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目

时间:2019-05-15 12:55: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目》,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目》。

第一篇: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目

一、看拼音写词语。(5分)

zūnjìngaìdàitìhuànyóuyùjìniàn

()()()()()

二、比一比,再组词。(6分)

换()咬()散()陡()娇()贪()

唤()郊()撒()徒()骄()念()

三、选词填空。(10分)

(1)因为下雨,没有去公园玩,我们很()。(愿望、希望、失望)

(2)我有一个美好的(),想去北京看一看。(愿望、希望、失望)

(3)我多么()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愿望、希望、失望)

(4)我想他肯定又迟到,到教室一看()没来。(居然、果然)

(5)校长用亲切的目光()我要大胆创新。(鼓舞、鼓励)

四、给下面句子加上标点符号。(9分)

(1)老师对我们说识字是阅读的基础大家要准确掌握所学的汉字。

(2)红的白的黄的紫的五颜六色漂亮极了

五、判断对错,在正确的句子后面括号里打“√”。(10分)

(1)“神”的大写声母是“Sh”。()

(2)“尊”字用部首查字法先查“寸”部,再查九画。()

(3)“惹”是上中下结构,在“惹人喜爱”里“惹”是“招引、挑逗”的意思。()

(4)“学校需要一个()的环境。”一句中“安静、宁静”选词填空,应选“安静”。()

第二篇:语文第一单元测试

2018-2019学年上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

(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为100分)姓名 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A.风采 督战 浩瀚 偃旗息鼓 B.潇洒 默契 泻气 屏息敛声 .... C.酷似 殷红 绽放 无愿无悔 D.敬佩 搬发 慷概 锐不可当

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准确无误的一项是()(2分)A.镌刻(juān)浩瀚(hàn)负隅顽抗(yú).. B.歼灭(jiān)殷红(yīn)摧枯拉朽(cuī)... C.泄气(xiè)要塞(sè)振聋发聩(kuì)... D.督战(dū)荻港(dí)性格倔强(jiàng)...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A.临近考试,同学们的学习态度有了明显的提高。

B.在对传统村落的修缮中,我们要保护文化遗产存在的真实性,禁止随意修建仿古建筑、仿古街区。C.中国女排主教练郎平表示,魏秋月目前的伤势达不到上场,甚至在8月的女排世界杯中能否上场也存在着疑问。

D.近3000名左右全国人大代表肩负人民重托出席盛会,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神圣职权。4.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飞机盘旋,炮火轰鸣,这场面真是惊心动魄。....B.你说英语难学,其实无论做什么,都会碰到一些困难,决不会风平浪静的。....C.中国政府保护知识产权的立场坚定不移,采取的措施是坚决有力的,所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D.香港特别行政区将循序渐进地发展适合香港实际情况的民主制度。....

5、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媒体是正能量传播的主渠道,要为和谐社会的创建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而不是让暴力和“负能量”动摇民众的信念。

②而正能量的传播需要传播者负责任的态度。

③正能量只有得到及时、广泛的传播,才能发挥最大的社会效益。④同时,个体传播者也需要有正确的态度。

⑤只有每一个网络参与者都守住道德、法律的底线,才能与媒体合力用正能量坚固人们的精神高地。A.③②①④⑤ B.①②⑤④③

C.①⑤③④② D.③⑤①④②(3分)

6、请根据示例,请简要讲述一下你的“中国梦”。(2分)(1)示例:

工人:工作稳定,生活安宁,家庭幸福,社会和谐,这就是我的“中国梦”。农民:种好田地,有个好收成,让我们爱上黑土地,这就是我的“中国梦”。学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综合性学习: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4分)

光明日报8月20日电:在当地时间20日晚结束的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中国女排以3比1战胜塞尔维亚队,时隔12年再次捧得奥运会冠军。拼字当头,方得万千风流。中国女排靠着“一分一分地咬”“一分一分地拼”的精神和韧劲,奋勇出击,硬是咬下了一场场硬仗,赢得了最后的胜利,写下了新的传奇。

(1)请给上面新闻拟写标题。(不超过11个字)(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结合上面新闻,根据所给上联对出下联,所写内容是赞扬为国争光的女排英雄们。(2分)

上联:铿锵玫瑰沉着应战大赛终折桂 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名著阅读(4分)

对于一个中国旅客来说,在这条从西安府北去的大道上,每走一里路都会勾起他对本民族丰富多彩的绚烂历史的回忆。中国最近发生的历史性变化--共产主义运动,竟然选择在这个地方来决定中国的命运,不可不谓恰当。

……“好啊,”我一边气喘喘地爬山,一边对自己说,“到现在为止,一切顺利。”我已闯进了红色大门。这件事多么简单!

