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克拉玛依区创业促就业工作草案
克拉玛依区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草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要求,根据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自治区推动创业促就业工作实施意见的通知》精神,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关于推动建立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型县(市)”的要求,为开展我区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就业工作,促进就业再就业工作深入开展,特制定本草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放思想和改革创新为动力,按照鼓励支持、积极引导、完善服务、保障权益的方针,着力弘扬创业精神,培育创业主体,扩宽创业空间,加强创业服务,优化创业环境,完善创业政策,鼓励开展各种类型的创业活动,激发全社会的创业活力,实现创业主体多元化、创业形式多样化、创业服务系统化,使各类创业主体各显其能、各展其才,形成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局面。
二、主要目标
到2015年,完成创业政策体系、创业培训体系、服务保障体系、组织领导体系的建立工作,实施创业教育和培训2万人,建立1个创业服务指导中心,1个创业实训基地,2个创业孵化基地,5个创业见习基地,推介25个创业项目。实现创业带动就业人数比例大幅增加,创造1个平等竞争、结构合理、运作科学、充满活力的创业环境,建立1个创业带动就业的主城区。
三、培育创业主体,扩大创业范围
(一)引导社会服务产业企业创业。鼓励居家养老、社区服务、物业管理和社会服务行业企业在本区内创业。鼓励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社会服务行业的发展,吸纳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
(二)鼓励食品加工业企业创业。依托熟食品加工基地的发展,吸引食品加工产业企业入驻食品加工园区,吸纳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
(三)鼓励科技服务产业创业。依托民营科技园区的发展,吸引信息服务、金融服务、石油服务企业入驻民营科技园区,吸纳带动更多劳动者就业。
(四)鼓励大中专和技校毕业生创业。除国家限制的行业外,大中专和技校毕业生毕业两年内从事个体经营的,自其在工商部门首次注册登记之日起3年内,享受各类优惠政策。通过政策扶持引导大中专毕业生从事创业经营,从而实现就业。
(五)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乡村旅游服务创业。对从事特色种养、乡村旅游、农副产品加工的本地农牧民,在技能培训、技术服务、品牌培育、市场开拓等方面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对依托农家院落创办“农家乐”的,免收地方各项税费。
四、建立政策体系,扩展创业空间
(一)放宽创业准入领域。法律、法规没有明令禁止的行业和领域,一律向各类创业主体开放。平等对待民办非企业、社会组织、个体经营等各类创业主体
(二)放宽注册登记条件。放宽大中专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创办小企业或从事个体经营的注册登记要求,为其申办企业、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提供“绿色通道”。对材料齐全的,及时办理;材料不全的,跟踪服务。
(三)放宽创业经营场所要求。为解决创业者创业场地难以落实等难题,城市非主要街道、家庭住所、庭院、租借房、临时商业用房等均可作为创业场所。网上经营者经电信主管部门核发许可证,并依法办理注册登记手续后,鼓励在互联网上开办公司从事经营活动。
(四)允许注册资本分期到位。大中专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创办有限责任公司,允许3年内分期注入资金,首期注入资本放宽到申请注册资本总额的20%。对共同出资开办注册资本数额在10万元以下的科技型、环保节能型有限责任公司,首期出资额达到1万元即可登记。
(五)实施社会保险补贴。创业人员初次创业成功并与被招用人员签订一年以上劳动合同、按规定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创业人员本人及其招用的人员,可按照劳动合同实际履行期限享受社会保险补贴,补贴期限最长为3年。对创业人员吸纳残疾人就业超过规定比例的,可享受残疾人就业保障金补贴。
(六)扩大免费创业培训范围。本市大中专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在本地劳动保障部门审核认定的定点培训机构参加创业培训,达到规定课时,取得创业培训合格证书的,给予全额补贴。
(七)实施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创业政策。对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在创业孵化基地和创业示范点从事个体经营的,可申领《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证书》。对领取《非正规就业劳动组织证书》的创业人员,可免办理《工商营业执照》和缴纳各项税收。
(八)实施创业工作奖励制度。对本市大中专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从事微利行业、自主创办企业成功运作1年以上的,根据吸纳本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情况,给予一次性奖励。每吸纳1名本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并签订1年以上劳动合同、缴纳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的,从就业专项经费中给予一次性奖励4000元。
