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观察身边微小的物体课例研究
(一)背景和教学目标
我们的周围有很多微小的物体,用肉眼很难观察清楚。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学生
已经知道借助一定的工具——凸透镜和显微镜可以把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看得更
清晰。其中凸透镜在前面的科学观察中已经运用过多次,而显微镜是绝大多数学生未
曾体验过的工具,本课将带领学生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我们身边微小的物体。
六年级学生对身边常见的微小物体有所耳闻,但大多数学生没有利用显微镜等工
具观察过这些物体的微小结构。他们对身边微小物体的探索充满着浓厚的兴趣,教师
要细心呵护学生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引导他们自主参与到微小物体的探索中。学生通
微小世界
过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对比观察微小物体,知道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进歩使人类的视野越来越开阔和深入,初步感知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社会发展带亲的积极作
用。
科学概念目标
•同一个微小的物体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图像大小及视野是不同的。
科学探究目标
•能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能够利用放大镜、显微镜等工具自主地观察身边的微小物体,并能用示意图和文
字将自己的发现记录和描述出来。
•知道人类的很多发明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能说出工程师利用科*原理发明
创造的实例。
科学态度目标
i
•对探索微小世界产生浓厚的兴趣。
•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和想法,积极参与小组讨论。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了解当前微小世界的研究成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便利。
•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用于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二)教学准备
为学生准备:蝴蝶标本、放大镜、手持式简易显微镜、光学显微镜、观察记录表
或学习单(由教师自行设计)。
教师准备:光学显微镜、教学课件等。
(三)教科书解读
我们周围有许多微小的物体可以供我们观察,选择什么物体作为观察对象比较合适呢?本课的背景图片是一张瓢虫图片,隐含着本课的观察以微小的昆虫为主要对象的意图。
1.聚焦
教科书在本部分给出了一张用放大镜观察昆虫的照片,意在指出我们将观察的微
小的物体将以熟悉的昆虫为代表,了解放大镜和显微镜下奇妙的昆虫世界。I昆虫种类
繁多,生活范围广,有着不同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学生对昆虫有着浓厚的兴趣,观察昆虫的身体对许多学生来说是一个乐此不疲的活动。从低年级用肉眼首接观察小
动物,到现在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昆虫的身体器官,观察尺度在缩小,观察要求在提升。
教科书出示了本课的科学词汇:鳞片和复眼,这是一些昆虫身体上用肉眼无法看
清的两个器官,意在引导学生在后续的观察中多加关注这些微小的器官。
2.探索
探索部分有两个活动。第一个活
动是“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对比观
察昆虫的触角、翅、脚或其他的某一个
部分,把我们的发现画成图并用文字标
注”。活动提示我们:①要利用肉眼、放
大镜和显微镜来观察,观察的内容是昆
虫身体的某一部分,例如昆虫的触角、翅、脚等,而不是整体结构;②观察
时不能局限于某一种方法对昆虫器官的独立观察,而要采用对比观察的方法,对同一个昆虫的某一部分在不同工具下的图像进行比较,通过比较发现用不同
工具观察时我们看到的图像大小和视野
范围是有差异的。学生在对比观察中逐
渐体会到观察工具的改进使我们的视野
越来越开阔和深入,技术将改变我们的认知。
教科书出示了实验室常用的显微镜操作步骤图,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地掌握使用显
微镜观察的方法和步骤,教师要结合图示进行详细指导,为后续学生自主观察生物细
胞做准备。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可以概括为五个步骤: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观察。
具体方法如下。
(1)
安放:右手握住显微镜的镜臂,左手托住镜座,将显微镜向着光摆放在平坦的桌面上,略偏左,离桌子边缘大约7厘米。
(2)
对光: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调节载物台下的反光镜,从目
镜往下看,能看见一个亮的光圈。
(3)上片:将要观察的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夹住,使标本恰好在载
物台通光孔的中央。
(4)