(1)语段选自我们进来阅读的名著《 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是美国人_________________。(2分)

(2)作者去当时的红都首要目的是什么?(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30分)

(一)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15分)

新华社长江前线二十二日二十二时电

①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②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③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④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⑤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⑥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 南扩展中。⑦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⑧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⑨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⑩战犯汤恩伯二十一日到芜湖督战,不起丝毫作用。⑪汤恩伯认为南京、江阴段防线是很巩固的,弱点只存在于南京、九江一线。⑫不料正是汤恩伯到芜湖的那一天,东面防线又被我军突破了。⑬我东路三十五万大军与西路同日同时发起渡江作战。⑭所有预定计划,都已实现。⑮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⑯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二十一日下午至二十二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占领扬中、镇江、江阴诸县的广大地区,并控制江阴要塞,封锁长江。⑰我军前锋,业已切断镇江、无锡段铁路线。

9、这篇新闻的导语是从 至,主体是从 至。(2分)

10、分析加点词在句中的含义和作用。(4分)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1)不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然在21日下午至22日下午的整天激战中,我已歼灭及击溃一切抵抗之敌,……封锁长江。”这一句中为什么要连用“歼灭”、“击溃”两个动词?(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这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方式?在文中有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如果你是军事访谈节目的主持人,请你设计“纪念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活动”主持语。你会说:(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海军三大舰队在南海海域举行实兵实弹演习(15分)央视网报道 7月8日,海军组织三大舰队上百艘舰艇和数十架飞机以及部分岸导发射单元,分成红蓝双方,在海南岛至西沙附近海域举行实兵实弹对抗演习,全面提高海军部队新形势下执行使命任务的能力。

记者在红方编队的指挥舰合肥舰上。演习刚刚开始,蓝方就派出多个兵力群,从空中、水面、水下和电磁空间,对红方进行轮番袭扰。

红方舰艇编队迅速采取反干扰措施,在空中预警兵力的协同下,及时侦获蓝军行动。红方航空兵多架战机前出,对蓝方来袭机群进行拦截,夺取了局部制空权。在航空兵制空作战中,红方多型舰艇和飞机发射导弹对蓝方来袭战机和舰艇实施精确打击。

此次演习,以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海上局部战争为演习背景,课题设置紧贴实战,重点演练制空作战、对海作战等信息化海上作战相关内容。参演兵力以南海舰队为主,包括北海舰队和东海舰队部分兵力,涵盖航空兵、潜艇、水面舰艇和岸防部队等各类作战平台。

演练中,蓝方多艘潜艇悄然出动,逼近红方舰艇编队。红方多架舰载反潜直升机,与舰艇密切协同,锁定蓝方潜艇踪迹,并抓住有利战机果断发射鱼雷,对蓝方潜艇实施精确打击。与此同时,红方两艘深海待机的潜艇发射鱼雷,对蓝方两艘潜艇成功进行伏击。

红方指挥舰合肥舰舰长赵岩泉:蓝方兵力在哪里?舰艇如何出击?飞机什么时候起飞?潜艇在哪里?这些我们都不知道,我们必须要自主地搜集情况,自主判情,综合定下决心,这样才能获得战场主动权,这对我们来说,完全是一场实战化的考验。

演习中,蓝方还对红方附近的要地实施了突袭。红方岸防兵力对来袭导弹实施分层抗击。记者在现场看到,干扰与反干扰、侦察与反侦察,接踵而至的敌情,各种火力运用一波接一波。红蓝双方的舰潜机共进行了多个波次的对抗,演习海空域导弹怒射,鱼雷逐浪,霹雳震天,一个个目标被准确摧毁。演习实射各型导弹、鱼雷数十枚。