五、加大创业资金扶持力度,提高创业能力
(一)拓宽融资渠道。吸纳民间资本进入创业领域。财政、税务、银行等相关部门要紧密配合,研究制定相关优惠政策,为民间投资者提供市场、项目、科技、政策、法律等全方位服务。积极探索抵押担保方式创新,鼓励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支持。
(二)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区财政部门要调整支出结构和资金使用方向,拓宽资金筹措渠道,促进就业专项资金下设400万元创业引导性资金。“创业引导性资金”是政府用于引导、鼓励和扶持创业活动的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开发创业项目、帮助开业登记、加强跟踪扶持等创业推动跟踪项目、相关创业扶持政策资金支出。
(三)加大信贷支持力度。对自主创业,已开业并持有工商营业执照的,可发放小额担保贷款,贷款额度控制在10万元以下;对合伙经营和组织起来就业的,可按人均不超过10万元、总额不超过100万元的标准给予小额担保贷款。贷款期限不超过2年,到期确需延长的,可延期1次,展期1年。小额担保贷款由就业专项经费给予全额贴息或减半贴息。
(四)实施创业补贴。对本市大中专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给予一次性创业补贴2000元;享受“低保”的就业困难人员,保留其最低生活保障待遇2年。从事个体经营的未就业残疾人,给予3000元—10000元的一次性补助。
(五)实施创业孵化基地租金补贴。创业孵化基地须安排本市创业人员进入,对认定的就业困难人员,三年内免交租金;其他大中专毕业生、登记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减半收取租金。
(六)实施税费补贴。对本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自 主创业,新创办的服务型和商贸企业,以及失业人员从事个体经营并办理营业执照按时缴纳各项税费的创业人员,按照缴费标注,采取先缴后补的方法补贴管理类、登记类、证照类等有关行政事业性收费。
(七)实施创业场地房屋租金补贴。对本市大中专毕业生、城镇登记失业人员自主创业,并办理营业执照和房屋租赁合同的,按照房屋面积,给予每平米每年100元的补贴,补贴最长不超过36个月。
(八)建立创业启动资金。对自主创业并办理营业执照的本市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因缺少创业启动资金无法正常开业的,从事微利行业的给予一次性创业启动资金2万元,从事公司和企业运作的给予一次性创业启动资金5万元。
(九)建立创业补助资金。对当年新创业人员实施创业补助金发放政策,对创业人员自创业之日起,按照最低工资标准的1.5倍,发放创业补助金,发放时间为12个月。
六、完善创业服务,改善行政管理
(一)搭建创业服务平台
建立创业指导服务中心,为创业者提供创业信息、咨询指导、创业申办文件编制、代理登记等服务,为企业提供法律服务、会计(税务)代理、管理咨询、融资指导、政策信息、技术支持等服务。完善覆盖区、街道、社区的三级创业服务平台。建立创业服务信息网络,提供就业服务信息,实现岗位信息、培训信息的资源共享,提高就业服务水平。
(二)加强创业培训工作
建立实训基地,开展就业技能、岗位技能和创业培训,完善培训质量监督、检查、考核制度,对培训效果进行定期考核评估。定期举办SYB(创办你的企业)和IYB(改善你的企业)创业培训,探索向EYB(壮大你的企业)创业培训延伸,提升培训层次。开展以地方企业为服务对象的人力资源储备式培训服务,面向旅游服务、信息化服务、金融服务等行业的订单式、定向式就业培训服务,提高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确保就业稳定。
(三)加强创业项目开发推介。
建立创业项目展示和推介机制,依托大学科技管委会、科技创业服务中心组建创业项目专家组。开展创业项目宣传活动,定期定点或流动巡回展示创业项目、创业产品、创业服务组织和创业成果,吸纳各类社会评估机构参与论证评估创业项目,并定期向社会推介。
(四)开辟创业服务绿色通道。
健全创业和就业服务体系,为城乡劳动者提供创业培训、项目推介、开业指导、融资服务、跟踪扶持、政策咨询等一条龙服务,帮助初次创业者办理相关的行政审批事项;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专家学者以及熟悉创业政策的政府工作人员,组建创业指导专家咨询委员会,为创业人员提供个性化、精细化和专业化的咨询指导服务。
(五)加强创业基地建设。引导食品加工园区、民营科技园区开辟2个创业孵化基地。充分利用养老服务基地、社区服务基地、物业管理、物流管理园区、体育健身园区现有服务设施场地建立5个见习基地,提供创业指导、创业辅助、创业见习、项目跟踪指导、就业指导、就业援助、技能培训等专业化见习服务。
(六)营造良好的创业氛围。
各相关部门要通过开设创业政策信息专栏等措施,广泛宣传优化创业环境的好经验、好典型,并积极培育创业典型,表彰先进创业者,发挥创业成功者的示范带动作用,要大力弘扬创业精神,加强创业文化建设,营造尊重创业、崇尚创业、支持创业、竞相创业的和谐创业环境和良好舆论氛围。
七、加强组织领导
1、强化政府责任。各街道办事处、各有关部门要将促进创业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摆上就业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落实扶持政策,改善创业环境,推广经验典型,积极推动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的全面开展。各街道办事处要根据本方案的要求,实施以创业带动就业相关扶持政策,在组织领导、创业培训、创业服务和社会参与等方面积极探索,完善创业带动就业的服务体系。
