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业促就业先进个人材料
创业促就业先进个人材料
————维西县劳动就业服务局罗志珍
弹指一挥间进入劳动保障系统已有6个年头了,在这6年中,我始终以“便民、利民、惠民”为服务宗旨,把贯彻就业再就业优惠政策作为促进就业主要环节,创业促就业为契机,实打实地服务于广大求职者和用人单位。
作为小额担保贷款和“贷免扶补”工作的负责人,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根据省州的有关文件精神和县内的实际情况在小额担保贷款的实施上作了改进。如:在具体贷款过程中除担保机构提供的担保金担保外,贷款人员必须提供行政事业单位人员进行工资担保。在贷款人员按时还款的情况下,工资担保可有担保人自由支配,从而有效地保证了小额担保贷款的还款率。到目前为止,我县小额担保贷款还款率为100%。在小企业和合伙经营贷款方面,要求企业和合伙经营者必须招收一定比例的下岗失业人员和大学生。如:维西县康民水泥制品厂创业带动就业为例,该企业贷款前后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实地考察,并请知名创业成功人员进行可行性评估,贷款后一直关注企业的发展动向,并要求该企业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下岗职工,2010年该企业贷款后安排下岗职工5人,返乡农民工14人,复退军人1人,大学毕业生3人,其他失业人员8人,农民工29人,总计就业60人,1有效地树立了企业扩大经营带动就业的典范。
实现充分就业是人民群众维持基本生活,实现全县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目标的重要内容。把统筹城乡就业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强势推进稳定和促进就业这项事关民生、社会和谐的大事,继续保持城乡就业稳中有升的良好态势,在“贷免扶补”工作中我严格按照创业促就业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县实际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首先,进行“贷免扶补”政策宣传。第二、给有创业意愿的创业者发放《云南省鼓励创业贷免扶补(创业计划书)》。第三、收回材料、审核材料真实性。第四、在材料审核的基础上我局还进行项目实地考察,并将符合推荐的创业人员材料整理后移交信用联社进行真实核实有无不良贷款情况。在项目实地考察时,不论远近都进行实地考察,如民贸公司下岗职工和明亮因下岗后,一直居住在离县城80多公里且交通不便的地方在提交了创业项目后,我局有关人员步行翻山越岭来回走了16个多小时进行项目申检,最后确定符合创业条件,并给予了推荐。第五、信用联社审查合格并交财政审批签章后再由本人到户口所在地信用社办理贷款手续。第六、贷款后有创业者本人交回一式二份“创业计划书”并建立创业者个人信息。在具体贷款过程中增加了贷款备用联系人必须是行政事业单位职工,且在信用方面可靠、有一定责任心的工作人员来为创业者提供督促帮扶,进一步保证了就业政策的有效落实。2009年以来全县工扶持325户,共发放贷款1130万元,还款率97%。
总之,自2008年小额担保贷款和2009年“贷免扶补”工作开展以来,我县下岗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自食其力,有效带动了大量失业人员和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就业。为我县的就业稳定作出了很大的贡献。
维西县劳动就业服务局
2011年3月1日
第二篇:创业促就业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市按照创业促进就业工作的总体要求,紧紧抓住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的有利时机,加快形成政策扶持、创业培训、创业服务“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特别注重加强创业服务,努力构建专业化、制度化、社会化、常态化的服务新格局,创业服务的基础不断加强,范围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效益不断提升,今年1-8月,已累计服务城乡劳动者3.2万人次,扶持成功创业1.5万人,带动就业5.9万人,服务促进创业的助推作用充分显现。
一、构筑平台,建立完善创业服务体系