此次演习是海军例行性训练活动。中央军委委员、海军司令员吴胜利,军委联合参谋部副参谋长王冠中,海军政治委员苗华,南部战区司令员王教成以及军委训练管理部有关领导参加演习并现场指导。

演习指挥员、南海舰队司令员沈金龙:这次演习是全军实战化训练座谈会后海军组织的首次重大实兵实弹演训活动,反映了军队领导指挥体制改革成果,体现了海军设计战争、设计训练的练兵思维,有力推动了海上方向实战化训练深入发展。(央视新闻 记者 朱传亚 黎友陶 陈振宇 冯刚 张杰 吴永华)

14.从这则消息中概括出消息的六要素。(6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本则消息的导语是:(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第六段写赵岩泉舰长的话起到了什么作用?(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第八段补充交代军委领导参与有何意义?(4分)

三、作文(50分)

18.请以“那一瞬间,我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A;

2、A;

3、B;

4、A;

5、D6、学习成绩优异,学到真本领,造福社会,这就是我的“中国梦”。(句式相近,符合题意即可)7.(1)女排再次捧得奥运会冠军(2)巾帼英雄奋勇出击奥运写传奇 8.(1)《红星照耀中国》埃德加.斯诺(2)去采访毛泽东

9、开头至渡江区域;第三句至段末。

10、不含:不包括。因九江当时尚未解放,这样写体现了新闻必须真实准确的特点,不会产生歧义;均是:都是。写出了人民解放军渡江战线之长,烘托出战绩辉煌。

11、“歼灭”是把敌人消灭掉;“击溃”是把敌人打得溃不成军,不一定消灭。连用两个词表现了不同的作战结果,语言准确、简洁。

12、议论。这两句议论分析了人民解放军取胜的原因。一方面突出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力强,另一方面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拒签和平协定的反动本质,及其军队没有斗志的军情。这样写揭示了人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深化了新闻的思想性。

13、例:观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年是建国六十周年。六十年前,国共和平谈判破裂后,解放军于1949年4月20日凌晨发起了渡江战役,当时的战况如何?今天著名的军事专家来到了我们的演播大厅,和我们一起回忆振奋人心的渡江战役。

14.时间:7月8日

地点:海南岛至西沙附近海域 人物:海军三大舰队参演人员

事件的起因:打赢信息化条件下的海上局部战争 经过:红蓝双方对抗实弹演习全过程 结果:提高了海军实战能力 15.7月8日……能力(第一段)16.表明这次演习是实战演习,没有预先设定目标,对提高海军的实战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17.说明领导对此次演习的重视程度,有利于提高参战官兵的积极性,提高训练效果。

第三篇: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反思

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反思

本班一共30名学生,90分以上11人,40分一下6人。两极分化严重。自认为语文拼音基础打的不牢靠,学生上课积极性没有调动起来,上课比较死板,应将课堂氛围变的轻松有趣,以调动学生兴趣,让他们真正能学进去,第一单元测验作为我语文教师生涯的不好的开头,希望后面的地方多多注意,将孩子们放在首位,多体会他们的想法,用他们的思维去传授知识。

第四篇:八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4

八(下)语文周周练

(一)1.按要求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10分)

cāng茫()虬枝()秀颀()倦dài()胆怯()...

wān蜒()婆娑()迸溅()枯jí()fěi翠()..

2.成语积累。(10分)

千锤百旁斜出潜暗长纵横荡再接再争斗艳坦荡如不折不忍俊不融贯通

3.新学期开始,班主任让同学们自荐和竞争各学科课代表的职务,你很想当某学科(可任写一科)课代表,但你这科的成绩并不是全班最好的,你怎么说才显得得体而又能取得同学们的信任和支持?(4分)(提示:语言表述一定要完整)

答:

4.奥运会后的场馆利用是历届奥运会东道主的“头疼事”,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一届奥运会能完美地解决这个问题。请根据下面材料,探究2008年奥运会东道主北京是如何应对这一“难题”的。(6分)

