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季
“开学第一课”,三大关键词:“理想信念”“人民”和“担当和斗争”
三大关键词:“理想信念”“人民”和“担当和斗争”
3月1日上午,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讲授“开学第一课”。这是2019年3月以来,(------)第6次出席中青班开班式并发表重要讲话。
理想信念
(------)常说,要修炼共产党人的“心学”。这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是要求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这次开班式讲话中,(------)首先提到的就是理想信念问题。他强调,理想信念是立党兴党之基,也是党员干部安身立命之本。
对共产党来说,一旦丢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就同其他政党没什么本质区别,就会失去精神动力和精神纽带,就会成为乌合之众,难逃失败的命运,比如苏共。
对党员干部来说,如果没有理想信念,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必然导致政治上变质、经济上贪婪、道德上堕落、生活上腐化。这样的案例更是屡见不鲜。
理想信念是“第一粒纽扣”,是事关根本的大问题。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方能明是非,看清哪些事能做,哪些事不能做,这尤其体现在拒腐防变上。(------)指出,守住拒腐防变防线,最紧要的是守住内心。他用了很生动的比喻:勤掸“思想尘”、多思“贪欲害”、常破“心中贼”。
我们常说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体推进,其中“不想腐”要解决的就是“心”的问题。要以“内无妄思”保证“外无妄动”。不妄思,就得守住内心,从小事小节上守起,正心明道、怀德自重;不妄动,就得守住5个关口:政治关、权力关、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
人民
“人民”是(------)在历次“开学第一课”上提到的高频词。
这次讲话中,(------)谈到了如何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他指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起决定性作用的是党性。只有党性坚强、摒弃私心杂念,才能保证政绩观不出偏差。
查看很多受处分官员的材料,不难发现,很多人都栽在了错误政绩观上。他们往往好大喜功、急功近利,热衷于打造各种面子工程、政绩工程,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可谓私心杂念丛生,做事动机不纯。
什么是政绩?(------)说得很明确:为民造福是最大政绩。
什么是以人民为中心?就是把好事实事做到群众心坎上。
好事实事,不能由党员干部主观臆断,要真正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盼所想。好事实事不论大小,脱贫攻坚是好事实事,修水管铺马路也是好事实事。哪里有人民需要,哪里就能做出好事实事,哪里就能创造业绩。紧紧贴着人民需要推进工作,自然能出真业绩。
(------)强调,贯彻党的群众路线,首先要对群众有感情,真正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员、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事。
“吃百姓之饭,穿百姓之衣,莫道百姓可欺,自己也是百姓”。一些党员干部应好好对照一下,自己对群众有没有感情?是不是把自己视作群众一员?有没有做到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如果真做到了以人民为中心,又怎会对民生冷暖熟视无睹、不闻不问呢?
担当和斗争
干部干部,干事是本职。
这次讲话中,(------)重点强调了“担当和斗争精神”。小组认为,党员干部首先得练就过硬本领,事情来了要扛得住、担得起。
(------)指出,年轻干部要胜任领导工作,需要掌握的本领是很多的。最根本的本领是理论素养。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是做好工作的看家本领,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新形势下,什么是年轻干部的理论素养?无疑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好用好党的创新理论,应当成为所有年轻干部的看家本领。
眼下,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中国面临的风险挑战明显增多,新形势要求全党必须继续发扬担当和斗争精神。(------)用了3句话来点明:担当和斗争是一种精神;担当和斗争是一种责任;担当和斗争是一种格局。
要理解这3点,必须抓住3个关键词:无私无畏、敢于负责、服从全局。(------)再次提到了“历史主动精神”,他强调,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
新征程上,年轻干部一定要时刻心怀“国之大者”,挺起脊梁、冲锋在前,在斗争中经风雨、见世面。