2、完善工作机制。各街道办事处、各相关部门要发挥促进就业工作协调机制的作用,劳动保障、发改、经贸、教育、财政、人事、经贸、税务、工商、金融等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共同研究制定和实施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政策措 施,并充分发挥工商联、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作用,共同做好创业带动就业工作。要把优化创业环境、完善落实创业政策以及提高创业培训效果、创业服务质量、创业初始成功率、创业稳定率、创业带动就业率等作为衡量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主要工作指标,列入就业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
3、强化目标考核。将各街道各部门创建创业型城区工作目标任务,纳入目标考核体系,作为年终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各责任单位要严格对照创建目标和责任分工,采取有效措施,逐项抓落实。
第二篇:创业促就业工作实施方案
**县创业促就业工作实施方案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创业培训推进创业促就业工作的通知》(劳社部发[2007]30号)文件要求,为全面推进**县创业促就业工作,制定**县创业促就业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民创业工作,以发展经济促进就业为目标,以创办民营中小企业为重点,以创业培训政策扶持为动力,以积极为有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并立志创业的下岗失业人员及其他劳动者搭建政策支持、技术支持、后续服务支持的平台,以扶持、改善和促进小企业的发展壮大为出发点,不断提升创业者的创业和经营能力。同时健全完善社会化、开放式的创业服务体系,逐步形成以创业培训为基础,创业扶持政策和创业服务相结合,全面推进创业促就业工作的新局面。
二、工作目标
通过对有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并有志创业的下岗失业人员以及其他劳动者开展创业培训,提高其自谋职业和创办小企业的技能和技巧,为其提供政策、小额担保贷款、技术、后续服务等支持,培养和造就一批创业带头人和企业小老板。具体目标是:全年培训有创业愿望的人员250名。培训后合格率达到80%以上,创业成功率达50%以上,带动就业率达到1:3,开业企业中一年以上稳定经营率达到80%。进一步完善创业培训、开业指导、项目开发、融资服务、创业孵化、跟踪扶持等“一条龙”服务体系。
三、实施范围
创业促就业实施对象为全县有创业愿望的持《再就业优惠证》人员、享受失业保险待遇人员、城镇其他登记失业人员(含城镇新增劳动力、各类大中专院校毕业生、复员转业退役军人、残疾人)、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创业培训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牵头,县劳动就业服务管理中心具体组织实施,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县财政局、县工商局、县总工会、团县委、县妇联、县工商联、县国税局、县地税局、县教育局及其他社会组织积极配合。
四、工作内容
(一)加强队伍建设,确保培训质量。siyb培训是国际劳工组织的品牌培训项目,并且有严格的质量评估体系,要保证培训效果必须有一支富有创新意识、素质过硬的师资队伍。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按照“热爱、尊重、谦虚、勤奋”的要求,开展教研活动,做到因材施教,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保证培训质量。
(二)开展创业培训,增强创业能力。在培训方法上,运用推广国际劳工组织研发的“创办和改善你的企业(siyb)”等行之有效的创业培训模式;在培训内容上,重点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业基本知识和企业管理专业知识培训,帮助他们创新观念,明确创业目标,掌握创业必备的专业知识,提高创业的基本能力,提升经营管理能力。在培训形式上,广泛采用案例剖析、角色扮演、互动教学、专家报告、创业者现身说法和积极利用现代培训技术,开发适用于远程教学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及实地考察学习等方式,丰富培训的内容和手段,提高培训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通过创业培训,激发创业热情,发掘创业潜力,增强创业能力。
(三)提供担保贷款,开展融资服务。与财政、银行、担保机构等相关部门密切合作,落实小额担保贷款的政策。结合信用社区建设,加强对贷款申请人的诚信教育,跟踪了解资金使用状况,逐步建立创业者诚信档案,提高其诚实守信、按期还贷意识和资金运作能力。
(四)落实扶持政策,降低创业成本。凡通过创业培训创办的企业,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帮助落实税费减免政策,帮助落实社保补贴政策,及时组织专场招聘会,免费为企业招聘从业人员,根据企业生产需求情况,免费为企业吸纳持《再就业优惠证》的下岗失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
(五)开发创业项目,提供创业指导。通过多种渠道,收集和开发一批投资少、见效快、市场发展前景好的创业项目,建立项目资源库,开展创业项目推荐与对接活动,及时向创业者推介,指导其制定科学、适用的创业方案,促使其成功创业,为创业者提供指导和服务,使其掌握基本的创业技巧,并能运用经营策略和国家有关政策;帮助协调办理项目审批、工商登记、土地征用、用工备案、缴纳社保、档案存放等事宜,提高创业效率。
(六)建立创业基地,实施创业孵化。依托工业园区(集中区)、经济开发区关闭破产企业的闲置厂房,建设一批相对集中的创业市场和创业基地,为缺乏创业经验和经营场地的创业者提供一段时期的孵化,帮助其在市场和基地内完成创业见习实习,丰富创业体验,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为参与市场竞争做强做稳做大企业奠定基础。
