局刑警队到达现场开展勘查工作,提取了血迹、菜刀、带血的线手套印痕、运动钉鞋印痕、散落的人民币70元8角及女式提包;进行了尸体检验;绘制了现场图;摄制了现场照片和录像。
进一步调查得知:
(一)现场发现的菜刀是本案杀人凶器,原是廖家厨房用品。
(二)有人反映廖老师的丈夫王林平时出差在外很少打电话回家,家里出事后神情镇定,回家路上还主动电告廖家亲人,说廖老师出事了。
(三)据称王林事前曾给廖、王两人分别买了各10份的人身保险。
(四)王林夫妇家庭经济条件较好,爱打麻将赌博,朋友较多。
(五)廖有一个初恋情人钟勇,王也知道,发案前,廖的同事张某、谢某反映廖因此事情绪反常。
(六)廖老师平时对学生要求很严,有人反映发案前廖老师的学生黄强曾在案发现场附近打扫卫生。
专案组对本案性质的分析:
(一)谋财。理由是:廖家经济条件好,赌友、麻友多,现场虽未丢失物品,可能是发案后围观群众太多,周、刘夫妇及时赶到,或因盗窃被发现而杀人,案犯未来得及盗窃。
(二)强奸。理由是:王的裤子被扒下,未有奸淫行为亦可能是时间来不及。
(三)情杀或敲诈。理由是:王林的反常表现和廖老师的初恋情人因素。
(四)报复。理由是:廖老师对学生要求严格,不排除师生矛盾激化。
请你分析确定本案性质,并说明理由:
刑事侦查学实训作业题2:(答案请用手写版本)
案情:某年元月 5 日上午 10 点,某市公安局刑警大队接到市内虹口区人民银行分理处的报案:今天上班以后,发现分理处主库内的 10 万元现金被盗,要求刑警大队派人勘查现场。刑警大队的侦查人员于 10 点半赶到现场,经过初步访问和观察获取如下情况:初步访问的情况:日早晨,分理处业务组长李金刚,金库保管员赵车、钱英(女)先后上班,并打扫了室内卫生,擦了桌子,扫了地面,职工陆续上班以后,赵、钱 2 人开金库取款准备营业。金库右面的暗锁顺利打开,当钱英用钥匙开左面的暗锁时,拧了半圈就拧不动了,后经反复拧动才把暗锁打开。当时赵、钱 2 人以为暗锁出了毛病,但也没有检查暗锁,也没有考虑其他方面的问题。金库门打开以后,由钱英从金库往营业室里搬取现金,当搬到第 40 捆现金时,发现钱架上仅剩下 2 捆,少了 10 捆现金,经核查帐目,认定确定丢失现金 10 万元。李金刚立即把发现的情况报告上级和公安机关。
初步观察情况:
金库的门为铁门,铁门中间有两个暗锁一左一右,在右面暗锁的下面有一开关把手,库门和暗锁完好。金库是钢筋水泥结构,库内体积约 3X2X3(M),库内东西各有 1 个四层铁制架,是放现金用的。东架上放着 5 元、2 元、1 元票面的现金,西架上放着两捆 10 元票面的现金。库内顶棚上有一盏电灯。
营业室的内窗,除东西处的 1 号窗有一扇玻璃窗打开外,其余窗户都关闭。每扇窗户的结构是:外层是玻璃窗,里面是纱窗,两层窗户之间有一排铁条(共 8 根),每根铁条的间距为 10 公分,铁条两头均用螺丝钉固定在窗框上,窗户比较陈旧。在 1 号窗和窗外地面至院墙西南处有一趟明显足迹。营业室的门和挂锁完好无损。
储蓄所有围墙,墙高 2 米,南面墙壁上有蹬痕,墙外地面有重叠足迹和不清晰的自行车轮胎印。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本案现场访问应查明哪些问题?
(2)勘验的重点是什么?应按怎样的顺序进行勘验?
(3)本案如何进行实地勘验?
注:将题目打印下来,答案手写。作业请于本周六(29号)晚上八点前,男生交给络伍洪呷,女生交给吴红霞。请各位同学在指定时间之前交给指定的同学。过期不候。这段时间大家都比较忙所以请大家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