(一)公共创业服务体系实现“四级贯通”。加强各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确保推进创业促进就业战略有支撑、有依托。XX年,全市所有街道、乡镇和居委会劳动保障平台全部实现“六到位”;XX年起,我市坚持将服务网络延伸到村,所有行政村全部聘请了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XX年起,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开始村级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建设,海陵等市(区)村级劳动保障“六到位”平台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依托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分别增挂“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农民创业服务指导中心(站)”牌子,明确或增设专人从事创业服务工作,建立公共创业服务队伍,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创业服务体系,并普遍推行创业指导、信息服务、项目推介、技术培训、创业实习、资金扶持、创业孵化、开业指导、政策落实和跟踪服务“十位一体”的服务制度。
(二)公共创业服务场所实现“一站服务”。引入“超市化”的选购模式和快速反应机制,在全市建立7家创业服务超市,建立“一站式”公共创业服务场所,并拓展“创业服务超市”服务功能,逐步向重点中心乡镇延伸。“创业服务超市”有固定的服务场所、定期的服务时间和丰富的服务内容,开辟有培训报名服务、创业项目推介、创业专家指导、政策扶持服务、法律法规援助、创业典型展示、创业互助服务、招聘求职服务等功能区域,并细分为多个服务项目。劳动保障、财政、工商、地税、金融、物价等职能部门派出专人进驻“超市”,为创业者提供各种咨询、指导、办理服务。对能够在“超市”办理和办结的事项,实行首问责任制、一次告知办结制,努力实现“相关部门集中服务、各项优惠集中办理”的服务目标。
(三)相关创业服务载体实现“有益补充”。成立以劳动保障、物价、工商、地税、金融、财政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家、学者以及创业成功人士为成员的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对免费推介的创业项目进行“一对一”跟踪服务,指导创业者制定、修改、完善创业计划,协调解决其在创业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提高创业成功率。成立泰州市创业者协会,下辖四个市成立泰州市创业者协会分会,组织开展会员培训和经验交流;引导会员自愿联合申请注册成立经济实体,并在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为创业者提供强有力支持;组织会员到浙江、上海、苏南等个体私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参观考察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信息,学习先进经验,增强创业信心,调优创业方向,将创业者协会做成为培训、交流、发展的大平台。
二、丰富内涵,切实提高创业服务实效
(一)在培训服务上抓跟踪。全面实施创业培训进社区、进乡镇、进校园“三进计划”,采取集中培训与送教下乡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发挥省、市创业培训基地的资源优势,将培训学员集中到基地,形成“基层送苗子,政府搭台子,专家出点子,财政拿票子”的创业培训格局;对偏远地区的培训人员,选派省、市级创业培训基地教师送教下乡,就近就地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辅导;将创业培训开进高校,在全市各高等院校开设创业培训选修课,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创办微小企业的有效步骤和科学方法,切实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建立创业培训学员跟踪联系卡,建立完善创业培训全程服务制度,对培训学员做到“每月一走访、每季一回访”,在联系卡上认真做好相关记载,集中推广创业培训学员成功经验,组织开展疑难问题集中会诊,切实提高创业成功率。