调焦:眼睛看着物镜,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玻
片标本为止。用左眼从目镜往下看,同时反方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升到标本出现在视野里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直到看到清晰的图像。
(5)
观察:慢慢移动玻片标本,用左眼观察标本的各个部分,注意移动的方向和
从目镜里看到的方向正好相反。一边观察一边将观察到的图像画在学习单上。
实验室常用的光学显微镜一般可分为台式光学显微镜和手持式简易显微镜两种。前者一般结构相对复杂,精密度高,操
作稳定,放大倍数大且空间分辨率高。
后者结构相对简单,便于携带和使月。
本课观察的对象是昆虫的身体结构,它
们身体相对较大且凹凸不平,所以选择
使用手持式简易显微镜进行观察更为合适(有条件的学校可用体视显微镜,更
适合观察昆虫的身体结构)。因此,本
课可以先学习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然后用手持便携式显微镜观察昆虫的器官。
教科书呈现了
“蝴蝶足的观察记
录”和“蝴蝶翅的观察记录”图片,旨
在为学生提供一种描述和记录观察结果的范例,学生可以照着样子做,也可以
采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记录和描述。
本部分的第二个内容是“利用手持
式简易显微镜,观察周围物体的微小结
构,并用示意图画下来”。提示我们在观察完昆虫器官后,还可以利用手持式
简易显微镜观察周围其他物体的微小结
构,例如花粉、灰尘等。
手持式简易显微镜的操作方法:掰
开镜筒(打开开关),将物镜垂直对唯
观察物体,用左眼从目镜往下看,调节
调焦旋钮,找到物体清晰的图像,进行
观察并记录。教科书出示了
“显微镜下的花粉”和“显微镜下的灰尘”的精美
图片,意在激发学生对其他微小物体的探索欲望。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
择其他微小的物体作为观察对象,如灰
尘、叶片、花瓣、纤维、头发等。学生
在一次次惊喜的发现中,会逐渐爱上用
显微镜等工具去探索身边的微小物体。
3.研讨
伽螺£的瑚*记M
曲配况电
fE*.It-
l(tt的花物
JE5SVIT的荻尘
日论底i
i
5闾V
b
$亀,村用手恃式简易显微镜.观察周闱 物体的徴小结构.并用示懲图厕下处 1.我们在规察中发现了什么?比你技惊奇的是什么? 2.用肉眼、放大镣、£微伐现聲何-物体.热像的大小和视賢(看到的范問大小)打什么不邮 街眼下的叶片 放大讒卞的叶片 显徳欖下的叶片 :受昆虫启发的发明创造 档学珀究我摒,豈虫头上條鮫角就 :是它们Tl “鼻子”,滾个鼻吵能分舞各 :种气味,有能比人的懲子矣敏得多C人 |类技仿苍癸笠触角,研粉出•链式气眛 !分析糜拐仪“,将它安装在亨定飞耘的!駝.甘鈴堑,*仅可以即化空气,而且整 S书蜃气泄我的能立舞金出警报。庇样,:这种仪at也岑以安装衣知矿能*井匣,後的Kittfi许多小跟瞄成,这样的监奖瓦爲的浓忠,当&鳶的眾度超标寰眼能著到周围迎。范国内的物悔,村,它就会按警,以變及.时爺險险鳍。 授据在烬复绿冬祈.愛貝理,人真糸制出7 •KWJBtS机“科1 :.蝇験鎗 达・,还伐制由一种•■霆最探渕系饨“,月来探澳套琵字宙射线,了鮮字市的垃沮刻瀋安。 皆疗?手色11渉定由f多|'广杪组琰夕亀廿片人所 农ytrjw勺厂口动变&用頂,从rt•虑》公恐&举y倡罗洛■憬©白左将人 了局心壁队“了-^•十殖.h j:仁可/七羽j* 开,佚〈'入土工埠f紅/'驴天事A中卞 “g 本部分有2个研讨问题。 第1个问题是“我们在观察中发现了什么?让你最惊奇的是什么? ”。设置这个问 题是为了让学生整理前面探索中的发现,把观察所得用准确的语言有条理地描述出来,并且与其他同学分享。这样的研讨既可以达到观察信息互通有无、相互启发的目的,也暗示学生要养成求真求实、全面细致的观察习惯。 以蝴蝶的翅膀为例,学生会发现用肉眼观察时,蝴蝶的翅膀图像较小,只能看到 整体的形状、颜色等,看不清细节;在放大镜下,蝴蝶的翅膀图像变大,能看到不规 则的网格状翅脉;在显微镜下,蝴蝶的翅膀图像变得更大更清晰,能看到上面布满了 密密麻麻的鳞片。最惊奇的是鳞片的数量很多,排布整齐,每个鳞片的形状大致相同。 这样的对比观察能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这个问题了解学生 对显微镜使用的掌握情况,也可以了解学生记录、描述观察结果的方法是否恰当。 第2个问题是“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同一物体,图像的大小和视野(看 到的范围大小)有什么不同? ”。这个问题是在收集整理大量观察信息的基础上做出的提炼概括,学生通过对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到的图像进行对比分析,发现观察 工具的放大倍数越大,物体的图像就越大,视野却越小。 教科书还呈现了植物的叶分别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不同形态,清 楚地显示了在不同放大倍数的观察工具下,物体的图像大小和视野大小的变化,从植 物的角度再一次证实观察工具的放大倍数与图像大小及视野范围的关系。 4,拓展 本部分安排了一则“受昆虫启发的发明创造”阅读资料,列举了人类从苍蝇的复 眼、苍蝇的触角和蝴蝶的翅膀这两种昆虫的身体结构特征中得到启发,分别发明了 “蝇式气味分析监视仪” “蝇眼照相机” “蝇眼雷达” “蝇眼探测系统” “百叶窗样式的人 造卫星控温系统”的例子。这些事例正是人类仔细观察身边微小物体,从中受到启发 创新的体现。拓展阅读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之一,在广泛阅读中,学生明白了人类的很 多发明都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从而建立起人类的生产、生活与大自然紧密相连的观念。