(七)进行跟踪服务,提高发展能力。跟踪了解创业者所办企业运营和发展状况,针对经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有针对性的咨询和指导,帮助其不断提高经营能力,改善经营状况;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有效服务;充分利用咨询热线或网站,为创业者答疑解惑;支持自发成立创业
者联谊会(或协会),加强创业交流,沟通创业信息,开展结对互助活动,实现共同发展。
(八)树立创业典型,引导全民创业。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互联网络,以及举办创业大赛、创业论坛、创业成果展示活动、编辑创业能人事迹集锦等多种方式,大力宣传各级政府鼓励劳动者创业和就业的政策措施,宣传自强自立、奋发图强、成功创业的典型事迹,树立和
表彰一批在社会上起导向作用的创业能人和创业能人标兵,引导和带动更多劳动者走自主创业、能力创业道路,逐步在全社会形成鼓励创业、支持创业、全民创业的氛围。
(九)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创业环境。成立领导小组,组长由县委常委、副县长刘兴标担任,副组长由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局长马云琏、县政府办副主任张伟担任。成员由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工商、卫生、税务、银行、经贸、土地、科技、信息等部门人员担任。强化目标考核和质量监控,健全科学的创业能人绩效考评体系。加强与中小企业的沟通和联系,落实创业政策,提供创业条件。
创业促就业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面广、工作量大,是就业再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坚持高起点、高水准的发展思路,快速、全面、协调地推进整体工作进程。各有关部门要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落实责任,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服务功能,积极配合,做好创业促就业工作,为促进就业,打造创业培训品牌,构建和谐**做出新贡献。
第三篇:创业促就业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咸阳市中心劳动力市场
创业促就业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要求,我中心劳动力市场在市局的正确领导下,积极、科学地应对劳务市场变化及新生代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观念的改变,充分发挥中心劳动力市场在职业介绍、组织化输出、创业培训、公共就业服务的功能及我市局驻东莞、天津、杭州、厦门、昆山劳动力转移就业办事处在发达地区经营多年、基础雄厚的工作优势,紧扣沿海及本地经济的市场变化脉搏,完善就业、创业途径,努力在返乡人员创业引导、创业人员政策扶持、帮助返乡务工人员创业的实践中认真贯彻和落实咸阳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工作要求。实现了创业服务系统化、创业形式多样化、创业主体多元化的良好局面。2011年,我中心劳动力市场市本级培训70个班,培训3496人。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一)开展创业引导,帮助返乡人员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我市场一直以劳动力转移工作为重心,重点开展城镇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返乡创业的组织与扶持工作。多年来,我们带领市局驻
东莞、天津、杭州、厦门、昆山劳动力转移就业办事处,往发达地区输送劳动力,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同时,让这些人学习到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先进开放的技能、经验和创业精神,为他们返乡创业提供了思想、技能、经验、项目、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同时,我们还利用自身的境外就业服务的优势资源,将输送出国的优秀人才引回我市开展创业,利用发达国家的创业模式和企业制度来带动咸阳经济的发展。通过我们近几年对返乡创业的扶持,我市创业促就业工作初见成效,部分创业者走上了小康富裕之路,通过创业促就业,不仅使城乡经济得到了发展,而且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秦都区马泉街道办赵家村的江安乐就是如此,她是我们市场下属华宇境外服务所为日本水产企业招聘的的一名赴境外务工人员,2007年10月考上赴日研修生,2009年6月,她利用打工收入同老公刘杰、公公刘晓社共同集资开办了咸阳金地非开挖有限公司,现在公司已有7名员工,年收入达到20万元。在创业中她不但提高自己家庭生活质量,同时也为乡亲提供了工作岗位,为促进就业工作做出了贡献。
(二)开展创业就业培训,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创业培训是壮大创业队伍,提升创业成功率的有效途径,我单位以市技工学校、市三合电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市企业商务管理技术学校等20多家定点培训机构为依托,把对农村劳动