材料一:北京赛区的奥运场馆在实际建设中从计划中的32个减少到31个,其中新建场馆从19个减少到12个,改扩建场馆从5个增加到11个,临时场馆则从没有增加到8个。

材料二:北京奥运经济研究会副会长杜巍说:‚北京筹办奥运会之初,就对防范赛后利用的风险有明确的认识。在规划、设计北京奥运场馆时根据人口的分布情况,把体育场馆建到人口密集区域或大学校园……‛

材料三:国家体育场‚鸟巢‛30亿元的建设资金,来源于中国中信集团联合体。中信与北京市国有资产经营公司共同组建国家体育场有限公司,负责国家体育场的融资、建设、管理、运营、维护和移交等各项工作,并享有政府授予的30年特许经营权。

材料四:在奥运场馆建设之初,国家体育场馆运营公司总经理李建一曾说:‚今后‘鸟巢’最主要的用途是体育比赛和文艺演出。‛国家游泳中心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康伟说:‚比赛结束后,‘水立方’内1.1万个临时席位将被移除,休闲场地将五倍于目前赛场的规模。‛

答:阅读江南的雪鲁 涛

①对于一位在江南住惯的人,在严寒的冬天也难得一见雪的踪影,春天下雪便是奇迹了。物以稀为贵,今年的春雪就越发显得珍贵。

②雪从正月十一下起。刚一开始,雪肆无忌惮如同撒盐般落在广袤的大地上,同时也不停地侧敲着人们的房子、窗户和雨伞,发出吱吱的声音,清脆而幽雅。走在路上的我,感觉这声音是那么的熟悉和美妙,仿佛把我带入了那个远逝的梦幻般的童真年代,在大山里小溪边,我和小伙伴们正在聆听叮叮当当的泉水声。

③一阵汹涌的雪过后,接踵而来的是芦絮般的小雪,一小片,一小片的,虽下得不大,但不久地面屋顶上白了一层,宛如覆盖了一丛白毯。树枝上,草坪间,山尖上顶着一串串的小白花,与朦胧的天’空灰白相间,很有些中国古代山水画‚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的韵味。

④雪虽然下得不很大,可是整个苍茫的大地比往常宁静了许多。但也不像唐代诗人柳宗元所描绘的‚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那样冷静。宁静之中也蕴含着蠕动:漫天的飞雪本身就是一幅时尚的动漫,它在向大地炫耀的同时,也一步一步的浇灭了人们内心的烦躁和不安;还有路上三三两两的车仍在穿梭,与飞雪的纠缠更添大地的娇媚;偶尔还1

有几个行人匆匆赶路,游离在这寂寥的雪国中。行人的稀少,我想到了一个原因。那可能是跟人们的爱美有关,生怕太多的行走玷污了这幅天然浑成的山水画,倒不如躲在家中偎倚在火炉旁边,一边嗑着瓜子,一边调侃,享受着雪带来的宁静和悠闲。如果是读书人的话,映雪读书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⑤雪除了给人们带来宁静外,还给人们带来极高的兴致和美好的希望。记得《世说新语》 里有一篇《王子猷居山阴》的文章,文章说:‚王予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我在纳闷,何以使这位鼎鼎大名的书法家而又自命清高的魏晋名士乘兴而行呢?聪明的人一眼就会发现,那就是‚雪‛惹的‚祸‛。可见,雪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调剂品‛和‚开心果‛。有了雪,文人就妙笔生花;有雪,农夫就信心百倍;有了雪,咱们老百姓就真高兴!

⑥江南的雪虽韵味十足,意兴盎然。但也有它先天的不足:相比北国的雪,它显得不够刚毅,不够坚强,不够浑厚,娇气、羞涩、短暂也就在所难免了。北京的雪我是见过的,但并不像李白所说‚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那么夸张。如果真要把江南的雪和北国的雪作个比喻的话,我想:北国的雪就好比北方的汉子,豪放、洒脱,洋洋洒洒;而江南的雪如同小家碧玉,娇小、细腻,缠缠绵绵。法国著名思想家孟德斯鸠认为地理与气候决定人的精神气质。从南北雪的形态特征来看,孟德斯鸠的理论确实有道理。

