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加强和改进财政收入工作经验材料
一、强化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思想引领。
围绕全年收入目标,坚持高位谋划,在“稳”的基础上向“进”的目标接续努力。一是跳出数量看质量。既从收入上把握新形势下增长有利因素,又从支出角度看收入源头问题。一方面,深刻把握经济下行背景下财政收入增速低于经济增速的客观规律,合理确定地方财政总量和收入增长目标;另一方面,深刻认识财政高质量发展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一致性,在紧平衡状态下继续做好结构优化,提高支出对财源建设反哺效果,实现放水养鱼、减轻企业负担与做大财源基数、促进财政增收之间的良性循环。二是跳出一域看全域。深化调研考察学习,围绕提高财政专业化能力,建立财政收入重大政策和重点工作专班研究机制,常态化对标学习先进地区经验。深化体制机制创新,统筹衔接“四本预算”,厚植可用财力,推进集中财力办大事;统筹盘活“四资财源”,全过程统筹资金保障,全环节覆盖资产管理,全链条布局资本运作,全周期盘活资源,推动财政收入向多元化、集约化发展。三是跳出当下看长远。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入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财政工作会议精神,自觉对标x市委“x”目标,立足x市委“x”实践,探索研究有利于政策落实的收入增长机制,加强财政收入中长期规划,在各级党委、政府多重目标中实现财政动态平衡。二、强化精打细算、精准落子的制度保障。
坚持向管理要效益,打好“铁算盘”,下好“先手棋”,交出“放心账”。一是科学征管促增收。强化收入调度,牢固树立“保收入就是保大局”的意识,加强研判应对、税源管控和非税挖潜,坚持以旬保月、以月保季、以季保年,确保应征尽征、应收尽收。加强收入“月初安排、月中督查、月末反馈”闭环管理,及时会商研究对策,协调解决问题,在情节研判、环节优化、细节提升上取得新突破。二是源头治理堵漏洞。加强对优质税源的精准监控、对重点税源的跟踪监控、对零散税源的密集监控,构建数据共享、反馈迅速、预警高效、应对有力的税收征管机制,完善征管制度,堵塞征管漏洞。全面推行财政票据电子化改革,进一步扩大非税收缴电子化改革覆盖面,提升非税收入征管效能,促进收入颗粒归仓。三是协税互税提效能。牢固树立“以数治税”理念,健全政府领导、财税主管、部门配合、社会参与、法治保障的综合治税长效机制,完善财税、金融、住建、自然资源等部门之间信息交互、定期沟通、综合研判等机制,强化主体税种征管,确保量质齐升。深化涉税信息交互平台运用,健全乡镇税源税收台账,严把市直部门税控关口,在涉税信息运用、税收政策宣传、征管难点突破上形成合力。三、强化全链融合、全程闭合的行动支撑。
坚持目标导向、效果导向、问题导向,强化任务观念、时间观念、责任观念,不折不扣完成既定目标任务。一是建强组织链。高度重视和精心谋划财政收入工作,市政府发挥好“指挥部”作用,实现挂图销号作战、挂帅协同作战、挂牌强督作战;税收征管部门发挥好“指导员”作用,推行急事商办、要事会办、大事联办;乡镇(街道)、园区发挥好“主阵地”作用,健全完善“上下贯通、左右联通、内外互通”的征管机制。二是拧紧责任链。认真研究国家宏观政策调控和税收政策调整对财税增收的影响,突出重点行业、重点企业、重点税种、重点环节的分析研判,防止“跑冒滴漏”。高度重视收入入库的均衡性和时效性,消除依靠季末、年底突击的思想,狠抓申报期税款入库比重,防止月度间波动过大。深入开展风险应对和执法督察,加强分类处置和规范管理,坚决防止和制止征收“过头税费”,营造良好税收环境。三是延伸监督链。继续发挥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巡察监督、审计监督、财政监督、社会监督等协同效应,在财政收入监督理念、监督机制、监督方式上不断创新,着力防范财政收入虚假、“税收洼地”等问题,提高财税收入含金量,发挥财税收入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