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镇全面推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工作方案
为健全党委领导、政府主导、企业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不断提升辖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切实打通生态环境保护和监管“最后一公里”,形成全面覆盖、重点突出、领导有力的生态环境监督工作体制机制,建立全域排查、全面治理、全过程监管、全方位提升的环境保护监管格局,结合我镇实际,现就全面推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度(以下简称环境监督长制)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职能监督、督查监督和专项监督等监督体系为目标,以解决河(湖)长和林长职责之外的人民群众身边生态环境问题为重点,不断完善基层生态环境保护监督体系,持续改善全镇生态环境质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为加快建设“生态美、经济强、百姓富、环境优”的美丽中国先行区提供坚实支撑。
(二)基本原则
——坚持依法依规。依法推进环境监督长制建设,在法律规定范围内行使职权,做到于法有据、合法合规。
——坚持问题导向。以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为牵引,构建全方位、全领域、全时段属地问题发现机制,压实生态环境监管责任,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坚持专群结合。以专带群、依靠群众,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动,提高发现问题能力,筑牢生态环境治理的“人民防线”。
——坚持人技同防。充分发挥环境监督员、监督长“探头”作用,大力推进生态环境保护数字化监管平台建设,提升监管信息化水平,构建人防和技防相结合的监督体系。
——坚持闭环管理。落实发现、排查、登记、上报、处置、验收、销号闭环管理机制,确保责任明确、无缝衔接。
——坚持立行立改。及时处置生态环境问题,一般性的立即整改,较为突出的列入整改清单,明确整改任务、时限、标准、责任,确保改彻底、改到位。
(三)工作目标
根据区委办公室、区政府办公室印发的《XX区全面推行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制工作方案》,结合我镇河(湖)长制、林长制等经验做法,对照“1+1+N”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整改专项行动等,探索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反应灵敏、处置有力的环境监督长制,及时解决人民群众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组织体系
(一)设立镇级环境监督长。
构建生态环境监督管理第一道防线,设立镇级环境监督长,由乡镇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担任。各行业分管领导任专项领域环境监督长。承办发改、科技经信、自然资源、住建、农水、林业、市场监管、城管执法、交运、商务、卫健、应急管理、民政、文旅体、公安、生态环境等工作部门负责同志担任专项行业环境监督长。(二)设立村(社区)级环境监督长。
坚决做到生态环境监督无死角、无遗漏、全覆盖,确保生态环境问题第一时间发现,以4个行政村、XX社区为网格单元,分别建立村(社区)环境监督长,由村(社区)“两委”主要负责同志担任。(三)设立环境监督员。
结合村(社区)规模、人口、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情况,以自然村(小区)为基础单元,在行政村(社区)设立专职环境监督员。以人口数≥2000人为标准,在XX村、XX村分别设置2名专职环境监督员,在XX村、XX村、XX社区分别设置1名专职环境监督员。专职监督员必须具备岗位需要的履职能力,能够保证行政村(社区)环境监督工作正常有效开展。原则上将环境监督员与河道管理员、护林员及村级管护人员合并,以提高环境监督工作成效。自然村(小区)可再设置1-2名志愿监督员。(四)构建环境监督长制工作机制。
设立环境监督长制办公室(设在乡村建设办),由镇环保员专人负责辖区内环境监督长制度的运行。三、职责任务
(一)镇级环境监督长工作职责。
(1)镇级环境监督长职责:负责领导本辖区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工作,切实履行生态环境保护属地管理主体责任;落实上级环境监督长制决策部署;制定本辖区环境监督长制工作方案;负责本级环境监督长制的建立和运行,负责指导和监督村(社区)环境监督长制的建立与运行;负责建立本级环境保护工作组织体系,聘请专职环境监督员、义务环境监督员等,并保障物质条件,明晰职责任务,组织对专职环境监督员的考核;组织开展辖区内生态环境保护巡查,做到生态环境问题第一时间发现、第一现场解决,变被动事后查处为主动事先防范,确保小问题、一般问题不出乡镇及园区,尤其是对各类违法违规建设行为第一时间制止与报告,将环境监管源头防控机制落到实处;协助区环境监督长制工作办公室及有关部门处理环境信访、问题整改、环境执法、信息报告等基础性生态环境监督工作。
(2)专项领域环境监督长职责:在环境监督长的领导下,承担分管领域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工作。负责组织开展本领域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统筹抓好本领域内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及短板弱项的整改提升。