(二)在项目服务上抓对接。不断完善创业项目资源库,重点做好创业项目的开发征集、调研论证、宣传推介和跟踪扶持工作,突出创业项目的本土化、好培训、易启动、快见效的特点,树立“创业项目不在多少、创业项目落实多少”的思想,充分发挥创业者协会、专家志愿指导团和创业咨询服务机构的项目指导作用,实行“一对一”、“一盯一”的跟踪服务,实现“开发一个、成熟一个、成功一个”的目标。依托创业服务超市平台,每月集中开展一次创业项目推介会,组织项目策划人参加现场推介,与有意创业的人进行面对面交流,商洽合作方式;对被创业人员选中能平稳实施二个月以上、效益较好的创业项目,给予项目策划人物质奖励。目前创业项目库共征集入选项目220个,今年已有涉及商贸经营、铸造、建材、小提琴制作、物流等32个创业项目落地生根,新增创业520人,带动就业5600人。
(三)在孵化服务上抓配套。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泰州市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创业者提供生产经营场地支持、政策扶持和综合配套服务。进一步明确了孵化基地是指经确认的可为创业者提供管理经营所需场地以及免费提供创业指导、融资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技术创新、事务代理、法律援助等各项服务的实体。采取政府出资、民间资本投资、社会资本入股等多种形式,建设了一批再就业一条街、返乡创业园、科技创业园、生态农业园和特色专业市场等创业孵化基地,今年共新增创业孵化基地20家,并积极落实租金补贴、税费减免、贴息贷款、社保补贴等扶持政策,建立完善项目引导、对接培训、创业孵化等综合服务机制,吸引创业者“入孵”,提高“孵出”成功率。去年以来,全市先后有1365人进入基地孵化成长,其中90%的创业者孵化成功。
三、落实举措,大力开展创业服务活动
(一)组织开展宣传服务系列活动。每年集中开展一次 “创业宣传月”活动,送政策到创业者身边,在全市范围内确定了1000名创业人员,重点联系,重点走访,重点帮扶;将创业扶持政策和创业典型事迹覆盖到街道(乡镇)、社区(村),分别设立创业政策宣传栏,在宣传栏内张贴创业扶持政策,让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愿望的劳动者了解政策,熟悉政策;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报刊、网络等新闻传媒,广泛开展政策解析、专题访谈等宣传活动;邀请“江苏省十大杰出创业明星”、“泰州市十佳自主创业、返乡创业先进个人”,组成阵容强大的创业明星事迹演讲团,在全市范围巡回演讲,激发创业热情,鼓舞创业士气。
(二)组织开展创业主题系列活动。近年来,我市结合工作实际和创业促进就业形势发展需要,组织实施了创业主题系列活动。XX年实施了“创业培训年主题活动”,大力实施能力促进创业计划。XX年年实施了“创业路上系列助推创业活动”,努力提高创业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2011年实施了城乡“11115”创业行动计划,实行创业服务的目标管理和集中扶持。2011-2011年组织实施“363”创业提升计划,为创建国家级创业型城市提供活动载体。一个个主题活动的开展,为创业促就业工作的目标实现、任务落实提供了有力的支撑和载体,为我市健全创业培训体系、完善创业扶持政策、优化服务方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三)组织开展创业交流系列活动。大力开展“创业广场”、“创业论坛”、“创业观摩”等系列活动,定期开展创业培训成果展示、创业项目推介、创业咨询、创业成功人士传经送宝等交流活动。引导创业人员正确认识创业、正确面对创业、走稳创业之路,大力弘扬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励志创业的时代精神,为创业者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建立小额担保贷款信息交流机制,密切劳动保障、担保机构、各经办银行和社区的协调合作,做好政策宣传、贷款受理、贷后跟踪等工作,及时组织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人员参加创业培训,以培促贷,以贷促培,主动上门了解创业项目运作情况,及时为创业者排忧解难,不断强化贷后扶持,提高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效应。