力培训工作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创业培训,推动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在新的创业就业形势下,我们在培训课程上和培训实践上都加大了创业方面的课时设置,同时将免费创业培训扩大到城镇新增劳动力、失地农民、农村剩余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并且为每一位学员建立创业扶持规划,从创业技能、创业项目、创业管理方面对受训者加以创业引导扶持,充分发挥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2011年全市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创业培训40.7万人,各县市区培训机构培训农村劳动力83070人,其中市本级培训70个班,培训3496人。近年来,全市
已累计培训各类创业就业人员万人,其中实现就业万人,成功创业万人,带动就业万人。
(三)多元化的创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加强创业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一是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并为其企业提供职业介绍服务。依托我单位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定期免费为创业者提供适宜的有发展潜力的创业项目信息,同时,给予其政策扶持及指导创业者按科学流程创建企业。我们在创业者选好项目和做好创业规划后,及时为创业者联系小额贷款中心,为其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还提供资金扶持。对于返乡创业者的企业,我们为其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将专业对口的拥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者和管理能力的人才
输送到企业,为其企业发展稳固和壮大奠定了基础。二是收集在外务工人员信息,建立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创业状况信息库。我们利用外出人员就业创业信息库,掌握我市外出人员就业和返乡创业的动态信息,同时,组织了返乡人员创业就业联络会,给返乡人员提供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和机会,使他们的创业心得、创业经验得以沟通交流,使他们相互扶持,共同发展。
二、2011年-2015年我市每年劳动者就业需求情况预测 现阶段我市劳动力资源的分布主要为三个层面,即新生代务工人员、成熟型务工人员和就业弱势人员。成熟型务工人员及绝大多数新生代务工人员的就业是相对稳定的,存在就业困难的人群主要是部分新生代务工人员和年龄偏大、技能缺乏的务工人员。
近年来,我市就业宣传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打工致富已成为农村劳动力的共识。而造成企业招工难与仍有部分劳动力失业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企业工资、福利和生产生活条件不尽如人意;部分新生代务工人员过高的工作、生活要求;务工人员弱势群体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的矛盾。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这种矛盾必然长期存在。而随着我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现阶段,劳动力资源和企业需求已步入动态平衡,即逐步向供小于求的方向转变。据统计,2011年我市实际劳动者就业需求为
3.18万人,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壮大,按照目前我市的企业需求形势和趋势,2012年到2015年企业需求量会稳步增长,而供求对比绝对数相对减少,失业率会保持在合理水平。预计2012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万人,2013年为万人,2014年为万人,2015年为万人。
三、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
在推进创业促就业的工作实践中,我单位配合全市各相关部门进行了一些探索,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离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创业服务工作还不够扎实,支持返乡创业就必须把工作做到实处。党的十七大对创业提出了要求,但如果宏观政策与微观事宜无法配套的话,创业的进程必将受阻。农民创业一般用废弃的学校、自家的庭院和空房作厂房,资金多为自己的积蓄或向亲友借贷,企业类型一般是就地取材的技术含量低、风险少、微利型企业,基本上采取家族式经营模式,他们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发展了地方经济,因此应当继续保护好、扶植好、巩固好农民返乡创业的热情。二是公共创业服务水平还不够专业,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创业公共服务体系。要加强创业培训机构的建设和创业基地的建设,目前针对城镇新增劳动力、失地农民、农村剩余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的创业培训和项目推介力度还不够,创业信息还不够完善。三是创业服务资源的利用率还不够高,还需要进一步
提高创业项目的推介成功率和成立返乡人员创业孵化基地,加强对个体、微利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扩大扶持范围,在全市形成共同创业、共同富裕的惠民思路。