⑦雪下了整整一天一夜,到正月十二下午停了。可我的心问却没有停止对雪的眷恋,我不仅眷恋雪的洁白,眷恋雪的晶莹剔透,更眷恋雪的那种不夹带一丝丝杂质的纯正。这让我想起了为人处世,人如果能够像雪一样坦坦荡荡,纯正洁白,世间就没有了那么多的恩恩怨怨了,人类也就可以和谐幸福地生活。而人们常常把雪当做‚天使‛,当做‚棉被‛,当做好事情的预兆,也就是因为雪代表了人们内心的追求:自然、纯洁、洒脱。虽然有时候人们达不到洁白无瑕的那种境界,但向往她本身也是一件美好的事物。这就是为什么大家都喜欢雪,赞赏雪的原因。

⑧这场春雪已经融化了,但它播撒在人们心间的希望种子是不会融化的,到了秋天的时候还会丰收。

5.文章第②③段是从哪些角度来写江南的雪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内容作简要分析。(4分)答:

6.概括文章第④⑤两段的主要内容(2分)。从全文来看,作这样的安排有什么好处?(2分)

答:。

7.第⑥段中作者忽然说江南的雪“也有它先天的不足”,并拿它与北国的雪相比较,指出它的“不够刚毅,不够浑厚”,这样写你觉得好吗?(3分)

答:。

8.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很有特点,请任选一词作鉴赏。(4分)

漫天的飞雪本身就是一幅时尚的动漫,它在向大地炫耀的同时,也一步一步的浇灭了人们内心的烦躁和不安;还....

有路上三三两两的车仍在穿梭,与飞雪的纠缠更添大地的娇媚;偶尔还有几个行人匆匆赶路,游离在这寂寥的雪国中。....

答:。

9.文章最后说“播撒在人们心间的希望种子是不会融化的”,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说说你的想法。(5分)

答:

周周练

(一)参考答案

4.参考:(1)合理规划,精简场馆建设,降低赛后利用压力;(2)科学选址,方便赛后利用;(3)多元投资,降低政府压力;(4)建设和赛后经营计划同时进行。

5.(4分)从听觉(声音)的角度来写下雪,“吱吱”的,清脆而幽雅。写出雪的急骤。从视觉(颜色和形状)的角度来写下雪过后一片白色,像覆盖了一丛白毯(形状:芦絮般,一小片一小片)(2分)。更能表现雪的洁白与韵味,丰富读者的想象,使雪的形象更加生动可感,(2分)

6.(4分)第④段写下雪时的宁静,第⑤段写雪给人们带来了兴致和希望(2分)。这样安排使文章内容更为丰富,更具诗意(情趣),也更能表达作者喜爱雪的情感(2分)。

7.(3分)这样写好。通过与北国的雪比较更能突出江南雪的娇气、羞涩、短暂的特点。

8.(4分)炫耀、浇灭:用拟人的手法,写出雪的大和毫无顾忌,很有生气,极富动感。纠缠。写出雪的密和行人在雪中奋勇前行的姿态。游离:写出行人在雪中缓慢移动的情态,具有水墨画的美感。

9.(3分)瑞雪兆丰年,农夫因这场雪而有了丰收景象的憧憬。(1分)雪留下了一片洁白,使人们更加向往和谐幸福的生活,树立起纯洁洒脱的生活信念。(2分)这些憧憬和向往将永存心间,不会消失。(2分)

第五篇: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测试

岚角山中学八年级语文测试题

班级: 姓名: 分数: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1、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nì 名 jié 责 zèng 亮 gāngà

2、文学常识填空。(8分)

(1)《藤野先生》是 的一篇散文,出自朱自清散文集《 》。

(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是美国女作家 的作品,我们学了她的 一文。

3、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4分)

商家厂家为钓人们胃口,可谓煞费心机。东边是有杯无患,西边是鸡不可失。这儿是钙世无双,那儿是百礼挑一。餐巾纸爱不湿手,赛车场骑乐无穷。啊,默默无蚊者,只能是百衣百顺;牙口无炎者,为的是肠治久安。今日随心所浴,明天饮以为荣,真可谓机不可失,你方唱罢我登场。(1)请找出上文中错用的词语,并说说是为什么做的广告。

答:(2)请还这些错用词语以本来面目。

答:

