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20春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

2020-08-18 02:20:1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这篇《部编版2020春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部编版2020春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

部编版2020年春季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

一、请抄写下面的文字,看谁写得又对又好。

(3分)

相传古时有一叫“年”的怪兽,凶猛异常。每逢除夕出来伤人畜,人们只有逃往深山躲避。后来人们发现“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于是每逢除夕,家家户户贴红对联、燃放爆竹、烛火通明、守更待岁;驱赶“年”兽。

二、看拼音写词语(12分)

Xiāo

fàn

tān

luò

tuó

zhōu

通()

()卖

地()儿

()()

喝()

Gāng

nài

zhǒng

zhàng

fèi

水()

惊()

()何

()()

()腾

三、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注意不能重复。

(4分)

()腊八粥

()新衣

()庙会

()毛驴

()醋大蒜

()年画

()爆竹

()灯笼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4分)

1、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在演出时是没有舞台的呢?(改为陈述句)

2、这不能不说是奇怪呀,栗子跌进锅里,不久就得粉碎。(改为肯定句)

3、身无分文的唐东杰布就这样在雅鲁藏布江上留下了58座铁索桥。(缩句)

4、八儿急切地对妈妈说:“等一下我要吃三碗,要不然,我吃三碗半,你就吃两碗半。”(改为转述句)

五、根据课文内容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4分)

1、《北京的春节》详写了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和正月十五这几天过节的内容。()

2、《腊八粥》主要写了等粥和喝粥两件事,其中喝粥写得最为详细。()

3、传说,藏戏的开山鼻祖是西藏僧人唐东杰布。()

4、《北京的春节》一文按照事情发展顺序,有详有略地描绘了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

六、积累与运用(12分)

1、春城无处不飞花,()。

2、盈盈一水间,()

3、今夜月明人尽望,()。这是唐代诗人()写的《

》,诗中描写是中国的传统节日()。

4、所谓“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泱泱华夏,有五十六个民族,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民风民俗,从民族戏剧来讲,有藏戏、()()等,从民俗寓意来讲,过年的时候吃年糕,寓意万事如意年年高;过年的时候吃鱼,寓意();建筑上雕刻蝙蝠,寓意()。

5、少壮不努力,()出自汉乐府诗《长歌行》,这首诗告诉我们:人生短暂,要懂得(),否则,等到年老时,后悔也晚了。

七、课内阅读(18分)

除夕真热闹。家家赶做年菜,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门外贴上了红红的对联,屋里贴好了各色的年画。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午前到亲戚(qì

qi)家、朋友家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子们特别爱逛(kuáng

guàng)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有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1、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1分)

2、第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摘录文中的句子()(1分)

3、用横线画出文段中的过渡句,它的作用是()(2分)

4、在第一自然段中用波浪线画出具体体现除夕热闹的语句。(1分)

5、除夕真热闹,主要的活动有:做()、穿()、贴()和()、放()、吃(),还要()。(7分)

6、“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表现在哪里?(1分)

7、第三自然段写到了哪些人?在初一这天,他们分别进行了哪些活动?(5分)

八、课外阅读(13分)

边城(节选)

沈从文

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三个节日过去三五十年前如何兴(xìng

xīng)奋了这地方人,直到现在,还毫无什么变化,仍能成为那地方居民最有意义的几个日子。

端午日,当地妇女小孩子,莫不穿了新衣,额角上用雄黄蘸酒画了个王字。任何人家到了这天必可以吃鱼吃肉。大约上午十一点钟左右,全茶峒人就吃了午饭,把饭吃过后,在城里住家的,莫不倒(dǎo

dào)锁了门,全家出城到河边看划(huà

huá)船。河街有熟人的,可到河街吊脚楼门口边看,不然就站在税关门口与各个码头上看。

河中龙船以长潭某处作起点,税关前作终点。作比赛竞争。因为这一天军官税官以及当地有身分的人,莫不在税关前看热闹。划船的事各人在数天以前就早有了准备,分组分帮各自选出了若干身体结实手脚伶俐的小伙子,在潭中练习进退。船只的形式,与平常木船大不相同,形体一律又长又狭,两头高高翘起,船身绘着朱红颜色长线,平常时节多搁在河边干燥洞穴里,要用它时,拖下水去。

每只船可坐十二个到十八个桨手,一个带头的,一个鼓手,一个锣手。桨手每人持一支短桨,随了鼓声缓促为节拍,把船向前划去。坐在船头上,头上缠裹着红布包头,手上拿两支小令旗,左右挥动,指挥船只的进退。擂鼓打锣的,多坐在船只的中部,船一划动便即刻蓬蓬镗镗把锣鼓很单纯的敲打起来,为划桨水手调理下桨节拍。

一船快慢不得不靠鼓声,每当两船竞赛到剧烈时,鼓声如雷鸣,加上两岸人呐喊助威,便使人想起梁红玉老鹳河时水战擂鼓,牛皋水擒杨幺时也是水战擂鼓。凡把船划到前面一点的,必可在税关前领赏,一匹红,一块小银牌,不拘缠挂到船上某一个人头上去,皆显出这一船合作的光荣。好(hǎo

hào)事的军人,且当每次某一只船胜利时,必在水边放些表示胜利庆祝的五百响鞭炮。

1、用“\”划去括号里不正确的读音。(2分)

2、把双重否定句“一船快慢不得不靠鼓声”改成肯定句。(1分)

3、“鼓声如雷鸣”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写出了()。(2分)

4、龙船和一般的船只比有什么不同?在文中找出答案,用横线画出来。(1分)

5、这段文字主要写了什么?其中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3分)

6、同学们,回想自己家乡的端午节有哪些习俗呢?给大家介绍一下吧!(4分)

九、习作(30分)

选择这个寒假里发生的一件令你难忘的事或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场景,把它写下来,注意合理安排内容的详略,如果是描写一个场景,要记得运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哟。字数不少于500字,题目自己拟。

下载部编版2020春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word格式文档
下载部编版2020春六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语文第一单元测试

    2018-20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为100分) 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风采 督战 浩瀚 偃旗息......

    部编版五(下)第一单元+单元测试

    部编版五(下)单元测试第一单元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在括号里给加点字注音。(5分)1.据小斌的口供(gōnggòng)说,他和家家乐超市这种供不应求(gōnggòng)的危险状态已经很久了。2.......

    人教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试卷

    部编版2019-2020学年第二学期小学二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教学质量调查题(60分钟内完成,全卷100分,附加分10,书写分5分)班级学号姓名卷面总分附加书写一、我会读拼音写词语。(16分)bìl......

    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反思

    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反思 本班一共30名学生,90分以上11人,40分一下6人。两极分化严重。自认为语文拼音基础打的不牢靠,学生上课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上课比较死板,应将课堂氛围变的......

    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目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zūnjìngaìdàitìhuànyóuyùjìniàn()()()()()二、比一比,再组词。(6分)换()咬()散()陡()娇()贪()唤()郊()撒()徒()骄()念()三、选词填空。(10......

    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4

    八(下)语文周周练(一) 1.按要求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 cāng茫()虬枝秀颀倦dài胆怯... wān蜒婆娑()迸溅枯jífěi翠 .. 2.成语积累。(10分) 千锤百旁斜出潜暗长纵横荡再接......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

    岚角山中学八年级语文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nì 名 jié 责 zèng 亮 gāngà 2、文学常识填空。(8分) (1)《藤野先生》是 的一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我能把字写漂亮(读拼音,写词语)。 kuān kuî bï wùlǒng zhào fâi tãng bēn tãng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