我们将以“十二五”规划为契机,深入推进创业促就业各项工作,切实加强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专业化创业服务水平;不断拓展创业服务功能,加快向重点中心乡镇延伸步伐;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化创业服务机构投入创业服务;建立创业信息服务网络和信息发布机制,优化创业服务公共网站和创业项目共享资源库;新增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并推荐创业者入孵实践,集中开展孵化基地订单式创业培训和专家、中介机构跟踪扶持;健全职介、就业制度,加强职业培训力度等措施,提高企业对务工人员福利待遇,增强劳动者的幸福感,大力扶持就业困难的劳动者充分就业。将我市创业促就业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第四篇:创业促就业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咸阳市中心劳动力市场 创业促就业工作情况汇报材料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关于实施扩大就业的发展战略,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要求,我中心劳动力市场在市局的正确领导下,积极、科学地应对劳务市场变化及新生代劳动者的就业、创业观念的改变,充分发挥中心劳动力市场在职业介绍、组织化输出、创业培训、公共就业服务的功能及我市局驻东莞、天津、杭州、厦门、昆山劳动力转移就业办事处在发达地区经营多年、基础雄厚的工作优势,紧扣沿海及本地经济的市场变化脉搏,完善就业、创业途径,努力在返乡人员创业引导、创业人员政策扶持、帮助返乡务工人员创业的实践中认真贯彻和落实咸阳市委、市政府关于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工作要求。实现了创业服务系统化、创业形式多样化、创业主体多元化的良好局面。2011年,我中心劳动力市场市本级培训70个班,培训3496人。
一、工作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效
(一)开展创业引导,帮助返乡人员创业。农民工返乡创业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也是破解“三农”问题的一个有效途径。我市场一直以劳动力转移工作为重心,重点开展城镇剩余劳动力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返乡创业的组织与扶持工作。多年来,我们带领市局驻东莞、天津、杭州、厦门、昆山劳动力转移就业办事处,往发达地区输送劳动力,解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的同时,让这些人学习到了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先进开放的技能、经验和创业精神,为他们返乡创业提供了思想、技能、经验、项目、和资金方面的支持。同时,我们还利用自身的境外就业服务的优势资源,将输送出国的优秀人才引回我市开展创业,利用发达国家的创业模式和企业制度来带动咸阳经济的发展。通过我们近几年对返乡创业的扶持,我市创业促就业工作初见成效,部分创业者走上了小康富裕之路,通过创业促就业,不仅使城乡经济得到了发展,而且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秦都区马泉街道办赵家村的江安乐就是如此,她是我们市场下属华宇境外服务所为日本水产企业招聘的的一名赴境外务工人员,2007年10月考上赴日研修生,2009年6月,她利用打工收入同老公刘杰、公公刘晓社共同集资开办了咸阳金地非开挖有限公司,现在公司已有7名员工,年收入达到20万元。在创业中她不但提高自己家庭生活质量,同时也为乡亲提供了工作岗位,为促进就业工作做出了贡献。
(二)开展创业就业培训,实现创业带动就业。创业培训是壮大创业队伍,提升创业成功率的有效途径,我单位以市技工学校、市三合电脑职业技能培训学校、市企业商务管理技术学校等20多家定点培训机构为依托,把对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作为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素质、促进城乡统筹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举措,加大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创业培训,推动农村劳动力培训工作又好又快发展。在新的创业就业形势下,我们在培训课程上和培训实践上都加大了创业方面的课时设置,同时将免费创业培训扩大到城镇新增劳动力、失地农民、农村剩余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并且为每一位学员建立创业扶持规划,从创业技能、创业项目、创业管理方面对受训者加以创业引导扶持,充分发挥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倍增效应。2011年全市农村劳动力技能就业创业培训40.7万人,各县市区培训机构培训农村劳动力83070人,其中市本级培训70个班,培训3496人。近年来,全市已累计培训各类创业就业人员 万人,其中实现就业 万人,成功创业 万人,带动就业 万人。
(三)多元化的创业指导和职业介绍服务,加强创业企业的生命力和竞争力。一是为创业者提供创业指导,并为其企业提供职业介绍服务。依托我单位公共就业服务信息平台,定期免费为创业者提供适宜的有发展潜力的创业项目信息,同时,给予其政策扶持及指导创业者按科学流程创建企业。我们在创业者选好项目和做好创业规划后,及时为创业者联系小额贷款中心,为其提供智力支持的同时还提供资金扶持。对于返乡创业者的企业,我们为其提供免费的职业介绍,将专业对口的拥有一定技能的劳动者和管理能力的人才输送到企业,为其企业发展稳固和壮大奠定了基础。二是收集在外务工人员信息,建立外出务工人员就业创业状况信息库。我们利用外出人员就业创业信息库,掌握我市外出人员就业和返乡创业的动态信息,同时,组织了返乡人员创业就业联络会,给返乡人员提供一个广阔的交流平台和机会,使他们的创业心得、创业经验得以沟通交流,使他们相互扶持,共同发展。