体会到人类对大自然的研究成果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 (四)教学建议 1.聚焦 本课可以从欣赏生活中常见昆虫的精美图片或视频开始,学生在观看形态各异的昆虫过程中,自然而然就联想到,当我们看不清身边这些微小物体时,可以借助放大 镜和显微镜来一探究竟,工具的需求性就体现出来了。接着聚焦到本课需要重点观察的昆虫——蝴蝶,当然也可以因地制宜,选择其他昆虫。 2.探索 教师出示蝴蝶标本图片,明确任务是“用肉眼、放大镜和显微镜对比观察昆虫的触角、翅、足或其他的某一个部分,把我们的发现画成图并用文字标注”。在探索活 动前,教师应对工具的使用指导和记录的方式、方法进行指导。 显微镜的使用是本课的一大难点,在第2课中,学生已经认识了显微羸的结构名 称,但还不清楚如何使用。所以在观察活动前,教师要介绍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方法。 光学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比较复杂,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图片或制作好微课视频,结合图片或视频介绍光学显微镜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当然也可以采取教师一边演示一 边讲解的方法进行介绍。但是,不要以为通过看或讲的方式,学生就能正确掌握使用 显微镜观察的方法,要掌握工具的使用技能必须通过亲自操作,在不断纠错中才能真 正掌握正确规范的操作方法。本课是初次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建议让每T学生至少 轮流使用一次。手持式简易显微镜的使用方法相对简单些,教师可以一去演示一边 介绍。 在观察活动前,教师还要指导学生描述、记录,可以参考本课教科书给出的“蝴 蝶足的观察记录”和“蝴蝶翅的观察记录”这两个范本,也可以由教师自行设计学习 单,记录要图文结合,描述出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的不同之处。 有条件的学校,教师要多准备一•些昆虫标本、放大镜和手持式简易显微镜,尽量 做到人手一套,或者两人一套,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的时间去亲自观察昆虫。观察过 程中,教师要做好巡视指导,及时纠正学生在操作显微镜时的错误动作。学生容易出 现镜筒未紧贴被观察物体,或者镜筒与被观察物体未保持垂直等错误操作」教师要及 时提醒并纠正。 观察对象除了蝴蝶外,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活动进度,为个别动作快的小组提供 其他微小的物体进行观察,提醒学生养成有观察就有记录的好习惯。观察活动中,教 师要特别关注小组成员之间的交流和讨论,引导学生把个人的观察所得和同伴分享,共同梳理共同提高。 3.研讨 学生在观察活动中积累了大量的素材,教师要让尽量多的学生上台展示他们的观 察发现,方式可以是实物投影展示,也可以是张贴学习单展示。但展示不能只停留在学习单上,重要的是学生能结合学习单,,运用对比的方式描述自己的观察发现。在展 示和交流中,同学之间能碰撞出思维的火花,求同存异,提升认识。 在班集体研讨时,我们可以分以下三个小问题展开:①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 观察蝴蝶的某一个部分,分别发现了什么?②用肉眼、放大镜、显微镜观察蝴蝶某个 部分时的图像大小、视野大小有什么不同?③观察中,让你最惊奇的是什為?实际研 讨时,学生可能会有很多发现,例如观察蝴蝶的翅膀时,学生会提到用肉値观察时能 看到蝴蝶翅膀的整体形状和颜色等,放大镜下能看到翅膀上的纹路,显微镜下能看到 很多小点或小鳞片。观察蝴蝶的触角时,学生可能会提到用肉眼观察时,蝴蝶的触角 细细长长的,两个触角顶端各有一个较大的点,放大镜下蝴蝶的触角变粗,边缘有点 毛糙,显微镜下能看到触角也是一节一节的,边缘有很多细毛。观察蝴蝶的足时,学 生会提到蝴蝶的足是细细的、一节一•节的,放大镜下能看到足变粗了,边缘长有毛,显微镜下蝴蝶的足变得更粗了,边缘有一些粗粗的、像刺一样的东西。 学生的描述可能五花八门,教师要引导学生用科学合理的词汇进行描述。关于图 像大小和视野大小有什么不同,学生对于图像大小变化一般都能说清楚,但对于视野 大小,部分学生可能存在理解困难,教师要举例说明视野就是指眼睛所能看到的范围。 关于最惊奇的发现,学生的说法合理即可,教师要鼓励学生大胆地说出自己的想法,呵护学生的好奇心。 4.拓展 这个阅读拓展环节可以根据上课的时间灵活安排,既可以在课内完成,也可以布 置学生课外完成。在阅读时,要让学生学会提炼加工信息,梳理出人类受哪些昆虫的启发而发明创造了什么。同时,建议学生开展课外资料收集阅读活动,以开阔视野,增长见识。 教科书安排了 “受昆虫启发的发明创造”的阅读资料,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人类的许多发明都可以在自然界中找到原型,体会到人类对大自然的研究成果给我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不少便利。 (五)学生活动手册说明 学生活动手册是让学生画出显微镜 下观察到的微小物体,并注明微小物体的名称。要求边观察边画图,尽量将整 个视野范围内的所有内容都画下来。活 动手册设计了三个画图位置,并非让学 生必须画出三种微小物体,学生可以根 据课堂中实际观察的物体数量来完成,教师也可以自己设计学习单,让学生结 合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