4、仿照下面的例句,再写几个句子。(4分)

记忆是灰烬,虽然总归要熄灭,可它毕竟燃烧过。记忆是流水,虽不免东逝去,可它毕竟奔涌过。记忆是落花,虽难免脱落枝头,可它毕竟芬芳过。记忆是 默写

(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表送别的千古名句是(2)《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春草初出模样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赠从弟》中揭示松柏耐寒不凋坚贞不屈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44分)

(一)阅读下面文段,回答文后问题。(17分)

[甲](1)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2)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3)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全是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但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4)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

(5)“万岁!”他们(A)都拍掌欢呼起来。

(6)这种欢呼,是每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7)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B)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

(8)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乙]这一学年没有完业,我已经到了东京了,因为从那一回后,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在改变他们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时以为当然要推文

(2)《列夫 托尔斯泰》是奥地利作家 传记作品《三作家》中之一。托尔斯泰代表作品有

艺,于是想提倡文艺运动了。

6、[甲]段第(1)句话“所以”连接的两个分句之间有因果关系吗?作者为什么这样说呢?(4分)答:

7、文中两个“他们”各指的是什么人?(4分)

A、B、8、作者为什么感到“这一声特别听得不到刺耳”?选择正确的解释()(2分)A、民族自尊心受到严重挫伤 B、对噪音特别反感

C、听不惯日本学生的疯狂欢呼 D、认为课堂上不应该大声欢呼。

9、“呜呼,无法可想!”的含义是什么?(3分)

答:

10、从[乙]中看“我的意见却变化了”的原因是什么?(3分)

答:

(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问题。(18分)

小院吟

(1)关中农村,总喜欢用泥巴打墙,围成一个小院儿。我家的小院在村的正中。母亲每天早晨起来,将院子一遍一遍地扫干净,不允许我们扔下一片纸屑,一个柴棍。村里的人见一方小院竟收拾得这般模样,便与母亲开起了玩笑:“王妈,您这里准备在地上擀面条了吧?”说得大伙直乐。

(2)小院是母亲用四五年攒下的鸡蛋钱,请了小工,打墙围起来的。得之不易,母亲便格外地宠它:冬天埋下一截葡萄枝条,春天里长起来了,嫩嫩的叶,像一只刚出壳的雏鸡,昂着头,望着这新鲜的世界;春天里种下一行豆,夏天里蔓爬上土墙,花梗密实行改密地排队儿,立了起来。

(3)小院,是母亲精心编织的一个花篮。它盛着农家艰辛而又多彩的生活,也使我稚嫩的心成熟起来。(4)父亲早年在外地工作,家中无劳力,地里的活儿早早地搁在母亲和我的肩上。天长日久,我在外面受了气,便独自坐在院子的石头上发呆。母亲过来了,她最能知道我的心思,便挪了小凳,凑到我的眼前,东南西北地比划,仿佛一切智慧的东西,都在那粗布裹着的胸口倒出,更似放飞了一只鸽子,携我振奋起来。

(5)更多的时候,我同母亲一起,在小院里筹划着生活,筹划着以后的事情。或者跟了母亲的眼神,走进一个个带着泥土气味,又十分生动的传说之中。什么姑家婆、王老

六、什么堤埂神、杨柳女,这此故事总如钩子一般勾着我,让我至今忘不了。

(6)小院南侧有几棵椿树,那是母亲赶庙会时,从近百里的山里挖来的苗,三年便长得胳膊般粗细,并举起一树的叶子。香椿虽是野树,但那香却是十分细腻,风来也罢,风去也罢,香便充满了小院,香便传遍了村落。左邻右舍只说多了这香,整个村子也便多了新鲜,三天两头有人带了孩子来看,小院也因此多一份情感。慢慢地,小院成了大伙的小院了。

(7)以后我参加了工作,怕母亲一个人在家里孤单,想接她一起到城里生活,可母亲执意不肯,她离不开小院,丢不下小院。从此,我想到小院,就想到了母亲的一生。我想,母亲不就是那小院吗?朴素得不能再朴素了,但她正是用这种朴素,将一片爱心捧给了这个世界,将那干干净净,且带着泥土的情捧给了人间。

(8)母亲啊,我也是您院中的一棵树啊!