二、2011年-2015年我市每年劳动者就业需求情况预测 现阶段我市劳动力资源的分布主要为三个层面,即新生代务工人员、成熟型务工人员和就业弱势人员。成熟型务工人员及绝大多数新生代务工人员的就业是相对稳定的,存在就业困难的人群主要是部分新生代务工人员和年龄偏大、技能缺乏的务工人员。
近年来,我市就业宣传工作力度不断加大,打工致富已成为农村劳动力的共识。而造成企业招工难与仍有部分劳动力失业矛盾的主要原因是:一些企业工资、福利和生产生活条件不尽如人意;部分新生代务工人员过高的工作、生活要求;务工人员弱势群体无法满足企业需求的矛盾。在接下来的几年中,这种矛盾必然长期存在。而随着我市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收入和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现阶段,劳动力资源和企业需求已步入动态平衡,即逐步向供小于求的方向转变。据统计,2011年我市实际劳动者就业需求为3.18万人,随着我市经济的发展壮大,按照目前我市的企业需求形势和趋势,2012年到2015年企业需求量会稳步增长,而供求对比绝对数相对减少,失业率会保持在合理水平。预计2012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为 万人,2013年为 万人,2014年为 万人,2015年为 万人。
三、工作中发现的问题和建议
在推进创业促就业的工作实践中,我单位配合全市各相关部门进行了一些探索,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离上级部门的工作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创业服务工作还不够扎实,支持返乡创业就必须把工作做到实处。党的十七大对创业提出了要求,但如果宏观政策与微观事宜无法配套的话,创业的进程必将受阻。农民创业一般用废弃的学校、自家的庭院和空房作厂房,资金多为自己的积蓄或向亲友借贷,企业类型一般是就地取材的技术含量低、风险少、微利型企业,基本上采取家族式经营模式,他们促进了新农村建设,发展了地方经济,因此应当继续保护好、扶植好、巩固好农民返乡创业的热情。二是公共创业服务水平还不够专业,还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创业公共服务体系。要加强创业培训机构的建设和创业基地的建设,目前针对城镇新增劳动力、失地农民、农村剩余劳动力、大中专毕业生的创业培训和项目推介力度还不够,创业信息还不够完善。三是创业服务资源的利用率还不够高,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创业项目的推介成功率和成立返乡人员创业孵化基地,加强对个体、微利创业项目的扶持力度,扩大扶持范围,在全市形成共同创业、共同富裕的惠民思路。
我们将以“十二五”规划为契机,深入推进创业促就业各项工作,切实加强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努力提高专业化创业服务水平;不断拓展创业服务功能,加快向重点中心乡镇延伸步伐;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化创业服务机构投入创业服务;建立创业信息服务网络和信息发布机制,优化创业服务公共网站和创业项目共享资源库;新增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并推荐创业者入孵实践,集中开展孵化基地订单式创业培训和专家、中介机构跟踪扶持;健全职介、就业制度,加强职业培训力度等措施,提高企业对务工人员福利待遇,增强劳动者的幸福感,大力扶持就业困难的劳动者充分就业。将我市创业促就业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第五篇:创业促就业工作汇报(定稿)
创业促就业工作情况汇报
近年来,我区积极落实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全民创业促就业工作的指导意见》精神,不断建立完善创业培训、创业指导和创业扶持的工作机制,深入贯彻实施扩大就业,促进以创业带动就业的发展战略,为创业者营造公平公正的创业环境,有力推动了创业促就业工作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市局的精心指导下,涌现出沣东办北槐村农家乐、钓台办曹家寨新阳光蔬菜市场、沙河古桥风情园、钓台万亩花卉基地等一大批自主创业的示范园区.现将我区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一、主要工作的举措和成效
(一)加强组织领导。创业促就业工作是一项惠民工程,以创业带动就业是我区就业再就业工作近几年努力的目标和方向,此项工作我们秦都区委、区政府非常重视,区上专门成立了创建省级创业型城市工作领导小组,联合各成员单位及创业讲师组建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定期更新创业项目库,以此带动各部门参与创城工作开展的积极性,确保各部门协调创业促就业工作的具体实施。为我区创业促就业工作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二)健全基层平台。只有不断健全就业服务基层平台,才能让创业促就业各项优惠扶持政策落到实处。我们一是在原有电脑设备的基础上积极与市人社局沟通协调,及时为辖区镇办劳保所、社区更新配备了电脑、打印机、扫描仪等办 公设备,优化了硬件设施,提高了工作效率,极大程度地提升了就业服务信息传递速度。二是建立了由区再就业中心牵头,区、镇办、社区(村)三级信息联络员管理网络体系,通过不断加强对劳动力资源、就业培训、务工信息、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各类数据统计的动态管理,实现了全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资源共享,进一步提升了就业服务管理水平,确保了就业再就业各项工作顺利、高效、卓有成效地开展。三是积极开展充分就业社区评选活动。