在推进创业服务的工作实践中,我市进行了一些探索,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离部里的工作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创业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还需要进一步发挥公共创业服务平台与社会化创业服务机构相互补充作用。二是公共创业服务水平还不够专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创业服务队伍能力建设。三是创业服务资源的利用率还不够高,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创业项目的推介成功率和创业孵化基地的入孵率。我们将以本次专题研讨会为契机,深入推进创业服务各项工作,切实加强各级“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建设,努力提高专业化创业服务水平;不断拓展“创业服务超市”服务功能,加快向重点中心乡镇延伸步伐;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化创业服务机构投入创业服务,对扶持成功创业的服务机构给予适当创业补贴;建立创业信息服务网络和信息发布机制,优化创业服务公共网站和创业项目共享资源库;新增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并推荐创业者入孵实践,集中开展孵化基地订单式创业培训和专家、中介机构跟踪扶持,将我市创业服务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
第三篇:以创业促就业
以创业促就业以
濮阳县小额贷款担保工作扎实有效
濮阳县坚持以关注民生,服务弱势群体为宗旨,积极探索建立促进再就业长效机制,创新小额贷款担保工作新方法,鼓励扶持对象自谋职业、自主创业,实现从“输血式”救助向“造血式”扶持的转变。至目前,累计发放小额贷款6637笔、2.87亿元,带动近2万人就业。小额贷款担保工作已经显示出明显的社会效应,成为创业者再就业的“助推器”。主要做法:
一、突出重点,深入宣传。一是采取通过电视台、制作宣传栏、宣传单等多种形式,面向社会,尤其是面向下岗失业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复员转业退伍军人、返乡农民工、失地农民等广泛宣传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措施。二是大力宣传小额担保贷款在扶持对象、贷款额度、贷款条件、贷款利率、贴息项目、降低贷款门槛、简化贷款程序等方面的新举措;三是着力宣传符合贷款条件人员和企业通过小额担保贷款扶持实现就业再就业的先进典型,发挥小额担保贷款促进就业再就业的积极作用,进一步营造支持就业、再就业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努力创新,突破瓶颈。一是加强乡镇平台建设,实现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下移至各乡镇劳动保障事务所,对经办人员进行了业务培训,进行责任目标细化分解。二是突破经办机构少、发放贷款银行单一的瓶颈,相继与县农村信用社、县农业银行、邮
1政银行签订协作协议,并通过协商开通了乡镇农村信用社发放小额担保贷款渠道。三是对信誉较好的乡村返乡农民工实行整村推进和争取联保的形式,解决担保基金和反担保的困难,受到了创业者的欢迎。四是联合财政、银行等部门定期召开会议,分析解决小额担保贷款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研究小额担保贷款的风险控制和发展方向,努力使国家扶持资金落实到位,保证资金扶持重点,并形成良性循环。五是加强与妇联,团委等部门协作配合,建立贷款推荐平台。今年5月18日,省妇联调研组到该县调研时对该县建立妇联推荐平台,实行贷前、贷中、贷后全程跟踪服务(凡妇女及女大中专毕业生创业的均可通过县妇联申报),给予了充分肯定。
三、严格审查,搞好服务。一是对小额贷款对象营业执照、经营场所证明、自筹资金证明等证件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查,对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对象担保人的相关证件一一核实、严格审核。二是积极为“民生创业”、“回乡创业”、“青年创业”提供优质服务,采取上门回访、提供免费创业培训等措施,强化贷后跟踪服务,帮助创业者解决创业过程中遇到的难题。三是积极探索完善小额担保贷款管理新模式,全面实施创业培训,把下岗失业人员、大学毕业生、复员军人和返乡创业人员纳入创业培训范围,对创业培训合格人员,在申请小额担保贷款时进一步降低反担保门槛。同时,为自主创业者提供开业指导、政策咨询、信息咨询等一系列创业服务,以创业促就业,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四、依法回收,化解风险。一是分别与经办银行签订小额贷款担保合作协议,从法律角度明确双方在小额担保贷款考核发放和回收方面的权利和义务。二是制定审批、回收制度和服务守则,从制度上保证小额担保贷款发放和回收资金安全运行。三是把小额担保贷款回收与发放结合起来,以回收促进发放,以发放带动回收,贷款规模不断扩大。