11、文章第一段主要写小院的,是从 和 两方面来写的。(3 2 分)

12、第三段中说,小院“使我稚嫩的心成熟起来”,下文中的哪句话是作者“成熟起来”的原因?(3分)答:

13、第五段中说,“这些故事总如钩子一般地勾着我”,这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答:

14、第六段写的是香椿树,表达的却是一份情感,请具体说明这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感?(4分)答:

15、对文章结尾的一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4分)

答:

(三)阅读下列文段,回答文后问题(10分)

你真想尽办法了吗? 2002年10月27日,卢拉当选为巴西第四十任总统,这位工人出身的劳工党候选人,只读过5年小学。在21世纪,能以如此卑微的身份登上总统宝座,是非常罕见的,因此在他当选的那天,世界各大媒体都-.....不遗余力地进行了报道和渲染。

一位3岁在街上擦皮鞋、12岁到洗染店当学徒、14岁从乡下进厂做工,在55岁时通过选举成了国家的元首。这样的神话,到底是凭什么创造的?许多传记作家都想揭开卢拉的成功之谜,然而,由于卢拉从没安排过与此有关的采访,因此还没一个人得到过这方面的只言片语。

前不久,卢拉总统前往一个名叫卡巴的小镇视察,该镇的小学请他带领学生上一节早读课,由于邀请他的那个班有一位盲童,卢拉总统欣然同意。

卢拉总统领读的是一篇题为《我的第一任老师》的课文。读完后,他想鼓励一下那位身残志坚的小男孩,就在他走过去,用自己的脸颊贴近盲童的小脸时,盲童怯怯地问了这么一个问题:大胡子总统,您的第一任老师是谁? 卢拉总统沉思了片刻,在课堂上简短地讲了这么一个故事:也是像你们这么大的时候,我放学回家。在准备开门的时候,钥匙找不到了。返回学校去找,没有;去问同学,同学也都没见到。当时我的爸爸在贝伦码头,妈妈去了一个叫蒂若卡的地方。他们星期天才能回来。怎么办呢?于是我就用一张胸卡去捣那把锁,胸卡捣坏了,锁动都没动;后来我又找来一枚别针,想钩开那把锁,可是直到弄得满头大汗,也没有弄开;于是我转到房子的另一面,想从窗子里爬进去,可是窗子是从里面关死的,不砸坏玻璃就无法进去。该怎么办呢?就在我准备爬上房顶,凡天窗里跳进去的时候,邻居博尔巴先生看到了我。

“你想干什么?小伙子,”他问。“我的钥匙丢了,我无法从门里进去了。”我无。“你就不能想点办法吗?”他说。“我已经想尽了所有的办法。”我回答。

“不会吧!”他说:“你没有想尽所有的办法,至少你没有请求我的帮助。”说着,他从口袋里掏出钥匙,把门给打开了。

当时,我一下愣住了。原来,我妈妈在他家留了一把我家的钥匙。

你如果问我,谁是我的第一任老师?我认为是博尔巴先生。

卢拉总统讲完,就和同学们告别了,这个故事从此也就传开了,直至传到北美洲,传到欧洲。我相信,有一天这个故事会传遍整个世界。到那时,也许不会再有人对一个只有小学文化的人当选为总统感到惊奇。16. 第一段中加点字“卑微的身份”指什么?

17.解释下列词语。

3(1)世界各大媒体都不遗余力地进行了报道和渲染。....

(2)然而,由于卢拉从没安排过与此有关的采访,因此还没一个人得到过这方面的只言片语。....

18. 卢拉总统讲述的故事中:当他找不到钥匙时,他都想了哪些办法?

19. 为什么卢拉总统把博尔巴当作他的第一任老师?

