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名师之路
促专业成长
——参加《第十五届名师之路观摩研讨活动》有感
鲁迅先生曾说过:“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有了路”。今年有幸被学校派去西安参加《名师之路》的听课学习,近距离的瞻仰了16位省级及全国小学数学名师的教学风采,受益匪浅。
本次活动的主讲老师有:柳小梅(南通崇川学校副校长、南通市学科带头人)、查人韵(苏州市学科带头人、苏州市十杰青年教师)、华应龙(特级教师、“苏派名师”、首批“首都基础教育名家”)、黄爱华(深圳市教育科学院科技创新教育中心主任)、徐长青(特级教师、天津市市级学科带头人、国家级骨干教师)、黄甲(陕西石油普教中心长庆七中教研室主任)、吴文红(陕西省特级教师)、何军华(陕师大附小副校长)、刘延革(北京市学科带头人)、宋春娥(榆林市榆阳区教学能手)、王炜(温州小数会副会长)、顾亚龙(上海市徐汇区学科带头人)、唐彩斌(浙江省特级教师、杭州市时代小学校长)、罗明亮(福建省教研室小教室主任)、刘松(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毋永琪(长安区教研室小教部主任)
本次学习活动不仅让我对名师的教学有了更深层次的了解,也对自己的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了努力的方向,同时也感悟体会到了如何做一个优秀的教师,如何使自己尽快的在专业领域成长。现就这三天学习的感悟与体会做一简单的回顾小结。
一、要研读教材、课程标准及教学用书。所有的老师上课都是从课本中来,又完全不拘泥于课本,一个知识点就是一节课,他的课就是课本,完全超脱于课本之外,不受课本的约束,显得很洒脱。要做到这些我觉得就要研读教材,研读课程标准。如果认真研究,就会发现教材的每个例题都有其深层内涵,甚至每个习题的设计都是有一定意图的。作为教师,我们只有深入理解教材,才能把复杂的知识教的简单,把简单的知识教的厚重。这也就是徐长青老师说的简约教学。
如何研读教材和教学用书?深圳市的黄爱华老师举了一个一年级“两个例题,三句话”的例子,说明了研读教材和教学用书的方法——理解编者的意图,用圈、理、拎的方法画思维导图。
二、精心设计教学活动。各位名师的示范课有一个共同之处就是课中的活动特别多,如华应龙老师始终以故事为主线、徐长青老师在课中组织学生玩抢椅子、玩呼啦圈的游戏等。罗明亮老师的课堂中情景不断,不仅是课前有情景,课中处处设置疑问、创设情景。他们都是以活动开始又以活动结束,整节课学生都是在玩中学,学中玩。极大的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教的轻松,学生学的愉快。
三、语言诙谐幽默,肢体语言丰富。如黄爱华老师讲的眉飞色舞;华应龙老师笑声朗朗、调侃不断;特别是徐长青老师仿佛每个细胞都会说话,说学逗唱样样精通,俨然就是教育界的“相声演员”,但他不是一个人在表演,而是用他的演艺带动每一个学生在思考,在学习。
四、师生平等,创建和谐学习氛围。如华应龙老师整节课很接地气,真正提现出了一个“农民”教育家的风采;徐长青老师,课后出现了学生集体要签名的现象;黄爱华老师一直都在与学生“聊”数学;柳小梅老师在学生动手操作时,播放音乐舒缓学生的情绪。
虽然风采各异,但又有一些共同点,就是课前每个老师都会设计不同的活动或谈话,拉近与学生的距离,消除学生的紧张情绪。课中时不时的摸摸学生的头、与学生握握手、开几句玩笑等,以缓解学生学习的疲劳,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课后又会激励学生好好努力学习,给学生以信心。
五、不以传授知识为最终目的,而是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核心素养)。如华应龙老师告诉学生上课时眼睛要跟着声音走,教育学生要学会倾听;他又告诉学生,当你听见一个和自己不一样的声音时,不要急于否定,他不一定错,你也不一定错,要认真思考,冷静分析;刘松老师在课堂让学生不停的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刘延革老师的课通过五个事例,层层递进,让学生探究推理的方法,整节课都在培养学生的推理、分析、抽象、归纳、整理能力。
六、相信学生,善于等待,允许犯错。如华应龙老师的“容错教育”;徐长青老师说:“错着错着就对了,说着说着就会了,等着等着就做了”;还说:“一个优秀的数学老师,一定是善于让学生将错误发生在课堂上的人”。他们所说的这些都是告诉我们,要允许学生犯错,在错误中让学生成长。
同时我也觉得这些老师之所以成为名师,就是因为他们有很深厚的教学功底,将知识与学生研究的非常透彻,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每个人在教育教学方面都有自己的研究,而且每个人所说的都能引起共鸣。以上,就是这次学习我感触最深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