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繁荣,根在自信
摘要:文化是孕育梦想的精神家园,是民族强盛的重要支撑。习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本文从我国文化发展的环境与现状、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以及如何坚持文化自信,弘扬发展我们的文化来进行论述,旨在明确文化自信的重要性。
关键词:文化;发展;自信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明确提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继续前行”,就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他还强调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一、当前我国文化发展的环境与现状
(一)国外文化的多样化输入
21世纪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外国文化输入中国,越来越多的国人喜欢外来文化,而不注重我国原有的文化。同时我国也对外输出我国的文化,但相对于国外输入我国的文化比较,我国输出的文化确实单薄了些。当我们看着许多人举着爆米花兴高采烈地看外国电影,轻松愉悦地议论邻国的电视剧,在平安夜圣诞节里狂欢庆祝时,总能听到有人忧心忡忡地提醒国人警惕来自西方的“文化侵略”。
用“文化侵略”这个词的确有些过了,尤其是随着改革开发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文化在国外也越来越受到追捧。我们看到了西方社会对春节的好感和兴趣也在与日俱增。在美国,总统每年都要在中国的农历春节向全美华人表示节日的祝福,美国的纽约州把春节那一天定为全州的法定节日。不仅中国的春节越来越被世界各地的人们所接纳,中国的汉语、传统文化也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现在全世界已经有了数百家孔子学院;而“中华饮食征服了全世界的胃”更不必说。
文化的吐故纳新和不同民族文化间的相互交融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基本方式。[
]若我们无法摆脱文化上的自卑心态和弱国心态的控制,自困于“文化侵略论”的藩篱,反而不利于中华文化的复兴与发展。其实,就中华文化五千年乃至更长的发展历程中,封闭的时间远比开放的时间短,所以中华文化才能够一直发展至今。中华文化本身就是中原黄河文化海纳百川的产物,没有各少数民族文化与域外文化的滋养,怎能成就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们虽不必过分担忧外来文化对于中华文化的冲击,但我们必须看到我们在文化发展和文化宣传中的不足所在。就拿同属东亚文化圈的韩国来说,韩流的兴起对于国内文化的冲突曾一度让国人深感担忧。“韩流”一词源于围棋,后用以指代韩国文化在其他地区的影响力。广义的韩流包括韩国服饰、饮食等等;狭义的韩流则通常指韩国电视剧、电影、音乐等娱乐事物的地区性影响。“韩流”一词最早由中国媒体提出,后被韩国媒体及学术界广泛使用,用以指代本国文化产业的输出。韩流现象在亚洲许多国家普遍存在,在亚洲以外的地区亦逐渐发展。
我们可以从“韩流”为何会在中国发展的原因中,来探索我国发展和宣扬自己的文化可借鉴的经验。[
]首先,相同的文化背景和地域相邻,相比于欧美西方文化,更容易被中国观众所接受;其次,韩国政府的文化发展政策的高度支持。韩国政府一向重视发展本国的民族文化,重视文化事业的发展与本土文化的输出。然后,韩国的文化创作是不断的推陈出新,而不是墨守成规吃老本。从最初癌症、车祸、治不好的韩剧套路,逐步发展演化,关注的群体更加广泛,题材也更新颖,更重要的是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当然,韩剧的俊男美女以及演员的敬业和演技也是其得以不断发展的依赖。
(二)国内文化传播的多样发展
在文化的传播上,最直接和受众最广泛的方式就是影视。好的剧本、好的演员、精良的制作,能够传播正能量的影视剧,能够推动我们的文化更好的发展。随着人们精神文化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各类资本相继进入影视行业,影视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电影票房迅猛增长,二级市场估值不断提高,投资价值逐步显现。
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影产业一直是文化产业政策关注的焦点领域之一。国家先后出台过融资、版权保护、放映等各方面相关政策,全方位、深层次对产业发展提出政策帮助与指导。
2012年国家电影专资办先后颁布了《关于对国产高新技术格式影片创作生产进行补贴的通知》、《关于“对新建影院实行先征后返政策”的补充通知》、《关于对安装数字放映设备补贴的补充通知》和《关于返还放映国产影片上缴电影专项资金的通知》。鼓励国产电影影片制作,鼓励电影院线放映国产影片,加大对国产影片的扶持力度。
目前我国影视行业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一是产业链条延伸优化收入结构。即以作品创作为源头,涉及文化产业、制造业、工业、服务业等各个行业形态。