(3)专项行业环境监督长职责:在镇环境监督长、专项领域环境监督长的领导下,承担本部门本行业的生态环境保护监督工作。负责组织开展本部门本行业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并抓好问题整改。
(4)环境监督长制工作办公室工作职责:负责全镇环境专项监督长制的组织体系建设和运行管理;组织开展生态环境问题及环境风险隐患排查,并督促问题整改;组织抓好全镇范围内巡查人员和环境监督员的业务培训;组织对镇各有关部门和村居环境监督长履职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问责;定期向镇环境监督长汇报全镇范围内生态环境监督及问题整改等情况。承担区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办公室、区中央和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下发的具体工作任务。
(二)村(社区)级环境监督长职责。
主要负责组织专职环境监督员开展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风险隐患排查,第一时间上报发现情况,确保问题有迹可查;对跨区域或超职责能力范围内的问题,及时上报乡镇环境监督长;负责辖区内生态环境问题的整改、销号。(三)环境监督员职责。
主要负责网格内生态环境问题和环境风险隐患的发现、排查,及时做好登记并上报行政村(社区)环境监督长,监督责任网格内问题整改。重点是监督责任网格内大气、水、土壤、固废危废等各类生态环境问题,具体包括监督责任网格内的固体废物违法违规倾倒、生产生活垃圾乱抛乱放、企事业单位污水废气无序排放、农村面源污染和人民群众身边的其他突出生态环境问题(详见附件清单)。四、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坚决扛起生态环境保护政治责任,镇党委、政府对全镇环境监督长制建设负主体责任,村(社区)对管辖区域环境监督长制建设负属地责任,有关部门管辖行业环境监督长制建设负行业监管责任。各村居各有关部门要按照本方案要求,结合本地本部门实际,进一步细化落实目标任务、措施和保障,推动全面建立环境监督长制,推进生态环境保护监督责任落地见效。(二)健全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环境监督长制会议、调度、督查和考评工作机制,环境监督问题巡查(排查)、交办(上报)、整改(查处)、督查(调度)、验收(销号)闭环工作机制,环境监督员选聘、监督、考核、奖惩、培训机制。要按相关规定保障好工作机构、人员配置、技术装备、业务培训、工作经费等,为环境监督长和环境监督员提供必要条件。定期对环境监督长和环境监督员进行环境保护法律法规、政策和专业知识培训,以提高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三)接受社会监督。
坚持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人人出力,深入发动群众参与环境监督工作,重要、敏感生态环境问题的监督与整改工作要邀请“两代表一委员”参与。建立镇级环境监督信息发布渠道,向社会公告各级生态环境保护专项监督长名单,在责任区域显著位置设置环境监督长、环境监督员、举报热线等信息公示牌。设立环境监督长及环境监督员履职举报电话和电子信箱,接受社会监督。完善举报人保护制度,确保举报人信息保密。落实区级制定的生态环境违法行为举报奖励办法,鼓励公众积极参与生态环境保护监督管理,在全社会营造关心支持参与环境保护的浓厚氛围。(四)严格考核奖惩。
强化考核问责,将全面推行环境监督长制工作纳入重点督办事项。制定考核办法,细化对村居环境监督长和环境监督员的绩效考核。对于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给予通报。对履职尽责不到位,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严格按照有关规定追究责任。附件:
环境监督员职责清单
一、大气污染方面
1.露天焚烧秸秆、焚烧垃圾,露天烧烤。
2.餐饮单位无油烟净化设施、作业时未开启油烟净化设施、没有掩门经营、油烟直排。
3.露天生产,易产生粉尘物料露天堆放,粉尘、扬尘排放异常。
4.企事业单位使用燃煤锅炉,禁燃区内燃用散煤。
5.企业废气排放颜色、气味明显异常,油漆喷绘等挥发性有机物排放影响周边居民生产生活。
6.禁放区内燃放烟花爆竹。
7.机动车及非道路移动机械冒黑烟。
8.道路运输扬尘、泼洒不到位。
9.建筑工地覆盖、降尘等措施不到位。
10.突发涉气环境问题。
二、水污染防治方面
1.在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内游泳、垂钓。
2.水源地水质出现异常(发黑、发臭)。
3.企业废水排放颜色、气味明显异常。
4.畜禽、水产养殖污水乱排。
5.向雨水排水口倾倒餐厨垃圾。
6.雨污管网破损,雨水口晴天有污水。
7.沟渠堵塞。
8.水体黑臭。
9.突发水污染事件。
三、土壤污染防治方面
1.一般固体废弃物、工业固体废弃物、建筑垃圾随意丢弃、倾倒。
2.医疗废弃物违规处置。
3.常见危险废物随意丢弃、倾倒。
4.现场无法辨认的固体废物(危险废物)随意丢弃、倾倒。
5.污泥处理不达标,违规使用。
6.化学危险品等废弃物非法填埋。
四、生态保护方面
1.自然保护地内破坏林地。
2.自然保护地内盗采砂石土、洗砂。
3.自然保护地内从事畜禽、水产养殖。
4.自然保护地内违规建设。
5.非自然保护地的林地植被破坏、环境污染。
五、其他各类生态环境问题。
1.违法违规项目建设和生产。
2.噪音扰民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