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

2022-05-14 10:20:1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

单元内容

本单元围绕“多彩童年”这一主题,编排了《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4篇课文。《童年的水墨画》以诗歌的形式,呈现了乡村儿童生活的多姿多彩、自由自在;《剃头大师》折射出童年生活的纯真与有趣;《肥皂泡》写出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憧憬;《我不能失信》讲述了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呈现了多姿多彩的儿童生活,展现了童年生活的纯真和美好。

语文要素

本单元语文第一个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学生在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学习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词语”,这为本单元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基础。在本单元中,“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充分体现了“分步呈现,由扶到放,先实践后梳理”的编排理念。在《童年的水墨画》课后习题中,设计了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意思的训练;《剃头大师》课后习题,要求默读课文,回答问题:“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我”为什么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他更优秀的顾客了”?这实际就是进一步巩固联系上下文理解重点词句;《肥皂泡》课后习题建议学生查阅资料说说不易读懂的句子;《我不能失信》在阅读提示中要求学生默读课文,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课文中心句的意思;最后在“交流平台”中梳理出“结合生活经验,联系上下文,查阅资料,请教别人”等四种常用方法。

本单元指向表达的语文要素是“写一个身边的人,尝试写出他的特点”,主要通过单元习作提示体现,由一组词,想到一个人、一个特点,再拓展到

其他词、其他人、其他特点,从选材、行文、拟题、评改等环节予以提示引导,降低了表达难度,使学生易于动笔。另外,本次习作虽然与单元人文主题看似关联不大,但同样作为“一人一事一特点”的略读课文《我不能失信》,以及人物形象塑造相当成功的精读篇目《剃头大师》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示范作用。

教学建议

1.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结合多种识字方法,让学生分辨易混字形。识字加油站让我们学会在图画中自主识字,认识6个形声字,并能根据词语想象画面。

2.语文要素,分步落实

(1)本单元的阅读训练要素是“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理解难懂句子与理解难懂词语的方法有相似之处,因此一些方法是可以迁移运用的,如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但有的方法也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句子关系到文章思想内容的理解,只有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才能体会到句子具体的含义。

(2)不同学生认为的“难懂的句子”可能不完全相同,教师既要关注到课文理解难点上的共性,也要注意到理解上的个体差异性,并注意利用这种差异性,让学生答疑解惑,把语文要素一步步落到实处。

比如《童年的水墨画》一课,训练联系上下文理解上表中的例句①和②,可以设计如下环节:

1.自主质疑,问一问。让学生自主提问,如:“人影”是谁的影子?是倒映在哪里的影子?为什么说被溪水“染绿了”?

2.句不离篇,找一找。这首诗歌里还有哪些地方提到了溪水和人影?让学生在上下文里找出来:“山溪像绿玉带一样平静”“忽然扑腾一声人影碎了”。

3.前后关联,比一比。引导学生将例句①跟从上下文中找到的两句话进行比较,弄明白:溪水是什么颜色?人影有什么变化,为什么碎了?

4.综合思考,说一说。为什么说“人影给溪水染绿了”?学生联系上文就不难读懂:溪水碧绿,就连倒映其中的人影也被染成了绿色。这里用“染”,是把溪水当作人来写,显得调皮可爱。

5.由扶到放,练一练。小结方法,再用“问一问、找一找、比一比、说一说”的方法理解《林中》例句②。可先让学生自主质疑,找一找诗歌哪里还提到了“斗笠”和“蘑菇”,再跟前文“小蘑菇钻出泥土戴一顶斗笠”作比较,寻找两者的异同——这两句话一个是将“蘑菇”比作“斗笠”,一个是将“斗笠”比作“蘑菇”,再联系“是谁一声欢叫把雨珠抖落”就可明白:这句话写的是一群头戴斗笠的儿童在松林中采蘑菇的画面,突出了他们的可爱与欢乐。

《剃头大师》中理解难懂的句子,既要联系上下文,还要联系生活经验。比如,课文第五自然段写道:“你想想,这一会儿痛一会儿痒的,跟受刑一样。”要理解这句话,最好联系平时的生活经验。在生活中,不少人理发时都会有这样的经历,被推剪夹住头发很疼。碎头发掉在脖子里,落进衣服里,令人难受不堪,真的跟受刑一样。

通过借助查阅资料、联系实际生活等方法理解《肥皂泡》中难懂的句子。比如文中的“轻清透明”“玲珑娇软”“脆薄”“光丽”等词语,是作者独特的表达,教学时,可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及生活经验加以理解、感悟。结合单元导语“在童年的百花园里,我们看到了真善美”,再发挥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去处,从中体会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童年游戏的乐趣。

这篇课文时综合运用板块,让学生根据学习提示默读,抓住描写小庆龄言行的相关语句,来体会人物的鲜明特点。通过结合课文内容,联系生活实际理解课文中难懂的句子,进一步体会并学习人物诚实守信的可贵品质。

3.融合教材,指导习作

本次习作的话题是“身边那些有特点的人”,要求学生留心观察身边的人,注意特点鲜明的人,学会通过观察交往等多种方法了解人物的特点,收集人物典型的事例和相关材料。借助生动鲜活的具体事例。

为了帮助学生把人物特点和事件(理由)写清楚,可以根据学情需要,将《剃头大师》和《我不能失信》中的语段作为习作教学的用件,优化表达品质。比如学习作者从“怎样怕剃头”“为什么怕剃头”两个方面说明小沙“怕剃头”的特点;从《我不能失信》最后一个自然段中,学习作者通过宋庆龄动作和语言描写来表现其诚实守信的品质等。另外,还可整合《语文园地》中的词句段运用第二题,先让学生进行小练笔,习得围绕一个意思写话的方法进行习作。

下载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一、单元内容解读“思维的火花跨越时空,照亮昨天、今天和明天。”统编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是文体单元,围绕“思维的火花”这个主......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教材解读单元内容解读本单元围绕“夏天”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童话《荷叶圆圆》《要下雨了》3篇课文,从不同角度描绘出夏天的特点,让我......

    部编教材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共5则)

    15、古诗两首 一、教学内容:《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绝句》 二、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并背诵,感悟诗人对大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3、......

    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

    [键入文字] 21、《太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作者按事物的几个方面安排了哪些材料。 2.学会本课的2个生字;理解11个词语的意思;能用“因为……所以……”、“虽然……......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解读

    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材解读 三年级下期第一单元由《燕子》、《古诗二首》、《荷花》、《珍珠泉》四篇课文组成,它们抓住春天这个美好的季节,选择了燕子这一活泼可爱......

    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1-8单元)教材分析+解读

    三上(1-8单元)教材分析单元名称教学目标(各学科课程目标进行设定)重点、难点突破的策略课时分配第一单元学校生活1.认识本单元“坝、汉、艳”等28个生字,学会“晨、绒、球”等26......

    小学四年级语文第六单元教材解读

    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解读 中心发言人 桂平市社步镇湴山小学 李卓华 国家督学成尚荣先生说:“研读教材是语文老师的第一基本功。唯有教师走进了文本,方能引导学生与......

    部编教材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第六单元教案 一、教学内容:15.大禹治水 二、教学目标 1.初读课文,认识本课8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继续培养独立识字、合作识字的能力。 2.熟读课文,理解“倒塌、堵塞、叮嘱、开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