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乡农业产业园管护方案
为了落实脱贫攻坚任务,实现产业扶贫,为更好地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经营模式,优化管理模式,有效加强产业园区管理,特制定本制度。
一、园区管护责任落实
脱贫奔康产业园的组织管理责任主体为乡镇和贫困村“两委”,乡政府成立扶贫产业园管护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产业园管护工作的组织领导。贫困村党支部、村委会要切实做好扶贫产业园监督管理工作,发挥作用,明确分工,责任到人。产业园相关经营主体是产业管护的责任主体,负责产业管护的日常工作。产业园管护责任主体、帮扶单位、帮扶领导、帮扶机构要齐抓共管,形成工作合力,全面建立健全产业管护责任体系。
二、园区管护工作重点
1.乡领导小组要督促村委会加大对种植业产业园管护工作力度,加强种植业产业园日常管护。
2.定期清园除草。产业园区按管护要点清园除草,抑制杂草生长,杜绝草比人高、严重影响果树生长空间的现象。
3.加强肥水管理。果树抽梢前后10天组织开展施肥,全年根外追肥不少于6-8次,及时做好抗旱、排水工作。
4.进行合理间作。产业园区行间可种植豆科绿肥、蔬菜、中药材,以短养长,增加收入,禁种高秆爬藤作物。
5.加强病虫防治。重点防治柑橘、香桃常见病和大食蝇等虫害。
6.做好整形修剪。幼树前四年基本实行免剪,做好除萌蘖、抹芽、夏梢摘心、撑、拉、吊枝等管理,尽快培育树冠、促进幼树快速从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化。
7.加快推进畜禽养殖产业发展。乡领导小组、村委会要督促村集体经济组织、贫困户做好养殖业填栏补栏工作,避免养殖圈舍闲置,造成资源浪费;要指导养殖户做好畜禽养殖防疫工作,防范养殖风险。
8.加大基础设施设备维护管理。乡镇、村委会要加大对已建设蓄水池、山坪塘、囤水田、提灌站、产业道路等基础设施设备的使用和维护。实现园区关联设施完善,实现水、路、电、管“四网”贯通,能够满足农机化作业要求。
9.加强产业扶持基金使用监管。农业农村局监督、指导乡镇、村委会加大产业扶持基金政策宣传,建立健全台账管理、公示公开、退出回收、抵押担保和风险防范等机制,完善基金使用和监管制度。乡镇、贫困村开展基金使用情况自查,及时整改基金使用和监管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基金使用安全。
三、园区管护资金投入
乡领导小组要加强对管护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管,指导贫困村对产业园投入的物资、人力、财力建立台账。大力引导新型经营主体对产业园区的管护投入,同时可以通过社会化服务形式开展产业管护,从而建立健全产业管护多元投入机制。
四、园区管理队伍建设
每个贫困村要结合产业实际,培训种养殖能手、职业经理人、科技示范户等新型经营主体,在关键农时季节开展产业管护情况。充分调动和利用县级农业主管部门组建的专家服务团队、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和驻村农技人员,开展对园区产业管护的技术指导。每年专家服务团队开展管护技术培训不少于3次,乡镇农业服务中心和驻村农技人员开展技术指导不少于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