第四篇:创业培训促就业
创业培训促就业
9月26日,开发区第三期创业培训班在天虹社区三楼会议室召开,来自花湖辖区不同层次的100人参加了培训,其中包括下岗失业人员、高校毕业生、返乡创业人员以及有一定创业能力的居民。
本次培训为期一个星期,邀请了市创业培训指导中心的杨琳娜同志、市小额担保贷款公司梁力军同志以及市工商税务管理所伍文胜同志为学员们授课。通过对学员们实施心理素质、经营管理、经营素质的培训,帮助下岗失业人员转变就业观念,树立创业的自信心。在创业培训班上,通过老师生动而真实的事例,学员们还学习到了如何运用小额担保贷款筹措资金,如何寻找合作伙伴,如何写计划书策划自己的项目,如何运用工商税务法律知识提升自己企业的竞争力等。这些知识让学员们受益匪浅,更让一些有多年创业经验的学员通过与创业培训中系统知识的碰撞,擦亮了新的创业火花。
目前,开发区正在大力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服务,推广“小额担保贷款+信用社区建设+创业培训”的联动机制,推动创建工作的深入开展,从而提高辖区居民创业能力并带动就业人数。
第五篇:创业促就业工作总结
一、构筑平台,建立完善创业服务体系
(一)公共创业服务体系实现“四级贯通”。加强各级劳动保障平台建设,确保推进创业促进就业战略有支撑、有依托。xx年,全市所有街道、乡镇和居委会劳动保障平台全部实现“六到位”;xx年起,我市坚持将服务网络延伸到村,所有行政村全部聘请了村级劳动保障协管员;xx年起,在各级政府的推动下开始村级劳动保障服务机构建设,海陵等市(区)村级劳动保障“六到位”平台已经实现了全覆盖。依托全市各级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分别增挂“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农民创业服务指导中心(站)”牌子,明确或增设专人从事创业服务工作,建立公共创业服务队伍,形成了覆盖城乡的四级公共创业服务体系,并普遍推行创业指导、信息服务、项目推介、技术培训、创业实习、资金扶持、创业孵化、开业指导、政策落实和跟踪服务“十位一体”的服务制度。
(二)公共创业服务场所实现“一站服务”。引入“超市化”的选购模式和快速反应机制,在全市建立7家创业服务超市,建立“一站式”公共创业服务场所,并拓展“创业服务超市”服务功能,逐步向重点中心乡镇延伸。“创业服务超市”有固定的服务场所、定期的服务时间和丰富的服务内容,开辟有培训报名服务、创业项目推介、创业专家指导、政策扶持服务、法律法规援助、创业典型展示、创业互助服务、招聘求职服务等功能区域,并细分为多个服务项目。劳动保障、财政、工商、地税、金融、物价等职能部门派出专人进驻“超市”,为创业者提供各种咨询、指导、办理服务。对能够在“超市”办理和办结的事项,实行首问责任制、一次告知办结制,努力实现“相关部门集中服务、各项优惠集中办理”的服务目标。
(三)相关创业服务载体实现“有益补充”。成立以劳动保障、物价、工商、地税、金融、财政等相关部门工作人员,高等院校相关专家、学者以及创业成功人士为成员的创业指导专家志愿团,对免费推介的创业项目进行“一对一”跟踪服务,指导创业者制定、修改、完善创业计划,协调解决其在创业过程中的实际困难,提高创业成功率。成立泰州市创业者协会,下辖四个市成立泰州市创业者协会分会,组织开展会员培训和经验交流;引导会员自愿联合申请注册成立经济实体,并在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管理等方面为创业者提供强有力支持;组织会员到浙江、上海、苏南等个体私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参观考察和市场调研,了解市场信息,学习先进经验,增强创业信心,调优创业方向,将创业者协会做成为培训、交流、发展的大平台。
二、丰富内涵,切实提高创业服务实效
(一)在培训服务上抓跟踪。全面实施创业培训进社区、进乡镇、进校园“三进计划”,采取集中培训与送教下乡相结合的形式,充分发挥省、市创业培训基地的资源优势,将培训学员集中到基地,形成“基层送苗子,政府搭台子,专家出点子,财政拿票子”的创业培训格局;对偏远地区的培训人员,选派省、市级创业培训基地教师送教下乡,就近就地开展创业培训和创业辅导;将创业培训开进高校,在全市各高等院校开设创业培训选修课,让学生亲身感受和体验创办微小企业的有效步骤和科学方法,切实增强高校毕业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建立创业培训学员跟踪联系卡,建立完善创业培训全程服务制度,对培训学员做到“每月一走访、每季一回访”,在联系卡上认真做好相关记载,集中推广创业培训学员成功经验,组织开展疑难问题集中会诊,切实提高创业成功率。