二是未来行业并购将会风起云涌。中国影视行业自2012年迈开了海外并购重要的一步,通过收购、控股、技术引进和直接投资等形式,电影产业正在互相渗透,更多的国外电影公司开始参与到中国电影产业的制作环节。未来行业并购将会风起云涌,但是并购之后能否有效文化融合、实现效益值得关注。
三是大数据与内容创作相结合。整个视频行业大数据有三方面:用户大数据、内容大数据、渠道大数据。在互联网时代,这三大数据将融合在一起。现在由点击量很高的原创网络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剧本,已经被证明有比较好的收视率,这是简单的商业模式。为了取得更好票房,获得更高收益,互联网公司、院线、电影制作公司甚至是通讯公司都开始了“大数据”的挖掘和应用。但是需注意的是,大数据不能代替创作者创作出好的影视作品,因此如何在利用大数据精准预测与分析的基础上奉献给观众高质量的影视作品才是影视制作人需要思考的问题。
四是合拍片将增强海外市场票房竞争力。随着国产电影的海外票房不断探寻,国产电影将不断通过合拍片形式进入海外市场,借助合作伙伴先进的影片制作技术、具有全球票房号召力的演员及社会风俗、观影偏好等优势,增强海外市场的票房竞争力。
五是新媒体将助推影视业版权交易与营销发展。由于新媒体视频不受播放时间限制,对内容提供商来说存在着巨大的市场空间。
文化类综艺节目,用创意盘活传统文化。越来越多的综艺节目意识到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央视推出的《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诗歌之王》等文化类综艺节目,不仅收获高收视率,还多次登上微博热门话题。当综艺与传统文化碰撞,便引来众多观众竟相追捧。
文化有自信,荧屏多清流。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底蕴,文化类节目火爆荧屏。2017年年初,《见字如面》这档被公认为“综艺清流”的节目刷爆了朋友圈。网友评论《见字如面》是“一档能够给人带来静谧的节目”。《我在故宫修文物》它讲述“文物医生”和他们的“文物复活术”,也是目前为止唯一一部成体系拍摄故宫稀世文物修复故事的大型纪录片。这些一个个原创的,结合我们传统文化,融合当今时代思想号召的优质节目,让我们静下来去感悟一些东西,去思考一些事情,让我们在浮躁的快节奏生活中,能够感到内心的沉稳。
二、我国文化发展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张维为认为,“随着中国的迅速崛起,中国文化业开始进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和复兴时代。”如今,西方文化由于面临金融危机、环境问题等各种危机而受到质疑,与此相反,中国文化的发展进入了战略机遇时期。国际环境的复杂性,加上文化的特殊性、长期性,决定了我国文化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
(一)文化体制改革滞后抵消了我国文化领域进入战略机遇期的潜在价值
文化体制机制创新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是文化创新得以实施的制度环境和先决条件。国家实施文化创新战略的基本目标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提升国家的文化国力。30年来,由于我国文化体制改革的渐进性道路的限制,使文化体制改革呈现出“非均衡”的特征:文化行业的外层制度改革和基层单位管理体制改革是改革的主流,但这种外层制度改革和基层文化单位的改革都只是一种技术层面上的“改良”,都只是一种“边缘突破”。
文化领域的改革并没有发展到用整体制度创新来替代文化体制中的核心制度框架。国有文化单位的体制缺陷和能力缺陷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如资源配置非竞争性与约束软化,机构的激励机制、效率机制缺失,文化单位运营成本扭曲。我国文化体制改革总体上仍然处于一个初中级发展阶段。
改革开放30多年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所形成的基础环境,为文化发展提供了历时性战略机遇期。然而,我国文化发展从长期的“短缺经济”体制中解放出来后,具有“恢复性增长”或“补偿性增长”的特征,文化行业领域出自行业本身的、具有“内生发展”特点的文化发展模式尚未普遍出现。
行政化的公共文化管理体制,既使得有效财政投入不足,又垄断公共文化服务的提供,不合理地限制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文化建设。区域分布和行业发展不平衡,文化市场体制分割、文化市场建设滞后、公权力进入文化市场并形成新的垄断等体制性因素正在诱发企业对政府的“不良博弈”,使我国文化行业无法把握战略机遇期的潜在价值,在与西方发达国家的竞争中处于整体劣势,我国传统的文化发展模式和管理体制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二)文化政策目标弹性与政策工具所导致的“不良博弈”问题值得重视
