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区应急管理局地震和地质灾害工作要点
按照“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要求,紧紧围绕“不死人、少伤人、少损失”的总目标,增强工作前瞻性和主动性,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全面推进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救援现代化建设,扎实做好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
一、建立完善灾害应急体制机制
1、牢固树立震情第一观念,科学制定震情跟踪方案。严格落实跟踪措施和责任,加强震情会商交流,提升防震减灾服务水平。要加强地震宏观观测点建设,提高监测质量,继续因地制宜开展地下水、气象气候等地震宏观异常监测,筛选确定区级骨干地震宏观观测站点,努力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群测群防网络体系;完善地震相关部门行业之间的震情协作、数据共享、分析研判机制,努力把握震情趋势,配合做好重大活动地震安全保障服务。
2、理顺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机制,建立健全行业部门之间工作机制。深化改革创新,着力破解难题,统筹各种应急资源和力量。与市自然资源局XX分局就理顺地质灾害应急处置机制召开座谈会,从有利于地质灾害“防”、“救”工作衔接出发,建立双方协调配合机制。
二、做好汛期突发地质灾害的分析研判工作
3、分析研判汛期突发地质灾害趋势。通过对往年全区地质灾害发生时间、地点、分布规律的分析研究,结合2021年气象信息,与自然资源、气象、水利等部门进行工作对接,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和降雨情况,会同自然资源部门做好汛期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
三、高效应对处置地震和地质灾害
4、切实做好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准备工作。强化与相关单位的衔接配合,及时掌握第一手信息,做到响应及时、处置得当。做好现场应急、后方支持等各项工作方案,完善各类应急处置模板。提高地质灾害判定和识别能力,遇有灾情能准确研判灾害形势。
5、地震和地质灾害发生后有力有序有效实施救援。科学配置救灾资源,高效地做好应急处置工作。充分发挥议事协调机构作用,全力做好监测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密切关注灾情变化,及时核实上报灾情信息,尽最大可能降低地震和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
四、加强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技术专业力量建设
6、加快XX区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专家队伍建设。筛选参加过自然灾害类,特别是地震或地质灾害突发事件和综合防灾减灾救灾等现场应急处置工作,具有较为丰富的地震或地质灾害应急工作经验的年富力强各类专家。形成应急管理部门能够直接指挥工作的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救援技术专家库。
7、开展全区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救援工作培训。对全区应急管理工作中负责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工作的同志分批次进行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处置相关专业化、系统化培训。提升基层应急工作者的业务素质,更好的应对可能发生的地震和地质灾害突发事件。
五、加快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体系建设
8、有序推进区级预案修编工作。针对灾害的动态变化以及新的部门职能变化,制定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修订工作方案。开展前期资料收集整理和调查研究工作,起草《XX区地震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和《XX区突发地质灾害应急预案(征求意见稿)》,经审定后下发执行,形成结构完整、管理有序的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预案体系,提高预案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
9、指导协调基层开展预案修编工作。督促指导各镇(街道)编制地震和地质灾害应急救援专项预案,进一步规范地震和地质灾害响应分级与分级应对措施,不断细化在应急过程中的职责和流程,提升救援能力。
六、加强部门协作沟通,不断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10、加强部门联合督导检查。会同有关部门对重点镇(街道)的重点行业、重点企事业单位和人员密集场所的地震和地质灾害防治、监测预警、应急准备等工作开展督导检查,持续推进救援能力的提升。
11、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结合工作实际,充分整合利用现有应急力量,强化社会救援队伍建设。对政府采购的地质灾害应急救援装备使用情况进行检查验收,督促技术支撑单位加快装备更新及人员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应急处置支撑能力。
12、强化基层应急救援能力。加强对基层应急救援能力的技术支持,督促基层进一步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指导各镇(街道)开展应急救援演练,增强演练的实效性,提高地震和地质灾害救援实战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