xiexiebang.com范文网[CHAZIDIAN.COM]
(二)在项目服务上抓对接。不断完善创业项目资源库,重点做好创业项目的开发征集、调研论证、宣传推介和跟踪扶持工作,突出创业项目的本土化、好培训、易启动、快见效的特点,树立“创业项目不在多少、创业项目落实多少”的思想,充分发挥创业者协会、专家志愿指导团和创业咨询服务机构的项目指导作用,实行“一对一”、“一盯一”的跟踪服务,实现“开发一个、成熟一个、成功一个”的目标。依托创业服务超市平台,每月集中开展一次创业项目推介会,组织项目策划人参加现场推介,与有意创业的人进行面对面交流,商洽合作方式;对被创业人员选中能平稳实施二个月以上、效益较好的创业项目,给予项目策划人物质奖励。目前创业项目库共征集入选项目220个,今年已有涉及商贸经营、铸造、建材、小提琴制作、物流等32个创业项目落地生根,新增创业520人,带动就业5600人。
(三)在孵化服务上抓配套。市政府制定出台了《泰州市创业孵化基地认定和管理办法》,加快推进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创业者提供生产经营场地支持、政策扶持和综合配套服务。进一步明确了孵化基地是指经确认的可为创业者提供管理经营所需场地以及免费提供创业指导、融资服务、管理咨询、人才培训、技术创新、事务代理、法律援助等各项服务的实体。采取政府出资、民间资本投资、社会资本入股等多种形式,建设了一批再就业一条街、返乡创业园、科技创业园、生态农业园和特色专业市场等创业孵化基地,今年共新增创业孵化基地20家,并积极落实租金补贴、税费减免、贴息贷款、社保补贴等扶持政策,建立完善项目引导、对接培训、创业孵化等综合服务机制,吸引创业者“入孵”,提高“孵出”成功率。去年以来,全市先后有1365人进入基地孵化成长,其中90%的创业者孵化成功。
三、落实举措,大力开展创业服务活动
(一)组织开展宣传服务系列活动。每年集中开展一次 “创业宣传月”活动,送政策到创业者身边,在全市范围内确定了1000名创业人员,重点联系,重点走访,重点帮扶;将创业扶持政策和创业典型事迹覆盖到街道(乡镇)、社区(村),分别设立创业政策宣传栏,在宣传栏内张贴创业扶持政策,让有创业能力和创业愿望的劳动者了解政策,熟悉政策;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报刊、网络等新闻传媒,广泛开展政策解析、专题访谈等宣传活动;邀请“江苏省十大杰出创业明星”、“泰州市十佳自主创业、返乡创业先进个人”,组成阵容强大的创业明星事迹演讲团,在全市范围巡回演讲,激发创业热情,鼓舞创业士气。
(三)组织开展创业交流系列活动。大力开展“创业广场”、“创业论坛”、“创业观摩”等系列活动,定期开展创业培训成果展示、创业项目推介、创业咨询、创业成功人士传经送宝等交流活动。引导创业人员正确认识创业、正确面对创业、走稳创业之路,大力弘扬自主创业、艰苦创业、励志创业的时代精神,为创业者营造浓厚的创业氛围。建立小额担保贷款信息交流机制,密切劳动保障、担保机构、各经办银行和社区的协调合作,做好政策宣传、贷款受理、贷后跟踪等工作,及时组织申请小额担保贷款人员参加创业培训,以培促贷,以贷促培,主动上门了解创业项目运作情况,及时为创业者排忧解难,不断强化贷后扶持,提高小额担保贷款政策扶持效应。
在推进创业服务的工作实践中,我市进行了一些探索,开展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距离部里的工作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主要表现在:一是创业服务体系还不够完善,还需要进一步发挥公共创业服务平台与社会化创业服务机构相互补充作用。二是公共创业服务水平还不够专业,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创业服务队伍能力建设。三是创业服务资源的利用率还不够高,还需要进一步提高创业项目的推介成功率和创业孵化基地的入孵率。我们将以本次专题研讨会为契机,深入推进创业服务各项工作,切实加强各级“创业指导服务中心”建设,努力提高专业化创业服务水平;不断拓展“创业服务超市”服务功能,加快向重点中心乡镇延伸步伐;鼓励和引导各类社会化创业服务机构投入创业服务,对扶持成功创业的服务机构给予适当创业补贴;建立创业信息服务网络和信息发布机制,优化创业服务公共网站和创业项目共享资源库;新增一批创业孵化基地并推荐创业者入孵实践,集中开展孵化基地订单式创业培训和专家、中介机构跟踪扶持,将我市创业服务工作推向一个新的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