政府通过提供政策成为文化创新的决定性力量。党和政府通过提高基本文化和经济政策,掌握了文化体制改革的领导和控制力量,并将文化创新上升为国家战略,为国家文化创新体系建设提高了强劲的推动力,国家相关部门为此制定出台了一批激励文化创新的政策。但是,由于我国地区差异、行业差异及层级差异持续扩大,使得中央政府武打在全国统一管理,需要保持一定的“制度
弹性”。国家层面的政策目标不得不实现弹性目标,反映在政策目标选择上,就是具体改革目标的可变性;政策路径需要多样化;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需要中央放松管制、鼓励地方发挥主动性、探求地方改革道路的实验,然而,这又从另一个方面导致了地方与中央政府“博弈”的产生。
地方政府向中央政府转移文化支出责任;地方利用不对称信息,按照地方领导偏好而不是政策目标安排使用国家公共文化资源;强调地方文化的特殊性,要求国家提供更多的公共政策资源,推动公共资源的地方、部门化等。更深层的原因是: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中存在着意识形态领导模式要求全力集中于文化市场发展要求全力分散的结构性矛盾。文化体制改革的内容包含了“文化业务管理模式”和“意识形态领导模式”的双重调整,不仅涉及到各级行政机构、各部委与地方之间行政能力的划分,还涉及作为独立核算单位的文化机构的权利、责任、法人地位以及他们同国家的关系问题,即产权以及附着在产权至上的文化单位经济利益、行业利益格局和意识形态安全等问题,有国外学者指出,“虽然创意产业被视为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但仍然保留着社会主义和集体主义的组织模式和管理模式。”
我国文化产业政策上缺乏制定有效的具体“限定性”政策,只有评价性政策。
这使文化政策目标弹性与政策工具所导致的“不良博弈”问题更加困难。中央与地方的“博弈”在各个层面上展开,地方政府利用文化体制改革的高度复杂性与中央政府进行“不良博弈”,使文化体制改革进展艰难,并需要政府支付越来越大的改革成本。
(三)文化产业整体较弱,创新能力不足,文化产品的国际竞争力较弱
相比西方国家,我国文化产业整体较弱。西方国家文化产业占GDP的比重通常在8%以上,美国创意经济占GDP的14%,英国占12%,就业率均达到5%左右,而日本创意产业已上升为国家第二大产业。而我国大陆地区只有4%。
据联合国统计标准,2006年全球核心文化贸易超过900亿美元,相关文化产品贸易达3300亿美元,目前部分文化产业市场规模已接近或超过许多重要的制造业。
美国把视听产品作为第二大换汇产品,仅次于航天航空。2010年,日本音像出口几乎占日本总出口的10%,海外利润达到120亿美元。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很多国家都提出了文化立国的战略,日本把文化产业与燃料电池、机器人、信息家电并列为21世纪四大尖端产业。韩国文化产业财政预算占的比重超过了1%。目前,发达国家占据了文化市场的主导地位,仅仅日本、德国、美国、英国这几大国家出口的文化产品占到全球文化产品出口总额一半以上。文化的进口也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美国、西欧、日本的一些跨国公司囊括了全球文化贸易的2/3以上,当前全球最大的50家媒体、娱乐公司就占据了全球95%的娱乐方面的文化市场。
我国文化贸易近年来有所增长,但总体出口规模有限,国际竞争力不强。2006年中国的核心文化产品进出口总规模有所扩大,年增长率达到了23%,进出口总额达到了
103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了9倍。在文化服务出口方面按国际收支原则统计,2006年中国的文化服务进出口总额是26.5亿美元,比上一年也增长了20%以上。中国整个服务贸易出口当中,主要是运输和旅游,这两项比例达61%,而电影、音像包括广告宣传,还不到1%,国际竞争力有限。目前图书版权进口和出口的比例约为10:1,商业演出也以单个项目为海外剧团打工居多,杂技往往像机器被拆成零部件意义去演出,杂技演员的收入是30美元。我国还很少形成品牌的文化产品,如美国的《狮子王》、爱尔兰的《大河之舞》等,享誉世界,这与国外比还有很大差距。
中国的文化建设不是制度的形式而是制度的实质在起作用。尽管制度能够提供必要的技能、激励、价值和过程,但我们不能期望短期就可以建成这样的制度。无论是在公共领域还是私人领域,都无法逃脱制度建设的漫长摸索过程。有学者在《中国、印度和创意产业》一文中分析:英国创意产业的前景不仅依赖于英国自身条件,而且依赖于广阔的全球竞争环境。中国和印度的比较优势仍然是在低技术含量和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方面。即使在亚洲最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创意产业仍然不占据经济活动的较大比例。新加坡创意产业只占GDP的2.8%-3.2%。日本创意产业总产出也低于GDP的3.3%。在香港,创意产业达到GDP的2.5%。
麦肯锡咨询公司指出了中国和印度经济中迫在眉睫的人才短缺,例如,中国160万工程毕业生中只有16万人适于在跨国公司工作。制作创意内容并将其商业化,依赖于一个支持性的制度环境。
除了制度的磨砺过程,中国文化产业所面临的困境是缺乏真正的创新。我国文化产业已通过“全球服务外包”被纳入全球文化产业分工体系,基本被“锁定”在低端加工环节。一方面,我国已成为国际文化产业制造大国,一方面仍为文化产业内容原创小国,在全球文化产业的国际竞争态势中的劣势局面已经形成。