(三)完善培训机制。几年来,我们立足区情、企情、村情,加强了对市场需求的调研工作,实行各项培训与促进就业相结合制度,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找准定位,突出特色,广开渠道,为有志创业的各类人员提供创业培训,创业促就业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通过积极探索,与辖区内有关大中专院校联系,2011年首次将创业培训班开办到学校课堂,列入他们的教学计划,广大毕业生对此项培训非常感兴趣,认为这种培训让他们学到了在日常专业课堂上学不到的经营管理知识,对他们走出校门后及时适应新环境起到了积极的帮助作用。截止目前,我区累计举办创业培训班35期,共培训人员2100人。
(四)加大贷款力度。为鼓励并扶持创业,以创业带动就业工作,秦都区于2007年设立了小额担保贷款办公室,积极为下岗失业人员提供小额担保贷款政策咨询办理和SYB、GYB培训。2009年,我们把下岗失业人员创业优惠政策扩大到农民工群体,免费为创业农民工提供SYB创业培训,缩短小额担保贷款审批时间,提高贷款资金发放额度,加强对农民工创业的扶持力度。2007年至今累计为136名农民工创业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816万元,带动1450名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
(五)加快农民工回乡创业步伐。2011年,我们按照《秦都区创建省级农民工回乡创业示范区实施方案》的规划,充分利用优越的区位优势,实施创业带动就业战略,推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一方面,我们加快农民工创业园建设。沣渭新区、秦都科技产业园、汽车产业园等园区建设全面铺开,道路框架、电力配臵、供排水配套等基础设施完善,标准化厂房拔地而起。现已入住我区的五得利集团咸阳面粉有限公司、咸阳金丝猴糖食品有限公司、风润新能源有限公司、蓝马啤酒厂等百余家大中型企业,安排返乡农民工入园创业2545人,带动18241名农民工就近就业。
(六)引导高校毕业生自主就业。现在高校毕业生就业相当困难,针对企业招聘门槛高,高校毕业生好高骛远的问题,我们充分发挥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就业指导,积极做好“穿针引线”、“牵线搭桥”工作。重点做好两个方面的引导:一是积极引导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合理使用高校毕业生,充分发挥高校毕业生的潜能,为企业创造应有的价值。二是积极引导高校毕业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要引导他们结合实际争取多种渠道就业,既可报考城市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也可报考乡村“村官”和“三支一扶”;既可到城市就业,也可到乡镇工作;既可到外地务 工,也可在家乡做事;既可帮别人打工,也可自主创业做老板。坚持多种形式的就业方向,争取尽早找到一份合适的工作。
二、面临的问题和建议
(一)我区创业促就业工作中有以下问题应引起高度关注。
一是创业宣传的声势不够大,宣传面不够广,还没有形成创业就是就业的社会氛围。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民众积极参与创业的社会氛围不够浓。
二是全民创业的意识不够强。外出打工的多、回归创业的少;等待观望的多、投身创业的少。无论是城镇下岗失业人员,还是农村转移到城镇务工的富余劳动力,很少寻求创业之路。
三是适合高校毕业生创业的机会不多,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的比例较低。高校毕业生有的创业后,因缺乏创业的能力和技能,社会资源匮乏,职业发展方向不清晰,导致其创办的企业存活期较短,成功率较低。
四是就业指导协调的力度较弱,重职业推荐轻职业指导。对农民工的就业培训,受训内容与农民工的需求有差距。据调查反映,培训侧重一般技能的多,培训方式单一,职业技能培训基础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职业培训规模和数量不大,针对性不强,培训内容与就业岗位对接不够,培训专业技能层次、质量不高,难以达到稳定就业的目标,培训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二)对我区创业促就业工作的建议。
一是进一步营造社会氛围,切实提高劳动者素质。营造社会氛围,大力倡导创业是时代的潮流,创业是时代的责任,创业是时代的需求,自主创业光荣。加大创业光荣宣传的力度,系统地宣传创业政策、创业项目、创业环境、创业典型,营造人人想创业,人人敢创业,人人会创业的社会环境,营造政府鼓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政策扶持创业的社会氛围。
二是积极推进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发展,加大对创业者的资金支持,让小额贷款进一步催生“创业潮”。进一步降低或取消反担保条件,增加贷款有效需求,延长贷款期限。四是进一步加强高校毕业生的创业就业服务工作。积极引导有关部门在人才招聘中优先吸纳在校大中专毕业生,不崇外排内,切实落实好已出台的高校毕业生创业就业的优惠政策。三是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水平,为创业就业提供人力资源。加大对技能培训实训设施的投入,根据城乡就业和农村技术人才的需求,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适用性。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改进培训方式,拓宽培训领域,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大力开展订单培训、定向培训、定点培训,努力做到培训与产业发展相结合,当地重点工程和建设项目相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提高培训工作的针对性;要重视实训,大力推进校企联合培训,提高劳动者的动手能力。要通过培训,培育、扶持特色劳务品牌,不断提高劳务品牌的就业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