三、作文(50分)

题目:报答

提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确实不乏各式各样的报答:既有子女对父母的,学生对老师的,受益者对恩人的;也有游子对故乡的,赤子对祖国的;当然,我们也不应忽视,还有人类与大自然之间彼此的报答„„

要求:联系生活和自己的切身感受,自选角度,写一篇600字左右的记叙文。

参考答案】

[答案]

一、1、匿 诘 锃 尴尬

2、(1)鲁迅 《朝花夕拾》(2)茨威格 《战争与和平》 《和平》 《复活》等(3)海伦 凯勒 《再塑生命》

3、(1)有杯无患,杯子。鸡不可失,鸡。钙世无双,钙制品。百礼挑一,礼品。爱不湿手,餐巾纸。骑乐无穷,赛车。默默无蚊,灭蚊剂。百衣百顺,熨斗。牙口无炎,大概是牙膏或治牙病的药。肠治久安,治肠道疾病的药品。随心所浴,洗浴用品。饮以为荣,饮料或酒。(2)有备无患、机不可失、盖世无双、百里挑

一、爱不释手、其乐无穷、默默无闻、百依百顺、哑口无言、长治久安、随心所欲、引以为荣。

4、记忆是陈年老酒,虽已饮尽,但余香犹存。记忆是张老照片,虽已发黄,但却记载着美丽。5略。

二、6、不是因果关系,这是在匿名信事件后,对日本军国主义分子们歧视中国人的行为表现出愤激的感情。

7、A、在课中的日本学生。B、闲看枪毙犯人的人。

8、A

9、指的是在仙台医学院看电影,电影中日本人枪毙中国人,周围还有许多中国人围观。

10、我便觉得医学并非一件紧要的事,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为不幸的,所以我们的第一要着是改变人的精神,而善于改变精神的是,我那里以为当然是文艺了,所以弃医学文。

11、干净;母亲的勤劳 村里人的夸奖。

12、仿佛一切智慧的东西,都在那粗布裹着的胸口倒出,更似放飞了一只鸽子,携我振奋起来。

13、母亲讲的故事和传说十分生动,有巨大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14、香椿树给人的芳香和温馨,母亲也是如此,她关心人,给人以一种真挚的情、朴素的爱。

15、这句话说明“我”是在母亲的爱心抚育下成长起来的,也同样有着她那朴素的真情。

(三)16.“卑微的身份”是指只读过5年小学,3岁在街上擦皮鞋,12岁到洗染店当学徒,14岁进厂做工的乡下人。17.(1)不遗余力:全部力量毫无保留地都使出来。(2)只言片语:个别的词句,片段的话。18.返校找;问同学;用胸卡捣锁;找别针钩锁;想从窗子里爬进去;准备爬上房顶从天窗里跳进去。19.是博尔巴先生教给卢拉如何生活,如何在遇到困难时想尽所有的办法,而不应该被困难吓倒。

下载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目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文第一单元测试题目.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一、我能把字写漂亮(读拼音,写词语)。 kuān kuî bï wùlǒng zhào fâi tãng bēn tãng ( ) ( )......

    三年级第一单元语文单元测试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一单元试卷 (答卷时间: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总 分 得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45分) 一、读拼音,规范地写词语。(10分) yóu xì rónɡ máo rè n......

    第一单元测试

    第一轮复习检测 ——第一单元 一.填空题。 1、餐厅或餐馆,是通过出售及来满足客人需求的场所。 2、餐饮服务是餐饮企业的员工为就餐客人提供分为直接对客的和间接对客的。 3......

    第一单元测试

    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练习题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下列语句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3分)() A、连那最末次的相见也已经隔了七八年,其中似乎确凿(záo)只有一些野草。 B、于是......

    第四单元测试题目

    第四单元检测题一、选择题 1.给下面红色字的注音,全部错误的一组是() A.噪(shào)标识(shí) B.追溯(sù)裨(bēi)益C.诘(jié) 问怦 (pēng)然心动 D.锸 (chā)伏龙观(guān) 2.下列词语字形、注......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目范文

    一、单项选择题1.通过精确测量发现,地球是一个()A.正圆形球体B.纺锤形球状C.不规则球体D.规则球体2.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说明地球是球体的自然现象是()A.太阳东升西落B.站得高,看......

    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5篇模版]

    单元检测是一个学期中出现次数最多的,也是及时检验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绝好手段。小编为大家整理归纳了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七年级语文第一单元测试......

    文化生活第一单元测试

    2014——2015学年度政治第一学期单元过关检测 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