我国的电影电视剧、图书、报刊等总量位居世界前列,但缺乏创新,全球影响力微弱。目前,我国法制环境不完善、平台建设不到位、创意人才缺乏,创意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依然不足。国家公共文化投入连年增长,但中央和地方文化事业费投入在各自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仍然较低。中央财政2005年的文化事业费只占整个支出的0.39%;而1985年这个比例是0.52%,1995年是0.49%。同样,2004年文化事业基本建设投资37.12亿元,是历史最高值,但即便如此它在国家基建投资总额中只占0.09%。国家在文化方面的投入跟不上,因此上游的文化原创供给不足难以形成真正的创新。尽管我国目前出现了类似YouTube的网站有土豆和优酷网,社会网络网站有豆瓣和QQ,此外还有博客,为文化产业提供了向上的强劲驱动力。然而,盗版和缺乏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造成了目前创意产品的模仿多于真正的创新。此外,更多的挑战还来自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完善和文化制度的创新。
三、文化兴盛关键在于坚持文化自信
首先,文化自信是协调推进“四个全面”的精神保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完整地展现出中央领导集体治国理政的总体方略。其次,文化自信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内源动力。一个民族要充满生机活力、实现繁荣富强,必须充分发挥我们民族文化强大的自信力量。[
]最后,文化自信是扩大对外交流的重要前提。习总书记非常重视运用中国文化向世界各国阐释中国的主张和智慧,赢得了众多国家的赞赏,塑造了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只有对自己的文化有坚定的信心,才能使我国的对外交流获得强大的文化力量。
坚持文化自信,需要我们准确认识存在的问题,遵循科学的客观规律和指导思想,把文化自信的要求落到实处。
第一,深度阐释传统文化内涵和更具时代价值的内容。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比如,可以对中国文化优秀典籍根据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进行再整理、再加工、再提炼,以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需要,使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文化自信,成为传播和弘扬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第二,以创新的方式实现传统文化的现代化转化。习总书记强调:“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因此,要使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
第三,树立和强化正确的文化心态。当前,坚持文化自信,还应该注意和防止一些不正确的思想和心态。如有的人妄自菲薄,崇洋媚外,照抄照搬西方模式和文化;有的人封闭保守,墨守成规,坚持强烈的文化保守主义等。这都需要我们进一步加强中华优秀文化的教育,树立起正确的文化心态,昂首阔步地推进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第四,以开放包容的姿态推进文化交流。当前,中国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入,中国文化也只有通过与其他文化的碰撞、交流和融合,才能显示出区别于其他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不断繁荣发展。
文化自信就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和民众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敬畏与信仰。我们坚持和倡导文化自信,就是要对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保持自信,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保持自信,对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保持自信,以高度的文化自信,推进中国文化创新发展、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刘建军.论当代中国人文化自信的来源[J].文化软实力,2016(1):49-53.[2]周桂英.西学东渐对中国文化自信的冲击及其重塑[J].湖南社会科学,2012(4):9-12.[3]杨生平.文化自信的意义及其实现[J].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2016(6):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